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十三
卷十三 第 1a 页 WYG0169-0397a.png
钦定四库全书
 春秋事义全考卷十三  明 姜宝 撰
  昭公上(名稠襄公子母齐归在位二十五年孙于/齐在外八年凡三十二年薨于乾侯 威)
     (仪恭/曰昭)
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
叔孙豹会晋赵武楚公子围(共王子/康王弟)齐国弱(佐/子)宋向戍
卫齐恶陈公子招蔡公孙归生郑罕虎(子皮子/罕孙)许人曹
人于虢(虢今灵/宝县)
卷十三 第 1b 页 WYG0169-0397b.png
 虢郑地按荥阳虢都也此云郑地则荥阳为近之
 公子一段分明为辨公羊贬招之说而发录疑云春
 秋以诸侯之弟称公子者多矣何待至此而后发不
 得以属通之例耶故知胡氏不称弟之说尤无谓不
 足信据也 季氏私考虢之会郑为地主也是时楚
 公子围执政而晋与通好也同主诸夏而交见其从
 皆循会宋故事但各守旧约而不盟耳赵武所谓以
 信为本者力不能敌而甘为人下之辞也岂真仁人
卷十三 第 2a 页 WYG0169-0398a.png
 之心哉自是楚益横而莫能制赵武不能辞其责矣
  按先晋自是记事之体当然此等处皆直书而义
 自见会虢之是非与会宋同所谓寻宋之盟而请读
 旧书加于牲上可见未尝盟也赵武能以信为本而
 先之之说恐非
三月取郓(郓莒邑在青州府/沂水县是为东郓)
 王氏经世云书伐莒是以讨贼予鲁也不书伐而书
 取则收夺而已矣 按取郓出自季孙所为故不书
卷十三 第 2b 页 WYG0169-0398b.png
 伐而书取自是罪之之词非讳也
夏秦伯之弟针出奔晋
 胡传书曰弟者罪秦伯也夫后子出奔其父祸之而
 罪秦伯何也春秋以均爱望人父以能友责人兄父
 母有爱妾犹没身敬之不衰况兄弟乎兄弟翕而后
 父母顺矣故不曰公子而特称秦伯之弟云 季氏
 私考诸侯地方百里者出车千乘其正卿始得百乘
 尔后子尚未为卿虽富安得遽有千乘远从且人臣
卷十三 第 3a 页 WYG0169-0398c.png
 见逐于君虽欲窃赀惧有追夺故士会奔秦荀伯以
 同僚故为之送帑及其器用财贿见其不易能也安
 有自雍及绛入反归取酬币者哉后子多其车乘弃
 国适雠几于叛矣虽有自文之辞何足以为善也而
 乃谓之令图天赞天岂助恶德者欤后子兄殁始归
 此理所有但司马侯所以过誉后子者或其为利所
 没欲说其君以必纳耳然实怙奸之言也而左氏遂
 真以后子为贤非矣 按书弟见秦伯为兄寡恩以
卷十三 第 3b 页 WYG0169-0398d.png
 致其弟出奔胡氏后段说是
六月丁巳邾子华卒(悼公卒子/庄公穿嗣)
晋荀吴帅师败狄于大卤
 季氏私考左氏以狄为无终群狄而杜预氏谓大卤
 为太原晋阳县皆非也盖无终即山戎不应称狄且
 在太原东北二千里许安得至此而卤者地不生物
 之谓不可以言原窃意大卤地当近狄狄在今广平
 府北境宋地理志曰地杂斥卤今其地尚有斥泽沙
卷十三 第 4a 页 WYG0169-0399a.png
 河之名此其所为卤也狄自僖公时势甚强悍而又
 有赤狄为导故虽西距晋阳五百里而敢远至于箕
 为晋所败至宣公时晋灭赤狄拓地既广遂渐图狄
 故至狄地设伏而败之交刚交刚近沙泽之地其亦
 斥卤之相连者欤自是狄势渐衰而荀吴复即其地
 败之于大卤犹交刚之志也 胡传其过在毁车崇
 卒以诈诱狄人而败之非王者之师尔使后世车战
 法亡崇尚步卒争以变诈相高日趋苟简皆此等启
卷十三 第 4b 页 WYG0169-0399b.png
 之矣书败狄讥之也
秋莒去疾(密州/长子)自齐入于莒
 按去疾未立而书莒去疾与齐小白同见当有莒之
 词也其不称公子程氏曰凡义当承国者名系国而
 不称公子以殊于大夫胡氏不禀命之说非也
莒展舆(密州/次子)出奔吴
 胡传展舆莒子也曷为不称爵为弑君者所立既立
 乎其位而不能讨贼则是与闻乎故也斯不可以有
卷十三 第 5a 页 WYG0169-0399c.png
 国矣 按展舆已立乎位而不称爵见不当为君之
 词曰莒展舆见其为莒之展舆而非莒之君所谓与
 陈佗同者是也
叔弓帅师疆郓田
 季氏私考疆者正郓田之界不使莒得侵之必用师
 备莒也
葬邾悼公
 齐景公立齐鲁之好复通邾子亦来朝故始会其葬
卷十三 第 5b 页 WYG0169-0399d.png
冬十有一月己酉楚子麇卒(葬于郏谓/之郏敖)
 季氏私考黄震氏曰经书卒而传称围缢杀之经传
 不同当以经为正今按春秋为诛乱臣讨贼子而作
 弑君大恶也岂以伪讣而得免乎公子围若果弑君
 春秋岂有讳而书卒之理且杀其二子亦事之大者
 安得并没其实乎 西亭辨疑据子夏传灵王虔与
 令尹围本是两人而郏敖之卒实以疾非以弑也诸
 儒附会或曰以疟疾赴也春秋弑君之贼未必肯以
卷十三 第 6a 页 WYG0169-0400a.png
 弑父显告诸侯春秋知其弑则书弑矣何独于围而
 从告乎或曰以申之会故为中国讳也商臣弑父使
 椒聘鲁鲁人受之春秋曷不为鲁人讳而顾为列国
 讳乎或曰围弑君而立恐其恶闻更名虔商臣弑父
 校之弑其兄子者其恶何如不闻商臣更名卫州吁
 齐无知皆不更名岂皆不畏恶之播闻者乎夫圣如
 孔子高弟如子夏有经与传乃不足信而唯信左氏
 乎左氏载庆封之言以为围弑兄子而代之者亦非
卷十三 第 6b 页 WYG0169-0400b.png
 也
楚公子比出奔晋
 按楚国之得立常在少者是时或有欲立之心因灵
 王立而不安其身也故出奔
二年春晋侯使韩起来聘
 韩宣子为政而聘与国 季氏私考韩起厥之子也
 是为宣子晋自赵武与楚狎主夏盟诸侯由此不专
 事晋矣韩起代武为政欲致诸侯故亲来聘鲁惜乎
卷十三 第 7a 页 WYG0169-0400c.png
 人心已散而德又不足以服人卒不免于示威平丘
 耳
夏叔弓如晋
 昭公之世三家益专公不为政其臣五如晋此报韩
 起之聘也
秋郑杀其大夫公孙黑
 季氏私考公孙黑字子晰公子騑之子公孙夏之弟
 也黑好在人上专肆愤心启良霄之乱致游楚之争
卷十三 第 7b 页 WYG0169-0400d.png
 诚足以害国事矣至谓其将作乱不过群族之搆言
 耳罪状未明可以无死者也是时子产当国苟以黑
 为不肖去之可矣乃使吏数其罪而以国法杀之不
 亦过乎故不去其大夫夫子产不以亲亲保全孰谓
 其为政专尚宽哉 按是时子产当数其罪而废之
 或出之不当遂致之死不去大夫而以国杀言君与
 用事大臣同杀之则郑伯与子产诚过矣所谓罪累
 上者此也
卷十三 第 8a 页 WYG0169-0401a.png
冬公如晋至河乃复季孙宿如晋
 致少姜之襚 按晋以少姜非伉俪辞公未为不是
 公见辞乃复亦未为不是只当时不当亲往不当失
 礼妄动所谓恭不近于礼不能远耻辱者公也胡氏
 之说反似成少姜为适矣不可从
三年春王正月丁未滕子原卒(成公卒子/悼公宁立)
夏叔弓如滕五月葬滕成公
 滕前此未有会其葬者襄公六年滕成始来朝与襄
卷十三 第 8b 页 WYG0169-0401b.png
 同晋悼之盟会且又来奔丧于是鲁亦遣大夫会其
 葬终春秋皆会其葬矣
秋小邾子来朝
 小邾本鲁附庸故虽从晋会列于诸侯而常来朝鲁
 以此
八月大雩
冬大雨雹
北燕伯款出奔齐
卷十三 第 9a 页 WYG0169-0401c.png
 季氏私考北燕姬姓伯爵国幽州蓟县是其地也召
 康公奭周之支族食邑于召武王灭纣封召公于北
 燕 胡传按左氏燕简公多嬖宠欲去诸大夫而立
 其宠人燕大夫比以杀公之外嬖公惧奔齐书曰北
 燕伯款出奔齐罪之也春秋凡见逐于臣者皆以自
 奔为文正其本之意也而垂戒远矣
四年春王正月大雨雹
 胡传雹戾气也阴胁阳臣侵君之象当是时季孙宿
卷十三 第 9b 页 WYG0169-0401d.png
 袭位世卿将毁中军专执兵权以弱公室故数月之
 间再有大变申丰者季氏之孚也不肯端言其事故
 暴扬于朝归咎藏冰之失夫山谷之冰藏之也周用
 之也遍亦古者本末备举燮调之一事耳谓能使四
 时无愆伏凄苦之变雷出不震无菑霜雹则亦诬矣
 意者昭公遇灾而惧以礼为国行其政令无失其民
 雹之灾也庶可禦也不然虽得藏冰之道合于豳风
 七月之诗其将能乎 刘氏曰夫申丰言圣王在上
卷十三 第 10a 页 WYG0169-0402a.png
 无雹可也言雹之为灾由藏冰故非也鲁虽藏川池
 之冰未为不藏冰如五帝以前未有藏冰之时岂长
 雨雹乎且丰之为人奸佞人也党于季氏不敢端言
 其罪故推雹灾归之藏冰欲以谄媚强臣抹摋灾异
 此与张禹谷永何异哉所以使昭公死于外者未必
 非此人也
夏楚子蔡侯陈侯郑伯许男徐子滕子顿子胡子沈子
小邾子宋世子佐淮夷会于申(申今信阳/州申国地)谋吴也
卷十三 第 10b 页 WYG0169-0402b.png
 季氏私考杜元凯曰徐在下邳僮县东南今凤阳府
 泗州北五十里有徐城是也顿在陈州之南今项城
 县界内胡在汉汝阴县西北今颍州西北二里有胡
 城沈即汉汝南郡平舆县故城在今汝宁府东汝水
 南淮夷在今淮之南北诗宣王率彼淮浦以省徐土
 则主淮北言召虎浮江汉以伐淮夷则主淮南言皆
 一人所有之地也申即汉南阳郡宛县申伯旧封国
 时已属楚今南阳府南阳县也 季氏私考楚之所
卷十三 第 11a 页 WYG0169-0402c.png
 惧者吴也楚欲窥中国则恐吴拟其后故晋与吴合
 而楚不敢北图矣自会宋以来晋楚同好而楚无晋
 规于是遂自为主而大合其所与之诸侯于申焉淮
 夷向无预会而亦至者以其为东诸侯通吴之道
 徐顿胡沈居淮上流亦要地也则斯会盖为拒吴计
 耳左氏以为楚子使椒举如晋求诸侯恐未必然盖
 盟宋会虢楚皆与晋同霸晋既甘心让楚矣何必再
 求诸侯而尽及近淮小国邪夫齐鲁曹卫诸国是时
卷十三 第 11b 页 WYG0169-0402d.png
 皆已通吴而其道由淮以往此楚之所急在淮也故
 特私与属国为谋以断吴通中国之道而晋自此亦
 不得通使于南方矣若其为会而用齐桓召陵之礼
 蛮夷妄自尊大以临其属国固宜有之矣 按会吴
 殊会以中国先自为会而后会吴也若淮夷则直同
 会而已何必殊会为文耶 楚书爵见诸国之君皆
 来而楚子亲临焉属词所谓志其强者是也
楚人执徐子
卷十三 第 12a 页 WYG0169-0403a.png
 按史记札使北过徐还而挂剑徐君之墓可见吴通
 上国道必由徐今执徐子为其不能闭吴通上国之
 道为贰已也 属词此申之会也徐既世事楚而又
 服于吴徐子又吴出也故楚人执之
秋七月楚子蔡侯陈侯许男顿子胡子沈子淮夷伐吴
 因申会以伐吴不言诸侯者郑徐滕小邾宋不在列
 故也
执齐庆封杀之
卷十三 第 12b 页 WYG0169-0403b.png
 季氏私考齐庆封以襄二十八年奔鲁齐让而又奔
 吴吴虽与之朱方使居之然未仕其国故犹系之齐
 楚伐吴而庆封在焉以其为齐通吴之使也故杀之
 非为讨贼也庆封之罪楚未必知虽知之亦未必以
 为讨也然曰庆封则诚以其人为有罪耳徇军之说
 恐亦未必然
遂灭赖
 赖即汉汝南郡褒信侯国废城在今汝宁府光州息
卷十三 第 13a 页 WYG0169-0403c.png
 县东北赖本近楚之国必依违吴楚之间而不能自
 立者也故楚乘伐吴而灭之
九月取鄫
 季氏私考取鄫不系之伐国则鄫本自为国也其非
 灭为莒属明矣鄫素属鲁曷为取之始以为己邑耳
冬十有二月乙卯叔孙豹卒
 季氏私考豹以日卒正终于位也左氏谓牛置虚命
 彻则过矣
卷十三 第 13b 页 WYG0169-0403d.png
五年春王正月舍中军
 胡传按左氏舍中军卑公室也初作三军三分公室
 而各有其一及其舍之也四分公室季氏择二二子
 各一皆尽征之而贡于公然则三军作舍皆自三家
 公不与焉公室益卑而鲁国之兵权悉归于季氏矣
 兵权有国之司命三纲兵政之本原书其作舍而公
 孙于齐薨于乾侯定公无正必至之理也已则不臣
 三纲沦替南蒯叛阳虎专季斯囚而三桓之子孙微
卷十三 第 14a 页 WYG0169-0404a.png
 矣亦能免乎书曰舍中军微词以著其罪也(不言/其故)
 孔氏曰初作三军季氏尽征之并不入公室也叔孙
 氏臣其子弟以一家之内有父子兄弟四品以父兄
 之税入公子弟之税入已大率半属公半入已孟氏
 则于子弟中取其半或取子或取弟大率三分归公
 一分入已十二分其国民三家得七公得五国民不
 尽属公公室已卑矣今舍中军四分公室三家自取
 其税而随时献公公室弥卑矣初云作三军今不云
卷十三 第 14b 页 WYG0169-0404b.png
 舍三军者初作时三家各毁其乘足成三军今此唯
 舍中军之属属上下二军季氏因叔孙家祸退之使
 同孟孙独取其半为专已甚又择取善者是专之极
 故传言择二以见之 作三军时犹是三家得其七
 公得其五至是则公室止有贡而无复有民矣
楚杀其大夫屈申
 刘氏曰称国以杀大夫者罪累上也屈申之累上柰
 何楚人雠吴而疑屈申谓屈申贰于吴也而杀之然
卷十三 第 15a 页 WYG0169-0404c.png
 屈申之为人臣也国乱不能去北面而事寇雠足以
 杀其身而已矣
公如晋
 汪氏曰昭公如晋凡七至晋而见止者一及河而不
 至者五惟此年得善往返然以莒人之诉几不免于
 辱盖昭公习于威仪之节而不知礼之本是以晋平
 公虽称其善于礼犹欲止而讨之也
夏莒牟夷以牟娄及防兹来奔(今莒/州地)
卷十三 第 15b 页 WYG0169-0404d.png
 季氏私考牟娄本纪邑为莒所取防兹莒二邑名杜
 元凯曰城阳平昌县西南有防亭姑幕县东北有兹
 亭按平昌城在今安丘县西南六十里姑幕城在今
 诸城县西十五里牟娄则在防兹之间而南界于莒
 今皆𨽻青州牟娄防兹入于鲁则地与诸城联属矣
  又云及者有别之辞地而言及所以别彼此也盖
 牟娄莒取于把者也防兹莒本封地也而圣人正疆
 理之意见矣苟谓不以私邑累公邑则于取欢及阐
卷十三 第 16a 页 WYG0169-0405a.png
 例可以通乎 家氏曰庶其牟夷邾莒之盗也季孙
 宿鲁之盗也襄二十一年公如晋庶其以地来奔季
 氏纳之今公如晋在行牟夷复以地来奔季氏又纳
 之季氏乘鲁君之出招纳邾莒之叛人叛邑以为己
 之私有不曰鲁之内盗可乎襄公如楚还及方城季
 孙宿取卞使人以告公惧不敢入几欲适诸侯今公
 在晋而宿所为复尔盖置其君于陷阱罟获之地将
 使晋人执之而已得以遂其窃国之计意如逐君之
卷十三 第 16b 页 WYG0169-0405b.png
 谋实兆于宿矣
秋七月公至自晋
 按公在晋而季氏纳牟夷晋以莒愬欲止公罪固不
 在公也故范献子不可乃归公
戊辰叔弓帅师败莒师于鼢泉
 莒师至鲁地为追讨牟夷也故鲁人败之
秦伯卒(景公卒子哀公/立史失其名)
冬楚子蔡侯陈侯许男顿子沈子徐人越人伐吴
卷十三 第 17a 页 WYG0169-0405c.png
 入棘栎麻以报朱方之役朱方今丹徒棘栎麻楚东
 鄙三邑亳县东北有棘亭新蔡县东北有栎亭 徐
 始称王楚后称王吴越因遂称王伯翳之子若木封
 于徐穆王命徐子掌徐夷得朱弓赤矢乃称偃王楚
 熊渠始称王吴寿梦称王越勾践称蛮王 季氏私
 考越姒姓子爵国夏少康之庶子封于会稽今绍兴
 府古越州也二十馀世至允常盖此时越称人微者
 来会耳蔡陈许顿沈徐在吴北素服楚威而越在吴
卷十三 第 17b 页 WYG0169-0405d.png
 南能为吴患楚子合此七国以伐吴夹攻之术也吴
 欲北与楚争则恐越人之拟其后而吴自此不易报
 楚矣是时季札仕吴能远通上国而不能近结越人
 亦未见其谋国之善也然吴自襄十四年至是凡四
 受楚兵养锐既久而州来之灭长岸鸡父之兵渐奋
 起焉至于柏举则一战及郢矣然则以兵侮人者岂
 非自侮之道邪李廉氏曰此为楚通越制吴之始
六年春王正月把伯益姑卒(文公卒弟平/公郁釐立)
卷十三 第 18a 页 WYG0169-0406a.png
葬秦景公
 景公之卒鲁始往会其葬以南北之从交相见自此
 也
夏季孙宿如晋
 按季氏私考谓君归则臣往乃当时事伯之礼如此
 抑强臣所借以自结纳于伯国也左氏以为拜莒田
 恐非抑或为纳牟夷之故恐晋讨及已而往晋欲止
 公而于宿反不之问也非又以晋卿者为宿地欤
卷十三 第 18b 页 WYG0169-0406b.png
葬把文公
宋华合比出奔卫
 胡传左氏曰宋寺人柳有宠太子佐恶之华合比请
 杀之柳闻坎用牲埋书而告公曰合比将纳亡人之
 族既盟于北郭矣公使视之有焉遂逐合比于是华
 亥欲代为右师乃与柳比从为之徵公使代之宋公
 宠信阍寺杀世适痤而父子之恩绝逐华合比而君
 臣之义睽刑人之能败国亡家亦可畏矣犹有任赵
卷十三 第 19a 页 WYG0169-0406c.png
 高以亡秦信恭显十常侍以亡汉宠王守澄田令孜
 以亡唐而不知鉴覆车之辙者不亦悲夫凡此类直
 书而义自见矣 家氏曰伊戾与柳所以谮太子与
 右师皆坎用牲埋书以售其险谋后先如出一辙而
 华亥之比柳与向戍之比伊戾适亦相似而平公不
 知悟也嗟夫阉宦祸人国家必外廷臣与之合而其
 谮乃售伊柳戍亥之事后世往往有之可不戒哉
秋九月大雩
卷十三 第 19b 页 WYG0169-0406d.png
楚薳罢帅师伐吴
 薳罢字子荡时为令尹 楚虔至是三伐吴矣制吴
 将以得志于中国也使无乾溪之弑其祸岂但已乎
冬叔弓如楚
 是时晋益不竞楚围骄侈求诸侯于晋以会申而鲁
 不至于是使叔弓聘明年薳启疆来召公公遂亲往
 朝楚
齐侯伐北燕
卷十三 第 20a 页 WYG0169-0407a.png
 王氏经世左传将纳简公按晋人纳捷菑于邾则书
 弗克纳此纳北燕伯亦不克而还不书者诸侯失国
 诸侯纳之正也非奉少夺长之比但齐景受赂而退
 故止书伐耳
七年春王正月暨齐平
 胡传我所欲曰及不得已曰暨当是时昭公结婚强
 吴外附荆楚其与齐平无汲汲之意乃齐求于鲁而
 许之平也故曰暨至定公八年鲁再侵齐结大国之
卷十三 第 20b 页 WYG0169-0407b.png
 怨见复必矣其与齐平非不得已乃鲁求于齐而欲
 其平也故曰及平者圣人之所贵然或以贿赂而结
 平或以臣下而擅平或以附夷狄而得平或以侵犯
 大国而急于平则皆罪也考其事而轻重见矣庐陵
 李氏曰礼记曰戎容暨暨果毅貌也襄公之世齐数
 伐鲁景公初立使庆封来聘而不书鲁报则鲁盖无
 汲汲于齐可知矣又曰按左氏注暨齐平者齐求于
 燕而与之平盖杜氏从许惠卿之说也今推之经例
卷十三 第 21a 页 WYG0169-0407c.png
 暨齐平之文正与及齐平及郑平句法相似而下文
 又有叔孙涖盟正与叔还涖盟之事相类且左氏下
 文明说燕人行成而上文又以为齐求之文法自相
 背故服虔亦疑之今若截齐求之也四字正解齐鲁
 之平而以癸巳以下方终齐燕事则两得之矣盖左
 氏本无误而许惠卿之误也
三月公如楚
 属词楚灵章华之召公不敢不往晋既以诸侯予楚
卷十三 第 21b 页 WYG0169-0407d.png
 鲁不能拒也
叔孙舍如齐涖盟
 许氏曰始暨齐平故盟以结好谷梁曰内之前定之
 辞谓之莅外之前定之辞谓之来 季氏私考舍左
 氏作婼豹之庶子也是为昭子豹卒距此二十七月
 舍始见经则其初未尝与政其亦庶几能行三年之
 丧者欤舍以贤称盖本于此
夏四月甲辰朔日有食之
卷十三 第 22a 页 WYG0169-0408a.png
秋八月戊辰卫侯恶卒(襄公卒子/灵公元立)
九月公至自楚
 汪氏曰自如楚今七越月危公之意可见矣
冬十有一月癸未季孙宿卒
 宿文子之子武子也
 子纥嗣是为悼子悼子卒未见于经岂未为大夫抑
 或卒在武子之前而其子意如即以孙继祖为平子
 欤
卷十三 第 22b 页 WYG0169-0408b.png
十有二月癸亥葬卫襄公
八年春陈侯之弟招杀陈世子偃师
 陈哀公元妃生偃师二妃生公子留二妃嬖留有宠
 属诸司徒招与公子过哀公有废疾招过杀偃师而
 立留哀公忧恚而死 按哀公以忧恚而速死则有
 之左氏以为缢杜氏以为自杀恐未然 王氏经世
 孔氏曰招与公子过共杀偃师而立公子留及楚杀
 干徵师留出奔郑招乃归罪于过而使陈人杀之及
卷十三 第 23a 页 WYG0169-0408c.png
 楚师来讨又推过为首得免重责焉不死而放之于
 越是以招为从罪也若其从招之诈如楚之意则宜
 书过杀偃师今书陈侯之弟招杀陈世子偃师是仲
 尼知其深意以招为首也今按称弟以杀世子叔父
 之亲加戕于国储君贰之重以立庶孽致楚灭陈其
 恶甚矣哀既有世嫡又属其嬖孽于二公子戕其国
 本哀自为之也书曰陈侯斥君之辞馀如孔氏说
夏四月辛丑陈侯溺卒(哀公卒是年楚灭陈十三年/楚平王复封陈惠公吴立)
卷十三 第 23b 页 WYG0169-0408d.png
 按哀公虽欲立留然不谓招遽杀偃师也故忧恚而
 死
叔弓如晋
 贺虒祁也
楚人执陈行人干徵师杀之
 陈以杀偃师而立公子留干徵师赴于楚且告有立
 君故楚人执而杀之
陈公子留出奔郑
卷十三 第 24a 页 WYG0169-0409a.png
 留招所立也
秋蒐于红
 自根牟至于商卫革车千乘皆三家之师也自是而
 屡蒐三家所以耀武焉尔是故桓庄之狩必言公昭
 定之蒐不言公矣 王氏经世此三家既分公室假
 蒐礼以数军实阴择其材勇之士以强私党耳春蒐
 者猎之浅秋狝者猎之深此秋而行蒐礼姑浅猎而
 寡获示不贪于从禽其实则数军实而已诸家非时
卷十三 第 24b 页 WYG0169-0409b.png
 之论殆未尽其情也 王氏曰根牟鲁东界商宋地
 鲁西界与宋卫接境则其地亦广矣四蒐皆书大而
 此独不称大者首著公不得与而归恶于三家也
 此年蒐红十一年大蒐比蒲二十二年昌间定十三十四
 年比蒲 属词是时三家分鲁假春蒐之礼以耀武
 示强又与非时非地之蒐不同故悉书之定十四年
 比蒲之蒐经书邾子来会公则凡大蒐皆公在可见
 而不书公者师乘非复公有史不虚饰也
卷十三 第 25a 页 WYG0169-0409c.png
陈人杀其大夫公子过
 临川吴氏曰按哀公属留于招与过故招过同杀太
 子二人之罪均也招畏国人公论惧楚人来讨故归
 罪于过而欲免已人其可欺乎 季氏私考国乱无
 政归罪于公子过而众杀之归罪于过者以立留之
 罪归之盖将以自解于楚也公子招卖国之情于是
 乎见矣
大雩
卷十三 第 25b 页 WYG0169-0409d.png
冬十月壬午楚师灭陈执陈公子招放之于越杀陈孔
(孔奂公子/招之党)
 按楚子志在取陈故不能正其罪而杀招之党孔奂
 失其用刑之轻重而亦不顾如此谓奂与楚通谋以
 灭陈而旋以不忠见戮非也楚子岂能及此乎 季
 氏私考偃师之杀奂亦预焉故并见杀楚师既入陈
 而始讨杀偃师之罪其志本在灭国岂真为讨贼哉
 招专权乱国自知有不赦之罪必有二心于楚故以
卷十三 第 26a 页 WYG0169-0410a.png
 杀偃师之罪归孔奂而已反为从得免于死其卖国
 卖友之情具可见矣放者羁置之而不使得复国也
 是时楚越方通故放之于越
葬陈哀公
 属词哀公卒葬于舆嬖杀马毁玉加绖于颡而逃岂
 有会葬之事盖楚既灭陈以放陈子招杀陈孔奂葬
 陈哀公来告而书 黎氏曰书葬陈哀公非谓我往
 会而书时陈已灭矣国为楚师所据鲁岂于其葬而
卷十三 第 26b 页 WYG0169-0410b.png
 使臣往会之盖楚入陈自以其君在殡因取而葬之
 与庄四年齐侯葬纪伯姬同彼目齐者盖上文无齐
 灭纪之文故下文云尔今已书楚师灭陈则下云执
 公子招杀孔奂葬哀公皆蒙上文云
九年春叔弓会楚子于陈
 季氏私考八年叔弓如晋已贰楚矣至是楚子灭陈
 告鲁使会葬且言将亲临其地盖欲致鲁也叔弓不
 得已而往会之亦见鲁之不立矣
卷十三 第 27a 页 WYG0169-0410c.png
许迁于夷
 汪氏曰夷一名城父本陈地楚灭陈遂迁许于此
 季氏私考夷即城父本陈之閒地在淮北晋属谯郡
 在今凤阳府亳州东南七十里成十六年许已迁叶
 至是楚以叶为方城外蔽欲兼有其地故迁至夷耳
夏四月陈灾
 胡传凡外灾告则书今楚已灭陈夷于属县使穿封
 戍为公矣必不遣使告于诸侯言亡国之有天灾也
卷十三 第 27b 页 WYG0169-0410d.png
 何以书于鲁国之策乎当是时叔弓与楚子会于陈
 则目击其事矣虽彼不来告此不往吊叔弓使毕而
 归语陈故也鲁史遂书之耳仲尼作经存而弗革者
 盖兴灭国继绝世以尧舜三代公天下之心为心异
 于孤秦罢侯置守欲私一人以自奉者所以归民心
 合天德也榖梁以为存陈得其旨矣按王氏经世以
 为陈未尝灭非也盖经文明书楚灭后公子吴归陈
 实由弃疾封之安得谓楚未灭陈乎季氏私考又谓
卷十三 第 28a 页 WYG0169-0411a.png
 叔弓春会楚子而陈灾在夏未尝目击其事按春不
 言月而陈灾在夏四月则叔弓此时尚或在陈未可
 知即不在陈或闻之于途次归而语其故亦未可知
 也故知当从胡传为是
秋仲孙貜如齐
 羯之子也是为孟僖子 报襄末年庆封之聘也叔
 孙舍如齐以暨齐平故往莅盟而非聘今始聘云
冬筑郎囿
卷十三 第 28b 页 WYG0169-0411b.png
 属词昭公拥虚器而筑囿盖三家分鲁而以此娱其
 君惜乎昭公安之而不悟也策书实录其鉴戒昭矣
 定公筑蛇渊囿同
十年春王正月
夏齐栾施来奔
 季氏私考施公孙灶之子公孙栾之孙施嗜酒多怨
 同列恶之故出奔此晏婴为政而去不肖也
秋七月季孙意如叔弓仲孙貜帅师伐莒
卷十三 第 29a 页 WYG0169-0411c.png
 胡传前已舍中军矣曷为犹以三卿并将乎当时三
 军固在其曰舍之者特欲中分鲁国之众为己私耳
 以为复古则误矣是知虽舍中军而三卿并将旧额
 固存矣 王氏经世按舍中军是借三军复古之名
 以掩中分鲁国之实耳其平居也四分其民季氏择
 二二子各一至其出军则季氏专将一军身为元帅
 而孟仲各将一军之半以为之副此所以虽曰舍中
 军而三卿帅师盖旧额固存也八年蒐于红自根牟
卷十三 第 29b 页 WYG0169-0411d.png
 至于商卫革车千乘邾人告吴曰鲁赋八百乘则鲁
 军制非能复古可见矣叔孙婼居守故叔弓所将者
 叔孙氏之兵也取郠不书公见讨于平丘故讳之
 季氏私考按鲁之三军既掌于三家矣叔孙不预而
 叔弓代将者见舍中军在豹卒之后乃季氏所欲自
 专而舍则不欲专掌其军也故独居守不出此舍之
 所以为贤欤自舍外其后非三家不将兵矣
戊子晋侯彪卒(平公卒子/昭公夷立)
卷十三 第 30a 页 WYG0169-0412a.png
九月叔孙婼如晋葬晋平公
十有二月甲子宋公成卒(平公卒子/元公佐立)
十有一年春王二月叔弓如宋葬宋平公
夏四月丁巳楚子虔诱蔡侯般杀之于申
 蔡般尝弑父故书名以明当见杀虔以蛮夷肆欺诈
 欲杀般而灭其国明非讨罪两皆有罪之辞也
楚公子弃疾帅师围蔡
 王氏经世按楚奉孙吴讨陈名将定其国陈人听命
卷十三 第 30b 页 WYG0169-0412b.png
 而遂县之今又诱杀蔡般而围其国其辞于人人必
 曰是讨其弑君也春秋深恶之故名虔于诱般杀之
 上言罪与般等耳夫般弑其君诸侯与通会盟者十
 三年于兹以楚子为之会主也以弑君之贼同恶相
 求诸侯非惟力不能讨亦势不敢讨矣今楚得陈又
 欲举蔡故为此诈谖固恶人之常态也是乌可于十
 三年之后以倡义致讨责之怀恶之人哉楚子未暇
 治也而责其讨般胡氏之义疏矣 季氏私考以弃
卷十三 第 31a 页 WYG0169-0412c.png
 疾围蔡继之楚虔诱杀蔡侯之下见楚欲灭蔡之谋
 本主于虔也弃疾特不当为虔尽力耳
五月甲申夫人归氏薨
 季氏私考归胡女归氏者齐归也齐归乃襄公之夫
 人而子野昭公皆其所出也其始至不见于经者为
 公子时娶也左氏以襄夫人为敬归而齐归乃其娣
 非矣
大蒐于比蒲
卷十三 第 31b 页 WYG0169-0412d.png
 季氏私考黄震氏曰诸家皆以大蒐为越礼非也谓
 讥昭公居母丧而蒐亦非也兵已不属昭公矣赵鹏
 飞氏曰大蒐田猎之名三家数军实以倾民心非为
 供家庙宾客充君庖也
仲孙貜会邾子盟于祲祥
 季氏私考汪克宽氏曰自邾倚齐灵屡致兵于鲁鲁
 藉晋霸之力溴梁祝柯两执邾子又取其田既而鲁
 纳庶其畀我之奔邾受臧纥之奔雠隙益深至同盟
卷十三 第 32a 页 WYG0169-0413a.png
 重丘齐晋既睦襄二十八年邾君来朝昭元年鲁会
 悼公之葬是以此盟祲祥以脩好也
秋季孙意如会晋韩起齐国弱宋华亥卫北宫佗郑罕
虎曹人杞人于厥憖
 王氏经世按蔡世子有与楚义不同生坚守不下其
 志亦可闵矣厥憖合天下之兵畏而不敢救遣使丐
 请于楚卑辱已甚夫宋之盟以弭兵召诸侯故诸侯
 从楚致其背盟肆暴欲逞无厌于陈蔡晋不能以义
卷十三 第 32b 页 WYG0169-0413b.png
 责之而反以姑息含忍冀保前好岂不悖哉春秋备
 书诸国之大夫罪之也胡氏谓心欲救蔡而力弗加
 春秋恕其不能而不求其备失圣人之意矣 襄陵
 许氏曰蔡能婴城坚不下楚此易助也厥憖合天下
 之兵畏不敢救遣使请命示之不能使楚益骄有以
 量中国之力而卒取之此韩起之罪也
九月己亥葬我小君齐归
 按叔向以为有三年之丧而无一日之戚此公之罪
卷十三 第 33a 页 WYG0169-0413c.png
 其以为君有大丧国不废蒐不忌君者此则三家之
 罪也总之以殆其失国专指公则非矣
冬十有一月丁酉楚师灭蔡执蔡世子有以归用之
 王氏经世按楚诱蔡侯般而杀之其世子有痛父饮
 血誓不与雠贼俱生被围八月抗敌不下力尽势竭
 终不肯屈服故为贼虔所执而虐用之怒其拒师之
 久也有之于世子之道得矣故书之以闵而贤之也
 有受命居守父杀国围穷迫之中捍敌不暇固未暇
卷十三 第 33b 页 WYG0169-0413d.png
 立乎其位则世子者其本称也公羊以为未踰年之
 君非矣又谓不君灵公不成其子尤非也不羹城定
 陵西北有不羹
十有二年春齐高偃帅师纳北燕伯于阳
 齐景贪而无信以燕君与燕人市然后纳诸燕邑
 季氏私考杜元凯曰偃高傒玄孙阳即唐燕别邑中
 山有唐县今按唐县属直𨽻保定府北燕伯播越于
 外至是十年藉齐之力仅能纳于别邑盖为强臣所
卷十三 第 34a 页 WYG0169-0414a.png
 拒不能得国也
三月壬申郑伯嘉卒(简公卒子/定公宁立)
夏宋公使华定来聘
 通嗣君也
公如晋至河乃复
 昭公如晋者再五年十五年如晋至河乃复者五二
 年是年为十二年十三年二十一年二十三年 属
 词晋平末年再如晋辞吊少姜一不纳三朝晋昭再
卷十三 第 34b 页 WYG0169-0414b.png
 不纳再朝晋顷复不纳则以晋政多门而鲁之土地
 人民皆三家有之晋人谓公不能为有无也据昭十
 二年左氏谓南蒯公子憖谋季氏憖告公而遂从公
 如晋晋人以取郠故辞公南蒯惧不克以费叛如齐
 子仲还及郊奔齐使晋人但以莒故二子何惧之甚
 唯季孙觉二子之谋恐公愬已于晋故私属晋人使
 不纳公此二子者所以叛且奔也后公孙于齐再如
 晋次于晋地之乾侯而晋终不肯助公返国则由晋
卷十三 第 35a 页 WYG0169-0414c.png
 大夫知有季氏而不知有公故也 家氏曰鲁受莒
 之叛臣叛邑败其师伐其国又取其地然皆季氏之
 所为明年晋人执意如亦知罪之所在而公每至晋
 辄为所却岂晋之诸臣曲为季氏之地公有辞而不
 能以自伸欤
五月葬郑简公
 三月而葬以楚方灭蔡而国有大丧惧生变故也
楚杀其大夫成熊(成熊即/成虎)
卷十三 第 35b 页 WYG0169-0414d.png
 左传楚子谓成虎若敖之馀也遂杀之初或谮成虎
 于楚子成虎知之而不能行书曰楚杀其大夫成虎
 怀宠也 家氏曰虔以猜忌信谗杀无罪之大夫故
 以累上之辞书之
秋七月
冬十月公子憖出奔齐(憖字子仲/襄公弟)
 季平子立而不礼于南蒯故蒯与憖谋之既告公而
 憖遂从公如晋及郊闻费叛遂奔齐 高氏曰季氏
卷十三 第 36a 页 WYG0169-0415a.png
 之臣南蒯将去季氏而立憖不克而以费叛憖遂奔
 齐是以君子讥其妄而哀其志也
楚子伐徐
 徐吴姻国楚疾吴故迁怒于徐既执其君而又伐其
 国为其通吴而不闭道也
晋伐鲜虞(季氏私考鲜虞子姓国狄之别族也在今真/定府新乐县汉志所谓中山新市县有鲜虞)
 (亭中山今为定州其东南为下曲阳今之晋州也是/为鼓子国下曲阳之西南为肥子国在中山新市南)
 (三百馀里后汉下曲阳属钜鹿郡钜鹿本治廮陶县/即今顺德府平乡县也按地理志云下曲阳有鼓聚)
卷十三 第 36b 页 WYG0169-0415b.png
 (故狄鼓子国则中山钜鹿之地皆狄区杜氏以鲜虞/肥鼓皆为白狄别种失之矣白狄自为一种在今延)
 (绥葭鹿之地与中山钜鹿相去甚远安得同为一/种也 晋阳城在今太原府乐平县东五十里)
 狄之诸国其西南则邢卫其东北即冀燕皆先王封
 国而群狄得以杂处其间皆先王所置使之并生而
 渐中国之化者也狄虽为患今亦衰矣而鲜虞未见
 侵扰何以伐为晋之为此不过辟土服远之计而自
 此狄地渐为晋有矣晋以号举者以诈用兵亦狄道
 据实而书见其异于中国也 属词晋虽不竞犹称
卷十三 第 37a 页 WYG0169-0415c.png
 盟主楚合诸侯于申伐吴灭陈诱蔡侯般杀之灭蔡
 而晋人方以诈灭肥伐鲜虞甘心于群狄故伐鲜虞
 称国责其弃中国于楚听其吞灭非复诸侯之盟主
 也
十有三年春叔弓帅师围费
 王氏经世按南蒯之叛虽以不见礼之故然其谋一
 则曰归其室于公一则曰我以费为公臣盖亦不平
 季氏之所为而不忘乎公室未始欲以邑附他国也
卷十三 第 37b 页 WYG0169-0415d.png
 故后虽以费入齐而君子不名其叛惟于此书围费
 则其罪之在季氏可见矣公山弗扰以费叛召子欲
 往夫子若往岂使弗扰效顺于季氏而已哉反之正
 必使公室与季氏与家臣各安其所是春秋书围费
 堕费之意也
夏四月楚公子比自晋归于楚弑其君虔于乾溪
 (乾溪杜元凯以为在谯国城父县南按城父在今亳/州东南七十里本陈之夷邑盖楚灭陈以乾溪为南)
 (北要地而筑章华台于此以时驻师游观焉汉志汝/南郡下所载城父县故夷有章华台注云有乾溪在)
卷十三 第 38a 页 WYG0169-0416a.png
 (县南者即/其地也)
 季氏私考比称公子本楚卿也自晋者因晋力也归
 者易辞内有应也归不言复其位未绝也此去国十
 三年矣位犹未绝何也见楚虔以兄弟故而不收其
 田里不系累其族属则犹存卿礼于义未绝耳归于
 楚者归至其国之辞也若未至其国则当书楚公子
 比自晋归弑其君于乾溪不得以至国之辞言矣
 又云楚虔暴蔑小国虐杀大臣而又筑章华之台三
卷十三 第 38b 页 WYG0169-0416b.png
 年不成国人怨之群失职者皆有乱心观从本蔡故
 臣志尤不靖而虔又常至章华荒于逸乐人莫以告
 也晋昭嗣世承父久衰欲合诸侯众皆畏楚厥憖之
 会计无所施故乘楚有隙而奉公子比以归则群小
 开门延纳而即鼓众以至乾溪道自蔡都而观从在
 蔡亦从乱焉弃疾时为蔡公仓卒不能禁止孙辞自
 溷使恶党不疑则或有之但弃疾素有才智又握重
 兵必非乱众所能劫持而观从以亡国遗累势亦孤
卷十三 第 39a 页 WYG0169-0416c.png
 立岂能倡乱于蔡公之侧故楚虔之弑公子比倡乱
 而弑也其归晋人奉之而归也则主此谋者专在晋
 矣考之书法其义自见左氏乃曰观从召子干子晰
 强与之盟入袭蔡公因四族之徒以入楚蔡公使杀
 太子禄公子比为王公子黑肱为令尹公子弃疾为
 司马先除王宫使观从从师于乾溪告之曰先至者
 复其田里师及訾梁而溃楚子缢于申亥氏如此则
 弑虔由乱众而所恃以为主者弃疾也比特为人所
卷十三 第 39b 页 WYG0169-0416d.png
 胁耳于法应书楚人弑君以著众乱之实岂得专归
 大恶于比且比之归本因晋力而国中应之传载叔
 向之言曰去晋而不送则与经文书自晋之意不合
 矣又曰归楚而不逆则与经文书归之意不合矣太
 子禄既为弃疾所杀则大事也亦应与陈公子招杀
 陈世子偃师同例乌得没而不书也故凡左氏之说
 类多轻听传闻君子于此亦信其可信者而已矣
楚公子弃疾杀公子比
卷十三 第 40a 页 WYG0169-0417a.png
 季氏私考比称公子卿而未君也比弑虔而即见杀
 其未君可知但曰公子比而不成之为君则有罪之
 辞也弃疾虽不能止奸禦乱然实未尝预弑虔也随
 能以贼讨比虽云假义亦可以免矣比之死弃疾之
 所手刃左氏以比为自杀非也上文正比弑君之罪
 而于此特书公子弃疾杀公子比与弃疾之能讨贼
 也弃疾若果立比为王而已为司马于法自应书弃
 疾弑其君比矣乌得隐晦其辞而曲为之说乎 又
卷十三 第 40b 页 WYG0169-0417b.png
 云弃疾代虔而立是为平王左氏曰弃疾即位名曰
 熊居岂以旧名人所常称而既为君则不欲复用邪
 熊居既立既施舍宽民宥罪举职复封陈蔡修好边
 疆志在息兵不轻用武终其世诸夏帖然虽尝杀戎
 蛮战长岸未免争强然蛮性无常而易乱则北方利
 害之所关吴兵无故而远来则东境安危之所系犹
 为靖国计耳视陵虐中华暴蔑小国者异矣虽其用
 意本欲自私非亦楚君之贤者欤按弃疾未尝立比
卷十三 第 41a 页 WYG0169-0417c.png
 为王盖比自立尔比为王而称公子乃有罪之词弃
 疾杀比而得称公子则亦讨有罪之词胡氏以为归
 狱弃疾诛其意在于代比而非讨之者非也
秋公会刘子晋侯齐侯宋公卫侯郑伯曹伯莒子邾子滕
子薛伯把伯小邾子于平丘(平丘在今开封府陈/留县西北九十里)
 张氏曰晋平主盟内惑于宠嬖以女色蛊其心外崇
 建宫室以侈丽誇诸侯故楚虔尽召诸侯肆为宗主
 吞灭亲姻坐视不救及平公卒昭公立而楚虔毙乃
卷十三 第 41b 页 WYG0169-0417d.png
 幸楚乱欲立威以服诸侯而不知大势已去徒治亲
 昵本末倒置内外离心诸侯益贰此平丘之会所以
 益隳霸业也 季氏私考晋平公时与楚并主夏盟
 自宋虢二会以来晋多让楚继以熊虔暴虐遂无忌
 惮晋之失诸侯盖已久矣岂为成虒祁之故哉昭公
 嗣位欲复覆图而又畏楚强不敢大合厥憖之会救
 蔡不能晋亦无如之何矣不得已而奉公子比以归
 假手杀虔以除中国之患而昭公始得大合诸侯刘
卷十三 第 42a 页 WYG0169-0418a.png
 子亦预假王臣以为重盖仍成襄时尹子单子会盟
 诸侯故事也据左传会以取郠故而将讨鲁盟以投
 壶故而将服齐则恐未必然耳盖鲁之伐莒于经本
 无取郠之书齐之代兴于传徒有投壶之戏安可据
 以为平丘会盟之实哉若夫诸侯既散而欲示以威
 此则势之所必至也但不能修德以一人之心而徒
 恃甲车之盛则何以使人心服邪
八月甲戌同盟于平丘
卷十三 第 42b 页 WYG0169-0418b.png
 家氏曰自晋楚为成晋之君臣自谓天下无事媮惰
 苟安无复自强之志楚由是窃霸权虎视中夏晋君
 臣鼠伏而不敢出几二十年今楚虔罪盈恶稔自底
 覆亡晋昭乃复为会于平丘号召诸夏是会也齐不
 肯受盟晋人治兵邾南大陈戎马胁而与之盟晋亦
 可鄙甚矣书同盟讥王臣不当下同列国之盟且讥
 晋人不当以兵胁诸侯而与之同盟是所谓一书再
 讥也
卷十三 第 43a 页 WYG0169-0418c.png
公不与盟
 季氏私考去年昭公如晋至河乃复鲁以南蒯子仲
 之忧正卿未往致谢此晋人怒鲁之本也邾莒自会
 虢以来亦未与晋通好至是晋合诸侯而以威责贡
 邾莒无以诿罪乃乘晋怒鲁而曰我之不供鲁故之
 以晋于是乎拒公使不与盟且执季孙意如以归夫
 以货财之故而威之所加先及于鲁虽人望弗恤焉
 何以使诸侯有固志哉戴溪氏曰桓文之霸先屈意
卷十三 第 43b 页 WYG0169-0418d.png
 交鲁今昭公欲复霸最先治鲁晋之盟主止于此亦
 理势然也
晋人执季孙意如以归
 汪氏曰沙随不见公则执行父平丘公不得与盟则
 执意如晋人固知季氏之专鲁政矣惜乎汨于私欲
 但知以霸令威鲁而不能以霸政治季氏是以徒能
 辱鲁君而季孙得逭其讨由晋之诸卿专权而芘强
 家故也
卷十三 第 44a 页 WYG0169-0419a.png
公至自会
 吴澄氏曰公虽不与盟然已与会矣故以会致
蔡侯庐归于蔡陈侯吴归于陈
 高氏曰楚灵不道暴灭陈蔡而平王始依陈蔡之灵
 藉以发难今既得位遂复陈蔡以暴其功暴灵之恶
 而归恩于己以说中国春秋不言归自楚者见二国
 之复乃自当复非夷狄得灭而复之也
冬十月葬蔡灵公
卷十三 第 44b 页 WYG0169-0419b.png
 陆淳氏曰国复乃葬凡三十有一月
公如晋至河乃复
 王氏经世按先是公子憖欲去季氏以告公而从公
 如晋事虽不遂公之欲除季氏明矣季氏见执而公
 复如晋人皆以为请季孙而讥其失进退之义以吾
 观之公之意殆谓此除季氏之机也邾莒之事托于
 请之阴欲以明之然晋之执意如本以我之不共鲁
 故之以之一言而已未暇深问相犯之曲直也晋之
卷十三 第 45a 页 WYG0169-0419c.png
 大夫亦鲁之季氏岂有为鲁讨不臣之事哉
吴灭州来
 传曰蛮夷属于楚者吴尽取之则州来夷国也属于
 楚者也 高氏曰成六年吴入州来盖本楚属也至
 是取之春秋详楚伐吴略吴伐楚而志其甚者灭州
 来是也吴人以州来封季子之后又以迁蔡焉
十有四年春意如至自晋
 胡传其始执之为乏邾莒之供而非有扶弱击强之
卷十三 第 45b 页 WYG0169-0419d.png
 义也其终归之为土地犹大所命能具而非有不能
 救蔡为夷执亲之悔也然则晋人喜怒皆以利发其
 劝沮皆以利行违道甚矣
三月曹伯滕卒(武公卒子/平公顷立)
夏四月
秋葬曹武公
八月莒子去疾卒(著丘公卒子郊公立是年奔齐/著丘之弟庚舆立是为共公)
 胡传卒自外录者也莒人来赴故鲁史书其卒葬自
卷十三 第 46a 页 WYG0169-0420a.png
 内录者也鲁人不往是以阙其葬若意如者其傲狠
 修怨敢施于昭公与莒子及其在晋闻除馆西河则
 恐惧逃归如一匹夫何也小人无礼喜怒勇怯不中
 节皆若是耳苟不远之其能国乎
冬莒杀其公子意恢
 莒著丘公卒郊公不戚国人弗顺欲立著丘公之弟
 庚舆蒲馀侯恶公子意恢而善于庚舆郊公恶公子
 铎铎因蒲馀侯而与之谋曰尔杀意恢我出君而纳
卷十三 第 46b 页 WYG0169-0420b.png
 庚舆许之 时莒君卒大臣各专废立至于相杀如
 此而莒著丘公不足善其身后可见矣 左传蒲馀
 侯兹夫杀公子意恢郊公奔齐公子铎逆庚舆于齐
十有五年春王正月吴子夷昧卒(侄王/僚立)
二月癸酉有事于武宫籥入叔弓卒去乐卒事
 胡传缘先祖之心见大臣之卒必闻乐不乐缘孝子
 之心视已设之馔必不忍轻彻故去乐而卒事其可
 也宗庙合礼者常事不书苟以为可则春秋何书乎
卷十三 第 47a 页 WYG0169-0420c.png
 此记礼之变而书之也
夏蔡朝吴出奔郑
 季氏私考朝吴名蔡卿公孙归生之子归生父字子
 朝而吴以王父字为氏朝吴之奔以罪黜也蔡平公
 之归也未必吴能复之当时必有以忤楚平王方救
 患诘奸亦同恶焉故啖叔佐曰凡奔皆恶也不然则
 吴乃平王所信蔡侯岂敢逐之其奔郑郑方从晋可
 以知吴有所避矣 王氏经世按朝吴于蔡亦有功
卷十三 第 47b 页 WYG0169-0420d.png
 于平王费无极害之者害其宠也朝吴安于下位似
 非贪宠利者惜乎复蔡之后不蚤自谋焉推朝吴之
 心内不忍远于其君外不敢自疏于楚王有此两难
 则勿居其位可也张子房韩雠已报不赖汉宠翩然
 物外得其道矣朝吴有功两国见信两主而身两事
 焉此费无极所以来位下之言在其上者所以生及
 难之虑楚王所以信速飞之谤也费无极固巧于谗
 然在君子亦岂可不审于自处乎书朝吴出奔以名
卷十三 第 48a 页 WYG0169-0421a.png
 利累其心以至于此亦见吴之不智也
六月丁巳朔日有食之
秋晋荀吴帅师伐鲜虞(鼓人以城叛鼓地/在今真定府晋州)
 季氏私考左氏载荀吴围鼓以鼓子鸢鞮归其事经
 文所无晋于鲜虞伐之又伐盖本以殄灭为期者也
 此皆广地之计岂有不纳叛不受降之心者耶左氏
 好为迂谈说盖不足信也
冬公如晋
卷十三 第 48b 页 WYG0169-0421b.png
 左氏曰平丘之会故也 临川吴氏曰平丘之会公
 不与盟大夫被执公既往朝而不见纳辱亦甚矣至
 此又往朝焉盖畏大国不敢以辱为耻也
 
 
 
 
 春秋事义全考卷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