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曾子全书 曾子子思子全书原序三首
曾子全书 曾子子思子全书原序三首 第 1a 页 WYG0703-0457a.png
曾子子思子全书原序三首
著书所以明道非尚淹该而斗绮靡也天何言哉圣人
之于言盖有不得已焉者耳世降叔季著述漫羡蹈袭
一轨去道益远矣新安康范先生汪公晫嘉遁殁世无
求于时问学操履孜孜师古非有为人之私也见曾子
子思言行散于诸书于是会萃以成二编将以阐斯道
行万世先生与朱子同桑梓且并生宋绍兴间朱子不
及见其书成而先即世先生每以为恨焉其孙梦斗以
曾子全书 曾子子思子全书原序三首 第 1b 页 WYG0703-0457b.png
书送官乃藏秘府褒郎秩贲泉壤矣然不得以传于当
时迨其五世孙畴一日携写本过余披诵三复采摭据
乎经传渊源本乎伊洛发扬先哲嘉惠来学视彼窥窃
陈编衒媒希进者相去万万也今逢盛时曾思二子之
学大明于世夫列馆阁以斯文为任尚采遗书布诸区
宇则于治教岂小补哉汪泽民序
孔子之道曾子得之而为大学曾子之旨子思子述之
而为中庸道统之传于焉攸系而汉志所载子思二十
曾子全书 曾子子思子全书原序三首 第 2a 页 WYG0703-0458a.png
三篇曾子十八篇今皆不存后世乃间取大小二戴礼
文以相傅会要非本书也然二子之嘉言善行杂出于
传记诸书寥寥千载未有能裒而集之表而出之者新
安康范汪先生与晦庵朱子生同时学同道肥遁丘园
笃志师古乃始蒐罗汇萃以成二编藏于家塾迨其孙
梦斗始献诸朝而未克颁行于天下今其五世孙畴盖
将锓梓广传以昭先世之潜德使后学得以稽夫道统
之传而不惑于世儒之陋其用心公且溥矣方今朝廷
曾子全书 曾子子思子全书原序三首 第 2b 页 WYG0703-0458b.png
表章圣学二子光被纶綍载建上公加谥宗述是编之
行将与大学中庸相为表里其于治道岂小补云俞希
鲁序
章章乎圣人之言如日月之在天上洋洋乎圣人之道
如江河之行地中垂万年而不翅亘万世以无穷天下
之人明其道者成其德遵其言者成其行况当时亲炙
之者乎曾子嫡圣人之传述圣言以作大学子思绍曾
子之学阐圣道而作中庸此曾思言行之成书者也千
曾子全书 曾子子思子全书原序三首 第 3a 页 WYG0703-0458c.png
载而下程子为之发挥朱子为之集注曾思之学于是
乎天下大行然曾思之言行又有见于他经者学者漫
漶而失稽新安康范汪先生辑成二帙而为之说曾思
之言之行于是散而得合其向曾思之心亦廑矣向曾
思所以向道也五世孙畴追思久而湮没寿诸梓以行
诸世曾思之忠臣也康范之孝孙也翟思忠叙
曾子全书 曾子子思子全书原序三首 第 4a 页 WYG0703-0459a.png
曾子子思子全书进表
臣汪梦斗言乃者徽州以臣先大父晫所编辑子曾子
子思子全书缴申尚书省已奉指挥送秘书省收管今
将上件书刋镂讫赍诣登闻检院投进者臣伏以圣皇
劝学载推道统之尊遗老编书宜补经文之缺冀叨一
览辄用申言臣梦斗惶惧惶惧顿首顿首臣窃闻帝王
之治道已湮圣贤之学术迭起自周公而下以鲁邹为
继然孟氏之兴实参伋所传盖皆有于著书乃可见其
曾子全书 曾子子思子全书原序三首 第 4b 页 WYG0703-0459b.png
明道惟有唐为先圣以藏礼迨本朝推后贤而侑祠取
彼七篇跻于六籍试闱以之校艺经幄用之沃心故蔼
乎仁义之谈实翼彼性习之教尝考诸儒哲之议论当
究其师友之渊源则惟二子之共宗讵可千载而缺典
比逢临御特诏表章乐以轩垂亦俾参陪于嘉荐写之
琬琰久当兼访乎全书岂惟證众说之发明抑庶备九
重之讲阅伏念臣先大父臣晫箪瓢自乐缣素为生诒
后人垂宪言尽黜百家之陋为往圣继绝学首辑二藁
曾子全书 曾子子思子全书原序三首 第 5a 页 WYG0703-0459c.png
之全汇次悉其幽微网罗靡所遗轶卷帙成于庆元嘉
泰向不畏党祸之方兴句读本乎伊洛考亭间亦明师
旨之未发观其序之所自述者岂云苟焉而漫为之盖
以先臣之生平尝遇诸公之许可闻道精诣同朱熹视
祝有道于外家制行洁修如袁甫与真德秀乃为知己
虽蹈丘园而老死尚称问学之淹该即其编摩亦可想
见必求诸道拟为传远之书未丧斯文会有送官之典
臣无肖似生际圣明亟烦二千石之囊封为羾三七篇
曾子全书 曾子子思子全书原序三首 第 5b 页 WYG0703-0459d.png
之铅椠昔在私塾固常出虹气以惊人今置秘丘自当
与云汉而在上然窃惟泉下之意岂止愿天上之藏且
孔门得曾思而道有传乃授之轲而不绝由汉世讫晋
唐而言未备必待我宋而始全盖聚奎之运有开而藏
壁之文毕出世既争于先睹道焉可以自私必寿之坚
梓以传人当效彼美芹而献主恭惟皇帝陛下缉熙文
典统一圣真孝通神明自事亲而加百姓刑四海诚赞
化育由修身而柔远人怀诸侯已表属于其人乃推行
曾子全书 曾子子思子全书原序三首 第 6a 页 WYG0703-0460a.png
乎所学视编缉虽筌蹄之末于就将有劵钥之同臣抱
遗书而永号知孤忠之有在仰干斧扆恭献匦函庶几
辅圣德之光明或以新儒习之追琢格言大训恐当与
论语孟子并行钜册高文应毋以封禅太元为比其新刻
先大父臣晫所编曾子子思子全书见印造二部四册
黄绫装褙黄罗夹复封全内一部二册乞留中一部二
册乞降付尚书省臣无任瞻天望圣激切屏营之至谨
奉表上进以闻臣梦斗惶惧惶惧顿首顿首谨言
曾子全书 曾子子思子全书原序三首 第 6b 页 WYG0703-0460b.png
褒赠指挥节文
拟承节郎汪梦斗劄状为上表投进先大父晫所著曾
子子思子墨本事德祐元年十月十八日批送礼部推
看详限一日申尚书省准此礼部长贰书判故处士汪
晫所著曾思二书编辑精详有补学者其孙梦斗悉上
送官即不希望恩赏备申省取自朝廷指挥都司书拟
照得汪梦斗以故祖汪晫所著曾子子思子二书表进
其书采摭详备订證精明有补学者虽不敢希望恩赏
曾子全书 曾子子思子全书原序三首 第 7a 页 WYG0703-0460c.png
之请朝廷为斯文计宜加恩恤稍贲泉壤故汪晫特赠
通直郎其曾子子思子一部二册降付秘书省
曾子全书 曾子子思子全书原序三首 第 8a 页 WYG0703-0461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子部一
 曾子全书       儒家类
  提要
    (臣/)等谨案曾子全书一卷宋汪晫编晫字处
    微绩溪人其门人私谥康范先生晫与朱子
    同时是书成于庆元嘉泰间咸淳十年其孙
    梦斗与子思子同献于朝得赠通直郎考汉
    志载曾子十八篇隋志有曾子二卷目一卷
曾子全书 曾子子思子全书原序三首 第 8b 页 WYG0703-0461b.png
    唐志亦载曾子二卷晁公武郡斋读书志著
    录二卷十篇称即唐志所载高似孙子略称
    其与大戴礼四十九篇五十八篇及杂见小
    戴记者无异疑后人掇拾以为之陈振孙书
    录解题并称有慈湖杨简注是宋时原有曾
    子行世殆晫偶未见故辑为此书凡十二篇
    仲尼閒居第一明明德第二养老第三周礼
    第四有子问第五丧服第六中阙第七第八
曾子全书 曾子子思子全书原序三首 第 9a 页 WYG0703-0461c.png
    晋楚第九守业第十三省第十一忠恕第十
    二明明德独标曰内篇养老以下皆标外篇
    而仲尼閒居篇不言内外疑本有内篇字而
    傅写佚之也其第一篇即孝经而削去经名
    别为标目未免自我作古第二篇即大学考
    自宋以前有子思作大学之傅而无曾子作
    大学之说归之曾子已属疑似又改其篇目
    与前篇武断亦同至外篇十篇因分类名篇
曾子全书 曾子子思子全书原序三首 第 9b 页 WYG0703-0461d.png
    遂往往割裂经文以就门目如曾子问师行
    必以迁庙主行乎至老聃云孔疏曰此一节
    论出师当取迁庙主及币帛皮圭以行庙无
    虚主之事盖首问师行之以迁庙主论其常
    也师行无迁主又筹其变也二问相承义实
    相济故孔疏通为一节今割古者师行无迁
    主至盖贵命也入周礼篇割古者师行必以
    迁庙主行乎至老聃云入丧服篇文义殆为
曾子全书 曾子子思子全书原序三首 第 10a 页 WYG0703-0462a.png
    乖隔若云以其文有涉丧服者是以分属则
    周礼篇内又明载三年之丧吊乎数节为例
    尤属不纯然汉本久逸唐本今亦未见先贤
    之佚文绪论颇可借此以考见则过而存之
    犹愈于过而废之矣乾隆四十六年九月恭
    校上
       总纂官(臣/)纪昀(臣/)陆锡熊(臣/)孙士毅
        总 校 官 (臣/) 陆 费 墀
曾子全书 曾子子思子全书原序三首 第 11a 页 WYG0703-0462c.png
钦定四库全书
 曾子全书        宋 汪晫 编
  内篇仲尼閒居第一(凡十四章/)
仲尼閒居曾子侍坐子曰参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顺天
下民用和睦上下无怨女知之乎曾子避席曰参不敏
何足以知之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复坐
吾语女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
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夫孝始于事亲
曾子全书 曾子子思子全书原序三首 第 11b 页 WYG0703-0462d.png
中于事君终于立身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
慢于人爱敬尽于事亲而德教加于百姓刑于四海盖
天子之孝也在上不骄高而不危制节谨度满而不溢
高而不危所以长守贵也满而不溢所以长守富也富
贵不离其身然后能保其社稷而和其民人盖诸侯之
孝也非先王之法服不敢服非先王之法言不敢道非
先王之德行不敢行是故非法不言非道不行口无择
言身无择行言满天下无口过行满天下无怨恶三者
曾子全书 曾子子思子全书原序三首 第 12a 页 WYG0703-0463a.png
备矣然后能守其宗庙盖卿大夫之孝也资于事父以
事母而爱同资于事父以事君而敬同故母取其爱而
君取其敬兼之者父也故以孝事君则忠以敬事长则
顺忠顺不失以事其上然后能保其爵禄而守其祭祀
盖士之孝也用天之道因地之利谨身节用以养父母
此庶人之孝也故自天子以下至于庶人孝无终始而
患不及者未之有也
子曰君子之教以孝也非家至而日见之也教以孝所
曾子全书 曾子子思子全书原序三首 第 12b 页 WYG0703-0463b.png
以敬天下之为人父者也教以悌所以敬天下之为人
兄者也教以臣所以敬天下之为人君者也诗云恺悌
君子民之父母非至德其孰能顺民如此其大者乎
子曰教民亲爱莫善于孝教民礼顺莫善于悌移风易
俗莫善于乐安上治民莫善于礼礼者敬而已矣敬其
父则子悦敬其兄则弟悦敬其君则臣悦敬一人而千
万人悦所敬者寡而悦者众此之谓要道
曾子曰甚哉孝之大也子曰夫孝天之经地之义而民
曾子全书 曾子子思子全书原序三首 第 13a 页 WYG0703-0463c.png
之行天地之经而民是则之则天之明因地之义以顺天
下是以其教不肃而成其政不严而治
子曰昔者明王之以孝治天下也不敢遗小国之臣而
况于公侯伯子男乎故得万国之欢心以事其先王
治国者不敢侮于鳏寡而况于士民乎故得百姓之欢
心以事其先君治家者不敢失于臣妾而况于妻子乎
故得人之欢心以事其亲夫然故生则亲安之祭则鬼
享之是以天下和平灾害不生祸乱不作故明王之以
曾子全书 曾子子思子全书原序三首 第 13b 页 WYG0703-0463d.png
孝治天下如此诗云有觉德行四国顺之曾子曰敢问
圣人之德其无以加于孝乎子曰天地之性人为贵人
之行莫大于孝孝莫大于严父严父莫大于配天则周
公其人也昔者周公郊祀后稷以配天宗祀文王于明
堂以配上帝是以四海之内各以其职来助祭夫圣人
之德又何以加于孝乎故亲生之膝下以养父母日严
圣人因严以教敬因亲以教爱圣人之教不肃而成其
政不严而治其所因者本也
曾子全书 曾子子思子全书原序三首 第 14a 页 WYG0703-0464a.png
子曰父子之道天性也君臣之义也父母生之续莫大
焉君亲临之厚莫重焉不爱其亲而爱他人者谓之悖
德不敬其亲而敬他人者谓之悖礼
子曰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
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五者备矣然后能事亲
事亲者居上不骄为下不乱在丑不争居上而骄则亡
为下而乱则刑在丑而争则兵此三者不除虽日用三
牲之养犹为不孝也
曾子全书 曾子子思子全书原序三首 第 14b 页 WYG0703-0464b.png
子曰五刑之属三千而罪莫大于不孝要君者无上非
圣人者无法非孝者无亲此大乱之道也
子曰君子事上进思尽忠退思补过将顺其美匡救其
恶故上下能相亲诗曰心乎爱矣遐不谓矣中心藏之
何日忘之
子曰昔者明王事父孝故事天明事母孝故事地察长
幼顺故上下治天地明察神明彰矣故虽天子必有尊
也言有父也必有先也言有兄也宗庙致敬不忘亲也
曾子全书 曾子子思子全书原序三首 第 15a 页 WYG0703-0464c.png
修身慎行恐辱先也宗庙致敬鬼神著矣孝弟之至通
于神明光于四海无所不通诗云自西自东自南自北
无思不服
子曰君子之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事兄弟故顺可移
于长居家理故治可移于官是以行成于内而名立于
后世矣
子曰闺门之内具礼矣乎严父严兄妻子臣妾犹百姓
徒役也
曾子全书 曾子子思子全书原序三首 第 15b 页 WYG0703-0464d.png
曾子曰若夫慈爱恭敬安亲扬名参闻命矣敢问从父
之令可谓孝乎子曰是何言与是何言与昔者天子有
争臣七人虽无道不失其天下诸侯有争臣五人虽无
道不失其国大夫有争臣三人虽无道不失其家士有
争友则身不离于令名父有争子则身不陷于不义故
当不义则子不可以弗争于父臣不可以弗争于君故
当不义则争之从父之令又焉得为孝乎
子曰孝子之丧亲哭不偯礼无容言不文服美不安闻
曾子全书 曾子子思子全书原序三首 第 16a 页 WYG0703-0465a.png
乐不乐食旨不甘此哀戚之情也三日而食教民无以
死伤生毁不灭性此圣人之政丧不过三年示民有终
为之棺椁衣衾而举之陈其簠簋而哀戚之躄踊哭泣
哀以送之卜其宅兆而安厝之为之宗庙以鬼享之春
秋祭祀以时思之生事爱敬死事哀戚生民之本尽矣
死生之义备矣孝子之事亲终矣
  内篇明明德第二(凡十一章/)
曾子曰子曰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
曾子全书 曾子子思子全书原序三首 第 16b 页 WYG0703-0465b.png
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
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古之
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
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
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
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
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
曾子全书 曾子子思子全书原序三首 第 17a 页 WYG0703-0465c.png
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曾子曰康诰曰克明德太甲曰顾諟天之明命帝典曰
克明峻德皆自明也
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康诰曰作新民诗
曰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是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
诗云邦畿千里惟民所止诗云缗蛮黄鸟止于丘隅子
曰于止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鸟乎诗云穆穆文王
于缉熙敬止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
曾子全书 曾子子思子全书原序三首 第 17b 页 WYG0703-0465d.png
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诗云瞻彼淇澳
菉竹猗猗有斐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瑟兮僩兮赫
兮喧兮有斐君子终不可諠兮如切如磋者道学也如
琢如磨者自修也瑟兮僩兮者恂慄也赫兮喧兮者威
仪也有斐君子终不可諠兮者道盛德至善民之不能
忘也诗云于戏前王不忘君子贤其贤而亲其亲小人
乐其乐而利其利此以没世不忘也
子曰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无情者不得尽其
曾子全书 曾子子思子全书原序三首 第 18a 页 WYG0703-0466a.png
辞大畏民志此谓知本此谓知之至也(此章释格物致/知之义程子曰)
(此谓知本一句衍文也此谓知之/至也上别有阙文此特其结句耳)
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
自慊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小人閒居为不善无所不至
见君子而后厌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视已如见
其肺肝然则何益矣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
其独也曾子曰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富润屋德
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
曾子全书 曾子子思子全书原序三首 第 18b 页 WYG0703-0466b.png
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有所
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
不得其正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
味此谓修身在正其心
所谓齐其家在修其身者人之其所亲爱而辟焉之其
所贱恶而辟焉之其所畏敬而辟焉之其所哀矜而辟
焉之其所傲惰而辟焉故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者
天下鲜矣故谚有之曰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
曾子全书 曾子子思子全书原序三首 第 19a 页 WYG0703-0466c.png
硕此谓身不修不可以齐其家
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
之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国孝者所以事君也弟者
所以事长也慈者所以使众也康诰曰如保赤子心诚
求之虽不中不远矣未有学养子而后嫁者也一家仁
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一人贪戾一国作乱其机
如此此谓一言偾事一人定国尧舜帅天下以仁而民
从之桀纣帅天下以暴而民从之其所令反其所好而
曾子全书 曾子子思子全书原序三首 第 19b 页 WYG0703-0466d.png
民不从是故君子有诸已而后求诸人无诸已而后非
诸人所藏乎身不恕而能喻诸人者未之有也故治国
在齐其家诗云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
人宜其家人而后可以教国人诗云宜兄宜弟宜兄宜
弟而后可以教国人诗云其仪不忒正是四国其为父
子兄弟足法而后民法之也此谓治国在齐其家
所谓平天下在治其国者上老老而民兴孝上长长而
民兴弟上恤孤而民不倍是以君子有絜矩之道也所
曾子全书 曾子子思子全书原序三首 第 20a 页 WYG0703-0467a.png
恶于上毋以使下所恶于下毋以事上所恶于前毋以
先后所恶于后毋以从前所恶于右毋以交于左所恶
于左毋以交于右此之谓絜矩之道诗云乐只君子民
之父母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此之谓民之父
母诗云节彼南山维石岩岩赫赫师尹民具尔瞻有国
者不可以不慎辟则为天下僇矣诗云殷之未丧师克
配上帝仪监于殷峻命不易道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
国是故君子先慎乎德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
曾子全书 曾子子思子全书原序三首 第 20b 页 WYG0703-0467b.png
此有财有财此有用德者本也财者末也外本内末争
民施夺是故财聚则民散财散则民聚是故言悖而出
者亦悖而入货悖而入者亦悖而出康诰曰惟命不于
常道善则得之不善则失之矣楚书曰楚国无以为宝
惟善以为宝舅犯曰亡人无以为宝仁亲以为宝秦誓
曰若有一个臣断断兮无他技其心休休焉其如有容
焉人之有技若已有之人之彦圣其心好之不啻若自
其口出寔能容之以能保我子孙黎民尚亦有利哉人
曾子全书 曾子子思子全书原序三首 第 21a 页 WYG0703-0467c.png
之有技媢嫉以恶之人之彦圣而违之俾不通寔不能
容以不能保我子孙黎民亦曰殆哉唯仁人放流之迸
诸四夷不与同中国此谓唯仁人为能爱人能恶人见
贤而不能举举而不能先命也见不善而不能退退而
不能远过也好人之所恶恶人之所好是谓拂人之性
菑必逮夫身是故君子有大道必忠信以得之骄泰以
失之生财有大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
者舒则财恒足矣仁者以财发身不仁者以身发财未
曾子全书 曾子子思子全书原序三首 第 21b 页 WYG0703-0467d.png
有上好仁而下不好义者也未有好义其事不终者也
未有府库财非其财者也孟献子曰畜马乘不察于鸡
豚伐冰之家不畜牛羊百乘之家不畜聚敛之臣与其
有聚敛之臣宁有盗臣此谓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
也长国家而务财用者必自小人矣彼为善之小人之
使为国家菑害并至虽有善者亦无如之何矣此谓国
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
  外篇养老第三(凡十六章/)
曾子全书 曾子子思子全书原序三首 第 22a 页 WYG0703-0468a.png
曾子曰孝子之养老也乐其心不违其志乐其耳目安
其寝处以其饮食终养之孝子之身终终身也者非终
父母之身终其身也是故父母之所爱亦爱之父母之
所敬亦敬之至于犬马尽然而况于人乎
曾子曰孝有三大孝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公明仪
问于曾子曰夫子可以为孝乎曾子曰是何言与是何
言与君子之所谓孝者先意承志谕父母于道参直养
者也安能为孝乎曾子曰身也者父母之遗体也行父
曾子全书 曾子子思子全书原序三首 第 22b 页 WYG0703-0468b.png
母之遗体敢不敬乎居处不庄非孝也事君不忠非孝
也莅官不敬非孝也朋友不信非孝也战陈无勇非孝
也五者不遂灾及于亲敢不敬乎烹熟膻芗尝而进之
非孝也养也君子之所谓孝也者国人称愿焉曰幸哉
有子如此所谓孝也已民之本教曰孝其行曰养养可
能也敬为难敬可能也安为难安可能也久为难久可
能也卒为难父母既殁慎行其身不遗父母恶名可谓
能终矣仁者仁此者也义者宜此者也忠者忠此者也
曾子全书 曾子子思子全书原序三首 第 23a 页 WYG0703-0468c.png
信者信此者也礼者体此者也行者行此者也彊者彊
此者也乐自顺此生刑自反此作
曾子曰夫孝置之而塞乎天地溥之而衡乎四海施诸
后世而无朝夕推而放诸东海而准推而放诸西海而
准推而放诸南海而准推而放诸北海而准诗云自西
自东自南自北无思不服此之谓也
曾子曰孝有三大孝不匮中孝用劳小孝用力博施备
物可谓不匮矣尊仁安义可谓用劳矣慈爱忘劳可谓
曾子全书 曾子子思子全书原序三首 第 23b 页 WYG0703-0468d.png
用力矣父母爱之喜而弗忘父母恶之劳而无怨父母
有过谏而不逆父母既殁必求仁者之粟以祀之此之
谓礼终
乐正子春下堂而伤其足伤瘳数月不出犹有忧色门
弟子曰夫子之足瘳矣数月不出犹有忧色何也乐正
子春曰善如尔之问也善如尔之问也吾闻诸曾子曾
子闻诸夫子曰天之所生地之所养人为大父母全而
生之子全而归之可谓孝矣不亏其体不辱其亲可谓
曾子全书 曾子子思子全书原序三首 第 24a 页 WYG0703-0469a.png
全矣故君子跬步而不敢忘孝也今予忘夫孝之道矣
予是以有忧色故君子一举足不敢忘父母一出言不
敢忘父母一举足而不敢忘父母是故道而不径舟而
不游不敢以先父母之遗体行殆一出言而不敢忘父
母是故恶言不出于口忿言不反于已然后不辱其身
不羞其亲可谓孝矣
曾子曰树木以时伐焉禽兽以时杀焉夫子曰伐一木
杀一兽不以其时非孝也
曾子全书 曾子子思子全书原序三首 第 24b 页 WYG0703-0469b.png
曾子曰君子立孝其忠之用礼之贵故为人子而不能
孝其父者不敢言人父不能畜其子者为人弟而不能承
其兄者不敢言人兄不能训其弟者为人臣而不能事其
君者不敢言人君不能使其臣者也故与父言言畜子
与子言言孝父与兄言言训弟与弟言言承兄与君言
言使臣与臣言言事君君子之孝也忠爱以敬反是乱
也尽力而有礼庄敬而安之微谏不倦听从而不怠欢
欣忠信咎故不生可谓孝矣尽力无礼则小人也致敬
曾子全书 曾子子思子全书原序三首 第 25a 页 WYG0703-0469c.png
而不忠则不入也是故礼以将其力敬以入其忠饮食
移味居处温愉著心于此济其志也仲尼曰可人也吾
任其过不可人也吾辞其罪诗云有子七人莫慰母心
子之辞也夙兴夜寐无忝尔所生言不自舍也不耻其
亲君子之孝也是故未有君而忠臣可知者孝子之谓
也未有长而顺下可知者悌弟之谓也未有治而能仕
可知者先修之谓也故曰孝子善事君悌弟善事长君
子一孝一悌可谓知终矣
曾子全书 曾子子思子全书原序三首 第 25b 页 WYG0703-0469d.png
单居离问于曾子曰事父母有道乎曾子曰有爱而敬
父母之行若中道则从若不中道则谏谏而不用行
之如由己从而不谏非孝也谏而不从亦非孝也孝子
之谏达善而不敢争辨争辨者作乱之所由兴也由己
为无咎则宁由己为贤人则乱孝子无私乐父母所忧
忧之父母所乐乐之孝子唯巧变故父母安之若夫坐
如尸立如齐弗讯不言言必齐色此成人之善者也未
得为人子之道也单居离问曰事兄有道乎曾子曰有
曾子全书 曾子子思子全书原序三首 第 26a 页 WYG0703-0470a.png
尊事之以为已望也兄事之不遗其言兄之行若中道
则兄事之兄之行若不中道则养之养之内不养于外
则是越之也养之外不养于内则是疏之也是故君子
内外养之也单居离问曰使弟有道乎曾子曰有嘉事
不失时也弟之行若中道则正以使之弟之行若不中
道则兄事之诎事兄之道若不可然后舍之矣
曾子曰夫礼大之由也不与小之自也饮食以齿力事
不让辱事不齿执觞觚杯豆而不醉和歌而不哀夫悌
曾子全书 曾子子思子全书原序三首 第 26b 页 WYG0703-0470b.png
者不衡坐不苟越不干逆色趋翔周旋俛仰从命不见
于颜色未成于悌也
曾子曰忠者其孝之本与孝子不登高不履危庳亦弗
凭不苟笑不苟訾隐不命临不指故不在尤之中也孝
子恶言死焉流言止焉美言兴焉故恶言不出于口烦
言不及于已故孝子之事亲也居易以俟命不兴险行
以徼倖孝子游之暴人违之出门而使不以或为父母
忧也险涂隘巷不求先焉以爱其身以不敢忘其亲也
曾子全书 曾子子思子全书原序三首 第 27a 页 WYG0703-0470c.png
孝子之使人也不敢肆行不敢自专也父死三年不敢
改父之道又能事父之朋友又能率朋友以助敬也君
子之孝也以正致谏士之孝也以德从命庶人之孝也
以力恶食任善不敢臣三德故孝子之于亲也生则有
义以辅之死则哀以莅焉祭祀则莅之以敬如此而成
于孝子也
曾子曰孝子言为可闻行为可见言为可闻所以说远
也行为可见所以说近也近者说则亲远者说则附亲
曾子全书 曾子子思子全书原序三首 第 27b 页 WYG0703-0470d.png
近而附远孝子之道也
曾子志存孝道齐国尝聘欲与为卿而不就曰吾不就
吾父母老食人之禄则忧人之事故吾不忍远亲而为
之役
曾子耘瓜误斩其根曾晰怒建大杖以击其背曾子仆
地而不知人久之有顷乃苏欣然而起进于曾晰曰向
也参得罪于大人大人用力教参得无疾乎退而就房
援琴而歌欲令曾晰闻之而知其体也仲尼闻之而怒
曾子全书 曾子子思子全书原序三首 第 28a 页 WYG0703-0471a.png
告门弟子曰参来勿纳也曾子自以为无罪使人请于
仲尼仲尼曰女不闻乎瞽瞍有子曰舜舜之事瞽瞍欲
使之未尝不在于侧索而杀之未尝可得小杖则待过
大杖则逃走故瞽瞍不犯不父之罪而舜不失烝烝之
孝今参事父委身而待暴怒殪而不避既身死而陷父
于不义其不孝孰大焉女非天子之民也杀天子之民
其罪奚若曾子闻之曰参罪大矣遂造仲尼而谢过
曾晰嗜羊枣而曾子不忍食羊枣公孙丑问于孟轲曰
曾子全书 曾子子思子全书原序三首 第 28b 页 WYG0703-0471b.png
脍炙与羊枣孰美孟轲曰脍炙哉公孙丑曰然则曾子
何为食脍炙而不食羊枣曰脍炙所同也羊枣所独也
讳名不讳姓姓所同也名所独也
曾子养曾晰必有酒肉将彻必请所与问有馀必曰有
曾晰死曾元养曾子必有酒肉将彻不请所与问有馀
曰亡矣将以复进也孟轲曰此所谓养口体者也若曾
子则可谓养志也事亲若曾子者可也
曾子曰往而不可还者亲也至而不可加者年也是故
曾子全书 曾子子思子全书原序三首 第 29a 页 WYG0703-0471c.png
孝子欲养而亲不逮也木欲直而时不待也是故椎牛
而祭墓不如鸡豚逮亲存也故吾尝仕齐为吏禄不过
钟釜尚犹欣欣而喜者非以为多也乐逮亲也既殁之
后吾尝南游于楚得尊官焉堂高九仞榱题三围转毂
百乘犹北乡而泣涕者非为贱也悲不逮吾亲也故家
贫亲老不择官而仕若夫信其志约其亲者非孝也
  外篇周礼第四(凡十五章/)
曾子曰周礼其犹醵与
曾子全书 曾子子思子全书原序三首 第 29b 页 WYG0703-0471d.png
曾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可谓孝矣
曾子曰狎甚则相简庄甚则不亲是故其狎足以交欢
其庄足以成礼仲尼闻斯言也曰二三子志之孰谓参
也不知礼乎
曾子问于仲尼曰古者师行无迁主则何主仲尼曰主
命问曰何谓也仲尼曰天子诸侯将出必以币帛皮圭
告于祖祢遂奉以出载于齐车以行每舍奠焉而后就
舍反必告设奠卒敛币玉藏诸两阶之间乃出盖贵命
曾子全书 曾子子思子全书原序三首 第 30a 页 WYG0703-0472a.png

曾子问于仲尼曰诸侯旅见天子入门不得终礼废者
几仲尼曰四请问之曰大庙火日食后之丧雨沾服失
容则废如诸侯皆在而日食则从天子救日各以其方
色与其兵大庙火则从天子救火不以方色与兵
曾子问于仲尼曰诸侯相见揖让入门不得终礼废者
几仲尼曰六请问之曰天子崩大庙火日食后夫人之
丧雨沾服失容则废
曾子全书 曾子子思子全书原序三首 第 30b 页 WYG0703-0472b.png
曾子问于仲尼曰天子尝禘郊社五祀之祭簠簋既陈
天子崩后之丧如之何仲尼曰发
曾子问于仲尼曰当祭而日食大庙火其祭也如之何
仲尼曰接祭而已矣如牲至未杀则废天子崩未殡五
祀之祭不行既殡而祭其祭也尸入三饭不侑酳不酢
而已矣自启至于反哭五祀之祭不行已葬而祭祝毕
献而已
曾子问曰诸侯之祭社稷俎豆既陈闻天子崩后之丧
曾子全书 曾子子思子全书原序三首 第 31a 页 WYG0703-0472c.png
君薨夫人之丧如之何孔子曰废自薨比至于殡自启
至于反哭奉帅天子
曾子问于仲尼曰大夫之祭鼎俎既陈笾豆既设不得
成礼废者几仲尼曰九请问之曰天子崩后之丧君薨
夫人之丧君之大庙火日食三年之丧齐衰大功皆废
外丧自齐衰以下行也其齐衰之祭也尸入三饭不侑
酳不酢而已矣大功酢而已矣小功缌室中之事而已
矣士之所以异者缌不祭所祭于死者无服则祭
曾子全书 曾子子思子全书原序三首 第 31b 页 WYG0703-0472d.png
曾子问曰三年之丧吊乎仲尼曰三年之丧练不群立
不旅行君子礼以饰情三年之丧而吊哭不亦虚乎
曾子问曰宗子为士庶子为大夫其祭也如之何仲尼
曰以上牲祭于宗子之家祝曰孝子某为介子某荐其
常事若宗子有罪居于他国庶子为大夫其祭也祝曰
孝子某使介子某执其常事摄主不厌祭不旅不假不
绥祭不配布奠于宾宾奠而不举不归肉其辞于宾曰
宗兄宗弟宗子在他国使某辞
曾子全书 曾子子思子全书原序三首 第 32a 页 WYG0703-0473a.png
曾子问曰宗子去在他国庶子无爵而居者可以祭乎
孔子曰祭哉请问其祭如之何孔子曰望墓而为坛以
时祭若宗子死告于墓而后祭于家宗子死称名不言
孝身没而已子游之徒有庶子祭者以此若义也今之
祭者不首其义故诬于祭也
曾子问曰祭必有尸乎若厌祭亦可乎孔子曰祭成丧者
必有尸尸必以孙孙幼则使人抱之无孙则取于同姓
可也祭殇必厌盖弗成也祭成丧而无尸是殇之也仲
曾子全书 曾子子思子全书原序三首 第 32b 页 WYG0703-0473b.png
尼曰有阴厌有阳厌曾子问曰殇不祔祭何谓阴厌阳
厌仲尼曰宗子为殇而死庶子弗为后也其吉祭特牲
祭殇不举肺无肵俎无玄酒不告利成是谓阴厌凡殇与
无后者祭于宗子之家当室之白尊于东房是谓阳厌
子羔之袭也茧衣与税衣裳纁袡为一素端一皮弁一爵
弁一玄冕一曾子曰不袭妇服
或问于曾子曰夫既遣而包其馀犹既食而裹其馀与
君子既食则裹其馀乎曾子曰吾子不见大飨乎夫大
曾子全书 曾子子思子全书原序三首 第 33a 页 WYG0703-0473c.png
飨既飨卷三牲之俎归于宾馆父母而宾客之所以为
哀也子不见大飨乎
  外篇有子问第五(凡二十一章/)
有子问于曾子曰闻丧于夫子乎曰闻之矣丧欲速贫
死欲速朽有子曰是非君子之言也曾子曰参也闻诸
夫子也有子又曰是非君子之言也曾子曰参也与子
游闻之有子曰然然则夫子有为言之也曾子以斯言
告于子游子游曰甚哉有子之言似夫子也昔者夫子
曾子全书 曾子子思子全书原序三首 第 33b 页 WYG0703-0473d.png
居于宋见桓司马自为石椁三年而不成夫子曰若是
其靡也死不如速朽之愈也死之欲速朽为桓司马言
之也南宫敬叔反必载宝而朝夫子曰若是其货也丧
不如速贫之愈也丧之欲速贫为敬叔言之也曾子以
子游之言告于有子有子曰然吾固曰非夫子之言也
曾子曰子何以知之有子曰夫子制于中都四寸之棺
五寸之椁以斯知不欲速朽也昔者夫子失鲁司寇将
之荆盖先之以子夏又申之以冉有以斯知不欲速贫
曾子全书 曾子子思子全书原序三首 第 34a 页 WYG0703-0474a.png

曾子曰朋友之墓有宿草而不哭焉
曾子曰始死之奠其馀阁也与
曾子曰小功不为位也者是委巷之礼也
曾子谓子思曰伋吾执亲之丧也水浆不入于口者七
日子思曰先王之制礼也过之者俯而就之不至焉者
跂而及之故君子之执亲之丧也水浆不入于口者三日
杖而后能起
曾子全书 曾子子思子全书原序三首 第 34b 页 WYG0703-0474b.png
曾子曰小功不税则是远兄弟终无服也而可乎
曾子曰丧有疾食肉饮酒必有草木之滋焉以为姜桂
之谓也
曾子曰晏子可谓知礼也已恭敬之有焉有若曰晏子
一狐裘三十年遣车一乘及墓而返国君七个遣车七
乘大夫五个遣车五乘晏子焉知礼曾子曰国无道君
子耻盈礼焉国奢则示之以俭国俭则示之以礼
读赗曾子曰非古也是再告也
曾子全书 曾子子思子全书原序三首 第 35a 页 WYG0703-0474c.png
曾子袭裘而吊子游裼裘而吊曾子指子游而示人曰
夫夫也为习于礼者如之何其裼裘而吊也主人既小
敛袒括发子游趋而出袭裘带绖而入曾子曰我过矣
我过矣夫夫是也
曾子与客立于门侧其徒趋而出曾子曰尔将何之曰
吾父死将出哭于巷曰反哭于尔次曾子北面而吊焉
曾子曰尸未设饰故帷堂小敛而彻帷仲梁子曰夫妇
方乱故帷堂小敛而彻帷
曾子全书 曾子子思子全书原序三首 第 35b 页 WYG0703-0474d.png
小敛之奠子游曰于东方曾子曰于西方敛斯席矣小
敛之奠在西方鲁礼之末失也
宋襄公葬其夫人醯醢百瓮曾子曰既曰明器矣而又
实之
子夏丧其子而丧其明曾子吊之曰吾闻之也朋友丧
明则哭之曾子哭子夏亦哭曰天乎予之无罪也曾子
怒曰商女何无罪也吾与女事夫子于洙泗之间退而
老于西河之上使西河之民疑女于夫子尔罪一也丧
曾子全书 曾子子思子全书原序三首 第 36a 页 WYG0703-0475a.png
尔亲使民未有闻焉尔罪二也丧尔子丧尔明尔罪三
也而曰女何无罪与子夏投其杖而拜曰吾过矣吾过
矣吾离群而索居亦已久矣
曾子吊于负夏主人既祖填池推柩而反之降妇人而
后行礼从者曰礼与曾子曰夫祖者且也且胡为其不
可以反宿也从者又问诸子游曰礼与子游曰饭于牖
下小敛于户内大敛于阼殡于客位祖于庭葬于墓所
以即远也故丧事有进而无退曾子闻之曰多矣乎予
曾子全书 曾子子思子全书原序三首 第 36b 页 WYG0703-0475b.png
出祖者
子张死曾子有母之丧齐衰而往哭之或曰齐衰不以
吊曾子曰吾吊也与哉
哀公使人吊篑尚遇诸道辟于路画宫而受吊焉曾子
曰篑尚不如杞梁之妻之知礼也齐庄公袭莒于夺杞
梁死焉其妻迎其柩于路而哭之哀庄公使人吊之对
曰君之臣不免于罪则将肆诸市朝而妻妾执君之臣
免于罪则有先人之敝庐在君无所辱命
曾子全书 曾子子思子全书原序三首 第 37a 页 WYG0703-0475c.png
齐晏桓子卒平仲粗衰斩苴绖带杖以菅履食粥居倚
庐寝苫枕草其老曰非大夫丧父之礼也晏子曰唯卿
为大夫曾子以问仲尼仲尼曰晏平仲可谓能远害矣
不以已之是駮人之非逊辞以避咎义也夫
曾申问于曾子曰哭父母有常声乎曰中路婴儿失其
母焉何常声之有卒哭而讳王父母兄弟世父叔父姑
姊妹子与父同讳母之讳宫中讳妻之讳不举诸其侧
与从祖昆弟同名则讳以丧冠者虽三年之丧可也既
曾子全书 曾子子思子全书原序三首 第 37b 页 WYG0703-0475d.png
冠于次入哭踊三者三乃出大功之末可以冠子可以
嫁子父小功之末可以冠子可以嫁子可以娶妇已虽
小功既卒哭可以冠取妻下殇之小功则不可凡弁绖
其衰侈袂父有服宫中子不与于乐母有服声闻焉不
举乐妻有服不举乐于其侧大功将至辟琴瑟小功至
不绝乐
仲宪言于曾子曰夏后氏用明器示民无知也殷人用
祭器示民有知也周人兼用之示民疑也曾子曰其不
曾子全书 曾子子思子全书原序三首 第 38a 页 WYG0703-0476a.png
然乎其不然乎夫明器鬼器也祭器人器也夫古之人
胡为而死其亲乎
季桓子死鲁大夫朝服而吊曾子问于仲尼曰礼乎夫
子不答他日又问夫子曰始死则羔裘玄冠者易之而
已女何疑焉
子罕问于仲尼曰始死之殷重也何为仲尼曰重主道
也殷主缀重焉周人重彻焉请问丧朝仲尼曰丧之朝
也顺死者之孝心故至于祖考之庙而后行殷朝而后
曾子全书 曾子子思子全书原序三首 第 38b 页 WYG0703-0476b.png
殡于祖周朝而遂葬
  外篇丧服第六(凡十八章/)
曾子问于仲尼曰君薨而世子生如之何仲尼曰卿大
夫士从摄主北面于西阶南大祝裨冕执束帛升自西
阶尽等不升堂命毋哭祝声三告曰某之子生敢告升
奠币于殡东几上哭降众主人卿大夫士房中皆哭不
踊尽一哀反位遂朝奠小宰升举币三日众主人卿大
夫士如初位北面大宰大宗大祝皆裨冕少师奉子以
曾子全书 曾子子思子全书原序三首 第 39a 页 WYG0703-0476c.png
衰祝先子从宰宗人从入门哭者止子升自西阶殡前
北面祝立于殡东南隅祝声三曰某之子某从执事敢
见子拜稽颡哭祝宰宗人众主人卿大夫士哭踊三者
三降东反位皆袒子踊房中亦踊三者三袭衰杖奠出
大宰命祝史以名遍告于五祀山川
曾子问于仲尼曰如已葬而世子生则如之何仲尼曰
大宰大宗从大祝而告于祢三月乃名于祢以名遍告
及社稷宗庙山川
曾子全书 曾子子思子全书原序三首 第 39b 页 WYG0703-0476d.png
曾子问于仲尼曰并有丧如之何何先何后仲尼曰葬
先轻而后重其奠也先重而后轻礼也自启及葬不奠
行葬不哀次反葬奠而后辞于殡遂修葬事其虞也先
重而后轻礼也
曾子问于仲尼曰将冠子冠者至揖让而入闻齐衰大
功之丧如之何仲尼曰内丧则废外丧则冠而不醴彻
馔而埽即位而哭如冠者未至则废如将冠子而未及
期日而有齐衰大功小功之丧则因丧服而冠除丧不
曾子全书 曾子子思子全书原序三首 第 40a 页 WYG0703-0477a.png
改冠乎仲尼曰天子赐诸侯大夫冕弁服于大庙归设
奠服赐服于斯乎有冠醮无冠醴父没而冠则已冠埽
地而祭于祢已祭而见伯父叔父而后飨冠者
曾子问曰大功之丧可以与于馈奠之事乎仲尼曰岂
大功尔自斩衰以下皆可礼也曾子曰不以轻服而重
相为乎仲尼曰非此之谓也天子诸侯之丧斩衰者奠
大夫齐衰者奠士则朋友奠不足则取于大功以下者
不足则反之
曾子全书 曾子子思子全书原序三首 第 40b 页 WYG0703-0477b.png
曾子问于仲尼曰小功可以与于祭乎仲尼曰何必小
功尔自斩衰以下与祭礼也曾子曰不以轻丧而重祭
乎仲尼曰天子诸侯之丧祭也不斩衰者不与祭大夫
齐衰者与祭士祭不足则取于兄弟大功以下者
曾子问于仲尼曰相识有丧服可以与于祭乎仲尼曰
缌不祭又何助于人
曾子问于仲尼曰废丧服可以与于馈奠之事乎仲尼曰
说衰与奠非礼也以摈相可也
曾子全书 曾子子思子全书原序三首 第 41a 页 WYG0703-0477c.png
曾子问于仲尼曰昏礼既纳币有吉日女之父母死则
如之何仲尼曰婿使人吊如婿之父母死则女之家亦
使人吊父丧称父母丧称母父母不在则称伯父世母
婿已葬婿之伯父致命女氏曰某之子有父母之丧不
得嗣为兄弟使某致命女氏许诺而弗敢嫁礼也婿免
丧女之父母使人请婿弗取而后嫁之礼也女之父母
死婿亦如之
曾子问于仲尼曰亲迎女在涂而婿之父母死如之何
曾子全书 曾子子思子全书原序三首 第 41b 页 WYG0703-0477d.png
仲尼曰女改服布深衣缟总以趋丧女在涂而女之父
母死则女反如婿亲迎女未至而有齐衰大功之丧则
如之何仲尼曰男不入改服于外次女入改服于内次
然后即位而哭曾子问曰除丧则不复昏礼乎仲尼曰祭
过时不祭礼也又何反于初
仲尼曰嫁女之家三夜不息烛思相离也娶妇之家三
日不举乐思嗣亲也三月而庙见称来妇也择日而祭
于祢成妇之义也
曾子全书 曾子子思子全书原序三首 第 42a 页 WYG0703-0478a.png
曾子问于仲尼曰女未庙见而死则如之何仲尼曰不
迁于祖不祔于皇姑婿不杖不菲不次归葬于女氏之
党示未成妇也
曾子问于仲尼曰取女有吉日而女死如之何仲尼曰
婿齐衰而吊既葬而除之夫死亦如之
曾子问于仲尼曰丧有二孤庙有二主礼与仲尼曰天
无二日土无二王尝禘郊社尊无二上未知其为礼也
昔者齐桓公亟举兵作伪主以行及反藏诸祖庙庙有
曾子全书 曾子子思子全书原序三首 第 42b 页 WYG0703-0478b.png
二主自桓公始也丧之二孤则昔者卫灵公适鲁遭季
桓子之丧卫君请吊哀公辞不得命公为主客入吊康
子立于门右北面公揖让升自东阶西乡客升自西阶
吊公拜兴哭康子拜稽颡于位有司弗辨也今之二孤
自季康子之过也
曾子问于仲尼曰古者师行必以迁庙主行乎仲尼曰
天子巡狩以迁庙主行载于齐车言必有尊也今也取
七庙之主以行则失之矣当七庙五庙无虚主虚主者
曾子全书 曾子子思子全书原序三首 第 43a 页 WYG0703-0478c.png
唯天子崩诸侯薨与去其国与祫祭于祖为无主尔吾
闻诸老聃曰天子崩国君薨则祝取群庙之主而藏诸
祖庙礼也卒哭成事而后主各反其庙君去其国大宰
取群庙之主以从礼也祫祭于祖则祝迎四庙之主主
出庙入庙必跸老聃云
曾子问于仲尼曰大夫士有私丧可以除之矣而有君
服焉其除之也如之何仲尼曰有君丧服于身不敢私
服又何除焉于是乎有过时而弗除也君之丧服除而
曾子全书 曾子子思子全书原序三首 第 43b 页 WYG0703-0478d.png
后殷祭礼也
曾子问于仲尼曰父母之丧弗除可乎仲尼曰先王制
礼过时弗举礼也非弗能勿除也患其过于制也故君
子过时不祭礼也
曾子问于仲尼曰君薨既殡而臣有父母之丧则如之
何仲尼曰归居于家有殷事则之君所朝夕否曰君既
启而臣有父母之丧则如之何仲尼曰归哭而反送君
曰君未殡而臣有父母之丧则如之何仲尼曰归殡反
曾子全书 曾子子思子全书原序三首 第 44a 页 WYG0703-0479a.png
于君所有殷事则归朝夕否大夫室老行事士则子孙
行事大夫内子有殷事亦之君所朝夕否
  外篇晋楚第九(凡十一章/)
曾子曰晋楚之富不可及也彼以其富我以吾仁彼以
其爵我以吾义吾何慊乎哉
曾子曰戒之戒之出乎尔者也反乎尔者也
子夏子游子张皆以有若似圣人欲以所事孔子事之
彊曾子曾子曰不可江汉以濯之秋阳以暴之皓皓乎
曾子全书 曾子子思子全书原序三首 第 44b 页 WYG0703-0479b.png
不可尚已
曾子仕于莒得粟三秉是时曾子重其禄而轻其身亲
没之后齐迎以相楚迎以令尹晋迎以上卿是时曾子
重其身而轻其禄
曾子曰入是国也言信乎群臣则留可也忠行乎群臣
则仕可也泽施乎群臣则安可也
曾子敝衣而耕于鲁鲁君闻之而致邑焉曾子固辞不
受或曰非子之求君自致之奚固辞也曾子曰吾闻受
曾子全书 曾子子思子全书原序三首 第 45a 页 WYG0703-0479c.png
人施者常畏人与人者常骄人纵君有赐不我骄也吾
岂能勿畏乎仲尼闻之曰参之言足以全其节也
鲁人攻鄪曾子辞于鄪君曰请出寇罢而后复来请姑
毋使狗豕入吾舍鄪君曰寡人之于先生也人无不闻
今鲁人攻我而先生去我我胡守先生之舍鲁人果攻
鄪而数之罪十而曾子之所争者九鲁师罢鄪君复修
曾子舍而后迎之
曾子居武城有越寇或曰寇至盍去诸曰无寓人于我
曾子全书 曾子子思子全书原序三首 第 45b 页 WYG0703-0479d.png
室毁伤其薪木寇退则曰修我墙屋我将反寇退曾子
反左右曰待先生如此其忠且敬也寇至则先去以为
民望寇退则反殆于不可沈犹行曰是非女所知也昔
沈犹有负刍之祸从先生者七十人未有与焉子思居
于卫有齐寇或曰寇至盍去诸子思曰如伋去君谁与
守孟轲曰曾子子思同道曾子师也父兄也子思臣也
微也曾子子思易地则皆然
曾子谓子思曰昔者吾从夫子游于诸侯夫子未尝失
曾子全书 曾子子思子全书原序三首 第 46a 页 WYG0703-0480a.png
人臣之礼而犹圣道不行今吾观子有傲世主之心无
乃不容乎子思曰时移世异各有宜也当吾先君周制
虽毁君臣固位上下相持若一体然夫欲行其道不执
礼以求之则不能入也今天下诸侯方欲力争竞招英
雄以自辅翼此乃得士则昌失士则亡之秋也乃于此
时不自高人将下吾不自贵人将贱吾舜禹揖让汤武
用师非故相诡乃各时也
曾子曰胁肩谄笑病于夏畦
曾子全书 曾子子思子全书原序三首 第 46b 页 WYG0703-0480b.png
曾子疾病曾元抑首曾华抱足曾子曰微乎吾无夫颜
氏之言吾何以语女哉然而君子之务尽有之矣夫华
繁而实寡者天也言多而行寡者人也鹰鶽以山为卑
而曾巢其上鱼鳖鼋鼍以渊为浅而蹶穴其中卒其所
以得之者饵也是故君子苟无以利害义则辱何由至
哉亲戚不说不敢外交近者不亲不敢求远小者不审
不敢言大故人之生也百岁之中有疾病焉有老幼焉
故君子思其不复者而先施焉亲戚既殁虽欲孝谁为
曾子全书 曾子子思子全书原序三首 第 47a 页 WYG0703-0480c.png
孝年既耆艾虽欲悌谁为悌故孝有不及悌有不时其
此之谓与言不远身言之主也行不远身行之本也言
有主行有本谓之有闻矣君子尊其所闻则高明矣行
其所闻则广大矣高明广大不在于他在加之意而已
矣与君子游苾乎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则与之化
矣与小人游贷乎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则与之化
矣是故君子慎其所去就与君子游如长日加益而不
自知也与小人游如履薄冰每履而下几何而不陷乎
曾子全书 曾子子思子全书原序三首 第 47b 页 WYG0703-0480d.png
哉吾不见好学盛而不衰者矣吾不见好教如食疾子矣
吾不见日省而月考之其友者矣吾不见孜孜而与来
而改者矣官怠于宦成病加于少愈祸生于懈惰孝衰
于妻子察此四者慎终如始诗曰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外篇守业第十(凡十五章/)
曾子曰君子攻其恶求其过彊其所不能去私欲从事
于义可谓学矣
曾子曰君子爱日以学及时以行难者弗辟易者弗从
曾子全书 曾子子思子全书原序三首 第 48a 页 WYG0703-0481a.png
唯义所在日旦就业夕而自省思以殁其身亦可谓守
业矣
曾子曰君子学必由其业问必以其序问而不决承间观
色而复之虽不悦亦不彊争也君子既学之患其不博
也既博之患其不习也既习之患其无知也既知之患
其不能行也既能行之贵其能让也君子之学致此五
者而已矣
曾子曰君子博学而孱守之微言而笃行之行必先人
曾子全书 曾子子思子全书原序三首 第 48b 页 WYG0703-0481b.png
言必后人君子终身守此悒悒也
曾子曰行无求数有名事无求数有成身言之后人扬
之身行之后人秉之君子终身守此惮惮也
曾子曰君子不绝小不殄微也行自微也不微人人知
之则愿也人不知苟吾自知也君子终身守此勿勿也
曾子曰君子祸之为患辱之为畏见善恐不得与焉见
不善恐其及已也是故君子疑以终身君子见利思辱
见恶思诟嗜欲思耻忿怒思患君子终身守此战战也
曾子全书 曾子子思子全书原序三首 第 49a 页 WYG0703-0481c.png
曾子曰君子虑胜气思而后动论而后行行之必思言
之言之必思复之思复之必思无悔言亦可谓慎矣人
信其言从之以行人信其行从之以复复宜其类类宜
其年亦可谓内外合矣君子疑则不言未问则不言两
问则不行其难者君子患难除之财色远之流言灭之
祸之所由生自孅孅也是故君子夙绝之
曾子曰君子已善亦乐人之善也已能亦乐人之能也
已虽不能亦不以援人君子好人之为善而弗趣也恶
曾子全书 曾子子思子全书原序三首 第 49b 页 WYG0703-0481d.png
人之为不善而弗疾也疾其过而不补也饰其美而不
伐也伐则不益补则不改矣
曾子曰君子不先人以恶不疑人以不信不说人之过
成人之美存往者在来者朝有过夕改则与之夕有过
朝改则与之君子义则有常善则有邻见其一冀其二
见其小冀其大苟有德焉亦不求盈于人也
曾子曰君子不绝人之欢不尽人之礼来者不豫往者
不慎也去之不谤就之不赂亦可谓忠矣君子恭而不
曾子全书 曾子子思子全书原序三首 第 50a 页 WYG0703-0482a.png
难安而不舒逊而不谄宽而不纵惠而不俭直而不径
亦可谓无私矣
曾子曰君子入人之国不称其讳不犯其禁不服华色
之服不称惧惕之言故曰与其奢也宁俭与其倨也宁
句可言而不信宁无言也
曾子曰君子终日言不在尤之中小人一言终身为罪
君子乱言而弗殖神言而弗致也道远日益云众信弗
主灵言弗与人言不信不和
曾子全书 曾子子思子全书原序三首 第 50b 页 WYG0703-0482b.png
曾子曰君子不倡流言不折辞不陈人以其所能言必
有主行必有法亲人必有方多知而无亲博学而无方
好多而无定者君子弗与也
曾子曰君子多知而择焉博学而算焉多言而慎焉博学
而无行进给而不让好直而俭径而好塞者君子不与
也夸而无耻彊而无惮好勇而忍人者君子不与也亟
达而无守好名而无体忿怒而无恶足恭而口圣而无
常位者君子弗与也巧言令色能小行而笃难为仁矣
曾子全书 曾子子思子全书原序三首 第 51a 页 WYG0703-0482c.png
嗜沽酒好讴歌巷游而乡居者乎吾无望焉耳出入不
时言语不序安易而乐暴惧之而不恐说之而不听虽
有圣人亦无若何矣临事而不敬居丧而不哀祭祀而
不畏朝廷而不恭则吾无由知之矣三十四十之间而
无艺即无艺矣五十而不以善闻则不闻矣七十而无
德虽有微过亦可以勉矣其少不讽诵其壮不议论其
老不教诲亦可谓无业之人矣少称不悌焉耻也壮称
不德焉辱也老称无礼焉罪也过而不能改倦也行而
曾子全书 曾子子思子全书原序三首 第 51b 页 WYG0703-0482d.png
不能遂耻也慕善人而不能与焉辱也弗知而不问焉固
也说而不能穷也喜怒异虑惑也不能行而言之诬也
非其事而居之矫也道言而饰其辞虚也无益而厚受
禄窃也好道烦言乱也杀人而不戚焉贼也人言不善
而不违近于说其言说其言殆于以身近之也殆于以身
近之殆于身之矣人言善而色葸焉近于不说其言不
说其言殆于以身近之也殆于以身近之殆于身之矣
故目者心之浮也言者行之指也作于中则播于外也
曾子全书 曾子子思子全书原序三首 第 52a 页 WYG0703-0483a.png
故曰以其见者占其隐者故曰听其言也可以知其所
好矣观说之流可以知其术矣久而复之可以知其信
矣观其所爱亲可以知其人矣临惧之而观其不恐也怒
之而观其不惛也喜之而观其不诬也近诸色而观其
不踰也饮食之而观其有常也利之而观其能让也居
哀而观其贞也居约而观其不营也动劳之而观其不
扰人也
曾子曰君子之于不善也身勿为能也色勿为不可能
曾子全书 曾子子思子全书原序三首 第 52b 页 WYG0703-0483b.png
也色勿为可能也心思勿为不可能也太上乐善其次
安之其下亦能自强仁者乐道知者利道愚者从弱者
畏不愚不弱执诬以彊亦可谓弃民矣
太上不生恶其次而能夙绝之也其下复而能改也复
而不改殒身覆家大者倾覆社稷是故君子出言以鄂
鄂行身以战战亦殆免于罪矣是故君子为小犹为大
也居犹仕也备则未为备也而勿虑存焉事父可以事
君事兄可以事师长使子犹使臣也使弟犹使承嗣也
曾子全书 曾子子思子全书原序三首 第 53a 页 WYG0703-0483c.png
能取朋友者亦能取所予从政者矣赐与其宫室亦犹
庆赏于国也忿怒其臣妾亦犹用刑罚于万民也是故
为善必自内始也内人怨之虽外人亦不能立也居上
位而不淫临事而栗者鲜不济矣先忧事者后乐事先乐事
者后忧事昔者天子日旦思其四海之内战战唯恐不能乂
诸侯日旦思其四封之内战战唯恐失损之大夫士日
旦思其官战战唯恐不能胜庶人日旦思其事战战唯
恐刑罚之至也是故临事而栗者鲜不济矣君子之于
曾子全书 曾子子思子全书原序三首 第 53b 页 WYG0703-0483d.png
子也爱而勿面也使而勿貌也导之以道而勿彊也宫
中雍雍外焉肃肃兄弟憘憘朋友切切远者以貌近者
以情友以立其所能而远其所不能苟无失其所守亦
可与终身矣
  外篇三省第十一(凡十二章/)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
不信乎传不习乎
曾子有疾召门弟子曰启予足启予手诗云战战兢兢
曾子全书 曾子子思子全书原序三首 第 54a 页 WYG0703-0484a.png
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而今而后吾知免夫小子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
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子夏过曾子曾子曰入食子夏曰不为公费乎曾子曰
君子有三费饮食不在其中君子有三乐钟磬琴瑟不
在其中有亲可畏有妇可归有子可遗此一乐也有亲
可谏有妇可去有子可怒此二乐也有君可谕有友可
助此三乐也少而学老而忘此一费也事君有功而轻
曾子全书 曾子子思子全书原序三首 第 54b 页 WYG0703-0484b.png
负之此二费也久交而中绝之此三费也
曾子谓子襄曰子好勇乎吾尝闻大勇于夫子矣自反
而不缩虽褐宽博吾不惴焉自反而缩虽千万人吾往

仲尼曰博而不学其貌其德敦其言于人也无所不信
其骄夫人也常以浩浩是以眉寿是曾参之行也夫孝
德之始也悌德之序也信德之厚也忠德之正也参中
夫四德者也以此称之
曾子全书 曾子子思子全书原序三首 第 55a 页 WYG0703-0484c.png
曾子曰同游而不见爱者吾必不仁也交而不见敬者
吾必不长也临财而不见信者吾必不信也三者在身
曷怨人怨人者穷怨天者无识失诸已而反诸人岂不
亦迂哉
曾子后母遇之无恩而供养不衰及其妻以蒸梨不熟
因出之人曰非七出也曾子曰蒸梨小物尔吾欲使熟
而不用吾命况大事乎遂出之终身不再娶其子元请
焉告其子曰高宗以后妻杀孝已尹吉甫以后妻放伯
曾子全书 曾子子思子全书原序三首 第 55b 页 WYG0703-0484d.png
奇吾上不及高宗中不比尹吉甫庸知其得免于非乎
曾子曰响不辞声鉴不辞形君子正一而万物皆成夫
行非为影也而影随之呼非为响也而响和之故君子
功先成而名随之
曾子曰君子有三言可贯而佩之一曰无内疏而外亲
二曰内身不善而怨他人三曰患至而后呼天
曾子寝疾病乐正子春坐于床下曾元曾申坐于足童
子隅坐而执烛童子曰华而睆大夫之箦与子春曰止
曾子全书 曾子子思子全书原序三首 第 56a 页 WYG0703-0485a.png
曾子闻之瞿然曰呼曰华而睆大夫之箦与曾子曰然
斯季孙之赐也我未之能易也元起易箦曾元曰夫子
之病革矣不可以变幸而至于旦请敬易之曾子曰尔
之爱我也不如彼君子之爱人也以德细人之爱人也
以姑息吾何求哉吾得正而毙焉斯已矣举扶而易之
反席未安而殁
齐大饥黔敖为食于路以待饿者而食之有饿者蒙袂
辑屦贸贸然来黔敖左奉食右执饮曰嗟来食剔其目
曾子全书 曾子子思子全书原序三首 第 56b 页 WYG0703-0485b.png
而视之曰予唯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从而谢焉
终不食而死曾子闻之曰微与其嗟也可去其谢也可

  外篇忠恕第十二(凡十四章/)
仲尼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仲尼出门人问
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曾子曰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
而不校昔者吾友尝从事于斯矣
曾子全书 曾子子思子全书原序三首 第 57a 页 WYG0703-0485c.png
仲尼曰柴也愚参也鲁师也辟由也谚
曾子曰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曾子曰君子思不出其位
曾子曰堂堂乎张也难与并为仁矣
曾子曰吾闻诸夫子人未有自致者也必也亲丧乎
曾子曰吾闻孟庄子之孝也其他可能也其不改父之
臣与父之政是难能也
孟氏使阳肤为士师问于曾子曾子曰上失其道民散
曾子全书 曾子子思子全书原序三首 第 57b 页 WYG0703-0485d.png
久矣如得其情则哀矜而勿喜
曾子有疾孟敬子问之曾子曰鸟之将死必有悲声君
子集大辟必有顺辞礼有三义知之乎对曰不识也曾
子曰坐吾语女君子修礼以立志则贪欲之心不来君
子思礼以修身则怠惰慢易之节不至君子修礼以仁
义则忿争暴乱之辞远君子之所贵乎道者三动容貌
斯远暴慢矣正颜色斯近信矣出辞气斯远鄙倍矣若
夫置樽俎列笾豆此有司之事也君子虽勿能可也
曾子全书 曾子子思子全书原序三首 第 58a 页 WYG0703-0486a.png
公明宣学于曾子三年不读书曾子曰宣而居参之门
三年不学何也公明宣曰安敢不学宣见夫子之居宫
庭亲在叱咤之声未尝至于犬马宣悦之学而未能宣
见夫子之应宾客恭俭而不懈惰宣悦之学而未能宣
见夫子之居朝廷严临下而不毁伤宣悦之学而未能
宣悦此三者学而未能安敢不学而居夫子之门乎曾
子避席谢之曰参不及宣其学而已
曾子曰无内人之疏无外人之亲也无身不善而怨人
曾子全书 曾子子思子全书原序三首 第 58b 页 WYG0703-0486b.png
无刑已至而呼天内人之疏而外人之亲不亦远乎身
不善而怨人不亦反乎刑已至而呼天不亦晚乎诗曰
涓涓源水不壅不塞毂既破碎乃大其辐事已败矣乃
重太息其亡益乎
仲尼昼息于室而鼓瑟焉闵子自外闻之以告曾子曰
向也夫子之音清激以和沦入至道今也更为幽沈之
声幽则利欲之所为发沈则贪得之所由施夫子何所
感之若是乎吾从子入而问焉曾子曰诺二子入问仲
曾子全书 曾子子思子全书原序三首 第 59a 页 WYG0703-0486c.png
尼曰然女言是也吾有之向见猫方取鼠欲其得之故
为之音也女二人者孰识诸曾子曰是闵子仲尼曰可
与听音矣曾子曰是其庭可以博鼠恶能与我歌乎
曾子从仲尼于齐齐景公以下卿之礼聘曾子曾子固
辞将行晏子送之曰吾闻之君子遗人以财不若善言
今夫兰之本三年湛之以漉醢既成啖之则易之匹马
非兰之本美也所以湛之者美矣愿子详所湛既得所
湛亦求所湛夫君子居必择处游必择方仕必择君择
曾子全书 曾子子思子全书原序三首 第 59b 页 WYG0703-0486d.png
君所以求仕择方所以修道吾闻反常移性者欲也故不
可不慎也仲尼闻之曰晏子之言君子哉依贤者固不困
依有者固不穷焉蚿斩足而复行何也以其辅之者众
仲尼曰以富贵下人何人不尊以富贵而爱人何人不
亲众言不逆可谓知言矣言而众向之可谓知时矣
 
 
 曾子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