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经济文衡 后集卷七
经济文衡 后集卷七 第 1a 页 WYG0704-0181c.png
钦定四库全书
 经济文衡后集卷七
             宋 滕珙 撰
 东汉类
  论东汉党锢之祸
 答刘子澄
   此段谓建安后士夫不知有汉皆党锢杀戮之
   祸驱之
经济文衡 后集卷七 第 1b 页 WYG0704-0181d.png
近看温公论东汉名节处觉得有未尽处但知党锢诸
贤趋死不避为光武明章之烈而不知建安以后中州
士大夫只知有曹氏不知有汉室却是党锢杀戮之祸
有以驱之也且以荀氏一门论之则荀淑正言于梁氏
用事之日而其子爽已濡迹于董卓专柄之朝及其孙
彧则遂为唐衡之婿曹操之臣而不知其为非矣盖刚
大直方之气折于凶虐之馀而渐图所以全身就事之
计故不觉其沦胥而至此耳想其当时父兄师友之间
经济文衡 后集卷七 第 2a 页 WYG0704-0182a.png
亦自有一种议论文饰盖覆使骤而听之者不觉其为
非而真以为是必有深谋奇策可以活国救民于万分
有一之中也邪说横流所以甚于洪水猛兽之害孟子
岂欺予哉
 汉光武类
  论光武不当为成哀立庙
 答何叔京
   此段谓立伯升子以奉私庙之说为当
经济文衡 后集卷七 第 2b 页 WYG0704-0182b.png
光武之事始者特疑其可以义起耳非以为正法当然
也所论立伯升之子以奉私庙此最得之但成哀以下
即陵为庙似已允当盖彼皆致寇亡国之君又未尝命
光武以兴复自不当更立庙于京师也如汉献帝晋怀
帝又不同盖昭烈元帝尝受二帝之命矣此等事乃礼
之变节须精于义理乃能于毫釐之间处之不差若只
守常执一便不相应如温公伊川论濮园事之不同亦
可见矣
经济文衡 后集卷七 第 3a 页 WYG0704-0182c.png
  论光武激厉士夫以廉耻
 答叶贺孙
   此段论汉兴以宽厚致废弛故光武又损益其
   制
汉兴虽未尽变亡秦之政如高文之宽仁恭俭皆是因
秦苛刻骄侈而损益其制也大纲恁地宽厚到后便易
得废弛便有强臣篡夺之祸故光武起来又损益前汉
之制事权归上而激厉士大夫以廉耻
经济文衡 后集卷七 第 3b 页 WYG0704-0182d.png
 蜀先主类
  论先主不知权
 答魏良斋(掞之/)
   此段谓先主见几不明经权俱失其当
先主见几不明经权俱失其当刘琮迎降之际不能取
荆州乌在其知权也至于狼狈失据乃不得已而出于
盗窃之计善用权者正不如此若声罪致讨以义取之
乃用权之善盖权不离正正自有权二者初非二物也
经济文衡 后集卷七 第 4a 页 WYG0704-0183a.png
子房用智之过有微近谲处其小者如蹑足之类其大
则挟汉以为韩而终身不语人也若武侯则名义俱正
无所隐匿其为汉复雠之志如青天白日人人得而知
之有补于天下后世非子房比也盖为武侯之所为则
难而子房投间乘隙得为即为故其就之为易耳顷见
李先生亦言孔明不若子房之从容而子房不若武侯
之正大
 晋元帝类
经济文衡 后集卷七 第 4b 页 WYG0704-0183b.png
  论晋元帝无意中原
 语录
   此段谓天人不隔丝毫
晋元帝无意中原却托言粮运不继诛督运令史淳于
伯而还行刑者以血拭柱血为之逆流天人幽显不隔
丝毫
 东西魏类
  论东西魏之分
经济文衡 后集卷七 第 5a 页 WYG0704-0183c.png
 答吴晦叔
   此段谓左右大臣当思所以安国靖难
两魏之分东则高欢西则宇文已非复有魏室矣当是
之时见微之士固已不立乎其位不幸而立乎其位其
贱者乎则亦去之可也其贵者乎则左右近臣从君于
西左右大臣守国于东而皆必思所以为安国靖难兴
复久长之计不济则以死继之而已此外复何策哉
 唐中宗类
经济文衡 后集卷七 第 5b 页 WYG0704-0183d.png
  论武后中宗难处之义
 答叶贺孙
   此段谓中宗拘于子无废母之义
武后乃是武功臣之女合下便有无稽之心自为昭仪
便鸩杀其子以倾主后中宗无罪而废之则武后之罪
已定只可便以此废之拘于子无废母之义不若吕后
与高祖同起行伍识兵略故布置诸吕于诸军平勃之
成功也适值吕后病困故做得许多脚手平勃亦幸而
经济文衡 后集卷七 第 6a 页 WYG0704-0184a.png
成功胡文定谓武后之罪当告乎宗庙社稷而诛之又
云中宗决不敢为黜母之事然而并中宗废之又不得
当时人心惟是见武后以非罪废天子故疾之惟是见
中宗以无罪被废故愿复之切若并中宗废之又未知
何以收拾人心这般处极难
  论五王立中宗
 答张南轩
   此段谓立中宗亦是人望未绝
经济文衡 后集卷七 第 6b 页 WYG0704-0184b.png
昨承诲谕五王之事以为但复唐祚而不立中宗则武
照可诛后患可绝此诚至论但中宗虽不肖而当时幽
废特以一言之失罪状未著人望未绝观一时忠贤之
心与其募兵北讨之事及后来诸公说李多祚之语则
是亦未遽为独夫也乃欲逆探未形之祸一旦舍之而
更立宗室恐反为计较之私非所以顺人心承天理而
事亦未必可成也
 唐宪宗类
经济文衡 后集卷七 第 7a 页 WYG0704-0184c.png
  论宪宗平淮蔡之功
 文集
   此段谓宪宗见理明故能断
退之云凡此蔡功惟断乃成今须要知他断得是与不
是古人亦有以断而败者如唐德宗非不断其后却生
出事来要之只是任私意用刚愎不明理不纳人言而
宪宗知蔡之不可不讨知裴度之不可不任若使他理
自不明胸中无所见则何以知裴公之可任若只就断
经济文衡 后集卷七 第 7b 页 WYG0704-0184d.png
字上看而当时前后殊不济事
 唐文宗类
  论文宗维州牛李之事
 答张敬夫
   此段谓唐与牛李盖皆失之
若维州事则亦尝思之矣唐与牛李盖皆失之也夫不
知春秋之义而轻与戎盟及其犯约攻围鲁州又不能
声罪致讨绝其朝贡至此乃欲赦其失信叛盟之罪而
经济文衡 后集卷七 第 8a 页 WYG0704-0185a.png
受其叛臣则其义有所不可矣然还其地可也縳送悉
怛谋使肆其残酷则亦过矣若论利害僧孺固为大言
以恐文宗如致堂之所论而吐蕃卒不能因维州以为
唐患则德裕之计不行亦未足为深恨也(牛论正而心/则私李计谲)
(而心/则正)
 
 
 
经济文衡 后集卷七 第 8b 页 WYG0704-0185b.png
 
 
 
 
 
 
 
 经济文衡后集卷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