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十一
卷十一 第 1a 页 WYG0169-0342a.png
钦定四库全书
 春秋事义全考卷十一   明 姜宝 撰
  襄公(名午成公子母定/姒因事有功曰襄)
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
仲孙蔑会晋栾黡宋华元(平/)(献/)宁殖(殖俞孙/相之子)曹人(成/)
莒人(犁/此)邾人(宣/)滕人(成/)薛人围宋彭城
 胡传楚已取彭城封鱼石戍之三百乘矣则曷为系
 之宋楚不得取之宋鱼石不得受之楚虽专其地君
卷十一 第 1b 页 WYG0169-0342b.png
 子不登叛人所以正疆域固封守谨王度也 季氏
 私考按桓文盛时凡诸侯会盟惟八大国而小国各
 相附属皆不预焉今邾莒滕薛皆预于会者则以赋
 役日烦小国附于大国不若亲供一国之赋者之为
 简便故因晋悼兴而更制也自是小国多列于诸侯
 矣 又按莒邾滕薛每预诸侯之会多以人书者盖
 小国一卿其大夫亦多不备故常以士摄行抑或下
 大夫或初试为大夫者止可当大国之士故以列于
卷十一 第 2a 页 WYG0169-0343a.png
 微者而名遂不登于史策欤当时主会者亦不以此
 为慢也
夏晋韩厥(穿之/族)帅师伐郑仲孙蔑会齐崔杼曹人邾人
把人次于鄫(鄫在今睢/州宋地也)
 传东诸侯之师次于鄫以待晋师晋师自郑以鄫之
 师侵楚焦夷及陈晋侯卫侯次于戚以为之援 王
 氏经世按楚大夫既禽五大夫于是伐郑以讨其从
 楚纳鱼石之罪然不重勤诸侯使韩厥将偏师而东
卷十一 第 2b 页 WYG0169-0343b.png
 诸侯次于鄫以为之援楚兵不出则韩厥足以当郑
 楚兵出则五国之师足以挠楚此皆放于义合于节
 制而不轻用者也
秋楚公子壬夫帅师侵宋
 传楚子辛救郑侵宋吕留郑子然侵宋取犬丘 按
 救郑而侵宋攻其所必救侵宋即所以救郑也胡传
 谓传书子辛而经不书似以壬夫子辛为二人救郑
 侵宋为二事误矣
卷十一 第 3a 页 WYG0169-0343c.png
九月乙酉天王崩(简王崩子/灵王立)
邾子来朝
 通嗣君也
冬卫侯(献/)使公孙剽(献公从弟/黑背子)来聘(聘新/君)晋侯(悼/)使荀
罃来聘(通嗣/君)
 胡传简王崩赴告已及藏在诸侯之策矣则宜以所
 闻先后而奔丧今邾子方来脩朝礼卫侯晋侯方来
 脩聘事于王丧若越人视秦人之肥瘠曾不与焉而
卷十一 第 3b 页 WYG0169-0343d.png
 左氏以为礼此何礼乎 属词襄公即位悼又先来
 聘故公朝悼者四三年始朝四年朝而听政八年听
 朝聘之数晋侯亦使士丐来拜公之辱萧鱼之后晋
 来拜师公复往朝悼公待诸侯有礼故公谨于事晋
 如此
二年春王正月葬简王
 五月而葬速矣
郑师伐宋
卷十一 第 4a 页 WYG0169-0344a.png
 楚令也
夏五月庚寅夫人姜氏薨
 姜氏襄公嫡母也
 齐姜娶未及七年而薨未闻有所出
六月庚辰郑伯睔卒(成公卒子僖/公髡顽立)
 是年晋楚争郑晋乘郑丧而伐之诸侯之大夫会于
 戚以谋讨郑国方有难不备礼故不书葬
晋师(悼/)宋师(平/)(献/)宁殖侵郑
卷十一 第 4b 页 WYG0169-0344b.png
 苏氏曰郑虽有叛中国之罪然伐其丧非礼也
秋七月仲孙蔑会晋荀罃宋华元卫孙林父曹人(成/)
(宣/)于戚
 谋讨郑也 季氏私考会戚将以谋制郑也而诸国
 大夫多有不集故至冬又会则告以城虎牢之谋晋
 之为会每就戚焉可以见孙林父之倚晋也深而晋
 之亲林父也至矣
己丑葬我小君齐姜
卷十一 第 5a 页 WYG0169-0344c.png
叔孙豹(得臣次子/侨如弟)如宋
 宋平公立于今五年而公亦新立豹如宋通嗣君也
冬仲孙蔑会晋荀罃齐崔杼宋华元卫孙林父曹人邾
人滕人薛人小邾人于戚遂城虎牢
 传郑人乃成 晋知武子从孟献子之言夺其险而
 城之所以逼郑也(本孟献子之谋见/晋悼能用谋也) 季氏私考虎
 牢岩险之地即虢之制邑而为郑所并在汉为成皋
 今郑州汜水县也其地在郑之西而楚在郑南非能
卷十一 第 5b 页 WYG0169-0344d.png
 断楚争郑之路但郑人得之则足以挟楚而抗晋者
 也夫郑之所以常服楚而不畏晋者亦料诸侯远来
 致讨兵不能久留耳故晋人特设此谋先为城守以
 偪之郑见虎牢城而诸侯之师常在焉则必不敢弃
 晋南向而自当仗信以守其国矣然晋城虎牢非欲
 助郑以与楚战也特偪郑而使之不敢贰耳此即知
 武子不与楚战之计也晋以虎牢本虢旧封非郑分
 地与众共之不令郑有故不系之郑 王氏经世虎
卷十一 第 6a 页 WYG0169-0345a.png
 牢方为伐郑不服而城其岩邑以制之岂可曰城郑
 虎牢也耶况晋必以师取之而后城之则版筑兴之
 日虎牢固非复郑虎牢矣此所以不系之郑胡氏以
 为责郑之不能有非也汪氏曰自平王东迁郑武公
 入为卿士王赐之虎牢以东后失其地郑厉公纳惠
 王而王复与之焉然齐桓之霸说申侯而与之虎牢
 则固未尝以虎牢为中国之轻重也迨悼公之霸则
 近楚微国若江黄弦庸六蓼群舒之类吞噬靡遗中
卷十一 第 6b 页 WYG0169-0345b.png
 国诸侯若陈若蔡若许亦已服役于楚夷于属县而
 郑以王室懿亲畿内大国又屈而从楚苟非扼虎牢
 之险以制其弃同即异之心则楚将越郑而东蹂躏
 中华之境其不沦胥以败者几希矣故虎牢之城不
 系于郑责郑而与中国也
楚杀其大夫公子申(楚司/马)
 晋城虎牢有以胜楚矣楚人以连年不得志于宋谓
 司马不能振兵威也故杀申
卷十一 第 7a 页 WYG0169-0345c.png
三年春楚公子婴齐帅师伐吴
 季氏私考是时吴与中国合好楚人患之欲先灭吴
 以服中国故公子婴齐以重兵伐之而不知吴方强
 盛非可以力屈之时也 又赵鹏飞氏曰自是天下
 之势遂成鼎足晋吴楚是也吴既附中国则楚实孤
 终春秋之世楚无一日安枕者吴掎其东也
公如晋
 季氏私考观襄公如晋而能与晋侯盟于长樗则左
卷十一 第 7b 页 WYG0169-0345d.png
 氏所谓会于沙随之岁始生而说者遂谓四岁即位
 者妄矣 按高氏谓襄于是始七岁童子侯不可接
 以成人之礼非也襄能远如晋又如卫自远同盟鸡
 泽必已长非童子侯矣
夏四月壬戌公及晋侯盟于长樗
 是时孟献子相公稽首知武子谓天子在而君辱稽
 首寡君惧焉者所以为知礼也 晋侯去其国而与
 公盟长樗盖近晋地于此见悼公之谦宜其能复伯也
卷十一 第 8a 页 WYG0169-0346a.png
公至自晋
六月公会单子晋侯(悼/)宋公(平/)卫侯(献/)郑伯(僖/)莒子(犁/比)
邾子(宣/)齐世子光己未同盟于鸡泽(即今广平/府鸡泽县)
 王氏经世按前年城虎牢郑人请成故今年合诸侯
 郑列于会而同盟以坚服郑也坚服郑以同外楚也
 单子与盟盖自齐桓假王人为重然首止葵丘会王
 人而不敢援与同盟世变日降王人之同盟屡矣习
 俗既成虽以悼公之贤而亦不知革也而其失亦难
卷十一 第 8b 页 WYG0169-0346b.png
 掩矣 季氏私考晋厉公时始假王臣为重而要之
 同盟悼公嗣兴犹循故事故亦要单子以与此盟自
 此平丘召陵凡大会诸侯率以要王臣为常矣晋悼
 有志复霸人心信从虽久叛之陈亦使袁侨如会则
 其事与厉公异矣 胡传其同欲柰何同病楚也会
 于柯陵之岁夏伐郑楚人师于首止而诸侯还冬伐
 郑楚人师于汝上而诸侯还鸡泽之盟陈袁侨如会
 楚师在繁阳而韩献子惧平丘之行楚弃疾立复封
卷十一 第 9a 页 WYG0169-0346c.png
 陈蔡而中国恐是知此三盟者诸侯皆有戒心而脩
 盟故称同不以尹子单子刘子亦预此盟而讥之也
 夫王臣将命必惇信明义而后可以表正乎天下诸
 侯守邦必尊主奉法而后可以保其社稷今王臣下
 与诸侯约誓诸侯亦敢上与王臣要言斯大乱之道
 也则亦不待书同盟而罪自见矣 庐陵李氏郑子
 展曰五会之信今将背之盖郑之从晋始于鸡泽故
 三年鸡泽五年戚又会城棣救陈七年鄬八年邢丘
卷十一 第 9b 页 WYG0169-0346d.png
 皆郑与会也于鄬虽未至已致其意矣自邢丘之后
 子驷不从子展之言而郑从楚故五会始鸡泽终邢
 丘皆郑故也
陈侯(成/)使袁侨如会
 杜氏曰陈侯疾楚政而来属晋本非召会而自来故
 云如会
戊寅叔孙豹及诸侯之大夫及陈袁侨盟
 传楚司马公子何忌侵陈 季氏私考赵鹏飞氏曰
卷十一 第 10a 页 WYG0169-0347a.png
 悼公晋之贤君也其所以霸诸侯之效在得陈得郑
 而已陈郑即楚久矣今与虎牢之役只矢不遗而郑
 来陈见郑来而耻独为夷亦遣袁侨如会然郑以君
 会而陈以臣至鸡泽之盟以诸侯盟郑之君戊寅之
 盟以大夫盟陈之臣盖郑伯之来既与盟矣袁侨至
 而无以质之则怀附之心不固苟复自与之盟则袁
 侨实抗而霸权不尊故以大夫盟之则晋无屈己之
 辱侨无抗君之罪礼甚安而分甚明此所以见悼公
卷十一 第 10b 页 WYG0169-0347b.png
 之贤也论者乃谓诸侯在而大夫盟为大夫之专殊
 不知大夫奉君命而盟袁侨又何得为专乎 王氏
 经世按榖梁氏曰诸侯盟又大夫相与私盟是大夫
 张也故鸡泽之会诸侯始失政矣啖子曰诸侯盟已
 毕而袁侨至故大夫与之盟耳无他义也愚谓大夫
 奉君命而盟袁侨非大夫相与私盟也非大夫张也
 晋君方明六卿皆民誉诸侯和协何得因一盟而失
 政自是始乎但践土之盟陈穆公如会文公未尝再
卷十一 第 11a 页 WYG0169-0347c.png
 要以盟而陈服于晋历三世而不叛袁侨受陈侯之
 指而来苟有诚服之心又何必汲汲以盟誓结之哉
 则悼公不知本之过也
秋公至自会
冬晋荀罃帅师伐许
 以不会鸡泽也
四年春王三月己酉陈侯午卒
 传夏楚彭名侵陈 胡传午者襄公名也孔子作春
卷十一 第 11b 页 WYG0169-0347d.png
 秋在哀公之时襄公哀公之皇考也曷不讳乎夫子
 兼帝王之道参文质之中而作春秋以法万世如公
 薨不地灭国书取出奔称孙之类所以放其文也庄
 公名同而书同盟僖公名申而书戊申定公名宋而
 书宋人之类所以从其质也(从其质此陈侯/午所以不讳也)
夏叔孙豹如晋
 报元年荀罃之聘也
秋七月戊子夫人姒氏薨
卷十一 第 12a 页 WYG0169-0348a.png
 成公妾襄公母姒把姓
葬陈成公
八月辛亥葬我小君定姒
 西亭辩疑公羊本姒作弋不然此既称定姒不应哀
 公时复称定姒当以公羊本为正姒字误
冬公如晋
 本为晋谋合诸侯也而善道会吴之议亦始于此矣
陈人围顿
卷十一 第 12b 页 WYG0169-0348b.png
 传楚人使顿间陈而侵伐之故陈人围顿 高氏曰
 顿子恃楚而不事陈今陈复从中国而顿为楚间故
 围之自鸡泽之会而书伐许围顿见晋兴而楚诎矣
五年春公至自晋
夏郑伯(僖/)使公子发(子产/父)来聘
 僖以二年即位今来聘通嗣君也郑聘鲁唯此终春
 秋鲁未尝聘郑
叔孙豹鄫世子巫如晋
卷十一 第 13a 页 WYG0169-0348c.png
 豹觌鄫世子于晋托世子于晋也而鄫卒为莒灭悼
 亦不能庇鄫岂远故欤
仲孙蔑卫孙林父会吴于善道(凤阳府盱眙县地在淮/水南钟离东本属吴者)
 (也/)
 晋将邀吴为戚之会而鲁卫近吴且俱同姓故命以
 通好焉惩前此吴子之不至也 许翰曰晋楚争衡
 权在吴故晋急于会吴如此
秋大雩
卷十一 第 13b 页 WYG0169-0348d.png
楚杀其大夫公子壬夫(子/辛)
 黄震氏曰楚忿陈之复归晋也咎令尹子辛侵欲于
 陈故杀之
公会晋侯宋公陈侯卫侯郑伯曹伯莒子(犁/比)邾子(宣/)
(成/)薛伯齐世子光(灵/)吴人鄫人于戚
 吴何以称人来会不为主也 石氏曰成九年为蒲
 之会将以会吴而吴不至故十五年诸侯之大夫会
 之于钟离前三年悼公盟鸡泽使荀会逆吴子而又
卷十一 第 14a 页 WYG0169-0349a.png
 不至故此年使鲁卫先会之于善道凡此皆往会之
 也至秋戚之会序吴于列而不复殊者因其来会也
 凡序吴者来会我也殊吴者往会之也 季氏私考
 寿梦方强惧与楚合故悼公远与吴通使为楚忧亦
 制强夷纾近患之微权然不脩德息兵柔远能迩而
 又结一强夷苟纾目前忽远图而忘后害此策之下
 者也
公至自会
卷十一 第 14b 页 WYG0169-0349b.png
冬戍陈
 程子曰陈附中国而楚争之则戍之者在于助陈而
 距楚与之可也
楚公子贞(子/囊)帅师伐陈
 以陈从晋也
公会晋侯宋公卫侯郑伯曹伯齐世子光救陈
十有二月公至自救陈
 楚伐而晋即合诸侯以救之其勤如此陈之服晋宜
卷十一 第 15a 页 WYG0169-0349c.png
 矣
辛未季孙行父卒
 高氏曰自文子卒而鲁有城费作三军事则知文子
 虽专而犹忠慎僣乱未启也其子宿嗣是为武子于
 是始营私家矣
六年春王三月壬午把伯姑容卒(桓公卒子/孝公丐立)
夏宋华弱来奔
 左传弱与乐辔少相狎长相优又相谤也子荡怒以
卷十一 第 15b 页 WYG0169-0349d.png
 弓梏弱于朝平公见之曰司武而梏于朝难以胜矣
 遂逐之来奔
秋葬把桓公
滕子(成/)来朝
 始朝公也
莒人灭鄫
 庐陵李氏曰四年公如晋请属鄫晋以鄫属鲁其冬
 邾莒伐鄫臧孙纥救鄫侵邾五年叔孙豹觌鄫世子
卷十一 第 16a 页 WYG0169-0350a.png
 巫于晋九月会戚豹以属鄫为不利使鄫大夫听命
 于会今年莒灭鄫晋人来讨季武子如晋谢亡鄫此
 左传鄫事之本末也 西亭辩疑先儒多宗公榖之
 说独陆氏不取谓定六年郑灭许哀元年许复见于
 经则鄫之灭而再见亦何足怪若鄫人实取外孙以
 为国嗣罪自在鄫非莒之过经文又当如梁亡之类
 而言鄫亡不得书莒灭也且鄫虽小国亦有君臣社
 稷岂肯居然取异姓为后乎 按庐陵李氏取赵伯
卷十一 第 16b 页 WYG0169-0350b.png
 循之说谓莒人以兵破鄫立其子使守之而为附庸
 其子又鄫之外甥令奉鄫祀神不歆非类是使鄫绝
 嗣也故须书灭公榖但传得立鄫甥守祀之说而不
 知莒实灭鄫使为附庸后至昭四年鲁复取鄫鄫再
 见于经以此立异姓以为后之事诚有之然春秋书
 莒灭鄫实以莒是时取鄫为附庸故书灭非是莒女
 为鄫夫人立其出而即为灭亦非立异姓即为灭亡
 之道之谓也胡传引黄歇吕不韦进妹献姬之事则
卷十一 第 17a 页 WYG0169-0350c.png
 更远于事情矣
冬叔孙豹如邾
 报邾子之朝也 属词邾自宣成以来世朝于鲁襄
 四年鲁属鄫而邾莒伐鄫侵邾败于狐骀至是莒灭
 鄫鲁知外患未已故释怨以脩好于邾时襄公幼孟
 献子叔孙穆叔为政庶能克己者矣
季孙宿如晋
 左氏晋为鄫故来讨故宿如晋当时鲁属鄫而晋以
卷十一 第 17b 页 WYG0169-0350d.png
 鄫故来讨鲁谢亡鄫事情亦当然但宿之往也殆宿
 初嗣似亦托使事以求见伯主尔
十有二月齐侯灭莱
 莱姜姓子爵国于东夷传谓裔夷之俘以此 齐图
 莱久矣至是灭之
七年春郯子来朝
 郯久事吴晋悼公既以诸侯会吴人于戚于是郯子
 始来朝
卷十一 第 18a 页 WYG0169-0351a.png
夏四月三卜郊不从乃免牲
小邾子(宣/)来朝
城费
 胡传费季氏邑也按左氏南遗为费宰叔仲昭伯为
 隧正欲善季氏而求媚于南遗谓遗请城费吾多与
 而役故季氏城费夫文子相三君无衣帛之妾无食
 粟之马无藏金玉无重器备则固忠于公室而不顾
 其所食之私邑也及行父卒宿之不忠遂专鲁国之
卷十一 第 18b 页 WYG0169-0351b.png
 政群小媚之无故劳民妄兴是役季氏益张其后孔
 子行乎季孙三月不违至于帅师堕费其越礼不度
 可知矣然则书城费乃履霜坚冰之戒强私家弱公
 室之萌据事直书而义自见矣用人不惟其贤惟其
 世岂不殆哉 季氏私考费鲁东鄙邑僖公以赐季
 友今属兖州府沂州沂州即临沂也临沂故城在州
 北五十里水经注曰洛水出冠石山东南流注于沂
 沂水则自中丘城西而南径临沂城东合汶水而又
卷十一 第 19a 页 WYG0169-0351c.png
 南径启阳城东者也启阳之西南为邾地中丘之东
 北为莒地费在颛臾祊田之间而界于邾莒季氏以
 为要地故宿初嗣位而即城之不言季孙宿城者当
 时大夫食邑犹属于公城以国事举也然私邑自专
 之祸于此实造端矣
秋季孙宿如卫
 襄元年卫公孙剽来聘宿如卫报剽之聘也 通卫
 好也时仲孙蔑执政务在睦邻故多通使于邻国如
卷十一 第 19b 页 WYG0169-0351d.png
 此
八月螽
冬十月卫侯(献/)使孙林父来聘壬戌及孙林父盟
 其来聘报季孙宿之聘其盟寻孙良夫之盟也
楚公子贞帅师围陈
十有二月公会晋侯宋公陈侯卫侯曹伯(成/)莒子(犁/比)
(宣/)于鄬
 季氏私考鄬郑地盖在鄢陵之间近陈者也鄵亦郑
卷十一 第 20a 页 WYG0169-0352a.png
 地当在鄬西楚公子贞用大众以围陈其势盛于伐
 矣然以十二月将历一冬民朝夕急而悼公始会诸
 侯于鄬迁延郑地是有畏楚之心而不能急救陈也
 夫陈之所以从晋恃其能救己耳楚患曰迫何以能
 存此陈侯之所以逃归也而晋人缓师畏敌之罪见
 矣陈既失恃而晋遂无以宗诸侯自是终襄昭之世
 中国盟会非晋楚之从交见者无复有陈而晋亦不
 复致讨此岂真有意于怀陈者哉
卷十一 第 20b 页 WYG0169-0352b.png
郑伯髡顽如会未见诸侯丙戌卒于鄵(僖公卒子嘉/嗣是为简公)
 季氏私考诸侯已至于鄬越郑都矣而郑伯不会则
 有疾可知如会而卒于鄵以疾卒也三传皆以弑言
 不经之甚矣榖梁曰未见诸侯其曰如会何也致其
 志也礼诸侯不生名此其生名何也卒之名也卒之
 名则何为加之如会之上见以如会卒也此数言已
 足以见其从中国之善矣何必附会为不言弑之强
 词也欤 西亭辩疑诸侯不生名此名郑伯者何以
卷十一 第 21a 页 WYG0169-0352c.png
 郑伯如会而卒也一事故不得雨举其名若曰郑伯
 如会未见诸侯髡顽卒于鄵则辞不顺所以首志其
 名也三传见其文异乃以为弑弑而书卒赵鹏飞曰
 春秋庇逆贼矣岂理也哉
陈侯(哀/)逃归
 榖梁子曰逃义曰逃逃者匹夫之事上二年诸侯戍
 陈今楚令尹来伐诸侯又救之亦既勤矣为陈侯计
 者下令国中大申儆备立太子以固守亲听命于诸
卷十一 第 21b 页 WYG0169-0352d.png
 侯谋禦敌之策当是时晋君方明八卿和睦诸侯听
 命必能致力于陈矣不此之顾弃仪卫而逃归此匹
 夫之事故书逃归以罪之可谓深切著明矣
八年春王正月公如晋
 朝且听朝聘之数也
夏葬郑僖公
郑人侵蔡获蔡公子燮
 季氏私考公子燮蔡司马国卿也郑人恃晋故侵蔡
卷十一 第 22a 页 WYG0169-0353a.png
 而获其公子所谓不脩文德而有武功者也蔡楚之
 与也能无致楚之讨乎子耳子国之为政于是乎失
 谋矣
季孙宿会晋侯郑伯(简/)齐人(灵/)宋人(平/)卫人(献/)邾人(宣/)
于邢丘
 胡传苏辙曰晋悼公脩文襄之业改命朝聘之数使
 诸侯之大夫听命于会大夫称人众词也朝聘之节
 俭而有礼众之所安也臣则以为大夫称人贬之也
卷十一 第 22b 页 WYG0169-0353b.png
 朝聘事之大者重烦诸侯而使大夫听命无乃以姑
 息爱人而不由德乎使政在大夫而诸侯失国又岂
 所以爱之也后此八年湨梁之会悼公初殁诸侯皆
 在而大夫独盟君若赘旒夫岂一朝一夕之故哉故
 邢丘之事鲁公在晋而季孙宿会见鲁之失政也诸
 侯之大夫贬而称人谨其始也 庐陵李氏曰左氏
 疏昭三年郑子太叔云文襄之伯也令诸侯三岁而
 聘五岁而朝自襄以后晋德少衰诸侯朝聘无复定
卷十一 第 23a 页 WYG0169-0353c.png
 准今晋悼复脩霸业更合诸侯故公朝晋而禀其多
 少如公朝者盖亦非一晋侯谦不敢在国约束故出
 外合之又难烦诸侯使大夫听命故为邢丘之会以
 命朝聘之数耳其数盖亦同文襄也汪氏曰悼公复
 伯业而虚朾同盟首以仲孙蔑齐崔杼厕乎其间继
 会鸡泽又以诸侯之大夫盟陈袁侨焉今而会邢丘
 且曰重烦诸侯而使大夫听命然则诸侯之失政实
 悼公为之也春秋人诸侯之大夫而不贬季孙宿盖
卷十一 第 23b 页 WYG0169-0353d.png
 不书季孙则疑于诸国之微者人诸国之大夫所以
 人宿也
公至自晋
莒人伐我东鄙
 高氏曰鄫田接于鲁而疆界不明故兴兵伐鲁以正
 之鄫遂属于莒矣
秋九月大雩
冬楚(共/)公子贞(即子/囊)帅师伐郑
卷十一 第 24a 页 WYG0169-0354a.png
 讨侵蔡也 胡传郑介大国之间困强楚之令而欲
 息肩于晋若能信任仁贤明其刑政经画财赋以礼
 法自守而亲此四邻必能保其封境荆楚虽大何畏
 焉而子耳子国加兵于蔡获公子燮无故怒楚所谓
 不脩文德而有武功者也楚人来讨不从则力不能
 敌从之则晋师必至故国人皆喜而子产独不顺焉
 以晋楚之争郑自兹弗得宁矣是以获公子燮特书
 侵蔡以罪之而公子贞来伐郑及楚平不复书矣平
卷十一 第 24b 页 WYG0169-0354b.png
 而不书以见郑之屈服于楚而不信也牺牲玉帛待
 于境上以待强者而请盟其能国乎 庐陵李氏曰
 此郑又从楚之始也至十一年萧鱼始从晋
晋侯(悼/)使士丐来聘
 拜公往朝之辱也
九年春宋灾
夏季孙宿如晋
 报士丐拜朝之聘也
卷十一 第 25a 页 WYG0169-0354c.png
五月辛酉夫人姜氏薨(成公/母)
秋八月癸未葬我小君穆姜
 四月而葬速矣
冬公会晋侯(悼/)宋公(平/)卫侯(献/)曹伯(成/)莒子(犁/比)邾子(宣/)
滕子(成/)薛伯把伯小邾子齐世子光(灵/)伐郑(简/)十有二
月己亥同盟于戏
 胡传善为国者不师善师者不阵善阵者不战知武
 子明于善阵之法以佐晋悼公屡与诸侯伐郑楚辄
卷十一 第 25b 页 WYG0169-0354d.png
 救之而不与之战楚师遂屈得善胜之道矣故下书
 萧鱼之会以美之 季氏私考郑之见伐于楚悼公
 不欲劳民以与楚战故常不救及其从楚则伐之而
 已矣此虎牢偪郑之计也是时晋因郑服复以虎牢
 与郑故郑又从楚虽诸侯伐之犹不心服所使来请
 成者微者耳而晋亦姑听之姑退师以示柔服然诸
 侯恐有怠心也故复同推晋霸盟戏以明不贰之意
 左氏谓此盟为郑服若郑伯亲至则当书郑伯如师
卷十一 第 26a 页 WYG0169-0355a.png
 矣啖叔佐曰经书同盟自是晋与诸国同盟郑不预
 也此说得之然下书楚子伐郑则郑与晋成可知矣
  永嘉吕氏曰晋师败邲之后楚复陵驾中华既县
 陈入郑又灭萧围宋于蜀之会奄然以蛮夷之大夫
 主盟诸夏而听命者十有一国卒之保郑以为已有
 厉公败之于鄢陵三假王命以伐郑而终不服悼公
 复霸郑与于五会之信而犹叛焉悼公欲直捣方城
 汉水之境继齐桓帖荆之绩则楚寖强盛未肯服义
卷十一 第 26b 页 WYG0169-0355b.png
 而昔者处父之伐不足以屈其力也欲与之决胜复
 文公馆谷之捷则暴骨以逞胜不可知而先君鄢陵
 之胜不足以服其心也于是数伐郑而不与楚战使
 楚人疲于奔命而莫能争郑既有以剉其暴狠之锋
 又有以推其凭陵之志桓文以降于斯为盛故于戏
 亳北虽书同盟以恶郑之反覆而会于萧鱼特笔以
 著其美也然悼公四驾伐郑唯盟戏不致者因子驷
 之言而未得志于郑是以不书至榖梁子所谓耻不
卷十一 第 27a 页 WYG0169-0355c.png
 能据郑是也亦犹会鄬谋陈不成救而不书至会耳
 悼公九合诸侯独于于鄬于戏不致春秋岂无意哉
  悼公九合诸侯会戚一会城棣救陈二会鄬三会
 邢丘四戏五柤六戍虎牢七亳城北八萧鱼九晋语
 以为七合盖不数救陈与戍郑也
楚子(共/)伐郑
 楚庄王夫人卒王未能定郑而归 季氏私考虎牢
 之城郑既从晋而楚以晋人为能庇郑亦不争矣及
卷十一 第 27b 页 WYG0169-0355d.png
 郑人侵蔡怒楚而楚公子贞来伐以晋人不救知郑
 之无所恃也故郑复从晋则楚遂加兵焉此举是也
十年
春公会晋侯宋公(平/)卫侯(献/)曹伯(成/)莒子(犁/比)邾子(宣/)
(成/)薛伯把伯小邾子齐世子光(灵/)会吴于柤(柤古偪/阳国地)
 (在今沛县界盖/吴晋往来处)
 季氏私考是时晋方与楚争郑悼公惧吴之有异志
 也则楚无拟其后者将悉力以抗中国矣故晋率诸
卷十一 第 28a 页 WYG0169-0356a.png
 侯又往会吴盖会寿梦也凡诸侯往与之会而以之
 为主常在吴地今诸侯亲往而吴亦就之则于柤亦
 吴所便也吴可谓倨傲自尊矣而晋霸甘心焉盖不
 得已而为中国屈耳 属词殊会者以其称号不典
 未能以中国诸侯之礼相接故诸侯自相与为会然
 后会之所谓会又会也晋厉以大夫会吴悼遂以诸
 侯会之皆欲通吴以挠楚也
夏五月甲午遂灭偪阳(偪阳在今兖州府/峄县西南五十里)
卷十一 第 28b 页 WYG0169-0356b.png
 季氏私考偪阳妘姓小国子爵其地在沛县一统志
 云在峄县西南五十里则亦沛之东北界也观晋以
 偪阳予宋公盖本宋之属国也偪阳去晋甚远素无
 得罪而楚师每至宋境亦未闻其有异心于楚也苟
 有异心于楚则偪阳在彭城之上悼公必于发兵围
 彭城时明大义以伐之矣而何待今日邪然则何为
 而灭之也盖偪阳近柤必闭道不与吴通中国而诸
 侯所欲为吴甘心者也今诸侯亲至其地会吴燕享
卷十一 第 29a 页 WYG0169-0356c.png
 日久而偪阳地主之礼阙焉又以是为慢也故遂灭
 之遂者急辞见其灭偪阳之速也晋欲亲吴而灭无
 罪之国以悦其意岂所以怀诸侯威天下哉偪阳子
 不知所终故不录其末云 汪克宽氏曰偪阳居吴
 入中国之要冲悼公之会吴于柤盖谋灭偪阳而通
 吴也 此通吴晋往来之道也
公至自会
 为吴灭偪阳亦鲁所耻言故不致灭而致会
卷十一 第 29b 页 WYG0169-0356d.png
楚公子贞郑公孙辄帅师伐宋
 传六月庚午围宋卫侯救宋师于襄牛郑皇耳帅师
 侵卫秋楚子囊郑子耳伐我西鄙还围萧克之九月
 子耳侵宋北鄙 季氏私考郑之从楚以鄢陵之战
 其君为郑而亲集矢于目也晋之伐郑以郑人从楚
 助鱼石而伐宋也故晋兵加郑则报必及宋郑之恃
 楚而不知自反久矣今楚子伐郑郑之从楚复坚故
 楚又助郑伐宋以报去年伐郑之役宋惟从晋不贰
卷十一 第 30a 页 WYG0169-0357a.png
 是时宋乐喜又以贤臣当国故其谋定于先禦备于
 预完壁以守不与交锋楚虽加害卒亦无如之何矣
晋师伐秦
 是时秦人南交于楚而秦景公妹又为楚共王夫人
 悼公惧其为楚出师故先伐秦识者以为晋欲通吴
 莫若求成于秦之为得策也
秋莒人伐我东鄙
 莒间诸侯之方有事故伐我其无忌惮亦甚矣
卷十一 第 30b 页 WYG0169-0357b.png
公会晋侯宋公(平/)卫侯(献/)曹伯(成/)莒子(犁/比)邾子(宣/)齐世
子光(灵/)滕子(成/)薛伯把伯小邾子伐郑
 此悼公三驾之一也师于牛首 季氏私考此因郑
 人从楚伐宋而伐之自此晋人凡三伐郑皆因楚郑
 加兵于宋而后动则亦不得已而应之者也
冬盗杀郑公子騑(子/驷)公子发(子/国)公孙辄(子/耳)
 张洽氏曰郑之从楚以劳中国皆公子騑之罪也郑
 成公卒之初诸大夫欲从晋矣騑以官命未改止之
卷十一 第 31a 页 WYG0169-0357c.png
 及鄵之役僖公如会以从中国而騑不从及楚子囊
 伐郑子展欲坚守以待晋而騑请从楚故騑者从夷
 之人也而发辄惟騑是从此所以不称杀其大夫也
 欤
戍郑虎牢楚公子贞帅师救郑
 林尧叟楚数救郑矣宣元年蔿贾二年斗椒九年子
 重十六年楚子十七年子重公子申皆不书于是始
 书救郑以为晋悼复伯楚始救而不能也是故书救
卷十一 第 31b 页 WYG0169-0357d.png
 陈见晋之终失陈书救郑见楚之终失郑云尔 王
 氏经世云城虎牢不系之郑者时郑从楚中国取其
 虎牢而城之为中国守险以制郑非为郑而城之也
 戍虎牢而系之郑者时郑已从晋中国恐楚伐郑故
 置兵守卫以拒楚是为郑而戌之也按郑及晋平于
 戍虎牢之后则为郑已从晋恐楚伐郑为郑而戍者
 似未合左氏曰非郑地也言将归焉盖既欲驻师阨
 险以偪之亦兼欲断荆楚之路为郑屏蔽郑服则将
卷十一 第 32a 页 WYG0169-0358a.png
 归焉德威并行以示怀纳于郑故春秋原其志而书
 之城而不戍犹不城也楚来争郑徐合诸侯以救之
 无及于楚而徒剿民犹不救也此戍虎牢之意也戍
 则常宿兵峙粮㨿险退可守进可战郑服则保郑以
 拒楚郑贰则我扼其要而制其肩膂南向足以禦楚
 而反向足以临郑徒城以偪之志于困郑而已郑不
 心服也置戍示将为之捍禦若曰虎牢非吾利之也
 为郑而已
卷十一 第 32b 页 WYG0169-0358b.png
公至自伐郑
十有一年春王正月
 十一年传宋向戍侵郑大获
作三军
 属词鲁地方百里其初封之时有三军后舍其一军
 止有二军作三军者复旧制也然其时三家专国非
 有意于复旧也但借改作之名而分公室之民为私
 家之民分兵既定则复舍中军矣 王氏经世按杜
卷十一 第 33a 页 WYG0169-0358c.png
 氏谓鲁旧二军今增立中军缘三子各毁其乘旧军
 尽废而全改作之故曰作三军依周制则鲁侯国止
 有二军耳僖公之车千乘徒三万亦僣也此作三军
 盖承乎自减为二之后杜氏谓增立中军其说是也
 增立中军正可谓之作中军矣而曰作三军者三家
 欲专其民人各毁其乘尽废旧制而全改作之孔氏
 之说是也
夏四月四卜郊不从乃不郊
卷十一 第 33b 页 WYG0169-0358d.png
郑公孙舍之帅师侵宋
 从子展之谋欲以致诸侯乃固与晋也
公会晋侯宋公(平/)卫侯(献/)曹伯(成/)齐世子光(灵/)莒子(犁/比)
邾子(宣/)滕子(成/)薛伯把伯小邾子伐郑
 此三驾之二以前伐未得志而郑复来侵宋故也观
 兵于郑南门西济于济隧
秋七月己未同盟于亳城北公至自伐郑(亳即汤故都/今偃师是也)
 (公榖皆以亳为京谓今京索之京近则近矣其如/经之本文何偃师即百里之远亦岂谓之迂途哉)
卷十一 第 34a 页 WYG0169-0359a.png
 亳北乃诸侯推晋为盟郑尚未与也 西亭辩疑同
 盟亳城谋楚也先儒皆以郑服而盟及考左氏记盟
 誓之辞祗言十二国而无郑者何盖晋二驾之兵皆
 为郑出也一以公子贞公孙辄伐宋一以公孙舍之
 侵宋一以楚子郑伯伐宋苟以此盟为郑服而郑何
 为又从楚有伐宋之师邪
楚子郑伯伐宋
 攻其所必救欲致晋师而晋亦不救宋但出虎牢之
卷十一 第 34b 页 WYG0169-0359b.png
 兵以伐郑而已
公会晋侯宋公卫侯曹伯齐世子光莒子邾子滕子薛
伯杞伯小邾子伐郑会于萧鱼
 此三驾之三 萧鱼之会晋将为会以说郑欤盖郑
 连岁疲于兵人将悔祸晋欲有以坚其从也故为此
 会以开谕之而郑之诚服犹在既会之后不从楚上
 见之此时郑亦尚未在会左氏以为郑服而请会与
 所谓伯骈行成者皆未然也
卷十一 第 35a 页 WYG0169-0359c.png
公至自会
楚人(共/)执郑行人良霄(即伯有公孙辄之子其祖公子/去疾字子良故以王父字为氏)
 良霄如楚告将服于晋而见执书楚执良霄见楚之
 力尽于是矣 高氏曰楚不能得郑故执良霄自是
 不复出师与晋争郑于是坚从晋矣
 成十八年楚郑伐宋冬楚郑侵宋襄元年围宋彭城
 韩厥伐郑次鄫壬夫侵宋二年郑伐宋夏晋宋卫侵
 郑城虎牢鸡泽袁侨如会及袁侨盟荀罃伐许四年
卷十一 第 35b 页 WYG0169-0359d.png
 陈围顿五年戍陈贞伐陈救陈围陈会鄬陈逃侵蔡
 获燮贞伐郑九年会伐郑楚伐郑十年贞辄伐宋秋
 会伐郑冬贞救十一年夏舍之侵宋会伐郑秋楚郑
 伐宋会伐郑萧鱼
 属词晋悼公复伯十有一年之中再合大夫九合诸
 侯始于救宋终于服郑当楚郑之侵宋也晋侯师于
 台谷以救宋楚师还虽君将不书楚每得郑然后图
 宋悼之兴楚卒失郑何宋之及图故救宋无关于伯
卷十一 第 36a 页 WYG0169-0360a.png
 体不书而以围彭城伐郑序绩当务为急也次鄫之
 役晋师自郑以鄫之师侵楚及陈晋侯卫侯次于戚
 皆不书者悼之伯略未足以侵陈伐楚也范宣子曰
 陈近于楚民朝夕急有陈非吾事也无之而后可不
 待陈侯逃归而晋人已置陈于度外矣故鄫之次徒
 以吾大夫会外大夫存策书之大体而已楚何忌侵
 陈彭名侵陈皆不书者下书伐陈围陈举重郑子然
 侵宋不书下书伐宋子耳侵宋不书上书伐宋皆举
卷十一 第 36b 页 WYG0169-0360b.png
 重也郑皇耳侵卫卫人获皇耳不书与成十五年楚
 伐郑不书侵卫同拨乱之机务当其会也
冬秦人伐晋
 犹是为楚救郑也
十有二年春王三月莒人伐我东鄙围台季孙宿帅师
救台遂入郓(台鲁邑今费/县南有台亭)
 胡传郓莒邑也遂者生事也入者逆词也大夫无遂
 事受命而救台不受命而入郓恶季孙宿之擅权使
卷十一 第 37a 页 WYG0169-0360c.png
 公不得有为于其国也台在邦域之中而专行之非
 有无君之心者不敢为也昭公逐定无正夫岂一朝
 一夕之故哉其所由来者渐矣 晋悼力衰于伐郑
 萧鱼甫会莒已背盟矣 高氏曰文十二年尝帅师
 城郓矣鲁不能守为莒所取今复欲取之故季孙因
 救台而遂入郓
夏晋侯使士鲂来聘
 为萧鱼之役拜师也 属词成公之世晋始通吴(钟/离)
卷十一 第 37b 页 WYG0169-0360d.png
 于中国晋厉晋悼皆与吴会晋平遂嫁女于吴虽同
 姓而不顾皆欲结之以挠楚也故寿梦以后吊丧之
 礼遂交于鲁至昭公亦取于吴其后鲁赋于吴八百
 乘职贡同于事晋则以晋伯既衰欲倚吴以敌齐楚
 也不书葬义与楚同
秋九月吴子乘卒(吴至寿梦始僣称王/寿梦卒子诸樊立)
冬楚公子贞帅师侵宋
 楚以晋得郑必欲得志于宋故也然楚兵自是亦不
卷十一 第 38a 页 WYG0169-0361a.png
 至宋矣盖为晋不战所屈而宋乐喜谋国之功亦不
 可少也
公如晋
 朝且拜士鲂之辱也
十有三年春公至自晋
夏取邿(济南府/济阳县)
 传曰邿乱分为三师救邿遂取之
秋九月庚辰楚子审卒(共王卒子/康王昭立)
卷十一 第 38b 页 WYG0169-0361b.png
冬城防
 季氏私考防在齐南而近于莒是时已为臧孙氏邑
 去年春莒伐鲁明年夏莒侵鲁则城防所以备莒莒
 阴与齐合亦以备齐也
十有四年春王正月季孙宿叔老(婴齐之子以/祖叔字为氏)会晋(悼/)
士丐齐人(灵/)宋人(平/)卫人(献/)(简/)公孙虿曹人(成/)莒人
(犁/比)邾人(宣/)滕人(成/)薛人把人小邾人会吴人于向(季氏/私考)
 (曰杜元凯曰谯国龙亢县东南有向城按谯国即今/亳州龙亢城在今怀远县西北八十五里俱属凤阳)
卷十一 第 39a 页 WYG0169-0361c.png
 (府盖吴楚/界上地)
 大夫会吴也义亦与柤同 私考又云是时寿梦已
 卒而中国复往会吴者盖郑人虽已服晋而悼公尚
 欲报秦故亲吴不绝使楚不敢为患耳然诸侯不亲
 行皆使大夫会而礼杀于柤则见寿梦既卒而诸樊
 威望亦不及其父矣自是吴楚交争晋亦不复与吴
 为会而至于黄池始见焉鲁为晋求吴欲以取媚而
 叔老亦以卿为介幸于得亲尚为能自立哉
卷十一 第 39b 页 WYG0169-0361d.png
二月乙未朔日有食之
夏四月叔孙豹会晋(悼/)荀偃齐人(灵/)宋人(平/)(献/)北宫
括郑(简/)公孙虿曹人(成/)莒人(犁/比)邾人(宣/)滕人(成/)薛人把
人小邾人伐秦(荀偃庚之子是/为中行献子)
 属词伐秦之役晋卫郑大夫皆从其恒称而齐宋大
 夫称人者传以为齐宋大夫不进师也自令狐以来
 晋与秦交兵大夫将皆称人而荀偃独从其恒称者
 悼公以诸侯之师伐秦庶几能张中国之势讨秦人
卷十一 第 40a 页 WYG0169-0362a.png
 党楚之罪而齐宋大夫不进师则悼公之令外不行
 于列国矣荀偃欲进而栾黡先归则悼公之令内不
 行于臣子矣故荀偃得从其恒称讥不在荀偃也诸
 侯大夫知有伯之无益于己而不知无伯之祸又有
 甚焉故惰慢不摄如此讥不徒在晋也 季氏私考
 秦与晋兵争已非一日晋之世雠也故悼公修复伯
 业复郑驾楚后即合十三国之大夫伐秦盖自文公
 以来出师未有若此之众也然秦关河四塞食足兵
卷十一 第 40b 页 WYG0169-0362b.png
 强岂易攻之国哉虽将帅辑睦未必能成功也悼公
 智岂不及特欲假诸侯之兵以示威耳而秦果闭关
 自守终春秋之世不复与晋争秦自此蓄威养锐至
 孝公时内修耕稼之政而其后世卒并天下盖实肇
 基于此
已未卫侯出奔齐
 季氏私考卫献公以正得国君卫一十八年与晋悼
 盟会未有失焉本无大恶也特以在位日久烛乎孙
卷十一 第 41a 页 WYG0169-0362c.png
 氏之专林父惧其害己也故倚于晋援不恤其他遂
 假昵群小蔑冢卿之罪而出卫侯盖公孙剽者子叔
 黑背之子也非次而立其私事林父何所不至固林
 父之所易制而欲立之者也其逐献公意可知矣师
 旷之语晋侯者亦以君道言也若为权臣而发则岂
 圣人之言哉要之定姜数献公之语皆林父假托自
 文之辞而晋人蔽于林父之奸信之独切故虽师旷
 亦以此而戒晋侯也使无蘧伯玉之言则乱臣之逆
卷十一 第 41b 页 WYG0169-0362d.png
 节几于伊尹放太甲之忠矣但考蘧伯玉仕灵公朝
 与孔子为友不应此时已列诸卿能与林父相抗或
 其言出于他人之贤者而左氏误记其名也欤 又
 云林父逐献公而立剽剽本无有篡国之意制于林
 父而不能以礼自持然亦难免于篡矣 蔑视冢卿
 则为不君仆妾定姜则为不子 王氏经世胡氏谓
 旧史书孙林父宁殖出其君而仲尼笔削称卫侯出
 奔恐无此理出之为言不容而见逐之谓也臣子施
卷十一 第 42a 页 WYG0169-0363a.png
 于君父而史官直书于策则非辞也故但可言出奔
 而已言出奔则或君无道或臣强皆可推其上下比
 事而见之矣专以为归罪其君者害教之言也师旷
 之言足以警其君而不足以训其臣信如其言是君
 可出矣曰君神之主也民之望也若困民之主匮神
 乏祀百姓绝望社稷无主将安用之弗去何为是何
 言哉殆乱臣贼子之口实也
莒人侵我东鄙
卷十一 第 42b 页 WYG0169-0363b.png
 报入郓也
秋楚公子贞帅师伐吴
 季氏私考吴寿梦既卒晋人特以伐秦之故会吴于
 向以资其制楚之力自后亦遂与吴不通好矣楚无
 晋规于是使公子贞伐吴而二十四年楚子又亲伐
 之亦可见诸樊之时吴势稍衰矣制吴而后可以图
 中国也
冬季孙宿会晋(悼/)士丐宋(平/)华阅卫(殇公/剽)孙林父郑(简/)
卷十一 第 43a 页 WYG0169-0363c.png
公孙虿莒人邾人于戚(戚孙/父邑)
 林尧叟云于是卫孙林父立公孙剽而会晋于戚以
 定之襄昭之际大夫无君之祸晋为之也悼公之德
 衰矣季氏私考黄震氏曰左氏载卫孙林父逐卫献
 公衎而立剽晋侯以问荀偃对曰不如因而定之卫
 有君矣故会于戚以定剽春列国之会于向者大半
 不至亦可见人心之公而晋悼听荀偃之言误矣自
 是至剽弑而衎归卫有二君者十年皆晋为之也以
卷十一 第 43b 页 WYG0169-0363d.png
 悼公之贤而有此惜哉盖公怠矣明年遂薨
十有五年春宋公使向戍来聘二月己亥及向戍盟于
(戍食采于合/是为合左师)
 杜氏曰报二年豹之聘寻十一年亳之盟
刘夏逆王后于齐(刘夏天子大夫刘采地缑氏西北/有刘亭缑氏省入河南偃师县)
 胡传刘夏何以不称使不与天子之使夏也昏姻人
 伦之本王后天下之母刘夏士也士而逆后是不重
 人伦之本而轻天下之母矣然则何使卿往逆公监
卷十一 第 44a 页 WYG0169-0364a.png
 之礼也官师从单靖公逆王后于齐书刘夏而不书
 靖公是知卿往逆公监之礼也春秋昏姻得礼者常
 事不书
夏齐侯伐我北鄙围成公救成至遇
 书至遇公畏齐不敢至成也 高氏曰卫侯在齐季
 孙宿为戚之会以定卫而齐不与焉齐固有憾于诸
 侯矣伐我北鄙以此之故也鲁于是时三分其民而
 公室卑弱已不足以当敌故书公救成至遇
卷十一 第 44b 页 WYG0169-0364b.png
季孙宿叔孙豹帅师城成郛
 张洽氏曰先事无备敌去而后城亦已晚矣
秋八月丁巳日有食之
邾人伐我南鄙
 高氏曰邾贰于晋以与齐党于莒故来伐间我有齐
 莒之难也
冬十有一月癸亥晋侯周卒
 卢陵李氏曰悼公立于成十八年凡十六年起四公
卷十一 第 45a 页 WYG0169-0364c.png
 之衰而复文襄之盛入国之明日逐不臣者七人即
 位之一月取六官于民誉盖晋贤侯也先儒李氏曰
 晋悼公其犹有君子之资乎不独伯功之美也齐桓
 历变履险以数十年之经营而行事未免过举晋文
 老于奔走晚而复国然血气之骄悍未除悼公之齿
 浅矣乃能忠厚而不迫坚忍而持重有回顾却虑之
 谋无轻逞辄快之举岂亦稍知以道养心欤八年九
 合则勤于安夏也三分四军则谨于用民也六卿选
卷十一 第 45b 页 WYG0169-0364d.png
 德则用人有章也驺御知训则教士有法也此其所
 以能得诸侯服郑而驾楚也欤使晋以诈力相长未
 必能服诸侯也悼公先以谦德临之鸡泽之召诸侯
 曰寡君愿与二三兄弟相见以谋不协故十三国相
 与周旋不令而从无灭谭灭遂执曹执卫之事使晋
 以盟誓为信未必能得郑也悼公纯以诚心行之郑
 子展曰晋君方明必不弃郑故五会之信终于不盟
 无逃盟乞盟之烦使晋以战伐为威未必能驾楚也
卷十一 第 46a 页 WYG0169-0365a.png
 悼公一以容量处之楚子囊曰晋不可敌事之而后
 可故三驾之烈不交一旅无城濮鄢陵之劳是三者
 非有君子之资乎然能服诸侯而不能杜大夫用事
 之渐能得郑而不掩失陈之责能驾楚而不能盖诱
 吴之非夫诸侯盟誓之权非大夫敢干也萧鱼已后
 凡三大会荀偃士丐俨然临之诸侯虽合大夫浸分
 何谨于诸侯而纵于大夫乎陈不可弃犹郑不可舍
 也戍郑之役以为有陈非吾事无之而后可郑虽向
卷十一 第 46b 页 WYG0169-0365b.png
 晋陈竟归楚何工于抚郑而拙于怀陈乎吴不可启
 犹楚不可释也会向之役欲数吴不德以退吴人亦
 已晚矣楚患虽弭吴忧尤甚何明于治楚而暗于治
 吴乎不然悼公之霸过桓文矣
十有六年春王正月葬晋悼公
 逾月而葬速矣 晋平初立见悼公时诸侯尚多不
 协而齐与邾莒皆阴为党而伐鲁以挠伯图故汲汲
 焉欲合诸侯丧未三月而速葬也 卿共伯主之葬
卷十一 第 47a 页 WYG0169-0365c.png
 自襄公之葬悼公始然不经见惟郑子西吊子蟜送
 葬见大夫吊卿共葬为当时所通行故知之
三月公会晋侯(平/)宋公(平/)卫侯(殇/)郑伯(简/)曹伯(成/)莒子
(犁/比)邾子(宣/)薛伯把伯小邾子于湨梁戊寅大夫盟
 胡传湨梁之会诸侯皆在是若欲使大夫盟者则宜
 书鲁卿及诸侯之大夫盟可也而独书大夫何也诸
 侯失政大夫皆不臣也上二年春正月会于向十有
 四国之大夫也夏四月会伐秦十有三国之大夫也
卷十一 第 47b 页 WYG0169-0365d.png
 冬会于戚七国之大夫也此三会皆国之大事也而
 使大夫皆专之而诸侯皆不与焉是列国之君不自
 为政弗躬弗亲礼乐征伐已自大夫出矣况悼公既
 没晋平初立无先公之明也君若赘旒而大夫张亦
 宜矣夫岂一朝一夕之故哉善恶积于至微而不可
 掩常情忽于未兆而不预谋荀偃怒大夫盟而晋靖
 公废赵籍韩虔魏斯为诸侯之势见矣有国者谨于
 礼而不敢忽此春秋以待后世之意也 悼为邾莒
卷十一 第 48a 页 WYG0169-0366a.png
 连伐鲁将为会以讨之遇疾乃止今平公欲成父志
 故会湨梁(湨水之梁梁堤也在/今怀庆府济源县) 按左传大夫晋荀
 偃宋向戍鲁叔孙豹卫宁殖郑公孙虿皆强家专国
 者故虽君会而大夫自盟以其君不能为有无也
 王氏经世平公初立以父志欲讨邾莒兼虞诸侯有
 异志故为是会以嗣霸而合诸侯也然踰月而葬改
 服而烝其不怀亲也甚矣方在丧称子之日而合诸
 侯接会享使诸大夫歌诗必类其越于礼也亦甚矣
卷十一 第 48b 页 WYG0169-0366b.png
 国君风化之本人伦政事之基而所为若是奚待大
 夫专盟而后为可罪乎 张氏曰自桓文继霸中国
 之政齐晋专之然犹在诸侯也至今年以后则皆自
 大夫出矣故于此书大夫盟著世变之益降也
晋人(平/)执莒子(犁/比)邾子(宣/)以归
 为我故执之 属词莒邾屡加兵于鲁晋因其来会
 而执之于既盟之后则二国亦非叛伯者也
齐侯伐我北鄙
卷十一 第 49a 页 WYG0169-0366c.png
 高氏曰齐既叛晋闻公在会将讨莒也故复来伐
夏公至自会
五月甲子地震
叔老会郑伯(简/)(平/)荀偃卫(殇/)宁殖宋人(平/)伐许
 高氏曰许欲弃楚请迁于晋既而不果也故晋伐之
 郑与许有宿怨故君亲行焉 中国无伯齐将叛盟
 主志在于争伯也后此围桃围防同
秋齐侯伐我北鄙围成
卷十一 第 49b 页 WYG0169-0366d.png
大雩
冬叔孙豹如晋
 会平公湨梁之后聘晋且以齐伐北鄙围成言故也
十有七年春王二月庚午邾子牼卒(宣公卒悼/公华立)
宋人(平/)伐陈(哀/)
 高氏曰鄬之会陈侯逃归自是不复与诸侯会而楚
 郑连年侵宋宋于是请于晋而伐之书伐许伐陈皆
 著楚之诎也
卷十一 第 50a 页 WYG0169-0367a.png
夏卫(殇/)石买(石稷/子)帅师伐曹
 卫孙蒯越竟田猎而遭曹人之诟辱不能自反挟贵
 卿将重兵以攻其国亦甚矣
秋齐侯伐我北鄙围桃(今泰安州东/南有桃墟)
齐高厚帅师伐我北鄙围防
九月大雩
宋华臣(元之子/闵之弟)出奔陈
 臣之出奔盖子罕为国因事以去不肖其实以抑华
卷十一 第 50b 页 WYG0169-0367b.png
 宗也欤 高氏曰华臣贼杀其宗室华吴而乱宋政
 不有国讨失政刑矣君子违不适雠国陈乃宋雠而
 奔焉尤可诛也
冬邾人伐我南鄙
 与齐更伐我也齐未得志于鲁故邾助之
十有八年春白狄来
 胡傅刘敞曰蕃服于中国无事焉其于天子世一见
 则诸侯虽善其交际不得而通也是以春秋亦不与
卷十一 第 51a 页 WYG0169-0367c.png
 其朝不与其朝者惩淫慝一内外也周公致太平越
 裳氏重九译而献其白雉公曰君子德不及焉不享
 其贽此乃天子而让也况列国之君乎守藩之臣乎
  庐陵李氏曰王者正朔不及外裔岂责以行朝礼
 哉然则不书朝者以彼不当朝鲁亦不当受其朝也
  属词外裔不能以朝礼见鲁不庙受故不言朝介
 葛卢同
夏晋人执卫行人石买(买即是/伐曹者)
卷十一 第 51b 页 WYG0169-0367d.png
 以伐曹见执晋知买伐曹之为恶矣而未能知孙氏
 逐君之为恶也况行人非所当执乎
秋齐师伐我北鄙
冬十月公会晋侯(平/)宋公(平/)卫侯(殇/)郑伯(简/)曹伯(成/)
(犁/比)邾子(悼/)滕子薛伯把伯小邾子同围齐
 胡传凡侵伐围入未有书同者而独于此书同围齐
 何也齐环背盟弃好陵虐神主肆其暴横数伐邻国
 观加兵于鲁则可见矣诸侯所共恶疾故同心而围
卷十一 第 52a 页 WYG0169-0368a.png
 之也同心围齐其以伐致何也见齐环无道宜得恶
 疾大诸侯之伐而免其围齐之罪辞也春秋于此有
 沮横逆抑强暴之意孟子曰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
 自作孽不可逭其齐侯环之谓矣尚谁怼哉 齐已
 贰于晋伐我围成悼公卒复伐鲁不已此诸侯所同
 疾也
曹伯负刍卒于师(成公卒子/武公滕立)
楚公子午帅师伐郑
卷十一 第 52b 页 WYG0169-0368b.png
 间郑伯之出也萧鱼之后于是楚师又至郑此见公
 子嘉欲起楚师以去诸大夫谋国之非其终有杀身
 之祸宜矣
十有九年春王正月诸侯盟于祝柯(祝柯今济南府禹/城县在府城西北)
 (一百/里)
 谋齐之不服也其后卫伐晋侵则祝柯之谋也欲以
 是服齐其策下矣
晋人执邾子(悼/)
卷十一 第 53a 页 WYG0169-0368c.png
 亦为我故执之 属词隐桓之世其曲在鲁以众暴
 寡也襄之初年其曲在邾恃齐也邾既削而其臣如
 畀我如快如黑肱多叛齐亦日衰邾自是不敢窥鲁
 矣
公至自伐齐
取邾田自漷水(漷水出东海合乡县西南经鲁国至高/平漷陆县入泗水合乡在今滕县东漷)
 (陆即湖陵城在今鱼台县东六/十里今滕县有漷阳里漷上村)
 以漷水为界取以归鲁盖著其取之多也 自漷水
卷十一 第 53b 页 WYG0169-0368d.png
 者田在漷水之西者也至哀二年取漷东沂西田则
 又尽其东界以至沂水矣 高氏曰邾之病鲁信有
 罪矣鲁以诸侯之力前既执其先君此又执其嗣君
 取其田盖已甚矣书取田于至自伐齐之后明公独
 取之非诸侯取之专罪公之意也
季孙宿如晋
 同围齐之后拜师且疆邾田也
葬曹成公
卷十一 第 54a 页 WYG0169-0369a.png
夏卫孙林父帅师伐齐
 林父逐卫侯衎奔齐而又独伐齐其不知自反甚矣
秋七月辛卯齐侯环卒(灵公卒子/庄公光立)
晋士丐帅师侵齐至榖闻齐侯卒乃还
 胡传榖齐地也还者终事之词古之为师不伐丧大
 夫以君命出境有可以安国家利社稷者则专之可
 也世衰道微暴行交作利人之难以成其私欲者众
 矣士丐乃有恻隐之心闻齐侯卒而还不亦善乎故
卷十一 第 54b 页 WYG0169-0369b.png
 至榖闻齐侯卒乃还善之也
八月丙辰仲孙蔑卒
 季氏私考此孟献子也大学记其国不以利为利以
 义为利之言而孟子亦称其友五人而忘家之善此
 诚鲁之贤大夫而春秋中所仅见者也故虽与季孙
 行父同朝而不与同恶观其始得预政即请如京师
 而战鞍之师四卿并出蔑独不预焉亦可以见其有
 特立之志矣其后庄子速僖子貜懿子何忌武伯彘
卷十一 第 55a 页 WYG0169-0369c.png
 皆能世其家法三家之中独忠公室而南宫敬叔之
 贤又有出于流俗之表者岂非蔑之遗教流风足以
 淑后如此哉但成六年蔑与侨如侵宋一事似非贤
 者所为然宋人贰晋而晋命讨之则亦当时诸侯事
 霸之常也晋方责鲁不从祸将及国矣而从于强命
 何多尤焉所少者不能为宋释解纷之策耳然蔑自
 襄公六年即不经见岂寻以老疾在告而政皆委于
 叔季二孙欤考其所为有不类者如三军之作大抵
卷十一 第 55b 页 WYG0169-0369d.png
 非蔑意矣
齐杀其大夫高厚
 季氏私考高厚高固之子高无咎之弟崔氏之雠族
 也灵公末年渐用事矣今灵公卒崔杼以往年伐鲁
 致围之咎归于高厚故杀之 汪氏曰微崔杼之力
 庄公固不得立然杼杀高厚庆封讨夙沙卫明年复
 使庆佐为大夫而诛公子牙馀党崔庆自是专权而
 射股之祸兆于此矣
卷十一 第 56a 页 WYG0169-0370a.png
郑杀其大夫公子嘉(即子/孔)
 胡传按左氏初盗杀郑三卿于西宫之朝公子嘉知
 而不言既又欲起楚师以去诸大夫故楚人伐郑至
 于纯门而返至是嘉之为政也专国人患之乃讨西
 宫之难与纯门之师子展子西率国人杀嘉而分其
 室不称郑人者嘉则有罪矣而子展子西不能正以
 王法肆诸市朝与众同弃乃利其室而分之有私意
 焉故称国以杀而不去其官此春秋原情定罪之意
卷十一 第 56b 页 WYG0169-0370b.png
  由是子展当国子西听政立子产为卿子产与国
 政自是郑治渐有可观矣
冬葬齐灵公
城西郛
 盖城坏而修筑也
叔孙豹会晋士丐于柯(柯卫地今大名府内/黄县东北有柯地)
 士丐与豹会谋所以结齐也豹为之通意于齐于是
 乎有澶渊之盟
卷十一 第 57a 页 WYG0169-0370c.png
城武城(今费县西北七十里有/武城城子游为宰即此)
 其地近莒城之所以备莒也
 
 
 
 
 
 
卷十一 第 57b 页 WYG0169-0370d.png
 
 
 
 
 
 
 
 春秋事义全考卷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