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三
卷三 第 1a 页 WYG0169-0136a.png
钦定四库全书
 春秋事义全考卷三   明 姜宝 撰
  庄公(名同桓公子母文姜/谥法胜敌克乱曰庄)
元年春王正月
 不书即位属词谓以继弑君不行即位礼故也闵僖
 同
三月夫人孙于齐
 胡传夫人文姜也桓公之弑姜氏与焉孔季彦曰文
卷三 第 1b 页 WYG0169-0136b.png
 姜与弑鲁桓春秋去其姜氏传谓绝不为亲礼也夫
 绝不为亲即凡人尔孙者顺让之辞使若不为人子
 所逐以全恩也哀姜去而弗返文姜即归于鲁例以
 孙书何也与闻弑桓之罪已极有如去而弗返深绝
 之也然则恩轻而义重矣单称姜氏则疑于妾媵而
 其罪不彰故不曰姜氏而书夫人 汪氏曰书孙虽
 不曰奔使若自知愧耻而去然亦可见其无所容则
 其绝之也至矣 季氏私考孙者退让不居之名不
卷三 第 2a 页 WYG0169-0137a.png
 称姜氏者鲁方绝齐不与为亲也若犹未绝乎文姜
 迨系之夫人见鲁人之义孙齐之后托齐求助则耻
 心遂亡故今以绝齐示义绝齐所以责文姜之不与
 绝也
夏单伯逆王姬(单畿内邑成王封蔑于单邑故以为氏/伯字也盖周世卿单子之后以天子命)
 (而仕鲁为/卿者也)
 据左氏单伯是周大夫而命鲁以为卿者盖其见国
 史鲁实无单伯也故奉王命命鲁为主婚自鲁还逆
卷三 第 2b 页 WYG0169-0137b.png
 王姬逆将至鲁而后筑馆焉二传以为送王姬又以
 单伯为鲁大夫者非也(黄氏/说同)
秋筑王姬之馆于外
 属词鲁与齐为不共戴天之雠又丧未毕而主其婚
 王姬至鲁而齐侯有疑不敢亲迎故为筑馆于外比
 事考之则当时之情可见也以为知其不可而筑馆
 于外者非
冬十月乙亥陈侯林卒(庄公卒宣/公杵臼立)
卷三 第 3a 页 WYG0169-0137c.png
 陈庄公与桓王同名
王使荣叔来锡桓公命(荣荣公采邑今巩县西/有荣锜涧周畿内地也)
 末世诸侯丧毕不朝有请命者而后有来锡命有生
 不请命者而后有追锡之命追锡桓公命者庄王也
 桓不朝聘天子而王追锡之者桓身戕于齐而天子
 使鲁主王姬之婚夏王姬至鲁其事闻于王故王追
 锡桓公命以恤之亦因命鲁主婚而用此以宠鲁也
  胡传啖助曰不称天王宠篡弑以渎三纲也桓公
卷三 第 3b 页 WYG0169-0137d.png
 弑君篡国而王不能诛反追命之无天甚矣与葬成
 风引为夫人使妾并嫡无以异故其文一施之 按
 王不称天以见其不克若天如此若以为贬王不敢
 也王不可贬贬王非春秋之旨也
王姬归于齐(王姬桓王之女嫁于齐襄公者即召/南何彼秾矣之诗所称之王姬也)
 胡传鲁主王姬之嫁旧矣在他公时常事不书此独
 书者以归于齐故也逆于京师筑馆于外而不书归
 于齐则无以见其罪之在也书归于齐而后忘亲释
卷三 第 4a 页 WYG0169-0138a.png
 怨之罪著矣春秋复雠之义明矣
齐师迁纪郱鄑郚(郱今青州府属县地鄑在北海郡都/昌县西訾城都昌今平度州昌邑县)
 (也郚在今临朐/境安丘东南)
 胡传郱鄑郚者纪三邑也邑不言迁迁不言师其以
 师迁之者见纪民犹足与守而齐人强暴用大众以
 迫之为已属也 徙三邑之民于别所而取其地鲁
 桓既没纪于是遂不支矣 黄之盟鲁平齐纪才二
 年今又迁纪三邑齐襄志在灭纪矣鲁岂足以保纪
卷三 第 4b 页 WYG0169-0138b.png
 乎
二年春王二月葬陈庄公
夏公子庆父帅师伐于馀丘(庆父庄公庶兄次先庄公/为孟而字以仲行谥曰共)
 (为共仲于馀丘今兖州/府滋阳县东南界上)
 杜氏曰庄公时年十五 于发语辞犹云于越 汪
 氏曰馀丘小国盖其后属邾以为邾邑者非也以其
 与邾通也故伐之是时庄幼在丧庆父专兵假词以
 侵小直书而罪恶见矣
卷三 第 5a 页 WYG0169-0138c.png
秋七月齐王姬卒(王姬齐襄/公夫人也)
 鲁人以我主其婚故因齐来告丧为之服欲以说齐
 而史书其卒同内女后齐桓王姬亦鲁主之而卒不
 书可见主婚修服之非礼而齐桓不可以非礼说故
 弗为也
十有二月夫人姜氏会齐侯于禚(禚齐/地)
 季氏私考曰文姜往会齐侯必多从侍女因王姬既
 卒而以淫欲导襄公也是时群臣方归咎文姜而显
卷三 第 5b 页 WYG0169-0138d.png
 然出会如谋国事然亦可谓无忌惮矣
此年会禚四年享祝丘七年会防冬会谷
 属词时庄公不知有不共戴天之雠夫人因得托国
 事会齐侯内以愚其子外以遂其奸鲁之臣子轧于
 强齐之势而不敢议此敝笱载驱之诗所由作也
 金氏曰庆父叔牙季友皆桓公子而友之祥庆父之
 材皆不在人下故齐襄杀桓而以立庄为德文姜又
 挟舅氏之援立以固庄庄而雠齐制母焉则三公子
卷三 第 6a 页 WYG0169-0139a.png
 皆君也是以庄俛首唯徇母之欲盖制于其母以立
 已为齐之德而不之雠也
乙酉宋公冯卒(庄公卒子/闵公健立)
三年春王正月溺会齐师伐卫
 高氏曰卫朔奔齐齐欲纳之然天王已绝朔而立黔
 牟鲁辄兴兵会仇雠之人抗天子之命纳不义之君
 其罪大矣由此知溺不称公子以贬溺贬溺以见鲁
 此举之非亦所以贬公也(见鲁之非是矣若以为/贬公亦非春秋之旨也)
卷三 第 6b 页 WYG0169-0139b.png
夏四月葬宋庄公
五月葬桓王
 杜氏曰以桓十五年崩今七年乃葬高氏曰承诸侯
 背叛王师伤败之后力益不足也若曰改葬则圣人
 必明书之矣此说是其以著天下臣子之罪则似不
 然也以为罪周臣子之慢则可
秋纪季以酅入于齐(酅纪邑在齐国东安平县东安平/今在临淄东一十里盖纪之西鄙)
 (而接壤于/齐者也)
卷三 第 7a 页 WYG0169-0139c.png
 胡传大夫不得用地公子不当去国盗地以下敌弃
 君以避患非人臣也纪季所以不书奔者有纪侯之
 命矣所以不书名者天下无道强众相陵天子不能
 正方伯不能伐屈已事齐请后五庙其亦不得已而
 为之者非其罪也所以无贬乎入云者难词也 当
 时齐欲尽得纪地季虽止欲存酅而齐亦难之也盖
 闵之也 以酅入齐者非但以地入于齐而已也盖
 使季以酅降附于齐请立纪庙于此以存宗祀尔
卷三 第 7b 页 WYG0169-0139d.png
冬公次于滑(滑卫南鄙地今大/名府滑县是也)
 季氏私考是次也公谷以为欲救纪而不能纪在鲁
 东北而滑在鲁西南相去甚远以救纪之兵而次于
 此是犹北辕而入越也是时鲁庄方幼以甥事舅惟
 齐是从大异桓公是矣岂复有谋纪之志乎故滑之
 次非为纪也盖滑在卫南鄙其必奉齐命以俟诸侯
 纳朔而不至者欤五年之伐卫已张本于此矣书此
 见公之轻举也不言所俟期诸侯者齐也非鲁所得
卷三 第 8a 页 WYG0169-0140a.png
 知尔此说有理从之
四年春王二月夫人姜氏(文/姜)享齐侯(襄/)于祝丘(祝地/鲁)
 胡传享者两君之礼两君相见享于庙中礼也牺象
 不出门嘉乐不野合非两君相见又去其国而享诸
 侯甚矣 享礼最重饮酒如燕礼之多食物如食礼
 之备
三月纪伯姬卒
夏齐侯(襄/)陈侯(宣/)郑伯遇于垂
卷三 第 8b 页 WYG0169-0140b.png
 季氏私考此郑厉公求齐释辅鲁援纪之怨也厉公
 之入栎也宋卫陈蔡之怨既释而齐怒独深尚赖鲁
 桓为助桓既没庄又以甥故从齐则厉公失恃而惧
 齐甚矣此其所以因陈为介即垂地以求见齐襄也
 欤此说是高氏以为齐恐陈郑救纪而为会以止之
 者非也
纪侯大去其国(今兖州府邹县东南二十五里峄山之/阳有纪城地志以为纪侯遗邑且有纪)
 (子墓焉岂即纪/侯避居之地耶)
卷三 第 9a 页 WYG0169-0140c.png
 属词纪侯不忍残民以争必亡之国又不忍五庙之
 不祀故使季以纪事齐而已独委国而去之与国灭
 不死社稷者不同是故不书出奔而特异其文书去
 其国其所寓之国不足志矣大者纪侯之名从史文
 也
六月乙丑齐侯(襄/)葬纪伯姬
 胡传葬纪伯姬不称齐人而月其君者见齐襄迫逐
 纪侯使之去国虽其夫人在殡而不及葬然后襄公
卷三 第 9b 页 WYG0169-0140d.png
 之罪著矣葬伯姬似仁恶似而非者恶莠恐其乱苗
 也 目齐侯葬胡氏说是其不书我葬如后遣叔弓
 如宋我不会也
秋七月
冬公及齐人(襄/)狩于禚
 王氏经世曰按齐市援立之恩强公子伺图嫡之衅
 当时之习为而不怪者也季友之祥庆父之材皆非
 人下同无齐援将不得立矣此所以惟齐是从而今
卷三 第 10a 页 WYG0169-0141a.png
 又与之狩也 季氏私考以猗嗟之诗观之则庄公
 善于骑射者也故齐襄选其国人以从公狩盖将使
 公率以伐卫而先教之练习尔以国君之重踰境而
 与他国之人驰射顺舅情而失君礼不可以为能自
 立矣 刘原父曰齐人者齐之微者也其言公及之
 非公之去南面而下与微者狩也若夫忘亲释怨则
 岂待今日而后贬乎此说是然则狩指练兵非专谓
 从禽也
卷三 第 10b 页 WYG0169-0141b.png
五年春王正月
夏夫人姜氏(文/姜)如齐师
 胡传曰会曰享犹为之名也至是如齐师羞恶之心
 亡矣夫人之行不可复制矣春秋书此以戒后世谨
 礼于微虑患于早之意也 王葆氏曰前此会禚享
 祝丘皆历日而返故书月至此历月而返故书时
秋郳黎来来朝(郳曹姓出自邾始封君挟之后挟七世/孙夷父颜有功于周封其次子友于郳)
 (为附庸国地/在今峄县界)
卷三 第 11a 页 WYG0169-0141c.png
 按子服景伯以邾莒为蛮夷而郳又其陋者邾莒非
 夷狄彼盖陋之之辞郳非夷狄附庸明矣他年宋仲
 几云滕薛郳吾役也郳盖宋附庸其非夷狄附庸益
 明矣春秋繁露曰附庸字者方三十里名者方二十
 里郳国小故与介同称名介亦未必夷狄附庸也介
 葛卢来亦是来朝但不能如黎来之成朝礼耳故彼
 曰来而此则兼曰朝
冬公会齐人襄宋人(闵/)陈人(宣/)蔡人(哀/)伐卫
卷三 第 11b 页 WYG0169-0141d.png
 临川吴氏曰三年齐师会鲁伐卫以纳朔而不克纳
 故今又会四国之兵以纳之 胡传谷梁子曰是齐
 侯宋公也其曰人何也逆王命也桓公十六年卫侯
 朔出奔齐经书其名者以王命绝之也又党有罪以
 纳之故贬而称人 按诸侯以纳朔而贬公会诸侯
 其当贬亦自见矣人诸侯以人公之说似未妥
六年春王正月
王人子突救卫
卷三 第 12a 页 WYG0169-0142a.png
 时齐人合诸侯抗王命以纳朔鲁亦与焉于是救卫
 之令始及于鲁史乃得而书之 属词诸侯与大夫
 略其恒称则称人皆未有称人而又称字者此王人
 兼称字乃特笔也卫侯朔得罪于天子天子命立黔
 牟而出朔齐襄乃合诸国抗王命以伐卫而纳之其
 事甚逆于是王人救卫救黔牟也故虽非卿特字以
 尊异之见王人救卫为正则朔与诸侯之罪明矣
夏六月卫侯朔入于卫
卷三 第 12b 页 WYG0169-0142b.png
 赵氏录疑云书入重逆王命上上数传皆是此意五
 国伐为逆王命以伐卫子突为奉王命以救卫朔入
 为抗王命以入卫公至亦为逆王命党恶附奸而至
 皆重在王命上说
秋公至自伐卫
 胡传入有二义一难词也一逆词也朔藉诸侯之力
 连五国之师距王官之微者以复归于卫其势宜无
 难矣而书入者逆王命也朔逆王命以复国故书名
卷三 第 13a 页 WYG0169-0142c.png
 书入以著其恶王人书字书救以著其善外则诸侯
 书人内则庄公书至而春秋之情见矣

冬齐人(襄/)来归卫俘
 胡传俘者二传以为宝言齐归卫宝则知四国皆受
 朔之赂矣春秋特书此事结正诸侯之罪也 文姜
 请于齐襄以说鲁也 结正其罪言前此之所以为
 恶者归在于欲货而已 王氏经世俘军所获也公
卷三 第 13b 页 WYG0169-0142d.png
 榖作宝所获重器也朔之奔也齐侯容之其入也齐
 连诸侯纳之故以宝赂齐而齐以分于四国焉故主
 齐言之
七年春夫人姜氏(文/姜)会齐侯(襄/)于防(防鲁/地)
夏四月辛卯夜恒星不见夜中星陨如雨
 胡传恒星者列星也如雨者言众也人事感于下则
 天变动于上前此者五国连衡旅拒王命后此者齐
 桓晋文更霸中国政归盟主而王室遂虚其为法度
卷三 第 14a 页 WYG0169-0143a.png
 废绝威信凌迟之象著矣 属词星陨如雨传曰不
 及地尺而复盖所陨者星之光魄故虽多而不见在
 地之形说者谓积气消散所致比他异尤重盖王运
 至此终矣桓庄之际诸侯无王伯者出而天下大权
 归于齐晋人情绝望于周此王室一大变也
秋大水无麦苗
 胡传书大水畏天灾也无麦苗重民命也畏天灾重
 民命见王者之心矣忽天灾而不惧轻民命而不图
卷三 第 14b 页 WYG0169-0143b.png
 国之亡无日矣春秋所以谨之也 周之秋是夏五
 月斗建午之月也当是水与雨会故麦熟未得敛而
 四月已种之谷其成苗在田者亦为水所漂既无麦
 又无苗春秋二百四十二年惟此年一见所以为异
 此年不书饥者何盖水亦旋退更种他榖之故也(资/中)
 (黄/氏)
冬夫人姜氏会齐侯于谷(今东阿县南十二里有/谷城后为管仲采邑)
 胡传防鲁地也谷齐地也初会于禚次享于祝丘又
卷三 第 15a 页 WYG0169-0143c.png
 次如齐师又一岁而再会焉其为恶益远矣明年无
 知弑诸儿其祸淫之明验也
八年春王正月师次于郎以俟陈人(宣/)蔡人(哀/)
 王氏经世按诸家以书及之例谓取郕为鲁志鲁素
 弱国庄又童昏岂能造取国之意兼强邻之兵而齐
 又岂肯为之役哉此必齐欲取郕以其利诱鲁共伐
 鲁动于利而往胡氏所谓书及者亲仇雠是也郕降
 于齐齐卖鲁而专取郕经文自明经书春正月师次
卷三 第 15b 页 WYG0169-0143d.png
 于郎以俟陈人蔡人至秋师还本为一事盖齐欲与
 鲁陈蔡三国伐郕而推鲁使主兵昔郑国伐许以齐
 主兵今齐图郕以鲁主兵其诈一也鲁为齐先出师
 于郎又为齐约陈蔡久俟不至而鲁师进止之命听
 于齐故不敢还而治兵于郎夏乃及齐师围郕而降
 之尔
甲午治兵
 胡传此治兵于郎也俟而不至暴师露众役久不用
卷三 第 16a 页 WYG0169-0144a.png
 则有失伍离次逃亡溃散之虞故复申明军法以整
 齐之其志非善之也讥黩武也
夏师及齐师围郕郕降于齐师
 胡传书及齐师者亲仇雠也围郕者伐同姓也于是
 庄公之恶著矣
秋师还
 季氏私考郕在濮州雷泽东南距鲁仅三百里解围
 在夏计日可归乃逡巡一秋而始克返见劳师日久
卷三 第 16b 页 WYG0169-0144b.png
 部署不收也故特书师还以病之
冬十有一月癸未齐无知弑其君诸儿
 齐无知弑其君诸儿总是一句不当作两句分解无
 知不称公孙而以国氏固见僖公宠弟而私及其子
 以为乱本若襄之见弑自是其祸淫之验所谓直书
 自见者也略徒人费等死节意轻
九年春齐人杀无知
 胡传杀无知者雍廪也而曰齐人者讨贼之辞也弑
卷三 第 17a 页 WYG0169-0144c.png
 君之贼人人之所恶夫人之所得讨故称人人者众
 辞也无知不称君已不能君齐人亦莫之君也
公及齐大夫盟于蔇(蔇齐地在今峄/县东八十里)
 盖欲迎子纠也齐乱无君来者非一人故称齐大夫
  汪氏曰庄公素无报雠之念自以为出于齐倚齐
 为援故于襄之死从齐大夫盟于蔇而谋立纠以为
 君为植党市恩之计初非以德报怨实欲以德报德
 也使庄幡然悔悟思其父之所以弑因无知之乱伸
卷三 第 17b 页 WYG0169-0144d.png
 大义而伐之斲其棺而暴其罪谋于齐众择僖公之
 贤子而立之岂不为桓公之孝子为春秋之贤君也
 哉于齐大夫盟书曰公及盖深疾其懵于理而不能
 勇于事也
夏公伐齐纳纠齐小白入于齐
 资中黄氏及新安赵氏主左传以书子纠为是谓子
 纠毋鲁女其班序当在桓母卫姬之上纠固应立者
 也子路子贡其疑而问也亦谓当时公论不直桓公
卷三 第 18a 页 WYG0169-0145a.png
 故尔夫子直取管仲之功而不责其不死盖公子无
 为君之道师傅先君所设不可纯以臣礼律之有患
 难则相与周旋既以宣力效劳而偶脱虎口者亦在
 所可恕如仲是也此事须按经文为正以后书取子
 纠者可槩见矣 愚按程氏以桓为兄黄赵以纠为
 兄此不必深辨但据鲁纳纠纠为鲁女出似可信纠
 既为鲁女出则母贵应立又似可信也纠小白皆僖
 公子襄公弟 纳者得入不得入未可知入者逆辞
卷三 第 18b 页 WYG0169-0145b.png
 也非难辞也盖桓分不当立故为逆桓之才足以有
 齐故不为难也此与唐建成世民之事正相类
秋七月丁酉葬齐襄公
 杜氏曰九月乃葬乱故也
八月庚申及齐师战于乾时我师败绩(时水名在乐安/县界攴流旱则)
 (涸故曰/乾时)
 杜氏曰小白既定而公犹不退师历时而战战遂败
  季氏私考谓当战败之时公丧戎路传乘而归当
卷三 第 19a 页 WYG0169-0145c.png
 时鲁以为耻国中皆讳言公不与战春秋亦不过据
 其自讳之实尔 属词据左传伐齐纳子纠上既书
 伐齐纳子纠则义已直虽战而败绩非所讳也其说
 非为与雠战虽败亦荣之说尤非书及在鲁见齐人
 本不欲战而鲁决求一逞以致丧师辱国固自取之
 也惟如此则鲁之失见矣
九月齐人取子纠杀之
 胡传取者不义之辞书杀纠复称子者明不当杀也
卷三 第 19b 页 WYG0169-0145d.png
 纠虽争立越在他国置而勿问可也必请于鲁杀之
 然后快于心其不仁亦甚矣
冬浚洙(水经注曰洙水出盖县西北临乐山西经新泰/县西南流于卞城至鲁东北流经孔里此谓洙)
 (泗之间也又曰北为洙渎南则泗水二水交于鲁城/东北十七里自城北南经鲁城西南流而东南入淮)
 (今按盖与新泰鲁/之北鄙近齐者也)
 属词洙水在鲁城北下合泗乾时战败故深之以备
 齐 洙在鲁北齐伐鲁之道也鲁虽杀子纠犹有畏
 齐之心故浚洙 胡传书浚洙见劳民于守国之末
卷三 第 20a 页 WYG0169-0146a.png
 务而不知本为后戒也
十年春王正月公败齐师于长勺
 鲁庄挟不能纳纠之愤因齐师来伐而逞其狙诈以
 败之非待敌之道也经故书败以见鲁之非 他处
 言诈战皆未为阵此独非也盖齐人三鼓则既阵矣
 当时自一鼓至于再鼓皆齐师成列而欲战也而曹
 刿以为不可必俟其三鼓之后彼竭我盈而后克之
 此则所谓诈谋取胜尔若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此又
卷三 第 20b 页 WYG0169-0146b.png
 是逐奔之法非诈战也
三月公侵宋
 属词时宋与齐合鲁有齐怨而掠宋境实一国之私
 而已故不书至
三月宋人(闵/)迁宿(宿故国在今宿州而所/迁之地则在今宿迁)
 公之侵宋自沂取道于宿以出其不意宋人以宿为
 通于鲁也故迁之高氏以宿介宋鲁之间属于宋而
 亲鲁宋人以为贰于鲁而迁之盖移入其封内以为
卷三 第 21a 页 WYG0169-0146c.png
 附庸也自是宿不复见则亦亡矣所谓不再贬而恶
 见者也
战乾时取子纠败长勺次郎败乘
 属词齐既败鲁乾时即遣大夫帅师临鲁胁杀子纠
 又乘其再克以伐鲁长勺战败则又以公尝侵宋而
 挟宋师次于郎齐之加于鲁太亟矣故通前后为一
 事以讥之见桓公既得国即图伯宋既从次当服鲁
 而鲁以子纠故不容遽绌于齐桓公不能释鲁以为
卷三 第 21b 页 WYG0169-0146d.png
 后图而亟战丧师非始伯经远之略也亦所谓直书
 而义自见者也
夏六月齐师(桓/)宋师(闵/)次于郎公败宋师于乘丘(说见/前)
 (乘丘鲁地在今曹县界内归按郎在单州鱼台县盖/齐宋至此鲁伺其分兵将 诱而败之则乘丘宜在)
 (今曹县近/单父之地)
秋九月荆败蔡师于莘(蔡/地)以蔡侯献舞归(莘在今裕州/莘县荆州名)
 (即楚始封以为国者/至成王頵改号称楚)
 楚芊姓颛顼之后其后有鬻熊事周文王早卒成王
卷三 第 22a 页 WYG0169-0147a.png
 封其曾孙熊绎于楚以子爵居丹阳丹阳在南郡枝
 江县十六传而至熊通始自立为武王武王十九年
 鲁隐公之元年也武王居邹邹南郡江陵县北纪南
 城是也按一统志南郡今为荆州府而纪南城在府
 城北一十里即楚徙都之邹也 属词荆始猾夏以
 蔡君归夷夏之大变也 属词庄四年武王熊通卒
 子文王熊赀立今年败蔡师虏献舞始见于经十三
 年入蔡十六年伐郑传记其十九年伐黄而卒子成
卷三 第 22b 页 WYG0169-0147b.png
 王頵立 季氏私考楚兵至蔡诈诱蔡师而败之所
 败者蔡师也蔡侯不与焉特因败而出降尔出降而
 以之归国与战阵中擒获者不同故不书获 按史
 记楚文王虏蔡哀侯以归留九年死于楚盖楚欲服
 蔡故留之观蔡哀侯之卒不见于经其去而不返可
 知矣 李廉曰楚文王立于庄之四年方是时承武
 王之烈内有邓曼为之母外有令尹斗祁莫敖屈重
 等为之臣为会汉汭而随人不能乘其丧邓不血食
卷三 第 23a 页 WYG0169-0147c.png
 而三甥无以谋其暴于是楚势不可遏矣齐桓方谋
 鲁以图伯于东而荆亦执蔡以争强于南其不知者
 以为伯事成而中夏盛其知者则以为王道消而夷
 狄长矣故执君之祸灭国之祸皆始于此年天下无
 王齐为之天下无中国楚为之也
冬十月齐师灭谭谭子奔莒(谭子爵国今济南府/东七十里有谭城)
 按谭地处齐西界而小白之奔莒在齐东南非所由
 之道谓谭不礼焉者非事实也齐之灭谭不过为兼
卷三 第 23b 页 WYG0169-0147d.png
 国广地计尔 属词入春秋楚灭汉阳诸姬在齐桓
 未伯前书灭耿霍魏在桓伯后告命皆不及于鲁故
 史不书而齐桓灭谭灭遂在经为灭国之始盖告命
 及故书之 王氏经世齐桓图伯之初灭谭灭遂降
 鄣迁阳专以威力虐小侮弱其后虽能存三亡国而
 功不足以掩罪矣春秋书荆败蔡师于莘以蔡侯献
 舞归齐师灭谭谭子奔莒荆之所为齐亦为之不待
 贬绝而恶自见矣 王氏谓此为管仲攻瑕之计非
卷三 第 24a 页 WYG0169-0148a.png
 也是时管仲虽举尚未得君故桓公始谋贪暴如此
 后二年灭遂同然则管仲相齐不在斋祓见桓之日
 而尚在脱縳三年之后也欤
十有一年春王正月
夏五月戊寅公败宋师于鄑(鄑鲁/地)
 宋为乘丘之役故侵我公禦之宋师未陈而薄之败
 诸鄑
秋宋大水
卷三 第 24b 页 WYG0169-0148b.png
 胡传凡外灾告则书告为得礼不可以不吊凡志灾
 见春秋有谨天戒恤民隐之心王者之事也 张氏
 曰比岁交兵怨不废礼盖古意之犹存而未泯者也
冬王姬归于齐(鲁主婚归此王姬必亦桓王季女也桓/王女一 襄公一归桓公襄桓本兄弟)
 (姊妹归之何害黄震氏/以为皆庄王女者非也)
 张氏曰王姬即齐侯之夫人也鲁于齐为雠然已易
 世故齐侯来逆不书止书王姬之归而已王姬下嫁
 无异于侯女适人者盖夫妇之道乃三纲所系不可
卷三 第 25a 页 WYG0169-0148c.png
 以不早正故因其始嫁而一之于诸侯女归之辞焉
 以此见王姬虽贵其当执妇道与公侯庶人之女固
 无以异也
十有二年春王三月纪叔姬归于酅
 胡传庄公四年纪侯去国叔姬至此始归于酅者纪
 侯方卒故叔姬至此然后归尔归者顺词以宗庙在
 酅归奉其祀也鲁为宗国妇人有来归之义纪既亡
 矣不归于鲁所谓全节守义不以亡故而亏妇道者
卷三 第 25b 页 WYG0169-0148d.png
 也鲁人高其节义恩礼有加焉是故其归于酅其卒
 其葬史册悉书夫子修经存而弗削使与卫之共姜
 同垂不朽为后世劝 汪氏曰叔姬虽伯姬之娣然
 诸侯夫人既卒则次妃摄治内事故叔姬虽媵妾当
 奉纪之祭祀而归于酅
夏四月
秋八月甲午宋万弑其君捷及其大夫仇牧(桓公御/说立)
 南宫万本宋有力人乘丘之战为鲁所获既而得反
卷三 第 26a 页 WYG0169-0149a.png
 于宋为大夫万有南宫牛等为助其党之盛势必见
 疑于闵公而弑之公羊谓因一时博戏之言殆非也
  胡传君弑而大夫死于其难春秋书之者其所取
 也夫仇牧可谓不畏彊禦矣 永嘉吕氏曰孔父乃
 穆公所属殇公者也荀息乃献公之属其子者也孔
 父荀息存则殇公卓子与之俱存亡则与之俱亡殇
 公卓子已弑而孔父荀息尚存则督克不得而全矣
 仇牧虽非属受于先君然闻君弑趋而至遇于门手
卷三 第 26b 页 WYG0169-0149b.png
 剑而叱之是仇牧生而存则万不可以生仇牧死然
 后万得以奔陈尔非能与君存亡何以如此 吴澄
 氏曰万有力无德战败免罪已幸矣又以之为大夫
 宋闵用人如此其遭弑自取之也
冬十月宋万出奔陈
 胡传贼已讨矣曷为不书陈人杀万而葬闵公乎夫
 天下之恶一也陈人不以万为贼而纳之又受宋人
 之赂而使妇人饮之酒是与贼为党非政刑也特书
卷三 第 27a 页 WYG0169-0149c.png
 万出奔陈而闵公不葬以著陈人与贼为党之罪而
 不能正天讨其法严矣 陈人始不以为贼而纳之
 后又因以为利而始杀之是其党贼而失刑也故书
 万出奔陈而不书陈人杀万以罪陈 汪氏曰春秋
 书逆贼出奔一以责国人之失贼一以责邻国之不
 当受也陈人既受贼及贪贿而后以狙诈戮之则非
 天讨矣胡传少责国人一意还当从此
十有三年春齐侯(桓/)宋人(桓/)陈人(宣/)蔡人(哀/)邾人(仪/父)
卷三 第 27b 页 WYG0169-0149d.png
于北杏(北杏/齐地)
 胡传或曰桓公始平宋乱遂得诸侯故四国称人言
 众与之也 李廉曰齐桓得管仲于鲍叔而任之首
 惩襄公田猎毕弋之戒于是管仲得以尽行其术制
 国以为二十一乡工商之乡六士乡十五与国高各
 帅五乡焉作内政而寄军令兴盐筴以尽海王之利
 春蒐秋狩有士三万人以方行天下而又以三选择
 贤始于乡长之推继于官长之选复亲自赀相于是
卷三 第 28a 页 WYG0169-0150a.png
 民各安其居正封疆重聘币号召天下之游士以犀
 甲赎罪择其淫乱者而先征之反棠潜于鲁使为南
 伐之主反台原漆里于卫使为西伐之主反柴夫吠
 狗于燕使为北伐之主故齐国之境南至陶阴西至
 济北北至于河东至于纪酅有革车八百乘即位数
 年东南多乱者莱莒徐夷吴越一战帅服三十一国
 是虽伯者之事然规模次第亦有自矣左传于桓公
 多略故具于此 按胡氏以宋襄晋文楚庄秦穆交
卷三 第 28b 页 WYG0169-0150b.png
 主夏盟则是以此四君与齐桓为五伯他说亦有然
 者矣属词引齐国佐之言有曰五伯之伯也勤而抚
 之以役王命楚庄乃中国大义所当攘却而所谓勤
 而抚之以役王命者于宋襄秦穆亦何取焉传言穆
 伯西戎孟子亦言其用百里奚而伯要是止伯西戎
 伯乃当时矜尚之词而非能以尊奖王室如桓文为
 伯主也杜氏谓夏伯昆吾商伯大彭豕韦与桓文共
 称五伯为是不然何以孔子亦但曰其事则齐桓晋
卷三 第 29a 页 WYG0169-0150c.png
 文而已耶 临川吴氏曰是时管仲为政四年矣教
 齐桓纠合诸侯以图伯而始为此会也 陈氏曰春
 秋非主兵皆序爵于是序齐于宋之上而独爵齐将
 予齐以伯也四国称人意当带说不重盖四国称人
 而齐以爵书时因楚僣王虏蔡侯宋万弑君而列国
 诸侯漫无统纪春秋为王室诸夏忧将予齐以伯故
 如此
夏六月齐人(桓/)灭遂(遂舜之后子爵国汉济北国蛇丘/有遂乡蛇丘在今兖州府宁阳县)
卷三 第 29b 页 WYG0169-0150d.png
 (西界而遂在蛇丘西北当在今济南府肥城县南界/盖北近齐而南界于鲁其西南则亦去卫与曹皆不)
 (远者/也)
 遂人不会北杏罪未至可灭也桓遽灭之要之灭谭
 灭遂不过假公义为拓土开疆之计又示威以灭小
 国将以胁大国也故春秋深责之 季氏私考齐称
 人将卑师少也自此至闵二年迁阳凡齐兵未有不
 称人者虽以不欲劳民之故亦见其兵精而不贵于
 多也
卷三 第 30a 页 WYG0169-0151a.png
秋七月
冬公会齐侯盟于柯(柯齐邑在今东平州/东阿县鲁北境地)
 资中黄氏以纠乃僖公之子不得称世雠惜鲁力不
 足以纳尔小白既立以鲁纳纠之故交兵互有胜负
 既而为柯之盟以平自此不当复相雠矣夫罪止在
 襄而纠小白皆僖之子故柯盟无所讳者此也公与
 齐侯皆书其爵以为可以平者此也 属词齐桓结
 诸侯以图伯师次于郎而鲁不服既会于北杏公始
卷三 第 30b 页 WYG0169-0151b.png
 会之盟则柯之盟齐志也 李廉曰当时修伯非得
 鲁则不足为重故如公羊所称曹子之事捐小利用
 伯术以收鲁容或有之鲁亦知齐欲以信求诸侯故
 因盟以求地而公羊遂夸大之尔盖鲁自长勺乘丘
 之胜国势稍振齐不敢以待谭遂之术待鲁而多方
 以求之屈己于归田之请迁延于姻好之成示威于
 三国之伐耀武于戎捷之献而鲁自是不敢有从违
 之心矣九合之盛亦原于此 公不及北杏之会桓
卷三 第 31a 页 WYG0169-0151c.png
 公既灭遂惧其见讨故与之盟于此
十有四年齐人(桓/)陈人(宣/)曹人(庄/)伐宋
 按北杏之会齐桓以宋万弑闵公而为会以定宋桓
 之位所谓定宋乱者是也宋大国上公见齐桓一旦
 欲专征在其上且不谓其伯业果成也虽受其定位
 之惠而心尚不服所谓背北杏之会者意盖如此
 胡传诸侯伐宋其称人者将卑师少也齐自管仲得
 政灭谭之后二十年间未尝遣大夫为主将亦未尝
卷三 第 31b 页 WYG0169-0151d.png
 动大众出侵伐盖以制用兵而赋于民薄矣故能南
 摧强楚西抑秦晋天下莫能与之争也或以为贬齐
 称人误矣 按内政之法五乡一师万人为一军比
 之周制万二千五百人为军者诚简便矣故曰桓文
 节制之师 张氏曰陈曹皆宋之邻不动远国亦简
 便之规模也
夏单伯会伐宋
 齐桓之兴欲假王命以示大顺故请师于周而王命
卷三 第 32a 页 WYG0169-0152a.png
 鲁遣单伯会伐宋取成于宋而还宋自此从齐独固
 伯业所赖居多焉 胡传宋人背北杏之会合诸侯
 而伐之者齐桓公也会伐者无贬焉故其辞平
秋七月荆(即楚/文王)入蔡
 荆以蔡侯归为欲服蔡也而北杏之会蔡人从齐是
 以荆入之 蔡哀侯为莘故绳息妫以语楚子致楚
 子灭息以息妫归又以息妫生堵敖及成王焉而未
 言事由哀侯灭息也遂伐蔡而入之楚熊赀兴兵以
卷三 第 32b 页 WYG0169-0152b.png
 悦妇人诚非矣然息之亡蔡之入则皆哀侯致之也
  季氏私考左氏好纪异闻喜谈女德故以蔡祸尽
 委之于息妫殊不知蔡者楚所由病中国之要道也
 苟非得蔡不能长驱中原此天下之大形势齐桓岂
 有不知顾威望尚轻无以济目前之急尔蔡不能支
 安得不南向而从楚乎 王氏经世李廉曰蔡为周
 室宗盟之长近于楚而长受楚祸中国之力有不及
 焉故自北杏之后齐之盟会蔡不复与矣蔡之始录
卷三 第 33a 页 WYG0169-0152c.png
 于经则会邓以惧楚终录于经则迁州来以避楚楚
 之始见于经曰败蔡终录于经曰围蔡齐晋之伯其
 极盛则侵蔡以伐楚其极衰则会召陵以救蔡而不
 能终于柏举之战吴操中国之权又以蔡故焉原一
 蔡之始终而中国消长之形荆楚强弱之变皆可见
 矣
冬单伯会齐侯宋公卫侯郑伯于鄄(鄄卫地今濮/州东有鄄亭)
 卫朔入国不通诸侯者九年郑突自遇垂不通诸侯
卷三 第 33b 页 WYG0169-0152d.png
 者十一年今皆不敢不至宋服故也子是齐伯略定
 矣 齐桓公脩伯业合诸侯假王命以示大顺以平
 宋乱而宋人服从欲归功天子故以单伯会诸侯
 是年郑杀子仪郑厉公复国会鄄即郑厉公也
十有五年春齐侯(桓/)宋公(桓/)陈侯(宣/)卫侯(惠/)郑伯(厉/)
于鄄
 踰年再会惧诸侯之离也 张氏曰传谓齐始伯指
 诸侯始定而言然鲁未信服是后宋犹主兵卫郑未
卷三 第 34a 页 WYG0169-0153a.png
 免复叛盖齐伯骎骎而诸侯之心犹未一也
夏夫人姜氏如齐
 以庄不与鄄之会故如齐以解之然自此不复如齐
 而遂再如莒矣以齐桓恶其行拒绝之也 张氏曰
 文姜不如齐八年矣至此复如齐桓公欲求鲁好以
 定伯业而不之拒也夫文姜播恶于襄公之世桓公
 绝之义也柰何以欲求鲁之故而不鉴覆车之辙乎
 春秋特书以累桓也
卷三 第 34b 页 WYG0169-0153b.png
秋宋人(桓/)齐人(桓/)邾人伐郳
 郳即小邾不欲从宋而专向鲁齐桓助宋争郳以胁
 鲁至僖公时鲁既亲齐则进郳为小邾子而仍使服
 鲁可以见伯者之用心矣 张氏曰郳宋之附庸不
 服宋齐桓为宋伐之此役为宋而兴也故宋序齐上
  胡传伯者之先诸侯专征也非伯者而先诸侯主
 兵也此齐桓之师何以序宋下犹未成乎伯也二十
 七年同盟于幽天下与之然后成乎伯
卷三 第 35a 页 WYG0169-0153c.png
郑人侵宋
 张氏曰间诸侯伐郳而侵宋不诚服齐以背二鄄之
 会郑之反覆于齐楚之间盖始于此故书侵以恶之
冬十月
十有六年春王正月
夏宋人(桓/)齐人(桓/)卫人(惠/)伐郑
 孙氏曰郑背鄄之两会侵宋故齐桓帅诸侯伐之齐
 序宋下与伐郳同 许氏曰中国诸侯宋为大既为
卷三 第 35b 页 WYG0169-0153d.png
 之服郳又为之报郑宋盖自是与齐为一宋亲而中
 国诸侯定矣
秋荆伐郑(荆患自蔡/及郑矣)
 李廉曰郑桓公始寄帑于虢郐得十邑而国之前莘
 后河左济右洛实春秋要领之国而南北之枢纽也
 楚祸及郑始此而终春秋为伯主之轻重焉
冬十有二月会齐侯宋公(桓/)陈侯(宣/)卫侯(惠/)郑伯(厉/)
男滑伯滕子同盟于幽(滑国在河南偃师县南二十里/有古滑国近在洛阳王城之东)
卷三 第 36a 页 WYG0169-0154a.png
 (巩县之西去郑汜水不/远与公次之滑不同)
 属词公既盟齐侯于柯而二鄄之会不至此同盟于
 幽诸侯皆在而鲁犹以微者行是以有公子结之盟
 三国西鄙之伐 临川吴氏曰齐自北杏以后屡合
 诸侯皆有会而无盟以诸侯之心未一也至此以郑
 服始合九国为此盟此桓纠合诸侯一匡天下之始
 自入春秋以来所未有之事也然犹未敢专主盟之
 权故曰同盟至僖二年盟于贯齐始为盟主而自此
卷三 第 36b 页 WYG0169-0154b.png
 以后不复书同矣按此说是盖由诸国同词以推崇
 伯主而为盟想载书亦自有同心推戴之言故书同
 若鲁郑之未同心是后来事不书公公实未亲往以
 为恶失信者非也
邾子克卒(邾子琐立时克卒距隐元年计五十二年矣/仪父与盟 若有二三十岁不应若此高寿)
 (以此知克乃仪父子而/仪父自是名非字也)
十有七年春齐人执郑詹
 郑不朝齐齐人以伯令召而执之也 按召詹至齐
卷三 第 37a 页 WYG0169-0154c.png
 而执之是矣不朝齐之说似未必然盖侵宋之事起
 于詹郑伯盟幽言其故故召而执之尔 胡传书齐
 人执詹恶齐之词也郑既侵宋又不朝齐詹为执政
 盖用事之臣也其见执宜矣而以恶齐何也以责人
 之心责己则尽道以爱己之心爱人则尽仁此春秋
 待齐之意也
夏齐人歼于遂
 胡传歼尽也齐灭遂使人戍之遂之馀民饮戍者酒
卷三 第 37b 页 WYG0169-0154d.png
 而杀之齐人歼焉春秋书此者见齐人灭遂恃强凌
 弱非伐罪吊民之师遂人书灭乃亡国之善辞上下
 之同力也 临川吴氏曰齐桓伯事方兴而以强大
 吞弱小灭遂而虑遂之遗民不服故遣齐之民戍守
 其地以无罪灭遂固已失遂人之心矣而齐之戍者
 或又凌虐其民故遂人积怒而尽杀之 胡传上下
 同力下与上同力于此举上见上与下同力则在灭
 遂上见即灭遂谓之上下同力亦可也
卷三 第 38a 页 WYG0169-0155a.png
秋郑詹自齐逃来(詹时/在齐)
 胡传谷梁子曰逃义曰逃逃者匹夫之事詹之见执
 不能以理自明也而反效匹夫之行遁逃苟免越在
 他国不亦贱乎特书曰逃以著其幸免而不知命之
 罪也齐桓始霸同盟于幽而鲁首叛盟受其逋逃亏
 信义矣书自齐逃来又以罪鲁也 属词齐桓同盟
 于幽郑伯在焉而改岁即书执郑詹必郑人于桓公
 伯令有未尽从者既又不能正名其罪而缓之使逸
卷三 第 38b 页 WYG0169-0155b.png
 岂非创伯之初人情未协有难以深罪者乎故经书
 之见以力服人者有时而穷也不然桓公管仲为政
 而罪人得越境以逃乎当其时鲁侯未至而戍人歼
 于遂则笔削之意可识矣 季氏私考詹见齐之始
 伯鲁犹怀疑故逃来以相托书自齐逃来见鲁不当
 叛齐以为逋逃主也齐自此治鲁而不治郑以阻挠
 伯事者在鲁尔此可见鲁不服齐之验矣
冬多麋
卷三 第 39a 页 WYG0169-0155c.png
 五行志刘向以为麋盖牝兽之淫者时庄公将娶齐
 之淫女其象先见如此
十有八年春王三月日有食之
夏公追戎于济西(济水/之西)
 胡传此未有言侵伐者而书追戎是不觉其来已去
 而追之也为国无武备启戎心而不知警危道也春
 秋之意其必未雨而彻桑土閒暇而明政刑 鲁之
 失不在于追戎之时而在于追戎之前故春秋讥之
卷三 第 39b 页 WYG0169-0155d.png
 示弭患于未然之道也
秋有蜮(蜮名短狐含沙射人水中影/中辄病者江淮间多有之)
 孔氏曰蜮如鳖三足南越妇人多淫其地多蜮时公
 取齐淫女为夫人故其象如此
冬十月
十有九年春王正月
夏四月
秋公子结媵陈人(宣/)之妇于鄄遂及齐侯(桓/)宋公(桓/)
卷三 第 40a 页 WYG0169-0156a.png
 (结盖/惠)
 胡传遂者专事之词 媵程伊川谓鄄之巨室嫁女
 于陈人结自以其庶女往媵之也 属词公子结以
 送女于鄄遇齐宋将伐鲁遂与二君盟以求缓师然
 不免轻以失人矣故卒不免于伐
夫人姜氏如莒(莒必鲁之外姻/故托故而往)
冬齐人(桓/)宋人(桓/)陈人(宣/)伐我西鄙
 胡传奉词曰伐其称人将卑师少也结方与二国盟
卷三 第 40b 页 WYG0169-0156b.png
 则其来伐我何也齐桓始霸责鲁不恭所谓失已与
 人以招寇也 吴氏曰结送已女为媵而遂与伯主
 大国盟不恭也是以见伐陈亦以结媵其国人之妇
 而轻慢伯主故与齐宋同来伐结不知礼而为私为
 公两失欢好礼之不可不谨也如是凡外兵加鲁四
 境言某鄙后同此
二十年春王二月夫人姜氏如莒
 汪氏曰文姜以桓三年至自齐至是盖年六十矣淫
卷三 第 41a 页 WYG0169-0156c.png
 姣之行老而弥甚比岁如莒备书不削虽国恶不容
 讳也
夏齐大灾(天火以夏书/连月有灾也)
 其志彼来告此往吊也
秋七月
冬齐人伐戎
 季氏私考戎在鲁西南而为鲁患齐为鲁伐戎示以
 威而怀以德其亦服鲁之术欤 家氏曰是时周有
卷三 第 41b 页 WYG0169-0156d.png
 子颓之乱齐桓为盟主若罔闻知郑虢以兵讨乱杀
 子颓王入于王城而齐不能预去年伐鲁今年伐戎
 大率逐利以自私于王室何有
二十有一年春王正月
夏五月辛酉郑伯突卒(厉公卒子/文公捷立)
 张氏曰篡弑窃国之人而春秋终始君之且复记其
 卒于位所以著乱贼得终王法不行为世之所由乱
 也
卷三 第 42a 页 WYG0169-0157a.png
秋七月戊戌夫人姜氏(文/姜)
 黄震氏曰文姜之恶极矣春秋终始以夫人之礼书
 之实书其事而善恶自见尔
冬十有二月葬郑厉公
 八月乃葬缓
二十有二年春王正月肆大眚
 按书称𤯝灾肆赦𤯝过误也大过误当赦者也季氏
 私考以庄公幼年嗣位制于文姜群臣以不协其国
卷三 第 42b 页 WYG0169-0157b.png
 人以拂意而陷于大过误者多矣至是文姜既没公
 论渐明于是肆赦大𤯝焉书盖予之之辞第以为由
 于齐令则未必然也胡传讥失刑之说恐非
癸丑葬我小君文姜
 王氏经世按周人以讳事神名终将讳之故易之以
 谥末世滋蔓降及匹夫爰暨妇人无外行于礼当系
 夫之谥取其夫谥冠于姓之上诗称庄姜宣姜共姜
 春秋宋共姬即其义也妇人法无谥也生以夫国冠
卷三 第 43a 页 WYG0169-0157c.png
 之韩姞秦姬是也死以夫谥冠之庄姜定姒是也末
 世别为作谥如景王未崩后称穆后皆非礼也鲁文
 姜弑逆淫乱之人得罪宗庙国人之所不容今不诛
 而死纵以子母之故不忍弃绝葬之足矣又别为之
 谥曰文而不复系于桓公可乎自是鲁国从而效尤
 哀姜成风声姜敬嬴齐姜穆姜齐归皆别立谥不复
 系于夫矣且妾母当之不正益甚矣
陈人杀其公子御寇
卷三 第 43b 页 WYG0169-0157d.png
 季氏私考公子御寇陈国卿也是时陈从齐伯每与
 会盟而御寇以贵卿当国必劝其君以急于趋事者
 但人习怠心惮于供亿其徵求未免过严此御寇所
 以取怨而为豪强之所欲杀也故胡氏以为国乱无
 政众人擅杀而不出于其君则称人与张氏谓御寇
 自处失其道刘氏谓御寇为人足以杀其身说不合
 者殆如此
夏五月
卷三 第 44a 页 WYG0169-0158a.png
秋七月丙申及齐高傒盟于防
 齐桓以鲁庄请婚而先以高傒盟公于防没公而不
 书讳之也
及高傒盟防纳币观社遇谷盟扈如齐逆女
 初庄公内有所嫌(为纳/纠)重于从齐至是以请婚故每
 屈己以求齐如盟高傒亲纳币观社遇谷盟扈亲逆
 女婚好既合而后与齐同盟于幽齐桓亦以非致鲁
 不可以成伯因婚好之合委曲调顺凡十有馀载而
卷三 第 44b 页 WYG0169-0158b.png
 后致公子会其务在得鲁如此既又会于城濮而后
 伐卫遇于鲁济而后伐山戎且躬来献捷以鲁人望
 其汲汲于得之者诚为已欲图伯不专为婚好而亲
 鲁也
冬公如齐纳币
 胡传盟不言公讳与高傒盟也来议结婚娶仇人女
 大恶也娶者其为吉下主乎已上主乎宗庙以为有
 人之心者宜于此焉变矣公亲如齐纳币则不待贬
卷三 第 45a 页 WYG0169-0158c.png
 也 庄公受制于母年长而不得娶母既死急于娶
 故于丧制中屈己与齐大夫盟而求婚焉齐之许未
 坚故公自如齐纳币
二十有三年春公至自齐
 为取雠女而行归而亦饮至于庙也故书至
祭叔来聘
 属词祭叔者祭公之弟不言天王使则非王命矣祭
 畿内诸侯故得以聘书志其实也
卷三 第 45b 页 WYG0169-0158d.png
夏公如齐观社
 程子曰婚议尚迟故公以观社为名再往请议后一
 年方逆盖齐难之(当时齐于婚议亦何疑想齐女年/尚未笄欲少待尔改疑为迟以此)
 此见齐俗之社非公之所当观诸侯之祀非诸侯之
 所当会所谓君举必书书而不法后嗣何观者此也
  吴氏曰齐俗每因祭社则蒐军实以夸示威众而
 聚人观之故庄公得托此为名以如齐 按齐社聚
 人观游如后世里社祭赛陈百戏以观于人之谓也
卷三 第 46a 页 WYG0169-0159a.png
公至自齐
荆人来聘
 属词楚成即位欲窥上国故来聘使介辞命未能成
 礼鲁不庙受故称人齐桓方有事于楚故鲁不报
公及齐侯遇于谷
 庄公急于得偶数相会盟齐故与之从简礼而为此
 会
萧叔朝公
卷三 第 46b 页 WYG0169-0159b.png
 资中黄氏曰萧叔本朝齐因公在谷故就朝盖前此
 未尝相见故行朝礼又齐与鲁遇萧叔在焉自不得
 不见又遇礼简易诸侯体敌可用遇礼萧是附庸虽
 邂逅于理应朝
秋丹桓宫楹(楹柱/也)
冬十有一月曹伯射姑卒(庄公卒子僖公立在明/年即戎所立之赤也)
十有二月甲寅公会齐侯盟于扈(扈齐地孙明复鲁人/其以为齐地必有所)
 (据矣杜氏谓郑地乃/文宣时会盟之扈尔)
卷三 第 47a 页 WYG0169-0159c.png
 公既如齐纳币齐犹难之而未许以期及与齐侯遇
 谷以要结之而犹未可必公与齐侯盟以信要之而
 后许焉则扈之盟鲁志也亦齐志也 庄公三十六
 而尚无内主是不能裁以义三十六而尚无继体是
 不能合乎礼以社稷之事则旷焉莫与任之以宗庙
 之祭则阙焉莫与主之其为不孝也不亦甚乎春秋
 所以详书以戒后也
二十有四年春王三月刻桓宫桷
卷三 第 47b 页 WYG0169-0159d.png
 刻镂也桷椽也于砻斲之外又加刻镂之工也(刻是/重加)
 (彩画画亦谓之刻若云雕刻/则非矣盖椽不可加雕刻也) 按文姜将祔桓公庙
 故丹桓宫之楹而刻其桷盖新其庙以便主入而祔
 祭尔胡传以为新娶之哀姜将见庙故为盛饰以誇
 示之非矣果尔则祖庙亦当见者也他公庙更久于
 桓必尤当新曷为他庙不新而独新桓庙乎御孙以
 侈为恶之大亦未必指忘雠为言隐讽之如此也
葬曹庄公
卷三 第 48a 页 WYG0169-0160a.png
夏公如齐逆女
秋公至自齐
 胡传谷梁子曰亲迎常事也不志此其志何也不正
 其亲迎于仇人之国也 王氏经世按纳币遣大夫
 者也而公如齐亲迎或于境或于馆礼之节也而以
 纳币既如齐则亲迎自不容不再至齐矣委宗庙社
 稷之重仆仆于齐在常婚犹为非礼辱身而况所求
 以自配者乃杀其父者之女乎
卷三 第 48b 页 WYG0169-0160b.png
八月丁丑夫人姜氏入
 胡传何以不致不可见乎宗庙也姜氏齐襄公之女
 入者不顺之辞以宗庙为弗受也婚义以正始为先
 而公不与夫人皆至姜氏不从公而入已失夫妇之
 正弑闵孙邾之乱兆矣庄公不胜其母越礼踰时俟
 仇人之女荐舍于宗庙以成好合卒使宗嗣不立弑
 逆相仍几至亡国故春秋详书其事以见庄公之不
 孝为后戒也 按庄公为娶仇女既数数然汲汲然
卷三 第 49a 页 WYG0169-0160c.png
 要结之夏如齐逆至秋八月踰时乃至彼此皆不能
 正始甚矣书逆女以病公书入见其不顺以恶哀姜
 亦所以讥齐桓也
戊寅大夫宗妇觌用币(宗妇同宗诸/大夫之妇)
 胡传礼夫人至大夫郊迎明日执贽以见宗妇大夫
 之妻也公事曰见私事曰觌见夫人礼也曷为以私
 言之夫人不可见乎宗庙则不可以临群臣故以私
 言之也觌用币何以书男贽大者玉帛小者禽鸟以
卷三 第 49b 页 WYG0169-0160d.png
 章物也女贽不过榛栗枣修以告虔也今男女同贽
 是无别也公子牙庆父之乱兆矣春秋详书正始之
 道也 忘父子之亲故见夫人书觌见其非义乱男
 女之别故觌用币特书见其非礼二意俱见庄公之
 非 汪氏曰男女有别人伦之本也庄公使大夫宗
 妇同贽俱觌而致哀姜通共仲卒有弑君之祸春秋
 书娶夫人惟此最详自盟防纳币于始至宗妇觌用
 币于终见于经书其事十有四以其礼之非常故辞
卷三 第 50a 页 WYG0169-0161a.png
 繁而不杀如此
大水
冬戎侵曹曹羁出奔陈赤归于曹(赤戎之外孙/曹僖公也)
 胡传杜预谓羁盖曹世子也曹伯已葬犹不称爵者
 以微弱不能君故为戎所逐尔赤者曹之庶公子归
 易词也宋人执郑祭仲而忽出突归权在宋也戎侵
 曹而羁出赤归制在戎也使郑忽曹羁明而能断虽
 有宋戎之众突赤之孽何缘而起以国储君副不能
卷三 第 50b 页 WYG0169-0161b.png
 自定其位于谁责而可故虽以国氏皆不书爵为居
 正者之戒 桓公始伯尝一伐戎而戎侵曹不能治
 故戎制诸夏废置人君亦以病齐桓也
郭公
 季氏私考春秋时别无郭国疑即东虢也武王封文
 王弟虢仲于虢谓之东虢即今荥阳县地荥阳之西
 今为汜水虎牢皆虢封内而京制二邑处乎其间春
 秋初虢君失德而二邑为郑所有左氏所谓制岩邑
卷三 第 51a 页 WYG0169-0161c.png
 虢叔死焉者即此虢叔虽死而故国尚存至是始亡
 虢亡而其地尽入于郑矣叔死制者君之字当时别
 有一西虢盖仲之弟 胡传此郭公也义不可晓而
 先儒或以为郭亡者于传有之齐桓公之郭问父老
 曰郭何故亡曰以其善善而恶恶也公曰若子之言
 乃贤君也何至于亡父老曰郭君善善不能用恶恶
 不能去所以亡也考其时与事谓之郭亡理或然也
 夫善善而不能用则无贵于知其善恶恶而不能去
卷三 第 51b 页 WYG0169-0161d.png
 则无贵于知其恶未之或知者犹有所觊也夫既或
 知之矣不能行其所知君子所以高举远引小人所
 以肆行而无忌惮也然则非有能亡郭者郭自亡尔
二十有五年春陈侯(宣/)使女叔来聘(女即汝周畿内地/今汝州是也周大)
 (夫之采邑而因以为氏女叔/者王命仕于陈以为卿者也)
 始结陈好也汝氏叔字
夏五月癸丑卫侯朔卒(惠公卒子/懿公立)
 不葬齐桓方假王命伯诸侯而卫人伐周以立子颓
卷三 第 52a 页 WYG0169-0162a.png
 故鲁不敢复亲卫观齐桓将伐卫而先会公于城濮
 意可见也
六月辛未朔日有食之鼓用牲于社
 胡传周官鼓人救日月则诏王鼓大仆凡军旅田役
 赞王鼓救日月亦如之诸侯用币于社伐鼓于朝退
 而自责皆恐惧修省以答天意而不敢忽也然则鼓
 用牲于社何以书讥不鼓于朝而鼓于社又用牲则
 非礼矣 惟天子得鼓于社盖社阴之神天子以尊
卷三 第 52b 页 WYG0169-0162b.png
 临卑责神之纵阴以侵阳也诸侯鼓于朝以朝已之
 所居义惟责已不敢同于天子也
伯姬归于杞
 胡传书归以志不亲迎之失也 伯姬庄公女公年
 三十七始娶哀姜当时割臂盟公如孟任辈必先有
 所出矣归把为德公一作惠公夫人二十七年德公
 将来朝而先之以伯姬虞不敬也于是始降而称伯
秋大水鼓用牲于社于门(国/门)
卷三 第 53a 页 WYG0169-0162c.png
 社与国门非所以致水灾者自古岂有伐鼓用牲救
 水灾之礼乎周宣王救旱虽云靡神不举然必以侧
 身修行为之本非泛然求诸祈禳之末而已也
冬公子友如陈
 报女叔之聘也 属词齐桓始伯鲁与陈皆同盟于
 幽而陈相原仲与季友有旧故是年春陈女叔来聘
 而冬友即如陈报聘传曰始结陈好也春秋初惟二
 国之聘得邦交遗意
卷三 第 53b 页 WYG0169-0162d.png
二十有六年春公伐戎
 戎尝侵我公追之济西而未能报也公从伯既定乃
 亲伐之
夏公至自伐戎
曹杀其大夫
 季氏私考曹大夫不名杀者非一人也义见文七年
 宋人杀大夫下曹赤因戎得立国事遂制于戎诸大
 夫之所不服也必有阴以其事愬鲁者鲁有济西之
卷三 第 54a 页 WYG0169-0163a.png
 怨本欲报戎故因戎侵曹而遂致伐焉曹所以敢于
 杀其诸大夫者为戎故也而赤与戎为党残忍不君
 之罪著矣 属词陈氏谓曹赤篡而杀其大夫必有
 不义其君者盖赤之所杀必忠于羁于赤无君臣之
 分者也赤既君曹以讨罪告故称国以杀 黄氏震
 曰鲁伐戎曹大夫之不与赤者预闻其谋故赤杀之
秋公会宋人(桓/)齐人(桓/)伐徐(徐伯益之后嬴姓子爵国/故城在今泗州北五十里)
 胡传按书伯禽尝征徐戎则戎在徐州之域为鲁患
卷三 第 54b 页 WYG0169-0163b.png
 旧矣是年春公伐戎秋又伐徐者必戎与徐合兵表
 里为鲁国之患也故虽齐宋将卑师少而公独亲行
 其不致者役不淹时而齐人同会则无危殆之忧矣
  汪氏曰宋先于齐而公书会则宋主兵明矣时鲁
 治戎党特事起于鲁而邀齐以同事尔盖宋地比鲁
 尤近徐戎亦志于伐者也时则齐桓伯业未盛亦若
 伐郳伐郑之先宋也明年盟幽而后授之诸侯故二
 十八年救郑宋序齐下
卷三 第 55a 页 WYG0169-0163c.png
冬十有二月癸亥朔日有食之
二十有七年春公会把伯姬于洮(洮鲁地/)
 胡传伯姬庄公之女非事而特会于洮爱其女之过
 而不能节之以礼此春秋之所禁也故书 属词伯
 姬以前二年归把至此会公于洮冬乃归宁皆为把
 伯来朝先为之地也说者但讥庄公出会其女而不
 知大不字小之失一至于此
夏六月公会齐侯(桓/)宋公(桓/)陈侯(宣/)郑伯(文/)同盟于幽
卷三 第 55b 页 WYG0169-0163d.png
 季氏私考宋桓公惧人心之未一乎齐也故复合诸
 侯而为此盟自此并推为伯而齐桓遂专征伐矣
 胡传前此郑伯尝贰于齐矣至是齐桓强盛有伯中
 国攘夷狄之势诸侯皆归之郑伯于是焉有畏服之
 心其得与于盟所欲也故特书同谷梁子所谓于是
 而后授之诸侯是也其授之诸侯齐侯得众也视他
 盟为愈矣 凡伯者之盟皆称会伯者为盟而公会
 之也此后伯者合诸侯之盟二十一皆同此 后幽
卷三 第 56a 页 WYG0169-0164a.png
 同盟鲁与而郑服诸侯不复携贰矣要之亦是同心
 同词推戴齐桓为盟桓尚未主此盟也贯以后则皆
 桓主盟无事于诸侯之同矣 是时鲁宋郑皆至而
 卫独不来故明年伐卫
秋公子友如陈(宣/)葬原仲(原周畿内邑今济源县西北/一十五里有原城仲字本原)
 (大夫而王命仕于/陈以为卿者也)
 此公子友之私事而请于君以行也 王氏经世按
 直书公子友如陈葬原仲不待贬而义自见者也胡
卷三 第 56b 页 WYG0169-0164b.png
 氏谓通季子之私行而无贬者乃春秋端本之意谓
 王臣私交乃始乱而末流至于大夫交政于中国恐
 非经本旨 季氏私考谓是时庆父专掌国政与公
 子牙比周友必有不合于心而托此以去遂不复归
 书此所以为季子来归张本尔
冬把伯姬来
 胡传左氏曰归宁也礼父母在岁一归宁春会于洮
 矣冬又归鲁故知其不当来也来而必书春秋于男
卷三 第 57a 页 WYG0169-0164c.png
 女往来之际严矣 伯姬固不当来然因伯姬之所
 以来为把伯来朝之地则公之所以待把者亦似少
 恩礼矣于伯姬之来见把非礼于伯姬之所以来亦
 见公之少恩
莒庆来逆叔姬
 胡传莒庆莒大夫也叔姬庄公女也不曰逆女而曰
 逆叔姬叔盖字也何以称字大夫自逆则称字为其
 君逆则称女尊卑之别也何以书诸侯嫁女于大夫
卷三 第 57b 页 WYG0169-0164d.png
 而公自主之非礼也 传中何以称字是尊卑之别
 何以书是讥公失尊卑之别而自主婚也
把伯来朝
 高氏以为致伯姬非也盖因伯姬之来先为之地故
 敢来朝前是恐鲁责其不能备礼为不恭也 季氏
 私考把伯为庄公婿且属于鲁此其所以来朝欤杞
 伯不能自强求庇于鲁使其妻先来通问非以礼正
 国者矣 把始封为公不可考入春秋以来初称侯
卷三 第 58a 页 WYG0169-0165a.png
 今称伯后又称子实为朝觐贡赋不能供其费而渐
 以伯与子之礼从事故圣人因其自称而称之如此
公会齐侯于城濮(城濮/卫地)
 按幽再同盟大会也而卫懿不与齐于卫不可不图
 矣今为城濮之会盖齐以鲁卫兄弟之国而使鲁说
 之来归尔卫竟不至所以齐于次年伐卫声卫立子
 颓之罪要亦是假之之辞以为谋伐卫者亦似非盖
 会卫地而谋伐卫既无是理公既与谋而不从行恐
卷三 第 58b 页 WYG0169-0165b.png
 亦无是事然则以为谋伐卫者非也
二十有八年春王三月甲寅齐人(桓/)伐卫(懿/)卫人及齐
人战卫人败绩(战不地于/卫都也)
 王氏经世按卫立子颓其罪固不容诛然已越十年
 而卫君又易世矣当其时桓公方图伯事乃不能讨
 及郑伯纳王至是王锡齐侯命使讨而后行焉此已
 晚矣乃又为义不究取赂而还是得为天讨乎考之
 去年同盟于幽卫已不至桓公母亦本有忿卫之心
卷三 第 59a 页 WYG0169-0165c.png
 因假王命以伐之耳春秋书曰齐人伐卫卫人及齐
 人战卫人败绩卫之敢抗伯主而即以甲寅来伐之
 日与之战假王命以修已怨无亦齐自有阙焉所谓
 直书而义自见者也然则书及之义不过为志乎是
 战而已凡书战皆讥也春秋固疾卫而亦未见其予
 齐也
夏四月丁未邾子琐卒(文公蘧/蒢立)
秋荆伐郑
卷三 第 59b 页 WYG0169-0165d.png
 李廉曰此为齐桓安攘之始事齐宋将卑师少而公
 独亲行公亦善于佐桓矣是时楚文王卒国有内难
 楚兵不至中国者十年今子元又以尝试齐而伐郑
 公不顾荆人一聘之私而勇往于伯主之义亦春秋
 所予也
公会齐人(桓/)宋人(桓/)救郑
 程氏曰齐桓伯主鲁望国宋王者之后此救郑制楚
 之始盖天下大势所在也 胡传按左氏楚令尹子
卷三 第 60a 页 WYG0169-0166a.png
 元无故以车六百乘伐郑入自纯门是淩弱暴寡之
 师也故以州举狄之也郑人将奔桐丘诸侯救之楚
 师夜遁是得救急恤邻之义也故书救郑善之也齐
 宋称人将卑师少桓公主兵攘夷狄安中国之事见
 矣 赵汸氏曰齐侯以庄公能师者也故伐齐救郑
 皆请公自将以为功而齐人宋人属焉桓公可谓善
 用诸侯者矣
冬筑郿(郿邑当在郓城西北范县界上与秦台相近北/近齐南近曹即济西地也而郿秦二邑近郓其)
卷三 第 60b 页 WYG0169-0166b.png
 (为此筑岂以戎尝出没/其间欲设备而然欤)
 属词凡城必有郛郭楼橹之制郿下邑非要害制不
 备故曰筑与筑囿同然非饥岁之所当为也
大无麦禾
 此麦禾乃公家藏之仓廪者也 胡传麦熟于夏禾
 成在秋而书于冬者庄公惟宫室台榭是崇是饰费
 用浸广调度不充有司会计岁入之多寡虚实然后
 知仓廪之竭也故于岁杪而书曰大无麦禾大无者
卷三 第 61a 页 WYG0169-0166c.png
 仓廪皆竭之词民事古人所急食者养民之本不敦
 其本而肆侈心何以为国故下书臧孙告籴以病公
 而戒来世为国之不知务也
臧孙辰告籴于齐(是为文仲公子彄之曾孙/也彄食邑于臧因以为氏)
 胡传刘敞曰不言如齐告籴而曰告籴于齐者言如
 齐则其辞缓告籴于齐则其情急所以讥大臣任国
 事治名而不治实之蔽也鲁人悦其名而以急病让
 夷为功君子责其实而以不能务农重谷节用爱人
卷三 第 61b 页 WYG0169-0166d.png
 为罪 臧孙急病让夷有爱民之名而不能务农重
 谷是无爱民之实也 国语文仲以鬯圭与玉磬如
 齐齐人归其玉而与之籴当时若不遇齐桓则鲁之
 民必至转于沟壑矣
二十有九年春新延厩(庄公好武欲养/马故新延厩)
 胡传言新者有故也何以书古之君人者必时视民
 之所勤民勤于力则功筑罕民勤于食则百事废大
 无麦禾告籴于齐冬筑郿春新延厩以其用民力为
卷三 第 62a 页 WYG0169-0167a.png
 已悉矣 府谓之长欲财之有馀厩谓之延欲马之
 富也
夏郑人(文/)侵许
 张氏曰许郑世雠也然许自盟幽之后不与齐桓之
 会郑人侵之或齐之命欤自后许始从中国 郑之
 侵许岂以去年荆伐郑得许人为向导欤
秋有蜚
 蜚青色虫非中原所有南越盛暑男女同川而浴淫
卷三 第 62b 页 WYG0169-0167b.png
 风所生为虫臭恶盖亦娶齐淫女之徵应也
冬十有二月纪叔姬卒
 庄公以为姑而为之服大功之服与伯姬同春秋以
 叔不为国亡变其所守特录之以劝后世如此
城诸及防(诸即今青州府诸城县季氏私考以诸城在/莒东北距鲁五百馀里鲁安得有此远邑以)
 (为诸乃纪邑为齐所并而以近莒控制为难齐桓久/欲得酅而贤叔姬不可使丧祭无主乃使鲁先受诸)
 (以为纪存宗祀于此其实以诸易酅也故叔姬方卒/而鲁即城诸为此防在齐南鲁北境上因城诸并城)
 (防乘齐善意为之/因得以备齐尔)
卷三 第 63a 页 WYG0169-0167c.png
 左氏以为时在夏时十月固不为不时然当大无麦
 禾告籴之时则自有非其时者而不当例于常例农
 隙之时为时也
三十年春王正月
夏师次于成
 谷梁此次以为欲救鄣杜氏以为齐将降鄣故设备
 按鄣乃纪之附庸必齐约鲁围鄣公不忍于齐命又
 不敢违佯为待命于成而顿兵次止尔
卷三 第 63b 页 WYG0169-0167d.png
秋七月齐人降鄣(齐太公支孙封于章今东平州东三/十里有章城即此盖在遂西而北邻)
 (于齐/者也)
 胡传鄣者纪之附庸齐人不道肆其强力胁使降附
 不书鄣降而曰降鄣者以齐之强故罪之深如此也
  当时未尝加兵于其国但遥以兵威胁使降附尔
  家铉翁曰鲁齐降郕郕降于力既屈之后齐降鄣
 降于兵未加之前是也
八月癸亥葬纪叔姬
卷三 第 64a 页 WYG0169-0168a.png
 胡传灭国不葬此何以葬贤叔姬也纪侯既卒不归
 宗国而归于酅所谓秉节守义不以亡故而暌妇道
 者也故系之于纪而录其卒葬先儒谓贤而得书是
 也贤而得书所以为后世劝也 属词娣卒葬史不
 书此以国亡君没无为主后故鲁君为服姑姊妹之
 服而吊丧会葬皆用殊礼史书于策以明叔姬妇节
 之高见庄公恤典之厚如此也
九月庚午朔日有食之鼓用牲于社
卷三 第 64b 页 WYG0169-0168b.png
冬公及齐侯(桓/)遇于鲁济(谋伐山戎也以/其病燕故也)
 济水历齐鲁界在齐界为齐济在鲁界为鲁济今曰
 鲁济地在济宁州钜野县鲁济之西谓之济西而在
 东阿以北者即齐济矣
齐人伐山戎(北狄即古无终也今蓟州遵化县有古无/终县地自此至永平府地方皆山戎地)
 胡传齐人者齐侯也其称人讥伐戎也桓不务德勤
 兵远伐不正王法以讥其罪则将开后世之君劳中
 国而事外夷舍近政而贵远略困吾民之力争不毛
卷三 第 65a 页 WYG0169-0168c.png
 之地其患有不胜言者故特贬而称人以为好武功
 而不修文德者之戒也 季氏私考当时山戎未见
 为患中国若边境寻常寇盗或有之此何足烦远征
 乎盖齐桓无因而伐托以病燕为辞也伐山戎非齐
 所急特为诸侯尚多未服欲立奇功以恐动中国尔
 其称人亦以示兵精而不劳馀力则诸侯将必惧此
 伯者以力服人之计也后此躬来献捷亦是此意
 史记山戎伐燕桓公救燕遂伐山戎至于孤竹命燕
卷三 第 65b 页 WYG0169-0168d.png
 君纳贡于周诸侯闻皆从之
三十有一年春筑台于郎
 胡传何以书厉民也去国筑台于远而不缘占候是
 为游观之所厉民以自乐也 徐氏曰郎泉台也未
 成为郎台既成为泉台
夏四月薛伯卒(鲁之薛邑盖与薛相近地将筑台于其/近地而因其告丧故往吊不然薛自朝)
 (隐之后未尝与诸侯会/盟鲁辄有此先施何耶)
 张氏曰薛始称伯盖降班而告终也
卷三 第 66a 页 WYG0169-0169a.png
筑台于薛(鲁/地)
六月齐侯来献戎捷(还师经鲁而亲来献捷焉齐/虽下鲁其实将以威鲁也)
 胡传齐伐山戎以其所得躬来誇示书来献者抑之
 也 属词齐桓欲身下诸侯以成伯业故假献捷至
 与国以成两君之好苟非齐侯身来成礼安敢直书
 齐侯来乎史乱名实应不至此
秋筑台于秦(鲁地今东昌府/范县南有秦亭)
冬不雨
卷三 第 66b 页 WYG0169-0169b.png
三十有二年春城小谷
 鲁因齐来献捷有以威胁之之意故城此以备齐也
 (此鲁邑非齐邑也杜预云谷城县城中有管仲井据/此又以为仲私邑非也 按孙明复谓曲阜西北有)
 (小谷城明复鲁人/其考此必详矣)
夏宋公(桓/)齐侯遇于梁丘(今兖州府城武/县东有梁丘城)
 齐为楚伐郑欲谋郑而请会于诸侯宋公请先会齐
 不以伯主自居以梁丘近宋而先之也
秋七月癸巳公子牙卒
卷三 第 67a 页 WYG0169-0169c.png
 公子牙庆父同母弟僖叔也是为叔孙氏 季氏私
 考庆父握兵三十馀年而牙与为党将拥立焉必声
 势相倚者也友季弟得政未专乌得而酖之万一牙
 就友酖庆父岂肯容友乎况友时已出游于陈故牙
 实自卒非酖杀也此说是使当时果有此事亦岂得
 不见于经乎然则谓季友酖叔牙以存鲁与胡氏之
 说皆非也 属词牙庄公庶弟公孙兹牙之子叔孙
 得臣牙之孙谥庄叔叔孙豹得臣之子侨如之弟
卷三 第 67b 页 WYG0169-0169d.png
八月癸亥公薨于路寝
 庐陵李氏曰鲁十二公得终于路寝者三公庄宣成
 而已又曰庄公在位三十二年乃无志不立之君也
 春秋自九年以前书逆王姬会伐卫次于滑狩于禚
 及围郕盟蔇纳纠皆罪其忘复雠之义也自十年以
 后齐桓方兴国事未立故长勺之役鲁势稍振两败
 宋师劫齐归地齐桓亦屈意纳鲁以成伯业故数年
 之间鲁国无事正当明其政刑以贻后嗣而乃受制
卷三 第 68a 页 WYG0169-0170a.png
 文姜娶仇女以续宗祀三年三至齐庭遇谷盟扈皆
 为姻好而出未闻秉礼之君若是也故自二十四年
 以前书纳币观社丹楹刻桷逆女用币皆为一经之
 特笔然多麋有蜮大水日食之迭见天意未忘乎鲁
 荆人祭叔萧叔把伯之迭至人心尚归乎鲁幽之盟
 城濮之会鲁济之遇伯主亦有资乎鲁宜可以有为
 也而乃勤民纵欲筑郿新厩城诸防城小谷一岁而
 三筑台焉坐置其国于宴安沈酣之域欲无危得乎
卷三 第 68b 页 WYG0169-0170b.png
 至于乱本之成始于文姜成于哀姜而孟任之嬖女
 公子之侮家道泯然矣岂特庆父之得兵权而已哉
 故张氏谓春秋罪其为风教之本而不免于首恶之
 诛也得之矣
冬十月己未子般卒
 按子般与闵公皆一娶九女中媵所生而僖公则生
 在哀姜未娶之先其母成风微贱而名不正与孟任
 同故僖虽长而未得立庄公之薨也立子般般未踰
卷三 第 69a 页 WYG0169-0170c.png
 年之君故称子般卒立闵公闵弑于是成季因国请
 复已也始自陈来归而立僖公焉以子般为孟任出
 非也以般之卒为庆父弑恐亦非盖内君未踰年而
 遇弑者不日以见其弑今般卒书日其非弑可知矣
 庆父因庄薨嗣子弱与叔牙比周而萌觊觎之念诚
 有之然谓使圉人荦贼般则或未必然也使果有此
 则岂不惧齐见讨而敢公然如齐于后日乎(季氏/说是)
 般非嫡子然受命于父为太子当立者也
卷三 第 69b 页 WYG0169-0170d.png
公子庆父如齐
 季氏私考庆父如齐以闵公幼弱无宠于哀姜而欲
 谋自立也齐桓不肯曲徇而听鲁竟立闵公此可见
 桓公知义不以私意专制诸侯之事明矣胡传以为
 书如齐见庆父主兵自恣国人不能制非也是时齐
 桓主伯方以大义正天下观他日哀姜与闻子弑犹
 不敢如齐而卒因讨缢亦可见矣庆父既弑子般岂
 敢公然如齐以犯桓公之讨乎故子般之卒非庆父
卷三 第 70a 页 WYG0169-0171a.png
 弑也乃自卒尔
狄伐邢(狄在中山以南连亘钜鹿之墟中山者今真定/府之定州钜鹿者今顺德府平乡县在卫之北)
 (而邢又其东北二面之冲者也邢邢侯爵国周/公庶子所封其国地今顺德府 台县是也)
戎侵曹一狄侵十二卫郑齐宋伐三邢晋郑围一卫灭
一温救一齐
 属词皆中国有伯后事齐桓始伯尝一伐戎而戎侵
 曹不能治既伐山戎又亲伐北戎而扬拒泉皋伊洛
 之戎入王城不能救狄为邢卫患桓公有存亡国之
卷三 第 70b 页 WYG0169-0171b.png
 功然邢溃而后迁邢卫灭而后戍卫甚至灭温以侵
 畿甸而不能讨晋文代兴亦治不及狄焉盖以荆楚
 之祸有大于戎狄者二君既尽力于彼则于此有不
 及图也春秋既予齐晋以伯而详书狄患如此亦所
 以责之备欤 齐尝平戎于王又平戎于晋晋至悼
 公亦和诸戎以成三驾之功焉若襄以姜戎败秦师
 犹曰禦寇也宋辞虫牢之会晋人亦以伊雒之戎陆
 浑戎蛮氏侵之岂盟主服与国之道乎故经略而不
卷三 第 71a 页 WYG0169-0171c.png
 书为中国讳也 赤狄伐晋以先谷之召不书苟有
 召之者则夷狄在萧墙矣若戎入王城狄伐京师虽
 鲁史不忍书也 晋自文公奔狄君臣皆纳隗氏遂
 与狄为婚姻而赤狄最强能服役众狄其后众狄叛
 之而服于晋晋因得以尽灭赤狄之族白狄惟一从
 秦伐晋晋伐秦而止宣成而降诸戎群狄少衰矣
 
 
卷三 第 71b 页 WYG0169-0171d.png
 
 
 
 
 
 
 
 春秋事义全考卷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