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十五
卷十五 第 1a 页 WYG0788-0219a.png
钦定四库全书
 新法算书卷十五    明 徐光启等 撰
  学算小辨
  咨礼部文
 为恭进历元以正历数等事准礼部咨准通政司咨据
 保定府满城县玉山布衣魏文魁为前事具疏令伊男
 魏象乾赍捧历元一部到司看得魏文魁虽云考正历
 法然未经试验不敢轻进御览合咨考验等因到部相
 应转咨查照考验等因准此看得满城县耆儒魏文魁
卷十五 第 1b 页 WYG0788-0219b.png
 知其名二十馀年矣颇闻邢观察律历考多出其手近
 刻历测历元二书则功力识见加胜于前盖苦心力学
 之士无论一时草泽即百年来治历名家翘然自负藉
 甚有声者所不逮也但事干进奏银台谓未经考验不
 敢轻进良为有见而本儒身在原籍无凭咨核姑就近
 刻二书及送到交食一单略举一二令再为商求务期
 画一徵前验后确与天合因而推步成历不惟生平绩
 学可以自见本部亦得取资藉力以襄大典矣百年绝
 绪非不欲速其成潜隐硕儒非不乐与其善但与其奉
卷十五 第 2a 页 WYG0788-0220a.png
 旨之后考究异同致稽题覆不若计定于前应时报命
 之为愈也辞句颇繁粘连别幅为此合咨贵部希为查
 照转达施行须至咨者
 崇祯四年六月初一日
  计开
   一议交食据单开崇祯四年四月十五日夜望月
    食今考验食分则为密合加时后天一刻亦为
    亲近独二年五月朔日食监推三分二十四秒
    初亏已正三刻回回科推五分五十二秒初亏
卷十五 第 2b 页 WYG0788-0220b.png
    午初三刻临期实候得食止二分初亏已正四
    刻与本部所据新法密合此改修之议所从起
    也今历测称三分九秒初亏已初三刻则食多
    一分时先五刻历元称日食一分二十一秒初
    亏午初初刻则食少一分加时密合而两书自
    相违异食差将及二分加时不啻五刻此宜再
    加研察并将两术算草备细开报以凭查核务
    须追合天行方可议定成法以垂永久至今年
    十月朔监推日食二分六十四秒初亏未初一
卷十五 第 3a 页 WYG0788-0220c.png
    刻本局新法推食二分有奇初亏午正一刻而
    单开食止九十七秒初亏未初二刻则食少一
    分有奇加时后天五刻此法异同不须争论宜
    待临时候验疏密自见耳
   一议冬至据历测不用授时历加减岁实亦不用
    大统定用岁实而用金重修大明历小馀二十
    四刻三十六分则各年冬至宜递加二十四刻
    三十六分方合古来成法今查历元称崇祯元
    年戊辰测己巳岁天正冬至得癸未日午正二
卷十五 第 3b 页 WYG0788-0220d.png
    刻崇祯三年庚午测辛未岁天正冬至得甲午
    日子正初刻两年之间实差四十九刻平分之
    得二十四刻五十分亦为密近但天启七年丁
    卯测戊辰岁天正冬至得戊寅日卯初二刻而
    前推己巳岁天正冬至得午正二刻则差二十
    九刻与小馀不合者四刻六十四分两测两推
    必居一误矣所宜再加研究以求必合者也
    右二则略举目前易见之事欲须审定画一但
    山居既无仪器推测得此已属苦心今欲必求
卷十五 第 4a 页 WYG0788-0221a.png
    确合当于候台测验本部新局亦粗备一二可
    以审详或本儒年至未得辄便前来亦可令嗣
    子门生测量分数细加较算纵未能即合天行
    于自立之法自撰之书不宜参商矛盾以启驳
    正之端若临期果有疑义不妨实告本部共图
    剖析事关国典不至如往代历师珍其敝帚也
    再查二书中复有当极论者今略举数事如左
    计好学深思者必能豁然领悟不至厌其繁细
    也此事岂不繁不细可卤莽而得者哉
卷十五 第 4b 页 WYG0788-0221b.png
   其一岁实自汉以来代有减差至授时减为二十
    四分二十五秒依郭分百年消一今当为二十
    一分有奇而历元用杨级赵知微之三十六秒
    翻复骤加与郭法悬殊矣今详郭法寝次减率
    考古验今实非妄作决宜遵用而历元所用又
    似实测得之是以确然自信仍非臆说二义参
    差将何决定根寻究竟则皆是也又皆非也其
    中义据巧历茫然所宜极论者一
   其一句股弧矢历学之斧斤绳尺也每测皆寻弧
卷十五 第 5a 页 WYG0788-0221c.png
    背每算皆求弦矢而今历测中犹用围三径一
    开方求矢之法此之半径则六十度八十七分
    五十秒之通弦耳此而可用则六十度八十七
    分五十秒之弧与其通弦等乎半之则三十度
    四十三分七十五秒之弧又与其正弦等乎是
    术一误何所不误所宜极论者二
   其一冬夏二至不为盈缩之定限今考日躔春分
    迄夏至夏至迄秋分此两限中日时刻不等又
    立春迄立夏立秋迄立冬此两限中日时刻亦
卷十五 第 5b 页 WYG0788-0221d.png
    不等此皆测量易见推算易明之事则太阳盈
    缩之实限宜在夏冬二至之后而各有时日刻
    分代有长消加减所宜极论者三
   其一旧历言太阴最高得疾最低得迟且以圭表
    测而得之非也太阴迟疾是入转内事表测高
    下是入交内事若云交即是转缘何交终转终
    两率互异既是二法岂容混推以交道之高下
    为转率之迟疾也交转既是二行而月行转周
    之上又复左旋所以最高向西行则极迟最低
卷十五 第 6a 页 WYG0788-0222a.png
    向东行乃极疾正与旧法相反五星高下迟疾
    亦皆准此所宜极论者四
   其一日食法谓在正午则无时差非也时差言距
    非距赤道之午中乃距黄道限东西各九十度
    之正中也而黄道限之正中在午中前后有差
    至二十馀度者若依正午加减乌能必合所宜
    极论者五
   其一交食限定为阴历距交八度阳历距交六度
    亦非也本局考定阴历当十七度阳历当八度
卷十五 第 6b 页 WYG0788-0222b.png
    月食则定限南北各十二度所宜极论者六
   其一历测云宋文帝元嘉六年十一月己丑朔日
    食不尽如钩昼星见今以郭氏授时历推之止
    食六分九十六秒郭历舛矣不知所谓舛者何
    也若郭历果推得不尽如钩昼星见则真舛耳
    今云六分九十六秒乃是密合非舛也夫月食
    天下皆同日食九服皆异前史类能言之南宋
    都于金陵郭历造于燕中相去三千里北极出
    地差八度日食分数宜有异同矣其云不尽如
卷十五 第 7a 页 WYG0788-0222c.png
    钩当在九分左右而极差八度时在十一月则
    食差当得二分弱郭历当得七分弱非密合而
    何本局今定日食分数首言交次言地次言时
    一不可阙所宜极论者七
    右七则因本书所有略引其端事颇赜隐更仆
    未罄此外有当论定者不止百数必欲集成大
    业固当一一讲究勒为全书令傅习者洞晓其
    法可以随试辄效后来者通知其意可以因时
卷十五 第 7b 页 WYG0788-0222d.png
    改革或复墨守其说则各就本法自成一家之
    言以待天验以质公评斯亦前朝之恒事无足
    为嫌者也
卷十五 第 8a 页 WYG0788-0223a.png
 贵局二议七论其中有是非二字谨领教略答一二
           满城玉山布衣魏文魁
 一议交食据崇祯四年四月十五日月食魁以第二男
 魏星乾第二孙魏理漕候漏测验本县县尹葛允升
 县学生员张尔翥同测验蠡县人甲午举人贾讷己未
 进士王行健测验三处测得食既生光刻分魁以法推
 得分秒以著历元乞贵局大方家更正咨云独崇祯二
 年五月乙酉朔日食历测称三分九秒初亏已初三刻
 是刋书者误也魁之原稿所存日食一分三十九秒复
卷十五 第 8b 页 WYG0788-0223b.png
 圆午初三刻将日食分秒作成定用倍而减之初亏自见
 临时测验数处报来及礼部有闻各著历元乞贵局更
 正
 一议冬至据历测不用加减岁实亦不用大统岁实而
 用金重修大明历岁实非余用也原是授时历大统历
 四馀用也贵局不查疑余用之余之所用岁实者不假
 思索皆从天得历元著明千载合天不谬真而不伪谅
 之谅之咨单中又云或本儒未得辄便前来斯言过也
 魁疏潜隐未上历元未进不知下落何处未奉旨议并
卷十五 第 9a 页 WYG0788-0223c.png
 无召命私自来京惹人哂耻而来何为耶
 其一岁实自汉以来代有减差至授时历减为二十四
 刻二十五分是郭守敬自言自大明壬寅岁距至元辛
 巳岁八百一十九年以积年而一积日得岁实非减而
 得之也守敬只有这一长处其月策转终交终交泛等
 并皆仍旧矣百年消长各一决不可用历元不从用杨
 级赵知微之三十六分历元妙而神术人何得知耶郭
 守敬法考古验今真是妄作决不可遵用如是遵用贵
 局遵用在魁不然何谓也守敬云自大明壬寅岁来壬
卷十五 第 9b 页 WYG0788-0223d.png
 寅岁天正冬至乙酉日夜半后三十二刻祖冲之立表
 所测守敬用百年消长推之得甲午日八十刻失一日
 二十四刻守敬云天道有失行是天失行邪是人之法
 失行邪而百年消长遵是乎非乎魁用众君子所测今
 年崇祯四年辛未岁天正冬至甲午日夜半后五十分
 为应上距大明壬寅岁一千一百六十九年乘岁实三
 百六十五日二十四刻二十七分得中积减气应以甲
 子去之馀以减甲子得乙酉日二十九刻天正冬至与
 天合又以授时至元辛巳三百五十年乘岁实得中积
卷十五 第 10a 页 WYG0788-0224a.png
 减气应以甲子去之馀以减甲子得己未日夜半后六
 刻冬至与天合
 其一句股弧矢历学之斧斤绳尺也犹用围三径一是
 术一误何所不误贵局责误者不责其源清而责流浊
 余历测历元所著句股弧矢三乘之术以误三百五十
 馀年误起于元翰林学士知制诰同修国史栾城李冶
 其后太史令郭守敬遵而用之既然围三径一之误必
 也用太一之文三而一二一三之数也弧矢割圆三乘
 之误贵局定有良见著为书何如使魏收入历元以傅
卷十五 第 10b 页 WYG0788-0224b.png
 后世
 其一冬夏二至不为盈缩之定限殊不知冬至盈初夏
 至缩初春分前二日四十刻秋分后二日四十刻盈缩
 递换即为末限二日四十刻者自平立定三差而来曰
 极差
 其一太阴而用圭表所测是真迟疾者何云非非也夫
 测太阳二至前后晷景年年有之矣若测太阴高低晷
 刻有年有月非测太阳之比也非是年是月不得测验
 四年半测高四年半测低九年一率迟疾一更自刘洪
卷十五 第 11a 页 WYG0788-0224c.png
 粗知而不知平立有差今以尖圆法得平立定三差盈
 缩迟疾咸备在历元卷之三天启癸亥岁日低月高之
 会测法细录报贵局查之
 其一日食法谓在正午则无时差是也非非也所谓时
 差者言旦夕也不言距度也食在夕者酉初一刻时差
 多定朔小馀必是七十二刻时差六刻有奇日食在晨
 刻者卯正三刻定朔小馀必是二十八刻时差六刻有
 奇日食在午正初刻者定朔小馀必是五十刻不知时
 差自何而来在历元卷之二交食元中讲之甚明贵局
卷十五 第 11b 页 WYG0788-0224d.png
 非也是孰非邪以定朔小馀五十刻问司历氏时差几
 何渠止会推数不明历理待报自知也
 其一日食限定为阴历距交八度阳历距交六度亦是
 也非非也阴阳过此限不食且如宋仁宗天圣二年甲
 子岁五月丁亥朔历官报当午日食五分有奇候之不
 食以诸历推算皆食五分有奇授时历推之亦然郭守
 敬云天道失行以魁之术推之是日得阴历八度三分
 果然不食嗟嗟历代无一人知历数湮没至今不亦伤
 乎今贵局定阴历当十七度阳历当八度月食则定限
卷十五 第 12a 页 WYG0788-0225a.png
 南北各十二度此夷外之历学非中国之有也魁不可
 得而知之也何谓也言阴历定限八度阳历定限六度
 者是距交前后二度相并也自阴阳八度六度之前后
 渐渐而宽宽至六度弱渐渐而窄窄至距交阴八阳六
 二度相并乃会食之所也弧矢三乘尖圆之法正谓此
 云
 其一历测云刘宋文帝元嘉六年己巳岁十一月己丑
 朔日食不尽如钩昼星见河北地尽暗黑如夜秦中地
 震贵局言南宋都金陵三千里郭历造于燕去河北止
卷十五 第 12b 页 WYG0788-0225b.png
 千里非三千里不可辩论何谓也贵局报今年四月十
 五日夜望月食朝鲜亏时与山西太原府同则可知矣
 夫北极出地南北异东西同求日出日入则可而南北
 日出入异异者北极出地高下之故也东西虽同者谓
 日出卯日入酉也若交食时刻相同则不然交食者或
 当交或交之前后移刻则交过之而日躔月离去交远
 矣如陕西临洮兰州河州等处西去上谷才五千馀里
 日在酉时带食此处在天复圆朝鲜王京东去上谷五
 千馀里上谷西距太原又四百馀里北极出地虽同是
卷十五 第 13a 页 WYG0788-0225c.png
 言日之出入与交不干假如西域巳时即中国未时也
 如是日月有食定巳时邪定未时邪欲修历数必也数
 理明达方任其事余观贵局多历理明达者乎谚云水
 深丈探人深语激是也是也
卷十五 第 13b 页 WYG0788-0226a.png
  与王廷评答客难
 昨傅来魏处士答问语已悉当须更一辨正否古云有
 争气者勿与言也又曰不直则道不见酌于言不言之
 间采该局所论次者略节数语开其未悟望致之若更
 有辨论能依名理虽十往返可也
一崇祯二年五月朔日食据云刻书者误也然原稿未误
 者云食一分三十九秒亦恐未确盖日食之难苦于阳
 精晃耀每先食而后见月食之难苦于游景纷侵每先
 见而后食故日食一分以下非人目所能见台官类能
卷十五 第 14a 页 WYG0788-0226b.png
 言之是日果食一分三十九秒则所见者极微矣而通
 都共睹实不止一分三十九秒也今年十月朔密室所候
 将及二分而外间所见止一分以上此足下所目睹非
 其明效也
一岁实小馀三十六分据云此赵知微重修大明历四馀
 所用授时大统皆仍之处士亦仍之则三十六分特用
 之四馀不用之气朔邪岂四馀气朔当有两岁实耶不
 知五星之岁实又与气朔四馀同耶异耶处士自云所
 用岁实不假思索皆从天得此疑实测所定果亦近之
卷十五 第 14b 页 WYG0788-0226c.png
 然何不少费思索并定一五星四馀画一不爽之岁实
 乃犹仍金元诸人之旧也咨单中言或本儒年至未得
 辄便前来者谓其高年傥未得来当遣子弟代之此正
 欲其来不得已命其子弟耳若曰拒之来不来曷不并
 拒其子弟耶文理自明再绎之
一岁实加减小馀自汉四分历定为二十五分乾象历减
 为二四六一八○南宋大明历又减为二四二八一四宋
 统天历元授时历又减为二四二五其间七十馀家互
 有加损总计之则自汉至今皆以渐减也彼皆实测实
卷十五 第 15a 页 WYG0788-0226d.png
 算以为当然乌得谓元以后遂不应复减耶郭云百年减
 一分三百五十年来应减三分五十秒当为二十一分
 五十秒而该局所考正今之定用岁实乃是二十分四
 十八秒六十微即又不及百年而减一分明理著数亦
 犹行古之道也此则不知者闻之将大笑且骇以为该
 局所推冬至时刻必且先天若干亦先大统若干而又
 不然如今岁推壬申年天正冬至大统得在十一月三
 十日己亥寅正一刻而局推在本年月日辰初一刻一
 十八分乃后于大统一十二刻用仪器数具前后测验
卷十五 第 15b 页 WYG0788-0227a.png
 确与天合并无乖爽此为何故平岁实非本年冬至可
 定真冬至时刻非岁实可推也此说甚长更仆未罄姑
 就所明通之处士亦知冬至时刻终古无定率乎果有定
 率则处士所定二十七分岁岁加增足矣何为每测必
 差即历元所测定二三年间便成参错此其间得无诿
 之仪表未精测候未确不知果精果确乃真见其无定
 率矣盖正岁年与步月离相似冬至无定率与定朔定
 望无定率一也朔望无定率宜以平朔望加减之冬至
 无定率宜以平年加减之若郭太史所增减之岁实者
卷十五 第 16a 页 WYG0788-0227b.png
 平年也故新法之平冬至或在大统前或在后其定冬
 至恒在大统后也此法一经道破达者自能豁然但欲
 穷究其理非虚心定意经历岁时难可遽通耳
一句股三乘术非误也特径一围三不合耳既称作者宜
 自为清源以傅后世柰何沿前人之浊流耶弧与弦终
 古无相等之率无论古率徽率密率太一率即多分之
 至万万亿犹是弦也否则周外之切线也且弧弦之术
 举手即须每推一法当数四用之即依古率推演已觉
 大繁况徽密以上乎必若此者历将卒世而不就矣该
卷十五 第 16b 页 WYG0788-0227c.png
 局既已言之安得无见又安得无书第所傅之书有论
 说有立成有通率都为一十六卷八十馀万言以入历
 元得无本末不相称耶此书为用甚大故名大测自当
 孤行于世待知者用之譬如崇台九成延袤百丈而不
 混者或未可寄人庑下也老而好学诚往昔之美谈然
 求人之术乃当以排抵为羔雁耶
一旧法冬夏二至为盈缩之定限今云否者古名历家精
 详测候见春分至立夏行四十五度有奇立秋至秋分
 亦行四十五度有奇其度分等而中间所历时日不等
卷十五 第 17a 页 WYG0788-0227d.png
 又时日多寡世世不等因知日行最高度上古在夏至
 前今世在夏至后六度则夏至后六日乃真盈缩之限
 此即真冬至所自出矣第其说颇奥且赜非好学深思
 未易与之言也
一论太阴迟疾用圭表得之夫太阳用二至前后表景推
 算在一二日内或亦近之若远则所得者定非真率何
 况太阴但太阴之迟疾不在去地高庳去地高庳者交
 道也九年再测者亦非测太阴测月孛也月交东骛月
 转西驰两道违行是生月孛孛者悖也月转至是则违
卷十五 第 17b 页 WYG0788-0228a.png
 天行故最迟也九年以内孛实行天一周四年半在高
 四年半在庳其测高测庳之月日太阴必与孛同度既
 得同度必是最迟岂因圭表所测去地高下为其迟疾
 耶且孛则九年而一周月则二十七日有奇而一转若
 洞悉交转之义精探违顺之理深明平自之率确审经
 纬之度即月月自有其迟疾日日可得其高下何必九
 年哉必九年乃得者则岁星须十二年填星须二十九
 年岁差须二万五千馀年谁能待之
一日食距午时差旧法以为论时则定朔小馀五十刻是
卷十五 第 18a 页 WYG0788-0228b.png
 也本局以为论度则黄道九十度限是也时与度有时
 而合有时而离有食在午中或近午左右而推算时刻
 乃不合天者其度限去午左右稍远故也如今年十月
 朔日食午正而监推乃在未初回回历在未正亦一證
 已
一日食距交限定为阴历八度阳历六度旧法也该局定
 为阴历十七度阳历八度而云不然何不考今年十月
 朔日食甚距交几度耶按是日食甚在未初一刻内五
 十一分本月十五日夜望月食甚在辰初一刻内一十
卷十五 第 18b 页 WYG0788-0228c.png
 三分两食中积为十四日七十三刻月食甚时过正交
 入阴历一度依法推得日食甚时月未至中交十四度
 强而食及一分则初入食限岂非十七度乎何得定为
 阴历八度耶至宋仁宗天圣二年甲子岁五月丁亥朔
 历官推当食不食司天奏日食不应中书奉表称贺乃
 诸历推算皆云当食以授时推之亦然夫于法则实当
 食而于时则实不食苟如宋臣之称贺是罔上也如元
 人言日度失行是诬天也此事遂为千古不决之疑今
 当何以解之按西历日食有变差一法是日在阴历距
卷十五 第 19a 页 WYG0788-0228d.png
 交十度强于法当食而独此日此地之南北差变为东
 西差故论天行则地心与日月两心俱参直实不失食
 而从人目所见则日月相距近变为远实不得食顾独
 汴京为然若从汴以东数千里渐见食至东北一万数
 千里则全见食也此术于日食法中最为深赜推历之
 难全在此等其说甚长已著该局所撰交食历中未经
 进呈不敢轻出然论历至此果所谓得未曾有也古来
 当食而不食者或推入限不真或夜食而误为晨夕皆
 不足论独是年于法不误而实不见食乃是百中一二
卷十五 第 19b 页 WYG0788-0229a.png
 变差法亦历中玄指藉此一驳得为阐明正如洪钟在
 悬非因扣击何从发其音声哉处士一言谓之有功历
 学可矣若阴历八度三分已入限大半无缘得不食也
一据答未后一条语意难明如云河北千里朝鲜亏时等
 不知何物若本部原咨则有二说一谓南北里差元史
 称四海测验二十七所大都北极出地四十度太强扬
 州三十三度今测得金陵三十二度半较差八度少加
 唐书每度三百五十里则二千九百馀里谬也如近法
 每度二百五十里则二千馀里为其南北径线加行路
卷十五 第 20a 页 WYG0788-0229b.png
 纡曲岂非三千里乎有里差则有食分差安可谓日食
 时南北之分秒等耶试问之南来人今年十月朔曾见
 日食与否当自知之一谓东西里差尽大地人皆以日
 出处为东日入处为西皆以日出时为卯日入时为酉
 有定东西无定卯酉也南北里差论北极出地若千里
 而高下差一度东西里差论七政出入亦若千里而迟
 速差一度不易之定论验诸交食最易见矣今反抹去
 此差而欲议交食乎按汉安帝元和三年三月二日日
 食史官不见辽东以闻五年八月朔日食史官不见张
卷十五 第 20b 页 WYG0788-0229c.png
 掖以闻岂非食在早独见于辽东食在晚独见于张掖
 耶据称西域之巳时即中国之未时则日月有食西域
 之见时为巳中国之见时为未极易晓何者地有两时
 天无二食也推之西域以西中国以东何独不然安得
 谓南北异东西同哉今年四月望月食蜀中移文言历
 事本部回咨称顺天府初亏丑初一刻成都府则子正一
 刻近该省回文云果在子正是可据为明證若来说中
 言陕西临洮等处见日在酉时带食而上谷乃见在天
 复圆则必无之理亦宜再查原稿似倒说矣且不论倒
卷十五 第 21a 页 WYG0788-0229d.png
 否但云一见带食一见复圆即是东西异见也欲明南
 北异东西同而所引西域加时及带食复圆二事又皆
 东西各异得无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乎欲修历数必也
 数理明达方任其事是也是也然论理论数各一是非
 谁使正之此则古来有法追天而已明年三月九月俱
 有月食试各预推分秒时刻公诸耳目至期验定疏密
 目见也傥不可待则太阴去离经星经纬度分五星躔
 度去离经星及凌犯时刻经纬度分皆日日可推夜夜
 可验亦各先推后验公诸耳目孰妙不妙孰神不神孰
卷十五 第 21b 页 WYG0788-0230a.png
 明不明孰达不达如出手见指立表见景将谁欺乎即
 亦何烦诤论何劳翰墨哉
附载前论中二法
论食限一法 崇祯四年十月朔日食甚在未初一刻内
 五十一分本月十五日夜望月食甚在辰初三刻内一
 十三分两食中积为十四日七十三刻(分秒/不论)月食甚时
 过正交入阴历一度论时则过交在食甚前七刻半也
 以减中积得十四日六十五刻半为月从日食时行至
 正交之积时在大统法半交周为十三日六十一刻今
卷十五 第 22a 页 WYG0788-0230b.png
 月食在后当作逆行从正交至日食甚为过中交一日
 四刻半(或言食甚在中交/前一日四刻半)又月行一日距交十三度二
 十分今一日四刻半则日食甚时月未至中交一十四
 度强为巳入食限三度弱故食止二分也
论变差一法
 宋仁宗天圣二年甲子五月朔历官于汴京推得午时
 日食五分至期不食今考此地此月日在午正前十刻
 (即已初/二刻)合朔非午时也于时日躔实沈二十三度月未
 至中交十度半入阴历黄道纬距度五十三分(五十三/分者日)
卷十五 第 22b 页 WYG0788-0230c.png
 (月两心相距之数也减二径折半三十分/得二十三分是为日月两周切近之距数)其在本地太
 阳出地平高五十二度四十分太阴南北差三十四分
 因入阴历去减二十三分得十一分为月应食日之数
 故诸家成法皆推为当食然是三分之一非五分也再
 考合朔在午前十刻而太阴距黄道象限三十三度用
 法求三差得南北一差大半变为东西差(欲明此理此/数为书万言)
 (未能备述该局撰交食/历指三十卷具载其术)其南北差止一十七分而两周
 相距二十三分不能相及遂不复见食矣又东西差十
 七分变为四刻则视朔亦移前四刻(巳初二刻为天元/合朔今云视朔者)
卷十五 第 23a 页 WYG0788-0230d.png
 (人所见/合朔也)为辰正二刻也此在汴京则然若去汴以东七
 八千里则见食三分又北七八千里亦见食更东北行
 万里则见全食
 右法独在黄道中限乃无变差虽食午正而在中限左
 右则亦有之故曰东西时差不以午正为限以黄道九
 十度之正中为限也变则时时不同或多变为少或少
 变为多或有变为无或无变为有其多变为少少变为
 多者人但以为推步未工竟不知未工者安在也无变
 为有人多不觉然古史所载亦有食而失推者职此之
卷十五 第 23b 页 WYG0788-0231a.png
 故星历家虽蒙失占之罚亦竟不知其所繇矣惟有变
 为无则推步在先至期弗验不得不傅耳故三代以来
 一切交食皆宜论定为古今交食考以俟虚心学习者
 考焉今诸大论大表未能得竣无暇及此当以异日
卷十五 第 24a 页 WYG0788-0231c.png
  礼部尚书兼翰林院学士协理詹事府事督修历法
  徐为钦奉明旨修改历法谨开列事宜请乞裁事准
  礼部咨准都察院咨据巡按四川监督御史马如蛟
  呈奉本院勘劄先该本部咨题前事内开博访得资
  县儒学生员冷守中执有成书言论娓娓谨令抄录
  原书先行呈览如果堪用行文起取等因到院移咨
  过部转咨查览等因准此看得历法一家本于周礼
  冯相氏会天位辨四时之叙于他学无与也从古用
  大衍用乐律牵合傅会尽属赘疣今用皇极经世亦
卷十五 第 24b 页 WYG0788-0231d.png
  犹二家之意也此则无关工拙可置勿论惟是历之
  始事先定气朔历之终事必验交食今崇祯四年辛
  未岁前冬至大统历推在庚午十一月十八日亥正
  一刻本部从前推步临期测验定在十九日丑初一
  刻五分四十一秒则于大统历已是先天一十二刻
  有奇而于来术所推在酉初四刻又先于大统一十
  六刻则比于本部新法共先二十八刻有奇燕越苍
  素不啻远矣然而此事奥赜难宜逝驹莫挽彼此是
  非孰从定之亦姑未论独辛未年日月交食此可豫
卷十五 第 25a 页 WYG0788-0232a.png
  推尤难掩覆合离疏密毫发毕呈此不必以口舌争
  也考是年四月十五日戊午夜望月食钦天监推到
  食限一十四分九十九秒初亏于正东为丑初三刻
  食既为丑正三刻食甚为寅初二刻生光为寅正一
  刻复光于正西为卯初初刻本部新法所推则食限
  二十六分六十秒其在顺天府则初亏在丑初一刻
  内第二十五分三十秒食既在丑正一刻内第五十
  一分二十三秒食甚在寅初一刻内第六分四十三
  秒生光在寅初四刻内第五十九分零二秒复圆在
卷十五 第 25b 页 WYG0788-0232b.png
  卯初初刻内第二分二十三秒又依各省直道理约
  略推得先后时刻不暇遍举今止论四川成都府则
  初亏在子正初刻九十一分一十三秒食既在丑初
  一刻二十六分六十七秒食甚在丑正初刻七十零
  分六十三秒生光在寅初初刻二十六分四十零秒
  复圆在寅正初刻五十分七十三秒盖顺天府复圆
  之时月轮准在地平上未入四川复圆之时月轮尚
  在地平上二十五度有奇来术云加时在昼则此相
  左之甚而明白易见本部原疏尝云莫难于造历莫
卷十五 第 26a 页 WYG0788-0232c.png
  易于辨历盖为此也今时日既在指顾事理又若列
  眉合无听令本生同该地方阴阳人等至期诣公府
  一同候验如果加时在昼即其法夐绝千古本部当
  盱衡俟之如或在夜则尚宜虚心习学以成先志盖
  三百年来此道寥寥苟有志焉乐与其进也再照月
  食分数寰宇皆同不比日食多寡随处各异特缘地
  有经度东西易地则先后时刻亦随处不一如前所
  推蜀省时刻乃依广舆图计里画方之法揣摩推算
卷十五 第 26b 页 WYG0788-0232d.png
  未委果否相合如必欲得真数又须以本地交食之
  数验之至期得本地方官令本生同阴阳人等测定
  初亏真正时刻分秒备细具申转咨前来使本部得
  藉手以告成事是所甚愿也为此合咨贵部烦为查
  照转咨施行
  崇祯三年十一月
卷十五 第 27a 页 WYG0788-0233a.png
  礼部为钦奉明旨修改历法谨开列事宜请乞裁事
  祠祭清吏司案呈奉本部送八月十六日准都察院
  咨七月二十八日据四川巡按监察御史刘光沛呈
  称本年五月初五日据四川布政司经历司呈奉本
  司劄付本年三月二十日蒙职案验前事奉本院勘
  劄准礼部咨祠祭清吏司案呈奉本部送准礼部尚
  书兼翰林院学士协理詹事府事督修历法徐咨称
  内准礼部咨准本院咨据巡按四川监察御史马呈
  奉本院勘劄先该本部咨题前事内开博访得资县
卷十五 第 27b 页 WYG0788-0233b.png
  生员冷守中执有成书言论娓娓谨令抄录原书先
  行呈览如果堪用行文起取等因到院移咨过部转
  咨查览等因仰司呈堂查照劄案内事理转行资县
  唤令生员冷守中到司至期地方官督令本生公同
  阴阳人等参验交食真正时刻分秒备录具报以凭
  转报施行蒙此同日又蒙本院案验为月食事奉本
  院勘劄准礼部咨祠祭清吏司案呈奉本部送礼科
  抄出礼部尚书兼翰林院学士协理詹事府事督修
  历法徐题奉旨览奏月食方隅晷刻互有同异便着
卷十五 第 28a 页 WYG0788-0233c.png
  监督官测候及各省直奏报参验自见所陈四事务
  讲求详确以资修改该部知道钦此仰司呈堂查照
  劄案内备奉明旨内事理即便转行合属府州县至
  期参验备录时刻的确开报以凭转报回销施行蒙
  此俱经通行合属遵照行令成都府转行资县申送
  生员冷守中到司谕令本生先将月食分秒开报至
  期互相参验据本生具呈手本开报崇祯四年四月
  十五日交十六日月食寅正二刻初亏卯初二刻食
  甚卯正二刻复圆月食一十三分二十八秒至崇祯
卷十五 第 28b 页 WYG0788-0233d.png
  四年四月十五日戊午夜该本司署印分守川西道
  参政贺自镜会同按察司署印军驿屯盐茶水道布
  政司参政曾栋都司军政掌印都指挥佥事高铭佥
  书林天庚团练参将王国臣督率合属文武官吏师
  生阴阳医学僧纲道纪人等前诣都司陈设自十五
  日戊午夜候至巳未子时据成都府阴阳官生郑良
  等报初亏子正初刻三更三点正东食既丑初三刻
  四更三点食甚丑正初刻四更三点生光寅初三刻五
  更二点复圆寅正二刻五更五点正西呈报在卷查
卷十五 第 29a 页 WYG0788-0234a.png
  得生员冷守中预报初亏时刻参验交食差错二时
  历法未得不必言矣即阴阳官所报时刻更点亦未
  必一一按接也第据众目所共见者初亏在东南食
  甚在正南月光尽掩无馀良久光始东生复圆则在
  西南月将西沈天色欲曙日尚未出也想治历家始
  能推算分刻的确非草泽所能测度也除冷守中遵
  奉部文谕令虚心再加习学外等因缘繇前来合行
  呈报为此具繇呈乞照验请礼部原奉勘合字号并
卷十五 第 29b 页 WYG0788-0234b.png
  赐注销施行等因到院据此拟合就行为此合咨贵
  部烦为注销施行咨部送司准此相应转咨案呈到
  部拟合就行为此合咨前去烦为查照知会施行须
  至咨者
  崇祯四年八月二十六日
卷十五 第 30a 页 WYG0788-0234c.png
 钦天监在局学习官生周胤贾良栋刘有庆贾良琦朱
 国寿潘国祥朱光显朱光大朱光灿等议
           访举庠生邬明著参订
客有傅魏处士岁馀气至考专排本局新法吾辈以为议
 论异同岂无一二可相印正者宜并存之可也既而详
 覈其说不过冬至交食两事则前学历小辩论之悉矣
 彼于辩中旨义茫然不解遂不能节节置对但为模棱
 笼统之说曰某法合天某法不合天某法先天某法后
 天至天之所以先与后法之所以合与不合只字不及
卷十五 第 30b 页 WYG0788-0234d.png
 也傥然无说彼便诧为已胜不将使实理为强词所晦
 耶共议条答应之或曰是者心口如铁石无隙可通岂
 箴砭所能至乎余辈曰不然向者己巳之岁部议兼用
 西法余辈亦心疑之追成书数百万言读之井井各有
 条理然犹疑信半也久之与测日食者一月食者再见
 其方位时刻分秒无不合乃始中心折服至迩来奉
 命习学日与西先生探讨不直谱之以书且试以器不
 直承之以耳且习以手语语皆真诠事事有实證即使
 尽起古之作者共聚一堂度无以难也然后相悦以解
卷十五 第 31a 页 WYG0788-0235a.png
 相劝以努力譬如行路者既得津梁从之求进而已若
 未入其门何繇能信其室中之藏吾辈非昔日之魏子
 耶请以所闻于先生者就来语问说一二聊当耳提处
 士学久功深傥得幡然觉悟即吾辈之朝斯夕斯上可
 不负简书者此非其一班乎即不其然而以公诸人人
 使夫有志斯道者共论定之政如引流饮渴酌者必蒙
 其润岂必魏子众以为然因共劄记凡得若干则如左
一治历者先立历元定四应分各策皆平行数耳欲求定
 数必因积测用法算立术以加减其平行乃始密合于
卷十五 第 31b 页 WYG0788-0235b.png
 天行焉有不合者更测更算必合乃已此非一人一世
 之功也今处士自云一测即得甚易已第未知处士之
 历先有法而后测乎抑先测而后有法乎若先法后测
 是为合以验天非顺天以求合矣若先测后法恐管窥
 蠡勺数十年未或闯其藩篱也试为之当自知之跬步
 未涉者乌能知泰山之颠非一蹴可致耶古来造历者
 七十馀家立法者十有三家是皆觉有乖违随即因而
 改宪其所更定撰次无不释回增美多于前功且皆生
 有奇抱兼饶学力故能为时主所信用后世所傅称顾
卷十五 第 32a 页 WYG0788-0235c.png
 未闻其专诩已长恣弹先阙良以创始难工谊不忘其
 所自耳今处士所用立成悉皆古来旧法何尝自设一
 术自布一筹而乃排斥名贤遽谓前无作者此盖未能
 尽羿之道遂关射羿之弓又何怪同时嫌忌如西国先
 生者见诋以戴法兴乎法兴实不胜祖冲之故有当时
 之诎今试根极理要推寻事验孰戴就祖尚未知所定
 抑何言之易耶法兴所说持之有故不遇正术固自斐
 然恐亦未便可轻也
一盈缩迟疾加减等三差表为算交食之根本旧傅立成
卷十五 第 32b 页 WYG0788-0235d.png
 表悉不合天今细查历元历测所载太阳盈缩三差从
 冬至起至第六段巳差三十二刻而测冬至之差不与
 焉其各段所差又复多寡不一是皆因仍旧法以为己
 有不一改正则每日所推太阳细行悉无合者至交食
 加时所差更多矣曷不反覆䌷绎从实际探讨以求万
 一之是而纷纷尚口当复何益
一测景以求冬至从来作者用为造历权舆然三景所得
 实与天行不合近罗先生撰揆日订讹一卷论之晰矣
 傥前后二景不甚相远即所差无几聊可用之其他正
卷十五 第 33a 页 WYG0788-0236a.png
 法甚多未易殚述总之不论何法惟揆日景不得为求
 冬至之法盖定冬至必为最长之景而最长之景每岁
 无定率也是故从古历学每论求冬至刻分以取岁实
 俱言难定即处士历元中所测二三年已成参错小辩
 覈之有得有失亦一一可考大明历合者一郭太史授
 时历邢观察律历考各有合者惟处士所测遂无一合
 殆是任意揣摩非繇实测或因村落草创圭表未精故
 也试以句股割圆二术面相筹算是非立见矣又漫言
 某先某后惟已为独得岂好高使气者能使日再中乎
卷十五 第 33b 页 WYG0788-0236b.png
一处士言日食分数止论京师不论各省直异哉自黄帝
 以来至于今四千馀年矣正闰殊统南北东西殊地而
 皆有历将悉从燕冀授术乎将各就其国都立术乎抑
 一方所立可槩普天之下乎史书所载有食在晨见于
 东食在夕见于西者有南北所见多寡不同者不数考
 诸方之异同何繇得此方之必合也呜呼九州万国周
 环大地一一知其入限有无食分多寡加时早晚先言
 后验若合符契则目之为小技拘虚局见宝为家珍且
 复论而不推推而不效则以为大经大法此可谓明于
卷十五 第 34a 页 WYG0788-0236c.png
 大小之辩者乎若处士者亦幸而生当今之世近圣人之居
 居故得凭籍金元旧法自为满足耳试令生洪武之时
 将用何术从留都推算又或居滇粤之地将用何术从
 本乡测候也古云南北不同分东西不同时又云月食
 天下皆同日食九服各异是皆历书之言处士自云何
 处搜寻不到乃独遗此数语耶律历考篇帙稍繁搜括
 亦备竟未见创一新法说一大义造一用器有可为革
 故鼎新之助者是故不知者河汉其言以为自成一家
 其知者以为皆古人之糟粕也而欲守此以裁成大典
卷十五 第 34b 页 WYG0788-0236d.png
 沮抑方来吾见其穷己
一崇祯四年十月朔日食先报后验通都共见乃处士先
 推九十七秒后来直云不食何也是日百司奏鼓兆人
 属目果不食言食历官安所逃罪圣明在上谁为掩护而
 获免耶若夫密室测量盖因阳精炫耀非人目可当初
 亏时率多未见或用水盘映照则免于闪烁又苦动摇
 故善巧者设为此法用素板作圜界画分秒以承日光
 则亏复初终分数多寡灼然不爽所取于密室者窥光
 自闇倍蓰分明即眢井茂林日中见星之义僧寮中或
卷十五 第 35a 页 WYG0788-0237a.png
 为幽房通隙以受塔影亦此理也于时寓目者有周农
 部名天祚李仪部名长德及王光禄应遴陈中翰应登
 本监在局学习官生佥共赏叹以为见所未见此外邻
 近来观者未易缕数又同日于本台依法测之所见同
 礼部及观象台官生以水盘照之所见亦同何独处士
 一人未见耶所以然者似因原推本无定据中心惶惶
 幸其不食年高目眩临时未获谛见而旁人见者惧于
 逢怒谀言迎合遂信以为真强词附会耳然而遽形笔
 劄指通国所见者悉云非是斯误甚矣凡处士之护前
卷十五 第 35b 页 WYG0788-0237b.png
 自用强人从已皆此类也自欺欺人竟谁属乎
一万历四十年壬子五月朔日食处士称测候不食是也
 第未知本时候得耶抑先时推得耶若本时候得则人
 人能言之又何足论若先时推得曷不明言其所以然
 也依本局新法是日定朔为算外酉初二刻于时太阳
 躔实沈宫九度八分未至地平十九度有奇日入戌初
 一十九分距定朔得一小时四十九分而太阴亦未至
 地平十九度此实食也论视食尚有高庳差约一度于
 时太阴日行十二度约二小时行一度今差一度变为
卷十五 第 36a 页 WYG0788-0237c.png
 二小时以加定朔并得戌初初刻三十分则太阳已入
 地故不可得见也又此时太阴在阴历离黄道四十分
 而实沈宫当正降故在顺天府即日未入亦不能相掩
 若西国则罗先生亲候得午正刻食甚六分有奇盖东
 西不同时此其一徵已
一黄赤二道广狭不可距升降不可分旧传距度等表殊
 多舛谬处士以为无庸改乎奈何因仍用之夫造表之
 法无论术不能强立义不能妄言即黄赤道以一弧求
 一矢如处士所抄集古术必用四十馀法而得一率则
卷十五 第 36b 页 WYG0788-0237d.png
 造一小表亦将抑首终岁其难甚矣若局中新法一弧
 一矢特用乘法一次便能得之终岁之功一日可了此
 其繁简巧拙相去几何如处士是已非人必欲舍而从
 彼则局中所撰新法立成其种以百计一种之率大者
 以万计傥用其旧术当聚数十人推算二三百年乃可
 竣事将何以应诏称任使乎
一闻处士以占候自命未知果否果尔则七政之学尤宜
 虚心究之何者日月五星经纬度数及其次舍冲会合
 照凌犯与人物为徵应实占候家之准的若言会而实
卷十五 第 37a 页 WYG0788-0238a.png
 未会言合而实未合则一切吉凶祸福孰从论之设遇
 夫晓达象纬者又孰肯信之今者徐察其语言文字恐
 分宫赋度或未能尽合天行也何者元监正未能为五
 星即郭太史亦然今所傅九曜法犹是古来相仍旧贯
 两家特傅录其书耳处士之书亦复如是观其所争四
 馀岁实尚作小馀二四三六则是五百年前之术也而
 欲以推今之星躔经纬其能合乎今本局所造皆崇祯
 元年之数历兹六载已有微差特未及岁岁更定耳而
 漫录五百年前之术用强求胜吾弗知之矣如必自以
卷十五 第 37b 页 WYG0788-0238b.png
 为是请先指一星推定某日时刻与某星会于某宫某
 宿若干度分内外去离若干度分至期与众共验之不
 亦可乎果其屡试不差乃可得言禨祥矣更据理论之
 禨祥者周礼保章氏之职也其言不傅于今则为天文
 科所傅之书绝不雅驯仍无义据盖辽金以来星翁卜
 师之妄作耳此律法所正禁达识者羞称也无已则有
 二焉其一推人生命知其禀受刚柔善恶可用以矫偏
 克已其二推岁月时令知其水旱丰凶可用以豫备修
 救此于身修国治不为无补儒者亦或用心焉顾非精
卷十五 第 38a 页 WYG0788-0238c.png
 研熟究分秒不失未免喜畏殽杂凶吉倒置矣即使悉
 无乖舛其所诠说尚多有不验者焉是以智者讳言之
一东西差变为南北差学历小辩中无是语也第云南北
 一差大半变为东西差耳此理精微盖必千百年积候
 千万里互證方能推究若骤语之虽聪明绝世未易悬
 晓其然不然也敢以过望于处士乎脱欲知之则宜用
 浑仪等器耳提面命以彼积学当能了然若以黄道九
 十度为时差中限理亦如是但恐满志盛气已所未知
 便是必无之理则所谓山中人不信有鱼大如木耳老
卷十五 第 38b 页 WYG0788-0238d.png
 而好学如灯烛之光吾辈甚为处士望之其如不就何
 巳则不就又欲使人舍而信彼去昭昭入冥冥谁能听
 之哉
一日食距交限学历小辩中用崇祯四年十月两食之数
 剖晰极明处士何惜一览耶尚执阳六阴八之旧法以
 为必然不易也夫阴历十七度阳历八度不自西法始
 大统历亦然处士所抄纂者皆大统法也而于日食第
 三推亦未之见尤异矣今采录如左大统历推日食在
 正交中交限度法曰视其推得交定度全分如在七度
卷十五 第 39a 页 WYG0788-0239a.png
 以下或三百四十二度以上者皆为食在正交依此则
 正交前七度正交后二十二度为食限何者置三百四
 十二度以减全周三百六十四度馀二十二度则将满
 全周二十二度入食限也又曰如在一百七十五度以
 上或二百零二度以下皆为食在中交
 以上两数相减得二十七度即中交前后两食限并也
 又置一百七十五度以减半周一百八十二度馀七度
 与正交等又置半周一百八十二度以减二百二度馀
 二十度则中交前后两食限为七为二十也
卷十五 第 39b 页 WYG0788-0239b.png
一古称义礼之家有如聚讼惟历亦然顾惟历家是非特
 为易辨何者讼必决于證佐他證佐未足可信也历以
 七政为證佐无不可信者矣今欲追天以求决定乎小
 辨固云日日可推夜夜可验但恐处士于恒星五星之
 学未能深入不应傲之以其所不知独交食法其所侈
 言而来年甲戌岁适有三食处士亦推得复圆时刻特
 未详耳傥必以巳法为是请与本局各细推诸草密封
 送礼部礼科以待临期测候疏密自辨矣他诸论撰亦
 各悉心努力作为成书傅之其人自多识者何烦口说
卷十五 第 40a 页 WYG0788-0239c.png
 也呜呼茫茫区宇才不绝世人人各有耳目岂其一手
 可能掩蔽人人各有心思岂其一怒可能降伏耶
 
 
 
 
 
 
卷十五 第 40b 页 WYG0788-0239d.png
 
 
 
 
 
 
 
 新法算书卷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