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二十
卷二十 第 1a 页 WYG0818-0305a.png
钦定四库全书
 珊瑚网卷二十
            明 汪砢玉 撰
 法书题跋
  古拓王右军书乐毅论石本
旧传乐毅论乃羲之亲书于石其他皆纸素所传唐太
宗裒聚二王墨迹惟乐毅论是石本其后随入昭陵朱
梁时耀州刺史温韬发陵得之复传人间在宋高绅为
卷二十 第 1b 页 WYG0818-0305b.png
湖北转运使道中闻砧声清远因视之乃乐毅石刻覆
于下也而已断裂矣遂载归完理缉缀椟以木箱所可
辨者如此世之传布皆止于海字则其碎而不可缉者
良可惜焉迨绅子安世物故转属赵立之处其重模者
犹有赵立之印一云公主以伪本易之原不曾入圹然
闻梁模本为馀杭公主所珍耳又董逌以文皇于右军
书特留赏兰亭乐毅论别一小函贮之太平公主私取
乐毅论以归及籍其家咸阳妪窃举袖中投之灶下香
卷二十 第 2a 页 WYG0818-0306a.png
闻数日则原书故在纸也崇祯戊辰改元长至日得此
付官奴本于项氏为墨林鉴藏丰神奕奕其整密处足
以针砭大令之放盖六本中之精好者无论停云馀清
诸镌悬绝即予家宋拓修内史本褚河南临本亦径庭
矣真下一等者乎因名之曰咸阳香帖 槜李城南汪
砢玉识
 时西席高公玄见之曰此右军晚年笔也苍劲中每
 带拙趣且纸墨迥异蠹纹斑驳其为皇祐以前所拓
卷二十 第 2b 页 WYG0818-0306b.png
 奚疑正鉴赏间曹友瞻明俄至一睹此帖即下拜曰
 愿借三日以绎弘景所论极劲利而非用意处携去
 后旋恳公玄致予欲偿原值俟摹百本始璧余念夙
 好听之究为据舷之索可胜怅怅李太翁君实因云
 乐毅论尊之者以为右军训子之式诋之者以为六
 朝伪迹出殷铁石之手至沈存中云三馆楷书非不
 精不丽求其好处到死无一笔世所传乐毅论正是
 三馆楷书耳儿渊好摹帖余聊以是言解之 石墨
卷二十 第 3a 页 WYG0818-0306c.png
 池外史砢玉再识
  宋秘府黄庭经(鉴定有金华/戴良叔能跋)
宋诸名贤论黄庭众□然但辨其非换鹅物卒未尝定
为何人书虽米南宫亦第云并无唐人气格而已至黄
长睿秘书始以逸少卒于升平五年后三年为兴宁二
年黄庭始出不应逸少先以书之意宋齐人书然不可
考矣予按陶隐居与梁武帝启已有逸少名迹黄庭劝
进等语隐居去晋为近当时已误有此书则此书虽非
卷二十 第 3b 页 WYG0818-0306d.png
逸少笔其为晋宋间名人书无疑而赵魏公以为杨许
旧迹岂别有所见乎唐石刻数种并佳传流近代转亦
失真无足观者此本纸墨刻拓皆近古有宣和绍兴印
章想曾入秘府且陶学士跋语甚详字比诸刻瘦劲涪
翁所谓徐浩摹本为是都玄敬不知何缘得之以遗从
文庆云今转以付余亦楷法中第一等帖自可宝也癸
卯上巳日徵明记
  西麓堂鹅群帖(又为钟/王小楷)
卷二十 第 4a 页 WYG0818-0307a.png
右黄庭西山初拓也当西山完刻时以黄纸印数十本
而京兆殁其刻遂流落于星源潘氏又数十年为华氏
孙氏再后方入吾家今以家刻与此本较之虽先民矩
矱具存而字画之间不无肥瘦具眼者自能辨之青岚
道人识(崇祯庚辰小春日金陵曾子与过/子出示子与波臣子也有芒氏记)
  孝女曹娥婢(倪云林跋已刻/在停云帖不录)
右军升平帖未变钟法于露字初笔可见逼真尅捷此
刻尤为分明当是佳本张绅识(士行/云门)
卷二十 第 4b 页 WYG0818-0307b.png
 右小字曹娥碑越州石氏所刻古雅纯质不失右军
 笔意余平生所阅不下数十本俱不及此张云门倪
 元镇皆好古博雅之士其题语珍重如此可宝也元
 镇题为辛亥岁盖洪武四年在当时已不易得况今
 嘉靖壬子相去百八十一年又可多得邪太仓顾君
 出以相示漫识如此是岁冬十一月十日徵明时年
 八十有三
  宋拓十七帖(评考详格古论内朱文公跋及/弇州四部稿竹懒六砚斋笔记)
卷二十 第 5a 页 WYG0818-0307c.png
右军十七帖中间多与淳化法大同小异后有唐文皇
押字者为馆本黄长睿云右军草书十七帖最为可师
此书中龙也 松岩居士识
  宋拓圣教序(玄奕求法事与品/题刻王元美集中)
右军诸帖惟圣教序在行草间极有益学者近世文太
史书法多出此世争购之无奈残阙失真而全瓦始出
至不可辨此本鉴定宋拓无疑为唐君少夷家物具见
博雅 王世贞
卷二十 第 5b 页 WYG0818-0307d.png
右军书兰亭为最然定武本不可复得其次莫如圣教
序虽本缉集自唐迄今碑故在长安学亡恙也余两至
长安摩挲其下不能去虽断碑恶拓以为尚有典型况
此是宋元间拓本学者易得蹊径宜其为书家珍袭也
第拓久则刻残刻残则画细学者又当求之言外 王
世懋
右军书法近世最重者淳化阁本即二王帖十七帖不
能埒盖全在选刻之精存真迹也今缪传者夥而阁本
卷二十 第 6a 页 WYG0818-0308a.png
绝少欲见右军真面目无如圣教序其集字摹刻皆出
一时国工视宋所汇集摹刻高出数等此册尤是旧本
精绝之甚当作书家上乘具法眼者展册便得之 周
天球
  羲献法书(元人一十二跋当/代三钜公续跋)
王右军东方赞大令洛神赋 后刻普通三年正月徐
僧权等天嘉二年十月廿三日中书舍人朱异
不学兰亭贮屋梁宓妃曼倩出装潢王家旧物存羲献
卷二十 第 6b 页 WYG0818-0308b.png
绝胜遗金𤼵窖藏 商丘宋无(吴逸士/宋子虚) (万象/翠寒)
晋人真迹千无一真往往皆唐人临摹唐摹既少米氏
所谓石刻高者可降真迹一等此二帖纸墨绝佳借观
累日得其妙处 汾亭石岩(石民/瞻印)
右王右军东方画赞唐人欧阳率更得其笔法而自成
一家者大令洛神赋间以章草柳诚悬尝谓子敬好写
是赋人间合有数本此其一焉者似不诬矣故乡先生
海粟王君旧有此二帖未及临池而先生没其仲子东
卷二十 第 7a 页 WYG0818-0308c.png
字起善者得诸故箧即成轴以袭藏是亦以手泽之气
所存非特为古人翰墨之重也 苏人钱良右敬题(钱/氏)
(翼/之)
二王翰墨妙绝今古笔法初本钟元常后世尚王而少
及钟者亦犹周公孔子尊孔而不及周也友人王起善
一日见示右军书曼倩画赞大令书洛神赋是其尊人
海粟公所藏诚先朝故家旧物起善宜珍藏之毋为萧
生所惑也 元统乙亥中秋日吴寿民书于苏台寓舍
卷二十 第 7b 页 WYG0818-0308d.png
(仲仁/父)
书法以隶为楷世谓之隶楷汉魏而下钟元常善隶书
尤工小楷晋王右军得其法所书乐毅论黄庭经东方
朔画赞各臻其妙右军亦自谓他书多不及之故其转
折端方一波一拂遒劲妍美若雅士立朝垂绅正服济
济仪容复如蝉翼鸟翅俱有翩翩自得之状大令所书
洛神赋非止一本是书多用章草法汉魏风轨灿然可
观二帖皆石刻中善本况得睹其真迹者又何如邪
卷二十 第 8a 页 WYG0818-0309a.png
顾复(顾氏/仁甫)
曼倩仪形汉庙堂洛神赋韵魏文章千金石刻人争购
笔阵犹堪藏二王 弋阳山樵李瓒(李子/鬯氏)墨印
忆四十年前客丁景仁书馆题此诗白云师持以见示
頫仰畴昔为之叹息不置 瀼居
二王笔札为古今书家宗祖言书者必称羲献虽父子
之序当尔而书之等第亦繇是而见焉然子敬尝自谓
其书过父至观题壁乃始心服是卷以二帖合而为一
卷二十 第 8b 页 WYG0818-0309b.png
岂无意与和氏之璧截肪而凝雪使天地间有二焉亦
不并色矣 汴段天祐
由籀而篆篆而隶隶而楷楷而至二王蔑以加矣此东
方画赞洛神赋确乎见重于后世也近攻隶书者自负
䡍出江左追踪汉氏凡稍涉永和法者则訾之曰此晋
字也使诚知晋字为六朝唐宋之冠则无是语惟其未
见二王真处辄于似晋者而轻肆雌黄之口而于二王
其何伤于日月乎王起善家藏二帖虽是碑刻精神韵
卷二十 第 9a 页 WYG0818-0309c.png
度自是绝尘他日有訾晋字或一见之岂不愧汗浃背乎
至元二年丙子岁夏五月八日天台舒叔献书
两帖古意混然与世俗诸本顿异视规规然求其形似
而无神情者相去远矣盖学柳下惠者无如鲁男子要
当以此评书可以得古人彷佛至正十有八年秋七月
廿六日赵郡苏大年凝润轩中题
法书家王右军画像赞洛神赋有矜庄严肃之象今观
此刻信然而大令以章草法书洛神赋尤为奇伟王君
卷二十 第 9b 页 WYG0818-0309d.png
其宝藏之 朱德润题(泽/民)
谷阳龚先生子敬为仆题唐丁府君墓铭有云祖子孙
一气虽远犹亲古人所以严祭祀之义今观起善远祖
右军大令二帖乃其先子海粟斋所藏手泽存焉展卷
起敬 济阳生丁应荣(景/仁)
书法流传晋及梁石纹中断象天潢君家自古家鸡在
松墨精微更世藏 晋贤妙笔阵堂堂鉴赏元晖继
阿章父子吴兴生圣代风流彷佛似诸王 至元丙子
卷二十 第 10a 页 WYG0818-0310a.png
暮春重观于起善斋用宋李韵奉题应荣
二王真迹宋御府所藏合三百三十馀纸靖康之难悉废
于金人之手矣今或遗逸于世者去晋益远楮朽墨闇
莫辨真𧸛而卒寿其书流传天下则幸有石本在耳模
刻者之功于是乎可赏若此二帖又二王之名书也然
较之世所传诸帖体格殊异盖彼皆短牍小简信笔数
行如乐毅论黄庭经与此赞则全篇成章宜其严整不
苟异于他书而禊饮序出于觞咏游骋物感兴废之际
卷二十 第 10b 页 WYG0818-0310b.png
笔意飘逸又不可执一论若洛神为子敬平生所好写
亦用意之书也然自昔人所见惟自嬉至飞十三行耳
此独得其全文何耶陈味道先生挟此示余城东之续
古堂因叹二王书如云行太虚态度不定观书者又如
鲁僖登台使每岁分至启闭皆八表同昏之云虽不望
可也 吴宽题
山谷尝谓东方画赞墨迹疑是吴通微兄弟书以其遣
笔结字极似通微书黄庭外景也又疑洛神赋非子敬
卷二十 第 11a 页 WYG0818-0310c.png
书谓宋宣献周膳部少加笔力亦可到今观此二帖则
山谷之论其未然乎必有能辨之者王鏊(济/之)
余生平所见方朔先生像赞多矣独此本最为古拓而
书法迥别盖北本与南𣲖异也大令洛神赋有楷书全
本有十三行世多翻刻章草小书则仅见此种而已二
帖是吾吴世传旧物诸跋尤胜自宋迄今最近者为吴
文定王文恪亦垂百年况前此皆宋元间名人笔乎跋
至弋阳李瓒而丁应荣诗尾云用宋李韵知前此为宋
卷二十 第 11b 页 WYG0818-0310d.png
人无疑矣二帖在宋时为人宝重如此又三百年后入
余手那得不视为至宝宁但云下真迹一等而已嘉靖
中吴中刻二王帖选中洛神赋从此本翻出者徒具形
似观此便当烧却 万历丁卯夏六月世懋谨识
再应荣所谓宋李乃宋无李瓒二人非谓宋时人也然观
瓒再题云此十年前客丁景仁书馆题则前题时亦当
是宋末矣岂此帖在宋时归丁应荣后归王海粟而应
荣复为之跋邪不然海粟父子宝是帖已历宋元二代
卷二十 第 12a 页 WYG0818-0311a.png
耶 戊子春正月世懋又题
  王大令保母帖
保毋碑虽近出故是大令当时所剜较之兰亭真所谓
固应不同世人知爱兰亭不知此也丙戌冬伯机得一
本继之公馀丈得此本令诸人赋诗然后朋识中知有
此文丁亥八月仆自燕来还亦得一本又有一诗僧许
仆一本虽未得然已可拟世人若欲学书不可无此仆
有此犹恨驱驰南北不得尽古人临池之工因公馀出
卷二十 第 12b 页 WYG0818-0311b.png
示令人重叹 孟頫
撞破烟楼固未然唐模晋刻绝相悬莫将定武城中石
轻比黄閍墓下砖
姜侯才气亦人豪辨析区区漫尔劳不向骊黄求驵骏
书家自有九方皋
临摹旧说范新妇古刻今看李意如却笑南宫米夫子
一生辛苦学何书
千年郁郁閟重泉暂出还随劫火烟靳惜乾坤如有意
卷二十 第 13a 页 WYG0818-0311c.png
流传君我岂无缘 渔阳鲜于枢伯机父题
 保母帖藏于项氏鹅群阁此碑乃献之为乳母书手
 镌于砖上高尺一寸阔尺五寸馀前有小研影书类
 兰亭约二百许字砖已裂为二片后有元人题语及
 诗数十首兹仅录二公所书见世人极重兰亭不过
 欧虞所模唐工所镌未若此本大令所自剜承旨因
 有固应不同之语玉识
  瘗鹤铭(并/序)  华阳真逸撰上皇山樵人逸少书
卷二十 第 13b 页 WYG0818-0311d.png
鹤寿不知其纪也壬辰岁得于华亭甲午岁化于朱方
夫其未遂吾翔寥廓邪奚夺之遽也乃裹以玄黄之币
藏乎兹山之下仙家有立石旌事篆铭不朽
词曰相此胎禽浮丘著经乃徵前事出于上真余欲无
言纪尔岁辰玄门去鼓华表留声我唯髣髴事亦微冥
尔其何之解化惟宁后荡洪流前固重扃右割荆门未
下华亭爰集真侣瘗尔作铭(瘗音/系)
 瘗鹤铭见称于世不在兰亭之下但以其僻在荒寂
卷二十 第 14a 页 WYG0818-0312a.png
 山僧惮于摹拓绐云崩裂堕江人间既少其本虽京
 口士大夫往来山中亦以僧言为信吾师南濠先生
 家藏碑刻甲于东南尝录其文悉加题品为金薤琳
 琅凡数十卷独以未得此铭为恨迩者放舟京口冒
 雪渡江果得于山石之下亲拓以归由是此铭复传
 人间而僧亦不能隐矣昔姜白石有兰亭考俞寿老
 有兰亭续考元庆敢窃其义取古今论辨辑为一编
 名之曰瘗鹤铭考天下后世岂无同余之好者乎
卷二十 第 14b 页 WYG0818-0312b.png
 正德戊寅正月十日姑苏顾元庆谨书
 考古者徒辨其非逸少书苕溪渔隐以为后人或同
 此号蔡君谟云自隋平陈中国多以楷𨽻相参瘗鹤
 文有楷𨽻笔当是隋书乃张举本与此本有异而上
 皇山樵下作阙文铭后有丹阳宰四字邵亢本与此
 本亦小异铭后有丹阳仙尉江阴真宰八字岂此刻
 有三石耶是则考古者所当鉴定也 云在迟玉识
 于洗鹤竹屿
卷二十 第 15a 页 WYG0818-0312c.png
  智永真草千文(智永名法极为/羲之七世孙)
永师铁门限帖以律召调阳为真本俗称律吕为误盖
草召似吕其义则以闰馀对律召也杨文公谈薮以此
文中阙字太宗令王著写足之王肯堂太史尝见墨迹
用大麻纸真书颇类今中书体绝与石刻不类云间沈
度学士兄弟乃步趋此老耳 方折子识
  金陵栖霞寺碑(陈江总撰文/莫云卿藏)
正德丙子余以应试始至南畿若清凉牛首灵谷雨花
卷二十 第 15b 页 WYG0818-0312d.png
台及聚宝门外诸胜处无不游而摄山则未一到嘉靖
癸卯岁得交于云浦盛君君雅有栖山之志寄余栖霞
二大字围竟五尺许甚妙然无书者姓名或是蔡君谟
笔甲子之岁偶得栖霞寺碑乃陈李沛书后为宋僧怀
则翻刻字画全拟怀仁集右军书体而篆额题刻云僧
有朋暇日雨窗因手制成册是岁乙丑九月霜降后三
日谢湖老懒漫记于嘉趣堂
  九成宫醴泉铭(绣水汪/氏鉴藏)
卷二十 第 16a 页 WYG0818-0313a.png
欧阳率更书米海岳称其真到内史石刻惟醴泉铭化
度寺二碑特妙化度缺其半醴泉铭文字可读者皆后
人重摹此本虽有缺文乃宋拓致佳下真一等者也
董其昌观于墨华阁因题
晋人论诗不取杨柳依依而取吁谟定命远猷辰告以
为偏有风人之致书得具此眼应不置伯施信本于山
阴庑外也然必得宋精拓如此本方堪游意耳玉水其
什袭之 崇祯戊辰二月竹懒李日华题于漱云斋
卷二十 第 16b 页 WYG0818-0313b.png
 九成宫即隋之仁寿宫唐文皇避暑宫中乏水以杖
 琢地得水而甘敕魏徵撰文率更令欧阳询书之书
 断谓率更正书出大令森森焉若武库矛戟虞伯施
 称其不择纸笔皆能如意高丽亦知爱重遣使请之
 其名大如此弇州谓信本书太伤瘦俭独醴泉铭遒
 劲之中不失婉润尤为合作眉公以此帖如深山至
 人瘦硬清寒而神气完腴能令王公屈膝非他刻可
 方驾也余未坠地时家甫得之于项氏其间缺字为
卷二十 第 17a 页 WYG0818-0313c.png
 文徵仲所补装潢又得文氏善工尤足爱也 砢玉
  化度寺邕禅师塔铭跋(碑刻尚存八百馀字/世无翻本只字皆珍)
大德十一年仓龙丁未秋九月十有七日嵩翁卢挚与
友人太原刘致时中醴陵李应宝仲仁观于宣城寓居
之疏斋
唐贞观间能书者欧率更为最善而邕禅师塔铭又其
最善者也至大戊申七月时中袖此刻见过为书其后
 吴兴赵孟頫
卷二十 第 17b 页 WYG0818-0313d.png
欧书世所传者九成宫碑邕禅师塔铭见者或鲜尝观
宣和内府所藏荀公曾帖其清劲精妙与此帖殆无异
宜乎为世所宝也至顺龙集壬申十月初吉迂翁 云
中赵世延德敬父观于金陵之筠雪斋
欧书遒劲清古后世所师法者邕禅师塔铭又为之冠
石刻羽化已久江南故家间见一二本皆未若此本之
妙也为报自然宜什袭藏之虽有黄金白璧不可换也
至大辛亥穷腊十有二日如是翁聊城周驰景远书于
卷二十 第 18a 页 WYG0818-0314a.png
金陵之寓舍
吾家率更妙墨流传人间甚多邕禅师塔铭乃其绝佳
者此帖临摹镌拓又其绝精盖是旧本 至元庚辰二
月丁亥欧阳玄题李宗道所藏
此碑盖书于贞观五年十一月以后九成宫铭则六年
四月也不知孰为后先而此碑尤精绝视九成宫又为
藏锋岂一时之刻者自有工拙耶 再至元六年岁在
庚辰三月初吉蜀郡谢端题
卷二十 第 18b 页 WYG0818-0314b.png
欧阳率更书姜白石以为追踪钟王今观此石刻尚使
人惊绝矧真迹哉因知白石之论为信然此化度寺碑
盖旧本收者宜宝藏之 至元六年岁庚辰三月十六
日康里巙书
此帖之妙不独书法摹勒之工亦非后世所及近年赵
文敏公书法为天下第一而刻者得其形神百无一二
则知古今之殊可叹者多矣今日即使欧阳信本复作
岂易得此刻工耶至正改元二月既望揭傒斯书于京
卷二十 第 19a 页 WYG0818-0314c.png
师乐道里程文宪公故宅之西轩
赵子固评楷书以化度寺九成庙堂三碑为古今集大
成舍是他求是南辕而北辙也今来京师见化度旧本
三其严劲缜密神气深稳始悟子固之言为然况模榻
之工如此本者尤难得也 王沂
长沙欧阳信本书在唐评为妙品郑渔仲金石略所载
凡二十三种而行于南北者惟僧邕塔铭及醴泉铭而
已二铭多所翻刻南本失于瘦北本失于肥殊无精绝
卷二十 第 19b 页 WYG0818-0314d.png
之本濂尝于越见胡文恭公所藏醴泉铭肥瘦适匀精
彩焕𤼵识者定为初刻今观此塔铭其精神绝与之类
诚可宝玩也塔铭尤信本得意书姜尧章谓胜于醴泉
骎骎入于神品其亦知言哉元诸大老置品评于其间
者凡数人濂尚何言庸掇拾绪论而书于左方云 洪
武八年七月十五日金华宋濂记
  皇甫府君碑
欧阳名迹入宣和内府者凡十四纸皇甫碑其一也皇
卷二十 第 20a 页 WYG0818-0315a.png
甫君名诞仕隋死于汉王谅之难恤典殊不薄后以子
无逸贵于唐始克树碑然于逝者未免有黍离之悲也
乃吾家所藏此帖所谓笔画险劲若铸铁所成较重模
石本大径庭矣 平阳紫源九裔玉识
  虞恭公碑(石在陕西邠州/宜禄巡检司)
率更书温虞公碑为真书第一笔学者率先学此弇州
谓如郭林宗虽标格清峻而虚和近人他书不免作李
元礼谡谡松风矣余家旧藏此榻缺落过半至字画遒
卷二十 第 20b 页 WYG0818-0315b.png
劲不在醴泉化度下也 乐卿父识于雪巢
  夫子庙堂碑
陜刻有孔子庙碑是唐僧梦英篆书夫子庙堂碑是虞
永兴真书唐人绝重之以为青箱至宝昔人有收得虞
永兴与圆机书一纸剪开字字卖之矾卿二字得麻一
斗鹤口二字得铜研一枚房村二字得芋千头随人之
好浅深今余所得虞本如层台缓步高谢风尘决非五
代王彦超重刻宜字字珍之也 玉水识
卷二十 第 21a 页 WYG0818-0315c.png
  破邪论序
虞伯施世南书迹本自希而楷法尤不易得小者惟破邪
论序大者夫子庙堂碑而已破邪精能之极几夺天工所
以不入二王室犹似不能忘情于蹊径耳当时永兴与传
公同朝自当以博雅亮直相契许而此序诽亢不假借岂
非二义互雠各精护法故耶 琅琊王世贞题
  褚登善书阴符经
阴符经古未有自唐初褚河南先后奉命书百七十卷
卷二十 第 21b 页 WYG0818-0315d.png
今石刻存者贞观六年行草一卷永徽五年正书一卷
而欧阳渤海亦有贞观六年正书一卷其大小皆踰黍
米而皆绝妙又道藏内阴符经数十种注释亦如之独
赵文敏书最为定本盖据欧阳本也 弇州山人识
  褚书圣教序记
余家藏褚河南圣教序后题永徽四年岁次癸丑十二
月戊寅朔十日丁亥建皇帝在春宫日制此文尚书右
仆射上柱国河南郡开国公臣褚遂良书婉媚遒劲波
卷二十 第 22a 页 WYG0818-0316a.png
拂处遒健如铁线盖善本也又本永徽四年岁次癸丑
十月己卯朔十五日癸巳建中书令臣褚遂良书又本
龙朔三年岁次癸亥六月癸未朔廿三日乙巳建大唐
褚遂良书按遂良以永徽六年贬汉州显庆二年徙桂
州未几贬爱州岁馀卒未尝生及龙朔也遂良于贞观
末为中书令后罢永徽三年以吏部尚书同中书门下
三品四年进尚书左仆射是余家所藏本为原刻无疑
乃三本字有肥瘦方圆宽紧之不同也兹岂石才叔苍
卷二十 第 22b 页 WYG0818-0316b.png
舒所得者耶文潞公爱玩令子弟临之出示坐客盛称
公者为真才叔第云今日方知苍舒孤寒潞公大哂客
赧然余今有类是矣 玉识
  薛稷杂碑(时语买褚得薛不落夹谓少保嗣/通书法有舅氏褚登善宅相也)
书贵得法然以点画论法者皆蔽于书者也求法者当
在体用备处一法不亡浓纤健决各当其意然后结字
不失疏密合度可以论矣薛稷于书得欧虞褚陆遗
墨至备故于法可据然其师承血脉则于褚为近至于
卷二十 第 23a 页 WYG0818-0316c.png
用笔纤瘦结字疏通又自别为一家然世或以其瘦快
断至到又似不纶成法者也刘景升为书家祖师钟繇
胡昭皆受其学然昭肥繇瘦各得其一体后世不谓昭
不及繇者观其笔意他可以不论也 董逌跋
  欧阳通书道因法师碑
道因与玄奘同译经者见高僧传碑文亦宏丽饶其家
言然去简栖头陀不啻一小劫耳评者谓欧阳兰台瘦
怯于父而险峻过之此碑如病维摩高格贫士虽不饶
卷二十 第 23b 页 WYG0818-0316d.png
乐而眉宇间有风霜之气可重也余尝谓皇象文武索
靖载妖帖章草中鸟迹笔者颜真卿家庙茅山碑正书
中玉箸笔者兰台道因碑正书中八分笔者此未易为
俗人言也(王家有是拓正合元美跋/尚有通书摩利支天经也)
  孙过庭书谱(过庭官至率/府录事参军)
昔人谓孙参军书谱如食多骨鱼得不偿失以草书难
读也又谓千字一律如风偃草短之盖落笔喜急速要
是其自得趣耳董逌云陈留孙虔礼好古博雅工文词
卷二十 第 24a 页 WYG0818-0317a.png
作草书咄逼羲献尤妙于用笔隽拔刚断出于天材非
功用积习所书善临摹往往真赝不可辨文皇尝谓过
庭小子书乱二王则似真可知矣其书谱凡三详弇州
跋中 平阳千顷生识
  唐拓孝经(八分𨽻书注作小𨽻字未有/御跋草书字方三四寸甚妙)
唐玄宗书孝经后有太子亨右相林甫左相适之等题
名韦郇公陟称彭城县男盖自吏部侍郎出为河南采
访始袭公爵此本封耳韦斌封平乐郡公可补本传之
卷二十 第 24b 页 WYG0818-0317b.png
阙书法丰妍匀适与太山铭同行押亦雄俊可喜当其
时为林甫所蛊媚极矣犹知有是经耶三子同日就陨
属镂南内凄凉废食厌代唐家父子如此循览遗迹为
之惭慨 元美(玉得此刻于高明水/今以之易绿端贡砚)
  李北海云麾将军碑
碑在良乡学舍黎秘书尝托邵长孺物色之已裂为柱
础委榛莽中李宛平辇嵌县壁颜其斋曰古墨然云麾
碑有二其为李秀者仅存二百许字馀漫漶不可读此
卷二十 第 25a 页 WYG0818-0317c.png
为李思训以画名者而碑辞绝不之及盖古人以艺为
讳耳王元美云李北海翩翩自肆乍见不使人敬而久
乃爱之如蒋子文佻达好酒骨青竟为神也吴兴习之
加媚似犹未得其遒 嵎山子识
  陈州刺史李邕书东林寺碑(有重/摹者)
赵子固以北海学子敬病于欹侧董玄宰以右军如龙
北海如象观是刻与娑罗树碑有出奇不穷也 乐卿
  前陈州刺史李邕书岳麓寺碑(论邕及得罪颠末/悉元美四部稿)
卷二十 第 25b 页 WYG0818-0317d.png
李栝州写碑有八百本独岳麓最胜松雪亭林碑悉力
摹之三鼓而气衰矣董思白尝语余曰碑版文以李为
宗则方正而有姿韵信然 陈继儒题
李北海麓山帖在云麾娑罗之上岳麓之下 眉公
  栝苍太守李邕书叶有道先生神道碑
缙云记叶法善隐松阳卯酉山中尝为其祖叶国重求
郡守李邕碑文文成并求书邕不许法善乃具纸笔夜
摄其魂使书毕持以示邕大骇世谓之追魂碑今余家
卷二十 第 26a 页 WYG0818-0318a.png
所藏此刻为旧拓遒逸丰美可冠李书诸碑末行作数
点传是其魂写至此闻鸡唱欲急去故匆匆辍笔耳亦
异矣 毗飞居士汪砢玉识
  张长史郎官壁记
董逌称此书隐约深严筋脉结密又云守法度者至严
则出乎法度者至纵而不可拘弇州谓旭以草圣名其
楷法独郎官壁记为最所藏九成庙堂化度虞公诸楷
帖皆辟三舍矣此刻为重模董玄宰云张伯高郎官壁
卷二十 第 26b 页 WYG0818-0318b.png
记世无别本惟王奉常敬美有之陈仲醇摹以寄余知
学草必自真入也 有芒氏蕞书
  宋拓颜鲁公书华严帖(卷首有罗/氏世家印)
真卿承闻大华严会已遂圜成取来日要诣彼随喜如
何幸周副老草不悉真卿顿首和南澄师大德侍者十
日敬空 邺王书府藏记 杨徽之苏易简张泊钱易
同观于玉堂之署
 右鲁公书最佳顷年长安见于罗邺王之犹子今复
卷二十 第 27a 页 WYG0818-0318c.png
 举以遗余自此当永秘巾箱也 范质
 襄蒙示鲁公真笔叹服不足辄书短句莆田蔡襄
 鲁公笔迹世无伦枣木传摹多失真沙河千言宋开
 府颖川八段张敬因华严胜会多宝墨澄师大德彼
 何人锦囊玉轴勤爱护犹可流传五百春 嘉祐元
 年十月膝轩书
  颜书西京千福寺多宝佛塔感应碑文(岑勋撰文/徐浩书额)
石刻在西安天宝年间僧楚金建塔行法华忏前后道
卷二十 第 27b 页 WYG0818-0318d.png
场感舍利凡三千七十颗后葬舍利复建道场又降一
百八颗画普贤变于笔锋上连得一十九粒莫不圆体
自动浮光莹然事在法华经中历过去未来阿僧祗劫
世尊说法此佛即现宝塔空中赞美盖佛惟空是以常
在常现常满耳弇州以此帖结法尤整密但贵在藏锋
小远大雅不无佐史之恨公书如东方画像家庙碑则
天骨遒峻风棱射人也(十种加成/信者识)
  颜平原与刘中使帖
卷二十 第 28a 页 WYG0818-0319a.png
近闻刘中使至瀛州吴希光已降天慰海隅之心耳又
闻磁州为卢思道所围舍利将军擒获之吁天慰也(无/𣢾)
(思道一/作子期)
 右唐太师颜鲁公书刘中使帖真迹载宣和书谱南
 渡后入绍兴内府至元丙戌以陆东之兰亭诗欧阳
 率更下(阙/)帖真迹二卷易得于张绣江处此帖笔画
 雄健不独与蔡明远寒食等帖相颉颃而书旨慷慨
 激烈公之英风义节犹可想见于百世之下信可宝
卷二十 第 28b 页 WYG0818-0319b.png
 也三月十有三日大梁王芝再拜谨题于宝墨斋
 北燕乔篑成仲山观
 颜太师书世不多见不肖平生见真迹三本祭侄季
 明文马病此帖祭侄行草马病行真皆小而此帖正
 行差大虽体制不同然其英风烈气见于笔端一也
 此语岂可为不知者道哉 鲜于枢拜手书
 鲁公书存世尝见李光颜太保帖乞米帖马病帖顿
 首夫人帖祭侄季明文允南母殷氏赠告明甫告并
卷二十 第 29a 页 WYG0818-0319c.png
 此八本观于此书端可为钩如屈金点如堕石东坡
 有云书至于颜鲁公诚哉是言也时大德九年岁在
 乙巳冬十月廿五日集贤学士通议大夫张晏敬书
 (张晏/私印) (逢山/彦青) (端木/家传) (襄国/张氏)皆朱文
 瀛州帖视鲁公他书特大而廪廪忠义之气如对生
 面非石刻所能彷佛也余生平获见真迹二小字麻
 姑记与此耳尝有云桃源在何处乃见世道污所以
 颜鲁公细字记麻姑(阙/)近荒忽特贤者适(阙/)(阙/)
卷二十 第 29b 页 WYG0818-0319d.png
 降俗陋假异境以明其志殆子欲居夷虽鲁公忠贯
 日月而感旂常固不待售书名于代况笔精墨妙若
 是耶昔桓彝渡江伤晋之弱及见王导辈语则知有
 (阙/)臣之地余于是观公(阙/) 之快亦知夫唐爝未息
 欤史侯处厚尚义士也旷岁月而得之既得之非尚
 义者不出示非其人处厚知所尚哉钱塘白珽谨题
  (白珽/玉父) (湛渊/子)
 右唐鲁郡开国公太子太师颜真卿字清臣书刘中
卷二十 第 30a 页 WYG0818-0320a.png
 使帖真迹四十一字公尝学书于张旭得屋漏㾗法
 衍游京师览公书最多衍之所藏送辛晃序颜昭甫
 殷夫人二诰争座位帖朝回马病帖皆经宣和绍兴
 御府然俱未若此帖之雄放豪逸岂特入季明之室
 将与元气争长昔人云书一艺耳苟非其人虽工不
 足贵也惟公可以当之至大己酉中秋日拜观于兰
 谷大卿丈之第茅城田衍题
 太平之日生长京师乃得会观诸公法帖故能考其
卷二十 第 30b 页 WYG0818-0320b.png
 笔法辨其真伪也如颜书且勿论碑本今专审其墨
 迹如乞米李太保马病皆真行祭侄文行草字如钱
 许大四帖相若皆白纸顿首夫人行书澹黄纸字
 亦钱许大昭甫告正书甚严整有力白纸字亦钱许
 大全肖碑刻允南母告寸五大字笔力不及白纸此
 刻中使帖字最大观其运笔点画如见其人端有闻
 捷慨然效忠之态真希世之宝也时于明窗净几展
 玩之馀收卷三叹后之学书者非不属志米芾所为
卷二十 第 31a 页 WYG0818-0320c.png
 心会而手不遂也饮中尝用东坡砚山谷墨敬书于
 劝学斋
 鲜于伯几题祭侄明文天下法书第二吾家法书第
 一此又题刘中使帖渔阳笔法信有所自名不虚得
 此卷余已刻之鸿堂帖中董其昌观因题
 余所见颜鲁公真迹争座帖前半鹿脯帖自书告身
 朱巨川告身皆喁喁未畅及见刘中使帖拳大行草
 书青纸上忠义之气森然横人始知世间自有此真
卷二十 第 31b 页 WYG0818-0320d.png
 物非可伪袭者法书中神品第一后元人跋亦佳文
 徵仲一简大得此帖笔意其中𢃄字亦作一行写于
 此见古人真趣 眉公居士
  颜尚书与郭仆射争坐位帖
论坐位帖在永兴安师文家安氏析居分而为二人多
见其前段师文后乃并得之相继入内府今前段至行
香止为项又新所藏又新出以示余故拓本也广川书
跋称是颜书之烜赫者弇州谓稿草耳无一笔不作晋
卷二十 第 32a 页 WYG0818-0321a.png
法所谓无意而出从容中道者也
  柳河东谢人惠笔帖
近蒙寄笔深慰远情虽毫管甚佳而出锋太短伤于劲
硬所要优柔出锋须长择毫须细管不在大副切须
齐副齐则波磔有凭管小则运动有力毛细则点画无
失锋长则洪澜自由顷年曾得舒州青练笔指挥教示
颇有性灵复有管小锋长者望惠一二管即为妙矣
公权
卷二十 第 32b 页 WYG0818-0321b.png
 柳尚书极力变右军法盖不欲与稧帖面目相似所
 谓神奇化为臭腐故离之耳凡人学书以姿态取媚
 鲜能解此余于虞褚颜欧皆曾彷佛十一自学柳诚
 悬方悟用笔古淡处自今以往不得舍柳法而趣右
 军也 其昌
  怀素藏真律公三帖(周越诸跋/俱刻帖中)
三帖乃游丝笔萦回恍渺中有挽强饮石之劲至不易
得董逌称其真出钟草出张真字不见于世惟草独传
卷二十 第 33a 页 WYG0818-0321c.png
体制该备迥出唐诸子也 越燕裔玉识
  宋蔡忠惠万安桥记
万安天下第一桥君谟此书雄伟遒丽当与桥争胜结
法全自颜平原来惟策法用虞永兴耳昼锦堂差近之
荔枝茶谱不足道也 琅琊王世贞
  苏文忠公书金刚经
坡书金刚经刻石者二本其一后有甘升提举跋为甘
刻其一前有篆书十馀字凡坡书撇法多拂起是右军
卷二十 第 33b 页 WYG0818-0321d.png
临宣示笔意甘本失之今此旧本也第石理粗漫锋铩
多中断耳能大师听此经至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言下
大悟不识一字为人说法四十年右军五十二后便是
境界毕千载不可复得为之怃然
  罗池碑
子瞻书罗池碑粤西人泛海必载以偕行谓可镇风涛
乃字画遒劲古雅是公书中第一宜海若之效灵而铭
辞为柳子厚其英勃之气自作明神也若坡公书表忠
卷二十 第 34a 页 WYG0818-0322a.png
观碑结法不能如罗池老硬亦婉润可爱
  醉翁丰乐二亭记
苏玉局擘窠大书出颜徐结体虽小散缓而遒伟俊迈
自是当家醉翁偶创新矱翩翩动人无取大雅介甫沿
之作志更成捧心若能于压字处用古韵差可耳
  马劵帖(太平清话以石刻在陆宣/公书院院旧为嘉兴县学)
子瞻以天厩赐马遗李方叔使鬻之而为书劵鲁直又
为跋索十万钱大是佳话然以子瞻故硬差作伯乐抑
卷二十 第 34b 页 WYG0818-0322b.png
勒牙人亦见尔时词客之横耳
  黄鲁直中兴颂后诗
山谷中兴颂碑后诗是论宗语俯仰感慨不忍冉读迫
急诘屈亦令人易厌书法翩翩有致惜摹榻久遂多失
真盖坡笔以老取妍谷笔以妍取老虽侧卧小异其品
格固已相当跋尾云惜不得秦少游妙墨劖之崖石少
游当亦善书尔时谪藤州故谷念之耳
  山谷书狄梁公碑
卷二十 第 35a 页 WYG0818-0322c.png
昔人谓狄梁公事范文正公文之黄文节公书之为海
内三绝然文篇法既俳书势亦倾侧未足绝也黄正书
不足存有韵无体故也
  食时五观帖
古有食时五观乃小乘经觕语耳然不可不时使何太
宰王侍中读之笔法极轻弱而鲜馀味
  米南宫天马赋
墨刻天马赋笔势雄强超逸真有千金蹀躞过都历块
卷二十 第 35b 页 WYG0818-0322d.png
之气赋语则不受衔齧膝生秃驹耳徐元玉后题一诗
颇致代兴意未敢尽许也真迹向曾在余家
  米元晖书夫子庙记
石刻在吴城中书亦颖秀可爱但结法既不古又乏变
态耳黄鲁直赠之书虎儿笔力能扛鼎教字元晖继阿
章取羲之献之故事书家不愧箕裘者有大小钟大小
卫大小王大小欧阳大小米惟小米差弱耳
  赵吴兴书赤壁赋
卷二十 第 36a 页 WYG0818-0323a.png
子昂大书不如小楷书不如行丰碑大碣螭首龟趺要
多非其至者须于閒窗散笔有意无意间求之耳赤壁赋
刻之江右王邸中间亦有金错刀法虽潇洒纵逸而不
乏矩度与苏赋俱变体之佳者
  虞文靖垂虹桥记
文靖此帖严雅中有馀意不失中古衣冠可重也
  雪庵茶榜
元僧溥光书茶榜其辞紫方袍底语耳不得禅说真味
卷二十 第 36b 页 WYG0818-0323b.png
书法风骨多遒劲略具颜柳及眉山豫章结法惜胸中
无卐字骨令天趣流动而结习未忘超洒不足所书官
学士后赠司徒唐不空三藏且然矣
  俞紫芝四体千文
俞和元末人紫芝其别号也刻意吴兴颇称优孟此四
体尤精然不免露本色耳宋俞秀老号紫芝此君亦号
紫芝近俞允文绝不称号忽刻一印亦曰紫芝三君子
皆俞姓皆善书亦大奇事也
卷二十 第 37a 页 WYG0818-0323c.png
  七姬帖
七姬志铭为寻阳张羽撰东吴宋克书文既近古而书
复典雅有元常遗意足称二绝第其事太奇而不情杨
用修跋可谓得其隐真汉廷老吏也
  丰考功笔诀
笔诀一册故鄞人丰道生所著道生初名坊以罪窜易
今名皆采古八法精语而时时傅以已意其最所宗事
者右军耳兼享魏晋而旁及唐人至宋元及近代则齿
卷二十 第 37b 页 WYG0818-0323d.png
牙馀剩耳其书自古钟鼎籀篆及小楷行草凡十馀种
种各有法而以笔滞故不能无利钝吾所谓丰氏有书
学而无书才者此亦一徵也 世贞
 
 
 
 
 珊瑚网卷二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