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二
卷二 第 1a 页 WYG0727-0688c.png
钦定四库全书
 阵纪卷二
            明 何良臣 撰
  奇正虚实
伍束而后阵定阵定而后节制行节制行而后进止熟
进止熟而后奇正生奇正生而后变化不竭惟变化不
竭者乃能致胜于无形淮南子曰奇正相应若水火金
木代为雌雄斯言是矣故静为躁奇治为乱奇饱为饥
卷二 第 1b 页 WYG0727-0688d.png
奇佚为劳奇而轻疾悍敢若灭若没无不是奇也孙子
谓出奇者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河要知善用正者亦
如天地之无穷江河之不竭耳又曰善用奇者无不奇
善用正者无不正正谓此也世之谈兵者执以旁击为
奇埋伏为奇后出为奇选锋为正先合为正老营为正
有等庸将𣲖定伍队正者只做正兵奇者只做奇兵皆
非也善用奇正者不但使敌人不识我之奇正如三军
之众偏裨之多亦不得预测我之孰为奇孰为正也故
卷二 第 2a 页 WYG0727-0689a.png
当敌处即为首为正为前冲在右即为伏为奇为辅翊
在后即为尾为殿为策应然亦有首内之尾正内之奇
冲内之伏尾内之首奇内之正殿内之冲又以辅翊策
应互易正正而奇奇也于是奇正之变秪以听号视旗辨
别火鼓而率然之出无不可为首无不可为尾无不可
为伏亦无不可为奇正所谓立定阵成举号即战乌有
一定之则而拘于方色前后耶故曰存亡死生在枹之
端既知奇正相变之术便可得敌人虚实之情奇正所
卷二 第 2b 页 WYG0727-0689b.png
以致敌之虚实也敌实用正敌虚用奇理势然也敌意
吾正以奇击之敌意吾奇以正击之敌意吾出奇内之
正而吾出奇内之奇也敌意吾出正内之奇而吾出奇
内之正也敌意吾以奇正必变故奇奇而正正之也所
谓形之者以奇示敌非吾正也胜之者以正击敌非吾
奇也故善用兵者必使敌人不识我之意孰为正孰为
奇是以我常实而敌常虚我常致人而不为人所致但
敌之意我何由知故曰端末未见人莫能知能因敌转
卷二 第 3a 页 WYG0727-0689c.png
化动而辄随者发机于无穷之源乃可谓之得敌意乃
可谓之善奇正
李靖曰凡兵却者旗参差而不齐鼓大小而不应人諠
嚣而不一此真败非奇也臣独以为不然善用兵者正
使旗之参差鼓之不应语之諠嚣退如山堕走若潮崩
似果败矣敌必欺凌倏忽变号出奇内之正用正外之
奇敌虽有见亦必堕我之所不齐所谓以诈而施等类
则有幸与不幸焉靖曰旗齐鼓应号令如一虽却非败
卷二 第 3b 页 WYG0727-0689d.png
必有奇也臣意亦以为不然如节制之师进退有度虽
败必整虽退亦治乃息鼓偃旗反前为后似奔不奔似
骤不骤势似出伏敌必可售所谓以诈而当节制则必
知其自听矣是以得节制奇正之用者神乎心故能形
人而我则无形也乌在乎真败不真败间生测度哉李
靖曰善用兵者教正不教奇似亦误矣奇而不教则号
以无别变何以施孙子谓奇正相生循环无端安有不
教而能相生无端者耶唐太宗问曰奇正素分之欤临
卷二 第 4a 页 WYG0727-0690a.png
时制之欤靖曰按曹瞒新书已二而敌一则一正而一
奇已五而敌一则三正而二奇此大略耳士卒未习吾
法偏裨未熟吾令则必以二五之术使其各认旗鼓迭
相分合此教战之法也教阅既成众知吾法听将所指
如驱群羊孰有一一二二为奇正之别哉又曰素分者
教阅也临时制变者不可胜穷也卫公此际似得孙子
用奇正之理然又既言乌有先后旁击之拘又谓大众
合所为正将所自出为奇凿矣惟无不正无不奇斯言
卷二 第 4b 页 WYG0727-0690b.png
乃得靖曰非正兵无能致远非奇兵无能致胜乃有治
力前拒束部伍迭相为用之说此又指车营为正兵步
骑为奇兵也似非无不正无不奇之本义耳又曰正而
无奇守将也奇而无正斗将也奇正皆得者国之辅也
更又凿矣殊不知奇正原不可分惟临时因用才有奇
正之名若以用正用奇奇正皆得而分守将斗将国辅
之别则臣不敢服也观其说屡变其意数更似谈兵者
流非用兵之杰也否则伪书耳末引握机握奇无三法
卷二 第 5a 页 WYG0727-0690c.png
在学者兼通稍为可解他如用兵之道先正而后奇先
仁义而后权谲二语极当
法云有正无奇虽整不烈无以取胜也有奇无正虽锐
无恃难以控禦也所以正兵如人之身奇兵如人身之
手伏兵如人身之足三者不可缺其一三者能俱出而
旗鼓秘之是为神化故三分其一为奇伏然伏岂独以
兵疲食少为虚哉主明将贤上下相欲感激既深意气
俱起是为气实岂独以兵强积广为实哉故胜在得机
卷二 第 5b 页 WYG0727-0690d.png
败在失气气实则斗气虚则走胜兵非常实败兵非常
虚虚实之气系乎人心是以明将常得而闇将常失也
明战畏其实偷营虑其虚群鸟集其上烟岚疏其中鼓
铎之音不节凑者空营也旁必有伏无伏者遁也当谨
我聚散止我号火速出伏中以免覆我设有旌旗乱而
阵数移将离卒而心恐悸道险狭而渡半涉敌远来而
地未得疲奔命而炊未食失利便而行未息敌已虚也
当选锐分兵相继袭击所以见敌之虚而急攻其危者
卷二 第 6a 页 WYG0727-0691a.png
得其虚之用也然亦有虚虚实实之情隐然未见者我
则虚者反其实而应之者以虚也实者反其虚而应之
者以实也此又握虚实之窍而致用之以神
  众寡
用众宜整宜治宜分则利于平易便于正守妙在进止
移抽所谓如山如林如风如云正正填填雷霆怒天者
用众之势也用寡宜固宜轻宜锐则务于隘阨避之于
易变化不厌烦数所谓进不可当退不可追齐力一心
卷二 第 6b 页 WYG0727-0691b.png
死且不北者用寡之势也故曰用众者进而止之用寡
者进而退之所以识众寡之用者胜吴子曰以一击十
莫善于阨以十击百莫善于险以千击万莫善于阻是
故善用众者必务易用少者必务隘尤宜于日暮伏于
必由巧在偷袭击虚利在未舍半涉耳
众寡之用法固称难而尤当识众寡之治也求众寡之
情也审众寡之敌也孙子谓治众如治寡者无所不任
人也是以任力者劳任人者逸善任人者总其纲则万
卷二 第 7a 页 WYG0727-0691c.png
目张握其纪则万目起虽治千百万众何以劳为故曰
任人者多而不劳民诚而从令也其民虽少无畏民伪
而不从令也其民虽众而寡将众而用寡者势不齐也
将寡而用众者用力谐也其势不齐其用力谐皆由政
令化之使然耳其诚与伪实在为上者作之如孙子以
三万胜吴起以五万雄管仲以五万霸汤武以万人王
兵非不可用也民非不可附也不得其所以用之附之
之方虽多亦奚以为故善用兵者不务多善附民者求
卷二 第 7b 页 WYG0727-0691d.png
诸已
我寡敌众忽被彼围须乘其围势未固行列未定急出
武勇以挫其来气谬用谲怪示以神异风突电驱敛翼
转势一击乱之敌众不治兵入敌境众寡不当相持且久
被围已厚常令并气勿乱待其少懈从其兵厚而不治
处突出大抵围师必缺缺之前面多有险伏兵厚处必
敌根本之地也观其不治而冲之者不但欲出更乱其
营所谓一击而百万破此又在用者审识相机亦未可
卷二 第 8a 页 WYG0727-0692a.png
执其围师必阙一语反为所陷姑记之以为通变云如
敌入我境而被围者又不同也敌众我寡人心必惧进
退之间或不应命无得漫行杀戮防有变也宜从容示
好颜色开以必生之机示以必死之路则畏心消释战
气自生战气生也则众寡未可为不敌然众寡之势莫
以土地广大兵马蕃盛就为众也但分处多便无处不
寡矣即如敌漫九边各有部统势似不多群敌心合便
觉众强故善用兵者能分合彼此之势使其各丑异心
卷二 第 8b 页 WYG0727-0692b.png
自相攻杀则众寡可乘之势因而两用之矣
  率然
所谓率然之势者言其首尾顾应斯须不离腰不可断
首不可击尾不可摧故曰率然如常山之蛇有率然之
才者亦如常山之蛇自是应顾所以善用兵者无不率
然何也盖缘兵体将意将合兵情教因情措阵因地列
气自势张势从机发如心之役身身之运臂臂之使指
动静率然随心而使虽风气有南北之殊其应变无一
卷二 第 9a 页 WYG0727-0692c.png
定之理大约要节制素明教戒有自者必利急中之用
自无意外之虞矣是以三军行止必严队列慎行伍谨
甲兵哨远近如一伍一队一哨一营一阵之中或昼或
夜但系火角铳炮齐鸣即是率然有急恐令不及下随
听遇警之处队伍营哨之长以二而三以六而四立定
阵角举手便杀左右邻队就是奇兵进退迭更人自为
战有惊营喧嚷误举火炮者须令静待其乱自止有制
之兵自无此咎我之隅落固密连坐令严纵营内有奸
卷二 第 9b 页 WYG0727-0692d.png
亦不能动
臣谓军中率然遇急之势易为而天下率然有变之势
难措何也军中遇急其节制机权在于能将而已能将
之善任战者率然如风之陡发如云之陡合如转圆石
溃积水于万丈之上使人莫识其来莫知所禦是谓握
率然之用故能握率然之用者必能应变于不挠而又
能以率然制敌之必不测也法曰恩与身先兵雄天下
以是而知军中率然遇急之势易为天下有变其冰消
卷二 第 10a 页 WYG0727-0693a.png
瓦裂之势以前古鉴之则有五危焉曰乱民也曰罪弃
也曰荒淫也曰四夷也曰权篡也乱民之所起起自凶
荒衣食迫之罪弃之所起起自贪吏杀人无罪高才不
用明时荒淫之所起起自君上好奢佞幸用事四夷之
所起起自战守不明控禦无制权篡之所起起自威权
日移树党交私有一则国贫有二则国乱有三则国危
有四则国分有五则国灭一者五之渐也设或有一则
五随之矣苟不幸而生此率然遭变之世虽贤智之才
卷二 第 10b 页 WYG0727-0693b.png
班布而起恐亦不能以率然为捍禦将有驱不教之民
以勤王事者出焉或喻之以必生或绳之以死或激之
以忠孝或重之以功名犹未识其所应之机能为必胜
否也以是而知天下率然有变之势难措惟圣君良相
能虑患于未形措置于有道自足以弭率然之变耳昔
吴起以飨赐激劝之法行之日久秦众犯西河魏士闻
之不待将令介胄而奋击之者以数万计今也将吏惫
于监司中制之烦士卒疲于科尅工役之苦偏裨困于
卷二 第 11a 页 WYG0727-0693c.png
谋求奔走之劳则士气何由而作教戒何由而施所以
将之良能兵无练锐纵竭尽民膏以养兵将实无益于
率然惜乎臣谓斯时也非商君之变法不可以言守国
非尉子之连刑不可以言治旅以下器具矩式制法用
法别载利器图考
  技用
古者旌旗幡帜幢葆旐旗不过束伍司方使士卒别认
本部之进退为分合之指麾耳故曰所麾从移所指从
卷二 第 11b 页 WYG0727-0693d.png
死者是也原无异巧之术后世绘诸像者诡道也出生
尅者厌法也嗣而画熊彪狮吼以彰其猛雕鹗鹰隼以
彰其击星辰日月以彰其明云龙风怪以彰其不测故
伍有伍旗队有队旗门有门旗角有角旗官旗将旗司
命豹尾高招转光坐纛号带金鼓清道之制大小方色
虽殊而名则曰旌旗也他如五方五帝旗二十八宿旗
三百六十日神旗雷门十二神旗司地十二祇旗支干
丁甲旗八卦九星旗司天司煞异名谲像之类不可悉
卷二 第 12a 页 WYG0727-0694a.png
数尅土以青尅火以皂尅金以红尅水以黄尅木以白
得敌刳心以祭旗取血以衅鼓大率多方误人示致其
灵以彰我威也能兵之士当自识之又如坐罪人于白
旗杀罪人于黑纛者总不外乎惑士卒之不知悚彼我
之观望然旌旗不可不多用也旌旗不多则威仪不严
威仪不严则军容不整又曰多用旌旗蔽我队伍使敌
不得登高望我动静虚实也且旗为进导之司尤能遮
蔽矢弹如南夷惯用毒弩边箭鸟铳药标到身即死是
卷二 第 12b 页 WYG0727-0694b.png
以南将多用健士麾旗当先翼兵驰进盖缘弩箭弹标
著旗即下自不及伤人也用法以旗杆过人二尺椆木
为之旗用好䌷上至鎗筒下及鎗钻少尺馀以两手托
开阴阳拿住左右伏身盘旋转绕鼓𦂳急趋先于高招
锋交即止以让短兵
军中响器则有铜鼓铙鼓鼙鼓仗鼓鼛鼓鼗鼓鼍鼓之
类用虽不同大抵壮逄𪔴之势彰震天之威故出军有
衅鼓之法耳其大金錞钲铙铎号笛笳管觱篥锁叭哱
卷二 第 13a 页 WYG0727-0694c.png
啰板钹梆铃者齐心听别昼夜用变率然之号而奇正
进退因之以分合焉长六尺者曰角五尺者曰蠡蠡角
之用亦皆神出没三军也许洞曰大将出师十万宜用
大角二十四面似亦泥矣如深入敌境欲彰其威盛者
更须多用何妨
凡射之理开弓须雄而引满发矢须静而虑周故曰心
清也情逸也性静也身正也力閒也审固也所谓从容
閒逸射必中的又曰镞不上指必无中理指不知镞同
卷二 第 13b 页 WYG0727-0694d.png
于无目镞虽至坚杆宜挺直弓须软硬适宜而收贮最
畏潮湿学射以十步立标标眼如钱大平肩满射能三
矢中二移远五步又能不离左右即于二十步立标标
眼如酒钟面大平肩满射能三矢中二移远五步又能
不离左右即于三十步立标标眼如烧饼大平肩满射
能三矢中二移远五步又能不离左右即于四十步立
标标眼如碗面大平肩满射能三矢中二移远五步又
能不离左右即于五十步立标标眼大如碟面平肩满
卷二 第 14a 页 WYG0727-0695a.png
射能三矢中二移远五步又能不离左右即于六十步
立标标眼比碟大一围平肩满射能三矢中二移远五
步又能不离左右即于七十步立标标眼比碟大二围
平肩满射能三矢中二移远五步又能不离左右即于
八十步立标标眼大八寸平肩满射能三矢中二移远
五步又能不离左右即于九十步立标标眼大一尺平
肩满射能三矢中二移远五步又能不离左右即于百
步立标标眼大尺许平肩满射为率标之高下须以远
卷二 第 14b 页 WYG0727-0695b.png
近相称虽立百步不过高六尺是也武场比射以八十
步立把亦高六尺广二尺许三矢中二为善射但力能
至百步者当短五十步而发力能至五十步者当短二
十五步而发能是乃得射之妙机马射必以离把十五
步而及者为熟又能以每把必发分鬃对凳抹鞦者为
精奇
夺险守隘非弩莫克邀彼方张非弩不可弩之射利古
人尚之何独不重于今世此可与有志于边事者筹之
卷二 第 15a 页 WYG0727-0695c.png
也如绞车弩能射七百步大合蝉弩能射五百步蹶张
弩能射三百步群鸦弩发十矢飞鎗弩发一矢诸葛武
侯名之曰元戎陇人呼之为摧山他如参弓㪷子弩雌
黄桦梢弩大连环弩跳镫弩小合蝉弩自犯弩大黄参
连弩大木单弩黄肩弩擘张弩毛胡卢毒药弩猺獞濡
缕毒弩八担弩双弓弩木单弩角弓弩伏远匮子弩神
臂弩神水弩克敌弩二意角弓弩交阯弩彊弩积弩小
弩小黄台弩床弩连弩腰弩竹根戈之类不止数十种
卷二 第 15b 页 WYG0727-0695d.png
然弩虽一名其制其用各异如伏弩者药非至毒未必
能杀人镞非至坚未必能透甲矢及即死方可称弩万
弩一机乃得弩用故善伏弩者站头高下自准而矢亦
勿令其虚发更药须至急机须至幽用机之妙妙在从
下从下者得机之用也敌少不必下机敌或当我而大
敌在后亦不必下机敌进大半而发者谓之神击如胡
马之雄必不能当半寸之镞镞及马倒敌乃自毙故知
用弩之功不下于火犹宜潜袭最便山林欲以轻骑往
卷二 第 16a 页 WYG0727-0696a.png
来利于小弩小黄腰弩神臂弩若将守壁据危须用绞
车合蝉蹶张八担比手弩以五十步立把高五尺广三
尺许三矢中二为善射发能及飞走之目者称精奇
学艺先习拳次习棒拳棍法明则刀鎗诸技特易易耳
所以拳棍者为诸艺之本源也如宋太祖之三十六势
长拳六步拳猴拳囮拳名虽殊而取胜则一焉温家之
七十二行拳三十六合锁二十四弃探马八闪番十二
短此又善之精者吕红之八下绵帐之短打李半天曹
卷二 第 16b 页 WYG0727-0696b.png
聋子之腿王鹰瓜唐养吾之拿张伯敬之肘千跌张之
跌他如童炎甫刘邦恊李良卿林琰之流各有神授世
称无敌然皆失其传而不能竟所奥矣扒叉长一丈二
尺精者能入枪破刀唯东海边城与闽中俞大猷之棍
相为表里法有不传之秘少林棍俱是夜乂棍法故有
前中后三堂之称前堂棍名单手夜乂中堂棍名阴手
夜乂类刀法也后堂棍法夹鎗带棍牛山僧能之谚云
紫微棍为第一张家棍为第二青田棍又次之赵太祖
卷二 第 17a 页 WYG0727-0696c.png
螣蛇棍为第一贺屠钩杆西山牛家棒为次之其孙家
棒又自宋江诸人之遗法耳大抵练兵教艺切须去了
走跳虚文但动棍须把得坚交棍妙在下起棍入必须
上压一打一揭欲我疾阴手阳手令人疑大剪小剪神
变用大门小门藏正奇使拔剃滚杀起磕俱得其妙乃
可称棍俞大猷剑经曰待其旧力略过新力未发而急
乘之似得用艺之秘矣棍法之妙亦尽于大猷之经在
学者悉心研究酌其长短去其花套取其精微久则自
卷二 第 17b 页 WYG0727-0696d.png
可称无敌也
马家枪沙家竿子李家短枪各有其妙长短能兼用虚
实尽其宜锐进不可当速退不能及而天下称无敌者
惟杨氏梨花枪法也所以行有守立有守守内暗藏攻
杀之机变枪锋须短利而轻以不过两为率杆须腰硬
根粗稍称凡学枪先以进退身法步法与大小门闂闂
串手法演熟继以六真八母二十四势的厮杀使手能
熟心能静心手与枪棍法两化动则裕如变不可测但
卷二 第 18a 页 WYG0727-0697a.png
施于阵上则伸缩腾挪之机少称不便故花法不必习
习亦无用也此在学者自妙而通用之惟山东樊氏深
得其传惜乎老矣较比之时先看单枪试其手法身法
进退步法闂串不宜甚大尺馀便好然后二枪对试真
正交锋复以二十步外立木把高五尺阔八寸上分目
喉心腰足五孔孔大寸许内悬悬木球每一人执枪立
二十步外听鼓声擂𦂳翻然擎枪飞向前戳去以得孔
内木球于枪尖为熟其五木球俱得为精故曰能杀人
卷二 第 18b 页 WYG0727-0697b.png
于二十步外者长枪也
筅之出入颇称不便似非利器也所可恃者能作步卒
之籓篱耳然非长枪短兵夹持而进则所为能禦而不
能杀者也故学筅者必以老成有力而筋骨已硬之人
谓其无活跳闪赚之势如精锐轻凌之兵必不以重赘
之器为利器用焉筅之竹节须密而称旁枝须坚而粗
筅刃须长而利以火熨之或曲或直四面扶疏如刺如
戟炙以桐油敷以毒药较阅之时先令其自使观其手
卷二 第 19a 页 WYG0727-0697c.png
法走法六势成熟之时然后与长枪对比枪哄不动又
能护我短兵进战搪架敌器不入为精
藤牌宜坚大而轻使之蹲下可以遮一身有馀凡学先
从八势曰赖礼衣势斜行势仙人指路势滚进势跃起
势低平势金鸡闯步势埋伏势八势既精自得其巧是
以揽牌如壁闪牌如电遮蔽活泼起伏得宜全身藏尽
视听外驰更须翻滚不露头足此用牌之要说耳然非
标子无以用也故学牌者先学标每带二标数枝起手
卷二 第 19b 页 WYG0727-0697d.png
时左手挽牌右手持标步动标起近敌便投标起敌必
闪顾则牌随隙滚进使敌措手不及为精设若敌不为
标所动亦必为标所伤矣故曰标者牌之疑兵又所虑
者恐进标而抽刃不迭此用牌之大病也习者慎之较
比牌标之法悬银钱三个于三十步内滚牌进标如临
敌势标中银钱者以银钱赏之三限不中者罚而复责
唯三标百试不差者为奇异长牌主禦驻则成营行则
蔽队仅可作营队之藩卫也所谓壮士气齐部伍退如
卷二 第 20a 页 WYG0727-0698a.png
山进如堵然非长短之兵杂而用之则不可恃长短之
兵若非牌蔽又不能以节其利故曰得长短刚柔之用
者不败也牌蔽高广过人可以搪前遮后护足止马但
铅子竟入无以为禦戚继光曾以丝绵数层制度牌上
名曰刚柔牌以拒鸟铳终不能挡总不若练荆花铠法
为妙铅子著之自下但人鲜得其制耳
军中诸技惟刀剑法少传但能使长短兵不及遮拦便
为熟矣如日本刀不过三两下往往人不能禦则用刀
卷二 第 20b 页 WYG0727-0698b.png
之巧可知耳偃月刀头大且重使有力者用之而更能
精熟三十六正刀二十四门伏则诸兵仗当之者无不
屈也马上双刀须长而轻后过马尾前过马头为要剑
用则有术也法有剑经术有剑侠故不可测识者数十
氏焉唯卞庄之纷绞法王聚之起落法刘先主之顾应
法马明王之闪电法马起之出手法其五家之剑庸或
有传此在学者悉心求之自得其秘他如凤□刀三尖
两刃刀斩马刀镰刀苗刀糜刀狼刀掉刀屈刀戟刀眉
卷二 第 21a 页 WYG0727-0698c.png
锋刀雁翎刀将军刀长刀提刀之类各有妙用只是要
去走跳虚文花套手法始得用刀之实故曰不在多能
务求精熟设或不精反为所累所以秘技有神授如无
真授未可强为授之不精或技精而不能变犹为法之
所泥
短兵者为接长兵之不便然亦有长用也马钗有突越
之势绰钯有闪赚之机然钗亦不出阴阳钯不离五路
如燕尾钗虎尾钗五龙钯三股钗钯尾鞭丈八鞭双钩
卷二 第 21b 页 WYG0727-0698d.png
鎗连珠铁鞭鹰瓜飞挝开山斧剉子斧钩镰戟铁镋钩
竿天篷铲捣马鎗蒺藜椎鸦项鎗鱼肚鎗狼牙棒豹尾
鞭芦叶鎗流星椎又芉㧓鎗铁简棨钁掷远铁梧环子
鎗㧓子棒紫金标八尺棍之髅不可悉数各有专门但
身法手法步法皆由拳棍上来其进退腾凌顺逆之势
但有异样神巧学之得精俱可制敌然非秘授不可强
施外如花刀花鎗夺棍滚钗之类诚无济于实用是以
谓之军中之切忌者在套子武艺又所最恨者强不知
卷二 第 22a 页 WYG0727-0699a.png
以为知
鸟铳出自南夷今作中华长技妙在打眼圆中神在火
门急迅利在药细子坚中在腹长炤准装药竹筒火绳
信鳖匙锤通杖油单须随身悬带有临场遗失药不燥
乾即连坐以法火门损坏药弹短少即禀修漆较演以
八十步立五尺木广二尺许上悬铁片如人头大中间
悬球为心腹大三发二中其头腹为熟三发三中为精
但不可连发五七铳恐内热火起且虑其破惟倭铳不
卷二 第 22b 页 WYG0727-0699b.png
妨今有以竹木代之甚是轻便又在制者得其巧则得
其妙用矣其所畏者鍊荆花铠南岛油漆兕条甲湿布
幔耳火箭古称神器而南北俱宜功不在鸟铳之下但
军中久无制之妙者若造作制放手无法徒费而无所
恃也大抵纸间矾油以避湿药须极细而筑实线眼用
铁杆打成更要至中而至直如筒长七寸眼须五寸许
火箭杆要直翎宜劲羽去劲二寸秤平此其诀也比试
以八十步立把平去能中为精歪斜起落不入把者治
卷二 第 23a 页 WYG0727-0699c.png
造法不精责其匠然亦有用强弓较车豁竹射送者妙
其火则后出少而前出多故利于烧积聚耳子母炮者
功在悚敌之马惊敌之营乱敌之伍夺敌之气须药线
不误放手惯熟为神所畏者母炮未发而子炮先声则
伤本处人矣或至半途而炮发或至敌营而火息则炮
无益于用矣故线似螺蛳旋转令不相见赛贡铳者竹
木俱可为之长三小尺而铅子合口约重半斤平卧地
上以垫头高下得宜放之且不用木马故神于佛郎妙
卷二 第 23b 页 WYG0727-0699d.png
于发贡亦军中之利技耳火之得用者如火砖火毬火
盗火妖火兽火牛星鸢蜂豕火骑云龙烟毬药桶神彪
火屏牌铳牌箭游龙号鸦灰瓶火船毒烟毒火缘油鲵
油火鹏火鹞合炮火楼火兵飞炬火堑火牌十子铳九
龙枪大蜂王大将军覆地雷绞江龙绞地龙轰山炮混
天炮流星炮净江龙攻戎炮旋风炮天坠炮地樽炮五
梢炮七梢炮天机炮返复枪自犯炮追箭迷炮一
把莲三只虎风尘炮浮萍火单梢炮双梢炮大窝蜂小
卷二 第 24a 页 WYG0727-0700a.png
窝蜂十丈枪七筒箭打阵炮插翅虎荔枝炮石榴炮地
涌枪千里胜连声炮葫芦火冲锋马木石炮火龙刀火
鞭箭铁火床蒺藜毬先锋炮火龙刀火龙鎗火焰鎗二
虎追火龙口逐人鎗虎尾炮漫天雾毒药火飞天喷筒
毒烟喷筒神机火鎗旋风五炮缠身火龙惊风牝猪飞
蛇逐马五虎离山五色障烟飞空神砂独脚旋风炮霹
雳行火毬交锋弃马群虎啸风火龙争胜游鼠惊马百
鹰获兔众虎奔羊一母领十四子炮旋风狼牙炮月落
卷二 第 24b 页 WYG0727-0700b.png
星随炮五雷裂山炮大装囊燕尾炬之类约百馀种制
式用法俱载利器图考须因敌异用因地异施举放燃
线不疾不徐得法为妙顾宜预制于军中以备率然乃
可用也歌云用阵须兼车步骑用器因分南北利用人
何似统贤愚用火得宜无不济
昔伍子胥教阖庐以舟师之战大翼者当军车小翼者
当轻车突冒者当冲车有楼者当楼车走舸者当骠骑
而后退钩进拒之法以著故水战利便利用之器具则
卷二 第 25a 页 WYG0727-0700c.png
有水平拍竿皮船水罂丫篙望斗镰阴阳钻燕尾牌虎
头牌发贡佛郎喷筒火箭鸟铳药弩掷远飞标火砖灰
桶缘油硝黄械筏蒲筏箄筏浮囊水袋飞炬之类水战
利走利斗之应宜则有蒙冲斗舰游艇天艎绝海飞江
楼船走舸海鹘艅艎下濑戈船沙船渔船梭船网船鹰
船巨舰横海追云横龙沧兕四轮舸两轭舟八卦六花
船鸳鸯浆子母舟破敌舸高把梢船开浪船蜈蚣船八
浆船大头船尖尾船大腹船苍山船艟船两头船草
卷二 第 25b 页 WYG0727-0700d.png
撇船海沧船广东船水虎捷水虎翼叭喇唬混江龙犁
云虬飞海龙赤天艘铁海青四跳三橹之名率皆古今
水战之长技有用而捷者有用而顿者其风涛顺逆之
势港㲼大小之宜江海浅深之用此在明将审势相机
因时变用不可拘也然不佐助以火弗易有功故曰军
中大利用者必在水火大为害者亦在水火不仗水火
无以见崩天裂地之势固在用之得宜与不宜耳
车者军中之羽翼始于轩辕盛于三代用以陷坚阵要
卷二 第 26a 页 WYG0727-0701a.png
强敌遮走北也故太公制武卫大扶胥者轮高八尺以
二十四人推之可陷大敌也武翼大扶胥者差小于武
卫轮高五尺以一十八人推之可比锐师也提翼小橹
扶胥者又差小于武翼用以独轮大黄参连弩扶胥者
又稍大于小橹伏以飞凫电影皆可以摧坚破强迎遏
大势嗣而武王之制戎车宣王之制元戎楚子之制二
广晋人之制五乘卫青之制武刚车马隆之制偏箱鹿
角车马燧之制冒战车卫绛之制如意车黄怀信之制
卷二 第 26b 页 WYG0727-0701b.png
万全车王大智之制雷电车洪武四年亦令造独辕车
永乐宣德中亦增其制近如谈司马奏造两辕车于京
营蠢重失制运转艰难无益于用也迄皆糜费惜乎他
如狻猊轩神兽车横阵车翼虎车自行车必胜车火箱
车云轩车行炮车霹雳车轒辒车旋风炮车各样大小
弩车各样大小炮车刀车鎗车撞车绞驰车阙车冲车
大油车辎车弃飞车象车天梯车离合车蹲狮车伏虎
车帐幕车三辕车轻车小戎木牛流马骑冠牌车流车
卷二 第 27a 页 WYG0727-0701c.png
之类古人用之历能霆击风驰何往而非取胜独不用
于今时何也岂匠不能制而地不宜用哉不能变通其
用者必以山水形势不便为说今之山水即古之形势
其宜与不宜又不待辩而自明矣昔以弩卫车今则益
以烈火弩有毒药火有神方而车有异制其功固十倍
于古人又可见也当事者不言运用之不能变通而谓
车之无益于用难矣识者谓制敌先制马制马必以车
又谓破敌非难难在车制战而无车犹身之无甲所以
卷二 第 27b 页 WYG0727-0701d.png
北敌之勇悍北骑之轻剽非车无以禦以牛马驴骡代
人之力者发机于前故不为妙设有巧思者能发机于
后或中或傍斯为有势是得其善矣大率制车以朴素
浑坚活泼机搆思宜巧法宜新是也若一时有急能令
市上及农间大小之车俱可赴战此又得用车之窍者

飞楼望远插板陷坑飞桥钓桥转关锄铻谁何刁斗辘
轳地涩天罗地网武落织女穿环暗门泥擂木擂风扇
卷二 第 28a 页 WYG0727-0702a.png
竹牌砖擂石擂地笋铁屋剑刃储胥搊蹄捉马毡帘皮
幔麻搭唧筒狗脚木篦篱笆垂钟版拐子木夜叉擂鹿
角木木女头木马子铁蒺藜铁菱角铁撞头狼牙拍铁
飞钩阑干棒霹雳棒之类率皆攻守之具悉令备置于
军中可也如布城软壁用于南方则野战固有所恃用
于北鄙则戎马亦为之惊疑或军行失道则以指南车
子午针定其所向欲还本境乃放老马引导于前军围
八面欲知其进退当令城内八方凿井深二丈许取新
卷二 第 28b 页 WYG0727-0702b.png
瓮以薄皮覆口如鼓使聪耳者如井中枕瓮而听去城
五百步悉知之矣或令少壮者枕空葫芦卧幽静处人
行二十里外东西南北皆知之名之曰瓮听曰地聪器
具屡有异名如以铁蒺藜为鬼箭以掷远为飘石以伏
弩为耕戈以火砖为满地锦以竹片代衔枚以木城为
壁垒之类不可悉数为将者固宜识之凡制器具务在
精奇三军生死相关家国存亡所系不可因中制而避
嫌省费也须令匠作自制营中切勿推于有司致误大
卷二 第 29a 页 WYG0727-0702c.png
事所谓负大计者不避小嫌不惜小费军中之乐以围
猎观进止之节然赏罚之令必严将帅之仪必整如戏
剧音乐之类音必雄壮慷慨戏必马步艺能凡无益于
军用之技无预于激烈之音者不可有也
平时用技称十分精熟而对敌之际能用出五分者不
败能用出六七分者必胜多有当场便忘了平素手段
况生死之际乎且如长短器械错杂阵头一齐拥进起
身就戳便砍虽转手回头尚不可得岂容活泼动荡坐
卷二 第 29b 页 WYG0727-0702d.png
作进退身势手法耶所以虚花武艺一些不可用在阵
头上正谓此耳练兵者若曾亲经战阵当识诸此然艺
虽倍精于敌又不可失势一失恐有隙可乘有隙可乘
则胜败未可定也
 
 
 
 阵纪卷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