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经济文衡 后集卷十五 第 1a 页 WYG0704-0234a.png

经济文衡后集卷十五
宋 滕珙 撰
濂溪二程类
论濂溪默契道体之妙
江州濂溪书院记
此段谓道未尝亡惟托于人行于世故有绝续
明晦
经济文衡 后集卷十五 第 1b 页 WYG0704-0234b.png

于世者有明有晦是皆天命之所为非人智力之所能
及也夫天高地下而二气五行纷纶错糅升降往来于
其间其造化发育品物散殊莫不各有固然之理而其
最大者则仁义礼智信之端君臣父子昆弟夫妇朋友
之伦是已是其周流充塞无所亏间夫岂以古今为存
亡者哉然气之运也则有淳漓判合之不齐人之禀也
则有清浊昏明之或异是以道之所以托于人而行于
经济文衡 后集卷十五 第 2a 页 WYG0704-0234c.png

孔子于斯文之兴丧亦未尝不推之于天圣人于此其
不我欺也审矣若濂溪先生者其天之所畀而得乎斯
道之传者欤不然何其绝之久而续之易晦之甚而明
之亟也盖自周衰孟轲氏没而此道之传不续更秦及
汉历晋隋唐以至于我有宋艺祖受命五星集奎实开
文明之运然后气之漓者醇判者合清明之禀得以全
付乎人而先生出焉不繇师承默契道体建图属书根极
经济文衡 后集卷十五 第 2b 页 WYG0704-0234d.png

天理之微人伦之著事物之众鬼神之幽莫不洞然毕
贯于一而周公孔子孟氏之传焕然复明于当世有志
之士得以探讨服行而不失其正如出于三代之前者
呜呼盛哉非天所畀其孰能与于此(已下但叙事/更不复载)
论濂溪程张之学
荅汪尚书
此段专论程张契悟之奥
经济文衡 后集卷十五 第 3a 页 WYG0704-0235a.png

相传之袐非后学所能窥测诵其诗读其书则周范之
造诣固殊而程张之契悟亦异如曰仲尼颜子所乐吟
风弄月以归皆是当时口传心受的当亲切处后来二
先生举似后学亦不将作第二义看然则行状所谓反
求之六经然后得之者特语夫功用之大全耳至于入
处则自濂溪不可诬也若横渠之于文正则异于是盖
当时粗发其端耳受学乃先生自言此岂自诬者也大
经济文衡 后集卷十五 第 3b 页 WYG0704-0235b.png

书而曰用意高远夫通书太极之说所以明天理之根
源究万物之终始岂用意而为之又何高下远近之可
道哉近林黄中自九江寄其所撰祠堂记文论濂字偏
旁以为害道尤可骇叹而通书之后次序不伦载蒲宗
孟碣铭全文为害又甚以书晓之度未易入见谋于此
别为叙次而刋之恐却不难辨也春陵记文亦不可解
此道之衰未有甚于今日奈何奈何
经济文衡 后集卷十五 第 4a 页 WYG0704-0235c.png

荅汪尚书
此段谓二程从濂溪游而康节亦其推尊者
受学之语见于吕与叔所记二先生语中云昔受学于
周茂叔故据以为说从游盖所尊敬而不为师弟子之
辞故范内翰之于二先生胡文定之于三君子某皆用
此字但二先生于康节诚似太重欲改为与又似太轻
不知别下何字为当程邵之学固不同然二先生所以
经济文衡 后集卷十五 第 4b 页 WYG0704-0235d.png

公横渠之间则亦未可以其道不同而遽贬之也和靖
之言恐如孟子言伯夷伊尹之于孔子为不同道之比
妄意其然抑康节之学抉摘窈微与佛老之言岂无一
二相似而卓然自信无所污染此其所见必有端的处
比之温公欲护名教而不言者又有间矣
论明道是不违仁影子
荅范文叔
经济文衡 后集卷十五 第 5a 页 WYG0704-0236a.png

春风堂记久已奉诺安敢忘之但近觉孤危之迹为当
世所愤疾日以益甚遂绝口不敢为人出一语非独畏
祸亦义理之当然也然亦觉得此等空言无益于实仅
同戏剧区区装点是亦徒为玩物丧志而已若论为己
切实功夫岂此等所能助而为仁由己亦何待他人之
助耶况明道先生气象如此乃是不违仁影子今于影
外旁观而玩其形似孰若深察其心之所到而身诣之
经济文衡 后集卷十五 第 5b 页 WYG0704-0236b.png

所谓博学笃志切问近思夫子所谓克己复礼所谓忠
恕恭敬可以备见其用力之始终矣幸深味乎此而实
加功焉则为有以慰区区之望固不在于言语文字之
间而已也
论二程所处不同
荅刘子澄
此段谓明道伊川其道虽同造德各异
经济文衡 后集卷十五 第 6a 页 WYG0704-0236c.png

道虽同而造德各异故明道尝为条例司官不以为浼
而伊川所作行状乃独不载其事明道犹谓青苗可且
放过而伊川乃论西监一状较计如此此可谓不同矣
然明道之放过乃孔子之猎较为兆而伊川之一一理
会乃孟子之不见诸侯也此亦何害其为同耶但明道
所处是大贤以上事学者未至而轻议之恐失所守伊
川所处虽高然实中人皆可跂及学者只当以此为法
经济文衡 后集卷十五 第 6b 页 WYG0704-0236d.png

宜难执一意此君子所以贵穷理也横渠龙女衣冠事
却是一时偶见未到若见得到横渠必不肯放过盖此
乃礼官职事使明道当之亦不放过也
论二程言性不同
荅孙叔和(应时/)
此段谓其气象各有极至处
明道伊川论性疏密固不同然其气象亦各有极至处
经济文衡 后集卷十五 第 7a 页 WYG0704-0237a.png

岐周公制礼之不同又似马援论汉二祖也
论程子格物之说
荅吴伯丰(必大/)
此段谓程子盖合大小而言以明是理之无不
在
示喻程子格物之说诚若有未易致力者然其曰天地
之所以高厚一物之所以然盖合其大小而言之以明
经济文衡 后集卷十五 第 7b 页 WYG0704-0237b.png

所以用力之地则亦不过读书史应事物如前之云者
岂茫然放其心于汗漫纷纶不可知之域哉或人所引
易象之数又似太拘所谓明理亦曰明其所以然与其
所当为者而已
论程子得圣人之心
沈僩录
此段谓自孔子以后惟曾子子思孟子而已至
经济文衡 后集卷十五 第 8a 页 WYG0704-0237c.png

自孔子以后得孔子之心者惟曾子子思孟子而已后
来非无能言之士如杨子云法言模仿论语而仲淹中
说亦模仿论语言愈似而去道愈远直至程子方略明
得四十五年为得圣人之心然一传之门人则已皆失
其真矣(云云/)其终卒归于择善固执明善诚身博文约
礼而已只是要人自去理会
论渊源录说
经济文衡 后集卷十五 第 8b 页 WYG0704-0237d.png

此段谓伊川气象与明道不同
明道言当与元丰大臣共政此事昨来已尝论之然亦
有未尽今详此事乃是圣贤之用义理之正非姑为权
谲苟以济事于一时也盖伊川气象自与明道不同而
其论变化人材亦有此意(见外书胡/氏所记)易传暌之初爻亦
有不绝小人之说足见此事自是正理当然非权谲之
私也然亦须有明道如此广大规模和平气象而其诚
经济文衡 后集卷十五 第 9a 页 WYG0704-0238a.png

足以窥测此理又无此等力量自是信不及设有信者
又不免以权谲利害之心为之则其悖理而速祸也为
尤甚矣此今之君子所以不能无疑于明道之言也(胡/氏)
(所记尹公亦疑之岂/所谓未可与权者耶)
论编次程子遗书
荅王敛之
此段谓穷理居敬之功当交相为助
经济文衡 后集卷十五 第 9b 页 WYG0704-0238b.png

此而验之于日用思虑作为之间玩索操存无所偏废
则穷理居敬之功交相为助而两造其极矣玩物丧志
之戒乃为多求闻而不切己者发遗书又有不可外面
只务泛观物理正如游骑无所归之说亦为此耳至于
义理虽明而践履不至者则亦多端或是知之未深或
是行之不力或是气质之偏有难化处在彼诚为累德
然在我观之但当内自警省不使加乎其身而不可以
经济文衡 后集卷十五 第 10a 页 WYG0704-0238c.png

程门高弟类
论谢杨学力天资之异
荅汪尚书(癸未六月九日/)
此段论上蔡皆力行深造之所得龟山却是天
资粹美
谢杨二先生事顷见胡明仲家所记侯师圣之言有曰
明道先生谓谢子虽少鲁直是诚笃理会事有不透其
经济文衡 后集卷十五 第 10b 页 WYG0704-0238d.png

谓玩物丧志者有不相害盖世固有人聪明辩博而不
敏于闻道者矣惟其所趣不谬于道而志之不舍是以
卒有所闻必皆力行深造之所得所以光明卓越直指
本源姑以语录论语解之属详考即可知矣如语解中
论子路有闻一章可见其用力处也龟山却是天质粹
美得之平易观其立言亦可见
论刘李游杨学力所到
经济文衡 后集卷十五 第 11a 页 WYG0704-0239a.png

此段谓四公所见自有浅深故所就有纯驳
刘李游杨四公所到固未敢轻议然如所论亦近之矣
但却不专于仕宦夺志而然盖刘李未尝不仕游杨非
固徇俗自其所见有浅深故所就有纯驳耳大抵学问
𦂳要是见处要得透彻然不自主敬致知上著功夫亦
无入头处也
论上蔡学诗之说
经济文衡 后集卷十五 第 11b 页 WYG0704-0239b.png

此段谓上蔡之说诗乃习志养气之馀病
上蔡本说学诗者不得以章句横在胸中因有尧舜事
业横在胸中之说然则非为有其善之意矣窃疑此乃
习志养气之馀病而遗书中上蔡所记亦多玩等说话
(如玩物丧/志之类)此恐须更有合商量处不可草草看过也
再荅别纸
同上
经济文衡 后集卷十五 第 12a 页 WYG0704-0239c.png

上蔡尧舜事业横在胸中之说若谓尧舜自将已做了
底事业横在胸中则世间无此等小器量底尧舜若说
学者则凡圣贤一言一行皆当潜心玩索要识得他底
蕴自家分上一一要用岂可不存留在胸次耶明道玩
物丧志之说盖是箴上蔡记诵博识而不理会道理之
病渠得此语遂一向扫荡直要得胸中旷然无一毫所
有则可谓矫枉过其正矣观其论曾点事遂及列子御
经济文衡 后集卷十五 第 12b 页 WYG0704-0239d.png

醉人真是如此来喻有惩创太过之说亦正谓此吾人
真不可不深自警察耳
论谯天授未得为伊川门人
荅汪尚书
此段谓以所著象学文字推之恐于程门亦未
纯师者
谯天授亦党事后门人某见胡刘二丈说亲见谯公自
经济文衡 后集卷十五 第 13a 页 WYG0704-0240a.png

下世矣问以伊川易学意似不以为然至考其他言行
又颇杂于佛老子之学者恐未得以门人称也以此一
事及其所著象学文字推之则恐其于程门亦有未纯
者不知其所谓卒业者果何事耶
论侯师正疏略之失
荅南轩
此段谓师正非但文字之疵
经济文衡 后集卷十五 第 13b 页 WYG0704-0240b.png

但其语时有不莹岂其不长于文字而然耶抑别有以
也顷在豫章见阜卿所传语录有尹和靖所称伊川语
云侯师正议论只好隔壁听详味此言以验此书窃谓
其学大抵明白劲正而无深潜缜密沈浸醲郁之味故
于精微曲折之际不免疏略时有罅缝不得于言而求
诸心乃其所见所存有此气象非但文字之疵也
说范公不为程门弟子之说
经济文衡 后集卷十五 第 14a 页 WYG0704-0240c.png

此段谓范公虽不纯师程氏实尊仰取法
范公不为程门弟子下卷范公语中论之已详此年谱
所载时鲜于所录之本文耳然不削去门人二字者范
公语中既引以为说则此不可削史固有变例也但来
喻引范公日记以为伊川所为范公未必尽知若率先
具素馔则应大与东坡忤何以能处程苏之间而无违
言乎此则恐于事理皆未尽也盖范公所记正叔独奏
经济文衡 后集卷十五 第 14b 页 WYG0704-0240d.png

辞而非有讥贬之意也但伊川已奏而事方施行则自
不必更言而在范公之自处则亦或有不敢言者至于
国忌斋筵荤素所宜则以范公之贤于已之所行自当
顾义理之是非以为从违不当视同列之喜怒以为前
郤也使其果欲依违两间曲全交好则具素馔既忤东
坡具肉食亦忤伊川若虑于彼而忽于此则亦非所以
两全矣况范公之意未必如此而他书所记亦云范醇
经济文衡 后集卷十五 第 15a 页 WYG0704-0241a.png

坡而每事徇从亦当时所共知矣故尝窃言范公虽不
纯师程氏而实尊仰取法焉其于东坡则但以乡党游
从之好素相亲厚而立朝议论趋向略同至于制行之
殊则迥然水火之不相入且观其辨理伊川之奏则其
心岂尽以东坡为是哉但不能辨之于当时而发之于
数年之后此则刚强不足不免乎两徇之私者而其所
重在此故卒不能胜其义理之公也大抵程苏学行邪
经济文衡 后集卷十五 第 15b 页 WYG0704-0241b.png

馔之隙亦不相容若于范公则交情既深而其气象声
势不足畏者故虽有右袒之嫌而不以害其平生之驩
也
经济文衡后集卷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