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十六
卷十六 第 1a 页 WYG0840-0717a.png
钦定四库全书
 重修宣和博古图卷十六
   斗(二器/)
    汉
     匏斗一
     匏斗二
   卮(四器/)
    汉
卷十六 第 1b 页 WYG0840-0717b.png
     建光卮(铭六字/)
     蝉纹卮
     云雷卮
     螭首卮
   觯(五器/)
    商(三器/)
     立戈父辛觯(铭三字/)
     立戈觯(铭作立戈形/)
卷十六 第 2a 页 WYG0840-0718a.png
     山觯
    周(二器/)
     父贝觯(铭一十一字/)
     饕餮觯
   角(一器/)
    周
     双弓角(铭八字/)
   杯(一器/)
卷十六 第 2b 页 WYG0840-0718b.png
    汉
     牺首杯
   敦(一十一器/)
    总说
    商(一器/)
     巳丁敦(铭六字/)
    周(一十器/)
     散季敦(铭六十六字/)
卷十六 第 3a 页 WYG0840-0718c.png
     毁敦(铭一百一十三字/)
     仲驹父敦一(铭三十六字/)
     仲驹父敦二(铭三十六字/)
     仲驹父敦盖(铭一十八字/)
     敔敦(铭一百四十字/)
     姜敦(铭一十六字/)
     宰辟父敦一(铭一百五十字/)
     宰辟父敦二(铭一百五十字/)
卷十六 第 3b 页 WYG0840-0718d.png
     宰辟父敦三(铭七十五字/)
卷十六 第 4a 页 WYG0840-0719a.png

卷十六 第 5a 页 WYG0840-0719c.png
前一器长一尺一寸五分深一寸二分口径三寸三分
容三合重六两有柄无铭
后一器长一尺一寸深一寸一分口径三寸六分容三
合重六两有半有柄无铭
右二器皆斗也如匏而半之乐之八音匏居一焉盖以
象天地之性今斗取象于匏斯亦古人遗意欤
卷十六 第 6a 页 WYG0840-0720a.png

卷十六 第 7a 页 WYG0840-0720c.png
右高四分口径长七寸一分阔四寸三分重十有二两
两耳铭六字曰建光中室有四按东汉孝安帝即位之
十六年名其年纪曰建光是器盖于建光中造也中室
之称者宜其有五室而此特中室之器耳盖汉武立帐
则有甲乙言中室有四则其他亦或有数也是器之形
若杯圈而复有两耳以金涂之圈之口已下不完盖所
得之处如此惜乎不全耳两耳回旋不齐盖于制作有
取焉
卷十六 第 8a 页 WYG0840-0721a.png

卷十六 第 9a 页 WYG0840-0721c.png
 
 
 
 
 
 
 
 
卷十六 第 9b 页 WYG0840-0721d.png
前一器高二寸五分深二寸四分口径长三寸九分阔
三寸一分容九合重一十二两有半两耳有鋬无铭
次一器高二寸四分深二寸三分口径长四寸阔三寸
五分容八合重六两两耳无铭
后一器高二寸二分深二寸一分口径长三寸七分阔
一寸八分容八合有半重七两两耳有鋬无铭
右三器皆卮也卮之为义上穷而危一而节则无危矣
谓之危已寓戒于其间也一为圈形二无足而平取清
卷十六 第 10a 页 WYG0840-0722a.png
高而不贪则著之以蝉纹欲时动而泽物则文之以云
雷至于饰以螭首又欲其仁威兼济也按周之酒壶亦
有以交螭为饰者盖仁以相交威以有制古人饮器其
著戒也大率如此
卷十六 第 11a 页 WYG0840-0722c.png

卷十六 第 12a 页 WYG0840-0723a.png
右高三寸九分深二寸四分口径长三寸阔二寸六分
容六合重一十三两有半铭三字曰戈父辛盖父辛者
称其号立戈者表其功也是器纯素无纹形制比他觯
而椭以商言之爵也觚也甗也皆有立戈之形类铭之
父辛此为商器断可见矣
卷十六 第 13a 页 WYG0840-0723c.png

卷十六 第 14a 页 WYG0840-0724a.png
右高四寸六分深四寸口径二寸七分容四合重八两
铭作立戈形其制比他觯为特圜且无文饰真商器也
夫戈戟者刺而伤物铭以著之盖将以贻酒戒而觯之
为义取夫其穷为单亦曰饮以礼而不可过也古人寓
诸形器岂苟然哉
卷十六 第 15a 页 WYG0840-0724c.png
 
 
 
 
 
 
 
 
卷十六 第 15b 页 WYG0840-0724d.png
右通盖高五寸九分深三寸一分口径长三寸三分阔
二寸六分容八合共重一斤十有四两无铭是器觯也
通体作雷纹间以饕餮纯缘下环以十二山今尊罍觚
爵类以山形为之饰觯其类也故设饰略相似独比他
觯有盖雕镂尤工为可宝者
卷十六 第 16a 页 WYG0840-0725a.png

卷十六 第 17a 页 WYG0840-0725c.png
右高四寸七分深四寸口径长二寸五分阔二寸二分
容五合重九两三钱铭十一字曰何作父贝丁辛尊彝
又寓之以象其制圜而椭旁著饕餮之纹足有四目以
取尊寓黄目之意其腰则雷纹饕餮互为𥂐结稽之爵
卣或以父举或以父庚为号此云父贝者书其名也而
是觯则设之祭祀燕享之间所不可废者此书名所以
示其谨耳
卷十六 第 18a 页 WYG0840-0726a.png
 
 
 
 
 
 
 
 
卷十六 第 18b 页 WYG0840-0726b.png
右高三寸五分深二寸八分口径长二寸七分阔二寸
一分容五合重一十二两有半无铭夫觯在饮器中所
取最寡然昔人于此防闲其沉湎淫佚犹以饕餮示其
训则知列鼎盛馔未尝不有戒心此亦先王慎微之意

卷十六 第 19a 页 WYG0840-0726c.png

卷十六 第 20a 页 WYG0840-0727a.png
右高八寸三分深三寸四分口径长五寸五分阔三寸
一分容七合重二斤二两有鋬器与鋬铭共八字曰作
祖乙为双弓之形旁作两册又为亚形中有倒戈是器
略类父已角而特小两面为雷纹饕餮鋬饰以牛首然
两弓状皆弛而不张盖示其耀德不观兵之义亦若倒
戈示其不用耳古者有文事必饰之以文有武备必饰
之以武于其大飨之礼犹有白黑形盐以昭其武而况
用于饮器间哉胜者饮不胜于习射固存此义则夫象
卷十六 第 20b 页 WYG0840-0727b.png
诸形器者可后是哉
卷十六 第 21a 页 WYG0840-0727c.png
 
 
 
 
 
 
 
 
卷十六 第 21b 页 WYG0840-0727d.png
右高二寸七分深二寸六分口径二寸三分阔三寸二
分容三合共重八两鼻连环索无铭是器作牛首颈颔
状可为饮器角间又络以绹纽仍以鱼骨小索贯其鼻
而镕冶之工非今人可到诗所谓酌彼兕觥者其近似

卷十六 第 22a 页 WYG0840-0728a.png
  敦总说
厥惟礼初污尊抔饮蒉桴土鼓惟时通诚导和而鬼神
可致若乃后世烝享尽九州之味韶濩备九成之举然
后视礼初之制者为不足施于今是岂古拙而今乃工
耶此制作之君与时为损益五帝不相沿三王不相袭
亦非好异而作古也时异则迹异耳若乃敦者以制作
求之则制作不同上古则用瓦中古则用金或以玉饰
或以木为以形器求之则形器不同设盖者以为会无
卷十六 第 22b 页 WYG0840-0728b.png
耳足者以为废或与珠槃类或与簠簋同以名求之则
名不同或以为土簋或以为玉齍以用求之则用不同
或以盛血为尸盟者之所执或以盛黍稷为内宰之所
赞以数求之则数不同明堂位曰有虞氏之两敦小宰
则曰主妇执一金敦黍此敦之制故不可以类取之也
今历观其器书画虫镂因时而制踵事增华变本加厉
求合于古则不可得而定论故今所见形器一体而类
多者有若鼎三足腹旁有两大耳耳足皆有兽形其盖
卷十六 第 23a 页 WYG0840-0728c.png
有圈足却之可置诸地者如𨚕敦伯庶父敦宰辟父敦
之类是也其间形器不一方之𨚕敦诸器小异而无盖
若哆口圈足下连方座者毁敦是也上釴两耳者周姜
敦是也耳有珥足作圈者伯敦敦周虔敦是也自毁
敦而下四器虽形器不一终不失敦制而又皆铭之为
敦因以附诸敦之末岂古人制器与时为宜而有所不
同耶抑道衰礼坏度数与之为因革也于是若稽上古
而议礼之臣因兹以成一代之典由是礼文灿然革弊
卷十六 第 23b 页 WYG0840-0728d.png
陋于前古可谓盛矣彼若礼图之制镂龟为盖绘形赤
中与古制无略似者殆亦学礼之士沿袭传注之谬补
遗完缺止能传其所闻使夫观乃器稽乃时虽俟百世
其无惑矣
卷十六 第 24a 页 WYG0840-0729a.png

卷十六 第 25a 页 WYG0840-0729c.png
 
 
 
 
 
 
 
 
卷十六 第 25b 页 WYG0840-0729d.png
右通盖高七寸一分深四寸六分口径四寸二分腹俓
六寸六分容五升三合共重六斤十有二两两耳盖与
器铭共六字盖曰孙己丁器曰己孙丁按商之君有以
己为号者有以丁为号者然不应并铭其器则己丁者
当是其享祀之日故于是又以孙铭之且享祀者孙子
之职也盖先言孙后言己丁明是器孙所自致也器以
孙居己丁之中又以言孙用其日而祀之耳观其盖足
纯缘周以夔龙又著两螭以耸其耳通腹皆列饕餮之
卷十六 第 26a 页 WYG0840-0730a.png
纹比之他敦尤为特异
卷十六 第 27a 页 WYG0840-0730c.png

卷十六 第 28a 页 WYG0840-0731a.png
 
 
 
 
 
 
 
 
卷十六 第 28b 页 WYG0840-0731b.png
右通盖高八寸四分深四寸一分口径七寸三分腹径
九寸一分容六升七合共重十有三斤二两两耳有珥
三足盖与器铭共六十六字考其铭乃散季为王母叔
姜作也昔之人神祀飨之礼其彝器食饮每通用之既
以人道事乎神又以神道飨乎人此家庙中与夫平日
燕居之器皆得铭而用之初无别也散季之铭叔姜敦
必有一于是矣当商之末世周之盛德文王在下遵养
时晦于是四方之贤者盍归乎来如太公望散宜生之
卷十六 第 29a 页 WYG0840-0731c.png
徒莫不咸在文王者得此数臣以为之辅故丕显之谟
足以贻于初丕承之烈得以继于终迨夫天之历数有
归于周武王作太誓以告于众则太公望有鹰扬之从
散宜生有执剑之卫事业昭昭载之史册盖彼皆以文
王旧臣受顾命之托而成此武功焉今观是敦考诸款
识在惟王四年八月也且文王之世散季已为之辅而
历数犹未归则知所纪之四年肇而作此者盖武王时
明矣
卷十六 第 30a 页 WYG0840-0732a.png

卷十六 第 31a 页 WYG0840-0732c.png
右高八寸一分深四寸三分口径七寸五分腹俓七寸
四分容五升有半重十有二斤两耳铭一百一十三字
且敦之名见于虞氏之时而特无其制至周兼用四代
之礼而敦亦不废然而时不相袭故形器类皆不一此
器圈足而下连方座比他器为稍异且铭伯和父者和
卫武公也卫自康叔有国至武公已三世矣武公能修
康叔之政平戎有功故周平王命之为公今观铭文著
伯和父称若曰则知代王而言者也其谓师毁乃祖考
卷十六 第 31b 页 WYG0840-0732d.png
婚于我家则知为周室之姻娅旧族耳方兹时师毁治
其东偏西偏为有功焉故铭厥功而锡是敦以章其善
且复见兼戈矛錞钟之物不一等可谓盛矣然世系所
出则前史既阙无所考證不得其传焉
卷十六 第 32a 页 WYG0840-0733a.png

卷十六 第 33a 页 WYG0840-0733c.png

卷十六 第 34a 页 WYG0840-0734a.png

卷十六 第 35a 页 WYG0840-0734c.png

卷十六 第 36a 页 WYG0840-0735a.png
前一器通盖高九寸一分深四寸三分口径六寸五分
腹径九寸六分容七升九合共重一十七斤六两两耳
有珥三足盖与器铭共三十六字
次一器通盖高八寸九分深四寸一分口径六寸六分
腹径八寸九分容七升五合共重一十七斤两耳有珥
三足盖与器铭共三十六字
后一器高二寸八分口径七寸七分重二斤十有四两
铭一十八字
卷十六 第 36b 页 WYG0840-0735b.png
右三器皆曰仲驹父其国氏及世次皆未详功臣表有
骐侯驹左传有驹伯为郤克军佐则驹其姓也若曰齐
景公卒冬十月公子驹奔卫则驹其名也岂非公子驹
以伯仲称而曰仲驹父耶檀弓云幼名冠字五十以伯
仲称周道也子生三月父名之二十而冠尊其名而立
其字五十为大夫则尊其字而呼以伯仲也仲姜者盖
仲驹父之母或祖也或以为仲驹父妻则礼曰夫不祭
妻是以知为母或祖也按春秋凡妇人皆以字配姓伯
卷十六 第 37a 页 WYG0840-0735c.png
姬仲子季姜之类是也仲姜亦字配姓也齐许申吕皆
姜姓此则未详其何国女夫器有用器有祭器凡铭有
享孝追孝祀禅者皆祭器九嫔职云凡祭祀赞玉齍而
玉齍之制不见于传注今宗庙中乃与瑚琏遂为阙器
岂郑玄所谓敦瑚琏簋皆黍稷之器者欤噫两汉去圣
未远煨烬之馀礼乐度数所泯绝者眇邈已不可追当
是时缀学之士所得断简遗编补缉诂训断以臆说故
三代礼文杂以汉儒之学由是后世祖述者异端纷纠
卷十六 第 37b 页 WYG0840-0735d.png
无所指归今复得见三王之完器乃可以知圣人制作
之旨俾有志于古者有所考信岂小补之哉
卷十六 第 38a 页 WYG0840-0736a.png

卷十六 第 39a 页 WYG0840-0736c.png
右高五寸八分深四寸口径六寸三分腹径七寸九分
容六升重八斤一十两两耳有圈三足阙盖铭一百四
十字首曰惟王十月犹春秋之言春王正月之意盖言
王所以尊王言月所以谨时也曰王在成周者犹诗之
言王居镐京周公既成洛邑明天下知所归往也曰及
内伐浪昴犹诗之所谓薄伐猃狁至于太原者矣曰王
命敔追迎于上洛犹诗之出车以劳还杕杜以勤归者
矣执傒臼杂孚人三百泮宫之执讯获丑之意也曰十
卷十六 第 39b 页 WYG0840-0736d.png
有一月格于成周大庙告厥成功于庙之意也曰敔告
禽馘百傒臼者有同乎献囚献馘曰尹氏受釐有若乎
告庙之终并受其福曰圭鬲币贝五十朋者盖锡以圭
璧以作尔宝铸以鼎彝以著其功与之币帛以将其意
而其数之多至五十朋足矣犹以为未也又锡以土田之
衍则受锡者岂得傲然自居其宠耶宜乎对扬天子
之休命而归美以报其上焉亦犹诗所谓虎拜稽首天
子万年之意欤是敦也不惟制作精工而又字画奇古
卷十六 第 40a 页 WYG0840-0737a.png
其间辞意与商周之书雅颂之文相为表里扬雄言周
书噩噩尔殆有见于兹也
卷十六 第 41a 页 WYG0840-0737c.png

卷十六 第 42a 页 WYG0840-0738a.png
右高四寸深三寸口径六寸七分腹径六寸七分容二
升五合重二斤有半两耳圈足铭一十六字此敦上釴
其耳下圈其足铭之曰宝敦作者伯景父也且书景命
曰予命女作大正正于群僚侍御之臣则伯景周仆卿
也按史记年表自厉王以上有世次而无年数共和以
后接乎春秋年数乃详盖自穆王傅共孝懿夷厉五王
而至于共和至今盖千有九百馀年斯敦之作在穆王
时也古之人器存乎久远者必托于金石然岐阳十鼓
卷十六 第 42b 页 WYG0840-0738b.png
今虽皆在而文字剥阙者已十三四惟古器铜者皆完
则石之坚又不足恃是以古之人器必用铜取其不为
燥湿寒暑所变为可贵耳且古之贤臣名见诗书者常
为后世想望今得其器读其文自可宝而藏之矣
卷十六 第 43a 页 WYG0840-0738c.png

卷十六 第 44a 页 WYG0840-0739a.png

卷十六 第 45a 页 WYG0840-0739c.png

卷十六 第 46a 页 WYG0840-0740a.png

卷十六 第 47a 页 WYG0840-0740c.png

卷十六 第 48a 页 WYG0840-0741a.png
前一器通盖高八寸三分深四寸二分口径六寸七分
腹径八寸五分容七升二合共重八斤有半两耳有珥
三足盖与器铭共一百五十字
次一器通盖高七寸三分深四寸一分口径六寸六分
腹径七寸六分容六升六合共重九斤六两两耳有珥
盖与器铭共一百五十字
后一器高六寸一分深四寸三分口径六寸七分腹径
八寸六分容七升二合重七斤二两两耳有珥三足阙
卷十六 第 48b 页 WYG0840-0741b.png
盖铭七十五字
右三器形制款识悉同乃一时物也其铭曰周者公子
周悼公也悼公文襄之后故有用作文考宝敦之辞古
者锡有功则必有彝器以纪其事且以告于家庙焉如
秬鬯一卣告于文人是也卣饮器敦食器宜其为铭一
也是敦之名亦曰用养乃祖考者谓此
 
 重修宣和博古图卷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