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十三
卷十三 第 1a 页 WYG0088-0688c.png
钦定四库全书
 诗沈卷十三
          柳州府知府范家相撰
 小雅
  小旻
此恶小人邪谋乱国将以致难故临深履薄不胜战兢
之惧焉荀子及乐王鲋引此甚明盖小人自专自恣盈
庭之人谁敢撄其锋而执其咎乎行迈之谋筑室之议
卷十三 第 1b 页 WYG0088-0688d.png
坐见沦胥思一奋而无由彼其如虎而翼也如大河之
前横也孰则暴之冯之词直义显通篇一意
先民是经指文武周召大猷是程指显谟承烈
  小宛
此当从朱子为兄弟相戒之词但殷忧如此则刺时亦
在言外毛公因礼记引明发二句指为文王因以先人
为文武而序为宣王时诗非也四章明云无忝尔所生
则先人二人非父母而何
卷十三 第 2a 页 WYG0088-0689a.png
鸣鸠小鸟其飞戾天陆农师曰勉强故也即首二句可
贯全篇明发有怀勉怀亲也饮酒温克勉去疾也中原
之菽唯民所采蜾蠃负子教诲易成勉从善也月征日
迈力虽不齐夜寐夙兴勤有可恃勉力学也今之时桑
扈则啄粟矣填寡则岸狱矣握粟以出卜殆无地不当
侧足者唯有温恭小心战兢自持庶几无陨于薄冰无
堕于深渊终惕之以祸而勉之以不得不然也时事不
可知哉
卷十三 第 2b 页 WYG0088-0689b.png
  小弁
此宜臼在申其傅作此欲以感动幽主也鸒斯不能反
哺而归飞犹得提提我其不如鸒斯也哉民莫不谷而
我独于罹岂其得罪于天乎我其何辜于天究伊何而
获罪真无如之何也
柳之菀也鸣蜩集而嘒嘒渊之漼也萑苇托而淠淠言
大无不容也(韩/传)舟无柁则不知所届心之忧则不遑假
寐盖忧王之不知自主也
卷十三 第 3a 页 WYG0088-0689c.png
鹿之奔也尚求其麑雉之飞也尚求其雌我之被逐殆
鹿雉之不若耳譬坏木无枝谁不疾其无用而伐之欤
下遂接言伐木之状
王之信谗如饮酬酒不加慈惠舒缓以究之如彼伐木
者斯其根即掎其巅而析之以为薪斫以斧即扡之以
手不断绝离析之而不止何其忍也掎者拽之使倒扡
者披也
山高而人能陟之泉深而人能浚之垣虽隔能禁人之
卷十三 第 3b 页 WYG0088-0689d.png
耳相属乎才言之生谁不知之言其可易哉我躬不阅
遑恤我后知其被逐而傅成之者益甚也
  巧言
君子如怒刚断足以折奸故乱沮君子如祉聪正足以
止邪故乱已乱者谗言之乱正青蝇曰交乱四国是也
荏染柔木树之以为审音之用往来行言数之以见舆
论之公彼小人者时而为蛇蛇之硕言则俨然出之口
矣时而为如簧之巧言则见其颜之厚矣亦何难审而
卷十三 第 4a 页 WYG0088-0690a.png
辨之
  何人斯
暴公谮苏公而与之恶苏公先借从者之媒孽以为言
前四章极形其伺察交搆之状而暴之行亦在言下
尔之安行犹不遑舍尔之亟行何暇脂车但一者之来
岂遂无暇俾得叙伯仲埙篪之好出三物以重诅盟乎
畏之之甚也暴苏之事无考序盖传之自古
  巷伯
卷十三 第 4b 页 WYG0088-0690b.png
萋斐罗织成文如贝之生而成锦者然箕星踵狭而口
广如人之张口进谗者然始因端而傅会继极口以逞
词二章各有浅深
寺人不列于君子而夫子与缁衣并称者身在君侧知
谗最审而明目张胆作深恶痛绝之辞浊世之清流不
是过也若云受谗被刑为是切肤之痛则其义浅矣
  谷风
习习谷风因以及雨恶以渐至也及颓则转为焚轮矣
卷十三 第 5a 页 WYG0088-0690c.png
维山崔嵬喻颓风捲地之状三章祇一意君臣道衰而
朋友之义绝诗人所以深刺也杜诗宫中圣人奏云门
天下朋友皆胶漆反而观之可以见巧言何人斯巷伯
谷风之义
  蓼莪(三十三年六月二十/六日荆门闸改定)
蓼莪辞皆自责而序专刺王者终养之孝无伸征役之
重可知也莪也而为蔚为蒿虽以自责谁实使之若曰
昔为中阿长养之材今直视为道旁之贱草矣伤哉劬
卷十三 第 5b 页 WYG0088-0690d.png
劳之生我以有此身也其何以堪盖两意俱到
瓶罄而罍耻旧说子丧其心亲亦耻之大小之喻进一
层以自责也后汉陈忠丧服疏云已之不得终竟子道
者亦上之耻盖以瓶自喻以罍喻上也可合而观之
朱氏善谓此伤父母之既没与陟岵鸨羽不同然下云
民莫不谷我独不卒谓不能终养于卒也作父母见存
为是
  大东
卷十三 第 6a 页 WYG0088-0691a.png
后序谓谭大夫作此告病然诗曰小东大东则告病非
止谭国盖举大势而直言之西方之国亦必如是也诗
云西人之子非民人也盖指在位之小人私人舟人则
是嬖倖
有饛簋飧黍稷之荐祭之隆也有救棘七廪人之摡礼
之备也周道之上砥平矢直王路之坦荡太平之景象
也三者唯古为然而今则否是以顾之而出涕也 陈
氏曰匕之别有四有黍稷之匕有牲体之匕有疏匕有
卷十三 第 6b 页 WYG0088-0691b.png
丧匕三匕以棘丧匕以桑廪人所摡黍稷之匕也饔人
之所摡牲体之匕也柶匕也所以取饭簋瓦器高一尺
容一斗二升取饭于簋其匕曲而长
以有冽之氿泉而浸彼穫薪则薪不能然犹困疲之东
人不堪重以赋役也夫薪是穫薪何故浸之寒泉也尚
其收而载之哀我惮人何忍疲诸奔命也尚其宽而恤

私人之子百僚是试左氏所谓政以贿成而官之师旅
卷十三 第 7a 页 WYG0088-0691c.png
不胜其富也吏道杂而多端末流之淆乱大概如此
后三章以天汉喻君王以众星刺在位也织女七襄而
不成章(襄去也一日之间/自卯至酉去七舍)牵牛徒睆而不可服箱耕织
之罔恤也启明长庚之徒耀有救天毕之空施出作入
息之不分渔猎网罟之莫事也箕翕其舌斗揭其栖徒
有簸扬挹取之形而东人之困滋甚矣韩诗外传曰夫
擅使人之权而不能制众于下在位者非其人也得其
旨矣
卷十三 第 7b 页 WYG0088-0691d.png
  四月
征役乃人臣之分况自夏徂冬尚不逮杨柳雨雪之期
而诗之哀怨如此者残贼之害虽尽瘁以仕而宁莫我
有是以不胜其愤也先祖匪人者人本乎祖先祖虽亡
其神灵匪犹是人乎胡宁忍予而莫予救也犹云汉所
云父母先祖胡宁忍予之意诸解皆失之
山有嘉卉侯栗侯梅殊尤之材也乃废为残贼而莫知
其尤相彼泉流有清有浊激扬之分也乃不分清浊而
卷十三 第 8a 页 WYG0088-0692a.png
一并搆扬其曷以能谷乎下章遂言江汉尽瘁之苦三
章蝉联而下末二章言欲高飞深藏而不得也
  北山
孟子曰是诗也劳于王事而不得养其父母也已尽通
篇之意后四章但言行役不均而失养之怨自明
嘉我未老鲜我方将若犹知其才之可用者但为此辈
所遏抑耳惟其出入风议靡事不为是以使我贤劳以
遂其逸乐其如我有父母何哉
卷十三 第 8b 页 WYG0088-0692b.png
  无将大车
大车载多行迟不胜尘冥之苦犹大夫任重责难反受
小人之污蔑也任劳任谤不可以多思多思徒自病耳
二章曰不出于颎言忧思晦昧总无由一出于光明也
鲁诗作周大夫亲信小人诗人戒而谏之亦通
  小明
此与北山大旨略同北山直而小明婉以无父母可念
耳共人即下靖共之人以在朝燕息之小人称之曰共
卷十三 第 9a 页 WYG0088-0692c.png
人劝之曰正直动之以神听其旨微而婉矣衰乱之世
赏罚不明内外大小胥无任事之人可见
首言二月初吉是蒙上文至于艽野而言二章日月方
除是冬尽春初之侯三章又言日月方奥是首年岁暮
启行次年二月至艽野四月尚无归期也
  鼓钟
幽王未尝东巡淮水后儒疑序为误韩诗作昭王以左
传有南征不复之语可证也与诗殊不相类或曰穆王
卷十三 第 9b 页 WYG0088-0692d.png
有涂山之会涂山在淮南后又西巡伐徐徐与淮近当
为穆王时诗但变雅无幽厉以上诗也考左传椒举对
楚灵有幽王为太室之盟戎狄叛之之语友人姜白岩
谓淮水出桐柏山桐柏与太室皆豫州山杜注谓即中
岳然则幽王因太室之乐沿桐柏而作乐不必定至淮
水也毛序似必有据不可废
以雅以南以笙磬琴瑟奏二南二雅也以籥不僭以籥
舞南雅不僭忒也行列僭差谓之僭诗若曰二雅二南
卷十三 第 10a 页 WYG0088-0693a.png
文武之德也今之奏乐者淑人君子也耶何其德之不
犹也
  楚茨
楚茨十篇序皆伤今思古以刺幽朱子以辞气不类改
为周初盛时之乐章是也刺幽之诗自节南山以下莫
不悲愤疾苦何此十篇乐易和平如此明是经师迷失
经之次第并其序而乱之者诸家犹疑此篇首四句及
甫田我取其陈一句为伤今思古之证不知此篇言蒺
卷十三 第 10b 页 WYG0088-0693b.png
藜易生始而楚楚俄而抽棘盖借其生意以兴黍稷之
与与翼翼也我取其陈二句言年岁屡登积贮足以食
农而接之曰自古有年犹颂云匪今斯今振古如兹也
何当强就序说乎
朱子以此四篇皆公卿有田禄之诗按左传引我疆我
理二句明云先王疆理天下物土之宜而布其利则非
公卿可知周礼钟师云尸出入奏肆夏又左传金奏肆
夏之三诗曰鼓钟送尸是金奏肆夏也公卿焉得用之
卷十三 第 11a 页 WYG0088-0693c.png
郊特牲曰大夫之奏肆夏由赵文子始也如以为公卿
大夫之诗则仍是衰世之音矣
楚茨天子时祭之乐歌也周之盛时年丰时和烝尝之
际致敬备物神享其奉福流无穷首言年丰备物皆重
农力穑所致周以穑事开国故推本言之次言絜尔牛
羊以往烝尝分明道出时祭言烝尝以该礿祀也
诗凡六章各有颂祷之言见于章末明主祭者节节尽
其诚敬幽无不格也首章丰登备物先祭以戒事二章
卷十三 第 11b 页 WYG0088-0693d.png
序事辨贤祝祭于庙门此初献以求神之事三章君妇
献尸有司助以将事此初献至六献之事四章馈食酳
尸祝致神意以嘏主人此八献九献祭毕受嘏之事五
章礼成送尸有司因以彻俎此祭毕送神之事六章祭
既毕合宗族以散神惠彻乐而奏于寝此祭毕之燕礼

姜炳璋曰宗庙之九献一献王祼二献后祼三献王荐
腥四献王亚献于是荐朝事之豆笾各八五献王荐熟
卷十三 第 12a 页 WYG0088-0694a.png
六献后亚献于是荐馈食之豆笾各八七献王酳尸于
是荐加事之豆笾各八八献后酳尸亦荐加事之豆笾
各八是为八献既酳尸毕后又献羞笾羞豆各二诸臣
乃进而酳尸是为九献然分之为九合之实止三节荐
腥一节荐熟一节酳尸一节也二章或肆或将祝祭于
祊是荐腥第一节也三章君妇莫莫为豆孔庶是荐熟
第二节荐豆笾之礼也四章工祝致告徂赉孝孙是酳
尸第三节而祭事毕矣五章六章乃送尸彻俎燕私之
卷十三 第 12b 页 WYG0088-0694b.png
礼非正祭文
  信南山
信南山烝祭之乐歌也楚茨兼烝尝而此复专言烝祭
者时祭之终田功之成尤重之也二章雨雪雰雰正冬
祭之侯末章特言是烝是享明非他祭可混
井田始于黄帝而诗言维禹甸之者洪荒汨荡水土平
而疆理新实自禹始也故孟子言井田亦始夏后氏井
田三代相因改邑不改井周之井田本仍殷制但周尺
卷十三 第 13a 页 WYG0088-0694c.png
小于殷尺八尺为步步百为亩约计百亩适当殷之七
十亩以授一夫未尝变易井田改造沟洫以为疆理也
盖殷末豪强兼并经界不正民无恒产至周一一从新
更正是之谓我疆我理耳
古者八尺为步步百为亩亩之中为垄以种谷有似今
之田疄故曰垄亩也垄阔一步长百步终于一亩垄下
有水道以通水于沟谓之畎垄高而畎低畎深一尺广
一尺其长亦终于一亩凡一亩三垄三畎皆向南向东
卷十三 第 13b 页 WYG0088-0694d.png
故曰南东其亩
姜炳璋曰匠人百亩为夫夫间有遂九夫为井井间有
沟凡遂在田首拦截于田之起处使诸畎之水得以同
注于此也凡遂之东入于沟者必横截于亩之南诸畎
之水皆直注于遂畎直亩亦直遂东则亩南矣遂之南
入于沟者必横截于亩之东遂南则亩东矣总不出孔
疏纵横二字集传所谓顺水之性是也何以不言西北
水势所注非东则南自无西北之可言耳亩虽有西北
卷十三 第 14a 页 WYG0088-0695a.png
而沟遂总在东南一纵一横者沟遂之定制则亩但言
南东可矣
沟洫之制详于考工匠人凡耜广五寸二耜为耦一耦
之伐广尺深尺谓之畎田首倍之广二尺深二尺谓之
遂广四尺深四尺谓之沟广八尺深八尺谓之洫广二
寻深二仞谓之浍专达于川各载其名此地官遂人所
未及者合观之而沟浍之制可明但遂人治野与匠人
治沟洫不同之处前儒聚讼不可不亟讲也附载遂人
卷十三 第 14b 页 WYG0088-0695b.png
匠人沟洫不同辨于后
 周礼小司徒遂人治野夫间有遂遂上有径十夫有
 沟沟上有畛百夫有洫洫上有涂千夫有浍浍上有
 道万夫有川川上有路以达于畿盖自一夫以至万
 夫皆以十为数考工记匠人治沟洫田首有遂九夫
 为井井间有沟方十里为成成间有洫方百里为同
 同间有浍专达于川盖自田首之逐至于同间之浍
 皆以九为数据遂人则九万夫当得九川据匠人则
卷十三 第 15a 页 WYG0088-0695c.png
 九川合为九万夫惟有一浍遂人之沟浍太多而匠
 人太少于是郑康成注遂人指为乡遂法于匠人则
 指为畿内之采地朱子从之以注孟子然郑注于他
 经本无所徵观小司徒职明云经土地而井牧其田
 野则畿内田皆井授岂独乡遂且遂人之法自遂而
 沟而洫而浍以达于川匠人之法亦自遂而沟而洫
 而浍以达于川安见遂人之为乡遂而匠人之为都
 鄙哉前儒夹漈郑氏永嘉陈氏薛氏皆推明遂人匠
卷十三 第 15b 页 WYG0088-0695d.png
 人沟洫之合而诋郑注之失大意谓匠人之制举大
 概而言遂人之制举一端而言也匠人所言者开方
 法遂人所言者积数匠人专就井地言之遂人兼沟
 涂言之匠人成间有洫非一井之地止一洫而已同
 间有浍非一同之地止一浍而已一成之地九百夫
 一同之地九万夫其间沟洫多矣井田通于天下岂
 有乡遂都鄙之异其说至为详尽初学每苦其浩博
 而莫之究余贯诸家之说为之约其词曰三代圣王
卷十三 第 16a 页 WYG0088-0696a.png
 疆理天下井养万民作为沟洫川浍以佐耕耨备旱
 潦者岂有异制哉凡百亩为一夫其田首皆有遂接
 诸畎之水以入于沟深广各二尺一夫各一遂遂直
 而沟横沟以接遂中之水入于洫深广各四尺九夫
 九沟沟横而洫直洫以通诸沟之水入于浍深广各
 八尺九百夫为一成凡有九洫洫直而沟又横若一
 同之地为百成中有九十洫横以九浍而两川周其
 外是为万夫之地浍之深广各二寻直达于川是故
卷十三 第 16b 页 WYG0088-0696b.png
 田间之水必由遂入沟由沟入洫由洫入浍浍乃专
 达于川遂人之沟洫虽多实则千夫有浍即匠人同
 间之浍也万夫有川即匠人同间有浍专达于川之
 川也一而已矣遂人以九起数者百里之地五沟五
 涂居十分之一连沟洫而增一夫也匠人以十起数
 者除沟洫而专言井地故减一夫也遂人九百夫之
 地各有九洫实止八洫九万夫之地名有八十一浍
 实止七十二浍两川各环其外岂有二哉朱子后亦
卷十三 第 17a 页 WYG0088-0696c.png
 悟郑康成之失而孟注未及改正未知何故学者毋
 泥于一说而不通也(按语录子约问井田之法一乡/一遂各一万馀夫各百洫十浍)
 (一川洫浍恁多匠人一同九万夫止十洫一浍洫浍/反少何也朱子答以此采地之制异于乡遂次日又)
 (曰昨夜说匠人之制无许多沟洫其实不然适间检/看许多沟洫与遂人之制一般子约看不仔细耳此)
 (朱子已悟郑/注之失矣)
 方望溪曰先儒谓遂人匠人之法不同盖以遂人百
 夫有洫而匠人成间有洫乃九百夫之地遂人十夫
 有浍而匠人同间有浍乃九万夫之地也不知百夫
卷十三 第 17b 页 WYG0088-0696d.png
 有洫而九百夫之地不过为洫者八其外始有浍环
 之千夫有浍而九千夫之地不过为浍者八其外始
 有川以环之积而至于九万夫之地亦不过为浍者
 七十有二环浍之川九而已矣其环于百里之外者
 即环于三十里外之川也同间之浍积数虽多其实
 即千夫之浍同间之浍所达之川即千夫之浍所达
 之川遂人匠人之法一而已矣其曰专达于川者洫
 必由浍以达浍则直达于川也
卷十三 第 18a 页 WYG0088-0697a.png
 姜氏曰少司徒云九夫为井四井为邑四邑为丘四
 丘为甸四甸为县四县为都此赋税之法也今以开
 方法准之一邑二里积而为甸八里也夫方十里为
 成井百夫九百何故以八里定赋乎盖除去三百二
 十四夫使治沟洫而不税其出赋税者但五百七十
 六夫故但以六十四井为率而云八里不尽一成之
 数由是而至四都亦以是为赋而不尽一同之数可
 见先王沟洫之重遂人兼言之匠人除去言之少司
卷十三 第 18b 页 WYG0088-0697b.png
 徒又除去治沟洫以之定赋税一而已矣
 司马法云夫三为屋屋三为井井十为通通十为成
 成十为终此出车制也其以井起数云井十为通通
 十为成者连沟洫言之即遂人之百夫千夫也成十
 为终即遂人之万夫也遂人既合于匠人则司马法
 亦合匠人矣至朱子注孟子请野一节之误详见大
 田之诗
中田有庐孔疏谓古者宅在都邑田于野外农时出于
卷十三 第 19a 页 WYG0088-0697c.png
田中作庐以便田事毛奇龄曰百亩之宅其半在邑冬
月皆入保城岂可容哉考工记王城七里郑氏言公城
七里尚书言七十里之国有三里之城今但以五里之
城折中言之五里者五五二十五里也每里九家四分
之为四九三百六十家则二十五里所容不过九千家
今以公侯百里为断百里者万里也万里万井所容止
八万家而九千家之地何以容之盖二亩半在邑者城
外之邑也王制量地以制邑凡乡遂皆有邑公家曰公
卷十三 第 19b 页 WYG0088-0697d.png
邑私家曰私邑食采曰采邑丘曰丘邑都曰都邑比长
党正皆有官居自邑而丘甸民于冬月聚处其中所谓
邑里入保者保此而巳即近郊之民亦必附郭而居不
宜虚城中市廛以待冬月一时之入也
是剥是菹献之皇祖因农田之所登重之也古者天子
自有田以种瓜华不敛之民间周礼场人之职祭祀供
其果蓏是生瓜也至八月剥瓜乃淹渍之至冬以成菹
献之皇祖以重田物是烝祭之时物也
卷十三 第 20a 页 WYG0088-0698a.png
鸾刀启毛是主人亲自杀牲祭统曰君亲鸾刀羞哜是
割所羞之哜肺熟割也礼器君亲割牲亦是熟割若祭
义云君牵牲入于庙门卿大夫鸾刀以割取膟膋则是
生割而无君割牲之文夫哜肺牲体君俱亲割况告幽
全乎当是君刺牲而卿大夫赞之
此诗或引祭义君牵牲一节指为诸侯祭祀之乐歌按
记云卿大夫序从入庙门丽于碑卿大夫袒而毛牛尚
耳鸾刀以刲取膟膋以退似即代君割牲之文非专指
卷十三 第 20b 页 WYG0088-0698b.png
诸侯之祭乐记食三老五更于大学天子尚袒而割牲
况宗庙乎
  甫田
甫田美劝农也首章适南亩烝髦士劳农劝相三时弗
懈而省耕补助之意亦在言下想见成康富庶之美有
自来矣岁取十千者百取其十万取其千什一之征也
取其陈以食农人则自古有年可知
二章上五句言方社之祭极其诚敬是以获此有年也
卷十三 第 21a 页 WYG0088-0698c.png
方者四方之神天子祭四方岁遍社五土之神祭法共
工氏之子后土能平九州祀以为社是也用羊不用牛
者方社不同社稷也下四句接言田祖既祭甘雨时降
是以黍与与稷翼翼以谷我士女田祖先啬也
报以介福万寿无疆农民之祷君也千仓万箱百姓足
而君孰与不足农夫之庆即君之介福而愿其万寿之
无疆
  大田
卷十三 第 21b 页 WYG0088-0698d.png
大田美勤农也首从播谷说起二言田祖神功虫不害
稼三言收穫丰盈末言祭方之诚无非勤农之意 秉
畀炎火毛以炎火为盛阳是也祝融司令螟蝝潜消不
啻田祖之秉畀于炎火非如集传所引如姚崇之焚蝗
周人百亩而彻其井田虽仍殷旧而取民之制不同殷
人七十而助谓一井九区每区七十亩中为公田庐舍
在内八家各授私田一区但借其力以耕公田而不税
其私田故曰助者藉也周仍殷制一井九百亩分之九
卷十三 第 22a 页 WYG0088-0699a.png
夫各授田百亩庐舍亦在内而岁取其所收之什一故
曰彻者彻也郑氏曰彻者通也通天下之法也周礼小
司徒遂人及考工记匠人皆云九夫为井不云八家同
井亦无公田之名孟子言王政必曰耕者助而不税若
周既有公田则名虽为彻实即是助何必更举助法以
劝时君乎乃诗曰雨我公田遂及我私孟子引之曰虽
周亦助何也盖周制一夫各授私田百亩其税于公也
虽不云供其公田十亩之八实不啻私其九而公其一
卷十三 第 22b 页 WYG0088-0699b.png
故曰其实皆什一也当时百姓尊君亲上云萋雨祈上
下交欢故曰雨我公田遂及我私耳彻法与助原不相
背左传曰谷出不过藉公羊曰什一而藉藉即助也谷
梁传又明出公田二字曰私田稼不善则非吏公田稼
不善则非民是周之井田原有公田之名可知即什一
亦是藉民之力与助无二也故孟子引诗以坚滕文之

曰孟子乡田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
卷十三 第 23a 页 WYG0088-0699c.png
亩同养公田岂非周之井田耶曰上文明云惟助为有
公田此曰公田正殷之助法也若是周之彻法则当时
经界虽不正民间遗制犹存何必详言其形体以告滕
文乎但殷人七十而此言百亩则是就周之井田言之
也就周之井田以行殷之助法改九夫为八夫以中间
一夫之田为公田藉而不税此孟子复古宜今之良法
美意也
曰孟子请野九一而助国中什一使自赋其说如何曰
卷十三 第 23b 页 WYG0088-0699d.png
此郑氏之误而朱子因之者也郑氏以遂人为乡遂法
匠人为都鄙法朱子因谓周之彻乡遂用贡法都鄙用
助法夫天子六乡六遂诸侯三乡三遂下文乡田同井
之乡即侯国三乡之乡请野之野即遂人治野之野也
岂同是野而遂人指郊遂孟子指都鄙乎国中都鄙之
地民居相错山谷薮泽畸零横斜自难画井分疆今反
欲行助法郊野乡遂土地平旷正可行助而反欲行贡
法不亦戾乎马贵与谓九一授田之制什一取民之制
卷十三 第 24a 页 WYG0088-0700a.png
是也若国中之地则一夫但授田百亩而赋其十亩之
入所谓以贡法济助法之穷也孟子欲行助法与有若
盍彻之意不同有若是救其加赋故但举彻法为言孟
子欲行仁政故改彻为助又有郊野国中变通之法善
读书者但䌷绎上下文而细味之可得解也
来方禋祀以其骍黑诗记谓来南方则用骍牲来北方
则用黑牲独举骍黑者略举二方以适韵是也郑笺引
周礼牧人阳祀用骍阴祀用黝非诗本义四方之祭不
卷十三 第 24b 页 WYG0088-0700b.png
在阳祀阴祀之中故孔疏不从
  瞻彼洛矣
此王有征伐之事召诸侯于洛水之上而诸侯美之之
词韎韐鞞琫六军之戎服戎饰天子亦服之以讲武也
洛之泱泱喻福禄之广大也韎韐茅蒐染草是蔽膝之
衣韐即是鞞周官云凡有兵事韦弁服左传所谓韎韦
之跗注也本士之戎服而天子讲武亦服之鞞琫有珌
天子之刀饰也
卷十三 第 25a 页 WYG0088-0700c.png
  裳裳者华
裳华天子燕嗣位之诸侯也孔丛子曰天下有道诸侯
世保其禄故于其来朝赐以燕而嘉予之维其有章礼
文之备乘其四骆车乘之美左武右文无所不能见嗣
位之称也曰是以似之者似其先人之为诸侯者也说
苑曰举古之君子以美之亦通
 
 
卷十三 第 25b 页 WYG0088-0700d.png
 
 
 
 
 
 
 
 诗沈卷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