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松阳钞存 卷下
松阳钞存 卷下 第 1a 页 WYG0725-0644a.png
钦定四库全书
 松阳钞存卷下
          赠内阁学士陆陇其撰
  教学
圣人不得中行而与狂狷与之之内有许多裁成辅相
 之法究竟欲其归于中行非徒嘉奖之而已也若但
 知嘉奖则狂者之气将益高而狷者之守将益僻其
 去中行将益远岂圣人之教乎人多错认圣人取狂
松阳钞存 卷下 第 1b 页 WYG0725-0644b.png
 狷之意顾泾阳谓学问当从狂狷起脚是何言欤(原/第)
 (十八/条)
圣人以杖叩原壤此亦因人而施若使遇庄周苏轼必
 不如此彼亦必不肯默受适以启其不逊耳大扺人
 之流于异端者有刚柔之不同而圣人之教亦有刚
 克柔克之不同原壤之叩盖以刚克柔之法也(原第/四十)
 (五/条)
孔孟每称善人明季陈几亭以善人为中行谭梁生以
松阳钞存 卷下 第 2a 页 WYG0725-0645a.png
 善人为狂然按朱子语类讲论语不得中行章则皆
 不然语类曰善人只循循自守不会勇猛精进循规
 蹈矩则有馀责之以任道则不足狷者虽非中道然
 这般人终是有筋骨又曰汉文帝谓之善人武帝却
 有狂气象文帝天资虽美然止此而已武帝多有病
 痛然天资高足以有为据此则是朱子以善人为谨
 厚之士今当从之大扺中行狂狷善人有恒皆是以
 天资言而善人又不如中行有恒又不如狂狷(原第/三十)
松阳钞存 卷下 第 2b 页 WYG0725-0645b.png
 (七/条)
  (基按问学录原本云大抵善人之类不一有近于/狂之善人有近于狷之善人有近于中行之善人)
  (善人者任其狂狷中行之质而自成焉者也君子/者因其狂狷中行之质而裁成焉者也语类曰善)
  (人云云据此则又似以善人为谨厚之士愚谓有/近于谨厚之善人而不可谓善人止谨厚之士也)
  (谓善人不及狂狷止可指近于谨厚之一种而不/可以此该善人也朱子此条宜善会永乐时辑大)
  (全删去善人字甚有见此论不主语类庐陵王勉/轩见之谓显与朱子不合疑非定论此时尚未见)
  (钞存全本也今读此条先生改定仍从语类可见/钞存为定论仪封刻本删钞存而存问学录殊失)
  (先生/意矣)
松阳钞存 卷下 第 3a 页 WYG0725-0645c.png
孔子之时虚无寂灭自托于上达之说尚少故孔子教
 人只从下学说起使其循序渐进朱子之时异端之
 说方且共托于上达而浸灌于学者之耳不先去其
 疾则孰肯从事于吾所谓下学哉故凡朱子之言性
 天道言上达者皆所以先去其疾薛文清曰孔子教
 人说下学处极多说上达处极少至宋诸老先生多
 将本原𤼵以示人亦时不得不然耳盖此之谓也(原/第)
 (五十/七条)
松阳钞存 卷下 第 3b 页 WYG0725-0645d.png
  (基按吕东莱先生近思录后序云首卷列阴阳变/化性命之说大抵非始学之事祖谦尝与闻次辑)
  (之意后出晚进于义理本原未容骤语苟茫然不/识其梗槩则何所底止列之篇端特使知其名义)
  (有所向望而已东莱此序与此条相𤼵先去其病/与粗知名义皆浅一层看所谓时不得不然盖立)
  (教之权/法也)
  辨学术
象山对朱济道言收拾精神自立主宰当恻隐时自然
 恻隐当羞恶时自然羞恶愚按收拾精神而不读书
 穷理𤼵出来不能无差且其所谓收拾精神者不免
松阳钞存 卷下 第 4a 页 WYG0725-0646a.png
 如观心说之所讥非如程子之主一无适朱子之略
 绰提撕也安得无病至其所以收拾精神主于自私
 自利而非主于存天理又无论矣大抵象山阳明景
 逸念台皆是收拾精神一路功夫但象山主静阳明
 则不分动静景逸主静念台则不分动静象山阳明
 都不要读书穷理景逸念台则略及于读书穷理象
 山阳明则指理在心外景逸念台则指理在心内究
 竟则一辙(原第/六条)
松阳钞存 卷下 第 4b 页 WYG0725-0646b.png
  (按此条文集亦载日记内无中间观心说一段○/基按先生此条评定象山阳明景逸念台直是等)
  (上等来真无可躲闪人但知偏于静者为禅而不/知不分动静者亦禅人但知指理在心外者为禅)
  (而不知指理在心内者亦禅此条便可当一部学/蔀通辨○先生日记中尚有一条云指理在心外)
  (者如镜之影指理在心内者如树之根得失自不/同按此于一样之中又分得失剖晰极细而钞存)
  (不载者盖先生辨学/术宁峻其防如此)
阳明年谱载其将征思田之日与钱绪山王龙溪證道
 于天泉桥上绪山谓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
 是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四语
松阳钞存 卷下 第 5a 页 WYG0725-0646c.png
 是师门宗旨龙溪谓心体既无善无恶意亦无善无
 恶知亦无善无恶物亦无善无恶阳明两存之曰汝
 中须用德洪功夫德洪须透汝中本体吾学无遗念
 矣愚谓此一条是王学病根其所谓致良知亦是如
 此依绪山之说则以本于无善无不善者为良依龙
 溪之说则直以无善无不善者为良总是知有心不
 知有性若以孟子仁人心也程子性即理也之义求
 之其说不攻而自破矣不知明季诸儒何以必极力
松阳钞存 卷下 第 5b 页 WYG0725-0646d.png
 为之回护如高忠宪云阳明无善之说不足以乱性
 而足以乱教则以性原可谓无善特不可以此教人
 耳岂性与教有二道乎陈几亭云阳明所言无者直
 指本来不着一相非谓有善恶而不分别也衍之于
 意与事是既有善恶之后仍不分别其学术祸世之
 罪可胜诛哉自汝中之说倡遂蔑视进退取予无足
 轻重不见性者为善亦无益见性者为恶亦无伤非
 惟程朱之闲荡然而良知之教亦且口实于天下则
松阳钞存 卷下 第 6a 页 WYG0725-0647a.png
 似阳明无善无恶心之体一语未尝差特龙溪衍之
 过当耳果足以服龙溪之心乎几亭又云孟子言性
 善未尝云有善呼性为善犹赞青天为好耳若夫善
 意善事犹彩霞明星恶意恶事犹黑云浊雾虽彩霞
 明星与黑云浊雾相去远甚要不可执此霞此星为
 青天之本体也善意善事性所𤼵也非性所有也性
 中本无一物夹杂至虚至粹故谓之善孔孟未尝言
 有何待后人言无必云无善是无上加无也则似孟
松阳钞存 卷下 第 6b 页 WYG0725-0647b.png
 子云性善即无善无不善之谓与告子何异乎岂无
 声无臭者性而有物有则者非性一物不有者性而
 万物皆备者非性乎其言不必无上加无若与阳明
 稍相左而实深于回护阳明者也以景逸几亭之好
 学深思亦知姚江末流之弊而不知其病根在昧于
 心性之辨反从而为之辞甚矣莠苗朱紫之易乱也
 (原第/七条)
王龙溪曰先师首揭良知之教以觉天下学者靡然宗
松阳钞存 卷下 第 7a 页 WYG0725-0647c.png
 之凡在同门得于见闻之所及者虽良知宗说不敢
 有违未免各以其性之所近拟议搀和纷成异见有
 谓良知本寂如镜之照物明体寂然而妍媸自辨有
 谓良知是从已𤼵立教非未发无知之本旨有谓良
 知无见成由于修证而始全有谓良知本来无欲直
 心以动无不是道不待复加销欲之功有谓学有主
 宰有流行而以良知分体用有谓学贵循序求之有
 本末得之无内外而以致知别终始此皆论学同异
松阳钞存 卷下 第 7b 页 WYG0725-0647d.png
 之见差若毫釐而其谬乃至千里不容以不辨者也
 寂者心之本体寂以照为用守其空知而遗照是乖
 其中也良知原是未𤼵之中无知而无不知若良知
 之前复求未𤼵即为沉空之见矣见入井之孺子而
 恻隐见嘑蹴之食而羞恶仁义之心本来完足感触
 斯应不学而能也若谓良知由修而后全挠其体也
 古今立教原为有欲设销欲正所以复还无欲之体
 非有所加也主宰即流行之体流行即主宰之用体
松阳钞存 卷下 第 8a 页 WYG0725-0648a.png
 用一原不可得而分分则离矣所求即得之之因所
 得即求之之证始终一贯不可得而别别则支矣按
 龙溪此条言良知之说各自为派如此然总知有心
 不知有性其或分主宰流行或不分主宰流行或分
 工夫本体或不分工夫本体皆只是指此昭昭灵灵
 之知觉非孟子之所谓良知也(原第/八条)
  (基按尝闶龙溪集满口是禅固阳明之滥觞也此/条特引其言良知各自为派耳若龙溪之纯是释)
  (学明季诸儒已明言/之先生故不复辨云)
松阳钞存 卷下 第 8b 页 WYG0725-0648b.png
高景逸先生之学见于先生所谓困学记者大略谓始
 读大学或问见朱子言入道之要莫如敬故专用力
 于肃恭收敛持心方寸间但觉气郁身拘及放下又
 散漫如故继见程子谓心要在腔子里解者曰腔子
 犹言身子耳大喜以为心不专在方寸浑身是心也
 顿自快然及谪官赴揭阳于舟中严立规程以半日
 静坐半日读书将程朱所示诚敬主静观喜怒哀乐
 未发诸法一一参求觉心气澄清时便有塞乎天地
松阳钞存 卷下 第 9a 页 WYG0725-0648c.png
 气象第不能常过汀州陆行憩旅舍小楼读二程书
 见明道先生曰万变俱在人其实无一事猛省曰原
 来如此从前牵缠俄然斩绝至此见六合皆心腔子
 是其区宇方寸亦其本位神而明之无方所可言也
 平生深鄙学者张皇言悟此时看作平常自知从此
 方可下工夫耳甲辰顾泾阳先生始作东林精舍大
 得明友讲习之功徐而验之终不可无端居静定之
 力盖各人病痛不同大圣贤必有大精神其主静只
松阳钞存 卷下 第 9b 页 WYG0725-0648d.png
 在寻常日用中学者神短气浮便须数十年静力方
 得厚聚深培而最受病处在自幼无小学之教浸染
 世俗故俗根难拔必埋头读书使义理浃洽变易其
 俗肠俗骨澄神默坐使尘妄消散坚凝其正心正气
 乃可耳余虽有豁然之见而缺此一大段功夫所幸
 呈露面目以来才一提策便是原物此记作于甲寅
 先生进学之大槩具见于此又行状载其自揭阳归
 与吴子往归季思往来相与焚香兀坐坐必七日取
松阳钞存 卷下 第 10a 页 WYG0725-0649a.png
 大易七日来复之义盖先生之学专以静为主而其
 静也又以呈露面目为主纯是禅学由其初不知延
 平观喜怒哀乐未发一语为有病而从此入门遂有
 旅店小楼之张皇其后焚香兀坐坐必七日皆是欲
 守此旅店一段光景遂执此以为学者下手工夫其
 讲一贯也谓一贯尚是入门之学非终身结果之学
 即指此一段光景为一贯也其论格物也谓格物者
 穷理之谓也穷理者知本之谓也亦指此一段光景
松阳钞存 卷下 第 10b 页 WYG0725-0649b.png
 为知本为格物也其论性也谓阳明无善之说不足
 以乱性其论尽心也谓此心广大无际常人局于形
 囿于气缚于念蔽于欲故不能尽尽心则知性知性
 则知天曰心曰性无非指此一段光景虽未尝废读
 书然看得这一边重那一边轻到后来临终与友人
 书云心如太虚本无生死何幻质之足恋乎又遗疏
 云君恩未报愿结来生全是佛家话头其平生好处
 只是从天资上发出来与学问全无干涉在延平观
松阳钞存 卷下 第 11a 页 WYG0725-0649c.png
 喜怒哀乐未发一语只是略欠自然与朱子所谓略
 绰提撕者稍异耳未是禅然景逸用之遂至于此甚
 矣学之不可丝毫有偏也(原第/十条)
  (基有劄记一条云高忠宪旅店小楼忽悟明道实/无一事之旨与罗文庄初年晤老僧后揽衣流汗)
  (所见正同陈几亭反谓高子所见者性也文庄所/见者心也文庄见后渐体认渐觉其非高子体认)
  (既久忽见本原一时透脱是为实悟此后惟有纯/熟永无走作矣又谓圣人不必有此一番不过由)
  (于正路愈行愈熟则愈识其精微学者必须有此/一番按此论大非忠宪所以不及文庄正在于此)
  (文庄迷而能改忠宪即从此悟做成也几亭又谓/朱子言一旦豁然贯通观其生平亦尝经此段光)
松阳钞存 卷下 第 11b 页 WYG0725-0649d.png
  (景过来第不欲向人道破按此则直/诬朱子矣因读先生此条检出附此)
罗念庵在阳明之后深知阳明末流之弊而欲以主静
 功夫救之其集中有云良知固出于禀受之自然而
 未尝泯灭然欲得流行𤼵见常如孩提之时必有致
 之之功阳明公之龙场是也学者舍龙场之惩创而
 第谈晚年之熟化譬之趋万里者不能蹈险出幽而
 欲从容于九达之逵岂止病躐等而已哉又与王龙
 溪书云终日谈本体不说工夫才拈工夫便指为外
松阳钞存 卷下 第 12a 页 WYG0725-0650a.png
 道此等处使阳明复生亦当攒眉也此皆切中当时
 之病然不反求之居敬穷理而第欲以主静为致恐
 只是致其所致非圣门所谓致高景逸之学大抵本
 于念庵观其所作三时记言在揭阳念庵之门人萧
 自麓出念庵诸书观之深叹为阳明门人对病之药
 可见至若李见罗亦深言阳明末流之弊而取止至
 善为宗旨只是将阳明之良知改头换面耳非有二
 也其学又在念庵景逸之下矣(原第十/一条)
松阳钞存 卷下 第 12b 页 WYG0725-0650b.png
  (基按陆王一派学问如白沙甘泉念庵诸公皆是/做静时工夫得力者彼自以为学有本领即斥之)
  (者亦以偏于静非之岂知只是致其所致毫不识/静时工夫耶尝谓彼于静时要察见要寻求要搜)
  (根及至于动以为内既无私遂听其自然流出则/是静则扰之而动则任之也乌睹所谓主静立极)
  (耶/)
程篁墩之道一编王阳明之朱子晚年定论皆以朱合
 陆援儒入墨使学者认集注或问为朱子中年未定
 之说而谓其晚岁大悟旧说之非虽有信从朱子者
 不能不惑于其言较之显背紫阳其害尤甚幸罗整
松阳钞存 卷下 第 13a 页 WYG0725-0650c.png
 庵陈清澜之徒深辟其谬如拨云见日至徐文贞学
 则一书则又欲以陆合朱推墨附儒盖以象山未尝
 不曰亲师友曰观书册曰讲明与朱子之格物穷理
 髣髴相似遂强而一之不知象山虽未尝不言讲明
 其视讲明一边却轻且其所讲明者亦止讲明其自
 家一派学耳非可与朱子之格物穷理同日语也谓
 陆无异于朱不知陆子先不知朱子推墨附儒与援
 儒入墨其归一而已矣文贞平生极尊阳明良知之
松阳钞存 卷下 第 13b 页 WYG0725-0650d.png
 学而其语录有云学须有要辨路径路径既明纵行
 之不能至犹不失日日在康庄也又曰学须有所见
 乃能行得如登万仞之山必见山头所在乃有进步
 处非可冥目求前也此亦与象山所谓讲明一般(原/第)
 (十四/条)
  (按此条问学录所载前引清澜几亭两/段甚长后引文贞学则甚略与此不同)
顾泾阳学蔀通辨序以象山为有我朱子为无我其说
 是矣至谓朱子岐德性问学为二不能无失而曰辨
松阳钞存 卷下 第 14a 页 WYG0725-0651a.png
 朱陆者不须辨其孰为支离孰为禅辨其孰为有我
 而已矣则似朱子之胜象山者仅在无我此则愚所
 未安(原第十/三条)
  (基按读泾阳还经录其辟阳明可谓力矣然尚有/未深烛其蔀处故小心斋劄记及文集内说到下)
  (手工夫终觉含糊先生日记有云辨学术同异若/在经书文义上辨之则彼此胶执葛藤无已矣若)
  (舍文义而单论下手工夫则得失自见泾阳/此序舍清澜本意而别生议论诚不免躲闪)
余于辛丑壬寅间有告子阳明之辨谓告子不是如禅
 家守其空虚无用之心不管外面只是欲守一心以
松阳钞存 卷下 第 14b 页 WYG0725-0651b.png
 为应事之本盖即近日姚江之学然不能知言养气
 则心不能应事故自觉有不得处虽觉有不得终固
 守其心绝不从言与气上照管迨其久则亦不自觉
 有不得而冥然悍然而己以冥然悍然之心而应事
 则又为王介甫之执拗矣故告子者始乎阳明终乎
 介甫者也大抵阳明天资高故但守其心亦能应事
 告子天资不如阳明则遂为介甫之执拗又告子天
 资高强故成执拗若天资柔弱者则又为委靡矣故
松阳钞存 卷下 第 15a 页 WYG0725-0651c.png
 为阳明之学者强者必至于拗弱者必至于靡东庄
 见而评之曰百馀年来邪说横流生心害政酿成生
 民之祸真范宁所谓罪深于桀纣者虽前辈讲学先
 生亦尝心疑之然皆包罗和会而不敢直指其为非
 是以其障益深而其祸益烈读此为之惊叹深幸此
 理之在天下终不得而磨灭亦世运阳生之一机也
 至谓阳明天资高但守其心亦能应事即朱子谓禅
 家行得好自是其资质好非禅之力意然如朱子所
松阳钞存 卷下 第 15b 页 WYG0725-0651d.png
 称必富郑公吕正献陈忠肃赵清献诸公乃可谓之
 行得好耳阳明所为皆苟且侥倖不诚无物吾未见
 其能应事也观其通近侍结中朝攘夺下功纵兵肆
 掠家门乖舛尤甚皆载在实录可考而知也实录称
 其性警敏善机械能以学术自文深中其隐矣张考
 夫亦极称实录讥阳明警敏机械之言谓当时士大
 夫中固多有识者考夫东庄之论阳明比予更严予
 初未见实录耳所谓天资高者有中行狂狷善人实
松阳钞存 卷下 第 16a 页 WYG0725-0652a.png
 无处可以置阳明(原第三十五条○考夫先生名履/祥前明诸生隐居桐乡深于理学)
 (著有杨/园集)
余于壬子五月始会东庄于郡城旅舍谆谆以学术人
 心为言曰今之人心大坏至于此极皆阳明之教之
 流毒也又曰泾阳景逸之学大段无不是然论心性
 则虽甚辟阳明而终不能脱阳明之籓篱又曰东坡
 学术尤误人好其学者戏谑游荡权诈苟且无所不
 可故人多乐而从之今之聪明才俊而决裂于廉耻
松阳钞存 卷下 第 16b 页 WYG0725-0652b.png
 之防者皆以东坡为窟穴者也若程朱之教行则人
 不可自便此所以恶其害己而去之朱子杂学辨最
 有功于世又曰今日为学当明可不可之界限古人
 大则以王小则以伯犹有所不可况其他乎又曰考
 夫虽师念台而不尽从其学考夫之于念台也犹朱
 子之于籍溪屏山白水乎非延平之比也一时之言
 皆有关系余所深佩服者(原第三/十六条)
魏庄渠与余子积书云文公论心学凡三变如存斋记
松阳钞存 卷下 第 17a 页 WYG0725-0652c.png
 所谓心之为物不可以形体求不可以闻见得惟存
 之之久则日用之间若有见焉此则少年学禅见得
 昭昭灵灵意思及见延平尽悟其失后会南轩始闻
 五峰之学以察识端倪为最初下手处未免阙却平
 时涵养一节工夫别南轩诗所谓惟应酬酢处特达
 见本根答叔京书尾谓南轩入处精切皆谓此也中
 和旧说论此尤详其后自悟其失改定已发未𤼵之
 论然后体用不偏动静交致其力功夫方得浑全此
松阳钞存 卷下 第 17b 页 WYG0725-0652d.png
 其终身定见也愚按朱子心学凡三变固然然惟初
 年涉禅其后出入于五峰之说认一日之间万起万
 灭而寂然之本体未尝不寂然者为未发似与阳明
 之不分已𤼵未𤼵相类顾阳明之不分已发未𤼵者
 指知觉之心而言无善无恶者也朱子之不分已𤼵
 未𤼵者指义理之心而言万物皆备者也故无论朱
 子后来分已发未发即使到底不分仍与阳明异无
 论阳明到底不分已𤼵未𤼵即使亦改而分仍与朱
松阳钞存 卷下 第 18a 页 WYG0725-0653a.png
 子异所以阳明虽推朱子之晚年定论而仍有影响
 尚疑朱仲晦之句至若刘念台反以中和旧说为是
 而谓改定已𤼵未𤼵此是朱子已见得后仍用钝根
 工夫可谓巧于诬朱子者矣(原第/九条)
学蔀通辨所论朱子之言三变至晚年而始定此以朱
 陆异同而言也魏庄渠与余子积书所论朱子之言
 三变在中年而已定此以朱子自家用功而言也大
 抵朱子四十以后初会象山时犹未甚冰炭其论象
松阳钞存 卷下 第 18b 页 WYG0725-0653b.png
 山处疑信相半多属未定之见盖缘此时识象山未
 破也而其自家用功则固已本末兼备确有定见矣
 (原第十/二条)
  (按右二条虽论朱子而实为异学/撤其援儒入墨之蔀故附于此)
讲良知更讲致良知讲理以顿悟更讲事以渐修此明
 季诸儒所以救阳明末流之弊也然不知从朱子之
 格物入则所谓悟与修皆不可据不知尊程子性即
 理也之解则所谓理者先不真此只救得龙溪诸人
松阳钞存 卷下 第 19a 页 WYG0725-0653c.png
 之弊不曾救得阳明之弊(原第六/十四条)
以六经为圣人糟粕者犹以虚无之见置在六经外以
 六经为我注脚者直以虚无之见置在六经内故象
 山之解经其害更甚于王何也(原第五/十五条)
阳明一派学术日异而月不同正嘉之际其辞诐嘉隆
 之际其辞淫万历以后其辞邪至今日其辞遁(原第/五十)
 (六/条)
楚以荀况为兰陵令纲目特笔书之而又备载其论兵
松阳钞存 卷下 第 19b 页 WYG0725-0653d.png
 以仁义为本之言不以其言性恶而没其善所谓恶
 而知其美也今日于象山阳明亦当如是但从祀则
 不应滥及(原第二/十一条)
颜鲁公唐代伟人而载于姚铉所辑唐文粹者宝应寺
 有记放生池有碑深溺于浮屠之说如此其他如张
 说王维卢肇李华白居易柳宗元之徒连篇累牍称
 扬佛教者又何足怪哉故知韩退之真人杰也唐文
 粹不载退之谏佛骨表大端已差(原第四/十七条)
松阳钞存 卷下 第 20a 页 WYG0725-0654a.png
  观圣贤
李见罗曰仕止久速外别无秋阳江汉此言甚好然却
 未尽如喜怒哀乐子臣弟友皆是秋阳江汉又以一
 贯言之则一个秋阳江汉贯万个秋阳江汉(原增/九条)
阅圣人百世章想亲炙二字见成周风俗之厚伯夷有
 功焉春秋之末至于战国柳下惠有功焉(原增/十条)
曾点之春风沂水即子思之鸢飞鱼跃盖以道极于至
 大而无外入于至小而无间随时随地随人皆有当
松阳钞存 卷下 第 20b 页 WYG0725-0654b.png
 然之理有一毫欠缺便非所以报知己高明广大处
 有一毫欠缺则大纲便不正精微中庸处有一毫欠
 缺则万目便不举此即伊尹一夫不获时予之辜意
 思故谓其有尧舜气象但点只是见得未能行得若
 三子之沾沾于兵农礼乐视点之所见狭且粗矣然
 却是实能行得漆雕开所谓斯即是点所见之境界
 但自知其未能信则其笃志处亦高于点(原第二/十四条)
漆雕开吾斯之未能信一语意味深长盖大纲之信犹
松阳钞存 卷下 第 21a 页 WYG0725-0654c.png
 易节目之信最难知处信犹易行处信最难顺处信
 犹易逆处信最难从容时信犹易仓卒时信最难开
 虽己见大意而能体认到此其一段谦退精进气象
 真是可悦如陈清澜学蔀通辨亦可谓己见大意却
 少此一段气象(原第二/十五条)
史记檀弓皆载孔子负杖逍遥歌泰山梁木之事吴草
 庐曰此妄也圣人德容始终如一至死不变今负手
 曳杖逍遥于门动容周旋中礼者不如是也圣人乐
松阳钞存 卷下 第 21b 页 WYG0725-0654d.png
 天知命视死生如昼夜岂自为歌诗以悲其死且以
 哲人为称又以泰山梁木为比若他人悲圣人之将
 死而为此歌词则可圣人自为此歌而自比乃若是
 妄也盖是周末七十子以后之人撰造欲表圣人之
 豫知其死将以尊圣人而不知适以卑之也草庐此
 论言圣人生死之际甚明白若如史记檀弓所载则
 孔子之临没不如曾子之启手足易箦远矣
  (按撰造圣人事欲尊圣人而适以卑之者多矣在/汉论衡诸书已辨之若草庐此论所见更卓宜先)
松阳钞存 卷下 第 22a 页 WYG0725-0655a.png
  (生深取/之也)
二程先生一宽和一严厉明道尝谓伊川曰异日能使
 人尊严师道者吾弟也若接引后学随人材而成就
 之则予不得让焉朱公掞见明道于汝州归告人曰
 光庭在春风中坐了一月游定夫杨中立见伊川一
 日先生坐而瞑目二子立侍不敢去退则门外雪深
 尺馀矣明道每与门人讲论有不合者则曰更有商
 量伊川则直曰不然二先生气象不同如此然不可
松阳钞存 卷下 第 22b 页 WYG0725-0655b.png
 以此遽议优劣宽和有宽和好处严厉有严厉好处
 至以其立朝言之明道能使荆公服其忠信而伊川
 不能使子瞻不诋为奸险亦非二程之有优劣盖荆
 公尚能容明道而子瞻不能容伊川也至以其论学
 言之语录中明道言居敬处多伊川言穷理处多如
 以记诵博识为玩物丧志如曰有天德便可语王道
 其要只在慎独如曰学只要鞭辟近里着已质美者
 明得尽渣滓便浑化却与天地同体其次惟庄敬持
松阳钞存 卷下 第 23a 页 WYG0725-0655c.png
 养曰学者须先识仁仁者浑然与物同体识得此理
 以诚敬存之而已则皆明道之言也如曰涵养须用
 敬进学则在致知曰今日格一件明日又格一件则
 皆伊川之言也故近世谈良知者多喜言明道而抑
 伊川不知二先生之学一也穷理居敬必无偏废之
 理特记之者有详略耳伊川尝谓张绎曰我昔状明
 道先生之行我之道盖与明道同异时欲知我者求
 之于此文可也此程门定论也故二程语录中多有
松阳钞存 卷下 第 23b 页 WYG0725-0655d.png
 不分二先生语者后人奈何以己意而妄分优劣乎
 论二先生者亦折衷于朱子而已朱子曰明道语宏
 大伊川语亲切又曰明道浑然天成不烦人力伊川
 工夫造极可夺天巧又曰明道可比颜子若孟子才
 高恐伊川未到孟子处伊川收束检制孟子却不能
 到又曰大程当识其明快中和处小程当识其初年
 之严毅晚年又济以宽平处又曰明道说话超迈不
 如伊川说得的确合朱子数条观之则知明道天资
松阳钞存 卷下 第 24a 页 WYG0725-0656a.png
 高于伊川伊川学力所至不让明道明道有优于伊
 川处伊川有优于明道处然其道则一而已故四书
 集注引用二程语亦不分伊川明道(原第四/十一条)
  (按问学录所载奈何以己意而妄分优劣乎下云/必欲分焉则有之矣此改云亦折衷于朱子又伊)
  (川有优于明道处/以下问学录内无)
明道谢表有云惟知直道以事君岂忍曲学而阿世及
 为御史对神宗曰使臣拾遗补阙裨赞朝廷则可使
 臣掇拾臣下短长以沽直名则不能呜呼此所谓濂
松阳钞存 卷下 第 24b 页 WYG0725-0656b.png
 洛关闽之清议而非顾厨俊及之清议也以此为训
 犹有摘苏子瞻策问而劾其不恭如朱光庭者(原第/四十)
 (二/条)
黄勉斋所述朱子行状直是一篇太极图学者不可不
 读(原第二/十二条)
  (基按日记云朱子行状是周子一篇太极图周子/太极图即是朱子一篇行状须知只是恰好二字)
  (太极图纯是画一理字朱/子行状是画一当理样子)
朱子诸封事人但见其一味正直然其中仍有一段忠
松阳钞存 卷下 第 25a 页 WYG0725-0656c.png
 厚和平之意在盖由其从义理发出非从意气𤼵出
 也(原第二/十三条)
  (基按读先生奏/疏亦须知此意)
果斋李氏谓朱子晚见诸生缴绕于文义之间深虑斯
 道之无传始颇指示本体使深思而自得之此似与
 阳明朱子晚年定论之说相符然所谓指示本体者
 亦示之以体用兼备之学耳岂教之以尊德性而废
 问学乎岂教之守其昭昭灵灵者为尊德性乎(原第/四十)
松阳钞存 卷下 第 25b 页 WYG0725-0656d.png
 (三/条)
  (基有劄记一条云朱子文集答张敬夫书曰来教/谓静则溺于虚无此固所当深虑若以天理观之)
  (动之不能无静犹静之不能无动静之不能无养/犹动之不能无察也但见得一动一静互为其根)
  (敬义夹持不容间断之意则虽下静字原非死物/至静之中盖有动之端焉固非遗事绝物闭目兀)
  (坐之谓但未接物时便有敬以主乎其中则事至/物来善端昭著而所以察之者益精明尔按此段)
  (真是说得四平八稳后人谓朱子不喜言静不叫/人涵养本原上做工夫讵知惟朱子才是真能静)
  (才是真能涵养本原才有合于体用一原动静无/端之旨又一条云朱子之学真个是体用一源显)
  (微无间知行皆是如此后读黄勉斋集鄂州四贤/堂记云新安朱先生禀资高明厉志刚毅深潜默)
松阳钞存 卷下 第 26a 页 WYG0725-0657a.png
  (识笃信力行体用一源显微无间之旨超然独/悟颇以自信因先生体用兼备语附志于此)
元史载刘静修初为经学究训诂疏释之说辄叹曰圣人
 精义殆不止此及得周程张邵朱吕之书一见能发其
 微曰我固谓其当有是也又曰邵至大也周至精也程
 至正也朱子极其大尽其精而贯之以正也今静修集
 中叙学一篇不及朱子想是其早年之作其次第亦不如
 程氏分年日程之详然其谓六经自火于秦传注于汉疏
 释于唐议论于宋议论之学自传注疏释出故必先传
松阳钞存 卷下 第 26b 页 WYG0725-0657b.png
 注而后疏释先疏释而后议论此是不易之论(原第六/十二条)
孔子集群圣之大成朱子集诸儒之大成犹文武周公
 损益二代之制以成一王之法也孔子伤夏殷之礼
 不足徵盖惜文武周公损益之妙不得见于后世耳
 今孔子之道虽垂于六经而其所以损益群圣者后
 世亦不能知其详独朱子云今未远遗文具在其所
 述诸经之传注既足以明道于天下而其损益之妙
 又往往见于文集语类之中学者其可不宝而传焉
松阳钞存 卷下 第 27a 页 WYG0725-0657c.png
 章枫山谓朱子语类一书虽出门人所记不敢谓其
 字字句句皆无差误而其中所载大而天地鬼神之
 奥小而一事一物之宜凡所以穷理修身应事接物
 与夫治国平天下之道靡所不备大有功于后学信
 哉薛文清谓读朱子语录杂书断不若读其手笔之
 书然手笔之书亦有得语录而益明者文清特恐人
 不知采择而为此言耳(原第三/十三条)
  (按问学录本三条此合为一○朱子精意每每见/于语类枫山之言极是先生所以谓得语类而益)
松阳钞存 卷下 第 27b 页 WYG0725-0657d.png
  (明也尝读陈剩夫先生集与周翠渠书云朱子程/子遗书序曰伊川先生无恙时门人尹焞以是书)
  (奉质先生曰某在何必读此书若不得某之心所/记者徒彼意耳以是观之今语类既皆门人所退)
  (录则朱门诸贤岂尽过于游扬吕谢诸公之学而/所得岂尽得朱子之心哉然则读语录正当有所)
  (折衷未可以为无毫釐之差谬也殆亦文清之意/又曰规模间架在吾胸中然后读语类以填补之)
  (使道理益充周浃洽甚宜也若其未然恐当循序/盖文清及剩夫皆以朱子手笔之书为主循序读)
  (书之法固然然某尝与庐陵王公勉轩论语录王/至谓更粹于文集疑朱子自加删定此言亦非臆)
  (度盖文集尚有少壮未定之论而语类中纯者居/多也窃谓学者不可不细加体会不可因文清剩)
  (夫之言/而忽之)
松阳钞存 卷下 第 28a 页 WYG0725-0658a.png
吾邑前辈沈晴峰论清任和之义曰昔在孟子时伯夷
 伊尹柳下惠三圣之名与孔子鼎立未有标别而独
 尊吾孔子也者惟孟子始见孔子之大为此区别之
 论伯夷担负纲常砥树名节一让而父子兄弟之道
 立一諌而君臣冠履之防明后来如季札严光文天
 祥之流似之然世路淆杂利害相攻使人人逊让以
 不犯手为高大事大变倚靠谁人故伊尹一任而伐
 夏救民再任而放桐复辟后世如霍光诸葛亮之流
松阳钞存 卷下 第 28b 页 WYG0725-0658b.png
 似之然自世之衰也非复三五之时公道半明晦人
 群半真伪故人情事变亦半起半仆任之不能清之
 不得则须耐性柔情徐量其机解纷调剂救之者半
 随之者半要以济事安人故柳下惠者未尝不清不
 必激而表其清未尝不任不必任而处之过曹参丙
 吉谢安王旦之流似之人生处世只此三条大路孔
 子酌于三者之中几微中节譬之大医用药仍是众
 工所用者觔两之不同耳譬僚之于丸庖丁之于牛
松阳钞存 卷下 第 29a 页 WYG0725-0658c.png
 丈人之于承蜩轮扁之于斲轮皆妙在手法轻重疾
 徐之间此论清任和之义精矣然清任和与为我兼
 爱执中又何以别愚谓清者无我与为我不同任者
 有差等之爱与兼爱不同和者调剂于清任之间执
 中者胶执于为我兼爱之中故夷尹惠与孔子偏全
 之分也异而同者也杨墨子莫与孔子邪正之分也
 直为异端而已然则季札诸葛亮谢安王旦之流亦
 可为圣乎曰是皆君子善人中行狂狷之徒也盖君
松阳钞存 卷下 第 29b 页 WYG0725-0658d.png
 子善人中行狂狷之内又各自有清任和之不同(原/第)
 (三十/六条)
纲目不载严光足加帝腹之事欲学者取其高而不取
 其傲也读渊明诗者不可不存此意(原第六/十一条)
  (基按文集内有活泼泼斋记言王君天市有南窗/寄傲扁额先生为改题之因极论傲字之病与此)
  (条相/𤼵)
包孝肃海忠介可谓不忮不求何用不臧矣却不免有
 子路终身诵之之意沾沾以是道为臧便不足为臧
松阳钞存 卷下 第 30a 页 WYG0725-0659a.png
 近世鹿江村孙徵君皆是这一路人惜无圣人裁成
 之所以其成又不若子路子路若不是圣人裁成其
 病痛亦不止此(原第五十九条○按江村讳善继字/伯顺大名人徵君讳奇逢字钟元前)
 (明孝廉容城人/皆以理学名)
 
 
 
 
松阳钞存 卷下 第 30b 页 WYG0725-0659b.png
 
 
 
 
 
 
 
 松阳钞存卷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