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三
卷三 第 1a 页 WYG0727-0703a.png
钦定四库全书
 阵纪卷三
            明 何良臣 撰
  阵宜
天之积卒阵之宗也内外方圆左右顾应曲折参连互
隐奇正备而至简固而至整虽神圣握兵不外乎是故
伏羲氏观积卒而立五军九营为师卦顺静临险或不
可测遂名之曰师卦阵也轩辕氏又发积卒之秘变师
卷三 第 1b 页 WYG0727-0703b.png
卦之体立天地风云衡轴冲之义而成握奇阵也太公
变轩辕之制画为九区方诸井字而为三才五行阵也
周公立伍两卒旅师军之法以六军为正奇兵在正军
之外从兵又在奇兵之外而为农兵阵也郑子元按周
制以偏为前以伍承偏之后一军二十五车则方势而
为鱼丽阵也楚武王以山泽车少人多五十人为两百
人为卒十五乘为偏偏后别有游阙以三军为正列左
右二广为亲戎而名荆尸阵也晋荀吴法周制而为前
卷三 第 2a 页 WYG0727-0704a.png
拒左右角每五分五方而立每两每卒亦分五方而立
地险则舍车为步步如车布五车队队之布如卒之布
二十五军为偏偏之布如队之布五偏为阵阵之布如
偏之布故车法起于步法步法不外车法而名之曰崇
卒阵也吴阖闾以步兵三万为三军一军分百行一行
卒百人列成方势以白为中以赤为左以黑为右唯取
相生之义不施诡谲不练戎车故不能抗于中国后巫
臣教吴以偏乘之法以罪人居先三军居后以步卒居
卷三 第 2b 页 WYG0727-0704b.png
先戎车居后与楚战于鸡父因有鸡父之阵也管仲更
周制以三万人六百乘一军各五旅小戎各四十乘别
有卒万人车二百为奇兵而分先驱由驱启胠广戎驷
乘大殿八名故使人相畴福相共居同乐行同和死同
哀而称内政阵也以是而入孟门登太行张武军封少
水一战而服三十馀国焉司马穰苴废管仲五偏而行
周公五乘复黄帝之握奇以万二千五百人取十之三
为奇兵布之中垒取十之七为正兵布之外营名之曰
卷三 第 3a 页 WYG0727-0704c.png
握奇营阵也齐孙武因伏羲师卦内外俱圆黄帝握奇
内圆外方乃变而为内外俱方取河洛经纬之义八八
相乘为六十四奇正分合大小包容复配以鸟蛇龙虎
而为乘之阵也战国巧士以象棋三十二子倍之或方
或圆内外四层而为象棋阵也韩信以三十万人分为
五军孔将居东南而为左费将居西南而为右自将前
军居汉王之先锋绛侯柴将军叉居汉王之后而成垓
下阵也诸葛武侯乃原握奇因乘之推河洛之方圆寓
卷三 第 3b 页 WYG0727-0704d.png
井田之遗制分四奇四正以西北乾位故名天阵西南
坤位故名地阵东南巽位故名风阵东北艮位故名云
阵东方属青而为龙阵西方属白而为虎阵南方属火
而为鸟阵北方属水而为蛇阵大将居其中握四阵为
馀奇别有游骑二十四阵以系八阵之后大抵阵队相
包奇正数别伸缩翕张进退有节为方为圆为曲为直
为锐或滚或归或前或后合而为一列而为九变之无
穷触处为首名之曰八阵图也晋马隆循卫李选士三
卷三 第 4a 页 WYG0727-0705a.png
千二百人配车一百二十八乘三百人为游奕依孔明
八阵图而为四层路广车上以木为拒马向外结营而
行名鹿角车营路狭更施木屋以蔽矢石木屋拒马以
低为式治力前拒兼束部伍且战且进名曰偏箱车阵
也李靖六花本孔明八阵而变其中隅落钩联曲折相
对无不参综古法步骑与车三者相兼而用以车曰驻
队步曰战锋居前为正骑曰战队又曰跳荡居后为奇
名之曰六花七军阵也随其地势去其中营而变为曲
卷三 第 4b 页 WYG0727-0705b.png
直方圆锐五图而名之曰六花曲阵也六花直阵也六
花方阵也六花圆阵也六花锐阵也若遇险阻仍用七
军向背得法作偃月营其征辽也乃结束七军为四团
方杨高祖之制为四门斗底阵也其征突厥时因乘之
阵法复变六花为十二以四奇八正首尾相因行止相
随生死同义名之曰十二将兵阵也其定边时杂蕃汉
之兵而用之外营十二阵皆步而骑各包步卒之中一
骑各当一正一正不离一奇一阵受敌各自为战奇正
卷三 第 5a 页 WYG0727-0705c.png
相混使人不知所谓无不是奇无不是正而名之曰十
二辰阵也宋太宗以车四千三百二十乘骑三万六百
五十匹步卒一十四万九百三十人布为五阵各以二
行为表里中以三阵相从为辅弼故五军而有七阵遂
名之曰平戎万全阵也宋真宗之长阵有先锋队策先
锋前队东西拐子马后有拒后阵内有无地分兵队大
约与万全阵少异也凡用步兵欲以寡斗众弱胜强者
无如李陵之驰骤韩信之轻凌张巡之聚散岳武穆之
卷三 第 5b 页 WYG0727-0705d.png
任机杨素之推陷吴璘之三叠戚继光之鸳鸯而臣之
连环因之数十势而已然皆参古法而今作但其用变
取胜各有神异此在学者变通之耳能将握步根本练
之精出之熟变之神自可驱步卒横行而无敌也故善
作阵者无一定之形必以地之广狭险易即据方圆曲
直锐而因之可也又从敌之众寡强弱治乱而因之可
也至于我之多少重叠或为犄角或分五行或列三才
却在随时布演务须首尾相顾必应表里队阵有容形
卷三 第 6a 页 WYG0727-0706a.png
名各别冲之不乱撼之不动斯为有用是以出正兵不
外三叠法出奇兵不外奋前蛟二势耳地窄只用一伍
地广便用十伍百伍千伍万伍亦可也地窄只用战队
地广则加翼队包队伏队应队亦可也夫兵以进轻退
重进易退难所以非鸣金不退苟退一如进法各以前
队之兵稍退立于后队之后更番止齐尽如迎战之势
以备敌之乘我故止而齐齐而整浑沌而不乱纷纭而
条理是为有制世称武侯八阵曲而繁管子内政直而
卷三 第 6b 页 WYG0727-0706b.png
简其说尚矣但言曲而繁者尚不知其何以为繁曲言
直而简者尚不知其何以为简直唯以声字相传讹舛
不辨漫浪妄谈何可为式须将古人已成之制苦心求
之巧思变之务令前后左右动无不利而后因时立宜
举其可用之法行之可也否则谓吾胸中自能行出千
百万阵不必方效前哲即我作始亦可也或不能变用
古法而吾胸中又无自得之妙则仅仅循守节制以方
圆曲直锐五势因地用之纵不大胜亦无大溃也谈兵
卷三 第 7a 页 WYG0727-0706c.png
者若欲强执一图穿凿附会妄立繁曲直简谓吾必胜
古人足以应敌于无眹恐终不免为李希烈之缚耳
谈兵者每好穿凿或假知兵之名而妄作阵图为害深
矣豪杰之士固宜识之如风后之握机阵者宋人所作
独孤及附会而记之也穰苴之握奇营者元人许洞之
所作也孙武之方阵圆阵牝阵牡阵雁行阵罘罝阵车
轮阵冲方阵常山阵者皆唐人裴绪所作嗣而王氏分
配八阵李筌附之而有天覆地载风扬云垂龙飞虎翼
卷三 第 7b 页 WYG0727-0706d.png
鸟翔蛇蟠之名张晔配而为新变风扬阵新变云垂阵
新变龙飞阵新变鸟翔阵新变虎翼阵新变蛇蟠阵无
天地二阵而为六焉再作太乙曲阵太乙直阵又并诸
八阵分配天地风云鸟蛇龙虎而复加之符咒诡凿甚
矣更以五行分配曲直方圆锐焉又复变八阵六阵为
钩联蟠曲焉又作十二将兵以配周制车乘焉又作当
头阵法焉作满天星阵焉又作八翼阵焉又演马隆偏
箱车阵焉又演李靖六花阵焉又广六花七军阵为五
卷三 第 8a 页 WYG0727-0707a.png
花阵焉许洞曰敌以弯阵应以飞鹗敌以直阵应以重
霞敌为突阵应以长虹敌围四面应以八卦是虽作阵
应敌之一端但势在一面四隅无兵而中军无握奇外
列无伍法恐为智者出奇兵以捣心胁也他如许洞之
穿凿者不可类数大抵负诞好奇不究根本形势日巧
实用日拙若乃执而行之不免为武安君之所侮穰苴
谓位欲严政欲栗力欲窕心欲一正纵横察名实吴子
谓贤者在上不肖者处下则阵自定矣若徒以形名机
卷三 第 8b 页 WYG0727-0707b.png
巧为宗而不信二子之所说犹未得作阵之秘也况可
以奇名巧势为穿凿哉臣是以知二子得作阵之旨
凡作阵须安而静出而理轻而简重而治变化前后率
然进止车骑相因终以继始故曰营阵静治以为固甲
兵坚利以为雄又曰车列得式骑步有翼徒步凭凌水
溃雷击然兵必杂以短长行列欲其疏朗士卒能以不
浮战斗自致齐一其列不可疏疏则难应亦不可密密
则难用大约步兵一人占地两步骑兵一人占地四步
卷三 第 9a 页 WYG0727-0707c.png
故阵因地势而立众寡之则幡图神怪以彰杀伐之威
步杂车马而变奇正之用若夫用步贵知变动用车贵
知地形用骑贵知别径奇道善兵者不外三才而用阵
焉阵头不宜远过阵尾必识变更阵腹最须实整阵翼
务使轻凌太公曰临敌必置冲阵复以车骑分为乌云
臣谓冲阵者战阵也正兵也乌云者翼队也奇兵也乌
之聚散无常云之行止不测以乌散云合而变化无端
故取义为乌云阵焉有冲阵则有营阵矣营阵者大队
卷三 第 9b 页 WYG0727-0707d.png
也冲阵出自营阵之中学兵者观此可见用阵之则李
靖曰车徒当教以正骑队当教以奇殊不知车徒原不
泥于奇骑队亦可以为正曹操用三骑之法每回军转
阵则战骑当后游骑当先以陷骑为应变此更番自备
之意得矣戚继光曰列阵无难使人各识我阵为难人
之各识我阵亦未为难使人之能用我阵为难所谓非
知之难行之难也斯语似能作阵者矣臣谓虽能作阵
用阵而不知驻劄营阵之吉凶善之半也故门宜向阳
卷三 第 10a 页 WYG0727-0708a.png
以受生气不饮死水无营死地无居地柱无息地牢无
处天灶无栖龙头无当大谷之口恐敌所冲尤防决水
无止大山之端虑敌所围不利水草大将所处必从九
天青龙华盖常坐我前地无草木不集禽兽不可营也
古城古社窑灶丘墓不可营也焦石砂砾水流逆行不
可营也必得水流清澈为上黄黑浊者即投胶矾澄之
水停不流虑有污毒源在敌所无得轻食水流有黑脉
散而不定者食之必死水多粪草人兽尸骸者食之必
卷三 第 10b 页 WYG0727-0708b.png
病须从傍凿井宜得甘泉所谓军井者指旋凿之井也
水流而盈减倏忽者上有壅囊之谋水止而波沮洳限
于路者下有泽淖之陷水要在敌而无甲士守者或有
阴伏之奸
  战令
尉子之重形令也所统千人以上有战而北守而降离
地逃众命曰国贼身僇家残去其籍发其坟墓暴其骨
于市男女公于官所统百人以上有战而北守而降离
卷三 第 11a 页 WYG0727-0708c.png
地逃众命曰军贼身死家残男女公于官是故以守而
破陷则一军上下受诛以战而败北则一军贵贱皆斩
又曰能杀士卒之半者威加海内杀其十之三者力加
诸侯杀其十之一者令行士卒儒者论兵以尉子为惨刻
殊不知尉子者无地无天独出独入诚所谓一人之将
也善兵者能会其意而去留之得作战者之机矣今也
民骄备弛战士困苦而中制太过将乏贤能令轻刑赏
臣谓非尉子之法无能新军政起疲弊也乃减加其差
卷三 第 11b 页 WYG0727-0708d.png
等而为之令使战令必行则士卒自畏士卒畏主将之
刑则偏裨畏君上之死矣故上阵有保领牵制之法军
士保领伍队长出战无失伍队长保领百夫长出战
无失百夫长保领千夫长同左右将军不能诛偏
裨将之不用命与无偏裨将同大将军不能诛左右将
军之不用命与无左右将军同大将临敌而死则左右
副偏裨将千百总伍队长以至中军近卒力士技士储
将谋士悉应斩之馀唯稍远吏士有军功者免死所以
卷三 第 12a 页 WYG0727-0709a.png
凡战而亡其将吏头领者所辖官并士卒皆死之将吏
弃其士卒而逃者亦许诸士卒捕而杀之不捕者同罪
阵亡卒而得敌二人者本队免死亡一而得三四者赏
之亡一而得敌十数者赏而复升其本队队伍之长亡
一二而不得敌者本队队伍长并军士悉斩之抵敌负
伤而不死者以其全队月粮赏不死之卒亡卒而失其
骸者全队家产通给亡者之家亡五十卒而得敌百人
者偏裨将千把总伍队长得以免死亡五十人而全无
卷三 第 12b 页 WYG0727-0709b.png
斩获者偏裨将千把总伍队长尽诛之如左右将军以
身保而立功赎罪而能奋死陷阵得敌百功以上者免
之因而大溃敌阵者赏而复升出而无功虽左右将军
保者亦斩之其各将领财产尽给于死者之家然阵上
回报首级一节法所当禁何也一报首级即起争心而
伍自乱敌必乘我乱也更无得取敌所遗财物一取财
物自相攘夺而队不肃敌必乘我疏也只应雷击风行
使敌无所措备敌溃之后监军者纪其某阵当某敌某
卷三 第 13a 页 WYG0727-0709c.png
部胜某方某队进趋某伍少却功罪应否明白乃发刀
斧戕取其心自一而功自均也不但一心功均抑可免
私杀平民报功之惨故有前军回报功级者斩之除四
夷外则中国之战又不必以孜孜首级为计也固在任
机权者临战应其宜耳
未战之前一二日士卒敢有畏战逃者捕而杀之伍队
长不能捕者俱斩仍将仝伍仝队之卒各打百棍若有
知其逃情而不先首者亦斩有能首而密伏所逃之路
卷三 第 13b 页 WYG0727-0709d.png
擒捕其逃者即以所犯之粮并所犯家资赏之不实并
诬者反坐如果陡病不能赴战者听本营官吏伍队长
验入中军调理诈者坐法诬人诈者亦坐或一卒一伍
一队奋勇抵敌而同伍邻伍同队救应稍迟致损奋勇
伍队头目者同伍邻伍同队头目以至军士悉斩之或
一部一营拚死鏖战而诸部别营疏于备援致溃鏖战
之阵而损将失事者诸部别营大小头领俱斩之其偏
裨将千把总之分布策应原其地之远近连坐有差卒
卷三 第 14a 页 WYG0727-0710a.png
能奋力陷阵而复得敌之头领者卒当举其为千把总
或得其谋士及正副敌将者即当拜为偏裨将敌未入
彀而伏兵先起敌已越彀而伏兵未发因而致误机事
者领伏头目俱斩各兵裍打仍扣月粮奇正之兵见伏
已起而不急应者同罪凡塘报夜不收哨探之类为人
欺惑传送不真因而误事者斩哨探发行不知敌至者
斩哨探不以敌情实告主将而反与仝辈宣露者斩哨
探既真远近已的多寡已明险易已得唯听主将分道
卷三 第 14b 页 WYG0727-0710b.png
发遣无许负气先登贪功先动所以如期不到未令先
行临敌先退者俱得斩之大将慵于料理分措失宜隐
贤蔽能引用不肖以致覆军折将者监军官奏斩其头
没其三世监军官偏执己私不和大将致误国事者罪

分营别垒各有汛地上有左右将偏裨官下至材官储
将技士亡命以及伍队士卒唯视听主将进退合分号
令各不得越界往来私相言语设有犯禁即治以法临
卷三 第 15a 页 WYG0727-0710c.png
敌违令者横门斩之故曰内无干令犯禁则外无不获
之奸矣所以阵定而足数移头数顾行伍挤拶稀密不
均前后紊次旌旗乱摇金鼓不节者所犯与队伍长俱
死之故举号差错则掌号者罪行阵失序则偏裨官亦
坐临敌而误号者则掌号者当斩临战失序则偏裨官
亦诛是以出越行伍争前滞后不遵将令擅出入者斩
之阵列已成从左右将以至监军官而下俱毋得乘车
马入营违者斩之更不许私抽营内一人一骑役用抗
卷三 第 15b 页 WYG0727-0710d.png
者斩之无主将符契至而擅发兵者斩之符契既至而
不即发兵者斩之失旌旗金鼓符节或为敌所窃者全
队斩之奸淫敌境及沿途妇女或匿妇女在营并凌虐
所过人民者全队斩之进退不遵金鼓旗幡火角号令
者斩之倡言敌人威势以悚其众者斩之巫祝私为军
士卜其行军之吉凶所问与巫者俱斩之主将进退密
令出攻伐机事未行而有先闻者告与所闻者俱斩之
结党毁谤诡言妖异者斩之私察是非因而索利者斩
卷三 第 16a 页 WYG0727-0711a.png
之漏泄机事于敌人匿奸细缘由于境内者斩之嫉蔽
贤良使才士不得见用于缓急者斩之更令稽令失令
玩令者斩之违主将一时之令者斩之
守城破陷悉斩守者围敌溃围悉斩围者宜战不战悉
斩战者当援不援悉斩邻队遇急不举烽号及先举而
后断续不应者死之军行在途粮草迟到所过而误支
给则司饷者死之出军在道若见前队遗失器械银钱
等物许所见本队队伍长收贮待营定则禀所管偏裨
卷三 第 16b 页 WYG0727-0711b.png
以召失主认领妄认及隐匿者皆斩后队见而不收者
亦打百棍隐匿临阵死亡士卒资财者斩吏士受赃定
罪纪功不实者斩临敌自诉伤残欲避战斗之险者斩
临战失去衣甲器械或质为宿娼赌饮之资者斩敌有
弃械解甲乞降而辄杀者斩获得敌人私书即宜密送
主将或先开读及先与本营官看者斩敌使入军非主
司辄与语者斩擒获敌人及来降者即时领见主将不
得辄问敌中事宜因而漏泄者斩行军出战采樵牧汲
卷三 第 17a 页 WYG0727-0711c.png
不遵号令者斩忽见怪异飞走之物入营能捕获者急
送主将设有私自藏匿传告于人者斩测度军中行事
者斩出师在道虽值飘风骤雨无令军士栖止忠臣孝
子义士节妇之家违令者斩军临敌境有妄杀老少发
毁冢墓抢掠资财焚烧庐舍践禾伐木者斩夜深无故
号呼惊营动众者斩邻队邻伍知其惊营而不静待亦
故附其号呼者俱斩营中无故火起烧其军幕器具斩
其发火之伍仍没其家除主将传令某伍某队救火外
卷三 第 17b 页 WYG0727-0711d.png
馀不得辄离职掌擅动者斩五兵不利衣甲不精以致
临敌不堪施用者斩倚其利口巧舌般弄是非以致军
士不协者斩妄言神鬼梦寐祸福动感吏士者斩窃人
货物为己财夺人首级为己功者斩指麾令出有低眉
俛首结舌不应而作难色者斩倔疆使令出言怨上者
斩不守禁约高声喧笑傍若无人者斩托疾谲病以避
艰险扶伤舁死因而欲遁者斩大将与左右偏裨聚议
密事有逼帐属坦窃听者斩探敌不的报敌不详多少
卷三 第 18a 页 WYG0727-0712a.png
失数远近罔实者斩司犒掌赏私厚所亲故薄所怨以
致人心不平者斩刁斗不振更筹失遗号火灭息者斩
非犒设而无故致醉狂呼者斩令者将之大柄所谓内
畏重刑外无坚敌故不得不重也然临斩权宜务使三
军心服乃是
  战机
得战之机者藏形于无游心于虚故圣人常务静以待
敌之有形所以放乎九天之上蟠乎九渊之下以其无
卷三 第 18b 页 WYG0727-0712b.png
形可见也深间不能窥智者不能谋以其无隙可乘也
不袭堂堂之阵不击正正之旗欲待其形之先见也见
敌之有形矣乃任我之气势或击其先动或乘其衅生
敌将坚壁我则突其未成急趋其可攻敌欲冲我我则
绝其必返先备其所从敌长则截之敌乱则惑之敌薄
则击之敌疑则慑之敌恃则夺之敌疏则袭之若惊鸟
之忽起若飓风之陡发倏忽上下莫知止遏如雷霆之
震击如暴雨之倾注左右前后莫知所禦是故有风雨
卷三 第 19a 页 WYG0727-0712c.png
之行故能威绝域之民有飞鸟之举故能服恃固之国
有雷电之战故能独行而无敌是以善战者必以盛而
乘衰以实而击虚以疾而掩迟以饱而制饥应之以不
穷投之以不测飘飘忽忽莫知所之独出与独入莫知
所谋其合如云其变如龙若从天降若出地中犹水之
扑火无不息汤之沃雪无不溶既其退也敌不知我之
所守其进也敌不知我之所攻且夫水性至柔而能触
崩丘陵性专而触成也市合脆而能必胜劲敌以死而
卷三 第 19b 页 WYG0727-0712d.png
易生也苟能指士卒之进退如驱群羊麾偏裨之赴战
如纵鹰犬使其上云颠而不知其为高入丛林而不知
其为碍蹈重渊而不知其为深者乃可称将兵
深入敌境而无一人动静者必有埋伏绝我归也须令
劲勇为搜捕继强弩以翼之发轻骑以应之急守粮道
设犄角坚整大阵数出奇兵振其先声为左右逐掠敌
若空虚急乘我之机势地势相远彼此力均不可挑战
恐费奔趋之劳敌或有隙必速压之无使其复备也我
卷三 第 20a 页 WYG0727-0713a.png
可以往彼可以来之地必先居高通饷其势乃佚其战
则利孙子谓先处战地而待敌者佚后处战地而趋战
者劳所为善战者能致人而不为人所致尉子谓敌地
大而城小者必先收其地城大而地窄者必先攻其城
地广而人寡者则先绝其阨地窄而人众者则筑大堙
以临之故作战必因地势之便猝与敌遇乃因地而发
令焉而复用其险阻山林水泉丘墓之利也地易远旷
以车骑相因草木蒙蔽以步卒接战长林茂陵以奇伏
卷三 第 20b 页 WYG0727-0713b.png
迭出深峡隘口止众用少逾水涉涧益以火弩高下相
悬未可逼近昼多旌旗夜多火鼓风雨雪雾变以笳角
以寡击众务于隘塞必于暮夜伏于丛茂要于险阻以
众击寡务于广漫利于旦辰分守要津绝彼运道若驱
水火须知攫后搏前偶际晦冥必识相机邀袭与敌分
险相拒犹当塞谷备衢广我战道处山之左急备山之
右处山之右急备山之左我地险悖动有挂碍可以往
不便于返者当谨我归路敌若无备分兵击之敌若有
卷三 第 21a 页 WYG0727-0713c.png
备不可出也壁以武刚随以踵卒续发哨探密遣埋伏
务得虚实远近众寡之情然后可为致胜之策哨探埋
伏必选精锐诚实抑非庸卒可使然致胜诡谲情状万
端若指以山谷蒙翳处伏藏之伏为伏不过寻常之伏
耳是岂能应命于不穷哉故善伏者敌虽巧智无能测
识我之所伏也是以用伏之微非神化乎兵术者未可
与语伏
淮南子谓敌躁我静必罢其力敌先我动必观其形别
卷三 第 21b 页 WYG0727-0713d.png
其邪正以制其命审其所处或极其因敌或反静先出
我奇敌谨后节即与推移敌有所积必有所亏敌若左
转覆其右陂故能先弱敌而后战者费不半而功自倍
管子曰不明于敌人之将不先军也不明于敌人之士
不先阵也士卒未附教习未精敌情未得不可以言战
也是故文王不能使不附之民先轸不能战不教之卒
王良造父不能以敝车驾马疾趋而致远后羿逄蒙不
能以枉矢弱弓射远而中微所以善兵者必使其兵利
卷三 第 22a 页 WYG0727-0714a.png
也甲坚也力治也令信也机得也乃量彼己之势而后
握必胜之权故士卒倚其必胜而自轻斗魏文侯曰有
师甚众既武且勇皆入险阻右山左水深沟高垒守以
强弩退如山移进如风雨粮食又多难与长守则如之
何吴起曰大哉问非车骑之力圣人之谋也能备千乘
万骑兼之徒步分为五军军各一衢五军五衢敌人必
惑莫知所加严阵坚守以固其兵急行间谍以观其虑
彼听吾说解而去之不听吾说斩使焚书分为五战战
卷三 第 22b 页 WYG0727-0714b.png
胜勿追不胜疾走如是佯北安行勿斗一结其前一绝
其后两军衔枚或左或右而袭其处五军交至必有其
利此击强之道也臣谓吴起击强之道乃以五军交至
而必有其利管仲必胜之道乃以卒附教精兵甲坚利
而明敌人之情敌人之将敌人之士而后战也刘安握
战之机乃罢敌力观敌形因敌势而与之推移谓先弱
敌而后战者费不半而功自倍三子论兵其窍则一其
用则不同耳吴子雄而锐管子重而坚刘子巧而无定
卷三 第 23a 页 WYG0727-0714c.png
巧而无定者谈兵者也谈兵者每作其形势难其机权
神其应变直欲雄视千古而后已用兵者必尽诸人事
虑其垂成触处机随故无往而不利所以谈兵与用兵
之才大异霄壤如能谈兵而又必能用者臣不敢不让
管吴也
 
 
 
卷三 第 23b 页 WYG0727-0714d.png
 
 
 
 
 
 
 
 阵纪卷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