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八十 第 1a 页 WYG0789-0243a.png
钦定四库全书
新法算书卷八十 明 徐光启等 撰
交食表卷九
算时气差简法
治历一书交食为最乃交食中诸法所难者尤在视差西史从天
仪图以三角形算此常法也间有用表者亦云简矣然就中所
列非一表所求非一端终不得为简也刻白尔(第谷/友也)反覆三差之
原总其理而撮其要依之作表力省功倍故名曰简法
太阴距目等得极出地高黄道交地平限则气差周亦皆等
新法算书卷八十 明 徐光启等 撰
交食表卷九
算时气差简法
治历一书交食为最乃交食中诸法所难者尤在视差西史从天
仪图以三角形算此常法也间有用表者亦云简矣然就中所
列非一表所求非一端终不得为简也刻白尔(第谷/友也)反覆三差之
原总其理而撮其要依之作表力省功倍故名曰简法
太阴距目等得极出地高黄道交地平限则气差周亦皆等
卷八十 第 1b 页 WYG0789-0243b.png
云太阴则太阳五星同一理云极出地高因极高低不等
则天顶之距黄道人目之距日月五星本体远近不一
视差无不因之有变云黄道交地平因黄道未定随天
左旋时距顶远时距顶近而日月五星从之虽距地心
同距目微有异亦得视差之变故以定黄道定极高求
七曜远近则视差可得而
论矣如图甲为地心以乙
丙丁为地面以丙为人目
所居故甲丙线上至戊为
则天顶之距黄道人目之距日月五星本体远近不一
视差无不因之有变云黄道交地平因黄道未定随天
左旋时距顶远时距顶近而日月五星从之虽距地心
同距目微有异亦得视差之变故以定黄道定极高求
七曜远近则视差可得而
论矣如图甲为地心以乙
丙丁为地面以丙为人目
所居故甲丙线上至戊为
卷八十 第 2a 页 WYG0789-0243c.png
天顶设丁正居黄极下则
乙丁为黄轴与己壬作垂线而己壬乃黄道也今使太
阴距天顶最近视度在己为丙目以丙己直线所望者
则因戊己为高弧而庚己高下视差以丙己辛角或己
丙庚角量之(两角为平行线/内相对角故等)故凡从丙出直线居己戊
癸过顶圈之平面与丙己相等者至己壬黄道周边所
作角周亦等何也丙辛既为己壬之垂线则己壬黄道
于过顶圈相交之公界两圈以直角交必丙辛线与诸
黄道平面上之线等为垂线其得丙辛己丙辛壬及诸
乙丁为黄轴与己壬作垂线而己壬乃黄道也今使太
阴距天顶最近视度在己为丙目以丙己直线所望者
则因戊己为高弧而庚己高下视差以丙己辛角或己
丙庚角量之(两角为平行线/内相对角故等)故凡从丙出直线居己戊
癸过顶圈之平面与丙己相等者至己壬黄道周边所
作角周亦等何也丙辛既为己壬之垂线则己壬黄道
于过顶圈相交之公界两圈以直角交必丙辛线与诸
黄道平面上之线等为垂线其得丙辛己丙辛壬及诸
卷八十 第 2b 页 WYG0789-0243d.png
黄道面上线凡为丙辛所至之角安得不等为直角夫
使丙己周至黄道皆等(因太阴距/目等故)则丙辛底同馀丙己
辛角之所周必等(几何一/卷八题)盖本角原以戊己当高弧能
量高下视差今复以之当出黄极经圈于黄道上定气
差则同一角也同一量也角周等得气差无不等
太阴距地心等虽距目不等其气差周略等
人目正居黄道下则月随黄道圈行绝无气差可求惟目
或居黄极下则以黄轴去地心太阴周距地心等必距
目亦等而气差自等故目在黄圈黄极之中周视太阴
使丙己周至黄道皆等(因太阴距/目等故)则丙辛底同馀丙己
辛角之所周必等(几何一/卷八题)盖本角原以戊己当高弧能
量高下视差今复以之当出黄极经圈于黄道上定气
差则同一角也同一量也角周等得气差无不等
太阴距地心等虽距目不等其气差周略等
人目正居黄道下则月随黄道圈行绝无气差可求惟目
或居黄极下则以黄轴去地心太阴周距地心等必距
目亦等而气差自等故目在黄圈黄极之中周视太阴
卷八十 第 3a 页 WYG0789-0244a.png
之行虽时近时远而远近之最差在正中处其距黄圈
黄极皆等彼此约有四十五度如图太阴距地心以甲
己线一周等则距目以己乙线正前所谓居黄道下绝
无气差者也然或以己丁线则目在黄极下矣得丁己
丁壬周距太阴线者皆等
而其不等之距必在丁乙
两限之间最不等者在丙
即丁乙限之正中气差之
有变易者此也今目在丙
黄极皆等彼此约有四十五度如图太阴距地心以甲
己线一周等则距目以己乙线正前所谓居黄道下绝
无气差者也然或以己丁线则目在黄极下矣得丁己
丁壬周距太阴线者皆等
而其不等之距必在丁乙
两限之间最不等者在丙
即丁乙限之正中气差之
有变易者此也今目在丙
卷八十 第 3b 页 WYG0789-0244b.png
欲求太阴将出地平与其至正午两处差异同若干设
太阴距地心最近得地半径五十四在黄道己或壬则
甲己较甲丁有五十四与一之比例(细算甲己作五四/○○○○○甲丁)
(即一○/○○○) 故丙乙四十五度查正弦七○七一一为丙
辛必与丙癸等因而甲辛亦等甲己减甲辛馀五三二
九二八九为辛己甲壬加甲辛得五四七○七一一为辛壬
先求丙己辛角(气差/角也)则辛己与辛丙若全数与本角之
切线算得四十五分三十八秒次求丙壬辛角则辛壬
与辛丙若全数与本角之切线算得四十四分二十六秒
太阴距地心最近得地半径五十四在黄道己或壬则
甲己较甲丁有五十四与一之比例(细算甲己作五四/○○○○○甲丁)
(即一○/○○○) 故丙乙四十五度查正弦七○七一一为丙
辛必与丙癸等因而甲辛亦等甲己减甲辛馀五三二
九二八九为辛己甲壬加甲辛得五四七○七一一为辛壬
先求丙己辛角(气差/角也)则辛己与辛丙若全数与本角之
切线算得四十五分三十八秒次求丙壬辛角则辛壬
与辛丙若全数与本角之切线算得四十四分二十六秒
卷八十 第 4a 页 WYG0789-0244c.png
两角差止一分一十二秒第前设己角在正午而壬实与
之对则壬角必在子矣此不须论差惟以丙辛为底其上
立辛戊与甲丙辛平面为垂线自甲出甲戊与甲己等以
定其短长自丙出丙戊与甲戊等得丙戊辛甲戊辛两角
亦等(甲辛与辛丙等甲辛戊及丙辛戊皆直/角而辛戊又同故见几何一卷八题)盖因己辛戊为
直角设太阴在戊必去己正九十度出地平上而丙戊辛
角则能量气差矣欲算之与前同丙戊与丙辛若全数
与本角得四十五分○一秒较己角差三十七秒可见
太阴距地心等虽距目差地半径所得气差亦庶几等
之对则壬角必在子矣此不须论差惟以丙辛为底其上
立辛戊与甲丙辛平面为垂线自甲出甲戊与甲己等以
定其短长自丙出丙戊与甲戊等得丙戊辛甲戊辛两角
亦等(甲辛与辛丙等甲辛戊及丙辛戊皆直/角而辛戊又同故见几何一卷八题)盖因己辛戊为
直角设太阴在戊必去己正九十度出地平上而丙戊辛
角则能量气差矣欲算之与前同丙戊与丙辛若全数
与本角得四十五分○一秒较己角差三十七秒可见
太阴距地心等虽距目差地半径所得气差亦庶几等
卷八十 第 4b 页 WYG0789-0244d.png
太阴距地心等虽距目不等而目视之若在视黄道
下得气差实等
何云视黄道如图甲丙为地半径较真黄道天之远绝无
比例故目在丙与在己壬线同而戊乙平行线亦可当
己壬线则己壬为真黄道而戊
乙其视黄道也今以丙目设太
阴居戊居乙其目必以丙戊丙
乙不等之线始能视之则因此在视黄道距地心以甲
戊甲乙两直线皆等即本线至视黄道周所作角亦等
下得气差实等
何云视黄道如图甲丙为地半径较真黄道天之远绝无
比例故目在丙与在己壬线同而戊乙平行线亦可当
己壬线则己壬为真黄道而戊
乙其视黄道也今以丙目设太
阴居戊居乙其目必以丙戊丙
乙不等之线始能视之则因此在视黄道距地心以甲
戊甲乙两直线皆等即本线至视黄道周所作角亦等
卷八十 第 5a 页 WYG0789-0245a.png
何也甲乙戊三角形因得两腰等则戊乙底线两端之
两角亦无不等(几何一/卷五题)而周两腰所作角自等则本角
因丙在黄极所出圈之平面皆当气差可见气差周等
时差变必以太阴距九十度限为主
如前图甲乙丁过天顶圈之平面上立戊丙垂线得戊丙
甲戊丙己皆为直角又本面上于癸立戊癸直线则因
戊在己戊壬圈而己戊壬圈与本平面以直角相交(当/竖)
(立之/圈)必甲癸戊角为直角与甲癸己甲等太阴居戊甲
戊甲己相等而甲癸同则两三角形内馀相当之腰及
两角亦无不等(几何一/卷五题)而周两腰所作角自等则本角
因丙在黄极所出圈之平面皆当气差可见气差周等
时差变必以太阴距九十度限为主
如前图甲乙丁过天顶圈之平面上立戊丙垂线得戊丙
甲戊丙己皆为直角又本面上于癸立戊癸直线则因
戊在己戊壬圈而己戊壬圈与本平面以直角相交(当/竖)
(立之/圈)必甲癸戊角为直角与甲癸己甲等太阴居戊甲
戊甲己相等而甲癸同则两三角形内馀相当之腰及
卷八十 第 5b 页 WYG0789-0245b.png
馀角皆等必全甲癸戊三
角形能当全甲癸己三角
形因以本形显气差为甲
癸线所对而甲癸丙亦直
角则丙戊癸三角形内亦
显气差为戊角所量丙癸线所对也(甲癸以直角横黄/道行丙癸顺黄道)
(行/故)第前设戊丙甲为直角则戊庚相距九十度(此庚戊/当高弧)
太阴居戊正在地平以丙戊癸形所显即其最大时差
(癸丙为黄极距顶之正弦使其距度不变则其弧不异/而时差亦同又使黄极距天顶或远或近时差亦必依)
角形能当全甲癸己三角
形因以本形显气差为甲
癸线所对而甲癸丙亦直
角则丙戊癸三角形内亦
显气差为戊角所量丙癸线所对也(甲癸以直角横黄/道行丙癸顺黄道)
(行/故)第前设戊丙甲为直角则戊庚相距九十度(此庚戊/当高弧)
太阴居戊正在地平以丙戊癸形所显即其最大时差
(癸丙为黄极距顶之正弦使其距度不变则其弧不异/而时差亦同又使黄极距天顶或远或近时差亦必依)
卷八十 第 6a 页 WYG0789-0245c.png
(之为大为小而大小皆太阴/在地平是其最大时差也)今太阴或去地平远所得
时差渐变又无高弧可测则不必以戊丙庚角而惟以
戊丙己角量其多寡可也盖己癸壬视黄道圈以直角
交丁乙出黄极经圈(与庚己戊外圈/同面此当倒圈)得九十度限在己
故太阴在戊就己愈近得戊丙己角愈小因而戊丙癸
三角形中馀丙角大则对角亦小虽丙癸线不异其时
差为戊角所量无不异矣(丙戊癸三角形以丙癸底线/合己壬黄经上又以两腰在)
(黄道圈/同面上)至太阴正居限中则丙戊丙己及癸戊三线者
皆归一直线绝无戊角亦绝无时差也
时差渐变又无高弧可测则不必以戊丙庚角而惟以
戊丙己角量其多寡可也盖己癸壬视黄道圈以直角
交丁乙出黄极经圈(与庚己戊外圈/同面此当倒圈)得九十度限在己
故太阴在戊就己愈近得戊丙己角愈小因而戊丙癸
三角形中馀丙角大则对角亦小虽丙癸线不异其时
差为戊角所量无不异矣(丙戊癸三角形以丙癸底线/合己壬黄经上又以两腰在)
(黄道圈/同面上)至太阴正居限中则丙戊丙己及癸戊三线者
皆归一直线绝无戊角亦绝无时差也
卷八十 第 6b 页 WYG0789-0245d.png
或问丙戊癸三角形全在视黄道平面上代辛戊甲在实
黄道面上三角形故甲戊线
较之癸戊线微长未免癸戊
丙角较之甲戊辛角略异即
时差何能真乎曰试以丙丁弧得半象弦为四十五度
此即差之极远处(若丙目在乙则两底线及两角形全/合为一若丙目在丁则两腰归一全)
(无时差/可论)欲求两差同异设太阴距地五十四地半径为
甲己算(法同/前)得甲己癸角为四十五分○一秒因而癸
己线(与癸戊/线同)五三九九五三二与丙癸底线(四十五度/之正弦)
黄道面上三角形故甲戊线
较之癸戊线微长未免癸戊
丙角较之甲戊辛角略异即
时差何能真乎曰试以丙丁弧得半象弦为四十五度
此即差之极远处(若丙目在乙则两底线及两角形全/合为一若丙目在丁则两腰归一全)
(无时差/可论)欲求两差同异设太阴距地五十四地半径为
甲己算(法同/前)得甲己癸角为四十五分○一秒因而癸
己线(与癸戊/线同)五三九九五三二与丙癸底线(四十五度/之正弦)
卷八十 第 7a 页 WYG0789-0246a.png
合算得丙戊癸角为四十五分若甲戊合甲辛同算得
甲戊辛角亦四十五分弱半秒又不待言矣
合论三差列表
因太阴距顶九十度在戊以戊丙甲为直角以甲戊丙得
其最大高下视差为甲丙则太阴距地与地半径若全
数与本高视差又因甲癸
戊为直角而甲戊癸当气
差必癸戊丙为时差欲求
戊气差则太阴距地与九
甲戊辛角亦四十五分弱半秒又不待言矣
合论三差列表
因太阴距顶九十度在戊以戊丙甲为直角以甲戊丙得
其最大高下视差为甲丙则太阴距地与地半径若全
数与本高视差又因甲癸
戊为直角而甲戊癸当气
差必癸戊丙为时差欲求
戊气差则太阴距地与九
卷八十 第 7b 页 WYG0789-0246b.png
十度限距顶之正弦若全数与本角之正弦欲求戊时
差则先求癸戊腰线全数与甲角之正弦若太阴距地
与本线乃癸戊线与丙馀角若丙癸底线与本戊角第
最大时差为太阴近地平所得者则以甲丙癸三角形
求之全数与黄极距顶之正弦若最大高差与最大时
差今列表其上横两行一地半径数即从诸曜至太阴
止为七政距地数也一最大高下视差即诸曜近地平
为本图甲戊丙角所推得也表右行书九十度即黄道
九十度限距天顶以查气差者或本限距地平(限距地/平与黄)
差则先求癸戊腰线全数与甲角之正弦若太阴距地
与本线乃癸戊线与丙馀角若丙癸底线与本戊角第
最大时差为太阴近地平所得者则以甲丙癸三角形
求之全数与黄极距顶之正弦若最大高差与最大时
差今列表其上横两行一地半径数即从诸曜至太阴
止为七政距地数也一最大高下视差即诸曜近地平
为本图甲戊丙角所推得也表右行书九十度即黄道
九十度限距天顶以查气差者或本限距地平(限距地/平与黄)
卷八十 第 8a 页 WYG0789-0246c.png
(极距天/顶同)以查时差者故算表任用何距度大端都归于
一假如九十度限距天顶五十度或限高五十度所推
分秒皆同试以太阴距地五十四地半径得高下视差
六十三分则全数与六十三分若五十度之正弦与四
十八分一十六秒此分秒时当气差时当时差因度限
距顶为五十度或反距地平亦五十度故也
或问本表既别求九十度限定其高度及距天顶若干然
后查求视差较诸法不甚大异今独别之曰简法此简
之妙可得言乎曰常法或依三角形算或依表查若三
一假如九十度限距天顶五十度或限高五十度所推
分秒皆同试以太阴距地五十四地半径得高下视差
六十三分则全数与六十三分若五十度之正弦与四
十八分一十六秒此分秒时当气差时当时差因度限
距顶为五十度或反距地平亦五十度故也
或问本表既别求九十度限定其高度及距天顶若干然
后查求视差较诸法不甚大异今独别之曰简法此简
之妙可得言乎曰常法或依三角形算或依表查若三
卷八十 第 8b 页 WYG0789-0246d.png
角形除九十度限及高度外须更算距子午圈日月高
弧黄道过高弧交角诸法乃敢求高气时三视差查表
则须太阳距赤道表高弧表交角表又须各视差本表
种种推求亦綦繁琐顾有一开卷而三差俱备如是尚
不谓简乎虽然算交食者因其当然求其所以然必多
方磨勘而其故始明其理始得尤不当以简为定法
用法
未算视差先求定朔以两曜实经及本食实时查黄道九
十度限表求本限距天顶若干馀度即为距地平高也
弧黄道过高弧交角诸法乃敢求高气时三视差查表
则须太阳距赤道表高弧表交角表又须各视差本表
种种推求亦綦繁琐顾有一开卷而三差俱备如是尚
不谓简乎虽然算交食者因其当然求其所以然必多
方磨勘而其故始明其理始得尤不当以简为定法
用法
未算视差先求定朔以两曜实经及本食实时查黄道九
十度限表求本限距天顶若干馀度即为距地平高也
卷八十 第 9a 页 WYG0789-0247a.png
次求气差则以限距天顶本度查右行以太阴距地心
查上第一横行(用视径表内/太阴距地数)其下得本距地太阴所应
最大高视差减太阳最大高视差(大阳行最高或近应/一分行最庳应三分)
(在高庳之中应/二分俱因此改)以馀数入表两数相遇即得气差次求
时差必两次查表亦以限距顶之馀度从右以本高视
差从上至中得最大为本太阴距地之时差(近地平所/生为最大)
又以太阴实经较限所躔宫度得其相距度则以最大
时差从上以限曜两相距度从右查表至中格得所正
应时差若成数有奇零先以度查表得分秒又以分查
查上第一横行(用视径表内/太阴距地数)其下得本距地太阴所应
最大高视差减太阳最大高视差(大阳行最高或近应/一分行最庳应三分)
(在高庳之中应/二分俱因此改)以馀数入表两数相遇即得气差次求
时差必两次查表亦以限距顶之馀度从右以本高视
差从上至中得最大为本太阴距地之时差(近地平所/生为最大)
又以太阴实经较限所躔宫度得其相距度则以最大
时差从上以限曜两相距度从右查表至中格得所正
应时差若成数有奇零先以度查表得分秒又以分查
卷八十 第 9b 页 WYG0789-0247b.png
表得秒微或求气差或求时差俱如此
假如崇祯七年甲戌岁三月朔日食定朔在巳正○七分
四十九秒日月实会在降娄宫八度三十分以本度查
九十度限表得应时三十一分加巳正八分总得二十
二时三十九分(俱小时从/午正起算)以此时复查九十度限表得
限距顶四十四度○四分馀四十五度五十六分即限
距地平高度以太阴引数(七宫一/十四度)查表得太阴距地五
十五地半径又查本表得最大高视差六十二分减太
阳在中距最大高差二分馀六十○分求气差上以六
假如崇祯七年甲戌岁三月朔日食定朔在巳正○七分
四十九秒日月实会在降娄宫八度三十分以本度查
九十度限表得应时三十一分加巳正八分总得二十
二时三十九分(俱小时从/午正起算)以此时复查九十度限表得
限距顶四十四度○四分馀四十五度五十六分即限
距地平高度以太阴引数(七宫一/十四度)查表得太阴距地五
十五地半径又查本表得最大高视差六十二分减太
阳在中距最大高差二分馀六十○分求气差上以六
卷八十 第 10a 页 WYG0789-0247c.png
十○分右以四十四度入表中得四十一分四十一秒
即食时所应得太阴气差也(较以三角形所得/止差一十七秒)上行又
以六十分右以四十五度查表得四十二分二十五秒
因而限距地平高度外尚有五十六分故又上行以六
十○分右以五十六分查表得四十九秒四十四微与
前相加总最大时差四十三分一十五秒今太阴在降
娄宫八度三十○分九十度限在降娄宫初度五十九
分(查本/表得)相距七度三十一分则复查表以四十三分(最/大)
(时/差)从上以七度从右得五分一十五秒又以三十一分
即食时所应得太阴气差也(较以三角形所得/止差一十七秒)上行又
以六十分右以四十五度查表得四十二分二十五秒
因而限距地平高度外尚有五十六分故又上行以六
十○分右以五十六分查表得四十九秒四十四微与
前相加总最大时差四十三分一十五秒今太阴在降
娄宫八度三十○分九十度限在降娄宫初度五十九
分(查本/表得)相距七度三十一分则复查表以四十三分(最/大)
(时/差)从上以七度从右得五分一十五秒又以三十一分
卷八十 第 10b 页 WYG0789-0247d.png
(相距之/零数)从右本四十三分以下得二十二秒次一十五
秒从上(最大时差/之零数)七度从右得一秒五十○微总为时
差五分三十九秒较三角形所算止差一十五秒他算
俱准此
列表之法上两横行一以地半径从多数递至少数一以
高下差从一递至六十六每数各列五次旁以黄道九
十度距天顶及距地平数从九十逆书至一分五段焉
因上每一数通关旁之九十等数一二行不能尽书故
分为五段旁数既分五段上方自不得不各列五次而
中方之时气差亦以五段列出用表时须会此意查之
秒从上(最大时差/之零数)七度从右得一秒五十○微总为时
差五分三十九秒较三角形所算止差一十五秒他算
俱准此
列表之法上两横行一以地半径从多数递至少数一以
高下差从一递至六十六每数各列五次旁以黄道九
十度距天顶及距地平数从九十逆书至一分五段焉
因上每一数通关旁之九十等数一二行不能尽书故
分为五段旁数既分五段上方自不得不各列五次而
中方之时气差亦以五段列出用表时须会此意查之
卷八十 第 11a 页 WYG0789-0248a.png
卷八十 第 11b 页 WYG0789-0248b.png
卷八十 第 12a 页 WYG0789-0248c.png
卷八十 第 12b 页 WYG0789-0248d.png
卷八十 第 13a 页 WYG0789-0249a.png
卷八十 第 13b 页 WYG0789-0249b.png
卷八十 第 14a 页 WYG0789-0249c.png
卷八十 第 14b 页 WYG0789-0249d.png
卷八十 第 15a 页 WYG0789-0250a.png
卷八十 第 15b 页 WYG0789-0250b.png
卷八十 第 16a 页 WYG0789-0250c.png
卷八十 第 16b 页 WYG0789-0250d.png
卷八十 第 17a 页 WYG0789-0251a.png
卷八十 第 17b 页 WYG0789-0251b.png
卷八十 第 18a 页 WYG0789-0251c.png
卷八十 第 18b 页 WYG0789-0251d.png
卷八十 第 19a 页 WYG0789-0252a.png
卷八十 第 19b 页 WYG0789-0252b.png
卷八十 第 20a 页 WYG0789-0252c.png
卷八十 第 20b 页 WYG0789-0252d.png
新法算书卷八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