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一 第 1a 页 WYG0812-0376c.png

墨薮卷一 唐 韦续 纂
五十六种书第一(并序/)
自三皇已前结绳为政至太昊文字生焉所以依类象
形谓之文形声相益谓之字著于竹帛谓之书书者以
代结绳之政也故字有六文一曰象形日月是也二曰
指事上下是也三曰谐声江河是也四曰会意武信是
也五曰转注考老是也六曰假借令长是也又云字有
卷一 第 1b 页 WYG0812-0376d.png

汉代作草是也其八体者更加刻符摹印虫书署书殳
书传信是也并大小篆为八后汉东阳公徐安于搜诸
史籍得十二时书皆象神形又加三十三体共定五十
六种书列于后
一太昊庖牺氏获景龙之瑞始作龙书
二炎帝神农氏因上党羊头山始生嘉禾八穗作八
穗书用颁行时令
卷一 第 2a 页 WYG0812-0377a.png

四因卿云作云书亦黄帝时也
五少昊金天氏作鸾凤书以鸟纪官文章衣服取象
古文
六科斗书者因科斗之名故饰之以形不知年代或
云颛顼高阳氏所作
七帝喾高辛氏以人纪事作仙人形书车器衣服皆
为之
卷一 第 2b 页 WYG0812-0377b.png

九夏后氏作钟鼎书以钟鼎形为象也
十殷汤时仙人务光作倒薤书
十一周文王史史佚作虎书有虎不害人名驺虞因
兹始也
十二周文王赤雀衔书集户武王丹乌入室以二祥
瑞故作鸟书
十三周法鱼书者因素鳞跃舟所作
卷一 第 3a 页 WYG0812-0377c.png

王隐皆好之
十五大篆书周宣王臣史籀所作也
十六复篆者亦史籀所作汉武帝用题建章阙
十七殳书者伯氏所职文记笏武记殳因而制之
十八小篆者周时所作汉武帝得汾阴鼎即其文也
十九仙人篆者古者所有李斯善辩古文字改为篆
形也
卷一 第 3b 页 WYG0812-0377d.png

穷弟子为素王纪瑞所制书
二十一转宿篆者宋司马以荧惑退舍所作也象莲
花未开形也
二十二虫书者鲁秋胡妻浣蚕所作
二十三传信鸟迹者六国时书节为信象鸟形也
二十四细篆者李斯摹写始皇碑序皆用此体
二十五小篆者李斯删古文始皇以祈祷名山皆此
卷一 第 4a 页 WYG0812-0378a.png

二十六刻符书者鸟头云脚李斯赵高并善之用题
印玺
二十七古隶书者秦程邈狱中变大篆所作始皇嘉
焉拜侍御史
二十八徒隶之书因程邈幽囚为徒𨽻书也今正书
二十九署书者汉萧何所作用题苍龙白虎二阙
三十藁书者行草之文也晋卫瓘索靖善之
卷一 第 4b 页 WYG0812-0378b.png

禽屈伸之体升伏之状象四时为书
三十二芝英书者六国时各以异体为符信所制也
三十三灵芝书者汉代有灵芝三种植于殿前遂歌
芝房之曲
三十四金错书者古之钱铭周之泉府汉之铢两刀
布所制也
三十五尚方大篆者程邈所述后人饰之斯法焉
卷一 第 5a 页 WYG0812-0378c.png

是也
三十七偃波书即版书状如连文谓之偃波
三十八蚊脚书者尚诏版也其字仄纤垂下有似蚊
脚
三十九垂露篆者汉章帝时曹喜作也
四十悬针篆者亦曹喜所作有似针锋而名用题五
经篇目
卷一 第 5b 页 WYG0812-0378d.png

好焉韦诞谓之草圣
四十二飞白书者蔡邕待诏见门下吏垩帚成字所
作
四十三一笔书者张芝所制其状崎岖有循环之状
四十四八分书者王次仲所作魏钟繇谓之章程书
四十五蛇书者鲁人唐终梦蛇绕身寤而作之
四十六行书者正之小伪也钟繇谓之行狎书
卷一 第 6a 页 WYG0812-0379a.png

四十八龙爪书者晋王右军所作也
四十九藁及行隶者钟繇变之羲献好之
五十八体书者二王重变行隶及藁体所作也
五十一草书者王羲之饰古亦甚善
五十二虎爪书者王僧虔拟龙爪所作也
五十三鬼书者宋元嘉中京口有人震死臂上有篆
似八分也
卷一 第 6b 页 WYG0812-0379b.png

篆
五十五天竺书者梵王所作涅槃经所谓四十二章
经也
五十六花书者河东山胤所作
九品书第二
上古创意制字务在形质自夏禹之后乃精妙间生体
操屡移实难具美今继真约古品藻录其长分为三等
卷一 第 7a 页 WYG0812-0379c.png

上上十九人
夏禹作象形篆以铭钟鼎
周史籀大篆
高祖神尧皇帝行𨽻
鲁司寇文宣王大篆
太宗文皇帝行草
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八分
卷一 第 7b 页 WYG0812-0379d.png

后汉崔瑗𨽻草等书
后汉蔡邕𨽻篆八分
后汉杜伯度章草时称草圣
后汉王绮正隶草
后汉师宜官正隶
仙人务光倒薤篆
汉张芝草
卷一 第 8a 页 WYG0812-0380a.png

魏钟繇正书散隶
吴皇象八分
王羲之正书行草飞白
张旭大小草正书
上中十三人
秦程邈正行
汉萧何署及草隶
卷一 第 8b 页 WYG0812-0380b.png

后汉张昶八分及草
后汉王次仲正𨽻及八分
魏韦诞正章草及署
晋索靖行书
晋卫瓘行草隶
晋李矩妻卫夫人正行
晋羊衡母蔡夫人正书
卷一 第 9a 页 WYG0812-0380c.png

齐王僧虔
晋王献之行草飞白
上下十三人
汉武帝行草八分
汉张彭祖行草
魏钟会八分
晋庾亮妻苟夫人正行隶篆
卷一 第 9b 页 WYG0812-0380d.png

晋谢安行草
晋桓温行草
晋虞安吉正草大篆
宋羊欣草𨽻
陈智永禅师正草
晋王洽八分隶
梁武帝正行草篆
卷一 第 10a 页 WYG0812-0381a.png

中上十四人
后汉张昶正草
晋王克行草
晋阮籍行草
晋嵇康草
晋刘伶行草
晋王旷行隶
卷一 第 10b 页 WYG0812-0381b.png

晋王徽之行隶草
宋史棱行隶
齐萧思话行草
欧阳询正行
陆简之行草
褚遂良正行隶草
虞世南正草
卷一 第 11a 页 WYG0812-0381c.png

后汉罗肸行
后汉皇甫规妻马夫人行隶
后汉赵袭行隶
吴大帝孙权行草
晋阮咸行草
晋王戎行草
晋郗超行草
卷一 第 11b 页 WYG0812-0381d.png

梁萧子云行隶
陈阮研正行
周庾信行草
中下十二人
后汉崔寔行隶
吴大帝孙权行隶草
晋桓玄行隶
卷一 第 12a 页 WYG0812-0382a.png

宋谢灵运行隶
齐周颙行草
陈沈君理行草隶
贺知章大行
陆彦远行草
梁陶隐居行草
陈蔡圣正行草
卷一 第 12b 页 WYG0812-0382b.png

下上八人
魏钟毅行隶
晋陆机行草
谢蕴行草
晋郗愔妻傅夫人正篆
齐张融行草
梁简文帝行隶
卷一 第 13a 页 WYG0812-0382c.png

陈张正见行草
下中十人
吴王孙皓行隶
晋王子敬行隶
晋山涛行隶
齐武帝行草
齐丘道欢正草
卷一 第 13b 页 WYG0812-0382d.png

梁陆倕行草
隋贺混行草
房元龄行草
薛稷行草
下下九人
蜀相许靖行草
晋虞绰行隶
卷一 第 14a 页 WYG0812-0383a.png

晋康昕行草
齐简静行草
北齐刘逖行草
周鲜于斯彦行草
张士隐行草
北齐魏夫人正行
书品优劣第三
卷一 第 14b 页 WYG0812-0383b.png

李阳冰书若古钗倚物力有万夫李斯之后一人而
已
八分书五人
梁升卿如惊波往来巨石前却
卢藏用如露润花妍烟凝修竹
张庭圭如古木崩沙花开映竹
韩择木如龟开萍叶鸟散芳洲
卷一 第 15a 页 WYG0812-0383c.png

真行书二十二人
薛稷如风惊苑花雪惹山柏
萧诚如舞鹤交影腾猿在空
韦陟如虫穿古木鸟踏花枝
李邕如华岳三峰黄河一曲
蔡隐如古质放意自如一家
宋儋如暮春花发夏柳低枝
卷一 第 15b 页 WYG0812-0383d.png

颜真卿如锋绝剑摧惊飞逸势
沈千运如饥鹰杀心忍瘦筋骨
关采如渊月沉珠露花濯锦
郑虔如风送云收霞催月上
李璆如垂藤差池古木将折
吴郁字体绵密不谢当时
赖文雅如腾沙郁雾翻浪扬鸥
卷一 第 16a 页 WYG0812-0384a.png

何昌裔子敬馀波时时可观
宋之望天性卓绝而功未深
张从申远近称善独步江外
李清吉变化自逸代有斯人
释玄悟骨气无双迥出时辈
释湛然子书之后难可比肩
释崇简临写逸少时有乱真
卷一 第 16b 页 WYG0812-0384b.png

张旭笔锋诡怪点画生意
孙过庭丹崖绝壑笔势坚劲
张怀瓘继以章草新意颇多
张芬孤松耸身弱草垂露
张彪孤峰削成藏筋露骨
邬彤寒鸦栖木平冈走兔
陆曾惊波跃鱼深水潜龙
卷一 第 17a 页 WYG0812-0384c.png

梁耿错落鱼文纵横鸟迹
房黄婉美分霭春莺欲娇
沈益春鹭窥鱼秋蛇赴穴
释怀素援毫掣电随身万变
续书品第四
上品上六人
张芝(章草/) 钟繇(真正隶/八分)羲之(破体以上/三人出悟)献之
卷一 第 17b 页 WYG0812-0384d.png

上品中七人
蔡邕 索靖 梁鹄 钟会
卫瓘 韦诞 皇象
上品下十一人
崔寔 王廙 王洽 郗愔
李式 庾翼 卫夫人 羊欣
欧阳询 虞世南 褚遂良
卷一 第 18a 页 WYG0812-0385a.png

张昶 卫恒 杜预 张翼
郗嘉宾 阮研 汉王元昌
中中品十二人
谢安 康昕 桓玄 丘道护
许静 萧子云 陶弘景 释智永
刘珉 房玄龄 陆柬之 王知敬
中下品七人
卷一 第 18b 页 WYG0812-0385b.png

宋文帝 齐高帝 谢灵运
下上品十三人
陆机 袁崧 李夫人 谢脁
庾肩吾 萧纶 王褒 斛斯彦明
房彦谦 殷令名 张大隐 蔺静文
钱毅
下中品十人
卷一 第 19a 页 WYG0812-0385c.png

刘逖 王晏 周颙 王崇素
释智果 虞绰
下下品七人
刘穆之 褚渊 梁武帝 梁元帝
沈君理 陈文帝 张正见
梁武帝书评第五
钟繇书如云鹄游天群凫戏海行间茂密实亦难过
卷一 第 19b 页 WYG0812-0385d.png

以为训
张芝书如汉武爱道凭虚欲仙
蔡邕书骨气洞达奕奕如有神力
韦诞书如龙威虎振剑拔弩张
萧子云书如危峰阻日孤松一枝荆轲负剑壮士弯
弓雄人猎虎心胸猛烈锋刃难当
羊欣书如大家婢作夫人不堪位置而举止羞涩终
卷一 第 20a 页 WYG0812-0386a.png

李镇东书如芙蕖出水文彩鲜明似刻金银乃有舒
蹙势
王献之书绝众超群无人可拟如河朔少年皆悉充
悦举体沓拖不可耐何
索靖书如王谢家子弟纵复不端正奕奕有一种风
气也
王僧虔书如飘风忽举鸷鸟乍飞
卷一 第 20b 页 WYG0812-0386b.png

阮研书如贵胄失品次不复排突英贤也
王褒书悽断风流而势不称貌意深工浅犹未当妙
师宜官书如鹏羽未息举翮而自退也
钟会书有十二种意外奇妙
陶隐居书如吴兴小儿形容虽未成长而骨体甚峭
快
萧特进书虽有家风而风流势薄犹如大小王安得
卷一 第 21a 页 WYG0812-0386c.png

王彬之书放纵快利笔道流便也
范怀约真书有力而行草无功
施肩吾书如新亭伧父一往似扬州人共语意便态
生
柳浑书纵横廓落大体不凡而意未备
郗愔书得意甚熟而取妙特难疏散风气不无雅素
庾肩吾书畏惧收敛少得自充效未精能去萧之远
卷一 第 21b 页 WYG0812-0386d.png

徐淮南书如南冈士大夫徒爱风范然不寒乞也
袁松书如深山道士见人便欲退缩
张斯书如辨士对扬独语不回得心会理
薄绍之书亦有一家风气未为冠绝也
又评书
陆彦远 韩滉 颜真卿 贺知章
张从申 陆长源 永禅师 史凌
卷一 第 22a 页 WYG0812-0387a.png

韩潭 徐浩 怀素 赵模
崔邈 齐推 归登 张弘靖
郑馀庆 王参元 柳宗元 殷启
左兴宗 皇甫阅 袁滋 卢左元
释惟则 储伯阳 裴佶 刘伯刍
萧结 李则 李巽 韦渠年
吴通微 通玄 雷咸 李泌
卷一 第 22b 页 WYG0812-0387b.png

许康佐 李戎 归融 杨敬之
郑絪 裴麟 权璩 贺拔其
封敖 寇章 李景初 房直温
柳公权 李虞 刘梦锡 杨泰
柳公绰 崔卓 段环 贾易
马署 高元裕 裴休 李佋
张迢 李安章 撑梨 孤屠
卷一 第 23a 页 WYG0812-0387c.png

虞世南书体段遒媚举止不凡能中更能妙中更妙
欧阳询书若草里蛇惊云间电发若金刚之瞋目力
士之挥拳
孔琳书放纵快健笔势流利二王以后难其比肩但
功夫少故劣于羊欣
萧子云书如上林春花远近瞻望无处不发
褚遂良书字里金生行间玉润法则温雅美丽多方
卷一 第 23b 页 WYG0812-0387d.png

张越书如莲花出水明月开天露发金峰云低玉岭
卫夫人书如插花舞女低昂芙蓉又如美女登台仙
娥弄影又若红莲映水碧沼浮霞
桓玄书如快马入阵屈伸随人也
傅操书如金花细落遍地玲珑荆玉分辉遥嵓璀璨
王羲之书若壮士拔剑拥水绝流头上安点如高峰
坠石作一横画若千里阵云捺一偃波若风雷震
卷一 第 24a 页 WYG0812-0388a.png

自上揭竿如龙跃天门
李斯书骨气风云方圆妙绝
嵇康书如抱琴半醉酣歌高眠又若众鸟时翔群乌
乍散
宋文帝书如丛里花红云间白日
陆柬之书髣髴堪看依稀可拟
王绍宗笔下流利快健难方就视熟看转增妙美
卷一 第 24b 页 WYG0812-0388b.png

书论第六
昔仲尼修书始自尧舜之王天下焕乎有文章文章发
挥书道尚矣夏殷之世能者挺生秦汉之时诸体间出
玄猷冥运妙用天资追虚捕微鬼神不容其潜匿会通
应变言象不测其存亡奇宝盈乎东山明珠溢乎南海
其道有贵而称圣其迹有秘而莫传理不可尽之于词
妙不可穷之于笔非夫通玄达数何至于此乎乃不朽
卷一 第 25a 页 WYG0812-0388c.png

兽乎况人伦乎猛兽鸷鸟神彩又异书道法此其古文
籀篆时罕行用皆阙而不论论者真正行草之间或麟
凤羽毛龟龙介甲亦无所不录其有名迹俱显者一十
九人列之于后
崔瑗 张芝 张昶 钟繇
钟会 韦诞 皇象 卫瓘
嵇康 卫夫人 索靖 谢安
卷一 第 25b 页 WYG0812-0388d.png

王珉 王羲之 王献之
若然则千百年间得其妙者不超越此中数子各能声
飞万里荣耀百代唯逸少笔迹遒润擅一家之英天资
自然风神盖代且其道微而味薄固常人莫之能学其
理隐而意深固天下寡于知音矣昔为评者数家既无
文辞可以立说何为取象其势髣髴其形似知其门而
未知其奥是以言论不能辩明夫于其道不通出其言
卷一 第 26a 页 WYG0812-0389a.png

丘明之新意悠悠之说不足动人夫翰墨及文章至妙
者皆有意以见其志览之即令了然若与面会则有智
昏菽麦混白黑于胸襟若心悟精微团古今于掌上玄
妙之意出于物类之表幽深之理伏于杳冥之间岂常
情之所能言世智之所能测非有独闻之听独见之明
不可议无声之音无形之相夫诵圣人之语不如亲闻
其言评先贤之书必不能尽其深意有千年明镜可以
卷一 第 26b 页 WYG0812-0389b.png

独称其材能皆先其天性后其习学纵异形奇体辄以
情理一贯终不出于洪荒之外必不离于工拙之间然
智则无涯法固不定且以风神骨气者居上妍美功用
者居下
真书
逸少第一 元常第二 世将第三 子敬第四
士季第五 文静第六 茂弘第七
卷一 第 27a 页 WYG0812-0389c.png

逸少第一 子敬第二 元常第三 伯英第四
伯玉第五 季琰第六 敬和第七 茂弘第八
安石第九
章草书
子玉第一 伯英第二 幼安第三 伯玉第四
逸少第五 士季第六 子敬第七 休明第八
草书
卷一 第 27b 页 WYG0812-0389d.png

世将第五 仲将第六 士季第七 逸少第八
伯英创立规范得物象之形均造化之理其法太古质
不剖断以此为少也有椎轮草意之妙后学得渔猎其
中宜为第一
或问此品之中诸子岂能悉过于逸少荅曰一人之身
材有长短诸子于草各有性识精魄超然神彩射人逸
少则格律非高工夫又少虽圆丰妍美乃乏神气无戈
卷一 第 28a 页 WYG0812-0390a.png

者真行故也举世莫能晓悉以为真草一槩耳若斯见
与诸子雷同则何烦有论今制品格以代权衡于物无
情不饶不损惟以理伏颇能面质冀合规于玄匠殊不
顾于聋俗无眼有耳但闻是逸少必闇然悬伏何必须
见见与不见一也虽自谓高鉴傍观如三岁孩儿敢斟
量鼎之轻重哉伯牙钟子期不易相遇造章甫者富会
衣冠之士本不为于越人也然草书与真书有异真则
卷一 第 28b 页 WYG0812-0390b.png

流以风骨为体以变化为用者类云霞聚散触类成形
龙虎威神飞动增势岩谷相倾于峻险山川各务于高
深囊括万殊裁成一相或寄以展纵横之势或托以散
郁结之怀虽至贵莫能抑其高虽妙算莫能量其力是
以无为而用同自然之功物类具形得造化之理皆不
知其然也可以心契不可以言宣观之者似入庙见神
如窥谷无底俯猛兽之牙爪逼利剑之锋铓肃然危然方
卷一 第 29a 页 WYG0812-0390c.png

草未能宏过今穷伪略之理极草纵之致不若藁行之
间于往法固殊大人宜改体且法既不定事贵通变然
古法亦局而执子敬材高识迈行草之外更开一门夫行书
非草非真离方遁圆在乎季孟兼真者谓之真行带草
者谓之行草子敬之法非草非行流便于行草又处其
中间无藉因循宁拘制则挺然秀出务于简易情驰神
纵超逸优游临事制宜从意适便有若风行雨散润色
卷一 第 29b 页 WYG0812-0390d.png

子敬执行草之权父之灵和子之神变皆古今之绝也
世人虽不能甄别但闻二王莫不心醉是知德不可伪
立名不可虚成然荆山亦有玉石或价贱同瓦砾或价
贵重连城其八分即二王之石也子敬没后羊薄嗣之
宋齐之间此体弥尚谢灵运尤为秀杰近者虞世南亦
工此法或君长诰令公务殷繁可以应机可以赴速或
四海尺牍千里相闻迹乃含情言唯叙事披对不觉欣
卷一 第 30a 页 WYG0812-0391a.png

论虽未足搜索至真之理亦可谓张皇妙墨之门但能
精求自可意得思之不已神将告之理与道通必能灵
应有志小学岂不勉欤古之名手但能其事不能言其
意今仆虽不能其事而辄言其意诸子亦有所不足或
少运动及峻险或少波势及纵逸学者宜自损益也异
能殊美莫不备矣然道合者千载比肩若死而有知岂
无神交者耶逸少草有女郎材无丈夫气不足贵也贤
卷一 第 30b 页 WYG0812-0391b.png

道亦尔虽贱于此或贵于彼鉴与不鉴也智能虽定赏
遇在时也嵇叔夜身长七尺八寸美音声伟容色虽土
木形体而龙章凤姿天质自然加以孝友温恭吾慕其
为人常有其草写绝交书一纸非常宝惜有人与吾两
纸王羲之书不易近于李造处见全书了然知公平生
志气若与面焉后有达识者览此论当亦悉之夫知人
者智自知者明论人才先文而后墨羲献等十九人皆
卷一 第 31a 页 WYG0812-0391c.png

论篆第七 李阳冰
吾志于古篆殆三十年见前人遗迹美则美矣惜其未
有点画但偏傍摹刻而已缅想而达立卦造书之意乃
复仰观俯察六合之际焉于天地山川得方圆流峙之
常于日月星辰得经纬昭回之度于云霞草木得霏布
滋蔓之容于衣冠文物得揖让周旋之体于眉发口鼻
得喜怒惨舒之分于虫鱼禽兽得屈伸飞动之理于骨
卷一 第 31b 页 WYG0812-0391d.png

三才之品汇备万物之情状者矣常痛孔壁遗文汲冢
旧简年代浸远谬误滋多蔡中郎以丰同礼李丞相持
束为柬亦鱼鲁一惑泾渭同流学者相承靡所迁复每
一念至未尝不废食雪泣揽笔长叹焉天将未丧斯文
也故小子得篆籀之宗旨皇唐累圣逮兹八叶天生尅
复之主人乐惟新之命以淳古为务以文明为理钦若
典谟畴咨故实诚愿刻石作篆备书六经立于明堂为
卷一 第 32a 页 WYG0812-0392a.png

朝之鸿烈法高代之盛事死无恨矣
王次仲秦始皇时制八分建初中以隶草作楷法字方
八分言有模楷又萧子良云灵帝时王次仲饰隶为八
分二家俱言后汉而两帝不同又王次仲始皇时载序
仙记始皇徵不至制槛车送之于道化为大鸟出在槛
外翻飞而去又汉世祖有二王次仲善隶书始为楷法
至灵帝好书时多能者而师宜官甚矜其能每书辄削
卷一 第 32b 页 WYG0812-0392b.png

至选部尚书曹操平荆州假司马使在秘书以勤书自
效曹公常悬帐中及钉壁玩之谓胜宜官鹄字孟皇魏
宫题额皆鹄书秦烧先典而古文绝矣汉武帝时人已
不复知有古文谓之科斗尚书汉朝秘藏不得见魏初
传古文者出于邯郸淳敬侯写尚书后以示淳而淳不
别敬侯谓顗书其序篆书曰秦时李斯号为工篆诸山
及铜人铭皆李斯书也汉建初年曹喜少异于斯亦善
卷一 第 33a 页 WYG0812-0392c.png

迁补侍中魏氏宝器题名皆诞书末又有蔡邕采斯喜
之法为古今杂形然精密理闲不如淳也其序隶书有
上谷王次仲隶书始为楷法至灵帝时好书多能者而
师宜官最大则一字径丈小则方寸千言或时不持钱
诣酒家饮因书其壁顾观者以售酒直计钱足而灭之
梁鹄窃其本以工书其序书曰汉兴而有草书不知作
者姓名至章帝时齐相杜伯度号善作篇复有崔瑗崔
卷一 第 33b 页 WYG0812-0392d.png

而结字小疏弘农张伯英者因而转精甚巧凡家之衣
帛必书而后练之临池学书池水尽黑下笔必为楷则
号悤悤不暇草书寸纸不见遗至今世人为宝之韦仲
将谓之草圣伯英弟文舒者次伯英仲将伯英弟子有
名于世殊不及文舒也
用笔法并口诀第八
秦丞相李斯曰夫书功之微妙与道合自然篆籀以前
卷一 第 34a 页 WYG0812-0393a.png

多详今则删略繁者取其合理参为小篆凡书非但裹
结终藉笔力蒙恬造笔经犹用简略斯更修改望益于
世矣夫用笔之法先急回后疾下如鹰望鹏逝信之自
然不得重改送脚如游鱼得水舞笔如景山兴云或捲
或舒乍轻乍重善深思之此理可见矣斯善书自赵高
已下咸见伏焉斯书圣功纪石云吾死后九百四十年
间当有一人替吾迹焉前汉萧何善篆籀与张子房陈
卷一 第 34b 页 WYG0812-0393b.png

也何为殿成覃思三月以题其额观者如流水何更以
秃笔书常自为之后蔡伯喈入嵩山学书于石室内得
素书八角垂芒颇似篆焉李斯并史籀等用笔势伯喈得
之不食三日唯大叫欢跃若对十人喈读诵三年便妙
达其理用笔特异当汉代善书者咸异焉伯喈自写五经
于太学观者如市于会稽作笔论曰书者散也欲书先
散怀抱任情恣性然后书之若急于事虽中山兔毫不
卷一 第 35a 页 WYG0812-0393c.png

沈密若对人君则无不善矣字体形势若坐若行若飞
若动若往若来若卧若起若愁若喜若虫食木叶若利
刀戈若强弓之末若水火若雾云若日月势纵横有象
可谓书矣魏钟繇少师刘胜入抱犊山学书三年还与
太祖邯郸淳韦诞孙子荆关枇杷等议用笔法繇见蔡
伯喈笔法于韦诞坐上自搥胸三日其胸尽青因呕血
大祖以五灵丹救之得活繇苦求之不得及诞死繇令
卷一 第 35b 页 WYG0812-0393d.png

病一一从其消息而用之由是更妙繇曰岂知用笔而
为佳也故用笔者天也流美者地也非凡庸所知临死
乃于囊中出以授其子会论曰吾精思学书三十年读
他书未终尽学其字与人居画地广数步卧画被穿过
表如厕终日忘归每见万类皆画象之繇解三色书然
最妙者八分也点如山颓陷擿如雨骤纤动如丝轻重
如云雾去若鸣凤之游云汉来若游女之入花林璨璨
卷一 第 36a 页 WYG0812-0394a.png

用笔阵图法第九
夫纸者阵也笔者刀槊也墨者兵甲也水砚者城池也
心意者将军也本领者副将也结构者谋略也飏笔者
吉凶也出入者号令也屈折者杀戮也夫欲书者先乾
研墨凝神静思预想字形大小偃仰平直振动令筋脉
相连意在笔前然后作字若平直相似状如算子上下
方整前后齐平此不是书但得其点画尔昔宋翼常作
卷一 第 36b 页 WYG0812-0394b.png

改迹每画一波常三过折笔每作一点常隐锋而为之
每作一横画如列阵之排云每作一戈如百钧弩发每
作一点如高峰坠石屈折如钢铁钩每作一牵如万岁
枯藤每作一放纵如惊蛇之透水翼先来书恶晋太康
中有人于许下破钟繇墓遂得笔势翼诵之依此法学
名遂大振欲真书及行书皆依此法若欲学草书又有
别法须缓前急后字体形势状等虫蛇相钩连不断仍
卷一 第 37a 页 WYG0812-0394c.png

有点处且作馀字总竟然后安点其点须空中遥掷笔
作之其草书亦须象篆势八分古隶相杂亦不得急令
墨不入纸若急作意思浅薄笔即直过虽有章草及章
程行押等不用此势但用击石波而已其击石波者缺
波也又八分更有一波谓之隼尾波其钟公泰山铭及
魏文帝受禅碑中已有此体夫书先须引八分章草入
隶字中发人意气若直取俗字不能先发羲之少学卫
卷一 第 37b 页 WYG0812-0394d.png

等书又之许见钟繇梁鹄书又之洛见蔡邕石经书又
于从兄洽处见张昶华岳碑始知学卫夫人书徒费年
月尔羲之遂改本师仍于众碑学习遂成书耳时年五
十有三或恐风烛奄及遗教子孙耳可藏石室千金不
传(永和十四年四/月十三日出)
笔阵图十二章第十(并序/)
晋右军将军会稽内史琅琊王羲之作笔阵图曰予告
卷一 第 38a 页 WYG0812-0395a.png

之略修笔势论一篇开汝之悟凡诸字势犹有十二章
章有指归定其模楷详其舛谬撮其要实录其便宜或
变体处多罕臻其本转笔处众莫识其源悬针垂露之
踪难为体制扬波腾气之势足可迷人故辨其由堪愈
膏盲之疾今书乐毅论一本及笔势论一篇贻尔之心
勿播于外缄之秘之不可示诸知友穷研篆籀省功而
易成纂集精专形彰而势显存意学之者两月即见功
卷一 第 38b 页 WYG0812-0395b.png

珍学之秘之世有名誉笔削久矣始克有成研精覃思
考诸规矩存其要略吾作此本初成之时有丹阳僧求
吾不复与后同学张伯英欲求见之吾云失矣
创意章第一
夫纸者阵也笔者刀槊也墨者兵甲也水砚者城池也
本领者将军也心意者副将也结构者谋策也扬笔者
吉凶也出入者号令也屈折者杀戮也点画者磊落也
卷一 第 39a 页 WYG0812-0395c.png

戏捺也始书之时不可尽其形势一遍正脚手二遍少
得形势三遍须似本趣四遍加其遒润五遍兼加抽拔
如其生涩笔下不滑两行一度创临唯须笔滑不得计
其遍数
启心章第二
夫欲学者之法先研墨凝神静思预想字势大小偃仰
平直振动则筋脉相连意在笔前然后作字若平直相
卷一 第 39b 页 WYG0812-0395d.png

画尔昔宋翼尝作此书繇乃叱之遂三年不敢见繇即
潜心改迹每画一波常三过折笔每作一点常隐锋而
为之每作一横画如列阵之排云每作一戈如百钧弩
发每作一点如高峰坠石屈折如钢铁钩每作一牵如
万岁枯藤每作一放纵如足行之趋骤状如惊蛇之透
水激楚浪以成文妙似蛇龙之宛转勇要鸾凤之徘徊
摆拨似惊雷之掣电此乃飞空妙密顷刻浮沈统摄铿
卷一 第 40a 页 WYG0812-0396a.png

开朗
视形章第三
视形象体变貌犹同逐势瞻颜高低有趋分均点画远
近相须播布研精调和笔墨锋纤来往疏密相当铁点
银钩方圆周整起笔下笔忖度寻思引说踪由永传古
今智者荣身益世方怀浸润之深愚者不俟佳谈如闇
尘之视锦生而知者发愤学而悟者忘食此即妙中加
卷一 第 40b 页 WYG0812-0396b.png

为本分间布白上下齐平均其体制字之大小难得其
势形大字促之令小小字放之使大自然宽猛得所不
失其宜横即正如长舟之截小渚竖则直若春笋之抽
寒谷也
点说章第四
夫著点皆须磊落似大石之当于衢路或如蹲鸱或如
科斗或如瓜瓣又如栗子存如鹗口尖如鼠屎如斯之
卷一 第 41a 页 WYG0812-0396c.png

处戈章第五
夫处戈之法落竿峨峨如长松之倚溪谷似欲倒也复
似百钧之弩初张处其戈意妙理难穷放似弓张箭发
收似虎斗龙直如临谷之径曲类悬钩之钓水棱层切
于云汉倒载殒于山崖天门腾而地户跃四海谧而五
岳封玉烛明而日月敞绣䌽乱而锦文翻夫以屈脚之
法弯弯如角弓之张见乌为鸟之类是也
卷一 第 41b 页 WYG0812-0396d.png

夫立人之法如鸟之在柱之类是也踠脚之法如壮士
之屈臂凤飞凡气之例是也引急牵如云中之电日月
目因之例是也腕脚

韵勿使蜂腰鹤膝放纵宜存气力视笔取势行中廓落
如勇士申钩方刚对敌麒麟斗角虎凑龙牙筋节努拳
勇身精健放法如此书进有功也牵引深妙皎在目前
发动精神提撕志意

卷一 第 42a 页 WYG0812-0397a.png

笔取势直截向下趣义常存无不省悟
教悟章第七
日月目因之字处其中画之法皆不得倒其左右右厢
复宜粗于左畔横画虽纤竖画虽粗分间布白远近宜
均上下得所自然平稳当须递相掩盖不得孤露形影
及出其牙锋者展转翻笔之处即宜察而用之
观形章第八
卷一 第 42b 页 WYG0812-0397b.png

(藏锋在于/腹内而起)侧笔者乏(亦不宜抽/细而且𦂳)押笔者入(从腹起而押/之又云利道)
(而牵押/即合也)结笔者撮(渐次相就必始然矣参/其妙理察其径趋也)憩笔者俟失
(息笔之势视其长短/俟失右脚须欠也)息笔者逼逐(息止笔势向上/久之而𦂳抽也)蹙笔
者将(蹙即捺角也将谓劣尽也缓/下笔要得所不宜长不宜短)战笔者合之(战者阵/也合者)
(叶也缓不/宜长短)


(处/)带笔者尽(细抽勿赊也带是回转走人之类装束身/体字含鲜洁起下笔势之法有轻重也尽)
(为其著而复/反笔抽之也)翻笔者先然(翻笔转势急而疾也/亦不宜长腰短项也)叠笔者
卷一 第 43a 页 WYG0812-0397c.png

广度(打广而就狭广谓快健/又不宜迟及修补也)
开要章第九
夫作字之法甚是为难锋铦来去之则反复还往之法
可宜熟寻观察然后下笔作字丿不宜迟迟则失力乀
不宜缓缓则钝脚不宜赊腹不宜促促则太阔家字头不
宜斜斜则失回角不宜峻峻则拙二字合为一体者并不
宜阔重不宜长单不宜小腹不宜大密则胜疏短则胜长
卷一 第 43b 页 WYG0812-0397d.png

夫学书作字之体须遵正法字之形势并不得上宽下
窄(若此是头重尾/轻不相胜置也)不宜伤密密则似痾瘵缠身(不舒/展也)复
不宜伤疏疏则似溺水之禽(诸处/伤慢)伤长则似死蛇挂树
(腰袅/无力)伤短则似踏死虾蟆(言其/阔也)此乃大忌不可不慎也
察论章第十一
临书安帖之方至妙无穷或有回鸾返鹊之饰变体则
于行中或有生成临谷之戈放龙笺于纸上黴(胡肌/切)笔
卷一 第 44a 页 WYG0812-0398a.png

波之锦若不端严手指无以表记心灵吾务斯道废寝
忘食历载弥年乃今称美也
譬成章第十二
学书有十二种若欲教书者要以本缓缓临之定其形
势不可失于规矩若拟目下要急取其多少但形势须
快健手腕轻便方圆大小各不相犯欲入经书须得大
小字字相则莫以字小易而忙行笔势莫以字大难而
卷一 第 44b 页 WYG0812-0398b.png

所若美人之无目一画失所若壮士之无肱乐毅一本
书之祖宗学此得成自外皆能勿以难学而慢之也
墨薮卷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