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两同书 卷下
两同书 卷下 第 1a 页 WYG0849-0221a.png
钦定四库全书
 两同书卷下
             唐 罗隐 撰
  理乱第六
夫家国之理乱在乎文武之道也昔者圣人之造书契
以通隐情剡弓矢以威不伏二者古今之所存焉然则
文以致理武以定乱文虽致理不必止其乱武虽定乱
不必适其理故防乱在乎用武劝理在乎用文若手足
两同书 卷下 第 1b 页 WYG0849-0221b.png
之递使舟车之更载也是以汉祖矜功陆贾谕以为学
鲁公赴会仲尼请其设备盖有由也然夫文者道之以
德德在乎内诚不在乎誇饰者也武者示之以威威在
乎自全不在乎强名也苟以强名则吴虽多利兵适足
彰其败也苟以誇饰则鲁虽尽儒服不足救其弱也是
故始皇筑长城修战伐劳役不休人不堪命遂使陈涉
之流坐乘其弊祸起于强名也王莽构灵台兴礼乐赋
敛无度人不聊生遂使圣公之徒行收其利败始于虚
两同书 卷下 第 2a 页 WYG0849-0221c.png
饰也故始皇用武于天下也若陶者之埏器虽务欲求
其大而不知薄者之所以反脆也王莽用文于天下也
若匠者之斲材虽志在矜其妙而不知细者之所以速
折也二者皆以理之终以为乱也此未得其大体也且
夫文者示人有章必存乎简易简易则易从将有耻且
格武者示人有备必在乎恬淡恬淡则自守恒以逸而
待劳恒以逸而待劳则攻战无不利有耻且格则教化
无不行化行而众和战利而寇息然后澄之以无事濡
两同书 卷下 第 2b 页 WYG0849-0221d.png
之以至仁此圣主所以得其理也然二子不求之于内
而索之于外不抚之以性而纵之以情烦文以黩下暴
武以困众此不可得意于天下也虽然犹有其弊何者
昔伯益凿井燧人钻木水火之利于今赖之然智伯因
之以灌赵城董卓因之以焚汉室是乃为害亦以甚矣
然则文武者理国之利器也而盗窃者亦何尝不以文
武之道乱天下乎故章邯以军旅而分秦地田常以仁
义而篡齐国则有理不能无其乱唯人主之所制也是
两同书 卷下 第 3a 页 WYG0849-0222a.png
故牧马者先去其害驱羊者亟鞭其后后之不鞭羊之
所失也害之不去马之所亡也鲁不能去三家之害国
之所叛也晋不能鞭六卿之后地之所分也苟亦不能
则虽有简易之文恬淡之武适足助其乱也安可得其
理乎故圣人不得文武之道不理贼臣不得文武之道
不乱非文武有去就之私盖人主失其柄也故孔子曰
天下有道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其是之谓乎
  得失第七
两同书 卷下 第 3b 页 WYG0849-0222b.png
夫騊駼骋远必以四足之力鸑鷟翔遐莫非六翮之用
也是以圣人抚运明主乘时亦以杞梓之材而为股肱
之任然则地有山川其险可见天有冬夏其时可知至
于凡人之心杳然无所素王以之不测帝尧犹以为难
将欲用之不无得失也何以言之夫君者舟也臣者水
也水能浮舟亦能覆舟臣能辅君亦能危君是以三杰
用而汉兴六卿强而晋灭陶朱在而越霸田氏盛而齐
亡虽任是同而成败尤异也夫人者奸宄无端真伪匪
两同书 卷下 第 4a 页 WYG0849-0222c.png
一或貌恭而心慢或言亲而行违或贱廉而贵贪或贫
贞而富黩或愆大以求变或位高而自疑或见利而忘
恩或逃刑而搆隙此则蓍筮不足决鬼神不能定且利
器者至重也人心者难知也以至重之利器假难知之
人心未明真伪之情徒信毁誉之口有霍光之才者亦
以得矣有王莽之行者亦以失矣是故考之于宗亲则
管叔周公不无忠僻验之于戚属则窦婴吕禄不无正
邪推之于功臣则王陵黥布不无逆顺论之于故友则
两同书 卷下 第 4b 页 WYG0849-0222d.png
樊哙卢绾不无去留取以刀笔之能则若张汤之欺诳
赏以颊舌之用则厌主父偃之倒行若智策有馀则陈
平不可独任若英谋出众则韩信虑其难制夫天下之
至大也无其人则不可独守有其人则又恐为乱亦何
不取其才而不制其乱也且夫毛发植于头也日以栉
之瓜甲冠于指也月以铝之瓜之不铝长则不便于使
也发之不栉久则弥成于乱也夫瓜甲毛发者近在已
躬本无情识苟不以理犹为之难况于臣下非同体之
两同书 卷下 第 5a 页 WYG0849-0223a.png
物人心有易迁之虑委之以臧否随之以是非盖不可
以容易也是故逐长路者必在于骏马之力理天下者
必求于贤臣之用然骏马苟驯由不可以无辔也贤臣
虽任终不可以失权也故夫御马者其辔烦则其马蹀
而不进其辔纵则其马骄而好逸使夫纵不至逸烦而
每进者唯造父之所能也夫御臣者其权峻则其臣惧
而不安其权宽则其臣慢而好乱使夫宽而不至乱峻
而能安者唯圣人之所明也恐马之多逸舍马而徒行
两同书 卷下 第 5b 页 WYG0849-0223b.png
则长路不可济也惧臣之为乱舍臣而独任则天下莫
能理也知马之可乘而不执其辔则不能禁其逸也知
臣之可用而不亲其权则不能止其乱也是故项羽不
用范增是舍马而徒行汉帝虽有曹操是乘马而无辔
苟欲不败其可得乎故孔子曰唯名与器不可以假于
人其是之谓欤
  真伪第八
夫主上不能独化也必资贤辅物心不为易治也方俟
两同书 卷下 第 6a 页 WYG0849-0223c.png
甄议使夫小人退野君子居朝然后可为得矣然则善
恶相生是非交蹂形彰而影附唇竭而齿寒苟有其真
不能无其伪也是以历代帝王统御家国莫不侧身驰
心以恭英乂及所封授则犹是愚小莫不攘臂切齿以
疾奸佞及所诛逐则谬加贤良此有识者之所嗟痛也
夫山鸡无灵买之者谓之凤野麟嘉瑞伤之者谓之麇
然麟凤有图麇鸡无识犹复以真为伪以伪为真况忠
逆之情静躁之性愚靖者类直智狂者类贤洁己者不
两同书 卷下 第 6b 页 WYG0849-0223d.png
能同人犯颜者短于忤主情状无形象可见心虑非视
听所知欲使银铅不杂淄渑殊味其有得者亦万代之
一遇也是以吴用宰嚭致戮于子胥鲁退仲尼委政于
季氏秦诛白起以举应侯赵信郭开而杀李牧卞和献
玉反遇楚刑东郭吹竽滥食齐禄若斯之类实繁有徒
然则所是不必真所非不必伪也故真伪之际有数术
焉不可不察也何者夫众之所誉者不可必谓其善也
众之所毁者不可必谓其恶也我之所亲者不可必谓
两同书 卷下 第 7a 页 WYG0849-0224a.png
其贤也我之所疏者不可必谓其鄙也何以明言昔尧
理洪水伯鲧为众所举而洪水莫除魏伐中山乐羊为
众所慢而中山卒拔邓通延梦于汉主而非傅说之才
屈原见逐于楚王而无共工之罪此则众议不必是独
见未为得也是故明主畴咨在位详省己虑先难而后
易考著以䆒徵使夫登用者不愧其赏有罪者不逃其
责然后可为当矣然则良马验之于驰骤则驽骏可分
不藉孙阳之举也柔刅徵之于断割则利钝可见不劳
两同书 卷下 第 7b 页 WYG0849-0224b.png
风胡之谈也苟有难知之人试之以任事则真伪自辩
以塞天下之讼也故先王之用人也远使之而观其忠
节近使之而察其敬勤合之以谋可识其智虑烦之以
务足见其材能杂之以居视以贞滥委之以和详以贪
廉困穷要之以仁危难思之以信寻其行而探其性听
其辞而别其情尽吕尚之八徵验皋陶之九德然后素
丝皆染白璧投泥而不渝黄叶并彫青松凌霜而独秀
则伪者去而真者得矣故孔子曰众善者必察焉众恶
两同书 卷下 第 8a 页 WYG0849-0224c.png
者必察焉其是之谓乎
  同异第九
夫同声相应同气相求虽虎异谷风虎啸而谷风起蛇
非山雾蛇踊而山雾兴理所同耳夫异类殊群异情同
行虽蛤因雀化而蛤不与雀游鴽自鼠为而鴽不与鼠
匹理所异耳然父子兄弟非不亲矣其心未必同君臣
朋友非不疏矣其心未必异故瞽瞍愚而重华圣盗蹠
贪而柳下廉刘季困而纪信焚伯桃饿而角哀死亦犹
两同书 卷下 第 8b 页 WYG0849-0224d.png
烟灰同出飞沉自分胶漆异生而坚固相守也然则情
性不等同异难并大易虽云同人于门三爻复云伏戎
于莽此则于同不能无异也故有面同而心不同者有
外异而内不异者有始同而终异者有初异而末同者
有彼不同我而我与之同者有彼不异我而我与之异
者何以明之昔者陈平面向吕后而心归刘氏程婴外
逆孙臼而内存赵孤张耳陈馀始则刎颈之交终搆参
商之隙夷吾小白初有射钩之怨末为鱼水之欢田氏
两同书 卷下 第 9a 页 WYG0849-0225a.png
怀诳义于齐君齐君弥信亚父尽至忠于项羽项羽益
疑是则同异之心不可以一二而测也是故明者徐视
而审听高居而远望也随时之宜唯变所适因其可同
而与之同矣因其可异而与之异矣故卫青竖耳汉武
委之以军旅由余虏耳秦穆授之以国政夫以卫青由
余敌于秦汉非不疏矣犹知可同而同之况于父子兄
弟之亲而有可同者乎且管叔兄耳姬旦诛之以极刑
石厚子矣石碏死之以大义也夫以管叔石厚比于旦
两同书 卷下 第 9b 页 WYG0849-0225b.png
碏非不亲矣犹知可异而异之况乎君臣朋友之疏而
有可异者乎故能同异者为福不能同异者为祸虞舜
能同八元能异四罪永垂圣哲之名殷纣不同三仁不
异二臣故取败亡之辱是则同异之际不可失其微妙
也故孔子曰见几而作不俟终日其是之谓欤
  爱憎第十
夫日之明也无幽不烛盖之以重云则光辉莫睹水之
鉴也有来而斯应混之以糁土则影象俱灭夫以水日
两同书 卷下 第 10a 页 WYG0849-0225c.png
之明鉴失其常然者岂不以云土之异移其性乎是则
人有神智之察非不灵矣徒以内存爱尚之情外挟憎
忿之事则是非得失不能不惑焉何以明之昔重华孝
矣瞽瞍病之亲行不义寤生贤矣武姜恶之自搆其乱
鹤乃贱矣卫君重之载以华轩马则微矣楚王好之衣
以文绣夫以骨肉相亲固无间矣而犹憎之禽兽类别
诚有分矣而犹爱之况乎明君信臣不如父母之信子
邪士媚于主巧于鹤马之媚人而无爱憎之迷者盖亦
两同书 卷下 第 10b 页 WYG0849-0225d.png
寡矣是故汲黯袁盎以忠諌而屡出籍孺韩嫣以佞倖
而益重孙通谀言而受赏贾谊切直而见疏甚矣哉爱
憎之惑人也如此若夫忠臣之事君也面诤君之恶方
欲成君之美而君反以为憎己也佞人之事主也面谀
主之善方欲长主之过而主反以为爱己也殊不知闻
恶而迁善永为有道之君悦善而忘恶长为不义之主
是则致君于有道者岂得不为大爱乎陷主于不义者
岂得不为大憎乎而主不原忠謟之情轻肆向背之志
两同书 卷下 第 11a 页 WYG0849-0226a.png
以为爱己者己亦爱之则宠光加于三族以为憎己者
己亦憎之则夷灭被于五宗遂使剖心刎颈之诚弃而
莫用舐痔吮痈之类擢以殊级且夫赏以劝善名以爵
贤使天下不肖者有名无功者受赏则何以劝天下乎
法以禁非刑以惩恶使夫怀忠者坐法行直者遇刑则
何以禁天下乎是以汉憎雍齿张良以为可封隋宠少
师伯比以为可代何则有功者害适为不祥无德是亲
自下关(阙/)
两同书 卷下 第 11b 页 WYG0849-0226b.png
 
 
 
 
 
 
 
 两同书卷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