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五
卷五 第 1a 页 WYG0815-0399a.png
钦定四库全书
 赵氏铁网珊瑚卷五
            明 赵琦美 编
  杨椿书虞秦公祺传
祺字齐年蜀之隆州仁寿县人远祖永兴公世南仕唐
为弘文馆学士由越徙京兆至七世孙殷僖宗中和中
为仁寿郡通守有惠政号仁寿使君卒于官子孙因家
焉岁久家富族滋大率好善积德又七世至祺父轩尤
卷五 第 1b 页 WYG0815-0399b.png
推行仁义家素倚牢盆为助宋熙宁末废不举轩出私
钱二百万以复之岁均所以入给诸亲戚及乡故之贫
乏者坐是益困踣而轩夷然自得后生祺甫丱岁知孝
敬父母四岁口诵数百言既长学愈力咸以为轩阴德
所致轩亦曰吾为善能责报于天殆是子也祺后登徽
宗政和四年进士第初主华州蒲城簿改资州文学教
授泸州司刑曹事又加安抚司干办公事擢太常博士
成都钤干成都通守除利州运判丐祠提举华州云台
卷五 第 2a 页 WYG0815-0400a.png
观未阅岁起为潼川府路转运判官尤多善政改漕夔
后复漕潼川以疾卒于官年七十一子允文聪慧夙成
蚤由祺任补官祺年老遂弃官不仕祺卒后允文始擢
绍兴二十三年进士第历官至左丞相祺后以允文贵
赠太师秦国公允文宋史自有传赞曰易曰积善之家
必有馀庆其弗信矣乎虞氏自仁寿使君而下世世积
善而始发于祺至其子允文资兼文武蔚然为宋代中
兴贤相自是子孙彬彬蝉联簪组虽宋社墟而犹有人
卷五 第 2b 页 WYG0815-0400b.png
焉不绝庆泽所逮不其久乎传谓君子之泽五世而斩
者殆有时而不然也至正十三年春正月布衣眉山杨
椿谨书
  杨维祯虞相古剑歌
 宋相虞忠肃公八世孙堪谒予云间草玄阁自云先
 丞相有古遗器四曰瓦琴石磬蜀王砚与此剑也剑
 长古赤三握具五寸弱握有二棱起款识可辨者曰
 千万岁其镡横寸二状饕餮末甚锐缦文为水银古
卷五 第 3a 页 WYG0815-0400c.png
 中末间黝漆色芒可吹毛星月下出之艳发孚尹廪
 廪然可寒鬼胆是诚千载物也于是酌堪以酒酒酣
 为作虞相古剑歌使与古虞公剑同传为家宝云
昔闻虞公古剑可以追腾空回落日千年宗社已丘墟
子姓西来传不失江淮都督愤国雠八陵痛骨三千秋
采石江头一提出寒芒夜走完颜酋堪兮堪兮传八叶
价金不售山西侠床头宝匣不敢开黄蛇上天走雄雷
持谒云间铁龙父洒以延津拭以赤堇土虹光一道裂
卷五 第 3b 页 WYG0815-0400d.png
蛟胎上指黄星落黄雨鸣呼舞鸿门刺鱼肚二竖佞何
足数我将假霜锷伐天矛西山斫白额二东海斩蛟三
头然后裂蚩尤殪罗㬋大开太阳照九州堪兮堪兮勿
失汝剑兮使我徒请上方斩马之具于朱游至正二十
五年青龙集乙巳王正上日抱遗叟杨维祯在云间草
玄阁书
雍公孙子气甚清示我杨颠古剑行剑锋诗律两奇绝
秋莲光彩玉庚庚杨颠健笔老纵横是亦铁中之铮铮
卷五 第 4a 页 WYG0815-0401a.png
吐词郁嵂鸣不平凤皇来为盛世鸣一代惟数虞翁生
予也学书学剑既老何由而成名倪瓒己酉冬
 至正庚寅十月予游钱塘过四壁山中与青城山樵
 遇出示予古剑乃其先公雍国所遗也予为樵作古
 剑歌以歌之
古剑古剑元非铁亦非干将与镆铘自从混沌铸成来
出鞘入鞘何生灭辉天地不须磨肃气棱棱凛霜雪
是以曾将破敌酋采石江头建勋业海晏尘清歌太平
卷五 第 4b 页 WYG0815-0401b.png
瑶匣藏之在岩穴或时拈出与人看千古万古钦猛烈
野人邓羽
 吾友虞胜伯隐居南山读书耕钓不求人识所与游
 者皆岩穴之士也其先丞相雍国公忠义立朝具在
 史册所佩古剑以贻子孙代不乏贤而馀风遗烈犹
 未泯也至正乙巳岁胜伯自山中来命予赋此剑为
 虞相古剑歌与胜伯歌以发其所蕴云匡庐陈惟寅
虞山人何入城访我衡门下要作古剑行云是雍公所
卷五 第 5a 页 WYG0815-0401c.png
遗之古剑采石江头大破完颜兵匣藏累世不敢动忽
然光怪夜夜蛟龙鸣凭轩拔鞘自起舞皎如月下秋霜
明横磨泰山石直斩东海鲸何不献书见天子快意一
扫风尘清吁嗟此剑亦神物又于堪也同垂万古名
 雍国丞相虞公古剑一具今藏其孙胜伯家毗陵倪
 元镇匡庐陈维寅既作歌诗咏之且要予同赋焉秦
 约
雍公古剑射日星铁冶铸出秋霜硎寒光耿耿试一扫
卷五 第 5b 页 WYG0815-0401d.png
魑魅网象都逃形匣藏绣涩不敢动龟鳞虎文惊且竦
阅历星霜三百年社稷(阙/) 自兹重雍公磊磈云梦胸
白虹紫电符采同有时呼酒醉踏月浩歌起舞多英风
采石江头却铁骑一战突营谁可比材官勇将号如云
每视奇功独怀愧剑锋犹渍佞血鲜神物不随陵谷迁
只愁雷霆破屋壁化作苍龙飞上天
  欧阳玄雍虞公文集序并扎
斯文与造化功用相弥纶国家气象相表里故文人生
卷五 第 6a 页 WYG0815-0402a.png
于世有数文章用于世有时斯言若夸理实然也皇元
混一之初金宋旧儒布列馆阁然其文气高者崛强下
者委靡时见旧习承平日久四方俊彦萃于京师笙镛
相宣风雅迭唱治世之音日益以盛矣于时雍虞公方
回翔胄监容台间吾䣊有识之士见其著作法度谨严
辞指精覈即以他日斯文之任归之至治天历公仕显
融文亦优裕一时宗庙朝廷之典册公卿大夫之碑版
咸出公手粹然自成一家之言山林之人逢掖之士得
卷五 第 6b 页 WYG0815-0402b.png
其赠言如获拱璧公之临文随事酬酢造次天成初无
一毫尚人之心亦无拘拘然步趋古人之意机用自熟
境趣自生左右逢源各识其职故自其外观之如深山
穷林葱茜蓊郁莫测根抵钜野大泽汪洋澹泊不为波
涛试刺其中则日月之精凝结岁久皆成金珠龙虎之
气变化时至即为风云孰能穷其妙也哉太史夏台刘
君伯温蚤岁鼓箧从公成均及为江右肃政使者近公
寓邑乃裒公之文将传诸梓书来京师属玄为序言惟
卷五 第 7a 页 WYG0815-0402c.png
李汉于昌黎子瞻于庐陵皆能知而能言者是岂为前
人役乎第于公有世契生平敬慕公之文以附著姓名
为幸又高刘君政事之暇敦笃夙谊如是遂不敢辞而
为之序至正六年二月翰林学士承旨荣禄大夫知制
诰兼修国史欧阳玄序
玄顿首再拜伯温监司相公仁契玄去岁数四附书宪
府邃严未审一一达几下否春和远惟履候胜常殊慰
詹溯书来知刻虞先生文足见高谊作序当求名笔乃
卷五 第 7b 页 WYG0815-0402d.png
称雅意谅切不敢力辞因便辄供稿去刻成千万见惠
一本为感贱迹遂丐閒之请乡里距贵治稍近专容修
竿牍之教未中惟顺序善葆不具备辱契欧阳玄顿首
再拜二月十一日谨空
  虞邵庵小像题赞
昔梓潼虞使君有阴德其殁其子雍公哭之公辄苏止
雍公哭以为人死而得为佛乐莫大焉乃更哭之耶后
从吏入冥乃知使君死为更生佛今青城公集中有所
卷五 第 8a 页 WYG0815-0403a.png
谓更生佛祠前瑞竹生是也雍公既相孝庙其府第在
吴下公诸孙有名堪字克用者犹能读书绩学世其家
克用于青城公为再从诸孙从江西画史得公小像装
缉之俾人题咏于卷后青城公既以文章师表当世题
咏之者岂易易著语若克用于公为子姓表章其家世
则不得不然
紫芝眉宇凤麟姿自是文章百世师何必凌烟画冠剑
云仍翼翼奉烝祠遂昌郑元祐
卷五 第 8b 页 WYG0815-0403b.png
松柏萧萧墓上秋衣冠犹识旧风流雄深典雅文章在
酷似唐人柳柳州淮南潘纯
复见玉堂真学士眉山草木必重枯古心古道文章古
试问丹青画得无壶中陆行直
头戴玉冠携竹杖庞眉丹颊白髯须久知后梦非前梦
方信今吾即故吾已约耆英开洛社更寻归路问成都
堂堂一代文章伯千载还应再有无赵郡苏大年
  山居图为虞克用赋
卷五 第 9a 页 WYG0815-0403c.png
玉堂仙人虞学士家住青城洞天里一随云雾起从龙
遂掌丝纶佐天子五色制成云锦裳黼黻皇庭跻虞唐
自骑黄鹄归帝乡霓旌羽盖森翱翔空留旧宅青城下
草木犹馀雨露香诸孙久作东吴客每忆青城归未得
故人焦粲妙丹青为写山居悬素壁学士今陪石与丁
往来多在芙蓉城五(阙/)丈人时送迎它年或复游人世
应与诸孙宴幔亭陈基
郭髯予所爱诗画总名家水际三乂路豪端五色霞米
卷五 第 9b 页 WYG0815-0403d.png
颠船每泊陶令酒能赊犹忆相过处清吟夜煮茶 天
锡掾郎与余交最久死别忽忽二十馀载念之恨恨如
何可言锡山弓河上玄元道馆锡麓玄丘精舍其画壁
最多今或为军旅之居或为狐兔之窟颓垣遗址风景
亦异虽予之故乡乃若异乡矣不归吾土亦已十年因
胜伯徵君携此卷相示为之展玩感慨并叙述其畴昔
相与之所以然者其中有不能自已也捉笔凄然久之
至正二十三年岁在癸卯十二月十日夜笠泽蜗牛庐
卷五 第 10a 页 WYG0815-0404a.png
中写倪瓒
  倪高士诗帖
仙台有高士闻在最高峰濯足五湖水结巢千岁松霞
扉云扄不可到落花如雪丝吹濛醉颜生酡日曈曈飞
花蹴踏金芙蓉绛绡为裳玉鍊容往来倏忽其犹龙伊
谁貌此世外踪青城山人仙中翁运笔直与天同功倪
生作诗以咏叹凌跨倒景他日期相从倪瓒
   留别胜伯先生
卷五 第 10b 页 WYG0815-0404b.png
清才卓行虞徵士食粥三年致母丧诗法道园能继武
画传洪谷早升堂独高落落松筠节不逐悠悠雁鹜行
此日别君江海去波光鸥影思微茫倪瓒
江渚暮潮初落枫林霜叶浑稀倚杖柴门阒寂怀人山
色依微至正癸卯秋九月望日戏为胜伯徵君写此并
赋小诗倪瓒海云庵灯下记
  元人诸帖
文原顿首再拜总管相公本斋先生阁下文原不意庆
卷五 第 11a 页 WYG0815-0404c.png
门为福所倚堂上忽以微疾奄至大故闻讣惊怛曷能
为情然寿母以贞节终始有子克尽孝道为时良二千
石亦可无憾九泉矣铭文见委义不得辞属体中略苦
风寒而来使以河冰不能久留未免力疾属稿且缮写
纳去其于发潜德则未之有取也遗贶益重愧恧地远
不能引却悚然而已人还率尔具复冬令严寒惟顺理
节哀是祷总干照察文原顿首再拜 来谕一一为嗣
言之自有书奉荅铭文中为字有失笔别篆纸末寿康
卷五 第 11b 页 WYG0815-0404d.png
庵记来使趣行当俟驿使便纳上来使劳中统一定
本顿首再拜尚书相公本斋先生文侍旧臈率易晋拜
旌麾之下辱赐与洁殊慰积年仰慕之心宴赆稠叠礼
意隆重何以克堪惟深愧感而已别来伏想福祥至止
百神卫大万士民之望旋膺钧枢之任至慰至慰本拟
以正初抵杭方闻江上有阻遂自泰兴江阴展转留滞
二月初方达吴门得会季野舍人同到金井山中瞻视
冈峦形局宽大气势雄伟与闻相合谓为福寿之基亦
卷五 第 12a 页 WYG0815-0405a.png
颇如诸名公所论而鄙浅之见尚有可疑者盖入首山
脉直下稍长则乘气劲急倘稍加转换庶合古人增高
益下趋吉避凶之说必欲如闽中龟蛇之地山尽水聚
生意藏蓄则未能悉其造化之妙亦非面对不能详尽
惟高明裁察兹因人便谨奉起居以致谢私并投献其
一得之愚芜率伏祈恕亮馀惟为国家卫爱式副对扬
不备二月十八日客吴中杜本顿首再拜上呈
集顿首再拜上状总管大尹相公阁下即辰岁事告成
卷五 第 12b 页 WYG0815-0405b.png
天地方泰暂弭皇华之节尚系白云之思神明夹扶履
用清吉集今夏复过姑苏不能少候骑气之还已觉怅
惘及承珍洒乃知追及惠泉益重不敏之罪然而千里
明月通夕台星何异瞻对颜色也亭中清话秋仲间翁
自上京还方面及之节次当已达听兹不复赘观僧辱
位置造就倍费神用不胜感激集与弟兄皆宦游四方
先陇寄彼动辄旷引时岁无由一至托此于一二邻近
而已而食不足赡给今得此稍慰其望则集可以少抒
卷五 第 13a 页 WYG0815-0405c.png
其情然则阁下锡类之仁何可忘也引墨陈谢未究下
忱之万一惟冀保啬方今龙飞御天求贤共理有若阁
下治最久当简在行膺大用匪朝伊夕集虽不武尚能
泚笔来贺谨奉状不备集再拜状上
   至正丙戌暮春亚相王公本斋之子季境补淮
   东宣阃奏差以公事乘传至京师访予玉堂之
   署临别求赠言为赋唐律一首
南来驿骑锦障泥春雨都门雁影低淮漕惯迎邻使节
卷五 第 13b 页 WYG0815-0405d.png
浚郊曾筑相君堤道逢棠茇思亲憩家视槐阴与屋齐
江左夷吾吾旧友羡君年少蹑云梯庐陵欧阳玄
胄出名门正妙年置身聊尔奉藩宣尘生驿路频驱马
雨溢官河稳放船后土祠中花缀玉平山堂下柳飞绵
遄归公馆应多暇好对芸窗理旧编晋阳冯思温
春满维扬十万家先公曾此驻高牙官𠫇寂寂留芳树
旧馆阴阴闭落花祠下系鞍寻芍药楼前骑鹤听琵琶
归来不异当时事一路东风帽影斜齐张起岩
卷五 第 14a 页 WYG0815-0406a.png
   季境舍人归维扬朝中名公各赠以诗看云八
   十翁闲闲吴全节作唐律一首以授之
相君五马牧饶时玉树秋香生桂枝日丽凤毛延世泽
风培鹏翼运天池平山堂北看红药析木津头识紫芝
文献通家遗逸老涂鸦赠别写乌丝至正六年丙戌三
月廿又三日
公子翩翩英妙时暂烦讶使到京师长河春涨鱼龙水
别驿风生鸟隼旗家自乌衣通世谱人从凤阁识朝仪
卷五 第 14b 页 WYG0815-0406b.png
旧游宾客头如雪属目云霄未厌迟
远忆淮南后土祠君归春已发璚枝好寻月下吹箫处
犹及花前把酒卮锦瑟金钱馀旧伴乌丝红袖有新诗
故人相见如相问老尽当年杜牧之季境归会克明元
璋二老友出似一笑张翥
予识本斋三十年文章宦业世所称道今年其子季境
于维扬有善继述忠孝之家其可尚哉赵期颐书
   史局先生示以季境京师赠行卷辄题一绝卷
卷五 第 15a 页 WYG0815-0406c.png
   锦
校书苦借青黎杖下马笑拈金屈卮好是淮南师弟子
钱唐相见落花时方外张雨书以丁亥二月
仆自归田后当时故人俱在天府而集以目𤯝又不能
起居遂成路远近紫岩自维扬来出示此卷遂知大参
本斋公之子季境自京还一时台阁群公赠行之诗也
令人诵之神清气爽飘然欲仙掩卷慨想复徵予题盖
季境已曾作字说寄之矣今重为书于是卷聊寓观感
卷五 第 15b 页 WYG0815-0406d.png
云伯生
玄顿首再拜季野府判相公仁友玄于左右虽疏而英
誉稔甚矧于先清献公实有一日之雅向歆克肖契谊
不殊相望千里之遥情亲对晤有以也夫近者(阙/)季道
盛雅以清献神道碑见属既而传旨下谕不敢以病惫
控辞已缮写付季德今闻托张德常转达第愧兵后罹
忧百感交集何能发潜光之万一太湖多善碑材刻成
以拓本见寄为幸德常附海艎行匆匆函奉起居草略
卷五 第 16a 页 WYG0815-0407a.png
并干台照客京欧阳玄顿首再拜 季耕照磨同致再
三意玄又白
翥顿首上记季京郎中相公契友阁下奉违晤言已阅
数岁比闻使驭上三山寻又闻在武林而一皆平安之
报良用自慰区区备员翰读近又承乏胄监昏懒日侵
告归未允其贫而无子犹故吾也仆满意季德之回岂
意有此凶忧为之痛心况手足至亲其终天之恨当何
如也尚在以人生有数少自宽解为祷季野令兄相公
卷五 第 16b 页 WYG0815-0407b.png
如会万万叱名不及颛状燕吴相望海航往来动以年
期惟珍护自强前即远大不宣中秋日老蜕张翥顿首
上记
   近览镜白须渐多戏作满江红长短句绣江先
   生拜参上马敢录呈丑幸乞一笑鲜于枢顿首
诗酒名场人都羡紫髯如戟今已矣星星满颔不堪重
摘衰老自知来有渐穷愁谁道寻无迹笑刘郎辛苦觅
仙方终何益 东逝水西飞日年易失时难得赖此身
卷五 第 17a 页 WYG0815-0407c.png
健在寸阴须惜生死百年朝有暮盛衰一理今犹昔问
人间谁是鲁阳戈杯中物
   奉寄都运大参相公聊致久别企仰之万一采
   览幸甚虞集顿首
计相淮南重幨帷海上还频烦纡智略周虑及疲孱调
鼎公宜早归耕自得閒常携相赠策扶老向江山
   集至逍遥山见饶紫岩间将适琼华之囿当以
   旧(阙/)瞻承风采因得附此起居紫岩玄门耆宿
卷五 第 17b 页 WYG0815-0407d.png
   之士退食之暇必能少从清静无为之论遥为
   倾企集又拜二月五日
我寻天上张公子新买江南宅一区桂树小山金作粟
芙蓉秋水锦成株青龙绕屋潴三㘰翠凤当门衔一珠
世事纷纷何日了好将真乐问尧夫
   至正丙午秋七月四日放舟龙江入艾浦访文
   湘翼之张侯饮于真乐斋席上赋诗一律率坐
   客子山德昂两进士用韵成什会稽抱遗叟杨
卷五 第 18a 页 WYG0815-0408a.png
   维祯明日在任老人读易斋试新制铁心颖书
   四韵诗奉荅大章贡士见寄
腊日放船归泖上沧湾迟子渺愁予河东有赋烦传送
此月无冰又可书老铁一经能取紫庾郎三韭岂忘鱼
明岁门生求坐主相看喜色动皇居腊月八日客埬上
余日强再拜
   又一诗奉上铁厓先生先录去一过览后当别
   写上也
卷五 第 18b 页 WYG0815-0408b.png
扬子十年官不调才高白首尚为郎因观禹迹多留越
为爱西湖又入杭仕宦岂无三语掾风流谁似四明狂
水南山北题诗遍犹忆吴中锦绣坊
   豫章熊公自得携所著书入都城西山斋堂村
   山深民淳地僻俗美隐者之所宜居崇真张宜
   相真人偕往作诗送自得兼柬宜相平心老人
   欧阳玄
先生去隐斋堂村境趣佳处如桃源西出都门二百里
卷五 第 19a 页 WYG0815-0408c.png
山之盩厔水浩亹一重一掩一聚落一溪十渡深而浑
羊肠险径挂山腹蜂房小屋粘云根立当阨塞若关隘
视入衍沃同川原市朝甚迩俗尘远土产虽少人烟繁
锄畬艺陆宜菽麦树栅作圈能鸡豚园蔬地美夏不燥
煤炭价贱冬常温前年熊郎入卖药施贫者药人感恩
熊君携笈今就子绕舍木叶书缤翻崇真真人又继往
况是偓佺之子孙紫箫夜吹辽鹤至林响谷应松风喧
登高东望直沽口海日涌出黄金盆应怜㬅倩恋象阙
卷五 第 19b 页 WYG0815-0408d.png
坐羡庞公归鹿门
   次韵圭斋先生寄赠松云隐君老蜕翥上
燕垂赵际中有村正在西湖之上源源头花落每流出
亦有浴凫时在亹隐君葺茅据幽胜髣髴小庄如陆浑
环之苍松数十树拔出太古虚无根攒峰叠壁何盘盘
地多硗磝少平原先生生计虽苦薄最喜静无人事繁
黄精本肥术苗脆疆场有瓜牢有豚吟诗作画百不理
一家笑语常春温功名秖遣世途累饱煖已荷皇天恩
卷五 第 20a 页 WYG0815-0409a.png
近闻京志将脱藁贯穿百氏手自翻朱黄堆案墨满砚
钞写况有能书孙云晴辄寻羽客去榖熟方来山鸟喧
土床暖炕石窑炭黍酒香注田家盆要知精舍白鹿洞
不待公车金马门
  赵魏公二帖
孟頫上复 丈人节干丈母县君孟頫一节不得来书
每与二姐在此悬思而已伏想各各安佳孟頫寓此无
事不烦忧念但除授未定卒难动身恐二老无人侍奉
卷五 第 20b 页 WYG0815-0409b.png
秋间先发二姐与阿彪归去几时若得外任便去取也
今因便专此上覆闻乡里水涝想盘缠生受未有一物
相寄二姐归日自得整理一书与郑月窗望递达不宣
六月廿六日孟頫上覆
   手书上覆丈人节干丈母县君孟頫谨封
孟頫顿首希魏判簿乡兄足下孟頫奉别诲言倏弥两
岁追惟从游之乐丹青之赠南望怀感未知所报惟是
官曹虽閒而应酬少暇以故欲作数字道区区之情而
卷五 第 21a 页 WYG0815-0409c.png
不可得希魏爱我甚至当不以为谴也即日毒热伏想
水精宫中夷犹自得履候安胜孟頫赖庇如昨秋间欲
发拙妇与小儿南归以慰二老之思是时又当致书并
以缪画为献也家间凡百悉望照拂因便奉状不宣六
月廿六日孟頫再拜
今人观赵承旨书但见其晚笔纵逸为胜殊不知妙年
应规入矩有如此帖者不由规矩而纵逸是犹疾行无
善步也识者试与评之至治二年九月廿五日后学钱
卷五 第 21b 页 WYG0815-0409d.png
良右敬题
松雪老人书法在中年时一笔不苟怡怡然得天趣此
唯识者能知之泰定元年八月廿日陇西李皓见于氏
文房
李西台书名重一时而东坡乃谓虽可爱终可鄙虽可
鄙终不可弃吾尝妄意借为子昂方寸大字之目闻者
瞿然固难为浅见寡闻者道也至其尺牍挥洒奕奕有
晋人一种风气亦不可掩且未易及哉未能上下古今
卷五 第 22a 页 WYG0815-0410a.png
书画之变而窥其妙遂欲出意品题恐不免纷纭儿辈
之侮也泰定甲子季秋蜀梁子寅书
吴兴公字画之妙不待赞咏而知也是帖盖在兵部时
所与江南故人者王谢沓柁风气不可复作抚卷为之
太息吴郡陆友仁记
自晋唐以来法帖其事率皆飞问通叙施于家人朋友
之间不过数行而已其初非用意而逸笔馀兴淋漓挥
洒百态横生使人骤见惊绝徐而视之其意度愈无穷
卷五 第 22b 页 WYG0815-0410b.png
故后世传之往往以为奇玩而想见其人今观松雪仙
人与月窗判簿手帖宛有古意浓纤刚柔皆与人意会
真希世之珍又非独传玩而已也淳卿其善保之泰定
某年九月九日陇西李叔书于静寄东轩
铁锁银钩到者稀鸥波亭上墨如飞后人何处求书法
华表千年待鹤归南阳张逊
馀不溪边采白蘋铁网珊瑚寸寸珍天上玉楼盛不住
虹光夜夜贯星辰遂昌郑元祐
卷五 第 23a 页 WYG0815-0410c.png
书中若说候除官客舍幽州六月寒近接阿彪归后语
妇翁强健县君安吴僧嗣益
吴兴松雪公名高当代而书法之妙盖牢笼古今出入
羲献也此二帖虽盛年所书然其轻清流丽之画得超
迈入神之变有非后人所可及者淳卿宝之无斁泰定
五年三月一日梁溪王礼实观
松雪先生翰墨之妙名冠一代其下笔之势出规入矩
洒落超逸非钟王不足与议也至其晚年笔力犹为妙
卷五 第 23b 页 WYG0815-0410d.png
绝金石所刻后学之士多所师法今观此二帖前人风
流馀韵典刑具存不觉起敬吴门丘宗
杜少陵云斯人已云亡草圣固难得及兹烦见示满目
动悽恻斯言尽之载阅此卷令人悼痛不能巳巳后学
张渊
书法自唐颜柳以来多尚筋骨而乏于风韵然务筋骨
者则失于狂躁喜风韵者则过于软媚求其兼善而适
中者亦难矣至宋李建中蔡君谟辈追踪六朝见称于
卷五 第 24a 页 WYG0815-0411a.png
时论者犹谓未能尽善本朝赵魏公识趣高远跨越古
人根抵钟王而出入晋唐不为近代习尚所窘束海内
书法为之一变后进咸宗师之或缄之箧笥或传之金
石不能悉数也此二帖规摹羲献其第一帖绝与圣教
序相类非有墨池笔冢之功者岂易及此披玩叹伏因
识其后至正二十五年秋七月既望卢熊书
  赵松雪诸帖
仆在西州日为刘简州作埋文今其子赍轴来欲干先
卷五 第 24b 页 WYG0815-0411b.png
生一言以发幽堂之光幸赐数语为荷为荷鄙文不足
道也伏乞点窜李源道再拜松雪学士先生
   跋李仲渊所为刘简州墓铭后
余读仲渊之文知刘简州之为人有用世之才因刘简
州之行事见仲渊叙事有稽古之学盖古之为文者实
而不谲简而不奥理而不诩若仲渊之文真古文也哉
若刘简州者真可于古人中求之也哉赵孟頫
   奉题晋斋小稿
卷五 第 25a 页 WYG0815-0411c.png
少年文藻发天葩锦绣机成自一家春日故应繁草木
空山元自足烟霞词源浩荡无终极理窟渊深岂有涯
知子苦心参道妙可能从我鍊丹砂吴兴赵孟頫
   乘月过西郊渡
远山含紫气春野霭云暮值此归时月留连西涧渡谬
当文墨会得与群英遇赏逐乱流翻心将清景悟行车
俨未转芳草空盈步已举候亭火犹爱村原树还当守
故扄恨恨乖幽素子昂
卷五 第 25b 页 WYG0815-0411d.png
南谷先生杜尊师余自儿时识之居升元观未十年升
元盖文子旧隐其地常有光怪亦仙灵所栖胜处也师
属余作老子及十子像并采诸家之言为列传十一传
见之所以明老子之道将藏诸名山以贻后人余谓兹
事不可以辞乃神交千古彷佛此卷用成斯美师名道
坚南谷其自号云至元二十三年元日吴兴赵孟頫
胡汲仲天资高爽发言便自超诣此赋为南谷所作文
与事称其自迩至远则似晋问其琢词造语则似鵩赋
卷五 第 26a 页 WYG0815-0412a.png
其高举寥廓则似远游过此以往吾不知所拟矣尊师
既仙去重为季安师圣书一通刻石山中吴兴赵孟頫
诗止唐人公论一定以不易集存丁部私藏几何而能
传欲免遍观尽阅之劳可无精选重编之举因奋吾志
遂成此书自武德以迄乾符历三百载始古风而终绝
句馀二千篇缮写实难流布未广将俾众工以锓木必
藉诸贤之挥金借力猗陶相与作新于文印齐名李杜
共看兴起于骚坛郑君子封出所编唐诗六十卷选择
卷五 第 26b 页 WYG0815-0412b.png
之精甚便后之学者惜其无力板行因为书此子昂
右宋人十一家书皆表表著见者尝试评之李西台书
去唐未远犹有唐人馀风欧阳公书居然见文章之气
蔡端明书如周南后妃容德兼备苏子美书如古之任
侠气直无前东坡书如老熊昼游百兽畏伏黄门书视
伯氏不无小愧耶秦少游书如水边游女顾影自媚薛
道祖书如王谢家子弟有风流之习黄长睿书如山泽
之癯骨体清澈李博士书如五陵贵游非不秀整政自
卷五 第 27a 页 WYG0815-0412c.png
不免于俗黄太史书如高人胜士望之令人敬叹米老
书如游龙跃渊骏马得御矫然拔秀诚不可攀也丙戌
十一月廿一日大梁赵孟頫
 薛道祖薛昂之子黄长睿黄履道之子二父皆邪人
 而其子乃以善书知名士亦不可不游于艺哉子昂
 此评乃是效米老也紫阳山人方回题
作画贵有古意若无古意虽工无益今人但知用笔纤
细傅色秾艳便以为能手殊不知古意既亏百病横生
卷五 第 27b 页 WYG0815-0412d.png
岂可观也吾所作画似乎简率然识者知其近古故以
为佳此可为知者道不为不知者说也子昂跋
舜举作著色花妙处政在生意浮动耳迩来日夕沉埋
醉乡吾恐久乃不复可得觉非其深藏之同郡赵孟頫

仆与伯机同学书伯机过仆远甚仆极力追之而不能
及伯机已矣世乃称仆能书所谓无佛处称尊耳必明
持鹅群帖见示使人叹赏不能去手而又甚庆其有子
卷五 第 28a 页 WYG0815-0413a.png
也至大三年八月廿三日将赴杭州车桥寓舍题子昂
余临王献之洛神赋凡数百本间有得意处亦自宝之
顾善夫余之爱友其家所藏者皆得意笔也扬州何进
士每以高价求余书可谓好事者遂书此赋一通赠之
至治二年秋孟子昂记
  鲜于伯机遗墨
   游高亭山广严院记
元贞元年四月廿日送客临平镇晨起买舟堰下出东
卷五 第 28b 页 WYG0815-0413b.png
新桥自高亭山以北岸多野酴醾香气酷烈薰人欲醉
晚宿广严院僧普闻好奇喜客置酒西有楼下夜分乃
罢明日遍历殿庑得唐玄览法师碑于东庑之下乃开
元廿三年集贤学士徐安贞撰谏议大夫褚庭诲书云
师姓褚氏其先河南人食采钱唐因家焉师生而慧解
从慧昶出家本邑有故隋华严寺乃师俗缘之地因成
此院后改今名碑经焚燬全不可读寺有录本遂得其
详僧又指护伽蓝神曰此玄览法师之祖褚河南也是
卷五 第 29a 页 WYG0815-0413c.png
日行者过期未出普闻者煮笋荐酒复饮故处大出书
画誇客中有净师草书四大帧圆熟有师法殊可喜问
之乃寺僧也绍兴初尝被召作草首书名花倾国两相
欢宋主不悦赐罢今钱唐人家所收称王逸老合作者
皆其书也又东坡赵令铄唱和真迹一卷坡诗集中有
之令铄有诗声集不行世因全录之序云子瞻和予致
斋诗有端向瓮间寻吏部老来惟欲醉为乡之句因送
薄酒兼成斐章冀发笑也古人醉以酒盖亦有所寓一
卷五 第 29b 页 WYG0815-0413d.png
饮百忧忘陶陶朝复暮公欲醉为乡瓮间寻吏部惜取
青铜钱浊醪安足酤敢窃好事名聊资子云具巧手斧
鼻端此情知有素东坡和云伯坚惠玉膏两壶且枉佳
篇次韵戏荅神仙无石髓生世悲转寓坐持玉膏流千
载真旦莫青州老从事鬲上非所部惠然肯见从知我
困市酤开瓶自洗盏肴核谁与具门前听剥啄烹鱼得
尺素伯坚又诗云子瞻辞免起居之命令铄复用前诗
之韵一首以勉之登州与仪曹到官如旅寓螭陛凤凰
卷五 第 30a 页 WYG0815-0414a.png
池翱翔未云莫冰雪照人清黄色盈中部譬如千日酿
一宿陋清酤载笔无多时公真济时具叹息贺德基犹
知我尸素自此次韵题其后者一人刘握以诗跋者四
人汤思退孙仲和葛立芳陈之茂以子孙题者四人
苏峤赵伯醇刘岑观览署名者十人陈相汪应辰郑
作肃范彦辉芮烨徐度淩景夏尹熺刘㢸姚述尧最后
王明清题云英宗潜龙日居穆亲宅与宗属溜恭宪王
游从最厚庆历八年岁在戊子两家各生子同年月日
卷五 第 30b 页 WYG0815-0414b.png
时其后英宗入继大统所诞即神宗既即天位以是日
为同天节恭宪所育乃太仆伯坚也为本朝登进士第
之冠易文阶最先子孙蕃衍世科相望声华焜耀以至
于今五行之说其可不信哉僧云伯坚子孙今居临平
贫不能自振此卷近年以粟易之其他无可录者是晚
始与行者别明日将还普闻曰此去佛日十里而近有
寺曰净慧山水最佳寺有东坡题名真迹不可不一到
于是自下山乘马沿田塍转村坞诘曲行香篆中如是
卷五 第 31a 页 WYG0815-0414c.png
者数里过黄鹤山地始平路渐广峰峦秀拔林麓深邃
夹道清泉如奏琴筑是时小雨暂止云日鲜润四顾阒
然惟闻一鸟啼长松间同行者人人自失谓真在武陵
桃花源也少东遥见飞阁出木末导者云已到山门矣
乃揖苍髯叟酌甘露泉而后入时已破午群僧皆醉住
持觉老入城遂径造方丈得东坡真迹于法堂东壁云
祖老入山之十三日述古赴南都率景达原叔子中子
瞻会别于此熙宁七年八月十二日字方四寸许又有
卷五 第 31b 页 WYG0815-0414d.png
赠荣公五绝句石刻诗见集中循东庑下入库堂观渥
洼池池泉玉色出东北山之麓有石坡陀半在水中因
公有不堪土内埋山骨未放苍龙浴渥洼之句遂名回
抵西庑人藏殿观元丰间所书经藏有巨蛇不敢近者
久矣将出得两石于山门之左乃扬无为司马才仲秦
少游之诗云元祐元年六月十五日还自海上入佛日
山净慧道场瞻礼怀禅师时长老弼公即阿育王大觉
禅师之嗣也送余出山酌甘泉而别因留诗曰佛日山
卷五 第 32a 页 WYG0815-0415a.png
前水行人甘露杯须如源派远直自四明来才仲云石
冷苔生晕风高竹度凉道人何处去春色半沧浪少游
云五里乔松径千年古道场泉声与岚影收拾入僧房
杨则手书才仲少游皆范石湖追写初约元仁同行及
期元仁以事不果故僭述所见以告拙诗数首附后仍
乞呈似岩翁山村井西存博善之仲实无逸诸同志宠

   留题广严寺
卷五 第 32b 页 WYG0815-0415b.png
送客临平古佛祠闻公房里住多时骊歌不见金闺彦
浊酒聊参玉版师龙像彫零馀故塔蛟鼍断缺有残碑
藕花未发风蒲短空咏参寥七字诗
   高亭道中一绝留题净慧壁
野酴醾发气薰然睡起时惊雪入船安得䲭夷三百乘
空令馋客口流涎
   净慧寺四绝
寂寂僧房半梦中萧萧修竹四山风惟应门外苍髯叟
卷五 第 33a 页 WYG0815-0415c.png
解乱儋州秃鬓翁
晚雨才收日已西石梁沙路净无泥清泉㶁㶁千峰迥
绿柳阴阴一鸟啼
坏壁苍苍上绿苔笼纱无复护尘埃只应枉驾游山客
总为坡仙宝墨来
学道能知髓与皮圣门壸奥要探窥十年来往临平道
争信山中有许奇
   又戏题广严僧房壁
卷五 第 33b 页 WYG0815-0415d.png
几年门外策征骖不料能来共一龛壁上未须书岁月
褚河南是护伽蓝鲜于枢顿首
伯机子书法用功极深至每数日相见辄云近见子某
帖孰离孰合言语心相劘切率以为常伯机仙去十载
非特书法如伯机者不可得而朋友箴规之道亦使人
慨然此诗乃元贞乙未游高亭广严寺所作用笔遒劲
与诗律精严是或一道卷中所及岩翁井西无逸亦相
继云亡交游凋谢雅道寥落益增陨涕至大辛亥十二
卷五 第 34a 页 WYG0815-0416a.png
月望日巴西邓文原书于素履斋
书法不讲百馀年至元间伯机子昂二妙特起古意复
见于今予尝谓后有尚论国家文艺之盛必来取斯伯
机殁既久时人购藏殆欲家有其书而其合作未有如
此卷者亦有钱唐佳山水当时神情朗润以至此昔人
云不恨臣无二王法恨二王无臣法非耶诗逼王半山
叙事类崔德符手评岂妄盍就子昂学士正之延祐五
年四月二日高邮龚璛书
卷五 第 34b 页 WYG0815-0416b.png
  虞邵庵书诛蚊赋
 平江水乡蚊蚋坌集予方穷居日以为苦因裒腹笥
 得蚊事廿有七古圣贤无一言之褒是为可诛也作
 诛蚊赋其词曰
惟朱明之肇序兮迨白藏之纪时火流金而方炽露漱
玉而易晞眷曦和之自东起咸池(日所/出处)而徂西迈崦嵫
(日所入山/也见离骚)以顿辔归曚汜(日所宿处也/见选杂体诗)而匿晖旋群阴
之绰绰袭夜气之索索爰有黍民(古今注号蚊/蚋为黍民)出于庐
卷五 第 35a 页 WYG0815-0416c.png
霍呼朋引俦讶雷车之殷殷(聚蚊成雷/见前书)填空蔽野疑云
阵之漠漠(梅圣俞/诗云)利嘴喻麦芒之纤狭翅过春冰之薄
其赋形而至眇其为害而甚博非泰山之能负(荀子䖟/负山)
讵九牛之可搏(汉书搏/牛之虻)较尔力以何施念尔欲而甚约
饮不过于满腹性无餍而肆蠚若乃皓魄之亭亭万木
之欣欣悼永昼之执热徙绿荫以怡情遽见而稍稍
复轻飏以营营(白鸟营营/见下注)念炎熇之未去曾须臾而靡
宁伺人于燕息则东家之梦何缘而见姬旦嬲人于尊
卷五 第 35b 页 WYG0815-0416d.png
俎则鹿鸣之燕何由而娱嘉宾(宋子京有蚊/蚋嬲人之句)以是而肆
毒于人何名乎仁载引其类载鼓其翅但知进而忘退
不顾害而贪利葬仙鼠之腹而莫追莫悔投秋虫之网
而自捐自弃(古今注以蝙蝠为仙鼠/罗隐赋谓蜘蛛为秋虫)冲郁攸而致燔望
银缸而还坠以此而速祸于巳孰名乎智仁既不足以
强名智又不足以自蔽徒肆情以饕餮竞鼓吻而唼噬
宜先哲之永叹谓通夕而不寐(老子曰蚊䖟噆肤则/通夕不寐见庄子)
蠢蒙其何识亦炎凉而绝义故有荪壁琰㮰椒房璇题
卷五 第 36a 页 WYG0815-0417a.png
疏寮豁其文绮绣甍焕其陆离围鲛绡以云障焚椒兰
而雾迷乃戢翼以远遁纵含毒而莫施以贵嫔之被宠
而不噆不螫(南史孔/贵妃传)畏长逊之当路而莫近莫窥(南史/孙长)
(逊本/传)其或柴扉槿居蓬室桑枢方亲闱之定省政黉堂
之卷舒或漂流于羁旅或促迫于郊墟乃引利喙以竞
进共逞贪心而自腴致晋室孝子独尝以身(晋书展/勤云云)
高邮贞女莫全其躯(高邮有露箸/小娘子庙)嗟乎蚊乎贵者要者
既屏息以远止贫者贱者又穷欲而纷如顾余躬而何
卷五 第 36b 页 WYG0815-0417b.png
较念尔虐其有馀其间别种禀性尤酷实尖其嘴实斑
其腹实细其身实丰其毒感变化于天工载惆怅于羽
族仙禽远害必翔于九皋神鸟览辉乃集于王谷传信
之雁目断而莫至报喜之鹊日聆而不足此固旷然而
难见尔乃颓然而难逐可怜尔之轻而翾不耻人之厌
且辱也盖尝究厥谱系考于典集实蚩尤之馀孽始涿
鹿之诛殛仅存肤血之遗馀致兹种类之蕃息(见幽/冥录)
别派于腐坏或聚族于幽湿惟可夜游鲜从门入骤致
卷五 第 37a 页 WYG0815-0417c.png
身于云台而羽翼翾翾(鹖冠子云台之高/蚊蚋适以翾翾)遽逞威于河
内而人马籍籍(古今注河内有人尝见黍米许大人/马满地取火烧之皆化蚊蚋飞去)
类非于华胄实尽衔于毒螫宜见憎于世俗夫岂间于
今昔惟小日之昏昏卧柏寝而悒悒念白鸟之阻饥褰
翠幮而听入(见金/楼子)曾丑类之莫去宜竖刁之僭逼此鉴
既明汝恶既极将不复汝容而搏之特吾一振手之力
尔固又将驱空中之蛂挫汝之精(空中有物其名为蛂/闻蚊虻之声则挫具)
(精/)僇江东之鷏而不复孕汝之形(尔雅江东呼鷏为蚊/母此鸟吐蚊因以名)
卷五 第 37b 页 WYG0815-0417d.png
举所谓蚋者而族烹于秦镬(秦为/蚋)取所谓蚊者而筑观
于楚廷(楚谓/蚊)永灭蚩尤之裔庶使天下之为人臣者得
以安其君大慰勤猛之志又使天下之为人子者得以
宁其亲不复使无用之物无穷之毒存于世此诛蚊赋
之所以名也
 右先太师丞相雍国忠肃公所著也先公文集旧刋
 蜀中成书未久焚于兵火曾叔祖宝庆府君将求而
 刻之湖南亦未及如志而运革而内附后先参政广
卷五 第 38a 页 WYG0815-0418a.png
 求之不能得眉州故人史公孝祥守兴化闻黄伯固
 家有之邈不可得也集在京师属闽教授谢中物色
 之来报云有军官好书购得此欲藉手与集相见然
 终不能得之先参政至浙从亲戚韩大则得诛蚊藁
 于侯颐轩道士处盖大德庚子岁也故人閒上人亦
 蜀中同出东南之家以旧故自吴门访集临川山中
 问此物所在出而示之则三十六年矣而先参政亦
 弃诸孤十七年诗书之绪不绝如线感慨今昔血涕
卷五 第 38b 页 WYG0815-0418b.png
 随之偶得此卷录送上人贵得存遗珠于既失尚故
 物之可求也元统乙亥三月廿七日集谨识
宋之南其宰执唯虞雍公为最贤观其诛蚊赋所谓使
天下之为人臣者得以安其君天下之为人子者得以
宁其亲则知公之志诛恶锄奸者欲以宁君亲也其以
忠孝教天下后世者至矣伯生世其家学能于圣时致
身西清被宠眷也殊甚及闲寂中乃书先太师此赋以
赠人其志亦有所在乎闲上人再见伯生其为我谂之
卷五 第 39a 页 WYG0815-0418c.png
和林鲁威叔重父谨题
因读诛蚊赋深怜爱国情三公登(阙/)谍四海失升平早
觉文章贵争期德业成云仍蒙世禄翰墨负时名丹丘
柯九思赋
黍民肆毒不胜诛屈宋文章太史书沧海遗珠留得在
白云深处伴僧居洛生王敬方
父作更生佛儿为命世英西州睹威凤南国剪长鲸不
厌朝廷小终扶日月明诛蚊赋重录妙墨世从衡遂昌
卷五 第 39b 页 WYG0815-0418d.png
郑元祐
右邵庵虞公手书其先丞相诛蚊赋稿也赋藁初藏于
道士侯颐轩家后为韩大则所得献于公之先君子井
斋先生后公至吴侯道士因龙兴闲上人谒公于寓所
一见具言赋藁公轩然而笑曰我已得之矣侯道士为
之惘然盖韩大则初假之于侯而即以归于公家而侯
初不知也元统乙亥闲上人谒公于西江遂书此以赠
焉颐轩本洞庭仙坛观道士其度师杨紫霞与侯亦蜀
卷五 第 40a 页 WYG0815-0419a.png
人宋季来吴一时名士之寓吴者若中书刘公丞相吴
公皆与之交游名重于时宝祐间自吴游天台中书公
为之倡首作诗以饯其行而先少师平舟先生亦次韵
焉先子与侯交游粗深每出以示之先子求至恳切而
侯迄不与先子殁后三年侯亦相继而逝其徒李碧山
与桩相知因桩之请即以归之至正甲午冬十月閒上
人因持此卷访桩于家而徵桩言桩惟侯之平日靳吝
于两家遗墨视若永为其有既而卒各归于其后人岂
卷五 第 40b 页 WYG0815-0419b.png
故家文献不绝如线而天固假侯之靳吝以待我后人
耶所惜者公之先君子犹克亲得赋藁而桩先子虽获
一见平舟遗墨而终不能得之于生平也今公既即世
而閒上人已老桩恐事之或湮故为详著于此云眉山
杨椿谨跋
观雍公少年之作可以豫见报国之志观邵庵详书之
意可以深惟追远之情忠孝蔼然萃于一门呜呼盛哉
閒上人同是蜀人故独得之当刻石寺中以传永久庶
卷五 第 41a 页 WYG0815-0419c.png
不为他时夜壑舟也至正十有五年乙未三月后学苏
大年顿首再拜谨书
  虞雍公诛蚊赋刻石疏
宋丞相雍国虞忠肃公尝作诛蚊赋内传后公之六世
孙翰林侍讲学士以文儒显既告老还江右而白云閒
上人与之有旧自吴访之于临川盖雍公文集旧尝刻
于蜀而版遄毁学士后虽贵而雍公集求之不得竟不
复刋学士之文参政公大德庚子岁亦尝至浙物色雍
卷五 第 41b 页 WYG0815-0419d.png
公集竟不可得而仅于道士侯颐轩处得诛蚊赋藁然
竟藏于家上人以赋藁为请学士为发箧取读上人曰
丞相真迹不敢望得学士手书一通东还吴则幸矣学
士遂为草草腾录而仍记颠末于赋后上人念学士诗
文好事者已悉为刋板若雍公之功业虽不系于文字
有无而诛蚊赋仅存耳兼闻江右近经寇乱百不一存
于是上人欲以学士所书赋勒之金石庶永久弗坠而
上人老矣力弗逮乃以此赋归于公之八世孙戡字胜
卷五 第 42a 页 WYG0815-0420a.png
伯者俾刻之胜伯既绩学克世其家以世故棘艰益贫
困固宜宝而藏诸而犹虑夫泯而不传抑亦负上人之
意敢以是干诸好事君子见助焉则赋刻诸石无难者
矣敢请至正十七年秋八月遂昌山樵郑元祐书
  虞邵庵书拟岘台记
尚书司门员外郎晋国裴君治抚之二年因城东隅作
台以游而命之曰拟岘台谓其山溪之形拟乎岘山也
数与其属与州之寄客者游而间独求记于予初州之
卷五 第 42b 页 WYG0815-0420b.png
东其城因大丘其隍因大溪其隅因客土以出溪上其
外连山高陵野林荒虚远近高下壮大闳廓怪奇可喜
之观环抚之东南者可坐而见也然而雨隳潦毁盖藏
弃委于榛丛茀草之间未有即而爱之者也君得之而
喜增甓与土易其破阙去榛与草发其亢爽缭以横槛
覆以高甍因而为台以脱埃氛绝烦嚣出云气而临风
雨然后溪之平沙漫流微风远响与夫浪波汹涌破山
拔木之奔放至于高桅劲橹沙禽水兽下上而浮沉者
卷五 第 43a 页 WYG0815-0420c.png
皆出乎履舄之下山之苍颜秀壁巅崖拔出挟光景而
薄星辰至于平冈长陆虎豹踞而龙蛇走与夫荒蹊聚
落树阴晻暧游人行旅隐见而断续者皆出乎衽席之
内若夫烟云开敛日光出没四时朝暮雨旸明晦变化
之不同则虽览之不厌而虽有智者亦不能穷其状也
或饮者淋漓歌者激烈或靓观微步傍徨徙倚则得于
耳目与得之于心者虽所寓之乐有殊而亦各适其适
也抚非通道故贵人蓄贾之游不至多良田故水旱螟
卷五 第 43b 页 WYG0815-0420d.png
螣之灾少其民乐于耕桑以自足故牛马之牧于山谷
者不收五榖之积于郊野者不垣而晏然不知枹鼓之
警发召之役也君既因其土俗而治以简静故得以休
其暇日而寓其乐于此州此州之人士女乐其安且治
而又得游观之美亦将同其乐也故予为之记其成之
年月日嘉祐二年之九月九日也南丰曾巩记
君作新台拟岘山羊公千载得追攀歌钟殷地登临处
花木移春指顾间城似大堤来宛宛溪如青汉落潺潺
卷五 第 44a 页 WYG0815-0421a.png
时平不比征吴日缓带犹宜向此閒郡人王安石为裴
使君作
南丰先生以嘉祐二年九月九日作此记先生是年登
进士第而归乡之时也裴侯名材记不书名亦致敬邦
君之意后七十八年其从子纡守抚重刻之久之石又
亡又后二百年雍虞集书并附王文公诗一首
  虞邵庵南丰曾氏新建文定公祠堂记
君子之欲行其道者时王之制有所不得为则推其法
卷五 第 44b 页 WYG0815-0421b.png
意之所得为而为之此圣贤所以无不可行之时也昔
者诸侯之国其昆弟子孙得以公族为大夫为士有田
有禄以养之国有宗庙世守其祭祀百世之子孙祭于
大宗五世之子孙祭于小宗而祖考之神灵盖有所归
矣后世贵为公卿而无国邑惠泽无以遍及其族人于
久远君子原本而充类䀌然伤其心焉是以有置义田
以待后人之冠婚丧祭者矣宗庙不立祭享无所君子
酌于贤贤尊尊之意而不得有所为焉于其贤者则缘
卷五 第 45a 页 WYG0815-0421c.png
夫尸而祝之于社之义而致其敬则亦庶几而已南丰
曾氏自鲁国公有六子其显者三人文定公子固最贤
子开之文如其兄而子宣最贵子固之学在孟氏既殁
千五百年之后求圣贤之遗言帝王之成法于六经之
中沛然而有馀渊然而莫测赫然而为时儒宗其文章
深追古作而君子犹以为特公之一事云尔鲁公殁时
公弱冠未仕也家甚贫嫁孤妹九人必得其所奉母夫
人至孝老死不衰盖其根于天性者纯明得于经学者
卷五 第 45b 页 WYG0815-0421d.png
深至所以行其道者众人固不尽识也是以官爵不过
于郡守俸入无踰于常僚犹悉其赀力置义田于临川
郡城之后湖与属邑金溪之南原立为规约以惠利其
族垂三百年矣此所谓能行其法意于可为者乎不然
何其能久也今其族孙元翊以其父正子之遗命作公
祠堂于后湖之上使其族之人食焉而思其本居焉而
敬其身则公之遗意虽去之百世而乌有终穷者哉乌
乎公之至元翊八世矣于庙则已远于社则已疏即其
卷五 第 46a 页 WYG0815-0422a.png
所遗田而祠之使群情之涣者尚有所萃也不亦可乎
元统癸酉祠堂成适予自京师归临川来求文以为记
故为书此俾附诸义田规约之后而刻诸祠下云雍虞
集记
南丰先生记拟岘台谓其山溪之形拟乎岘山也使他
人属笔必更引羊叔子事而先生终篇但述风物游观
之胜及夫裴使君简静之治而已盖众人之所必言乃
先生之所不必言也王文公诗则终始引叔子以致美
卷五 第 46b 页 WYG0815-0422b.png
裴君盖赋咏之作与纪实不同各一奇也邵庵虞公并
取而书之厥有旨哉又尝闻先生既为台记裴君畀田
若干亩即先生所置义田今在临川后湖者此亦奇事
虞公记先生祠叙义田而不及此必别有谓然书以附
于台记之后岂亦牵联可见之意邪太朴亲得此卷于
公当有以知之范文正公置义田于苏子孙遵守至今
不废尝窃叹以为世之若此者一家耳今读学士虞公
所著南丰先生祠堂记知先生亦有义田在临川金溪
卷五 第 47a 页 WYG0815-0422c.png
世守规约与范氏同两家盛德之长异哉夫以范公之
忠义功名天下所倚赖而甫参大政以殁位不满德焉
曾氏三兄弟子宣为相子开翰林先生止西掖名位亦
有差子开虽贤而魁然以儒学文章重者又莫先生若
也嗟夫宋之贤人君子若范公之与先生者希矣其君
之国有不能保而二家之田独至今存且将传之无穷
则当时不究其施有不足恨而其子孙所以为凭藉扶
持者又岂竭其势力之所可能哉观于此者可以有省
卷五 第 47b 页 WYG0815-0422d.png
矣至正元年岁辛巳十月下旬东阳吴师道书于京师
居贤坊官舍
右奎章阁侍书学士虞公书曾文定公拟岘台记及公
自作新建曾公祠堂记附以王文公台诗以遗临川危
素太朴甫积昔从公于京师自天历以后公日在阁下
而又总裁史事非大制作多不及亲书又苦目昏今观
此卷遒粹整密所罕见也至元三年正月十又六日门
人九江方积同豫章杨镒观于邬子柴
卷五 第 48a 页 WYG0815-0423a.png
明年夏五月廿又六日晚生清江俞立同庐陵文容敬
观于金陵护龙河僧舍
金华黄溍观
文定公初置义田令本房子孙不得食文昭公增置田
乃令食之太朴熟见其家规约云尔文定之不自私文
昭之均其施皆可书也吴师道又识
虞公篆法八分楷书暨文章皆萃美于兹卷而南丰先
生之文行又因以起百世敬慕于无穷焉非苟玩其词
卷五 第 48b 页 WYG0815-0423b.png
翰而已至元六年岁次庚辰夏四月十八日金华王馀
庆识于吾友太朴危君京师迎阳坊之寓舍
至元六年岁在庚辰十月廿有一日泲南张引同豫章
杨铸敬观于京师寓舍之湛然斋
曾文定公拟岘台记王文公诗奎章阁学士虞公所制
文定祠记三者又皆虞公手书之虞公蜀人今家临川
文学与曾王两公相望而此卷实具有之乌乎美矣太
朴宜与曾氏子孙求贞石使吴中石工并刻之临川有
卷五 第 49a 页 WYG0815-0423c.png
荣观焉晋安陈旅
前贤不苟作落笔便可传世今观元虞文靖公所书曾
文定公拟岘台记附以王文公诗而跋之又书所作文
定祠堂记于后一记一诗议论根据铿然金石声文章
家取为楷式者是岂苟云乎哉元统癸酉适公病目归
田之后年六十有一矣而篆隶书皆端整若此非其平
日运意精密笔路纯熟恶能尔邪卷尾有元儒吴师道
诸名人跋皆当公存日为危太朴先生题者蝇头细书
卷五 第 49b 页 WYG0815-0423d.png
无一笔苟师道凡三跋尤精确有深意真可以继公而
无愧也公书此卷后十七年而捐馆又后百三十有四
年璟观于翰林修撰吴君原博所原博属题因得留几
格间临玩数月乃敬识而归之连城之璧不足多也成
化壬寅中秋泰和罗璟于紫垣西之冰玉斋敬题
观拟岘台记跋语当是文靖为之重书而欲重刻于石
道园学古录文定祠堂记末有并书篆三字则此卷疑
亦当时书石之副今南丰曾氏祠下石刻有无不可知
卷五 第 50a 页 WYG0815-0424a.png
然陈众仲跋云太朴宜与曾氏子孙求吴中石工并刻
之岂当时固未尝刻耶当访之临川之贤璟再题
右虞邵庵先生拟岘台记四隶字南丰曾氏新建文定
公祠堂记十二篆字楷书记文一通诗跋各一首书家
者流所谓人品高师法古者殆兼有之此危太朴家物
传至庶子吴君原博盖百四十年于今矣祠堂记及跋
皆先生所著台记出文定者皆世所传诵而王荆公诗
笔亦与此时作者不同然则此卷虽谓之三绝可也原
卷五 第 50b 页 WYG0815-0424b.png
博博古能文且邃书法其以予言为将无同乎卷尾有
黄晋卿题名宋景濂陈众仲吴师道跋语又出三绝之
外诗所谓尚有典刑者窃有嘅焉姑识其纸隙以俟后
来君子弘治元年戊申日南至长沙李东阳书
南丰先生曾公文章在宋称四大家今观虞邵庵作公
祠记称公孝友至有义田之举而作郡之政又往往载
诸史册有不可诬者则公之所谓文章其亦异乎后世
之文章矣昔人有谓公行义不如政事政事不如文章
卷五 第 51a 页 WYG0815-0424c.png
其信然哉此卷今吴庶子原博先生所藏盖危太朴家
物也噫太朴不能不有愧于二公顾以归之原博其亦
有由然哉弘治己酉秋九月朔台人谢铎题
  虞邵庵书豆腐三德赞
虞先生以老病谒告还临川山中故人父老宾客邻曲
及族人昆弟子孙咸喜喜其归也鸡豚之馈狎至不敢
不为之尽欢而齿豁目昏又性不喜杀生食饮之际未
皆如其意山中人有鬻豆腐以进者欣然乐之盖盘餐
卷五 第 51b 页 WYG0815-0424d.png
至前目昏不能有所选择随匕挟所获精粗骨肉不能
辨也而豆腐盈豆如一随取皆佳一德也齿豁每食肉
辄填齿隙非极漱剔不能去间濡乾皆费咀嚼可取饱
无是苦二德也柔洁澹润无杀生之恶三德也吾乡仁
寿在万山中地高不宜稻而宜豆乡中人食豆盖多于
粟成都人皆靳吾邑为食豆人而乡语谓豆腐为菜
云怀故乡风物之美缘老年食物之便作豆腐三德赞
赞曰掇山腴治仙浆软于云洁于霜舌生肥齿不伤君
卷五 第 52a 页 WYG0815-0425a.png
子食之寿而康肘后服玉旧有方传之天下匪私吾乡
元统元年十月十九日横舟中书
  虞邵庵诗帖
   九月二日移柴门向水辱玄卿外史鍊师赋诗
   相属及于老易之要佩服雅意忻怿亡已辄次
   韵一首为谢仙凡之语顿不类矣皇恐皇恐集
   再拜
老寄池边舍新移竹下门高人知独乐妙语枉相存衣
卷五 第 52b 页 WYG0815-0425b.png
食随年岁文章付子孙惟求园绮辈白发共清尊
   喜陈克绍自蜀中持舍侄书至用韵就呈上
有客持乡信殷勤远及门枯桑同我老慈竹赖谁存万
里迷归梦苍茫念老孙偏呼小儿子一 一话亲尊
   先丞相暨秦国夫人墓上枯桑驻乌群以孝感
   所致雍公有辨乌赋荅公所示诗也近年来更
   生大悲阁先公祠前生竹一本中间两枝合而
   后分乡人以为集当归之祥乡中及朝士皆有
卷五 第 53a 页 WYG0815-0425c.png
   诗也是日榻中书
黄金铸为鸭焚兰夕殿中窈窕转斜月逶迤动微风绮
席列珠树华灯连玉虹无眠待顾问不知清漏终邵庵
   奉寄白云閒公讲师乡契尊宿虞集上
古寺白云门钟声竹树间唐诗留屋壁蜀道忆乡关橘
柚霜前送袈裟雨里还至今三十载刻石玉遮山至正
乙酉十月六日榻中书
 
卷五 第 53b 页 WYG0815-0425d.png
 
 
 
 
 
 
 
 赵氏铁网珊瑚卷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