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佛国历象编卷之一


% BR1.1a
佛国历象编卷之一 第 1a 页 KR3f0057_TZH_000-15b.png KR3f0057_KGH_000-15b.png
佛国历象编卷之一
平安东森隐士无外子释圆通 撰
云阳  空谷子释智毂 校
问近者和兰天学盛行海内外其言曰天体如碧璃
透映而浑圆七曜列宿层层运旋以里地地如弹丸
适天之最中万象罗列四面人居焉而其地球经度
当吾邦里法三千四百七十里盖其术取北极出地
之高低以推验度分因割圆八线之精算以量测晷
象或由两蚀刻分加减以定东西之里数制造望远
镜象限仪等巧器而覈定其度数里程是以测验甚
% BR1.1b
佛国历象编卷之一 第 1b 页 KR3f0057_TZH_001-01b.png KR3f0057_KGH_001-01b.png
密其理亦精当且西洋人常通贾舶于万国到亚弗
利加洲喝㕥国见南极出地三十六度与吾神州见
北极出地同其赤道线下之地苏门答剌三佛齐等
国则见南北两极在于左右其地度经纬正对者两
处之人以足版相抵而立也(日本与喝㕥国适当地球上下正对也)
地体之为圆形也斯可见耳而佛经所说则舆地之
量甚广大一须弥界犹尚过所谓地球之量亿倍况
于大千界乎是其可异之一也彼言天地俱团圆而
无有上下伹以所蹈为下以所戴为上四面互上下
而无定实上下矣佛氏说则不然覆载常定上下偏
% BR1.2a
%
位故天不为地之下四面不可为天两家之说乖角
天渊是其可异之二也彼以为日月众星竖旋地下
佛氏则说日月众星各乘五风横旋须弥而其体之
大小运旋之高下义大不同且以日月众星属有情
属非情亦大牴牾是其可异之三也彼此所谈方枘
圆凿夫西洋天说率实测正算验诸二曜交食纤毫
不失则诚似可信者佛氏所说九山八海终不见其
实梵释四王竟归寓谈则一代大教总齐演剧宜矣
支那及回回等佛教为之废今之世信佛者千百中
仅一二已(见历算全书)我东方亦将然可不惧哉圆智如
% BR1.2b
佛国历象编卷之一 第 2b 页 KR3f0057_TZH_001-02b.png KR3f0057_KGH_001-02b.png
来得通萨埵岂有谬这个浅事哉意大藏经中别有
明说请子悬白日以破云雾
答季世为佛教之害者莫大于此事不啻外学之士
生毁诋虽学佛之徒间亦自怀疑不肖少时受学天
文尝大惑之不得其解者盖有年宜矣子之有斯问
也近世水府有不染居士者尝恐后世疑佛者自天
文地理而始著护法资治论谍谍论辨虽其志可嘉
亦未深惯吾大教其说牵强概出私意徒增岐路未
足以辟疑也不肖道行之暇广捡内外研精覃思几
三十年及今日洞了通融涣然冰释今当因徵问条
% BR1.3a
%
示鄙衷分为五科初论历原二辨天体三判地形四
评历法五示眼智
历原第一  凡二十条
论支那历术资印度法而后始周备
支那国历法古昔甚疏故如大阴晦朔见薄蚀不于
朔望闰馀乖次等历史往往载之夫日月交食盖历
法喉紧而汉以前矇乎不晓后汉历志十八载汉中
兴十二世百九十六年日食七十二朔三十二晦三
十七月二日三盖以不知定朔之法故致此疏谬也
(历学答问曰问日蚀古无其法汉日蚀每先天终汉四百年无人修改则落下闳张衡皆梦梦欤按古月
% BR1.3b
佛国历象编卷之一 第 3b 页 KR3f0057_TZH_001-03b.png KR3f0057_KGH_001-03b.png
食每小在朔者以其用平朔耳古所以用平朔者以日月并纪平度也今按是即所以不知交食也)自
汉末洎六朝稍论交食而犹未详当逮唐之盛其法
始备余窃寻绎其所由汉以后梵国之教东渐内外
经籍入支那者不为不多天文历术阴阳谶纬之书
盖亦在其中然梵汉语异须译而通亦不易晓况历
术渺藐专门世业犹尚病诸焉有容易达其致者矣
哉六朝以后天学之士虽或学之梵僧哉考之书无
得其精测者唐高宗时司天犹未详定朔之法时历
与天不合气序多违晦朔月见薄蚀每失时闻印度
善步历(如唐书西域传中天竺传云有文字善步历)遂远求其人以为历
% BR1.4a
%
官其见于史者不鲜唐书历志十六云高宗时戊寅
历益疏(是瞿昙谦所著甲子元辰历也高祖以戊寅岁甲子日登极故名)淳风作甲
子元历以献(高宗麟德元年甲子李淳风作麟德甲子元历)因刘焯皇极历
法增损所宜当时以为密与太史令瞿昙罗所上经
纬历参行(唐百官志三十七云司天览一人正三品监掌察天文稽历数凡天文图书器物非
其任不得与焉注云开元二年复曰太史监改令为监◯瞿昙者姓罗者名释迦氏又名瞿昙氏印度四
姓之一也翻译名义集一云瞿昙星名从星立称至于后代改姓释迦文句云瞿昙此云纯淑应法师翻
为地最胜谓除天外人类中此族最胜)甲子南至改元圣历作光宅历
(命罗作之)将用之三年罢又云九执历者出于西域诏太
史监瞿昙悉达译之(悉达此云成就中印度之语也)断取近距以开
% BR1.4b
佛国历象编卷之一 第 4b 页 KR3f0057_TZH_001-04b.png KR3f0057_KGH_001-04b.png
元二年二月朔为历首(以二月春分为岁首即是梵历之法也此历法出于后)
悉达尝著太唐开元占经一百一十卷载唐书艺文
志又历官陈玄景从瞿昙罗奉九执历太史令南宫
说从悉达著光宅历草十卷同见于唐书玄景及说
并名天学故得为历官太史令又旧唐书十六天文
志下云上元二年七月癸未朔日有触之大星皆见
司天秋官正瞿昙误奏曰癸未大阳亏辰正后六刻
起亏已正后一刻复满亏于张四度周之分野(新唐书历
志十七上亦载瞿昙撰事)又唐艺文志四十九载瞿昙谦大唐甲
子元辰历一卷大唐刻漏经一卷谦亦为印度人又
% BR1.5a
%
同历志载天竺得摩罗所传断日蚀法如下引凡数
十年间而印度瞿昙氏为历官见于史者四人其佗
如得摩罗者更应有数人凡此数家梵历皆自从而
来故宿曜经扬景风注曰凡欲知日月五星所在宿
分者缘天竺历术可以推知何宿也(如印度七曜历等)今有
迦叶氏瞿昙氏僧俱摩罗等三家天竺历并掌在太
史阁然今之行用多瞿昙氏历与大衍相参奉耳(扬景
风盖德宗时天官受天学于印度三藏大广智不空故注三藏所译宿曜经曰弟子上都草泽扬景风修
注时多与风同受者故又曰亲𣴎三藏指挥使为修注缮写奉凡是门人各持一本又唐书历志十九云
诏司天除𣴎嗣与夏官正扬景风杂麟德大衍之旨治新历)又有九执历前已引
% BR1.5b
佛国历象编卷之一 第 5b 页 KR3f0057_TZH_001-05b.png KR3f0057_KGH_001-05b.png
之(明史及历算全书等谩言唐始止有九执历盖无稽之言耳殊不知梵历入于支那在六朝间而唐
不唯有九执历又有数家梵历)要之梵历之法先晓二曜有高卑之
(后当出其义)以日为日月为月七曜历九执历等即
是唐巳前日月并纪平行度用平朔至李淳风法异
于此盖取之于印度故也何以知之淳风出瞿昙谦
甲子元辰历之后而依仿其法(已见于上注)及与瞿昙罗
同时继为太史令是时朝廷专徵历士于印度则淳
风盖多与之交其承梵历者可推而知也淳风之后
嵩阳大衍历出而支那历道始大备焉故唐书历志
十七上云自汉太初至麟德历有二十三家与天虽
% BR1.6a
%
近而不密也至一行密矣后世虽有改作者皆依仿
而已历学疑问补二云李淳风麟德历复去岁差不
用直至开元某年僧一行作大衍历乃始博徵广證
以大畅朔旨于是分天自为天岁自为岁历代遵用
又历学答问一云汉晋史志往往有日蚀不在朔而
在朔之二日或晦日者自唐李淳风麟德历始用定
朔至一行大衍历又发明之始有四大三小之月而
触必在朔盖淳风言定朔嵩阳发岁差皆是梵法也
而淳风不用岁差则历术之美未尽嵩阳绝前光后
后世修历者不能出厥范围也夫师专阐三密洪业
% BR1.6b
佛国历象编卷之一 第 6b 页 KR3f0057_TZH_001-06b.png KR3f0057_KGH_001-06b.png
之暇傍学历术阴阳之书杰出独诣渊府者何也是
无他偏出亲就金刚智不空等大贤瞿昙悉达等诸
英能熟梵法而参考之支那遂得成斯鸿业也耳
论梵历渐入支那大较
梵国之历延浸支那甚有渊源按高僧传慧严传云
东海何𣴎天以博物著名乃问严佛国将用何历严
云天竺夏至之日方中无影所谓天中于五行土德
色尚黄数尚五八寸为一尺十两当此土十二两建
辰之月为岁首及讨覈分至推挍薄触顾步光影其
法甚详宿度年纪咸有条例𣴎天无所厝难后婆利
% BR1.7a
%
国人来果同严说帝敕任预受焉梵历之法传于支
那其大者盖是时之为始也宋史律历志八云宋何
承天始悟测景以定气序注云景极长冬至极短夏
至始立八尺之表连测十馀年即知旧景初历冬至
常迟天三日乃造元嘉历冬至加时比旧退减三日
盖慧严所言讨覈分至推挍薄触顾步光影者即是
已非承天之创意也又吴黄武中所译出摩登伽经
明时品明测影之法承天岂或据之邪又同律历志
九云观天地阴阳之体以正位辨方定时考闰莫近
乎圭表宋何𣴎天始立表候日景十年间知冬至唐
% BR1.7b
佛国历象编卷之一 第 7b 页 KR3f0057_TZH_001-07b.png KR3f0057_KGH_001-07b.png
一行造大衍历用圭表测知气序常后天一日盖二
家同测景象定节气取历元其旨已广出大集等经
立世阿毗昙等论则取范于此者断可知也又魏书
律历志云大祖天兴初命仍用景初历岁年积久颇
以为疏世祖平凉土得赵欧所修玄始历后谓为密
以代景初又云高壮践祚乃用敦煌赵欧甲寅元历
然其星度稍为差远臣(指欧)辄鸠集异同研其损益更
造新历以甲寅为元(立元与玄始历同秖加其精覈)考其盈缩晷象
周密又从约省起自景明因名景明历(景明者魏世宗年号不取
上元甲子直以景明为截算之元断取近距乃与悉达译九执历以开元二年为历元全同)而伺
% BR1.8a
%
察晷度要在冬夏二至前后各五日然后乃可取验
(虽隋书历志曰刘焯始悟日行有盈缩可见先此欧既悟其义)又有赵欧甲子元历
序一卷同算经一卷并载隋经籍志按地理志曰敦
煌者西域要道蒲昌海玉门阳关在焉其地西接疏
勒于阗素遵用印度经典律历盖西域弘法诸师所
必经而此地尝有如三藏法护法乘等(出高僧传)其所赍
来经典先海聚此地而后渐支那故当时历法汉土
尚未备而边垂之境独先传耳且广舆记廿四曰赤
斤蒙古古西戎地战国时月氏居之汉武帝时为酒
泉敦煌二郡地盖欧之先既月氏人则据印度其理
% BR1.8b
佛国历象编卷之一 第 8b 页 KR3f0057_TZH_001-08b.png KR3f0057_KGH_001-08b.png
必然但其术写梵而未尽也耳夫支那历法自汉太
初至金大明历并皆推远古七曜齐元之甲子以为
历元故其法甚烦诸家历元无一同者今欧之法即
测二至景象以为历元全如元授时则与印度西洋
取历元其法全同乃知欧之本梵书也必矣若夫推
二曜盈缩测五星之术唐以前未详如扬景风所言
(见上)而欧曷独得推星度测晷象以尽周密哉其本天
竺断可知也又魏书一百七上曰太史令胡荣及雍
州沙门统道融等总合九家共成一历考古合今谓
为最密融师亦傍善天学先于大衍成一家要亦梵
% BR1.9a
%
历耳又佛祖通载九云后周宇文泰宇文护并崇重
佛法与西域三藏十四人宣译经论天文等凡百馀
卷又续高僧传一云周建武帝天和中达摩流支奉
敕译婆罗门天文二十卷又按隋经籍志载婆罗门
天文经一卷(婆罗门舍仙人所说)婆罗门竭伽仙人天文说三
十卷(胎藏曼荼罗外金刚部院有竭伽仙盖是乎)婆罗门天经一卷解天
命星宿要诀一卷摩登伽经星图一卷(此经说星度测景等大略
在藏中庆字函星图此方无闻盖失传为可惜)婆罗门算法一卷婆罗门算
经三卷(婆罗门此云净裔印度四姓之一)是皆六朝之间印度天文
历数之书之入于支那者也又唐艺文志载都利聿
% BR1.9b
佛国历象编卷之一 第 9b 页 KR3f0057_TZH_001-09b.png KR3f0057_KGH_001-09b.png
斯经二卷(贞元中都利术士李弥乾传自西天竺有璩公者译其文)阵辅聿斯四
门经一卷(印度历术之书)唐以前所见已如是其他所不载
于史如唐贞元中所传西印度婆罗门僧金俱咜著
九曜历法等理应若干盖自印度及胡诸国所入弘
法沙门婆罗门岂止什佰其所传亦不可以概也耳
又后周太史甄鸾吴太子太辅阚泽并当时天学名
(甄鸾作天和历著周髀算经注及数术记遗等阚泽著乾象历等之注)而俱深信佛
乘故鸾著笑道论以諌周武排佛泽敦劝吴主以阐
佛乘此之二士并亲参印度诸师闻于佛乘盖亦禀
彼之天文必矣由是观之印度历术渐于支那由来
% BR1.10a
%
久矣又元明之间回回天学盛行支那回历者即梵
历之一也用回是用梵也(明世祖时颁行回历于天下等见于后)历学
疑问补一云隋以前西历未入中国(此义已前批)其见于
史者在唐为九执历在元为万年历在明为回回历
在本朝为西洋历万年历用亦不久世祖至元四年
西域札马鲁丁撰术万年历世祖稍颁行之至十八
年改用授时历在明用回回历三百年后亦渐疏明
洪武初设回回司天台于华台寻罢回回司天监设
回回科隶钦天官每年官生依其本法奏进日月交
食及五星凌犯等历明史三十一曰洪武元年又置
% BR1.10b
佛国历象编卷之一 第 10b 页 KR3f0057_TZH_001-10b.png KR3f0057_KGH_001-10b.png
回回司天监后改监为钦天设四科曰天文曰漏刻
曰回回历曰大统历又云回回历科推算日月交食
五星凌犯最为精密以是观之梵历之入支那也可
谓渊源东汉滥觞晋魏流漫唐宋汇泽元明焉
论言古者梵历亦未精密之非
梵历之起其来尚矣故其术固精细然或疑曰古昔
梵历盖亦疏而不密矣故唐书历志云九执历者出
于西域开元六年诏太史令瞿昙悉达译之以开元
二年二月朔为历首其算皆以字书不用筹策其术
系粹或幸而中不可以为法名数诡异初其辨之也
% BR1.11a
%
陈玄景持以惑当时谓一行写其术未尽妄矣则是
九执历亦不足为据也曰不然荆璞不遭其人则同
瓦砾不是非宝也不知之也刘义叟等固不知笔算
之法(唐历志刘义叟所著其义见历算全书)妄谓为系粹耳历算全书
筹算部自序云唐有九执历不用布算唯以笔记史
为系重其法不传今西儒笔算其遗意欤朱子语类
云闻季通云西域有九执历却是顺算又明史三十
一云弘治中月食屡不应日食亦舛正德十二三年
连推日食起复皆不合于是朱裕上言至元辛巳距
今二百三十七年岁久不能无差(言授时历法久而差)若不量
% BR1.11b〈宫岛本〉
佛国历象编卷之一 第 11b 页 KR3f0057_TZH_001-11b.png KR3f0057_KGH_001-11b.png
加损益恐愈久愈舛半推古法半推新法两相交验
回回科推验西域九执历法往复参较则交食可正
而七政可齐(回历精密如上交引明史明)当此时西洋天学士龙
华民邓玉函汤若望罗雅谷利玛窦等十有馀人在
汉土盛言西洋天学而不出九执历范围也夫宋时
谓为顺算明历家亦推如此则刘义叟妄■决矣  =马+又÷又
 论支那造历历代变更籍诸贤脩饰而后其法浸
  备及大阳高卑五星纬度恒星年等皆是梵法
支那历术盖历代诸贤润色之而后渐备者矣续弘
简录郭守敬傅云爰及三代历无定法周秦之间闰
% BR1.12a〈宫岛本〉
%
馀乖次(自秦至汉初用颛顼历)西汉造三统历(汉兴百有馀年)百三十
年而是非始定东汉造四分历(章帝元和二年)七十馀年而
仪式方备又百二十一年而刘洪造乾象历(灵帝光和中也
乾象历仪载晋书十七)始悟月行有迟疾又百二十一年而姜
笈造三纪甲子历始悟以月食冲捡日宿度所在(此法
略出晋书十八)又五十七年何𣴎天造元嘉历始悟以朔望
及弦皆定大小馀(此法出宋书卷十三承天据梵历始知立表测影定节气如前论)
又六十五年祖冲之造大明历始悟大阳有岁差之
数极星去不动处一度馀(此法出宋书十三是由测景象久益详)又五
十二年张子信始悟日月交道有表里五星有迟疾
% BR1.12b
佛国历象编卷之一 第 12b 页 KR3f0057_TZH_001-12b.png KR3f0057_KGH_001-12b.png
(隋书十七云张孟宾受业于张子信并弃旧书事更作新法又有赵道严准晷影之长短定日行进退更作
盈缩以求亏食之期由此观之赵道严盖先于刘焯知日行有盈缩矣又按当时印度那连提耶舍等诸
士在于支那译大集日藏分此经中明测影之法彼之诸士盖据之也)又三十三年刘
焯造皇极历(出隋书十八)始悟日行有盈缩(知日行有盈缩者起乎敦
煌赵欧景明历如前论又赵道严继欧以测盈缩道严与欧同姓盖欧之支族亦未可知也)又三
十五年博仁均造戊寅元历颇釆旧仪始用定朔又
四十六年李淳风造麟德历以古历章蔀元首分不
齐始为总法用进朔以避晦晨月见(当时印度瞿昙谦等诸士译印
度七曜九曜等历以详二曜盈缩何言仁均淳风独自创之耶盖修史者忌隐假法于外国者也甚非君
子之义)又六十六年一行造大衍历始以朔有四大三
% BR1.13a
%
小定九服交食之异又九十四年徐昂造宜明历始
悟气刻时三差又二百三十六年姚舜辅造纪元历
始悟食甚泛馀差数(此事出宋史三十三舜辅善梵历如后辨)以上计千
一百八十二年历经七十改其创法者十有三家自
是又百七十四年专命臣等改治新历守敬为历也
断不用上元甲子为历元直立表测影以至元辛巳
为截算之元即所谓授时历是也而其法全与梵法
同汉已后改历七十馀守敬授时为最优而守敬之
法原据梵法虽立法精密非其自已出者也(印度西洋回回
取历元皆本晷象与用上元甲子者异又授时消长之法亦本瞿昙氏历之法)以授时积年
% BR1.13b
佛国历象编卷之一 第 13b 页 KR3f0057_TZH_001-13b.png KR3f0057_KGH_001-13b.png
稍疏明改造大统历以洪武十七年甲子为历元推
罗计宿度以知交食至于此时始纯泯合梵历加之
别译回回历颁行天下终明三百年不复以易之也
(其回历即是梵历其辨具于后)夫从汉太初至元授时千三百五十
六年经七十馀家䆮备而未晓日月有高卑之行可
谓未得尽其精微焉且未详五星黄道纬度可不谓
疏乎此二端者历道大节目而元明司天及西洋归
化利玛窦罗雅谷芥儒略等犹未覈论者何也盖历
道玄而难测故也然太阳最高卑之说五星凌犯经
纬度之法往往见经论则印度历道其备既在三千
% BR1.14a
%
年前矣盖大圣神智三明六通玄且远如此(此事如后具辨)
又如七曜过宫之宿度唐三百年中梵历盛流支那
而未见有其名义宋观天历始言之盖其备久而其
法渐被远亦斯类也(此事出宋史三十)又宋史艺文志载姚
舜辅蚀神隐耀历三卷是灼然梵历之法梵以罗计
二曜为蚀神头蚀神尾而梵历曰罗计常隐行不见
今其书命以蚀神隐耀舜辅之用梵法■然可见其  =火+爵
悟食甚汎馀差数(此法本在回历)造纪元历(出宋史三十二)以为创
法一大家亦由于此耳又同艺文志有符天九曜通
元立成法二卷(支那旧无九曜之说故知是梵历)符天行宫一卷(支那
% BR1.14b
佛国历象编卷之一 第 14b 页 KR3f0057_TZH_001-14b.png KR3f0057_KGH_001-14b.png
旧无十二宫之名)钱明逸西国七曜历一卷其馀载七曜历
法都九部十五卷五星历二部三卷而七曜历九执
历元是同法九执中除罗计以为七曜求日月正交
中交是即罗计故与九执第开合异耳五星历者亦
惟略日月二曜耳赵宋以前无九执七曜等历法宿
曜经云七曜上运行于天下直人间其精灵神验内
外典籍具备自南西北三方诸国皆悉用之唯东大
唐一国未审知委其曜乃知以上数部皆梵历之法
也又有青萝妙度真经大历一卷甚似胡名盖回历
之类又有万年历十二卷盖亦札马鲁丁万年历之
% BR1.15a
%
类耳此等推其题名以知必西域历之类此外有统
元五星立成统元七曜细行历亦舜辅所作纯据梵
历而成之若今清时宪历全写西洋历而统元写之
未尽者也
论梵历已渊源于东汉之时
梵历之法虽刘宋之时始传行之其实已渊源于东
汉矣从东汉显宗永平十年至献帝延康元年凡十
一世一百五十四年西域传教大德一十二人所译
经论总二百九十二部三百九十五卷其传教开士
莫有不洞通五明者但其意专在救三有患累而不
% BR1.15b
佛国历象编卷之一 第 15b 页 KR3f0057_TZH_001-15b.png KR3f0057_KGH_001-15b.png
以天文历数等为急故鲜有言之者虽然偶有窒于
此者则闻亦为传译之汉桓帝建和中有安世高所
译舍头諌经肇开之大绪(一名二十八宿经与摩登伽经同本异译)盖师
善七曜五行盈缩推步之术故传译天文历象以融
会彼此也(贞元释教录云沙门安清字世高安息国王后之太子也幼怀淳孝敬养竭诚仁
及蠢类言行若践规矩焉加以剋意好学外国典籍莫不该贯七曜五行之象风角云物之占推步盈缩
悉穷其变汉桓之初始到东夏高才悟机一闻能达至止未久大通华言广事宜译)又印度昙
伽罗竺律炎维祗难月支支识支谦等传教之士十
有一人咸在其本邦广通五明(五明中工巧明博学天文历数)其来
正当汉室末运昙伽罗尝以魏黄初中(文帝历号)来于洛
% BR1.16a
%
阳大行佛法时尚书郎扬伟修景初历盖必参闻之
矣(贞元释教录云沙门昙伽罗中印度人师幼而才质过人读书一览文义通畅善学四韦陀风云星
宿图识运变莫不该综自言天下文理毕己生腹)支谦又与竺律炎维祗难
等入吴译摩登伽经(贞元释教录云居士支谦字恭大月氏人也祖父法度以汉灵
帝世率国人数百归化率善中郎将谦十岁学汉书十三学婆罗门书并得精妙兼通六国语言初桓灵
世支谶译出法典有支亮字纪明资学于谶谦又受业于亮莫不经籍究练少不艺术综习时人语曰智
襄献帝之末汉室大乱与乡人数十共奔于吴吴主拜为博士使补导东宫既善梵汉之语译摩登伽经
等八十八部曲得圣义辞旨文雅摩登伽经具明星历如前已引)时中书令阚泽受
汉刘洪乾象历而行于吴亦深从事佛教信顺诸师
理必学印度星历矣故曰梵历实胚胎东汉之时也
% BR1.16b
佛国历象编卷之一 第 16b 页 KR3f0057_TZH_001-16b.png KR3f0057_KGH_001-16b.png

论回历原由及其法理本梵历
回回国历盖梵历之支流也何以證之明史三十七
云回回历法西域默狄纳国马哈麻所作又大明一
统志九十云默德那国即回回祖国也初国王谟罕
蓦德生而神灵有大德臣伏西域诸国诸国尊号为
别谙秡尔犹华言天使云其教专以事天为本而无
像设其经有三十藏凡三千六百卷其书体旁行有
篆草楷今西洋诸国皆用之又有阴阳星历医药音
药之类(西洋诸国用回历其所由出可以见)按马哈麻谟罕蓦德盖一
% BR1.17a
%
人耳辍耕录亦云元耶律文正王于星历卜筮杂算
内算音律儒释异国之书无不通尝言西域历五星
密于中国乃作麻答把历盖回鹘历名也(回回又云回鹘)
答把恐马哈(呼马切)麻之讹转或答字哈之误耳按天
方默德那等回境即古波斯之壤地(波斯之地古周回数万里后分
为数国)当唐之时释迦佛钵在波斯王宫其王中印度
之裔佛教之所布故经典律历旧专用印度由是观
之马哈麻所作回历本于印度瞿昙氏迦叶氏等梵
历也明矣盖马哈麻建国当隋开皇巳未之年(见明史)
佛之出兴先于隋凡千有六百年梵历之备先是粗
% BR1.17b
佛国历象编卷之一 第 17b 页 KR3f0057_TZH_001-17b.png KR3f0057_KGH_001-17b.png
见藏经则马哈麻之历据梵法也必矣
论回历所用十二宫名及其形象全与梵历同及
罗喉计睹亦是梵名以證回即梵
回历所用十二宫其名与象全同梵历其名曰白羊
金牛阴阳(又曰夫妇)巨蟹狮子室女(又曰少女)天秤天蝎人马
(又曰弓宫)摩羯宝瓶双鱼此十二宫名义原出大集日藏
经曰昔在殊致罗婆菩萨受龙王请始说十二宫及
星象历数其他摩登伽经孔雀经宿曜经等往往说
之回历全据之又回历法周天度三百六十而无馀
分每度六十分每分六十秒微纤以下咸准之每宫
% BR1.18a
%
三十度宫度起白羊节气以春分为岁首推步七曜
及罗计以七曜纪日不用甲乙皆是梵法又唐书历
志十八云九执历者出于西域(九执者梵历中之盖是瞿昙氏历也)
以开元六年诏太史监瞿昙悉达译之断取近距以
开元二年二月朔为历首(立表测景断取近距不用上元甲子回回西洋授时
历等一皆据之其以二月春分为岁首与回历同)度法有六十(回回西洋并用之)月
有二十九日七百三分日之三百七十三历首有朔
虚分百二十六(朔策及日周分者印度诸历回西历等并皆不同是由古今布算之疏密
里差等之异故也)周天三百六十度无馀分(回西并用之)日去没
分九百分度之十三二月为时六时为岁(印度诸国有六时三
% BR1.18b
佛国历象编卷之一 第 18b 页 KR3f0057_TZH_001-18b.png KR3f0057_KGH_001-18b.png
时四时不同盖如中南二竺大抵近乎赤道之下春秋二分日在人之头顶所以有三时六时也)三
十度为相是即此耳(宫又名为相每宫三十度回西并同之)历学疑问
补二以周岁日躔匀分三百六十度伹彼以春分为
大阳年第一月第一日其注云今回历之大阳年既
以春分为岁首则以仲春后半月为正旦又云然以
其时春分正在白羊此即据宿曜大集等所说梵法
也宿曜经云二月春分朔于时曜躔娄(日躔娄也既随大阳宿度
以立正朔故知以节气朔为朔回历大阳年之法求大阳白羊宫第一日中心行度者是也)道齐
(大阳在赤道最中)景正(赤道下之国当二至日中无影)月中(日夜停分故)气和(阴阳
停分)庶物渐荣一切增长故梵天拆为历元(印度回回以春分为
% BR1.19a
%
正旦其义如是)
大集日藏经云正月(支那二月也)合角宿满(是故印度
呼二月为角月)此正月白羊之神主当其月回历盖据之矣
又回历推步罗睺计睹以测交食此法亦起于印度
罗睺支那翻曰障障日月义计都译曰旗表帜于蚀
义是中印度之语而非回回西洋之语也回西支那
皆非其本创法则第因循守其名不能以标译名故
大集大日炽盛光等诸经攘灾诀梵天火罗等宿历
之书并皆存梵语不翻转之及回回西洋支那元以
来之诸历尽沿袭之不能复变改也又十二宫中磨
羯宫亦存梵语馀悉译以为其邦语盖其邦无其物
% BR1.19b
佛国历象编卷之一 第 19b 页 KR3f0057_TZH_001-19b.png KR3f0057_KGH_001-19b.png
不得以馀名当之可见己凡上数条历法之肯綮而
皆写梵法则回历即梵历皦如白日岂于是有疑冰
犹未凘者矣哉
论回回本国古天竺属后世印度壤地为回回部
落故多是释种当用梵历且古传译三藏多由
其境来于中国
古印度诸国大月氏大夏罽宾龟兹于阗天方条支
等并皆为回回部落印度古多皆释氏而回部诸国
亦率是释种西域闻见录云哈密古之回国于唐最
盛自是以西数万里皆回回部落又闻见录古之龟
% BR1.20a
%
兹革名库车于阗名和阗罽宾大夏月氏总名叶尔
羌其馀睹货罗及波斯等并今为回人部落历学疑
问补云天方国即回回国(广舆记云自天方抵中国凡匝岁按天方默德纳回
历所出之地即古之波斯国)唐书一百四十六云波斯国其先中
印度波斯匿王大月氏别裔王因以姓又为国号(见行
地球图分波斯天方以为二者盖从后世西域记云波斯国周数万里)前汉书西域传
云大月氏西君大夏而塞王南君罽宾塞种分散往
往为数国自疏勒以西北休循捐毒之属皆塞种也
(师古云即所谓释种者也塞先得切亦语有轻重也)又佛祖统记三十三唐彦
琮法师云葱岭以西并属梵种(梵种者言释氏也按古者回回之于印度
% BR1.20b
佛国历象编卷之一 第 20b 页 KR3f0057_TZH_001-20b.png KR3f0057_KGH_001-20b.png
犹如朝鲜之于支那也后世或以回回即为天竺历学疑问补云婆罗门回回宋史四百九十云天竺旧
名身毒复曰婆罗门俱舍宝疏云婆罗门国以建子立正盖诸文皆呼印度以名婆罗门然今清人以回
回为婆罗门者回部境壤益广大而西北两竺乾位之边境皆属之故也)盖回国与印度
壤地相接梵种多王于其地故经典律历皆宗印度
从事佛教唐书云回纥(亦曰回回)诸国多事佛是也佛教
之东渐也迦叶摩腾竺法兰为嚆矢尔后月支国支
娄迦谶及支谦安息国世高安玄昙谛等康居国康
孟详等相继来至东夏东汉之代翻经传译之缁素
载于传者十有二人其中今所举支娄迦谶等六人
即所谓回回人(月支安息康居等今并为回境)其馀腾兰等六人皆
% BR1.21a
%
经回境而来汉地东汉传教之士仅十数人犹且如
是况三国以来弘教缁素自回境来者应以百数焉
由是观之回回诸国受用印度经典律历最久况回
回诸国多皆释氏之裔者乎然则回历即梵历复

论西洋历法旧是梵历
西洋历原出自梵历历学疑问补云回回国人能从
事历法西洋人初亦同回回事佛而西洋人精于算
复从回历又云厥后欧逻巴又于回历研精故又自
立教典奉天主以别于回回今考其历法则回回泰
% BR1.21b
佛国历象编卷之一 第 21b 页 KR3f0057_TZH_001-21b.png KR3f0057_KGH_001-21b.png
西大同小异而皆本盖天(梅勿庵以盖天强会浑天盖见周髀盖天古圣人说
遽自模糊以涂抹人目耳)又云欧逻巴历法因回历加精大■并  =至+攴
同回历又揆日候星纪要云历学至今日明且确矣
(指清朝)而泰西氏之大纲多出于回回又明史三十一
云西洋人之来中土者皆自称欧逻巴人其历法与
回回同而加精密欧逻巴在回回西其风俗相类而
好奇喜新竞胜之习过之故其历法与回回同源而
世世增修又一统志言回回谟罕蓦德臣伏西域诸
国西洋等皆尊用其阴阳星历(明史三百三十二广舆记廿四略同)
哈麻建国(马哈麻谟罕蓦德即同人事已辨于前)在隋开皇中则西洋
% BR1.22a
%
用回历其来久而回历即梵历明矣近者有天学家
摸刻西洋天球图以公行于世其十二宫名义形象
全取诸印度故如麿羯宫其物以西洋之所无直存
梵语是其證之著明者也又西历求罗计行度以推
交食而罗候计睹是中印度之语并如上已辨故曰
回西二历本出于梵历也(明史及历算全书等称西历元出回历而不知其原
出于印度甚为疏简)
论回西二历要不出七曜历七曜九执本是开合
之异
回西二历取要言之不出七曜历此法元起于印度
% BR1.22b
佛国历象编卷之一 第 22b 页 KR3f0057_TZH_001-22b.png KR3f0057_KGH_001-22b.png
即如九执历印度呼九曜又名九执梵历或为七曜
或为九曜秪是开合之异耳而七曜历亦必未罗计
行度以推交食故可得名为九执历九执其实则在
详七曜行度故如七曜攘灾诀虽步九曜而题曰七
曜诀(见行本脱月曜推步盖逸下卷为可惜)七九秪是开合异可以
见已而梵历多明七曜旁及罗计故嵩阳梵天火罗
云按聿斯经(载唐书及宋史艺文志盖西印度历书)云凡人只知有七
曜不知暗虚星号曰罗睺计都此星在隐位而不见
逄日月即蚀号曰蚀神计都者蚀神尾也号豹尾(罗睺
号曰食神头故计睹号为蚀神尾又曰龙首龙尾即内道口外道口又呼名正交中交者是也)宿曜
% BR1.23a
%
大日炽盛光月藏日藏摩登伽等诸经则率唯论七
曜不及罗计盖七曜其象著明而历术重系之罗计
二曜在隐位历象不专之故也但论推交食阴阳占
候则不能外之耳窃按世界经久万邦递通是以中
天之法(中天竺当天最中如后汉书西域传论之自我言之只是阎浮洲之中耳)渐流四
垂故近世回西支那本邦论历法虽小有出入亦唯
原出七曜历者可以验耳
论回西立闰日宫闰不立闰月即梵历法其立闰
月者亦是梵历一种
瞿昙氏历立闰月者如大衍及授时等摩登伽经立
% BR1.23b
佛国历象编卷之一 第 23b 页 KR3f0057_TZH_001-23b.png KR3f0057_KGH_001-23b.png
世阿毗昙等概是也其立闰日宫闰而不立闰月者
其法全如回回大阳历西洋恒星历宿曜经所云二
月春分朔曜躔娄春分日为岁首正旦即是也若其
印度僧俱摩罗迦叶氏等历虽其立法不传据经中
散说隐约亦然
论西洋用恒星年与回历小异而是亦出梵历的
證第一节
回西二历大都同但其异者西洋立恒星年回回立
大阳年大阴年耳历学疑问补云西法以大阳会恒
星为岁谓之恒星年既随黄道东行其恒星所分宫
% BR1.24a
%
度亦必不能常与中气同日历书何以不用按其法
以日躔斗四度为正月朔故曰以太阳会恒星为岁
也其斗四度盖其所定麿羯宫之初度也(在今时冬至后十二
日)自此日躔行满三十度即为第二月交宝瓶宫又
地度合考云康熙丁卯年十一月(廿八)癸卯日应西历
正月初一日斗四度二六零据此则西国历日以建
子之月为正月也其法不论大阴晦朔只以太阳为
主但以太阳到斗宿四度为正月一日耳西历大略
虽不出七曜历但太阳为主以立历年以日躔斗四
度麿羯宫初度为岁首正朔者独与回法不同所谓
% BR1.24b
佛国历象编卷之一 第 24b 页 KR3f0057_TZH_001-24b.png KR3f0057_KGH_001-24b.png
别于回回是也而是又非创于西洋者其以日躔斗
四度为岁首以日过麿羯宫为正月以过宝瓶宫为
二月等并皆起于梵历其曰以建子之月为岁首者
见俱舍宝师疏曰婆罗门国以建子为正此方先时
以建子立正(即太曜躔斗宿过麿羯宫建子之月为正朔也宝师所言即从迦叶氏僧俱摩
罗等历法也宿曜经则羊宫为第一月麿羯为十月即此方十一月也以春分为正月第一日故也)如
支那有夏殷周岁首之异印度亦有以建子建卯等
月为岁首者言其以日躔斗四度为正旦以日过麿
羯宫为正月者(即建子之月也)见宿曜经曰斗三足女四足
虚二足镇星位焉其神如麿羯故名麿羯宫(足者犹度也周
% BR1.25a
%
天度分为百八足以配十二宫每宫有九足又分配二十七宿每宿有四足印度法除牛宿以配每日午
时故以二十七宿配周天度是梵历一法也印度又用三百六十度则如九执历若以度配足则每足有
三度三十三分有奇)又云娄四足胃四足昴一足荧惑位焉其
神如羊故名羊宫又云二月春分朔于时太曜躔娄
宿此中自斗第二足至虚第二足合九足是为麿羯
宫斗第一足即属人马宫而每足三度三十三分有
奇故斗第二足即当斗第四度即是西洋恒星年之
法也又大集日藏经八云白月一日(是说十一月朔也)合斗
(言月也)二日合女乃至十五日合鬼是白月满(此月太阴合鬼
而满故印度呼此月名鬼月十二月合星而满故呼此月名星月十二月皆如是既呼以为月故以月满
% BR1.25b
佛国历象编卷之一 第 25b 页 KR3f0057_TZH_001-25b.png KR3f0057_KGH_001-25b.png
之宿立名可谓得其宜也盖回回分为太阴年者是也)十月合鬼满(即此方十一月也扬
景风曜经注云鬼月唐之十一月也斗建子之辰也)
昼十二时夜十八时(印度
分昼夜为三十时一时有三十腊婆腊婆犹刻)
日午之影长十二脚迹(流行经文
有错乱今就善本正之)日极近南觜宿夜行(是言夜半中星也)女在日
前(是晨前星也)当此之时辰星用事是十月时(以羊宫为正月义与
宿曜经同)
麿羯之神主当其月(此经之指月准瞿昙氏历今引以为太曜躔斗宿过
麿羯宫即当今十一月之證)盖宿曜大集二经以二月春分为正
朔者皆从瞿昙氏历者也故知西洋恒星历本取之
梵历者也梅子以恒星年为西洋创法者未尝捡梵
书故也(余私按此历法太阳躔斗四度过麿羯宫是正北之位此月朔太阳亦合斗魁斗建子故
% BR1.26a
%
日月宫斗并皆正向北位焉可谓宜为岁首大集月藏经斗至壁七宿配为北史天官书同此正义曰南
斗六星牵牛六星并北宫玄武之位魁斗建子是亦十二辰之初而位于北语曰北辰居其所众星共之
者是示所以贵北位之义况印度天文为众星回旋须弥则其为岁首之义甚合矣而天方国节气差于
支那三日是以可准知印度西洋等之气差十二辰名义出大集月藏经第一)
论回西恒星年太阳历本远起印度第二节
回西恒星年太阳历月日之法又本远起乎印度宿
曜大集其證已明晰而又智度论第四十八云一月
或三十日半或三十日或二十九日半或二十七日
半有四种月一者日月二者世间月三者月月四者
星宿月日月者三十日半世间月者三十日月月者
% BR1.26b
佛国历象编卷之一 第 26b 页 KR3f0057_TZH_001-26b.png KR3f0057_KGH_001-26b.png
二十九日加六十二分之三十星宿月者二十七日
加六十七分之二十一(流行本甚多误恐三十七之讹)是岁三百六
十六日周而复始是即恒星年大阳年之历日也(日月
者如太阳过宫或三十日或三十一日或廿九日今云三十日半者概之也凡单就大阳立者谓之日月
世间月者非日月之实行惟从纪年纪月以名者也月月者是朔策之数是偏从月故也星宿月者转终
分之数也月一周天普经列宿故云也)又大方广文殊师利仪䡄经徵
应品云有阴阳宿曜法廿八宿十二宫分各各分别
彼宿曜等与宫相合(下审七曜过宫今广故略之)是皆恒星历也
故知其本起自印度
论回回历立大阳年大阴年与西洋历有异而西
% BR1.27a
%
历亦不踰其阃域则二家共是梵法
回回大阳历之法云太阳过白羊宫三十一日(印度回回
之正月支那日本之二月也)金牛宫三十一日(彼二月此三月)阴阳宫三
十一日(彼三月此四月)巨蟹宫三十二日(彼四月此五月)狮子宫三
十一日(彼五月此六月)双女宫三十一日(彼六月此七月)天秤宫三
十日(彼七月此八月)天蝎宫三十日(彼八月此九月)人马宫二十九
(彼九月此十月)麿羯宫二十九日(彼十月此十一月)宝瓶宫三十
(彼十一月此十二月)双鱼宫三十日(彼十二月此正月)已上十二宫
谓之太阳年不动的月凡三百六十五日乃岁周之
日也若遇宫分有闰之年于双鱼宫加一日凡三百
% BR1.27b
佛国历象编卷之一 第 27b 页 KR3f0057_TZH_001-27b.png KR3f0057_KGH_001-27b.png
六十六日其太阴年者单月大双月小月大三十日
月小二十九日凡三百五十四日乃十二月之日也
遇月分有闰之年于第十二月内增一日凡三百五
十五日谓之太阴年动的月若遇此土有闰之年则
其正月移早一月如首年春分在第一月遇闰则春
分在第二月而移其春分之前月为第一月故曰动
的月而其纪岁则以大阴年而不用大阳年是回历
之大概也又历学疑问补云如麿羯宫最卑行速故
二十八日而行一宫即成一月(是即十一月冬至前后也)若巨蟹
宫日躔最高行迟故三十一日而行一宫始成一月
% BR1.28a
%
其馀宫度各以或近最卑或近最高迟速之行不同
按西洋月日本仿回回大阳历小有出入西历麿羯
宫则二十八日巨蟹宫则三十一日回历麿羯宫则
二十九日巨蟹宫三十二日馀略之盖马哈麻之造
回历当隋开皇中是时西域旧已有瞿昙氏迦叶氏
(法华文句云摩诃迦叶此翻大龟氏其先代学道灵龟负图而应从德命族故云龟氏又翻译名义集云
南山曰瞿昙星名从星立称至于后代改姓释迦印度专明天文星历由来久矣)九执等数
家之历可知马哈麻之历不过据梵历少加工夫耳
而西洋恒星历纪月则虽首麿羯推步则以白羊宫
为测算之端则亦不出回历之范围可见也其以羊
% BR1.28b
佛国历象编卷之一 第 28b 页 KR3f0057_TZH_001-28b.png KR3f0057_KGH_001-28b.png
宫为起算之端者测算论节气故太阳之纬度为主
其纪月首麿羯者纪月本论恒星故太阳之经度为
主其法最为明也
论西洋别回回立恒星年在何代
西洋初用回历如一统志所云其别立恒星历者想
必未甚远也历学疑问补云或曰历书所引旧测多
在千馀年已前然则西月日之兴所从来久矣曰殆
非也唐始有九执历元始有回回历欧逻巴又从回
历加精必在回历之后彼见回回历之太阴年太阳
年能变古法以矜奇创故复变此西月日立恒星年
% BR1.29a
%
以胜之若其所引旧测盖皆以新法追改其月日耳
按此论虽不全当然恒星年在回历之后固然盖唐
时传教之师多经回回而来矣其所传惟止于梵历
未曾闻有西历当于此时西洋犹奉佛教与回回未
别则其历法亦当与回同必未有恒年之法故一统
志曰今西洋诸国皆用回历是也西历入支那在明
末而其创法理当少前于此则其立恒年者必在宋
元之间也耳矣
论日月交食交常度等佛所说以出明證
夫二曜交食历道甚著明者矣吾佛世尊圆音师子
% BR1.29b
佛国历象编卷之一 第 29b 页 KR3f0057_TZH_001-29b.png KR3f0057_KGH_001-29b.png
吼无所不尽今一一举教量以破千载疑濛如交常
度之数大经月喻品云复次善男子如人见月六月
一食章安疏云世云六月一食者书云(书上恐当有历字)
由运行相遇六月周阴阳御故有此触经虽因譬喻
之便仅示数语六月一触即交常度之率而交食之
大要也此交常度通于两蚀经明月喻故唯言月故
章安引历书云阴阳相御即是言日月互触也(疏曰运行
相遇即是交之义)又大方广文殊仪䡄经云又一昼一夜名
为一日十五日为半月两半月为一月阴阳者当了
知如是六月为罗睺障时十二月为一年十二年为
% BR1.30a
%
大年此亦指交常度而言者与大经正同如交食不
动使者陀罗尼法曰先触一日一夜不食作方坛而
以供养从月初触乃见三种相又底哩三摩耶经陀
罗尼集经求闻持经等密䡄往往明期日月触以求
悉地若其法不有则何由得知触时而行之邪可见
交常度之说世尊已言及之矣但其言修罗手障者
特言变异之触也耳(人多不知圣经明交食常度遽见修罗手障之文妄作穿凿今
为蒙具释交常之文交会之术大率以百七十三日有馀为限所以然者日之行天一岁一周月之行天
二十九日有奇已得一周日月异道互相交错月之一周必半在日道里从外而入内也半在日道表从
内而出外或六入七出或七入六出凡十三出入而与日一会谓之交常度通而计之一百七十三日有
% BR1.30b
佛国历象编卷之一 第 30b 页 KR3f0057_TZH_001-30b.png KR3f0057_KGH_001-30b.png
奇而有一交交在望前朔则日食望则月食交在望后望则月食后月朔则日食虽然若月先在里依限
而触者多若月先在表虽依限而食者少故复别求交定度以知入食限与不入也又虽有食月食加时
在书日食加时在夜则不载诸当历也经文且从交常度之数故曰六月一食是约交终而为言故云六
月乃百七十三日有馀也)
论大经六月一食与汉儒百八十日一食其义不

涅槃经六月一触之文与王仲任论衡曰百八十日
月一食大有径庭仲任盖不知交食之理者也故其
上文云大率四十一二月日一食今捡之近世宽政
十年十月朔日食同十一年四月朔日食同十二年
% BR1.31a
%
四月朔日食连年大抵如是仲任之卤芥可知已且
言百八十日月一食者又太疏漫焉有交道亘百八
十日者哉汉儒之昧于历象如此故汉三统四分等
历步月食而多失之焉盖日月行度固有大量古人
岂昧于此哉虽然汉已前不晓其行度有盈缩是以
其术不能与天合也汉刘洪始悟月行有迟疾隋刘
焯始悟日行有盈缩知此二事而后始可与论交食
也且古者犹未知有岁差故亦不得与天密合也明
已前世既研精审于盈缩历术得与天近而未知日
月行度何由有迟疾至回西二历窥由二曜行度常
% BR1.31b
佛国历象编卷之一 第 31b 页 KR3f0057_TZH_001-31b.png KR3f0057_KGH_001-31b.png
有高卑故■使其经纬度有盈缩是以其术大得殚  =至+攴
精矣而我大藏中已往往有高卑之说则是既知有
交常度而又知有高卑盈缩也可见与王仲任曰百
八十日月一触其语相似而大小齐而大经所谓六
月一触则指六月之朔策也故可言六月不可言百
八十日也
论圣教所说变异之触
涅槃经正法念经等并以日月触为修罗手障其说
颇似涉怪然是即变异之触而人自不达以为诡异
也盖经说修罗之障者是谓六月一食外之食也(是所
% BR1.32a
%
谓变异盖二曜有触以其同度同道相逼也是故常度之外断无有馀两曜纵有失度必不过前后七八
度也岂有日月相距数十度而触之理故知如下所引非时之触则由修罗等障故也然此变触者多限
或亚细亚等一洲或其中一二国其义如下文又虽常度之触其触浅则亦有此国已见而彼国不曾见
者此是非今之所论也)涅槃经九云罗睺阿修罗王以手遮月
世间之人咸谓月食修罗实不能触以修罗障其明
故是月团圆无有亏损但以手障故使不现此下过
十九行又云复次善男子如人见六月一食经文初
明变异之触次明常度之触其义灼然正法念经云
修罗与帝释斗时日月之光射修罗之眼故修罗以
手障日月世人不知谓为日月触又瑜伽略纂云亦
% BR1.32b
佛国历象编卷之一 第 32b 页 KR3f0057_TZH_001-32b.png KR3f0057_KGH_001-32b.png
有天神菩萨并阿修罗手障以为日食亦有一方一
处变怪故然又楞严经曰一洲感恶缘则睹日月及
星恶相又华严经云⼀一国人感恶缘则彼当土众生
睹诸一切不祥或见晕玦彗孛但此国见彼国众生
本所不见又大方广文殊仪䡄经云又彼天人阿修
罗等若行不善相斗战时此时人间现诸恶相所谓
非时地动忽作风雹闪电异常天火黑烟处处皆起
是彼计都星作日月触共有如是种种诸恶相现又
云一切星曜及阿修罗于此大年中或顺或逆作诸
善恶又白月分十五日月满之时罗睺阿修罗现全
% BR1.33a
%
触日月者大地中有大刀兵会(下说两触徵应甚审详文广故略之)
变异常度二食始不相混也
论支那古来两触变异有明證
两触者交常度数之外断然无可触之理若常度之
外有交触者必是变异春秋襄公二十四年秋七月
甲子朔日有食之既又八月癸巳朔日有食之按七
月朔日食既而八月又日食于推步之术极无此理
何则凡交食之法五个月二十二分月之二十乃为
一交故交正在朔则日食既前后望不食交正在望
则月食既前后朔不食常度如是故知其一触必是
% BR1.33b
佛国历象编卷之一 第 33b 页 KR3f0057_TZH_001-33b.png KR3f0057_KGH_001-33b.png
变也又同二十一年九月庚戌朔日有触之冬十月
庚辰朔日有食之是亦频月日食常理所无又晋武
帝泰始二年七月晦十月朔并日有食之同九年四
月朔七月朔并日有食之凡此类皆非常度之触不
遑枚举又晋怀帝永喜五年三月壬申丙夜月食既
丁夜又触既岂有一夕再触之理哉又同永喜元年
十一月乙亥黄黑气掩日是河图所云日薄者也其
说云凡日食皆于晦朔有不于晦朔者为日薄同悯
帝建兴二年正月辛未庚时日陨于地又有三日相
𣴎出于西方而东行此等变异非常理所可推若据
% BR1.34a
%
俗典则徒称变异而止佛经则说天龙八部之作业
全同说人趣之事业盖用天眼以穷其变毫无所谬
也唐书天文志云大和二年十二月癸亥有黑䘲与
日如斗同六年三月有黑䘲与日如斗元史天文志
云至正十八年三月辛丑夜大同路有黑气蔽于西
方声如雷然俄顷有云如火交射中天遍地俱见火
光以物触地辄有火起至夜半空中如有兵戈相击
之声是全与起世经立世阿毗昙等说修罗斗战之
相相似又至正二十七年正月乙未夜晋宁路绛州
天鼓鸣空中如闻战斗之声又同十三年十二月天
% BR1.34b
佛国历象编卷之一 第 34b 页 KR3f0057_TZH_001-34b.png KR3f0057_KGH_001-34b.png
鼓鸣于西北又元统十八年七月辛丑至夜半空中
如有兵戈相击之声又至元二十九年正月甲午朔
日有食之有物渐侵入日中不能既日体如金环然
左方有珥上有抱气左传杜注详言中食修元史者
岂不知中食乎而不以中食为文曰有物渐侵入日
中则其必非中蚀既曰渐侵入必非常途五蚀之状
盖亦变异矣此类不遑举之经说有徵果如是岂可
诬哉世之局儒或弗信天神为人示凶变以谴惩而
妄执邪见或徒谓变异而弗知内责于己皆不足与
论道也且如依凭汉书谓万物之精上为列星以罗
% BR1.35a
%
计二星为修罗之精者附会不足取若夫了得上二
义则佛说赫乎若白日矣
论印度历术自远古传其备己久
中印度迦毗罗其建国最久自劫初平等王子孙相
𣴎四十五世至炽㷔王凡一百一万四千五十六世
而师子颊王生净饭王净饭王生悉达多成佛号释
迦文(出起世经)比之异邦历世甚久宪章先备当释尊出
世时典籍滋阜天文地理书数伎艺等书厥类凡六
十四种图书总六万藏所谓四韦陀典十八大经等
是也(准摩登伽经劫初有梵天造一韦陀后有仙名白净又分造四韦陀其弟子有二十有一各造
% BR1.35b
佛国历象编卷之一 第 35b 页 KR3f0057_TZH_001-35b.png KR3f0057_KGH_001-35b.png
一韦陀如是展转为凡千二百十有六种有百二十八万偈一千七百卷十八大经等不遑引之百论及
疏弘决第十仁王经吉藏疏等出之方便心论曰过去有那耶摩明闻思二慧闻慧有八一天文二算数
二医方四咒术及四韦陀是为八思慧有八一长寿天二星宿天乃至他化自在天是为八)其书
或在成劫之初或在佛出世数千岁之前释尊降诞
当周昭王二十三年癸丑先是星历推步其法毕备
如太阳最高卑之行明己前不知之郭太史称名家
犹尚矇于此盖其法自回回传之至于清始著焉而
杂宝藏经大集经多论等(出文并出于后)已有最高卑之说
则在彼三千年前(佛出世几三千年)其法已备矣如交食之
法释尊出兴时其事已详其證如前所云然则尔时
% BR1.36a
%
时历行世犹如大东支那之今日也后汉书西域传
云其国则殷于中土玉烛和气(尔雅云时和谓之玉烛)灵圣之
所降集贤懿之所挺生神迹诡异理绝人区感验明
显则事出天外郭璞曰天竺浮屠所兴今闻之说地
殷土中物壤琛丽民博仁智俗高理学立德厚生何
负诸夏古称爱人之国世挺贤圣之人岂虚搆哉符
子云轩辕游华胥之国王邵云即天竺也山海经云
申毒之国(天竺又曰申毒)偎人而爱人朱子曰大抵地形如
馒头其撚尖则昆崙也天竺直昆崙正南所以土地
广而所生亦多异人(理学类编)河图云昆崙者帝之下都
% BR1.36b
佛国历象编卷之一 第 36b 页
地之中也水经云昆崙在西北去嵩高五万里地之
中也昆崙者印度名阿耨达山即大雪山也夫天竺
开国最早地殷气和灵圣降集故百凡艺术能先于
万邦开历术亦先于万国而备也
佛国历象编卷之一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