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三
卷三 第 1a 页 WYG0698-0456c.png
钦定四库全书
 公是弟子记卷三
             宋 刘敞 撰
或问乡饮酒之礼刘子曰所尚三德也年也爵也俎豆
之事则人知之矣敢问三者兼乎曰然如何曰谋宾介
于先生尚德也旅酬以齿老者异秩尚年也大夫为僎
坐于宾东尚爵也三者天下之达尊也夫如是故观于
乡者其一曰彼壮也而先老何也曰惟其德也然后民
卷三 第 1b 页 WYG0698-0456d.png
退而修德其二曰彼羸也而先富何也曰惟其长也然
后民退而事长其三曰彼后入也而异席何也曰惟其
贵也然后民退而贵贵故先王不赏而民劝不令而民
从一事而三美备焉其惟乡饮酒乎
非圣主不能封建非封建不能长世
善于义之为善也虽不利于已天下善之已亦善之而
善安有不劝乎恶于义之为恶也虽利于已天下恶之
已亦恶之而恶安有不惧乎
卷三 第 2a 页 WYG0698-0457a.png
安民也世祀也养已也君之不同也安民者无危世祀
则有死矣养已者亦未之常存
不以仁而为之不以不仁而不为上也以仁而为之以
不仁而不为次也不知仁而为之仁不知不仁而不为
不仁下也不以仁而为之不以不仁而不为者性也未
始入于非以仁而为之以不仁而不为者智也畏乎不
仁不知仁而为之仁不知不仁而不为不仁者出入也
有幸矣不知仁而为之仁亦有不知仁而不为不知不
卷三 第 2b 页 WYG0698-0457b.png
仁而不为不仁亦有不知不仁而为之不知仁而不为
亦有知仁而不为不知不仁而为之亦有知不仁而为
之荀子不知性扬子不知命韩子不知道荀子言圣人
之性以恶言圣人之道以伪恶乱性伪害道荀子之言
不可为治扬子剧秦美新畏祸投阁苟悦其生而不顾
义汤有夏台文王有羑里周公奔楚仲尼畏于匡非其
义贵之不受非其罪虐之不辞为畏而投与刑而死同
为投而死与刑而诛异扬子之道不可以教韩子言圣
卷三 第 3a 页 WYG0698-0457c.png
贤者时人之耳目时人者圣贤之身耳司闻而目司见
身然后安圣贤汲汲忧天下之忧明其义曰孔席不暇
煖墨突不得黔数进不耻数退不怒不得出贵人之门
为惧使天下学者矜于功名进于势利墨道也古者士
脩其身乡里不知朋友耻之朝廷不用有司耻之君子
之行不由于人之所可贱是故不聘之女祭祀不为主
不聘之士朝廷不为用韩子不知道可为具臣不可为
大臣
卷三 第 3b 页 WYG0698-0457d.png
物莫灵于鉴(案灵一/本作邻)其守也一其应也博其居也以平
以平为道者也
春秋之诛也先意而后事其赏也先事而后意有其善
无其功君子不赏也赏之弗信有其恶无其志君子不
诛也诛之不服先意而后事是以刑不滥先事而后意
是以赏不?刑不滥赏不僭王道之盛也
天之道有常人之道无常无常所以应有常也天之道
无为人之道有为有为所以应无为也天之道不言人
卷三 第 4a 页 WYG0698-0458a.png
之道有言有言所以应不言也天之道无形人之道有
形有形所以应无形也天之于人相反也其相反犹相
徇也故圣人默而成之既已有为矣而谓之无为既已
有言矣而谓之无言既已有形矣而谓之无形是庄老
也非正名实之言也
刘子谓杨异曰鼓舞铿锵吾不知其异于乐也然而知
鼓舞铿锵而不知其义者是制氏之乐也折旋俯仰吾
不知其异于礼也然而知折旋俯仰而不知其理者是
卷三 第 4b 页 WYG0698-0458b.png
徐氏之礼也简牍笔墨吾不知其异于道也然而知简
牍笔墨而不知其道者是世俗之儒也故君子务本
史之讳国恶非礼也晋人杀灵公董狐书之曰赵盾弑
君赵盾曰呜呼天乎盾岂弑君者乎董狐曰赵穿弑君
而子不讨贼弑君者非子而谁仲尼曰董狐良史也书
法不隐故史之讳国恶非礼也曰然则春秋何以讳国
恶春秋不足法乎曰春秋至矣史不足以当之孔子曰
其事齐桓晋文其文则史其义则丘有罪焉故春秋至
卷三 第 5a 页 WYG0698-0458c.png
矣史不足以当之
问瞽者之色白曰皎然黑曰黯然青曰苍然丹曰赫然
黄曰煴然问之其别不知也问聋者之音宫曰温以厚
商曰广以廉角曰和以愉徵曰清以辨羽曰坚以微问
之其次不知也问众人之道仁曰博爱义曰禁非礼曰
卑逊智曰通物信曰不欺问之其用不知也然则瞽者
能得五色之名聋者能得五音之名众人能得五常之
名未足贵也贵道者贵其施之而不悖理之而皆得言
卷三 第 5b 页 WYG0698-0458d.png
之而不惑也非贵知其名也
临尸而不怍则可以为孝子矣
天子之玉全上公厖侯伯瓒子男将贵者取纯焉贱者
取駮焉夫学亦犹是矣全而纯者玉也次厖也次瓒也
次将也石为下
或问资于事父以事君君之使臣犹父之使子父之使
子虽辱不辞虽劳不怨诗曰大夫不均我从事独贤然
则诗人怨乎刘子曰父子性也君臣义也父子内也君
卷三 第 6a 页 WYG0698-0459a.png
臣外也诗人之怨有使之然也故事亲有慕而无怨事
君有怨而无怼
圣人行而当理非求当也自当也言而中律非求中也
自中也
或问吴充曰卫辄拒父则逆亲不拒则废命为卫辄宜
奈何吴充曰合国人而听之杨纬以吴充之言问刘子
刘子曰否以谓听于国人则公矣国人君臣也蒯瞆父
子也君臣主义父子主亲义无废命亲无绝属与国人
卷三 第 6b 页 WYG0698-0459b.png
虑兄弟君天下不为也若之何与国人虑其亲哉(案哉/一本)
(讹作/或)且卫有君矣国人不忘其君辄忘其亲乎尧有天
下让之舜舜有天下让之禹尧舜之有天下也非无所
命之也已而迁焉天下有非之者哉
或问孟子曰舜为天下皋陶为士瞽瞍杀人则如之何
孟子曰舜视弃天下犹敝屣也窃负而逃遵海滨而处
终身䜣然乐而忘天下故父子天性也孟子可谓知舜

卷三 第 7a 页 WYG0698-0459c.png
志近者闻远则悲志小者见大则疑诗云忧心悄悄愠
于群小逢不善之谓也
知性者不可惑以善恶知道者不可动以富贵知命者
不可贰以生死
梁惠王问利国孟子知其非问财利也然而曰王何必
曰利者利不可为号也齐威王问好乐孟子知其非好
先王之乐也然而曰王之好乐甚则齐庶几者乐可以
为名也故号之不可传者去之名之不可教者正之故
卷三 第 7b 页 WYG0698-0459d.png
兼爱为我绝学弃智之说君子弗听
或曰臧坚勇乎廉矣刘子曰是安得为勇且廉哉彼丧
其众而不死惑也耻一言而死之忿也且坚者惑忘其
死忿忘其生者也勇者忘其死乎廉者忘其生乎
或曰儒者无益于胜败之数秦汉之势原宪季次无益
也曰然儒者无益于胜败之数胜败故不及儒者之治

愿大而不志于仁乱也好胜而不志于礼贼也
卷三 第 8a 页 WYG0698-0460a.png
行斯政也使天下之人服是王者之政矣出斯言也使
天下之学者悦是圣人之言矣故王者之政服人心而
圣人之言悦人性政莫大于得人心得人心者非夫得
众人之心得贤者之心也民之于贤也其动以为法其
言以为政故贤者所就就之所去去之国未有不以是
而存亡者也武王曰予有乱臣十人同心同德自古莫
盛焉武王之有天下朝诸侯犹反掌也此之谓得人心
自信也故能使人信已自爱也然后可以爱人不自信
卷三 第 8b 页 WYG0698-0460b.png
虽然教人不行不自爱虽欲爱人伪矣
或问克已复礼曰贤者就之不肖者勉之克已矣然则
是仁矣乎曰纯则仁駮则否一日克巳复礼而求仁焉
天下孰能归之
不仁者有三殆富则见怨贵则见嫉有功则见疑三者
非人予也自予也
或曰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盖取诸乾坤何谓也
曰无为而已矣天无为四时行焉地无为百货出焉君
卷三 第 9a 页 WYG0698-0460c.png
无为百官治焉何为哉
爵可贵也财可富也赏可劝也罚可威也中人也君子
贵不待爵而重矣富不待财而厚矣善不待赏而劝矣
过不待罚而沮矣然而贵贵焉富富焉赏赏焉罚罚焉
中人之法也若夫贵富赏罚则非君子之事也
苟可贵也则可贱也苟可富也则可贫也君子贵乎非
贵贱乎非贱富乎非富贫乎非贫者也其动中礼其静
中仁斯已矣
卷三 第 9b 页 WYG0698-0460d.png
贵不为贱也贵有道富不为贫也富有礼是王者之臣
也贵且为贱也术得行焉富且为贫也政得治焉是霸
者之臣也贵为贱而已富为贫而已是敝国之臣必祸
之势也
圣人有所不言而无不知也贤人有所不言而亦有所
不知众人有所不知而无不言
所耻而不耻愚也非所耻而耻惑也
有仁心而不施之政焉民不信也有仁政而不施之法
卷三 第 10a 页 WYG0698-0461a.png
焉后世弗徇也故君子有其心必见于其政有其政必
著于其法
或问百姓不亲五品不逊不祥莫大焉瞽瞍以杀舜为
事象从而谋之帝曾弗能禁乎刘子曰禁则诛诛则伤
孝子之心闻屈子以伸父矣未闻屈父以伸子也诗云
孝子不匮永锡尔类
圣人受命于天贤人受命于圣人故圣人之命亦天命
也子事亲臣事君出于圣人者也是以问圣人者问其
卷三 第 10b 页 WYG0698-0461b.png
所为毋问其所以为问其所知毋问其必不可知子路
是矣子路问鬼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又问死子曰
未知生焉知死故圣人有所不言也贤者有所不问也
圣人所不言而言之虽辩弗听贤者所不问而问之虽
精弗复
名者所争也过者所匿也君子晦其名而众不得盖焉
明其过而世不得非焉
或问仁人曰仁人者死生无变乎已而况于富贵贫贱
卷三 第 11a 页 WYG0698-0461c.png
乎或曰若是则庄老何足异曰庄老也过仁人过乎哉
孔子曰颜氏之子其殆庶几乎有不善未尝不知知之
未尝复行也(案此条一本误分孔/子曰以下另为一条)
或曰仁义礼智不若道之全刘子曰春夏秋冬别于天
者也是以为时金木水火别于地者也是以为用使天
不时地不用则无以知其大矣所谓道者固仁义礼智
之名也仁义礼智弗在焉安用道
人无为不祥也而后受其祥所谓不祥者少陵长不祥
卷三 第 11b 页 WYG0698-0461d.png
也贱干贵不祥也愚蔽贤不祥也强驾弱不祥也少陵
长长亦或陵之贱干贵贵亦或干之愚蔽贤贤亦或蔽
之强驾弱弱亦或驾之其类还至也今有变怪之物鬼
神之事至于此则人必以谓不祥且有祸矣至于身不
祥则莫之能察者不亦惑哉
世之命仁也则爱而已矣奚足焉有所谓爱而不若其
不爱奚以为仁哉仁者人也今指人之一体而言人可
乎知一体之为人不知人之非一体也何以异于知爱
卷三 第 12a 页 WYG0698-0462a.png
之为仁而不知仁之非爱也孔子罕言仁曰曷为其罕
言也曰不足言也其不足言何也仁者安之也非强之
也知夫安之也何言哉孔子曰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

畏之斯师之矣乐之斯友之矣是故师之者虽死不倍
其道诚以为是也友之者终身不贰其义诚以为当也
暂而言道必得轻焉强而言道必得争焉轻争之人不
可以为师师无轻者也师无争者也
卷三 第 12b 页 WYG0698-0462b.png
恃赏罚而为国不若其遗赏罚而不恃也君君臣臣父
父子子苟为厚于义而薄于利赏罚无所用矣夫赏也
者贤者所薄也不得已而居之罚也者小人所薄也不
得已而用之
刘子曰天地之神也待人而成功而况乎人之不及天
地乎
远于利可谓士矣远于利笃于学可谓士君子矣远于
利笃于学成于礼可谓仁者矣
卷三 第 13a 页 WYG0698-0462c.png
人之性善而自以为恶人之情正而自以为邪非情无
性非性无善性之与情犹神之与形乎今夫盲者不能
别五色聋者不能昭五声非无聪明也形不使也人之
所以去善而为不善者亦若此矣岂性不善哉情不使
也因之谓性恶矣是亦谓耳目非善也夫盲者不梦盲
而梦明俄然觉则盲矣聋者不梦聋而梦聪俄然觉则
聋矣然则聪明非不存也物有蔽焉耳人之困于情亦
犹是也
卷三 第 13b 页 WYG0698-0462d.png
或曰治国以刑名犹愈乎已刘子曰然天下大治则无
所用刑上下分定则无所用名刑名者乱之资也小乱
则解大乱则骇虽有刑名亦不得施矣夫怀之以仁义
道之以礼乐迨其敝而后刑名继之变未穷也
刘子曰道之所以不明者三智者损之以就功贤者文
之以便已学者析之以遂名故道之所以不明者三非
小人不肖之过也凡在贤智而已矣古之为道者大而
不损致而不文玩而不析
卷三 第 14a 页 WYG0698-0463a.png
有仕为天下者有仕为国者有仕为家者仕为天下者
德合则见不合则隐仕为国者虽德未合有礼则留无
礼则行仕为家者不谋人之军不议人之国宠则辞之
危则避之是皆君子之义也任轻而忧重势疏而虑密
其惟好乱之人乎
刘子曰仕有三耻相时而为道者耻也希俗而为功者
耻也饰义而为名者耻也
刘子曰道谀有三饰人之意谓之乡原伺人之色谓之
卷三 第 14b 页 WYG0698-0463b.png
籧篨服人之言谓之戚施士不修其方而游富贵者皆
乡原籧篨戚施之类也
鸋鴂鸟之巧者也而常以其巢覆其宗鸋鴂之巧至于
害而已矣夫智不知择安危之处而美其宫室则亦奚
以异鸋鴂之巧哉
刘子曰有命必有性性者命之分也有形必有情情者
形之动也
刘子曰凡学志为本道次之文次之无其志为其道不
卷三 第 15a 页 WYG0698-0463c.png
立无其道为其文不传
或问明哲刘子曰自知之谓明知人之谓哲
刘子曰郊以岁始蜡以岁终终始之义也三代共之
刘子曰为君有患患不知人不患无臣为臣有患患不
能治身不患不能治民故君必不知人然后无臣臣必
不能治身然后不能治民知人有道也无以名妨实治
身有道也无以远谋近人自为正而国治耳
刘子曰深于易者吉凶不待占矣此之谓知微
卷三 第 15b 页 WYG0698-0463d.png
刘子曰常事礼也变事权也尧禅舜舜禅禹汤放桀武
王杀纣伊尹放太甲周公摄成王权也圣人仁人无所
不用权惟圣人仁人然后可以用权
为人臣者不可以不自重也食而废事君虽弗诛则犬
豕畜之媚而废节君虽弗诛则倡优畜之妒而废能君
虽弗诛则婢妾畜之巧而侥倖君虽弗诛则寇窃畜之
此四者非君予其名也自予之也
或问子罕言利与命与仁何也曰利非所以为号也命
卷三 第 16a 页 WYG0698-0464a.png
非所以明教也仁非所以常道也利为号必失所以利
命明教必惑所以教仁常道必轻所以道
自外至者无主不止自内出者无匹不行孔子曰可与
言而不与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吾未见好
仁者恶不仁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案以上二条一/本误连为一条)
功名之说立则道德微古之君子以道事上以德畜下
胜国而非谋也富国而非利也齐众而非刑也克敌而
非力也凡在道德是故奇变之巧矫伪之行君不以赏
卷三 第 16b 页 WYG0698-0464b.png
于朝士不以教于国史不以书于册
君使臣报也臣事君报也君人报其德臣人报其食报
也者报其直者也直者天下之公也薄施而厚报之君
子不为工尹商阳是也厚施而薄报之君子不可豫让
是也
射者胜而饮庆也下而饮罚也于饮酒而有耻焉故刑
可以不用也
礼者币之质也自我往者缘其质以出其文自外来者
卷三 第 17a 页 WYG0698-0464c.png
缘其文以观其质
圣人之所言吾有不达而无有非圣人之所为吾有不
知而无有疑圣人受命于天贤者受命于圣
 
 
 
 
 
卷三 第 17b 页 WYG0698-0464d.png
 
 
 
 
 
 
 
 公是弟子记卷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