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三十五
卷三十五 第 1a 页 WYG0849-0650a.png
钦定四库全书
 习学记言卷三十五    宋 叶适 撰
  北史
   齐书
高欢贱微给使所与奔走往来者皆胥徒下𨽻天下若
此辈何可称记时平则歌哭以尽有事则叫呼而起奋
不顾命胜者得之自古皆然矣而史载其因张彝被害
倾产结客自是乃有澄清天下之志不知欢衣食尚不
卷三十五 第 1b 页 WYG0849-0650b.png
自给产何所倾而天下清浊亦竟何在此盖为文粉饰
之过尔(阙/)    之至谓不可使四方豪杰窥朝廷
是又可叹也
高欢素无资业赤身依人曾未饱食辄已投箸而反虽
奸豪飞动不可以常理律然欢卒用此成事殆亦难晓
李元忠所谓尔来寂寂更欲寻建义处也既得事柄四
方听其伸缩宇文泰甫萌芽尚可回转而欢无礼自恣
迫逐其君遽成中裂之祸生民流血者数十年然则欢
卷三十五 第 2a 页 WYG0849-0651a.png
徒见反之利未见反之害也
东之比西土地甲兵十倍欢若持重养威以计縻敌自
可从容全胜然十年间汲汲三大战几不免其身智勇
俱困而秦与六国之形见矣是欢自反尔朱之外了无
所能世或以为人雄者误也
魏自孝昌之末铜马铁胫黑山青犊枭张晋赵豕笑燕
秦是使豪家大族鸠率乡部托迹勤王规自署置或外
家公主女谒内成昧利纳财启立州郡离大合小本逐
卷三十五 第 2b 页 WYG0849-0651b.png
时宜剖竹分符盖不获已百室之邑便立州名三户之
民空张郡目譬诸木犬犹彼泥龙于是并省三州一百
五十三郡五百八十九县三镇二十六戍此齐天保七
年诏也又制刺史令尽行兼不给干物自此以虚名为
官者数百年
彭城王浟作刺史问食鸡羹推盗鹿脯市白毛牛皮书
王老母菜叶有此明决自不以膏粱限断也至言自殿
下至来五载人不识吏吏不欺人百姓有识以来始逢
卷三十五 第 3a 页 WYG0849-0651c.png
今化殿下惟饮此乡水未食此乡食则士大夫所不能
者而贵公子能之盖为政不专恃术矣
赵郡王睿六月不饮冰事为元帅而必与士卒同甘苦
如此可以为难矣然以盛夏而领山东兵远筑长城若
为人上者每每违天时涉长道致人于必死之地安得
皆如睿者抚而用之使无叛且有成乎是则以仁人之
心奉暴主之令固莫知其所终也
汉明帝时西域以白马负佛经送洛因立白马寺其经
卷三十五 第 3b 页 WYG0849-0651d.png
函傅在此寺形制淳朴世以为古物历代藏宝至是为
刺史韩贤斫破岂洛中更汉晋以来丧乱而此寺及函
能独存何耶
斛律光以兵五万回未至邺敕令便放兵散光以军人
勋功未得慰劳乃密表请使宣旨军仍且进朝廷发使
迟留军还将至紫陌光仍驻营待使帝闻光军营已逼
心甚恶之急令舍人追光入见然后宣劳散兵光以此
见疑遂致族灭前世散兵其易如此自唐中代以后则
卷三十五 第 4a 页 WYG0849-0652a.png
不然矣虽复昏童酣酗未有敢易其众者昔以忽慢自
弃多骤亡后以畏逼相持故仅存至于威令重轻事功
合散之际当考
慕容绍宗本高欢腹心之疾欢疑不用尔以此待侯景
固有馀也(记苏氏论绍/宗李绩事)
高欢谓高昂纯将汉儿恐不济事欲割鲜卑千馀共相
参杂而敖不听自晋衰亡一色胡人控制中夏二三百
年欢本汉儿而以鲜卑篡魏宇文泰真鲜卑也乃欲行
卷三十五 第 4b 页 WYG0849-0652b.png
成周政术虽不尽然而气势回复隋唐因之然后南北
合一复为诸华此苏绰之力也王猛殆不足道矣
高氏之兴李元忠逢迎于始陈元康杨愔辈营缔于中
元忠疏放淡薄推远荣利犹有可采如元康崔暹莫能
名其何等材品其志尚不及富贵况其上者欢父子气
类所号召如此自不足怪然自古立国长短厚薄要不
徒然欢父子欲以此得其何以守宜其遂亡也
国家龙飞朔野雄步中原五帝异仪三王殊制掩衣左
卷三十五 第 5a 页 WYG0849-0652c.png
右何足是非此王纮少年语也事到已坏烂处随世起
灭不可复振则虽以孔子之圣尚不得自立可畏也夷
夏变迁何止一日安其固然无复有志而顾以微细者
自营由赐之徒所不异于王纮者几希矣
薛琡于崔亮停年格后言义均行雁次若贯鱼执簿呼
名一吏足矣数人而用何谓铨衡又言汉令三公举贤
良方正有道直言为长吏晋末此风遂替琡本非能言
治道以是时方变行资格人心不平旧论犹在尔余初
卷三十五 第 5b 页 WYG0849-0652d.png
登科诣选侍郎李椿亦号佳士端笏遍问注者愿授否
皆应曰愿授余面笑之椿莫测也自皋陶夔立选用法
以人性质合其材之所宜万不差失春秋以后始专论
材十犹得四五后世遂舍材而论艺常违所贵取所贱
又以年月断之其偶合万一虽所谓钜贤上德者皆古
人品第所不及又况其下乎是直以夷狄之道治国家
而欲兴起大功安可得也
魏孝文志慕诸华其效未见反成贪懦之俗及高欢与
卷三十五 第 6a 页 WYG0849-0653a.png
恶少举事淫纵横流乃令子澄宠用崔暹施其控御弹
压之威昔曹操进崔琰毛玠迫蹙汉馀习使尽如暹何
足算也
杨愔以初从禅代议不力忌高德政竟置之死地愔尚
能尔如苟彧宜其未肯也至刘穆之褚渊范云沈约汲
汲自献以后为羞盖时促祚短执节不长人材愈降自
当至此矣
举梁之士不足以敌侯景乃用道人陆法和妖术国之
卷三十五 第 6b 页 WYG0849-0653b.png
将亡固听于神也高洋暴狂以杀为戏而敬礼法和如
此盖畏冥祸耳余尝论世人舍仁义忠信常道而趋于
神怪必谓亡可为存败可为成然神怪终坐视成败存
亡而不能加一毫智巧于其间而亡果能存败果能成
必仁义忠信常道而后可伊训曰先王肇修人纪从谏
弗咈先民时若居上克明为下克忠与人不求备检身
若不及以至于有万邦康诰曰惟乃丕显考文王克明
德慎罚庸庸祗祗威威显民用肇造我区夏越我一二
卷三十五 第 7a 页 WYG0849-0653c.png
邦以修然则人力之所能为者决非神怪之所能知而
谓天数为不可免者又非神怪之所能预真不足复顾

梁既亡使王僧辨有成终不篡逆王琳区区亦能义动
凶邻盖梁武在位差久比江南诸姓立国粗有绳墨遂
得致命之士亦其所长育者然也
杨愔相齐史称主昏于上政清于下固已太过王通遂
谓有杨遵彦者实掌国命视民如伤奚为不终夫卫灵
卷三十五 第 7b 页 WYG0849-0653d.png
公淫荒而三人者任事不至于亡国则幸矣若齐文宣
逞其凶虐岁月不已愔将与之并毙尚安能芘之使终
况视民如伤岂其所及耶见事不精以光影眩后学其
患大矣夷狄之德于父母兄弟素不厚苟脱死祸人欲
遂其所为愔于此时虽慕古人辅幼主之节而迟回选
懦权失势乖席不暇暖遽罹非命盖其理当然无足悲
慨也
魏齐间温子升邢邵魏收继出文字稍与江南比隋唐
卷三十五 第 8a 页 WYG0849-0654a.png
以来能使南北同体盖非特庾信江总之教也高澄父
子收拾士类厮𨽻用之其言尺书徵建邺折简召长安
正依放曹氏本根不建而急于歌颂宣王小雅犹无救
于亡摛辞奋笔涌波涨澜愈速其崩坏耳
迁邺以后大选之职知名者数四文襄少年高朗所弊
者疏袁叔德沈密谨厚所伤者细杨愔风流辨给取士
失于浮华惟辛术性尚贞明取士以材器循名责实新
旧参举管库必擢门阀不遗考之前后铨衡在术最为
卷三十五 第 8b 页 WYG0849-0654b.png
折衷魏以停年格致乱高氏反之观此则奔走一时材
用以赴功名自不系君德也铨叙群彦虽曰吏部之职
然宰相知人能尽器使乃职业中一大事如诸葛亮何
必更须尚书哉
谏巡晋阳死者六人赵彦深唐邕等以未即署名仅免
然则河阴之戮不待尔朱荣也昔赵盾奔逃赵穿作难
盾未出山而复后世有以盾为弑君不复信三传者审
尔则灵公拒谏及杀盾事亦不当信也不信未足深计
卷三十五 第 9a 页 WYG0849-0654c.png
然于爱民保国之意轻极害义理
祖珽既立文林馆复欲增损政务沙汰人物推诚朝廷
为致治之方是时人士相附从与王叔文柳宗元无异
使叔文辈能首立广陵王参决则大权归已宦竖退伏
矣元和诸人固不辨此论治不识几微只以成败为断
所蔽多矣
唐邕白建自为外骑兵曹分掌兵马史称邕九州军士
四分勇募强弱多少番代往还及器械精粗粮储虚实
卷三十五 第 9b 页 WYG0849-0654d.png
精心勤事莫不谙知按兵数军实前代大臣无以此职
著名者盖汉魏掾属后代吏史之所掌也唐衰中官专
兵柄五代移于武臣遂与中书分领至号称两府既转
吏职以归朝廷但为养尊之地而于兵政损益实无所
知求如唐白身任其能而后居位不复可得然则古人
专以一事名家成材之要道也
崔劼卢叔武齐世雅士劼言立身以来耻以一言自达
今若进儿与身何异此语最可傅叔武忍贫饿死而能
卷三十五 第 10a 页 WYG0849-0655a.png
画策谓轻兵野战胜负难必是胡骑之法非深谋远算
万全之道欲立重镇于平阳与彼蒲州相对以羁縻之
又请自居平阳成此谋略此齐周成败之所由齐人未
有能言之者亦当记也
张雕谓贤家唐令处分极无所以若作数行兵帐雕不
如邕若致主尧舜身居稷契则邕不如我当时恶其矜
诞邕曹掾吏史之才国家大体岂其所知雕言非诞也
然雕方励精匪躬以国家为己任厚胡洪珍而薄韩长
卷三十五 第 10b 页 WYG0849-0655b.png
鸾遂以谏死孔子言泄冶曰民之多辟无自立辟非不
幸也惟其临死数十语尤可悲尔
齐氏变风属诸弦管梁时变雅在夫篇什弦管之乱时
移则息篇什之变事往犹存弦管止诱闾巷淫人篇什
能蛊山林正士害之大小固不同也自文林馆设齐人
风靡然不旋踵而亡其俊秀者尽为周隋之用士之离
合岂与国之废兴相关哉诗殷士肤敏祼将于京论语
殷有三仁两节当参看
卷三十五 第 11a 页 WYG0849-0655c.png
祖鸿勋立身有本末与阳休之书文虽不高视韩愈进
学解送穷文以言语工拙比较官职岂不优劣相远哉
士不先定其所存正使探极原本追配雅颂只是驰骋
于末流无益也
颜之推学博文丽观我生赋不失雅正之体叙梁齐末
事可以考正非江南文士所能及也其言予一生而三
化备荼苦而蓼辛及自东晋之违难寓礼乐于江湘迄
此几于三百左衽浃于四方咏苦胡而永叹吟微管而
卷三十五 第 11b 页 WYG0849-0655d.png
增伤读之差痛不能已昔人虽陋未有无其志者独于
今为不然哀哉
宋世良宋世轨苏珍之世良狱内稆生桃树蓬蒿亦满
每日衙门虚寂无复讼者苏琼每蚕月预下绵绢度样
于部内其兵赋次第并立明式然则必不以广量厚织
病民故得循良之誉而今世谓有所疏薄检柅不尽为
失职无具之尤恐亦当论也
和士开说齐王云自古帝王尽为灰烬尧舜桀纣竟复
卷三十五 第 12a 页 WYG0849-0656a.png
何异陛下宜及少壮恣意作乐纵横行之即是一日快
活敌千年李斯赵高用此诈二世与士开智愚有异其
词意皆不约而同何也
   后周书
称宇文泰先出自炎帝神农氏为黄帝所灭子孙遁居
朔野有葛乌菟者鲜卑奉为主由泰父肱至普回二十
三世普回至乌菟不能纪也鲜卑何用世次史祖魏收
收祖司马迁迁以匈奴为禹后特记事推引之滥盖无
卷三十五 第 12b 页 WYG0849-0656b.png
所媚附而收之称舜臣令狐德棻之称炎帝后则专以
诳笔造謟语刘向班固言汉承尧运者耶
高欢宇文泰虽同于篡魏泰贺拔岳所奖用岳既见杀
其下无主拔泰而归之则近于势之自至也魏孝武身
落人手而不常其德先为高欢所逐后为宇文泰所酖
夫败孽亡孺自古皆为乱臣贼子之饵彼妄遇一无赖
奸人即以伊周事责之哀哉
古之帝王所以外建诸侯内立百官者非欲富贵其身
卷三十五 第 13a 页 WYG0849-0656c.png
而尊荣之盖以天下至广非一人所能独治是以博访
贤才助己为治若知其贤也则以礼命之其人闻命之
日则惨然曰凡受人之事任人之劳何舍已而从人又
自勉曰天生隽士所以利时彼人主者欲以我为治安
可苟辞于是降心而受命及居官也则昼不甘食夜不
甘寝思所以上匡人主下安百姓不遑恤其私而忧其
家故妻子或有饥寒之弊而不顾也于是人主赐之以
俸禄尊之以轩冕而不以为惠也贤臣受之亦不以为
卷三十五 第 13b 页 WYG0849-0656d.png
德也位不虚加禄不妄赐为人君者诚能以此道授官
为人臣者诚能以此情受位则天下之大可不言而治
矣昔尧舜之为君稷契之为臣用此道也及后世衰微
此道遂废乃以官职为私恩爵禄为荣惠人君之命官
也亲则授之爱则任之人臣之受位也可以尊身而润
屋者则迂道而求之损身而利物者则巧言而辞之于
是至公之道没而奸诈之萌生天下不治正为此矣今
圣主中兴思去浇伪诸在朝之士当念职事之艰难负
卷三十五 第 14a 页 WYG0849-0657a.png
阙之招累夙夜兢兢如临深履薄才堪者则审已而当
之不堪者则收短而避之使天官不妄加王爵不虚授
则淳素之风庶几可及观此可验苏绰用事大意也然
天下能为绰之言者不少拘于时而不敢言及其奋然
言之而不获用则多矣惜其不及君臣分定之时不为
贤主之诏而徒为逆臣之令尔
泰再行篡逆其史柳虬既执简而书其咎泰又令卢辨
作告以谕其过高贵公谓司马昭之心路人所知泰举
卷三十五 第 14b 页 WYG0849-0657b.png
动如此欲以谁欺王莽篡而作大诰泰用周礼亦然岂
从周之伪者固当尔耶石勒之于刘曜苻坚之于慕容
炜周孝武之于高纬皆以一取一孝武始自五年十月
至六年正月马足未遍而数千里地尽得虽乘群愚自
溃之机然不勤身苦力以赴之亦未能也及其轻锐之
念溢发不制欲以廓清混一之功取必于岁年之顷呜
呼幸而遽得死不然将遂毙于锋镝为后世笑岂止其
子之不肖足以亡国哉
卷三十五 第 15a 页 WYG0849-0657c.png
九尾妖狐也示亡之徵焉不知忧惧而犹欲求不受瑞
之名其实以为瑞无大于此者尔五品时叙四海和平
家识孝慈人知礼让其君臣但摹仿十数板周官便自
谓己能如此是真可笑也余论周武帝若史所言布德
立行皆欲踰越古人正孟子谓齐王将以求吾所大欲
也然孟子谓齐王以若所为不可以求若所欲使其见
周武帝所为必谓可以求若所欲矣汤武既有截法而
王道愈不可行于后世此开利门之大者而学者乃以
卷三十五 第 15b 页 WYG0849-0657d.png
为能闭之何也
周武帝初行刑书要制持仗群强盗一匹以上不持仗
群强盗五匹以上监临主掌自盗二十匹以上小盗及
诈伪请官物三十匹以上正长隐五户及十丁以上隐
地三顷以上皆死至天元患其严重太甚且海内初平
恐物情未附遂大醮告天而除之孟子言康诰杀越人
于货睯不畏死凡民罔弗憝是不待教而诛者也殷受
夏周受殷所弗辞也魏周分田权在正长隐五户十丁
卷三十五 第 16a 页 WYG0849-0658a.png
与地三顷其罪及赃著矣设法禁奸由孟子之论要制所
行适与罪称尔非重也季康子患盗问于孔子曰如杀无
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
矣孟氏使阳肤为士师问于曾子曾子曰上失其道民散
久矣如得其情则哀矜而勿喜善为政者当使民不为欺
盗不当因其欺盗而遂杀之然则孟子之论孔子曾参
之所不许也且周武帝廉节自励用己律人故必行重
刑而不疑其子奢纵任情推己恕人故以行重刑为不
卷三十五 第 16b 页 WYG0849-0658b.png
可后世据已定之法初不知奢俭之所在唯欲其重而
不轻又当在二人之下矣固无暇考圣贤之异同也
周武帝一举平齐之功齐王宪十居八九方其正明君
权以臣畜使之不以兄弟数也自谓如此能革累世悍
辅囚辱之弊使孺子封割孤豚于牢豢中与晋司马攸
魏元协祸出一轨而三国相随为墟不然如齐孝昭武
成挺刃而夺之矣悲夫本朝太祖监唐末五代幼君之
败不私其子根本既成祚命永延贾谊谓天下可以数
卷三十五 第 17a 页 WYG0849-0658c.png
术制御其言曰植遗腹朝委裘而天下不乱然则汉之
衰亡岂非遗腹委裘耶
尔朱破灭高欢事已大谐而暴横欲速粗有志节者遂
皆惊散宇文泰寒远窭子坐收其用如贺拔胜年位材
豪决去江南死心为役他可知也贺拔岳人微众弱然
经为其裨校者无不立功垂名岂必尽能而泰亦何足
以使之特以魏孝武弃东就西轻重势激而然主威既
夺而成臣之威可不惧欤
卷三十五 第 17b 页 WYG0849-0658d.png
因于谨为三老称木从绳则正后从谏则圣观高宗所言
过于傅说之所知矣而不自规矩律度以先天下必委于
臣之能言者以身从之得用九见群龙无首之义盖平
世持盈守成之常道也古之圣人皆备道成德首庶物其
行在前其谏在后独高宗处乐以忧恭默思道自疑弗类
待谏而行百王未有此经生学士考论所不到也谨纵
横乱世甲裳驰逐坠典偶兴旷官承乏肤习书句苟应
其名然后世之效法先王未尝不如此岂足启悟也
卷三十五 第 18a 页 WYG0849-0659a.png
尔朱荣为柱国大将军位在丞相上宇文泰等因之故
号八柱国家二典有四岳九官十二牧之等周官言惟
王建国辨方正位体国经野设官分职以为民极今忽
自称柱国大将军是何义盖武人无艺妄以意造尔宇
文泰与苏绰卢辨依周礼设官而杂用元魏及秦汉以
后名称仲尼虽学官名于郯子然无所慕效也周本与
戎狄杂居直以圣贤迭兴法度最久故孔子从之后世
苟以为从其实不从其名则汉晋之官同于任事姑从
卷三十五 第 18b 页 WYG0849-0659b.png
之可也使名实皆正必如成周则一字不可增损矣泰
自贪柱国之号甘出尔朱荣后既不能改而绰方与之
法象周公龟兹王褚煟所讥依然故在是真可笑矣
柳庆关西文士苏绰患近代华靡轻薄使为贺白鹿表
以革之庆操笔立成辞兼文质绰笑曰枳橘犹自可移
况才子也庆词不传无以验其是非典谟训诰固非笔
墨之巧所能转移而其体制亦各随世不同绰作大诰
令为文者皆依此体止是皮毛上模出一重粗俗使如
卷三十五 第 19a 页 WYG0849-0659c.png
此而便为尧舜三代之文则俚儒迂叟先极其工而豪
俊之士反阁笔无措矣余颇记少时闻长老言有数士
各效名人文字以相誇耀或为韩柳或为欧曾高者为
西汉其一人曰未也遂特为诗书之文以盖之绰所欲
革与此何异以为于变一世恐未可也
柳宏死时年三十一杨素诔之曰山阳王弼风流长逝
颖川荀粲零落无时脩竹夹池永绝梁园之赋长杨映
沼无复洛川之文是宏以清言而兼丽笔长枪大槊数
卷三十五 第 19b 页 WYG0849-0659d.png
十年间仅闻此尔得非所谓正始之音也
自宇文泰起接隋唐百年中精神气脉全在苏绰一人
三代既衰佐命之材不世出惟管仲乐毅萧何诸葛亮
王猛苏绰尔亮地势不足自立猛无坚凝之功而绰随
文守义仰取俯拾遵腐儒之常说据旧籍之陈言能使
泰总已听命粗细重轻惟其所裁不为新奇坐致实用
岂特以其国强富兼并而已由晋以后南北判离中原
不振至是自北而南文教复兴使孔子复出微管仲之
卷三十五 第 20a 页 WYG0849-0660a.png
叹不付馀人矣然则学者岂以能言为贵哉顾其所行
何如耳王通或问苏绰曰俊人也其道何如行于战国
可以强行于太平则乱矣夫自许以英豪者用才无本
自命为圣哲者穷理不尽行于太平而必乱行于战国
而不强古今皆是也奚绰之病哉且何俊之有
六条平实无华诸葛亮王猛驱市人而用之不暇及也
死而无继泽不垂远不亡何待自董仲舒萧望之刘向
崔实王符仲长统之流皆论治道而无一言之几然则
卷三十五 第 20b 页 WYG0849-0660b.png
如绰者亦未易也
独孤信深入湘川百计拒敌相持经岁竟以全归自前
世言之为大功乃坐失地除名史谓宇文护谬政至此
然亦由当时望外成事者多矣不然何以能奋于至弱
取天下之十九乎此又未可以赏罚常情论也
郭贤策高欢言贺拔岳初死关中震骇不能乘时取雍
州是无智魏孝武西迁寡弱毛鸿宾丧败关门不守又
不能并力要战是无勇此高欢所以失关陇之由诚是
卷三十五 第 21a 页 WYG0849-0660c.png
欢之党人算画未有及此者刘煜欲因降张鲁取蜀而
曹操不敢盖从昔智计必有用之不敢尽者然欢趑趄
放逸于狼狈汹汹之时而乃噤龄决死于安徐已定之
后宜其屡进而屡郤哉
耿豪言大丈夫见贼须右手拔刀左手把槊直刺直斫
慎莫皱眉邙山之役大呼独入奋力而还当其前者死
伤相继又谓左右吾岂乐杀人壮士除贼不得不尔若
不能杀贼又不为人所伤何异逐坐人也豪虽凶粗不
卷三十五 第 21b 页 WYG0849-0660d.png
足取而以关张比之则又其细尔李穆蔡祐丞相臂膊
耿豪王勇丞相咽项泰能得武夫之用如此安得不以
弱为强乎
宇文泰用韦孝宽法令诸州来道一里种一树十里种
三树百里种五树然则此法未行以前原野尤萧瑟矣
诗云有杕之杜生于道左彼君子兮噬肯适我又曰柞
棫拔矣行道兑矣岂变墟莽为桑麻自古圣贤以为难
事耶
卷三十五 第 22a 页 WYG0849-0661a.png
迁固以文采衒耀其人辞多而实寡如王罴韦孝宽傅
正尔率拙然功名壮伟不可掩学者能详看所长气力
不少矣只泥住蔺相如赵充国等无复新意此读书大
病也
薛慎傅载宇文泰于行台置学取丞郎及府佐德行明
敏者充生悉令旦理公务晚就讲习先六经后子史又
于诸生中简淳懿者侍其读书余尝恨刘裕质可语上
而刘穆之痼之然则苏绰之力多矣汉高祖言乃公马
卷三十五 第 22b 页 WYG0849-0661b.png
上得之安事诗书至溺儒冠乃谓其不修文学而性明
达嘻甚矣又安足述乎
令狐整率乡亲二千馀人随军征讨泰尝从容谓整卿
远祖立忠而去卿今立忠而来可谓积善馀庆世济其
美史言整远祖汉建威将军迈不为王莽屈其子称避
地河右故泰称之此事今粗见于姓家然则隋唐以前
史记汉书之外别自有书李翱乃言读前汉与后汉书
生熟如何盖屡更兵乱载籍焚毁他书多不存其存者
卷三十五 第 23a 页 WYG0849-0661c.png
又以非文句所资不暇熟读如翱尚然是又可叹也
司马裔辞封(阙/)
赵肃傅元日行朝礼非有封爵者不得预不知用何典

苏亮绰从兄绰文章稍不逮亮至于经画进趣亮又减
之故世称二苏
柳虬论史谓汉魏以还密为记注徒闻后世无益当时
故著汉魏者非一氏造晋史者至数家后代纷纭莫知
卷三十五 第 23b 页 WYG0849-0661d.png
准的请今记事者皆当朝显言其状然后付之史阁庶
令是非明著得失无隐使闻善者日修有过者知惧事
遂施行后汉李法但能言史官记事不实后不明信而
已当时议论开张至此故泰废立虬能执简书过也虬
死在魏恭帝元年之冬不然值宇文护行禅代事或有
惮否耶天地之初皆夷狄也相攘相杀以力自雄盖其
常势虽炎黄以道御之不能止也及尧舜以身为德感
而化物远近丕变功成治定择贤退处不为己有而忠
卷三十五 第 24a 页 WYG0849-0662a.png
信礼让之俗成矣夫先人后已徙义远利必出于心之
自然而明于理之不可悖故汤既放桀惟有惭德而其
臣反作诰以谕解之若夫乱臣贼子则不然公为弑逆
而恶大恶之闻崔杼所以杀太史将行篡夺而畏正论
之禁曹操所以杀孔融至于彼自行之此自书之不杀
不争两不相忌而天下易姓此又杼与操智虑之所未
工而虬固不足以知及之也悲夫
自元伟以下十四人皆有大位于周与高氏相绝矣此
卷三十五 第 24b 页 WYG0849-0662b.png
末世之盛事也不可不记梁武但云我若依而行之谁
谓不可又云少待自知我心而已王莽曹丕司马炎皆
不杀旧君杀旧君自刘裕始
王轨宇文孝伯乐运贞良骨鲠盖奕叶长养成就所有
近似殷周世臣同存亡者非复偏方草创邂逅相遇可得也
运言令宿卫之官有一人夜不直者罪至削除因而逃亡
遂便籍没此则大逆之罪与十杖同科先未经变法时立
法何轻也当考又云虽为法愈严恐人情愈散一人心散
卷三十五 第 25a 页 WYG0849-0662c.png
尚或可止若天下皆散当如之何秦网密而国亡汉章疏
而祚永可谓富哉之言矣泰言平吴之利二陆而已定楚
之功诸贤毕至可谓过之又言吾即王氏甥卿等即吾舅
当以亲戚为情勿以去乡介意其释囚礼士齐桓公以上
也泰本尚古文务救时弊如王褒庾信之淫靡非所好
也特以其有江东盛名为文士宗伯故敬礼如不及宰
物者能因人所长不以已好恶格之盖难事也史叙次
北方能文自杜广徐光封奕朱彤胡义周刘延明以降
卷三十五 第 25b 页 WYG0849-0662d.png
而谓苏绰务存质朴虽属词有师古之美矫枉非适时
之用故莫能常行夫古之圣王教养天下之英才尽其
性命之理使言语文字各极其致故能不约而自合绰
既无所建明奈何以一人之势徒取经训之已傅者一
切效之使庸鄙者易就颖秀者难立是反助徐庾之锋
激天下而从之也周武帝发诏遣使聘沈重踵门谒熊
安生虽二人未足以当此礼而帝诚心好贤屈已忘势
干戈之际独高经师征尘未洗先驱陋巷在晋阳城下
卷三十五 第 26a 页 WYG0849-0663a.png
死而复生胡念及此心期卓越殆战国以来所未有也
汉武以安车蒲轮徵申公儒生尚夸之刘备为左将军
三诣诸葛亮后世尚以为难视此何区区哉帝不幸早
殂功业不究未知真有佐王之才者遇之如何尔
乐逊徐遵明诸生陈时宜五条其言有非俗儒所能道
者如自非军旅之中何用过为迫切申侯将奔楚子诲
之曰无适小国政狭法峻将不汝容敬仲入齐称曰幸
若获宥及于宽政国家虽强详不受弱诗云德则不竞
卷三十五 第 26b 页 WYG0849-0663b.png
何惮于病惟德可以芘民非恃强也及陈事上议之徒
亦应不少当有上彻天听者未闻是非陛下虽存物议
欲尽天下之情犹为未尽等语是也泰崎岖关陇诸子
相继鞭挞宇内成其所欲虽大要不过强兵亦其国是
所定立论常向上一着故如逊等辈亦能言之夫以国
家天下之大而其言语迫促卑陋同出一律饮食嗜好
不越酸咸之则名号虽存而亡形具矣
姚僧垣吴人而医术行于关中伊娄穆病言自腰至脐
卷三十五 第 27a 页 WYG0849-0663c.png
似有三縳两脚缓纵不复自持僧垣处汤三剂服其一
上縳即解次服中縳复解又服悉除更合一剂足稍屈
伸曰终待霜降此患当愈至九月乃能起行高祖东伐
至河阴遇疾口不能言脸垂覆目不复瞻视一足短缩
又不得行僧垣以为诸藏俱病不可并治军中之要莫
先于语帝遂得言次又治目目便愈末乃治足足亦瘳
史记方多矣不言其所以治之由而徒载其受验之的
亦多如此不可得而考也余顷岁得病两腹之间有縳
卷三十五 第 27b 页 WYG0849-0663d.png
或以为气不升降而然服胃气圆百馀剂縳愈急垂二
十年不解医终莫能名夫讳病不受治一二而已有病
不能治群医皆是可叹也
萧察至子蘬以一城之地为周附庸而所用文武谋臣
知名者数十人岂其地之多才耶抑才之偶聚耶昔鲁
卫宋郑皆小国而人才卓然称于后世至察始复见之
惜其地不足也才有馀而地不足犹可言也地有馀而
才不足不可言也
卷三十五 第 28a 页 WYG0849-0664a.png
 
 
 
 
 
 
 
 
卷三十五 第 28b 页 WYG0849-0664b.png
 
 
 
 
 
 
 
 习学记言卷三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