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四
卷四 第 1a 页 WYG1291-0832a.png
钦定四库全书
 淡然轩集卷四
           明 余继登 撰
 序
  寿陆年伯七帙叙
方小子登之读中秘书也海内兄弟执经而敬业者三
十有一人又十四年为万历庚寅而诸兄弟列在交戟
内者才六人耳此六人中两尊人称具庆者又才三人
卷四 第 1b 页 WYG1291-0832b.png
三人者宫谕陆敬承冯用韫少司成杨贞复也贞复家
东粤道里远故杨伯氏不能时来独陆冯两伯氏能来
陆伯氏之来也以就养而冯伯氏之来以官予小子窃
自意陆伯氏业儒不就而就敬承之封此其为人必游
心自恣放浪形骸之外冯伯氏少年登第数岁而至臬
大夫为大夫者已十馀年此必以体貌相加遗盱然峻
也既而随诸兄弟脩子弟礼谒见两伯氏则陆伯氏貌
甚庄诸兄弟亦以庄见严问则诺对则起三爵而寿三
卷四 第 2a 页 WYG1291-0833a.png
揖而退俨然以宾礼遇之暨见冯伯氏则驩然若旧蔼
然若父子家人举白而浮信心而语盖略分忘形而又
能令诸兄弟略分忘形也小子则退而私叹谓两伯氏
者皆寿徵焉何者以予私视今之人未有不志于功名
者也然有得有不得得之则操操则慄慄慄慄之形每
睢睢而矜观听不得则侘傺而不平不平之发恢恑谲
怪謷乎其不可制此岂其性然哉遇以时异性随遇迁
适人之适而不自适其适故态不同总之滑和非长生
卷四 第 2b 页 WYG1291-0833b.png
安体乐意之道也陆伯氏以静为其性自为儒为封君
贵人少而壮壮而老有得有不得而无适非静无适非
静故无少年侘傺之情无謷乎不可制之态无封君贵
人之气势冯伯氏以动为其性升而沉沉而复升意无
不得而亦无适非动无适非动故内忘得失外忘町畦
两伯氏之性不同皆自适其适者也自适其适则性得
性得则天全天全则和豫通而不失乎兑日夜无郤而
与物为春故曰皆寿徵也今年陆伯氏满七帙敬承将
卷四 第 3a 页 WYG1291-0833c.png
具舟楫迎养长安舍中诸门下士亦将介敬承为伯氏
寿敬承所举武闱士若干人来乞言予小子何知长者
姑述夙昔所为寿徵者复之若冯伯氏长予小子五岁
耳尚未及称寿则请俟九十为卿士时予小子然后为
抑之诗以祝之
  贺御史大夫带川刘公八十寿叙
庄皇帝临御之四年东西边期大举深入京师戒严有
诏特开制府于通州起前左都御史兼兵部左侍郎带
卷四 第 3b 页 WYG1291-0833d.png
川刘公于家统诸路入援兵马公至明号令申约束壁
垒旌旗精彩皆变敌侦我有备逡巡退去诸援兵解散
而公亦乞身归矣公归二十又二年为今万历辛卯公
春秋满八十乡之荐绅先生将饰羔雁以贺而授简小
子登使修酌者之词予小子发始燥时公已宣力疆场
议功名于世今予小子发且种种亦窃妄意公老矣比
戊子之夏予小子以使事过公里候公起居见公齿发
形神无异壮夫又里中人言公每以岁时驰逐角射击
卷四 第 4a 页 WYG1291-0834a.png
狐兔以为娱因叹卓荦非常之才造物所独厚其精神
意气与常人殊盖常人之精神意气常不足而非常之
人常有馀夫以不足而觊心于有馀故用之而常见其
不足惟有馀故随其所用皆用其所馀而不见其不足
公生平敡历十七治戎国家岁苦边则借公防边苦倭
则借公剿倭其节旄所指东自辽海渔阳西北则上谷
云中又西则榆林南则浙西七闽暨粤之东西大小百
战亲执桴鼓立矢石间或躬擐甲胄身先士卒或以寡
卷四 第 4b 页 WYG1291-0834b.png
击众以弱卒抗方张之敌或弯弓横戈以殿大军众或
股慄失色而公精神益壮意气益閒数遭口语或以功
为过而公一不介意亦未始一语自明一闻诏命即怡
然就道迹公所历无论南北山川风气燥湿异宜即驰
骛于锋镝出没于波涛摇撼于是非毁誉成败利钝之
中在常人不胜其憧扰忧劳之态而公处之夷然不因
以滑和不因以亏其生则公之精神意气犹橐籥也岂
非造物所独厚以为社稷之卫者哉肃皇帝最知公屡
卷四 第 5a 页 WYG1291-0834c.png
承特简两起公于衰绖之中而授以兵柄故嘉靖之季
公之勋庸最多自西敌款关边圉无事世无用于公而
公亦无求用于世今敌人败盟虔刘内地天子憪然西
顾勤拊髀之思广罗才杰期以宣助国威安固疆圉予
意求尝试之臣不若求已试之臣用新进之臣不若用
老臣秦之伐楚不收功于信而收功于剪汉困先零廷
臣无踰充国者公功在边疆名在天下今之敌国固耳
闻而心摄之矣主上傥还公旧任令得用其所有馀者
卷四 第 5b 页 WYG1291-0834d.png
一战成功班师奏凯著续王朝立威塞外此正公鹰扬
时也何忧边患哉诗人颂君子无期之寿而先之以邦
家之基夫常人之精神意气不足故不得不敛之以自
寿其身非常之人不直自有馀每用其所馀以建功立
业令邦家奠安而身名俱泰此大臣之寿而诗人所谓
无期者也予小子不娴于词敬以是为公寿而复诸荐
绅先生之请
  寿甘母吴太孺人序
卷四 第 6a 页 WYG1291-0835a.png
甘侍御维藩予礼闱所举士也侍御始为令满三载得
封其母吴为太孺人乂五载入为侍御史又三载而太
孺人寿满六帙于时侍御方北按两关南按楚王事鞅
掌不及以时归为太孺人寿独心怦怦怀循陔陟屺之
思焉今岁辛卯太孺人六十加一侍御方被命按吴得
以其便抵里中称膝下之觞而侍御君同门友官都下
者咸欲介侍御为寿从予受词予惟人子于母苟可自
效其力无爱也然实无可效者何者子之愿亲不过曰
卷四 第 6b 页 WYG1291-0835b.png
福曰寿天下之寿考福禄视其亲之德耳则是福寿者
亲之所自有也人子何所庸其力为人之子而于亲之
福与寿一无所庸其力于是不得不兢兢然立身行道
蕲以荣名奉其亲故人子之荣亲以名其寿亲亦以名
昔隽京兆每行县有所平反则母喜不则怒不食京兆
欲就母名故为政不残今去汉久远而隽母之贤人能
道之此荣其亲以名者也鲁侯宜大夫庶士于是诗人
歌燕喜而颂寿母今去鲁逾益久远而鲁寿母之名不
卷四 第 7a 页 WYG1291-0835c.png
衰此寿其亲以名者也夫曼倩为京兆即多所平反不
能出京兆外鲁侯虽主一国然地不越数郡其所宜大
夫士亦且有限而二母藉之声称当时荣施后世今侍
御所按部自燕赵暨于吴楚大郡数十其身所平反何
限藩臬之吏郡邑之长禀仰画诺其所宜者何限诸所
宜所平反戴恩德而颂太孺人者又何限太孺人身不
出闺阁而名闻九重德载制词举手加额祝千万年寿
者半海内是侍御所得效于太孺人者以视古二母不
卷四 第 7b 页 WYG1291-0835d.png
知其何如然予私意曼倩贤者独史不载其母之年鲁
母诚寿而诗所称率多美词无事实侍御俊才今且骎
骎向用其遵用慈训以膏泽苍生者日以益盛太孺人
视履强健日见其子广锡类之孝锡庭闱之光者无已
时即垂之史册播之歌颂恐又二母所不得兼者矣侍
御归帣韝上寿其以予言为太孺人诵之太孺人将䜣
然举君之觞又将北向而举二三君子之觞
  一昆李封君七十寿叙
卷四 第 8a 页 WYG1291-0836a.png
曩予分校礼闱得永春李开芳伯东氏制义读之温醇
尔雅甚爱其为文比见其人则温温大雅盖望之而知
其为君子也夫文士之文直文耳考其人即如其文者
百不一焉以此重其为人伯东官度支精勤举职司农
胥役视诸庾为外府岁时私其馀无常数伯东不欲以
民之脂膏填溪壑节而弗与三载积羡几万石留以遗
代者伯东不难以身为怨薮而名日起予以此益重其
为官予既久与伯东交得悉其家世始叹伯东之砥行
卷四 第 8b 页 WYG1291-0836b.png
不独天性然也盖得其尊人一昆先生之教多焉先生
博学工文词以明经久待铨次乃能绝意仕进独与其
弟少昆先生日奉其母太夫人温凊朝夕融融然适也
先生家素裕为义田以赡族人至亲戚闾闬之寒欲衣
饥欲食穷之欲周者皆归先生先生以缓急资之无吝
色至于自奉则简澹朴素结社觞咏之外无所纷华夫
天道损有馀益不足而人每席有馀之资以求满其所
不足先生辛勤铅椠即博一官未足以偿其初志顾重
卷四 第 9a 页 WYG1291-0836c.png
亲而轻功名辄弃去不就华衣美食极声色之娱亦富
人常态乃俭于身而厚于人天以有馀奉先生而先生
欿然自处于不足之地故今伯东有声郎署先生以伯
东贵冠服炜然称封君而太夫人犹健无恙仲子举于
乡将与伯东接武竞爽庭闱燕喜福履融鬯则天所以
益先生而先生不知也客岁秋伯东从里中来言先生
今年满七帙盖予悉先生生平而后知伯东之所以能
官因先生之教伯东而知先生之自为寿夫人之长生
卷四 第 9b 页 WYG1291-0836d.png
者非能续之使长也谓满其生之数也太仓之粟岁岁
灌输至多矣然不积则不盈假令人人如伯东满三载
积至万石又安有穷时财赋者国家之命脉也人身之
精神命脉赋予有限以有涯随无涯则日靡日损而流
贯有所不浃先生既以节啬之理为身又以节啬之理
教子盖深于有馀不足之说者形不劳曷敝精不用曷
竭观今天之所为福先生知其所为寿先生者矣老氏
云修之于家其德乃馀由此言之先生之寿固未可量
卷四 第 10a 页 WYG1291-0837a.png
也请以是藉手伯东而佐先生之一觞
  王母张太孺人八十寿叙
先是直𨽻按臣言臣所部有文安县孝子王某者生甫
期月其父某弃家去不返孝子长有识辄自伤曰天下
岂有无父之人哉吾不难殉吾父独奈何无以奉吾母
也既受室才数月即辞其母往踪迹其父逾八年贫无
资困者数矣赖有天幸不至殆卒感异梦得与其父俱
归今事虽往宜旌之以励薄俗天子是其言为表其闾
卷四 第 10b 页 WYG1291-0837b.png
而孝子之名遂大显孝子有丈夫子六人其少者曰赠
观城公观城公四子两举进士两进士者今户部郎中
应霖尉氏令应期也户部君主度支久大司农以为才
推择司辽左饷户部君有难色予谓君难辽左耶君曰
臣子之职事不避难吾何有于辽左第辽边地去吾乡
远势不得奉吾母偕行吾母老矣吾安能无陟屺之感
也予甚服其孝因知君有太孺人云君去辽之明年为
万历辛卯太孺人春秋满八十太孺人有婿御史中丞
卷四 第 11a 页 WYG1291-0837c.png
蒲汀姜君语予曰自不佞为王氏婿与户部君兄弟同
研席者十馀年太孺人以子畜之今幸得以便归登堂
为寿敢徼一言于子予因问太孺人阃仪状姜君言太
孺人性勤俭又至孝事其舅姑暨其继姑甚得其欢心
予因叹妇人之德不难于勤俭而难于孝妇人之孝不
难于事舅姑而难于事继姑彼子如伯奇贤如闵损不
能得之于继母而太孺人能得之于继姑甚矣太孺人
之孝也昔万石君驯行孝谨而诸子孙皆孝以孝闻于
卷四 第 11b 页 WYG1291-0837d.png
郡国王氏自孝子以孝为子孙率太孺人遵用其教以
事其尊人而户部君兄弟皆化于孝夫孝之道可通于
神明神明所祐则家其用昌身其用宁故太孺人行年
八十坐视其子孙之成立而形神不少衰非偶获倖致
也天生户部君兄弟立身扬名以报孝子生太孺人以
生育训诲户部君兄弟而又使寿考康宁得身食其荣
以报太孺人是太孺人之身天所保艾不限于司命者
世之谈母仪者操一机杼吝一黐糈即斤斤焉侈其勤
卷四 第 12a 页 WYG1291-0838a.png
俭而冀寿考之来如持左劵以方诸太孺人蔑如矣此
大小之辨也太孺人之寿也户部君兄弟各从官所出
禄馀市甘脆纯绮以进而伯季在膝下者率其诸孙曾
舞䌽于堂进百岁之觞又会中丞君过里中执爵而就
子列煌煌乎华观哉使邑之父老子弟望庐而叹曰天
之报施孝子如此则太孺人之寿所为风者大矣
  封给谏双桥刘翁暨配范太孺人偕寿叙
双桥刘翁家世业儒翁少以儒名试辄利久乃弗利翁
卷四 第 12b 页 WYG1291-0838b.png
益下帷发愤诵读不问生业范孺人操作佐之至朝夕
不给淡如也不为辍业翁性质直诸所为事亲交友一
禀于至诚有田若干亩饘粥所资庚戌大蝗所过无遗
穗翁整衣向蝗祀之蝗飞去不为害其至诚能动类如
此翁有子今左给谏济沧君读父书颖悟过人翁抚之
叹曰造物令吾售也不至今日至今日弗售也命也吾
有子能竟吾志吾尚矻矻胡为乎会庄皇帝御极诏博
士弟子年高有行谊者予冠服郡即以翁应诏牧伯为
卷四 第 13a 页 WYG1291-0838c.png
致章服如制翁既脱博士籍乃一意督给谏君于学而
范孺人日从臾之给谏君遂成进士读中秘书有声于
谏垣岁辛卯典试东方士便省其两尊人依依子舍不
忍去翁孺人觉之促之行曰若起诸生历清华居耳目
之职官以谏为名当日取天下事为主上别白言之以
庶几报万分一奈何以老人为念且两老人健善饭又
吾家望长安如在宇下若第往吾当乘春和就养长安
舍给谏君乃还报命今春仲遂具板舆迎翁孺人于邸
卷四 第 13b 页 WYG1291-0838d.png
舍会给谏君满一考最得封翁如其官母范为太孺人
时翁七十加二孺人亦如之里中诸大夫宦于朝者欲
介给谏君为寿而不佞修酌者之词予惟士方俛首佔
俾未有不欲自致显庸者致之不得而求得于子则涉
世久长故父母而食子之报者百一耳人情久抑而不
得遂一旦得于其子不怙势以凌其乡人即聚物以自
愉快其不然而不以是两者累其嗣人又百一耳为人
父母而不得食子之报人子无可奈何于天食子之报
卷四 第 14a 页 WYG1291-0839a.png
而累及其子人子无可奈何于亲翁孺人双白同荣亲
见其子之成立躬睹制词身披法服生平蒿目而不得
致者自其子得之而意常有以自下郡大夫宾礼之学
宫辞不往时或有所造请犹引诸生礼避匿之兢兢然
若恐开罪于乡之人贻给谏君累者给谏君竭钟釜之
入供为旨甘而翁斥甘旨之馀周其闾里居处服御深
自贬损无加于为诸生时是造物啬翁之前丰翁之后
而翁居啬以啬居丰亦以啬老氏论啬谓之重积德而
卷四 第 14b 页 WYG1291-0839b.png
要其归以为长生久视之道翁其得老氏之旨者乎老
氏又言修之于身德乃真修之于乡德乃长修之于国
德乃丰翁之居身若乡其大较可睹矣幸出其绪馀以
训诲给谏君使毋以贻父母忧而避德怨毋以避德怨
故而讳謇谔倡众正之风矫群枉之路令服给谏之能
者诵庭闱之教则翁之德啬于为身而丰于为国其所
为寿者大矣
  李母程太宜人八十寿叙
卷四 第 15a 页 WYG1291-0839c.png
纳言李君有母曰程太宜人者当君为令时封太孺人
后为纳言晋今封封三年为万历辛卯太宜人寿七十
有九矣诸大夫与纳言君游者愿举百岁之觞而授简
不佞登使为之辞不佞与太宜人同梓里闺閤懿行知
之颇详盖有合于寿理者四焉太宜人之归于赠参议
公也不及事其舅姑独得事其大母臧孺人当其时臧
孺人春秋高而参议公有一弟一妹尚幼参议公又为
诸生习博士言不问家人生业阃以内咸倚办太宜人
卷四 第 15b 页 WYG1291-0839d.png
太宜人躬勤机杼操井臼上奉大母下赡食指外佐参
议公于学内抚育其弟妹毕其婚嫁甚得臧孺人欢心
臧孺人尝执其手谓曰孝哉妇也吾无以报妇愿妇有
妇如妇孝也夫妇德莫先于孝孝者百顺之原而福之
基也是宜寿参议公博学能文一试辄受廪于庠然数
上有司数不利心不能无少望太宜人常持时命之说
宽释之参议公学无辍业卒以明经入贡者太宜人力
也夫为人妇者日望其夫子显庸耳安计其时有利有
卷四 第 16a 页 WYG1291-0840a.png
不利哉太宜人甘心隐约无觖望信命乐生外物不以
滑其和故其天全而神无却是又宜寿太宜人仁心为
质能恤穷赈急下至臧获大不至笞小不至詈纳言君
始绾绶时即谆谆戒之曰若未仕时见吏务为严峻者
每于邑非之意恨不自为也今若乃自为之矣其丽法
求中勿令人更于邑非若哉纳言君遵用其教两宰剧
邑严而不残两邑之人闻之亦无不举手加额诵太宜
人仁祝太宜人寿者夫仁生理也人所歌舞天必从之
卷四 第 16b 页 WYG1291-0840b.png
是又宜寿太宜人生而端重幼习女红不妄笑语以此
为妇则为母仪今老矣日惟静坐一室性尤简澹无所
纷华即家人无敢以諠哗之色靡丽之服见者昔人有
言端悫凝静者天福之夫天亦安能屑屑然日求端悫
凝静之人而福之哉天下之理阳主动阴主静顺之则
吉逆之则否太宜人之端重静之体也静则有常是又
宜寿故曰有合于寿理者四焉故今行年八十而耳目
聪明手足强健不杖不扶望之者知为寿徵也诸大夫
卷四 第 17a 页 WYG1291-0840c.png
曰信如子言皆太宜人所自为寿矣纳言君独无所为
太宜人寿者乎曰有之方纳言君之以治行徵也宜入
为台谏会有齮龁之者乃得郎署踰年而晋今官夫纳
言诚尊重然宣德达情主在修故事胸臆约结有奇安
施又迁转率不越其曹人或为君怏怏而君顾甚欢予
间问其故君曰吾尝读靡盬之诗叹为人臣者之不能
为人子也藉令吾得拜台谏东西南北惟主上所任使
吾欲顺吾亲而举吾职吾又安得行吾志而奉吾亲哉
卷四 第 17b 页 WYG1291-0840d.png
今吾官不出长安长安望吾乡一水洋洋不数日可达
吾思吾母即奉而北吾母思吾乡即奉而南吾母甚适
也母心适吾愿足矣官之冷煖奚计焉予闻君之言若
此此即君之所为太宜人寿也夫母之于子欲聚庐而
处者情也欲违亲而仕者势也非其情也非其情而强
抑之以令其子人子亦非其情而强抑之以从其亲于
是有循陔之思有陟屺之怀犹泽雉蓄樊神虽全不王
也纳言君之母子宁有是乎既以禄养又以志养故曰
卷四 第 18a 页 WYG1291-0841a.png
此君之所为太宜人寿也太宜人之自为寿不逆其理
纳言君之为太宜人寿不逆其情由此言之太宜人之
寿非不佞所能量也
  奉贺李母程太宜人八十寿叙
凡人情有所德则思报报则祝祝愿不已则冀望以不
可必得之福人思以此自报其所天报人者亦思以此
报人之天母者子之天也诗曰欲报之德昊天罔极德
无极报之之心亦无极故子即至愚靡不欲其亲之千
卷四 第 18b 页 WYG1291-0841b.png
万年寿者夫人之寿以百岁为期其不能千万年亦明
矣而人子必以冀其亲者心无穷也报人者亦然故诗
人之颂鲁侯曰万有千岁眉寿无有害夫德鲁侯则亦
祝鲁侯寿已耳而必及其寿母亦若欲其母之万寿无
害者何也则思报人之天者也友人纳言李公筮令于
齐与校文之役所得齐鲁诸名俊往往辄成进士公亦
辄以所得于慈训者教之仕则公于诸士师之乎实子
畜之故诸士视公亦师之父之而其视公母程太宜人
卷四 第 19a 页 WYG1291-0841c.png
亦犹其大母也今年春二月太宜人春秋满八十时公
门下士于君泰寰方为西台侍御史而何君乾室适以
大计至于是两君思为太宜人上万年之筹而过不佞
使为之词予念两君皆娴于文奚不自为一言以发祝
愿希望之心而顾俾予代为之言也又念鲁侯宜大夫
庶士则感德而思报者惟大夫庶士为甚乃寿母之颂
不出于大夫庶士而出于诗人之口岂以诗人之词能
扬徽美备采择而垂无穷之问哉故诗虽不具言鲁母
卷四 第 19b 页 WYG1291-0841d.png
作如何寿而至今百千馀年鲁寿母之名尚藉以不朽
惭予小子何能为役独念当太宜人设帨之辰有闻人
显者称门下士与诸子若孙鞠𦜕奉觞祝寿考而颂万
年则李寿母之名当藉二三君子而传之百千万年与
鲁寿母并称燕喜矣予客岁之春曾从诸大夫后升堂
而觞太宜人述太宜人母仪内则有合于寿理者甚备
故兹不具论而论两君所为感德思报祝愿冀望之意
如此以先诸酌人
卷四 第 20a 页 WYG1291-0842a.png
  贺姜母刘太孺人七十寿叙
世所指吉祥善事无越富贵寿考故人情于此罔弗希
觊者然一有希觊即属非望惟人子举以冀其亲而人
不议其非若曰此必至之情不容已者也独奈何亲之
于子而亦以是冀之也子幸而成立日望其为达官贵
人即贵矣日望其富厚以自腴又日望吾寿考安宁焉
而久食其报见世有富贵熏灼者不胜其艳羡焉而举
以责望其子子不得则闵闵然如农夫之望岁焉繇是
卷四 第 20b 页 WYG1291-0842b.png
不肖者率溺志其中即贤者亦不能不贬损其志以就
亲心之所欲而蕲奉一日之欢则教之失而俗之靡也
自予与蒲汀姜君并官交戟之内知君有母刘太孺人
又知太孺人母仪甚备姜君无它兄弟独子耳妇人之
情无弗怜爱独子者溺于爱则疏于教而太孺人兼用
爱劳以佐义方之训君既释褐服官政又时时以约已
便民之意砥砺其志节勿使沈于俗而浸淫于富贵利
达之中不爱纷华以示意指而劝其廉故二十年来亦
卷四 第 21a 页 WYG1291-0842c.png
有禄入以给滑柔而甘旨无加味也用御史晋今封宠
荣光大而翟䄖不恒御也独闻君为长令能以爱利为
行则喜闻君为御史惠文所至声称燀赫则喜闻君守
廷尉辅法而行多所平反则喜闻君橐中萧然不以黄
金归介寿则又益喜人见太孺人年开七帙发不加皓
而加泽貌不加癯而加腴以为是姜君能以禄养致然
而不知其是能以职养者也君惟以职养不徒以禄养
故能守其荣名厚禄以奉太孺人故能顺适太孺人之
卷四 第 21b 页 WYG1291-0842d.png
志令优游于荣名厚禄中而载其恬愉以究于高年夫
曼倩由母为良吏而隽母以曼倩显孟博由母为贤人
而范母以孟博显以太孺人方之奚愧焉此皆不爵而
荣不禄而富不久视而寿而况太孺人又富贵寿考如
此其备也恢乎天壤盖无几矣予不娴于词不能谈寿
理姑因诸大夫之请而妄意太孺人所为寿与姜君所
能为太孺人寿者如此
  寿邢槐匆年伯七十
卷四 第 22a 页 WYG1291-0843a.png
不佞之成进士也与文安邢公照同籍因公照识其尊
人槐匆先生先生世以戴氏礼教授于乡乡之学礼者
皆出先生之门先生赋质醇粹为文典赡自视取一第
如取诸寄乃门下士多以资逢世公照亦举甲第官行
人而先生犹然守博士籍也可不谓命哉公照为行人
满三载例得貤荣先生先生不应守旧业如故久之乃
以明经为博士又以博士高等为定陶令令定陶未期
月会意有所不可辄自免归郡守监司相与挽留之竟
卷四 第 22b 页 WYG1291-0843b.png
去不顾时公照方以度支郎督饷宁武闻先生归意或
有它恙亦移疾归侍食饮而先生固无恙也又时时督
公照出公照出之明年先生春秋满七十会公照奏最
晋封先生如其官诸与公照厚善者欲以言贺先生而
先生门下士大理少卿姜君来徵言不佞窃闻古人有
言人之性寿夫性者生也人生而具耳目心思口体则
亦有耳目心思口体之用如耳之聪目之明心思之智
虑口之言四体之便利皆性也然愚者不能用智者能
卷四 第 23a 页 WYG1291-0843c.png
用而又极其用不能用者无所贵寿极其用者自汩其
寿夫唯在用与不用之间者为能达生而年寿得长焉
夫听不能聪视不能明心思不能虑口不能言四体不
能便利此其与木石何异世亦奚赖若人者而用之也
故无所贵寿智者聪明驰骛意虑经营率足以从其所
欲欲无涯而用亦无涯迷而不悟役而不休智殚力竭
未老先衰然后鉴形羞貌兴啜嗟之思焉譬之大尊酌
多而速尽此自汩其寿者也先生之才睥睨一世即不
卷四 第 23b 页 WYG1291-0843d.png
遇于时而亦不欲因贵于公照志将有所用也卒之训
士士服治民民安穷经之用庶乎见一斑矣悠悠世路
曷其有极浓艳薰灼亦复如是故上不见龃龉内无所
屈抑而一旦飘然挂冠如弃腐鼠兹可为庸俗道哉耳
不极听乃有馀聪目不极视乃有馀明心思口体不极
用乃有馀间今称七十人古所稀矣发不加短而益泽
形不加癯而益健此非有所增益也为能满其生之量
也然先生以能用者自用以不极用者寄之公照与诸
卷四 第 24a 页 WYG1291-0844a.png
门下士以大其用自用者可以不极而寄诸人者则无
所不极是先生以不极之用寿身而以无所不极之用
寿天下也先生严不佞不敢以䛕言进敬论先生所为
寿者如此以先诸酌人
  诚斋许公母邱太夫人九十寿叙
邱太夫人者宪大夫诚斋许公母也方公为侍御时真
心直道侃侃不挠予心慕之然犹未悉其能孝比读公
陈情疏而后知太夫人之贤与公之孝也太夫人举三
卷四 第 24b 页 WYG1291-0844b.png
子公为中子以嗣其仲父后久之嗣父举一子公为训
植之底于成立为诸生而嗣父亦以公为令最封如公
官嗣母称孺人太夫人固犹然未沾一命也既而公之
昆季先后不禄太夫人无所恃以为养公乃疏言其状
乞身侍太夫人上怜而许之公得复为太夫人子会公
被新命备兵津门于是备板舆迎太夫人于宦舍而太
夫人寿适满九襄郡伯陈公暨诸长令为公属吏者欲
以时为寿而命予修酌者之词予惟人情向其利则见
卷四 第 25a 页 WYG1291-0844c.png
德见德则祝祝则欲其长久而安宁故人子思寿其亲
德人者思寿人之亲其心曷极然寿非人力所致也天
实司之天之所福在德所视听在人人孰不各爱其子
而太夫人不难以其贤子为人后此其心天鉴之矣天
以公畀太夫人而太夫人乃俾其为人之子天终欲以
公畀太夫人乃复为公嗣父而生子公嗣父无子而有
子然后太夫人无公而有公夫既与之以贤子必与之
寿考以食其子之报此天道也况公自为令至敡历藩
卷四 第 25b 页 WYG1291-0844d.png
臬所至有惠爱为德于民民之戴德思报者靡不举手
吁天祝公百年祝太夫人千年天之所报未有不永者
也人之所愿未有不报者也今太夫人九十耄矣闻从
关中来历远道犯风日而起常蚤卧常迟无倦容无难
色盖天之所厚气王神全寿考之徵已见于此非可以
寻常寿算拘也予考古之奉母以养者在汉有隽曼倩
曼倩为京兆每行县还其母辄问所活几何人即多所
平反母喜笑为加食不则母怒为之不食彼隽母诚贤
卷四 第 26a 页 WYG1291-0845a.png
然喜怒之异情也加食与不食之异度也虽以训子不
无滑和公之廉顽贞淫禁奸剔蠹惠每寓于威之内德
常行于法之先出以饬治入以侍食太夫人闻之当欣
欣色喜日为加匕著甚适已此又公之感人格天而为
太夫人寿者也太夫人坐邀纶命之贲期颐当未艾矣
予为公宇下士不敢以饰言进直述太夫人必得其寿
之理如此以复诸大夫之请且以质之于公
  宁封君六十寿序
卷四 第 26b 页 WYG1291-0845b.png
昔人有言水之性清土者汩之故不得清人之性寿物
者汩之故不得寿夫人生也有涯而物无涯贫思富贱
思贵富贵思永久思而不得则戚得则复患失之于是
相刅相劘以至耳不可听目不可瞻筋骨沈滞六脏百
骸抑郁失宜则汩之者之害也是故惑人弃生以徇物
贤者节物以贵生节物者非能离物而能不汩于物则
后泉先生是已先生少业农农之外无勤也暇则与野
老田夫斗酒相欢自以为乐也有子登甲第官禁近历
卷四 第 27a 页 WYG1291-0845c.png
水部大夫而业不迁也再沐恩纶官视其子称尊贵人
不以为华也禄入得日具甘脆给縠纻而蔬素无改于
旧也令子假道归问寒暄依依膝下则谯让之不欲以
私恩稽王程也两具安车虚子舍以待则默不应以示
不如田野之逸乐也世之游心淫思艳冀而不可得者
彼且为土苴彼且为浮云彼且为骈拇枝指而一不入
其灵台则孰能汩之者嗟夫万物章章以害一生生无
不伤以便一生生无不长故神不汩则王精不汩则凝
卷四 第 27b 页 WYG1291-0845d.png
气不汩则充耳目不汩则聪明筋骨不汩则坚强六脏
不汩则赅而存今甲子既逾而志虑步履无异少壮则
节物之功而贵生之效无异术也繇此以往即耄耋期
颐犹近言之矣先生满六襄时令子方寿先生而不佞
登则敬述先生之所为寿以授诸酌者
 
 
 淡然轩集卷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