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六十一
卷六十一 第 1a 页 WYG0788-0962c.png
钦定四库全书
 新法算书卷六十一   明 徐光启等 撰
   恒星图说
第一见界总星图
 见界总星图者以赤道之北极为心以赤道为中圈以
 见界为界见界者取北极出地三十度为限则闽粤以
 北可见诸星无不具在矣自此以南难以复加者为是
 浑天圆体赤道以南天度渐狭而在图则渐广形势相
 违是故无法可以入图也必用赤道为界分作二图以
卷六十一 第 1b 页 WYG0788-0962d.png
 二极为心然后体理相应故作赤道南北二总图次焉
 本图外界分三百六十五度四分度之一者赤道经度
 也正南北直线名子午线线上分极以南极以北各一
 百六十度者赤道纬度也从心至界分二十八直线者
 依二十八宿各距星分二十八宿各所占度分也此各
 宿度分元史载古今前后六测如汉落下闳唐僧一行
 宋皇祐元丰崇宁元郭守敬等或前多后寡或前寡后
 多或寡而复多多而复寡种种不一元世造历者推究
 至此茫然不解但揣摩臆度以为非微有动移则前人
卷六十一 第 2a 页 WYG0788-0963a.png
 所测或有未密而已夫谓前人未密他术有之此则千
 四百年如彼其久二十八宿如彼其多诸名家所测如
 彼其详而悉无一合安得悖谬至是且其他诸法又何
 以不甚参商谓繇误测必不然也若曰微有动移庶几
 近之而又不能推明其所以然之故今以西历详考黄
 赤经纬变易盖二十八宿分经者从赤道极出线至赤
 道乃止而诸星自依黄道行是以岁月不同积久斯见
 若精言之则日日刻刻皆有参差特此差经二万五千
 四百馀年而行天一周正所谓微有动移非久不觉故
卷六十一 第 2b 页 WYG0788-0963b.png
 后此数十年百年依法推变正是事宜而前代各测不
 同者皆天行自然非术有未密也此说已具恒星历次
 卷中今略举一二如北极天枢一星古测去离北极二
 度后行过北极今更踰三度有奇矣觜宿距星汉落下
 闳测得二度唐一行宋皇祐元丰皆一度崇宁半度元
 测五分今测之不啻无分且侵入参宿二十四分今之
 各宿距星所当宫度所得多寡悉与前史前图不合盖
 缘于此此图皆崇祯元年戊辰实躔赤道度分其量度
 法如求某星之经纬度分若干用平边界尺从图心引
卷六十一 第 3a 页 WYG0788-0963c.png
 线切本星视图边得所指某宫某度分即本年本星之
 赤道经度分次用规器依元定界尺从赤道量至本星
 以为度用元度依南北分度线上量得度分即本年本
 星之赤道纬度分次视本图本星所躔宫分查本宫表
 所注度分即知绘图立表测天三事悉皆符合若黄道
 在本图中止画一规及经度其查考经纬度分别具黄
 道分合各图中
第二赤道南北两总星图
 赤道南北两总星图一以北极为心一以南极为心皆
卷六十一 第 3b 页 WYG0788-0963d.png
 以赤道为界从心出直线抵界凡十二者为十二时线
 又细分为三百六十则赤道经度也与总图所分经度
 不同者彼分三百六十五度四分度之一准一岁日行
 周天之数名为日度此平分三百六十名为平度也凡
 造器测天推步演算先用平度特为径捷测算既就以
 日度通之所省功力数倍故两用之也其正南北直线
 为子午线平分十二宫左右各六线上细分南北各九
 十为赤道纬度亦平度也去极二十三度半有奇复作
 一心者黄道极也从黄极出曲线抵界亦十二者黄道
卷六十一 第 4a 页 WYG0788-0964a.png
 经度也分十二宫三百六十度其黄赤同度同分者独
 二分二至四线其馀各有参差欲考黄赤异同于此得
 其大意矣南总图自见界诸星而外尚有南极旁隐界
 诸星旧图未载此虽各省直未见从海道至满剌加国
 悉见之满剌加者属国也考一统志舆地图凡属国越
 在万里之外皆得附载何独略于天文如海南诸国近
 在襟带间所见星辰历历指掌而图籍之中可阙诸乎
 惟是向来无象无名故以原名翻译附焉查考赤道经
 纬度法略同见界总图不具论若赤道左右星座为赤
卷六十一 第 4b 页 WYG0788-0964b.png
 道所截分载两图求其全像亦在见界总图矣
第三黄道南北两总星图
 黄道南北两总星图一以黄道北极为心一以黄道南
 极为心皆以黄道为界从心出直线十二抵界者分黄
 道十二宫次又细分为三百六十平度为黄道经度南
 北直线从心上下各细分九十平度则黄道纬度也凡
 恒星七政皆循黄道行与赤道途径不同故行赤道经
 纬时时变易其行黄道经纬则终古如一矣前赤道三
 总图后黄道二十分图皆书各星座名数与立成表相
卷六十一 第 5a 页 WYG0788-0964c.png
 符足备简阅此不烦赘述故加七政字号分别某恒星
 之芒色气势与某政相若因七政情性可得本星情性
 考其会聚冲照三合四合六合中有下济敷施之理焉
 南极旁新译诸星仿此其近界星座为黄道所截分属
 两图亦查前见界总图或后黄道分图皆可得其全像
 量度法略同见界总图后此二十分图从此图出其分
 截之处位座未全者于此二图考之
第四黄道二十分星图
 分星图独依黄道者恒星与七政皆循黄道行依此为
卷六十一 第 5b 页 WYG0788-0964d.png
 分其正术也必用分图者总图尺幅既狭如星座如宫
 次如度分如等第未能明晰用以證合天象颇觉为难
 分之则一览瞭然世传丹元子步天歌分三垣二十八
 宿为三十一图台官亦有为圆方二图者皆本此意但
 步天歌悉不载宫度方图稍分宿次亦系旧率其经纬
 度分悉未开载星形等第与天象不能尽合则两图等
 耳今分为二十图首一图即紫薇垣而与旧图略异者
 彼以赤道之北极为极此以黄道之北极为极也彼以
 恒见星为界故从心至界为三十六度是嵩高之恒见
卷六十一 第 6a 页 WYG0788-0965a.png
 星界他方不然今取三径均平止二十二度半盖以黄
 极为极则恒见诸星不复可论也外周分黄道三百六
 十平经度全径四十五则此图之黄道平纬度是名北
 极分图也次六图上狭下广上狭者各以本宫本度与
 北极分图相接下广者亦以本宫度各与黄道中界六
 图相接也以十二宫次分六图每图得二宫每宫得三
 十为黄道经度也北不至黄北极二十二度半南不至
 黄道二十二度半中间四十五度为此图中之黄道平
 纬度是名黄道北界六分图也又次六图各上下平分
卷六十一 第 6b 页 WYG0788-0965b.png
 中间最广为黄道上下界皆稍狭上狭者以本宫度与
 北界分图相接下狭者以本宫度与南界分图相接每
 图二宫每宫三十度为黄道经度黄道以北近夏至圈
 黄道以南近冬至圈各二十二度半并得四十五度为
 此图之黄道纬度是名黄道中界六分图也又次六图
 上广下狭上与中界图相接下与南极图相接分宫分
 度分经分纬与北界分图同法是名黄道南界六分图
 也又次一图与第一图略等所有诸星皆在恒隐界中
 旧传所无今译名增入是为南极分图也诸图中星名
卷六十一 第 7a 页 WYG0788-0965c.png
 位次皆巫咸甘石旧传各依旧图联合大小分为六等
 各以本等印记分别识之中虚者旧疑非星因称为气
 今用远镜窥测则皆星也因恒时不见分异姑为散圈
 以象之其有位座如恒而星实未见用青圈为识与苍
 同色明其无有之间也凡若干星合为一座各以数识
 之本座之外复有馀数又不相联则其附近之有测新
 星表中各注经纬度分星名之下称为增入者也其不
 书数目者无测之星表中所未载也诸图总以黄道为
卷六十一 第 7b 页 WYG0788-0965d.png
 中界复有曲线斜络于黄道之上下者赤道也又有斜
 络于赤道之上下者冬夏至线也其与天体异色斜络
 天体广狭不等者自昔称为云汉疑与白气同类其实
 亦皆星也若星座同名而参观两在觉其体势不同者
 因天本浑圜所分宿度当为弧线今居平面不免变易
 是黄赤同图则线分曲直两次并列则线分斜正而安
 星本法皆依各线布置遇曲直与为曲直遇斜正与为
 斜正宁使形模小异尚可證以根繇傥令经纬微迁惧
 无辞于爽谬矣且一星一表毫发难移点缀既毕自然
卷六十一 第 8a 页 WYG0788-0966a.png
 肖象非若画绘之家先想成形而追形定位虽欲更移
 秒末以就成体势固不可得也量度则两圆图与总图
卷六十一 第 8b 页 WYG0788-0966b.png
 同法十八方图则上下求经左右求纬各以直线求其
 相等度分星居两线之交则各两相等度分为星之经
 纬度分

卷六十一 第 9a 页 WYG0788-0966c.png


卷六十一 第 9b 页 WYG0788-0966d.png


卷六十一 第 10a 页 WYG0788-0967a.png


卷六十一 第 10b 页 WYG0788-0967b.png


卷六十一 第 11a 页 WYG0788-0967c.png


卷六十一 第 11b 页 WYG0788-0967d.png


卷六十一 第 12a 页 WYG0788-0968a.png


卷六十一 第 12b 页 WYG0788-0968b.png


卷六十一 第 13a 页 WYG0788-0968c.png


卷六十一 第 13b 页 WYG0788-0968d.png


卷六十一 第 14a 页 WYG0788-0969a.png


卷六十一 第 14b 页 WYG0788-0969b.png


卷六十一 第 15a 页 WYG0788-0969c.png
 
 
 
 
 
 
 
 
卷六十一 第 15b 页 WYG0788-0969d.png
 
 
 
 
 
 
 
 新法算书卷六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