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九十三
卷九十三 第 1a 页 WYG0789-0387b.png
钦定四库全书
 新法算书卷九十三  明 徐光启等 撰
  测量全义卷七  球面曲线形
圈内线相当之理
每弧每角有八种线曰正弦曰正切线曰正割线曰正矢
 曰馀弦曰馀切线曰馀割线曰馀矢并全数为九种诸
 线内各有相当之理皆依三边形等角比例法(几何六/卷四题)
         如上图丙丁为正弧甲丁为正弦
         丙辛为正切线乙辛为正割线甲
卷九十三 第 1b 页 WYG0789-0387c.png
         丙为正矢戊丁为馀弦己壬为馀
 切线乙壬为馀割线戊己为馀矢乙己乙丁乙丙皆全
 数也即辛丙乙壬己乙两形相似何者己丙两直角己
 乙辛丙为平行线辛乙直线割两平行即其相对两内
 角必等既丙辛乙壬乙己两角等即其对边相似
一全数为正弦馀割线两率之中率
         如丙丁弧之正弦为甲丁全数为
         丁乙馀割线为乙壬则甲丁与丁
         乙若乙己与乙壬矣丁乙乙己皆
卷九十三 第 2a 页 WYG0789-0387d.png
 全数必等则甲丁与丁乙若丁乙与乙壬也
 又全数为馀弦正割线之中率如戊丁与丁乙若丁乙
 (与乙丙/等故)与乙辛
       一系凡四率全数为中率(或二/或三)若第一率
       为正弦即弃正弦而变馀割线为中率全
       数为第一省而一 若第一率为馀弦则
 变正割线为中率 若第一率为正割线则变馀弦
 若第一率为馀割线则变正弦 凡所变者皆以易全
 数而使为第一率
卷九十三 第 2b 页 WYG0789-0388a.png
 论曰凡有连比例之三率一率与二(如二/与六)若二率与三
 (如六与/十八)别有二数其比例若连理之一率与二(如八与/二十四)
 即可代用或连理之一率与二(如二/与六)若他数与别数(八/与)
 (二十/四)可也或连理之二率与三(六与/十八)若他数与别数(八/与)
 (二十/四)亦可也为其比例等故也(皆三/之一)今连理之一率为
 甲(正/弦)二率为乙(全/数)三率为丙(馀割/线)次有断理之第三率
 丁第四率戊即可代用谓一甲(正/弦)与二乙(全/数)若三丁与
 四戊可也谓二乙(全/数)与三丙(馀割/线)若三丁与四戊亦可
 也是于连理之三率二比中弃前比而用后比初以全
卷九十三 第 3a 页 WYG0789-0388b.png
 数为第二馀割为三今以全数为一馀割为二也
 如三十八度一十七分之正弦六一九五五与全数若
 三十度之正弦与某数常法二三率相乘以一率为法
 而一得第四今法用三十八度一十七分之馀割线一
 六一四○七为二率以易全数而为第一以二三率相
 乘即得第四何者正弦全数馀割线为连比例故也
 二系凡四率中无全数若第一率为正弦则变馀割线
 为第一率若第一率为馀弦则变正割线为第一率法
 用一二率相乘得数以全为法去后五位所存若干位
卷九十三 第 3b 页 WYG0789-0388c.png
 与全数等而一又以乘第三率得数如前而一得四率
 (名为而一者再皆以全数为法止减末位不/难也常法一乘一除此用两乘犹是捷法)
 假如一十八度四十○分之正弦三二○○六与二十
 五度三十七分之正弦四三二三一若六十三度三十
 二分之切线二○○八六二与某数其常法二三率相
 乘第一率而一今用捷法取一十八度四十分之馀割
 线三一二四三九乘第二率四三二三一得一三五○
 七○○○○○○为实以全数为法而一得一三五○
 七○又以第三率一二四三二二乘之得一六七九二
卷九十三 第 4a 页 WYG0789-0388d.png
 二○○○○○以全为法而一得一六七九二二为四率
       二三○七三五 六十四度十九分之正割线
 又假设三率如一二二三四一
       二三四三二
 第一率变取六十四度十九分之馀弦四三三四○以
 乘第二率得数减后五位以所存乘第三率得数又减
        后五位所存即第四率
       二全数为正馀两切线之中率
        如上图辛丙与丙乙若乙己与己壬
卷九十三 第 4b 页 WYG0789-0389a.png
 何者丙乙乙己皆全数则辛丙丙乙(或乙/己)己壬为三率
 连比例
 系凡四率断比例全数为中率若第一为正切线变馀
 切线为中率以易全为第一若第一为馀切线变正切
 线为中率以易全为第一
三正弦与馀弦若全数与馀切线馀弦与正弦若全数与
 正切线
 如前图甲丁与丁戊(即甲/乙故)若乙己与己壬戊丁(即甲/乙故)
 甲丁若乙丙与丙辛
卷九十三 第 5a 页 WYG0789-0389b.png
 系四率断比例若一二率为正弦与馀弦变为全数与
 馀切线若为馀弦与正弦变为全数与正切线
四凡两弧之正割线与其馀弦为互相视之线两弧之馀
 割线与其正弦为互相视之线
        如上图丙癸丙丁两弧丙癸弧之正
        割线为乙寅丙丁弧之正割线为乙
        辛丙癸弧之馀弦为庚癸丙丁弧之
        馀弦为戊丁则乙寅与乙辛若戊丁
 与癸庚
卷九十三 第 5b 页 WYG0789-0389c.png
 论曰全数在正弧(丙/癸)为其正割线(乙/寅)及其馀弦(癸/庚)之中
 率在他弧(丙/丁)亦为其正割线(乙/辛)及其馀弦(丁/戊)之中率两
 理之各前后矩内形各与全数上方形等(各为其/中率故)即两
 矩内形自相等其边互相视(几何六/卷十四)
五凡两弧之正切线与其馀切线为互相视之线同上论
卷中诸圈皆以曲线当圆球之大圈相交相截人目视球
曲面或近或远或上或下或左或右所见不同有时视曲
线而为直线即同是曲线而形象不一盖平面图球不能
尽球之理宜从论说中领其意义乃得耳
卷九十三 第 6a 页 WYG0789-0389d.png
圆球原本内借论题  古德阿多西阿撰
一大圈皆与球同心 系大圈皆相等若从大圈分球过
 心必为两平分(一卷/六)
二两大圈于球上相交各为两平分
三反之两圈于球上相分为两平分必两皆大圈(一卷十/一十二)
 (如赤道/黄道等)
四大圈过他圈之两极必相交为直角(一卷十五题如子/午圈过赤道极则)
 (两圈交处/皆为直角)
五大圈与本极距一象限九十度
卷九十三 第 6b 页 WYG0789-0390a.png
六大圈交两大圈若作直角则元圈之极在两圈之交
 如赤道与极至交圈极分交圈为直角则两圈之交在
 赤道极
七大圈三百六十平分之小圈亦然但小圈去离大圈一
 分其小圈之各分必小于大圈之各分
八两大圈相交其交角必等或上或下两角并必等两直
 角与直线相交同理
九球上大圈不能相偕为平行弧一心止一圈故也若同
 心而能为多圈则是距等小圈非大圈矣
卷九十三 第 7a 页 WYG0789-0390b.png
分球上三角形之各类
球上圈相交成三角形若三皆大圈之弧此形为大测之
 本(若有小圈之一弧即未能定圈大小之数/安能定其弧数明大测不用小圈之弧也)
球上角形或三边等其角必等边之度若四之一(九十/度)
 角为直角过四之一则钝角不及则锐角(如正球之赤/道地平子午)
 (圈皆相交为直角/则各边俱九十度)
 或二边等其对角亦等若边过象限为钝角不及为锐
 角或各边不等各角亦不等
球上角形或三直角其边皆四之一或两为直角其两对
卷九十三 第 7b 页 WYG0789-0390c.png
 边皆四之一此二类自明勿论所论者一为直角馀或
 钝或锐各有本法如左
 一图外大圈内两大圈分皆相交为直角则各圈之极
      在他两圈之交(用号作十者指直角作○/者指钝角作丨者指锐角)
      (边云多者谓过四之一/云少者谓不及四之一)
      二图两直角形第三角或锐或钝(己上二/图俱不)
      (论/)
      三图甲乙丙形甲为直角馀皆锐其边少
      甲丙戊形甲直角丙钝戊锐钝角之对边
卷九十三 第 8a 页 WYG0789-0390d.png
      大即甲已戊弧锐角之对边小即甲丙弧
      或一直角两钝角如乙丙丁形乙丙两钝
      角其对边过四之一即乙壬丁弧
 凡两角或锐或钝若同𩔖其间所容弧不及四之一
 直线三角形与球上曲线三角形异理
一直线形之三角并与两直角等曲线形之三角并其数
 不定但不能及四直角(四直角者三/百六十度也)
二直线形得两角即得其三曲线形否
三直线直角形有两边以句股开方法求其三曲线形否
卷九十三 第 8b 页 WYG0789-0391a.png
四直线形有三角不能求三边若干但得其比例耳曲形
 设三角可推三边若干
五直线形各边能当全数曲线之各边否
六两直线形等角即两形之边有比例曲线等角形之边
 必等
七直线形但有一易法以垂线分元形是也曲形有六易
 法
八直线形不过二种一直角二或钝或锐角其边虽有长
 短不变其𩔖曲形边有大小其法不同
卷九十三 第 9a 页 WYG0789-0391b.png
球上斜三角形因各角各边不等分为九种(或恒用或否/俱见下文)
     第一三角皆锐其边皆小于四之一(如第/一图)
     (甲/形)
     第二三角皆钝其一边适足四之一其二
     边大于四之一(后凡四之一皆言足小于/四之一者皆言少大于四)
     (之一者皆言多/如第二图乙形)
     第三三角皆钝其两边多一边少(如三图/丙形)
     第四三角皆钝其三边皆多(如四图/丁形)
卷九十三 第 9b 页 WYG0789-0391c.png
     第五一角钝两锐其三边皆少(如三图/戊形)
     第六一角钝两锐其两锐间之一边多钝
     角之两旁少(如四图/己形)
     第七一角钝两锐一锐角之对边少馀皆
 多(如三图/庚形)
 第八一角钝两锐钝角之对边足馀皆少(如二图/壬形)
 第九一角钝两锐其边皆不等一多一少一足(如二图/辛形)
卷九十三 第 10a 页 WYG0789-0391d.png
球上三角形相易其法有五
      第一甲乙丙直角形甲为直角于乙甲乙
      丙各引长之满象限为乙丁乙戊又甲丙
      边引长之作甲丙己象限次联丁戊引至
      己亦作象限(乙丁乙戊俱象限则丁戊己/弧心为乙又丙甲乙为直角)
      (乙丁戊亦直角则甲己丁己/遇于己而己为乙丁弧之心)得丙戊己直
      角形若甲乙丙形设甲乙乙丙两边若干
 即有甲丁丙戊两馀弧次丙戊己形有戊直角有丙戊
 边即有己角(其弧/甲丁)
卷九十三 第 10b 页 WYG0789-0392a.png
      若元形有直角之对边及直角旁一边即
      次形有直角旁一边及其对角(一图/)
      若元形有二角即次形有一角一边(二图/)
 若元形有一角及直角之对边即次形有直角旁两边
      (三/图)
      第二甲乙丙直角形于甲乙引长作乙丁
      象限弧乙丙引至戊甲丙引至己皆满象
      限次作丁戊己象弧得丙戊己形次丙戊
      引至庚丙己至辛戊己至癸皆象弧次作
卷九十三 第 11a 页 WYG0789-0392b.png
 庚辛癸弧成辛己癸形此形与元形甲乙丙相当何者
 元形有乙丙两角即次形有两边(有乙角之弧戊丁即/有其馀弧戊己有戊)
 (己弧即有己癸边与乙角之数等有丙角即/辛庚丙形之丙角弧为庚辛其馀弧为辛癸)
 元形之乙丙易为癸角(乙丙边馀为丙戊丙戊之/馀为戊庚是癸角之度)
 元形之甲乙边易为辛己癸角(甲乙弧之馀为甲丁其/对角为丁己甲或辛己)
 (癸皆甲乙/之馀弧角)
 元形之丙甲边易为辛己边(甲丙弧之馀为己丙己丙/弧之馀为辛己则辛己与)
 (甲丙/等)
 第三斜角形(两腰等角/或锐或钝)两腰引长至半周必相遇成他
卷九十三 第 11b 页 WYG0789-0392c.png
      形与元形相当如图甲乙甲丙两腰引至
      丁成丁乙丙他形从乙丙作乙丙己成全
      圈引乙甲至己丙甲至戊又成甲戊己他
      形此两他形者皆与元形相当何者有甲
      乙边自有其半周内之馀乙丁亦有其半
 周内之馀甲已即乙丙与戊己等(丙乙戊乙戊/己皆半周故)又丁角
 与甲角等(凡两大圈相交为两角必等如/黄赤二道相交于春秋分是也)丁乙丙为甲
 乙丙之馀角乙丙丁为甲丙乙之馀角甲戊己为乙丙
 甲之馀角甲己戊为丙乙甲之馀角则元形变易而生
卷九十三 第 12a 页 WYG0789-0392d.png
 两形各相似相当 问本用曰元形边大(多于/象限)角钝易
 为次形边小角锐三角形六问中所用也(六问详/见后篇)
 第四甲乙丙三不等形从乙甲弧作甲辰戊全圈次甲
         角为心作丁壬辰大圈分乙角为
         心作戊癸寅大圈分丙角为心作
         己丑卯大圈分三圈分必相交成
         癸寅丑形此形与元形相当而元
         形之边易为角角易为边何者甲
 壬弧满一象限丙午同之减同用之丙壬即午壬与丙
卷九十三 第 12b 页 WYG0789-0393a.png
         甲等壬午弧限壬丑午角之度其
         馀角为癸丑寅又甲丁乙戊皆象
         弧减同用之乙丁即甲乙与丁戊
         等丁戊为寅癸丑交角之度又乙
         辛丙子皆象弧减同用之丙辛即
 辛子与乙丙等辛子弧即辛寅子角之度则元形甲乙
 边易为次形之癸角甲丙边易为癸丑寅馀角乙丙边
 易为寅角元形之三边易为次形之三角(边易/为角)
 又元形乙角之馀易为癸寅边甲角易为癸丑边丙角
卷九十三 第 13a 页 WYG0789-0393b.png
 易为寅丑边(角易/为边)
 第五凡斜角形设一角二边法从他角作垂弧至其对
      弧为直角如一图(若不能则引长其对/弧令受垂弧如二图)
      设二角一边法从他边之对角作垂弧
      如图乙丁丙形有丙角丙乙丙丁两边即
      作乙甲垂弧分为两直角形其甲丙乙形
      有一角一边可求其馀甲丁乙直角形先
      得甲乙甲丁两边可求其馀
卷九十三 第 13b 页 WYG0789-0393c.png
 凡底边两旁角为同类垂弧在形内若异类垂弧在形
      外
      凡曲线三角形如得实球即指画易明
      直角形直角之对边名底斜角形大角之
 对边名底
 凡言直角其边小于象限则用之大于象限则依前法
 变为小而用之
卷九十三 第 14a 页 WYG0789-0393d.png
球上直角形各边角正弦等线之比例
 第一题
直角形人数数(即直角/之本数)与某角之正弦若底弧之正弦与某
 角对边之正弦
 欲明此论宜以浑体解之今权设浑象以坚厚楮作一
 圆形中心折作直角半平者其弧如赤道之半周也半
 立者其弧如极分交圈之半周也又作一半周形合于
 全形之直角两径相切共为半圈面三一平一立一中
 居中者其弧如黄道之半周也中圈面上下游移任作
卷九十三 第 14b 页 WYG0789-0394a.png
 若干度角如黄赤道之相距又作九十度之两弧上合
 下分一置三半周之中如极至交圈为定弧一以下端
 游移平弧上恒与平弧为直角上割中弧而遇定弧于
 极点之上谓之游弧游弧之上容中平二弧之距度而
 此一定一游两弧者皆如过极之经圈也恒偕平弧为
 三弧两边等直角形
 今于平面作图拟彼圆象用意推测聊足可明其诸名
 义亦借浑天以便识别也如上图乙丁寅圈为赤道乙
 丙癸为黄道乙寅为春秋分癸为夏至午辰为南北极
卷九十三 第 15a 页 WYG0789-0394b.png
 午癸丁辰为极至交圈午丙甲为过极经圈以限黄道
           之经度容赤黄二道之距度
           平置乙丁寅赤道圈从黄癸
           下垂线为极至圈上癸丁相
           距弧之正弦从赤丁上立垂
           线遇卯癸半径之引长线于
           戊得戊丁与癸己平行为癸
 丁弧之切线卯戊其割线也己卯则癸丁弧之馀弦也
 又从黄道若干度之点如丙作两线一丙辛垂线为过
卷九十三 第 15b 页 WYG0789-0394c.png
 极经圈上丙甲斜弧之正弦辛壬(乙寅径/之垂线)其馀弦一丙
 壬为寅乙极线之垂线即丙乙黄弧之正弦次从赤道
 过极两圈之交甲立甲子直线又于寅乙(黄赤交之/对截线)
 作甲丑垂线次于乙丙癸圈黄平面上从丑作丑子为
 乙寅之垂线过甲子于子子甲者过极圈上丙甲弧之
 切线也而甲丑为甲乙赤弧之正弦丑卯其馀弦则图
 中有直线直角形四一癸己卯二戊丁卯三丙辛壬四
 子甲丑因卯壬丑三角等故三形俱相似
 题言癸卯(全/数)与癸己(癸乙丁角/之正弦)若丙壬(丙乙底弧/之正弦)与丙
卷九十三 第 16a 页 WYG0789-0394d.png
 辛(丙甲为乙角之对/边丙辛其正弦)
      如上图甲乙丙形(凡称甲者/恒为直角)全数(一/率)与乙
      角之正弦(二/率)若丙乙边之正弦(三/率)与丙甲
      边之正弦(四/率)此比例用几何五卷之六理
 云更之则一与三若二与四又反之二与一若四与三
 又反而更之三与一若四与二
  系若以大圈割本形作戊丁直角弧则丁戊与甲丙
  若乙戊与乙丙(俱用/正弦)
 第二题
卷九十三 第 16b 页 WYG0789-0395a.png
全数与某边(如甲/丙)之馀弦(即丙戊弧/之正弦)若他边(甲/乙)之馀弦(即/戊)
 (角之/正弦)与底(直角之对/弧如丙乙)之馀弦(即丁丙弧/之正弦)
      若直角形内有一钝角或二钝角其理同
      本题
 
 第三题
直角形全数与某角(丙/)之正弦(即丁丙戊/角之正弦)若设角(丙/)旁边
 (甲/丙)之馀弦(即戊丙底/之正弦)与其边对角(乙/)之馀弦(即丁戊边/之正弦)
 此题之丁丙戊形与一题之甲乙丙皆有底有一角其
卷九十三 第 17a 页 WYG0789-0395b.png
      理同也
      一系依相当第四法及此第一题显全数
      与乙角(乙丙角/互用)之正弦若角对边(甲/丙)之馀
 割线与底弧(乙/丙)之馀割线(三四率各有正弦可/用其馀割线当之)
 二系依相当第四法及第一题显全数与底(乙/丙)之正弦
 若某边(甲/丙)之馀割线与对角(乙/)之馀割线(三四率有正/弦互易为馀)
 (割/线)
      三系依相当第一法及此第一题显全数
      与某角(乙/)之馀割线若对边(甲/丙)之正弦与
卷九十三 第 17b 页 WYG0789-0395c.png
 底(乙/丙)之正弦(第一题之比例为角之正弦与全若角对/边之正弦与底之正弦相当法则以正弦)
 (当馀割/线也)
 四系依相当第一法及此第一题显全数与底(乙/丙)之馀
 割线若边(甲/丙)之正弦与对角(乙/)之正弦(一题内底之正/弦与全若边之)
 (正弦与角之正弦今易底之正弦/为馀割而居第二以全为第一)
 五系依相当法第四及第二题显全数与某边(甲/丙)之馀
 弦若底(乙/丙)之割线与他边之割线(二题云全与边之馀/弦若他边之馀弦与)
 (底之馀弦此云底之割线与边之割/线盖以割线当馀弦而为三四率也)
 六系依相当第一法及第二题显全与某边(甲/乙)之割线
卷九十三 第 18a 页 WYG0789-0395d.png
 若底(乙/丙)之馀弦与他边(甲/丙)之馀弦(第二题之四率反用/之为二与一若四与)
 (三则第一率为馀弦第二率为全数/也今依相当一法易之为全与割线)
 七系依第四相当法及三题显全数与角(乙/)之正弦若
 他角(丙/)之割线与他角对边(甲/乙)之割线(三题言全与角/之正弦若设角)
      (旁边之馀弦与他角之馀弦今用相当第/四法反四率为三三率为四易馀弦为割)
      (线盖两弧之馀弦与其/正割线为互相视之线)
 八系依三题第四相当法显全与边(甲/丙)之馀弦若边对
 角(乙/)之割线与他角(丙/)之馀割线(三题三四率边旁角/之正弦与他角之馀)
 (弦今互变边对角之割/线与他角之馀割线)
卷九十三 第 18b 页 WYG0789-0396a.png
 九系依相当第一法及第三题之四率前后易之显全
 数与角之馀割线若他角之馀弦与其对边之馀弦
 十系三题之四率前后相易用第一相当法显全与边
 之割线若边对角之馀弦与他角之正弦
 十一系因一系反理及相当一法显全与角之割线若
 底之馀割线与角对边之馀割线
 十二系因上五系反用其率及相当一法显全与边(甲/丙)
 之割线若他边之割线与底之割线
 十三系因九系反用其率及相当一法显全与角之馀
卷九十三 第 19a 页 WYG0789-0396b.png
      割线若边之割线与其对角之割线
 
 第四题
曲线直角形其全数与角(乙/)之切线若角旁边(甲/乙)之正弦
 与角对边(甲/丙)之切线(如前/图)
          解用一题平面全图之甲乙丙
          形甲为直角戊丁为甲乙丙角
          之切线甲丑为甲乙边之正弦
          子甲为丙甲边之切线可见卯
卷九十三 第 19b 页 WYG0789-0396c.png
 丁与乙角之切线丁戊若乙角旁边甲乙之正弦甲丑
 与乙角对边甲丙之切线甲子(三角形皆相/似故见一题)
 系用相易第一法则全与边(甲/乙)之馀切线(或丁甲弧之/正切线或戊)
 (己丙角之/正切线)若边旁角乙之馀弦(即戊己弧/之正弦)与底之馀切
      线(即丙戊之/正切线) 按本题第二率为乙角之
      切线系易为丁戊之馀弧或己戊边三率
      为角旁边(甲/乙)之正弦系易为边(戊/己)旁角(己/)
 或丁甲弧之馀弦(即甲乙/正弦)四率为角对边(甲/丙)之切线系
 易为底之馀切线或甲丙弧之正切线
卷九十三 第 20a 页 WYG0789-0396d.png
 二系全与底之馀弦(或甲丙边/之正弦)若角(丙/)之切线(两形为/交角)
 与他角(已/)之馀切线(即甲乙边/之正切线)
 三系依相当五法馀切线能当正切线(二三率/可互易)为全数
 与边之正弦若他边之馀切线与其对角之馀切线
 四系若一二三四率反用为二与一若四与三即变第
 一率切线为馀切线则为全数与角之馀切线若角对
 边之切线与他边之正弦
 向下诸系皆用相当法及反理省文不解
 五全数与边之馀切线若他边之切线与其对角之切
卷九十三 第 20b 页 WYG0789-0397a.png
 线
 六全与角之馀弦若底之切线与角旁边之切线
 七全与边之切线若底之馀切线与角旁边之馀弦
 八全与角之割线若底之馀切线与角旁边之馀切线
 九全与底之割线若角之馀割线与他角之切线
 十全与角之馀切线若他角之馀切线与底之正弦
 十一全与边之馀割线若边旁角之馀切线与他边之
 馀切线
 十二全与边之馀切线若边对角之切线与他边之馀
卷九十三 第 21a 页 WYG0789-0397b.png
 割线
 十三全与角之割线若角旁边之切线与底之切线
 十四全与底之切线若边之馀切线与边旁角之割线
 十五全与角之切线若他角之切线与底之割线
 因上四题即每一设形有十二算法 今设甲乙丙一
 形有乙丙底(三十/度)及甲丙边(十一度三/十一分)求乙角
      一为乙丙边之正弦(五○○/○○)与全(十万/分)
      甲丙之正弦(一九九/六五)与乙角之正弦(三九/九一)
 (三/)查得二十三度三十一分三十○抄
卷九十三 第 21b 页 WYG0789-0397c.png
 二为全(十/万)与丙乙之正弦(五○○/○○)若甲丙之馀割线(五/○)
 (○八/六九)与乙角之馀割线(二二○/六一七)
 三为甲丙之馀割线(五○○/八六九)与全(十/万)若丙乙之馀割线
 (二○○/○○○)与乙角之正弦(三九九/一三)
 四为全(十/万)与甲丙之正弦(一九九/六五)若乙丙之馀割线(二/○)
 (○○/○○)与乙角之正弦(三九九/一三)
 五为乙丙之馀割线(二○○/○○○)与全(十/万)若甲丙之馀割线
 (五○○/八六九)与乙角之馀割线(三二○/六一七)
 六为甲丙之正弦(一九九/六五)与全(十/万)若乙丙之正弦(五○/○○)
卷九十三 第 22a 页 WYG0789-0397d.png
  与乙角之馀割线(二二○/六一七)
      七为乙丙之馀弦(八六六/○三)与乙丙之馀切
      线(一七三/二○五)若甲丙之正弦(一九九/六五)与乙角
 之正弦(三九九/一三)
 八为乙丙之馀切线(一七三/二○五)与乙丙之馀弦(八六六/○三)
 甲丙之馀割线(五○○/八六九)与乙角之馀割线(二二○/六一七)
 九为乙丙之正弦(五○○/○○)与甲丙之切线(二○三/七六)若甲
 丙之馀弦(九七九/八七)与乙角之正弦(三九九/一三)
卷九十三 第 22b 页 WYG0789-0398a.png
 十为甲丙之切线(二○三/七六)与乙丙之正弦(五○○/○○)若甲
 丙之正割线(一○二/○五五)与乙角之馀割线(二二○/六一七)
 十一为甲丙之割线(一○二/○五五)与乙丙之馀割线(二○○/○○○)
 若甲丙之切线(二○三/七六)与乙角之正弦(三九九/一三)
 十二为甲丙之正弦(一九九/六五)与乙丙之切线(五七七/三五)
 乙丙之馀弦(八六六/○三)与乙角之馀割线(二五○/六一七)
 以上十二法俱可得乙角因除法为繁故约用乘法如
 下方
卷九十三 第 23a 页 WYG0789-0398b.png
球上直角形相求约法
 球上直角三边形有三角三边此六者有三可推其馀
 交互为三十求各以乘法得之
 第一设乙丙两角(凡甲皆直角乙/丙或锐或钝)一求甲乙边为全数
      与乙角之正弦若丙角之割线与甲乙边
      之割线或全与乙角之馀割线若丙角之
 馀弦与甲乙边之馀弦 丙角定数
 解曰同类者或皆过九十度或皆不及若丙角过九十
 度则所求之边亦过九十若丙角不及九十度所求之
卷九十三 第 23b 页 WYG0789-0398c.png
 弧亦不及下仿此
 二求甲丙(甲丙甲乙两边互用/乙丙两角亦互用)为全数与丙角之正弦
 若乙角之割线与甲丙边之割线 或全与丙角之馀
 割线若乙角之馀弦与甲丙边之馀弦 乙角定类
      三求丙乙(对直角/之底)为全与乙角之切线若
      丙角之切线与乙丙边之割线 或全与
 乙角之馀切线若丙角之馀切线与乙丙边之馀弦
 或乙或丙两角定类
 凡定类有二号者若二号为同类所得为不足九十度
卷九十三 第 24a 页 WYG0789-0398d.png
 若两号为异类所得为过九十度
 第二设乙角及乙甲边 四求丙角为全与乙角之馀
 割线若乙甲边之割线与丙角之割线 或全与乙甲
 边之馀弦若乙角之正弦与丙角之馀弦(直线直角形/设一得二取)
 (其较也此与异者曲/直两线为异类故也) 甲乙弧定类
 五求甲丙边为全与甲乙之正弦若乙角之切线与甲
     丙边之切线 或全与乙甲边之馀割线
     若乙角之馀切线与甲丙边之馀切线
 乙角定类
卷九十三 第 24b 页 WYG0789-0399a.png
 六求乙丙边为全数与乙角之割线若甲乙边之切线
 与乙丙边之切线 或全数与乙角之馀弦若甲乙边
 之馀切线与乙丙边之馀切线 乙角或甲乙边定类
 第三设乙角及甲丙边 七求丙角为全数与甲丙边
      之割线若乙角之馀弦与丙角之正弦
      或全数与甲丙边之馀弦若乙角之割线
 与丙角之馀割线 乙角或甲乙边定类
 八求甲乙为全数与甲丙边之切线若乙角之馀切线
 与甲乙边之正弦 或全数与甲丙边之馀切线若乙
卷九十三 第 25a 页 WYG0789-0399b.png
 角之切线与甲乙边之馀割线 乙角或甲丙边定类
 九求丙乙为全数与乙角之馀割线若丙甲边之正弦
 与丙乙边之正弦 或全数与乙角之正弦若丙甲边
 之馀割线与丙乙边之馀割线 乙角定类
 第四设乙角及乙丙边 十求丙角为全数与乙丙之
 割线若乙角之馀切线与丙角之切线 或全数与乙
      丙边之馀弦若乙角之切线与丙角之馀
      切线 乙角及乙丙定类
 十一求甲乙为全数与乙角之馀弦若丙乙边之切线
卷九十三 第 25b 页 WYG0789-0399c.png
 与甲乙边之切线 或全数与乙角之割线若乙丙边
 之馀切线与甲乙边之馀切线 乙角及乙丙定类
 十二求甲丙为全数与丙乙边之正弦若乙角之正弦
 与甲丙边之正弦 或全数与丙乙边之馀割线若乙
 角之馀割线与甲丙边之馀割线 乙角定类
 第五设丙角及甲乙边 十三求乙角为全数与甲乙
 边之割线若丙角之馀弦与乙角之正弦 或全数与
      甲乙边之馀弦若丙角之割线与乙角之
      馀割线 丙角定类
卷九十三 第 26a 页 WYG0789-0399d.png
 十四求甲丙边为全数与甲乙边之切线若丙角之馀
 切线与甲丙边之正弦 或全数与甲乙边之馀切线
 若丙角之切线与甲丙边之馀割线 甲乙边定类
 十五求乙丙为全数与丙角之馀割线若甲乙之正弦
 与乙丙边之正弦 或全数与丙角之正弦若甲乙边
 之馀割线与乙丙边之馀割线 丙角定类
 第六设丙角及甲丙边 十六求乙角为全数与丙角
 之馀割线若甲丙边之割线与乙角之割线 或全数
 与甲丙边之馀弦若丙角之正弦与乙角之馀弦 甲
卷九十三 第 26b 页 WYG0789-0400a.png
      丙边定类
      十七求甲乙边为全数与甲丙边之正弦
 若丙角之切线与甲乙边之切线 或全数与甲丙边
 之馀割线若丙角之馀切线与甲乙边之馀切线 丙
 角定类
 十八求乙丙边为全数与丙角之割线若甲丙边之切
 线与乙丙边之切线 或全数与丙角之馀弦若甲丙
 边之馀切线与乙丙边之馀切线 丙角及甲丙边定
 类
卷九十三 第 27a 页 WYG0789-0400b.png
 第七设丙角及丙乙边 十九求乙角为全数与丙乙
 边之割线若丙角之馀切线与乙角之切线 或全数
      与丙乙边之馀弦若丙角之切线与乙角
      之馀切线 丙角及丙乙边定类
 二十求甲乙边为全数与丙乙边之正弦若丙角之正
 弦与甲乙边之正弦 或全数与乙丙边之馀割线若
 丙角之馀割线与甲乙边之馀割线 丙角定类
 二十一求甲丙边为全数与丙角之馀弦若丙乙边之
 切线与甲丙边之切线 或全数与丙角之割线若丙
卷九十三 第 27b 页 WYG0789-0400c.png
 乙边之馀切线与甲丙边之馀切线 丙角及丙乙边
 定类
 第八设甲乙甲丙两边 二十二求乙角为全数与甲
      乙边之馀割线若甲丙边之切线与乙角
      之切线 或全数与甲乙边之正弦若甲
 丙边之馀切线与乙角之馀切线 甲丙边定类
 二十三求丙角为全数与甲丙边之馀割线若甲乙边
 之切线与丙角之切线 或全数与甲丙边之正弦若
 甲乙边之馀切线与丙角之馀切线 甲乙边定类
卷九十三 第 28a 页 WYG0789-0400d.png
 二十四求乙丙边为全数与甲乙边之割线若甲丙边
 之割线与乙丙边之割线 或全数与甲乙之馀弦若
 甲丙之馀弦与乙丙之馀弦 甲乙甲丙定类
 第九设甲乙乙丙两边 二十五求乙角为全数与丙
      乙边之切线若甲乙边之馀切线与乙角
      之割线 或全数与乙丙边之馀切线若
 甲乙边之切线与乙角之馀弦 甲乙及乙丙定类
 二十六求丙角为全数与乙丙边之馀割线若甲乙边
 之正弦与丙角之正弦 或全数与丙乙边之正弦若
卷九十三 第 28b 页 WYG0789-0401a.png
 甲乙边之馀割线与丙角之馀割线 乙角定类
 二十七求甲丙边为全数与甲乙边之馀弦若乙丙边
 之割线与甲丙边之割线 或全数与甲乙之割线若
 乙丙之馀弦与甲丙之馀弦 甲乙及乙丙定类
 第十设甲丙乙丙两边 二十八求乙角为全数与丙
 乙边之馀割线若甲丙边之正弦与乙角之正弦 或
 全数与乙丙边之正弦若甲丙边之馀割线与乙角之
 馀割线 甲丙边定类
 二十九求丙角为全数与乙丙边之切线若甲丙边之
卷九十三 第 29a 页 WYG0789-0401b.png
      馀切线与丙角之割线 或全数与乙丙
      边之馀切线若甲丙边之切线与丙角之
 馀弦 甲丙及丙乙定类
 三十求甲乙边为全数与甲丙边之馀弦若乙丙边之
 割线与甲乙边之割线 或全数与甲丙边之割线若
 丙乙边之馀弦与甲乙边之馀弦 甲丙及丙乙定类
卷九十三 第 29b 页 WYG0789-0401c.png
球上斜角形各边角正弦等线之比例
 第一题
各角之正弦与其对边之正弦皆为同比例
      若形是直角则借彼第一题为全数(甲/)
      某角(乙/)之正弦若底弧(乙/丙)之正弦与某角
 (乙/)对边(甲/丙)之正弦则用更理为甲角全数与其对边乙
 丙若乙角与甲丙或若丙角与甲乙用反理亦然(凡不/言某)
 (线者皆正弦/也下仿此)
 若斜角形借相易第五法如丙丁乙形从乙从丁从丙
卷九十三 第 30a 页 WYG0789-0401d.png
      作乙甲丁戊丙壬各垂弧至其对边为直
      角因前论甲乙丙角与甲丙边甲乙丁角
 与甲丁边为同比例合之丙乙丁角之正弦与丙丁边
 之正弦若乙丁丙角之正弦与乙丙边之正弦(若戊为/直角则)
 (戊丁丙角与戊丙边若戊乙丁角与戊乙边合之乙丁/丙角与丙乙边若某角与某边或用壬直角其理不异)
 若甲直角在形外其理亦同 如乙丙甲乙甲丁两角
      对乙甲乙丁两边乙丁甲乙甲丙两角对
      甲乙乙丙两边各减共用之甲直角即丙
 对甲乙乙丁两边丁对甲乙乙丙两边又各减共用之
卷九十三 第 30b 页 WYG0789-0402a.png
 甲乙则丁角之正弦与乙丙边之正弦若丙角之正弦
 与乙丁边之正弦乙角与丁丙边同理
 第二题
四率断比例若第一率为全数则全数上方与二三率之
 矩内形若第一率与第四率
      解曰甲乙全数线上方(数与线两类/相当互解)丙丁
      丙戊为二三率之矩内方己方形之容与
      丁戊矩方等又甲乙丁丙丙戊壬四线为
      断比例题言甲乙上方与丁戊矩方若甲
卷九十三 第 31a 页 WYG0789-0402b.png
 乙线(一/率)与壬线(四/率)
 论曰因几何(六卷/十)甲乙壬两率矩内形与丁戊两中率
 矩内形等或与已方形等即甲乙己壬三线为连比例
 第一率上方与第二率上方若第一率与三率等(六卷/十七)
 则全数(甲/乙)上方与二三率之矩内方(丁丙丙戊矩/丙形或已形)若甲
 乙线(一/率)与壬线(四/率)
 系若二三率为切线或割线或正弦即相乘以全数除
 之得第四率
 第三题
卷九十三 第 31b 页 WYG0789-0402c.png
球上斜角形全数上方形与两腰之正弦矩内形若两腰
 间角之矢与两矢之较两矢者其一为底弧(即角/对边)之之
 矢其一为两腰较弧之矢
 图说乙丙丁斜角形于乙丙乙丁引长之各满半周遇
 于戊其极线为戊己乙己为心戊丙乙己为平面上半
             圈戊丁乙为斜面半
             圈两半圈各平分于
             辛于寅作己辛己寅
             已丙皆半径又作寅
卷九十三 第 32a 页 WYG0789-0402d.png
 辛弧即乙角之弧也其正弦为寅庚其矢为庚辛又取
 乙壬弧与乙丁腰等作丁壬小圈之弧次从丁作丁甲
 从壬作壬甲各为戊乙之垂线则小圈之半径亦为乙
 丁腰之正弦(即丁戊弧/之正弦)次从丁作丁酉即丁壬小圈弧
 之正弦其矢为酉壬又取丙癸弧与底弧丁丙等又从
 乙从壬从癸向丙己半径作乙辰壬卯癸午各垂线末
 从酉向壬卯作酉子垂线
 解曰乙辰为乙丙小腰之正弦其矢辰丙寅庚为乙角
 (亦寅/辛弧)之正弦其矢庚辛午卯为两腰较弧(壬/丙)之正弦其
卷九十三 第 32b 页 WYG0789-0403a.png
             矢卯丙癸午为底(丁丙/亦丙)
             (癸/)之正弦其矢午丙午
             卯(酉子/同)为两腰较弧(壬/丙)
             之矢(卯/丙)与底弧(丁丙或/丙癸)
 之矢(午/丙)之较矢丁甲(壬甲/同)为乙丁大腰之正弦题合全
 数(乙己丙/己之类)上方形与乙辰偕壬甲两正弦矩内形若辛
 庚(乙角/之矢)与两矢之较午卯
 论曰丁甲酉寅己庚两形相似(酉与庚皆直角甲己两/角之腰平行又同在两)
 (面内/即等)则寅己全数(辛己/同)与庚己若乙丁弧之正弦丁甲
卷九十三 第 33a 页 WYG0789-0403b.png
 (壬甲/同)与酉甲或辛己(寅己/同)与庚己若壬甲(丁甲/同)与酉甲
 依几何(五卷/十九)之论辛己与辛庚若壬甲与壬酉(全与全/两所截)
 (取之分比例等则两/截取之馀分必等)或辛己(全/数)与壬甲(乙丁大腰/之正弦)若辛
 庚(乙角之矢亦/寅辛弧之矢)与壬酉(丁壬弧/之矢)
 又乙己辰壬子酉两直角形相似(壬卯乙辰两线平行/即壬甲乙三角并为)
 (一形之角而甲壬卯为辰乙己角之馀又辰/己乙角为乙角之馀则与卯壬甲角必等)则乙己(全/数)
 与乙辰(乙丙小腰/之正弦)若壬酉(丁壬弧/之矢)与子酉(两矢之较/也午卯同)
 同乘理之法两理(前两/比例)之第一率(一辛巳/一乙己)相乘得全数
 上方形两理之第二率(一乙丁大腰之正弦壬甲/一乙丙小腰之正弦乙辰)相乘
卷九十三 第 33b 页 WYG0789-0403c.png
 得两弧之正弦矩内形依合理(几何/五卷)为若乙角之矢辛
 庚(一理之/第三率)与两矢之较子酉(二理之/第四率)
 系斜角形全数与所得之第四率(第四率者如上题全/数为一率两腰之正)
 (弦为二三率用三率法/乘除所得则第四率也)若两腰间角之矢与某矢(某矢/者两)
 (矢之较两矢者一为底弧/之矢一为两腰较弧之矢)
 二系斜角形全数上方形与两角之两正弦矩内形(或/全)
      (数与第/四率)若两角内边之矢与某矢(某矢者/两矢之)
      (较两矢者一为边对角之/矢一为两角较角之矢)
      解用第四相易法设角易为边即两弧之
卷九十三 第 34a 页 WYG0789-0403d.png
 正弦矩内形与两角之正弦矩内形必等或两腰内角
 之矢与两角内边之矢必等
 第四题
全数上方形为两腰(或两/角)两正弦矩内形及两腰两馀割
 线矩内形之中率
     解曰乙(正/弦)与丙(全/数)若丙与丁(馀割/线)如有两
     正弦两全数两馀割线各以类相乘其形
     依合理为比例等反之或用馀弦矩内形
 及正割线矩内形亦同
卷九十三 第 34b 页 WYG0789-0404a.png
 系若两正弦两馀割线各以类相乘(或用馀弦/及正割线)以全数
 除之所得两数亦全数为中率
 假如乙丙丁形(乙丁边五十四度五十/分丁丙边五十八度)求其正弦其馀
      割线相乘以全数除之从尾截去若干位
      所存如全数之位则(五十四度五十分之/正弦八一七四八五)
 (十八度之正弦/八四八○五)相乘得六九三二六三九一四○(五十/四度)
 (五十分之馀割线一二二三二七五/十八度之馀割线一一七九一八)相乘得一四四二
 四五五五一八六全数为两数之中率试之一全数上
 方积为实所得第一率为法除之或用减九数法亦可
卷九十三 第 35a 页 WYG0789-0404b.png
 二系两弧之正弦馀割线互乘所得两数亦全数上方
 形为中率(或用馀弦正/割线理同)
 如前系一弧之正弦全数与其馀割线作三率连比例
 为第一理一弧之馀割线全数与其正弦作三率连比
 例为第二理用合理以两理之第一率相乘得数二三
 亦如之所得三数之比例与前同理则一弧之正弦他
 弧之馀割线矩内形全数上方形一弧之馀割线他弧
 之正弦矩内形为三率连比例形(如前法/试之)若三率形皆
 以全数除之比例如前则一弧之正弦他弧之馀割线
卷九十三 第 35b 页 WYG0789-0404c.png
 相乘以全除之所得为一率全数为二率一弧之馀割
 线他弧之正弦相乘以全除之所得为三率
 三系两弧之正切线矩内形两弧之两馀切线矩内形
      亦全数上方形为中率(如图戊正切与己/全若丙全与丁馀)
      (切用合/理如前)若三率形皆以全数除之所得三
      数之比例如前系
 四系若一弧之正切线乘他弧之馀切线或一弧之馀
 切线乘他弧之正切线亦全数上方形为中率若三率
 形皆以全数除之比例亦然
卷九十三 第 36a 页 WYG0789-0404d.png
 五系一弧之正切线他弧之正弦矩内形又一弧之馀
 切线他弧之馀割线矩内形亦全数上方形为中率(如/上)
 (系戊正切全数丁馀切为连比例反/之则丁与丙丙与戊用合理如前)若三率形以全数
 除之比例亦然
 六系一弧之馀切线他弧之正弦矩内形一弧之正切
 线他弧之馀割线矩内形亦全数上方为中率
 七系一弧之正切线他弧之馀弦矩内形一弧之馀切
 线他弧之正割线矩内形亦全数上方为中率
 八系一弧之馀切线他弧之馀弦矩内形一弧之正切
卷九十三 第 36b 页 WYG0789-0405a.png
 线他弧之正割线矩内形亦全数上方为中率若各三
 率形各以全数除之比例皆同
 第五题
无直角形从一角向其对边为垂弧分元形为二直角形
 各直角对边之馀弦若底弧(受垂弧/者为底)两分之馀弦
      解乙丙丁形从丙作丙甲垂弧甲为直角
      则丙丁弧之馀弦与丙乙弧之馀弦若丁
      甲之馀弦与甲乙弧之馀弦又两边之割
 线若两分之割线
卷九十三 第 37a 页 WYG0789-0405b.png
 论曰依前直角形第二题为全(一/)与某边之馀弦(二/)
 他边之馀弦(三/)与底之馀弦今用更理二率与一若四
 率与三以论甲丙丁形则甲丁边之馀弦(一/)与全(二/)
 丙丁(直角形之底即/直角之对边)之馀弦(三/)与丙甲之馀弦(四/)以论
      甲丙乙形则甲乙(一/)与全(二/)若丙乙(三/)
      甲丙(四/)此二理平之则甲丁与甲乙(两理/之两)
      (一/率)若丙丁与丙乙(两理之/第三率)各弧之馀弦成
 割线其理皆同(为丙丁边之割线与全若甲丁边之割/线与甲丙边之馀弦又丙乙割线与全)
 (若甲乙割线与甲丙边之馀弦今用两理平之则一/丙丁与一丙乙若三甲丁与三甲乙各弧之割线)
卷九十三 第 37b 页 WYG0789-0405c.png
 第六题
垂弧旁两角之正弦若他两角之馀弦
      解甲丙丁甲丙乙两角之正弦若丁乙两
      角之馀弦又丙上两分角之馀割线若丁
      乙两角之正割线
 解依直角第三题甲丙丁角之正弦(一/)与全(二/)若丁角
 之馀弦(三/)与丙甲边(四/)又曰全(一/)与甲丙乙角之正弦
 (二/)若丙甲边之馀弦与乙角之馀弦今以第二理更之
 为二与一若四与三又以二理平之一与一若三与三
卷九十三 第 38a 页 WYG0789-0405d.png
 则甲丙丁角(一/)与甲丙乙角(一/)若丁角(三/)与乙角(三/)
 又用三题十三系可算割线之比例
 第七题
垂弧旁两弧之馀切线若垂弧旁两角之馀
      解丙甲垂弧遇丙丁丙乙两边于丙即丁
      丙甲角之馀切线与甲丙乙角之馀切线
      若丙丁边之馀弦与丙乙边之馀弦
 用直角第四题依前论试之
 又两弧之正切线若两角之正割线 亦用四题之系
卷九十三 第 38b 页 WYG0789-0406a.png
 及十三系试之
 第八题
垂弧旁两弧之馀割线若垂弧相对两角之正弦又两弧
 之正弦若两角之馀割线
      解丙甲垂弧旁两弧为丙丁丙乙又丙甲
      垂弧之对角为丁为乙 用直角三题试
      之
 第九题
卷九十三 第 39a 页 WYG0789-0406b.png
垂弧分底为二两分之正弦若垂弧相对两角之切线又
 两分之馀割线若两角之正切线又两分之正割线若
 两对边之正切线又两分之馀切线若两对角之馀切
 线
 右各题之理皆从直角形之理出前解已明今不赘
卷九十三 第 39b 页 WYG0789-0406c.png
斜角形相求约法
凡所设为异类(或边与角/或角与边)用第五易分两直角形法见前
凡形之弧或角过九十度用三四易得相似形其弧不及
 一象限
设三边若二边等即用垂弧分为两直角等形各形有元
 形之一边有元底之半求其角
      解丙乙丙丁两弧等丙甲垂弧分乙丁底
      及乙丙丁角各两平分依圆球原本第一
      卷二十一题知两形必等
卷九十三 第 40a 页 WYG0789-0406d.png
若三边各不等求某角有三法
 其一以本角旁两腰之正弦相乘以全除之得数名初
 得数又以两腰之正矢相乘以全除之得数名次得数
 以次得数与角对边之弦或相加或相减(解见/下文)得数以
 全乘之以初得数除之得某角之馀弦
 解凡角之对边大以象限而角之两腰同类(同类者或/皆大于象)
      (限或/皆小)则两数相加(所求之/角为钝)角若异类则两
      数相减其次得数为实(大而受减/者为实)则角锐
      次得数为法(小而以减/者为法)则角钝 凡角之
卷九十三 第 40b 页 WYG0789-0407a.png
 对边小于象限而两腰同类则两数相减其次得数为
 实即角钝次得数为法即角锐若异类则两数相加角
 为锐角
 其二角两腰之(馀/割)线相乘以全除之得初数又两腰之
 (馀/弦)相乘以全除之得次数以次数与角对边之(馀/弦)或加
 或减如前法以所得数乘第一得数以全除之(得角之/馀弦)
 三法用前斜角三题全图解为全数与一腰之正弦若
 他腰之正弦与初得数又初得数与两矢之较(两矢者/两腰较)
 (弧之矢及底弧之/矢此名次得数)若全数与角之矢
卷九十三 第 41a 页 WYG0789-0407b.png
球上三角形比类法见宗动天诸问向上诸篇皆先言其
 理(诸问见本/篇八卷)
上法之外尚多别法或用实球从球面界画诸圈测之或
 用平立环浑仪测之或用平浑仪测之或用比例规或
 用宗动天之象限或用规于平面画图以缀术算之或
 先算成各度分之数而列为立成表俱有本书本论本
 捷法然方之前法则疏而不密故近来历家舍置不用
 也
古法用弦数以推步七政必须句股开平立三乘方等术
卷九十三 第 41b 页 WYG0789-0407c.png
 至繁而易紊用力多而见功少今悉置不用独用乘除
 简矣此卷中并除法不用而独用乘法更简也又有加
 减术并乘除俱不用然其理必繇乘除而出故先用本
 卷之法此法既明用之既熟然后用加减取径捷焉
 三角形有三边求角三法假如丙丁边十九度三十分
    丙戊边十五度五十八分戊丁边十二度九分
    求戊角 第一法两腰(戊丙/戊丁)正弦(丙戊为二七/五○八戊丁)
 (为二一/○四七)相乘以全除之初得五七八九又馀弦相乘以
 全除之(丙戊为九六一四二/丙丁为九七七六○)次得九三九八八丙丁边
卷九十三 第 42a 页 WYG0789-0407d.png
 馀弦为九四二六四比次得数为大(因两腰同类/其三为小)即戊
 角为锐其较为二七六加五○以初得数除之得四七
 六七为角之馀弦查表得八十七度十六分 二法两
 腰馀割线(丙戊三六三五三三/丙丁四七五一二三)相乘以全除之初得一
 七一七二二九其馀弦如上法次得九三九八八与第
 三边馀弦相减得较以较乘初得数以全除之得如前
 此法更便可免除法 三法两腰正弦如上两矢较如
 前解求两腰之较度得三度四十八分其矢为二二一
 又对边之矢为五七三六两数相减得五五一五为实
卷九十三 第 42b 页 WYG0789-0408a.png
 加五○以初数除之得角之矢为九五二三一其度如
 上
 
 
 
 
 
 
卷九十三 第 43a 页 WYG0789-0408b.png
 
 
 
 
 
 
 
 新法算书卷九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