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春秋左传属事 目录
春秋左传属事 目录 第 1a 页 WYG0169-0491a.png
钦定四库全书     经部五
 春秋左传属事目录   春秋类
  卷一
   周
    桓王伐郑
    子克子颓子带之乱
    王臣争政
    定灵昏齐
春秋左传属事 目录 第 1b 页 WYG0169-0491b.png
    刘康公败于茅戎
    景王让
    王臣丧亡
    子朝之乱
    王朝交鲁
  卷二
   伯
    齐桓公之伯
春秋左传属事 目录 第 2a 页 WYG0169-0492a.png
    宋襄公图伯
    晋文公之伯(附襄公/继伯)
  卷三
   伯
    晋灵公楚穆王争伯
    楚庄王之伯
    晋景公楚共王争伯
  卷四
春秋左传属事 目录 第 2b 页 WYG0169-0492b.png
   伯
    晋楚鄢陵之战
    晋悼公复伯
  卷五
   伯
    晋平公楚康王争伯
    晋楚为成
  卷六
春秋左传属事 目录 第 3a 页 WYG0169-0492c.png
   伯
    楚灵王之乱
    晋失诸侯
  卷七
   鲁
    隐公摄国
    文姜之乱(附庄公/忘雠)
    鲁与邾莒之怨(附邾/莒事)
春秋左传属事 目录 第 3b 页 WYG0169-0492d.png
    季康子搆怨邾齐
  卷八
   鲁
    鲁与宋卫之好
    小国交鲁
    鲁取小国
    孔子仕鲁
    列卿世嗣之变
春秋左传属事 目录 第 4a 页 WYG0169-0493a.png
  卷九
   鲁
    三桓弱公室
  卷十
   鲁
    陪臣交叛
    列国灾异
    郊祀蒐狩
春秋左传属事 目录 第 4b 页 WYG0169-0493b.png
    城筑
  卷十一
   晋
    曲沃并晋(附献公/除公族)
    献公灭虞虢
    骊姬之乱
    并诸戎狄(附长狄/之亡)
  卷十二
春秋左传属事 目录 第 5a 页 WYG0169-0493c.png
   晋
    卿族废兴
  卷十三
   齐
    襄公灭纪
    襄公之弑
    桓公五子争立
    灵公灭莱
春秋左传属事 目录 第 5b 页 WYG0169-0493d.png
    崔庆之乱
    景公纳燕伯
    景公纳莒郊公
    田氏倾齐(附陈佗/之乱)
  卷十四
   宋
    殇公之弑
    闵公之弑
春秋左传属事 目录 第 6a 页 WYG0169-0494a.png
    昭公之弑
    桓族之乱
    子罕之贤
    华向之乱
    桓魋之乱
    景公灭曹
    大尹乱政
  卷十五
春秋左传属事 目录 第 6b 页 WYG0169-0494b.png
   卫
    州吁之乱
    惠公窃国
    文公定狄难
    宁武子弭晋难
    孙宁废立
    灵公之立
    庄公出公父子争国
春秋左传属事 目录 第 7a 页 WYG0169-0494c.png
  卷十六
   郑
    庄公克叔段
    庄公入许
    厉公篡国
    穆公之立
    灵公僖公之弑
    西宫纯门之难
春秋左传属事 目录 第 7b 页 WYG0169-0494d.png
    子产相国
    灭许
    高克曼满石制驷秦之败
  卷十七
   秦
    纳芮取梁
    穆公霸西戎
    秦晋交伐
春秋左传属事 目录 第 8a 页 WYG0169-0495a.png
  卷十八
   楚
    武王伐随
    屈瑕败郧败绞伐罗
    文王灭息邓败蔡黄
    成王灭弦黄夔
    成王之弑
    穆王灭江蓼六
春秋左传属事 目录 第 8b 页 WYG0169-0495b.png
    子燮子仪子越之乱
    三王灭庸舒
    五令尹代政
    平王得国(附灵王/之篡)
  卷十九
   吴楚
    吴通上国(附季札/让国)
    阖庐入郢
春秋左传属事 目录 第 9a 页 WYG0169-0495c.png
  卷二十
   楚吴
   越
    昭王复国
    白公胜之乱
    楚灭陈
    句践灭吴
    (臣/)等谨按春秋左传属事二十卷明傅逊撰
春秋左传属事 目录 第 9b 页 WYG0169-0495d.png
    逊字士凯太仓人尝游归有光之门困顿场
    屋晚岁乃以岁贡授建昌训导是书发端于
    其友王执礼而逊续成之仿宋建安袁枢纪
    事本末之体变编年为属事事以题分题以
    国分传文之后各檃括大意而论之于杜氏
    集解之未安者颇有更定而凡传文之有乖
    于世教者时亦纠正焉逊尝自云传中文义
    颇竭思虑特于地理殊多遗憾恨不获遍蒐
春秋左传属事 目录 第 10a 页 WYG0169-0496a.png
    天下郡县志而精考之又云元凯无汉儒不
    能为集解逊无元凯不能为此注其用心深
    至而推让古人胜于文人相轻者多矣乾隆
    四十一年十月恭校上
       总纂官(臣/)纪昀(臣/)陆锡熊(臣/)孙士毅
          总 校 官(臣/)陆 费 墀
春秋左传属事 目录 第 11a 页 WYG0169-0496c.png
钦定四库全书
 春秋左传属事序
史之体不一而编年其正也三代以前邈矣罕睹焉唯
左氏发夫子笔削之旨而著传司马君实奉英宗命而
脩通鉴上下二千馀年盖灏乎无不苞矣司马子长离
腐刑之惨发其忿毒而为本纪世家列传等言似重乎
其人袁仲枢因通鉴以纂纪事本末似重乎其事至夫
艺文类聚与锦绣万花合璧事类等书似重乎其物吾
春秋左传属事 目录 第 11b 页 WYG0169-0496d.png
尝评之重乎人者慕古尚友考世之士斯多取焉重乎
事者经世制变拨乱致理之士斯多取焉重乎物者则
钩句摘事捃摭媲偶之士斯多取焉是皆魁人墨士各
任其志好摅幽发粹志实载往以流惠乎后人者也吾
姻党傅逊士凯氏少抱志略挫抑沉郁于时用袁氏体
纂左传属事以稍自露其长予谓国语战国策太史公
八书已类是非始于袁氏也而士凯之所自负者尤在
训诂中自谓能革千载之讹予观其明简雅覈多以意
春秋左传属事 目录 第 12a 页 WYG0169-0497a.png
悟于注家诚可称善若祧庙七音筮短龟长数事皆探
前人微旨抉其疑似而畅衍之非漫为臆说也至弁髦
下二如身虽已较胜旧说而士凯犹自怀疑从予正之
予谓冠礼算位本如是特弁髦句于文气觉拗然古人
文字亦多有然者其他大者无虑百馀条小者数百皆
去杜之舛以发左之意其有杜本无谬而为他说所诖
误者仍辨之以复于杜左氏之诡于正者亦以义裁之
使无悖乎圣人之训诚亦可谓卓尔不群者矣会其左
春秋左传属事 目录 第 12b 页 WYG0169-0497b.png
宦引归贫不自聊亟欲此书之布于世数遗予书曰公
为序之既冕其首而尤附之翼也予谓凡古之立言以
图不朽者孰不同是心哉顾其显晦也似有数焉司马
史记今家藏士习好之甚于六经而更两汉犹不显独
杨恽以其自出能读之耳韩昌黎文为七大家之冠或
以配孟子亦更四百馀年至欧阳永叔而始大行是编
也盖不与二书侔然观其比事而属之也俱有意义焉
如齐桓之霸始以鲍之荐管其不能胜楚也以子文晋
春秋左传属事 目录 第 13a 页 WYG0169-0497c.png
悼之复霸始以荀罃之归而其后之失霸也以范鞅诸
臣之贿其他事事必指要陈词昭为诫鉴务思有益于
世非徒逞辨博摽奇丽为搦管濡翰之资已也有天下
国家之责者俯而读之其必会于衷而发其志智者多
矣使世之君子惟荣显之图或雕虫之是工则匪直是
编诸古籍皆覆瓿类耳如以措大自任体国经治为怀
则是编也将靡翼而横飞矣序与不序也奚与乎予惟
重有望于天下之士焉尔吴郡王锡爵撰
春秋左传属事 目录 第 14a 页 WYG0169-0498a.png
钦定四库全书
 春秋左传属事序
昔者夫子春秋成而三氏翼之左氏尝及事夫子其好
恶与之同而又身掌国史典故其事最详而辞甚丽公
谷二氏私淑之子夏而以能创义例有所裨益于经学
士大夫多习之其为左氏而显者汉丞相张苍诸王太
傅贾谊京兆尹张敞太中大夫刘公子丞相翟方进之
属贾谊至为之训故然终不得与二氏并而中垒校尉
春秋左传属事 目录 第 14b 页 WYG0169-0498b.png
刘歆始笃好之至移书太常博士明其屈几用此获罪
其后获并立于学官而晋征南大将军杜预深究晰其
学复传之而称其或先经以始事或后经以终义或依
经而辨理或错经以合义自杜预之传行而左氏彬乎
粲然公谷反不得称并矣宋有胡安国者负其精识以
为独能得夫子褒贬之微意衷三氏而去取之自胡氏
之传行而三氏俱绌独为古文辞者尚好左氏不能尽
废之而所谓好者好其语而已尔于是称左史者舍经
春秋左传属事 目录 第 15a 页 WYG0169-0498c.png
而言史大抵史之体有二左氏则编年而司马氏乃纪
传世家编年者贵在事而纪传世家贵在人贵在事则
人或略而尚可推贵在人则事易复而于天下之大计
不可以次第得然自司马氏之纪传行而后世之为史
者亡所不沿袭当左氏时所谓晋之乘楚之梼杌以至
魏之汲冢其简者若仿经而详者则为左其后夺于司
马氏虽有荀悦袁宏之类然不甚为世称说而能法左
氏之编年者司马氏之后人光也光所著史曰资治通
春秋左传属事 目录 第 15b 页 WYG0169-0498d.png
鉴其文虽不敢望左氏之精凿要亦有以继之而上下
千馀年其事为年隔而不能整栗建安袁枢取而类分
之名曰纪事本末而左氏其祖祢也顾未有若袁枢者
出而吾乡傅逊氏少有雄志博涉晓兵尤好推前代理
乱大原谓左氏足以发其奇益覃思详索而融贯其义
用袁枢法而整齐之其大体先王室次盟主次列国次
外夷取事之大者与国之大者比而小者附见焉不必
如训家之所谓张本为伏为应一举始而终遂瞭然若
春秋左传属事 目录 第 16a 页 WYG0169-0499a.png
指掌其它句为之故字为之考虽不能不资之杜氏而
杜氏之有舛僻者亦掊而正之必使之无负乎左氏而
后已故执杜氏以治左氏十而得入执傅氏以治左氏
十不失一且也为杜而左者难为傅而左者易故夫傅
氏者左氏之慈孙而杜氏之诤臣也汉之时左氏故不
能大重如公谷而为之者如向所称三张贾生辈皆通
达国体而公谷之学公孙弘用以绳下而张汤傅为峻
文决理又请用博士弟子治之者补廷尉史虽以董江
春秋左传属事 目录 第 16b 页 WYG0169-0499b.png
都之贤而不能免于决事比之刻岂所谓属事者多达
而析义者易深耶使傅氏及是时而成此书令三张贾
生者见之其有裨于汉治当何如也傅氏今虽尚墨墨
守学官部使者已从守令科三论荐矣其将使之展而
效之时哉吴郡王世贞撰
春秋左传属事 目录 第 17a 页 WYG0169-0499c.png
钦定四库全书
 春秋左传属事序
古史之存寡矣唯左氏释经以著传故鲁二百五十五
年之史独完而诸国事亦往往可以概见虽当世衰季
篡弑攻夺烝姣之丑不绝于篇而其间英臣伟士名言
懿行犹足为世规准至战陈射御燕享辞命卜筮皆非
后世之所能及盖以去古未远而先圣之法尚有存焉
故也然体本编年而纪载繁博或一简而几事错陈或
春秋左传属事 目录 第 17b 页 WYG0169-0499d.png
累卷而一事乃竟或以片言而张本至巨或以微事而
古典攸徵兹欲溯流穷委寻要领而绎旨归盖亦难矣
自司马子长变古法以为纪传世家等言而后之作史
者卒不能易名编年者虽自荀悦以后无虑四十家而
书不多存事无通会至宋司马文正始粹一千三百六
十二年之事以为通鉴而赵兴智灭实以上接左氏襄
子惎智伯事建安袁氏复因之以纂纪事本末使每事
成败始终之迹一览而得读史者咸便而葆之逊尝欲
春秋左传属事 目录 第 18a 页 WYG0169-0500a.png
祖其法以纂左传事而先师归熙甫谓当难于通鉴数
倍逊颇悟其旨取王敬文本蒇而成焉惧其事繁紊且
遗也故于诸国事各以其国分属而仍次第之于时王
道既衰伯图是赖故以伯继周而凡盛衰盛衰离合大
故皆使自为承续而不列于诸国之中以其文古须注
可读元凯好之自谓成癖而其集解乃多纰缪疏略或
传文未断而裂其句以为之注如防川介山失其奇胜
且意义亦难于会解逊故竟其篇章而总用训诂于后
春秋左传属事 目录 第 18b 页 WYG0169-0500b.png
并参众说酌鄙意僭为之釐正焉又读胡身之注通鉴
时有评议以发明其事之得失辄慕而效之其是非或
不大悖于圣人而微蕴亦因以少见逊少好读史兹传
虽以释经而与后之言经者多牴牾难合故经不能强
明而独耽其文辞视以古史妄纂兹录名曰春秋左传
属事颇自谓得古人读史之遗意有助于考古者之便
云然袁氏书为世所好而事多遗脱稍有错误若得为
之补其遗正其误而更益之以宋与元使数千百年成
春秋左传属事 目录 第 19a 页 WYG0169-0500c.png
败兴衰之故皆得并论而详列之岂非生平之一快也
哉而未敢必其能与否也噫理难至当人莫自知以古
人之贤犹不能无失矧逊于古人无能为役宁不百其
失乎唯祈知言之君子不鄙而教之时皇明万历十有
三年乙酉初夏日吴郡后学傅逊士凯自序
春秋左传属事 目录 第 20a 页 WYG0169-0501a.png
钦定四库全书
 春秋左传属事
  凡例
一列诸国先后俱依经文事既分属而小国以事交于
 某国者即附见于某国之中
一纂事从题无题从类凡事与题稍相涉者因为附见
 以无遗古史之文
一凡一事而宜分见两属者则置于所重之中而于其
春秋左传属事 目录 第 20b 页 WYG0169-0501b.png
 轻者则从节仍云详见某处又有因事起事而于他
 事为要本事无与者则直置于他事而云馀见某处
 凡节文皆空一字以别于全文若有一二句从节者
 止空一字不复云详见馀见
一凡虽一事而岁月既久枝节自繁则于一题之内又
 分数题其年月亦因其内事以为先后(如三桓弱公/室小国交鲁)
 (之/类)
一有大事而中有数事不可分析者则于二事之交加
春秋左传属事 目录 第 21a 页 WYG0169-0501c.png
 一圈以别异之(如隐公摄国晋/楚争伯之类)
一杜注于一事之始云为某事张本于终则云终某人
 之言今事既类聚故俱不用其云在某公几年者今
 云在某事内
一此编本为明达者之资故多总括其意以注而于字
 句或略焉以待观者之自悟悟而得之则得之于心
 也固
一凡名物度数不可以意求者则俱从详且以备检考
春秋左传属事 目录 第 21b 页 WYG0169-0501d.png
 焉
一凡注或仍或革于必然无疑者则直解其中不复致
 辨其有疑似难析古制难辨必须详考乃定深思方
 得者则于去取创见之际俱不敢苟故另为辨误二
 卷以求正于博雅其或无可考据思之不得者则并
 存其说以并求正焉
一有本不必注而先为杜注所谬者则亦解之以正其
 谬或见于辨误中
春秋左传属事 目录 第 22a 页 WYG0169-0502a.png
一左氏好以成败论人凡于生死治乱之先必预为徵
 兆而后以事为应验固有未必尽然者先儒讥之以
 诬当矣然于世教有补故皆因焉而有悖伦伤化之
 极者不得已而略评数语于中以明大义凡评议仍
 用小圈以别于训注总评于后者则用大圈
一传中地名元凯皆释以晋时所名今皆易以昭代之
 制古迹晋有而今无者则加旧字以存疑未有考者
 姑阙前见者从略(于其事有关/系者仍从详)
春秋左传属事 目录 第 22b 页 WYG0169-0502b.png
一杜于晋朝元皇后丧议太子应既葬除服故凡传中
 丧制皆曲为强解以信其说先儒谓其巧饰经传以
 附人情今注中悉为釐正
一传中于一人或以名或以字或以谥或以邑错见于
 一事之中观者卒难别识今于一人始见即详其姓
 名字谥等庶使易晓
一传中多古字通用及奇字难识或以一字屡见若悉
 为音释似觉太繁故另分部音释附于辨误之前
春秋左传属事 目录 第 23a 页 WYG0169-0502c.png
一传中有三代器名以形不明故义亦难解今皆考而
 图其形并为好古者之一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