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十三
卷十三 第 588b 页


佛祖历代通载卷第十三

嘉兴路大中祥符禅寺
住持华亭念常集



(一 庚戌) 睿宗旦改景云(高宗第八子。初封豫王。武后废中宗而立为帝者。七年而废封
相王。寿五十五。立隆基为太子。任宋璟姚崇为政。帝妹太平公主恃功专横。在位三年)。

(壬子) 初改太极又改廷和又改先天(七月传位太子)

(二) 先天元年。三十三祖惠能大师示寂。姓卢
氏。其先范阳人。父行瑫。武德中左官于南
海之新州。遂占籍焉。三岁丧父其母守志
掬养。及长家贫。师樵采以给。一日负薪
至市中。闻客读金刚经。悚然问客曰。此何
法。得于何人。客曰。此名金刚经。得于黄梅
忍大师。归告于母以为法寻师直抵黄梅。
忍大师一见默识之。后传衣法令隐于怀
集四会之间。仪凤元年正月八日届于南
卷十三 第 588c 页 T49-0588.png
海。及返曹溪雨大法雨。一日示众曰。诸善
知识各各净心听吾说法。汝等诸人自心
是佛。更莫狐疑。外无一物而能建立。皆是
本心生万种法。故经云。心生种种法生。心
灭种种法灭。若欲成就种智。须达一相三
昧一行三昧。若于一切处而不住相。于诸
法中不生憎爱。亦无取舍。不念利益成坏
等事。安閒恬静虚融淡泊。此名一相三昧。
若于一切处行住坐卧纯一直心。不动道
场即成净土。名一行三昧。若人具二三昧。
如地有种能含藏长养成就其实。一相一
行亦复如是。我今说法犹如时雨普润大
地。汝等佛性譬如种子遇兹沾洽悉得发
生承吾言者决获菩提。依吾行者定證妙
果。师说法度人。往来学者尝逾千数。明年
七月辞归新州故宅国恩寺。其徒泣曰。师
归当复来不。师曰。叶落归根来时无口。又
问。师之法眼何人传受。师曰。有道者得无
心者通。至国恩寺。以八月三日示众曰。吾
受忍大师衣法。今为汝等说法不付其衣。
盖女等信根已熟决定无疑。堪任大事。听
吾偈曰。心地含诸种。普雨悉皆萌。顿悟
花情已。菩提果自成。复谓众曰。其法无二。
其心亦然。其道清净亦无诸相。女等不用
观静及空其心。此心本净无可取舍各自努
力随缘好去。吾涅槃时至珍重。即跏趺而
逝。于是山林变白鸟兽哀鸣。䌽云香雾连
日不开。既时广州都督韦据率韶新二郡
官吏。迎奉全身归于曹溪宝林寺建塔。真
卷十三 第 589a 页 T49-0589.png
身今尚存焉。旧唐史曰则天闻神秀名诏
至都。肩舆入殿亲加跪礼。敕当阳山创度
门寺以旌其德。时王公已下及京城士庶。
闻风争来谒见。望尘拜伏日以万数。初神
秀与惠能同师弘忍。而行业相埒。及忍卒
能住韶州广果寺。韶阳山中旧多虎豹。一
夕去尽。远近惊叹咸归伏焉。秀尝奏则天。
请召能赴阙。能固辞。秀复自作书重邀之。
能谓使者曰。吾形貌矬陋。北土见之恐不
敬吾法。又先师以吾南中有缘。亦不可违。
及中宗召之。竟不度岭而卒。天下散传其
法。谓秀为北宗。能为南宗。

(三 癸丑) 玄宗隆基改开元(睿宗第三子。嬖杨贵妃。为道士。曰太真。帝初用姚崇
宋璟为相治平。晚年耽湎淫佚。用李林甫杨国忠为相。安禄山为将致乱。几致亡国。二十九即位。寿至
七十八岁。至上元元年崩。葬泰陵)。

(四 甲寅) 二年十月十七日。永嘉玄觉禅师示寂。
姓戴氏。丱岁出家。博贯三藏精天台止观
圆妙法门。与东阳策禅师偕谒六祖。师至
振锡绕祖三匝。祖曰。夫沙门者具三千威仪
八万细行。大德自何方而来生大我慢。师
曰。生死事大无常迅速。祖曰。何不体取无
生了无速乎。师曰。体即无生了本无速。祖
曰。如是如是。师乃具威仪参礼。须臾告辞。
祖曰。返太速乎。师曰。本自无动。岂有速
耶。祖曰。谁知非动。师曰。仁者自生分别。
祖曰。女甚明得无生之意。师曰。无生岂有
意耶。祖曰。无意谁当分别。曰分别亦非意。
祖曰。善哉善哉。少留一宿。时谓一宿觉。及
回学徒奔萃。著證道歌一篇。梵僧传归天
卷十三 第 589b 页 T49-0589.png
竺。彼皆钦仰目为东土大乘经。又著禅宗
悟修圆旨十篇及观心十门。并盛传于世。

(五 乙卯) 三月八日。玄宗遣礼部郎中张洽。赍诏
诣当阳山。起沙门一行赴阙。行以再命不
许辞赴之。有旨安置光泰殿。帝数访以安
国抚民之要。行启陈无隐。未几永穆公主
出降。诏依太平公主故事优厚发遣。行谏
以为高宗末年唯有一女。所以特加优礼。
而太平竟以骄僣得罪。不应引以为例。帝
纳其言。遽追敕但依常礼。其忠谏多类此。
或谓行优于忆诵。帝一日命出宫籍示之。
行阅毕。令内侍执本对帝复之。不差一字。
帝惊异顾谓左右曰。圣人也。自是频召咨
质佛心之要。行雍容启沃圣眷日隆。天下
之人。以帝从之问道。称为天师焉。

(六 丙辰) 嵩岳元圭禅师示寂。师居岳之庞坞。一
日有异人。峨冠盛服拥卫而至。圭曰。善来
仁者。胡为而至。彼厉声曰。师宁识我耶。圭
曰。吾观佛与众生等吾一目之。岂分别耶。
曰我此岳神也。能生杀于人。师安得一目
我哉。圭曰。吾本不生。汝安能杀。吾视身与
空等。视吾与汝等。汝能坏空与汝乎。使果
能之。吾则不生不灭也。况汝不能。焉能生
杀我耶。神稽首曰。我聪明正直过于馀神。
讵知师有广大智慧。愿授以正戒令我度
世。圭曰。汝既乞戒。即既戒矣。所以者何。
戒外无戒。又奚戒哉。神曰。此理也我闻茫
昧。止求师戒。我身愿为门弟子。圭即张座
秉炉正几曰。付汝五戒。若能即曰能。不尔
卷十三 第 589c 页 T49-0589.png
即曰否。神曰。谨奉教。曰汝能不淫乎。神
曰。亦娶也。曰非谓此也。谓无罗欲也。神
曰能。曰汝能不盗乎。神曰。无乏我也。安有
盗取哉。曰非谓此也。谓飨而福淫不供而
祸善。神曰能。曰汝能不杀乎。神曰。实司其
柄。焉得不杀。曰非谓此也。谓有滥误疑混
也。神曰能。曰汝能不妄乎。神曰。我惟正直。
焉有妄哉。曰非谓此也。谓先后不合天心
也。神曰能。曰汝不遭酒败乎。曰能。曰如上
是为佛戒也。以有心奉持而无心拘执。以
有心为物而无心想身。能如是则先天地
生而不为精。后天地死而不为老。终日变
化而不为动。毕竟寂灭而不为休。悟此则
虽娶非妻也。虽飨非取也。虽柄非权也。虽
作非故也。虽醉非惛也。是谓无心而已。无
心则无戒。无戒则无心。无佛无众生。无汝
亦无我。无汝则孰为戒哉。神曰。我神通去
佛几何。曰汝神通则十句五不能。佛则十
句七能三不能。神竦然辟席曰。可得闻
乎。圭曰。汝能戾上帝东天行而西七曜乎。
曰弗能也。圭曰。汝能夺地祇融五岳而结
四海乎。曰弗能也。圭曰。是谓五不能也。佛
能空一切相成万法智。而不能即灭定业。
佛能知群有性穷亿劫事。而不能化导无
缘。佛能度无量有情。而不能尽众生界。是
谓三不能也。然定业亦不牢久。无缘亦谓
一期。众生界本无增灭。廓无一人能主有
法。有法无主是谓无法。无法无主是谓无
心。如我解佛。亦无神通也。但能以无心通
卷十三 第 590a 页 T49-0590.png
达一切法耳。神曰。我诚浅昧。未闻空义。师
所授戒我当奉行。今愿报慈德效我所能。
师曰。吾观身无物。观法无常。了然更有何
欲。神曰。师必命我为世间事展我神功。使
已发心未发心信心不信心等人目我神踪
知有佛有神有能有不能有自然有非自然
者。师曰。吾无用是为。曰佛亦使龙神护法。
师宁堕叛佛耶。第随意示诲。师不得已曰。
东岩寺之障。莽然无树。北岫有之。然而背
非屏拥。汝能移北树于东岭乎。神曰。既闻
命矣。恐昏夜必有喧动。愿师无骇。即作礼
辞去。使门人送而且观之。见仪卫逶迤如
王者之状。岚霭烟霞纷纶间错。幢幡环佩
凌空隐没。是夕果有暴风迅雷奔云震电。
栋宇摇荡宿鸟惊呼。师谓众曰。无怖神与
我契矣拂旦和霁则北山之松尽移东岭。
森然行植焉。师诫其徒曰。吾没后无令外
知。若为口实人将妖我矣。师伊阙人。姓李
氏。幼岁出家具戒得法于老安国师。寿七
十有三云。

论曰。荆国王文公尝问张文定公曰。去孔
子百年而有孟。轲此后迨孔孟者为。谁何
吾道之寥寥乎。文定沈吟久之曰。有人第
恐过之耳。曰谁耶。文定曰。南岳让嵩山圭
马祖石头丹霞无业。若此类。孔孟之教辔
勒不住。故归释氏矣。文公深肯之。其后张
公无尽闻之叹曰。达人之论也。然嵩山盖
祖庭之旁出者也。其感应超绝说法沛然
如此。则南岳而下的传正续宗师。世教辔
卷十三 第 590b 页 T49-0590.png
勒不住。端可见矣。二三公之谠论。渠不信
夫。

(七) 是岁天竺三藏法师无畏至京师。帝嗣位
之初。一夕梦梵僧谒见。风度环异。及寤追
忆不已。因追画工授以形段。图于殿壁。及
畏至入对。帝熟视盖梦中所见僧也。竦然
异之。馆于西明寺。宁薛诸王皆降礼钦重。
其后秋旱。帝廉知无畏能致龙。遣内使传
诏请雨。畏难之。奏以旱数当然若苦召龙
恐暴物。帝再遣谕旨。人苦秋暑。虽暴风疾
雨适足快意。畏诺之。有司设坛仪华䌽光
丽。畏笑曰。是可以致雨耶。命撤去之。独持
满钵水。以小刀搅之。诵咒语百馀番。即有
微物如蚪龙。从钵矫首水面。顷之复沈。畏
咒遣之。白气自钵腾涌。语诏使曰。速归雨
即至矣。诏使驰出回顾有云如练。自讲堂
盘旋而上。顷刻风雷震电。诏使趋入奏御。
衣巾已透湿。于是震风凌雨。飘荡庐舍。士
民悚惧。弥日而息。又尝霖霪逾时。诏畏
止之。畏于寺捏泥媪五躯。向之作梵语。若
斥骂者即刻而霁。其神验类如此。帝敬之
若神。未几通华言。译虚空藏毗卢遮那苏
悉地羯罗等经十馀部。禅师一行三藏宝
月等参预其事。畏性简静好禅观。每劝学
者习之。累表求还。帝坚留不许。

(八) 是岁广州节度宋璟入曹溪礼祖塔。誓
曰。弟子愿毕世外护大法。祈一祥瑞表信。
言讫微风飘香氤氲袭人。俄而甘雨倾注。
唯遍一寺之内。璟忻跃而去。未几召入。与
卷十三 第 590c 页 T49-0590.png
姚元崇相继执政。世称姚宋为中兴贤相。

(九 辛酉) 朝廷以麟德历署日蚀比不验。诏禅师
一行改撰新历。行受诏推大衍数立术以
应之。较经史所书。气朔日名度数可考者。
皆合而著之。久之道士邢和璞谓太史令
尹愔曰。一行其圣人乎。昔洛下闳造太初
历。尝记曰。八百年后当差一日。必有圣人
出世纠正之。今年期差满。而一行推大衍
数。以纠数家之谬。闳之言不诬矣。愔亦以
为然。行复欲知黄道进退。而太史无黄道
仪。表请创置之。制可。

(十 壬戌) 帝注孝经并制序。

是岁沙门智升。上释教经律论目录凡二
十卷。铨次大藏经典及圣贤论撰。凡五千
四十八卷。自是遂为定数。

(十一 癸亥) 十一年十月癸酉。禅师一行制黄道仪
成。帝自为之铭。诏安武成殿庭以示百官。
其仪准圆天之像。具列宿赤道及周天度
数。注水激轮令其自转。一昼夜而天运周
外络二轮。缀以日月令得运行。每天东行
一周。日西行一度。月行十三度。以十九分
度之二十九转日有馀日月会。三百六十
五转而日周天。以木匮为地平。令仪半在
地下晦明朔望迟速有准。立木人二于地
平。其一前置鼓以候刻。至一刻则自击之。
其一前置钟以候辰。至一辰亦自撞之。皆
于地中略施轮轴。关锁交错相持。当时称
其妙以为神功。无几铜铁渐涩不能自转。
遂藏之于集贤院。
卷十三 第 591a 页 T49-0591.png

是岁改政事堂曰中书门下省。

(十二) ○有登州文登县郭行妻王氏。生女鹤
喙。将丧自言。酬先世尝斋之报以此示人。

(甲子 五七) 沙门牛云者少不慧。因诣台山礼文
殊。初至东台见老人问曰。胡为而来。曰愿
见大圣求聪慧耳。老人曰。文殊居北台尔
往见之。云奉教趋北台。老人亦在彼矣。云
意其即文殊也。遂拜之。老人曰。汝沙门也。
不应礼俗士。云拜不已。老人怜之。为入定
观云前身盖牛也。以尝驰经故获比丘报。
老人起定为云言之。复云。汝性昏迷胸中
有淤肉在。当为汝󰑁去之。因戒云闭目无
辄开。云如约。颇觉老人以󰑁锄其胸。然不
甚楚。少顷心怀开豁顿异往时。及开眸见
老人现身为文殊妙相端严。谓云曰。与汝
聪明竟。云喜跃作礼及起身而文殊隐。云
自是总持辨悟为时导师。以夙因故牛云
称焉。

(十四 丙寅) 日本国沙门。荣睿普照等至于扬州。奉
僧伽黎十领。其上缀以山川异物之状。盖
其国主附之以施中国高行沙门。于时律
师鉴真受其衣。叹外国人有佛种性。欲往
化之。会睿照等亦劝请遂附舶而东。为恶
风飘入鱼蛇等海。以真律行高皆脱祸。既
至日本。彼王预知枉驾迎劳。馆于毗卢遮
那殿。未几请真授归戒。夫人群臣皆以次
禀授。日本自是始有律教。

(十五 丁卯) 三藏菩提流志卒。春秋一百五十有六。流
志南印土国王之子。以让位出家。高宗闻
卷十三 第 591b 页 T49-0591.png
名有诏要之。以垂拱中至京师。凡四十年。
如华严宝积经等。皆出其手。帝及重臣敬
之如生佛。葬日特给卤簿羽仪。塔于龙门
之西原。赐谥曰开元一切遍知三藏。名德
之盛古未有焉。

(十六) 时嵩山破灶堕和上者。不称名氏言行
叵测。初见老安国师。契悟心要隐居嵩山。
山有庙灵甚。殿中唯安一灶。远近祭祀烹
宰无虚日。师领徒入庙。以杖击灶三下云。
咄此灶泥瓦合成。圣从何来。灵从何起。恁
么烹宰物命。又击三下。灶乃倾破堕落。须
臾有一人青衣峨冠。设拜师前曰。我本庙
灶神。久受业报。今蒙师说无生法。得说此
处当生天上。特来礼谢。师曰。是汝本有之
性。非吾强言。神再拜而去。少迁徒众问师。
某等久在和上左右。未蒙指示。灶神得何
径旨。便得生天。师曰。我只向伊道是泥瓦
合成。别无道理为伊。众无语。师良久云。
会么。众云。不会。师曰。本有之性为什么不
会。众僧乃礼拜。师曰。破也破也。堕也堕
也。于是其众皆悟玄旨。后有义丰禅师。举
问安国师。国师叹曰。此子会尽物我一如。
可谓如朗月处空无不见者。只是难凑伊
语脉。丰曰。未审什么人凑他语脉。安曰。不
知者。又僧问。物物无形时如何。师曰。礼即
唯汝非我。不礼即唯我非汝。其僧礼谢。师
曰。本有之物物非物也。所以道若能转物
即同如来。有僧从牛头处来。师曰。来自何
人法会。僧进前叉手绕师一匝而出。师曰。
卷十三 第 591c 页 T49-0591.png
牛头会下不可有此人。僧乃回上边叉手
而立。师云。果然果然。僧却问。应物不由他
时如何。师曰。争得不由他。僧云。恁么即顺
正归原去也。师曰。归原何顺。曰若非和上
几错招愆。师曰。犹是未见四祖时道理。见
后道将来。僧乃绕师一匝而出。师曰。顺正
之道今古如然。又僧侍立次。师曰祖祖佛
佛只说如人本性本心。此外别无道理。会
取会取。僧礼谢。师以拂子打之曰。一处如
是千处亦然。师后不知终。

(十七) 是年十一月己丑。禅师一行寝疾于华
严寺。旧唐史云。帝一夕梦游其寺见一室
绳床竹窗气象萧索。及旦行以疾闻。帝遣
中使候问。使还奏行居处之状。与所梦冥
合。帝叹久之。有旨命京城十大德为行结
坛祈福。既而行疾少间。诏陪驾幸新丰。未
几行疾革。帝亲候问。遂沐浴端坐而逝。
春秋四十有五。帝哭之哀甚。辍朝三日。
有诏伤悼听停龛三七日。与中外赡礼。行
容貌如生。而鬓发日长。帝亲制碑书之于
石。出内库钱五十万建塔铜人原。谥曰大
惠禅师。帝尝从容问国祚几何有留难不。
行曰。銮舆有万里之行。社稷终吉。帝惊问
故不答。退以小金合进之曰。至万里即开。
帝一日发合视之。盖当归少许。及禄山乱
驾幸成都至万里桥。忽悟未几果归。昭宗
初封吉王。而唐以昭宗而灭。故云终吉。有
里媪素供行。而媪一子坐杀人将之刑。媪
悲泣请救。行怜之。令弟子捕生物。得雉
卷十三 第 592a 页 T49-0592.png
豕七。行日藏其一于瓮中。为梵语咒之。七
日北斗尽没。朝廷震惊。太史奏将有变。请
避正殿禳之。帝密以问行。对曰。此无他。盖
妖魔也。凡嗔心坏一切善。慈心降一切魔。
若赐赦天下则妖不能为。帝然之。遂大赦。
媪子由是得免。行日出一豕则一星现。至
七日而斗复如故。其秘术多此类。著易论
十二卷。大衍论二十卷。开元大衍历五十
二卷。七政长历三卷。释氏系录。大衍玄图。
心机算术。括遁甲十六局。六壬连珠歌。六
壬髓经。天一太一经。太一局遁甲经。各一
卷。五音地里经十五卷。宰相李吉甫奉诏
撰一行传一卷。并见唐艺文志。十六年诏
特进张说历官陈玄景等。编次一行所撰
大衍历施用。三月驾幸温汤。道由一行塔
所。帝为驻跸徘徊。令品官诣塔。告以出豫
之意。赐帛五十疋。令莳塔前松柏。其为圣
眷如此。宋史官欧阳文忠曰。自太初至麟
德历。凡二十三家。与天虽近而未密。至一
行则密矣。其倚数立法。固无以易也。后世
虽有改作者。皆依仿而已。沙门道泓者。生
黄州与侍郎张敬之厚善。能言吉凶亡不
明验。尝为中书张说视宅。戒曰。无穿东北
壬隅也。他日见说曰。宅气索然云何。与说
共视隅有三坎丈馀。泓惊曰。公富贵一世
而已。诸子将不终。说惧将平之。泓曰。客
土无气。与土脉不连。譬身疮痏。补他肉
无益也。其后说诸子皆污禄山以斥死。果
如其言。
卷十三 第 592b 页 T49-0592.png

论曰。欧阳文忠公雅嫉吾释。未始略有假
借。独于唐志尊一行大衍之作。而宋景文
于方技篇削一行玄奘等传。而独著道泓
地理之说。或者以为唐浮图行业无足为
二公取者。故止于是而已。夫岂然哉。盖大
衍所以统天时。地理则切于人事。是宜史
笔取也。若吾释之盛莫甚于唐。凡三百年
间。以道德为天下宗师者。不可悉数。欧宋
以为奉异方之教。故讳之而不书。犹春秋
时虽老聃郯子之贤。返不若江人黄人得
书于经。岂亦老氏不足取哉。盖国经之典。
凡礼乐刑政所及贵贱必书。若吾浮图大
绝世累颖脱尘表者。于刑政何与焉。宜其
不参于世典也。由是言之。欧宋黜吾释。其
微意乃所以尊之也。盛哉一行。前膺洛下
闳八百年之谶。当时则明天子跪之称为
圣人。及其制作施于后世。缊天地贯幽
明历数百年而其术益验。果圣与贤耶。
吾弗得而知矣。

(十八 己巳) 初以上生日为千秋节○用大衍历。

是年太师燕国公张说薨。说为唐宗臣。朝
廷大述作多出其手。为文属思精壮。尤善
释典。尝谪岳州而诗益悽婉。时人谓得江
山之助。天下不称姓而曰燕公。著石刻
般若心经序曰。万行起于心。心人之主。
三乘归于一。一法之宗。知心无所得是真
得。见一无不通是玄通。如来说五蕴皆空。
人本空也。如来说诸法空相。法亦空也。
知法照空。见空舍法。二者知见复非空耶。
卷十三 第 592c 页 T49-0592.png
是故定之与慧俱空法中。入此门者为明
门。行此路者为超路。非夫行深般若者。孰
能證于此乎。驸马都尉荥阳郑万钧深艺
之士也。学有传僻书成草圣。乃挥洒手翰
镌刻心经。树圣善之宝坊。启未来之华业。
佛以无依相而说。法本不生。我以无得心
而传。今则无灭。道存文字意齐天壤。国
老张说闻而嘉焉。赞扬佛事题之乐石。又
制法池院二法堂赞并序曰。法池西三归
院二法堂。兹院长老初上禅师所造也。禅
师姓彭氏名知。至性笃孝执亲之丧七日
不食。微言密行志道探玄。究易老庄太一
之旨。善正书。擅钟王品格。其点画婉秀
毫缕必见。如折槁荷磨文石。筋理洒飒
固非人力之所致也。中朝名士山薮高尚
法流开胜远近慕焉。及晚年专意于禅颂。
平生事业脱若遗尘矣。常叹帝王父母许
我出家。雨露生成恩惟一揆。依如来教创
是功德。万一乎献福二宫潜祐七祖。将与
一切咸登道场。于是三归堂以长安元年
辛丑子月望日癸卯立。善法堂以开元
元年癸丑丑月望日戊辰建。禅师母弟仁
婉弟子启疑及沙弥令哲。左右斯业实有
力焉。而作赞曰。敬告诸佛子。一心清净
观。欲求正真道。当从信根入。是佛虚空
相。是法微妙光。定慧不相离。是僧和合义。
人空法亦空。二空亦复空。住心三空宝。是
名三归处。至哉初上人。建立善法堂。彩翠
三世佛。庄严清净眼。能运无碍心。普入于
卷十三 第 593a 页 T49-0593.png
一切。见若不染色。知若不取识。是名真实
见。亦名解脱知。佛观离生灭。诸法等如是。

(十九 壬申) 是岁定五服制。盖出自古。至天后请母
三年。及卢氏驳议有异。开元五年卢履
冰上言。众议纷然。自是卿士之家。孝服
有异。今二十年萧嵩等改修五礼。敕下依
行。五服礼者。一三年服。为父曰斩衰。哀
情至切斩截其心。为母曰齐衰次其父也。
然二十七个月终矣。十二月小祥。二十五
月大祥。二十七月𧝓服。更加一月心丧。服
之终也。齐斩服以缞麻。臣孝于君亦尔。
二期年服。十三个月。为祖父等。三大功。九
月。为叔伯等。四小功。五月。堂兄弟等。五
缌麻。三月。三从兄弟等内外族等。馀如
五服注疏全之。

(二十) 八月壬申朔。三藏金刚智告其徒曰。白
月圆时吾逝矣。至时绕毗卢像顶梵夹退
归寝室跏趺而逝。赐谥灌顶国师。敕中书
杜鸿渐撰纪德碑。智西域人。本王种。出家
从龙智阿阇黎传密教及来东土初达南
海。广州节度闻于朝。有旨驿驰赴阙入见。
帝大悦。馆于大慈恩寺。未几夏旱。诏智祈
雨智结坛图七俱胝像。约开眸即雨。阅
三日像果开眸。有物自坛布云弥空。斯须
而雨。帝特降诏褒美。明年辞游雁门不允。
遂迁荐福寺。为人语默兴居容止凝粹。喜
愠不形于色。见者莫测其涯。所至必结灌
顶道场。弟子不空传其教。初不空事智。智
授以梵本悉昙章及声明论。不逾旬而诵
卷十三 第 593b 页 T49-0593.png
之。智奇其骏。引入金刚道场。以掷花验之。
智以为胜己。不空因求瑜伽五部。智未之
许。不空拟入天竺求之。智一夕梦京城佛
像皆东行。及寤以诘不空。空启以西游意。
智曰。汝有授道之资。吾何靳哉。即授以
五部及毗卢遮那经苏息轨范。及智没不
空奉遗教游天竺增广其学。

是岁禅师义福卒。旧唐史云。福得法于神
秀禅师。初止蓝田化感寺。处方丈之室。二
十馀年未尝出宇之外。尝随驾幸东都。蒲
号二州刺史及官吏士民皆赍幡华迎之。
所在涂路充塞。及卒有旨。赐号大智禅师。
葬伊阙之上。送者数万人。中书严挺之为
制碑。初神秀虽德行为禅门之杰得帝王
钦重。而未尝聚徒开堂传法。至义福普寂。
始于京城传教。二十馀年人皆仰之。

(二十二 癸酉) 恒州刺史韦济奏。方士张果有长年秘
术。自言数百岁矣。则天尝召之。果徉死不
赴。今复见之。帝闻遣中书侍郎徐峤赍玺
书迎之。果至。帝闻其变化不测而疑之。时
邢和璞者。善算。能知人寿夭。帝令。算果。懵
然莫知其甲子。又有师夜光者。善视鬼。帝
召果与之密坐。令夜光视之。夜光不能见。
帝闻饮菫汁无苦者真奇士。会天寒以菫
汁赐之。果饮三卮醺然如醉。顾左右曰。非
佳酒也。倾之取镜视齿则尽燋黑。命左右
取铁如意击齿堕尽。更出神药傅其龂寝。
顷之齿复粲然如故。帝始信之。将妻以公
主。果预知苦辞获免。后恳辞归山。下制曰。
卷十三 第 593c 页 T49-0593.png
恒州张果先生游方之外者也。迹造高尚
深入窈冥。早浑光尘应诏城阙。莫详甲子
之数。且谓羲皇上人。问以道枢尽会宗极
今特行朝礼。爰升宠命可银青光禄大夫。
号通玄先生。其年果入恒山。后不知终。

(二十三 乙亥) 二十三年三藏无畏卒。春秋九十有九。
诏鸿胪丞李现监护丧事。塔于龙门之西
山广化寺。藏其全身。畏本释种。甘露饭王
之后。以让国出家。道德名称为天竺之冠。
所至讲法必有异相。初在乌茶国演遮那
经须臾众会咸见空中有毗卢遮那四金
字各寻丈排列。久之而没。又尝过龙河。
一托驼负经没水。畏惧失经。遽随之入
水。于是龙王邀之入宫讲法。不许。彼请坚
至。为留三宿而出。所载梵夹不湿一字。其
神异多类此。

(二十四) 是岁。三藏不空于师子国从普贤阿阇
梨求开十八会金刚灌顶及大悲胎藏建坛
之法。其王一日调象。俄而群象逸。莫敢禦
之者。不空遽于衢路安坐。及狂象奔至。见
不空皆顿止跪伏。少顷而去。由是举国神
敬之。

论曰。自大教东流。诸僧间以神异助化。是
皆功行成熟契彻心源。自觉本智现量发
圣。绝非咒力幻术所致也。殆自东晋尸利
密已降。宣译秘咒。要其大归。不过祀鬼神
驱邪妄为人禳灾释患而已。其间往往不
无假名比丘目外国来挟术惊愚。有所谓罗
汉法者。正公[序-予+(林/骨)]邪术下劣之技。亦犹道家
卷十三 第 594a 页 T49-0594.png
雷公法之类也。兹岂高道巨德弘禅主教
者齿哉。及开元中西域金刚智无畏不空
三大士。始传密教。以玄言德祥开佑至尊。
即其神功显效几与造化之力均焉。故三
大士虽宏密教。抑本智现量发圣与。尝
慨资治通鉴称。贞观中有僧自西域来。善
咒术能令人立死。复咒之使苏。太宗择飞
骑中壮者试之。皆如其言。因以问傅奕。奕
曰。此邪术也。臣闻邪不干正。请使咒臣必
不能行。帝命僧咒奕。奕初无所觉。须臾僧
忽僵仆。若为物所系。遂不复苏。此恐好
事者曲为之辞。何则若使果有是。则僧非
真僧咒非真咒。正谓邪术耳。固不足以张
吾教之疵也。矧万万无此理。向使彼能自
西域远至长安厥术能死人而复苏。乃不
暇自卫其身。对常人无故而僵死。虽儿童
莫之信也。又当是时三大士者虽俱未至。
若京城大德僧惠乘玄琬法琳明赡诸公。
其肯坐视绝域伪僧破坏教门。不请峻治
乃留帝命傅奕辨耶。佛制戒律。虽春蹊生
草犹不许比丘践之。恐害其生。况说断人
命咒传于世乎。故予谓好事者曲为之辞
断可见矣。

(二十五 戊寅) ○始建置州学。

二十六年。沙门法秀者。梦异僧劝置袈裟
五百领。施回向寺僧。既觉叹异。遂乞丐造
之。然遍访所谓回向寺者。咸无得焉。一日
道逢一僧。逆而问曰。托置袈裟今成未。秀
曰。成矣。僧曰。吾导女入回向寺。女可裹粮
卷十三 第 594b 页 T49-0594.png
载燧从吾以往。秀曰诺。翌日随之入终南
山。行二日。至深绝处。所见唯云物掩苒嵓
洞崎岖。进遇石坛共止其上。僧命秀钻燧
出火。炷香望层霄拜之。忽云开见崖半有
朱门高耸刹幡飞扬。秀忻然与之攀跻而
上。渐闻午梵清圆钟磬交作。须臾望见其
寺。有额曰回向。其僧即趋而入。命阍者授
秀馆。因具仪谒上方老宿。次见诸僧皆奇
伟雍穆相劳问。明日秀出袈裟遍寺施之。
老宿谢毕携秀入一空房。呼侍者取尺八。
俄顷侍者持玉箫至。老宿曰。此唐天子旧
居之室也。向在此好声乐。故降为人主。久
当复归。秀止再宿不得留。老宿授与玉箫
并袈裟。嘱曰。持归献唐天子。即遣僧送秀
出寺。行未远回望而云雾四合。秀慨叹而
还。诣阙表上所寄。帝览之。因取玉箫调弄。
宛如夙御焉。其后燕沈香亭诏李白为辞。帝
吹玉箫杨妃起舞。欢甚疑飘摇而仙去(旧唐史)

(己卯) ○封孔子文宣王(衣衮冕南面十哲坐图七十二贤庙壁)

(二十六 庚辰) 长者李通玄唐宗子也。开元二十八年
顺世。长者以七年至太原盂县。有高仙奴
者。识其为大贤。馆之斋中。每旦唯服枣十
颗柏叶饼如七大者一枚。终日濡毫临纸。
未尝接人事。如是三稔。迁马氏古佛堂侧。
筑土室以居。尽日危坐而已。阅十年忽囊
负经书而去。行二十里。偶一虎当途驯伏。
玄抚之曰。吾将著论释华严经。能为择栖
止处不。即以经囊负其背而随之至神福
山原下土龛之前蹲驻玄取其囊置龛中。
卷十三 第 594c 页 T49-0594.png
虎即妥尾而去。其龛莹洁广六七肘。圆转
上下称之。盖天设以卑有道。非人力所为
也。长者著论之夕。心穷玄奥口出白光。以
代灯烛。于时忽有二女子。容华绝世皆可
笄年。衣布衣俱以白巾幪首。日为长者汲
泉炷香奉纸墨。每于卯辰之间。辄具净馔
置长者前。斋毕彻器则引去莫测所之。如
是五载。至长者著论毕。遂灭迹不见。长者
美髭髯朗眉目。丹唇紫肥。冠桦皮衣麻衣。
长裙博袖散腰徒跣而行。放旷人天靡所
拘执。尝一日出山。遇里人高会燕乐。长者
就语之曰。汝等好住。吾将归矣。众惊其去
有送入山者。至龛而谢遣之。即于是夕烟
云凝布嵓谷震荡。有二白鹤翔空哀唳。其
馀飞走悲呜满山。翌日里人共往候之。则
已端坐示寂于龛中。寿九十有五。华严论
四十卷决疑论四卷。会释二卷。十门玄义
排科释略及缘生解迷十明论各一卷。十
玄六相普贤行愿华严缘观偈赞诗赋等。里
人聚于方山逝多兰若。大历中沙门超广
始获之。遂行于世。

(二十七) 十二月。青原行思禅师示寂。吉州安城
人也。姓刘氏。幼年出家。初见六祖。问当何
所务即不落阶级。祖曰。汝曾作什么。师
曰。圣谛亦不为。祖曰。落何阶级。师曰。圣
谛尚不为。何阶级之有。祖深器之。及居青
原。有沙弥希迁者。见师。师云。子何方而
来。曰曹溪。师曰。将得什么来。曰未到曹溪
亦不失。师曰。恁么则用去曹溪作什么。曰
卷十三 第 595a 页 T49-0595.png
若不到曹溪争知不失。迁问。曹溪还识和
尚不。师曰。汝今识吾不。曰识又争识得。
师曰。众角虽多一麟足矣。他日又问迁。汝
什么处来。曰曹溪。师乃竖起拂子云。曹溪
还有这个么。曰非但曹溪。西天亦无。师
曰。子莫曾到西天不。曰若到即有也。师
曰。未在更道。曰和尚也须道取一半。莫全
靠学人。师曰。不辞向汝道。恐已后无人承
当。又令迁往南岳和尚处下书曰。汝达书
了速回。吾与汝个鈯斧子住山。迁至彼未
呈书。便问。不重己灵不求诸圣时如何。让
曰。子问太高生。何不向下问。迁曰。宁可
永劫沈轮。不慕诸圣解脱。让便休。迁回。
师问。子返甚速。书达不。迁曰。信亦不通。
书亦不达。师曰。作么生。迁举前话了便云。
去时蒙和上许鈯斧子。便请。师垂下一足。
迁礼谢。辞往石头。即石头和上是也。及是
师既归寂。门人咸尊为七祖焉。

(二十八) 时京都兴唐寺禅师普寂卒。旧唐史
云。寂生河东马氏。少时遍寻高僧学经律。
师事神秀凡六年。秀奇之。尽以道授之。秀
入京因荐与则天。得度为僧。秀殁天下好
释氏者咸师事之。中宗闻其高行。特下制
令代神秀统其法众。开元十三年有旨移
寂于都城居止。时王公士庶争来礼谒。寂
严重少言。来者难见其和悦之容。远近尤
以此重之。及卒凡京城士庶曾谒见者。皆
制弟子之服。有敕赐号大照禅师。葬日河
东尹裴宽及其妻子并衰麻列于门徒之
卷十三 第 595b 页 T49-0595.png
次。士庶倾城哭送市易几废。

(壬午) 改天宝。

(二十九) 九月。太子詹事严挺之卒。少有风操
累登显用。皆著声绩。天下引领望其为相。
帝亦知其贤。欲遂相之。晚为李林甫所抑。
郁郁不得逞至是预为墓志曰。天宝元年
挺之自绛州刺史抗疏陈乞。天恩允从许
养疾归间。兼授太子詹事。前后历三十五
官。每承圣恩常忝奖擢。不尽驱策驽蹇。何
阶仰答鸿造。春秋七十无所展用。为上士
所悲。其年九月寝疾于洛阳之私第。以某
月某日葬于大照和上塔次之西礼也。尽
忠事君叨载国史。勉拙从事或布人谣。陵
谷可以自纪。文章焉用为饰。初挺之师事
大照禅师惠义。深明释典。及遗葬大照塔
次。示不忘其德。见旧唐史。

(三十 癸未) 帝遣中使杨庭光入司空山采常春藤。
光因诣无相寺问本净禅师曰。弟子慕道
斯久。愿和上慈悲略垂开示。师曰。天下禅
宗硕学咸会京城。天使足可启决。贫道猥
山傍水无所用心。杨再拜。师曰。天使休礼
贫道。天使为求佛耶。问道耶。曰弟子昏昧。
未审佛之与道其义云何。曰若欲求佛即
心是佛。若欲会道无心是道。曰云何即心
是佛。曰佛因心悟心以佛彰。若悟无心佛
亦不有。曰云何无心是道。曰道本无心。无
心名道。若了无心。无心即道。庭光跪受。回
阙具以山中所遇闻奏。即敕庭光赍诏起
师。以是冬十二月到京安置白莲亭。明年
卷十三 第 595c 页 T49-0595.png
正月上元日。追两街名僧硕学赴内道场。
共师阐扬佛理。有远禅师者。问如禅师所
见以何为道。师曰。无心是道。远曰。道因心
有。何得言无心是道。师曰。道本无名。因心
名道。心名若有。道不虚然。穷心既无。道凭
何立。二俱虚妄总是假名远曰。禅师见有
身心是道以否。师曰。山僧身心本来是道。
远曰。适言无心是道。今又言身心本来是
道。岂不相违。师曰。无心是道。心泯道无。
心道一如。故言无心是道。身心本来是道
道亦本是身心。身心本既是空。道亦穷源
无有。远曰。观禅师形体甚小。却会此理。师
曰。汝只见山僧相不见山僧无相。远曰。请
禅师于相上说出无相师曰。净名经云。四
大无主身亦无我。无我所见与道相应。大
德若以四大有主是我。若有我见穷劫不
可会道也。远惭汗而退。如远者又七人往
复论道。师皆纵口词辩倾注。帝及四众莫
不称善而罢。

(三十一 甲申) 三年南岳怀让禅师示寂元和中名儒
张正甫制其碑曰。天宝三载观音大师终
于衡岳。春秋六十八。僧腊四十八。元和十
年故大师弟子道一之门人曰惟宽怀晖。
感尘劫遽迁塔树已拱。惧绝故老之口将
贻后学之忧。丕若贻谋思扬祖德。乃列景
行托于废文。强名无迹以慰乎罔极之思。
曰自腾兰演教于此土也殆将千岁。达磨
传心至六叶也分为二宗。不阶初入顿入
佛慧。曹溪教旨于是乎传。弘而信之观音
卷十三 第 596a 页 T49-0596.png
其人也。大师讳怀让。京兆杜氏。其先因家
安康。即为郡人。髫年骏发聪悟绝众。群
言所涉一览无遗。居常而未或好弄。在丑
而不可亵近。尝默观止水。因而顾影。形
仪颙若宛在镜中。三反厥像如初。沛然而
心乎独得。还步未辍。闻于空中曰。佛法
津梁俟子而大。既应付嘱。尔盍勉之。乃深
割爱线亟从剃落。以荆土律藏之微密也。
大士智京在焉。摄衣从之。既进而仪法峻
整冠于等辈。以嵩岳禅之泉海也。长安长
老在焉。稽首咨之。既授而身心自在超出
尘垢。厌离文字恩会宗元。周法界以冥
搜。指曹溪而遐举。能大师方弘法施学者
如归。涉其藩阃者十三焉。跻其堂室者又
十一焉。师以后学弱龄分于末席。虚中而
若无所受。善闭而唯恐有闻。能公异焉。置
之座右。会一音吹万有。衍方寸弥大千。同
焉而友畅。异焉而吻合。同受秘印因为宗
师。乃陟武当穷栖十霜朅来衡岳终焉是
托般若胜概。有观音道场。宴居斯宇。因以
为号。或微言析理。辩士顺风而杜其口。或
杖屦将撰。山灵借留而现于梦。远自梁益
近从荆吴。云趋影附风动川至。灵山圣会
古今一时。至矣哉未始闻也。一公见性同
德。弘教钟陵郁为名家。再扬木铎而施及
宽晖。继传心灯共镇国土。乃追琢琬琰揭
于故山。扬其耿光以示来劫。其受法弟子
亦序列于左。式明我教之有开焉。

(三十二 乙酉) ○立杨太真为贵妃矣○道士吴筠。是
卷十三 第 596b 页 T49-0596.png
年诏见于大同殿。帝问道要。对曰。深于道
者无如老子五千文。其馀徒丧纸扎耳。复
问神仙治鍊法。对曰。此野人事。积岁月求
之。非人主宜留意。筠每陈皆名教世务。以
微言讽天子。天下重之。沙门嫉其见遇而
高力士素事佛共短筠于帝。筠知不得留
辞还山。下诏为立道馆。后徙茅山由会稽
剡中卒。初筠见恶于力士而斥。故其文深
诋释氏。议者讥其背向。时浙西观察使陈
少游。大恶筠所为。因命法师神邕著论折
之。邕著翻迷论以订其妄。筠论遂废。给事
中窦绍。见邕论叹曰。邕可谓尘外摩尼论
中师子。

(三十三 丙戌) 五月制天下度僧尼。并令祠部给牒。
今谓之祠部者。自此而始也。

(三十四 ) 是岁不空三藏自西域还。诏入内结
坛为帝灌顶赐号智藏国师。时方士罗思
远者。以术得幸。有旨令与不空验优劣。他
日会于便殿。思远持如意向之言论次。不
空就取如意投诸地。令思远举之。思远饶
力不能举帝拟自取。不空笑曰。三郎彼如
意影耳。即举手中如意示之。思远钦服而
罢。不空凡祈祷必张绣座。手持木神诵
咒掷之。神自立于
座。四众环视必见其神目吻瞬动。所祷
虽造化之功可夺。朝野奉之如佛焉。是年
凤凰现。

(辛卯) 世尊示灭一千七百年矣。

(三十五 壬辰) 润州鹤林寺径山大师玄素卒。左补阙
卷十三 第 596c 页 T49-0596.png
李华制碑。其略曰。呜呼菩提位中六十一
夏。父母之生八十五年。赴哀泣者可思量
否。至有浮江而奠望寺而哭。十里花雨四
天香云。幡幢盖网光蔽日月。以其月二十
一日。四众等号捧全身建塔于黄鹤山西
原。象法也。州伯邑宰执丧师之礼率申哀
慕。江湖震悼。曩于寺内移居高松互偃。涅
槃之夕猗桐双枯。虎狼哀号声破山谷。人
祇惨恸天地晦冥。及发隐登原风雨如扫。
慈鸟覆野灵鹤徊翔。有情无情德至皆感。
门人法镜法海。亲奉微言缮崇龛座。菩萨
戒弟子故吏部侍郎齐翰。故刑部尚书张
均。故江东采访使刘日正。故广东都督梁
升。故润州刺史徐峤韦昭理。故给事中韩
延赏。故御史中丞李丹。道流人望莫盛于
此。弟子尝闻道于径山。犹乐正子春之于
夫子也。洗心瞻仰天汉弥高。镜公门人悟
甚深者。大理评事杨诣过去圣贤诸功德
藏。志之所至无不闻知。鲁史从告。况乎传
信。其文曰。浊金清镜在尔销鍊。磨之莹之
功至乃见。膏渍注然光明外遍。阳升律应
草木皆变。启迪瘖瞽唯吾大师。息言成教
舍法兴悲。辰极不动风波自移。境由心寂
道与人随。沓然玄默湛入无为。性本非垢
云何净除。身心宴寂大极沦胥。内光无尽
万境同如。甘露正味琉璃妙器。遍施大千
无同无异。度未度者化周缘备。道树忽枯
涅槃时至。我生无灭随世缘因。吉祥殿上
应化诸天。寂寂灵塔滔滔逝川恒沙劫坏
卷十三 第 597a 页 T49-0597.png
智月常圆。

(三十六 癸巳) 西蕃寇围凉州。帝命三藏不空祈阴兵
救之。空诵仁王密语数番。有神介冑而至。
帝亲见之。问曰。神谓谁。空曰。北方毗沙门
天王长子也。空诵密语遣之。数日凉州捷
报。有神兵至威武雄盛。贼畏惧卷甲而去。
帝悦诏天下。军垒皆立毗沙门天王祠。

(三十七 甲午) 左溪玄朗法师卒。朗如意中得度。就
会稽叩宗法师商略律部依恭禅师研究心
法行头陀教。初南岳惠文禅师。悟法华宗
旨以授惠思禅师。思授天台智顗。顗授章
安灌顶。顶授缙云智威。威授东阳惠威。朗
奉事东阳尽传其道。重山深林怖畏之地。
独处岩穴凡三十年。宴坐左溪。因以为号。
每曰。泉石可以洗昏蒙。云松可以遗身世。
吾以此始亦以此终。建立精舍约而不陋。
跪忏其间。奉观音上圣。愿生兜率亲近弥
勒。心不离定口不尝药。或衣弊食绝。布纸
而绽掬泉而斋。如缯纩之温。如滑甘之饱。
或问。万行俱空云何苦行。答曰。本无苦乐
妄习为因。众生妄除我苦随尽。又问。山水
自利如聚落何。对曰。名香挺根于海岸。如
来成道于雪山。未闻笼中比夫寥廓也。一
日告门人曰。吾五印道成万行无得。戒为
心本。尔等师之。言讫而逝。春秋八十有二。
弟子神邕玄净法灯消辩湛然等数十人传
其教。补阙李华志其碑阴。略曰。禅师诲人
匪勌。谓不待众。一郁多罗四十馀载。一尼
师坛终身不易。食不重味居必遍厦。非披
卷十三 第 597b 页 T49-0597.png
阅圣教。不空然一烛。非瞻礼尊仪。不虚行
一步。其微细修心。皆循律法之制。是以远
方沙门邻境耆宿拥室填门。

(三十八) 若冬旸夏阴不召而自至也。其后翰
林梁肃。深得台教之旨趣。尝著天台法门
议曰。修释氏之训者务三而已。曰戒定慧。
斯道也始于发心成于妙觉。经纬于三乘。
导达于万行。而能事备矣。昔法王出世由
一道清净。用一音演法。机感不同所闻益
异。故五时五味半满权实偏圆小大之义。
播于诸部粲然殊流。要其所归无越一实。
故经曰。虽说种种道。其实为佛乘。又曰。开
方便门示真实相。喻之以众流入海。标之
以不二法门。自次两得同诣秘密。此教之
所由作也。洎鹤林灭而法网散。神足隐而
宗涂异。各权所得互为矛盾。更作其中。或
三昧示生四依出现。应机不等持论亦别。
故摄论地持成实唯识之类。分路并作。非
有非空之谈。莫能一贯。既而去圣非远。其
风东扇。说法者桎梏于文字。莫之自解。习
禅者虚无其性相。不可牵复。是此者非彼。
未證者谓證。慧解之道流以亡反。身口之
事荡而无章。于是法门之大统。或几乎息
矣。既而教不终否。至人利见。惠闻惠思或
跃相继。法雷之震未普。故木铎重授于天
台大师。大师像身子善现之超悟。备帝尧
大舜之休相。相赞龙树之遗论。从南岳之
妙解。然后用三种止观。成一事之因缘。括
万法于一心。开十乘于八教。戒定慧之说。空
卷十三 第 597c 页 T49-0597.png
假中之观。坦然明白可举而行。是故教无
遗法。法无弃人。人无废心。心无择行。行有
所證。證有其宗。大师教门所以为盛。故其
在世也。光照天下为帝王师范。其去世也。
往来上界为慈氏辅佐。卷舒于普门示现
降德。为如来所使。阶位境智盖无得而称
焉。于戏应迹虽往微言不坠。习之者犹足
以抗折百家昭示三藏。又况闻而能思。思
而能修。修而能信。信而不已者欤。斯人也
虽曰未證。吾必谓之近矣。今之人正信者
鲜。启禅关者或以无佛无法何罪何善之
化。化中人已下。驰骋爱欲之徒。出入衣冠
之类。以为斯言且不逆耳。故从其门者若
飞蛾之赴明烛。破块之落空谷。殊不知坐
致燋烂。而莫能自出。虽欲益之而实损之。
与夫众魔外道为害一揆。由是观之。此宗
之大训。此教之旁济。其于天下为不侔矣。
自智者传法。五世至今湛然大师中兴其
道。为予言之如此。故录之以系于篇。

(三十九) 是岁鲁山令元德秀卒。德秀字紫芝。
河南人。少孤事母孝。举进士不忍去左右。
自负其母至京师。母亡庐墓侧。刺血写佛
经数千言。绝笔感异香。芬馥弥日而息。食
不盐酪藉无茵席。调南和尉。德秀不及亲
在而娶。不肯婚。人以为不可绝嗣。答曰。兄
有子先人得祀。吾何娶为。初兄子襁褓丧
亲。无资得乳媪。德秀自乳之数日涌流。能
食乃止。家苦贫求为鲁山令。岁满笥馀一
缣驾柴车还。爱陆浑佳山水。乃定居。家无
卷十三 第 598a 页 T49-0598.png
仆妾。岁饥或日一爨。嗜酒陶然鼓琴以自
娱。房琯每见德秀。叹息曰。见紫芝眉宇。使
人名利之心都尽。苏源明尝语人曰。吾不
幸生衰俗。所不耻者识元紫芝也。及卒家
唯枕履箪瓢而已。族弟元结哭之恸。或曰。
子哭过哀礼与。结曰。若知礼之过而不知
情之至。大夫弱无固壮无专老无在死无
馀。人情所耽溺喜爱可恶者。大夫无之。生
六十年。未尝识女色。视锦绣未尝求足。苟
辞佚色。未尝有十亩之地十尺之舍十岁
之僮。未尝完布帛而衣具五味而餐。吾哀
之以诫荒淫贪佞绮纨粱肉之徒耳。

论曰。凡诸史杂传。俱未有卓行篇。唐史特
设此题。载元鲁山数人而已。观鲁山行己
之操及其弟元结所称。俨然一高僧耳。寘
唐史数千人中。遂崭然杰出。顾不美哉旧
史称。其居母丧刺血写佛经数千言。绝笔
感异香。芬馥弥日而息。而新史削之。夫鲁
山居丧所为出乎至诚。宋景文何嫌而削
之。若谓恶求福于佛。佛固未尝邀鲁山。鲁
山自为之而不疑。何佛之嫌。若以身体发
肤受之父母不应毁。则乳亦妇人之事。非
男子有也。鲁山尚能出乳以食兄之子。独
不当以血为母写经何也。景文深存名教。
然君子百行殊涂同归。奚必靳靳然以儒
释歉哉。

(四十 乙未) (○安禄山请以蕃将三十二人代汉将。十一月反。兵十五万发范阳陷东都)

(丙申) 肃宗亨改至德元载(玄宗第三子。禄山反。玄宗幸蜀。权立太子于凤
翔。因即位。李泌为相。郭子仪李光弼为平安禄山史思明之乱。帝年五十二崩葬建陵。在位七年)。
卷十三 第 598b 页 T49-0598.png

(四十一) 五月。逆贼安禄山陷长安。玄宗幸蜀。
或谓车驾入蜀之初。有守臣与禄山偕反
者。其人曾为阆守。有画像在路次。玄宗
忽见之不胜大怒。命侍臣。以剑斩像首。其
人时在陜西。不觉其首无故忽堕于地。及
是驾至成都渡万里桥。悟一行金合当归
之谶。于是洗然忘忧云。

秋七月。皇太子即位于灵武。是为肃宗。旬
日诸镇节度兵至者数十万。乃以房琯为
相。兼元帅讨贼。未几为禄山所败。于时寇
难方剡。或言宜凭福祐。帝纳之引沙门百
馀人。行宫结道场。朝夕讽呗。帝一夕梦
沙门身金色诵宝胜如来名。以问左右。或
对曰。贺兰白草谷有新罗僧名无漏者。常
诵此佛颇有神异。帝益讶之。有旨追见无
漏。固辞不赴。寻敕节度郭子仪谕旨。无漏
乃来见于行在。帝悦曰。真梦中所见僧也。
既而三藏不空亦见于行宫。帝并留之托
以祈禳。

(四十二 丁酉) 正月。安禄山子庆绪使李猪儿。弑禄
山而自立。九月副元帅郭子仪破安庆绪复
京师。十月帝至自灵武。十二月太上皇至
自西蜀○未几于内禁立道场。讲诵赞呗
甚严。宰相张镐谏曰。天子之福要在养人。
以一函宇善风俗。未闻区区佛事能致太
平。愿陛下以无为为心。不以小乘扰圣虑。
帝不纳。寻敕五岳各建寺妙。选高行沙门
主之。听白衣能诵经五百纸者度为僧。或
纳钱百缗请牒剃落。亦赐明经出身及两
卷十三 第 598c 页 T49-0598.png
京平。又于关辅诸州纳钱度僧道万馀人。
进纳自此而始。改乾元复称年○史思明
杀安庆绪复反。

(四十三 戊戌) 是岁新罗僧无漏示寂于右閤门。合掌
凌空而。立足去地尺许左右以闻。帝惊异
降跸临视。得遗表乞归葬旧谷。有诏护送
旧居建塔。至怀远县下院。辄举不动。遂以
香泥塑全身。留之下院。

(四十四 己亥) 是岁遣使诣韶州曹溪。迎六祖能大师
衣钵。入内供养。诏南阳惠忠禅师赴阙。忠
越州诸暨人。自受曹溪心印。居南阳党子
谷中。凡四十年。足不下山门。尝示众曰。禅
宗学者应遵佛语一乘了义契自心源。不
了义者互不相许。如师子身虫。夫为人师
若涉名利别开异端。则自他何益。如世大
匠斤斧不伤其手。香象所负非驴所堪。及
是赴诏。初安置千福寺。一日帝问。如何是
十身调御。忠起身而立曰。会么。帝曰。不会。
忠顾左右云。与老僧过净瓶来帝又问。如
何是无诤三昧。答曰。檀越踏毗卢顶上行。
帝曰。此意如何。忠曰。陛下莫认自己清净
法身。帝益不晓。于是斋沐别致十问其一
曰。见性已后用布施作福否。忠对。无相而
施合见性。二曰。日夕作何行业合得此
道。忠答。无功而修合此道。三曰。或有病难
将何道理修行抵拟。忠对。无功而修了业
本空得不动转。四曰。临终时作么生得清
凉自在无疑。忠以努力自信道为对。五曰。
烦恼起时将何止息。忠以本心湛然烦恼
卷十三 第 599a 页 T49-0599.png
回归妙用。六曰。见性已去用持戒念佛求
净土否。忠对。性即是佛性即是净土。七曰。
舍此阴了当生何处。忠以无舍无生自在
生为对。八曰。临终时有华台宝座来迎可
赴否。忠以不取相为对。九曰。作么生得神
通以佛国。忠以见性如贫得宝如民得王
对。十曰。只依此本性修定得作佛否。忠对。
定得作佛佛亦无相。无得乃为真得。前十
对皆广有其辞。今约科目为对耳。帝由是
凝心玄旨。

(四十五) 三月己丑。诏天下州郡各置放生
池。冬十月升州刺史颜真卿。撰有唐天
下放生池碑铭并序曰。皇唐七叶我乾元
大圣光天文武孝感皇帝陛下。以至圣之
姿。属艰虞之运。无少康一旅之众。当禄
山强暴之初。乾巩劳谦励精为理推诚而
万邦胥悦。克己而天下归仁。恩信侔于四
时。英威达于八表。功庸格天地。孝感通神
明。故得回纥奚霫契丹大食循蛮之属扶
服万里决命而争先。朔方河东平庐河西
陇右安西黔中岭南河南之师虓阚五年
椎锋而效死。摧元恶如拉朽。举两京若拾
遗。庆绪遁逃。已蒙赤族之戮。思明跧伏。行
就沸鼎之诛。拯已坠之皇纲。据再安之宗
社。迎上皇于西蜀。申子道于中京。一日三
朝。大明天子之孝。问安侍膳。不改家人之
礼。蒸蒸然翼翼然。真帝皇之上仪。诰誓所
不及已。历选内禅。生人以来。振古及随未
有如我皇帝者也。而犹妪煦万类忧勤四
卷十三 第 599b 页 T49-0599.png
生。乃以乾元二年岁次己亥春三月己丑。
端命左骁卫右郎将史元琮中使张廷玉。
奉明诏布德音。始于洋州之兴道。洎山南
剑南黔中荆南岭南浙西诸道。迄于升州
之江宁秦淮太平桥。临江帝郭上下五里。
各置放生池。凡八十一所。盖所以宣皇明
而广慈爱也。易不云乎。信及豚鱼。书不云
乎。洎鸟兽鱼鳖咸若。古之聪明睿智神武
而不杀者。非陛下而谁。昔殷汤克仁。犹存
一面之纲。汉武垂惠。才致衔珠之答。虽流
水救涸宝胜称名。盖事止于当时。尚介祉
于终古。岂我今日动者植者水居陆居。举
天下以为池。罄域中而蒙福。乘陀罗尼加
持之力。竭烦恼海生死之津。揆之前古曾
何髣髴。微臣职忝方面。生丁盛美受恩寖
深。无以上报。谨缘皋陶奚斯歌虞颂鲁之
义。述天下放生池碑铭一章。虽不足雍容
圣明万分之一。亦臣之精恳也。碑铭不录。

(四十六 庚如) 改上元。

(辛丑) 尚书左丞王维卒。维字摩诘。临终无病。
遗亲故书数幅。停笔而化。工草隶善画。名
盛于开元天宝间。豪英贵人虚左以迎之。
宁薛诸王待以师友画思入神。至山水平
远云势石色。绘工以为天机所到非由学
致也。客有以按乐图示者。无题识。维曰。此
霓裳第三叠最初拍也。客未然。引工按曲
乃信。与弟缙皆笃志奉佛。食不荤血。衣不
文䌽。别墅在辋川地奇胜。有华子冈欹湖
竹里馆柳浪茱萸[洉-口+ㄒ]辛夷坞。与裴迪游其
卷十三 第 599c 页 T49-0599.png
间赋诗相酬为乐。丧妻不娶。孤居三十年。
母丧表请以辋川第施为佛祠。

(四十七 壬寅) 改宝应。四月庚戌。楚州龙兴寺尼真
如恍若有人接之。升天见天帝。帝授以十
三宝。谓真如。曰中国有灾。宜以第二宝镇
之。甲子楚州刺史崔侁奉表献于朝。其一
曰。玄黄天符(形如笏。长八寸阔二寸。黄玉也。有文云辟兵后)。二曰玉鸡
(毛文悉备白玉也)。三曰谷璧(径六寸粟粒自然白玉也)。四曰西王母环
二枚(径七寸白玉也)。五曰碧色宝(圆而有光)。六曰如意珠(形如
卵光如月)。七曰红靺鞨(大如巨粟)。八曰琅玕珠二枚(长二寸)。
九曰玉玦(如环四分缺其一)。十曰玉印(有文如鹿以印物则鹿形著)。十
一曰。皇后采桑钩(长六寸形如箸屈。其末色如金又如银)。十二曰
雷公斧(长二寸阔二寸)。十三曰(史失其名)帝览之大悦。以置
日中则白气属天。名之曰定国宝。帝以献
自楚州。即皇太子始封之国。又闻中原有
灾。宜以第二宝镇之。遂诏皇太子摄政事。
大赦天下。

五月太上皇崩。年七十有八。帝自春至夏
多不豫。及太上皇崩。哀感号恸致疾。相距
十四日而崩。年五十四。皇太子即位。是为
代宗。
佛祖历代通载卷第十三
卷十三 第 600a 页 T49-0600.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