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四十二
卷四十二 第 1a 页 WYG0849-0722a.png
钦定四库全书
 习学记言卷四十二    宋 叶适 撰
  唐书
   列傅
杨绾诚清简所以得重望者由元载为之资藉盖天下
公好恶未尝废也绾诚不附离然载能容于朝终其身
小人之不肖亦尚有齐量矣当是时人主苟于弛懦上
下习为崇侈然则一朝诛载用绾人情震惧而所改化
卷四十二 第 1b 页 WYG0849-0722b.png
者如此后人便以举皋陶伊尹不仁者远为比恐亦非
其实也唐人奇崔祐甫谋略谓可复贞观开元之治然
自古无两易宰相德宗初立率情任意匆匆如此可以
占其后矣祐甫方锐于自见任责如流未暇计他日杨
炎乃其所荐固已失之而祐甫亦遽死不然君臣之终
始未可知也
旧史言唐以来诗人之达者惟有高适按新旧史载适
事皆不止于能诗又其论建亦非疏略不切时用而谓
卷四十二 第 2a 页 WYG0849-0722c.png
之言过其实为大臣所轻新史又改云不为搢绅所推
亦非也且大臣之轻重又何足计况唐世能诗之达者
甚众何必高适岂待之在甫白郊岛之间耶适论东西
川利害可见当时率然割裂州县以为节度自成弱势
而适亦不能知其本原但据目前言之尔
元结放浪其迹以文墨自命出处不常若非利禄所能
羁绁者而实有材用论能扶世政能便民与温造李渤
之流唐时高品人物不过如此也傅载道州西原蛮掠
卷四十二 第 2b 页 WYG0849-0722d.png
居人数万去遗才数千而诸使调发符牒乃至二百函
故结赋诗以为贼之不如而杜甫有粲粲元道州前贤
畏后生之语余忆在金陵时前岁运米出淮西界一户
已费百馀千次年运至庐州转运司复欲调民余力止
之请以本府钱自用水运终不听会徐邦宪至乃免盖
一经兵乱不肖之人妄相促迫草芥其民贼犹未足以
为病而官吏相与亡其国矣
郤士美为昭义节度昭义自李抱真以来私厨月费米
卷四十二 第 3a 页 WYG0849-0723a.png
六千石羊千头酒数十万斛潞人困甚通一岁由今计
之二十四万缗矣士美悉去之出廪钱市物自给又卢
从史时日具三百人膳以啖牙兵士美亦罢之按抱真
传称能完实府库教成丁二万缮甲治兵遂雄山东天
下依昭义为强镇盖当时良帅也而浮侈如此则其不
良者又可知矣然史随旧述各务私美融会者少恐士
美所剔除容或未尽然也
户部侍郎崔蠡上疏国忌日设僧斋百官行香论事无
卷四十二 第 3b 页 WYG0849-0723b.png
经据诏曰朕以郊庙之礼严奉祖宗备物尽诚庶几昭
格恭惟忌日之感所谓终身之忧而近代以来归依释
老徵二教以设食会百辟而行香将以有助圣灵冥资
福祚有异皇王之术颇乖教义之宗昨得崔蠡奏论遂
遣讨寻本末礼文令式曾不该明习俗因循雅当整革
其两京天下州府以国忌日于寺观设斋行香起今以
后并宜停罢此开成四年也唐世礼文不为知礼者所
许然如此等事犹能釐正不若后世定著不刋以为臣
卷四十二 第 4a 页 WYG0849-0723c.png
子恭顺报效之节无逾于此也近传苏子瞻程正叔争
行香日食荤素馔有刘氏左袒之诮而范淳父黄鲁直
各私其所主遂结怨嫌然则安于流俗而计恭慢之偏
恐或未考也
代宗本以涉历艰难忍事能断故仅存坏乱之馀其于
李辅国鱼朝恩程元振李光弼郭子仪生死始终之际
皆用此术虽不足为君道然不可谓无其意也独至元
载则初乃放纵未遂猜残操御乖离全不中理且已知
卷四十二 第 4b 页 WYG0849-0723d.png
其为奸而不遂罢黜不知何所疑畏而必待迁延岁月
养成大恶用举国之力如捕强寇而后胜之耶杨绾既
自当相置之閒地直俟载诛乃以为代既非致麟凤之
道而绾不量其君冒昧前进适会即死姑留美名不然
君臣之义终何所就也学者轻信往事异时自处不审
无与建功趋向日以卑下不可不知
杨炎变两税盖当是时不复授田久矣自古官养民辛
苦为立制度若家人父子贡税之田号曰借力官民不
卷四十二 第 5a 页 WYG0849-0724a.png
相杂也春秋季年已履亩赋田至战国而授田之制荡
尽汉人疆理广大但因民所自有而廉取之虽非古法
至于随时简易不大望于民则反过之矣唐虽因周隋
为授田法非古法也而岁辄更改烦扰难遵方其盛时
已不能守迄于民自有田而后已矣民自有田多少不
等贫富不齐奈何犹欲用授田时法税之而后世之论
谓租庸调近古两税变古乃是全不究始末尔所谓户
无主客以见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此变为两
卷四十二 第 5b 页 WYG0849-0724b.png
税之要而租庸调之所以不可久行者正以主客丁中
难分别故也
旧说李德裕重修实录增崇其父之美然以吉甫事与
李绛对看心念识虑固非吉甫所能及至处置国家节
目绛尤过之信如传者所言德裕更浅下虽欲虚夸益
彰其短尔然绛自罢相后沉浮粗使垂二十年不知早
退卒蹈奇祸最为可痛盖唐人之陋虽绛及宋璟不能
免也
卷四十二 第 6a 页 WYG0849-0724c.png
管仲始以盐策霸齐余常疑左氏所不载而管子书乃
诸子辨士刻薄揣摩者附会其说非实事也是时王道
虽衰而未尽圣贤馀论尚存若管子果夺商贾之利以
自封殖议者安肯赦之且陈氏盗齐柄盖以家量贷以
公量收晏子谓民爱之如父母归之如流水然则豪夺
民利非管氏所为决也自后遂有桑弘羊孔仅又后遂
有刘晏李巽弘羊等奉汉武之欲最得罪于民晏事与
弘羊无异其可恕者弘羊兴利用兵晏用兵而后兴利
卷四十二 第 6b 页 WYG0849-0724d.png
若不得已而然又后至今五百年晏之术不废愈增史
家乃言取人不怨予人不乏道御而王权用而霸不知
帝王所谓食货者如禹益稷播奏艰食鲜食懋迁有无
化居烝民乃粒万邦作乂乃是为民通致食货全与无
取岂得以权道王霸为一种史家无识如此轻立论自
不足责其如学者因之沦浃心髓一则非弘羊一则是
刘晏随声褒贬无复根柢此治道所以沦没不可复振
稍有意者宜痛哭流涕而思之也
卷四十二 第 7a 页 WYG0849-0725a.png
颜真卿论群臣奏事先白长官利害甚明庸人皆可晓
是时去载诛且十年使代宗能因此发悟罢载不待稔
极恶用大刑也怪唐人及后世都作寻常文字看过至
杀载而代宗亦无追忆先见之言视真卿与众人无异
岂以真卿遇事辄言望风厌之故不能感动耶其言自
艰难之初百姓尚未凋弊太平之理立可便致属李辅
国用权宰相专政递相姑息莫肯直言大开三司不安
反侧逆贼散落将士北走党项合集土贼至今为患伪
卷四十二 第 7b 页 WYG0849-0725b.png
将更相惊恐因思明危惧扇动却反又令相州散败东
都陷没先帝由此忧勤至于损寿臣每思之痛切心骨
可谓曲尽事情使得用必消平世难非止直气叫呼徒
言之而已也世但知真卿刚烈能视死如归盖孔子所
谓杀身以成仁而不知其身在可以成仁然则李郭之
功勋又何足亟称哉
李晟材出李郭上远甚德宗将相有晟与陆贽当朱泚
死后便尽其用必能制吐蕃以除关中之逼渐处置诸
卷四十二 第 8a 页 WYG0849-0725c.png
镇迟以岁年两河之患十减五六矣世无其人固所不
论若有之又已在当用之地而抑遏掩没自取衰微诗
人所以叹日之方中在前上处故可为痛伤尔
合天下之兵累年以攻淮蔡无尺寸效而李愬不杀一
人用李祐招董重质全师独有不血刃之功前代固未
易一二数而韩愈作平淮西碑遂言乃敕颜胤愬武古
通咸统于弘夫不择将任人而阳拘汎率以侥倖于一
胜乃唐人之大失愈既不能知又无所别异使绝世奇
卷四十二 第 8b 页 WYG0849-0725d.png
勋挫折庸帅奸将之手若鱼朝恩吐突承瓘而有成又
将何词宜其不心服而卒以沮毁也
陆贽论事始末无疵独谏德宗失在推诚一说不中其
病盖德宗以轻信为推诚徒信言而不观行初不忧其
悔诚而为诈此乃贽有所未达也唐人颇病贽褊急不
能容于邵于公异窦参之死以为漏言此犹其小者盖
古人将欲辅世必先度其君德宗相崔祐甫杨炎卢杞
姜公辅窦参皆出于一时悤悤至其废罢甚者诛戮皆
卷四十二 第 9a 页 WYG0849-0726a.png
用一律贽不度几见微与参及吴通玄兄弟计较是非
以胜负为离合诛参相贽安然受之比其去也亦然夫
矜其所长而不能照其所短诗人之称仲山甫已不然
矣而况伊傅周召乎惜乎贽之所未及也
旧史全载梁镇奏止李国祯立大地婆父等祠堂文字
学者味之自当长益志意虽唐畿赤令尉得自通于朝
廷然长民者既有城社而不以实利害告君徒以奉令
为恭而窃议于下则何取焉当其时宰相导逢人主荒
卷四十二 第 9b 页 WYG0849-0726b.png
惑而道士威胁于其间固亦可见盖不特如林灵素辈
能为奸慝也而镇以县令独婴其锋朗激倾尽如此然
则人患不为而已
裴延龄皇甫镈进用陆贽裴度皆有谏疏贽虽详复恳
切不如度之简重得体真大臣之言也度言比者淮西
粮料所破五城钱其实只与一城两城士卒怨怒皆欲
离叛臣到行营方且慰谕责其迁延不进供军渐难但
能前行必有优偿以此约定然后切勒供军官且支九
卷四十二 第 10a 页 WYG0849-0726c.png
月一日两城已上钱俱容努力方将少安虽侵刻不少
然漏落亦多所以罢兵之后轻费钱数一千三十万不
知所谓漏落者镈私以自入耶吏所乾没耶邦赋有名
而无实耶度为宰相不能透见事㡳但以意言之亦未
可也
朱泚既反朱滔连回纥围真州将绝河津窥东都与泚
合时李怀光据河中李希烈自汴逼江汉李纳田绪猖
狂未已唐号令所及十才二三然而天下卒不至土崩
卷四十二 第 10b 页 WYG0849-0726d.png
者李抱真结王武俊之力抱真所以能说回武俊者赖
贾林之词也存唐之功过于曹刿烛之武矣德宗初立
运动天下事出万全及其荒急谬计自取迁辱而以存
亡离合呼吸俯仰之势寄于辨士之口为人主者可不
监哉
德宗天资喜文爱李楷落碑用杨炎作宸扆台衡铭君
臣箴笔意精颖该涉治道非魏文隋炀所能及也然与
诸将裴延龄渠牟执谊之流应和附著如影响而陆贽
卷四十二 第 11a 页 WYG0849-0727a.png
辈乃不能容盖乐与不胜已者处而安其言以为莫予
违者人主之大患自古然矣然至于王安石则又反是
奈何
萧昕荐张镐自布衣为拾遗昕亦拾遗也唐世尚存此
风其言用之为帝王师不用则幽谷一叟亦可想见昕
之风致鲍防为窦参逼致仕未七十言吾与萧昕之子
齿而与昕同致仕盖昕致仕时八十八矣唐人虽以义
责士大夫而不以法限之故柳公权以元会先称贺占
卷四十二 第 11b 页 WYG0849-0727b.png
奏忽谬夺俸议者恨其不归事犹至咸通初乃致仕亦
八十馀
高崇文在长武城练卒五千常若寇至及讨刘辟卯时
宣命辰时出师与楚庄王投袂而起正同杜黄裳不可
谓不知人其能成功非偶然也黄裳首开宪宗中兴之
业然论方镇亦只言贞元近事劝以法度整肃诸侯而
已终不能言事本夫力争于横流者劳而难为功故贾
谊谓当众建诸侯而少其力赵普亦请支郡各自奉事
卷四十二 第 12a 页 WYG0849-0727c.png
京师宪宗十二三年竭生民之力仅取数镇此事固不
易收拾亦其君臣思虑有未至也
旧史称前代以史为学者率不偶于时多罹放逐其故
何哉诚以褒贬是非在于手贤愚轻重系乎言君子道
微俗多忌讳一言切已嫉之如雠所以峘荐坎壈于仕
涂沈柳不登于显贵后之载笔执简者可以为之痛心
道在必伸物不终否子孙藉其馀祐多至公卿者盖有
天道存焉此语虽不足以定世论然比于韩愈自言人
卷四十二 第 12b 页 WYG0849-0727d.png
祸天刑则粗胜矣古人以官守道况史者与义降升国
之赏罚莫敢望焉天下臧否在我则何计位之高卑旧
史之意不已陋乎
李夷简劾杨凭欲抵以死置对未得状即捕故官属簿
录家赀当时御史之权如此夷简亦号贤者而怙势作
威与杨球崔暹无异何耶时论虽以挟私不与而乃谓
摧挫方镇为得宜推挫方镇以道不以力此固无识者
所言不足为准但凭本士人习于侈汰自取顿辱为可
卷四十二 第 13a 页 WYG0849-0728a.png
恨尔
独孤及言减江淮山南诸道兵谓今天下惟朔方关西
有吐蕃仆固之虞邠泾凤翔兵足以当之此外东泊海
南至番禺西尽巴蜀无鼠窃之道而兵不为解此言肃
代间无故变天下皆为兵之实录也盖其患自古所无
而至今终在
盗杀武元衡许孟容以吏部侍郎白宰相请起裴中丞
辅政余记往时朱熹坐本曹侍郎林粟劾去而太学诸
卷四十二 第 13b 页 WYG0849-0728b.png
生启其师乞扣阍留熹为司业当时谓即师求师为侮
其师夫即师求师为侮其师则即相论相为侮其相矣
然孟容所言庙堂不以为忤而度果相淮蔡之平事至
浅鲜尚须议论不壅方能致之况有大于此者乎
唐中世以后称家法之美父兄子弟相继贤材者穆崔
柳氏尔子贡问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行已有耻使
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敢问其次曰宗族称孝焉
乡党称弟焉又问曰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抑
卷四十二 第 14a 页 WYG0849-0728c.png
亦可以为次矣夫不原道德之大意不知古人之本末
而以宦学所由之途便为立身之大节足以干禄而已
视汉阳陈江南袁氏固已远矣
自天宝乱而吐蕃强国西门即战地古人称无怠无荒
四夷来王太宗君臣恃一时兵力以除凶雪耻骄稚前
代岂知子孙之患至此乎于时马驎刘昌郝玼史敬奉
野诗良辅相继捍境仅能自保而使谓其不能北踰白
道西出萧关以为将略有所未至盖犹以太宗时事望
卷四十二 第 14b 页 WYG0849-0728d.png
之耶
元稹李逢吉交扇险贼乃穆敬中大事文宗初称肃清
韦处厚之力也其贬熊望诏曰孔门高悬百行由至顺
者其身必荣朝廷广设众官践正途者其道必达前乡
贡进士熊望因缘薄伎偷冀亵幸营居中之密职扰惑
朝经致偪下之嚣声因依邪隙及众议波涌累月不宁
司门验繻累月至四考覆谬妄乃非坦途朕大启康庄
以端群望俾示投荒之典用正向方之流可漳州司户
卷四十二 第 15a 页 WYG0849-0729a.png
望刘栖楚客也
余既于平淮西碑论阳拘汎率之非然犹有未尽者韩
弘贼也去李师道王承宗一间尔而乃使为统帅责以
成功此武元衡李吉甫之谬欤去杜黄裳远矣弘无状
至于蛊坏李光颜裴度虽督战尚不敢当招讨凡事利
害纵晓然在目前终非智者不能睹而世以为智则必
待决了于冥冥亦岂皆然哉
国忌行香外又有人主生日称贺春秋释奠于孔子按
卷四十二 第 15b 页 WYG0849-0729b.png
韦绶刘禹锡言可见盖当时皆以为非礼而今世反以
为盛礼也有其举之莫敢废前世礼师相传之语则然
夫不论其是非而直以废举断之可乎新史所云陋矣
高瑀传称韦裴作相少债师此本起于中官贪冒所行
及积习渐久则人以为常非贤者不能革虽杜黄裳不
免况其下乎近世固有债师之论淳熙间除授清明然
外傅阉倖以告觅而得亦不为少夫天下之私情常欲
败至公此乾德所以为难也
卷四十二 第 16a 页 WYG0849-0729c.png
宪宗问政之宽猛权德舆言唐家以仁厚为先余考于
载籍自古流俗未尝不以猛胜惟圣人能用宽周衰而
宽道废故孔子力争深辨以明严猛之非如佚道使民
生道杀民则孟子固已偏驳不能尽究孔子之义也德
舆但以利害言之盖俗儒常见尔然近世引经讲学未
尝不主宽及其从政未豪末则雄猜刻暴叱咤百出何
止于用严而已又德舆之罪人也哉
唐辅相三节自魏徵外皆不及元和诸人至杜黄裳惩
卷四十二 第 16b 页 WYG0849-0729d.png
刈德宗首开治柄百年赖之又非诸人比也所可恨者
材智止于其所能既不知上一截又不知下一截尔夫
不知上一截则国论不明不知下一截则士俗不成尚
未可望两汉魏晋人材也
裴度能聚天下之望在已为公卿大夫所宗终其身此
一事自唐以来贵人皆无其意与仅有其意而不能成
其能成者度一人而已笑受崔咸罚爵可并看然若使
其所知稍进又当不止此未尝不拊卷深惜之也初韩
卷四十二 第 17a 页 WYG0849-0730a.png
愈科目辈行立朝所历与度略等而愈工文字自致名
闻非度敢望也及愈先依郑馀庆方能在百僚间后益
困非度提衡不复进遂判然为下与冯宿李正封辈无
别矣岂愈皇皇然以行道自任而不计其身之重轻哉
抑行道者必轻其身哉曾子谓士不可以不弘毅比其
死也未免易季孙之箦盖古人难之抑讲明犹有未至

 
卷四十二 第 17b 页 WYG0849-0730b.png
 
 
 
 
 
 
 
 习学记言卷四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