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五 第 1a 页 WYG0840-0464a.png
钦定四库全书
重修宣和博古图卷五
鼎五(三十一器/)
周(一十二器/)
象簠鼎
旋云鼎
蟠虺雷纹鼎
斜方云雷鼎
重修宣和博古图卷五
鼎五(三十一器/)
周(一十二器/)
象簠鼎
旋云鼎
蟠虺雷纹鼎
斜方云雷鼎
卷五 第 1b 页 WYG0840-0464b.png
山纹垂花鼎
垂花鼎一
垂花鼎二
花足鼎
雷带鼎
旋纹鼎
纯素鼎
蟠夔鼎盖(阙/)
垂花鼎一
垂花鼎二
花足鼎
雷带鼎
旋纹鼎
纯素鼎
蟠夔鼎盖(阙/)
卷五 第 2a 页 WYG0840-0464c.png
汉(一十八器/)
孝成鼎(铭五十六字/)
好畤供厨鼎(铭五十八字/)
汾阴宫鼎(铭五十四字/)
定陶鼎(铭一十六字/)
李氏鼎(铭二字/)
六夔鼎
三牺鼎一
孝成鼎(铭五十六字/)
好畤供厨鼎(铭五十八字/)
汾阴宫鼎(铭五十四字/)
定陶鼎(铭一十六字/)
李氏鼎(铭二字/)
六夔鼎
三牺鼎一
卷五 第 2b 页 WYG0840-0464d.png
三牺鼎二
雷纹鼎
篆带鼎
浮云鼎
辅耳鼎一
辅耳鼎二
辅耳鼎三
辅耳鼎四
雷纹鼎
篆带鼎
浮云鼎
辅耳鼎一
辅耳鼎二
辅耳鼎三
辅耳鼎四
卷五 第 3a 页 WYG0840-0465a.png
百乳鼎
蟠螭鼎盖
小鼎
唐
三螭鼎
蟠螭鼎盖
小鼎
唐
三螭鼎
卷五 第 4a 页 WYG0840-0465c.png
卷五 第 4b 页 WYG0840-0465d.png
右高六寸四分耳高一寸八分阔一寸四分深四寸口
径长七寸六分阔六寸八分腹径长七寸七分阔六寸
九分容七升重八斤三两四足无铭按三代之间方鼎
多矣惟此器自方如簠深意周人改象于兹若乃足作
兽蹄与方鼎殊不相似盖未可考
径长七寸六分阔六寸八分腹径长七寸七分阔六寸
九分容七升重八斤三两四足无铭按三代之间方鼎
多矣惟此器自方如簠深意周人改象于兹若乃足作
兽蹄与方鼎殊不相似盖未可考
卷五 第 5a 页 WYG0840-0466a.png
卷五 第 5b 页 WYG0840-0466b.png
右高一尺二寸六分耳高三寸二分阔二寸七分深七
寸四分口径一尺三分腹径一尺八分容二斗五升重
二十二斤四两三足无铭按此器足空耳直纯缘作云
气回旋状足著饕餮形制与周兽缘素腹鼎相近盖周
物也
寸四分口径一尺三分腹径一尺八分容二斗五升重
二十二斤四两三足无铭按此器足空耳直纯缘作云
气回旋状足著饕餮形制与周兽缘素腹鼎相近盖周
物也
卷五 第 6a 页 WYG0840-0466c.png
卷五 第 7a 页 WYG0840-0467a.png
右通盖高七寸七分耳高二寸阔一寸七分深三寸五
分口径六寸四分腹径六寸五分容三升六合共重七
斤十有三两三足无铭是器周以蟠虺间之雷纹其盖
有足仰之如敦之有会爵之有坫其形制文镂之胜殆
周末器也
分口径六寸四分腹径六寸五分容三升六合共重七
斤十有三两三足无铭是器周以蟠虺间之雷纹其盖
有足仰之如敦之有会爵之有坫其形制文镂之胜殆
周末器也
卷五 第 8a 页 WYG0840-0467c.png
卷五 第 8b 页 WYG0840-0467d.png
右高五寸五分耳高一寸二分阔一寸深三寸三分口
径四寸七分腹径四寸九分容二升重二斤六两三足
无铭纯缘饰以夔龙而腹作斜方之形实以云雷间以
细乳盖乳所以养人云雷所以泽物夔龙者又所以戒
其贪也举一器而众理备古人规度岂不美哉虽然器
之著云雷者多矣其状不一或作旋云者所以象其触
石而出也故古文云为□以见回转之形或作垂云者
将以见其不崇朝而雨也故小篆云为云以显雨施之
径四寸七分腹径四寸九分容二升重二斤六两三足
无铭纯缘饰以夔龙而腹作斜方之形实以云雷间以
细乳盖乳所以养人云雷所以泽物夔龙者又所以戒
其贪也举一器而众理备古人规度岂不美哉虽然器
之著云雷者多矣其状不一或作旋云者所以象其触
石而出也故古文云为□以见回转之形或作垂云者
将以见其不崇朝而雨也故小篆云为云以显雨施之
卷五 第 9a 页 WYG0840-0468a.png
意至于雷则或有以○为象者故古文益之为□或有
以□为象者故籀文益之为□即此考之则制字者未
尝不观象察形以寓于字画之间也然云也雷也为其
有泽物之意故后世又加之雨以著其义焉至聂崇义
礼图凡当作雷者既莫之设而所谓云者亦无回转下
垂之象使见三代鼎彝所以为云雷者当褫气丧胆而
自愧其谬矣
以□为象者故籀文益之为□即此考之则制字者未
尝不观象察形以寓于字画之间也然云也雷也为其
有泽物之意故后世又加之雨以著其义焉至聂崇义
礼图凡当作雷者既莫之设而所谓云者亦无回转下
垂之象使见三代鼎彝所以为云雷者当褫气丧胆而
自愧其谬矣
卷五 第 10a 页 WYG0840-0468c.png
卷五 第 10b 页 WYG0840-0468d.png
右高一尺二分耳高三寸阔三寸一分深六寸七分口
径一尺三寸腹径一尺二寸二分容二斗九升重十有
七斤三足无铭是器饰以山纹垂花山以取其仁之静
花以取其礼之文犹十二章之有山有藻也然仁至于
泛爱则失己非礼以节之则靡没而莫之反矣制器尚
象岂徒为观美哉微而饮食古人未尝不致意焉
径一尺三寸腹径一尺二寸二分容二斗九升重十有
七斤三足无铭是器饰以山纹垂花山以取其仁之静
花以取其礼之文犹十二章之有山有藻也然仁至于
泛爱则失己非礼以节之则靡没而莫之反矣制器尚
象岂徒为观美哉微而饮食古人未尝不致意焉
卷五 第 11a 页 WYG0840-0469a.png
卷五 第 12a 页 WYG0840-0469c.png
前一器高七寸三分耳高二寸三分阔二寸二分深四
寸四分口俓九寸四分腹径九寸二分容八升四合重
十有二斤三足无铭
后一器高四寸四分耳高七分阔七分深三寸七分口
径三寸二分腹径三寸九分容一升重一斤四两三足
无铭
右前一器偃耳蹄足腹著交螭下有垂花备成之文后
一器圜而上掩腹饰饕餮其垂花作蝉纹状华藻相胜
寸四分口俓九寸四分腹径九寸二分容八升四合重
十有二斤三足无铭
后一器高四寸四分耳高七分阔七分深三寸七分口
径三寸二分腹径三寸九分容一升重一斤四两三足
无铭
右前一器偃耳蹄足腹著交螭下有垂花备成之文后
一器圜而上掩腹饰饕餮其垂花作蝉纹状华藻相胜
卷五 第 12b 页 WYG0840-0469d.png
而蝉又取其趋高洁而不沉于卑秽虽无铭款以考世
次其为周一时之器无疑焉
次其为周一时之器无疑焉
卷五 第 13a 页 WYG0840-0470a.png
卷五 第 13b 页 WYG0840-0470b.png
右高五寸七分耳高一寸三分阔八分深三寸二分口
径长四寸八分阔三寸八分腹径长五寸阔四寸容二
升二合重四斤一两四足无铭足饰以花腹作直纹而
缘为夔龙与周庚申鼎形制相近惟著饰为异耳
径长四寸八分阔三寸八分腹径长五寸阔四寸容二
升二合重四斤一两四足无铭足饰以花腹作直纹而
缘为夔龙与周庚申鼎形制相近惟著饰为异耳
卷五 第 14a 页 WYG0840-0470c.png
卷五 第 14b 页 WYG0840-0470d.png
右高一尺一寸二分耳高二寸九分阔三寸五分深七
寸三分口径一尺二寸腹径一尺二寸六分容二斗九
升五合重三十一斤有半三足无铭是器纯缘下设雷
带而足与腹间皆纯素无纹饰形制高古盖周之器欤
寸三分口径一尺二寸腹径一尺二寸六分容二斗九
升五合重三十一斤有半三足无铭是器纯缘下设雷
带而足与腹间皆纯素无纹饰形制高古盖周之器欤
卷五 第 15a 页 WYG0840-0471a.png
卷五 第 15b 页 WYG0840-0471b.png
右高七寸七分耳高一寸九分阔二寸深五寸口径九
寸八分腹径八寸七分容一斗重六斤二两三足无铭
是器耳足上下纯素惟腹间饰以旋纹有宛转回旋之
状形模高古非周制不能臻此
寸八分腹径八寸七分容一斗重六斤二两三足无铭
是器耳足上下纯素惟腹间饰以旋纹有宛转回旋之
状形模高古非周制不能臻此
卷五 第 16a 页 WYG0840-0471c.png
卷五 第 16b 页 WYG0840-0471d.png
右高四寸五分耳高九分阔一寸深二寸八分口径四
寸六分腹径五寸一分容二升二合重二斤一十两三
足无铭耳与足不设纹镂之饰土花沁晕如紫玉色然
汉鼎类多纯素无文而形制则鲜及此者
寸六分腹径五寸一分容二升二合重二斤一十两三
足无铭耳与足不设纹镂之饰土花沁晕如紫玉色然
汉鼎类多纯素无文而形制则鲜及此者
卷五 第 17a 页 WYG0840-0472a.png
卷五 第 18a 页 WYG0840-0472c.png
卷五 第 18b 页 WYG0840-0472d.png
右通盖高八寸一分耳高二寸八分阔二寸一分深五
寸一分口径六寸二分腹径七寸八分容七升九合共
重九斤三足盖与器铭共五十六字按孝成帝乃孝元
之子西汉第九帝也是鼎虽孝成庙器乃造于孝哀即
位之三年其铭又有曰建平三年十月工王褒造盖孝
哀即位改号建平而孝哀又嗣服孝成也
寸一分口径六寸二分腹径七寸八分容七升九合共
重九斤三足盖与器铭共五十六字按孝成帝乃孝元
之子西汉第九帝也是鼎虽孝成庙器乃造于孝哀即
位之三年其铭又有曰建平三年十月工王褒造盖孝
哀即位改号建平而孝哀又嗣服孝成也
卷五 第 19a 页 WYG0840-0473a.png
卷五 第 20a 页 WYG0840-0473c.png
卷五 第 21a 页 WYG0840-0474a.png
右通盖高五寸耳高一寸九分阔一寸一分深三寸一
分口径四寸八分腹径五寸六分容二升六合共重四
斤三足盖与器铭共五十八字按畤封土也冢而祀之
在昔秦襄以攻西戎始祠少昊作西畤秦文梦黄蛇口
止于鄜又为鄜畤秦宣于渭南祠青帝曰密畤秦灵于
吴阳祠黄帝曰上畤祠炎帝曰下畤此畤之所由兴也
及始皇东游历祀岳渎山川遂祠八神一曰天主二曰
地主三曰兵主四曰阴主五曰阳主六曰月主七曰日
分口径四寸八分腹径五寸六分容二升六合共重四
斤三足盖与器铭共五十八字按畤封土也冢而祀之
在昔秦襄以攻西戎始祠少昊作西畤秦文梦黄蛇口
止于鄜又为鄜畤秦宣于渭南祠青帝曰密畤秦灵于
吴阳祠黄帝曰上畤祠炎帝曰下畤此畤之所由兴也
及始皇东游历祀岳渎山川遂祠八神一曰天主二曰
地主三曰兵主四曰阴主五曰阳主六曰月主七曰日
卷五 第 21b 页 WYG0840-0474b.png
主八曰时主而地主之祠盖在泰山之下梁父之地以
天好阴祠之必于高山之下故又谓之好畤汉祖有天
下睹雍之四畤曰吾闻天有五帝而四何也盖是秦襄
有白帝之畤秦文有黄帝之畤秦宣有青帝之畤秦灵
复有黄帝炎帝之畤而独无黑帝之畤也又曰吾知之
矣待我而具五也乃祠黑帝于是后世咸有五帝之畤
至武帝时幸五畤因获白麟以昭神休而旌其年为元
狩则好畤起于秦而事于汉也是鼎乃好畤供厨之器
天好阴祠之必于高山之下故又谓之好畤汉祖有天
下睹雍之四畤曰吾闻天有五帝而四何也盖是秦襄
有白帝之畤秦文有黄帝之畤秦宣有青帝之畤秦灵
复有黄帝炎帝之畤而独无黑帝之畤也又曰吾知之
矣待我而具五也乃祠黑帝于是后世咸有五帝之畤
至武帝时幸五畤因获白麟以昭神休而旌其年为元
狩则好畤起于秦而事于汉也是鼎乃好畤供厨之器
卷五 第 22a 页 WYG0840-0474c.png
而形制则汉物也又其铭曰长乐饲官则又知汉物明
矣盖长乐者汉宫也昔樗里子葬渭南其治时语于人
曰吾墓后百岁当有天子之宫夹其左右后汉兴而长
乐宫乃在其墓东则长乐饲官乃汉官名置官以祠神
于古实不废也
矣盖长乐者汉宫也昔樗里子葬渭南其治时语于人
曰吾墓后百岁当有天子之宫夹其左右后汉兴而长
乐宫乃在其墓东则长乐饲官乃汉官名置官以祠神
于古实不废也
卷五 第 23a 页 WYG0840-0475a.png
卷五 第 24a 页 WYG0840-0475c.png
卷五 第 24b 页 WYG0840-0475d.png
右通盖高五寸八分耳高一寸七分阔一寸五分深三
寸二分口径四寸八分腹径六寸三分容二升六合共
重三斤三足盖与器铭共五十四字按前汉地理志河
东郡属县有曰汾阴有曰平阳而平阳有铁官此曰汾
阴宫则宫之在汾阴者也考其款识既曰汾阴供官铜
鼎二十枚又曰汾阴宫铜鼎一者二十所以举供官之
数而一者举其𨽻于宫者也又曰平阳一斗鼎盖平阳
有铁官此乃纪所铸之地耳曰第二十三者总其器之
寸二分口径四寸八分腹径六寸三分容二升六合共
重三斤三足盖与器铭共五十四字按前汉地理志河
东郡属县有曰汾阴有曰平阳而平阳有铁官此曰汾
阴宫则宫之在汾阴者也考其款识既曰汾阴供官铜
鼎二十枚又曰汾阴宫铜鼎一者二十所以举供官之
数而一者举其𨽻于宫者也又曰平阳一斗鼎盖平阳
有铁官此乃纪所铸之地耳曰第二十三者总其器之
卷五 第 25a 页 WYG0840-0476a.png
在汾阴者为之次不必言鼎也按西汉郊祀志云孝武
皇帝始建上下之祀营泰畤于甘泉定后土于汾阴而
神祗安之则作宫于汾阴者以祀后土之所是宜有列
鼎之荐而此特其一器耳铭文称供官铜鼎亦又明朝
廷祀典之物非私享也
皇帝始建上下之祀营泰畤于甘泉定后土于汾阴而
神祗安之则作宫于汾阴者以祀后土之所是宜有列
鼎之荐而此特其一器耳铭文称供官铜鼎亦又明朝
廷祀典之物非私享也
卷五 第 26a 页 WYG0840-0476c.png
卷五 第 27a 页 WYG0840-0477a.png
卷五 第 27b 页 WYG0840-0477b.png
右通盖高五寸五分耳高一寸六分阔一寸二分深三
寸三分口径四寸五分腹径五寸六分容二升六合共
重三斤三足盖与器铭共十六字按汉十二年孝惠帝
即位始诏郡国诸侯王各立高庙而是鼎于盖间有高
庙二字其字画复有变篆为𨽻之体是其为高庙祀器
无疑也又曰定陶庙者盖汉初有天下旌功臣以定陶
之地封彭越而王之是为梁王而其国则定陶也越既
叛命乃削其地更以封高祖之子恢是为定陶共王恢
寸三分口径四寸五分腹径五寸六分容二升六合共
重三斤三足盖与器铭共十六字按汉十二年孝惠帝
即位始诏郡国诸侯王各立高庙而是鼎于盖间有高
庙二字其字画复有变篆为𨽻之体是其为高庙祀器
无疑也又曰定陶庙者盖汉初有天下旌功臣以定陶
之地封彭越而王之是为梁王而其国则定陶也越既
叛命乃削其地更以封高祖之子恢是为定陶共王恢
卷五 第 28a 页 WYG0840-0477c.png
其在惠帝即位之初许立高庙则正恢之世也
卷五 第 29a 页 WYG0840-0478a.png
卷五 第 30a 页 WYG0840-0478c.png
卷五 第 30b 页 WYG0840-0478d.png
右通盖高四寸四分耳高一寸阔八分深二寸八分口
径三寸七分腹径四寸九分容一升四合共重二斤一
十一两有半三足铭二字按此器圜弇上而耳外附质
素无纹与汾阴宫鼎相类其字画亦作汉迹李氏显于
两汉者如西汉之李广李陵东汉之李固李膺皆闻家
华族甚多此但纪姓而不书名盖未可考其为谁欤
径三寸七分腹径四寸九分容一升四合共重二斤一
十一两有半三足铭二字按此器圜弇上而耳外附质
素无纹与汾阴宫鼎相类其字画亦作汉迹李氏显于
两汉者如西汉之李广李陵东汉之李固李膺皆闻家
华族甚多此但纪姓而不书名盖未可考其为谁欤
卷五 第 31a 页 WYG0840-0479a.png
卷五 第 32a 页 WYG0840-0479c.png
右通盖高九寸七分耳高二寸阔一寸五分深五寸四
分口径七寸一分腹径八寸二分容八升共重六斤十
有五两三足无铭盖作圈如足仰之可以贮物而圈下
承以六夔岂亦取夫六鳌负戴之义然其所饰纤巧多
为物象叔向尝谓器不虫镂而今复若此故知非三代
之制归之近古则汉有之也
分口径七寸一分腹径八寸二分容八升共重六斤十
有五两三足无铭盖作圈如足仰之可以贮物而圈下
承以六夔岂亦取夫六鳌负戴之义然其所饰纤巧多
为物象叔向尝谓器不虫镂而今复若此故知非三代
之制归之近古则汉有之也
卷五 第 33a 页 WYG0840-0480a.png
卷五 第 34a 页 WYG0840-0480c.png
卷五 第 34b 页 WYG0840-0480d.png
通盖高六寸二分耳高二寸二分阔一寸八分深三寸
八分口径五寸三分腹径六寸容三升五合共重三斤
一两三足无铭
右二器足既如牛复设三牺于盖书传言三牲曰牛一
羊一豕一则牺乃三牲之最者盖古人于天地之祭宗
庙之享宾客之奉用以将其精纯者非此不可此汉器
也而有周之遗意焉
八分口径五寸三分腹径六寸容三升五合共重三斤
一两三足无铭
右二器足既如牛复设三牺于盖书传言三牲曰牛一
羊一豕一则牺乃三牲之最者盖古人于天地之祭宗
庙之享宾客之奉用以将其精纯者非此不可此汉器
也而有周之遗意焉
卷五 第 35a 页 WYG0840-0481a.png
卷五 第 35b 页 WYG0840-0481b.png
右通盖高八寸七分耳高二寸七分阔一寸八分深五
寸二分腹径八寸容八升共重六斤四两无铭三足纯
素纯缘与盖遍著雷纹或大或小互相间错腹上维以
绹纽周匝其下与耳又作螭形盖顶复以三环为饰仰
而置诸机如足然亦可以盛是器形制颇类辅耳鼎特
差大耳
寸二分腹径八寸容八升共重六斤四两无铭三足纯
素纯缘与盖遍著雷纹或大或小互相间错腹上维以
绹纽周匝其下与耳又作螭形盖顶复以三环为饰仰
而置诸机如足然亦可以盛是器形制颇类辅耳鼎特
差大耳
卷五 第 36a 页 WYG0840-0481c.png
卷五 第 36b 页 WYG0840-0481d.png
右通盖高六寸耳高一寸五分阔一寸四分深四寸一
分口径六寸腹径七寸一分容四升六合共重四斤有
半三足无铭是器两耳外附而足作股膊若兽蹄状盖
设三环仰之可以贮物上下饰以篆带萦纡紏结曲尽
华巧然考其规模则汉制也
分口径六寸腹径七寸一分容四升六合共重四斤有
半三足无铭是器两耳外附而足作股膊若兽蹄状盖
设三环仰之可以贮物上下饰以篆带萦纡紏结曲尽
华巧然考其规模则汉制也
卷五 第 37a 页 WYG0840-0482a.png
卷五 第 38a 页 WYG0840-0482c.png
右通盖高八寸三分耳高二寸四分阔一寸八分深五
寸二分口径七寸四分腹径八寸二分容八升八合共
重六斤九两三足无铭观其耳附如釴弇上如鼒足作
股膊盖设三圈稽之商周无与合者究其制作乃汉室
之器然体间饰以云气作下垂之势盖亦取其泽物之
象云
寸二分口径七寸四分腹径八寸二分容八升八合共
重六斤九两三足无铭观其耳附如釴弇上如鼒足作
股膊盖设三圈稽之商周无与合者究其制作乃汉室
之器然体间饰以云气作下垂之势盖亦取其泽物之
象云
卷五 第 39a 页 WYG0840-0483a.png
卷五 第 39b 页 WYG0840-0483b.png
通盖高五寸耳高一寸六分阔一寸二分深三寸三分
口径四寸五分腹径五寸五分容二升八合共重三斤
四两三足无铭
口径四寸五分腹径五寸五分容二升八合共重三斤
四两三足无铭
卷五 第 40a 页 WYG0840-0483c.png
卷五 第 40b 页 WYG0840-0483d.png
通盖高五寸耳高一寸八分阔一寸二分深三寸五分
口径四寸三分腹径六寸四分容三升共重三斤十有
一两三足无铭
口径四寸三分腹径六寸四分容三升共重三斤十有
一两三足无铭
卷五 第 41a 页 WYG0840-0484a.png
卷五 第 41b 页 WYG0840-0484b.png
高四寸八分耳高一寸八分阔一寸五分深三寸五分
口径四寸八分腹径五寸六分容三升四合重三斤一
十两三足阙盖无铭
口径四寸八分腹径五寸六分容三升四合重三斤一
十两三足阙盖无铭
卷五 第 42a 页 WYG0840-0484c.png
卷五 第 42b 页 WYG0840-0484d.png
高四寸一分耳高一寸五分阔一寸三分深三寸一分
口径四寸五分腹径五寸五寸容二升五合重二斤十
有一两三足阙盖无铭
右前二器盖设三环仰之可以为足与后二器皆无虫
镂之饰比商器其质有馀但后二器阙其盖凡汉之鼎
器形制类同若好畤供厨鼎铭有曰第八百六十则知
非一器也
口径四寸五分腹径五寸五寸容二升五合重二斤十
有一两三足阙盖无铭
右前二器盖设三环仰之可以为足与后二器皆无虫
镂之饰比商器其质有馀但后二器阙其盖凡汉之鼎
器形制类同若好畤供厨鼎铭有曰第八百六十则知
非一器也
卷五 第 43a 页 WYG0840-0485a.png
卷五 第 44a 页 WYG0840-0485c.png
右通盖高四寸九分耳圜俓九分深二寸六分口径六
寸一分腹径七寸容三升二合共重二斤十两三足无
铭是器匾浅若瓿以环为耳殊非古制盖与器各以三
膊为足盖又贯之三牙可以吻合各周以乳乳形分布
蟠虺之间乳有见于致养虺以见于屈伸有时古人尚
象岂无意哉特形制渐陋不足以配古也
寸一分腹径七寸容三升二合共重二斤十两三足无
铭是器匾浅若瓿以环为耳殊非古制盖与器各以三
膊为足盖又贯之三牙可以吻合各周以乳乳形分布
蟠虺之间乳有见于致养虺以见于屈伸有时古人尚
象岂无意哉特形制渐陋不足以配古也
卷五 第 45a 页 WYG0840-0486a.png
卷五 第 45b 页 WYG0840-0486b.png
右高一寸八分口径五寸七分重一十三两有半无铭
顶有提环周回隐起三脊错以蟠螭内外之纹有类秦
鉴又涂以黄金烂然照目观其盖亦可以髣髴鼎之形
制矣虽不能比肩商周非汉亦未易为也
顶有提环周回隐起三脊错以蟠螭内外之纹有类秦
鉴又涂以黄金烂然照目观其盖亦可以髣髴鼎之形
制矣虽不能比肩商周非汉亦未易为也
卷五 第 46a 页 WYG0840-0486c.png
卷五 第 46b 页 WYG0840-0486d.png
右通盖高一寸五分耳高五分阔二分深八分口径一
寸二分腹径一寸六分容半合共重三两三足无铭凡
鼎之属大曰鼐中曰鼎小曰鼒故诗言鼐鼎及鼒言自
大以及小也王安石字说谓鼒鼎之有才者盖大鼐则
孕其气而鼒则小有才而巳是器又规仿鼒而为之其
小可置诸掌错金银为华饰以七宝瑟瑟辉映其上盖
非食饮之器正恐置之几格间如研滴之具然自祖宗
以来最为旧物藏之府库有日矣此器一出便觉映照
寸二分腹径一寸六分容半合共重三两三足无铭凡
鼎之属大曰鼐中曰鼎小曰鼒故诗言鼐鼎及鼒言自
大以及小也王安石字说谓鼒鼎之有才者盖大鼐则
孕其气而鼒则小有才而巳是器又规仿鼒而为之其
小可置诸掌错金银为华饰以七宝瑟瑟辉映其上盖
非食饮之器正恐置之几格间如研滴之具然自祖宗
以来最为旧物藏之府库有日矣此器一出便觉映照
卷五 第 47a 页 WYG0840-0487a.png
同类者制作近于凡陋然典刑精致定非俗工所能模
铸要之汉室物也
铸要之汉室物也
卷五 第 48a 页 WYG0840-0487c.png
卷五 第 48b 页 WYG0840-0487d.png
右通盖高三寸耳高一寸阔九分深一寸二分口径三
寸三分腹径三寸五分容三合共重一斤二两三足无
铭按此器耳附于外形圜而匾上有三螭以戏于盖足
与耳皆为螭形务作奇巧比汉器尤不典殆唐人所造
耳
重修宣和博古图卷五
寸三分腹径三寸五分容三合共重一斤二两三足无
铭按此器耳附于外形圜而匾上有三螭以戏于盖足
与耳皆为螭形务作奇巧比汉器尤不典殆唐人所造
耳
重修宣和博古图卷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