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墨史 卷上
墨史 卷上 第 1a 页 WYG0843-0656c.png
钦定四库全书
 墨史卷上
             元 陆友 撰
  魏
韦诞字仲将京兆人太仆端之子善隶楷魏太和中为
武都太守以能书留补侍中洛阳许邺三都宫观始就
诏令诞题署以为永制给御笔墨皆不任用因奏蔡邕
自矜能书兼斯喜之法非纨素不妄下笔夫欲善其事
墨史 卷上 第 1b 页 WYG0843-0656d.png
必利其器若用张芝笔左伯纸及臣墨兼此三具又得
臣手然后可以逞径丈之势方寸千言诞仕至光禄大
夫嘉平三年卒年七十五萧子良荅王僧虔书曰仲将
之墨一点如漆
 后魏贾思协齐民要术有韦仲将笔方合墨法晁说
 之墨经并举魏仲将墨法后魏贾思协法二法本无
 大异而晁氏两书之又苏易简文房四谱载冀公墨
 法其人未详
墨史 卷上 第 2a 页 WYG0843-0657a.png
  晋
张金者晋人石崇奴劵云张金好墨过市数蠡并市豪
笔备即写书又吴俶墨赋云或名重张金或妙称祖氏
  宋
张永字景云吴郡吴人裕之子仕宋至征西将军涉猎
书史能为文章善隶书又有巧思并为文帝所知纸墨
皆自营造帝每得永表启辄执玩咨嗟自叹供御者了
不及也又诏永更制御纸𦂳洁光丽耀目夺日又合秘
墨史 卷上 第 2b 页 WYG0843-0657b.png
墨美殊前后色如点漆一点竟纸
 何薳记墨云近世士人游戏翰墨因其资地高韵创
 意出奇如韦仲将张永所制者故自不少然不皆手
 制亦以意加减指授善工而为之耳如东坡先生在
 儋耳令潘衡所造铭曰海南松煤东坡法墨者是也
 又云贺方回张秉道康为章皆能精究和胶之妙法
 其制皆如出犀璧也又如李元伯李公照王仲达武
 继隆滕元发邵兴宗之徒往往作墨然都成于匠手
墨史 卷上 第 3a 页 WYG0843-0657c.png
 而假名耳因附著之不复别见云
  唐
李阳冰赵郡人官至将作大匠善小篆父雍门湖城令
冰兄弟五人皆负词学初师李斯峄山碑后见仲尼吴
季札墓志便变化开阖如虎如龙劲利豪爽风行雨集
文字之本悉在心胸自言斯篆之后直至小生曹喜蔡
邕不足数识者谓之仓颉后身尤精小学豪骏墨劲时
谓之笔虎势如古钗倚物力有万夫无与为比周越云
墨史 卷上 第 3b 页 WYG0843-0657d.png
阳冰篆势全法崔子玉张平子碑不因见夫子书便变
化开阖盖窦暨之抑断也宋元符间襄阳米芾游京师
于相国寺罗汉院僧寿许见阳冰供御墨一巨挺其制
如碑高逾尺而厚二寸面蹙犀文坚泽如玉有篆款曰
文华阁中穴一窍下画泰卦于麒麟之上幕篆五字曰
翠霞曰臣阳冰左行书大历二年二月造得旨降入翻
经院右行书董作内府丞臣车辅都监臣赵忠嗣芾后
数载经南徐过鹤林僧惟清乞书宝藏额因难之清忽
墨史 卷上 第 4a 页 WYG0843-0658a.png
开笥取古锦囊出巨墨如曩时所见者且云先师昔在
京师贵人家以古琴玉环贸得之乃奉墨授芾芾受而
书毕亟归净名斋报之以吴道子画炽盛光佛一帧古
铜水龟玉界尺二芾后书儒释老书及忠孝贤明事则
用之
祖敏本易定人唐时之墨官也今墨之上必假其姓而
号之大约易水者为上其妙者必以鹿角胶煎为膏而
和之故祖氏之名闻于天下晁氏云古人用墨多自制
墨史 卷上 第 4b 页 WYG0843-0658b.png
造故匠氏不显唐之匠氏惟闻祖敏黄秉云祖氏易水
人故以济土为号年载已远罕有存者友按唐书地理
志易州土贡墨意当时治墨者不特祖氏其后奚李张
陈皆出易水制作之盛有由来矣
王君德者唐末人蔡君谟云世有王君德墨人间少得
之皆出上方或有得者是为家宝也墨经有唐王君德
捣用石臼捣三二千杵其药用酢石榴皮水牛角屑胆
矾三物又法用梣木皮皂角胆矾马鞭草四物
墨史 卷上 第 5a 页 WYG0843-0658c.png
奚鼐  奚鼏  已上二人唐末匠氏鼐墨面曰光
庆又印曰奚鼐墨又印曰庚申而鼏墨大槩与鼐同惟
庚申字异见墨经及赵寅墨谱
奚庭圭易水人或曰李庭圭本姓奚江南赐姓李氏非
也今之人但见有奚庭圭墨二品庭圭父即超何独有
奚庭圭而无奚超也赵寅达夫尝收得一种上印文曰
宣府奚庭圭乃知居歙者李氏籍宣者奚氏各是一族
而名偶同耳新安志云自蔡居谟以来皆言李庭圭即
墨史 卷上 第 5b 页 WYG0843-0658d.png
奚庭圭唯黄秉李孝美云奚墨不及李友按墨经云观
易水奚氏歙州李氏皆用大胶所以养墨又云奚鼐之
子超鼏之子起而别叙歙州李超超子庭圭以下世家
是族有奚李之异居有易歙之分矣况墨说复指宣府
之记为证用众说从姓氏书之惟超起未尝以奚称则
仍李氏不敢重出云
李慥者易水诸李之祖也叶少蕴云王景源使君所宝
古墨一笏盖其先待制所藏者背铭曰唐水部员外郎
墨史 卷上 第 6a 页 WYG0843-0659a.png
李慥制云诸李之祖也黎介然一见求以所用端石砚
易之景源久之方与后携砚至行朝有贵人欲以五万
钱辍砚景源竟惜不与也
江南黟歙之地有李廷圭墨尤佳廷圭本易水人其父
超唐末流离渡江睹歙中可居造墨故有名焉今有得
而藏于家者亦不下五六十年盖胶败而墨调也其坚
如玉其文如犀写踰数十幅不耗一二分也常侍徐公
铉为太简言幼年尝得李超墨一挺长不过尺细裁如
墨史 卷上 第 6b 页 WYG0843-0659b.png
箸与其弟锴共用之日书不下五千字凡十年乃尽磨
处边际有刃可以裁纸自后用李氏墨无及此者超即
廷圭之父也超墨有二品其面或为特龙者或曰新安
香墨者其幕曰歙州李超造一上曰李超其号虽异亦
互有精觕王仲薿曰其父岐公在仁宗朝被赐超墨题
云检校水部员外郎臣超后以遗蔡君谟君谟云超与
其子廷圭唐末自易水渡江至歙州地多美松因而留
居遂以墨名家本姓奚江南赐姓李氏超之墨世不复
墨史 卷上 第 7a 页 WYG0843-0659c.png
传襄尝侍群玉宴辄赐得之其从子绦云昭陵晚岁开
内宴数与大臣侍从从容谈笑尝亲御飞白书以分赐
更以香药名墨遍赉焉一大臣得超墨而君谟伯父所
得乃廷圭墨君谟时觉大臣意歉有不足色因密语能易
之乎大臣者但知廷圭为贵而不知有超也既得易辄
欣然及宴罢骑从出内门去将分道君谟于马上始乃
长揖曰还知廷圭是李超儿否超有弟起墨不傅子廷
圭廷宽
墨史 卷上 第 7b 页 WYG0843-0659d.png
廷圭超之子世为南唐墨官蔡君谟云廷圭墨为天下
第一品祥符治昭应用为染饰今人间所有皆其时馀
物也其墨能削木误坠沟中数月不坏昔年洛下为留
守推官事王公见遗廷圭墨自是书笥中稍或益之渐
至知墨之说尤为精微唐彦猷殊达此理超与圭始至
新安各出姓名尚用邽字超死而圭业益精面有龙文
而其名亦有用邽字者乃知名字不同形制有异者作
之有先后也或曰何以知之曰类其父超也世之好奇
墨史 卷上 第 8a 页 WYG0843-0660a.png
者多借廷圭姓名模仿形制以造之有至好者苟非素
蓄之家不能辨其墨虽历数百年研磨尚有龙脑气此
其验也王原叔性爱墨持玩不厌几案床枕间往往置
之常以柔物磨拭之发其光色至用衣袖略无所惜庆
历中有人持廷圭墨十丸求售从子参预托言草文字
恐溷其思遽令麾去既而闻之极为叹息其后尤难得
而屡以万钱市一丸其品乃有邽字作下邽之邽者为
上作圭洁之圭者次之作圭璧之圭者又次之其云奚
墨史 卷上 第 8b 页 WYG0843-0660b.png
廷圭者最下盖廷圭本燕人奚初姓后徙江南其初未
奇久而益佳故李主宠其能赐之姓也虽名号有高下
其间又自有精粗亦时有伪作者人多惑原叔言辨之
当视其背印背印云歙州李廷圭墨歙傍欠字之左足
与州字之中或其李字之中画与子字之足贯又与庭
字丰之竖画墨字之右角贯视之上下相通者为真又
自能造墨在濠梁彭门常走人取兖州善煤手自和揉
妙为形体其光色与廷圭相上下既成均遗好事悉伏
墨史 卷上 第 9a 页 WYG0843-0660c.png
其精尝以廷圭墨遗蔡君谟陇西李之侚谒之曰闻以
墨遗君谟橐中必缺今请以一丸补之苏魏公云高祖
以来所用廷圭墨一挺于祖父宝之长四寸阔一寸厚
一寸其色之黑世无物及者研之无声面有李廷圭墨
四字苏子瞻为颜凫绎作集引其子复以廷圭墨遗之
金涂龙及铭云李宪臣所属赐墨也又尝以蜀中冷金
笺试墨惟廷圭乃黑陈无己云晁无斁有李墨半丸云
是裕陵故物也往于秦少游家见李墨不为文理质如
墨史 卷上 第 9b 页 WYG0843-0660d.png
金石亦裕陵所赐王平甫所藏者其子斿以遗少游潘
谷见之载拜云真廷圭所作也世惟王四学士有之与
此为二矣吴幵喜蓄墨收古今名品甚具诸李所制皆
有之云皆无出廷圭之右者其坚利可以削木书华严
经一部半用廷圭才研一寸其下帙用承晏墨遂至二
寸则胶法可知矣王彦若云赵韩王从太祖至洛行故
宫见架间一箧取视之皆李氏父子所制墨也因尽以
赐王后王之子妇蓐中血晕危甚医求古墨为药因取
墨史 卷上 第 10a 页 WYG0843-0661a.png
一枚投烈火中研末酒服即愈诸子欲各备产乳之用
乃尽取墨煅而分之自是李氏墨世益少得邵公济云
太祖下南唐所得廷圭父子墨同俘获物付主藏吏籍
收不以为贵也后有司更作相国寺门楼诏用黑漆取
墨于主藏车载以给皆廷圭父子之墨至宣和年黄金
可得李氏之墨不可得熙宁间李舜举御药为林子中
言禁中墨无廷圭成挺者但有承晏文用等墨为古墨
之尤者握子有香字乃廷圭禁中尤珍之吾家太史云
墨史 卷上 第 10b 页 WYG0843-0661b.png
国初平江南时廷圭墨连载数艘输入内库太宗赐近
臣秘阁帖皆用此墨其后建玉清昭应宫至用以供漆
饰而太史所记与蔡邵二说互有同异故并载之廷圭
子承浩蚤世故墨不多有其后遂绝友平生凡五见廷
圭墨其一见之于京师杨好谦家面作柳枝瘦龙上印
一小香字幕曰徽州李廷圭墨黄罗囊袭之表以牙签
曰仁宗皇帝宝字墨其一见之于黄可玉清权斋云是
其外家宣和进士陈篆所藏其一唐子真得于赵氏姑
墨史 卷上 第 11a 页 WYG0843-0661c.png
脂泽中铭曰保大元年歙州进墨务官臣李廷圭造后
截留保大二字易帖于庄肃幼恭其一半挺见之于鉴
书博士柯敬仲家铭曰保大元年正月七日奉旨造幕
曰弘文馆供奉库左行书云墨务官臣廷圭右行书云
墨务官臣廷宽其一见之于洛阳赵颜子之孙许面作
特龙幕曰保大九年奉敕造长春殿供御龙印香煤左
行书云墨务官臣廷邽监官臣亮右行书云臣夷中臣
子和臣卞等进试之皆光泽如新独宝字墨质虽具而
墨史 卷上 第 11b 页 WYG0843-0661d.png
胶法已败疑为苏家赝物也
廷宽超之次子蔡君谟云李超并男廷宽墨今少见廷
圭为第一廷宽承晏次之又云欲求廷圭墨终难得或
廷宽承晏文用皆其家法子承晏承晏子文用文用子
仲宣仲宣子惟益惟庆承晏廷宽之子蔡君谟云李氏
墨承晏而下不能用家法无足取者熙宁九年苏魏公
颂同修国史开局日赐承晏笏挺双脊龙墨张遇丸墨
澄心堂纸及对神宗曰禁中自此少矣宜宝之苏子瞻
墨史 卷上 第 12a 页 WYG0843-0662a.png
云黄鲁直学吾书辄以书名于时好事者争以精纸妙
墨求字常携古锦袋满中皆是物者一日见过探之得
承晏墨半挺遂夺之潘谷验墨摸索便知精粗一日过
鲁直取所藏墨示之谷隔锦囊揣之曰此李承晏软剂
今不易得又揣其一曰此谷廿年造者今精力不及无
此墨也取视果然
文用承晏之子能世其业然墨差不逮绝无有也
仲宣文用之子亦如其父陈无己云南唐于饶置墨务
墨史 卷上 第 12b 页 WYG0843-0662b.png
李本奚氏以幸赐国姓世为墨官云唐之问质肃公之
子有墨曰饶州供进墨务官李仲宣造世莫知其何人
颇有家法以遗黄鲁直鲁直谓不逮孙氏所有而无己
谓过之陈留孙待制家有墨半挺号称廷圭但色重耳
非古制也
惟益仲宣之子叶少蕴云元祐初京师杂买务货旧墨
犹有惟益所作千馀挺当时士大夫争取之背印作歙
州墨务官李惟益造者是也弟惟庆
墨史 卷上 第 13a 页 WYG0843-0662c.png
惟庆仲宣次子其墨小挺子优于大墨可亚廷圭一种
有两头圜面有双龙奉一牌子曰供洒龙麝香墨幕文
曰歙州李惟庆墨者上品也江南畏中国之威其供御
字并刻为供洒一种面印皆同幕文曰歙州供进墨务
官李惟庆造者其次也此后李氏遂无闻宋仁宗时其
子孙尚有为务官者岁贡上方绝不佳每移文本州责
之殊不入用也
张遇易水人遇墨有题光启年者妙不减廷圭宫中取
墨史 卷上 第 13b 页 WYG0843-0662d.png
其墨烧去烟用以画眉谓之画眉墨蔡君谟谓世以歙
州李廷圭为第一易水张遇为第二遇亦有二品易水
贡墨为上供堂墨次之苏子瞻云麝香张遇墨两枚或
自内廷得之以见遗藏之久矣制作精致非常墨所能
髣髴陈无己见秦少游有张遇墨一团面为盘龙鳞鬣
悉具其妙如画其背有张遇麝香四字语曰良玉不琢
谓其不借美于外也张其后乎墨经云凡印方直最难
往往多裂易水张遇印多方直者其剂熟可知叶少蕴
墨史 卷上 第 14a 页 WYG0843-0663a.png
云两汉间称墨多言丸魏晋后始称螺取其上锐必稍
如今之挺形而丸则其制不可解或云乃今之钱子墨
世傅张遇墨乃唐末时物皆为钱子是其遗法然极不
便于研磨古人为之当别有意也子谷
谷制墨得李氏法而世不多有邹志完谓遇之子名谷
然云黟川布衣则疑别有同姓名者又以处厚亦云黄
山意其自易水徙歙如李氏故漫从家世书之子处厚
处厚在黄山起灶作煤制墨为世业其用远烟鱼胶邹
墨史 卷上 第 14b 页 WYG0843-0663b.png
志完云予用处厚墨久矣而未之识一旦处厚踵门问
其家世则谷之子遇之孙昔李氏以墨显于江南而遇
妙得其法至处厚益恐坠其家声不汲汲于利尤可尚

朱逄歙州人江南韩熙载自延其造化松堂墨文曰玄
中子又曰麝香月匣而宝之虽至亲昵友无见之者熙
载死后尽为诸妓分携而去
 墨史卷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