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十五
卷十五 第 1a 页 WYG0100-0872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周礼纂训卷十五
            安溪李钟伦撰
 夏官司马第四
惟王建国辨方正位体国经野设官分职以为民极乃
 立夏官司马使帅其属而掌邦政以佐王平邦国
政官之属大司马卿一人小司马中大夫二人军司马
 下大夫四人舆司马上士八人行司马中士十有六
卷十五 第 1b 页 WYG0100-0872b.png
 人旅下士三十有二人府六人史十有六人胥三十
 有二人徒三百有二十人
凡制军万有二千五百人为军王六军大国三军次国
 二军小国一军军将皆命卿二千有五百人为师师
 帅皆中大夫五百人为旅旅帅皆下大夫百人为卒
 卒长皆上士二十五人为两两司马皆中士五人为
 伍伍皆有长一军则二府六史胥十人徒百人
司勋上士二人下士四人府二人史四人胥二人徒二
卷十五 第 2a 页 WYG0100-0872c.png
 十人
马质中士二人府一人史二人贾四人徒八人(贾音/嫁)
量人下士二人府一人史四人徒八人(量音亮/或音良)
小子下士二人史一人徒八人
羊人下士二人史一人贾二人徒八人
司爟下士二人徒六人(爟音贯/古玩切)
掌固上士二人下士八人府二人史四人胥四人徒四
 十人
卷十五 第 2b 页 WYG0100-0872d.png
司险中士二人下士四人史二人徒四十人
掌疆中士八人史四人胥十有六人徒百有六十人
候人上士六人下士十有二人史六人徒百有二十人
环人下士六人史二人徒十有二人(环户/关反)
挈壶氏下士六人史二人徒十有二人(挈苦结反/一音结)
射人下大夫二人上士四人下士八人府二人史四人
 胥二人徒二十人
服不氏下士一人徒四人
卷十五 第 3a 页 WYG0100-0873a.png
射鸟氏下士一人徒四人
罗氏下士一人徒八人
掌畜下士二人史二人胥二人徒二十人
司士下大夫二人中士六人下士十有二人府二人史
 四人胥四人徒四十人
诸子下大夫二人中士四人府二人史二人胥二人徒
 二十人
司右上士二人下士四人府四人史四人胥八人徒八
卷十五 第 3b 页 WYG0100-0873b.png
 十人
虎贲氏下大夫二人中士十有二人府二人史八人胥
 八十人虎士八百人
旅贲氏中士二人下士十有六人史二人徒八人
节服氏下士八人徒四人
方相氏狂夫四人
太仆下大夫二人小臣上士四人祭仆中士六人御仆
 下士十有二人府二人史四人胥二人徒二十人
卷十五 第 4a 页 WYG0100-0873c.png
𨽻仆下士二人府一人史二人胥四人徒四十人
弁师下士二人工四人史二人徒四人(弁皮/彦反)
司甲下大夫二人中士八人府四人史八人胥八人徒八十人
司兵中士四人府二人史四人胥二人徒二十人
司戈盾下士二人府一人史二人徒四人
司弓矢下大夫二人中士八人府四人史八人胥八人
 徒八十人
缮人上士二人下士四人府一人史二人胥二人徒二
卷十五 第 4b 页 WYG0100-0873d.png
 十人
稿人中士四人府二人史四人胥二人徒二十人(稿古/老反)
戎右中大夫二人上士二人
齐右下大夫二人(齐侧/皆反)
道右上士二人
大驭中大夫二人
戎仆中大夫二人
齐仆下大夫二人(齐侧/皆反)
卷十五 第 5a 页 WYG0100-0874a.png
道仆上士十有二人
田仆上士十有二人
驭夫中士二十人下士四十人
校人中大夫二人上士四人下士十有六人府四人史
 八人胥八人徒八十人(校户/教反)
趣马下士皂一人徒四人(趣七口反/刘清须反)
巫马下士二人医四人府一人史二人贾二人徒二十
 人
卷十五 第 5b 页 WYG0100-0874b.png
牧师下士四人胥四人徒四十人
廋人下士闲二人史二人徒二十人(廋所/求反)
圉师乘一人徒二人圉人良马匹一人驽马丽一人
职方氏中大夫四人下大夫八人中士十有六人府四
 人史十有六人胥十有六人徒百有六十人
土方氏上士五人下士十人府二人史五人胥五人徒
 五十人
怀方氏中士八人府四人史四人胥四人徒四十人
卷十五 第 6a 页 WYG0100-0874c.png
合方氏中士八人府四人史四人胥四人徒四十人
训方氏中士四人府四人史四人胥四人徒四十人
形方氏中士四人府四人史四人胥四人徒四十人
山师中士二人下士四人府二人史四人胥四人徒四
 十人
川师中士二人下士四人府二人史四人胥四人徒四
 十人
原师中士四人下士八人府四人史八人胥八人徒八
卷十五 第 6b 页 WYG0100-0874d.png
 十人(原音/原)
匡人中士四人史四人徒八人
掸人中士四人史四人徒八人(掸他南反/与探同)
都司马每都上士二人中士四人下士八人府二人史
 八人胥八人徒八十人
家司马各使其臣以正于公司马
大司马之职掌建邦国之九法以佐王平邦国
  疏此九法以下皆言邦国则施于诸侯为主但九
卷十五 第 7a 页 WYG0100-0875a.png
  法据殷同之时建之故大行人云殷同以施天下
  之政注云谓邦国之九法
制畿封国以正邦国
  疏制诸侯五百四百里之等各有封疆界分乃得
  正
设仪辨位以等邦国
 注仪谓诸侯及诸臣之仪辨别也别尊卑之位
进贤兴功以作邦国
卷十五 第 7b 页 WYG0100-0875b.png
 注兴犹举也作起也
  疏进贤诸臣旧在位有德行者在草莱有德行未
  遇爵命者进之使称才任用兴举也臣有功者举
  之亦使任用
建牧立监以维邦国
 注牧州牧也监监一国谓君也维犹连结也
制军诘禁以纠邦国
  疏案上文大国三军次国二军小国一军诘禁者
卷十五 第 8a 页 WYG0100-0875c.png
  士师有五禁天子礼此诸侯国亦当有五禁以相
  穷治相纠正
施贡分职以任邦国
 注任犹事也事以其力之所堪
  疏施贡多少大国贡半次国三之一小国四之一
  皆由天子施之此太宰九贡并小行人春令入贡
  皆是岁之常贡与大行人因朝而贡者异分职者
  即太宰所云九职是也彼据畿内此据诸侯邦国
卷十五 第 8b 页 WYG0100-0875d.png
  亦由天子分之使民有职业
简稽乡民以用邦国
 注简谓比数之稽犹计也
均守平则以安邦国
 注诸侯有土地者均之尊者守大卑者守小则法也
  疏平则者谓五等职贡之等皆有常法训守谓封
  疆城池之固则谓关石和钧之法如合方氏同其
  数器壹其度量均守如掌疆司险之官所掌
卷十五 第 9a 页 WYG0100-0876a.png
此小事大以和邦国
 注比犹亲使大国亲小国小国事大国相合和也易
 此象曰先王以建万国亲诸侯训九法以平邦国所
 以制其不平而使之平也制畿封国以下四者是开
 国承家之事制军诘禁以下三者是师田政役之事
 由大以及小自上以及下也均守平则如注疏说即
 与制畿封国施贡分职二意相重盖均守平则者均
 其城郭沟池之守平其谨权审量读法平价之则也
卷十五 第 9b 页 WYG0100-0876b.png
 均守平则所以脩其内治比小事大所以睦其四邻
 此二者又绸缪未雨之计而内患外忧所以胥远之
 道也建牧立监宜次于制畿封国之下而乃先之以
 设仪辨位进贤兴功者盖设仪辨位固兼牧监在其
 中谓七命赐国八命作牧之类是也进贤兴功亦包
 牧监在其中如侯伯有功德者赐之附庸立为牧伯
 之类是也故先之以设仪辨位进贤兴功而后及建
 牧立监也
卷十五 第 10a 页 WYG0100-0876c.png
以九伐之法正邦国
  疏此九伐施于邦国在于时会之时是以大行人
  云时会以𤼵四方之禁注云禁谓九伐之法
冯弱犯寡则眚之
 注眚犹人眚瘦也王霸记曰四面削其地
  疏云四面削其地者对下文削之者示四面削之
  为异也
贼贤害民则伐之㬥内陵外则坛之(坛依注作/墠音善)
卷十五 第 10b 页 WYG0100-0876d.png
 注内谓其国外谓诸侯坛读如同墠之墠王霸记曰
 置之空墠之地玄谓置之空墠以出其君更立其次
 贤者
  疏㬥内即贼贤害民是也陵外即冯弱犯寡是也
  上文各有其一故伐之眚之不夺其位此则内外
  之恶兼有故坛之夺其位立其次贤郑知立其次
  贤者以其古者不灭国
野荒民散则削之
卷十五 第 11a 页 WYG0100-0877a.png
 注削其地明其不能有
负固不服则侵之
 注固险可依以固者也不服不事大也侵之者兵加
 其竟而已诗曰密人不共敢距大邦
  疏云不服不事大上文比小事大是其服者也
贼杀其亲则正之
 注正之者执而治其罪王霸记曰正杀之也春秋僖
 二十八年冬晋人执卫侯归之于京师坐杀其弟叔
卷十五 第 11b 页 WYG0100-0877b.png
 武
放弑其君则残之
  疏云残者是加虐杀之
犯令陵政则杜之
 注令犹命也王霸记曰犯令者违命也陵政者轻政
 法不循也杜之者杜塞使不得与邻国交通
外内乱鸟兽行则灭之
  疏外乱谓若齐襄公淫于外鲁桓夫人文姜之等
卷十五 第 12a 页 WYG0100-0877c.png
  是也内乱谓家内若卫宣公上烝父妾下纳子妻
  之等是也按春秋公羊左氏说凡征伐有六等谓
  侵战伐围入灭用兵粗觕不声钟鼓入境而已谓
  之侵侵而不服则战之谓两阵交刃战而不服则
  伐之谓用兵精而声钟鼓伐而不服则围之谓匝
  其四郭围而不服则入之谓入其四郭取人民不
  有其地入而不服则灭之谓取其君训犯令陵政
  罪甚大不应但杜绝使不与邻国交通而已杜之
卷十五 第 12b 页 WYG0100-0877d.png
  为义恐与灭等如杜塞之杜谓围困而取之也九
  法之所不能平者则九伐以正之九伐之序先轻
  而后重残贼叛乱之事恶极衅厚皆起于王事之
  衰圣人之所难言也
正月之吉始和布政于邦国都鄙乃县政象之法于象
魏使万民观政象挟日而敛之乃以九畿之籍施邦国
之政职方千里曰国畿其外方五百里曰侯畿又其外
方五百里曰甸畿又其外方五百里曰男畿又其外方
卷十五 第 13a 页 WYG0100-0878a.png
五百里曰采畿又其外方五百里曰卫畿又其外方五
百里曰蛮畿又其外方五百里曰夷畿又其外方五百
里曰镇畿又其外方五百里曰蕃畿(县音/玄)
 注畿犹限也自王城以外五千里为界有分限者九
 籍其礼差之书也政职所供王政之职谓赋税也
  疏自蛮至镇此三服总号蕃服故大行人云九州
  之外谓之蕃国指此三服也注云籍其礼差之书
  者诸侯赋贡多少有常则大国贡半次国三之一
卷十五 第 13b 页 WYG0100-0878b.png
  小国四之一是其礼差也云政职所供王政之职
  谓赋税者按冢宰云以九职任万民使万民勤职
  而出赋税诸侯得之以半与三之一四之一市取
  土毛以贡之则禹贡篚贡是也据民而出谓之赋
  税据诸侯所送谓之贡也
凡令赋以地与民制之上地食者参之二其民可用者
家三人中地食者半其民可用者二家五人下地食者
参之一其民可用者家二人
卷十五 第 14a 页 WYG0100-0878c.png
 注赋给军用者也令邦国之赋亦以地之美恶民之
 众寡为制如六遂矣郑司农云上地食者三之二假
 令一家有三顷岁种二顷休其一顷下地食者参之
 一田薄恶者所休多
  疏此文承上邦国之下而云令赋是还据邦国诸
  侯而说也按遂人上地夫一廛田百亩莱五十亩
  中地家二百亩下地家三百亩与此上地食者三
  之二合故郑云邦国如六遂矣训九法九伐天子
卷十五 第 14b 页 WYG0100-0878d.png
  之所以令诸侯九畿之籍与令赋之法诸侯之所
  以承天子
中春教振旅司马以旗致民平列陈如战之陈(中音仲/下放此)
(陈直觐反下之陈可陈陈前徇/陈行陈巡陈皆同馀以意求之)
 注以旗者立旗期民于其下也凡师出曰治兵入曰
 振旅皆习战也四时各教民以其一焉春习振旅兵
 入收众专于农平犹正也
  疏凡欲行蒐狩先芟草莱教战讫乃入防田猎郑
卷十五 第 15a 页 WYG0100-0879a.png
  云治兵振旅皆习战者按庄公八年师次于郎甲
  午祠兵公羊傅曰出曰祠兵注云礼兵不徒使故
  将出兵必祠于近郊陈兵习战杀牲飨士卒入曰
  振旅其礼一也左氏说治兵于庙礼也注云三年
  而治兵与秋同名谷梁傅云出曰治兵习战也入
  曰振旅习战也郑于异义驳不从公羊云祠兵者
  公羊字之误亦不从左氏说治兵为授兵于庙云
  于周司马职曰仲夏教茇舍仲秋教治兵其下皆
卷十五 第 15b 页 WYG0100-0879b.png
  云如战之陈仲冬教大阅修战法虞人莱所田之
  野乃为之如是治兵之属皆习战非授兵于庙又
  无祠五兵之礼是以尔雅云出为治兵尚威武也
  入为振旅反尊卑也出则壮者在前老弱在后入
  则壮者在后老弱在前
辨鼓铎镯铙之用王执路鼓诸侯执贲鼓军将执晋鼓
师帅执提旅帅执鼙卒长执铙两司马执铎公司马执

卷十五 第 16a 页 WYG0100-0879c.png
(铎直各反镯直角反铙女交反/贲扶云反提徒兮反鼙薄兮反)
 注鼓人职曰以路鼓鼓鬼享以贲鼓鼓军事以晋鼓
 鼓金奏以金铙止鼓以金铎通鼓以金镯节鼓郑司
 农云提谓马上鼓有曲木提持鼓立马髦上者故谓
 之提杜子春云公司马谓五人为伍伍之司马也玄
 谓王不执贲鼓尚之于诸侯也伍长谓之公司马者
 虽卑同其号
  疏春辨鼓铎者鼓雷之类象中春雷𤼵声于外郑
卷十五 第 16b 页 WYG0100-0879d.png
  引鼓人职者欲见鼓人有六鼓四金据本各依所
  用今此所用或有不依本者以其惟贲鼓鼓军事
  是依本王执路鼓军将执晋鼓等并不依本用而
  在军兼用也云提谓马上鼓者先郑盖据当时以
  况周其实周时皆乘车无轻骑法也云王不执贲
  鼓尚之于诸侯者按贲鼓鼓军事计王在军自为
  元帅自合执贲鼓今不执贲鼓者见诸侯因朝而
  来与王为宾客故让之使执贲鼓也
卷十五 第 17a 页 WYG0100-0880a.png
以教坐作进退疾徐疏数之节(数音/朔)
 注习战法
  疏案下大阅礼备军法中军以鼙令鼓已下有此
  坐作进退疾徐疏数之节彼大阅具言于此略说
  有此坐作之法于教战处为之
遂以蒐田有司表貉誓民鼓遂围禁火弊献禽以祭社
(蒐所留反貉莫/驾反弊婢世反)
 注春田为蒐有司大司徒也掌大田役治徒庶之政
卷十五 第 17b 页 WYG0100-0880b.png
 令表貉立表而貉祭也誓民誓以犯田法之罚也誓
 曰无干车无自后射立旌遂围禁旌弊争禽而不审
 者罚以假马禁者虞衡守禽之厉禁也既誓令鼓而
 围之遂蒐田火弊火止也春田主用火因焚莱除陈
 草皆杀而火止献犹致也属也田止虞人植旌众皆
 献其所获禽焉诗云言私其纵献豜于公春田主祭
 社者土方施生也
  疏案下大阅礼遂以蒐田以下云以旌为左右和
卷十五 第 18a 页 WYG0100-0880c.png
  之门群吏各帅其车徒以叙和出左右陈车徒有
  司平之既陈乃设驱逆之车有司表貉于陈前此
  亦当如彼但春非大备故略言之也云献禽祭社
  者此因田猎而祭非月令仲春春祭社也郑云立
  旌遂围禁者旌即下大阅礼云旌居卒间者是也
  云虞衡守禽之厉禁者按地官川衡小田猎之所
  无厉禁之事言衡者川衡或有与山泽连者则亦
  有厉禁之事
卷十五 第 18b 页 WYG0100-0880d.png
中夏教茇舍如振旅之陈群吏撰车徒读书契辨号名
之用帅以门名县鄙各以其名家以号名乡以州名野
以邑名百官各象其事以辨军之夜事其他皆如振旅
(茇蒲末反撰息转反/又什转反注音算)
 注茇读如莱沛之沛茇舍草止之也军有草止之法
 撰读曰算算车徒谓数择之也读书契以簿书校录
 军实之凡要号名者徽识所以相别也乡遂之属谓
 之名家之属谓之号百官之属谓之事在国以表朝
卷十五 第 19a 页 WYG0100-0881a.png
 位在军又象其制而为之被之以备死事帅谓军将
 及师帅旅帅至伍长也以门名者所被徽识如其在
 门所树者也凡此言以也象也皆谓其制同耳军将
 皆名卿古者军将盖为营治于国门鲁有东门襄仲
 宋有桐门右师皆上卿为军将者也县鄙谓县正鄙
 师至邻长也家谓食采地者之臣也乡以州名亦谓
 州长至比长也野谓公邑大夫百官以其职从王者
 此六者皆书其官与名氏焉门则襄仲右师明矣乡
卷十五 第 19b 页 WYG0100-0881b.png
 则南乡邮东乡为人是也其他象此云某某之名某
 某之号某某之事而已未尽闻也乡遂大夫文错不
 见以其素信于民不为军将或为诸帅是以阙焉夜
 事戒夜守之事草止者慎于夜于是主别其部职
  疏云群吏撰车徒者群吏谓军将至伍长各有部
  分注云号名徽识所以相别者即旌旗之细者也
  皆缀之于膊上以别死者云家之属谓之号者谓
  都家之内从大夫至士云百官之属谓之事者从
卷十五 第 20a 页 WYG0100-0881c.png
  王朝六卿以下至下士野以邑名郑虽不言亦在
  乡遂之例以其同是沟洫之人出军出贡又等也
  云家谓食采地者之臣者食采地是公卿大夫其
  身在朝其臣在采地若公山弗扰之类今随主在
  军故以其号为名也乡以州名亦谓州长至比长
  今略举州为首也云野谓公邑大夫者谓四等公
  邑其长二百里三百里如州长四百里五百里如
  县正长下皆有属官在军者皆以邑为名云六者
卷十五 第 20b 页 WYG0100-0881d.png
  皆书其官与名氏焉者假令为官则云大司徒下
  某官姓名某也云乡遂大夫文错不见者此经六
  遂直云县鄙不言遂六乡言以州名虽见乡亦不
  见乡大夫之身云以其素信于民不为军将或为
  诸帅是以阙焉者乡遂大夫以下至比长邻长皆
  因为军吏以领本民在上或别使人为军将则乡
  遂大夫别领人为师帅旅帅以下经在军吏帅以
  门名之内必知有别使人为军将法者见外傅穆
卷十五 第 21a 页 WYG0100-0882a.png
  叔云天子作师公帅之诗曰周公东征此并上公
  为军将诗曰韎韐有奭以作六师此乃诸侯世子
  为军将田猎亦容如此于是时乡遂大夫则为诸
  帅也若然下文云师都载旃乡遂载物注云乡遂
  大夫或载旃或载物众属军吏无所将者谓诸帅
  亦不为众属他军吏己身全无所将故不载旗义
  与此合也
遂以苗田如蒐之法车弊献禽以享礿(礿馀/若反)
卷十五 第 21b 页 WYG0100-0882b.png
 注夏田为苗择取不孕任者若治苗去不秀实者云
 车弊者驱兽之车止也夏田主用车示所取物希皆
 杀而车止王制曰天子杀则下大绥诸侯杀则下小
 绥大夫杀则止佐车佐车止则百姓田猎礿宗庙之
 夏祭也冬夏田主于祭宗庙者阴阳始起象神之在
 内
  疏此祭因田猎献禽为祭若正祭自在孟月
中秋教治兵如振旅之陈
卷十五 第 22a 页 WYG0100-0882c.png
  疏凡兵出曰治兵秋以出兵为名秋严尚威故也
辨旗物之用王载大常诸侯载旂军吏载旗师都载旃
乡遂载物郊野载旐百官载旟各书其事与其号焉其
他皆如振旅
 注军吏诸军帅也师都遂大夫也乡遂乡大夫也或
 载旃或载物众属军吏无所将也郊谓乡遂之州长
 县正以下也野谓公邑大夫载旐者以其将羡卒也
 百官卿大夫也载旟者以其属卫王也凡旌旗有军
卷十五 第 22b 页 WYG0100-0882d.png
 旅者画异物无者帛而已
  疏云军吏诸军帅者亦谓从军将至下伍长皆是
  军吏也云师都遂大夫乡遂乡大夫者按司常云
  孤卿建旃大夫士建物乡大夫是卿建旃是其常
  师都载旃不嫌无乡大夫故郑直举遂大夫也云
  乡遂乡大夫者以其遂大夫是中大夫建物是其
  常今乡遂建物不嫌无遂大夫故郑直举乡大夫
  也云或载旃或载物众属军吏无所将者乡遂大
卷十五 第 23a 页 WYG0100-0883a.png
  夫若为军将则是军吏亦载旗今不载旗故知非
  直不为军将亦不为诸帅以是载旃载物而已若
  然既不为军吏遂大夫上得与卿同载旃乡大夫
  是卿下得与大夫同载物也以乡遂大夫掌众同
  故同载物也云郊谓乡遂之州长县正以下者郊
  内有六乡州长已下郊外有六遂县正已下有此
  二等云野谓公邑大夫者按载师职云公邑之田
  任甸地甸则郊外曰野故以野言之但公邑自甸
卷十五 第 23b 页 WYG0100-0883b.png
  以出至疆有四等皆以大夫治之云载旐以其将
  羡卒者正卒既属军吏其馀羡卒使此州长已下
  不为军吏者领之但公邑之内虽不见有出军之
  法若出军亦当与乡遂同若出军亦正卒使大夫
  等为军吏其羡卒亦使不为军吏者领之云载旟
  以其属卫王者以六官之卿大夫其属各六十有
  选当行卫守王者即是有众故载鸟隼之旟也
遂以狝田如蒐田之法罗弊致禽以祀祊(狝息浅反/祊注音方)
卷十五 第 24a 页 WYG0100-0883c.png
 注秋田为狝狝杀也罗弊罔止也秋田主用罔中杀
 者多也祊当为方秋田主祭四方报成万物诗曰以
 社以方
  疏云祀祊者罗止田毕入国过郊之神位乃致禽
  以祀四方之神
中冬教大阅
 注春辨鼓铎夏辨号名秋辨旗物至冬大阅简军实
 凡颁旗物以出军之旗则如秋以尊卑之常则如冬
卷十五 第 24b 页 WYG0100-0883d.png
 司常佐司马时也大阅备军礼而旌旗不如出军之
 时空辟实
  疏云春辨鼓铎已下欲见春夏秋各教其一至冬
  大阅之时总教之云凡颁旗物以出军之旗则如
  秋以尊卑之常则如冬司常佐司马时者按司常
  云孤卿建旃大夫士建物师都建旗州里建旟县
  鄙建旐道车载旞游车载旌此为异也云大阅备
  军礼而旌旗不如出军之时空辟实者大阅虽备
卷十五 第 25a 页 WYG0100-0884a.png
  礼是教战非实出军法是其空也秋教治兵是出
  军法故寄出军之旗于彼是冬之空辟实也赵商
  问巾车职建大麾以田注田四时田猎按大司马
  职四时皆建太常何郑云麾夏之正色春夏尚生
  其时宜入兵夏本不以兵得天下故建其正色以
  春夏田至秋冬出兵之时乃建太常商又问巾车
  职建大白以即戎注云谓兵车司马职仲秋王建
  太常注凡颁旗物以出军之旗则如秋不知大白
卷十五 第 25b 页 WYG0100-0884b.png
  以即戎为何时答曰白者殷之正色王即戎者或
  命将或劳师不自亲将故建先王之正色异于亲
  自将也
前期群吏戒众庶修战法
 注群吏乡师以下
  疏言乡师以下则可及州长不及乡大夫乡大夫
  则卿也知群吏乡师以下者见乡师职凡四时之
  田前期出田法于州里简其鼓铎旗物兵器脩其
卷十五 第 26a 页 WYG0100-0884c.png
  卒伍是其事也州长党正族师职中亦皆有作民
  师田行役之事
虞人莱所田之野为表百步则一为三表又五十步为
一表田之日司马建旗于后表之中群吏以旗物鼓铎
镯铙各帅其民而致质明弊旗诛后至者乃陈车徒如
战之陈皆坐
 注郑司农云虞人莱所田之野芟除其草莱令车得
 驱驰诗曰田卒污莱玄谓莱芟除可陈之处后表之
卷十五 第 26b 页 WYG0100-0884d.png
 中五十步表之中央表所以识正行列也四表积二
 百五十步左右之广当容三军步数未闻致致之司
 马质正也弊仆也皆坐当听誓
  疏虞人者若田在泽泽虞若田在山山虞后郑不
  从先郑解虞人莱所田之野者按王制云昆虫未
  蛰不以火田则仲冬之时放火田猎何须芟除草
  莱是以车攻诗毛傅云大艾草以为防然后焚而
  射焉是田处不得芟草莱故后郑易之以为芟除
卷十五 第 27a 页 WYG0100-0885a.png
  可陈之处
群吏听誓于陈前斩牲以左右徇陈曰不用命者斩之
 注群吏诸军帅也陈前南面乡表也月令季秋天子
 教于田猎以习五戎司徒搢扑北面誓之此大阅礼
 实正岁之仲冬而况季秋之政于周为中冬为月令
 者失之矣斩牲者小子也凡誓之大略甘誓汤誓是
 也
  疏云此大阅礼实正岁之中冬者周虽建子为正
卷十五 第 27b 页 WYG0100-0885b.png
  及其行事皆用夏之正岁也
中军以鼙令鼓鼓人皆三鼓司马振铎群吏作旗车徒
皆作鼓行鸣镯车徒皆行及表乃止三鼓摝铎群吏弊
旗车徒皆坐(摝音/鹿)
 注中军中军之将也天子六军三三而居一偏群吏
 既听誓各复其部曲鼓人者中军之将师帅旅帅也
 司马两司马也振铎以作众作起也既起鼓人击鼓
 以行之伍长鸣铎以节之及表自后表前至第二表
卷十五 第 28a 页 WYG0100-0885c.png
 也三鼓者鼓人也掩上振之为摝摝者止行息气也
  疏此即中春振旅疾徐坐作之事是也云中军中
  军之将者此六军三军居一偏皆自有中军也云
  群吏既听誓各复其部曲者誓之时出向众前听
  誓讫各复其部伍本处也云鼓人中军之将师帅
  旅帅者按上云军将执晋鼓师帅执提旅帅执鼙
  皆是鼓人也
又三鼓振铎作旗车徒皆作鼓进鸣镯车骤徒趋及表
卷十五 第 28b 页 WYG0100-0885d.png
乃止坐作如初(骤仕/救反)
 注趋者赴敌尚疾之渐也及表自第二前至第三
乃鼓车驰徒走及表乃止
 注及表自第三前至前表
鼓戒三阕车三𤼵徒三刺(阕音/缺)
 注鼓戒戒攻敌鼓一阕车一转徒一刺三而止象服
 敌
乃鼓退鸣铙且却及表乃止坐作如初
卷十五 第 29a 页 WYG0100-0886a.png
 注铙所以止鼓军退卒长鸣铙以和众鼓人为止之
 也退自前表至后表鼓铎则同习战之礼出入一也
 异者废镯而鸣铙
遂以狩田以旌为左右和之门群吏各帅其车徒以叙
和出左右陈车徒有司平之旗居卒间以分地前后有
屯百步有司巡其前后险野人为主易野车为主(易以/豉反)
 注冬田为狩言守取之无所择也军门曰和立两旌
 以为之叙和出用次第出和门也左右或出而左或
卷十五 第 29b 页 WYG0100-0886b.png
 出而右有司平之乡师居门正其出入之行列也旗
 军吏所载分地调其部曲疏数前后有屯百步车徒
 异群相去之数也车徒毕出和门乡师又巡其行陈
 司农云险野人为主人居前易野车为主车居前
  疏云以旌为左右和之门者六军分三军各处东
  西为左右各为一门云以叙和出者以教战处内
  故以田处出郑知有司是乡师者见乡师职云巡
  其前后之屯云车徒异群者出军之时车徒同群
卷十五 第 30a 页 WYG0100-0886c.png
  今在军行列之时则车徒异群也
既陈乃设驱逆之车有司表貉于陈前
 注驱驱出禽兽使趋田者也逆逆要不得令走设此
 车者田仆也
中军以鼙令鼓鼓人皆三鼓群司马振铎车徒皆作遂
鼓行徒衔枚而进大兽公之小禽私之获者取左耳
 注群司马谓两司马也枚如箸衔之有繣结项中军
 法止语为相疑惑也获得也得禽兽者取左耳当以
卷十五 第 30b 页 WYG0100-0886d.png
 计功
  疏此与上文教战时大同惟徒衔枚为异
及所弊鼓皆駴车徒皆噪(駴本亦作骇胡楷反李/一音亥噪音喿素报反)
 注及所弊谓至所弊之处田所当于止也天子诸侯
 蒐狩有常至其常处吏士鼓噪象攻敌尅胜而喜也
 疾雷击鼓曰駴
徒乃弊致禽馌兽于郊入献禽以享烝(馌于辄反/刘于法反)
 注徒乃弊徒止也冬田主用众致禽馌兽于郊聚所
卷十五 第 31a 页 WYG0100-0887a.png
 获禽因以祭四方神于郊月令季秋天子既田命主
 祠祭禽于四方是也入又以禽祭宗庙
及师大合军以行禁令以救无辜伐有罪
 注师所谓王巡守若会同司马起师合军以从所以
 威天下行其政也不言大者未有敌不尚武
  疏云师谓王巡守若会同者对下文大师是出军
  法故郑云未有敌不尚武也
若大师则掌其戒令涖大卜帅执事涖衅主及军器
卷十五 第 31b 页 WYG0100-0887b.png
 注大师王出征伐也临大卜卜出兵吉凶也主谓迁
 庙之主及社主在军者也军器鼓铎之属凡师既受
 甲迎主于庙及社主祝奉以从杀牲以血涂主及军
 器皆神之
  疏案小子职云衅邦器及军器彼官衅之大司马
  涖之
及致建大常此军将诛后至者
 注致乡师致民于司马比校次之也
卷十五 第 32a 页 WYG0100-0887c.png
  疏郑知乡师致民于司马者据乡师职知之司马
  用王大常者以上文大师王亲御六军故司马用
  王之大常致众若王不亲则司马自用大旗致之
及战巡陈视事而赏罚
 注事谓战功也
若师有功则左执律右秉钺以先恺乐献于社(钺音/越)
 注律所以听军声钺所以为将威也先犹道也兵乐
 曰恺
卷十五 第 32b 页 WYG0100-0887d.png
  疏赵商问夏官师有功则献于社春官大司乐王
  师大献则令奏恺乐注云大献献捷于祖不达异
  意郑云司马主军事之功故献于社大司乐宗伯
  之属宗伯主宗庙故献于祖若然军有功二处俱
  献以出军之时告于祖宜于社故反必告也
若师不功则厌而奉主车(厌于涉反/李于入反)
 注厌伏冠也奉犹送也送主归于庙与社
  疏厌谓伏冠者按曲礼厌冠不入公门彼差次当
卷十五 第 33a 页 WYG0100-0888a.png
  缌小功之冠以义言之五服之冠皆厌以其丧冠
  反吉冠于武上向内缝之丧冠于武下向上缝之
  以伏冠在武故得厌伏之名
王吊劳士庶子则相(劳力/报反)
 注师败王亲吊士庶子之死者劳其伤者则相王之
 礼庶子卿大夫之子从军者或谓之庶士
  疏云庶子为卿大夫之子适庶俱兼则经中士为
  卿大夫士之身案宫伯掌士庶子注云士适子庶
卷十五 第 33b 页 WYG0100-0888b.png
  子其支庶与此异者彼宫正掌卿大夫士宫伯别
  掌士庶子此惟一文故不同也此注不云士之子
  者以其卿大夫之适子为王及后与士同士之子
  如众人不得为王及后如士故不吊劳之也
大役与虑事属其植受其要以待考而赏诛(与音预属/音灼植直)
(吏/反)
 注大役筑城邑也郑司农云国有大役大司马与谋
 虑其事也玄谓虑事者封人也于有役司马虑之植
卷十五 第 34a 页 WYG0100-0888c.png
 筑城槙也属赋丈尺与其人数
  疏植者版干之属(槙音/贞)
大会同则帅士庶子而掌其政令
 注帅师以从王
若大射则合诸侯之六耦
 注王将祭射于射宫以选贤也王射三侯以诸侯为
 六耦
  疏王大射之时有诸侯来朝在京师者大司马令
卷十五 第 34b 页 WYG0100-0888d.png
  之为六耦此大射是将祭而射故用诸侯为六耦
  若宾射射人亦用六耦但不用诸侯当用卿大夫
  为之燕射三耦自然用卿大夫以下为之
大祭祀飨食羞牲鱼授其祭
 注牲鱼鱼牲也祭谓尸宾所以祭也郑司农云大司
 马主进鱼牲
  疏大祭祀谓天地宗庙此大祭据宗庙而言其中
  小之祭祀亦为之矣飨食行之在庙故与大祭祀
卷十五 第 35a 页 WYG0100-0889a.png
  同郑云祭谓尸宾所以祭也者大祭祀授尸祭飨
  食授宾祭若王祭则膳夫云授王祭是也
大丧平士大夫
 注郑司农云平一其服也玄谓平者正其职与位
  疏必使司马平之者司马之属有司士主群吏今
  王丧不得使司士故司马平之先郑云平一其服
  按小宗伯已悬衰冠故后郑不从也
丧祭奉诏马牲
卷十五 第 35b 页 WYG0100-0889b.png
 注王丧之以马祭者盖遣奠也奉犹送也送之至墓
 告而藏之
  疏知丧祭是大遣奠者以其丧奠反虞卒哭丧祭
  之等无奉送诏告惟有大遣奠入圹之时有奉送
  之事
小司马之职掌
 注此下字脱灭札烂文阙汉兴求之不得遂无识其
 数者
卷十五 第 36a 页 WYG0100-0889c.png
凡小祭祀会同飨射师田丧纪掌其事如大司马之法
  疏小会同谓诸侯使卿大夫来聘王使卿大夫与
  之会同言飨射师田皆是诗侯卿大夫来聘王还
  使卿大夫与飨燕及射师田之等也小丧纪者三
  夫人以下
军司马(阙/)
舆司马(阙/)
行司马(阙/)
卷十五 第 36b 页 WYG0100-0889d.png
司勋掌六乡赏地之法以等其功
 注赏地赏田也在远郊之内属六乡焉等犹差也以
 功大小为差
  疏云赏田在远郊之内者见载师云赏田任远郊
  之地
王功曰勋
 注辅成王业若周公
国功曰功
卷十五 第 37a 页 WYG0100-0890a.png
 注保全国家若伊尹
民功曰庸
 注法施于民若后稷
事功曰劳
 注以劳定国若禹
治功曰力
 注制法成治若咎繇
战功曰多
卷十五 第 37b 页 WYG0100-0890b.png
 注尅敌出奇若韩信陈平司马法曰上多前虏训按
 国功若申勃苏之存楚国以之为存亡者也民功若
 公叔文子为粥与国之饿者是有遗爱在民而民思
 之者也事若礼乐兵农之类各有所长治若官府簿
 书之职欲其无怠此皆以大小为先后也
凡有功者铭书于王之大常祭于大烝司勋诏之
 注铭之言名也生则书于王旌以识其人与其功也
 死则于烝先王祭之诏谓告其神以辞也今汉祭功
卷十五 第 38a 页 WYG0100-0890c.png
 臣于庙廷
  疏有功谓上六者诏之谓诏司常书之又以辞使
  春官告神引汉法者欲见古者亦在庙廷也
大功司勋藏其贰
 注功书藏于天府又副于此者以其主赏训按上云
 凡有功者此别云大功盖王功国功也注谓功书藏
 于天府今天府职文无之或即指铭书大常为正藏
 于司勋者为副耶大功又藏其副重之也
卷十五 第 38b 页 WYG0100-0890d.png
掌赏地之政令
 注政令谓役赋
凡赏无常轻重视功凡颁赏地参之一食
 注赏地之税参分计税王食其一二全入于臣
  疏采地之税四之一与小国入天子同赏田参之
  一与次国入天子同
惟加田无国正(正音/征)
 注加田既赏之又加赐以田所以厚恩也正谓税也
卷十五 第 39a 页 WYG0100-0891a.png
 禄田亦有给公家赋贡独加赏之田无正耳
  疏加田未知所在或当与赏田同在远郊大夫士
  赐地凡有四种大夫已上有采地又有赏田加田
  载师又有仕田即王制圭田是有四种王制云大
  夫有田则祭无田则荐是知士亦有田法也
马质掌质马马量三物一曰戎马二曰田马三曰驽马
皆有物贾(贾音/嫁)
 注此三马买以给官府之使无种也皆有物贾皆有
卷十五 第 39b 页 WYG0100-0891b.png
 物色及贾直
  疏质平也主平马力及毛色与贾直训此三者之
  马以共国用若王所用则当有种马齐马道马三
  物也戎马田马以共军事田猎驽马以共官府百
  事之用各有物贾谓如下文有用官马而死须以
  物更也物马材也注谓无种谓不如校人养马法
  孳其生育但国家官府所用马当亦有常数如校
  人所云而今不可考矣至其养之或亦牧人牧六
卷十五 第 40a 页 WYG0100-0891c.png
  牲中容有马与
纲恶马
 注纲谓以縻索维纲狎习之
凡受马于有司者书其齿毛与其贾马死则旬之内更
旬之外入马耳以其物更其外否(贾音嫁/更音庚)
 注更谓偿也旬之内死者偿以齿毛与贾受之日浅
 养之恶也旬之外死入马耳偿以毛色不以齿贾任
 之过其任也其外否者旬之外踰二十日而死不任
卷十五 第 40b 页 WYG0100-0891d.png
 用非用者罪
  疏所受之马谓给公家之使旬内死者偿以齿毛
  与贾以其日少虽过其任若养之善未能致死也
  旬外死入马耳偿以毛色不以齿贾者以其任过
  其任虽善养之可以致死云旬之外踰二十日死
  不任用非用者罪者以其行使二十日外马力既
  竭虽齐其任养之善容得致死故不偿训此盖以
  事之劳逸用之久近为等事逸则用近事劳则用
卷十五 第 41a 页 WYG0100-0892a.png
  久用近而死是滥用也则偿之用久而死是为官
  事非得已也则不偿旬之内不但偿如其毛色兼
  如其齿贾从重也旬之外偿如其毛色耳齿贾虽
  有老幼贵贱之不同不责也是从轻也二旬以外
  则并不责之矣
马及行则以任齐其行
 注识其所载轻重及道里齐其劳逸乃复用之训案
 及行谓有事用之注云齐其劳逸乃复用之者谓所
卷十五 第 41b 页 WYG0100-0892b.png
 有之马更番用遍然后初用者乃可以次用之不可
 使有常用或常不用则劳逸不均也注识字读如志
 记之也轻重道里通释任字
若有马讼则听之
 注讼谓卖买之言相负
禁原蚕者
 注原再也天文辰为马蚕为龙精月直大火则浴其
 种是蚕与马同气物莫能两大禁再蚕者谓伤马与
卷十五 第 42a 页 WYG0100-0892c.png
  疏天文辰为大火房为天驷故曰辰为马月直大
  火谓二月按内宰仲春始蚕谓浴其种祭义云大
  昕之朝奉种浴于川注云大昕季春朔日又浴者
  将生时又重浴之也
 
 
 
 
卷十五 第 42b 页 WYG0100-0892d.png
 
 
 
 
 
 
 
 周礼纂训卷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