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八
卷八 第 1a 页 WYG0787-0092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古今律历考卷八     明 邢云路 撰
  经八
   论语考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北极五星其前一明者为太子其二最明者曰帝座三曰庶
子四曰后宫其五差远而不甚明者曰天枢即北极也然北
极一星亦非北辰其不动处无星谓之辰就辰傍取一近星
卷八 第 1b 页 WYG0787-0092b.png
识以为极而北极一星尚就近环绕耳自汉至齐梁谈天者
皆认北极星为纽星即不动处惟祖暅之以仪测知不动处
犹去纽星一度有馀自唐至宋又测纽星去不动处三度有
馀南宋在临安测纽星去极四度半元志则但从三度之说
皆尚未定也夫定亦何难即以玑衡度数于纽星就近设管
以目力圆转求之百刻一周围圆取中自得不动之处出地
几十几度矣北辰出地之度随在不一顺天出地四十度半
岳台出地三十五度以渐而南益少也北辰一定以测黄
卷八 第 2a 页 WYG0787-0092c.png
赤道内外勾股去极去地之度乃得其真其四面则经
星随天左转日月五纬右转有似于环绕而归向之者
故以此譬为政以德无为而天下归之也历家述历元
之始北辰正位于虚宿玄枵之中日月五星皆会于子
一左旋而七政之行迟速各异胥此一元分布而万代
复元不爽矣
子张问十世可知也子曰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
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
卷八 第 2b 页 WYG0787-0092d.png

所损益谓文质三统三统者王者受命必改正朔易服
色明易姓受之于天示不相袭也正朔有三何本天有
三统谓三微之月也明王者受命各统一正敬始重本
也朔者苏也革也言万物革更于是故统焉三统者何
谓也天统之正始于子半日萌色赤地统受之于丑初
日肇化而黄至丑半日芽化而白人统受之于寅初日
孽成而黑至寅半日生成而青故十一月阳气始养根
卷八 第 3a 页 WYG0787-0093a.png
株黄泉之下微阳稍动周以仲冬建子为天正色尚赤
以夜半为朔为天统十二月地中含养物始萌芽殷以
季冬建丑为地正色尚白以鸡鸣为朔为地统十三月
万物始达出于地人得加功夏以孟春建寅为人正色
尚黑以平旦为朔为人统不以二月后为正者万物不
齐莫适所统故必以三微之月也三正之相承若循环
然孔子承周之弊行夏之时知继十一月正者当用十
三月也暴秦继周乃以十月为岁首于三统之义何居
卷八 第 3b 页 WYG0787-0093b.png
汉武帝始改用夏正至今遵之时正令善此孔子行夏
之时意也然四序之始固正于寅而历数之原则肇于
子所谓日月五星皆会于子以冬至子半为历元者达
诸千万世而不惑也
子贡欲去告朔之饩羊子曰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
告朔之礼天子十二月明堂所居各有其所惟闰月乃
居门中故字从王在门中诸侯告朔于太庙闰月则居
庙门也周道既衰幽王既丧天子不能班朔春秋书以
卷八 第 4a 页 WYG0787-0093c.png
讥之春秋文公六年经云闰月不告朔犹朝于庙其传
曰非礼也不告朔弃时政也盖诸侯先以生羊告于庙
谓之告朔后以礼祭宗庙谓之朝庙即以此日听视此
朔之政谓之视朔朝庙小于告朔文公废其大而行其
小又不视朔故曰非礼也弃时政也告朔之礼稀绝而
饩羊供为具文故子贡欲去之孔子曰我爱其礼谓礼
废既久庶明王复兴绍明而稽用之令上无逆天而下
不违人以臻于大顺其极使阴阳和平百榖丰成太平
卷八 第 4b 页 WYG0787-0093d.png
治而王瑞至则仲尼之心也汉书载鲁历不正以闰馀
一之岁为蔀首故春秋刺十一月乙亥朔日有食之于
是申在辰而司历以为在建戌史书建亥哀公十二年
亦以建申流火之月为建亥而怪蛰虫之不伏也自文
公闰月不告朔至此百有馀年莫能正历故子贡欲去
其饩羊孔子爱其礼而著其法于春秋经曰冬十月朔
日有食之传曰不书日官失之也天子有日官诸侯有
日御日官居卿以底日礼也日御不失日以授百官于
卷八 第 5a 页 WYG0787-0094a.png
朝言告朔也夫曰以闰馀一为蔀首者谓当以闰尽岁
为蔀首未尽一岁便为蔀首失正也考襄公二十七年
左氏书经十二月乙卯朔日食传十一月乙亥朔日食
辰在申司历过也再失闰矣法推是年乙卯岁十一月
交○日七刻入食限朔一十一日二十四刻乙亥日卯
时合朔日食以推至十二月无乙亥亦不入食限乃传
是而经非也哀公十二年经书冬十二月螽季孙问诸
仲尼仲尼曰丘闻之伏而后蛰者毕今火犹西流司历
卷八 第 5b 页 WYG0787-0094b.png
过也盖言历官失闰以戌月为亥月故火星犹西流戌
九月尚温故得有螽汉书谓以建申月为建亥又称十
四年置闰若长历谓十二年当闰皆非也法推哀公十
一年闰二月己卯日合朔无中气十三年闰十一月癸
亥日合朔无中气是哀公十一年闰二月十三年闰十
一月春秋失之故十二月两书虫仲尼觉之以为司历
过也其讥冬十月朔日食左传以为官失之者桓公十
七年之日食也法推桓公十七年丙戌岁十月朔不入
卷八 第 6a 页 WYG0787-0094c.png
交不应食十一月交二十六日八十五刻入食限十一
月朔六日五十九刻庚午日未时日食经书十月者乃
春秋时不应闰而先闰一月以致误十一月为十月史
官见其不合遂不敢书日也故孔子以爱礼存羊之意
著其法于春秋以为万世日官日御之戒于戏孔子正
两闰之失严春秋之法非聪明圣智达天德者其孰能
知之
子曰吾自卫反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
卷八 第 6b 页 WYG0787-0094d.png
坤凿度云孔子筮得旅请益于商瞿氏曰子有圣智而
无位孔子泣而曰天也命也凤鸟不来河无图至呜呼
天命之也叹讫而后究易删诗正雅颂雅颂者乐之章
诗得其所而后乐得其正也是哀公十一年冬孔子自
卫反鲁时事夫乐也者圣人之所以感天地通神明安
万民成性类者也春秋时陈公子完奔齐陈舜之后韶
乐存焉孔子适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
至于斯美之甚也周道始缺王泽既竭王官失业雅颂
卷八 第 7a 页 WYG0787-0095a.png
相错桑间濮上郑卫宋齐之声并出内则致疾损寿外
则乱政伤民故秦穆遗戎而由余去齐人馈鲁而孔子
行然乐本性情浃肌肤而臧骨髓虽经乎千载其遗风
馀烈尚犹不绝故孔子正之孔子删诗三百五篇曰风
曰雅曰颂兹不及风者国风多不正之声庙朝所不奏
即二南亦用之房中耳若不正之风特存以示鉴戒也
故正乐止言雅颂夫乐昉于黄虞而备于成周雅颂之
诗皆声依永律和声也厥后秦燔乐经声律几废至汉
卷八 第 7b 页 WYG0787-0095b.png
立为乐府而乐府犹诗之流也如鼓吹等为雅郊祀等
为颂房中之乐等则系之别声正声之馀则有琴别声
之馀则有舞至于怨别仙梵等曲则逸诗之类耳此乐
府继三百篇之作而其中溺音腾沸者不少也然古之
诗曰歌行后之诗曰古近二体歌行主声二体主文文
则工矣其如被之声乐何况其又趋而下者乎嗟乎三
百篇邈矣即古乐府之声律亦失其传也悲夫
子曰行夏之时
卷八 第 8a 页 WYG0787-0095c.png
颛帝以孟春正月为元其时正月朔旦立春五星会于
天历营室也冰冻始泮蛰虫始发鸡始三号天曰作时
地曰作昌人曰作乐鸟兽万物莫不应和故颛帝圣人
为历宗也汤作殷历不以正月朔旦立春为节更以十
一月朔旦为元首下至周鲁皆从其节据正四时宜用
夏时为正以承尧舜从颛帝故也孔子尝曰我欲观夏
道是故之杞而不足徵也吾得夏时焉而说者以为谓
夏小正之属盖取其时之正与其令之善也子思告县
卷八 第 8b 页 WYG0787-0095d.png
子曰夏数得天尧舜之所同也殷周征伐革命以应乎
天因改正朔夫受禅于人者则袭其统受命于天者则
革之以神其事如天道之变也至秦则以建亥为岁首
于三统之义何居汉初因之至孝武改用夏时乃得其
正然夫子取夏时时正令善可以作事故用之至历数
之推则必溯周正建子之天正为历元也朱子谓夏时
以斗柄初昏建寅之月为岁首若谓凡正月斗柄皆指
寅而以斗柄所指为建矣不知建寅者乃寅月以寅日
卷八 第 9a 页 WYG0787-0096a.png
为建而卯则除辰则满二月以卯日为建而辰则除已
则满云云非谓斗柄所指为建也斗柄初昏指寅为正
月惟古为然而后不然也如今万历年正月初昏斗柄
指丑再千馀年则指子久之指亥指戌日渐移而东天
渐移而西一正月也斗柄历十二辰皆可指不必寅也
一寅也历十二月斗柄皆可指此所谓岁差之数天道
推迁万世可知者今之人不察历数而犹拘故常率曰
正月斗柄回寅则胡不一仰观天象乎
卷八 第 9b 页 WYG0787-0096b.png
尧曰咨尔舜天之历数在尔躬舜亦以命禹
迁固史书皆曰尧复重黎之后立羲和之官历象日月
星辰其后以授舜云咨尔舜天之历数在尔躬舜亦以
命禹由是观之王者所重也然则治历明时以续帝王
之统后世不可视为缓图矣
  孟子考
孟子曰七八月之间旱
孙奭云周以子月为正夏以寅月为正是知周之七八
卷八 第 10a 页 WYG0787-0096c.png
月即夏之五六月朱子之注是也
孟子对齐宣王曰景公召太师曰为我作君臣相说之
乐盖徵招角招是也
乐有五声宫土音其数八十一其声重而尊君之象也
宫乱则荒其君骄商金音三分徵益一以生其数七十
二以浊次宫犹臣次君臣之象也商乱则诐其官坏角
木音三分羽益一以生其数六十四以其清浊中人之
象也角乱则忧其人怨徵火音三分宫去一以生其数
卷八 第 10b 页 WYG0787-0096d.png
五十四以其清事之象也徵乱则哀其事隳羽水音三
分商去一以生其数四十八以其最清物之象也羽乱
则危其财匮宫数八十一宫弦最大即用八十一丝馀
以次而降徵招角招乐章之名也盖徵以为事角以为
民皆以韶名者亦舜作歌以康庶事鼓琴以阜民财之
意也韶乐在齐故以韶名
天时不如地利
天时谓时日支干五行孤虚王相之属也如春属木甲
卷八 第 11a 页 WYG0787-0097a.png
乙木生丙丁火是木王而火相王取旺义相辅义王之
次也金至此则衰而孤无辅助之义即四废也水为母
木为子子实则母虚水至此则虚矣馀仿此昔周武王
犯岁星以伐商魏太祖以甲子日破慕容皆天时也且
天时亦多矣若布策灼龟迎日计月望云占风观星候
气以察吉凶以明利害不一而足也然于历象有关焉
七政之躔度失次将有以玄枵为星纪以甲子为乙丑
者以占胜负不亦舛乎信历之不可不及时正也
卷八 第 11b 页 WYG0787-0097b.png
师旷之聪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
前汉律历志云十二律黄帝之所作也黄帝使伶伦自
大夏之西昆崙之阴取竹之嶰谷生其窍厚均者断两
节间而吹之以为黄钟之宫制十二筒以听凤之鸣其
雄鸣六䳄鸣亦六比黄钟之宫而皆可以生之是谓律
本律十有二阳六为律阴六为吕律以统气类物曰黄
钟大蔟姑洗蕤宾夷则无射吕以旅阳宣气曰大吕夹
钟仲吕林钟南吕应钟以此律吕节五音之上下五音
卷八 第 12a 页 WYG0787-0097c.png
宫商角徵羽也声之长而浊者为宫以渐而清且短则
为商为角为徵为羽盖以三分损益隔八相生十二律
旋相为宫尚书所云律和声是也以律配历则黄钟为
子为冬至而大吕为丑为大寒以次推之耳详见别简
岁十一月徒杠成十二月舆梁成
周十一月夏九月建戌之月周十二月夏十月建亥之
月也夏令曰九月除道十月成梁营室之中土功其始
曰营室中若谓营室十月昏中宜兴土功者不知十月
卷八 第 12b 页 WYG0787-0097d.png
营室昏中古时则然而嗣后不然也如今万历己亥岁
法推天正冬至四十一日夜半日度箕四度是仲冬日
在箕四度昏室十一度旦轸七度以步孟冬小雪十月
中日在房昏虚中旦张中夫古十月室昏中而今则虚
昏中久之天日渐移凡二十八宿十月皆可昏中一室
星历十二月皆可昏中此推步之术万世可知者也
天之高也星辰之远也苟求其故千岁之日至可坐而
致也
卷八 第 13a 页 WYG0787-0098a.png
众星二十八宿丽天不动者为经金木水火土有迟速
顺逆者为纬皆星也辰以日月所会分周天之度为十
二次子玄枵丑星纪寅析木卯大火辰寿星巳鹑尾午
鹑火未鹑首申实沈酉大梁戌降娄亥娵訾是也上古
天正甲子朔夜半冬至日月如合璧五星如连珠皆会
于子为历元乃甲子年甲子月甲子日甲子时正初刻
无馀分也若以今历推之建寅为正月则甲子月乃年
前癸亥岁十一月安得甲子年有甲子月盖古以年前
卷八 第 13b 页 WYG0787-0098b.png
十一月为岁首自天正推之也大都一期之数三百六
十五日四分日之一而其小馀差法有消长之不同焉
自昔岁差不明至授时始密其法以测景为寔而去积
年日法于不用盖岁差随测随变日法总数耳安能一
之若积年乃汉唐以来由今溯古逆推而上至几亿万
年见其七曜皆会于子也遂定曰历元殊不知目前岁
周之分秒且未必确而何以溯上古试演之将来不数
载而即差矣何论章蔀纪元此积年之弊从古一辙也
卷八 第 14a 页 WYG0787-0098c.png
故惟测景观象以正历元以古之日至考今之日至俾
岁差分秒上下契合然后日至一定而月朔之增减五
纬之伏见皆禀于日者各得其所而天下之能事毕矣
故孟子论日至而以天之高星辰之远尽焉至哉言乎
考日至之术详见别简
孔子曰天无二日
天无二日淮南子乃谓尧时十日并出使羿射之夫羿
人耳安得射日此妄诞之言也然天有数日则有之史
卷八 第 14b 页 WYG0787-0098d.png
载晋悯帝建兴二年三日相承出于西方而东行五年
正月庚子三日并照虹蜺弥天三四五六日俱出并争
丁巳亦如其数梁元帝承圣元年十一月丙子有两日
俱见唐太宗贞观初突厥有五日并照僖宗乾符六年
十一月丙辰朔有两日并出而斗三日乃不见斗者离
而复合也后周显德七年正月癸卯日既出其下复有
一日相掩黑光摩荡久之真宗景德元年十二月甲辰
日有二影如三日状元顺帝至正十六年三月有两日
卷八 第 15a 页 WYG0787-0099a.png
相荡若然则天有二日矣然非真日也观其曰相承曰
相掩曰摩荡曰影状曰离而复合则皆日光之映分而
为三五顷之旋复其常仍一日耳何也即历数之推千
岁日躔俱有定度可知日之无两也故曰天无二日
伊尹相汤以王于天下汤崩太丁未立外丙二年仲壬
四年太甲颠覆汤之典刑
史记曰汤在位十有三祀而崩太子太丁蚤卒次子外
丙立二年仲壬立四年崩太丁之子太甲立大纪曰成
卷八 第 15b 页 WYG0787-0099b.png
汤生子太丁蚤卒太丁子曰太甲为世嫡孙以伊尹为
太保汤崩伊尹奉太甲即位葬成汤于亳北程子曰古
人谓岁为年汤崩时外丙方二岁仲壬方四岁惟太甲
差长故立之也或又曰外丙仲壬亦太丁子也四说不
同未知孰是今以意度之太丁之蚤卒与否外丙仲壬
之曾立与否外丙仲壬之为太丁弟或子与否外丙之
方二岁仲壬之方四岁与否皆不可考但夏商家天下
以来皆立嫡以殷世考之自三宗及祖乙祖甲皆立子
卷八 第 16a 页 WYG0787-0099c.png
其立弟者沃丁耳必有所不得已也然遂生乱公仪仲
子舍孙而立子言偃问曰礼欤孔子曰否立孙夫孔子
殷人也宜知先王之故矣而不以立弟为是况大纪载
太甲为汤世嫡孙汤立伊尹为太保以保嫡孙汤甫崩
而伊尹即葬汤奉太甲即位若立外丙仲壬伊尹保嫡
孙之义谓何何大纪并无一言及外丙仲壬也李淳风
推帝王世数邵康节推皇极经世并无外丙仲壬名世
从古推历代纪年诸家不一而足相传至今司天氏亦
卷八 第 16b 页 WYG0787-0099d.png
并无外丙仲壬名世俱云成汤乙未年即位在位十三
年丁未年崩太甲戊申年即位在位三十三年庚辰年
崩下接沃丁辛巳年即位此以历考之并无外丙仲壬
二君纪年若于汤之下益以二君之六年则羡而不合
矣又考之尚书太甲篇云先王顾諟天之明命惟尹躬
克左右厥辟宅师肆嗣王丕承基绪王拜手稽首曰予
既往背师保之训夫伊尹称太甲为嗣王承先王成汤
之基绪并不言及二君而太甲称背伊尹师保之训则
卷八 第 17a 页 WYG0787-0100a.png
成汤之立伊尹为太保以保嫡孙而汤崩太甲即嗣位
承绪也明矣大纪所载为是也然竹书纪年乃亦有外
丙二年仲壬四年年号抑又何也刘贶谓竹书序诸侯
皆举谥号录事皆按春秋经传而为乃后人追修非当
时正史虽然终为疑窦
  尔雅考
太岁在甲曰阏逢在乙曰旃蒙在丙曰柔兆在丁曰强
圉在戊曰著雍在己曰屠维在庚曰上章在辛曰重光
卷八 第 17b 页 WYG0787-0100b.png
在壬曰玄黓在癸曰昭阳太岁在寅曰摄提格在卯曰
单阏在辰曰执徐在巳曰大荒落在午曰敦牂在未曰
协洽在申曰涒滩在酉曰作噩在戌曰阉茂在亥曰大
渊献在子曰困敦在丑曰赤奋若月在甲曰毕在乙曰
橘在丙曰修在丁曰圉在戊曰厉在己曰则在庚曰窒
在辛曰塞在壬曰终在癸曰极正月为陬二月为如三
月为寎四月为余五月为皋六月为且七月为相八月
为壮九月为玄十月为阳十一月为辜十二月为涂寿
卷八 第 18a 页 WYG0787-0100c.png
星角亢也天根氐也天驷房也大辰房心尾也大火谓
之大辰析木谓之津箕斗之间汉津也星纪斗牵牛也
玄枵虚也颛顼之虚虚也北陆虚也营室谓之定娵訾
之口营室东壁也降娄奎娄也大梁昴也西陆昴也浊
谓之毕咮谓之柳柳鹑火也北极谓之北辰河鼓谓之
牵牛明星谓之启明彗星为欃枪奔星为彴约
  性理附
周子曰太极动而生阳静而生阴阳变阴合而生水火
卷八 第 18b 页 WYG0787-0100d.png
木金上五气顺布四时行焉夫曰水火木金土者洪范
之序也曰五气顺四时行者历数气朔之序也
张子正蒙论恒星不动系乎天运旋而不穷日月五星
逆天而行并包乎地金水附日而行皆是若云镇星地
类亦不纯系乎地夫镇虽土乃在天之星与系地不系
地何关
张子论月受日光交则光为之食是也至集释所谓日
月交会一在角亢一在奎娄日月常食于此仲康时辰
卷八 第 19a 页 WYG0787-0101a.png
弗集于房则又不在角亢之间则非矣日月行黄道内
南北四十八度东西三百六十五度有奇天首天尾如
丝之织何度不交何宿不食而乃谓常食于奎娄角亢
且以一房宿之食而疑不在角亢之间何其谬也
邵子皇极经世书一元十二会一会三十运一运十二
世一世三十年总计一元十二万九千六百年分十二
限前六限为长后六限为消日一大运而进六日月一
大运而退六日以为闰差故有三百六十六日又云一
卷八 第 19b 页 WYG0787-0101b.png
岁之中六阴六阳三年三十六日故三岁一闰五年六
十日故五岁再闰盖言一岁之中于常数退六日为阴
进六日为阳一年共十二日三年三十六日成一闰五
年六十日成二闰此邵子就成数约言天地消息之大
数未悉其分秒也夫一期三百六十五日有奇而邵子
但曰三百六十六日气盈朔虚各五日有奇共十日有
奇而邵子但曰退六日进六日共十二日一闰再闰各
有日下不及全数之分秒而邵子但曰三十六日六十
卷八 第 20a 页 WYG0787-0101c.png
日此俱就成数约言之如孔子之论易所谓揲四以象
四时归奇以象闰三百六十当期之日云然而并未详
及历数之分秒也历数之分秒随时各异须以测验得
之古历测验未精所以历代皆疏至祖冲之与郭守敬
以表测天乃得其数继此随时测验以合天道乃为真
耳故易曰泽火革君子以治历明时革之言改治历革
之大者也后人不知此义遂有谓以三百六十年差三
六之数为消长者有谓以先天九十一年却一度中天
卷八 第 20b 页 WYG0787-0101d.png
九十年却一度后天八十一年却一度为消长者俱附
为邵子之岁差不直于历不协而且无当于尧夫之本

朱子易学启蒙一卦变六十四卦六十四卦变四千九
十六卦方图圆图以乾兑离震巽坎艮坤错综相演其
数皆易知也而律历之配合在焉其大衍揲筮之义则
详见周易考
蔡季通律吕新书详见律吕考
卷八 第 21a 页 WYG0787-0102a.png
朱子论合朔之时日月之东西虽同在一度而月道之
南北或差远于日则不蚀或南北虽亦相近而日在内
月在外则不蚀正如一人秉烛一人执扇相交而过一
人自内观之其两人相去差远则虽扇在内烛在外而
扇不能掩烛或秉烛者在内而执扇者在外则虽近而
扇亦不能掩烛此论似是而非夫曰日月东西虽同度
而月道南北差远于日如秉烛执扇差远则不能掩而
不食是也其曰南北虽相近而日在内月在外则不蚀
卷八 第 21b 页 WYG0787-0102b.png
如秉烛在内执扇在外虽近扇不掩烛则非矣盖扇譬
则月也烛譬则日也烛日在内扇月在外无论远近自
然不掩然而日无在内之理何则天在外日在天内月
又在日内一定之体也则岂有日在内而月反在外者
耶以此喻蚀不相蒙矣
程子曰洛下闳作历言数百年后当差一日何承天立
差法以所差摊在所历之年看岁差几分后亦不定独
邵尧夫差法冠绝古今于日月交感之际以阴阳亏盈
卷八 第 22a 页 WYG0787-0102c.png
求之遂不差今以历考之从古岁差多不过八九十年
差一日未有数百年方差一日者洛下闳造太初历曰
造历后八百岁当差一日必有圣人正之此妄言也何
承天以百年差一日亦失之过后之作历者渐次减之
颇合天数然皆以圭晷寔测乃得其真也至于尧夫则
但以成数约言消长之法未曾立岁差之分秒夫既无
差法则冠绝之妙隐而未发耳
蔡季通言天运行度其行之差处亦是常定其言是也
卷八 第 22b 页 WYG0787-0102d.png
朱子谓古历法疏阔而差少今历愈密而愈差譬之两
手量卓界限阔则差少界限密则愈差又言康节历十
二万九千六百分今历只是万分他如何肯用十二万
分殊不知古历疏阔其差远甚以后渐密渐近愈密方
亲此历代以来历数之可考者也考康节未尝以十二
万九千六百分为岁差今历亦未以万分为岁差其曰
万分者乃以一日分为万分也一日万分十二万馀年
乃四千馀万分分岂止十二万分耶
卷八 第 23a 页 WYG0787-0103a.png
潜室陈氏论历数止是司天家所传大槩之数其分秒
亦未详
朱子曰月体常圆无阙但受日光为明晦日则月与日
相叠初三方渐渐离去人在下侧看见其光阙至望则
月日相对人在中间正看则其光圆是也
朱子谓月中桂树蛙兔之传其惑久矣其中微黑之处
乃山河大地之影足破千古之疑其言似乎有理但出
佛家言未得其实纵属有理阙之可也
卷八 第 23b 页 WYG0787-0103b.png
朱子论望月与日正对月为暗虚所射故蚀虽是阳胜
阴毕竟不好若阴有退避之意则不相敌而不食矣考
从古日月交食有一定之行度无退避不食之说
朱子论北极在紫微者为枢常居其所若太微之在翼
天市之在尾摄提之在亢各与其宿同其运行是也
张横渠言日月五星亦随天转如二十八宿随天而定
皆有光芒五星逆行而动无光芒似是而非也盖二十
八宿皆丽于天左旋随天转大星乃有芒七政皆逆行
卷八 第 24a 页 WYG0787-0103c.png
五星甚大乌得无芒
朱子谓北辰傍一小星谓之极近辰也动其说是
邵子曰历不能无差今之学历者但知历法不知历理
能布算者落下闳也能推步者丼公石公也落下闳但
知历法扬雄知历法又知历理朱子曰冬至起牵牛一
度右行周十二次尽斗二十六度复还牵牛之一度而
历更矣牵牛火位星纪水位日月交会于此泽中有火
之象也此上元太初起历之元在卦气为三月太玄准
卷八 第 24b 页 WYG0787-0103d.png
之此言皆非也丼石之术不传亡论已落下闳以四分
布历疏阔太甚非知历法者若扬雄则不知历法亦不
知历理考扬雄太玄本于卦气卦气出于易纬图与周
易乾坤凿度焦赣传之京房扬子云仿之以作太玄太
玄之数皆历数也太玄准易易始于太极玄始于浑仪
易以一生二二生四四生八八八六十四极之三百八
十四盖对待言之也玄以一生三三生九九九八十一
极之七百二十九盖犄角言之也首准卦赞准爻测准
卷八 第 25a 页 WYG0787-0104a.png
象准其体玄冲准序卦玄错准杂卦玄数准说卦玄文
准文言玄摛莹准系辞准其文阳萌黄宫信在其中卦
起中孚律起黄钟度起牵牛周象复应七日来复以合
太初历十一月朔旦冬至无馀分玄之首赞皆本五行
自中而周以至于养中为一水周为二火礥为三木闲
为四金少为五土戾又为六水上又为七火干又为八
木𤕠又为九金自羡而起又为一水以至于养凡八十
一首玄始于十八终于五十四并始终策半之为泰中
卷八 第 25b 页 WYG0787-0104b.png
泰中之数三十有六以律七百二十九赞凡二万六千
二百四十四策为太积七十二策为一日凡三百六十
四日有半踦满焉以合岁之日而律历行故自子至辰
自辰至申自申至子冠之以甲而章会统元与月蚀俱
没玄之道也故玄察龙虎之文观鸟龟之理巡乘六甲
与斗相逢以莹方州部家一辟三公九卿二十七大夫
八十一元士其以为律吕三分损益隔八相生子午之
数九丑未八寅申七卯酉六辰戌五巳亥四律四十二
卷八 第 26a 页 WYG0787-0104c.png
吕三十六凡七十八甲己之数九乙庚八丙辛七丁壬
六戊癸五声生于日律生于辰声律相协而八音生玄
月遄而日湛五生不相殄乃相继不相逆乃相治日不
南不北则无冬夏月不往不来则望晦不成圣人察乎
朓侧匿之变而律乎日月雄雌之序然后为鬼神神游
乎六宗上连下连神明不穷故有宗祖者称乎孝序君
臣者称乎忠宝告大训此太玄之旨也于戏果若而言
大哉玄也斯其至矣谁得而訾议之然而皆非也卦气
卷八 第 26b 页 WYG0787-0104d.png
出易纬即稽览图谓孔子所作至六国时始出然非孔
子所作后人伪为之者周易乾坤凿度与先天乾坤凿
度不同先天为上古先文周易凿度亦假孔子之言后
人伪为之也焦京衍卦气以卦直日配公侯卿大夫而
六日七分之说生焉易凿度称孔子曰太易者未见气
也故曰浑沦易变而为一一变而为七七变而为九卦
当岁爻当月策当日日辰生音律中孚为阳贞于十一
月历以三百六十五日四分日之一为一岁归于大周
卷八 第 27a 页 WYG0787-0105a.png
太玄曰驯乎玄浑行无穷正象天阴阳㘩参浑浑天也
参三三而为九也首名中阳气潜萌于黄宫信无不在
乎中言土为宫位中央其色黄冬至生于子行属水水
色玄立为天玄在黄中故卦气起中孚信在其中自一
而三而九而八十一合公卿诸数皆凿度所谓浑沦中
孚阳贞一变为九比象公卿之说也太玄冬至日起牛
应中孚七日来复周象复应太初甲子朔旦冬至无馀
分以三百六十五日四分日之一积数以元除尽即凿
卷八 第 27b 页 WYG0787-0105b.png
度中孚贞于十一月斗分四分日之一归于大周律历
相得之说也不知太极生两仪阴阳对待其数乃成大
易言之巳悉何必专用九九之奇数以为玄谓冬至牛
一度应中孚六日七分为七日来复之数应周象复周
时冬至在牛宿然冬至日起牛一度惟周时为然下而
汉唐冬至日在斗至今冬至日在箕千万世皆不同岂
周象复雄乃以牛为复卦为周象复为太玄起历之秘
妙可乎冬至起牵牛既非一定之数则朱子所谓至起
卷八 第 28a 页 WYG0787-0105c.png
牵牛周还牵牛而以牛火丑水为革之象无取矣玄历
应太初以元除尽此正太初四分法也颛顼历用四分
法乃汉儒伪为之落下闳以四分法作太初历以天度
为日度疏阔太甚一跬步不可行太初天正朔旦无馀
分以法推太初元年丁丑岁十一月壬子气朔皆有馀
分定朔分二十九日七十二刻得癸巳日酉时合朔冬
至分五十七日六十四刻得十一月二十九日辛酉申
时冬至因非至朔同日亦非无馀分扬子以此为太玄
卷八 第 28b 页 WYG0787-0105d.png
第一义其原即差矣玄有一一一二一三二一二二二
三三一三二三三合为十八策有天玄地玄人玄天地
人之数各十八合为五十四并始于十八终于五十四
为七十二半之三十六为泰中以律法七百二十九赞
乘之而生二万六千二百四十四策为太积七十二策
为一日凡三百六十四日半即自中至养之数也以揆
历度不周颛顼太初二历四分日之三故玄虚嬴分为
二赞以满玄数三百六十五日四分日之一故玄之有
卷八 第 29a 页 WYG0787-0106a.png
踦满犹岁之有闰月满二赞以合岁之日而律历行盖
以历之全数凡三百六十五日四分日之一今每首九
赞二赞当一昼夜合八十一首之赞七百二十九仅足
当三百六十四日半外增一踦赞属水以当半日又立
一嬴赞属火以当四分日之一共足七十五刻强名曰
闰以成三百六十五日馀二十五刻为四分日之一之
数为岁尽于亥及子复生故曰岁数足则年安宁不足
为恙而年病以十九年七闰为天之偿其病也曰自子
卷八 第 29b 页 WYG0787-0106b.png
而辰而申而子冠之以甲章会统元与月蚀俱没者太
初上元正月甲子朔旦冬至无馀分后千五百三十九
岁甲辰朔旦冬至无馀分又千五百三十九岁甲申朔
旦冬至无馀分又千五百三十九岁复得甲子朔旦冬
至无馀分十九岁为一章二十七章五百一十三岁为
一会会者日月交会一终也八十一章千五百三十九
岁冠之以甲从甲子至甲辰甲辰至甲申甲申复至甲
子凡四千六百一十七岁为一元元有三统统有三会
卷八 第 30a 页 WYG0787-0106c.png
会有二十七章九会二百四十三章置一元之数以章
会三统凡九会统数除之没尽一章闰分尽一会月食
尽一统朔分尽一元六甲尽玄之道乃原与太初相应
亦有颛顼之历焉雄推至此以为玄不知此数皆汉历
志所载太初四分历累推之数也且二赞补数以为闰
馀夫四分原属乖舛而雄强名二赞以合闰数临川吴
氏以为劳且拙诚然矣龙虎鸟龟四时四神也日行乘
六甲历四时周而复始以成岁事日右斗左日周而复
卷八 第 30b 页 WYG0787-0106d.png
逢斗分小则为一年大则为一元皆四分数也以莹三
方九州二十七部八十一家而一辟三公九卿二十七
大夫八十一元士寔象之皆一三九之数以治律吕亦
一三九之数黄钟起于子天之一故参子之一于丑为
三参丑之三于寅为九参寅之九于卯为二十七参卯
之二十七于辰为八十一参辰之八十一于巳为二百
四十三参巳之二百四十三于午为七百二十九由午
以及未申酉戌亥则得十七万七千一百四十七三分
卷八 第 31a 页 WYG0787-0107a.png
损益隔八相生之数在焉皆汉律历志之旧文也其论
阴阳数也曰子午九丑未八寅申七卯酉六辰戌五巳
亥四盖以黄钟起子为十一月乾始初九午为五月子
宫之冲也故数俱九以子丑寅卯辰巳月对午未申酉
戌亥月分九八七六五四之数皆以对冲言也阳属律
九七五而倍之故四十二阴属吕八六四而倍之故三
十六并律吕之数得七十八子之数九甲为子干巳为
甲妃甲与巳合故随子称九丑数八乙丑之干妃为庚
卷八 第 31b 页 WYG0787-0107b.png
随丑称八丙辛丁壬戊癸之数亦如之五声生于十日
甲乙角也丙丁徵也戊己宫也庚辛商也壬癸羽也十
二律生于十二辰子黄钟至亥仲吕也而金石丝竹匏
土革木之八音生此声律之数人皆知之者月遄疾而
日湛舒五行相生不相殄绝五行相克不相忤逆相继
为父子相治为君臣日南北以运四时月往来以成晦
朔故圣人察朓侧匿之变而律日雄月雌往来之序斯
为神子之孝父臣之忠君大训在焉夫惟圣人能律斯
卷八 第 32a 页 WYG0787-0107c.png
为神为忠孝扬雄能律岂不圣神忠孝然而晦月见而
朓朔月见而侧匿皆四分步历之误朔非其朔晦非其
晦非圣人所律之神也四分失气朔分秒之差无盈缩
迟疾之序臣子之支派紊乱不明而何以事君父圣神
忠孝无一可者而称曰玄玄之言渊也妙也渊则不滞
妙则当可而四分亡是也昔人谓问扬雄奇字乃若奇
字则有之如北冬东春南夏西秋仍复于北之义以罔
直蒙酋冥之字当之考古尧舜周孔诸大圣何尝作此
卷八 第 32b 页 WYG0787-0107d.png
奇字雄甚者幽搜艰字结撰涩文令人骇目视为玄奇
而雄且解嘲谓非尚白然其实无他奇也况易道广大
孔子末年学易始继三圣以卒大业雄何人斯而敢于
抄写太初更名太玄准易体准易文系籍圣贤侮弄造
化岂非妄作愚故曰扬雄不知历法亦不知历理者也
昌黎不知而尊为圣人之徒平子不知而拟为五经之
书君山不知而叹以绝伦君实不知而为之诠释乃邵
康节以明理之儒亦惑其说亟称落下闳改颛帝历为
卷八 第 33a 页 WYG0787-0108a.png
太初扬子云准太初历为太玄而曰太玄知天地之心
殊不知颛帝太初太玄皆四分之误也邵子论闰亦曰
十九年七闰无馀分则即太初一章闰分尽以至一元
六甲尽皆无馀分之说然据四分算则无馀分而四分
疏阔不可以为历以密合法算则推之万亿年犹有馀
分也十九年云乎哉善乎刘歆曰太玄用覆酱瓿何承
天曰扬雄采三统四分之疏阔为太玄不知而妄言程
子曰太玄本要明易却晦于易真屋下架屋床上叠床
卷八 第 33b 页 WYG0787-0108b.png
亦赘矣杨龟山曰子云作太玄只据他立名便不是既
定却三方九州二十七部八十一家不知如何相错的
朱子曰圣人说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
八天九地十甚简易太玄以三数乘之皆算不著便零
星补凑的甚拙支离不成物事太玄准焦延寿卦气焦
延寿也不成物事今时沈蛟门曰太玄以牵牛起冬至
上施往古则失之于玄枵下施今兹则失之于龙尾安
在为考之混元而玄巳生穷之天地之委而玄不可亡
卷八 第 34a 页 WYG0787-0108c.png
耶又曰圣人所谓象时象闰当期之日曰象曰当适相
应会之词耳此乃观易于既画之妙而非谓易之所由
作也如经言三百六十止举其槩岂一一密合哉其言
则皆是大都羲文周孔四圣之易与天为一而后之言
易者如包元准火珠林以三十六数拟易关朗准易数
以七百二十治历蔡季通准洪范以九九之数演皇极
司马君实准河图以七十蓍作潜虚非不亦合象数然
以视四圣悉赘疣也则亦无庸为矣
卷八 第 34b 页 WYG0787-0108d.png
程子曰日月一也岂有日高于月之理月不下日与日
正相对故食斯言非也日高于月月由下而过月体掩
日掩几分则食几分掩尽则食既非日月正相对而食

朱子曰长庚水星启明金星金在日西日将出则东见
水在日东日将没则西见斯言非也长庚启明皆金星
也先日而东见为启明后日而西见为长庚皆一星也
金水皆附日而行水亦有时而先日东见后日西见但
卷八 第 35a 页 WYG0787-0109a.png
其去日之度水近而金远耳
潜室陈氏曰上元太初四千六百十七岁巳尽都无丝
发馀是十一月甲子夜半冬至汉元封七年适当其时
故定历元此太初太玄四分之说也而岂知其有馀分

 
 
 
卷八 第 35b 页 WYG0787-0109b.png
 
 
 
 
 
 
 
 古今律历考卷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