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春秋集义 卷四十六
春秋集义 卷四十六 第 1a 页 WYG0155-0752a.png
钦定四库全书
 春秋集义卷四十六
            宋 李明复 撰
  定公
 程颐曰定公名宋襄公子昭公弟恭王十一年即位
 定谥也安民大虑曰定
元年春王
 谢湜曰即位之元年不书正月者以鲁之嗣君未立
春秋集义 卷四十六 第 1b 页 WYG0155-0752b.png
 故也颁正朔以正天下天王之事也承天王正朔以
 正一国诸侯之事也定公未立则不书正月不与季
 氏承王正也
 胡安国曰元年必书正月谨始也定何以无正月昭
 公薨于乾侯不得正其终定公制在权臣不得正其
 始鲁于是旷年无君春秋欲谨之而不可也季氏废
 太子衍及务人而立公子宋宋者昭公之弟其主社
 稷非先君所命而专受之于意如者也故不书正月
春秋集义 卷四十六 第 2a 页 WYG0155-0753a.png
 见鲁国无君定公无正主人习其读而问其传则未
 知己之有罪焉耳
三月晋人执宋仲几于京师
 谢湜曰诸侯城成周善之大者也宋仲几违命不受
 功执之以治其罪义也虽然专执大夫于天王之侧
 而不以王命治之不敬之大也故晋卿贬爵称人
 胡安国曰按左氏诸侯会城成周宋仲几不受功曰
 滕薛郳吾役也为是执之则有罪矣书晋人执仲几
春秋集义 卷四十六 第 2b 页 WYG0155-0753b.png
 于京师则贬词也以王事讨有罪何贬乎按周官司
 𨽻掌凡囚执人之事属于司寇凡诸侯之狱讼定以
 邦典凡卿大夫之狱讼断以邦法则大司寇之职也
 不告诸司寇而执人于天子之侧故虽以王事讨有
 罪犹贬凡此类皆篡弑之萌履霜之渐执而书其地
 谨之也每谨于初而祸乱熄矣
夏六月癸亥公之丧至自乾侯戊辰公即位
 谢湜曰定公昭公弟公子宋也定公之立制在季氏
春秋集义 卷四十六 第 3a 页 WYG0155-0753c.png
 故丧至六日而后即位季氏鲁之大逆也定公以公
 弟受贼臣之立恶之大者书即位著其自立也
 胡安国曰昭公之薨已越葬期犹未得返至于六月
 癸亥然后丧至而定之即位乃在是月之戊辰盖迟
 速进退为意如所制不得专也以周书顾命考之成
 王之崩在四月乙丑宰臣太保即于是日命仲桓南
 宫毛俾爰齐侯吕伋以二千戈虎贲百人逆王世子
 钊于南门之外延入翼室宅忧为天下主不待崇朝
春秋集义 卷四十六 第 3b 页 WYG0155-0753d.png
 而后定也今昭公丧至在葬期之后公子宋自坏隤
 先入犹未得立是知为意如所制不得以时定非谓
 正棺乎两楹之间故定公之即位不可不察也夫即
 位大事也宗嗣先定则变故不生盖代君享国而主
 其祭宜戚宜惧一失机会或萌窥伺之心至于生变
 则为不孝矣古人所以贵于早定国家之本也今昭
 公之薨定公之即位春秋详书于策非为后法乃见诸
 行事为永鉴矣
春秋集义 卷四十六 第 4a 页 WYG0155-0754a.png
秋七月癸巳葬我君昭公
 谢湜曰昭公虽死于外与隐闵遇难不殊春秋书葬
 者罪鲁国不以季氏为逆也季氏吾君之仇也出其
 君而鲁国莫之讨也君死于外而鲁国莫之疾也定
 公受其位而安之臣子受其葬而安之君臣之义废
 矣书昭公之葬所以罪鲁国之安季氏也春秋贼不
 讨君不书葬昭公书葬则变例于终以起义也
九月大雩立炀宫
春秋集义 卷四十六 第 4b 页 WYG0155-0754b.png
 谢湜曰炀公伯禽子庙毁久矣复以私意立之非礼
 也宗庙之礼其远近以年其进退以义非其退而退
 之为不怀非其进而进之为不敬
 胡安国曰焬公伯禽之子其曰立者不宜立也丧事
 即远有进而无退宫庙即远有毁而无立
 胡宏曰炀公至是十九世是祧主也其不可立宫明
 甚所以立之者季氏以少子当鲁国祭祀自专废立
 自恣重赂足以结四邻私恩足以收百姓所惧神怒
春秋集义 卷四十六 第 5a 页 WYG0155-0754c.png
 或降之罚耳故有祷于炀公而立宫也圣人笔之使
 后人考其世寻其由则季氏诬神之罪著而礼制不
 至遂乱矣
冬十月陨霜杀菽
 谢湜曰建酉之月霜已栗烈菽不胜霜故陨霜杀菽
 草害稼菽养人十二月霜不杀草异之大者也十月
 霜杀菽灾之大者也
 胡安国曰谷梁子曰菽举重也未可以杀而杀举重
春秋集义 卷四十六 第 5b 页 WYG0155-0754d.png
 可杀而不杀举轻其象则刑罚不中之应
二年春王正月夏五月壬辰雉门及两观灾
 谢湜曰宫室过制天之所不与然则雉门及两观灾
 乃天恶其僭而灾之也
秋楚人伐吴冬十月新作雉门及两观
 谢湜曰雉门两观为火所坏故鲁人于此新作焉门
 阙之灾以僭制也鲁人乘灾变之后复以僭制为之
 不知畏天者也雉门两观书新作书及恶其不知变
春秋集义 卷四十六 第 6a 页 WYG0155-0755a.png
 也延厩因旧而葺之故书新南门雉门两观则去旧
 而为之故书新桓宫僖宫之类作不复书者以灾不
 由僭故也
 胡安国曰书新作讥借王制而不能革也雉门象魏
 之门其外为库门而皋门在库门之外其内为应门
 而路门在应门之内是天子之五门也僖公尝修泮
 宫复閟宫非不用民力而春秋不书新作南门则独
 书者南非一门也必有不当为者子家驹以设两观
春秋集义 卷四十六 第 6b 页 WYG0155-0755b.png
 为僭天子是非诸侯之制明矣夫拨乱反正者必本
 诸身身正者物必正春秋于僭君必书者必正之意
 也使定公遇灾而惧革其僭礼三家陪臣其敢僭诸
 侯执国命乎习旧而不知以为非何以禁季氏之胁
 其主矣
三年春王正月公如晋至河乃复
 程颐曰意如上不请于天子而立定公故晋怒而
 公往朝焉晋辞公而复故明年因会而请盟
春秋集义 卷四十六 第 7a 页 WYG0155-0755c.png
 谢湜曰季氏强盛公室微弱故公初朝晋晋人辞之
 皆季氏交结晋室之罪也
二月辛卯邾子穿卒夏四月秋葬邾庄公冬仲孙何忌
及邾子盟于拔
四年春王二月癸巳陈侯吴卒三月公会刘子晋侯宋
公蔡侯卫侯陈子郑伯许男曹伯莒子邾子顿子胡子
滕子薛伯把伯小邾子齐国夏于召陵侵楚
 程颐曰楚恃强侵诸侯晋请于天子伐之而不能明
春秋集义 卷四十六 第 7b 页 WYG0155-0755d.png
 暴其罪以行天讨无功而还故书侵以罪之
 谢湜曰楚子纳尹氏王子朝病蔡拘蔡侯其罪在所
 讨也晋定公以王命合诸侯于召陵将以伐楚也然诸侯
 不能明大义以伐有罪乃以寇暴之师侵之而已可
 以正楚而服之哉召陵之会书侵楚罪诸侯之不正
 也
 胡安国曰按左氏传书伐而经书侵楚者楚为无道
 凭陵诸夏为一裘一马拘唐蔡二君三年而后遣蔡
春秋集义 卷四十六 第 8a 页 WYG0155-0756a.png
 侯既归请师于晋晋人请命于周大合诸侯天子之
 元老在焉若能暴明其罪恭行天讨庶几王者之师
 齐桓晋文之功褊矣有荀寅者求货于蔡侯弗得遂
 辞蔡人晋由是失诸侯无功而还书曰侵楚陋之也
 吕祖谦曰是时晋虽无盟主之实其承袭世业尚有
 盟主之虚名所以蔡侯赴愬于晋当时晋之不为盟
 主也久矣晋于此当因蔡之怒以奉王命会诸侯之
 师以讨楚则城濮之功可以再立文公之霸业可以
春秋集义 卷四十六 第 8b 页 WYG0155-0756b.png
 再兴晋既不能与蔡救患方且求货于蔡侯自此晋失
 霸蔡被子常求货无厌见晋尚称霸主所以赴愬今
 晋之执政又求货于蔡侯是脱子常于楚又见子常
 于晋他到这里事穷计迫安得不归命于吴
夏四月庚辰蔡公孙姓帅师灭沈以沈子嘉归杀之
 谢湜曰沈不会召陵沈人之失也灭其国以其君归
 既归而杀之蔡公孙姓之虐也将讨不仁而反为不仁
 将讨不义而反为不义前书侵楚后书灭沈召陵之
春秋集义 卷四十六 第 9a 页 WYG0155-0756c.png
 师暴乱不法其恶见矣
 胡安国曰沈人不会于召陵晋人使蔡伐之书灭沈
 罪公孙姓也书以归罪沈子嘉也书杀之罪蔡侯也
 奉辞致讨而覆其邦家为敌所执不死于位皆不仁
 矣所恶于前无以先后出乎尔者反乎尔者也蔡侯
 视楚犹沈视蔡也昭公拘于郢三年而后反非以国
 小而弱乎沈虽不会召陵未有大罪恶也而恃强杀
 之甚矣能无公孙翩之及哉宋以曹伯阳归蔡以沈
春秋集义 卷四十六 第 9b 页 WYG0155-0756d.png
 子嘉归皆杀之也而或书或不书其不书者贱而略
 之也
五月公及诸侯盟于皋鼬
 程颐曰公以不获于晋故因会而求盟则此盟公意
 也故书公及
 谢湜曰晋卑鲁君久矣朝则辞之盟则退之皋鼬之
 盟定公得与盟书公及诸侯所以抑晋而伸鲁也是
 盟也诸侯不与刘子同盟尊王臣也尊王臣诸侯同
春秋集义 卷四十六 第 10a 页 WYG0155-0757a.png
 其善故盟称诸侯
 胡安国曰定公之立上不请于天王下不告于方伯
 而受国于季孙意如故三年朝晋至河而复今会诸
 侯求为此盟书公及者内为志也召陵之会必序不
 序十有八国之诸侯则无以见侵楚之陋皋鼬之盟
 序与不序非义所系则以凡举可也
杞伯成卒于会
 谢湜曰方用师则书卒于师师退而盟则书卒于会
春秋集义 卷四十六 第 10b 页 WYG0155-0757b.png
 不当会不当师则书地
六月葬陈惠公许迁于容城
 谢湜曰许又自白羽迁容城国无定处民无定守故
 自叶至容城凡四迁
秋七月公至自会刘卷卒
 谢湜曰王臣以赴告之礼交于列国非礼也刘子卷
 夺爵贬之也
葬把悼公楚人围蔡
春秋集义 卷四十六 第 11a 页 WYG0155-0757c.png
 谢湜曰蔡灭沈故楚围蔡
晋士鞅卫孔围帅师伐鲜虞葬刘文公
 谢湜曰王臣卒鲁以外诸侯会葬非礼也
冬十有一月庚午蔡侯以吴子及楚人战于柏举楚师
败绩楚囊瓦出奔郑
 谢湜曰楚人病蔡久矣蔡之求伐楚也既以其子元
 与其大夫之子为质于晋又以其子乾与其大夫之
 子为质于吴楚人怨深于蔡可知也吴楚相为仇雠
春秋集义 卷四十六 第 11b 页 WYG0155-0757d.png
 久矣柏举之战吴人愿致其力故蔡虽微弱蔡侯能
 役吴子而用之也吴称子著其强也楚称人著其恶
 也蔡与吴称以示其得吴之死力也晋侯以蔡之难
 假王命大合诸侯将以伐楚也然召陵之会以寇盗
 侵之而已未能声楚之罪而服之也蔡侯独以吴子
 之力乃能一战楚师而败之以至楚人震惧囊瓦出
 奔然则列国讨罪反不若吴人制楚之暴也召陵书
 侵楚柏举书师败绩罪中国之衰也
春秋集义 卷四十六 第 12a 页 WYG0155-0758a.png
 胡安国曰吴何以称子善伐楚解蔡围也荆楚暴横
 盟主不能致其讨天王不得达其命长恶不悛复兴
 师而围蔡王法所当讨而不赦也吴能自卑听蔡侯
 之义以达天子之命兴师救蔡战于柏举大败楚师
 成伯讨之功善矣晋主夏盟中国所仰若嘉谷之望
 雨也有请于晋如彼其难吴国天下莫强焉非诸侯
 之所能以也有请于吴如此其易故召陵之会大合
 诸侯而书侵楚柏举之战蔡用吴师特书曰以者深
春秋集义 卷四十六 第 12b 页 WYG0155-0758b.png
 罪晋人保利弃义难于救蔡也然则何以不言救乎
 救大矣阖闾子胥宰嚭皆怀谋楚之心蔡人往请会
 逢其适非有救灾恤邻从简书忧中国之实也圣人
 道大德宏乐与人为善故因其从蔡特进而书爵囊
 瓦贪以败国又不能死可贱甚矣故记其出奔特贬
 而称人春秋之情见矣
 朱熹曰吴之所以得破楚也是楚平以后日就衰削
 又恰限使得伍子胥如此先又有申公巫臣往吴教
春秋集义 卷四十六 第 13a 页 WYG0155-0758c.png
 之射御战陈这两人所以不向齐晋那边去也是见
 得齐晋都破坏了兼那时如阖闾夫差勾践几人皆
 是南蛮中之豪杰
庚辰吴入郢
 谢湜曰吴之败楚也吴已制楚之暴矣以义正楚而
 服之中国之道也入其国夷其宫徙其器挞其墓则
 其暴又甚于楚入郢称吴狄之也险之不可负也久
 矣楚人恃江山之固自以为若磐石之安也然吴自
春秋集义 卷四十六 第 13b 页 WYG0155-0758d.png
 柏举一胜十日遂入郢都有国者不可不戒也
 胡安国曰及楚人战则称爵入郢则举其号何也君
 舍于其君之室大夫舍于大夫之室狄道也圣人谁
 毁谁誉救灾恤邻则进而书爵非有心于与之顺天
 命也乘约肆淫则黜而举号非有心于贬之奉天讨
 也伐国者固将拯民于水火之中而鸠集之耳杀其
 父兄系其子弟毁其宗庙迁其重器而乱男女之配
 也如水益深如火益热则善小而恶大功不足以掩
春秋集义 卷四十六 第 14a 页 WYG0155-0759a.png
 之矣圣人心无毁誉如镜之无妍丑也因事物善恶
 施于褒贬焉不期公而自公尔明此义然后可司赏
 罚之权得春秋之法矣
 吕祖谦曰吴之伐楚所以入郢几于灭楚论其源流
 固有自来自子常为令尹贪冒信谗所以致亡之道
 固非在于交战之日然当时所以致败所以速亡盖
 自有说当吴伐楚自豫章与楚夹汉左司马戍谓子
 常曰子沿汉而与之上下我悉方城外以毁其舟还
春秋集义 卷四十六 第 14b 页 WYG0155-0759b.png
 塞大隧直辕冥阨子济汉而伐之我自后击之必大
 败之司马说令尹与之上下款楚人兵不能与战司
 马之谋要得子常禦吴人于前司马以奇兵绕出吴
 之后使子常听之则伍员孙武亦无应楚之策胜败
 未可知然子常所以败正缘史皇谓子常楚人恶子
 而好司马若司马毁吴舟于淮塞城口而入是独克
 吴也子必速战不然不免乃济汉而陈然所以丧师几
 亡国全在此子常平日固失人心国势已危使其委
春秋集义 卷四十六 第 15a 页 WYG0155-0759c.png
 心听司马之谋胜败尚未可知亦未至于亡国惟其
 私心疾忌谓楚恶已而好司马怕司马有功不使之
 先战所以败子常于国家危如累卵之时尚且忌贤
 疾能恐他人有功不恤国家之安危此其所以亡大
 抵看古今乱亡之由无不由立朝之臣以私意忌克
 所以看史皇谓子常子必速战不然不免讽味他这
 几句楚安得不亡以此一段看秦汉之后五代以前
 所以亡国同出一辙往往皆此心当时子常背司马
春秋集义 卷四十六 第 15b 页 WYG0155-0759d.png
 之约先战屡战屡败至于柏举之战楚师大败子常
 奔郑吴自此入郢当时史皇献谋不用以其乘广死
 楚之几亡生于楚人恶子而好司马之一言虽区区
 能死不过匹夫匹妇自经于沟渎之谅本不足论看
 史皇之言半正半邪初间与子常说楚人恶子而好
 司马数句便是李林甫卢把一等人便是李林甫卢
 杞所说之语子常欲奔史皇曰安求其事难而逃之
 将何所入子必死之到得子常不用他言出奔郑他
春秋集义 卷四十六 第 16a 页 WYG0155-0760a.png
 便自死于军后面一段便是张巡颜杲卿一等人便
 是张巡颜杲卿口里说话何故史皇之为人半正半
 邪此段终至于自死也不是大段奸伪底人尚自知耻畏
 义这个人平日不曾克私意于爱憎胜负之间消磨
 未尽前面教子常夺司马之功致于亡楚看他后面
 死于军本是一个知耻畏义底人缘他爱憎胜负之
 间不曾克私意论其罪考其实与李林甫卢把罪一
 等可为学者深戒看后面徇社稷也缘平日不克私
春秋集义 卷四十六 第 16b 页 WYG0155-0760b.png
 意所以至此何况未有史皇之畏义于爱憎胜负安
 得不十分消磨学者须切近看这般事
五年春王三月辛未朔日有食之夏归粟于蔡
 谢湜曰患难相救祸灾相恤荒歉相赒诸侯之更事
 也故蔡饥而鲁遗之粟曰归
于越入吴
 谢湜曰于越越之别封也吴知郢之利在前而不知
 越之患在后故吴子涉千里之险入郢于越乘一朝
春秋集义 卷四十六 第 17a 页 WYG0155-0760c.png
 之衅入吴空内务外有国之大患也故楚人弃国围
 蔡而吴入郢吴人弃国围楚而越入吴
六月丙申季孙意如卒
 范祖禹曰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者十世天子希不失
 其天下者矣自大夫出者五世诸侯希不失其国者
 矣陪臣执国命者三世大夫希有不失其家者矣天
 子有天下诸侯有国大夫有家必久而后失之力有
 小大德有厚薄其理然也盖周自昭王考其世短道
春秋集义 卷四十六 第 17b 页 WYG0155-0760d.png
 微至幽王而七十世矣鲁自宣公三家始强季氏自
 武子至桓子制于家臣四世矣希不失者不必皆如
 之其大略不过此矣
 谢湜曰桓公之年书公子翚宣公之年书公子遂定
 公之年书季孙意如以著三公之逆也意如书卒罪
 鲁国不以意如为逆而讨之也春秋卿逆不书卒意
 如书卒则变例于终以起义也
 胡安国曰内大夫有罪见讨则不书卒公子翚是也
春秋集义 卷四十六 第 18a 页 WYG0155-0761a.png
 仲遂杀恶及视罪与翚同而书卒者以事之变卒之
 也意如何以书卒见定公不讨逐君之贼以为大夫
 全终始之礼也定公虽受国于季氏苟有叔孙婼之
 见不赏私劳致辟意如以明君臣之义则三纲可正
 公室强矣今苟于利而忘其雠三纲灭公室益侵陪
 臣执命宜矣故意如卒主人习其读而问其传则未
 知己之有罪焉耳
 吕祖谦曰阳货自平子疾专政及平子卒囚季桓子
春秋集义 卷四十六 第 18b 页 WYG0155-0761b.png
 以陪臣之微秉一国之政论季氏是强家大族在平
 子时亲逐君非不强何故身死未几便为陪臣据其
 家如此之速因是说道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
 侯出又降而自大夫出又降而自陪臣出僭乱之萌
 既开彼此相仿天下之大势都如此须又自就著实
 处看鲁之权所以在大夫者何故正缘有庆父襄仲
 之难所杀者三君季友与季文子有定君之功自此
 专权因成弑君之乱此权所以在大夫季氏之权所
春秋集义 卷四十六 第 19a 页 WYG0155-0761c.png
 以在陪臣何故盖季平子所以能逐君外则诸侯从
 之内则国人服之岂平子一手一足所能自致皆是
 家臣强悍勇知之人为之爪牙抟击于外乃可如阳
 货者实宣力焉于是假借长养他惟恐他恶不强但知
 崇奖他而不知其利在前其毒在后及昭公死定公
 立季氏长养容纵家臣之祸方出来蒲圃之乱几亡
 其所以不亡者仅于一发天下事利于一时之便其
 后未有不反为所害者譬如要得放纵肆欲之人服
春秋集义 卷四十六 第 19b 页 WYG0155-0761d.png
 丹药相似后来血气既衰未有不为痈为疽反以丧
 其躯者当时虽得他不义后来为其不义所败古之
 君子言必虑其所终行必稽其所蔽盖为此也
秋七月壬子叔孙不敢卒冬晋士鞅帅师围鲜虞
 谢湜曰伐而不服故围之
六年春王正月癸亥郑游速帅师灭许以许男斯归
 谢湜曰许自易都避难凡四迁形势日削不可以为
 国故郑灭许
春秋集义 卷四十六 第 20a 页 WYG0155-0762a.png
二月公侵郑公至自侵郑
 谢湜曰郑灭许故公侵郑
夏季孙斯仲孙何忌如晋
 谢湜曰二卿出聘罪其不率也
秋晋人执宋行人乐祁犁
 谢湜曰宋行人以国事通于晋宋国有过非行人之
 罪也故晋侯称人
 胡安国曰称人以执非伯讨也祁犁聘于晋主赵简
春秋集义 卷四十六 第 20b 页 WYG0155-0762b.png
 子饮酒焉献杨楯六十范赵方恶其宰曰昔吾主范
 氏今子主赵氏是贾祸也范献子果怒言于晋侯曰
 以君命越疆未致使而私饮酒不敬二君不可不讨
 也乃执乐祁执非无名何以非伯讨也使范赵方睦
 皆有献焉则弗执之矣执异国行人出于列卿私意
 威福之柄移矣三卿分晋而靖公废为家人岂一朝
 一夕之故哉
 吕祖谦曰宋乐祁言于景公曰诸侯唯我事晋今不
春秋集义 卷四十六 第 21a 页 WYG0155-0762c.png
 使往晋其憾矣乐祁告其宰陈寅寅曰必使子往子
 立其后而行料得晋政多门必遇其祸乐祁用其言
 见溷而行及祁到晋果如陈寅之言为范宣子所执
 终不得归看这一段事当时陈寅之谋也自精密此
 不足论因此可论天下大势考左氏所载本末可以
 视春秋天下大势若是桓文以前诸侯多见于左氏
 所载凡见于征伐会盟之间皆诸侯自相为谋盖当
 时之政自诸侯出故也自鸡泽湨梁之会大夫专盟
春秋集义 卷四十六 第 21b 页 WYG0155-0762d.png
 全不见诸侯言语宋之一会多是赵武等说话大夫
 之事多见于传盖当时之政自大夫出故也及春秋
 末后一节陪臣执政如阳货如梁怀如公山不狃北
 宫氏之宰如乐祁陈寅是时家臣事迹言语多见于
 传盖当时之政自陪臣出故也以三者观天下大势
 可见政在诸侯纵天子失权然犹可言政在大夫纵
 诸侯失权尚可整顿到得陪臣名字见于书传当时
 大势亦自可知
春秋集义 卷四十六 第 22a 页 WYG0155-0763a.png
冬城中城季孙斯仲孙何忌帅师围郓
 谢湜曰郓二于齐故围郓季桓子专政孟懿子为辅
 故如晋围郓书二卿
 
 
 
 
 
春秋集义 卷四十六 第 22b 页 WYG0155-0763b.png
 
 
 
 
 
 
 
 春秋集义卷四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