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八
卷八 第 1a 页 WYG1293-0772c.png
钦定四库全书
 仰节堂集卷八
           明 曹于汴 撰
 尺牍
  与邹南皋先生
今之学人何多岐也分析门户回避字样昔辨朱陆业
既无谓今别薛王亦似不必提起空无等字不论是非
辄云此禅此禅禅者曰我不儒安用禅为儒者曰我不
卷八 第 1b 页 WYG1293-0772d.png
禅儒若斯已乎迩言至善何必吹疵妙论市童吾师安
可弹驳先贤见门户见知解亦必见我而不觉也遂令
同世同生有许多不欲见之人不欲见之事不欲见之
书不欲穷之理未免狭而不广偏而不全滞而不透支
而不根是以畛域多情怀淡戈矛起同室且尔况能彼
人吾人禽命吾命草生吾生乎哉然不能彼人吾人禽
命吾命草生吾生必不能同室相爱非不爱也不能满
也我塞乎中其馀能几于今不攘且安乎彼人吾人而
卷八 第 2a 页 WYG1293-0773a.png
爱吾人者无所不用其极矣攘之安之亦无所不用其
极矣辟彼流水原头之浚支𣲖之防必有分四海之放
必有由也可仅曰彼猖狂自恣决去藩篱吾但固我藩
篱而已安问藩篱外事然吾儒藩篱不与天同大哉何
可惩噎而废食也某于道无窥私心窃疑敢质之老先
生乞明显开示仍示进学入道之方可胜冒昧引望之

  答李赞宇
卷八 第 2b 页 WYG1293-0773b.png
杨止庵之疏厌士人之宗罗近溪而深辟佛老以维吾
儒甚嘉意也近溪之学亦有所得而不无圹洋其徒宗
其所得足矣而并誉其所失以为是则误矣止庵摘其
失而不录其得则其徒将不服大抵理一而已矣而异
者异之老异于佛佛异于老佛老异于儒而儒之中有
苍素云泥不同者惟善学则视市井小儿之言与孔子
合符何论二氏第有诧异其行泥滞其辞谈无相而反
有其相甚至削发面壁合掌者谓色即空而又欲离一
卷八 第 3a 页 WYG1293-0773c.png
切色甚至绝弃名教离父母亲戚者其流多弊则彼固
自异矣亦安得不异之夫反之心而然推之千万人之
心而同然不问其出于何氏无不可为训者反之心而
不然推之千万人之心而不然亦不问其出于何氏无
可为训者若绝弃名教无礼乐纲常此则吾之心不然
人之心亦不然空于渣滓邪秽而不空于纲常伦理此
必人己之心皆然者学者可知所从事矣疏内尚行尚
言之分及谓不当任情执见贿赂干请党同伐异则确
卷八 第 3b 页 WYG1293-0773d.png
然之论世教所赖不浅使者催报卒卒答附以复惟年
兄高见邃诣自有定论幸乞指教
  又答李赞字
夫道无之非是无人弗足讲学以明道也士农工贾皆
学道之人渔牧耕读皆学道之事隆古无讲学之名其人
皆学故无名也国家以文学取士天下学校无虑千百
章缝之士无虑万亿盖令其日讲所谓时习所谓孝弟
所谓性命仁义而以淑其身待天下之用也乃人心不
卷八 第 4a 页 WYG1293-0774a.png
古遂有口耳活套掇拾粉饰以为出身之媒师以是教
上以是取恬不为异非其质矣而于立身行政毫无干
涉于是君子厌薄其所为而聚徒讲道人遂以道学目
之若以为另是一种岂不惑哉然讲学之中亦或有言
然而行不然而藉是以干贵人捷仕径者而其名为道
学也是有口耳活套之实而更美其名人谁能甘之则
群起而相攻而讲者益寡道益晦矣大抵所学出于实
则必闇然自修不论大节细行一一不肯放过虽力量
卷八 第 4b 页 WYG1293-0774b.png
不同未必尽无疵而不自文以误人也所学出于名则
有张大其门面而于其生平未纯处亦曲为言说而谓
其为道夫夷之隘不害其清惠之不恭不害其和然亦
何必曰此隘此不恭正道之所在而陋孔子于下风乎
罗近溪逢人问道透彻心体岂不可尚而阔略处亦诚
其病乃学者得其阔略以为可便其私也而或多不羁
诚有如止庵疏所谓贿赂干请任情执见等说是其坐
女子于怀而乱之而犹侈然薄鲁男子不为也而可乎
卷八 第 5a 页 WYG1293-0774c.png
但今因止庵之疏而遂禁其讲是因噎废食夫此学乃
乾坤所由不毁何可一日废也似更当推广而俾千百
学校亿万章缝无不讲以及农工商贾无不讲才是而
其机则自上鼓之若得复辟召之典罗致四方道学仿
程子学校之议布之天下以主道教于一切乡学社学
之众渐次开发而申饬有位之士以兴学明道为先图
其学则以躬行实践为主随其人之根基引之入道或
直与天通或以人合天或直臻悟境或以修求悟夫天
卷八 第 5b 页 WYG1293-0774d.png
人合一修悟非二舍天而言人舍悟而言修则浅矣近
时学者知皆及此然言天矣而人尚未尽言悟矣而修
且未能世岂有能致中而不能致和能正心而不能修
身者哉则不可不戒也大抵果能合天则必益尽其人
事果能真悟则必益尽其真修尧舜文王孔子何人也
而兢兢业业望道未见徙义改过盖没齿以之也弟浅
陋不能窥道毫毛其于所谓人所谓修百孔千疮故谬
陈如此盖就弟根基云尔非所论大识见大造诣者也
卷八 第 6a 页 WYG1293-0775a.png
惟年兄辱教之万幸万幸
  答卢生守恭
远承手教深感相念不忘也细读佳诗更窥研究之力
恨不得会聚商之生虑浅昧无以相发明乃以原札致
诸冯慕冈年兄蒙其往复订正今俱录奉阅幸与同志
裁思仍牖我之愚也祝祝慕冈第一书并诗云读卢生
三教诗有感而赋曾向三家遍问津一源分𣲖若燕秦
到头谁复论同异发轫先须识主宾好为商王嗟故国
卷八 第 6b 页 WYG1293-0775b.png
何妨周室数顽民千花共树凭君赏李放桃枝岂是真
卢生诸什具见雅志但三家宗同教异学者自孔门入
则经世有用自仙释入恐未得其精先得其脱略故当
辨之佛书云桃树上不开李花安有混为一之理然诵
帖括学干禄孔氏之异端也又不若二氏近理矣学孔
惟明明德于天下自有终身不能尽者今俗学未见孔
面无惑乎杂二氏也二氏好处乃孔家明德半面耳但
识主宾不妨博采惟老公祖教之不类答书云细玩主
卷八 第 7a 页 WYG1293-0775c.png
宾之说足为指南不致眩他岐矣但此当远寄卢生尚
有可剖析者桃树不开李花是矣然由老之虚由佛之
无不可经世乎夫惟其为桃故不能李吾不为桃为李
何花不开孔子者非桃非李者也杨子为我故不兼爱
墨子兼爱故不为我岂知能爱者方为为我能为我方
为真爱彼其有所举有所废耳俗学未见孔面信然信
然顾崇梵修以侥福利藉清空以排俗情侈高远以便
疏纵此岂见佛面老面者耶破镜非镜明德有半面乎
卷八 第 7b 页 WYG1293-0775d.png
文成公曰三教所差毫发耳毫发则千里也其差安在
惟年兄指示弟与卢生共赖发蒙不尽慕冈第二书云
辱教甚深殊用惕然思省昨诗及启殊草草不畅谨述
近日意见台台细斧正之或问老佛虚无与吾儒同异
王龙溪曰文成公有言老氏说到虚圣人岂得于虚上
加得一毫实佛氏说到无圣人岂能于无上加得一毫
有老氏从养生上来佛氏从出离生死上来却在本体
上加了些子意思便不是他虚无的本色吾人今日未
卷八 第 8a 页 WYG1293-0776a.png
用屑屑在二氏身分上辨别同异先须理会吾儒本宗
明白二氏毫釐始可得而辨耳京思从养生来者乃老
氏恐人不向道始借长生引人即道家规中指南序亦
曰示人回光返照一法耳出离轮回亦佛引人向道之
意至虚无本色老佛却得之深原未尝加了些子意思
此与孔子原自无别即阳明此段议论犹是救学者非
出本心秘语语因人变化各有当也阳明所得全自六
祖来彼看到源头处原无毫釐之差然如此说者为学
卷八 第 8b 页 WYG1293-0776b.png
佛老而念头少差者言非正指厥教主而言也如此则
京可无说于卢生矣京所争者不在三家之心宗而在
三家之教门吕东莱曰吾儒未尝言空而空行乎其中
空行乎其中乃心宗之同也未尝言空乃教门之异也
孔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以下则不可佛老专语上
者也孔子不为也天下惟中人最多中人之学每每不
得其精微先得其形似且就中人所得之形似较之学
佛老者先谢事远尘矣学孔子者先谨九容明五伦矣
卷八 第 9a 页 WYG1293-0776c.png
谢事远尘之人君亲不得其奔走之力而九容谨五伦
明即次贤拘格式下士假名义犹有劳于君亲有利于
民物也惟上智之士或由一而贯万或自博而趋约千
溪万径皆可适国不见孔教之为独优二氏之为独偏
然上智世不一二即王龙溪在阳明弟子中最称利根
受圆通之教之益而不无圆通之害向使束于孔教致
谨乎礼所成就当不止此而后学观化当不至侈高远
以便疏纵如今日诸士所为也自佛入中国有竹林诸
卷八 第 9b 页 WYG1293-0776d.png
贤以荡晋室有梁武宋徽诸君以荡列朝五帝三王制
礼作乐以范围天下之法一切解脱至于今礼坏乐崩
古礼不复古乐不作其害不可胜叹佛氏有三千威仪
八万细行岂其不才如此惟彼西番原无中国文物学
者一入其教不觉与之俱化假有童子于此教之曰手
容恭足容重目容端头容直彼立乎吾前俨然正人矣
教之曰冬温夏凊昏定晨省彼承事亲侧蔼然孝子矣
孔子之教岂不万万贤于佛老哉京所争者入门之涂
卷八 第 10a 页 WYG1293-0777a.png
而已且如今乾坤何等时哉其下者瘠百姓以肥已是
三教之罪人矣其贤者或拘孔子格式则夙夜在公履
绳蹈矩省察克治此禅家不以为上乘而实社稷之柱
石也或入佛老窠臼则通昼夜而惺惺齐人我而平等
非不光明广大然问之以朝廷之典章多所未谙问之
以将吏之臧否多所未究随波逐流认为无碍爱国勤
民认为有著即千岁不化于国何益哉此皆从末流受
敝之轻重以较最初立教之优劣宁为孔不为二氏也
卷八 第 10b 页 WYG1293-0777b.png
庄子笑孔子取已陈刍狗教天下此正孔子苦心立教
处故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不可者非不能也早
使之知恐彼猖狂自恣矣子夏教人洒扫应对正下学
上达法门种桃而桃种李而李不为桃不为李而无所
不可为所谓有始有卒者其惟圣人乎圣人则忘言匪
直不言同异矣望老公祖批驳数次开京恍惚之见示
之至当之论幸甚不类答书云承教详论三氏宗同教
异并二氏流弊及儒教之益自是确论但教生于宗者
卷八 第 11a 页 WYG1293-0777c.png
也宗同矣而教何以异文成谓毫发之差固为学者然
既谓之差亦岂无说夫孔子根枝全树而二氏据其根
者也孔子出世以经世而二氏出世者也枝不在根之
外经世不在出世之外安得谓之差然根也而无枝出
世也而无经世安得无差三教之说不知起自何人夫
道语其异不啻千万故孔子之门自分四科何止于三
语其同亦一而已矣故途人之言无异孔子何得有三
教而至于三也吾儒之罪也譬彼文武原非两途两途
卷八 第 11b 页 WYG1293-0777d.png
之分也文官之罪也又譬之汉高御宇一统中华昭烈
偏安乃成鼎足夫论语二十篇言言仁命而记者曰罕
言此言出而根与枝出世与经世始分矣夫道家长生
而吾儒岂爱速死佛家出生死而吾儒岂宜沾滞避禅
者如主翁私财自弃各房之物不敢道一空字溺禅者
又若荡子出逃仇视故土不肯道一实字俱执一之害
也子夏教门人洒扫应对本自不差但下学上达孔子
一口全道而小子圣人商费分别子游能不疑乎窃谓
卷八 第 12a 页 WYG1293-0778a.png
真老真佛生于今日果行其教自当不外于吾儒彼不
可以可道可名自偏以空而不色自偏也真孔子生于
今日必谨容明伦亦必一切解脱所谓大莫载小莫破
庸德庸行无声无臭一以贯之也以此为宗以此为教
何如夫宗二氏者其心何心也合三教者其心亦何心
也不可不察也夷之合墨儒而孟子亦不许则三教可
易言合哉此尚望年兄细教以裨益生与卢生也慕冈
第三书云来教云真老真佛生于今日果行其教自当
卷八 第 12b 页 WYG1293-0778b.png
不外于吾儒真孔子生于今日必谨容明伦亦必一切
解脱教而至于三也吾儒之罪也斯至言矣无容复赘
敬谢教惟日体认之而已不类答书云昨侈口而谈觊
年兄砭正之也承谕甚愧夫论上见上容易堕落人故
实体之为难体认二字敬佩谢并望督诲不一
  与谭生大礼等两会
惟天下治乱系之风俗风俗美恶系之教化风俗不教
不善教化不讲不行故不佞每怀教士民而不能也幸
卷八 第 13a 页 WYG1293-0778c.png
多贤之识明足以明此教志定足以永此教心仁足以
广此教乃得兴起雅会一讲先圣之学而就中启发不
佞者实多且巨能不感乎仍望终相匡扶俾不陨坠则
厚幸矣前时承同节手翰谓致书梁盛阳辩共发编语
呵呵阳明之良知甘泉之体认大君子之言世之辩者
尚未息喙我辈区区曾不出先贤之唾弃乃至相辩耶
令大方闻之当绝倒矣再勿乃尔又致疑于看喜怒哀
乐未发气象谓看未发之气象于已发此以事证心之
卷八 第 13b 页 WYG1293-0778d.png
意所见亦是然所谓看未发者原非分为两截事第令
人考其源头耳得其源头岂与支流为二乎即如未发
本无喜本无怒而有所喜怒也何为故有所非和即非
中也无心为中乃为和也心不可以有无言则未发已
发自非两气象但求之已发不如求之于未发为得其
要领也且其语气原自明显曰未发之谓中看未发作
何气象欲人识得中而已矣近不佞对李松厅座师论
静书语颇类此今录商之李座师来书云学问落脚工
卷八 第 14a 页 WYG1293-0779a.png
夫自止静中得之先儒所谓看未发时气象与静中养
出端倪者似落第二义不佞报书云夫静者万化之根
也终日视而目常静终日言而口常静乾行不息而天
常静酬酢万变而心常静是即中庸所谓中孔子所以
无意必固我孟子所以不动心率是物也周子得之故
曰圣人主静静之一语岂啻落脚工夫究竟当不越此
延平白沙所谓静中则以时言非静根之静也然所谓
观未发气象者亦谓中之体静本无喜怒本无哀乐故
卷八 第 14b 页 WYG1293-0779b.png
虽终日喜怒哀乐而不以我是谓动不离静和不离中
则未发已发岂二气象哉所谓养出端倪者亦谓收摄
精神静根萌见乃可以披露全体复还大始顾端倪全
体自非两截也二儒之说似因扰扰尘喧者心常纷乱
故令其静中体认本真耳云云同节尚与诸贤裁思当
有以教我会中近时人数及有无进益俱寄字以慰悬
望诸友一一道意并致秦州王子不尽
  复贾泰岩
卷八 第 15a 页 WYG1293-0779c.png
前承老年丈大教俱近里著已之谈年来仅闻此耳谨
拜谢弟窃睹讲学者研注脚之纤毫辩门户之同异高
入无际深入无极语竟日不了及对景实行又大谬不
然者窃惑之噤不敢发声承老年丈教言乃知道学自
有在也弟亦窃谓学不在高远即若论语中自头一句
起但行得一句生平之事毕矣又不然俱任心以行心
所羞耻者不为生平之事毕矣老年丈以为然否弟为
有司日贸贸风尘中尚有可羞可耻之事或忍心为之
卷八 第 15b 页 WYG1293-0779d.png
假若查盘处或据人虚文以了前件又或奉上司命令
那移日月实憧憧不宁不知老年丈当此作何如处将
径情直行毫不假借耶抑委曲迁就以为此小节不足
拘泥耶夫枉尺直寻亦委曲之流弊耳一字不实将不
谓之枉其心乎幸惟老年丈赐教顾年兄过淮命弟致
书老年丈附言请教惟垂示不一
  复冯慕冈
湖广用武之地西连蜀番多土司北连河陜多游民东
卷八 第 16a 页 WYG1293-0780a.png
并江西有陈友谅之遗孽有鄱阳湖之群盗中原有事
此亦吃𦂳处也年兄分巡则当逐地巡行考察官吏上
城操练与按台一体江北惟带溪曲公如此弟以为得
体然必奖率府州县实心为民事事修举仅巡行以考
其成而已则学校仓庾阡陌孤贫乡约无不在所巡之
中然跟随官吏人食二鸡子百姓亦将椎骨故省事之
为急也尝谓古人省事今人多事古天子巡狩今按台
不能遍巡则亦民之苦繁苛也弟愚不能裨益遵原劄
卷八 第 16b 页 WYG1293-0780b.png
登答于后外具兴革录二册奉览此有司事与风宪不
同然有司一切收放买办挂搭滥税残害之弊略载一
二亦所当知而类推也诸容面悉
事上 有依阿者有径情者依阿者固不足论其径情
亦无以济事必也正而和直而敬其庶乎
接下 有崖岸者情意不通有扶同者法纪不肃有辞
怨辞难而俾下官任之者有炎凉其态而俾乡贡夺气
者有嗫嚅含糊而俾人揣摩者俱积习之害也则正大
卷八 第 17a 页 WYG1293-0780c.png
光明方严真恳而已矣其吏快各役则最难以息其奸
闻其良则亦不假以权不凭其言文书经目事干陵人
卖法者必罪已耳
练兵兵无实数士无实艺操无实益非旦夕矣必以
渐整刷之设法点查间取比试弟曾于操毕收营之际
人给一帖遂查出空名数百又尝于过堂之时忽试数
人遂得其不能之实又尝欲令众兵出城百十里演埋
伏及丘陵水泽之阵若常如此庶可一变然激励将官
卷八 第 17b 页 WYG1293-0780d.png
则其本也隆其体貌不折辱之严其法令不姑息之
制器修城制器价多则委官尅落少则器不精然虽
少亦尅修城亦然俱委官大利益也尝见费银万千毫
不足藉则亦不躬不亲不如其家事可恨之甚傥贬其
威重亲临省试当不至此至于收藏弓矢堆积湿地刀
铳铁蚀不加揩磨累沙泥以增濠沙坠而濠复平城垣
小坏不修久乃大估十金买马忽称老瘦变价不及一
二金有实政者自不如是
卷八 第 18a 页 WYG1293-0781a.png
弭盗 民饥寒乃为盗此不俟论然使县捕官巡其一
县府捕官总巡之盗何从生今则捕官不出庭户兵壮
高卧其家盗之纵横何怪其然江北河下弟曾具哨船
设兵巡逻鼓炮相闻惜乎其无实行也保甲之法甚善
然非良有司行之亦祗增一番扰耳至于囹圄近亦弛
玩不可不谨也
息讼 刁民之诬告也明知其不能直特欲牵害耳若
被告不至于害彼何利而为之其被告之害则追呼之
卷八 第 18b 页 WYG1293-0781b.png
扰也妇女之出也岁月之延也贪污之取也其良有司
自不至此弟常不问人罪人亦少告状久则状辞不文
问之其讼师行矣诬告必反坐此正条也然准状既多
则不胜其反故少准之为优也大抵教行则讼夫愧为
人上之责也
贤否 贤否最不易知势必假于人此人非贤者不肯
言其言亦不实则识拔贤者开诚以问之可也大抵有
司之才能一露于言动再露于辞详吾再或背审告状
卷八 第 19a 页 WYG1293-0781c.png
等人以探之询于有行之乡绅参诸各官之评揭亦自
有难掩者然知之不若教之其教之法则善言勉谕设
法查考使之不肯为恶不敢为恶可也楮爱老以辞详
观有司刘晋老虽小官必与言俱可法也
  复苏弼垣
承命开赴任太守事宜谨据见闻谬列上呈惟年丈裁

一同僚差人下书迎接发回书有礼则收之
卷八 第 19b 页 WYG1293-0781d.png
一州县差人迎接送礼其礼发回不收或发一回帖加
副启或以无大封筒但发批若有顺人发一票免接免
送礼更便其旧规应用夫马不在此论
一接到人夫酌量留者留先发者先发命吏房开一切
见上接下待士夫各仪注仍须审问虑其或不确也
一入境即系属县亦不行香讲书以未到任也其县官
既见过免其赴府参谒
一凡将见境内一切院道部将领等衙门俱细问旧规
卷八 第 20a 页 WYG1293-0782a.png
一到任毕即命远来州县回免其伺候行香仍分付励
精相成省约相谅之意或仍令候行香亦可
一开示门牌查取旧案参以意见及晓谕属官吏书及
下民等告示斟酌行之其马票另刻
一一切贺礼不收其同僚公下程收之其贽礼酌换答

一初政宁缓勿急宁细勿疏
一遇左右以严肃为主
卷八 第 20b 页 WYG1293-0782b.png
一清查未完以后时时留意总置一簿
一投上司公文必过目虽下程等项亦间一视
一待同僚属吏不论科贡俱一律
一革弊以渐
一清免一切繁事勿以事小而忽之辟如投结状之类
何益
一衙门令严静其仓库牢狱养济院等有关系者俱一

卷八 第 21a 页 WYG1293-0782c.png
一士夫投书嘱托勿曲徇勿峻绝
一非甚𦂳急不差人下州县
一优礼过客
一一切以便民为主初到必多劝化恳恻言语亦间行
威严
一一切以速为贵其匆忙旁午之中留心防欺
一属官于言动得其近似公移得其大槩密访民情当
无逃者
卷八 第 21b 页 WYG1293-0782d.png
一属官贺节预免
一各县政事不必一律在合时宜
一上下之间情法兼尽
一天平法马等秤各门锁钥间一看验
一乡里可见者方见不则辞之
一但遇士夫有识者及民间父老即问民疾苦求所以
苏之
  上刘晋川先生
卷八 第 22a 页 WYG1293-0783a.png
前承台台大教归而体究惛懵无进祇觉多过耳今开
款请教惟乞垂示可胜倾仰之至
一研究道理费一番思索或稍露端绪而此夜梦寐反
不安果思索非乎亦所露仅成见解终非知体耳如何
而可
一是非毁誉到前每凝定以处之以冀不动然两腋傍
两耳根津津气上则气自动矣此时欲收摄已成强制
矣如何而可
卷八 第 22b 页 WYG1293-0783b.png
一行取报到不作张皇喜态然思之非也贤才向用何
分人已因取我而作漠然之状是有我也何不以人视
我则其态出于做作非中节之情矣如何而可
一尝见途次搢绅以夹板运书籍示人以非货也斯不
流于好名乎若径以箱笼运之连绵多扛凭人谓是金
是玉恐隐微之间亦不能胜也如何而可
  简刘朴庵
马少轩兄天分夐绝生平无诳言无愁色无机心其五
卷八 第 23a 页 WYG1293-0783c.png
内坦坦外露少有志伊傅周召之业复欲穷濂洛关闽
之学其下者亦欲追韩范富欧藉令得圣人为之依归
所就当不可量乃弟先其一科登榜君易衣同其弟入
宴观盛事忘其我矣既与诸弟析㸑少所取则筮仕广
文为禄仕计弟子员遇汴于京邸啧啧叹服不容口教
化可知矣既成进士偶以假寐候其座主独迟同事者
教以托辞则笑而谢之竟直述假寐状座主异之居常
慨然思有所建树于世天不假年何哉至今搢绅有问
卷八 第 23b 页 WYG1293-0783d.png
汴之良友必屈指少轩不能以既死而忘之诚重之也
忆数年前谈海内高士者晋中少轩朴庵山东李惟青
今少轩惟青乃俱去伤哉然则铭少轩之墓者非朴庵
其谁焉
  复瞿慕川
于汴最庸陋然闻海内高贤则精神归往不能遏止或
不蒙弃斥立之宇下得承一二謦欬则喜跃以为不世
之遭也向者江右之役李槠山先生顾我于棘院继谒
卷八 第 24a 页 WYG1293-0784a.png
张斗津先生朱守约先生于其庐已而陟匡庐读阳明
先生遗咏游白鹿洞想朱陆二先生之高致既过大江
肃谒先生而阍者不我拒而道驾复枉顾于寓邸纚纚
深谈细入无垠博极无际于汴数年倾仰一旦躬逢顾
不快哉别后拜阙里庙墓登泰岱万山撮土耳观日之
出奇状难喻昔人云死生犹昼夜世人未知深信傥于
日观峰头指点便自亲切以上俱兹役所获奉告以自
庆云尊谕当大兴教化诚然诚然世道非教化何所不
卷八 第 24b 页 WYG1293-0784b.png
至哉张方伯夙闻其人陈令尹幸一晤接史直指雅重
先生固当尔尔敬义堂扁向者邹茂才相约渠至南都
径求善书者书之即列敝衔寄上何渠犹未就也礼乐
考序当托周郇野寄奉请教尊体既违和冯兄之吊可
缓劳困跋涉亦非冯兄意也陈君回任正值计客纷集
匆冗之际草率报候伏望垂鉴
 
 仰节堂集卷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