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二
卷二 第 1a 页 WYG0786-0234a.png
钦定四库全书
 革象新书卷二     元 赵友钦 撰
  积年日法     元会运世
  气朔灭没     日月盈缩
  月有九行     时分百刻
  昼夜短长     气积寒暑
  天地正中     地域远近
积年日法
卷二 第 1b 页 WYG0786-0234b.png
前代造历者逆求往古冬至岁月曰上元乃履端于始
也从上元而下至当时顺推以后求其馀分普尽总会
如初乃归馀于终也一日百刻亦曰百分一分又为百
秒求其积年总会虽以百分万秒重叠细作名项筹策
亦不能齐是以必立日法古者以九百四十为日法即
所谓一箭之分画也始于至朔同在甲子夜半复会如
初名曰一元但积年四千五百六十而已后世推步知
十九年七闰尚有馀数兼欲七政皆齐是以履端归馀
卷二 第 2a 页 WYG0786-0235a.png
之算非积年数千万不可诸历更改其馀数多寡不定
各立日法有作八十一者有三千四十者有作九千七
百四十者不必枚举之然有所谓截元历但将推步定
数为则顺算逆考不求其齐当今至元辛已改授时历
采旧历截元之术凡积年日法皆所不取盖历年未久
已有先天后天之失况远求数千万岁岂可必其总会
邪且黄帝之时大桡始作甲子今欲求甲子于黄帝以
前徒使筹策繁杂终不得天道之真也
卷二 第 2b 页 WYG0786-0235b.png
元会运世
古者推步七政多求其总会于甲子顺算逆考上下数
千万年然诸历履端归馀各有远近多寡难见此是彼
非李淳风在唐太宗时官为太史令能豫知武氏有天
下可谓精于术数矣然所造麟德历乃为僧一行所非
麟德术疏他且未论但日行之道岁岁有差汉晋以来
已有其说淳风乃谓冬至太阳常在斗十三度万古不
移其说有所不通矣一行造大衍历当时尝以为密俱
卷二 第 3a 页 WYG0786-0235c.png
用其法推至于今冬至已差二日如此则淳风一行之
积年日法俱不可求历元之终始岂非远而难测邪近
世康节先生作皇极经世书以十二万九千六百年为
宇宙之终始世人多信其说以愚观之实不可准今当
言其所以然康节之说盖谓小可观大遂以岁月日时
比作元会运世一元有十二会比一年之十二月也一
会有三十运比一月之三十日也一运有十二世比一
日之十二时也其下则一时为三十分一分有十二秒
卷二 第 3b 页 WYG0786-0235d.png
三十年为一世三百六十年为一运一万八百年为一
会十二万九千六百为一元天始于子会地始于丑会
人生于寅会谓之开物至戌会则闭物矣夏禹八年甲
子用为午会之初当今泰定甲子乃午会第十运之戌
世初年也蔡氏曰康节何以知之以当时日月五星推
而上之所以得之也其书郤不曾载逆推之法今以诸
历详酌而求其皇极之元非特七政无总会之事抑皆
散乱无伦且古历元纪蔀章年月日时各有其事所谓
卷二 第 4a 页 WYG0786-0236a.png
时者太阳所历地盘十二方位也所谓日者太阳出没
一周也所谓月者太阴盈亏始终也以十二节论之即
是太阳历遍十二辰也所谓年者寒暑荣枯之变也所
谓章者至朔合于一时也所谓蔀者至朔合于子时也
所谓纪者至朔会于甲子日夜半也所谓元者至朔于
甲子夜半又是甲子岁首也康节立元会运世各无其
事但以十二与三十相参甲子而为之其以三十年为
一世者本非天道不过以人生壮有室人子相见为一
卷二 第 4b 页 WYG0786-0236b.png
世也历家虽约三十日为一月气盈朔虚却多寡不齐
盖一年计三百六十五日馀四之一均为二十四气则
每月之两气该三十日四十三分有奇两月相距只该
二十九日五十三分有馀康节乃例以三十为用是将
整齐之数推不齐之运犹月皆大尽而无小尽亦不置
闰矣造历者不取其说良有以夫
气朔灭没
历家算灭没二日唐一行以前其术不同今载于授时
卷二 第 5a 页 WYG0786-0236c.png
历者乃放一行而为之也没用气盈而推灭用朔虚而
求所谓没者期三百六十五日二十四分二十五秒均
为二十四气每气均为三候每候均为五段如此则一
期为三百六十段每段计一日一分四十五秒六十二
毫半冬至便为第一段小寒次为第十六段其馀可以
类推所谓段者日日有之若或一日之段在于九十八
刻五十四秒三十七毫半以后者则谓之没没之次日
必无其段盖其二段跨三日先一日者九十九刻左右
卷二 第 5b 页 WYG0786-0236d.png
后一日者一刻左右而已此二段之閒虽止是一日一分四
十馀秒但一日整在中间馀数跨在前后两日之首尾
故曰跨三日若遇无段之日则其先一日必是没所谓
灭者每朔二十九日五十三分五秒九十三毫均为三
十段每段计九十八刻四十三秒五十三毫一十芒常
朔之日辰便为第一段常望便为第十六段其他可以
类推所谓段者亦日日有之若或其日之段在九十八
刻四十三秒五十三毫一十芒以后者则谓之灭若是
卷二 第 6a 页 WYG0786-0237a.png
灭者百刻之内必有两段盖是两刻之间百刻不足止
包一日内也凡刻分极少是半夜后刻分极多是夜半
前夜半前是一日极终处没灭乃已极之义也故选日
者或忌之
日月盈缩
古者推步得一昼夜之间月行十三度馀十九之七然
每夜观望其所躔或先期或后期有差至四五度者后
汉刘洪始考究之由是知其疾行则十四度馀约四之
卷二 第 6b 页 WYG0786-0237b.png
三迟行则止十二度有馀中间渐疾渐迟大率二百四
十八日盈缩九匝既知月有盈缩矣隋之刘焯始觉太
阳亦有盈缩最多之时在于春秋二分约差两度有馀
盖是冬至日行一度五分迤逦渐减一二分三四分及
乎赤道之交则正行一度从此又渐次减之极于夏至
止行九十五分矣夏至后所行却增所增之数与所减
相似及乎冬至则又如前矣一日行一度有馀者名曰
疾一日不及一度者名曰迟以增亏之数相补止是一
卷二 第 7a 页 WYG0786-0237c.png
日一度从冬至距春分以行疾而积盈从春分距夏至
以行迟而消其积盈比之常度犹自差前故冬至距夏
至皆曰盈段从夏至距秋分以行迟而积缩从秋分距
冬至以行疾而消其积缩比之常度犹自差后故夏至
距冬至皆曰缩段春分二日之前已行交于赤道盖盈
二度有馀也秋分二日之后才行交于赤道盖缩二度
有馀也授时历谓太阳在赤道之南行疾赤道之北行
迟往前诸历则或以春分距秋分行迟秋分距春分行
卷二 第 7b 页 WYG0786-0237d.png
疾太阴迟疾盈缩之理亦然但日数度数不同耳授时
历谓每转二十七日五十五分四十六秒月行三百六
十八度三十七分四秒半乃太阴盈缩之一币也其间
迟疾之数相补遂以一十三度三十六分八十七秒半
为一日平行度李淳风有推步月孛法谓六十二日行
七度六十二年七周天所谓孛者乃彗星之一种光芒
偏扫者则谓之彗光芒四出如圆晕者乃谓之孛然孛
以月为名者盖有说焉孛之所在太阴所行最迟太阴
卷二 第 8a 页 WYG0786-0238a.png
在孛星对冲处则所行最疾孛星不常见止以太阴所
行最迟处测之(案月行迟疾古以规法旋转顺逆明其/故入转之初最疾至六日八十八刻奇)
(而复于平谓之疾初限此后渐迟至十三日七十七刻/奇而其迟乃极谓之疾末限从此迟渐减至二十日六)
(十六刻奇以复于平谓之迟初限此后又渐疾至二十/七日五十五刻奇而其疾乃极谓之迟末限是为转终)
(月孛与入转相对孛者逆也疾由于顺迟由于/逆故称月孛孛非星也以彗孛之孛附会尤谬)日躔十
二次之久近者盖因各次黄道宿度不等又且日有盈
缩故或久或近各各不同将周岁分为二十四气名曰
常气授时历系一十五日二十一分八十四秒三十七
卷二 第 8b 页 WYG0786-0238b.png
毫半若以太阳之盈缩损益其常气日辰限以日行一
十五度二十一分八十四秒三十七毫半名曰一气则
是定气但授时历止以常气为定不曾增减旧历则或
增减之太阴度缩而太阳度盈则定朔在常朔后名曰
朒太阴度盈而太阳度缩则定朔在常朔前名曰朓若
俱盈俱缩者则对消而止用馀数定弦定望亦如之上
古未曾推步日月盈缩止以常朔弦望就为定今朔与
弦望既有常定之名矣然又有所谓进退其定朔在日
卷二 第 9a 页 WYG0786-0238c.png
没以后若无日食见其初亏者则进以次日为朔盖恐
月见于晦之晨朝也定弦望在日出以前者则退一日
定望在日出以后其望有食初亏在日出前者亦退一
日盖仰观在当夜改日言之有所不便也定望在十七
虽是日出后亦退一日为其太迟也或望在十四或上
弦在初七或下弦在二十二仍不可退退则太早也或
望在十三或上弦在初六或下弦在二十一非退而太
早盖因进朔而然虽不皆早其朔不进或朔进而大月
卷二 第 9b 页 WYG0786-0238d.png
连四者为其过多朔亦不进今授时历则不然常朔计
二十九日五十三分五秒九十三毫常望半之常弦又
半之实定则不进退矣但月食在夜半以后虽属次日
止以当夜言望
月有九行
月行不由黄道亦不由赤道乃出入黄道之内外也北
有紫微垣帝座居之故北曰内南曰外所谓九行者止
是一道其道与黄道相交如赤道然黄赤道两环相远
卷二 第 10a 页 WYG0786-0239a.png
处二十三度九十分月道之远于黄道处止距六度二
分而已月道与黄道相交处在二交之始强名曰罗㬋
交之中强名曰计都自交初至于交中月在黄道外名
曰阳历乃背罗向计之处也自交中至于交初月在黄
道内名曰阴历乃背计向罗之处也月道比水路日道
比旱路罗计比桥罗计渐移是犹桥道年年改异亦太
阳岁差捲絘之理也所谓九行者当以画图比之四图
各画黄道似一圆环俱于环南定为夏至日躔环北定
卷二 第 10b 页 WYG0786-0239b.png
为冬至日躔环西定为春分日躔环东定为秋分日躔
将一图画为青道与黄道交于南北南交为罗北交为
计其青道一边入在黄道西之东是内青道一边出在
黄道东之东是外青道又将一图画白道亦与黄道交
于南北南交为计北交为罗其白道一边入在黄道东
之西是内白道一边出在黄道西之西是外白道又将
一图画朱道与黄道交于东西东交为计西交为罗其
朱道一边入在黄道北之南是内朱道一边出在黄道
卷二 第 11a 页 WYG0786-0239c.png
南之南是外朱道又将一图画黑道亦与黄道交于东
西东交为罗西交为计其黑道一边入在黄道南之北
是内黑道一边出在黄道北之北是外黑道此虽画四
图然四图之八道止是一道观者当以意会为一可也
图可略章其象但画于纸上止是横平在天圆体却有
高低斜正终是难尽其理又当言之阳历在夏至日躔
之南夏为南乃南之南也名外朱道阴历在冬至日
躔之北北为内名内朱道在南曰朱则当矣在北而曰
卷二 第 11b 页 WYG0786-0239d.png
朱者盖冬至属子若冬至日躔伏在地盘子位则月道
在黄道之上北地以下为北上为南故曰内朱道乃北
之南也若冬至日躔反在午位则内朱道亦在黄道北
矣此不论反止论伏黑道之理亦然阴历在夏至日躔
之北者名曰黑道夏为南乃南之北也阳历在冬至日
躔之南名外黑道外为南南而曰黑者盖其月道在黄
道之下北地以上为南下为北故虽南而曰黑冬为北
乃北之北也月行朱道则罗㬋在太阳春躔计都在太
卷二 第 12a 页 WYG0786-0240a.png
阳秋躔月行黑道则罗㬋在太阳秋躔计都在太阳春
躔阳历在秋分日躔之东者名外青道乃东之东也阴
历在春分日躔之东者名内青道乃西之东也阳历
在春分日躔之西者名外白道乃西之西也阴历在秋
分日躔之西者名内白道乃东之西也青白道不论反
伏若天地卯酉互位者亦然月行青道则罗㬋在太阳
夏躔计都在太阳冬躔月行白道则罗㬋在太阳冬躔
计都在太阳夏躔以内外分别青白朱黑为八道本八
卷二 第 12b 页 WYG0786-0240b.png
道而曰九行者以八道之行交于黄道而穿度其间故
通以九言也八道常变易不可置于浑仪上亦不可画
于星图所可具者黄赤二道耳欲别于黄故涂以赤赤
道近八道皆相交远近朱道止十八度远黑道至三十
度远青白二道约二十四度授时历谓月从黄道之交出
外一百八十一度八十九分六十七秒则中交于黄道
从此入黄道内复至交初则该三百六十三度七十九
分三十四秒乃月道之一周计二十七日二十一分二
卷二 第 13a 页 WYG0786-0240c.png
十二秒二十四毫古历数各不同不及枚举
时分百刻
昼夜十二时均分为百刻一时有八大刻二小刻总大
刻共九十六总小刻共二十四小刻六准大刻一即是
共百刻也上半时之大刻四始初初次初一次初二次初
三最后小刻名初四下半时之大刻亦四始曰正初次
正一次正二次正三最后小刻名正四子时之上一半
在夜半前属昨日下一半在夜半后属今日今夜以及
卷二 第 13b 页 WYG0786-0240d.png
他夜皆然是犹冬至得十一月中气一阳来复为天道
之初也古历又将二小刻为始后却各以四大刻继之
者然不若今历之便于筹策俗流不知此说却谓子午
卯酉各九刻馀皆八刻诚可笑欤
昼夜短长
冬至日躔距赤道二十四度立冬与立春所距亦近似
之所较不甚多少所以然者此时黄道横而平近南极
也从立夏及于立秋之黄道横平而近北极者亦然盖
卷二 第 14a 页 WYG0786-0241a.png
冬夏之日躔东西移差多南北移差少春秋则黄道斜
移南北虽东西行而南北差速于冬夏故春秋壶箭六
七日间增减昼夜一刻若二至前后验其昼夜短长其
增减一刻相去二十馀日矣由是观之冬夏增减之日
迟春秋增减之日速数未始均平考于浑仪即可以知
其理旧云日未出二刻半而天先明日已入二刻半而
天方昏此五刻之内若以众星出没论之似乎在昼然
不论星但太阳出始为昼入则为夜也
卷二 第 14b 页 WYG0786-0241b.png
气积寒暑
夏至昼最长日最近北乃午中也冬至昼则最短日最
近南乃子中也然大暑在六月却是未中大寒在十二
月却是丑中若以昼夜论之未时热甚于午丑时寒过
于子此盖甑灶之理也夫灶火甚炎可比午中矣然甑
蒸之气犹未甚盛及其甑蒸气盛则灶火已稍衰矣在
后灶火尽灭可比子中矣然甑蒸之气又良久而后始
衰寒暑之理岂非积久而气盛乎
卷二 第 15a 页 WYG0786-0241c.png
天地正中
远视物则微近视物则大故当午之日似盘㿻出没之
日如车轮岂非午日与人相远邪然又疑东西与人相
远者盖为午日热而又似乎火之近人也殊不知太阳
久照则热殆不可以远近论星度高升者则见其密低
垂者则见其疏由是观之天顶远而四傍近矣(案隋书/姜岌言)
(地有游气故参伐在傍则其间疏在上则其间数日晨/夕近地故色赤而大无游气则色白大不甚矣宋沈括)
(言在本局候景入浊出浊之节日日不同今西洋人本/之为清蒙气及浊蒙气之说清蒙可立算加减此以大)
卷二 第 15b 页 WYG0786-0241d.png
(小疏密證天顶远/而四傍近殊谬)且夫天体圆如弹丸圆体中心六合
之的也周围上下相距正等名曰天中直上至于天顶
名曰嵩高地平不当天半地上天多地下天少从地平
之中直上自有天中之所古人却谓地平正当天半天
中即是地中所在为此说者盖为周天三百六十五度
馀四之一仰视常有一半星宿可见故以地中就为天
中今谓地中直上自有天中之所者盖见日月之近大
远小星度之高密低疏所以知其然也地平既在天半
卷二 第 16a 页 WYG0786-0242a.png
之下仰观止见半周度者盖天远则似乎较低地平得
以相妨人目不可尽见昔人以五表求地中以今思之
止须一表其表与人齐高于午日中画其短景于地用
为指北准绳却置窥筒于表首随准绳以望北极若窥
见北极在筒心者此处得东西之正而不偏矣如窥见
北极之东者则是其地偏东窥见北极之西者则是其
地偏西已得东西之正然后于二分之前十馀日内就
此处置立壶漏准定十二时之端的须以两日午中短
卷二 第 16b 页 WYG0786-0242b.png
景求与时参合却于春分前二日或秋分后二日太阳
正当赤道时分于卯酉中刻视其表景画地而定东西
准绳若卯酉两景相直而不偏平衡成一字者是得南
北正中矣若两景曲而向南者则是其地偏南向北者
则是其地偏北古人测于二分之日定以出没半轮之
景今恐地平或者高低难求端的故纵拟于卯酉时中
验之此术盖以午景与北极定东西之偏正却以东西
之景定南北之偏正测验之最精者也(案此术徒据胸/臆而未试者于)
卷二 第 17a 页 WYG0786-0242c.png
(天顶地平之义未得其实遂轻立说耳素问言地在大/虚之中大气举之周髀言东方日中西方夜半皆以地)
(亦浑圆人所居之方戴天为上履地为下古法天周三/百六十五度四分度之一地与天相应亦三百六十五)
(度四分度之一天顶随人所居而移自天顶四面至地/平必皆九十一度奇若自天顶悬一直绳必贯地心自)
(地心平引一绳与悬直之绳必纵横成十字此之谓地/平其平乃割圆法自浑圆中心纵横相交之平非地体)
(果平也人在地面上至天顶近于四傍者有此地体之/半径地心乃天之浑圆中心也不可谓地上天多地下)
(天少地平横截天之浑圆为二上下各半圆必相等设/如北极之下其天顶即北极其地平必适与赤道齐从)
(此行二千馀里于地面十度不论四面所向皆以北极/下为正北所向之方皆为南行其天顶则距北极十度)
(其地平则正南下于赤道十度正北高于赤道十度而/北极出地八十一度奇故测北极出地高下可以知地)
卷二 第 17b 页 WYG0786-0242d.png
(面南北度日之随天而左以成昼夜一准乎赤道而宗/北极使其方北极出地高下相等虽东西循环一周而)
(北极定为正北日东出西没无差移安能以东西之/景定南北之偏正苟试之于测验未有不穷者矣)
地域远近
古者测得阳城为地中然非四海之中乃天顶之下故
曰地中也若以四海之中言之黄河之源为昆崙乃是
天下地平最高处东则万水流东西则万水流西南北
亦然彼处名闷母梨山(案唐书作/闷摩黎山)盖西蕃语也其山距
西海三万馀里距东海不及二万里如此阳城距东海
卷二 第 18a 页 WYG0786-0243a.png
甚近天下之地多在地中以西地中之东必皆水矣高
丽三边尽海惟有北连辽东倭曲在高丽之南虽越海
而相去不远舶商发于闽越多往南海之西西海遥遥
罕有去者然西海虽远水陆犹自皆通若夫正北之海
则水陆皆恶而不可至今言北海者乃诸小国及辽海
耳辽东多水海岛之国必多舶商亦罕去旧云蓬莱弱
水三万里在于东南殆非虚语四海之内不中于阳城
中于四海者天竺以北昆崙以西也若论天之所覆通
卷二 第 18b 页 WYG0786-0243b.png
地与海而言中却是中于阳城阳城仰观北极出地三
十六度南极入地亦三十六度迤逦朔方而望之出入
之度渐多遂见北极出地四十五度南极入地亦然钱
塘望之出入之度三十一交广以南望之其度不及二
十南极二十度已上其星犹多中国不可见迢今未有
名由是观之地平不当天半地上天多愈无疑矣然地
中止见天之半体者盖天远则似乎较低地平得以相
妨人目不能尽见(案北极出地之度乃浑圆之周所分/天度出地四十五者其方之天顶距)
卷二 第 19a 页 WYG0786-0243c.png
(北极四十六度奇出地不及二十度者其方之天顶距/北极七十一度奇两地天顶相距二十五六度而此两)
(地之天顶四面距地平皆九十一度奇也援以言地上/天多殊谬周礼求地中乃验之阴阳风雨和会异于多)
(暑多寒多风多阴之地而谓之中此言阳城为天顶之/下由不知环地之周戴天皆上履地皆下随人所居各)
(一天/顶也)地域远近非特仰观不同寒暑昼夜表景亦皆差
别偏南者暑多寒少偏北者暑少寒多往前诸历昼永
极于六十刻昼短极于四十刻今之授时历因为验于
燕台而地稍偏北是故永者六十二刻短者三十八刻
盖偏南则长短较少偏北则所较渐多朔方最远之地
卷二 第 19b 页 WYG0786-0243d.png
或煮羊胛未熟而天晓或当午而才方见日出没止在
须臾此又昼夜长短之甚所以然者夏之太阳出寅入
戌其地近于朔方近日之处天先明今又测得地平在
天半之下则愈知其太阳出早入迟矣彼虽晓而南国
未晓彼未昏而南国已昏是以夏昼长而朔方尤长夏
夜短而朔方尤短南国之昼夜长短则不较多冬之太
阳出辰入申其地近于南国南国已晓而朔方未晓南
国未昏而朔方已昏故冬夜长而朔方尤长冬昼短而
卷二 第 20a 页 WYG0786-0244a.png
朔方尤短南国之昼夜长短则不较多(案夏日永而地/愈北愈增冬日)
(短而地愈南愈损元史南自南海夏至昼五十四刻至/北海昼八十二刻北自北海夏至夜十八刻至南海夜)
(四十六刻昼夜永短相差二十八刻此/言冬夏南国之昼夜长短不较多谬也)古者立八尺之
表以验四时日景短长地中夏至午景在表北约一尺
六寸地中冬至午景在表北约一丈三尺南至交广北
至铁勒等处验之俱各不同盖午日偏南朔方之景四
时皆长于地中南国则较短戴日之下直而无景迤逦
南去景在表南启开北户以向日非特测于南北亦当
卷二 第 20b 页 WYG0786-0244b.png
测于东西帝尧之时分命羲和之官宅于四方是也古
者测景欲求一寸所差里数终未为真盖道路迂回难
量直径是以一寸千里之说犹自难凭(案千里差寸本/非实测不徒道)
(路迂回难量直径也隋书天文志刘焯云周官夏至日/景尺有五寸先儒以为景千里差一寸南戴日下万五)
(千里今交爱之州表北无景计无万/里南过戴日是千里一寸非其实差)表高八尺似失之
短盖表短则景短差难觉表长差数易明至元已来表
高四丈诚万古之定法也所谓土圭者自古有之然地
平不在天半地上天多早晚太阳与人相近则景移必
卷二 第 21a 页 WYG0786-0244c.png
疾日午与人相远则景移必迟世间土圭均画而已岂
免午侵巳未而早晚时刻俱差阳城地中差已如是若
以八方偏地表景验之土圭之不可准尤为显然偏东
者早景疾而晚景迟午景先至偏西者早景迟而晚景
疾午景后期偏北者少其画而景迟偏南者多其画而
景疾(案周礼言日东景夕日西景朝周髀立昼夜异处/加四时相及之算谓东西距地中四分圆周之一)
(则地中景正日加午东方巳过午后而加酉为景夕西/方尚在午前而加卯为景朝自卯至午自午至酉皆四)
(时也环东西一周随其方而各有子午卯酉故月入闇/虚天下尽同东西异地之时刻不同测月食时刻可以)
卷二 第 21b 页 WYG0786-0244d.png
(知东西地度此言偏东早景疾而晚景迟偏西早景迟/而晚景疾殊谬凡时刻由赤道度而景移在地平乃早)
(晚景移迟近午景移疾愈南则迟者愈迟疾者愈疾近/夏至亦迟者愈迟疾者愈疾此反言之由未测验徒凭)
(胸臆言也土圭尺有五寸乃地中夏至日午之/景此云世间土圭均画则又非周礼之土圭矣)蛮越短
景南指而子午反复则又讹逆甚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