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三
卷三 第 1a 页 WYG0787-0032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古今律历考卷三    明 邢云路 撰
  经三
   尚书考
岁二月东巡守至于岱宗柴望秩于山川肆觐东后协
时月正日同律度量衡
诸侯为天子守土故称守天子适诸侯曰巡守岁二月
当巡守年之二月也舜既正月班瑞二月即行顺春东
卷三 第 1b 页 WYG0787-0032b.png
巡春位在东故顺春也人君顺天道以行人事四时顺
令又各当其时之中故以仲月至岱宗夏五月至南岳
秋八月至西岳冬十一月至北岳皆顺时之义舜时正
月建寅此巡守四仲之月即二月卯五月午八月酉十
一月子也岱始也宗长也万物之始阴阳交代故泰山
为五岳之长舜以二月至于岱宗之岳郊特牲云天子
适四方先柴盖祭时积柴加牲其上而燔之是燔柴为
祭天告至也于东方境内名山大川则望而秩祭之秩
卷三 第 2a 页 WYG0787-0033a.png
者具牲币祝号之次第如五岳视三公四渎视诸侯其
馀视伯子男也盖视其祭祀祭五岳如祭三公之礼云
觐见也柴望既毕遂以礼见东方诸国之君于此诸国
协合其四时之气节十二月之大小正其日之甲乙使
之齐一均同天子告朔于邦国恐侯国不齐故以巡守
而合和之即在璿玑之意也时月详见咨羲和简中日
之甲乙有干有支世编云天皇氏制干支干干也名曰
母支枝也名曰子以定岁之所在十干曰阏逢为甲旃
卷三 第 2b 页 WYG0787-0033b.png
蒙为乙柔兆为丙彊圉为丁著雍为戊屠维为巳上章
为庚重光为辛玄黓为壬昭阳为癸十二支曰困敦为
子赤奋若为丑摄提格为寅单阏为卯执徐为辰大荒
落为巳敦牂为午协洽为未涒滩为申作噩为酉阉茂
为戌大渊献为亥邵子曰干阳也支阴也干十而支十
二阴数中有阳阳数中有阴也律法制也律以截竹为
管而度有丈尺量有斛斗衡有斤两三者皆取法于律
故曰法制汉书律𠪾志云度量衡出于黄钟之律也律
卷三 第 3a 页 WYG0787-0033c.png
谓十二律黄钟太蔟姑洗蕤宾夷则无射大吕夹钟仲
吕林钟南吕应钟也六为律六为吕凡十二管皆径三
分有奇空围九分而黄钟之长九寸大吕以下律吕相
间以次而短至应钟而极焉长者声下而浊短者声高
而清此律吕之大较也度者分寸尺丈引所以度长短
也本起于黄钟之管长容以子谷秬黍中者每寸容一
百三十三黍三分黍之一九寸则容千二百黍十分为
寸十寸为尺十尺为丈十丈为引而五度审矣量者龠
卷三 第 3b 页 WYG0787-0033d.png
合升斗斛所以量多少也本起于黄钟之管容以子谷
秬黍中者千二百实为一龠两龠为合十合为升十升
为斗十斗为斛而五量嘉矣衡者铢两斤钧石所以权
轻重也本起于黄钟之管容以子榖秬黍中者一龠容
千二百黍百黍一铢一龠十二铢两龠二十四铢为两
十六两为斤三十斤为钧四钧为石而五权审矣权衡
一物衡平也权重也称谓之衡锤谓之权所从言之异
耳此黄钟所以为万事根本诸侯之国其有不一者则
卷三 第 4a 页 WYG0787-0034a.png
审而同之也时月日正朔所自出律度量衡制度所自
始然律之十二又生于𠪾之十二律历志云推𠪾成律
故同律度量衡必先协时月正日
帝曰夔命汝典乐教冑子直而温宽而栗刚而无虐简
而无傲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八音克谐无相
夺伦神人以和
胄胤也继胤父世者长子故以胄为长自天子至卿大
夫之适子也周礼大司乐以乐德教国子中和祗庸孝
卷三 第 4b 页 WYG0787-0034b.png
友则乐最能感人舜命夔典乐以教胄子直者多严故
令其正直而温和宽者多缓故令其宽弘而庄栗辅其
偏也刚彊者必傲故令其刚而勿苛虐简易者必傲故
令其简而勿傲慢防其失也心之所之谓之志心有所
之必形于言故曰诗言志既形于言则必长言以歌之
故曰歌永言既歌则必有高下清浊之殊故曰声依永
声者宫商角徵羽也声之长而浊者为宫以渐而清且
短则为商为角为徵为羽也有声必有律则以十二律
卷三 第 5a 页 WYG0787-0034c.png
和之阳六律阴六吕如黄钟为宫则太蔟为商姑洗为
角林钟为徵南吕为羽盖以三分损益隔八相生十二
律旋相为宫所谓律和声也周礼太师云播之以八音
金石土革丝木匏竹金钟鏄石磬土埙革鼓鼗丝琴瑟
木柷敔匏笙竹管箫也以其声律被之八音无不谐协
各得伦理不相侵夺可以奏之朝廷荐之郊庙而神人
以和矣大司乐云大合乐以致鬼神示以和邦国以谐
万民以安宾客以说远人是神人和也律吕声音之数
卷三 第 5b 页 WYG0787-0034d.png
详见别简
百工惟时抚于五辰庶绩其凝
工官抚顺凝成也五辰四时也木火金水旺于四时而
土则寄旺于四季也皋陶言百官抚顺五行之时则众
功皆成所抚顺者即尧典敬授人时平秩东作之类是
也礼运曰播五行于四时五行在地为物在天为时顺
其时而抚之则五物皆成其材而为人用矣故仲春斩
阳木仲夏斩阴木所以抚木辰也季春出火季秋纳火
卷三 第 6a 页 WYG0787-0035a.png
所以抚火辰也司空以时相阪隰所以抚土辰也秋为
徒杠春达沟渠所以抚水辰也书传大全图谓木辰配
于春自立春至立夏九十一日八十分之二十五火配
夏金配秋水配冬其数皆同八十分日之二十五者二
十五以八十分之得三十一分二十五秒加于九十一
日下以四时之四因之得三百六十五日二十五刻为
一期之日土分旺于四时一时十八日有奇四时计七
十三日○五刻亦皆自其大槩言之耳授时历则一时
卷三 第 6b 页 WYG0787-0035b.png
九十一日三十一刻○六分二十五秒四时共三百六
十五日二十四刻二十五分土王策三日○四刻三十
六分八十七秒五十微加入气策一十五日二十一刻
八十四分三十七秒五十微内共得一十八日二十六
刻二十一分二十五秒为土寄旺于一时之数以四时
之四因之共得七十三日○四刻八十五分至今历家
遵用之郭守敬曰历年距立元为算其诸应则随时推
测不用为元今距元年久正改宪时也若改而推测则
卷三 第 7a 页 WYG0787-0035c.png
岁实微有不同而诸数皆异矣
惟时羲和颠覆厥德沈乱于酒畔官离次俶扰天纪遐
弃厥司乃季秋月朔辰弗集于房瞽奏鼓啬夫驰庶人
走羲和尸厥官罔闻知昏迷于天象以干先王之诛政
典曰先时者杀无赦不及时者杀无赦
此夏仲康命胤侯掌六师以征羲和也惟时羲和颠倒
反覆其德沈冥昏乱于酒官以职言次以位言羲和畔
其所治之职离其所居之位俶始扰乱遐远也天纪谓
卷三 第 7b 页 WYG0787-0035d.png
天时历数司所主也自尧命羲和历象授时之后为羲
和者世守其职未尝紊乱至是始乱其天纪而远弃其
所主之事士文伯谓日月会次为辰集汉书作辑房宿
名言日月会次不相和辑而掩蚀于房宿也日月会于
月朔东西同度南北同道则月掩日而日为之食是时
季秋月朔日食凡日食礼有救日之法天子伐鼓于社
瞽目之乐官以祭天之雷鼓奏进而伐之瞽以其无目
于音声审也啬夫主币之官驰取币以礼天神庶人在
卷三 第 8a 页 WYG0787-0036a.png
官者则奔走以供救日食之百役周礼庭氏云救日之
弓矢盖救日以太阳之弓以枉矢是救日必有多役庶
人走供之车马曰驰步曰走日食之变群工促遽以助
救日若此羲和为历象之官尸居其位若无闻知昏迷
于天象以干犯先王之诛其罪不可赦也故先王为政
之典曰历象授时气朔不忒若布算一失气朔先天时
者杀无赦不及而后天时者杀无赦先后之差尚罪死
无赦况废官乎此仲康所以命胤侯征之也大都日月
卷三 第 8b 页 WYG0787-0036b.png
之食乃会于交道数有一定朱子注是章谓日月之行
虽或当食而月常避日故其迟速高下必有参差而不
正相对所以当食不食为王者修德所致又谓月食虽
阳胜阴毕竟不好若阴有退避之意则不相敌而不成
食皆非也盖日月有迟速高下不正相对乃未当交道
史载当食不食者多历算之差纵日行失度间有当食
不食乃几百年有一非其常也则月岂有退避日遂不
相敌而不成食乎唐大衍历载太康十二年戊子岁冬
卷三 第 9a 页 WYG0787-0036c.png
至日在女十一度仲康五年癸巳岁季秋九月庚戌朔
日蚀在房二度授时称仲康五年癸巳距至元辛巳三
千四百八年九月庚戌朔交泛二十六日五千四百二
十一分入食限然以历年考之太康元年癸巳至十二
年甲辰非戊子也仲康元年壬戌五年丙寅非癸巳也
其癸巳距至元辛巳积年九月庚戌朔交泛入食限之
数步之固是然癸巳乃帝相十九年去仲康五年丙寅
后二十七年矣今以法推仲康元年至十三年之九月
卷三 第 9b 页 WYG0787-0036d.png
朔惟六年九月朔入食限仲康六年丁卯距至元辛巳
三千四百三十四年天正中积一百二十五万四千二
百五十四日四十二刻九月定朔一十七日四十二刻
得辛巳日巳时合朔九月朔交泛一十四日七十五刻
入食限其馀一十二年之九月朔俱不入食限当时羲
和失职之年或是六年未可知也法推太康仲康年间
天正日躔女七度非女十一度帝相十九年天正日躔
女六度仲康五年九月朔日丁亥非庚戌也九月朔日
卷三 第 10a 页 WYG0787-0037a.png
躔氐末近房初古历与今不同仲康时以氐末为房初
亦未可知若以大统推太康仲康帝相年间天正日躔
俱在虚七度其女七度则加于南庚阳甲盘庚年间相
差七百馀年在天差十度馀矣所以大统太谬
惟元祀十有二月乙丑
唐虞曰载夏曰岁商曰祀周曰年一也元祀者太甲即
位之元年十二月者商以丑月为正朔也乙丑日也不
系以朔者非朔日也商虽以十二月丑为正朔行事而
卷三 第 10b 页 WYG0787-0037b.png
纪数之月则仍以寅为首非若周之改子为正月也商
惟以正朔行事故太甲三年亦以十二月朔奉嗣王归
于亳
惟十有三年春大会于孟津
十三年者文王受命之十三年也春者孟春建子之月
即夏之十一月也泰誓篇序云惟十有一年武王伐殷
又云一月戊午师渡孟津说者疑十有一年误史记云
九年观兵十一年伐纣说者疑人臣无观兵胁君之理
卷三 第 11a 页 WYG0787-0037c.png
九年十一年皆误夫时世既远记年之误诚有之观兵
不见经传其有无亦不足信第考大戴礼云文王十五
而生武王礼记文王世子云文王九十七而终武王九
十三而终史称文王受命九年武王在位七年又无逸
称文王享国五十年则文王为西伯至卒非止九年而
已帝王世纪云文王即位四十二年文王更为受命之
元年盖是年虞芮质成归周者四十馀国三分天下有
其二以为受命之元年观君奭篇云文王秉德闻于上
卷三 第 11b 页 WYG0787-0037d.png
帝惟时受有殷命朱子解为受有殷之天命良是大学
云文王为人君止于仁夫诸侯虽不敢称王然既受有
殷之天命而为人君则自有年号初即位为元年至四
十二年虞芮质成纣赐弓矢使西伯得专征伐乃改元
又九年共在位五十年崩武成篇云我文考文王诞膺
天命以抚方夏惟九年大统未集九年又四年为文王
之十有三年即纣亡三十二年之终武王伐纣言十有
三年者续文王受命之年明其卒父业故也是年春一
卷三 第 12a 页 WYG0787-0038a.png
月戊午是周改正建子之正月戊午日师渡孟津以伐
纣也朱子不查而谓十三年为武王即位之十三年谓
春为孟春建寅之月谓文王未改元武王非冒文王之
元谓周不以建子之月为春又引诗周颂维暮之春以
为建辰之三月皆非也朱子既谓武王即位十三年然
武王未伐纣尚为臣也安得即位所即者王位乎侯位
乎朱子许武王即位十三年而独不许文王即位九年
乎武王亦岂有即位十三年而犹称我文考九年大统
卷三 第 12b 页 WYG0787-0038b.png
未集乎谓文王未改元不知古诸侯自于其国各有年
号汲冢竹书魏惠王有后元年非改元乎且武王伐商
徂征之时所过名山大川告于皇天辄曰惟有道曾孙
周王发夫伐纣之前尚未胜纣即已自称周王矣况文
王虞芮质成之年已受纣赐弓矢使为西伯得专征伐
诸侯皆附岂不得称元年乎武王伐商之时业已称周
王则必不肯用商年号尚未杀纣又难称武王元年其
称惟十有三年安得谓冒文王之元谓周不以建子之
卷三 第 13a 页 WYG0787-0038c.png
月为春殊不知武王胜商之后即改正朔以十一月建
子之月为春王正月丑为二月寅为三月周之史官追
称记事即用当代正朔故书曰惟十有三年春一月师
渡孟津夫复何疑诸儒纷纷之议徒令后人惑耳且如
春秋称周(阙/) 十五年正月朔旦冬至僖公五年正月
朔旦冬至昭公二十年正月朔旦冬至夫世岂有正月
冬至乎而犹谓周不以建子为正月耶汉律历志称武
王即位九年崩又云武王即位十一年盖以九年并周
卷三 第 13b 页 WYG0787-0038d.png
公摄政二年共为十一年是年正月朔旦冬至周公摄
政且得称武王即位十一年况武王伐商岂不可称文
王年号安得谓之冒周公之时称正月冬至则建子为
正又何疑焉况以历数上推春秋日食三十馀次俱以
建子为正月何诸儒不查也朱子谓毛诗维暮之春为
建辰之三月又谓三月牟麦将熟何不查汉人原注汉
注云周之季春于夏为孟春诸侯来朝遣之劝农治牟
麦具田器久必多铚艾也汉注训奄为久朱子训奄为
卷三 第 14a 页 WYG0787-0039a.png
忽谓三月牟麦将熟乃以周三月为正月便是三月麦
得熟乎朱子既称周建寅为正月又何以注孟子云周
七八月夏五六月耶此历象授时所系恐误后学故
不得不详辩之也
惟戊午王次于河朔时甲子昧爽王朝至于商郊牧野
注释戊午是一月二十八日甲子二月四日也昧冥爽
明也昧爽将明未明之时也正月二十八日戊午师逾
孟津二月三日癸亥入商郊夜布陈未毕而雨雨止毕
卷三 第 14b 页 WYG0787-0039b.png
陈俟天休命次日四日甲子昧爽王乃至于商郊牧野
即朝歌南郊外将战于郊故至牧野也以授时推武王
元年己卯岁建子之正月朔二十九日九十四刻癸巳
日亥时合朔以步至建丑二月朔五十九日五十七刻
癸亥日未时合朔则二月一日癸亥二月二日甲子也
戊午乃朔前五日之二十六日非二十八日也是武王
一月一日癸巳朝步自周东行非三日癸巳其壬辰之
死魄乃前月之晦魄耳至二十六日戊午次河朔二月
卷三 第 15a 页 WYG0787-0039c.png
一日癸亥入商郊二月二日甲子昧爽至商郊伐纣汉
历志则称二月朔日庚申四日癸亥五日甲子刘商王
纣是与周历又不同者何则古历不正自六历以来斗
分皆四之一汉邓平历亦然故宋书论六历率皆六国
及秦人所造差至三日或二日上不可检于春秋下不
验于汉魏虽复假称帝王祗以惑人耳目至太初斗分
太多过天一度又无盈缩迟疾故常以朔日月见西方
晦日月见东方差亦至二三日以此步历则晦朔甲乙
卷三 第 15b 页 WYG0787-0039d.png
安得无愆魄明生死焉能不舛则知古历为误授时为
真也如其不然武王去春秋𨼆公才四百年耳授时去
𨼆公二千年以步日食三十六皆不爽而以步四百年
前即差不踰刻而奚至二三日之远耶以此知授时为
真周汉皆失之矣此论定则武成诸书所记旁死魄哉
生明丙午朏等日皆四分之一之历所步差至二三日
者先后不合故皆不必置辩
惟十有三祀王访于箕子
卷三 第 16a 页 WYG0787-0040a.png
十有三年武王胜殷释箕子之囚即四月以箕子归镐
京访问天道商曰祀箕子称祀不忘本也存商之旧也
此篇箕子所作箕子商人故记传引此篇者皆云商书
箕子尝言商其沦丧我罔为臣仆今称祀不称年称王
访箕子而不称箕子见王称王乃言而后箕子乃言不
臣周之意也武王知箕子贤不可得而臣而其道则当
师于是访问天道箕子知天以是道畀之禹传至于我
不可使自我而绝以武王而不传则天下无可传者矣
卷三 第 16b 页 WYG0787-0040b.png
不臣周所以正万世君臣之大法陈洪范所以传万世
天人之大法洪范之五纪即七政历也十有三祀即文
王之十有三年盖武王胜殷初归尚未颁元年正朔商
既亡箕子又难以称纣年号故称十有三祀也天道难
明武王恐箕子不传故急访之洪范既陈武王即封箕
子于朝鲜以遂其不臣之志或谓箕子走之朝鲜武王
以朝鲜封之箕子既受封不得无臣礼故来朝因其朝
而问洪范非也
卷三 第 17a 页 WYG0787-0040c.png
一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
五行志云圣人行其道而宝其真降及于殷箕子在父
师之位而典之周既克殷以箕子归周武王亲虚已而
问焉盖洛出书戴九履一一点居北为一禹第初一曰
五行箕子对武王演此五行之数天一生水地二生火
天三生木地四生金天五生土五行之生序也唐孔氏
曰万物成形以微著为渐五行先后亦以微著为次水
最微为一火渐著为二木形实为三金体固为四土质
卷三 第 17b 页 WYG0787-0040d.png
大为五亦其序也九畴先于初一五行先于水五行九
畴之一水五行之一耳然天一所生五材所始胡可汨
焉鲧湮洪水汨其一行而五行遂皆汨一畴既汨而九
畴遂皆斁帝乃震怒禹乃嗣兴然则有国者惕然思之
凡土木之妄兴铸山煮海一切暴敛之虐政亦可以止
矣其生成变化之数详见别简
四五纪一曰岁二曰月三曰日四曰星辰五曰历数
纪者如纲之有纪天时所以相维者也此即帝尧命羲
卷三 第 18a 页 WYG0787-0041a.png
和所掌者详见咨羲和简中尧之𠪾象舜之在璿玑禹
之叙畴武王之访天道莫急于此也
庶民惟星星有好风星有好雨日月之行则有冬有夏
月之从星则以风雨
星民象故众民若星箕星好风毕星好雨日月之行各
有常度日行黄道极南则为冬至极北则为夏至南北
中近赤道则为春秋分月行九道黑道二出黄道北朱
道二出黄道南白道二出黄道西青道二出黄道东周
卷三 第 18b 页 WYG0787-0041b.png
历四时出入黄道内外远去六度并黄道为九行也然
历数步分至之率则随地南北各有不同焉箕四星像
簸箕为簸扬鼓风之器故月行东北宿之则多风春秋
纬云月离于箕则风扬沙是也毕八星像叉网漉鱼之
器漉则水淋故月行西南宿之则多雨诗云月离于毕
俾滂沱矣是也民情好恶犹夫星然上能同民好恶则
风雨以时否则致异皆庶徵之事也
秋大熟未穫
卷三 第 19a 页 WYG0787-0041c.png
秋乃周季秋建申九月即夏孟秋七月七月正禾熟未
穫时朱子乃谓周未改正为酉戌月非
戊辰王在新邑烝祭岁在十有二月
春祠夏礿秋尝冬烝烝冬祭也周虽改正而祭祀则用
夏时周十二月建亥之季冬即夏十月孟冬烝宜用仲
冬子月而亦有孟冬烝者礼也
 
 
卷三 第 19b 页 WYG0787-0041d.png
 
 
 
 
 
 
 
 古今律历考卷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