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六
卷六 第 1a 页 WYG0787-0066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古今律历考卷六    明 邢云路 撰
  经六
   春秋考
文公
元年春二月癸亥日有食之
左传不书朔官失之公羊有朔字姜氏云二月甲午朔
无癸亥三月癸亥朔入食限大衍亦以为然以授时推
卷六 第 1b 页 WYG0787-0066b.png
是年乙未距元辛巳中积六十九万六千一百五十五
日八十二刻步至三月定朔五十九日四十八刻癸亥
日午时合朔交泛二十六日五十九刻入食限春秋书
二月错也若二月朔癸亥则三月癸巳四月癸亥至二
十五无丁巳矣经何以曰四月丁巳葬僖公
夏四月丁巳葬我君僖公
左传云闰三月非礼也先王之正时也履端于始序则
不愆举正于中民则不惑归馀于终事则不悖谓先王
卷六 第 2a 页 WYG0787-0066c.png
履步历之初始以为术历之端四序则不愆过举中气
以正月民则不疑惑归其馀日于终以置闰则时事不
悖乱是年春秋闰三月非礼也法推前闰月当在僖公
三十二年至文公元年十二月方再闰元年四月经朔
二十九日二十四刻癸巳日合朔至二十五日丁巳是
葬僖公之日春秋于僖公三十二年失闰至文公元年
三月方置闰故左传以为非礼惟三月补闰所以四月
朔得癸巳之常而月内有丁巳也孔颖达谓春秋之世
卷六 第 2b 页 WYG0787-0066d.png
历法错失所置闰月或先或后不与常同积而成多以
失弦望朔晦则不得不改宪以顺之者以此
十有五年六月辛丑朔日有食之鼓用牲于社
左传云非礼也言犹庄公之非也以授时推是年己酉中
积六十九万一千四十二日四十刻六月定朔三十七日三
十二刻辛丑日辰时合朔交泛二十六日四十四刻入
食限
宣公
卷六 第 3a 页 WYG0787-0067a.png
八年秋七月甲子日有食之既
杜氏云七月三十日食姜氏云十月甲子朔食大衍同
授时推是年庚申中积六十八万七千二十四日五十
二刻步至秋七月朔不入食限十月定朔五十六刻甲
子日未时合朔交泛二十六日七十九刻日食九分有
奇日食九分以上亦为食既经书七月元史云盖十误
为七也
十年夏四月丙辰日有食之
卷六 第 3b 页 WYG0787-0067b.png
左氏云不书朔官失之范氏云食晦以授时推是年壬
戌中积六十八万六千二百九十四日三刻步至四月
定朔五十二日三十五刻丙辰日辰时合朔交泛一十
四日九刻入食限合范谓食晦非
十有七年夏六月癸卯日有食之
左氏云不书朔官失之姜氏云六月甲辰朔不应食大
衍云是年五月在交限六月甲辰朔交分已过食限盖
误以授时推是年己巳中积六十八万三千七百三十
卷六 第 4a 页 WYG0787-0067c.png
七日三十二刻步至五月定朔一十一日七十四刻乙
亥日酉时合朔交泛四十刻入食限若六月甲辰朔交
二日已过食限大衍为是盖春秋失一闰误以五月为
六月也然郭守敬亦不明言加时在昼盖疑七十四刻
酉时恐入夜故如僖公十五年夜月食不明言加时昼
夜殊不知酉时合朔食甚则初亏在申可知是加时在
昼合矣
成公
卷六 第 4b 页 WYG0787-0067d.png
十有六年夏六月丙寅朔日有食之
以授时推是年丙戌中积六十七万七千五百二十八
日一十七刻六月定朔二日六十一刻丙寅日未时合
朔交泛二十六日九十八刻入食限合是月日食乃为
正阳之月慝未作阴侵阳伐鼓用币为宜
十有七年冬十有二月丁巳朔日有食之
姜氏云十二月戊午朔无丁巳似失闰大衍推十一月
丁巳朔交分入食限授时推是年丁亥中积六十七万
卷六 第 5a 页 WYG0787-0068a.png
七千一百六十二日九十三刻步至十一月定朔五十
三日四十八刻丁巳日午时合朔交泛一十四日二十
八刻入食限与大衍同盖春秋时失一闰误以十一月
为十二月也
襄公
十有四年春二月乙未朔日有食之
授时推是年壬寅中积六十七万一千六百七十六日
二十六刻二月定朔三十一日五十四刻乙未日未时
卷六 第 5b 页 WYG0787-0068b.png
合朔交泛一十四日一十三刻入食限合
十有五年秋八月丁巳日有食之
杜氏云八月无丁巳丁巳七月一日也姜氏云七月丁
已朔食失闰也大衍同授时推是年癸卯中积六十七
万一千三百一十一日二刻步至七月定朔五十三日
三十一刻丁巳日辰时合朔交泛二十六日三十三刻
入食限是七月朔食非八月
二十年冬十月丙辰朔日有食之
卷六 第 6a 页 WYG0787-0068c.png
授时推是年戊申中积六十六万九千四百九十二日
八十刻十月定朔五十二日六十三刻丙辰日申时合
朔交泛一十三日七十六刻入食限合
二十有一年秋九月庚戌朔日有食之冬十月庚辰朔
日有食之
榖梁释此年与二十四年皆频月日食据历无频食之
理但古或有之姜氏谓比月而食非大衍亦以为然授
时推是年己酉中积六十六万九千一百二十七日五
卷六 第 6b 页 WYG0787-0068d.png
十五刻步至九月定朔四十六日六十五刻庚戌日申
时合朔交泛一十四日三十六刻入食限是也步至冬
十月庚辰朔已过交限不应频食姜说为是盖历推日
食凡一百七十三日一交一年止二交交在望前朔则
日食望则月食交在望后望则月食后月朔则日食交
正在朔则日食既前后望不食交正在望则月食既前
后朔不食盖前后不出阳八度阴六度日月交有一定
岂有比月频食之理刘炫云汉末以来八百馀载都无
卷六 第 7a 页 WYG0787-0069a.png
频月日食之事盖多历世代传写失真先儒因循莫敢
改易也入春秋惟是年九月十月又二十四年七月八
月两书频食考二十一年闰在夏前二十四年闰在春
初想当时日官算失一闰误以二十一年之九月作十
月朔日食以二十四年之七月作八月朔日食已书之
史矣既而见其失闰不合也乃于二年各补足一闰书
为二十一年九月朔日食二十四年七月朔日食此两
册俱存而后之修史者遂并收录之然比食之说则千
卷六 第 7b 页 WYG0787-0069b.png
古所无不必辨者
二十有三年春王二月癸酉朔日有食之
授时推是年辛亥中积六十六万八千三百九十七日
六刻二月定朔九日三十七刻癸酉日辰时合朔交泛
二十六日五十六刻入食限合
二十有四年秋七月甲子朔日有食之既八月癸巳朔
日有食之
大衍云不应频食在误条授时推是年中积六十六万
卷六 第 8a 页 WYG0787-0069c.png
八千三十一日八十二刻四十七分步至七月定朔五
十七刻甲子日未时合朔交泛一十三日八十七刻入
食限日食九分有奇为食既是也步至八月朔立分不
叶不应食犹之二十一年无比食之理
二十有七年冬十有二月乙亥朔日有食之
左氏书经十二月乙卯朔日有食之传十一月乙亥朔
日有食之辰在申司历过也再失闰矣经十二月乙卯
非传十一月乙亥是左云辰在申再失闰者谓从子至
卷六 第 8b 页 WYG0787-0069d.png
亥十二谓之辰斗柄在天指角亢之宿在大角摄提谓
之建星日昏时斗柄所指于十二辰在焉周十一月夏
九月也九月斗当建戌而辰指在申申与戌差两月是
司历再失闰两月未闰也历法十九年为一章章有七
闰自文公十一年至襄公十三年凡五十七年已成三
章当有二十一闰又从襄十四年至二十七年凡十四
年又当有五闰通计七十一年应有二十六闰而长历
推得二十四闰计少两闰故云司历过也姜氏云十一
卷六 第 9a 页 WYG0787-0070a.png
月乙亥朔交分入食限大衍同以授时推是年乙卯中
积六十六万六千九百三十六日九刻十一月定朔一
十一日二十四刻乙亥日卯时合朔交泛七刻入食限
若推十二月朔无乙亥亦不入食限然斗柄所指九月
宜戌昔时则然久之十二辰皆可指非一定也
二十有八年春无冰
左传云梓慎曰今兹宋郑其饥乎岁在星纪而淫于玄
枵以有时菑阴不堪阳蛇乘龙龙宋郑之星也宋郑必
卷六 第 9b 页 WYG0787-0070b.png
饥玄枵虚中也枵耗名也土虚而民耗不饥何为裨灶
曰今兹周王及楚子皆将死岁弃其次而旅于明年之
次以害鸟帑周楚恶之注疏谓梓慎鲁大夫岁岁星也
星纪在丑斗牛之次孙炎曰星纪日月五星之所终始
也故谓之星纪玄枵在子虚危之次虚在正北北方色
玄故曰玄枵枵之言耗虚之意也九年传称晋侯问公
生岁乃云十二年矣是谓一终一星终也言岁星十二
年一周天也十八年晋董叔曰天道多在西北是言其
卷六 第 10a 页 WYG0787-0070c.png
年岁星在亥也岁星右行于天至此十一年行未及周
当在星纪明年乃当在玄枵今年已在玄枵是淫行失
次也时菑无冰也盛阴用事而温无冰是阴不胜阳地
气发泄也虫兽在地而有象在天二十八宿分在四方
方有七宿共成一象东方为青龙之象西方为白虎之
象皆南首北尾也南方为朱鸟之象北方为玄武之象
皆西首东尾也龟蛇二虫共为玄武故蛇是玄武之宿
虚危之星也龙岁星木也木为青龙乃天之贵神福德
卷六 第 10b 页 WYG0787-0070d.png
之星今失次出虚危下龙在下蛇在上为蛇所乘也岁
星本位在东方东方卯为大火房心宋之分野辰为寿
星角亢郑之分野龙为宋郑之星故饥玄枵虚星在中
地气发泄而春温无冰是土虚不实而人民耗损不饥
何为裨灶郑大夫言岁星弃其所居星纪之次乃客旅
于明年玄枵之次岁星所在其国有福失次于北祸冲
在南南为朱鸟帑者细弱之名于人则妻子为帑于鸟
则鸟尾为帑天之分野鹑火周分鹑尾楚分岁星之冲
卷六 第 11a 页 WYG0787-0071a.png
当此周楚之分故周王楚子受其咎也岁星客在玄枵
惟冲鹑火而鹑尾亦有咎者盖以岁星渐西冲则渐东
故冲其鸟身而及其尾也是年天王崩楚子卒明年郑
饥宋亦饥皆验夫一岁星淫也梓慎裨灶所占不同其
事俱验丘明两载之以示占卜之验惟人所在耳以授
时推春秋岁星皆先天一宫益疏远盖授时步气朔近
密于五星则仍旧未改其数故疏须测验更正乃得其
真余测法详见别简
卷六 第 11b 页 WYG0787-0071b.png
昭公
七年夏四月甲辰朔日有食之
授时推是年丙寅中积六十六万二千九百一十八日
四十刻四月定朔四十日五十二刻甲辰日午时合朔
交泛二十七日二刻入食限合考之左传云是日日食
晋侯问于士文伯曰谁将当日食对曰鲁卫恶之卫大
鲁小公曰何故对曰去卫地如鲁地于是有灾鲁实受
之其大咎其卫君乎鲁将上卿注云亥娵訾卫地也戌
卷六 第 12a 页 WYG0787-0071c.png
降娄鲁地也娵訾之次一名豕韦日食于豕韦之末及
降娄之始乃息故祸在卫大在鲁小言灾发于卫而鲁
受其馀祸也八月卫侯恶卒十一月鲁季孙宿卒验矣
授时推是朔日躔由亥入戌十馀度则已过其界似与
春秋不恊但古今宫界之分或有不同不可考耳
九年夏四月陈灾
天火曰灾陈已灭矣此何以书公榖皆云存陈也不与
楚灭也左传郑裨灶曰五年陈将复封封五十二年而
卷六 第 12b 页 WYG0787-0071d.png
遂亡子产问其故对曰陈水属也火水妃也而楚所相
也今火出而火陈逐楚而建陈也妃以五成故曰五年
岁五及鹑火而后陈卒亡楚克有之天之道也故曰五
十二年注陈颛顼之后为水属火畏水为之妃以丁为
壬妃也楚之先祝融为高辛氏火正主治火事火心星
也火出于周为五月而以四月出者长历推闰当在此
年五月后而前年已闰八月故四月得火见火星见而
天火适灾于陈陈水也水得妃而兴陈兴则楚衰故曰
卷六 第 13a 页 WYG0787-0072a.png
逐楚而建陈五行各相配合得五而成故五年陈复封
天数以五为纪故五及鹑火也岁星天之贵神所在之
国必昌岁在鹑火火得岁星之助火盛则水衰陈封四
岁及鹑火后四周四十八岁凡五及鹑火楚复灭陈故
曰五十二年授时推是年戊辰中积六十六万二千一
百八十七日九十一刻步至三月朔日甲子二十九日
壬午得中气闰三月朔日癸未无中气四月朔日壬子
得中气是是年闰三月也既闰三月则四月朔日日躔
卷六 第 13b 页 WYG0787-0072b.png
娄三度戌宫之尽将退入酉昏后火出于东固其宜也
长历推前年闰八月此年闰五月皆非
十有五年六月丁巳朔日有食之
大衍推五月丁巳朔食失一闰授时推是岁甲戌中积
六十五万九千九百九十六日四十五刻五月定朔五
十三日五十五刻丁巳日未时合朔交泛一十三日九
十五刻二十九分入食限经云六月非
十有七年夏六月甲戌朔日有食之
卷六 第 14a 页 WYG0787-0072c.png
左传祝史请所用币昭子曰日有食之天子不举伐鼓
于社诸侯用币于社伐鼓于朝平子禦之曰止也唯正
月朔慝未作日有食之于是乎有伐鼓用币礼也其馀
则否太史曰在此月也注疏谓此年六月日食是夏之
四月正阳之月也礼正阳之月日食当用币故鲁之祝
史请之昭子谓日食天子不举盛馔伐鼓于社以责群
阴诸侯用币于社请上公以救日伐鼓于朝退而自责
礼也平子禁禦之曰止也惟四月纯阳用事为正阳之
卷六 第 14b 页 WYG0787-0072d.png
月五月一阴生之阴气未动阴为慝乃慝未作此朔日
食阴侵阳重于是乎伐鼓用币礼也馀月则否盖平子
以六月非四月不知周之六月夏之四月也四月建巳
正是纯阳五月一阴未生之月故太史曰在此月也姜
氏云是年六月乙巳朔交分不叶不应食当误大衍云
在九月朔六月不应食姜氏是也授时推是年丙子中
积六十五万九千二百六十五日九十六刻步至六月
朔不入食限九月定朔一十日一十八刻甲戌日寅时
卷六 第 15a 页 WYG0787-0073a.png
合朔交泛二十六日七十六刻入食限夫日食既非六
月则于慝未作正阳之月无取矣
秋郯子来朝
左传郯子来朝公与之宴昭子问焉曰少皞氏鸟名官
何故也郯子对曰吾祖也我知之矣昔者黄帝氏以云
纪故为云师而云名炎帝氏以火纪故为火师而火名
共工氏以水纪故为水师而水名太昊氏以龙纪故为
龙师而龙名我高祖少皞摰之立也凤鸟适至故纪于
卷六 第 15b 页 WYG0787-0073b.png
鸟为鸟师而鸟名凤鸟氏历正也玄鸟氏司分者也伯
赵氏司至者也青鸟氏司启者也丹鸟氏司闭者也仲
尼闻之见于郯子而学之考郯子少皞之后少皞金天
氏黄帝之子也少昊受黄帝黄帝受炎帝炎帝受共工
共工受太昊故先言黄帝上及太昊稽之于易炮牺神
农黄帝相继之世可知凤鸟知天时故以名历正之官
玄鸟燕也以春分来秋分去伯赵伯劳也以夏至鸣冬
至止青鸟鸧鴳也以立春鸣立夏止丹鸟鷩雉也以立
卷六 第 16a 页 WYG0787-0073c.png
秋来立冬去故分至启闭以鸟名官以凤凰氏为之长
夫天时鸟且不违而况于人乎
冬有星孛于大辰
孛彗星也左传冬有星孛于大辰西及汉申须曰彗所
以除旧布新也今出于火必布焉诸侯其有火灾乎梓
慎曰火出于夏为三月于商为四月于周为五月夏数
得天若火作其四国当之在宋卫陈郑乎宋大辰之虚
也陈大皞之虚也郑祝融之虚也皆火房也星孛及汉
卷六 第 16b 页 WYG0787-0073d.png
汉水祥也卫颛顼之虚也故为帝丘其星为大水水火
之牡也其以丙子若壬午作乎水火所以合也若火入
而伏必以壬午不过其见之月郑裨灶言于子产曰宋
卫陈郑将同日火若我用瓘斝玉瓒郑必不火子产弗
与注疏谓冬夏之八月也月令仲秋日在角昏牵牛中
大辰房心尾也天汉在箕斗间于是时大辰见天汉之
西今有孛于大辰之西而尾东指光芒历辰星而东及
于天汉也申须鲁大夫布布新也火出谓昏见也夏三
卷六 第 17a 页 WYG0787-0074a.png
月见商四月见周五月见夏数得天时之正也虚者旧
居之处谓先王先公尝居此地也大辰大火宋分野大
皞居陈木火所自出祝融高辛氏之火正居郑火房火
舍也卫地昔帝颛顼居之内有颛顼冢故为帝丘天汉
为水卫营室星水也阴阳有五行嫁娶之法水畏火故
以丁为壬妃是水为火之牡牡雄也丙是火日午是火
位壬是水日子是水位丙子壬午水火合而相薄必行
其意但慧在大辰为多及汉为少水少火多故水不胜
卷六 第 17b 页 WYG0787-0074b.png
火火行其意水必助之故此丙子壬午之日当有火灾
火入而伏谓火灾毕而伏也壬午即明年四国火灾之
日不过其见之月谓明年五月火见也瓘玉圭斝玉爵
玉瓒于圭头为器可以挹鬯祼祭者裨灶欲用此三物
以禳火而子产弗从以为天灾流行非禳所息故也次
年夏五月壬午宋卫陈郑灾是五月心星昏始见壬午
同日四国皆火裨灶曰不用吾言郑又将火子产不从
亦不复火是又有验不验矣
卷六 第 18a 页 WYG0787-0074c.png
二十年春
左传二十年春王二月己丑日南至注疏谓是正月己
丑朔日南至当是年前闰月史官失闰故书为二月嗣
后八月方补一闰传于八月书闰月戊辰杀宣姜是也
夫二月为夏正建亥之月亥月固无冬至之理而是岁
正月亦非己丑之朔授时推周景王二十三年即鲁昭
公二十年己卯岁中积六十五万八千一百七十日二
十二刻天正冬至戊子八十三刻闰馀二十七日八十
卷六 第 18b 页 WYG0787-0074d.png
三刻经朔五十六日九十九刻是岁正月庚申日合朔
越二十九日戊子日八十三刻日南至二月朔日己丑
尚未宜闰故也春秋误矣夫戊子南至而梓慎以己丑
望氛应验亦可取焉
二十有一年秋七月壬午朔日有食之
左传梓慎曰二至二分日有食之不为灾分同道也至
相过也其他月则为灾阳不克也故常为水于是叔辄
哭日食昭子曰子叔将死非所哭也八月叔辄卒注疏
卷六 第 19a 页 WYG0787-0075a.png
冬夏二至长短极则相过春秋二分昼夜等则同道以
为日月之交理必相侵不为灾今秋七月夏五月为夏
至不为灾也其他非分至之月则为灾日食是阴侵阳
阳不胜也故日食常为水灾不知日月之行一百七十
三日有奇而一交交数满则同道相过非分至之说也
梓慎妄矣诗云十月之交朔日辛卯日有食之亦孔之
丑周十月乃夏八月秋分之月也而甚可丑恶是不为
灾乎庄二十五年七月日食秋大水是日食水灾固有
卷六 第 19b 页 WYG0787-0075b.png
之此二十四年五月日食梓慎曰将水昭子曰旱也其
年八月大雩旱矣亦不常为水也日食之变所关至重
恐亦与叔辄之哭不哭无涉授时推是年庚辰岁中积
六十五万七千八百四日九十八刻七月定朔一十八
日四十二刻壬午日巳时合朔交泛二十六日八十七
刻入食限
二十有二年冬十有二月癸酉朔日有食之
杜预以长历推十二月朔与明年正月朔中有一闰此
卷六 第 20a 页 WYG0787-0075c.png
十二月当为癸卯朔经书癸酉朔是误非也授时推是
年辛巳岁中积六十五万七千四百三十九日七十四
刻十二月定朔九日三十六刻癸酉日辰时合朔交泛
一十四日一十八刻入食限与春秋合
二十有四年夏五月乙未朔日有食之
授时推是年癸未岁中积六十五万六千七百九日七
刻五月定朔三十一日三十七刻乙未日巳时合朔交
泛二十六日三十八刻入食限
卷六 第 20b 页 WYG0787-0075d.png
三十有一年十有二月辛亥朔日有食之
左传是夜也赵简子梦童子裸而转以歌旦占诸史墨
曰吾梦如是今而日食何也对曰六年及此月也吴其
入郢乎终亦弗克入郢必以庚辰日月在辰尾庚午之日
日始有谪火胜金故弗克注疏谓转宛转也史墨知梦
非日食之应故释日食之咎而不释其梦是年至定公
四年为六年定公四年十一月庚辰吴入郢是其言之
验也孔疏云周十二月夏之十月日食在龙尾谓为尾
卷六 第 21a 页 WYG0787-0076a.png
宿谪变也谓日食虽在辛亥然变起于十月十九日庚
午午南方楚位也午火庚金火胜金故吴虽入郢楚亦
不亡以授时推是年庚寅岁中积六十五万四千一百
五十二日三十六刻十二月定朔四十七日三十三刻
辛亥日辰时合朔交泛二十六日六十二刻入食限推
日躔是年天正冬至赤道斗二十三度有奇加时黄道
斗二十一度有奇十二月朔辛亥黄道积度三百一十
四度有奇是日日躔黄道亢四度九十一分盖东方七
卷六 第 21b 页 WYG0787-0076b.png
宿角亢属辰为龙亢在辰宫将末故为龙尾孔氏谓尾
宿非也言十一月入郢则十二月尚在郢故曰及此月
定公
五年春王三月辛亥朔日有食之
公羊作正月食非是授时推是年丙申岁中积六十五
万一千五百六十日八十九刻三月定朔四十七日五
十六刻辛亥日未时合朔交泛十四日三刻入食限
十有二年十有一月丙寅朔日有食之
卷六 第 22a 页 WYG0787-0076c.png
授时推是年癸卯岁中积六十四万九千四百四日一
十八刻十月定朔二日五十二刻丙寅日午时合朔交
泛一十四日二十六刻入食限盖春秋时失一闰误以
十月作十一月也
十有五年八月庚辰朔日有食之
授时推是年丙午岁中积六十四万八千三百八日四
十五刻八月定朔一十六日五十刻庚辰日午时合朔
交泛一十三日七十六刻入食限
卷六 第 22b 页 WYG0787-0076d.png
哀公
十有二年冬十二月螽
左传季孙问诸仲尼仲尼曰丘闻之火伏而后蛰者毕
今火犹西流司历过也注疏谓周十二月夏之十月火
心星也九月昏火星见于西南渐而下流十月之昏则
伏今十月火犹西流是历官失一闰以九月为十月也
长历推是年失一闰十二月实夏之九月九月尚温故
得有螽仲尼虽言季孙未改明年十二月复螽始悟十
卷六 第 23a 页 WYG0787-0077a.png
四年春乃置闰授时推哀公十一年丁卯岁中积六十
四万四千二百九十日九十四刻冬至四十四日一十
一刻闰馀二十七日七十三刻步至二月朔日己酉大
尽三十日戊寅为二月申闰二月己卯日合朔无中气
哀公十三年己巳岁中积六十四万三千五百六十日
四十五刻冬至五十四日六十刻闰馀一十九日九十
六刻步至十一月朔日甲午小尽二十九日壬戌为十
一月中闰十一月癸亥日合朔无中气是哀公十一年
卷六 第 23b 页 WYG0787-0077b.png
闰二月十三年闰十一月春秋失之故十二月两书螽
仲尼觉之以为司历过也长历谓十二年当有闰非是
十有四年夏五月庚申朔日有食之
授时推是年庚申岁中积六十四万三千一百九十五
日三刻五月定朔五十六日五十五刻庚申日未时合
朔交泛二十六日九十一刻入食限
春秋隐三年二月桓三年七月十八年三月二十五年
六月三十年九月僖十二年三月五月十五年五月文
卷六 第 24a 页 WYG0787-0077c.png
元年二月宣八年七月十七年六月成十七年十二月
襄十五年八月二十一年十月二十四年八月二十七
年十二月昭十七年六月定十二年十一月之朔食皆
非其月也桓十七年十月二日二十六年十月二日皆
非其日也而董仲舒刘向皆系之以事应夫既非其月
日矣则事应复何关且举其一二商之如桓公十七年
十月朔日食榖梁云言朔不言日食二日也董仲舒遂
以为言朔不言日恶鲁桓公且有夫人之祸不终日也
卷六 第 24b 页 WYG0787-0077d.png
岂知是年实是十一月庚午朔未时日食既非十月亦
非二日仲舒夫人祸不终日之说将置之何地属之谁
何耶庄公十八年三月日食榖梁曰不言日不言朔夜
食也刘向遂以为夜食阴因日明之衰而夺其光象周
天子不明齐桓将夺其威权会诸侯而行霸道其后遂
纠合诸侯天子使世子会之此其效也岂知是年三月
不入食限夜亦不食实是五月壬子朔申时日食既非
三月又非夜食刘向阴夺日光天子会齐之占曰此其
卷六 第 25a 页 WYG0787-0078a.png
效也果效耶非耶襄公二十四年七月甲子朔日食八
月癸巳朔比食董仲舒以为比食又既象阳将绝夷狄
主上国之象也后六君弑楚子果从诸侯灭舒鸠鲁往
朝之卒主中国伐吴讨庆封遂灭赖又杀蔡侯灭陈蔡
而县之岂知是年七月既食无八月比食之理既不比
食又何与于篡弑之说而曰楚子果从战伐应占如响
也吁嗟刘向亡论已以仲舒称汉醇儒乃无端说梦著
为典籍使后世司天家从古及今视此占验无敢违越
卷六 第 25b 页 WYG0787-0078b.png
岂不诬哉余故谓仲舒之洪范灾异等传宜亟火其书
也向子歆读父书治历亦用其父四分之一斗分为法
妄推隐三年二月桓二十五年六月二十六年十二月
宣八年七月成十六年六月襄十五年八月二十三年
二月昭十七年六月二十一年七月二十四年五月三
十一年十二月定五年三月十二年十一月哀十四年
五月之朔皆步为二日于桓十八年三月朔宣十七年
六月朔皆步为晦朓则皆不知岁差与盈缩迟疾之故
卷六 第 26a 页 WYG0787-0078c.png
非其历也
考春秋二百四十二年间日食三十七事若僖十五僖
二十五并无比食之理亡论已凡三十五事其合者十
八庄二十六僖五文十五宣十成十六襄十四襄二十
襄二十一襄二十三襄二十四昭七昭二十一昭二十
二昭二十四昭三十一定五定十五哀十四是也庄十
八僖十二误五为三丈元误三为二宣八误十为七昭
十七误九为六此五事皆记载之误也隐三桓三桓十
卷六 第 26b 页 WYG0787-0078d.png
七庄二十五庄三十此六事皆以后月作前月不应闰
而闰先时也宣十七成十七襄十五襄二十七昭十五
定十二此六事皆以前月作后月应闰而不闰后时也
或记载之误或置闰之差然正之则皆是盖其食限之
入干支之合有足徵耳惟僖十五年五月之交宜在四
月然乃亥时月食益误且何以曰朔日月食则交交则
朔未有不交而朔不朔而食者春秋时周衰天子不颁
朔鲁历不正置闰不得其月月大小不得其度日食言
卷六 第 27a 页 WYG0787-0079a.png
朔而实非朔或不言朔而实朔或脱不书朔与日皆官
失之也既差而觉觉而补闰所以有合有不合以授时
推之春秋之食晦与朔二则皆朔无爽矣公羊榖梁不
知而亦以为食晦食既朔京房等不知而言日食不以
朔日曰薄食为变之大皆非也
 
 
 
卷六 第 27b 页 WYG0787-0079b.png
 
 
 
 
 
 
 
 古今律历考卷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