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三十三
卷三十三 第 1a 页 WYG0787-0381c.png
钦定四库全书
 古今律历考卷三十三  明 邢云路 撰
  律吕五
   律吕
  候气
后汉志载律可以相传者惟候气而已天效以景地效
以响即律也阴阳和则景至律气应则灰除是故天子
常以日冬夏至御前殿合八能之士陈八音听乐均度
卷三十三 第 1b 页 WYG0787-0381d.png
晷景候钟律权土灰放阴阳冬至阳气应则乐均清景
长极黄钟通土灰轻而衡仰夏至阴气应则乐均浊景
短极蕤宾通土灰重而衡低进退于先后五日之中八
能各以候状闻太史封上效则和否则占其法闭室布
缦使不通风案律加灰气至灰去其为气所动者其灰
散人及风动者其灰聚殿中用玉律十二惟二至乃候
灵台用竹律六十候如其历隋志载后齐神武霸府田
曹参军信都芳深有巧思能以管候气仰观云色尝与
卷三十三 第 2a 页 WYG0787-0382a.png
人对语即指天曰孟春之气至矣人往验管而飞灰已
应每月所候言皆无爽又为轮扇二十四埋地中以测
二十四气每一气感则一扇自动他扇自住与管灰相
应若符契焉隋开皇九年平陈后高祖遣毛爽及蔡子
元于普明等以候节气依古于三重密室之内以木为
按十有二具每取律吕之管随十二辰位置于按上而
以土埋之上平于地中实葭莩之灰以轻缇素覆律口
每其月气至与律冥符则灰飞冲素散出于外而气应
卷三十三 第 2b 页 WYG0787-0382b.png
有早晚灰飞有多少或初入月其气即应或至中下旬
间气始应者或灰飞出三五夜而尽或终月才飞少许
者高祖异之以问牛弘牛弘对曰灰飞半出为和气吹
灰全出为猛气吹灰不能出为衰气吹和气应者其政
平猛气应者其臣纵衰气应者其君暴高祖駮之曰臣
纵君暴其政不平非日别而月异也今十二月于一岁
之内应用不同安得暴君纵臣若斯之甚也弘不能对
令爽等草定其法爽因稽诸故实以著于篇名曰律谱
卷三十三 第 3a 页 WYG0787-0382c.png
其略谓汉世制律互有得失至魏代杜夔制律候气灰
悉不飞晋光禄大夫荀勖得古铜管校夔所制长古四
分方知不调事由其误乃依周礼更造古尺用之定管
声韵始调左晋之后渐又讹谬至梁武帝时犹有汲冢
玉律宋苍梧时钻为横吹然其长短厚薄大体具存臣
先人栖成学算祖暅问律于何承天沈研三纪颇达其
妙后为太常丞典司乐职乃取玉管及宋太史尺并以
闻奏诏付大匠依样制管自斯以后律又飞灰侯景之
卷三十三 第 3b 页 WYG0787-0382d.png
乱臣兄喜于太乐得之后陈宣帝诣荆州为质俄遇梁
元帝败喜没于周适欲上闻陈武帝立遂以十二管衍
为六十律私候气序并有徵应至太建乃与均钟器合
考之淮南子曰水胜故夏至湿火胜故冬至燥燥故灰
轻湿故灰重许鲁斋云蔡西山所述月令章句蔡邕说
也如邕所云则是为十二月肆布室内十二辰若其月
气至则辰之管灰飞而管空管斜埋地下入地处庳出
地处高故曰内庳外高黄钟埋于子位上头向南蕤宾
卷三十三 第 4a 页 WYG0787-0383a.png
埋于午位上头向北夹钟埋于卯位上头向西南吕埋
于酉位上头向东其馀八律亦各依其辰位又律书云
以宜阳金门山竹为管以河内葭莩为灰熊氏云灰实
律管覆以罗縠气至则吹灰动縠又长乐陈氏曰候气
之法造室三重各启门为门之位外之以子中之以午
内复以子所谓九闭之中也盖布缇缦室中上圆下方
依辰埋管使其端与地齐而以薄纱覆之中秋白露降
采葭莩为灰加管端以候气为气所动者灰散为物所
卷三十三 第 4b 页 WYG0787-0383b.png
动者灰聚蔡元定律吕新书载其升降之数以十二律
之分釐毫丝忽定升灰之分釐毫丝忽韩苑洛志乐亦
主其说以上诸家之论详哉其言之矣以余论之后汉
志载律制莫能辨其相传惟候气曰相传则必古法也
古法不知传自何代考候气之法不见经典而纬书有
之天子常以日冬夏至合八能之士听乐度晷权灰候
占之说纬书之文也纬书乃后人伪为之未可尽信后
汉志乃载闭室布缦案律飞灰之法使果如其法各律
卷三十三 第 5a 页 WYG0787-0383c.png
各从辰位皆应气而灰飞也岂不神妙抑如芳深观云
动扇与灰合契毛爽气至灰符与其父兄管尺飞灰皆
应及蔡氏所载升降之数如其分釐毫丝忽不爽也岂
不如神然何乃开皇候气或初入月应或中下旬应或
灰飞三五夜尽或终月才飞少许牛弘三说隋帝难之
而无以应耶曰此正其候气之不足凭也盖冬至一阳
生古人于此候气验其阳气上升则有之嗣是一阳既
升气腾而上无日不飞岂有必待一气之变所埋管灰
卷三十三 第 5b 页 WYG0787-0383d.png
始升寸内数分之理又岂有一处按方并埋十二管而
某气至止某管飞灰之理且均一室也子位埋九寸之
管则黄钟飞馀十一管皆不飞此室假北移数武则子
不可为午乎然则黄钟之飞灰又变而为蕤宾不飞之
灰乎则何以应焉即观开皇之应不一其日或三五夜
尽或终月才飞少许者可知也终月才飞少许则灰且
不飞矣况应律管之丝忽及升灰数之丝忽哉丝忽之
数谁见之而谁量之耶纵曰应矣如冬至阳在下故用
卷三十三 第 6a 页 WYG0787-0384a.png
九寸大寒至小满阳渐升管渐短其说犹通若夏至后
则阳气下降管宜渐长也乃大暑较夏至渐短至小雪
寒极阳气深入地中而管却止四寸六分耶小雪用四
寸六分短管即可接灰而上过此一节乃阳气又突然
潜入深地须用九寸长管方得飞灰耶夫岂升降消息
渐次之常也此不通之论不俟言之毕而明者况地有
南北燥湿不同南方冬月地犹生物北方地寒正月地
犹冻二三尺以寒冬子月加九寸之管岂能下通故曰
卷三十三 第 6b 页 WYG0787-0384b.png
候气之不足凭也若淮南子燥湿轻重之说亦无稽之
谈耳然则芳深扇动灰飞及毛氏父子候气之验皆非
欤嘻我知之矣扇之动灰之飞皆机也机通其窍人鼓
其机扇动灰飞时刻不爽暗作假事以欺人主犹如巧
术之制木人应期而捧时铜人如候而鸣钟从古有之
其机犹是也历代欺以传欺至今钦天监官诣顺天府
用机械造假灰候气于立春等节以告人曰灰飞矣以
入告曰灰飞矣将谁欺欺天乎
卷三十三 第 7a 页 WYG0787-0384c.png
  审度
周礼典瑞璧羡以起度玉人璧羡度尺好三寸以为度
易纬通卦验以十马尾为一分淮南子曰秋分蔈定蔈
定而禾熟律之数十二故十二蔈而当一粟十二粟而
当一寸说苑曰度量权衡以粟生之一粟为一分十分
为一寸孙子算术曰蚕所吐丝为忽十忽为丝十丝为
毫十毫为釐十釐为分十分为寸汉前志曰度本起黄
钟之长以子榖秬黍中者一黍之广度之九十分黄钟
卷三十三 第 7b 页 WYG0787-0384d.png
之长一为一分十分为寸十寸为尺十尺为丈十丈为
引而五度审矣隋志有十五等尺一周尺乃王莽时刘
歆铜斛尺后汉光武建武铜尺晋荀勖律尺为晋前尺祖
冲之所传铜尺晋武帝泰始九年中书监荀勖校太乐
八音不和始知为后汉至魏尺长于古尺四分有馀勖
乃依周礼制尺所谓古尺依古尺更铸铜律吕以调声
韵以尺量古器与本铭尺寸无差又汲郡盗发魏襄王
冢得古周时玉律及钟磬与新律声韵闇同于时郡国
卷三十三 第 8a 页 WYG0787-0385a.png
或得汉时故钟吹新律命之皆应梁武钟律纬云祖冲
之所传铜尺其铭曰晋泰始十年中书考古器揆校今
尺长四分半所校古法有七品一曰姑洗玉律二曰小
吕玉律三曰西京铜望臬四曰金错望臬五曰铜斛六
曰古钱七曰建武铜尺姑洗微强西京望臬微弱其馀
与此尺同此尺者勖新尺也今尺者杜夔尺也按此尺
出于汲冢之律与刘歆之斛最为近古盖汉去古未远
古之律度量权衡犹在也故班氏所志无诸家异同之
卷三十三 第 8b 页 WYG0787-0385b.png
论王莽之制作虽不足据然律度量衡当不敢变于古
也自董卓之乱而乐律散亡故杜夔之律围径差小而
尺因以长荀勖虽定此尺然其乐声高急不知当时律
之围径又果何如后周以玉斗生律玉斗之容受似为
近古然当时以斗制律围径不及三分其尺遂长于此
尺一寸五分八釐则皆由律围径之误也若司马公所
传此尺出于王莽之法钱盖丁度所奏高若讷所定者
虽其年代久远轮郭不无消毁然其大约近之二晋田
卷三十三 第 9a 页 WYG0787-0385c.png
父玉尺即梁法尺实比晋前尺一尺七釐世说称有田
父于野地中得周时玉尺便是天下正尺荀勖试以校
已所造金石丝竹皆短校一米梁武帝有玉律一口箫
馀定七枚夹钟有昔题刻乃制为尺以相参验以新尺
制为四器名曰通此两尺近同三梁表尺实比晋前尺
一尺二分二釐有奇萧吉云出于司马法梁朝刻其度
于影表以测影此即祖暅所算造铜圭影大业中用以
调律四汉官尺始平掘地所得实比晋前尺一尺三分
卷三十三 第 9b 页 WYG0787-0385d.png
七毫萧吉云汉章帝时零陵文学史奚景于冷道县舜
庙下得玉律度为尺傅畅晋诸公赞云荀勖新造钟律
时人并称其精密惟陈留阮咸讥其声高后始平掘地
得古铜尺岁久欲腐以校荀勖今尺短校四分时人以
咸为神解此两尺长短近同五魏尺杜夔所用调律实
比晋前尺一尺四分七釐按刘徽九章注云此尺长于
王莽斛尺四分五釐然即其斛分以二千龠约之知其
律止容七百二十分六釐有奇则其径为三分三釐弱
卷三十三 第 10a 页 WYG0787-0386a.png
其斛分数与王莽斛分虽不同而其容受多寡相去未
悬远也六晋后尺实比晋前尺一尺六分二釐萧吉云
晋氏江东所用七后魏前尺实比晋前尺一尺二寸七
釐八中尺实比晋前尺一尺二寸一分一釐九后尺实
比晋前尺一尺二寸八分一釐此后魏初及东西分国
后周未用玉尺之前杂用此等尺十东后魏尺实比晋
前尺一尺五寸八毫魏史律历志云公孙崇永平中更
造新尺以一黍之长累为寸法太常卿刘芳受诏脩乐
卷三十三 第 10b 页 WYG0787-0386b.png
以秬黍中者一黍之广即为一分久之不决十一蔡邕
铜龠尺实比晋前尺一尺一寸五分八釐从上相承有
铜龠一以银错题其铭祖孝孙云相承传是蔡邕铜龠
后周武帝保定中诏遣卢景宣长孙绍远斛斯徵等累
黍造尺从横不定后因脩仓掘地得古玉斗以为正器
据斗造律度量衡因用此尺大赦改元天和百司行用
终于大象之末其律与蔡邕古龠同按铜龠玉斗二者
当是古之嘉量当时据斗造尺但以容受乘除求之然
卷三十三 第 11a 页 WYG0787-0386c.png
自魏而下论律者多惑于三分之径今以隋志所载玉
斗容受析之为一十一万八百分有奇一斗计二百龠
以二百约之得五百五十四分有奇为一龠之分以算
法攻之其径不及三分故其尺律遂长十二宋氏尺实
比晋前尺一尺六分四釐开皇初调钟律尺及平陈后
调钟律水尺此宋代人间所用尺传入齐梁陈以制乐
制与晋后尺及梁时俗尺刘曜仪尺略相依近其后宣
帝时达奚震及牛弘等议今之铁尺是太祖遣尚书故
卷三十三 第 11b 页 WYG0787-0386d.png
苏绰所造当时检勘用为前周之尺验其长短与宋尺
符同即以调钟律并用均田度地十三开皇十年万宝
常所造律吕水尺实比晋前尺一尺一寸八分六釐与
祖孝孙相近然亦皆径三分法十四杂尺实比晋前尺
一尺五分十五梁朝俗间尺实比晋前尺一尺七分一
釐以上十五等尺诸代不同多由于累黍及围径之误
也五代王朴尺比汉前尺一尺二分宋和岘用景表石
尺比汉前尺一尺六分李照布帛尺比汉前尺一尺三
卷三十三 第 12a 页 WYG0787-0387a.png
寸五分阮逸胡瑗尺横累一百黍与景表尺同邓保信
尺纵累百黍短于大府尺九分大晟乐尺徽宗指三节
为三寸长于王朴尺二寸一分又考古物之有分寸明
著史籍可以酬验者惟有法钱周之圜法半两重八铢
汉初四铢其文亦曰半两孝武之世行五铢下洎隋朝
多以五铢为号既历代尺度屡改故小大轻重鲜有同
者刘歆制铜斛之世所铸有错刀大泉五十王莽天凤
间改铸货布货钱之类唐会要武德间行开元通宝钱
卷三十三 第 12b 页 WYG0787-0387b.png
径八分以为得中六典大泉错刀货布货钱小大轻重
不皆中度宋以景表尺较汉钱尺并大泉错刀等类历
代沿革不一固若斯也
右审度诸说不同而各有辨焉昔夏禹以身为度通志
曰夏禹十寸为尺成汤十二寸为尺武王八寸为尺又
周家十寸八寸皆为尺以十寸之尺起度则十尺为丈
十丈为引以八寸之尺起度则八尺为寻倍寻为常且
古称丈夫谓人长丈也周礼则谓人长八尺夫历代之
卷三十三 第 13a 页 WYG0787-0387c.png
尺既不同而周之十寸八寸皆为尺然则所谓以身为
度者或长丈或长八尺八尺即丈代度不同故也故黄
钟之数九其寸而为律十其寸而为尺即古云长九寸
长八寸十分一之类尺异而律同也汉志不知乃欲加
黄钟一寸为尺误矣典瑞璧羡度尺好三寸以为度郑
司农云羡径也好璧孔也尔雅曰肉倍好谓之璧郑康
成曰羡不圆之猊延其袤一尺而广狭焉疏言引尔雅
欲见此璧好三寸好即孔也两畔肉各三寸两畔共六
卷三十三 第 13b 页 WYG0787-0387d.png
寸是肉倍好也六寸三寸共九寸为璧之径是乃九分
之寸九九八十一分正合黄钟九其寸之律若十其寸
为尺则为十寸之尺为径长尺故曰度尺所谓以为度
也非谓以好之三寸为度也先郑释羡为径是后郑释
羡为延非康成谓羡不圆延其袤一尺而广狭焉者盖
以璧应圜九寸减广一寸以益上下之袤一寸则上下
一尺广八寸狭为八寸此说非也淮南言蔈者禾之芒
十二蔈当一粟十二粟当一寸说苑言一粟为一分夫
卷三十三 第 14a 页 WYG0787-0388a.png
五榖不同不知当时所指之粟为何粟易纬以十马尾
为分与孙子论寸分釐毫丝忽皆近是汉志度黍之讹
则余于议律长短围径数章辨之详矣若隋志十五等
尺及五代王朴以后诸尺累代各殊或失之长或失之
短间虽有合古者第其式多不存真伪何从而辨至于
法钱等物其轻重大小且不同亦安得据此以辨尺耶
余故云古尺不一莫辨真伪无已则惟以黍约之而已
古称子榖秬黍中者子北方北方黑谓黑黍也秬之言
卷三十三 第 14b 页 WYG0787-0388b.png
大谓大黍也取上党之秬黍酌千二百黍之数实之而
复以人声正之如余议律长短围径章术以得黄钟之
管黄钟定则十二律皆定而度量衡一以贯之矣盖三
物一禀于律度量衡有不同而律则无不同故虞书曰
同律度量衡律先于度正谓此也论五度所起则十纤
为微十微为忽十忽为丝十丝为毫十毫为釐五度正
数则十釐为分十分为寸十寸为尺十尺为丈十丈为
引是
卷三十三 第 15a 页 WYG0787-0388c.png
  嘉量
周礼冬官考工记㮚氏为量金有六齐六分其金而钖
居一谓之钟鼎之齐㮚氏为量改煎金钖则不耗不耗
然后权之权之然后准之准之然后量之量之以为釜
深尺内方尺而圜其外其实一釜其臀一寸其实一豆
其耳三寸其实一升重一钧其声中黄钟之宫其铭曰
时文思索允臻其极嘉量既成以观四国永启厥后兹
器惟则左传晏子曰齐旧四量豆区釜钟郑注云四升
卷三十三 第 15b 页 WYG0787-0388d.png
曰豆四豆曰区四区曰釜各自其四以登于釜釜六斗
四升也釜十则钟六十四斗也釜方尺积千寸比于今
粟米法少二升八十一分升之二十二考工记曰庾实
二釜论语曰与之釜与之庾仪礼曰十斗曰斛十六斗
曰籔十籔曰秉注云今文籔为逾逾即庾也小尔雅曰
钟二谓之秉秉十六斛陈氏三量五豆为区五区为釜
十釜为钟管子曰釜鏂之数不得为侈弇孔子家语曰
黄帝设五量曰区曰釜曰庾曰钟曰秉此五者量之大
卷三十三 第 16a 页 WYG0787-0389a.png
者也曰圭曰撮曰合曰升曰斗此五者量之小者也孙
子算术曰六粟为圭十圭为抄十抄为撮十撮为勺十
勺为合应劭曰圭者自然之形阴阳之始四圭为撮孟
康曰六十四黍为圭汉志曰量者龠合升斗斛所以量
多少也本起于黄钟之龠用度数审其容以子榖秬黍
中者千有二百实其龠以井水准其槩合龠为合十合
为升十升为斗十斗为斛而五嘉量矣其法用铜方尺
而圆其外旁有庣焉其上为斛其下为斗左耳为升右
卷三十三 第 16b 页 WYG0787-0389b.png
耳为合龠其状似爵以縻爵禄上三下二参天两地圜
而函方左一右二阴阳之象也其圜象规其重二钧备
气物之数各万有一千五百二十声中黄钟之宫始于
黄钟而反覆焉其斛铭曰律嘉量斛方尺而圆其外庣
旁九釐五毫羃百六十二寸深尺积一千六百二十寸
容十斗祖冲之以圆率考此斛当径一尺四寸三分六
釐一毫九抄二忽庣旁一分九毫有奇刘歆庣旁少一
釐四毫有奇魏陈留景元四年刘徽注九章商功曰当
卷三十三 第 17a 页 WYG0787-0389c.png
今大司农斛圆径一尺三寸五分五釐深一尺积一千
四百四十一寸十分之三王莽铜斛于今尺为深九寸
五分五釐径一尺三寸六分八釐七毫以徽术计之于
今斛为容九斗七升四合有奇此魏斛大而尺长王莽
斛小而尺短也梁陈依古齐以古升五升为一斗后周
武帝晋国造仓获古玉斗改制铜律累黍积龠与衡度
无差惟为铜升径七寸一分深二寸八分重七斤八两
今若以数计之玉升积玉尺一百一十寸八分有奇斛
卷三十三 第 17b 页 WYG0787-0389d.png
积一千一百八十五分七釐三毫九抄又甄鸾算术云
玉升一升得官斗一升三合四勺此玉升大而官斗小
也以数计之甄鸾所据后周官斗积玉尺九十七寸有
奇斛积九百七十七寸有奇后周玉斗并副金错铜斗
及建德六年金错题铜斗实铜以秬黍定量以玉秤权
之一斗之实皆重六斤十三两隋开皇以古斗三升为
一升大业初复依古斗唐六典量容千二百黍为龠二
龠为合十合为升十升为斗三斗为大斗十斗为斛宋
卷三十三 第 18a 页 WYG0787-0390a.png
范镇论周釜方尺者八寸之尺深尺者十寸之尺且创
为圆分之说谓圆分一当方分四分之三陈旸乐书所
载斛图盖范镇之斛也
右嘉量之说详矣夷考周礼㮚氏之量正也嗣是代度
不同量亦各异如一斛也而有容九斗七升者十斗者
有魏斛大尺长王莽斛小尺短者有五升为斗者有玉
升大官斗小者有积与重不同者诸如此类更相是非
然不知代制不同岂能齐一况其式不存真伪莫辨无
卷三十三 第 18b 页 WYG0787-0390b.png
已亦惟以黍约管定尺即尺求斛守㮚氏之术而量正
矣盖㮚氏嘉量釜方尺深尺外圆函方以句股求弦术
句十寸自之得百寸股十寸自之得百寸相并二百寸
开方除之得弦一尺四寸一分四釐二毫一丝三忽五
微六纤为釜之内径以径取周秘法三一二六乘之得
四尺四寸二分八毫三丝一忽五微六纤为釜之内周
周自之得一十九尺五寸四分三釐七毫五丝一忽六
微七纤以周取围秘法十三而一得一百五十寸三分
卷三十三 第 19a 页 WYG0787-0390c.png
三釐六毫五丝五忽一微三纤为釜之面幕以深十寸
乘之得一千五百三寸三分六釐五毫五丝一忽三微
为釜之积实是也釜重一钧三十斤叩之声中黄钟之
宫考㮚氏言金者铜也铜加锡谓之齐煎至不耗权以
视其轻重之齐准以视其高下之平量以视其多寡之
均然后以之为釜平正应准并无侈弇若陈氏图状如
酒尊则有侈弇不端正矣非是范镇谓周釜方尺者八
寸之尺深尺者十寸之尺方八寸圆其外庣其旁则羃
卷三十三 第 19b 页 WYG0787-0390d.png
一百三寸六分八釐深十寸则积一千三十六寸八分
与汉斛同蔡元定信之亦非是若所谓周家八寸十寸
皆为尺者或别有所用而非一物两用也至镇圆分之
说又以圆其外为唇陈𤾉所载图者蔡元定深非之以
为自古算法无圆分则诚当矣周公之釜重三十斤声
中黄钟之宫铭曰嘉量启后惟则至精也若王莽之斛
重倍之而亦云中黄钟之宫岂理也哉且于尺外之庣
添九釐五毫以容十斗至取法上三下二左一右二之
卷三十三 第 20a 页 WYG0787-0391a.png
象使一耳偏大一耳偏小皆属凿妄圣人制器方圆均
齐岂有庣偏即管子云无侈弇并唐斛左右耳与臀之
皆方可知其无庣偏大小之说也若郑玄方尺千寸之
说则止就方内言而于圆容遗之矣历代量之参差者
勿论大都汉量其制小唐量其制大以秬黍考之古量
当唐十分之三颇与六典合则其善也详论五量所起
则六十黍为圭四圭为撮十撮为合十合为升十升为
斗此孔子所云黄帝五量之小也五量正数则四豆为
卷三十三 第 20b 页 WYG0787-0391b.png
区五区为釜倍釜为庾五庾为钟倍钟为秉此孔子所
云黄帝五量之大也前汉志曰量多少者不失圭撮则
圭撮乃数之始也应劭曰四圭为撮许氏说文亦曰撮
四圭也孟康曰六十四黍为圭若以六十四黍为圭一
撮凡二百五十六黍以一龠千二百黍求之则一龠为
四撮六十八分太之零则何以成数然则一龠宜五撮
凡二百四十黍撮四圭圭六十黍为当孟康六十四黍
之圭或用黍之稍小者未可知也五撮为龠得千二百
卷三十三 第 21a 页 WYG0787-0391c.png
黍即黄钟一龠之数龠必以井水准其槩者惟水为平
也倍龠十撮为合容二千四百黍为两龠之实所谓合
龠为合刘歆以龠斛为五量误矣十合为升二万四千
黍为二十龠十升为斗二十四万黍为二百龠若孙子
以六粟为圭以至十勺为合夫圭以六粟则太少勺以
六万粟则太多无一可者总不经之妄谈耳晏子以四
升为豆各自其四以登于釜釜十则钟考管子云齐西
之粟釜百泉则鏂二十也齐东之粟釜十泉则鏂二泉
卷三十三 第 21b 页 WYG0787-0391d.png
也夫釜粟百钱而区二十钱釜粟十钱而区二钱则五
区为釜明甚非四区为釜也以考工记庾实二釜论语
与之釜庾仪礼十斗为斛十六斗为籔十籔为秉注籔
即逾即庾小尔雅钟二为秉凡十六斛诸说合观之所谓
二钟为秉秉十六斛则钟乃八斛也所谓十斗为斛十
釜为钟则钟乃八十斗釜乃八斗也所谓十六斗为籔
即庾实二釜则釜亦八斗也五量所起圭撮合升斗五
量正数区釜庾钟秉此皆自千二百黍黄钟之一龠上
卷三十三 第 22a 页 WYG0787-0392a.png
下衍之下至圭之六十黍上至秉之三万二千龠为数
之切近精实无遁情者岂容私意于其间哉乃若晏子
所谓各自其四以登于釜者盖四升为豆四豆十六升
为区固以四而登五区为釜釜乃八斗十釜为钟钟乃
八斛二四为八亦以四而登晏子之言意或如此其陈
氏三量则每量各加四分之一五豆为区区乃二十升
五区为釜釜乃百升十釜为钟钟乃百斗比旧为多故
晏子曰钟乃大矣郑注六斗四升为釜或康成时釜用
卷三十三 第 22b 页 WYG0787-0392b.png
六斗四升非周制也范镇则谓周以八寸尺为量八八
六十四故容六斗四升直臆说耳论语注釜六斗四升
乃袭郑氏之旧说亦误
  权衡
虞书曰在璿玑玉衡夏书曰有典有则贻厥子孙关石
和钧王府则有周礼冬官考工记玉人之事驵琮七寸
鼻寸有半寸天子以为权国语单穆公曰先王之制礼
也大不出钧重不过石律度量衡于是乎生小大器用
卷三十三 第 23a 页 WYG0787-0392c.png
于是乎出故圣人慎之孔子曰谨权量四方之政行焉
孟子曰权然后知轻重月令仲春仲秋日夜分则平权
衡正均石小尔雅曰斤十谓之衡衡有半谓之秤秤二
谓之均均四谓之石石四谓之鼓应劭曰十黍为累十
累为铢说文曰锱六铢也又谓之分王肃云八两为锱
淮南子曰十二粟而当一分十二分而当一铢十二铢
而当半两衡有左右因倍之故二十四铢为一两天有
四时以成一岁因而四之四四十六故十六两为一斤
卷三十三 第 23b 页 WYG0787-0392d.png
三月而为一时三十日为一月故三十斤为一钧四时
而为岁故四钧为石汉前志曰衡权者衡平也权重也
衡所以任权而均物平轻重也本起于黄钟之重一龠
容千二百黍重十二铢两之为两二十四铢为两十六
两为斤三十斤为钧四钧为石五权谨矣五权之制圜
而环之令肉倍好周旋无端终而复始无穷已也权与
物均而生衡衡运生规规圜生矩矩方生绳绳直生准
准正则衡平而钧衡矣是为五则备于钧器以为大范
卷三十三 第 24a 页 WYG0787-0393a.png
凡律度量衡用铜者名自名也所以同天下齐风俗也
铜为物之至精不为燥湿寒暑变其节不为风雨暴露
改其行介然有常有似于士君子之行是以用铜也赵
书石勒得圆石状如水碓其铭曰律权石重四钧同律
度量衡有辛氏造续咸议是王莽时物后魏并州人献
古铜权一枚其铭曰律权石重四钧黄帝初祖德市于
虞虞帝始祖德市于辛此亦王莽所制也隋开皇中以
古斗三升为一升以古称三斤为一斤以一尺二寸为
卷三十三 第 24b 页 WYG0787-0393b.png
一尺大业中依复古法唐贞观时叶律郎张文收定乐
铸铜律三百五十六铜斛二铜秤二铜瓯十四秤尺一
斛左右耳与臀皆正方积十而登以至于斛乃累黍所
定与古玉斗相符后以宋常用度量校之尺当六之五
衡量皆三之一宋太宗诏刘承圭制法物取秬黍广十
黍为寸从大乐黄钟之尺因度尺而求釐自积黍而取
累然后以分而推忽为定数之端忽万为分丝则千毫
则百釐则十转以十倍自一万忽至十万忽倍之则为
卷三十三 第 25a 页 WYG0787-0393c.png
一钱十黍为累百黍为铢一两合二十四铢为二千四
百黍之重二铢四累为钱二累四黍为分一累二黍重
五釐六黍重二釐五毫三黍重一釐二毫五丝则黍累
之数成矣由黍累而齐其斤石不可得而增损其则用
铜而镂文以识其轻重新制既定奸弊无所措中外以
为便
右权衡之制其说详矣盖自有天圆地方即有规矩权
衡之象权以生衡其为衡也在天为斗魁之柄助佐天
卷三十三 第 25b 页 WYG0787-0393d.png
枢璿玑近挹天权絜开阳摇光斟酌建指以齐七政故
曰玉衡历代以来帝王圣贤皆以权衡为重钧与石乃
五权之最重者故夏后贻厥子孙以为典则周礼玉琮
七寸鼻一寸五分以为权故有鼻也以组系之故曰驵
琮月令春秋二仲昼夜各五十刻乾度均平故于此二
时平正权衡即舜察玉衡法天齐政之义也小尔雅应
劭说文之数皆是锱铢小数未应悬远王肃注八两非
淮南子以十二粟当一分十二分当一铢十二铢当半
卷三十三 第 26a 页 WYG0787-0394a.png
两半两即一龠也龠凡千二百黍以淮南之粟计之一
铢得一百四十四粟一龠得一千七百二十八粟多黍
五百二十八矣想粟较黍小之故至铢两而上以至钧
石则其数悉协矣权周用玉汉用铜其形如环体为肉
孔为好外径九寸内径三寸重三十斤与嘉量同但王
莽所造假帝王以欺后隋唐宋各有制有三为一者一
之二为一者当六之五三之一者皆无的据可考然宋
制纤悉之数则悉合符是为密也论五权所起则权起
卷三十三 第 26b 页 WYG0787-0394b.png
于黍秬黍一粒也十黍为累即累十累为铢六铢为锱
又谓之分四锱为两量黄钟两龠二千四百黍之重五
权正数则十六两为斤一两二千四百黍为一合一斤
凡一升六合黍之重十斤为衡三衡为钧四钧为石四
石为鼓量七石六斗八升黍之重是也郑世子考羊头
山秬黍以时制等则秤之百粒得二分五釐积至两龠
二千四百粒重六钱则今之六钱为古一两以约度量
今之八寸即古一尺今之三斗即古一斛度以八为率
卷三十三 第 27a 页 WYG0787-0394c.png
量以三为率权以六为率故也
 
 
 
 
 
 
 
卷三十三 第 27b 页 WYG0787-0394d.png
 
 
 
 
 
 
 
 古今律历考卷三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