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二十二
卷二十二 第 715c 页


佛祖历代通载卷第二十二

嘉兴路大中祥符禅寺
住持华亭念常集

周文王时为柱下史伪第九(第十九化云。周文王时老君为变
邑子。时帝纣荒虐天下涂炭。乃乘飞飙之轮。风伯前驱。彭祖骖乘。降坡山之阳。西伯揖之拜为守藏
吏。武王克商。迁为柱下史。作赤精经。教文王以仁义之道。作璇玑经。以授周公。成王康王之代。世为性
下史。昭王时。有黑气之祥。老君以八天隐文授昭王王。不用后成胶舟之难)辨曰。盖
闻九头五龙之纪。重瞳四乳之书。金秦
火汉之文。黄魏白晋之典。不闻文王师
于老子。璇玑训于周公。但云文王师于太
公。武王师于姬旦。群书具载。先儒盛谈。何
乃违戾百家别张毛目。蓬心瞽唱睐目
生灵。夫欲圣人者。宜务其实。无稽之谈自
招世诮。案史记别传。老子生于定王之世。
与孔子相接。何乃妄为西伯之时乎。既是
圣人。见纣荒淫宜尽力规谏匡其不逮。而
乃高乘飞轮弃而远遁。为忠臣者。固若是
乎。昔日过关。雇徐甲而为御乘薄軬之车
今则乘飞飙轮。风伯前驱。彭祖骖乘。何
自高之不经乎。况彭祖此时已殁。风伯不
肯前驱。文王自公刘以来。世积仁孝。美化
行乎江汉。仁慈及于行苇。何待赤精之教
哉。周公制礼作乐。代临天下。设金縢而
表誓。制周礼而流规。何用璇玑之教乎。昭
王时号明君。史无黑气之变。妄改白虹之
兆。而云黑气之言。授以隐文。又成孟浪之
卷二十二 第 716a 页 T49-0716.png
说。前云。老君为九天教主金阙帝君。建七
曜之冠。披九色之帔。乘八景玉舆。驾五色
神龙金阙之中坐玉帐之内仙童左奉玉女
右陪。万圣拥随千灵翊从。老子既有如此
高贵之位。而不肯居。返就守藏之职。屈
身为臣。侍君之傍立柱之下。晨趋暮拜端
笏搢绅。舍乔木之高迁。投幽谷之贱地。翻
上倒下以何谬哉。燮邑之号。周书之所
不载金阙帝君。爰从道士虚张。有名无实
孰肯传信栽。风求影种电寻根。此之谓
与。若以昭王不信故。感胶舡之难者。奏
皇求仙亲临海上。凌波涉险冀遇神仙。虚
想安期之名。不睹羡门之面。沙丘道死。鲍
臭薰人。汉武好仙。身著羽人之衣。口饮天
表之露。纵栾大之诡说。信少。君之诈术。而
身入茂陵竟无一补。魏太武。任寇谦之说。
建静轮天宫。费竭人劳终感疠疾。用武帝。
口服丹药身服黄衣。热发晋阳失音而死。
唐武宗。师赵归真饵金丹药。会昌不满早
致崩亡。近宋上皇。信林灵素游月宫。诵太
极之章佩驱邪之剑而亡国破家身死东
韩。此之数君。皆倾诚一志望享千年。而遘
患弥留竟无一验。讥以胶船之难。不亦妄
求人过乎。幸人有灾。君子不为也。

前后老君降生不同伪第十(第一化云。老子生在五运之前。
第二化中。老子生在三气之中。第六化云。老君姓李。讳弘元曜灵。字光明。以上和七年岁在庚辰九月
三日甲子卯。时始育于北玄玉国天冈灵镜山李谷之间。玄灵圣母既诞之夕。有三日出于东方。九龙吐
水月妃散花。日童扬彩。年五岁体道凝真。二十而有金姿玉颜。弃家离亲超迎风尘。后感元始下教。授
卷二十二 第 716b 页 T49-0716.png
以郁仪太章太洞真经。紫微天帝玉清君。以琼舆下迎。赐丹玺符书。为上清金阙后圣帝君。掌握十天
河海神仙。第十一化云。老君以清浊元年七月一日。托玄神玉精。降太元玉女。千三百年。号无上老子。
一号大千法王。第十二化云。老君以清汉元年。寄九天飞玄玉女。八十一年。号高上老子。第十三化云。
老君以清汉元年甲午九月九日。降元素玉女。七十三年。号九灵老子。第十化云。老子以殷十八王阳甲
庚寅岁建午月。入于玄妙玉女口中。八十一年至武丁九年庚寅岁一月十五日。圣母剖左腋攀李树而生。
生即行九步。步生莲花。九龙吐水。具七十二相八十一好。左手指天右手指地。曰天上天下唯道独尊。我
当阐扬无上道法。普度一切。又云。李灵飞。得修生之道真。妻天水尹氏于濑乡昼寝见太上从天而下。化
为玄铢。吞而有娠。八十一年生而皓首。曰老子。生李树下。苗李为姓)。

辨曰。夫星流贯昴。实标文命之祥。电绕枢
星。是显轩皇之庆。虹流华渚少昊于是膺
期。星冠月轮。颛顼以之应瑞。赤龙[目*(电-雨+大)]瞹
言旌帝尧。云屯郁蒸实徵汉祖。此则圣人
神异谱牒具详。未闻老子初生三日共出
九步周行。月妃散花日童扬彩之事。且星
陨如雨。日有蚀之。春秋书之。以为异事
李耳若有徵瑞。孔子何以不记乎。且鲁阳
挥戈而返日。淮南子有。景公善言。而退荧
(刘向新文)贰师拔剑而泉流(前汉书中)耿恭拜井而水出
(后汉书中)于有奇相书为美谈。老既无文。事必
虚唱。倚他大圣取为神奇。夫圣人现相虽
有多途。托化诞生事无两体。世尊百亿化
身大千世界一时顿显。化缘事讫便入涅
槃老子随代降生。以何大谬乎。本是李耳
妄。改其讳李伯阳而云光明。隐其本名而
加美号。史记真文一词不录。道书伪说百
种妆填。前之两化。说在太易之前。后之
十重。纪在伏羲之后。寻虚摭伪诳惑后
卷二十二 第 716c 页 T49-0716.png
人。前说五岁凝真二十入道。后则八十一
岁生而皓首。自语矛循。何待他攻。亳州
濑乡实而不认。北玄玉国虚而妄传。聃耳
蓬头。谬说心十二相。野合怀胎。谄云周
行九步。采他释瑞而为老奇。将此薰莸乱
彼兰芷。北玄玉国。山海之所不纪。天冈李
谷。池里之所匪详。王俭百家(太尉王俭有百家谱)弗闻
玉女之名。何姓氏苑。罕说玄妙之族。案道
士贾善翔高道传序云。伯阳起迹于姬周。
既云起迹于姬周。则是老子不在商也。明
知阳甲之时。本无李耳。衰周之际。始见老
(胡曾云。七雄戈戟乱如麻。四海无人得坐家。老氏却思天竺住。便将徐甲过流沙。斯则周末时人明矣)
避乱入秦。死葬槐里。秦佚吊之三号而
出斯良證也。何更疑哉。史记本传。莫知所
终。化胡浪语云。过流沙。将如来降诞之祯。
合老子过关之气。汝虽巧会伪说孰凭。案
燉煌实录云。周桓王二十九年。幸闲豫
庭。与群臣对论古今。王曰。老聃父何如人
也。天水太守索绥对曰。老聃父姓韩名虔
字元卑。癃跛下贱胎则无耳。一目不明孤
单乞贷。年六十二无妻。与邻人益寿氏宅
上牧猪老婢子曰精敷。野合怀胎。八十一
年而生。老子生时皓首。故曰老君。此本
实迹蔽而不传。偷窃他能欲张老圣。家有
弊帚享之千金。斯言信与。

三番作佛伪第十一(第三十四化云。老君告胡王曰。使我弟子为佛。汝当
师之。即使尹喜变身为佛。与胡人为师。令作桑门授以浮图之法。说四十二章经。又云。老君至舍卫国。
自化作佛坐七宝座。身长百千万丈。遍满虚空。又云老君将欲再整释教。以周庄王九年。乃于梵天命烦
陀王老君弟子。乘月精托阴天竺摩耶夫人胎。至十年四月八日右胁降生。后入雪山修行六年。道成类佛
卷二十二 第 717a 页 T49-0717.png
陀众。号末牟尼。至匡王四年解化。太上命升贾奕天。为善惠仙人)。

辩曰。夫根深果茂。源远流长。虎啸风生。
龙吟雾起。圣人利见皆有深源。昔植善因
今感妙果。我佛世尊三无数劫积行累功。
六度无舍而求菩提。弃身命如恒河沙。捐
国城如微尘数。庄严世界诱掖群生。然
后应然灯记。补迦叶位。下生中印托化王
宫。七步周行指天地而犹贵。三十二相映
日月而争辉。四王捧足出尘寰。六年行满
而成道。现身百亿国土。说法四十九年。播
声教于人天。摧外道于双树。化缘事毕却
返无为。应物适时如是示现。何待老子始
化尹喜变身。掩他神功矜为己胜。佛生周
昭之代。老降定王之朝。世隔一十七帝。年
经三百馀祀。化已满于天下。教已满于龙
宫。家仰仁慈之风。国遵释氏之范。岂假
李耳重整烦陀再现。援前著后谄诳庸愚。
昔日过关。雇徐甲而为从。奚有天人侍卫
乎。乘鹿柴车。何有七宝之座乎。广颡聃耳。
焉有万丈之身乎。狡佞不经欺贤誷圣。鲲
化为鹏。盖缘自变。蛇蜕为雉。匪假他功。此
皆物理自然。阴阳感召。待时而发。非他使
然。老子自是凡人。身为臣子。何能别生
神圣更使尹喜作佛。昧自心灵瞎他眼目。
悖礼慢圣殃报拔舌。善惠仙人将登八地。
遇然灯佛受无生记。此乃世尊往昔之号。
既然成佛功成果满。化缘事毕入于涅槃。
迁神常乐之乡。永入无为之境。岂可作佛
事毕更作善惠仙人。将后著前一何错乱。
卷二十二 第 717b 页 T49-0717.png
妄窃不真坏人视听。夫上天虽乐终是轮
回。不免三灾之殃。难逃五衰之苦。圣人超
出生死苦乐两忘。高超三界之津独步六
尘之表。何返归天上却入嚣尘。杂污我圣
人。欺谩我大觉。此同弃天子之尊严。慕
厮养之贱役。舍华堂之广厦。悦蔀屋之
茅檐。汝欣贾奕之荣。我耻粪土之辱。隋
大臣楚国公杨素行经楼观。见壁间画像
问道士曰。此何图也。道士对曰。老子化胡
成佛图。素曰。承闻老子化胡。胡人不受。老
子变身作佛。胡人方受。是则佛能化胡。道
不能化。何言老子化胡也。道士不能加答。
善哉杨素之言。此通人之论云。若胡人不
先知有佛。讵肯受佛之化乎。以此考之。则
印土先有佛矣。而言尹喜作佛老子始变。
何欺吾门之深。乎(楼观尹喜故宅在开之南。今道士居之仍在)

冒名僣圣伪十二(第四十八化云。商太宰问夫子曰。夫子圣人欤。孔子对曰。圣
则丘何敢焉。然则丘博学多识者也。太宰曰。三王圣者欤。孔子曰三王善任智勇者。圣则丘不知。太
宰曰。五帝圣者欤。孔子曰。五帝善任二义者。圣则丘弗知。太宰曰。三皇圣者欤。孔子曰。三皇善任因时
者。圣则丘弗知。太宰大骇曰。然则孰者为圣。孔子动容有问。曰丘闻西方之人有圣者焉。不治而不乱。
不言而自信。不化而自行。荡荡乎民无能名焉。丘疑其为圣人也。史志经云。孔子在鲁。老子在周。以鲁
望周之洛阳。故在西方。盖指老子为西方圣人也。孔子问礼之时。先有犹龙之叹。故此指老子也)。

辩曰。夫自衒自媒。妇女之丑行。不矜不
伐。圣人之深能。是以舜美禹功。嘉有勋而
弗竞。孔称孟反(孟之反)犹退厚而居薄。由是美
誉播于千秋。谦放光辉于四海。上之所
引。具见列子仲尼篇中。古今通论。以谓此
夫子推佛为西方大圣人之语也(唐琳法师对太宗之
卷二十二 第 717c 页 T49-0717.png
表。张丞相作护法论。皆引此文佛西方圣人也)未闻老子在周孔子在
鲁故指老子为西方圣人。窃名冒圣欺我
何多。僣圣人者不仁。言乖理者非智。且道
源之祖肇起黄帝。非干老子。老子师容成
子演五千文纵然说圣不能赶于轩辕。既
三皇五帝孔子不推为圣。返指老子而为
圣人。不亦过乎。盖我世尊功圆万行果證
十身。流光遍于刹尘。分身应于沙界。不可
以人事测。不可以处所求。实三界之大师。
是四生之慈父。寰中独步。为王中之法王。
出世独尊。为圣中之大圣。故能高拱觉场
威行万国。纵使周公之制礼作乐。孔子之
述易删诗。卜偃之文章。端木之言语马迁
之辩博。葛洪之该通。辅嗣之玄谈。左慈
之神化。并驱驰于域内。言未涉于大方。可
为善世之高流。难作出尘之圣者。案天竺
圣方群贤所聚。过去诸佛共生于彼。范晔
汉书云(后汉西域传史论文)其土则殷乎中土。玉烛和
畅灵圣之所降集。贤懿之所挺生。故古昔
贤能时有往者。老子西升经云。闻道竺乾
(今改为开道竺乾)有古皇先生。善入无为。不始不终。
永存绵绵。是以西行。又古本化胡经云。我
生何以晚。泥洹一何早。不见释迦文。心
中空懊恼。此则老子自指于佛。为西方圣
人也。又黄帝梦游华胥之国。其国在弇
州之西。王邵注云。此指西方天竺也。周穆
王时。闻西方有大圣人出世。心甚惧之。乃
使造父乘骅骝八骏。西上昆崙观日所没
以厌其气又西极有化人来。能返天易
卷二十二 第 718a 页 T49-0718.png
地。圣力无方。千变万化。不可穷极。穆王
敬之若神。筑中天台以居之。化人引穆王
神游。斯须之间已如数载。又穆王五十二
年如来示灭。西方有白虹十二道。南北通
贯连夜不灭。王问太史扈多。是何祥也。扈
多对曰西方有大圣人。衰相现尔穆王喜
曰。朕常惧于彼。今无忧矣。此则竺乾胜方
圣人居彼。故得贤王西求化人东来也。又
张骞奉使。西穷河源至于大夏。闻雪山南
有身毒国。其人奉浮图。不杀罚。乘象而
战。身毒即今印度也。此则仁慈之风详于
汉史明也。上之所引。咸指印度以为西方。
佛生于彼。故指佛为西方圣人。岂说洛阳
以为西方老子为圣人也。又云。孔子先有
犹龙之叹。故此圣德指老子者。意欲将孔
子一期问礼之事。便为老子弟子。孔子曰。
吾无常师。主善为师。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故学琴于师襄。问乐于苌弘。问官于郯
子。入太庙每事问。有问稼曰吾不如老农。
有问圃曰吾不如老圃。此明孔子虚怀纳
善汲汲于道尔。岂有一事便为师焉。盖当
时老子。为守藏吏。掌周公之礼典。故孔子
问之若以问礼便为孔子之师。则老农老
圃亦孔子之师哉。必不然矣。沽名衒世求
为人师。君子不为也。

合气为道伪十三(第一十三化云老子以周昭王二十三年七月十二日。至函关。
尹喜既见邀归本第。说道德经二篇五千馀言。尹喜扣头曰。愿授其要。老君曰。善。乃为解道德之要曰。
道者。谓泥桓。泥桓者。天德也。理在人头中。紫气下降下至丹田。名堵。谓脾也。脾者。中黄太一也。黄
卷二十二 第 718b 页 T49-0718.png
气徘恛理中宫。万物之母者。谓丹田也。丹田玄牝也。居下元中。一夜之时。一气下降周旋三宫。同出而
异名。谓精也。一曰精。二曰汗。三曰血。四曰液。故曰异名。玄之又玄者。谓左右汗也。众妙之门道可道
者。谓朝食美也。非常道者。谓暮为屎。此依张道陵解。道陵如此说也。有无相生。谓口与腹也。难易相
成。谓精与气也。此老子授尹真节要也。又授尹喜神丹经金液经及八炼九还丹伏火之诀。其方云○金液
还丹仙华流。高飞云翔登天丘。赤黄之气成须臾。当得雌雄分乱珠。可以腾变致行厨。灵童玉女我为夫。
出入无间天同符。真精凝霜善沈浮。汝其珍敬必来游。又授九丹之名。及歌曰○圆三五寸一分。口四八
两寸唇。长二尺厚薄均。腹三齐坐垂温。阴在上阳下奔。首尾武中间文。始七十终三旬。内二百善调匀。阴
火白黄芽钦。两凑聚辅翼人。子处宫得安存。去来游不出门)。

辨曰。夫道贵清净。德尚无为。恬憺内持谦
卑自牧。不依此道别唱多端。唯以行气运
功而为修养。失道德之淳粹。乖自然之妙
门。虚设巧言妄加穿凿。保丹田为至道。守
两肾为重玄。鄙秽粗浮诳諕闾里。王乔
羡门之辈非好此方。白石赤松之流不依
此道。丹经炼诀不见延年。服饵餐芝罕曾
久视。周武服丹至日哑。唐武服丹而早
亡。误他多少贤良。不守乐天之日。既道
德真诀。理极于此则道藏馀文不足贵也。
今之道士更骋浅术。或有扶鸾而乱书。秖
贪夜饮。或有驱邪而断鬼。诳人除凶。或
有拘环墙而内守。此谓坐驰。或有惜言语
而不行。此谓痴默。或有熊经而鸟引拟彭
祖而齐肩。或有饮气而息神效龟鹤而老
寿。或有运精而上脑门挽河车。或固丹
田而内封谓之保养或有合气而为道老
子聚麀。或有夺精而采神男女混杂。扣
齿谓之天鼓。咽津谓之醴泉。呼男根为金
卷二十二 第 718c 页 T49-0718.png
菜。只图强劲。呼女窍为玉户。潜隐丑名。呼
童女为真人。呼交搆为龙虎。婴儿姹女铅
汞丹炉。故曰开命门抱真人。婴儿回龙
虎戏。三五七九天罗地网。故张道陵黄书
云。男女有和合之法。三五七九交接之道。
其通真诀在于丹田。丹田者玉门也。唯以
禁忌为急。不许泄于道路。道路者屎孔
也。又道家内朝律云。礼法男女至朔望日。
朝师入私房。诣师立功德。阴阳并进。日夜
六时当立功德。不得失内侍之序。不得贪
外道失中御之道。不得抄前排后失次第
之序。亦不得嫌丑爱美。又云。朔望之际。
侍师私房。情意相亲男女交接。使四目两
鼻上下相当。两口两舌彼此相对。阴阳既
接精气遂通。故老子云。我师教我金丹经。
使我专心养玉茎。三五七九还阴精。呼吸
玉池入玄冥。行道平等升太清。此等歌诀
义皆如是。将斯㛱媟以为真修。不思归根
复命之言。维行合气鄙薄之术。以此求道
枉陷人伦。以此超升终身叵得。以斯灭罪
罪不可亡。以斯消灾灾不可退。以斯求福
福不可生。以斯出家家不可出。何异蒸砂
作饭。虚受劬劳。镜里真寻。终无所获。呜
呼弃骊珠而拾砾。斡忧鼎而羡糠。自误误
他死沈苦海。哀哉哀哉。

(二) 偷佛神化伪十四(第四十二化。老子入摩竭国。现希有相。以化其王。立浮
图教。名清净佛。号末摩尼。至舍卫国。自化作神。从天而降。天人侍卫。现身长百千万丈。又至罽宾。降
胡王及王子。火不能烧。镬不能煮。水不能溺。胡兵百万弓矢剑戟。一时摧落。飞电八冲。声如霹雳。人马
惊仆。化郭先生空中头赞。又至条支国。手擎大山。至拘萨罗。降伏九十六种外道。至迦夷罗国。左手把
卷二十二 第 719a 页 T49-0719.png
日右手把月。藏于头中。天地冥暗。山飞石裂。海水逆流。山川空行。又至于阗。于南渠山示故胡王。
令尹喜化作金人。身长丈六。项佩圆光。足踏莲华。从空而下。拜礼老君。谓胡王曰。此君弟子与汝为
师。又留神钵令得法味。又于毗摩城地变金色。放九色神光遍照尘沙国。土即有赤灵真人中黄丈人太一
真君九宫六丁八卦神君青龙白虎散花玉女。浮云而至。老君坐七宝座。烧百合香。奏钧天乐。又有八
十馀国诸王妃后。皆来听法。留尹喜作佛。及钵于毗摩城却升天去。老君又于葱岭降大毒龙。遍历五天。
于耆阇山独木树下。化玉座与王说浮图。度桑门二千五百人。受以戒律。又六十六化云。于阗国毗摩
城伽蓝。是老君化胡成佛之处。中有石幢刻记其事云。东方圣人号老君来化我国。下引入学上议證其
事迹)。

辨曰。案后汉西域传三国志魏隋书西域
(图六十卷。志四十卷。合一百卷成西域志)并纪西天五印。有佛
圣迹。或幢或柱。咸勒其事。不说老君曾留
名字。初张骞西来。始传浮图之号。至于
今代。国使往还无虑百人。并不见老君西
化之说古谷皇帝西征尽海所到之地。唯
有佛僧。行近西北海。有一国土。城中佛塔
森然若林。彼国君王唯是和上。又唐王玄
策奉使西行。至摩竭陀国。于耆阇崛山及
佛成道处。咸述碑铭。赞佛圣化。未闻说有
老君之事(上之铭赞在王玄策传中)又湛然居士扈从太
祖。西征于阗及可弗叉国。越天山过雪岭。
风化具详。亦未知有老子之事。即今煦
烈大王皇帝亲弟镇守西域。不寻思干西
南雪山之西使命往还来往不绝。除亲咨
询老化。并云无闻。则老子神异道书伪
出。既非通论。何足信哉○钦奉。

(三) 圣旨禁断道藏伪经下项(见者便宜收取)

化胡经(王浮撰) 犹龙传 圣纪经 西升经
卷二十二 第 719b 页 T49-0719.png
 出塞经 九天经 赤书经 上清经 南
斗经 玉纬经 纪胜赋 辨仙论(梁𣋷)
 龁邪论 三破论(齐人张融假托他姓) 明真辩伪论(吴筠)
 太上实录 十山论 青阳宫记 玄九内
传 帝王师录 三天列记 十异九迷论
(傅奕吕玄卿) 历代应现图 佛道先后论 钦道
明證论(唐员半千) 辅正除邪论(吴筠) 辟邪归正论
(杜光庭) 十二虚无经 藏天隐月经 赤画
度命经 楼观先生内传 谤道释经(林灵素杜
光庭撰造破大藏经) 三教根源图(金天长观李大方撰) 历代帝王崇
道记 高上老子内传 灵宝二十四生经
 混元生三清经 五公问虚无经 混元
皇帝实录

(四) 圣旨就大都大悯忠寺。焚烧道藏伪经。
除道德经外。尽行烧毁。遂命大都报恩禅
寺林泉伦长老下火。谢恩毕拈香云。佛心
天子悯众生。恐堕三途邪见坑。个里了无
偏党处。就中朱紫要分明。所以道圣鉴无
私天机莫测。既来颂德。敢不酬恩。此香端
为祝延。

大元世主当今皇帝。圣躬万岁万岁万万
岁。伏愿。金轮与法轮同转。福越三祇。舜
日共佛日齐明。寿延亿劫。次举火云。忆昔
当年明帝。时曾凭烈焰辨妍媸。大元天子
续洪范。显正摧邪谁不知。嗟乎道教阴蠹
佛书。自古至今造讹捏伪。盗窃释经言
句。图谋贝叶题名。谤毁如来赃诬先圣。丑
辞恶语何可言哉。无蒂狂谈实难遍举。始
自张陵杜撰。不遵老氏玄言。谬作醮书兼
卷二十二 第 719c 页 T49-0719.png
集灵宝。诈道从空而得。妄言太上亲传。用
三张鬼法。以诳惑愚夫。设五运神符。而
魇奸匹妇。以此观之。葛孝先徒搜要妙。陶
洪景谩述浮辞。杜光庭白拈巧偷。劫贼无
异。陆修静外好里弱。说客何殊。若非吃
苦不甘。争肯说长道短。鲍静被诛犹可。王
浮招报非轻。傅奕姜斌不堪齿录。张生焦
辈何足言论。寇谦之口舌澜翻。损他利己。
林灵素机谋谄诈败。国亡家。毁人祖兮。定
遭一时之辱。灭贤良兮必招三世之殃。因
果无差报应有准。呜呼悲法琳不遇而遭
贬。嗟道世虽再而难为。致令释子伤心。幸
得皇天开眼。恭惟。我大元世主圣明皇帝
陛下。辟邪归正。去伪存真。恐众生永堕
迷津。令万姓咸登觉路。雪冤已竟。感谢皇
恩。粉骨碎身莫能酬报。遂以火炬打一圆
相云。诸仁者。只如三洞灵文。还能證此火
光三昧也无。若也于斯会得。家有北斗经。
枉教人口不安宁。其或未然。从此灰飞烟
灭后。任伊到处觅天尊。急著眼看。至元十
八年十月二十日。大都报恩禅寺林泉长
老。从伦奉敕下火。

(五) ○对道士持论师德一十七名。

燕京

圆福寺长老从超  奉福寺长老德亨

药师院长老从伦  法宝寺长老圆胤

资圣寺统摄至温  大名府长老明津

蓟州

甘泉山长老本琏  上方寺长老道云
卷二十二 第 720a 页 T49-0720.png

滦州 开觉寺长老祥迈

北京 传教寺讲主了询

大名府 法华寺讲主庆规

龙门县 抗讲主行育

大都 延寿寺主道寿 仰山寺律主相睿
 资福寺讲主善朗

绛州 唯识讲主祖圭 蜀川讲主元一(馀如
本论)

(丁亥) 闰二月。诏行至元钞。以一准中统之五。

(戊子) 正月二十一日大赦。

(六) 至元二十五年正月十九日。江淮释教
都总统杨辇真迦。集江南禅教朝觐登对
宣上竺出班。圣旨问。讲何经。答云。法华
经。次问。仙林讲何经。奏云。百法论。即就
退位而立。引问径山云峰和上云。禅以何
为宗。奏对云。禅也者净智妙圆体本空寂
(泉总统译云再说)复奏云。非见闻觉知之所可知。非
思量分别之所能解。又传圣旨令更说。复
奏云。禅之为宗。西天四七唐土二三。自
迦叶付之阿难。阿难传之商那和修。商那
和修传之优波鞠多。由是展转而至二十
八祖菩提达磨。菩提达磨即东土之初祖
也。祖得法后大破六宗之邪。望东震旦国
有大乘根气。航海而来。见梁皇一语不契。
遂折芦渡江。至少林山中面壁九年。得二
祖神光断臂立雪。祖问。当何所求。光云。
我心未宁。乞师安心。祖云。将心来与汝
安。光云。觅心了不可得。祖云。与汝安心
竟。光得传心法。后传之三祖。三祖传之
卷二十二 第 720b 页 T49-0720.png
四祖。四祖传之五祖。五祖本一栽松道者。
四祖云。汝已年老。可再来。吾当忍死以
待。五祖遂至浊港江头。见一女问投宿。而
受孕托生。谓之黄梅无姓儿。既而传法于
五祖。黄梅法席七百高僧。独神秀上座
为上首。祖以传衣法时至。令各述一偈。秀
即书壁间云。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
时常拂拭。莫待惹尘埃。五祖云。此偈亦未
见性。盖其尚滞名相。未脱知解。正在学地。
传圣旨云。再举一遍复举毕。又奏云。卢行
者时在碓坊。为众负舂。五祖已知其素有
悟门。卢行者本不识字。遂倩人书一偈于
壁间秀师所书偈侧云。菩提本无树。明镜
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乃开
析云。老卢此偈至本来无一物处。即是空
诸所有彻法源底。五祖即于夜半密付其
衣法。卢得衣钵宵遁。至大庾岭头。为明
上座追及。卢即置衣钵于石上云。不可以
力争。明乃尽其神力。钵不能举。明乃云。
本为法来。非为衣也。祖云。不思善不思恶。
正恁么时如何是明上座本来面目。当下
大悟。秀归河北。自称六祖。然而知解未
亡。犹滞名相。故流于相宗。是以教盛西北。
能受正传于曹溪。是以禅盛东南。谓之南
能北秀。此教禅所由分也。自是曹溪传
之南岳怀让让本观音大士分身。让传之
马祖。谓之马驹踏杀天下人。马祖传之百
丈。于侍立举挂拂处。亲遭一喝。当下悟
去。直得三日耳聋。百丈对黄蘖。举此一
卷二十二 第 720c 页 T49-0720.png
喝。黄蘖不觉吐舌。亦于言下洞明此喝之
旨。后临济至于黄蘖。三度问佛法大意。三
遭六十痛棒。后于大愚席下举前话云。过
在什么处。愚云。黄蘖得与么老婆心切相
为。更觅过在。济大悟。遂于大愚肋下筑三
拳。愚云。汝师黄蘖。非干我事。临济归黄
蘖。便与三掌。自是流通此喝。谓之临济入
门便喝。此喝之所由生也。所谓德山棒者。
即周金刚(泉总统又传又)圣旨云。如何是周金刚。
奏云德山本姓周。为金刚经座主。满车载
疏钞游南方。直欲搂破魔子窟宅。当恁么
时。甚生气概。于途中遇卖油糍婆子。买油
糍点心。婆云。汝是讲金刚经座主。经中
有一段义。若答得白吃油糍不要钱遂问。
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
可得。三心中点那个心。座主无对。古云。假
饶讲得千经论。一句临机下口难。信知不
能彻法源底。则满车之疏皆长语也。后
见龙潭。于侍立次。遇夜深辞去。见外面黑。
潭遂度纸烛与之。德山方接得。潭便吹灭。
当下大悟。次日示众云。穷诸玄辩。若一毫
置于太虚。竭世枢机。似一滴投于巨壑。自
是据条白棒。佛来也打。祖来也打。此无
他。恐后人滞于名相。凡有所问。至支离处
便与一棒。此棒之所由生也。所谓德山入
门便棒。临济入门便喝。夫棒喝者。岂徒施
也哉。奏至此。遂奏云。臣僧不敢多谈。恐渎
圣听。传圣旨。但说。不要怕又非奸偷屠贩
之事。遂进奏云。释迦牟尼世尊初生下时。
卷二十二 第 721a 页 T49-0721.png
周行七步目顾四方。一手指天一手指地
云。天上天下唯我独尊。所谓独尊者。非为
金轮王位之尊。所可尊者。我也。道也。法
也。心也(正欲启奏云门大师一棒公案以为佛祖雪屈时灵隐长老净伏牵衣云勿举此话遂转
语云)。四十九年三百馀会。所说之法。无非观
根逗教。如一雨普沾。三草二木。各随其
根器之大小。而为之发机。末后云。始从鹿
野苑终至跋提河。于是二中间未尝谈一
字。既是四十九年说法。因甚么不谈一字。
正恐后人滞于名相不离知解。所谓不谈
一字者。炽然常说。以无说之说。是名真说。
又于灵山会上百万众前。拈起一枝花。普
示大众。独有迦叶破颜微笑。世尊云。吾有
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分付摩诃大迦叶。谓
之教外别传。传此心也。印此法也。达磨西
来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传此心
也。印此法也。奉圣训垂问曰。云那讲主
看他长老所说教外别传底。是耶非耶。上
竺出对云。是是。又仙林出云。南方众生多
是说谎。所以达磨西来不立文字。正恐伶
俐的。说谎贪著语言文字。故有直指之语。
又奉圣旨宣进。榻前同仙林赐坐谢恩毕。
就坐。传圣旨云。持论。仙林云。始从鹿野苑
终至跋提河。于是二中间未尝谈一字。既
是不谈一字。五千馀卷自何而来。答云。一
代时教如标月指。了知所标毕竟非月。林
云。汝禅宗得法有多少人。答云。从上佛祖
天下老和上。尽恒河沙莫穷其数。林云。即
今是谁。答云。当面蹉过。林云。在什么处。
卷二十二 第 721b 页 T49-0721.png
答云。含元殿上更觅长安。林无语。又传圣
旨。令泉总。统。问那讲主问底。是甚言语。
林答。问他禅宗得道多少人。他云。恒河沙
数。又传圣旨。汝讲主家。莫看面皮。何得向
远远说来。林遂问。如何是禅。答以手打一
圆相。林云。何得动手动脚。答云。只这一圈
子便透不过。说甚千经万论。林无语。又奉
圣旨云。俺也知尔是上乘法。但得法底
人。入水不溺。入火不烧。于热油锅中教坐。
汝还敢么。答云。不敢奉圣旨。为甚不敢。奏
云。此是神通三昧。我此法中无如是事。又
传圣旨。如何都无输赢。林云。道不敢。便是
输。遂斥林云。不妨会得好。林无语。乃体圣
意。奏云。夫禅之与教本一体也。禅乃佛之
心。教乃佛之语。因佛语而见佛心。譬之百
川异流同归于海。到海则无异味。又如我
万万岁皇帝。坐镇山河天下一统。四夷百
蛮随方而至。必从顺成门外而入。到得黄
金殿上。亲睹黄金面皮。方谓到家。若是教
家只依语言文字。未达玄旨。犹是顺成门
外人。又如禅家未得彻證未得顿悟。亦在
顺成门外。谓之到家亦未可也。皇情大悦。
遂以龙袖西拂。即谢恩下殿。奉御领。归寝
殿赐食。

(己丑) 正月抄数户计○庚寅九月日大赦。

(辛卯) 五月二十三日诏改按察司曰肃政廉访
司。

(癸巳) 十月二十二日大赦。

(七) 至元三十年。杭州径山云峰和上示寂。师
卷二十二 第 721c 页 T49-0721.png
名妙高。句之长溪人。父讳鼒家。世业儒。
母阮。梦池上婴儿合爪坐莲华心手捧得
之。觉而生师。因名梦池。神釆秀彻。嗜书力
学。尤耽释典。固请学出世法。父母以梦故
不定夺。俾从吴中云梦泽公受具戒。师
锐意求道。首参痴绝冲。冲曰。此儿语纚
纚有绪。吾宗瑚琏也。寻又见无准于径山。
准尤器爱。拟以侍职处。师叹曰。怀安败名。
吾不遍参诸方不止也。遂之育王见偃溪。
即请入侍室。掌职藏钥。一日溪举。譬如牛
过窗棂。头角四蹄俱过了。因甚尾巴过不
得。师划然有省。答曰。鲸吞海水尽。露出珊
瑚枝。偃溪可之。会师迁南屏。携师与俱。寻
住南兴大芦。遂为嫡嗣。迁保安江阴教
忠霅川何山。云衲四来。三堂皆溢。蒋山虚
次直指佥议无以易师。朝旨从之。历十有
三载。众踰五百。德祐乙亥年。被兵革。军士
有迫师求金者。师曰。此但有寺有僧。无金
与汝。俄以刃拟师。师延颈曰。欲杀即杀。吾
头非汝砺刀石。辞气雍容了无怖畏。军士
感动掷刃去。丞相伯颜公见师加敬。舍牛
百斋粮五百。寺赖以济。颜公又戒诸将。此
老非常人比。宜异目待之。以故寺得无
恙。至元庚辰。双径延请。师恳辞再三。乃前
寺罹回禄。草创才什一。师悉力兴建。且
捐衣盂自为僧堂众寮。不十年悉复旧观。
戊子春。魔事忽作教徒谮毁禅宗。师闻之
叹曰。此宗门大事。吾当忍死以争之。遂拉
一二同列趋京。有旨大集教禅廷辨。上
卷二十二 第 722a 页 T49-0722.png
问禅以何为宗。师奏。净智妙圆体本空寂。
非见闻觉知思虑分别所能到。宣问再三。
师历举西天四七东土二三。达磨诸祖南
能北秀。德山临济棒喝因缘。大抵教是佛
语。禅是佛心。正法眼藏涅槃妙心。趣最上
乘。孰过于禅。词指明辩馀二千言。又宣进
榻前与仙林。诸教徒返复论难。林问。禅
宗得法几人。师云。从上佛祖天下老和上。
尽恒河沙莫穷其数。林云。只这是谁。师
云。含元殿上更觅长安。又问。如何是禅。师
打一圆相。林不省。师曰。只这一圈透不过。
说甚千经万论。林辞屈。上大说。众喙乃熄。
禅宗按堵如初。陛辞南归。示众云。我本深
藏岩窦。隐遁过时。不谓日照天临。难逃至
化。又云。衲帔蒙头万事休。此时山僧都不
会。径山轮奂甫备。延燎复尽。师谓众曰。吾
负此山债耳。遂竭力再建。汇殿坡为池。他
屋皆易置佳处。五年而成。癸巳六月初。小
参训饬学者。十七日书偈而逝。师生于嘉
定己卯二月十七日。寿七十五。腊五十九。
葬于寺西之居顶庵。

(甲午) 至元三十一年 上崩。

(八) 世祖皇帝潜龙时。出征西国。好生为任。
迷径遇僧。开途受记。由是光宅天下统御
万邦。大弘密乘尊隆三宝。

帝潜龙时。命忠书记。叩六丁之灵。求治国
之道。出征江南。书记奏云。飞龙之时已至。
可速回辕。上然之犹是富有天下。

帝问帝师云。施食至少。何能普济无量幽
卷二十二 第 722b 页 T49-0722.png
冥。帝师云。佛法真言力。犹如饮马珠。

帝迎旃檀瑞像归内宫。安奉万岁山仁智
殿。为见世之宝。

帝尝问帝师云。修寺建塔有何功德。帝师
云。福荫大千。由是建仁王护国寺。以镇
国焉。

帝命帝师。齐竟天雨金花。缤纷而下。帝云。
何故有此祥瑞。帝师云。陛下心花内发。天
雨金花赞叹。

帝命伯颜丞相。攻取江南不克。遂问胆巴
师父云。护神云何不出气力。奏云。人不
使不去。佛不请不说。帝遂求请。不日而
宋降。

定光佛塔毫光发现。

帝命开视内有舍利。光耀人目。由是重建
宝塔。

蜀僧元一游西天回朝。

帝。帝问云。西天佛有么。元一奏云当今东
土生民主。何异西天悉达多。

元一以西天琢成玉石佛像献。

帝。帝宝之于万山供养。

元一以西天贝多叶经献。

帝。帝贮以七宝函。严加信仰。

忠书记僧中之杰。

帝命以三奇之道为辅。出号施令。帝加信
任。封为太保。

元一自西天持佛如来铁钵献。

帝。帝悦宝之。以镇库藏。

帝与帝师坐次。一亢二僧侍侧。帝云。何不
卷二十二 第 722c 页 T49-0722.png
游戏三昧。亢以一年小云。从小至大为次。
一遂云。海青身至小。天鹅身至大。海青彻
天飞。天鹅生惧怕。亢云。猪豚身至小。象王
身至大。象见豚来欺。掷向大千界。帝师
云。我以大千界。化为一釜灶。煮尔四伴
物。大小都容了。帝大悦。

帝问元一云。孔老徒众何以至少。如来徒
众何以至多。元一奏云。富嫌千口少。贫恨
一身多。

帝问拣坛主云。何处有佛。拣奏云。我皇即
是佛。帝云。朕如何是佛。拣云。杀活在于
手。乾坤掌上平。

帝问弥陀和上云。和上住在何处。奏云。住
在我王神州。帝云。恁么则时时见弥陀。

帝问僧元一云。和上还涉世缘么。奏云。不
知法故犯。知法了应无。

帝问帝师云。僧中还有通古今事底么。时
有因和上。奏云。法自汉明帝至以火辩真
伪。帝云。古今事且置。今再以火辩真伪时
如何。因奏曰。我皇有护法之心。此经争得
焚烧。帝悦其言。

帝诞生太子。诏海云国师。摩顶立名。奏
云。世间最尊贵。无越于真金。

帝命东宫围场斋。帝师作忏悔。帝师云。众
生度脱尽。仁王悲愿深。

帝设资戒大会。随处放光。帝问帝师云。光
从何处来。帝师回奏云。感应道交佛光应
现。

帝命皇后娘娘。镇国寺行香。后问众僧云。
卷二十二 第 723a 页 T49-0723.png
诸处放光。此处何无。言讫定光塔上毫光
烛天。终日不散。

帝以众䌽女围绕帝师。帝问云。还也动心
么。帝师云。目前虽可看。争奈老僧何。帝
大悦。

帝问渊总统。还有眷属无。回奏云。终日不
曾离。又问。还餐酒肉无。渊奏云。钵盂常染
腥膻味。帝云。好老实人。

新筑京城。监筑者谋毁海云国师塔。两
雉相合。奏帝欲去其塔。帝云。海云高僧。
筑城围之。贵僧之德千古不磨。

帝一日曰。栴檀瑞像现世佛宝当建大刹
安奉。庶一切人俱得瞻礼。乃建大圣寿万
安寺。

帝命写金字藏经。卷轴前图像未定。帝云。
此经是释迦佛说。止画说主。庶看读者知
有所自。

帝诏遍天下。每一岁中行布施度僧读大
藏经。随处放光现瑞。祯祥不一。

帝诏讲华严大德。于京城大寺开演。彰显
如来之富贵。

帝设大会。七处放光。显示华严七处之玄
旨。

帝问众臣僚。每日还不放闲也无。众臣僚
无对。帝乃袖中出数珠示之。内外百官皆
归至善。

释迦如来住世七十九年。

帝至七十九岁。乃云。与佛同寿。不为夭
矣。
卷二十二 第 723b 页 T49-0723.png

帝诏十高僧内殿供养。帝端居不动。诸大
德亦复默然。帝乃云。此是真实功德。

帝诏僧大内念经行香。侍臣奏云。僧多有
不识字者。帝乃云。但教舒展拭去尘埃。
亦有功德。

糠禅背杖戒身见。

帝。帝问曰。此杖何为。回奏云。身有过失。
以杖责之帝曰。过失在心。鞭身何益。与其
责身。莫若责心。

帝见僧有过。不加王法。止令阅教忏悔。

帝诏东昌大师演教。帝大悦。赐以宝玉拄
杖。

帝平宋已。彼境教不流通。天下拣选教
僧三十员。往彼说法利生。由是直南教道
大兴。

帝建大圣寿万安寺。帝制四方。各射一箭
以为界至。

帝大内皆以真言梵字为严饰。表行住坐
卧不离舍佛法也。

帝赐讲人红僧衣。令说法人与佛齐等。

蜀僧圆證见。

帝。帝问。汝何所习。回奏云。幼明三奇。长
习佛乘。上悦。赐以碧玉香鼎。命崇香火。

帝万机之暇。自奉施食。持数珠而课诵。

帝建大圣寿万安寺成。两廊拟塑佛像。监
修官闻奏。帝云。不须塑泥佛。只教活佛
住。

帝禦北征。护神现身阵前。怨敌自退
广济大师。皇宫亲侍日久。礼诵不辍
卷二十二 第 723c 页 T49-0723.png
帝深赏赞。赐以放光佛像。命敬侍供养。

帝问相士山水。士奏云。善恶由山水所主。
帝问。太行山如何。相士奏云。出奸盗。帝
云。何以夫子在彼生。帝召僧圆證问云。此
人山水说得是么。證回奏云。善政治天下。
天下人皆善。山水之说臣僧未晓。帝大悦。

舍罗萨张大师志慕出家。

帝从其请落发为僧。赐七宝数珠。命供日
课。

帝诏蜀僧圆證。明六神之术。上曰。髡发
恐无灵验。回奏云。此六者。天地日月水火
之神。菩提场中各说偈赞佛。得大解脱门。
为华严之严卫。僧人昭事。神必钦依。髡发
无伤。帝然之。

帝诏元一与道士持论。元一攻其窃释孔
之言。上悦。

帝问僧佛牙真伪。僧无对。帝云。真伪自分
明。诸人休错解。

帝命僧念无量寿王陀罗尼经。能念者赐
疋帛称赏。

帝召东宫云。海云是汝师。居住金田宜加
崇饰。由是鼎新庆寿大刹。

帝出郊狩南花园云。此处宜建梵刹。段相
依命修造。出狩回驾。寺已刹圆。

帝显正摧邪。命除道德经外。馀皆焚毁。以
绝其妄。宰臣奏。分拣道藏。检出马湘诗
云。树连沧海水连云。昔有殷周李老君。人
说是非皆不定。五千言外更无文。符合上
意。龙颜大悦。制焚之。
卷二十二 第 724a 页 T49-0724.png

帝颁行玉音。诏昊天讲主云。闻朕在世诫
约学徒究明佛法。毋令减灭。

峨嵋普贤道场。缺大藏经。

命张大师。径从驿骑递相迎送。佛法流通
福覃西蜀。上都道士等奏。与释教定邪
正。

帝云。胜负如何赏罚。道士云。义堕者斩首。
帝曰。不然。义堕者削发为僧。

宋主以王位来归。学佛修行。

帝大悦。命削发为僧宝焉。

圣安宝长老送瑞像至内。心不之悦。

帝云。此是皇家佛。汝心何懊恼。帝回与三
十二锭白金。以表三十二相也。

宋太后削发为尼。诵经修道。

帝深加敬仰。四事供养。

帝宣宋室二宫人至。皆祝发为尼。帝云。三
宝中人也。命归山学佛修行。供送衣粮。

帝设无遮会。诏信讲主说总圣名目。帝云。
既号无遮。云何有数。

宋主毳衣圆顶。

帝命往西土讨究大乘明即佛理。

帝以金为泥。命僧儒缮写大藏经一藏。贮
以七宝琅函。流传万世。

帝设资戒大会。避使长为僧之人使见认
得欲取。帝叱云已为佛弟子。谁复能为主
天竺进钵。

帝取食前珍味。碎置钵中。内外侍从数满
千人。各赐一粒。普令得沾如来钵中之禅
悦。
卷二十二 第 724b 页 T49-0724.png

帝至香山。山半有泉。问僧此泉足僧用否。
僧回奏云。日供一千僧。流注尚无竭。赐白
金一锭。命筑亭盖覆。贵其利济宋镇库栴
檀方圆丈馀。

帝曰。镇库无益。刻为佛像利益人天。

帝驾至香山栗园。其栗方熟。左右从驾万
人馀。帝诫谕云。此为三宝物。一个不容
拈。

僧众远迎。

帝驾。帝曰。往日僧人三诏不起。今日僧人
云以远迎。僧无对。

帝设大会。阇黎佛声响亮。帝曰。如是佛音
声。多少众生生善心。乃赐白金一锭。

弘法寺藏经板历年久远。

命诸山师德。校正讹谬鼎新严饰。补足
以传无穷。

帝一日云。三人护法。二已去了。惟朕一
人。当今佛法愈隆愈盛。

帝命逸林上师。译药师坛法仪轨。为天下
消八苦之灾。增无量之寿。

帝设十万僧会。命十师对御说法。赐白金
十锭玉拄杖十条。

外邦贡佛舍利。

帝云。不独朕一人得福。乃于南城彰义门。
高建门塔。普令往来皆得顶戴。

帝命高僧。重整大藏分大小乘。再标芳号
遍布天下。

帝一统天下。外邦他国皆归至化。帝印大
藏三十六藏。遣使分赐。皆令得瞻佛日。
卷二十二 第 724c 页 T49-0724.png

帝命帝师云。去佛遥远僧戒全亏。可选
诸路高僧。赐红黄大衣。传授萨婆多部大
戒。

帝云。菩萨戒本但解法师语者皆得传受。
乃印造一千部。流通散施。普令大地众生
皆奉如来宝戒。

帝问拣坛主云。何处为最上福田。回奏
云。清凉。帝云真佛境界。乃建五大寺为世
福田。

帝于五台运工建寺。有涧无水。兴工之日。
段张沿涧觅水。突然涌出。给济不乏。

臣佐奏。以天下僧尼一例同民。

帝问。民籍若干。府库若干。奏云。不知。上
曰。辅相治道固宜用心。此乃不理。而急于
餐菜馂饀之僧人。其事乃止。

帝闻五教义。帝云。顿教即心是佛诸佛境
界。凡夫不修如何得到。

帝见西僧经教与汉僧经教。音韵不同。疑
其有异。命两土名德对辩。一一无差。帝曰。
积年疑滞今日决开(故有法宝勘同)

帝以佛教为心。厌化胡伪造。历代断除莫
之遏绝。严行天下焚毁无遗。

释迦如来真身舍利宝塔统御刹中计一十
九所。各颁钱帛。广加严饰。大陈供养。

帝尝召群臣云。朕以本觉无二真心。治天
下国家。如观海东青取天鹅。心无二故。

帝每斋日。以南天竺佛钵。置七宝珍羞。澄
湛观心。广修供养。

帝自有四海。天下寺院田产二税。尽行
卷二十二 第 725a 页 T49-0725.png
蠲免。普令缁侣安心办道。

天下寺院山林树木。遍谕玉音。严加护持
毋令斫伐。以严佛如来之境界。

帝以俗制于僧失其崇敬。遍谕天下各主
纲维主掌教门护持佛法。

臣下闻奏。有俗僧人。宜令同民。帝令修补
寺院以遮其过。

帝主领天下颁降圣旨。谕一切僧人不拣
甚么差发休当。遵依释迦牟尼佛道子行
持。

阿合麻丞相奏。天下僧尼颇多混滥。精通
佛法可允为僧。无知无闻宜令例俗。胆巴
师父奏云。多人祝寿好。多人生怒好。

帝云。多人祝寿好。其事乃止。

帝灵驾经宣德。现大圆光周遍天界。合
境僧俗悉皆瞻礼。盖显古佛示现之作用
(已上百段出弘教集)

念常赞曰。华严云。菩萨住初地作大功德。
王以法化众生。慈心无损害。统领阎浮提。
化行靡不及。皆令住大舍。成就佛智慧。
若能广分别。亿劫不能尽。今观弘教集。载
世祖皇帝实录百馀篇。字字句句。以弘教
为己任。如有云。朕以本觉无二真心。治天
下国家。如观海东青取天鹅。心无二故。由
此论之。万机之暇不离念佛念法念僧。苟
非。

大圣慈念群生特垂化迹。能如是邪。使唐
虞再世。亦无以加矣。猗欤盛哉。敬录于前。
以晓来学云。
卷二十二 第 725b 页 T49-0725.png

(九 乙未) 成宗完者笃钦明广孝皇帝即位(于甲午四月十四
日十五日大赦。○改元贞元年)。

(丁酉) (二月廿七日大赦改)大德。

(己亥) 正月遣使问民疾苦。

(壬寅) 三月三日大赦。

(十) 大德六年九月一日。五台山大万圣祐国
寺真觉国师殁。师讳文才。字仲华。杨氏。其
先弘农人。高曾以来世官垄坻。父静义。金
季为清水主簿。遂家焉。少孤事母孝。于书
无所不读。性理之学尤其邃也。故约而为
守。蔚而成文。辞气雅健如古作者。为人
沈厚若素不读书者。至与士君子谈接其
辞辩其事详其理尽。出入经史。滔滔然若
河汉之决。莫窥其涘。其讲授经论。得旨言
外。不屑屑于名数。尝曰。学贵宗通言欲会
意。以意逆志为得之矣。语言文字糟粕之
馀也。岂有馀味哉。彼狃于文字。味其糟
粕。徒骋知见以记问自多。殊不知支离其
知穿凿其见愈惑多岐不能冥昝于道。听
其说适足以熟耳而已。岂能开人惠目乎。
所著县谈详略五卷。肇论略疏三卷。惠灯
集二卷。皆内据佛经外援儒老托譬取类。
其辞质而不华。简而诣。取其达而已。隐居
成纪。筑室树松。将以终老。然以行修乎迩
德加乎远。虽自韬晦。其道愈彰。人尊其
德不敢名。以松堂称之。佛教之兴始于洛
阳白马寺。故称释源。其宗主殁。诏以师继
之。世祖尝以五台绝境欲为佛寺。而未果
也。成宗以继志之孝。作而成之。赐名大万
卷二十二 第 725c 页 T49-0725.png
圣佑国寺。以为名山大寺。非海内之望。不
能尸之。诏求其人于帝师迦罗斯巴。会师
自洛阳来见帝师。喜曰。佑国寺得其人矣。
诏师以释源宗主兼居佑国。师见帝师以
辞曰。某以何德猥蒙恩宠。其居白马已为
过分。安能复居佑圣。愿选有德者为之。幸
怜其诚以闻于上。帝师不可曰。此上命也。
上于此事用心至焉。非女其谁与居。此吾
教所系。女其勉之。居岁馀。大德六年将如
洛阳。道真定馆于某寺。疾作。九月一日殁。
年六十有二。火后获舍利者数百粒。其徒
归葬于五台东山之麓。

(癸卯) (三月十六日诏定贼罪条例为十二章。及增给朝官月俸外任公田禄米等○八月六日太原平阳地震)

(十一) 大德七年。胆巴金刚上师殁。师名功嘉
葛刺思。此云普喜名闻。又名胆巴。此云微
妙。西番突甘斯旦麻人。幼孤依季父。闻经
止啼。知其非凡。遣侍法王上师。试以梵咒。
随诵如流。曰此子宿积聪惠异。日当与众
生作大饶益。年十二训以前名。自是经科
哭式坛法明方。靡不洞贯。年二十四讲演
大喜乐本续等文。四众悦服。上师令巴至
西天竺国参礼古达麻室利习梵典。尽得
其传。初世祖居潜邸。闻西国有绰理哲瓦
道德。愿见之。遂往西凉遣使请于廓丹大
王。王谓使者曰。师已入灭。有侄癹思巴。
此云圣寿。年方十六。深通佛法。请以应
命。至都旬日即乞西还。上召问曰。师之佛
法比叔如何。曰叔之佛法如大海水。吾所
得者以指点水于舌而已。问答允称。上喜
卷二十二 第 726a 页 T49-0726.png
曰。师年虽少种性不凡。愿为朕留当求
戒法。寻礼为师。巴入中国。诏居五台寿宁。
壬申留京师王公咸禀妙戒。初天兵南下。
襄城居民祷真武。降笔云。有大黑神。领
兵西北方来。吾亦当避。于是列城望风款
附。兵不血刃。至于破常州。多见黑神出入
其家。民罔知故。实乃摩诃葛刺神也。此云
大黑。盖师祖父七世事神甚谨。随祷而应。
此助国之验也。乙亥师具以闻。有旨建神
庙于涿之阳。结构横丽神像威严。凡水旱
蝗疫。民祷响应。辛巳岁师得道藏化胡经
并八十一化图。幻惑妄诞。师乃叹曰。以邪
惑正如此者。遂奏闻。召教禅大德及翰林
承制等。诣长春宫辩證(辨伪录明)诏下诸路除道
德经外。其馀伪文尽令焚毁。至壬午师力
乞西归。上不能留。初相哥受师戒。继为
帝师。门人屡有言其豪横自肆者。师责而
不悛。由是御之。逮登相位。惧师谠直必言
于上。乃先入巧言赞师。故有是请。首于
云中。次至西夏。以及临洮。求法益众。未
几权臣复谮。令归本国。师至故里阅六寒
暑。己丑相哥遣使传召还都。于圣安寺安
置。四月赴省听旨。令往潮州。师忻然引侍
僧昔监藏。子身乘驿。即日南向。及出都
门。雷雨冥晦。由汴涉江洎于闽广。所至州
城俱沾戒法。八月抵潮阳。馆于开元寺。有
枢使月的迷失。奉旨南行。初不知佛。其
妻得奇疾。医祷无验。闻师之道礼请至再。
师临其家尽取其巫觋绘像焚之。以所持
卷二十二 第 726b 页 T49-0726.png
数珠加患者身。惊泣乃苏。且曰。梦中见一
黑恶形人。释我而去。使军中得报喜甚。遂
能胜敌。由是倾心佛化。师谓门人曰。潮乃
大颠韩子论道之处。宜建刹利生。因得城
南净乐寺故基。将求材。未知其计。寺先有
河。断流既久。庚寅五月大雨倾注河流暴
溢。适有良材泛集充斥。见者惊诧咸
谓鬼输神运焉。枢使董工兴创。殿宇既完。
师手塑梵像。斋万僧以庆赞之。尝谓昔监
藏曰。吾不久有他往。宜速成此寺。后师还
都。奏田二十顷。赐额宝积焉。未几召还。相
哥已伏诛矣。癸已夏五上患股。召师于内
殿建观音狮子吼道场。七日而愈。施白金
五十锭。叙及相哥谮师之语。师以宿业为
对。宰臣莫不骇服。上谓师曰。师昔劝朕五
台建寺。令遣侍臣伯颜司天监苏和卿等
相视山形。以图呈师。师曰。此非小缘。陛下
发心寺即成就。未几上宴驾。甲午四月成
宗皇帝践祚。遣使召师。师至庆贺毕。奏
曰。昔成吉思皇帝有国之日。疆土未广。尚
不徵僧道税粮。今日四海混同万邦入贡。
岂因微利而弃成规。倘蠲其赋则身安志
专。庶可勤修报国。上曰。师与丞相完泽
议。奏曰。此谋出于中书省官。自非圣裁他
议何益。上良久曰。明日月旦就大安阁释
迦舍利像前修设好事。师宜早至。翌日师
登内阁。次帝师坐。令必阇赤朗宣敕旨。顾
问师曰。今已免和上税粮。心欢喜否。师起
谢曰。天下僧人咸沾圣泽。元贞乙未四月
卷二十二 第 726c 页 T49-0726.png
奉诏住大护国仁王寺。敕太府具驾前仪
仗。百官护送。寺乃昭睿顺圣皇后所建。其
严好若天宫内苑移下人间。是年遣使诏
师问曰。海都军马犯西番界。师于佛事中
能退降否。奏曰。但祷摩诃葛刺。自然有验。
复问曰。于何处建坛。对曰。高梁河西北瓮
山有寺。僻静可习禅觏。敕省府供给严护。
令丞相答失蛮上亲染宸翰云。这句当怎
生用心。师理会者师的句当。朕理会得也。
于是建曼拿罗依法作观。未几捷报至。上
大悦。壬寅春二月帝幸柳林遘疾。遣使召
云。师如想朕。愿师一来。师至幸所就行殿
修观法七昼夜。圣体乃瘳。敕天下僧寺普
阅藏经。仍降香币等施。即大赦天下。上曰。
赖师摄护朕体已安。即解颈七宝牌为施。
皇后亦解宝珠璎珞施之。并施尚乘车辇
骡马白玉鞍辔金曼答喇黄白金各一锭官
币十八匹。御前校尉丁人为师前导。三月
二十四日。大驾北巡。命师象舆行驾前。道
过云州龙门。师谓徒众曰。此地龙物所都。
或兴风雨恐檠乘舆。汝等密持神咒以待
之。至暮雷电果作四野震怖。独行殿一境
无虞。至上都。近臣咸谢曰。龙门之恐赖师
以安。癸卯夏师示疾。上遣御医候视。师笑
曰。色身有限。药岂能留。五月十八日。师问
左右。今正何时。对曰。日当午矣。师即敛容
端坐面西而逝。上闻悲悼不胜。赐沈檀众
香就上都庆安寺结塔茶毗。王及四众莫
不哀恻。是月二十九日。敕丞相答失蛮。开
卷二十二 第 727a 页 T49-0727.png
视焚塔。见师顶骨不坏。舍利不计其数。轮
殊坐毡如故。回奏。加叹敕大都留守。率承
应伎乐迎舍利归葬仁王寺之庆安塔焉。
世寿七十有四。僧腊六十二。秘密之教彼
土以大持金刚为始祖。累传至师益显。

(十二 戊申) 故有金刚上师之号焉。

武宗曲律仁惠宣孝皇帝即位。改至大
(十一月廿五日大赦)

瑞像计二千三百年矣。

(己酉) 造至大银钞(十月诏铸大元通宝钱及至大通宝小钱。十月十七日大赦)

(十三) 至大二年内翰赵孟頫奉敕撰临济正宗
之碑。

佛法大智慧破一切有。以大圆觉摄一切
空。以大慈悲度一切众。始于不言而至于
无所不言。无所不言而至于无言。夫道非
言不传。传而不以言。则道在言语之外矣。
是为佛法最上上乘。如以薪传火薪尽而
火不穷也。故世尊拈花迦叶微笑。一笑
之顷超然独得。尚何可以言语求哉。自摩
诃迦叶。二十八传而为菩提达磨。始入中
国。居嵩山少林寺面壁坐者九年。达磨六
传而为能。能十传为临济。临济生于曹州。
游学江右。事黄檗问佛法的的大意。檗便
打。如是三问三度被打。辞往大愚。理前
话云。不知过在甚么处。愚曰。黄檗恁么老
婆为汝得彻困。犹觅过在。师言下大悟归
镇州筑室滹沱河之上。今临济院是也。因
号临济大师。师之于道。得大究竟。繇临济
而上。至于诸佛。诸佛之下。至于临济。前
圣后圣无间然矣。直指示人机若发矢。学
卷二十二 第 727b 页 T49-0727.png
者闻之耳目尽丧。表里无据。自能后禅分
为五。唯师所传号为正宗。一传为兴化奖。
再传为南院颙。三传为风穴沼。四传为首
山念。又五传为五祖演。演传天目齐。齐传
懒牛和。和传竹林宝。宝传竹林安。安传海
西堂容庵。容庵传中和璋。璋传海云大宗
师蕳公。海云性与道合。心与法冥。细无不
入。大无不包。师住临济院。能系祖传以
正道统。佛法盖至此而中兴焉。当。

世祖圣德神功文武皇帝在潜邸。[娄*姿]屈至
尊请问道要。虽其言往复䌷绎。而独以慈
爱不杀为本。师之大弟子二人。曰可庵朗。
赜庵儇。朗公度荜庵满及太傅刘文贞。儇
公度西云大宗师安公。师以文贞公机智
弘建。使事○世祖皇帝。当是时君臣相得
策定天下。深功厚德祖于元元。卒为佐命
之臣。皆自此贤之也 元贞元年○成宗
有诏。迎西云住天都大庆寿寺。进承清问。
经历三朝发撝玄言。得诸佛智。悬判三乘
如一二数。由是临济之道愈扩而大○今
皇帝钦承○祖武。独明妙心。刻玉为印。以
赐西云。其文曰。临济正宗之印。独加师荣
禄大夫大司空。领临济一宗事。仍诏立碑
临济院。且命臣孟頫为文。称扬佛祖之道。
以示不朽。臣孟頫既叙其所传授。又系之
铭。铭曰。佛有正法。觉明妙心。二十八传。
至于少林。赫赫少林。师我震旦。使为佛
种。不锲而断。传十世后。而得临济。为道坦
然。如指而示。又十六世。是为海云。坐祖道
卷二十二 第 727c 页 T49-0727.png
场。能绍厥闻。维我○世祖。诞膺天命。威震
九有。维佛是敬。闻师之名。若古贤圣。尝进
一言。深入圣听。不杀之仁。其利甚弘。俾
大弟子。为帝股肱。至西云公。能嗣其业。据
狮子座。为众演说。闻者赞叹。信者乡风。
得者如宝。悟者如空○今皇帝圣。深契道
要。曰临济宗。繄尔能绍。即心即佛。时乃世
守。传不以言。而以心受。皇帝万年。正法永
传。尚迪后人。勿昧其原。

敕赐乞台萨里神道碑。赵子昂为文。其略
曰。

太祖皇帝。既受天命略定西北诸国。回鹘
最彊最先附。遂诏其主亦都护第五子。与
诸皇子约为兄弟。宠异冠诸国。自是有一
才一艺者。毕效于朝。至元大德间。在位之
臣非有攻城战野之功。斩将搴旗之勇。而
道包儒释学际天人。寄天子之腹心。繄生
民之休戚者。惟赵国文定公而已。今上
皇帝临御之七年始。行褒恤之典。于是赠
公祖父官爵勋封。越明年复赐碑墓道。命
臣孟頫为之文。当世祖时。公为平章政事。
臣为兵部郎中。趋走省闼识公为旧。承言
论政知公为详。敢不祇奉。

(十四) 明诏。公讳乞台萨里。早受浮图法于智
全末利可吾坡地沙。圆通辨悟。当时咸推
让之。累赠纯诚守正功臣太保仪同三司
上柱国追封赵国公。谥通敏。又从国师八
思马学密乘。不数月尽通其书。旁达诸国
及汉语。世祖知其材俾习汉文书。领
卷二十二 第 728a 页 T49-0728.png
之遂通诸经史百家。若阴阳历数图纬方
技之说。靡不精诣。会国师西还。携与俱。
岁馀乞归省。师送之曰。以汝之学非为我
佛弟子者。我敢受女拜耶。勉事圣君。相泣
而别。比至门。师已上书荐之○裕宗。得
召入宿卫。日以笔札侍左右。至元二十
年冬有二僧西来见。自言知天象。上召通
象胥者。数辈与语。莫能解。有脱烈者言。
公可。使立召与语。僧乃屈谢不如。上大悦。
明年夏擢朝列大夫左侍仪奉御秋置集贤
馆。命公领集贤。公请以司徒撒里蛮领之。
乃以公为中顺大夫集贤馆学士。兼太史
院事。明年夏迁嘉议大夫。明年春升集贤
大学士。中奉大夫。明年春进资德大夫尚
书右丞。并兼太史院事。冬拜荣禄大夫平
章政事兼集贤大学士太史院使。廿八年
乞解机务。以为集贤大学士。三十年加领
太史院事。自初授官。至是凡八迁并兼左
侍仪奉御。明年○世祖登遐○裕圣皇后
命公。帅翰林集贤太常礼官。备礼册立○
成宗即皇帝位。明年春以翌戴功加守司
徒。大德三年复拜平章政事。十一年春○
成宗宴驾。哀恸成疾。秋八月十有七日。薨
于大都发祥里第。年六十三。以是月日葬
城西南冈子原。

(十五) 敕赐佛国普安温禅师塔铭。侍书奎章
阁虞集撰。其略曰。师讳至温。字其玉。一
号全一。邢州郝氏子也。幼聪敏异常。儿年
六岁。其母携之至庞马村。见寂照和尚于
卷二十二 第 728b 页 T49-0728.png
净土院。寂照曰。汝其为释氏乎。师心许之。
会寂照避乱去隐辽西。乃礼寂照弟子辨
庵讷而祝发焉。无还富公主净土。涖众甚
严。师不以为忤。庚寅之岁无还开法万寿。
师与十僧同往佐之。万松某公以青州辨
公宗旨开示法要。门庭高广。四方尊之。师
见万松始以才气过人。稍不容于众。然而
博记多闻论辨无碍。百家诸子之言。多所
涉猎又善草书。有颠素之遗法。年才十
有五。为万松侍者。凡万松偈颂法语。一闻
辄了之。遂得法焉。常以侍者代应对。谈锋
之利不可犯。时人已深期之。故太保刘文
贞公。长师一岁。少时相好也。刘公厌世。故
思学道。师劝之为僧。同参西京宝胜明公。
既而为○世祖知。遇侍帏幄。为谋臣。荐师
可大用。得召见。与语大悦。将授以官。弗受
曰。天下佛法流通。臣僧之愿。富贵非所望
也。留王庭多有赞益。居三岁遣还。出赐金
资。日用不计其费。时○宪宗命海云主释
教○诏天下作资戎会。师持○旨宣布中
外。而辅成之○世祖征云南还。刘公请承
制。锡师号曰佛国普安大禅师。总摄关西
五路河南南京等路太原府路邢洛磁怀
孟等州僧尼之事。刻印以赐师。锐意卫教。
凡僧之田庐见侵于豪富及他教者。皆力
归之。驰驲四出周于所履。必获其志乃
已。自其门人或劝之少憩弗懈也○宪宗
末年。僧道士有诤。各为违言以相危○上
命聚讼于和林剖决真伪。师从少林诸师
卷二十二 第 728c 页 T49-0728.png
辨之。道士义堕剃须发者十七人。道宫之
复为者以千百计。中统建元释教大盛。僧
众赖之甚思师之功焉。而师遂纳印辞职。
每岁官赐金修寺之外。世味泊如也。至元
丁卯五月二十二日。以疾终于桓州之天
宫寺西向右胁而化。当暑仪形如生。更有
异香三日。火浴之心舌牙不坏。众庶掊其
地深数尺。犹得舍利云。世寿五十一。僧
腊四十。臣闻 世祖皇帝圣度如天。善驭
豪杰自在 潜邸。至于混一海内。天下之
人材大小毕至。以足其任使。故其功业之
盛。巍巍然赫赫然。三代而下帝王未有或
之及也。浮图氏以寂灭为宗。而材器文辨
如温公。亦岂常人之流哉。敢叙而表之。
以见夫兴王之运其人如此。铭曰。维昔世
皇。始理开平。作其潜藩。有宫有城顾瞻东
隅。泉甘土厚。蜿蜒来止。属垣负阜。命建仁
祠。龙光是名。权舆来尸。僧有豪英。气如虹
霓。辨若风雨。纵横凌厉。莫敢余侮 世皇
有为。群策是稽。名见从容。出其端倪。善
则利器。俾反初服。报德不回。屹若孤鹄。林
林释徒。禀教以居。孰为纷更。入主出孥。天
子有命。存完去驳。我驰我驱。立折其角。燕
赵之间。至于陜关。我田我庐匪归匪艰。

世皇御一。民用宁一。而释之门。既振既
息。时龙光师。燕居弗驰。散其绪馀。为书为
诗。诗扬宗风。书纵逸趣。沛将有述。弃而遽
去。维时名僧。至于公卿。有诔有辞。失之若
惊。垂八十年。英标如在。谁知表之。嗣者七
卷二十二 第 729a 页 T49-0729.png
代。义举有闻。天子喜之。史臣属辞。以系遐
思。

(庚戌) 正月行使历代旧钱○十月十八日大赦。

大师鲁国忠武王木华黎。身长七尺。虎首
虬须黑面多谋略。雄勇冠一时。与博尔朮
博尔忽赤老温。俱以忠勇佐 太祖。时号
掇里班曲律。犹汉言四杰也 太祖行次
东印度 铁门关侍卫者。见一兽鹿形马
尾绿色而独角。能为人言。曰汝军宜早回
 上怪问耶律晋卿楚才。奏曰。此兽名角
𧤗日行一万八千里。解四夷语。是恶杀之
象。盖上天遣之。以告陛下。愿承天心宥
此数国人命。寔陛下无疆之福。即日下诏
班师(右出本朝功臣事略)

(辛亥) 正月五日。以上年十一月廿三日。郊
祀大赦。

三月十八日。登极大赦。赐高年帛○四月
禁使新旧铜钱及至大银钞。

(十六) 革罢僧道衙门。

论曰。望五位以升阶。转二依而就果者。
上乘菩萨也。以四向一坐而證成三生百
劫而彰号者。缘觉声闻也。圣贤品级教有
明文。唯妙悟自心入佛知见者。千圣尚不
为。何阶级之有。大教东被三百五十馀年。
后魏以赵郡沙门法果。为沙门统。供施之
不足。又官品之。遂授辅国宜城子忠信侯。
寻进公爵曰安城。封官自果始也。梁以惠
超为寿光殿学士。后周选僧道中学问优
赡者。充通道观学士。仍改服色。随以彦
卷二十二 第 729b 页 T49-0729.png
琮为翻经馆学士。唐中宗神龙二年。造
圣善寺成。惠范惠珍法藏大行会寂元壁
仁方崇先进国。九人加五品并朝散大夫。
盖以营像修造之功也。寻加惠范正议大
夫上庸郡公。寺主至银青光禄大夫。俸料
房阁已上同职官给。玄宗卜平内难。僧清
润封官三品。医宁王疾愈。僧赐绯袍。代宗
加不空三藏。至开府仪同三司肃国公食
邑三千户。辞让数四不允。空曰。吾以法济
世。不意垂死滥污封爵故秩。唯空为极矣。
宋金两朝南北殊风而封释官秩颇存典
故。然犹遵律印信未闻。迨我皇元世祖皇
帝混一海宇。条纲制度一出睿思。谓以俗
制于僧殊失崇敬。谕天下设立宣政院僧
录僧正都纲司。锡以印信。行移各路。主掌
教门护持教法。赖圣天子不负佛嘱也。然
而稗贩之流。好爵縻贤恃其所贵而贵之。
奔走伺候处污不羞。以敲朴喧嚣牒诉倥
[偬-囱+(句-口+夕)]为得志。不夺不厌。致有囊加巴僧录往
取栲栳山僧钱罔咈律行。可谓师子身虫
也。仁宗皇帝居储宫日。目击其弊。降旨。
除宣政院外。一例革之。是亦不负灵山付
嘱也。于戏朝廷尚行于爵秩。释子乃竞
于官阶。官阶无尽期。贪爱无满分。胡不养
其妻子跪拜君亲。何异织女七襄牵牛负
轭者耶。识达于此无取焉。盛矣乎不空。粉
泽。

(十七) 大教有功。犹愧滥污。今何人而欲假名
器哉。
卷二十二 第 729c 页 T49-0729.png

(壬子) 仁宗文英武章皇帝○十月廿九日。以
诸王入觐大赦。改皇庆。

(癸丑) 十月十八日。诏科场。以经义取士。

(十八 甲寅) 正月廿二日。改延祐。大赦○(十一月遣使经理江西江
浙湖广田粮)弘教佛智三藏法师入寂。公积宁
氏。讳沙啰巴观照。事上师著栗赤学佛氏
法。善吐番文字。颇得秘密之要。世祖皇帝
尝受教于帝师发思巴。诏师译语。辞致明
辨允惬圣衷。诏赐大辩广智法师。河西之
人。尊其道而不敢名。止称其氏。至呼其子
弟皆曰此积宁法师家。其为见重如此。公
昆弟四人。公其季也。总丱之岁。依帝师发
思巴薙染为僧。学诸部灌顶之法。时有上
士名刺温卜。以焰曼德迦密乘之要。见称
于世。帝师命公往学此法。温卜以公器伟
识高非流辈比。悉以秘要授之。于是王公
大人凡有志兹道者皆于公师而受焉。帝
师迦啰思巴干即哩。以公之能荐之世祖。
诏译诸秘要。俾传于世。时僧司虽盛风纪
寖蔽。所在官吏既不能干城遗法抗禦外
侮。返为诸僧之害。桂蠹乘痈虽欲去之。莫
能尽也。颓波所激江南尤甚朝廷久选能
者欲使正之。以白帝师。佥谓诸色之人岂
无能者。必以为识时务孰与公贤。以诏授
江浙等处释教总统。既至削去烦苛务从
宽大。其人安之。既而改授福建等处释教
总统。以其气之正。数与同列乖迕而不
合。公谓天下何事。况教门乎。盖吾人之庸
自扰之耳。夫设官愈多则事愈烦。今诸僧
卷二十二 第 730a 页 T49-0730.png
之苦。盖事烦而官多也。十羊九牧。其为苛
扰可胜言哉。建言罢之。以闻。诏罢诸路
总所。议者称其高。公既得请乃遁迹垄坻。
筑室种树盖将终焉。至大中以皇太子令
召至京师。诏授光禄大夫司徒。仁宗皇帝
龙德渊潜之日。尝问法于公。知公之贤。既
践天位眷遇益隆诏给廪既馆于庆寿寺。
诏公所译皆板行之。公幼而颖悟。诸国语
言皆不学而能。自为儿人皆以为必成大
器。既长果能树立。致位三公。虽以德艺。
抑亦遭遇于时也。其始为佛诵其言观其
义。既涉其涯遂厉于深。为人好贤爱能。尤
能取诸人。以为善。谈论之际发其端已。得
过半之思。故其所有皆以好问而致。是以
名胜之流皆从之。游以师友相处。延祐
元年十月五日殁。年五十有六。其始疾也。
诏赐中统钞万缗俾求医药。太尉沈王
往视疾焉。既殁。又赐币万缗以给葬事。遣
使驿送其丧归葬故里。门弟子相与建塔
以表其藏。寿安山云麓洪公。作铭有谓。佛
法之传必资翻译。故译梵为华。或敌对名
物。或唯以义。必博通经论。善两方之言。始
能为之。是以道安尝谓。翻译微言有五失
本三不易。故非能者不足以有为也。所以
传列十科。翻译居首者。岂非以其为之难
功之大乎。予尝以诏与京邑诸公校雠藏
典。历观自古翻译之家。以义译经如秦之
罗什。译论唐之奘公。十数人之作。所谓禹
吾无间然矣。其馀或指义暧昧。或文辞疏
卷二十二 第 730b 页 T49-0730.png
拙。夫义之暧昧。盖译者之未尽文。或疏拙
润色之失也。因思安公之言。以谓以弥天
之高。尚称不易。今之译者何其易哉。自
季叶以来。译场久废。能者盖寡。岂意人物
凋残之际乃见公乎。观其所译可谓能者
哉。

(十九) 秦州普觉法师卒。教自隋唐之后。传者
各宗其说。遂派而为三。由止观之门。观
假而悟空。观空而趣中。以入于实相者。为
天台宗。会缘入实。即俗而明真者。为贤首
宗。穷万有之数。昭一性之玄。有空殊致而
同归乎中道者。为慈恩宗。师为慈恩宗者
也。姓赵氏。讳英辩。垂髫为驱乌。甫弱冠资
二百五十戒。二十有五得传于柏林潭公
为座主。凡为僧六十有一年。年六十有八。
延祐元年六月庚戌终于景福寺。焕异景
于易箦之夕。标奇迹于火葬之馀。以其
年月日塔于普觉寺之后。师为性真纯。如
美玉含璞。虽不加雕绘。而人自爱重之。至
于悍卒武夫。亦能敬其人。谓无佛之世足
为佛也。每得钱蔽悉以创佛祠。食守道之
侣。故君子高其风。

(乙卯) 三月遣使宣抚问民疾苦○(平宁都寇○十一月廿七日以
星芒大赦天下)。

(丙辰) 礼公哥罗古罗思监藏班藏卜。为帝师。

(二十) 敕建旃檀瑞像殿记。翰林承旨程钜夫
撰。文曰。盖闻道非有象。作易者必拟诸形
容。法本皆空。度世者暂资于色相。谓如
指空为镜。不若以镜而喻空。即树占风。将
卷二十二 第 730c 页 T49-0730.png
使识风而忘树。是以双林付嘱舍利。以凡
圣而偏分。千辐经行足迹。亘古今而常在。
非炫神通于幻境。实开方便于迷津。所谓
由自以会心。即心而即佛者也。旃檀瑞
像者佛之真像也。其犹万影沈江如如不
异。孤光透隙一一皆圆。夫岂择地而容。盖
以随缘而应。望梅林而止渴。靡不同沾。泛
竹叶以言归。谁堪共载。惟我圣天子道跻
先圣慈等觉皇。祝长乐之春秋。恒依佛地。
企如来之岁月。坐阅人天。爰命集贤犬学
士李术及教禅耆德。叙具本末。乃云释迦
如来净饭王太子。生于甲寅四月八日。是
为成周昭王二十四年。既生七日。佛母摩
耶夫人往生忉利。至四十二年。太子弃位
出家修道。穆王三年癸未道成。八年辛卯
思报母恩遂升忉利天为母说法。优阗王
自以久失瞻仰欲见无从。乃刻旃檀为像。
目犍连虑有缺陋谬。躬以神力摄三十二
匠升忉利天。谛观相好三返。乃得其真。既
成。国王臣民奉之犹真佛焉。及佛自忉利
天复至人间。王率臣庶同往迎佛。此像腾
步空中向佛稽首。佛为摩顶授记曰。我灭
度千年之后。汝从震旦广利人天。由是西
土一千二百八十五年。龟兹六十八年。凉
州十四年。长安一十七年。江南一百七十
三年。淮南三百六十七年。复至江南。二
十一年。汴梁一百七十七年。北至燕京。居
今圣安寺十二年。北至上京大储庆寺二
十年。南还燕宫内殿居五十四年。大元丁
卷二十二 第 731a 页 T49-0731.png
丑岁三月。燕宫火。尚书石抹公迎还圣安
寺居。今五十九年而当世祖皇帝至元十
二年乙亥。遣大臣孛罗等。四众备法驾仗
卫音伎奉迎万寿山仁智殿。丁丑建大圣
万安寺二十六年己丑。自仁智殿奉迎于
寺之后殿。世祖躬临大作佛事。计自优
阗王造像之岁至今诏述延祐三年丙辰。
凡二千三百有七年。噫四大海中。顿觉业
风之息。一弹指顷。不知贤劫之过。嘉与
含灵从兹安隐。于是集贤大学士。臣颢以
所述上闻。有旨授臣钜天为之记。夫谨奉
诏言曰。古之圣人教民报本。追远之道。而
于祭祀之礼。庙则木为之主。祭则孙为之
尸。后也乃有像设焉。而不知其所由始。由
斯观之。其原于西域之俗也。与夫佛为世
出世间之尊。又何俟于赞述。然欲知佛之
为佛。固不在于色相。而况于其似色相者
乎。然苟不自其似而求之。又将无所措其
归向之心。是故法身无相。必假相以表真。
至道绝言。亦因言阶妙。若于粗者犹拳拳
而怠焉。则其进也殆庶几乎。陛下考百王
之度。酌群言之蕴。上以惇孝。下以施仁。蕲
于厚天下者。无所不用其极。至于轨仁于
善以辅政教之所不逮。亦因天下之心而
为之。而非若彼内祠秘祝者之为也。夫以
金石之杆坚。犹未能必可久。今以一木之
为而绵历若此。然而佛之自卫固甚周。而
人之保之也。抑岂一手足之功哉。嗟夫溯
延二千有奇至于陛下。然后发德音经纪
卷二十二 第 731b 页 T49-0731.png
鸿烈非缓也。熙明之治至是而始隆。虽典
祀之外。犹必以斯文文之也。

(二十一) 然则化之渐被者广矣。不其盛与。记
洛阳之伽蓝。笔多惭于董史。颂西方之无
量寿。共祝于尧年。莫测真如徒欣圣际。谨
记。是年封普庵禅师加号。其诏曰。上天
眷命皇帝圣旨。朕闻。佛氏以空寂为宗。则
凡学所遵者。宁欲建名号殊称谓以示天
下后世哉。而国家非此无以昭尊德乐道
之意也。朕自即位以来。闻袁州路南泉山
慈化禅寺普庵寂感妙济真觉昭贶大德惠
庆禅师。绍临济之绪。超华严之境。德映当
代泽被方来。其道甚尊。显心切慕之。既累
锡大谥。唯塔号未称。可加定光之塔。曰定
光灵瑞之塔者。主者施行。

(丁巳) 正月十日大赦○(敕加东林远法师号妙觉寂光宏辨大师都省咨文)

(二十二) 京都崇恩福元谦讲主卒。公讳德谦。
姓杨氏。宁州定平人。幼为勤策。从僧读佛
氏书。长时周游秦洛汴汝。咨访先德。学苾
刍之道。又逾河而北。观风齐魏燕赵之郊。
初受般若于邠州宁公。瑞应于原州忠公。
又受幽赞于好畤仙公。圆觉于乾陵一公。
后受唯识俱舍等论于陜州頙。首楞严
四分律疏于阳夏闻公。凡六经四论一律。
皆辞宏旨奥。穷三藏之蕴。而数公并以识
法解义。驰声四远。公皆亲熏而炙之。跻其
堂而噬其胾。故年未逾立。已有盛名于
时。后至京师。受华严圆顿之宗于故大司
徒万安坛主拣公之门。拣以公博学多能。
卷二十二 第 731c 页 T49-0731.png
甚器重之。初以诏居万宁寺后。又以诏居
崇恩寺。万宁成宗所创。崇恩武宗所创也。
两居大寺前后一纪。道德简于宸衷。流声
洋于海隅。本尝以宠遇显荣为之志而改
其素。尝语人曰。畦衣之士抗尘世表。苟不
愧于朝闻夕死可矣。尚何慕于外哉。自以
重居官寺久佩恩荣。而浮图之道。恬退为
高。乃以让其弟子。退居幽僻谢绝人事。括
囊一室以乐其道。延祐四年。正月廿八日
终于隐所。世寿五十有一。为僧四十三夏。
宰臣以闻。皇太后锡镪五千缗赙葬。敕有
司备仪卫。集京畿诸寺幡盖鼓乐以送之。
火后获舍利数十颗。其徒建塔于南城之
南。

京城大普庆寺实相圆明光教律师入寂。
师讳法闻。严氏。陜西人。按姓氏略。严与庄
皆羊姓。楚庄王之裔。以谥为氏。避汉明讳
改氏为严。公年七岁从禅德辉公学。十有
五薙染为僧。年二十受具戒。于是游汴汝
河洛。历诸讲肆研究教乘。从大德温公学
法华般若唯识因明及四分律。温以公任
重道远克振吾宗。托以弘传之寄。尝对佛
像灼肌然指。庸表克诚。刺血书经。以彰
重法。遂隐于台山不踰阃者六载。读藏教
五千卷者三番。是以业进行修。身藏名著。
帝师亦怜。命公讲说般若。指授因明之要。
因顾谓其徒曰。孰谓汉地乃有此僧耶。三
辅之人劝辉致书。勖以兼善毋忘乡梓。请
归长安。公以弟子于师义犹君父。父师之
卷二十二 第 732a 页 T49-0732.png
命敢不敬承。况父母之邦。乡里之义。可遂
忘乎。乃抗策而西。既至耆老皆驩呼而言
曰。吾乡之人。得所师而承教矣。寻以安西
王命。居城南之义善寺。唐初神僧杜顺示
迹之地也。邠岐泾渭四序讲筵不绝。从而
学者盖千数焉。天子闻之。徵至阙庭。诏
居大原教寺。授荣禄大夫大司徒。未几诏
居大普庆寺。加开府仪同三司大司徒银
章一品。赐辽世金书戒本。求戒者皆从公
而师受焉。王公大臣皆仰止高风。犹景星
凤凰之瑞于明时也。延祐四年三月廿四
日跏趺而逝。以闻。上恻然久之。赐币数万
缗以葬。诏大臣护丧有司备仪卫旌盖送
之。世寿五十八。戒腊四十三。弟子奉遗骨
舍利建塔焉。

(二十四 戊午) 特赐三藏佑圣国师达益巴入寂。佛
法流于中国久矣。三乘之教风靡九州。其
道至焉。唐宋间始闻有秘密之法。典籍虽
存犹未显行于世。国初其道始盛西鄙。统
元中天子以大萨思迦法师有圣人之道。
尊为帝师。于是秘密之法日丽乎中天。波
渐于四海。精其法者皆致重于天朝。敬
慕于殊俗。故佛氏之旧一变于齐鲁。国师
名达益巴。少为苾刍。凡事帝师十有三年。
出而从入而侍。听言论于左右。观道德于
前后。陶熏滋久郁成美器。凡大小乘律论
及秘密经籍。部以十数。皆耳于口授。目于
手示。得乎理之所归行之所趣。帝师西还。
送至临洮。以久劳侍从弗堪跋涉之勤。见
卷二十二 第 732b 页 T49-0732.png
留于洮。师留是十有九年。依大士绰思吉
玩卜。覆所既闻。受所未传。切磋琢磨。于是
义逾精道益明矣。是以誉延两京道重三
朝。事二圣于潜。竭勤逾纪。从属车往返二
都。虽雨夕风朝。恒在宫壶。逮武宗践祚。
上处春闱。眷藩邸之旧。锡赉以千万计。初
师在临洮。秦人请居古佛寺。至是乞归以
所赐大厥宇。谋老汐上。未几以太后诏
徵还两宫之赐。视前有加。锡金印驼纽。封
号弘法普济三藏大师。延祐五年八月十
六日。化于京师。年七十有三。以闻。上恻焉
兴叹久之。两宫赐币以葬。皇太子遣使至
奠。敕有司备仪卫送之都门之外。谥佑圣
国师。给乘骑归葬成纪焉。

是年六月再立行宣政院。参用常选职官。

(己未) 敕建大永福寺(即青塔寺)○一月朔日食。

(二十五) 京师大宝集寺妙文讲主卒。姓孙氏。
蔚州人。妙文讳也。九岁为浮图。年十有八
畦服游学。跋涉云朔之墟。观风燕赵之邦。
二十一预苾刍戒。抵京师依大德明公。学
圆顿之道。陆沈于众者积年。三十有二以
众劝请之殷。乃始赤服升猊。就传明之列。
其涵养冲挹无欲速成名。不躁进求达类
如此。四十有八居蓟之云泉。勤节俭用。老
者怀其德。少者严其教。故众睦而寺治。比
再稔廪有馀粟。岁荒以赈饥民。蓟人称焉。
世祖闻其道。召见之。顾谓侍臣曰。福德僧
也。诏居宝集。时禅学浸微。教乘益盛。性相
二宗。皆以大乘并驱海内。相学之流囿于
卷二十二 第 732c 页 T49-0732.png
名数滞于殊途。蔽情执之见。惑圆顿之旨。
师独大弘方等。振以圆宗。使守株于文字
者。有以荡涤情尘融通寂照。是以龙象蹴
踏。竞附一乘之驾焉。年逾八十。益倦于勤。
以寺任诸弟子。退居逸老专念佛三昧。延
祐六年 月 日卒。年八十有三。告终之
日。诫弟子高声唱佛名。遽起跏趺结三昧
印。泊然长逝。塔于平则门外。

(庚申) 正月朔。日有食之。

(二十六) 三月十一日。登极大赦。

(辛酉) 英宗格坚皇帝 改年至治。

诏各路立帝师殿。追谥曰。

皇天之下一人之上开教宣文辅治大圣至
德普觉真智祐国如意大宝法王西天佛子
大元帝师班弥怛拔思发。是年。

(二十七) 敕建帝师殿碑 光禄大夫大司徒大
永福寺住持释源宗主(法洪)奉 敕。撰翰林
学士赵孟頫书。参议中书省事(臣)元明善
篆额。

古之君天下者皆有师。惟其道之所存。不
以类也。故赵以图澄为师。秦以罗什为师。
夫二君之师其人也。以其知足以图国。言
足以兴邦。德足以范世。道足以参天地赞
化育。故尊而事之。非以方伎而然也。皇元
启运北天奄荒区夏。世祖皇帝。旧神武之
威。致混一之绩。思所以去杀胜残跻生民
于仁寿者。莫大释氏。故崇其教以敦其化
本。以帝师拔思发有圣人之道。屈万乘之
尊。尽师敬之节。咨诹至道之要。以施于
卷二十二 第 733a 页 T49-0733.png
仁政。是以德加于四海。泽洽于无外。穷岛
绝屿之国。卉服魋结之氓。莫不草靡于化
风。骏奔而效命。白雉来远夷之贡。火浣献
殊域之琛。岂若前代直羁縻之而已焉。其
政治之隆而仁覆之远。固元首之明股肱
之良。有以致之。然而启沃天衷克弘王度。
寔赖帝师之助焉。皇上重离继明应乾承
统。以为法位久旷道统将微。以师犹子之
子公哥禄鲁斯监赞。嗣帝师位俾修其法。
敛时五福祐我家邦。有河西僧高沙刺巴。
建言于朝。以为孔子以修述文教之功。世
享庙祀。而光帝师德俟将圣师表一人。制
字书以资文治之用。迪圣虑以致于变之
化。其功大且远矣。而封号未追庙享不及。
岂国家崇德报功之道哉。大臣以闻。诏郡
国建祠宇。岁时致享。师萨思迦人。族款
氏。祖朵栗赤。当吐蕃之盛。相其君伯西
海。后十馀世。皆以学德为国宗范。师生八
岁。诵经数十万言。又能约通大义。国人
以为圣。故称拔思癹。长而学富五明。故又
称班弥怛。其所师而学焉。友而问焉者。数
十人。皆有盛名于时。故其所有汪不可涯
矣。其所撰述皆辞严义伟制如佛经。国人
家传口诵。宝而畜之。夫敏者怠于博学。贵
者耻于下问。才高而位重。则矜己而骄物。
此人之恒也。师以生知之明。为天子师。可
谓敏且贵矣。而乃博学无厌下询遗老。人
有一法不远千里而求之。虽硁硁之谅。佼
佼之庸。苟有可取无遗焉。负绝世之材。材
卷二十二 第 733b 页 T49-0733.png
莫大焉。处帝师之位。位莫重焉。而乃孜孜
于道。循循诱物。惟恐德之不修。道之不弘。
未尝以多能自圣而有满盈之色。旷若空
谷静若深渊。远若云霞。重若丘山。岂非至
德。其孰能与于此哉。其道之所被。德之
所及。犹杲日丽乎天。明无不照。阳和煦于
物。气无不浃。其高如天。不可阶而升也。
其大如海。不可航而涉也。以不言而民信。
不劝而物从。所过者化。所存者神。匪天纵
之将圣。孰能与于此哉。故天子法天地尚
德右功之道。著皇王之盛典。崇庙享之报
宜乎。龟趺螭首刻颂遗烈昭示无极(洪)
狂斐猥承明诏。序而铭之。其铭曰。佛道弘
大。洋海无际。滔天沃日。并育万类。于彼
将圣。象罔得一。推厥绪馀。以匡王国。烈烈
皇祖。草昧天造。奠是南纪。功格苍昊。天锡
睿哲。俾翊我后。敦彼薄俗。化于仁厚。汪濊
漏泉。波及无外。航浚梯阻。万邦咸会。郡邪
鸱扬。维鸠之竞。式遏诡类。率俾吾正。赳赳
武夫。蚩蚩嚚鄙。德训所及。风振草靡。惟月
之恒。惟日之升。惟师之道。罔或不承。栾栾
清廉。惟时享之。有伟其貌。惟时仰之。莫高
匪山。莫深匪渊。刻铭颂烈。永世无迁。

(廿八) 五台山大普宁寺弘教大师性讲主卒。
公讳了性。号大林。武氏。惟古因生赐姓。
胙土命氏。公之先莫详世系。然考之命氏
之原。武子姓。其后邑于宋。宋武公之后。以
谥为氏。公少好学。聪睿之性。殆天启之。依
耆德安公为浮图。既登具。历诸讲庠。探
卷二十二 第 733c 页 T49-0733.png
颐经论研精秘奥。始遇真觉国师。启悟初
心。既而周游关陜河洛。历汴汝唐邓。放予
襄汉。寻幽览胜以博其趣。所至必访其人。
询至道之要。其所师而学者。如柏林潭公。
关辅怀公。南阳兹公。皆以义学著称。及归
复见真觉于垄坻。逾见墙仞之高。堂室
之奥。乃曰。佛法司南其在兹乎。后从真觉
至台山。真觉殁北游燕蓟。晦迹魏阙之下。
悠悠如处江海之上。与世若相忘焉。然以
怀壁之美被褐而莫掩。名既喧于众口。声
遂闻于九重。会万宁既建。诏公居之。至大
中太后创寺台山。寺曰普宁。以兹擅天下
之胜。住持之寄。非海内之望。莫能胜之。
故以命公。公居此山十有馀年而殁。公为
人刚毅。颇负气节。不能俛仰随世嫔悦于
人。虽居官寺。未尝至城府造权贵之门。或
谓公少和气。公曰。予以一芥苾刍。天子不
以人之微处之大寺。惟竭诚夙来匪懈。图
以报国而已。夫何求哉。必有臧仓毁鬲之
言。盖亦营营青蝇止于棘樊耳。顾予命之
不遭。道之不行。纳履而去之。何往而不得
于道乎。时国家尊宠西僧其徒甚盛。出入
骑从拟迹王公。其人赤毳峨冠岸然自居。
诸名德辈莫不为之致礼。或磬折而前。抠
衣接足丐其按顶。谓之摄受。公独长揖而
已。或谓公傲。公曰。吾敢慢于人耶。吾闻君
子爱人以礼。何可苟屈其节而巽于床自
取卑辱乎。且吾于道。于彼何求哉。彼以
其势自大而倨。吾苟为之屈焉。非谄则佞
卷二十二 第 734a 页 T49-0734.png
也。焉有君子而为佞谄之行哉。识者壮其
气。以谓如佛印元公之遇高丽王子。可谓
识大体而得乎礼矣。至治元年九月三日。
殁于普宁寺。既火化以舍利。塔于竹林之
墟。

(廿九 壬戌) 故荣禄大夫司徒大玉山普安寺住持。
幻堂严讲主卒。公康氏成纪人。讳宝严。字
士威。号幻堂。父某以罹丧乱弃俗为僧。昆
弟六人。公其季也。少以迈往之气不乐处
俗。与其弟金薙染。从佛求出世之道。每逢
名德启讲。必往听而问焉。尝谓学而不思。
思面不学。君子所忧。虽通其说而不通其
宗是学而不思也。岂称达者哉。况文字之
学。守株象迹惑于多岐。焉能涉同归之海。
造圆顿之奥乎。听其说固辩矣。观其所得
则未也。于是既问而学之。以博其趣而益
致其思焉。是其所以造诣。盖得之系表。故
其讲说深有宗通理味。后嗣真觉国师。传
贤首宗教。以师承既高见解益明。其方寸
之地。湛如止水。莹若明镜。物我相形。辄影
见于中。虽以天资之高而德器之美。抑亦
师友玉琢兰薰而致及真觉以诏居大白马
寺。公与金从至洛汭。及居大万圣佑国寺。
又从至台山。真觉殁。诏以公继其位。后公
以太后诏居大普安寺。诏以金继公居佑
国寺。公于至治二年七月某日殁。年五十
有一。诏复以金居普安寺。金以公之丧葬
东封谷之口。建塔以修祀事焉。

(三十 癸亥) 至治三年八月十四日。天目山中峰卒。
卷二十二 第 734b 页 T49-0734.png
敕谥普应国师法云之塔。奎章学士虞集
奉敕撰铭。其略云。天目之山有师子岩。高
峰妙禅师居之。设死关以辨决。参学之士
望崖而退者众矣。得一人曰本公是为中
峰和上。师生有异徵。为童儿嬉戏必为佛
事。稍长阅经教然指臂。求佛甚切。昼夜弥
励。困则首触柱以自儆。期必得乃已。及
入死关密叩心要。诵金刚经。至荷担如来
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处。恍然开悟。自谓
所證未极。励精勤苦咨诀无怠。及观流泉
乃大发明。师亦閟而不闻。自是说法无碍。
高峰将戢化权。遂书真赞属诸师云我相
不思议。佛祖莫能视。独许不肖儿。见得半
边鼻。其授受不虚若此。著书若干卷。行于
世。仁宗皇帝闻而聘之。不至。制金纹伽黎
衣赐之。号之佛慈圆照广惠禅师。赐师子
院。名曰正宗禅寺云云。师讳明本。宋景定
癸亥岁生钱塘孙氏。年六十一。僧腊三十
五。化于其山之东冈。

是年四月赐瀛国公合尊死于河西○诏僧
儒金书藏经○八月四日上崩。

(甲子) 改泰定。

(丁卯) 帝师公哥罗于十月某日涅槃。

(戊辰) 九月十四日即位。年改致和为天历元
年○(礼公哥罗亦中纳思监臧班臧卜文国公为师。是年革行宣政院设立十六处广教总管府以摄僧)

(己巳) 敕建崇禧万寿寺于蒋山。

(庚午) 改至顺元年○诏改建康为集庆路○敕
建大龙翔集庆寺。

(壬申) 亦辇真班皇帝九月即位。
卷二十二 第 734c 页 T49-0734.png

(三十一) 大都妙善寺比丘尼舍蓝蓝八哈石卒。
师讳舍蓝蓝。高昌人。其地隶北庭。其地
好佛。故为苾刍者多。太祖皇帝龙飞漠北。
其王率所部以从。帝嘉其义。处之诸国君
长之上。待以子婿之礼。海都之叛国人南
徙。师始八岁。从其亲至京师。入侍中宫真
懿顺圣皇后。爱其明敏恩顾尤厚。成宗之
世。事皇太后于西宫。以侍从既久勤劳之
多。诏礼帝师迦罗斯巴斡即儿为师。薙染
为尼。服用之物皆取给于官。又胝宫官例
继以既廪。武宗继统。仁宗以太弟监国。师
朝夕于太后之侧入而侍出而从。所言必
听。所谏必从。眷宠之隆。犹子侄焉。内而
妃主外而王公。皆敬以师礼。称曰八哈石。
北人之称八哈石。犹汉人之称师也。仁宗
之世。师以桑榆晚景。自谓出入宫掖数十
馀年。凡历四朝事三后。宠荣兼至。志愿足
矣。数请静退居于宫外。求至道以酬罔极。
太后弗听。力辞弗已。诏居。妙善寺。以时入
见。赐予之物不可胜纪。师以其物。创寺于
京师。曰妙善。又建寺于台山。曰普明。各置
佛经一藏。恒业有差。又以黄金缮写番字
藏经般若八千颂五护陀罗尼十馀部及汉
字华严楞严畏元字法华金光明等经二
部。又于西山重修龙泉寺。建层阁于莲池。
于吐蕃五大寺高昌国旃檀佛寺京师万安
等。皆贮钞币。以给然灯续明之费。又制僧
伽黎文数百。施番汉诸国之僧。其书写佛
经。凡用金数万两。创寺施舍所用币数以
卷二十二 第 735a 页 T49-0735.png
万计。其积而能散。施予不吝。期积福于
来生。必至于佛地者。皆人所不能也。英
宗之明。以其有静退之高眷遇尤至。每称
之贤以为知几。文宗即位今皇太后居中
宫以皇妣鲁国太长公主。爱重于师有兄
弟之。义尤加敬焉。至顺三年二月廿一日
殁。年六十四。葬南城之阳。赐号真净妙惠
大师。

(三十二) 临坛大德律师汶公卒。姓张氏。讳惠
汶。归德之偃武人也。驱乌之岁。依耆宿
釭公为浮图。二十而进具。从大德温公受
菩萨戒。嗣法坛主恩公。既而行业日隆道
益著。从学者益众。佛制凡为苾刍。虽大节
不亏而细行必谨。非法不服非时不食。居
卷二十二 第 735b 页 T49-0735.png
处动作皆有轨则。所以戒昏堕而防逸德
也。公斋戒既严。护衣惟谨。鸡鸣而兴坐以
待旦。乾乾终日惟佛是念。虽道行旅宿三
衣一钵必与身俱。制行虽高而无矫饰之
节。操存虽固而无诡徼之迹。是以言而人
莫不信。动而人莫不敬。两河之间三监旧
邑从化者。盖以万数。缁素相率而求戒法
者。幢幢接迹于途。承一训言莫不欢心。感
戴说法数十馀年。升坛授戒四十馀会。大
臣接以师敬之礼。至顺三年十一月廿二
日殁。年七十有三。

(癸酉) 今上皇帝万万岁 六月初八日登宝位。
改元统元年。礼请公哥儿监臧班臧卜。为
帝师。

 旃檀瑞像自周穆王庚寅○───┐        ┌─○二千三百二十四年

 世尊示灭自周穆王壬申○─○─┤止元统元年计○─┼─○二千二百八十二年

 大教东被自东汉明帝戊辰○──┘        └─○一千二百六十六年
佛祖历代通载卷第二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