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十
卷十 第 1a 页 WYG0089-0128a.png
钦定四库全书
 诗序补义卷十
          石泉县知县姜炳璋撰
 唐
  严氏粲曰尧都有四地理志大原晋阳注云诗唐
  国晋水所出一也河东平阳注云尧都也在平河
  之阳二也中山唐县张晏注尧为唐侯国于此三
  也河东彘县顺帝改曰永安臣瓒于晋阳下注云
卷十 第 1b 页 WYG0089-0128b.png
  所谓唐今河东永安是也去晋四百里四也诗之
  唐国其说有三诗谱以尧居晋阳后乃居平阳于
  诗唐国为晋阳皇甫谧曰尧始封于中山唐县后
  徙晋阳及为天子都平阳于诗唐国为平阳臣瓒
  又以唐国为永安今考尧都虽有四而诗之唐国
  当从诗谱为晋阳盖周以封叔虞叔虞封于尧都
  之故墟故曰唐叔其子燮以晋水所出改为晋侯
  晋阳实晋水所出则唐叔虞之始封在晋阳矣唐
卷十 第 2a 页 WYG0089-0128c.png
  以尧得名晋以水得名
  按晋风称唐或云曲沃武公并翼夫子伤之不称
  翼亦不称晋复周之旧而称唐窃以为非也十三
  国皆始封之号叔虞受封之日止有唐耳无所为
  晋后王徇晋之请改唐为晋而太史所掌之国风
  旧号具在安得而更之或曰唐之于晋犹邶鄘之
  于卫也则又不然唐固未尝灭也为鄂为翼为曲
  沃皆叔虞之子孙岂与邶鄘类乎史记唐自燮父
卷十 第 2b 页 WYG0089-0128d.png
  改为晋孔氏以为请于时王改之燮父叔虞之子
  时王康王也或谓晋之名自武公始则亦未敢谓
  然按郑语史伯曰当成周者南有荆蛮申吕应邓
  陈蔡随唐韦昭注应蔡随唐皆姬姓也西有虞虢
  晋隗霍扬魏芮注八国姬姓也是西周已有晋名
  而幽王之衰以为兴必在晋则燮父请命于朝改
  唐为晋非史迁之谬也但康王何以改燮父何以
  请则不知其故耳又周有二唐国其在西者成王
卷十 第 3a 页 WYG0089-0129a.png
  以封叔虞后为晋者也其在南者定四年灭于楚
  者也盖唐国有二或燮父以国名相同因请于王
  否则以殷诸侯故国易名新之故王亦从之欤左
  传止言唐叔叔以后绝不言唐隐五年传曰周之
  东迁晋郑焉依翼侯鄂侯随所居之地言之其国
  号为晋则前后无异岂待曲沃武公而后为晋哉
  如谓诛武公之篡故谓之唐唐国非其所有晋又
  岂其所当有其后晋文晋悼之入朝于武宫俨然
卷十 第 3b 页 WYG0089-0129b.png
  以称为太祖不知唐叔何论燮父矣然则晋风称
  唐国史之旧相传以至春秋集传所谓仍始封之
  旧号是也
蟋蟀刺晋僖公也 俭不中礼故作是诗以闵之欲其
 及时以礼自娱乐也此晋也而谓之唐本其风俗忧
 深思远俭而用礼有尧之遗风焉
 此为国初之民风僖公之世在共和之年去始封已
 六世时天王流彘王室多故而溺于晏安诗人因述
卷十 第 4a 页 WYG0089-0129c.png
 叔虞以来民间警戒之词以为讽诵焉后序以刺为
 指斥其非倡为俭不中礼之说谓欲其以礼自娱乐
 夫礼与娱乐相反娱乐又与诗意相反不知纠惩献
 纳所以匡救其阙者皆谓之刺也
 左传郑伯享赵武印段子石赋蟋蟀赵孟曰善哉保
 家之主也孔丛子曰于蟋蟀见陶唐俭德之大也集
 传之意本此诗人欲僖公知国初之风俗民生之勤
 苦其忧勤惕厉至于如此也好乐无荒三章叠咏诗
卷十 第 4b 页 WYG0089-0129d.png
 人之情见矣或疑思及其外即此见唐风之局促晋
 祚之不长按集传云外馀也非职之外乃所思有不
 及之处也史伯云周衰晋兴岂可以翼灭于沃而谓
 祚之不长乎 读书记岁聿其暮夏之九月周之十
 一月也
 蟋蟀三章章八句
  顾炎武谓晋为姬姓国而用夏正其说非也一王
  之兴莫大于正朔胡氏春秋传夏时冠周月后儒
卷十 第 5a 页 WYG0089-0130a.png
  多未信即家则堂夏正三论按之经传亦未尽然
  也且晋侯世霸固以尊周名笼络诸侯若弃正朔
  不用其乱王章更甚于请隧楚虽僣妄秦虽强悍
  而左氏据秦楚二书以纪二国之事所载年月历
  历与经不爽是皆用周正也晋顾短垣自踰乎顾
  氏用伪竹书参之罗泌所云传据晋史经据周历
  并援春秋僖五年晋杀其太子申生十年里克弑
  其君卓明年晋杀其大夫丕郑经传错互以为證
卷十 第 5b 页 WYG0089-0130b.png
  按僖四年十二月传称申生缢于新城而经书其
  事于五年春传自注云晋侯使以杀太子申生之
  故来告盖经必来告乃书左氏特发此为例以后
  传载于前经书于后皆准诸此岂可以此而云晋
  用夏正不然僖五年经书冬晋人执虞公传亦言
  是年冬十二月也二十八年经云三月丙午晋侯
  入曹城濮之战经云四月己巳传年日月无不同
  则晋自叔虞以至春秋之末皆用周正明甚竹书
卷十 第 6a 页 WYG0089-0130c.png
  晋人伪撰宋儒偶有信之者而外丙仲壬剿袭孟
  子又故为太甲杀伊尹以乱之前人辨之详矣以
  是为据得毋黎丘之惑乎然左氏实夏正周正并
  用如庄十六年传公父定伯出奔卫三年而复使
  以十月入曰良月也就盈数也以十月为盈数则
  知夏十月也若拘其文谓之卫不用周朔可也僖
  二十四年经书冬天王出居于郑传言秋王适郑
  处于汜成元年王师败绩于茅戎经书秋而传载
卷十 第 6b 页 WYG0089-0130d.png
  其事于春拘其文谓周不自用其朔可也又岂卜
  偃之九月十月绛县老人之甲子为然乎盖事迹
  既冗卷帙亦繁不及洗刷固著书所自有非可以
  诬左氏也
山有枢刺晋昭公也 不能修道以正其国有财不能
 用有钟鼓不能以自乐有朝廷不能洒埽政荒民散
 将以危亡四邻谋取其国家而不知国人作诗以刺
 之也
卷十 第 7a 页 WYG0089-0131a.png
 东莱吕氏曰诗人岂真欲昭公驰驱饮乐者哉盖曰
 是物也行将为他人所有曾不若及今为乐之为愈
 其激发感切之者深矣非劝其为乐也吕禄弃军其
 姑吕𡡓出珠玉宝器散堂下曰无为他人守也乃此
 诗之意也末章尤可见
 诗人视沃强翼弱潘父之徒又与桓叔表里大难将
 至而昭公如处堂之燕子夷然不槩于心故若为告
 其同列说得死期将至无限沈痛以冀昭之及时猛
卷十 第 7b 页 WYG0089-0131b.png
 省也他人暗指成师若曰成师一来则身且不保国
 非子之国也不能有为反不如及其未至而行乐耳
 非宽慰之词乃痛极之词耳若为告同列无一语及
 昭者显言贾祸适以激成诗人之苦心也
 山有枢隰有榆则人将取之兴子有衣裳车马则人
 将享之也子指同列也 此诗人忠于昭者孔氏以
 为大夫士以上是也车马钟鼓琴瑟侑食岂民间所
 有况勤俭之唐俗乎
卷十 第 8a 页 WYG0089-0131c.png
 且以永日谓可以度此长日也葛生云夏之日冬之
 夜楚辞长夜曼曼何时旦皆忧愁难度之意
 山有枢三章章八句
扬之水刺晋昭公也 昭公封国以分沃沃盛强昭公
 微弱国人将叛而归沃焉
 自古从无一国归心大臣纳款其君如赘旒犹不能
 传檄而定直待祖以及其孙百战而克之者也盖沃
 虽强唐叔之泽深入人心昭侯亦无过恶故其民至
卷十 第 8b 页 WYG0089-0131d.png
 死不贰一君亡复立一君更历六世然后克之中间
 相持六十七年宁膏锋露骨必不肯坐视君父之难
 后序乃云国人将叛而归沃可乎国史推见至隐知
 其感讽昭公使之省悟诛内谍而早为备故曰刺昭
 公也盖潘父执晋国之柄内结于君外通于贼曲沃
 之封想由潘父赞成之故师服之言不用迨羽翼既
 成可唾手而誇定策矣诗人以封章告密之意为藏
 头露尾之词盖发潘父之谋也水势之扬至于横溢
卷十 第 9a 页 WYG0089-0132a.png
 者以白石凿凿激之而愈扬也水喻成师石喻潘父
 素衣朱襮诸侯之服也昭公之弑在大臣之叛国人
 决无欲以此奉桓叔者子当指桓叔之使臣密与潘
 父往来者素衣四句乃述潘父告曲沃使臣之词下
 文所云我闻有命即指此也盖潘父欲迎桓叔自有
 密使往来其告曲沃之使曰我将以诸侯之服从子
 于沃既见桓叔而衣之迎之使来云何不乐乎两章
 既述潘父之词末章云斯命也我已闻之但其谋甚
卷十 第 9b 页 WYG0089-0132b.png
 密不敢以告人耳出于潘父为词在下传之为命通
 章一气贯注而讽昭使早为之所者至深切矣
 扬之水三章二章章六句一章四句
椒聊刺晋昭公也 君子见沃之盛强能修其政知其
 蕃衍盛大子孙将有晋国焉
 上篇是发潘父之逆谋此篇是痛昭公之不振皆忠
 于昭公者也语语为沃赞叹却语语为昭悲凉使昭
 公能及时有为则民俗醇厚君臣一心修内治以立
卷十 第 10a 页 WYG0089-0132c.png
 基强国势以威敌椒聊虽盛其何能为乃苶然无志
 束手待亡在彼有振兴之势而在我有日敝之形终
 为沃并耳诗人所以为昭忧也硕大言今日之国势
 远条言他日之子孙
 椒聊二章章六句
  桓叔篡弑之贼圣人所必诛存二诗以见晋人忧
  国之忠乱贼之必不容于天下后世也
绸缪刺晋乱也 国乱则婚姻不得其时焉
卷十 第 10b 页 WYG0089-0132d.png
 诗序但言婚姻之失时而所以失时以晋乱故也盖
 诗人述当日婚姻之贫困以刺晋乱也 恭录
折中云良人夫称也国乱民贫婚姻不能备礼故当初
婚之夕而酒馔不设但有绸缪之束薪而已灯烛稀微
但见三星之在天而已凄凉如此此何夕也而乃见良
人则良人之艰窘可知也子兮子兮见者相谓也良人
家贫无以为礼见者亦贫不能资助故共相嗟叹以为无
如此良人何也隅东南隅也昏见之星转而在隅夜已久
卷十 第 11a 页 WYG0089-0133a.png
也邂逅新妇至而行礼也其礼草率如人之邂逅相遇
也户在室南在隅之星转而在户夜已分也粲美也粲
者谓新妇也
 绸缪三章章六句
  此诗序说瞭然朱子亦墨守之无异也乃季氏本
  以为淫诗王氏柏以葛生蒙楚为淫诗金氏履祥
  又以羔裘为淫诗夫魏唐圣人之都流风馀韵犹
  有存者故其民勤俭而无刺淫之作安得有淫诗
卷十 第 11b 页 WYG0089-0133b.png
  也
杕杜刺时也 君不能亲其宗族骨肉离散独居而无
 兄弟将为沃所并耳
 刺时者刺当时之人骨肉离叛无能为君纾难也传意本
 如此续序错解耳是时晋室战争六世公族兄弟大半趋
 炎助逆诗人作此刺之且以激发异姓诸臣之志也曰杜
 虽特生而叶湑湑菁菁若有助之者以兴求助之意踽踽睘
 睘兄弟无人也然岂无他人不如我同父同姓者乎心怀叛
卷十 第 12a 页 WYG0089-0133c.png
 逆同父犹路人也志存报国异姓犹兄弟也嗟乎君
 之孤危如此虽行路之人犹相恤而比附之况立其
 朝食其禄者乎常人无兄弟犹将佽助之况君父之
 尊乎盖以呼号望救之语激其分忧同患之心也
 杕杜二章章九句
羔裘刺时也 晋人刺其在位不恤其民也
 刺时者刺当时祸乱民不聊生也郑谱以绸缪四诗
 皆昭公世序无明文盖昭公以后之诗也微弱日甚
卷十 第 12b 页 WYG0089-0133d.png
 干戈不息何以堪此然晋魏皆帝王之都而魏之臣
 则曰行与子还魏之民则曰逝将去汝此晋献之所
 以一举而定魏也若晋则仅存一线其危迫甚于魏
 乃强邻扰之大夫役之不死于兵革即死于饥寒辗
 转无告犹念其旧好依依不去风俗之醇民情之厚
 真绝无仅见此晋武所以迟之三世而后得志也
 斯时沃势甚张晋则一君弑复立一君皆晋大夫力
 为禦侮故征调之间不顺人情其寔不得已也传云
卷十 第 13a 页 WYG0089-0134a.png
 自用也李巡曰居居不狎习之恶孙炎曰究究穷极
 人之恶用民之力必与相习始不强其难不至穷尽
 始不忧其困乃居居然不狎习而使之究究然必穷
 极而用之祗见其不堪命也他人不指曲沃曲沃之
 君民已雠之屡世矣岂以上不见恤而萌事雠之心
 笺泛指他国是也故者谓祖父以来已相服属一旦
 去之诚所不忍且子为旧君之臣犹足以系人心好
 者子在故国而无异志亦足为人所亲爱皆忠义感
卷十 第 13b 页 WYG0089-0134b.png
 发语
 羔裘二章章四句
  国家危急之秋尤以民为邦本倘为时势所迫虐
  用其民民将叛之谁与之守幸而不叛亦与之同
  尽尔矣圣人存羔裘见唐民有不渝之忠义亦见
  君臣无立国之经猷也
鸨羽刺时也 昭公之后大乱五世君子下从征役不
 得养其父母而作是诗也
卷十 第 14a 页 WYG0089-0134c.png
 陟岵言孝子行役而此言刺时陟岵犹有兄在父母
 犹得以养也但慎旃无死亡而已斯则父母将填沟
 壑而一身之锋镝危苦转非所忧刺时者言时势迫
 之而然非尽君上之虐用其民也顾王事靡盬小雅
 四牡之文也其时为成周民之亟于王事宜也若此
 时晋乱极矣犹屡言王事欲其靡盬者何哉盖曲沃
 负心不义通国仇之晋之遗臣往往假王命以鼓励
 人心如王命虢公立小子侯王命虢仲立侯缗王命
卷十 第 14b 页 WYG0089-0134d.png
 虢仲等伐曲沃是以其民万死一生犹以王命为尊
 忠义自效虽至危困之极百感攒膺但仰天呼之无
 一语怨其君者以为迫于强暴不得已而使我至是
 也自此而晋之遗民几尽矣自此而曲沃有诗晋无
 诗矣
 鸨羽三章章七句
  此诗疑作于小子侯之后民愈困势愈促而王事
  匪懈文武之遗泽其未泯乎武公灭晋之后以王
卷十 第 15a 页 WYG0089-0135a.png
  命临之民亦胥服嗟乎晋侯世霸人以为其谋臣
  之多表里山河之固而不知其民之从义百倍他
  国也其后智氏灌晋阳沈灶产蛙民无畔意盖其
  风俗自古然耳二南邠风而外君子于唐有馀慕
  焉
无衣美晋武公也 武公始并晋国其大夫为之请命
 于天子之使而作是诗也
 此以下为曲沃之诗其所谓美者乃曲沃人之美其
卷十 第 15b 页 WYG0089-0135b.png
 君而晋人之所为流涕也曲沃受恩反噬成师弑二
 君鳝弑一君称弑三君唯鄂侯令终其馀六世皆不
 得其死自古乱臣贼子之祸未有如此之烈周天子
 屡世命将讨贼忽受贼赂命为诸侯此厉宣幽平所
 必不为者也 史述武公之臣美之之诗见以前为
 讨曲沃之王师而此为爵曲沃之王命也以前为初
 封之晋而今为曲沃之晋也以前为忠臣义士所呼
 号而今为乱臣贼子所誇美也序述一美字而前后
卷十 第 16a 页 WYG0089-0135c.png
 分界划然
 一章此非述其请命于王亦非述其请命于使臣盖
 武公定晋天子赐衣其臣荣之乃美之曰桓叔以来
 岂曰无七章之衣不如子今日之衣新命于王为安
 且吉也吉者受命于王故晋不敢叛诸侯不敢讨也
 称君曰子初有国时亲昵之臣仍其旧称也
 二章天子之卿六命其服六章燠者煖也言可以长
 享富强也曾一贯曰若非王赐则不寒而慄矣然异
卷十 第 16b 页 WYG0089-0135d.png
 日者魏斯韩虔赵籍起而分晋上行下效毫不相爽
 椒聊何有哉
 无衣二章章三句
有杕之杜刺晋武公也 武公寡特兼其宗族而不求
 贤以自辅焉
 武公以篡弑得国国人以王命无贰心而超然于尘俗
 之表泥而不滓如后世申屠蟠管幼安之徒固自有人
 也彼哀侯见弑之日武公以上卿诱栾共子共子宁斗
卷十 第 17a 页 WYG0089-0136a.png
 而死其视曲沃之卿蔑如也岂以武公之饮食为义而
 就之欤故于民间采一刺武公不能好贤之诗列于无
 衣之后以见鸿飞冥冥天子乱命不得而胁乱臣贼子
 不得而污易曰肥遁其殆斯人欤此编诗之意也
 武公所用者皆平日翊戴之人画策之士而无志于
 贤贤人亦自甘高蹈而不求仕也诗人但自述其孤
 特无以致贤人则刺在奄有大国者矣中心好之而
 无由饮食则刺在天禄自奉者矣序曰刺武公述诗
卷十 第 17b 页 WYG0089-0136b.png
 人之意也
 有杕之杜二章章六句
葛生刺晋献公也 好攻战则国人多丧矣
 后序谓国人多丧丧死丧也或以为思存者天下岂
 有其夫尚存而遽言茔域者乎诗缉以为婺妇悼亡
 是也而诗亿谓哭墓则又不然三代无妇人哭于野
 者按此诗当与鄘风柏舟同调首二句赋也楚棘墓
 间木也于野于域野中有树树间有冢也野与域互
卷十 第 18a 页 WYG0089-0136c.png
 言之予姜指其君子也亡此谓不在此而在彼野域
 之间也谁与独处言谁与处乎亦独处而已君子无
 所与而处于彼已无所与而处于此也婺妇无角枕
 锦衾之理盖君子敛时物也亡此谓不在此而在彼
 枕衾之间也上三章以三谁字三独字呼起下二章
 两归字言归于其室其居与之同穴也则我与君子
 皆有与而非独处独息独旦矣夏之日所谓日长似
 岁也冬之夜长夜曼曼也百岁之后所谓之死矢靡
卷十 第 18b 页 WYG0089-0136d.png
 他也然则此非望远之吟实悼亡之赋袁羊尝诣刘
 恢恢眠未起袁作诗调之曰角枕粲文茵锦衾烂长
 筵刘尚晋明帝女主见诗大不平曰袁羊古之遗狂
 刘孝标谓袁以死嘲刘故主不平则角枕锦衾其作
 敛时衣物也由来旧矣
 葛生五章章四句
采苓刺晋献公也 献公好听谗焉
 献公误听士蔿尽杀群公子误听骊姬及梁五东关
卷十 第 19a 页 WYG0089-0137a.png
 五而申生缢重耳夷吾奔晋亦再世不竞献公之蔽
 深矣正言之猝难移其痼疾诗人托为采苓之事以
 讽之一意翻作四层朱子以为比是也犹楚人以弋
 讽楚王通篇只说得弋事也
 陆氏埤雅苓与苦生于隰葑生于圃则首阳之巅不
 必有苓其下不必有苦其东不必有葑矣今人之言
 曰采苓于首阳之巅夫首阳之巅或亦有苓之可采
 也然而人之言勿以为信且暂舍之是者不遽行非
卷十 第 19b 页 WYG0089-0137b.png
 者不遽斥也于是熟思审处而是非决矣人之为言
 胡得而惑焉苟笺云且也无然包徐察审听在内两
 人之为言即采苓于首阳之言也
 先信之继许之后从之立言之叙
 先言苟亦无从后说无然盖轻听之主言甫入而毅
 然从之迅举疾施而事已成矣故先把他从字用力
 抑住犹云且忍耐这一刻然后渐渐劝他苟亦无然
 若当下便说其言不然则彼从之益坚此与愚人说
卷十 第 20a 页 WYG0089-0137c.png
 事妙诀
 采苓三章章八句
 唐国十二篇三十三章二百三句
 
 
 
 
 
卷十 第 20b 页 WYG0089-0137d.png
 
 
 
 
 
 
 
 诗序补义卷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