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七十二 第 1a 页 WYG0787-0751a.png

古今律历考卷七十二 明 邢云路 撰
历原六
历原
日月食限
以半交差一日一十五刻九一八四五加减交终及交
中并二交为六限阴阳各三限加为后限减为前限阳
后限月食日不食阴前限月食日不食以交差之半半
卷七十二 第 1b 页 WYG0787-0751b.png

食界限逢此界限日月俱食
天首五限
前限二十六日○五刻三○三九五(已上日月俱食食/已下日月俱不)
二十六日六十三刻二六三一七五(日月俱食/)
中限二十七日二十一刻二二二四(日月俱食/)
后限五十七刻九五九二二五(已下日月俱食食/已上月食日不)
一日一十五刻九一八四五(已下月食日不食/已上日月俱不食)
卷七十二 第 2a 页 WYG0787-0751c.png

前限一十二日四十四刻六九二七五(已上月食日不食/已下日月俱不食)
一十三日○二刻六五一九七五(已上日月俱食食/已下月食日不)
中限一十三日六十○刻六一一二(日月俱食/)
后限一十四日一十五刻七○四二五(已下日月俱食食/已上月食日不)
一十四日七十六刻五二九六五(已下月食日不食/已上日月俱不食)
交终度三百六十三度七十九分三十四秒者以月平
行度乘交终也正交三百五十七度六十四分者以月
卷七十二 第 2b 页 WYG0787-0751d.png

十八度○五分者以月半行度乘中交限十四日○六
六四也南北泛差四度四十六分者周天象限自之以
定法一千八百七十度而一也月食限者以阴八度阳
六度并之得十四度半之得七度为腹宽之数为法除
周天象限得十三度○五分弱所推就整为月食限度
日食定法九十六者一时八刻也二十五刻者一百刻
四分之一也不及为卯前过为卯后七十五刻者四分
卷七十二 第 3a 页 WYG0787-0752a.png

十五分归月食限十三度五分也后准十五度五十分
者以月平行度乘天首后限一日一十五刻九一八四
五所得已下为交后度已上月不食前准一百六十六
度三十九分六十八秒者以月平行度乘天尾前限一
十二日四十四刻六九二七五所得已上月食已下月
不食
日体大月体小月小于日三分之一日高月下故日食
卷七十二 第 3b 页 WYG0787-0752b.png

去天月去日以几千里计而地去月则以几万里计日
大月以千百里计而地大月则以几万里计此何以知
之以勾股测天及日出入分知之乃南齐书曰日月当
子午正隔于地犹为暗气所食以天体大而地形小故
也此言一倡人遂议日月与地三者形体大小相似地
体止当天一度半而天周当地径二百四十馀倍日月
相冲为地所蔽有景在天其大如日日光不照名曰暗
卷七十二 第 4a 页 WYG0787-0752c.png

有南北多少其说非也盖古人虽有暗虚之说乃月行
日度自隐其光与月掩日同非指为地景也且如春秋
二分食于卯酉之正日月相望其平如衡地犹在下乌
能蔽之况以法布算地大于月数十倍乎宋濂不知作
楚客对亦言月食为地景所隔皆南齐之说

日食九服视之分数各不同者在地南北东西之故在
天交前后阴阳历之故也日食在阴历月北日南自人
卷七十二 第 4b 页 WYG0787-0752d.png

视之南方见食多北方见食少日食在交前西方见食
少东方见食多在交后东方见食少西方见食多日食
当交之中无论阴阳历东西俱见食既阴历北方见食
既阳历南方见食既
月道交日道出入于六度而信不爽五星去而复留留
而又退而伏而期无失何也太阳为万象之宗居君父
之位掌发敛之权星月借其光辰宿宣其气故诸数壹
卷七十二 第 5a 页 WYG0787-0753a.png

至一正而月之闰交转五星之率皆由是出焉此日为
月与五星之原也
同异乘除测七政术
术七政各以测到晷至圭面丈尺寸分或前或后相连
日以二日相减馀为法以最高前丈尺寸分与最高后
丈尺寸分近同者相减馀为实如法而一得加减差最
高前丈尺寸分多为加差少为减差以加减最高前距
卷七十二 第 5b 页 WYG0787-0753b.png

漏刻加最高后夜半后漏刻半之七政皆以最高前日
算外各得七政最高日馀以发敛收之得时刻如测七
政最低亦然惟加减差反是应加作减应减作加
或问日月固有景可测矣而五星无景且测星之法无
传奈何余曰有二术焉以简仪距其四正而至午有度
去极有度漏下有刻以法步之其术一以圭表据午位
人目以小表望大表以上射五星下识圭刻以漏记之
卷七十二 第 6a 页 WYG0787-0753c.png

见何以施测余曰是无难可一言蔽之以纬距经正于
午位十字之准两望相牵则凡星皆可代金水也乃自
金水所留之舍以次日日步之易知简能于测金水乎
何有或又曰测四馀如之何余曰罗计禀于交食测月
交即测罗计前术有之矣若气生于十闰月生于月迟
古有此说然二皆隐曜孛星间见于史乘则宜取古一
孛见宿度日时刻距今一孛见宿度日时刻用距积年
卷七十二 第 6b 页 WYG0787-0753d.png

则古来所见者少亦须候其前后两见依求月孛术步
之亦得然所见既少俟见而测知何时姑立法可也大都
气孛二隐曜星命家言之于历数无关所关历数者七政
也七政之数原本于测验而七政之差则由于测验之
法失其传不见今司天氏之所为测验者乎今司天亦测
日晷每节气阖监官向圭表测日景毕各画一押既而
上疏入告曰测矣试问其晷长若干作何布算皆曰不
卷七十二 第 7a 页 WYG0787-0754a.png

月与五星夫人病无法耳今余法既立且纤悉备至有
法可循即无难可致若畴人于此而犹泄泄然诿之曰
我不能也则吾不知之矣
于戏余累累千万言于历数不啻详矣而有难者未易
言也盖天动物也消息至微安必其永久而不变如今
之日躔六十六年差一度及百年消长各一之说其间
畸零多少乃在冥濛间畴其觉之可执为定乎以推之
卷七十二 第 7b 页 WYG0787-0754b.png

行是即天运之难定也故僧一行云乾度盈虚与时消
息告谴于经数之表变常于潜遁之中则圣人且犹不
质非筹历之所能及矣曰然则如之何无已则郭太史
所谓随时推测是已世病无推测之法余法既立即不
妨随时观象依法推测合则从变则改亡论消长暗移
失行旋复之故壹是皆以泽火之革旋正之即用之亿
万斯年与天地无彊可也此又原之原也
卷七十二 第 8a 页 WYG0787-0754c.png

卷七十二 第 8b 页 WYG0787-0754d.png

古今律历考卷七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