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一
卷一 第 1a 页
慎子内篇
          战国赵人慎 到撰
          明吴人慎懋赏校
天有明不忧人之暗地有财不忧人之贫圣人有德不
忧人之危也天虽不忧人暗辟户牖必取已明焉则天
无事也地虽不忧人贫伐木刈草必取已富焉则地无
事也圣人虽不忧人之危百姓准上而比于下必取已
安焉则圣人无事也故圣人处上能无害人不能使人
无已害也则百姓除其害矣圣人之有天下也爱之也
非敢取之也百姓之于圣人也养之也非使圣人养已
卷一 第 1b 页
也则圣人无事古者工不兼事士不兼官工不兼事则
事省省则易胜士不兼官则职寡寡则易守故士位可
世工事何常百工之子不学而能者非生巧也言有常
事也今也国无常道官无常法是以国家日缪教虽成
官不足官不足则道理匮矣古者立天子而贵者非以
利一人也曰天下无一贵则理无由通通理以为天下
也故立天子以为天下非立天下以为天子也立国君
以为国非立国以为君也立官长以为官非立官以为
官长也法虽不善犹愈于无法所以一人心也夫投钩
以分财投策以分马非钩策为均也使得美者不知所
卷一 第 2a 页
以德使得恶者不知所以怨此所以塞愿望也故蓍龟
所以立公识也权衡所以立公正也书契所以立公信
也法制礼籍所以立公义也凡立公所以弃私也明君
动事分理由慧定鼎分财由法行德制中由礼故欲不
干时爱不得犯法贵不得踰亲禄不得踰位慧不得兼
官工不得兼事以能受事以事受以若是者上无羡赏
下无羡财
天道因则大化则细因也者因人之情也人莫不自为
也化而使之为我则莫可得而用是故先王不受禄者
不臣不厚禄者不与入人不得其所以自为也则上不
卷一 第 2b 页
取用焉故用人之自为不用人之为我则莫不可得而
用矣此之谓因
民杂处而各有所能者不同此民之情也大君者太上
也兼畜下者也下之所能不同而皆上之用也是以大
君因民之能为资尽包而蓄之无能取去焉是故必执
于方以求于人故所求者无一足也大君者不择其下
故足不择其下则为下易矣易为下则莫不容容故多
下多下谓之太上君臣之道臣有事而君无事也君逸
乐而臣任劳臣尽智力以善其事而君无与焉仰成而
己事无不治治之正道然也人君自任而务为善以先
卷一 第 3a 页
下则是代下负任蒙劳也臣反逸矣故曰君人者好为
善以先下则不敢与君争善以先君矣皆称所知以自
覆掩有过则臣反责君逆乱之道也君之智未必最贤
于众也以未最贤而欲善尽被下则下不赡矣若君之
智最贤以一君而尽赡下则劳劳则有倦倦则衰衰则
复返于人不赡之道也是以人君自任而躬事则臣不
事事也是君臣易位也谓之倒逆倒逆则乱矣人君任
臣而勿自躬则臣事事矣是君臣之顺治乱之分不可
不察也
立天子不使诸侯疑立诸侯不使大夫疑立正妻不使
卷一 第 3b 页
群妻疑立嫡子不使庶孽疑疑则两动动则两争杂则
相伤害在有与不在独也故臣有两位者国必乱臣两
位国不乱者君在也恃君不乱矣失君则乱子有两位
者家必乱子两位而不乱者父在也恃父不乱矣失父
则乱臣疑君而无不危国孽疑宗而无不危家今一兔
走百人逐之非一兔足为百人分也由未定也由未定
尧且屈力而况众人乎积兔在市行者不顾非不欲兔
也分已定矣分己定人虽鄙不争故治天下及国在乎
定分而已矣
君人者舍法而以身治则诛赏予夺从君心出然则受
卷一 第 4a 页
赏者虽当望多无穷受罚虽当望轻无己君舍法以心
裁轻重则同功殊赏同罪殊罚矣怨之所由生也是以
分马之用策分田之用钩非以策钩为过于人智所以
去私塞怨也故曰大君任法而弗躬则事断于法法之
所以加各以分蒙赏罚而无望于君是以怨不生而上
下和矣
飞龙乘云腾蛇游雾云罢雾霁而龙蛇与螾蚁同矣则
失其所乘也故贤人而屈于不肖者则权轻位卑也不
肖而能服于贤者则权重位尊也尧为匹夫不能治三
人而桀为天子能乱天下吾以此知势位之足恃而贤
卷一 第 4b 页
智之不足慕也夫弩弱而势高者激于风也身不肖而
令行者得助于众也尧教于隶属而民不听至于南面
而王天下令则行禁则止由此观之贤智未足以服众
而势位足以屈贤者也
爱多者则法不立威寡者则下侵上法之功莫大使私
不行君之功莫大使民不争今立法而行私是与法争
其乱甚于无法立君而尊贤是贤与君争其乱甚于无
君故有道之国法立则私善不行君立则贤者不尊民
一于君断于法国之大道也
虙戏神农教而不诛黄帝尧舜诛而不怒及至三王随
卷一 第 5a 页
时制法各适其用故治国无其法则乱守法而不变则
衰有法而行私谓之不法以力役法者百姓也以死守
法者有司也以道变法者君长也
君明臣直国之福也父慈子孝夫信妻贞家之福也故
比干忠而不能存殷申生孝而不能安晋是皆忠臣孝
子而国家灭乱者何也无明君贤父以听之故孝子不
生慈父之家忠臣不生圣君之下
藏甲之国必有兵遁市人可驱而战安国之兵不由忿
起明主之征也诛其君改其政率其民而不夺其财也
故曰战者惮惊之也明主之征也犹时雨也至则民悦
卷一 第 5b 页

富之胜贫强之胜弱众之胜寡安之胜危必也然而贫
生于富弱生于强寡生于众危生于安
诗往志也书往诰也春秋往事也至于易则吾心阴阳
消息之理备焉昔宓义氏仰观象于天俯观法于地观
鸟兽之文与土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画
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文王重易六爻作
上下篇孔子为之彖象系文言序卦之属十篇故曰易
道深矣人更三圣世历三古仲尼之学易也没身而已
夫王公大人为政于国家者皆欲国家之富人民之众
卷一 第 6a 页
刑政之治然而不得富而得贫不得众而得寡不得治
而得乱则是本失其所欲得其所恶是其故何也不能
以尚贤事能为政也是故国有贤良之士众则国家之
治厚贤良之士寡则国家之治薄故大人之务将在于
众贤而已譬若欲众其国之善射御之士者必将富之
贵之敬之誉之然后国之善射御之士将可得而众也
况又有贤良之士厚乎德行辨乎言谈博乎道术者乎
此固国家之珍而社稷之佐也亦必且富之贵之敬之
誉之然后国之良士亦将可得而众也故古者圣王之
为政列德而尚贤虽在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高
卷一 第 6b 页
予之爵重予之禄任之以事断予之令曰爵位不高则
民弗敬蓄禄不厚则民不信政令不断则民不畏举三
者授之贤者非为贤者也欲其事之成故可使治国者
使治国可使长官者使长官可使治邑者使治邑凡所
使治国家官府邑里此皆之贤者也贤者之治国也蚤
朝晏退听狱治政是以国家治而刑法以正贤者之长
官也夜寝夙兴收敛关市山林泽梁之利以实官府是
以官府实而财不散贤者之治邑也蚤出暮入耕稼树
艺聚菽粟是以菽粟多而民足乎食故当是时以德就
列以官服事以劳殿赏量功而分禄故官无常贵民无
卷一 第 7a 页
终贱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举公义辟私怨此若言
之谓也故古者尧举舜于服泽之阳授之政天不平禹
举益于阴方之中授之政九州成汤举伊尹于庖厨之
中授之政其谋得文王举闳夭泰颠于罝罔之中授之
政西土服故当是时虽在于厚禄尊位之臣莫不敬惧
而施虽在农与工肆之人莫不竞劝而尚意故士者所
以为辅相承嗣也故得士则谋不困体不劳名立而功
业彰而患不生则由得士也今王公大人有一衣裳不
能制也必藉良工有一牛羊不能杀也必藉良宰至于
始国家则不使贤者能者在于侧则此不肖者在左右
卷一 第 7b 页
也不肖者在左右则其所誉不当贤而所罚不当暴王
公大人尊此以为政乎国家则赏亦必不当贤罚亦必
必不当暴若苟赏不当贤而罚不当暴则是为贤者不
劝而为暴者不沮矣是以入则不慈孝父母出则不长
弟乡里居处无莭出入无度男女无别使治官府则盗
窃城守则倍畔君有难则不死出亡则不从使断狱则
不中分财则不均与谋事不得举事不成入守不固出
诛不强故虽昔者三代暴王桀纣幽厉之所以失措其
国家倾覆其社稷者已此故也何则皆以明小物而不
明大物也
卷一 第 8a 页
庙廊之材非一木之枝狐白之裘非一狐之腋治乱安
危存亡荣辱之施非一人之力也故人主者以天下之
目视以天下之耳听以天下之智虑以天下之力动是
以号令能下究而臣情得上闻百官修道群臣辐辏
离朱之明察毫末于百步之外下于水尺而不能见浅
深非目不明也其势难睹也故用赏贵信用罚贵必赏
信罚必于耳目之所闻见则所不闻见者莫不阴化矣
有权衡者不可欺以轻重有尺寸者不可差以长短有
法度者不可巧以诈伪王者有易政而无易国有易君
而无易民汤武非得伯夷之民以治桀纣非得蹠蹻之
卷一 第 8b 页
民以乱也民之治乱在于上国之安危在于政
民富则治易民贫则治难民富则重家重家则安乡安
乡则敬上畏罪敬上畏罪则易治也贫则轻家轻家则
危乡危乡则凌上犯禁凌上犯禁则难治也故为国之
道在富民而已矣昔七十九代之君法制不一号令不
同然而俱王天下何也必当国富而粟多也
贱而不可不因者众也刚而不可不用者兵也惨而不
可不行者法也小而不可不防者盗也劳而不可不劝
者农也穴而不可啬者财也
天下之人所共趋之而不知止者富贵耳所谓富贵者
卷一 第 9a 页
足于物耳夫富贵之亢极者大则帝王小则公侯而已
岂不以被衮冕处宫阙建羽葆警跸故谓之帝王岂不
以戴簪缨喧车马仗旌旃鈇钺故谓之公侯邪不饰之
以衮冕宫阙羽葆警跸簪缨车马鈇钺又何有乎帝王
公侯哉夫衮冕羽葆簪缨鈇钺旌旃车马皆物也物足
则富贵富贵则帝王公侯故曰富贵者足物尔以足物
者为富贵无物者为贫贱于是乐富贵耻贫贱不得其
乐者无所不至矣是故明王知其然操二柄以驭之二
者刑德也杀戮之谓刑庆赏之谓德使人臣虽有智能
不得背法而专制虽有贤行不得踰功而先劳虽有忠
卷一 第 9b 页
信不得释法而不禁
措钧石使禹察之不能识也悬于权衡则釐发辨矣圣
君任法而不任智任公而不任私任大道而不任小物
然后身佚而天下治
孔子谓子卜子曰商汝知君之为君也卜子曰鱼失水
则死水失鱼犹为水也故爱赤子者不慢其保绝险者
不慢其御为天下者不慢其民
环渊问曰天有四殃水旱饥荒其至无时何以备之慎
子曰土多民少非其土也土少人多非其人也是故土
多发政以漕四方四方流之土少安帑而外务输山林
卷一 第 10a 页
非时不升斤斧以成草木之长川泽非时不入网罟以
成鱼鳖之长不麛不卵以成鸟兽之长凡土地之间者
皆可裁之以为民利是鱼鳖归其泉鸟归其林孤寡辛
苦咸赖其生山以遂其材工匠以为其器百物以平其
利商贾以通其货工不失其务农不失其时是谓和德
夏箴曰小人无兼年之食遇天饥妻子非其有也大夫
无兼年之食遇天饥臣妾舆马非其有也戒之哉
道行于世则贫贱者不怨富贵者不骄愚弱者不慑智
勇者不陵定于分也法行于世则贫贱者不敢怨富贵
富贵者不敢陵贫贱愚弱者不敢冀智勇智勇者不敢
卷一 第 10b 页
鄙愚弱此法之不及道也
君子耻不脩不耻见污耻不信不耻不见信耻不能不
耻不见用
仁义礼乐名法刑赏凡此八者五帝三王治世之卫也
故仁以道之义以宜之礼以行之乐以和之名以正之
法以齐之刑以威之赏以劝之
天地大矣不诚不能化万物圣人知矣不诚不能化万
民父子亲矣不诚则疏君臣尊矣不诚则卑
与天下于人大事也煦煦者以为惠而尧舜无德色取
天下于人大嫌也洁洁者以为污而汤武无愧容惟其
卷一 第 11a 页
义也
夫锦缋纷华所服不过温体三牲大牢所食不过充腹
知以身取莭者则知足矣苟知足则不累其志矣
礼从俗政从上使从君国有贵贱之礼无贤不肖之礼
也故孔子言于鲁哀公曰人之所以生礼为大非礼无
以辨君臣之位
小人以耳目导心圣人以心导耳目夫德精微而不见
聪明而不发是故外物不累其内
两贵不相事两贱不相使家富则迹族聚家贫则兄弟
离不聪不明不能王不瞽不聋不能公海与山争水海
卷一 第 11b 页
必得之
小人食于力君子食于道先王之训也故常欲耕而食
天下之人矣然一身之耕分诸天下不能人得一升粟
其不能饱可知也欲织而衣天下之人矣然一身之织
分诸天下不能人得尺布其不能煖可知也故以为不
若诵先王之道而求其说通圣人之言而究其旨上说
王公大人次匹夫徒步之士王公大人用吾言国必治
匹夫徒步之士用吾言行必脩虽不耕而食饥不织而
衣寒功贤于耕而食之织而衣之者也许犯问于子慎
子曰法安所生子慎子曰法非从天下非从地出发于
卷一 第 12a 页
人间合乎人心而已治水者茨防决塞虽在夷狄相似
如一学之于水不学之于禹也
慎子仕楚为太子傅楚襄王为太子时质于齐怀王薨
太子辞于齐王而归齐王隘之予我东地五百里乃归
子不予子不得归太子曰臣有傅请退而问傅慎子曰
献之地所以为身也爱地不送死父不义臣故曰献之
便太子入致命齐王曰敬献地五百里齐王归楚太子
太子归即位为王齐使车五十乘来取东地于楚楚王
告慎子曰齐使来东地为之奈何慎子曰王明日朝群
臣皆令献其计上柱国子良入见王曰寡人之得求反
卷一 第 12b 页
主坟墓复群臣归社稷也以东地五百里许齐今使来
求地为之奈何子良曰王不可不与也王身出玉声许
强万乘之齐而不与则不信后不可以约结诸侯请与
而复攻之与之信攻之武臣故曰与之子良出昭常入
见王曰齐使来求东地五百里为之奈何昭常曰不可
与也万乘者以地大为万乘今去东地五百里是去战
国之半也有万乘之号而无千乘之用也不可臣故曰
勿与常请守之昭常出景鲤入见王曰齐使来求东地
五百里为之奈何景鲤曰不可与也虽然楚不能独守
王身出玉声许万乘之强齐也而不与负不义于天下
卷一 第 13a 页
楚亦不能独守臣请西索救于秦景鲤出慎子入王以
三大夫计告慎子曰子良见寡人曰不可不与而复攻
之常见寡人曰不可与也常请守之鲤见寡人曰不可
与也虽然楚不能独守也臣请索救于秦寡人谁用三
子之计慎子对曰王皆用之王怫然作色曰何谓也慎
子曰臣请效其说而王且见其诚实也王发上柱国子
良车五十乘而北献地五百里于齐发子良之明日遣
昭常为大司马令往守东地遣昭常之明日遣景鲤车
五十乘西索救于秦王曰善乃遣子良北献地于齐遣
子良之明日立昭常为大司马使守东地又遣景鲤西
卷一 第 13b 页
索救于秦子良至齐齐使人以甲受东地昭常应齐使
曰我典主东地且与死生悉五尺至六十三十馀万敝
甲钝兵愿承下尘齐王谓子良曰大夫来献地今常守
之如何子良曰臣身受命敝邑之王是常矫也王攻之
齐王大兴兵攻东地伐昭常未涉疆秦以五十万临齐
尤壤曰夫隘楚太子弗出不仁又欲夺之东地五百里
不义其缩甲则可不然则愿待战齐王恐焉乃请子良
南道楚西使秦解齐患士卒不用东地复全
慎子仕鲁鲁使慎子为将军伐齐取南阳孟子舆曰不
教民而用之谓之殃民殃民者不容于尧舜之世一战
卷一 第 14a 页
胜齐遂有南阳然且不可慎子勃然不悦曰此则滑釐
所不识也曰吾明告子天子之地方千里不千里不足
以待诸侯诸侯之地方百里不百里不足以守宗庙之
典籍周公之封于鲁为方百里也地非不足而俭于百
里太公之封于齐也亦为方百里也地非不足也而俭
于百里今鲁方百里者五子以为有王者作则鲁在所
损乎在所益乎徒取诸彼以与此然仁者不为况于杀
人以求之乎君子之事君也务引其君以当道志于仁
而已
邹忌以鼓琴见齐王齐王善之邹忌子曰夫琴所以象
卷一 第 14b 页
政也遂以为王言霸王之事宣王大悦舍之右室与语三
日拜以为相稷下先生皆轻忌以谓设以辞不能及淳
于髡慎到田骈接予环渊相与往见邹忌子淳于髡慎
到之属礼倨邹忌之礼卑谓邹忌子曰善说哉窃有愚
志愿陈诸前驺忌子曰谨受教淳于髡曰得全全昌失
全全亡驺忌子曰谨受令请谨毋离前田骈曰狶膏棘
轴所以为滑也然而不能运方穿驺忌子曰谨受令请
谨事左右环渊曰弓胶昔干所以为合也然而不能傅
合疏罅驺忌子曰谨受令请谨自附于万民接予曰狐
裘虽敝不可补以犬羊之皮驺忌子曰谨受令请谨择
卷一 第 15a 页
君子毋杂小人其閒慎到曰大车不较不能载其常任
琴瑟不较不能成其五音驺忌子曰谨受令请谨修法
律而督奸吏淳于髡等说毕趋出至门而面其友曰是
人者吾辈语之微言五其应我若响之应声是人必封
不久矣居期年封以邳号曰成侯
郑同北见赵王慎子侍赵王曰子南方之博士也何以
教之郑同曰臣南方草鄙之人也何足问虽然王致之
于前安敢不对乎臣少之时亲尝教以兵赵王曰寡人
不好兵郑同因抚乎仰天而笑之曰兵固天下之狙喜
也臣故意大王不好也臣亦尝以兵说魏昭王昭王亦
卷一 第 15b 页
曰寡人不喜臣曰王之行能如许由乎许由无天下之
累故不受也今王既受先王之传欲宗庙之安壤地不
削社稷之血食乎王曰然今有人操隋侯之珠持百丘
之环万金之财时宿于野内无孟贲之威荆庆之断外
无弓弩之禦不出宿夕人必危之矣今有强贪之国临
王之境索王之地告以理则不可说以义则不听王非
战禦守备之具其何以当之王若无兵邻国得志矣赵
王顾谓慎子曰寡人之虑不及此也请谨奉教
卷一 第 16a 页
慎子内篇校文
第一节
  威德(题依治要补)
天有明不忧人之暗也地有财不忧人之贫也(两也字依/治要补)天虽不
忧人之暗 地虽不忧人之贫(两之字依/治要补)圣人之有天下也受(原/作)
(爱依治/要改)之也非(非下有敢字/依治要删)取之也 则圣人无事矣(矣字依/治要补)工不兼
事则事省事(事字依/治要增)省则易胜士不兼官则职寡职(职字依/治要增)寡则易守
 官不足则道理匮矣道理匮则慕贤智(道理匮则慕贤智/七字依治要增)矣古者立
天子而贵之(之字依治/要御览增)明君动事分理必(必字依治要/补下必字同)由慧定赏(慎刻/作鼎)
(依治/要改)分财必由法行德制中必由礼 士(慎刻作慧/依治要改)不得兼官
第二节
  因循(题依治要补)
则莫可得而用矣(矣字依/治要补)是故先王见(见字依长/短经补)不受禄者不臣不厚
卷一 第 16b 页
禄者不与入难(难字依/治要补)
第三节
  民杂(题依治要补)
民杂处而各有所能所能(下所能二字/依治要补)者不同 无能去取(慎刻作取/去依治要)
(改)焉是故不设(不设二字/依治要补)必执一(一慎刻作于/依治要改)方以求于人故所求者
无不(不原作一/依治要改)不择其下则易为下(慎刻作为下/易依治要改)矣易为下则莫不
容莫不(下莫不二字/依治要补)容故多下多下之谓(慎刻作谓之/依治要改)太上君臣之道
臣事(事慎刻作有/依治要改)事而君无事(事下慎刻有也/字依治要删)仰成而巳故(故字依/治要增)事无
不治 则下(下字依/治要增)不敢与君争为(为字依/治要增)善以先君矣皆私其(私其二/字慎刻)
(作称所依/治要改)所知以自覆掩 而欲以(以字依/治要补)善尽被下则(慎刻有下字/依治要删)不赡
矣若使(使字依/治要补)君之智最贤 则臣不事事(慎刻有也字/依治要删)是君臣易位
也 人君苟(苟字依/治要补)任臣而勿自躬
第四节
卷一 第 17a 页
  德立(题依治要补)
立天子者(者字依治要/补下者字同)不使诸侯疑焉(焉字依治要/补下焉字同)立诸侯者不使大
夫疑焉立正妻者不使嬖妾(慎刻作群妻/依治要改)疑焉立嫡子者不使庶孽
疑焉疑则动两则争(慎刻作疑则两动动/则两争依治要改)臣两位而(而字依/字要增)国不乱者
君在也恃君而(而字依/治要补)不乱矣 子两位而(而字依/治要补)家不乱者父在也
恃父不乱矣失父必(慎刻作则/依治要改)乱臣疑其(其字依/治要补)(慎刻有而字/依治要删)无不危
(之字依/治要补)国孽疑其(其字依/治要补)(慎刻有而字/依治要删)无不危之(之字依/治要补)
第五节
  君人(题依治要补)
则诛赏予夺从君心出矣(矣字从/治要补)君舍法而(而字从/治要补)以心裁轻重
是以分马者(者字从治要/补下者字同)之用策分田者之用钩非以策钩为过于
人智也(也字从/治要补)则事断于法矣(矣字从/治要补)法之所(慎刻有以字/从治要删)加各以其
(其字从/治要补)分蒙其(其字从/治要补)赏罚而无望于君也(也字从/治要补)
卷一 第 17b 页
第七节
立法而行私是私(私字从类/聚御览补)与法争 法立则私议(慎刻作善依/类聚御览)不行
 是(是字从类/聚御览)国之大道也
第十八节
措钧石使禹察之锱铢则(锱铢则三字/依御览补)(原有能字/依御览删)识也悬于权衡则
釐发之不可差(之不可差四字慎刻作/辨矣二字依御览改)
第卅节
治水者茨防决塞九州四海(九州四海字慎刻作/虽在夷狄依列子改)
慎子外篇
第廿二节
西施天下之至姣也衣之(之字依御览补/下易之字同)以皮倛则见者皆(皆字依/御览补)
易之以玄緆则行者皆止由是观之则元緆色之助也姣者辞之
则色厌矣(由是观之四/句依御览补)
卷一 第 18a 页
 慎子刘向校定四十二篇隋唐志皆十卷崇文总目二卷三十
 七篇是其文代有散佚书录解题称麻沙本五篇则宋末通行
 之本已与今同江阴缪氏藕香簃藏写本盖从明万历间吴人
 慎懋赏刻本钞录者其书分内外篇内篇三十六事外篇五十
 事较四库本守山阁本均不同守山阁据治要御览各书辑为
 逸文者此均有之似高出各本上而从未见收于著录家之目
 亦可谓惊人秘笈矣艺风先生又据群书治要补出二篇并附
 逸文于后毓修更以艺文御览及治要守山等本校其异同缀
 于简末慎子善本当推此矣刻成先生已归道出辄诵海岳赏
 物怀贤心不已之句为之嘅然庚申十月无锡孙毓修跋
卷一 第 18b 页
卷一 第 18b 页
卷一 第 19a 页
慎子外篇
          战国赵人慎 到撰
          明吴人慎懋赏校
古之全大体者望天地观江海因山谷日月所照四时
所行云布风动不以智累心不以私累已寄治乱于法
术托是非于赏罚属轻重于权衡不逆天理不伤情性
不吹毛而求小疵不洗垢而察难知不引绳之外不推
绳之内不急法之外不缓法之内守成理因自然祸福
生乎道法而不出乎爱恶荣辱之责在乎已而不在乎
人故至安之世法如朝露纯朴不散心无结怨囗无烦
卷一 第 19b 页
言故车马不疲弊于远路旌旗不乱于大泽万民不失
命于寇戎豪杰不著名于图书不录功于盘盂记年之
牒空虚故曰利莫长于简福莫久于安
行高者人妒之权重者主疑之禄厚者人怨之夫行益
高者意益下权益重者心益小禄益厚者施益溥修此
三者人不怨故老子曰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
抑高而举下损有馀而补不足天之道也江海处地之
不足故天下之水归之圣人谦卑清静者见下也虚心
无有者见不足也见下故能致其高见不足故能成其
贤矜者不立奢者不长强梁者死满足者亡飘风暴雨
卷一 第 20a 页
不终日山谷不能须臾盈
奢者富不足俭者贫有馀奢者心常贫俭者心常富奢
者好动俭者好静奢者好难俭者好易奢者好繁俭者
好简奢者好骄淫俭者好恬澹
夫耕之用力也劳而民为之者何得以富战之为事也
危而民为之者何得以贵今修文学习法令则无耕之
劳而有富之实无战之危而有贵之尊则人孰不为也
古之民未知为宫时就陵阜而居穴而处下润湿伤民
故圣王作为宫室为宫室之法曰高足以辟湿润边足
以圉风寒上足以待雪霜雨露宫墙之高足以别男女
卷一 第 20b 页
之礼谨此则止费财劳力不加利者不为也是故圣王
作为宫室便于生不以为观乐也作为衣服带履便于
身不以为辟怪也故节于身诲于民是以天下之民可
得而治财用可得而足当今之世其为宫室则与此异
矣必厚作敛于百姓暴夺民衣食之财以宫室台榭曲
直之望青黄刻镂之饰为宫室若此故左右皆法象之
是以其财不足以待凶饥赈孤寡故国贫而民难治也
君实欲天下之治而恶其乱也当为宫室不可不节古
之民未知为衣服时衣皮带茭冬则不轻而温夏则不
轻而凊圣王以为不中人之情故作诲为衣服之法冬
卷一 第 21a 页
服绀緅之衣轻且煖夏服絺绤之衣轻且凊谨此则止
故圣人为衣服适身体和肌肤而足矣非荣耳目而观
愚民也当是之时坚车良马不知贵也刻镂文采不知
喜也故民衣食之财家足以待旱水凶饥者何也得其
所以自养之情而不感于外也是以其民俭而易治其
君用财节而易赡也府库实满足以待不然兵革不顿
士民不劳足以征不服故霸王之业可行于天下矣当
今之王其为衣服则与此异矣冬则轻暖夏则轻凊皆
已具矣必厚作敛于百姓暴夺民衣食之财以为锦绣
文采靡曼衣之铸金以为钩珠玉以为佩女工作文采
卷一 第 21b 页
男工作刻镂以身服此非云轻暖轻凊也单财劳力毕
归之于无用以此观之其为衣服非为身体皆为观好
是以其民淫僻而难治其君奢侈而难谏也夫以奢侈
之君御好淫僻之民欲用无乱不可得也君实欲天
下之治而恶其乱当为衣服不可不节古之民未知为
饮食时素食而分处故圣人作诲男耕稼树艺以为民
食其为食也足以增气充虚强体适腹而已矣故其用
财节其自养俭民富国治今则不然厚作敛于百姓以
为美食刍豢蒸炙鱼鳖大国累百器小国累十器前方
丈目不能遍示手不能遍操口不能遍味冬则冻冰夏
卷一 第 22a 页
则餲饐人君为饮食如此故左右象之是以富贵者奢
侈孤寡者冻馁欲无乱不可得也君实欲天下治而恶
其乱当为饮食不可不节古之民未知为舟车时重
任不移远道不至故圣王作为舟车以便民之事其为
舟车也全固轻利可以任重致远其为用财少而为利
多是以民乐而利之故法令不急而行民不劳而止足
用故民归之当今之王其为舟车与此异矣全固䡖利
皆已具必厚作敛于百姓以饰舟车饰车以文采饰舟
以刻镂女子废其纺织而脩文采故民寒男女离其耕
稼而脩刻镂故民饥人君为舟车若此故左右象之是
卷一 第 22b 页
以其民饥寒并至故为奸衰多则刑罚深刑罚深则国
乱君实欲天下之治而恶其乱当为舟车不可不节凡
回于天地之间包于四海之内天壤之情阴阳之和莫
不有也虽至圣不能更也何以知其然圣人有传天地
也则曰上下四时也则曰阴阳人情也则曰男女禽兽
也则曰牡牝雄雌也真天壤之情虽有先王不能更也
虽上世至圣必蓄私不以伤行故民无怨宫无拘女故
天下无寡夫内无拘女外无寡夫故天下之民众当今
之君其蓄私也大国拘女累千小国累百是以天下之
男多寡无妻女多拘无夫男子失时故民少君实欲民
卷一 第 23a 页
之众而恶其寡当蓄私不可不节凡此五者圣人之所
俭节也小人之所以淫佚也俭节则昌淫佚则亡此五
者不可不节夫妇节而天地和风雨节而五榖熟衣服
节而肌肤和
鸟穷则啄兽穷则攫人穷则诈上好智而无道则天下
大乱
匠人成棺不憎人死利之所在忘其丑也
君子之所以尊者令令不行是无君也故明君慎令
好贤之心诚则谗谈利辞无所间犹诸筑室之趾固则
飘风凌雨不能倾也植木之根深则繁霜苦雪不能摧
卷一 第 23b 页

环渊问曰士之或穷或达何欤子慎子曰士穷于穷亦
通于穷达于达亦病于达故穷之者所以达之也而达
之者所以穷之也
足之行也就高难就卑易水之流也难于上易于下人
之情亦犹是也鹰善击也然日击之则疲而无全翼矣
骥善驰也然日驰之则蹶而无全蹄矣
能辞万钟之禄于朝陛不能不拾一金于无人之地能
能谨百节之礼于庙宇不能不弛一容于独居之馀盖
人情每狎于所私故也
卷一 第 24a 页
不肖者不自谓不肖也而不肖见于行虽自谓贤人犹
谓之不肖也愚者不自谓愚而愚见于言虽自谓智人
犹谓之愚
圣人在上贤士百里而有一人则犹无有也王道衰暴
乱在上贤士千里而有一人则犹比肩也
尧让天下于许由许由曰洪水滔天下民昏垫由不能
栉奔风沐骤雨愁其五脏以为天下役不受而逃去往
见巢父父曰子若处高岸深谷人道不通谁能见子子
故浮游欲闻求其名誉非吾友也人以让子州支父子
州父日以我为天子犹之可也虽然我适有幽忧之病
卷一 第 24b 页
方且治之未暇治天下也舜以天下让善卷卷曰昔唐
氏之有天下不教而民从之不赏而民劝之天下均平
百姓安静不知怨不知喜今子盛为衣裳之服以眩民
目繁调五音之声以乱民耳丕作皇韶之乐以愚民心
天下之乱从此始矣吾虽为之其何益乎予立宇宙之
中冬衣皮毛夏衣絺葛春耕种形足以劳动秋收敛身
足以休食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
意自得吾何以天下为哉悲夫子之不知予也禹让天
下于奇子奇子曰君言佐舜劳矣凿龙门斩荆山导㷱
耳通鸟鼠首无发股无毛故舜也以劳报子我生而逸
卷一 第 25a 页
逸不能为君之劳也于是负妻携子以入于海终身不
返也夫天下重物也而不以害其身又况于他物乎惟
不以天下害其生者可以托天下世之人主以贵富骄
得道之人其不相知岂不悲哉故曰道之真以持身其
绪馀以为国家其土苴以治天下由此观之帝王之功
圣人之馀事也非所以完身养生之道也今有人于此
以隋侯之珠弹千仞之雀世必笑之是何也所用重所
要轻也夫生岂特隋侯珠之重也哉故曰全生为上亏
生次之死次之迫生为下
孟子舆说齐宣王而不说谓慎子曰今日说公之君公
卷一 第 25b 页
之君不说意者其未知善之为善乎慎子曰昔者匏巴
鼓瑟而潜鱼出听伯牙鼓琴而六马仰秣鱼马犹知善
之为善而况君人者也孟子舆曰夫电雷之起也破竹
折木震惊天下而不能使聋者卒有闻日月之明遍照
天下而不能使盲者卒有见今公之君若此也慎子曰
夫声无细而不闻行无隐而不形夫子苟贤居鲁而鲁
国之削何也孟子舆曰不用贤削何有也吞舟之鱼
不居潜泽度量之士不居污世夫蓺冬至必彫吾亦时
矣诗曰不自我先不自我后非遭彫世者欤
天地既判而生两仪轻清浮而为天重浊凝而为地天
卷一 第 26a 页
形如弹丸半覆地上半隐地下其势斜倚故天行健地
北高故极出地三十六度南下故极入地三十六度周
天三百六十五度四分度之一昼则自左而向右夜则
自右而复左天依形故运行太虚冲漠之际而无停地
附气故束于劲风旋转之中而不坠气积于阳而其精
外明者谓之日气积于阴而其魄含景者谓之月体生
于地精浮于天者谓之星经星则丽天而左行日月则
违天而右绕譬蚁行磨上磨左旋而蚁右行磨疾而蚁
迟故不得不随磨而左旋焉日经千里昼夜所经谓之
一度仲夏跃东井而去极近则昼长而夜短仲冬跃南
卷一 第 26b 页
斗而去极远则昼短而夜长春秋二分日临于卯酉星
昴宿则跨赤道昼夜平分而中停月如银丸受日之光
月魄承日故明为所蔽而日食日有暗虚故阴为所射
而月食日之行也舒昼夜行一度月之行也疾昼夜行
十三度日月所会是谓食日盈而月缩则后中而朔月
盈而日缩则先中而朔舒前速后近一远三谓之弦相
与为衡分天之中谓之望以速及舒光尽体伏谓之晦
日之周天以岁计月以朔计二十八宿日之所经为黄
道横络天腹中分二极者为赤道日行三百六十度而
成岁馀度之未周者为五月行二十九日半而及于日
卷一 第 27a 页
其不足者六日若以不足乘其有馀岁得十二日积而
成月则置闰三岁一闰五岁再闰十有九年而为闰七
是谓一章则馀分尽矣昼夜百刻而辰周十二故以八
刻二十八分为一时积六分而昼夜五日为候三候为
气六气为时四时为年而天地备矣天地相去八万四
千里冲和之气在其中四万二千里已上为阳位四万
二千里已下为阴位冬至之候阳发于地一气上升七
千里至六气则上升四万二千里而阳至阳位故其气
温为春分之节也六气而阳极阳位故气热而为夏至
之节也夏至之侯阴出于天一气下降七千里至六气
卷一 第 27b 页
则下降四万二千里而阴至阴位故其气凉为秋分之
节也六气而阴极阴位故其气寒而为冬至之节也天
地之所以能长能久者以其阳中有阴下降极而生阳
阴中有阳上升极而生阴二者交通合为太和相因而
为氤相温而为氲以此施生化之功此变化之所以兆

气之揫敛而有质者为阴舒散而有气者为阳阴气凝
聚阳在内者不得出则激搏而为雷阳在外者不得入
则周旋六合而为风阳与阴夹持则磨轧有光而为电
阳气正升为阴气所乘则相持而为雨阴与阳得助其
卷一 第 28a 页
蜚腾则飘飏而为云和气散则为露霜雪不和而散则
为戻气霾曀阴干于阳而气薄不能以掩日则虹见阳
伏于阴雨气结不能以自收则雹降月星布气阴感之
则肃而为霜阳感之则液而为露上寒而下温则霜不
杀物上温而下寒则雨而不冰风不宜温而温则雨凝
而为雪阴纵而阳翕之也雷不当出而出则雪霰交挚
阳亵而阴乘之也将雨则气溢而础润既雨则气散而
土晞阴附于阳故能辟而受以为水阳附于阴故能直
而施以为火天一阳数也而水生焉故凝于天一无非
水也地二阴数也而火生焉故应于地二无非火也蒸
卷一 第 28b 页
而在天为云雨湛而在地为渊泉求于石则击之而光
发求于木则钻之而烟飞天地初分惟水与火土之所
附其气融结则峙而为山水之所赴其势蓄泄则流而
为川山气暮合而为风水气朝降而为雾地势峻极起
自西北故昆崙乘地之高而东驱嵩山据地之中而南
鹜两山并驱其中必有水两水夹行其中必有山故气
虚而散如沃焦釜往者既消来者复息水流东极其应
于月者为潮盖日为阳精阴之所依月为阴灵潮之所
附朔望之际月近于日故月行疾而潮应大朔望之行
月远于日故月行迟而潮应小春为阳中阴生于午而
卷一 第 29a 页
昼潮大而感阳也秋为阴中阳生于子而夜潮大而阴
应也一昼一夜而再至亦犹岁之春秋而月之朔望云
耳此地之至数也地在天中水环地外四游升降不越
三万里春游过东万五千里其上升如其数秋游过西
万五千里其下降如其数夏游过南故日在其北冬游
过北故日在其南人处坤载如水负舟视星汉回移或
升或降莫之觉也
老子曰民不畏死如何以死惧之凡民之不畏死由刑
罚过则民不赖其生生无所赖视君之威末如也刑罚
中则民畏死畏死由生之可乐也知生之可乐故可以
卷一 第 29b 页
死惧之此人君之所宜执臣下之所宜慎
蔺相如既困秦王归而有矜色谓慎子曰人谓秦王如
虎不可触也仆已摩其顶拍其肩矣慎子曰善哉先生
天下之独步也然到闻之赤城之山有石梁五仞焉径
尺而龟背下临不测之谷县泉沃之苔藓被焉无藤萝
以为援也野人负薪而越之不留趾而达观者唶唶或
谓之日是梁也人不能越而若能也盍还而复之野人
立而睨焉足摇摇而不举目周旋而莫之能瞩先生之
说秦王也是未睹夫石梁之险者也故过巴峡而不慄
未尝惊于水也视狴犴而不惴未尝中于法也使先生
卷一 第 30a 页
还而复之则无馀以教到矣
子慎子曰毛嫱西施天下之至姣也衣以皮倛则见者
走易以玄緆则行者皆止
或问孔子之道何所止也慎子曰春以煦之夏以长之
秋以成之冬以藏之又何所止哉
环渊问养性子慎子曰天有盈虚人有屯危不自慎不
能济也故养心必先知自慎也慎以畏为本士无畏则
简仁义农无畏则惰稼穑工无畏则慢规矩商无畏则
货不殖子无畏则忘孝父无畏则废慈臣无畏则勋不
立君无畏则乱不治是以太上畏道其次畏天其次畏
卷一 第 30b 页
物其次畏人其次畏身忧于身者不拘于人慎于小者
不惧于大戒于近者不悔于远
智之极者知智果不足以周物故愚辨之极者知辨果
不足以喻物故讷勇之极者知勇果不足以胜物故怯
是以老子曰曲则全枉则直则盈弊则新少则得多
则惑圣人抱一为天下式
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石故能成其高圣人
不让负薪之言故能广其智昔者黄帝立明堂之议上
观于贤也尧有衢室之问下听于民也舜有告善之旌
而主不蔽也禹立谏鼓于朝而备讯也汤有总街之廷
卷一 第 31a 页
亲民非也武王有灵台之宫贤者进也此圣帝明王所
以有而勿失得而勿止也若夫高居而远望深视而简
听譬之天高而不可极川深而不可测则臣下闲口左
右结舌大贼乃发
慎子曰夫道所以使贤无奈不肖何也所以使智无奈
愚何也若此则谓之道胜矣道胜则名不彰
万物所异者生也所同者死也生则有贤愚贵贱所以
异也死则有腐臭消灭是所同也故生则尧舜死则腐
骨生则桀纣死则肤骨一矣熟知其异哉盗蹠曰人上
寿百岁中寿八十下寿六十除病瘦死丧忧患其中开
卷一 第 31b 页
口而笑者一月之中不过四五日而已天与地无穷人
死者有时操有时之具而托于无穷之间忽然无异骐
骥之驰过隙也不能悦其志意养其寿命者非通道者

法者所以齐天下之动至公大定之制也故智者不得
越法而肆谋辨者不得越法而肆议士不得背法而有
名臣不得背法而有功我喜可抑可忿可窒我法不可
离也骨肉可刑亲戚可灭至法不可阙也
善为国者移谋身之心而谋国移富国之术而富民移
保子孙之志而保治移求爵禄之意而求义则不劳而
卷一 第 32a 页
化理成矣
许犯曰敢问昔圣帝明王巡狩之礼可得闻乎子慎子
曰古者天子将巡狩必先告于祖祢命史告群庙及社
稷圻内名山大川告者七日而遍亲告用牲史告用币
申命冢宰而后道而出以迁庙之主行载于齐车每舍
莫焉及所经五岳四渎皆有牲币岁二月东巡狩至于
岱宗柴于上帝望秩于山川所过诸侯各待于境天子
先问高年者所在而亲问之然后觐方岳之诸侯有功
德者则发爵赐服以顺阳义无功者则削黜贬退以顺
阴义命史采民诗谣以观其风命市纳贾察民之所好
卷一 第 32b 页
恶以知其志命典礼正制度均量衡考衣服之䓁协时
月日辰遂南巡五月至于南岳又西巡八月至于西岳
又北巡十有一月至于北岳其礼皆如岱宗归反舍于
外次三日斋亲告于祖祢用特命有司告郡庙社稷及
圻内名山大川而后听朝此古者明王巡狩之礼也
雀性为淫名饮器为爵所以为饮戒也鸠食多噎刻老
人杖为鸠所以为食戒也鹊行不良借其字为舄履之
舄所以为行戒也惊性耿介画其形于衣所以为节训
也饰鼎以饕餮贪之戒也饰簠簋以龟廉之劝也
墨翟曰卫小国也处于齐晋之间犹贫家之处于富家
卷一 第 33a 页
之间也贫家而学富家之衣食多用则速亡必矣今简
子之家饰车数百乘马食菽粟者数百匹妇人衣文绣
者数百人吾取饰车食马之费与绣衣之财以畜士必
千人有馀若有患难则使百人处于前数百处于后与
妇人数百处前后孰安吾以为不若畜士之安也
乐由所来者尚也必不可废有节有侈有正有淫贤者
以昌不肖者以七昔古朱襄氏之治天下也多风而阳
气蓄积万物散解果实不成故士达作为五弦瑟以采
阴气以定群生陶唐氏之始阴多滞服而湛积水道壅
塞不行其原民气郁阏而滞者筋骨瑟缩不达故作为
卷一 第 33b 页
以宣导之黄帝令伶伦作为律伶伦自大夏之西乃之
阮隃之阴取竹于嶰溪之谷以生空窍厚钧者断两节
间其长三寸九分而吹之以为黄钟之宫制十二筒听
凤皇之鸣以别十二律其雄鸣六其雌鸣亦六以比黄
钟之宫适合黄钟之宫六律六吕皆可以生之故曰黄
钟之宫律吕之本
田系问曰仲尼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
成仁何也子慎子曰始吾未生之时焉知生之为乐也
今吾未死又焉知死之不乐也故生不足以使之利何
足以动之死不足以禁之害何足以恐之明于死生之
卷一 第 34a 页
分达于利害之变是以日观玉辂琬象之状耳听白雪
清角之声不能以乱其神登千仞之溪临猿眩之岸不
足以滑其和夫如是身可以杀生可以无仁可以成
墨翟曰和氏之璧隋侯之珠三棘六异此诸侯之所谓
良宝也可以富国家众人民治刑政安社稷乎曰不可
所为贵良宝者为其可以利也而和氏之璧隋侯之珠
三棘六异不可以利人是非天下之良宝也今用义为
政于国家人民必众刑政必治社稷必安所为贵良宝
者可以利民也而义可以利人故曰义天下之良宝也
心者五脏之主也制使四肢流行血气驰骋是非之境
卷一 第 34b 页
出入百事之门
受人者常畏人与人者常骄人
拯饥者与之径寸之珠孰若一箪之食拯溺者与之方
尺之玉孰若一叶之匏贵贱无常时使之然也
匠人知为门能以门所以不知门也故必杜然后能门
富贵而礼人人无有不敬富贵而爱人人无有不亲
鸷鸟之击也卑飞敛翼猛兽之搏也弭耳俯伏
古者五行之官水官得职则能辨其性味潜而复出合
而更分皆可辨之故师旷易牙品天下之水性味不同
盖古水官之遗法不独为口腹也
卷一 第 35a 页
鸟飞于空鱼游于渊非术也故为鸟为鱼者亦不自知
其能飞能游苟知之立心以为之则必堕必溺犹人之
足驰手捉耳听目视当其驰捉听视之际应机自至又
不待思而施之乎苟须思之而后可施之则疲矣是以
任自然者久得其常者济
商容有疾老子曰先生无遗教以告弟子乎容曰将语
子过故乡而下车知之乎老子曰非谓不忘故耶容曰
过乔木而趋知之乎老子曰非谓其敬老耶容张口曰
吾舌存乎曰存吾齿存乎曰亡知之乎老子曰非谓其
刚亡而弱存乎容曰嘻天下事尽矣
卷一 第 35b 页
公父文伯之母季康子之从叔祖母也康子往焉䦱门
与之言皆不踰阈仲尼闻之以为别于男女之礼矣
公父文伯退朝朝其母其母方绩文伯曰以歜之家而
主犹绩胡不自安其母叹曰使僮子备官鲁其亡乎昔
圣王之处民也择瘠土而处之劳其民而用之故长王
天下夫民劳则思思则善心生逸则淫淫则忘善忘善
则恶心生沃土之民不材淫也瘠土之民莫不向义劳
也君子劳心小人劳力先王之训也自上以下谁敢
淫心舍力今我寡也尔又在下位朝夕处事犹恐忘先
人之业况有怠惰其何以避辟吾冀而朝夕修我曰必
卷一 第 36a 页
无废先人尔今曰何不自安以是承君之官余惧穆伯
之绝嗣也仲尼闻之曰弟子志之季氏之妇不淫矣
公输子削竹木以为鹊成而飞之三日不下公输子自
以为至巧墨翟言于公输子曰子之为鹊也不如翟之
为车辖须臾刘三寸之木而任五十石之重故所为巧
利于人谓之巧不利于人谓之拙
翟王使使至于楚楚王誇使者以章华之台高广美丽
无匹也楚王曰翟国亦有此台乎对曰翟王茅茨不剪
䌽椽不刻犹以为作之者劳居之者佚楚王大怍
文王在镐召太子发曰我身老矣吾语汝我所保与我
卷一 第 36b 页
所守传之子孙吾厚德而广惠不为骄侈不为泰靡童
牛不服童马不驰土不失其宜万物不失其性天下不
失恃以成万材万材已成牧以为人天下利之而勿德
是谓大仁
荣启期者鹿裘带索鼓琴而歌孔子游于泰山见而问
之曰先生何乐也对曰吾乐甚多天生万物唯人为贵
吾得为人矣是一乐也男女之别男尊女卑故以男为
贵吾既为男矣是二乐也人生有不见日月不免襁褓
者吾既已行年九十矣是三乐也贫者士之常也死者
民之终也居常以待终何不乐也
卷一 第 37a 页
舜一徙成邑再徙成都三徙成国尧闻其贤徵之草茅
之中与之语礼乐而不逆与之语政至简而易行与之
语道广大而不穷于是率群臣刻璧为书东沈洛水言天
命传舜之意
汤放桀而归于亳三千诸侯大会汤取天子之玺置之
于天子之座左复而再拜从诸侯之位汤曰此天子之
位有道者可以处之矣天下非一家之有也有道者之
之有也故天下者唯有道者理之唯有道者宜处之汤
以此三让三千诸侯莫敢即位然后汤即天子之位
周成王问鬻子曰寡人闻圣人在上位使民富且寿若
卷一 第 37b 页
夫富则可为也若夫寿则在天乎鬻子对曰夫圣王在
上位天下无军兵之事故诸侯不私相攻而民不私相
斗也则民得尽一生矣圣王在上则君积于德化而民
积于用力故妇人为其所衣丈夫为其所食则民无冻
饿民得二生矣圣人在上则君积于仁吏积于爱民积
于顺则刑罚废而无夭遏之诛民则得三生矣圣王在
上则使之有时而用之有节则民无厉疾民可得四生

齐桓公谓管仲曰吾欲伐大国之不服者奈何管仲对
曰先爱四封之内然后可以恶境外之不善者先定乡
卷一 第 38a 页
大夫之家然后可以危邻之敌国是故先王必有置也
然后有废也必有利也然后有害也
仲尼曰凡人心险于山川难于知天故君子远使之而
观其忠近使之而观其敬烦使之而观其能率然问焉
而观其知急与之期而观其信委之以财而观其仁告
之以危而观其节醉之以酒而观其则杂之以处而观
其色九徵至贤不肖人得矣
卷一 第 38b 页
卷一 第 39a 页
  知忠(此篇原刻全/脱依治要补)
乱世之中亡国之臣非独无忠臣也治国之中显君之臣非独能
尽忠也治国之人忠不偏于其君乱世之人道不偏于其臣然而
治乱之世同世有忠道之人臣之欲忠者不绝世而君未得宁其
上无遇比干子胥之忠而毁瘁主君于闇墨之中遂染溺灭名而
死由是观之忠未足以救乱世而适足以重非何以识其然也曰
父有良子而舜放瞽瞍桀有忠臣而过盈天下然则孝子不生慈
父之家(○原作义依意/林引此文改)而忠臣不生圣君之下故明主之使其臣也
忠不得过职而职不得过官是以过修于身而下不敢以善骄矜
守职之吏人务其治而莫敢淫偷其事官正以敬其业和顺以事
其上(○吏原作史又于和下复衍吏人/至正以凡十五字今依文义删正)如此则至治已亡国之君非一人
之罪也治国之君非一人之力也将治乱在乎贤使任职而不在
于忠也故智盈天下泽及其君忠盈天下害及其国故桀之所以
卷一 第 39b 页
亡尧不能以为存然而尧有不胜之善而桀有运非之名则得人
与失人也故廊庙之材盖非一木之枝也粹白之裘(○粹原作狐依/意林引此文改)
盖非一狐之皮也(○意林皮作腋按御览七百六十/六又九百九并作皮与治要合)治乱安危存亡荣辱
之施非一人之力也(○按此六句又见文选卢子谅/答魏子悌诗注四子讲德论注)
  君臣(此篇原刻全/脱依治要补)
为人君者不多听据法倚数以观得失无法之言不听于耳无法
之劳不图于功(○二句又见文/选长杨赋注)无劳之亲不任于官官不私亲法不
遗爱上下无事惟法所在
卷一 第 40a 页
慎子逸文
行海者坐而至有舟也(○六帖十一/舟下有故字)行陆者立而至秦有车也(○/句)
(亦见六/帖十一)秦越远途也安坐而至者械也(○御览七/百六十八)
谚云不聪不明不能为王不瞽不聋不能为公海与山争水海必
得之(○意林御览/四百九十六)
礼从俗政从上使从君国有贵贱之礼无贤不肖之礼有长幼之
礼无勇怯之礼有亲疏之礼无爱憎之礼也(○类聚三十八御/览五百二十三)
河之下龙门(○寰字记四十/六河下有水字)其流驶如竹箭驷马追弗能及(○六帖六/作追之不)
(及寰宇记亦有之/字/御览四十)
有虞之诛以幪巾当墨(○书钞四十四/引作画跪当黥)以草缨当劓以菲履当刖以
艾韠当宫布衣无领当大辟此有虞之诛也斩人肢体凿其肌肤
谓之刑画衣冠异章服谓之戮上世用戮而民不犯也当世用刑
而民不从(○御览六/百四十五)
卷一 第 40b 页
昔者天子手能衣而宰夫设服足能行而相者导进口能言而行
人称辞故无失言失礼也(○御览/七十六)
尧让许由舜让善卷皆辞为天子而退为匹夫(○类聚二十一御/览四百二十四)
折券契属符节贤不肖用之(○御览四百三十/钞本书钞百四云折券契节/贤不肖曰之物以此得而不记于信也按文有脱)
(误不/可读)
鲁庄公铸大钟曹刿入见曰今国褊小而钟大君何不图之(○初学/记十六)
(御览五百/七十五)
公输子巧用材也不能以檀为瑟(○御览五/百七十六)
孔子曰邱少而好学晚而闻道以此博矣(○御览/六百七)
孔子曰有虞氏不赏不罚夏后氏赏而不罚殷人罚而不赏周人
赏且罚罚禁也赏使也(○御览六/百三十三)
燕鼎之重乎千钧乘于吴舟则可以济所托者浮道也(○御览七/百六十八)
君臣之间犹权衡也权左轻则右重右重则左轻轻重迭相橛天
卷一 第 41a 页
地之理也(○御览八/百三十)
饮过度者生水食过度者生贪(○御览八/百四十九)
劲而害能则乱也云能而害无能则乱也(○荀子非十/二子篇注)
弃道术舍度量以求一人之识识天下谁子之识能足焉(○荀子王/霸篇注)
多贤不可以多君无贤不可以无君(○荀子解/蔽篇注)
兽伏就秽(○文选西/都赋注)
夫德精微而不见聪明而不发是故外物不累其内(○文选沈休文游/沈道士馆诗注养)
(生论/注)
大道所以使贤无奈不肖何也所以使智无奈愚何也若此则谓
之道胜矣(○文选张景/阳杂诗注)
趋事之有司贱也(○文选谢元晖始/出尚书省诗注)
久处无过之地则世俗听矣(○文选吴季重/答魏太子笺注)
众之胜寡必也(○文选夏侯/常侍诔注)
卷一 第 41b 页
两贵不相事两贱不相使(○意/林)
家富则疏族聚家贫则兄弟离非不相爱利不足相容也(○意/林)
苍颉在庖牺之前(○尚书/序疏)
为毳者患涂之泥也(○书益/稷疏)
昼无事者夜不梦(○云笈七/签三十二)
田骈名广(○庄子天/下篇释文)
桀纣之有天下也四海之内皆乱关龙逄王子比干不与焉而谓
之皆乱其乱者众也尧舜之有天下也四海之内皆治而丹朱商
均不与焉而谓之皆治其治者众也(○长短经/势运篇注)
夏箴曰小人无兼年之食遇天饥妻子非其有也大夫无兼年之
食遇天饥臣妾舆马非其有也戒之哉(○按逸周/书有此文)
与天下于人大事也煦煦者以为惠而尧舜无德色取天下于人
大嫌也洁洁者以为污而汤武无愧容惟其义也
卷一 第 42a 页
日月为天下眼目人不知德山川为天下衣食人不能感(○御览三/以此四句)
(为任子文/感作谢)有勇不以怒反与怯均也(○二句又见御览四百/三十七及四百九十九)
小人食于力君子食于道(○二句又见意林及/御览八百四十九)先王之训也故常欲耕
而食天下之人矣然一身之耕分诸天下不能人得一升粟其不
能饱可知也欲织而衣天下之人矣然一身之织分诸天下不能
人得尺布其不能煖可知也故以为不若诵先王之道而求其说
通圣人之言而究其旨上说王公大人次匹夫徒步之士王公大
人用吾言国必治匹夫徒步之士用吾言行必修虽不耕而食饥
不织而衣寒功贤于耕而食之织而衣之者也(○按墨子/有此文)
法者所以齐天下之动至公大定之制也故智者不得越法而肆
谋辩者不得越法而肆议士不得背法而有名臣不得背法而有
功我喜可抑我忿可窒我法不可离也骨肉可刑亲戚可灭至法
不可阙也
卷一 第 42b 页
善为国者移谋身之心而谋国移富国之术而富民移保子孙之
志而保治移求爵禄之意而求义则不劳而化理成矣始吾未生
之时焉知生之为乐也今吾未死又焉知死之为不乐也故生不
足以使之利何足以动之死不足以禁之害何足以恐之明于死
生之分达于利害之变是以目观玉辂琬象之状耳听白雪清角
之声不能以乱其神登千仞之溪临猿眩之岸不足以淆其知夫
如是身可以杀生可以无仁可以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