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五十八 第 1a 页 WYG0788-0930b.png
钦定四库全书
新法算书卷五十八 明 徐光启等 撰
恒星历指三
以恒星之黄道经纬度求其赤道经纬度第一 三章
前论恒星以本行依黄道渐移而东既有平行经度而纬
度南北移就为数甚少非历岁久远不可得见以此互
相推较其经度差无时不同纬度相距远近又无从可
改必至数百年后测验差数乃得依法推变也若论赤
道经纬度则否星行既依黄道其向赤道时时迁改欲
新法算书卷五十八 明 徐光启等 撰
恒星历指三
以恒星之黄道经纬度求其赤道经纬度第一 三章
前论恒星以本行依黄道渐移而东既有平行经度而纬
度南北移就为数甚少非历岁久远不可得见以此互
相推较其经度差无时不同纬度相距远近又无从可
改必至数百年后测验差数乃得依法推变也若论赤
道经纬度则否星行既依黄道其向赤道时时迁改欲
卷五十八 第 1b 页 WYG0788-0930c.png
从赤道求之无法可得故求赤道经纬必用黄道经纬
盖星之去离赤道无恒而去离黄道有恒黄道赤道之
相去离也又有恒以两有恒求一无恒无患不得矣其
推步则有多法或用曲线三角形依乘除三率推算为
第一此初法也或用曲线三角形加减推算为第二此
约法也或用简平仪量度加减推算为第三此简法也
或造立成表简阅得数并免临时推算之烦为第四此
因法也第一法前第一卷已备论之今所论者每具二
则为第二第三法如左方若立成表作者甚难用者甚
盖星之去离赤道无恒而去离黄道有恒黄道赤道之
相去离也又有恒以两有恒求一无恒无患不得矣其
推步则有多法或用曲线三角形依乘除三率推算为
第一此初法也或用曲线三角形加减推算为第二此
约法也或用简平仪量度加减推算为第三此简法也
或造立成表简阅得数并免临时推算之烦为第四此
因法也第一法前第一卷已备论之今所论者每具二
则为第二第三法如左方若立成表作者甚难用者甚
卷五十八 第 2a 页 WYG0788-0930d.png
佚但恐徇末忘本则繇而不知者多矣今附载之
求恒星赤道纬度前法(即第/二法)
前法用曲线三角形加减推算如图有星在甲甲辛为黄
道纬度其馀弧甲乙为甲乙丙三角形
之一边辛戊为黄道经度以加戊己象
限得甲乙丙角又乙丙为两极距度则
是甲乙丙角形有甲乙乙丙两边有乙
角可求甲丙边甲丙之馀弧甲丁则本星距赤道之纬
度也其法以三角形内之小弧加于大弧之馀弧得总
求恒星赤道纬度前法(即第/二法)
前法用曲线三角形加减推算如图有星在甲甲辛为黄
道纬度其馀弧甲乙为甲乙丙三角形
之一边辛戊为黄道经度以加戊己象
限得甲乙丙角又乙丙为两极距度则
是甲乙丙角形有甲乙乙丙两边有乙
角可求甲丙边甲丙之馀弧甲丁则本星距赤道之纬
度也其法以三角形内之小弧加于大弧之馀弧得总
卷五十八 第 2b 页 WYG0788-0931a.png
弧求其正弦(求纬恒用正弦/求经恒用切线)为先得数其总弧或正得
九十度或较多或较寡若正得九十度即半先得之弦
为次得之弦又以大小两弧所包之见角求其倒弦(为/角)
(之弧过象限故用倒弦倒/弦者对本角过弧之正弦)则后得之弦也今用三率法
为全数与次得之弦若后得之倒弦与他弦既得他弦
以减先得之弦所存为三角形内第三弧之馀弦即所
求赤道纬之正弦也
假如参宿腰星之西有五等小星其黄道经度于崇祯
元年推得七十四度二十二分其纬度距黄道南二十
九十度或较多或较寡若正得九十度即半先得之弦
为次得之弦又以大小两弧所包之见角求其倒弦(为/角)
(之弧过象限故用倒弦倒/弦者对本角过弧之正弦)则后得之弦也今用三率法
为全数与次得之弦若后得之倒弦与他弦既得他弦
以减先得之弦所存为三角形内第三弧之馀弦即所
求赤道纬之正弦也
假如参宿腰星之西有五等小星其黄道经度于崇祯
元年推得七十四度二十二分其纬度距黄道南二十
卷五十八 第 3a 页 WYG0788-0931b.png
三度三十二分使黄道在南距赤道二十三度三十二分
(云使者假设之/数不用实分秒)则三角形内甲乙大弧得六十六度二十
八分乙丙小弧二十三度三十二分甲乙
丙角对辛戊经度弧及戊己象限弧共得
一百六十四度二十二分甲辛为甲乙大
弧之馀弧得二十三度三十二分依法加
于乙丙小弧二十三度三十二分得四十七度○四分
其正弦七三二一五为先得之弦即半之(适足一/象限故)得三
六六○七为次得之弦次求甲乙丙角之倒弦(即己辛/弧之弦)
(云使者假设之/数不用实分秒)则三角形内甲乙大弧得六十六度二十
八分乙丙小弧二十三度三十二分甲乙
丙角对辛戊经度弧及戊己象限弧共得
一百六十四度二十二分甲辛为甲乙大
弧之馀弧得二十三度三十二分依法加
于乙丙小弧二十三度三十二分得四十七度○四分
其正弦七三二一五为先得之弦即半之(适足一/象限故)得三
六六○七为次得之弦次求甲乙丙角之倒弦(即己辛/弧之弦)
卷五十八 第 3b 页 WYG0788-0931c.png
一九六三○一(首一者己/戊全弦也)为后得之弦依三率法以乘
次得之三六六○七得七一八五九为他弦以减先得
之七三二一五馀一三五六为甲丙弧之馀弦即甲丁
弧之正弦为本星距赤道圈纬度四十六分三十五秒
若三角形内之总弧过一象限即次得之弦非折半可
得法以大弧之馀弧减小弧所存求其弦以加于先得
之总弦半之为次得之弦其后得者甲乙丙角之倒弦
依前用三率法但所求得之他弦若小于先得之弦其
法同前若等则所求三角形内第三弧之弦正为九十
次得之三六六○七得七一八五九为他弦以减先得
之七三二一五馀一三五六为甲丙弧之馀弦即甲丁
弧之正弦为本星距赤道圈纬度四十六分三十五秒
若三角形内之总弧过一象限即次得之弦非折半可
得法以大弧之馀弧减小弧所存求其弦以加于先得
之总弦半之为次得之弦其后得者甲乙丙角之倒弦
依前用三率法但所求得之他弦若小于先得之弦其
法同前若等则所求三角形内第三弧之弦正为九十
卷五十八 第 4a 页 WYG0788-0931d.png
度之弦而星必在赤道上无距度若他弦大于先得之
弦则以小弦减大弦(不论何弦但/以小减大)馀为本星距赤道之
弦假如毕宿大星于崇祯元年距黄道
南五度三十一分在甲其黄道经度为
辛戊六十四度三十五分三十秒即甲
乙为大弧八十四度二十九分乙丙为
小弧二十三度三十一分三十秒(两极之/距度)两弧所包甲
乙丙角一百五十四度三十五分三十秒依法以大弧
甲乙之馀弧甲戊五度三十一分加于小弧乙丙二十
弦则以小弦减大弦(不论何弦但/以小减大)馀为本星距赤道之
弦假如毕宿大星于崇祯元年距黄道
南五度三十一分在甲其黄道经度为
辛戊六十四度三十五分三十秒即甲
乙为大弧八十四度二十九分乙丙为
小弧二十三度三十一分三十秒(两极之/距度)两弧所包甲
乙丙角一百五十四度三十五分三十秒依法以大弧
甲乙之馀弧甲戊五度三十一分加于小弧乙丙二十
卷五十八 第 4b 页 WYG0788-0932a.png
三度三十一分三十秒共得二十九度○二分三十秒
求其弦四八五四四为先得之总弦又以馀弧甲戊减
小弧乙丙存一十八度○分三十秒其弦三○九一五
以加先得之总弦四八五四四得七九四五九然后半
之得三九七二九为次得之弦其后得者甲乙丙角之
倒弦一九○三二八依三率法以乘次得之三九七二
九得他弦七五六一四因他弦大于先得之弦故于他
弦内减先得之四八五四四存二七○七○查得十五
度四十二分为甲庚弧是本星距赤道之度
求其弦四八五四四为先得之总弦又以馀弧甲戊减
小弧乙丙存一十八度○分三十秒其弦三○九一五
以加先得之总弦四八五四四得七九四五九然后半
之得三九七二九为次得之弦其后得者甲乙丙角之
倒弦一九○三二八依三率法以乘次得之三九七二
九得他弦七五六一四因他弦大于先得之弦故于他
弦内减先得之四八五四四存二七○七○查得十五
度四十二分为甲庚弧是本星距赤道之度
卷五十八 第 5a 页 WYG0788-0932b.png
若总弧不及一象限则如前求先得之总弦次以小弧
减大弧之馀弧所存查其正弦又以减先得之弦所存
半之为次得之弦其馀同前第一法
假如崇祯元年大角星距黄道北三十
一度○二分三十○秒其经度过秋分
一十九度○二分三十○秒其两弧间
之角甲乙丙得一百○九度○二分三
十秒而甲乙大弧五十八度五十七分三十秒乙丙小
弧二十三度三十一分三十秒今大弧之馀弧甲己三
减大弧之馀弧所存查其正弦又以减先得之弦所存
半之为次得之弦其馀同前第一法
假如崇祯元年大角星距黄道北三十
一度○二分三十○秒其经度过秋分
一十九度○二分三十○秒其两弧间
之角甲乙丙得一百○九度○二分三
十秒而甲乙大弧五十八度五十七分三十秒乙丙小
弧二十三度三十一分三十秒今大弧之馀弧甲己三
卷五十八 第 5b 页 WYG0788-0932c.png
十一度○二分三十秒以加乙丙二十三度三十一分
三十秒得五十四度三十四分其弦八一四七九为先
得数又甲己内减乙丙小弧存七度三十一分其弦一
三○八一以减先得之弦存六八三九八半之得三四
一九九为次得之弦次依三率法以乘甲乙丙角之倒
弦一三二六一二得四五三五一为他弦以减先得之
八一四七九存三六一二八为本星距赤道之弦查得
甲己弧二十一度一十○分五十四秒
求赤道纬度后法(即第/三法)
三十秒得五十四度三十四分其弦八一四七九为先
得数又甲己内减乙丙小弧存七度三十一分其弦一
三○八一以减先得之弦存六八三九八半之得三四
一九九为次得之弦次依三率法以乘甲乙丙角之倒
弦一三二六一二得四五三五一为他弦以减先得之
八一四七九存三六一二八为本星距赤道之弦查得
甲己弧二十一度一十○分五十四秒
求赤道纬度后法(即第/三法)
卷五十八 第 6a 页 WYG0788-0932d.png
后法用简平仪或量度或加减推算(简平仪者以圆平面/当浑仪也圆平面者)
(以极至交圈为界作过心平面也以面当球与平浑仪/同意论球则半在面前可见今以直线当弧半在面后)
(不可见其直线当弧与前半同理下文言/某线为某弧或言前弧后弧等俱本此)量度者用规
器量度所有之见度分即于分度等圈上量取所求之
隐度分也加减者亦于本仪取数其算法即前法也量
度则省算然每星当作一图亦不能得细分秒加减则
一图能算多星可省图可得细分秒特未免乘除之烦
总之先得各星之黄道经纬度即从星作直线与赤道
平行至外周从线尾起算至赤道为本星之赤道纬度
(以极至交圈为界作过心平面也以面当球与平浑仪/同意论球则半在面前可见今以直线当弧半在面后)
(不可见其直线当弧与前半同理下文言/某线为某弧或言前弧后弧等俱本此)量度者用规
器量度所有之见度分即于分度等圈上量取所求之
隐度分也加减者亦于本仪取数其算法即前法也量
度则省算然每星当作一图亦不能得细分秒加减则
一图能算多星可省图可得细分秒特未免乘除之烦
总之先得各星之黄道经纬度即从星作直线与赤道
平行至外周从线尾起算至赤道为本星之赤道纬度
卷五十八 第 6b 页 WYG0788-0933a.png
弧可量亦可算也今并具二法用者择焉试先解仪上
诸线如丙壬寅子大圈为极至交圈壬丑线为赤道大
圈辛寅线为黄道大圈春秋二分俱在癸若星距黄道
北则辛为夏至寅为冬至星距黄道南则寅为夏至辛
为冬至今所测星为乙癸甲线为星之黄道纬度对丙
辛弧甲乙线为星之黄道经度对
辰卯弧丙乙子线为过星之距等
小圈与黄道平行丙卯辰子即过
星距等圈之半在仪上为立面与
诸线如丙壬寅子大圈为极至交圈壬丑线为赤道大
圈辛寅线为黄道大圈春秋二分俱在癸若星距黄道
北则辛为夏至寅为冬至星距黄道南则寅为夏至辛
为冬至今所测星为乙癸甲线为星之黄道纬度对丙
辛弧甲乙线为星之黄道经度对
辰卯弧丙乙子线为过星之距等
小圈与黄道平行丙卯辰子即过
星距等圈之半在仪上为立面与
卷五十八 第 7a 页 WYG0788-0933b.png
仪面为直角在弧为丙卯辰子在仪面为丙乙甲子自
人视之卯点即乙点辰点即甲点也卯辰为星之黄道
经度弧夫卯即乙乙即星若有乙丁线与赤道平行截
极至交圈于午即从午至赤道壬为所求本星之赤道
纬度弧矣今用规器量度则先定黄道纬度之丙辛弧
经度之辰卯弧从经纬线相交之乙星上出乙午线则
壬午弧必所指赤道距度也以加减推算则用直线三
角形先从丙出垂线至己半之得己戊从戊作线与丁
乙平行必至甲(丙甲为丙子之半故/丙戊为丙己之半)又从子出子己底
人视之卯点即乙点辰点即甲点也卯辰为星之黄道
经度弧夫卯即乙乙即星若有乙丁线与赤道平行截
极至交圈于午即从午至赤道壬为所求本星之赤道
纬度弧矣今用规器量度则先定黄道纬度之丙辛弧
经度之辰卯弧从经纬线相交之乙星上出乙午线则
壬午弧必所指赤道距度也以加减推算则用直线三
角形先从丙出垂线至己半之得己戊从戊作线与丁
乙平行必至甲(丙甲为丙子之半故/丙戊为丙己之半)又从子出子己底
卷五十八 第 7b 页 WYG0788-0933c.png
线偕丙己垂线作丙己子直角即成三角形者三而求
丙丁弦以减丙庚正弦存丁庚弦为星之赤道纬度
假如乙为句陈大星其黄道经于崇祯元年为八十三
度二十五分二十七秒黄道纬六十
六度○二分当用第二图推本星距
赤道之纬度法以星距黄道之丙辛
(六十六度/○二分)加于黄道距赤之壬辛(二/十)
(三度二十一/分三十○秒)得丙壬弧八十九度二十三分三十秒其正
弦丙庚九九九九七今欲推己庚线(己庚者子丑弧之正/弦子丑者星距等圈)
丙丁弦以减丙庚正弦存丁庚弦为星之赤道纬度
假如乙为句陈大星其黄道经于崇祯元年为八十三
度二十五分二十七秒黄道纬六十
六度○二分当用第二图推本星距
赤道之纬度法以星距黄道之丙辛
(六十六度/○二分)加于黄道距赤之壬辛(二/十)
(三度二十一/分三十○秒)得丙壬弧八十九度二十三分三十秒其正
弦丙庚九九九九七今欲推己庚线(己庚者子丑弧之正/弦子丑者星距等圈)
卷五十八 第 8a 页 WYG0788-0933d.png
(近赤/之弧)法以黄道距赤之丑寅(二十三度三十/一分三十○秒)减星距黄道
之子寅(六十六度/○二分)得丑子弧四十二度三十分三十秒其
正弦己庚六七五六九以减丙庚馀丙己三二四二八半
之得丙戊弦一六二一四又勾陈黄道经度甲乙八十三
度二十五分二十七秒以减全数十万(一/率)存乙丙六五八
(二/率)以乘丙戊弦(三/率)得一○六为丙丁弦(四/率)也次以一○六
减丙庚正弦得丁庚九九八九一其弧八十七度一十九
分为勾陈大星距赤道之度其比例甲丙与乙丙若戊
丙与丙丁也更之甲丙与戊丙若乙丙与丙丁(几何六/卷四)
之子寅(六十六度/○二分)得丑子弧四十二度三十分三十秒其
正弦己庚六七五六九以减丙庚馀丙己三二四二八半
之得丙戊弦一六二一四又勾陈黄道经度甲乙八十三
度二十五分二十七秒以减全数十万(一/率)存乙丙六五八
(二/率)以乘丙戊弦(三/率)得一○六为丙丁弦(四/率)也次以一○六
减丙庚正弦得丁庚九九八九一其弧八十七度一十九
分为勾陈大星距赤道之度其比例甲丙与乙丙若戊
丙与丙丁也更之甲丙与戊丙若乙丙与丙丁(几何六/卷四)
卷五十八 第 8b 页 WYG0788-0934a.png
算恒星赤道纬度以右法为例若各星缠度不同即加
减法亦异今为六图略率论次如
左
凡星距黄道北其纬在二十三度
三十一分三十○秒以内其黄道
经度自春分起至秋分止用第一
图推算或星距黄道南亦在二十
三度三十一分三十秒以内而经
度过秋分至春分止者同
减法亦异今为六图略率论次如
左
凡星距黄道北其纬在二十三度
三十一分三十○秒以内其黄道
经度自春分起至秋分止用第一
图推算或星距黄道南亦在二十
三度三十一分三十秒以内而经
度过秋分至春分止者同
卷五十八 第 9a 页 WYG0788-0934b.png
凡星距黄道北过二十三度三十
一分三十○秒而不过六十六度
二十八分三十○秒(在本象/限之内)其黄
道经度自春分至秋分用第二图
推算若星距黄道南过二十三度
三十一分三十○秒又不过六十
六度二十八分三十○秒而过秋
分至春分者同
凡星在黄道北其纬过六十六度
一分三十○秒而不过六十六度
二十八分三十○秒(在本象/限之内)其黄
道经度自春分至秋分用第二图
推算若星距黄道南过二十三度
三十一分三十○秒又不过六十
六度二十八分三十○秒而过秋
分至春分者同
凡星在黄道北其纬过六十六度
卷五十八 第 9b 页 WYG0788-0934c.png
二十八分三十秒经度自春分至
秋分用第三图推算若在黄道南
纬度同前而经度自秋分至春分
亦用三图为两至距赤度星距黄
度并之(壬丙/弧也)过九十度而丙庚正
弦亦不在癸辛象限之内故
凡星距黄道南二十三度三十一分三十○秒以内而
经度自春分至秋分用第四图若星距黄道北亦二十
三度三十一分三十○秒以内而经度自秋分至春分
秋分用第三图推算若在黄道南
纬度同前而经度自秋分至春分
亦用三图为两至距赤度星距黄
度并之(壬丙/弧也)过九十度而丙庚正
弦亦不在癸辛象限之内故
凡星距黄道南二十三度三十一分三十○秒以内而
经度自春分至秋分用第四图若星距黄道北亦二十
三度三十一分三十○秒以内而经度自秋分至春分
卷五十八 第 10a 页 WYG0788-0934d.png
者同
凡星距黄道南过二十三度三十一分三十○秒而不
过六十六度二十八分三十○秒其经度自春分至秋
分用第五图若星距黄道北纬度同上而经度反过秋
分至春分亦用五图
凡星距黄道南过六十六度二十
八分三十○秒其经度自春分至
秋分用第六图若星距黄道北纬
度同前而经度自秋分至春分即
凡星距黄道南过二十三度三十一分三十○秒而不
过六十六度二十八分三十○秒其经度自春分至秋
分用第五图若星距黄道北纬度同上而经度反过秋
分至春分亦用五图
凡星距黄道南过六十六度二十
八分三十○秒其经度自春分至
秋分用第六图若星距黄道北纬
度同前而经度自秋分至春分即
卷五十八 第 10b 页 WYG0788-0935a.png
壬丙总弧过九十度亦用六图总之星距黄道之弧任
在南在北其与黄赤距弧于图右推算即相加于图左
推算即相减为恒法也
凡星黄距度大于黄赤距度则以其较弧之正弦减先
得总弧之正弦若小则以较弧之弦加先得总弧之正
弦如第三图子寅(星黄/距)大于丑寅(黄赤/距)则以其较弧(子/丑)
之正弦(子未或/己庚)减丙壬总弧之正弦丙庚而得丙己若
小如第一图子丑(星赤/距)为寅丑(黄赤/距)之较弧则以较弧
之正弦庚己加丙壬总弧之正弦丙庚而得丙己
在南在北其与黄赤距弧于图右推算即相加于图左
推算即相减为恒法也
凡星黄距度大于黄赤距度则以其较弧之正弦减先
得总弧之正弦若小则以较弧之弦加先得总弧之正
弦如第三图子寅(星黄/距)大于丑寅(黄赤/距)则以其较弧(子/丑)
之正弦(子未或/己庚)减丙壬总弧之正弦丙庚而得丙己若
小如第一图子丑(星赤/距)为寅丑(黄赤/距)之较弧则以较弧
之正弦庚己加丙壬总弧之正弦丙庚而得丙己
卷五十八 第 11a 页 WYG0788-0935b.png
凡星黄距黄赤距之总弧大于一象限用其通馀弧之
正弦如第三图壬丙过九十度壬丙丑为通弧丙丑为
通馀弧则用其正弦丙庚
凡星之经度弧少不及二至圈则取其正弦加减于全
数以得其馀矢若大而过二至之圈则取其通馀弧之
正弦求其馀矢求法在前三图用减在后三图用加如
各图从甲辰分节起算至卯乙辰卯为经度弧其正弦
甲乙(俱在前/半圈)若过至节之界或子或丙至卯乙则卯辰
为经度之加弧(在后/半圈)又前三图内甲乙减甲丙得乙丙
正弦如第三图壬丙过九十度壬丙丑为通弧丙丑为
通馀弧则用其正弦丙庚
凡星之经度弧少不及二至圈则取其正弦加减于全
数以得其馀矢若大而过二至之圈则取其通馀弧之
正弦求其馀矢求法在前三图用减在后三图用加如
各图从甲辰分节起算至卯乙辰卯为经度弧其正弦
甲乙(俱在前/半圈)若过至节之界或子或丙至卯乙则卯辰
为经度之加弧(在后/半圈)又前三图内甲乙减甲丙得乙丙
卷五十八 第 11b 页 WYG0788-0935c.png
后三图内加之得乙丙皆为馀矢也(以正弦减半径为/馀矢大弧过九十)
(度其限外弧为加弧/并九十度为过弧)
各图皆以丙丁弦减丙庚正弦惟星在两道间如第四
图丙丁大于丙庚则以丙庚减丙丁而得丁庚(赤道/纬)其
馀法简各图自明
求恒星赤道经度前法(第二/法)
前法求纬度用曲线三角形并两腰分盈缩适足三等加
减得之此为黄经纬求赤经纬以二求二故也既得赤
纬则以三求一故不拘大小皆归一法止用两纬度之
(度其限外弧为加弧/并九十度为过弧)
各图皆以丙丁弦减丙庚正弦惟星在两道间如第四
图丙丁大于丙庚则以丙庚减丙丁而得丁庚(赤道/纬)其
馀法简各图自明
求恒星赤道经度前法(第二/法)
前法求纬度用曲线三角形并两腰分盈缩适足三等加
减得之此为黄经纬求赤经纬以二求二故也既得赤
纬则以三求一故不拘大小皆归一法止用两纬度之
卷五十八 第 12a 页 WYG0788-0935d.png
馀弧及见角之馀角以推他角所对赤道经度之馀弧
如图甲丙为星赤道纬之馀弧甲乙为黄道纬之馀弧
甲乙丙为对黄经度之见角丁乙庚其
馀角是甲乙丙三角形内有三边有乙
角今求甲丙乙他角以推戊己是为赤
道经度之馀弧
假如甲为大角星其赤道纬于崇祯元年得二十一度
一十分五十一秒为甲戊其馀弧甲丙六十八度四十
九分得正弦九三二四四为第一率黄道纬三十一度
如图甲丙为星赤道纬之馀弧甲乙为黄道纬之馀弧
甲乙丙为对黄经度之见角丁乙庚其
馀角是甲乙丙三角形内有三边有乙
角今求甲丙乙他角以推戊己是为赤
道经度之馀弧
假如甲为大角星其赤道纬于崇祯元年得二十一度
一十分五十一秒为甲戊其馀弧甲丙六十八度四十
九分得正弦九三二四四为第一率黄道纬三十一度
卷五十八 第 12b 页 WYG0788-0936a.png
○二分三十秒为庚甲其馀弧甲乙五十八度五十七
分三十秒得正弦八五六七九为第二率其黄道经度
过秋分辛一十九度○二分三十秒为辛庚即甲乙丙
角之馀弧庚丁必七十度五十七分三十秒得正弦九
四五二八为第三率求得八六八五六为戊己弧之正
弦查得戊己弧六十度一十七分三十○秒以减象限
存二十九度四十二分三十○秒为大角星秋分后之
赤道经度
求赤道经度后法(第三/法)
分三十秒得正弦八五六七九为第二率其黄道经度
过秋分辛一十九度○二分三十秒为辛庚即甲乙丙
角之馀弧庚丁必七十度五十七分三十秒得正弦九
四五二八为第三率求得八六八五六为戊己弧之正
弦查得戊己弧六十度一十七分三十○秒以减象限
存二十九度四十二分三十○秒为大角星秋分后之
赤道经度
求赤道经度后法(第三/法)
卷五十八 第 13a 页 WYG0788-0936b.png
用简平仪与前求纬法同今所求者为辰卯弧而先得者
赤黄二纬度故三角形之底线与黄道平行星纬弧与
两道距弧在图之左即相加在图之右即相减
如图乙为勾陈大星其黄道纬六
十六度○二分其先得之赤道纬
甲癸八十七度一十九分辛壬为
黄赤距弧(二十三度三十/一分三十秒)以加赤
道纬度弧壬丙(八十七度/一十九分)得辛丙(一百一十度五/十分三十秒)总弧
其通馀弧丙寅之正弦(九三四/五七)为丙庚也又因星在图
赤黄二纬度故三角形之底线与黄道平行星纬弧与
两道距弧在图之左即相加在图之右即相减
如图乙为勾陈大星其黄道纬六
十六度○二分其先得之赤道纬
甲癸八十七度一十九分辛壬为
黄赤距弧(二十三度三十/一分三十秒)以加赤
道纬度弧壬丙(八十七度/一十九分)得辛丙(一百一十度五/十分三十秒)总弧
其通馀弧丙寅之正弦(九三四/五七)为丙庚也又因星在图
卷五十八 第 13b 页 WYG0788-0936c.png
之右应以星纬弧两道距弧相减得(六十三度四十/七分三十秒)为
寅子弧其正弦(八九七/二○)为子未或己庚以减丙庚正弦
馀(三七/三七)为丙己半之存(一八/六八)为丙戊今本星黄道纬弧
(六十六度/○二分)为辛午其弦(九一三/七八)为丁庚以减丙庚正弦
得丙丁(二○/七九)因以丙戊为第一率丙甲全数为第二丙
丁为第三得丙乙弦(一一一/二九六)去其首位(丙甲/全数)存(一一二/九六)
为甲乙弦所对辰卯弧(六度二十九/分一十秒)即本星之赤道经度
并求恒星赤道经纬度(第四/法)
依前法用立成表可并求经纬度且省算如图星在甲其
寅子弧其正弦(八九七/二○)为子未或己庚以减丙庚正弦
馀(三七/三七)为丙己半之存(一八/六八)为丙戊今本星黄道纬弧
(六十六度/○二分)为辛午其弦(九一三/七八)为丁庚以减丙庚正弦
得丙丁(二○/七九)因以丙戊为第一率丙甲全数为第二丙
丁为第三得丙乙弦(一一一/二九六)去其首位(丙甲/全数)存(一一二/九六)
为甲乙弦所对辰卯弧(六度二十九/分一十秒)即本星之赤道经度
并求恒星赤道经纬度(第四/法)
依前法用立成表可并求经纬度且省算如图星在甲其
卷五十八 第 14a 页 WYG0788-0936d.png
黄道纬甲丁经丁庚而求赤道纬甲乙经乙庚即用此
两曲线三角形取之其法于甲乙丙三
角形内因三表可得甲乙弧为赤纬及
丙乙弧以得乙庚赤经先用赤道升度
表查取相当之黄道经度如图戊庚为
赤道弧辛庚为黄道弧今反之以辛庚为赤道即原黄
道之丁庚升度今以当赤道之弧即可得相当之庚丙
上度也次以黄赤距度表用其经弧查其纬弧既得经
弧之度丙庚即知两道相距之纬度丙丁也更用过极
两曲线三角形取之其法于甲乙丙三
角形内因三表可得甲乙弧为赤纬及
丙乙弧以得乙庚赤经先用赤道升度
表查取相当之黄道经度如图戊庚为
赤道弧辛庚为黄道弧今反之以辛庚为赤道即原黄
道之丁庚升度今以当赤道之弧即可得相当之庚丙
上度也次以黄赤距度表用其经弧查其纬弧既得经
弧之度丙庚即知两道相距之纬度丙丁也更用过极
卷五十八 第 14b 页 WYG0788-0937a.png
圈截黄交角表因辛庚当赤道即星上过极之壬丙弧
截见当黄道之戊庚弧于丙则得甲丙乙交角次以黄
纬甲丁加两道距丁丙得甲丙为第一三角形之弧夫
甲乙丙既为直角又有后得之甲丙乙角即先推甲乙
弧为星之赤道纬后得乙丙以减先得
之丙庚存乙庚为星距分节之经弧
假如娄宿东星于崇祯元年距黄道北
(九度五/十七分)距春分节(三十二度二十/九分四十八秒)为见
当赤道上之黄道升度丁庚也而在大梁宫查升度表
截见当黄道之戊庚弧于丙则得甲丙乙交角次以黄
纬甲丁加两道距丁丙得甲丙为第一三角形之弧夫
甲乙丙既为直角又有后得之甲丙乙角即先推甲乙
弧为星之赤道纬后得乙丙以减先得
之丙庚存乙庚为星距分节之经弧
假如娄宿东星于崇祯元年距黄道北
(九度五/十七分)距春分节(三十二度二十/九分四十八秒)为见
当赤道上之黄道升度丁庚也而在大梁宫查升度表
卷五十八 第 15a 页 WYG0788-0937b.png
于大梁宫得其度分其相当者为见当黄道上之度(三/十)
(四度四/十八分)庚丙也又用两道距度表以庚丙弧四度四十
八分于大梁宫查其相当之距纬得(一十三度/一十○分)为黄赤
距度丙丁又以庚丙弧之度分于交角表查大梁宫之
四度四十八分得(七十度二十○/分二十四秒)为甲丙乙角今以甲
丁(九度五/十七分)加于丁丙(十三度/一十分)得(二十三度/○七分)为三角形之
弧甲丙其正弦(三九二/六○)为第二率甲丙乙角之正弦(九/四)
(一六/七)为第三率甲乙丙直角全数为第一率求得(三六/九九)
(九/)为四率即甲乙弧之正弦查得(二十一度四十/二分五十三秒)为本
(四度四/十八分)庚丙也又用两道距度表以庚丙弧四度四十
八分于大梁宫查其相当之距纬得(一十三度/一十○分)为黄赤
距度丙丁又以庚丙弧之度分于交角表查大梁宫之
四度四十八分得(七十度二十○/分二十四秒)为甲丙乙角今以甲
丁(九度五/十七分)加于丁丙(十三度/一十分)得(二十三度/○七分)为三角形之
弧甲丙其正弦(三九二/六○)为第二率甲丙乙角之正弦(九/四)
(一六/七)为第三率甲乙丙直角全数为第一率求得(三六/九九)
(九/)为四率即甲乙弧之正弦查得(二十一度四十/二分五十三秒)为本
卷五十八 第 15b 页 WYG0788-0937c.png
星距赤道之纬弧又以甲乙丙角全数为一率甲丙乙
馀角(一十九度三十/九分三十六秒)之弦(三三六/四四)为二率甲丙弧之切
线(四二六/八八)为三率而求乙丙底弧之切线得(一四三/六四)为
四率查得(八度一十分/二十六秒)以减庚丙弧(三十四度/四十八分)存(二十/六度)
(三十七分/三十四秒)为本星赤道之经弧乙庚
若经少纬多星越赤道极之轴线戊丁
而近黄道极法当先用升度表次用黄
赤距表又次用交角表以三率求乙丙
则甲丙乙角之馀弦与甲丙弧之切线相乘得数为乙
馀角(一十九度三十/九分三十六秒)之弦(三三六/四四)为二率甲丙弧之切
线(四二六/八八)为三率而求乙丙底弧之切线得(一四三/六四)为
四率查得(八度一十分/二十六秒)以减庚丙弧(三十四度/四十八分)存(二十/六度)
(三十七分/三十四秒)为本星赤道之经弧乙庚
若经少纬多星越赤道极之轴线戊丁
而近黄道极法当先用升度表次用黄
赤距表又次用交角表以三率求乙丙
则甲丙乙角之馀弦与甲丙弧之切线相乘得数为乙
卷五十八 第 16a 页 WYG0788-0937d.png
丙弧之切线内减先升度表所取之丙丁弧馀丁乙以
减三百六十度所馀环周之大丁乙即赤道经也再以
丙角甲丙正弦相乘得数即赤道纬甲乙
若黄纬过九十度之外诸法同前但去九十度而用零
数法以零数之馀弧取其正弦乘丙角之正弦得甲乙
纬又以零馀弧之切线乘两角之馀弦得丙乙之馀切
线又以所去九十度加丙乙内减升度丙丁所存以减
全周所存通弧为本星之赤道经度
假如紫微垣新增少弼外南星其黄经五十○度○九
减三百六十度所馀环周之大丁乙即赤道经也再以
丙角甲丙正弦相乘得数即赤道纬甲乙
若黄纬过九十度之外诸法同前但去九十度而用零
数法以零数之馀弧取其正弦乘丙角之正弦得甲乙
纬又以零馀弧之切线乘两角之馀弦得丙乙之馀切
线又以所去九十度加丙乙内减升度丙丁所存以减
全周所存通弧为本星之赤道经度
假如紫微垣新增少弼外南星其黄经五十○度○九
卷五十八 第 16b 页 WYG0788-0938a.png
分黄纬八十○度三十八分查升度表
得五十二度三十五分为丙丁查距度
表得一十八度二十九分为丙己查交
角表得七十五度一十二分为丙角今
以距度丙己加黄纬甲己得甲丙九十九度○七分为
过象限则去九十度独用其零数九度○七分以其馀
弧八十○度五十三分查八线表得九八七三七为正
弦以乘丙角之正弦九六六八二得九五四五○一为
赤纬甲乙之正弦查得七十二度三十九分又查零馀
得五十二度三十五分为丙丁查距度
表得一十八度二十九分为丙己查交
角表得七十五度一十二分为丙角今
以距度丙己加黄纬甲己得甲丙九十九度○七分为
过象限则去九十度独用其零数九度○七分以其馀
弧八十○度五十三分查八线表得九八七三七为正
弦以乘丙角之正弦九六六八二得九五四五○一为
赤纬甲乙之正弦查得七十二度三十九分又查零馀
卷五十八 第 17a 页 WYG0788-0938b.png
弧八十○度五十三分其切线六二三一六○以乘丙
角之馀弦二五五四五得一五九一○六为丙乙之馀
切线查得三十二度○九分以加前所去九十度得一
百二十二度○九分内减升度丙丁五十二度三十五
分存六十九度三十四分以减全周三
百六十存二百九十○度二十六分为
本星之赤道经度
若星在黄赤道之间法以黄纬减黄赤
距度其馀同前用相乘之数减丙丁所得数为赤经数
角之馀弦二五五四五得一五九一○六为丙乙之馀
切线查得三十二度○九分以加前所去九十度得一
百二十二度○九分内减升度丙丁五十二度三十五
分存六十九度三十四分以减全周三
百六十存二百九十○度二十六分为
本星之赤道经度
若星在黄赤道之间法以黄纬减黄赤
距度其馀同前用相乘之数减丙丁所得数为赤经数
卷五十八 第 17b 页 WYG0788-0938c.png
若星在两道南丙丁为赤经法当以乘出之乙丙数加
乙丁为赤道经度是黄经短赤经长也
前所求在降娄大梁实沈三宫则可若
在鹑首鹑火鹑尾其法异是何也此星
方位出象限之外经度已转过至节故
前减者此宜加前加者此宜减又前黄
纬过九十度即越北极轴线故减于三百六十度内方
得所求今从春分转至秋分虽过九十度而无轴线可
越(不得至黄/南极故也)故不必减于全周自秋分以往对待六宫
乙丁为赤道经度是黄经短赤经长也
前所求在降娄大梁实沈三宫则可若
在鹑首鹑火鹑尾其法异是何也此星
方位出象限之外经度已转过至节故
前减者此宜加前加者此宜减又前黄
纬过九十度即越北极轴线故减于三百六十度内方
得所求今从春分转至秋分虽过九十度而无轴线可
越(不得至黄/南极故也)故不必减于全周自秋分以往对待六宫
卷五十八 第 18a 页 WYG0788-0938d.png
如寿星至娵訾俱同前法但星在南左用北右法星在
南右用北左法此为异耳
以度数图星象第二 三章
平浑仪义
古之作者造浑天仪以准天体以拟天行其来尚矣后世
增修递进乃有平面作图为平浑仪者形体不甚合而
理数甚合为其地平圈地平距等圈及过天顶横截之
弧与天夫黄赤二道黄赤距等圈及过两极横截之弧
皆确应天象故以此言天特为著明能毕显诸星之经
南右用北左法此为异耳
以度数图星象第二 三章
平浑仪义
古之作者造浑天仪以准天体以拟天行其来尚矣后世
增修递进乃有平面作图为平浑仪者形体不甚合而
理数甚合为其地平圈地平距等圈及过天顶横截之
弧与天夫黄赤二道黄赤距等圈及过两极横截之弧
皆确应天象故以此言天特为著明能毕显诸星之经
卷五十八 第 18b 页 WYG0788-0939a.png
纬度数也历家称为至公至便超绝众器今详其应用
多端不后于浑仪其要约简易则胜浑仪且浑仪所用
大环欲其纤毫不爽势不可得未若平面之直线当一
环圆界当一环直者必直圆者必圆无可疑也然论其
本原即又从浑仪出何者凡于平面图物体若依体之
一面绘之定不合于全体必依视学以物影图物体或
圆或方或长短各用其远近明暗斜直之比例则像在
平面俨然物之元体矣但光体变迁出光之处无数则
所作影亦无数而受影之半面有正有偏则影之变态
多端不后于浑仪其要约简易则胜浑仪且浑仪所用
大环欲其纤毫不爽势不可得未若平面之直线当一
环圆界当一环直者必直圆者必圆无可疑也然论其
本原即又从浑仪出何者凡于平面图物体若依体之
一面绘之定不合于全体必依视学以物影图物体或
圆或方或长短各用其远近明暗斜直之比例则像在
平面俨然物之元体矣但光体变迁出光之处无数则
所作影亦无数而受影之半面有正有偏则影之变态
卷五十八 第 19a 页 WYG0788-0939b.png
又无数故视学家分为二品一为有法物像一为无法
物像(以可用为有/法不则无法)今论浑仪之影能生平仪仪本于此
必求平面之上能为实用可显诸曜之度数以资推算
者则为有法而于诸无法像中择其有法者特有三一
设光于最远处照浑仪正对春分或秋分则极至交圈
为平面之圈界以面受影即显赤道及其距等圈皆如
直线而各过极经圈皆为曲线之弧此有法之第一仪
也次设光切南极则赤道为平面之圈界诸赤道距等
皆作平面上圆形而极至交圈又如直线此为有法之
物像(以可用为有/法不则无法)今论浑仪之影能生平仪仪本于此
必求平面之上能为实用可显诸曜之度数以资推算
者则为有法而于诸无法像中择其有法者特有三一
设光于最远处照浑仪正对春分或秋分则极至交圈
为平面之圈界以面受影即显赤道及其距等圈皆如
直线而各过极经圈皆为曲线之弧此有法之第一仪
也次设光切南极则赤道为平面之圈界诸赤道距等
皆作平面上圆形而极至交圈又如直线此为有法之
卷五十八 第 19b 页 WYG0788-0939c.png
第二仪也又次设光切春分或秋分在极分圈与赤道
之交则亦以极至交圈为平面之圆界以面受影即赤
道与极分交圈为直线而其馀皆为曲线之弧此有法
之第三仪也今绘星图惟用第二仪次则第三以其正
对恒星之度其第一仪不用也为是平浑所须并论之
总星图义
设浑仪以北极抵立平面其轴线为平面之垂线有光或
目切南极正照之仪上设点其影或像必径射于平面
即北极居中设点之影去北极渐远者其在平面之两
之交则亦以极至交圈为平面之圆界以面受影即赤
道与极分交圈为直线而其馀皆为曲线之弧此有法
之第三仪也今绘星图惟用第二仪次则第三以其正
对恒星之度其第一仪不用也为是平浑所须并论之
总星图义
设浑仪以北极抵立平面其轴线为平面之垂线有光或
目切南极正照之仪上设点其影或像必径射于平面
即北极居中设点之影去北极渐远者其在平面之两
卷五十八 第 20a 页 WYG0788-0939d.png
距亦渐远乃至南极则为无穷影终不及
于平面矣又平面之上北极所居点为过
两极轴线之影为浑仪众圈之心平面上
诸赤道距等圈离此愈远即其影愈宽大
至近南极者则平面无可容之地也假有
浑仪为甲丙乙丁甲为南极乙为北极以
乙极抵丑乙子平面有光或目在甲极先
照近北极之圈辰己即其影自己迄辰为
本圈之全径因以乙为心己辰为界即平
于平面矣又平面之上北极所居点为过
两极轴线之影为浑仪众圈之心平面上
诸赤道距等圈离此愈远即其影愈宽大
至近南极者则平面无可容之地也假有
浑仪为甲丙乙丁甲为南极乙为北极以
乙极抵丑乙子平面有光或目在甲极先
照近北极之圈辰己即其影自己迄辰为
本圈之全径因以乙为心己辰为界即平
卷五十八 第 20b 页 WYG0788-0940a.png
面作圈准浑仪之实环也又照夏至圈癸壬之圆界其
影至卯寅即以卯寅为径次照赤道圈丙丁之圆界影
至己戊以己戊为径各如前作圈各得准其本环次有
冬至圈辛庚虽近甲南极小于赤道之丙丁圈而影在
平面为丑子反大于赤道影己戊盖乙甲丑角大于乙
甲己角故也若至午未南极圈其影在平面更远而终
竟可至惟甲南极为左右直影与子丑平行终不至于
平面也今作星图不用两至两极圈独用赤道之左右
度分度分近乙北极即平面上影相距亦愈近远亦愈
影至卯寅即以卯寅为径次照赤道圈丙丁之圆界影
至己戊以己戊为径各如前作圈各得准其本环次有
冬至圈辛庚虽近甲南极小于赤道之丙丁圈而影在
平面为丑子反大于赤道影己戊盖乙甲丑角大于乙
甲己角故也若至午未南极圈其影在平面更远而终
竟可至惟甲南极为左右直影与子丑平行终不至于
平面也今作星图不用两至两极圈独用赤道之左右
度分度分近乙北极即平面上影相距亦愈近远亦愈
卷五十八 第 21a 页 WYG0788-0940b.png
远经度既尔纬度亦然盖经度从心向外出线
其左右各侣线愈远心相距亦愈广纬度从心
向外作圈其内外各侣圈愈远心相距亦愈宽
也问经度远心即愈广易见矣何以知星之纬
度在平仪之上愈远心相距愈宽乎曰以几何
徵之设有甲乙丙丁圈以全径甲丙抵戊己平
面为垂线若平分圈界如一十二从甲出直线
各过所分圈界至戊己庚辛平面上各点得戊
庚宽于庚辛面庚辛又宽于辛壬馀线尽然盖
其左右各侣线愈远心相距亦愈广纬度从心
向外作圈其内外各侣圈愈远心相距亦愈宽
也问经度远心即愈广易见矣何以知星之纬
度在平仪之上愈远心相距愈宽乎曰以几何
徵之设有甲乙丙丁圈以全径甲丙抵戊己平
面为垂线若平分圈界如一十二从甲出直线
各过所分圈界至戊己庚辛平面上各点得戊
庚宽于庚辛面庚辛又宽于辛壬馀线尽然盖
卷五十八 第 21b 页 WYG0788-0940c.png
从甲出各侣线至平面以各㡳线连之其各腰与各底为
比例则甲庚与庚辛若甲壬与壬辛也今甲庚大于甲壬
则庚辛必大于辛壬(见几何第六/卷第三题)试以丙为心作壬辛庚
三侣圈其在仪各所分圈界则为距等而壬辛之相距与
辛庚之相距广狭大异矣依此作图则去心远者各所限
经纬度渐展渐大与近心者不等而经纬度之比例恒
等即所绘星之体势与天象恒等不然者经度渐展纬
度平分依经纬即失体势依体势即失经纬乖违甚也
斜圈图圆义
比例则甲庚与庚辛若甲壬与壬辛也今甲庚大于甲壬
则庚辛必大于辛壬(见几何第六/卷第三题)试以丙为心作壬辛庚
三侣圈其在仪各所分圈界则为距等而壬辛之相距与
辛庚之相距广狭大异矣依此作图则去心远者各所限
经纬度渐展渐大与近心者不等而经纬度之比例恒
等即所绘星之体势与天象恒等不然者经度渐展纬
度平分依经纬即失体势依体势即失经纬乖违甚也
斜圈图圆义
卷五十八 第 22a 页 WYG0788-0940d.png
浑仪诸圈有正有斜正者如赤道圈赤道距等圈及诸过
极经圈也斜者如黄道圈地平圈及其各距等圈也以
视法作为平面图设照本(或光或/人目)在南极则正受照之
圈影至平面必成圈形或直线如前说矣若斜受照之
圈其影在平面当作何形像乎此当用角体之理明之
按量体法(测量全/义六卷)中论角体有正角有斜角两者皆以
平圆面为底皆以从顶至底心之直线为轴线其为正
与斜则以垂线分之若自角下垂线至底与轴线为一
如第一图甲乙垂线即甲丙丁戊角形之轴线则甲丙
极经圈也斜者如黄道圈地平圈及其各距等圈也以
视法作为平面图设照本(或光或/人目)在南极则正受照之
圈影至平面必成圈形或直线如前说矣若斜受照之
圈其影在平面当作何形像乎此当用角体之理明之
按量体法(测量全/义六卷)中论角体有正角有斜角两者皆以
平圆面为底皆以从顶至底心之直线为轴线其为正
与斜则以垂线分之若自角下垂线至底与轴线为一
如第一图甲乙垂线即甲丙丁戊角形之轴线则甲丙
卷五十八 第 22b 页 WYG0788-0941a.png
丁戊为正角体若两线相离如第二
图甲己为轴线甲乙为垂线则甲丙
戊庚丁为斜角体也更以斜角体上
下反截之为甲辛壬小角体(既斜截/为上下)
(两体更若从轴线自上而下纵截之/为两平分其截面三角形大小比例)
(相似则名反截之角体/若不合比例则为无法)依斜角体之本理则小体之底
与大体之底相似不得不成圆形今欲推黄道等斜圈
不能正受照本之光则于平仪面所显何像法依第二
斜角图以甲当南极照本之点壬辛为浑仪上斜圈丙
图甲己为轴线甲乙为垂线则甲丙
戊庚丁为斜角体也更以斜角体上
下反截之为甲辛壬小角体(既斜截/为上下)
(两体更若从轴线自上而下纵截之/为两平分其截面三角形大小比例)
(相似则名反截之角体/若不合比例则为无法)依斜角体之本理则小体之底
与大体之底相似不得不成圆形今欲推黄道等斜圈
不能正受照本之光则于平仪面所显何像法依第二
斜角图以甲当南极照本之点壬辛为浑仪上斜圈丙
卷五十八 第 23a 页 WYG0788-0941b.png
戊庚为平面上斜圈之影次用三图徵
为圆影焉
假如甲乙丙为极至交圈甲当南极为
照本之点斜受光之圈为乙丁从甲照
之过乙丁边直射至己戊平面为甲己
甲戊两线即得甲己戊及甲乙丁皆直
线三角形此为浑仪平面形影之体势
以角体法论之己戊为乙丁圆圈之影
即甲己戊为全角体而甲乙丁其反截之小角体矣又
为圆影焉
假如甲乙丙为极至交圈甲当南极为
照本之点斜受光之圈为乙丁从甲照
之过乙丁边直射至己戊平面为甲己
甲戊两线即得甲己戊及甲乙丁皆直
线三角形此为浑仪平面形影之体势
以角体法论之己戊为乙丁圆圈之影
即甲己戊为全角体而甲乙丁其反截之小角体矣又
卷五十八 第 23b 页 WYG0788-0941c.png
甲丙垂线非甲庚枢线即甲己戊为斜角体而己戊其
底自与甲乙丁小角体其底乙丁各相似也
问反截之角体与平面所得三角形何云
两相似乎凡相似两三角形必三角各等
三边之比例各等此有诸乎曰有之甲为
共角从乙作直线至辛与己戊为平行即
甲丙之垂线而甲乙辛角与甲己戊角俱
在平行线上必等又甲乙辛甲丁乙俱在
界乘圈之角而所乘之甲乙甲辛两弧等
底自与甲乙丁小角体其底乙丁各相似也
问反截之角体与平面所得三角形何云
两相似乎凡相似两三角形必三角各等
三边之比例各等此有诸乎曰有之甲为
共角从乙作直线至辛与己戊为平行即
甲丙之垂线而甲乙辛角与甲己戊角俱
在平行线上必等又甲乙辛甲丁乙俱在
界乘圈之角而所乘之甲乙甲辛两弧等
卷五十八 第 24a 页 WYG0788-0941d.png
即两角必等而甲丁乙与甲己戊两角亦等其馀角甲
乙丁及甲戊己亦等则乙丁小角体之底与其所照平
面上之己戊必相似也凡斜圈之弧近于照本其影必
长距远则短如从南极照黄道斜圈其半弧乙在赤道
南近甲即甲己必长于甲戊然分较之虽南影长于北
影合较之则平面上圆影不失黄道之圆影矣
问以视法图黄道既为圆形从何知其心乎曰从照本
之点出直线为斜圈径之垂线引至平面则黄道之心
也盖本图大小三角形既相似而甲丙与甲庚两线又
乙丁及甲戊己亦等则乙丁小角体之底与其所照平
面上之己戊必相似也凡斜圈之弧近于照本其影必
长距远则短如从南极照黄道斜圈其半弧乙在赤道
南近甲即甲己必长于甲戊然分较之虽南影长于北
影合较之则平面上圆影不失黄道之圆影矣
问以视法图黄道既为圆形从何知其心乎曰从照本
之点出直线为斜圈径之垂线引至平面则黄道之心
也盖本图大小三角形既相似而甲丙与甲庚两线又
卷五十八 第 24b 页 WYG0788-0942a.png
相离即各分为两三角形各相似其甲丙
戊与甲丙己一偶也甲辛乙与甲辛丁一
偶也是以甲己庚角与己甲庚角等而甲
庚线与庚己线亦等又甲戊庚角与戊甲
庚角等何者因前图得己角与丁角等此
图得丁角与乙甲辛角等即己角与乙甲辛角亦等因
得乙戊两角等又得乙角与庚甲戊角等即戊角与庚
甲戊角亦等而戊庚与甲庚两线亦等因得戊庚与庚
己两线等而庚为己戊径之心
戊与甲丙己一偶也甲辛乙与甲辛丁一
偶也是以甲己庚角与己甲庚角等而甲
庚线与庚己线亦等又甲戊庚角与戊甲
庚角等何者因前图得己角与丁角等此
图得丁角与乙甲辛角等即己角与乙甲辛角亦等因
得乙戊两角等又得乙角与庚甲戊角等即戊角与庚
甲戊角亦等而戊庚与甲庚两线亦等因得戊庚与庚
己两线等而庚为己戊径之心
卷五十八 第 25a 页 WYG0788-0942b.png
绘总星图第三
古法绘星图以恒见圈为紫微垣以恒隐圈界为总图之
界过此南偏之星不复有图矣西历因恒见圈南北随
地不同又渐次不同故以两极为心以赤道为界平分
为南北二图以全括浑天可见之星此两法所繇异也
赤道平分南北二总星图
以规器作赤道圈即本图之外界也纵横作十字二径平
分为四象限限各九十又三分之分各三十又五分之
分各六又六分之分各一此为全周三百六十度矣次
古法绘星图以恒见圈为紫微垣以恒隐圈界为总图之
界过此南偏之星不复有图矣西历因恒见圈南北随
地不同又渐次不同故以两极为心以赤道为界平分
为南北二图以全括浑天可见之星此两法所繇异也
赤道平分南北二总星图
以规器作赤道圈即本图之外界也纵横作十字二径平
分为四象限限各九十又三分之分各三十又五分之
分各六又六分之分各一此为全周三百六十度矣次
卷五十八 第 25b 页 WYG0788-0942c.png
从心至界上依度数引直线为各经度其作纬度有二
法一用几何则依界上经度于横径之左定尺于横径
之右上下游移之每得一界限度(界限度者或一度二/度为一限或五度十)
(度为一限/以至九十)即于直径上作识则直径上下所得度与界
限度各相应而疏密不等经纬相
称矣用数则依切线表求界限度
之相当数以规器取之(用比例规/甚便无规)
(先作半径百平/分之用以取数)若表中求一十度
即径上下得二十度表中求二十
法一用几何则依界上经度于横径之左定尺于横径
之右上下游移之每得一界限度(界限度者或一度二/度为一限或五度十)
(度为一限/以至九十)即于直径上作识则直径上下所得度与界
限度各相应而疏密不等经纬相
称矣用数则依切线表求界限度
之相当数以规器取之(用比例规/甚便无规)
(先作半径百平/分之用以取数)若表中求一十度
即径上下得二十度表中求二十
卷五十八 第 26a 页 WYG0788-0942d.png
径上下得四十所得比所求恒多一倍也
假如欲依界限度以分径如第一图甲乙丙丁为赤道
所分径为甲丙于乙上定尺从右径末丁
向上移尺至一十二十等限于甲丙径上
作戊己等一十二十诸识各识愈离心其
侣距愈远矣若以数分之依第二图如求
四十度癸庚则表中查二十度之切线相
当数为三十六用规器向庚辛直线取庚
子三十六移至甲乙径上自中心乙至己
假如欲依界限度以分径如第一图甲乙丙丁为赤道
所分径为甲丙于乙上定尺从右径末丁
向上移尺至一十二十等限于甲丙径上
作戊己等一十二十诸识各识愈离心其
侣距愈远矣若以数分之依第二图如求
四十度癸庚则表中查二十度之切线相
当数为三十六用规器向庚辛直线取庚
子三十六移至甲乙径上自中心乙至己
卷五十八 第 26b 页 WYG0788-0943a.png
为三十六即得四十度矣盖以丁为心作乙丙象弧其
半弧乙壬之切线为平面之半径甲乙即乙己为二十
度弧乙戊之切线若引丁戊割线至庚则癸庚得四十
度与前法合也
见界总星图
见界总星图者以北极为心以恒隐圈为界此巫咸甘石
以来相传旧法也然两极出入地平随地各异而旧图
恒见恒隐各三十六度三十六者嵩高之北极出地度
耳自是而南江淮间可见之星本图无有也更南闽粤
半弧乙壬之切线为平面之半径甲乙即乙己为二十
度弧乙戊之切线若引丁戊割线至庚则癸庚得四十
度与前法合也
见界总星图
见界总星图者以北极为心以恒隐圈为界此巫咸甘石
以来相传旧法也然两极出入地平随地各异而旧图
恒见恒隐各三十六度三十六者嵩高之北极出地度
耳自是而南江淮间可见之星本图无有也更南闽粤
卷五十八 第 27a 页 WYG0788-0943b.png
黔滇可见之星本图更无有也则此为嵩高之见界总
图而非各省直之见界总图也又赤道为天之大圈其
左右距等侣圈以渐加小至两极各一点耳于平面作
图而平分纬度自极至于赤道纬度恒平分而经度渐
广广袤不合即与天象不合向所谓得之经纬失之形
势得之形势失之经纬者也况过赤道以南其距等纬
圈宜小而愈大其经度宜翕而愈张若复平分纬度即
不称愈甚其相失亦愈甚矣今依此作图宜用滇南北
极出地二十度为恒隐圈之半径以其圈为隐见之界
图而非各省直之见界总图也又赤道为天之大圈其
左右距等侣圈以渐加小至两极各一点耳于平面作
图而平分纬度自极至于赤道纬度恒平分而经度渐
广广袤不合即与天象不合向所谓得之经纬失之形
势得之形势失之经纬者也况过赤道以南其距等纬
圈宜小而愈大其经度宜翕而愈张若复平分纬度即
不称愈甚其相失亦愈甚矣今依此作图宜用滇南北
极出地二十度为恒隐圈之半径以其圈为隐见之界
卷五十八 第 27b 页 WYG0788-0943c.png
则各省直所得见之星无不备载可名为总星图矣又
依前法为不等纬距度向外渐宽则经纬度广袤相称
而星形度数两不相失矣但前以赤道为界设照本在
南极所求者止九十纬度则所用切线半之止四十五
度至赤道止矣用为平图之半径经纬度犹未甚广足
可相配若此图则否其半径过赤道而外尚七十度并
得一百六十度半之为八十度从南极点出直线必割
圆八十度乃合于百六十度之切线也此其长比赤道
内之半径不啻五倍经纬皆愈出愈宽以比近北极之
依前法为不等纬距度向外渐宽则经纬度广袤相称
而星形度数两不相失矣但前以赤道为界设照本在
南极所求者止九十纬度则所用切线半之止四十五
度至赤道止矣用为平图之半径经纬度犹未甚广足
可相配若此图则否其半径过赤道而外尚七十度并
得一百六十度半之为八十度从南极点出直线必割
圆八十度乃合于百六十度之切线也此其长比赤道
内之半径不啻五倍经纬皆愈出愈宽以比近北极之
卷五十八 第 28a 页 WYG0788-0943d.png
度分大小殊绝矣如图甲为平图之心乙为南极甲丙
为半径亦即为
四十五度甲戊
弧之切线若从
乙出直线割八十度之弧甲丁然后与甲丙引长百六
十度之线遇于己其长于甲丙几及六倍也如是而依
本法作图若图幅少狭即北度难分若北度加宽即图
广难用矣今改立一法设照本稍出南极之外去极二
十度起一直线以代乙己其与甲丙之引线不交于己
为半径亦即为
四十五度甲戊
弧之切线若从
乙出直线割八十度之弧甲丁然后与甲丙引长百六
十度之线遇于己其长于甲丙几及六倍也如是而依
本法作图若图幅少狭即北度难分若北度加宽即图
广难用矣今改立一法设照本稍出南极之外去极二
十度起一直线以代乙己其与甲丙之引线不交于己
卷五十八 第 28b 页 WYG0788-0944a.png
而稍近丙以敛所求之度定平图之半径则广狭大小
皆适中矣但照本所居宜有定处去极远则切线太促
不能分七十度之限太近则半径过长略同前说也今
法如上图甲为平图之心欲其外界出丙己壬赤道之
外远至七十度先
求照本随所照光
图之作甲丙直线
去赤道径甲癸七
十度正次作乙丙
皆适中矣但照本所居宜有定处去极远则切线太促
不能分七十度之限太近则半径过长略同前说也今
法如上图甲为平图之心欲其外界出丙己壬赤道之
外远至七十度先
求照本随所照光
图之作甲丙直线
去赤道径甲癸七
十度正次作乙丙
卷五十八 第 29a 页 WYG0788-0944b.png
垂线为二十度之正弦次作丙丁线为二十度之切线
令丁点在南极之外为照本则甲丙与乙丙若丙丁与
乙丁何者甲乙丙乙丙丁两三角形相似故也次引丁
丙切线与甲癸之引长线遇于辛则辛点定百六十度
之限为平图之半径矣次以纬度分甲辛线恒令丁戊
与戊己若丁甲与甲庚则赤道内庚分向北之纬度赤
道外庚分向南之纬度也欲得各丁戊线以加减取之
向南距度之正弦以减甲丁割线得小丁戊因得大甲
庚向北距度之正弦以加甲丁割线得大丁戊因得小
令丁点在南极之外为照本则甲丙与乙丙若丙丁与
乙丁何者甲乙丙乙丙丁两三角形相似故也次引丁
丙切线与甲癸之引长线遇于辛则辛点定百六十度
之限为平图之半径矣次以纬度分甲辛线恒令丁戊
与戊己若丁甲与甲庚则赤道内庚分向北之纬度赤
道外庚分向南之纬度也欲得各丁戊线以加减取之
向南距度之正弦以减甲丁割线得小丁戊因得大甲
庚向北距度之正弦以加甲丁割线得大丁戊因得小
卷五十八 第 29b 页 WYG0788-0944c.png
甲庚也盖正弦虽在癸己左右因甲戊其平行线即与
正弦等故(左边为北/右边为南)
问赤道纬度其内
外广狭既尔不齐
则欲作黄道圈用
何法乎曰此因照
本不切南极以照
黄道斜圈之边不能为直角即不能为轴边之心而有
二心故其影不能为正圆而微成撱圆与前南北平分
正弦等故(左边为北/右边为南)
问赤道纬度其内
外广狭既尔不齐
则欲作黄道圈用
何法乎曰此因照
本不切南极以照
黄道斜圈之边不能为直角即不能为轴边之心而有
二心故其影不能为正圆而微成撱圆与前南北平分
卷五十八 第 30a 页 WYG0788-0944d.png
总图稍异法也当于甲辛径上从赤道向内数黄赤距
二十三度三十一分三十○秒若所得为子午即作午
壬直线平分之于未从未出垂线向甲辛径上得黄道
向北半圈之心为下庚而其边依纬度之狭则小次于
赤道外自癸至辛数得二道距度如前求得黄道向南
半圈之心为上庚其边因纬度之宽则大也
极至交圈平分左右二总星图
前分有法物象三仪其第一照本在最远者星图所不用
其用者第二第三也第二法照本在南极以赤道圈为
二十三度三十一分三十○秒若所得为子午即作午
壬直线平分之于未从未出垂线向甲辛径上得黄道
向北半圈之心为下庚而其边依纬度之狭则小次于
赤道外自癸至辛数得二道距度如前求得黄道向南
半圈之心为上庚其边因纬度之宽则大也
极至交圈平分左右二总星图
前分有法物象三仪其第一照本在最远者星图所不用
其用者第二第三也第二法照本在南极以赤道圈为
卷五十八 第 30b 页 WYG0788-0945a.png
平面界则前说赤道平分二图是己第三法照本在二
分以极至交圈为平面界今解之设照本切春分即用
所照平面之心以准秋分以极至交圈为界赤道圈极
分交圈则为直线诸赤道距等圈诸过极经圈则为曲
线之弧以此定经纬度及半天恒
星之方位也又设照本切秋分则
以春分为心其馀圈影皆同上可
定馀半天恒星之方位矣图法先
作极至交圈为图界假设甲乙丙
分以极至交圈为平面界今解之设照本切春分即用
所照平面之心以准秋分以极至交圈为界赤道圈极
分交圈则为直线诸赤道距等圈诸过极经圈则为曲
线之弧以此定经纬度及半天恒
星之方位也又设照本切秋分则
以春分为心其馀圈影皆同上可
定馀半天恒星之方位矣图法先
作极至交圈为图界假设甲乙丙
卷五十八 第 31a 页 WYG0788-0945b.png
丁圈为赤道(本极至交圈假为/赤道借用第一图)平分三百六十度借丙
点为赤道与极分圈之交从丙向己庚等边界引直线
过乙丁径作辛壬等识即各过极圈之经度限也次即
用甲乙丙丁圈为极至交圈(即第/一图)则甲辛丙甲壬丙等
过极经圈之弧可定恒星之赤道
经度矣次欲作赤道距等圈先假
设甲乙丙丁为极分交圈(本极至/交圈假)
(为极分借/用第二图)借乙点为赤道与极分
圈之交从乙向己庚等边界引直
点为赤道与极分圈之交从丙向己庚等边界引直线
过乙丁径作辛壬等识即各过极圈之经度限也次即
用甲乙丙丁圈为极至交圈(即第/一图)则甲辛丙甲壬丙等
过极经圈之弧可定恒星之赤道
经度矣次欲作赤道距等圈先假
设甲乙丙丁为极分交圈(本极至/交圈假)
(为极分借/用第二图)借乙点为赤道与极分
圈之交从乙向己庚等边界引直
卷五十八 第 31b 页 WYG0788-0945c.png
线过甲丙径上作辛壬等识即各赤道距等圈之纬度
限也次即用甲乙丙丁为极至交圈(即第/二图)则己辛庚壬
等皆赤道距等之弧而丁戊乙为赤道可定恒星之赤
道纬度也若欲以黄道为心作图则以乙丁线当黄道
甲丙为黄道之两极而乙丁上下距等之弧皆可定恒
星之黄道纬度平面界圈亦为过黄道极之经度圈如
前所作赤道平分二图皆改赤道极为黄道极赤道面
为黄道面皆可定恒星之黄道经纬度也
恒星有等无数第四 三章
限也次即用甲乙丙丁为极至交圈(即第/二图)则己辛庚壬
等皆赤道距等之弧而丁戊乙为赤道可定恒星之赤
道纬度也若欲以黄道为心作图则以乙丁线当黄道
甲丙为黄道之两极而乙丁上下距等之弧皆可定恒
星之黄道纬度平面界圈亦为过黄道极之经度圈如
前所作赤道平分二图皆改赤道极为黄道极赤道面
为黄道面皆可定恒星之黄道经纬度也
恒星有等无数第四 三章
卷五十八 第 32a 页 WYG0788-0945d.png
恒星以芒色分气势以大小分等第所载者有数不能载
者无数可尽也今略论其体等及其大数别定黄赤二
道之经纬度作图作表如后卷
恒星分六等
古多禄某推太阳太阴本体之容积先测其视径及月食
时之地影及地球之径容展转相较乃能得之(详见三/大论)
后巴德倪借用其法以考五星及恒星离地之远又测
诸大星之视径如图甲辛为太阳离地之远其视径甲
乙为太阳居最高及最高冲折中之半径也今设丙为
者无数可尽也今略论其体等及其大数别定黄赤二
道之经纬度作图作表如后卷
恒星分六等
古多禄某推太阳太阴本体之容积先测其视径及月食
时之地影及地球之径容展转相较乃能得之(详见三/大论)
后巴德倪借用其法以考五星及恒星离地之远又测
诸大星之视径如图甲辛为太阳离地之远其视径甲
乙为太阳居最高及最高冲折中之半径也今设丙为
卷五十八 第 32b 页 WYG0788-0946a.png
镇星其离地为辛丙即太阳之半径至此见如丙戊而
镇星居此所见大仅得
太阳视半径一十八分
之一为丙丁用三率法
辛丙与丙戊若辛甲与甲乙次以地径推得丙戊总线
数即可得丙丁分线数古法推七政及恒星之体大略
如此盖因其视径及距地之远可得浑体之容积也但
恒星已知离地最远而无视差可考止依其视径以较
五星即其体之大小十得七八矣第谷则以镇星较之
镇星居此所见大仅得
太阳视半径一十八分
之一为丙丁用三率法
辛丙与丙戊若辛甲与甲乙次以地径推得丙戊总线
数即可得丙丁分线数古法推七政及恒星之体大略
如此盖因其视径及距地之远可得浑体之容积也但
恒星已知离地最远而无视差可考止依其视径以较
五星即其体之大小十得七八矣第谷则以镇星较之
卷五十八 第 33a 页 WYG0788-0946b.png
因测镇星得其视径一分五十秒亦微有视差为一十
五秒弱推其离地以地半径为度得一万○五百五十
因得其全径大于地之全径二倍又一十一分之九是
镇星之浑体容地之浑体二十有二矣此测为镇星居
最高最高冲折中之数也若在最高测其距地为地半
径一万二千九百(后论五星/更详此理)而恒星更远居其上设加
一千即约为一万四千因以所测之视径分其等差○
先测明星如心宿中星大角参宿右肩等其视径二分
即得大地四径有奇何也因设星离地一万四千依圈
五秒弱推其离地以地半径为度得一万○五百五十
因得其全径大于地之全径二倍又一十一分之九是
镇星之浑体容地之浑体二十有二矣此测为镇星居
最高最高冲折中之数也若在最高测其距地为地半
径一万二千九百(后论五星/更详此理)而恒星更远居其上设加
一千即约为一万四千因以所测之视径分其等差○
先测明星如心宿中星大角参宿右肩等其视径二分
即得大地四径有奇何也因设星离地一万四千依圈
卷五十八 第 33b 页 WYG0788-0946c.png
界与圈径之比例(径七围/二十二)即星所居之圈界得八万八
千三百六十分之每度得二百四十四○九分之四又
六十分之每分得四视径二分得八有奇是恒星之全
径二分当浑地之八半径也即四全径也又以立圆法
推之即此星浑体之容大于浑地之容六十有八倍此
为第一等星也此一等内尚有狼星织女等又见大一
十五秒其体更加二十馀倍若见小一十五秒如角宿
距星等即反之其体减二十馀倍
次测北斗上相北河等其视径一分三十秒设其距地
千三百六十分之每度得二百四十四○九分之四又
六十分之每分得四视径二分得八有奇是恒星之全
径二分当浑地之八半径也即四全径也又以立圆法
推之即此星浑体之容大于浑地之容六十有八倍此
为第一等星也此一等内尚有狼星织女等又见大一
十五秒其体更加二十馀倍若见小一十五秒如角宿
距星等即反之其体减二十馀倍
次测北斗上相北河等其视径一分三十秒设其距地
卷五十八 第 34a 页 WYG0788-0946d.png
与前等推其实径大于地径三倍有奇而其浑体大于
地之浑体二十八倍有奇此为第二等
又次测娄箕尾三宿等星其视径一分○五秒依前距
地之远其实径大于地径二倍又五分之一其体大于
地体近一十一倍为第三等
又次测参旗柳宿玉井等星其视径四十五秒其实径
与地径若三与二其体大于地体四倍有半为第四等
又次测内平东咸从官等小星得视径三十秒其实径
与地径若五十与四十九其体比于地体得一又一十
地之浑体二十八倍有奇此为第二等
又次测娄箕尾三宿等星其视径一分○五秒依前距
地之远其实径大于地径二倍又五分之一其体大于
地体近一十一倍为第三等
又次测参旗柳宿玉井等星其视径四十五秒其实径
与地径若三与二其体大于地体四倍有半为第四等
又次测内平东咸从官等小星得视径三十秒其实径
与地径若五十与四十九其体比于地体得一又一十
卷五十八 第 34b 页 WYG0788-0947a.png
八分之一为第五等
又次测最小星如昴宿左更等得视径二十秒其实径
与地径若一十五与二十二即其体比于地体得三分
之一为第六等
右恒星相比约分六等若各等之中更有微过或不及
其差无尽则匪目能测匪数可算矣
问前言恒星居镇星之上离地皆等故依其视径以推
其体之大小则不等若设其远近不等即其实径不随
其视径从何推知其体乎曰假令诸恒星之体实等因
又次测最小星如昴宿左更等得视径二十秒其实径
与地径若一十五与二十二即其体比于地体得三分
之一为第六等
右恒星相比约分六等若各等之中更有微过或不及
其差无尽则匪目能测匪数可算矣
问前言恒星居镇星之上离地皆等故依其视径以推
其体之大小则不等若设其远近不等即其实径不随
其视径从何推知其体乎曰假令诸恒星之体实等因
卷五十八 第 35a 页 WYG0788-0947b.png
其中更有远近不等故见有大小不等即以六等星比
第一等所见小大乃尔必更远于前率十馀倍矣盖测
此大小星比其视径如天田西星与大角星差一分五
十五秒即其远近距当得一十四万一千大地之半径
与镇星最高及大角之距地略等此中空界安所用之
且小大彬彬杂以成文物之理也若何舍此而强言等
体乎七政恒星远近大小皆从视径视差展转推测理
数实然无庸不信然而宏阔已甚犹有未经测算难于
遽信者焉况此远近等体之说非理非数则是虚想戏
第一等所见小大乃尔必更远于前率十馀倍矣盖测
此大小星比其视径如天田西星与大角星差一分五
十五秒即其远近距当得一十四万一千大地之半径
与镇星最高及大角之距地略等此中空界安所用之
且小大彬彬杂以成文物之理也若何舍此而强言等
体乎七政恒星远近大小皆从视径视差展转推测理
数实然无庸不信然而宏阔已甚犹有未经测算难于
遽信者焉况此远近等体之说非理非数则是虚想戏
卷五十八 第 35b 页 WYG0788-0947c.png
论而已又谁信之哉
恒星无数
自古掌天星者大都以可见可测之星求其形似联合而
为象因象而命之名以为识别是有三垣二十八宿三
百座一千四百六十一有名之星焉世所传巫咸石申
甘德之书是也西历依黄道分十二宫其南北又三十
七像亦以能见能测之星联合成之共得一千七百二
十五其第一等大星一十七次二等五十七次三等一
百八十五次四等三百八十九次五等三百二十三次
恒星无数
自古掌天星者大都以可见可测之星求其形似联合而
为象因象而命之名以为识别是有三垣二十八宿三
百座一千四百六十一有名之星焉世所传巫咸石申
甘德之书是也西历依黄道分十二宫其南北又三十
七像亦以能见能测之星联合成之共得一千七百二
十五其第一等大星一十七次二等五十七次三等一
百八十五次四等三百八十九次五等三百二十三次
卷五十八 第 36a 页 WYG0788-0947d.png
六等二百九十五盖有名者一千二百六十六馀皆无
名矣然而可图者止此若依法仰观所见实无数也何
谓依法今使未谙星历者漫视之漫数之樊然淆乱未
足实證其无数也更使谙晓者按图索象则依法矣如
是令图以内之星悉皆习熟若数一二然而各座之外
各座之中所不能图不能测者尚多有之可见恒星实
无数也更于晴明之夜比蒙昧之夜又多矣于晦朔之
夜比弦望之夜又多矣以秋冬比春夏又多矣以利眼
比钝眼又多矣至若用远镜以窥众星较多于平时不
名矣然而可图者止此若依法仰观所见实无数也何
谓依法今使未谙星历者漫视之漫数之樊然淆乱未
足实證其无数也更使谙晓者按图索象则依法矣如
是令图以内之星悉皆习熟若数一二然而各座之外
各座之中所不能图不能测者尚多有之可见恒星实
无数也更于晴明之夜比蒙昧之夜又多矣于晦朔之
夜比弦望之夜又多矣以秋冬比春夏又多矣以利眼
比钝眼又多矣至若用远镜以窥众星较多于平时不
卷五十八 第 36b 页 WYG0788-0948a.png
啻数十倍而且光耀粲然界限井然也即如昴宿传云
七星或云止见六星而实则三
十七星鬼宿四星其中积尸气
相传为白气如云耳今如图甲
为距星乙为本宿东北大星其
间小星三十六瞭然分明可数也他如
牛宿中南星尾宿东鱼星传说星觜宿
南星皆在六等之外所称微茫难见者
用镜则各见多星列次甚远假如觜宿南一星数得二
七星或云止见六星而实则三
十七星鬼宿四星其中积尸气
相传为白气如云耳今如图甲
为距星乙为本宿东北大星其
间小星三十六瞭然分明可数也他如
牛宿中南星尾宿东鱼星传说星觜宿
南星皆在六等之外所称微茫难见者
用镜则各见多星列次甚远假如觜宿南一星数得二
卷五十八 第 37a 页 WYG0788-0948b.png
十一星相距如图大小不等可徵周天诸星实无数也
天汉
浑天众圈有大有小如黄赤二道过极经圈极至极分交
圈地平圈等凡与地同心者皆大圈也如冬夏二至圈
常见常隐圈各距等圈凡与地不同心者皆小圈也若
天汉者论其界不可谓圈凡圈以圆线为界此以广面
为界故也论其心实与黄赤二道相等不可谓非大圈
盖其心必同地心且两交黄道两交赤道旁过二极皆
一一相对正与黄道相反斜络天体平分为二故也欲
天汉
浑天众圈有大有小如黄赤二道过极经圈极至极分交
圈地平圈等凡与地同心者皆大圈也如冬夏二至圈
常见常隐圈各距等圈凡与地不同心者皆小圈也若
天汉者论其界不可谓圈凡圈以圆线为界此以广面
为界故也论其心实与黄赤二道相等不可谓非大圈
盖其心必同地心且两交黄道两交赤道旁过二极皆
一一相对正与黄道相反斜络天体平分为二故也欲
卷五十八 第 37b 页 WYG0788-0948c.png
测其广无定数大约两至之外广于两至之中从天津
又分为二至尾宿复合为一过夏至圈以井宿距星为
限正切鹑首初度过北极西距二十三度半前过冬至
圈则星纪初度约居其中又转至南极东距亦二十三
度半而复就夏至总为过两至与黄道相反之斜圈也
古多禄某测其两涯所过星宿与近世不异在赤道北
则从四渎始南三星当其中北一星不与焉次水府次
井西四星切其左边天关一星五车口切其右更前积
水在左大陵从北第二星在右王良所居在其中若洲
又分为二至尾宿复合为一过夏至圈以井宿距星为
限正切鹑首初度过北极西距二十三度半前过冬至
圈则星纪初度约居其中又转至南极东距亦二十三
度半而复就夏至总为过两至与黄道相反之斜圈也
古多禄某测其两涯所过星宿与近世不异在赤道北
则从四渎始南三星当其中北一星不与焉次水府次
井西四星切其左边天关一星五车口切其右更前积
水在左大陵从北第二星在右王良所居在其中若洲
卷五十八 第 38a 页 WYG0788-0948d.png
渚然次天津横截之两端平出其左右河鼓中星在右
其对边为天市垣齐星此赤道北两涯所经诸星也在
赤道南者以天弁东星为界次斗第三星次箕南二星
其对边则天市垣宋星尾宿第一星而入于常隐之界
迨过南极以来复起于天稷过弧矢天狼以至赤道此
为赤道南所经诸星也
问天汉何物也曰古人以天汉非星不置诸列宿天之
上也意其光与映日之轻云相类谓在空中月天之下
其对边为天市垣齐星此赤道北两涯所经诸星也在
赤道南者以天弁东星为界次斗第三星次箕南二星
其对边则天市垣宋星尾宿第一星而入于常隐之界
迨过南极以来复起于天稷过弧矢天狼以至赤道此
为赤道南所经诸星也
问天汉何物也曰古人以天汉非星不置诸列宿天之
上也意其光与映日之轻云相类谓在空中月天之下
卷五十八 第 38b 页 WYG0788-0949a.png
为恒清气而已今则不然远镜既出用以仰窥明见为
无数小星盖因天体通明映彻受诸星之光并合为一
直似清白之气与鬼宿同理不藉此器其谁知之然后
思天汉果为气类与星天异体者安能亘古恒存且所
当星宿又安得古今寰宇觏若画一哉甚矣天载之玄
而人智之浅也温故知新可为惕然矣
无数小星盖因天体通明映彻受诸星之光并合为一
直似清白之气与鬼宿同理不藉此器其谁知之然后
思天汉果为气类与星天异体者安能亘古恒存且所
当星宿又安得古今寰宇觏若画一哉甚矣天载之玄
而人智之浅也温故知新可为惕然矣
卷五十八 第 39a 页 WYG0788-0949b.png
新法算书卷五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