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墨史 卷中
墨史 卷中 第 1a 页 WYG0843-0663c.png
钦定四库全书
 墨史卷中
             元 陆友 撰
  宋
柴珣宋初时人代居宣城得二李胶法出潘张之上其
作玉梭样铭曰柴珣东窑者士大夫得之盖金玉比也
其后有柴成务朱君德二人墨并狭小挺制作不一
陈赟易水人世傅不多与张遇等其墨铭曰易水光真
墨史 卷中 第 1b 页 WYG0843-0663d.png
墨幕曰陈赟
陈朗兖州人宋初避讳因以三翁记之蔡君谟评墨以
李廷圭为第一廷宽承晏次之张遇次之朗又次之不
独造作有法松烟自异君谟得歙烟造墨便有廷圭风
采乃知本性随其土地而异朗弟远远子惟进杨如晦
云歙州诸李稍喜出光而东山诸陈作一色皴面皴面
便于研试盖墨色皴闇磨之倍增光黑为鬻者之利尔
大体入池蚤作细文入池迟作皴文无他术也欲皮汎
墨史 卷中 第 2a 页 WYG0843-0664a.png
逾细而光当出池时揩刷令净以兔皮一番蘸水受之
则应手如角皮汎墨家言也
陈已  陈湘  陈相  陈和  陈显已上五
人皆朗诸孙胶法虽在而妙处似非其子孙可传故墨
不逮昔人已墨名为飞鱼锤子相墨所谓墨龙髓者铭
曰世业陈相远烟清光刘贡父作墨作长新字长新陈
相也墨经云兖人旧以十月煎胶十一月造墨今旋煎
旋用殊失之故潘谷一见相墨曰惜哉一生胶耳
墨史 卷中 第 2b 页 WYG0843-0664b.png
景焕成都人隐居玉垒山尝得墨材甚精止造五十团
不复更作曰以此终吾身墨印文曰香璧幕曰副墨子
焕有文艺撰野人閒话牧竖閒谈及画迹传于代
盛匡道  盛通  盛真  盛舟  盛信
盛皓  已上六人皆宣州一族大率如奚廷圭样幕
并篆文依歙样香墨唯通墨挺大而与诸盛小异
宣道或曰宣德不知何许人墨皆范张遇即未究郡国
之来姓名之出李伯阳以其形制俱类廷圭疑歙州人
墨史 卷中 第 3a 页 WYG0843-0664c.png

姜潜字至之兖州人隐居奉符之太平镇文潞公通判州
事日访墨于姜姜曰近颇难得当求佳煤自制久之携
纸囊访公曰此即煤也写之则盈盘按之则如故又曰
此亦可以如茶啜之无害公如其言啜一茶瓯食顷忽
发欬声香气上袭芳馥如麝姜曰此所谓麝煤也研麝
入者传之误矣墨成颇珍惜之
周明法  林鉴  陈泰  已上并兖州名手作
墨史 卷中 第 3b 页 WYG0843-0664d.png
墨其得意者皆不减诸陈但尚新耳
王迪西洛隐君子也其墨法止用远烟鹿胶二物铣泽
出陈赡之右文潞公尝从迪求墨久之持烟一奁见公
且请以指起烟按亦随复曰此烟之最轻者乃抄烟以
汤瀹起揖公对啜云当自有龙麝气真烟香也凡墨入龙
麝皆夺烟香而引蒸湿返为墨病俗子不知也黄太史
以迪为镇州人而家于洛也
耿仁遂歙州人仁遂子文政文寿而耿盛耿德真皆其
墨史 卷中 第 4a 页 WYG0843-0665a.png
世家德真所制甚精惜其蚤死藏墨之家不及见也
王顺兖海人徂徕独称诸陈顺晚出而其法尤精常言
墨贵轻清盖烟远则轻胶远则清墨家昧此多胚闇乏
坚致非善法也如李廷圭真墨坚如角石年逾多而光
采如新斜斫薄处可以刻纸或云廷圭佳煤一斤可受
胶一斤入手坚重研不滞笔此所以独贵于世也杨如
晦谓顺墨稍坚重有光虽浓磨不留笔似得廷圭妙处
裴言元祐中为曹王造墨故料精而墨善比常品差胜
墨史 卷中 第 4b 页 WYG0843-0665b.png
郭玉汲人玉所制墨铭曰供御郭玉
潘谷伊洛间墨师也墨既精好而价不二士或不持钱
留劵取墨亦辄与之苏子瞻闻之曰非市道人也尝与
诗云一朝入海寻李白空看人间画墨仙豫章黄鲁直
尝得李廷圭墨神宗所赐王安国平甫者已而遗淮海
秦少游少游爱之藏锦囊中墨师过少游少游出锦囊
以示之墨师手拊锦囊即拜曰真廷圭为者畴昔见于
平甫家与此二矣是岂常墨工所能哉后忽取积劵焚
墨史 卷中 第 5a 页 WYG0843-0665c.png
之饮酒三日发狂浪走赴井死人下视之盖趺坐井之
中尚持念珠也谷子遇陈无己云供备使李唐卿嘉祐
中以书待诏者也喜墨尝谓余曰和墨用麝欲其香有
损于墨而竟亦不能香也不若并藏以熏之潘谷墨香
彻肌骨磨研至尽而香不衰陈惟进之墨一箧十年而
麝气不入但自作松香耳盖陈墨肤理坚密不受外薰
潘墨之香剂中必入龙麝等也
东野晖兖人也苏子瞻云晖所制墨每枚必十千信非
墨史 卷中 第 5b 页 WYG0843-0665d.png
凡墨之比也
苏澥字浩然武功人度支郎中舜元之子为秘阁校理
自号支离居士喜造墨所制皆作松纹绉皮而坚致如
玉石何子楚与其孙之南仲容游其家藏不过数笏子
楚得半笏于李汉臣持视仲容曰真家宝也神宗朝高
丽入贡奏乞浩然墨诏取其家浩然止以十笏进呈其
自珍秘如此人有获其寸许者如断金碎玉争相誇玩
黄鲁直所谓廷圭赝墨出苏家者是浩然所作也
墨史 卷中 第 6a 页 WYG0843-0666a.png
晁贯之字季一性无他嗜独见墨丸喜动眉宇其所制
铭曰晁季一寄寂轩造者不减潘陈其兄说之字以道
深于名理尤喜造墨著墨经三卷论产松之地烟煤制
造之法及自古墨工知名者凡三篇
朱觐九华人善用胶作软剂出光墨滕元发作郡日令
其手制铭曰爱山堂造者最佳子聪不逮其父
僧清一蜀人也遇异人传墨法有名江淮间甚贵重之
张居靖善造墨黄鲁直试之谓其鹿胶极坚黑作皮肉
墨史 卷中 第 6b 页 WYG0843-0666b.png
不减曩时歙州煤其光泽不足良以岁月深远爽调护

陈赡真定人初造墨遇异人传和胶法因就山中松取
煤其用胶虽不及常和沈圭而置之湿润初不蒸败此
其妙处也又受异人之教每觔半觔价虽廉而利常赢
馀何子楚尝以二万钱就赡取墨适非造墨时因返金
而以断裂不全者二十笏为寄曰此因胶紧所致非深
于墨不敢为献也子楚宝而用之并就真定公库转置
墨史 卷中 第 7a 页 WYG0843-0666c.png
百笏自谓终身享之不尽南渡一扫无馀继访好事所
藏盖一二见也赡在宣和间已自贵重觔直五万比其
身在盖百倍矣赡死婿董仲渊因其法而加胶墨尤坚
致恨其即死流傅不多也董后有张顺亦赡婿而所制
不及渊亦失赡法又有胡德者赡之外孙也
刘宁真定墨工也与同郡张顺各尊其艺素不相下康
倬为章使之造墨但多以钱遗之不问所造之多寡故
尝得佳品宣和乙巳春为章赴官鄚亭将行二人皆以
墨史 卷中 第 7b 页 WYG0843-0666d.png
墨献张力言其墨胜刘刘云无多言得以试之耳取二
汤壶炽炭熬之使沸各投墨一笏煮之自巳及酉取视
之张墨已融败拆裂刘墨坚如故叩之琅然张乃大服
刘曰二煤与胶皆一所以异者万杵耳
常和隐居嵩山墨虽晚出颇自珍惜胶法殊精必得佳
煤然后造故其价与潘陈特高收其赢以起三清殿其
铭曰紫霄峰造者岁久磨灭真可截纸和子遇不为五
百年后名而减胶售俗正如江南徐熙作落墨花而子
墨史 卷中 第 8a 页 WYG0843-0667a.png
崇嗣取悦俗眼而作没骨花败其家法也
解子诚河东人  韩伟升  已上二人墨挺极重
厚胶力不乏其精采可与新制敌也
田守元一名守真其墨式形制极精而煤不甚佳差胜
小潘然亦多沙耳
梅鼎  张孜  关圭(弟瑱/)曹知微  陈昱
郭遇明  梅赡  张雅  高肩  已上十人
并崇宁以来京师名手皆有声称而精于样制
墨史 卷中 第 8b 页 WYG0843-0667b.png
侍其瑛本良家子少年流宕京师元丰中以笔为业入
太学供诸生甚勤不计其直辄与之率日至或二三日
一至自尔稍稍受知当世公卿大夫遂以笔名家其后
造墨和剂制样稍佳而胶法未精不复取重于人
李清上党人以墨著名
郑涓在重和中造墨铭曰凝香阁者张达明试之谓不
愧李氏
薛安  薛容少室人容所造墨用灶君山煤真奇品
墨史 卷中 第 9a 页 WYG0843-0667c.png

张滋真定人善和墨色光黳胶法精举胜江南名手大
观初时学士彦许八座光凝共荐之于是命造墨入大
观库是后岁岁加赐钱至二三万政和末蔡京罢相而
后止焉滋亦能自重方其得声价时景越二王呼滋至
邸命出墨谓虽百金弗吝也滋不肯曰滋非为利者今
墨乃朝廷之命不敢私遗人二王乃丐于上诏各赐王
十觔然滋所造实超今古其墨积大观库毋虑数万觔
墨史 卷中 第 9b 页 WYG0843-0667d.png
世有宣和睿制者盖滋所作也
张浩唐州人居桐柏山其墨精致胶法甚奇吴顺图于
每岁造至百觔遂压京都之作矣
王惟清  丁真一  已上二人隐居吴郡皆能制
墨尤为米元章所赏识
高庆和歙人也大观间叶少蕴令庆和造墨取煤于黄
山不复计直盖以松渍漆并烧又尝馆三韩使人得其
贡墨碎之参以三之一既成潘张之徒皆不及同时有
墨史 卷中 第 10a 页 WYG0843-0668a.png
汪通高景修皆起灶作煤制墨为世业
潘衡金华人苏子瞻云衡初来儋耳起灶作墨得烟丰
而墨不甚精因教其远突宽笼得烟几减半而墨乃尔
黑其文曰海南松煤东坡墨法皆精者也常当防墨工
盗用印使得墨者疑衡此墨出灰池中未五日而色如
此日久胶定当不减李廷圭张遇也子瞻自儋耳归至
广州舟败亡墨四箧平生所宝皆尽仅于诸子处得李
墨一丸潘谷墨两丸自是至毗陵捐馆舍所用皆此三
墨史 卷中 第 10b 页 WYG0843-0668b.png
墨也叶少蕴云宣和初有潘衡者卖墨江西自言尝为
东坡造墨海上得其秘法故人争趋之余因问东坡之
子过求其法过大笑曰先人安得有法在儋耳衡适来
见因使之别室为煤夜遗火几焚庐翌日煨烬中得煤
数两而无胶法取牛皮胶以意和之不能为挺磊块仅
如指者数十公亦绝倒衡因谢去盖自别得法借东坡
以行也天下事名实相蒙类如此东坡乃以善墨闻耶
衡今在钱塘竟以东坡故售墨价数倍于前然衡墨自
墨史 卷中 第 11a 页 WYG0843-0668c.png
佳亦由墨以得名尤用功可与九华朱觐上下也有女
居庐陵傅其业孙秉彝墨铭为金华潘衡嫡孙秉彝者
是也
潘昱善造墨范至能谓二王府帖是昱墨所摹拓友按
黄鲁直云元祐中亲贤宅从禁中借版刻法帖墨百本
分遗宫僚但用潘谷墨光辉有馀而不甚黟黑又多木
横裂文士大夫不能别也至能号称博洽而昱之名不
同疑傅闻之误耳
墨史 卷中 第 11b 页 WYG0843-0668d.png
沈圭嘉禾人初因贩缯往来黄山有教之为墨者以意
用胶一出便有声称后又出意取古松煤杂松脂漆滓
烧之得烟极精细名为漆烟每云韦仲将法止用五两
之胶至李氏渡江始用对胶而秘不传为可恨一日与
张处厚于居彦实家造墨而出灰池失于早墨皆断裂
彦实以所用墨料精佳惜不忍弃遂蒸浸以出故胶再
以新胶和之墨成其坚如石圭因悟对胶法每视烟料
而煎胶胶成和煤无一滴多寡也故其墨铭云沈圭对
墨史 卷中 第 12a 页 WYG0843-0669a.png
胶十年如石一点如漆此最佳者也其为人有信义庚
子寇乱何子楚避地嘉禾连墙而居日为子楚言胶法
并观其手制虽得其大槩至微妙处虽其子晏亦不能
传也圭年七十馀终晏先卒其法遂绝时有张孜墨校
圭漆烟而胜者圭曰非此敌也乃取箧中先减胶一丸
与孜墨并而孜墨返出其下远甚子楚叩之云廷圭对
胶于百年外方见胜妙盖虽精烟胶多则色为胶所蔽
逮年远胶力渐退而墨色始见耳若孜墨急于目前之
墨史 卷中 第 12b 页 WYG0843-0669b.png
售故用胶不多而烟黑不昧若岁久胶尽则脱然无光
如土炭耳孜墨用宜西北若入二浙一遇梅润则败矣
滕令嘏监嘉禾酒税延致圭甚厚令尽其艺既成取小
团磨试忽失所在后二年浚池得之其坚致如故令嘏
庄敏公之子所蓄古墨至多而有鉴裁谓圭曰幸多自
爱虽二李不能远过也大观间刘无言取苏浩然制铭
令沈圭作数百丸以遗好事及当朝贵人所藏未必皆
浩然手制然圭作墨亦非近世墨工可及实可乱真也
墨史 卷中 第 13a 页 WYG0843-0669c.png
叶少蕴每劝人多蓄圭墨圭死后方知其可贵也
僧仲球融州人世传李氏胶法在都峤山中为朱仪相
作墨铭曰学易堂者是也
 
 
 
 
 
墨史 卷中 第 13b 页 WYG0843-0669d.png
 
 
 
 
 
 
 
 墨史卷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