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东田遗稿 卷下
东田遗稿 卷下 第 1a 页 WYG1264-0276a.png
钦定四库全书
 东田遗稿卷下
             明 张羽 撰
 奏疏
  劾刘瑾疏
江西道监察御史臣张羽谨题为陈言时政事臣无似
待罪言路才识浅陋无所裨补谨昧死上言臣闻创业
之君必先于体统而守成之道尤贵于持循洪惟天朝
东田遗稿 卷下 第 1b 页 WYG1264-0276b.png
太祖高皇帝奋起元室之季百战间关以有天下肇造
之初延访忠良任用贤知集群谋而稽众长以定画一
之制诸司臣工咸有职守内外大小势相维属而又设
司谏之职立风纪之官求以开广聪明纠察奸宄枢机
密而防范周体统严而规模远内治既正外治亦张圣
子神孙万世帝王之业肇于此矣厥后列圣相承有隆
无替逮孝宗皇帝益隆继述之道天资明而好学问圣
志锐而恤人言敬天勤民法祖为治接大臣以礼使群
东田遗稿 卷下 第 2a 页 WYG1264-0277a.png
臣有恩爵赏威刑率由公道征敛兴作动合经常十八
年间朝廷尊安海内殷富中官私人不闻干政鄙夫邪
类不闻肆眚古称二帝三王之治不能过也天祸臣民
先帝奄弃哀号思望四海同悲陛下以英妙之年履至
尊之位方在谅阴群心欢戴以为陛下必将大兴维新
之化以光先帝遗烈奈何小人当国蒙蔽聪明至理难
臻侈心易肆陛下有乘龙御天之资而群下不能成其
美陛下有驰马试剑之习而小人得以售其奸遂使政
东田遗稿 卷下 第 2b 页 WYG1264-0277b.png
事舛讹膏泽罔究仁贤解体闾阎拊心盖五年于兹矣
所以然者岂以先帝之美政非当今之所宜行而今日
之人心顿异于先帝时也良由任用小人之弊耳臣切
见司礼监太监刘瑾鬼蜮其形虺蛇成性刚愎自用阴
很害人挟主威以令群臣任已私而乱成法凡其设心
蓄虑动为国家天下之大蠹陛下不觉其奸以为能事
寄之心膂假以柄权故瑾得以缘法为奸怙恩妄作目
不识文字而谬儗纶言身不谙典刑而恣行威赏祖宗
东田遗稿 卷下 第 3a 页 WYG1264-0277c.png
以来百五十年纲纪法度规模体统荡然无几存者迹
瑾奸邪误国之罪难遍以疏举姑言其大者则陛下初
年以励精为治而瑾导之以不常视朝陛下初年以纯
孝为心而瑾导之以不亲飨庙陛下初年以继承为念
而瑾导之以不得入后宫凡此三者大政所关国本攸
系而奸人蛊惑之祸亦基于此也至于大学士刘健谢
迁尚书刘大夏韩文等皆顾命大臣老成忠亮先帝简
任以遗陛下而瑾畏其轧已不利行私首先去之是使
东田遗稿 卷下 第 3b 页 WYG1264-0277d.png
陛下不得用旧臣也给事中戴铣刘𦶜御史薄彦徽蒋
钦等忠直敢言为国不贰先帝涵养作成盖非一日而
瑾恶其剀切攻发已过悉屏逐之是使陛下不得闻忠
谏也入觐官僚黜陟臧否亲民之任故严其考也一贪
其财贿则拘留过时而幸免者得以中旨复故职登科
进士甲第等差事君之道贵正其始也一私其党与则
恩荣破例而倖进者至以传奉入翰林武举以储将材
而中选者悉投之于远卒有缓急谁其应募招商以实
东田遗稿 卷下 第 4a 页 WYG1264-0278a.png
边储而入粟者皆系之于狱卒有凶荒谁为转输刍粟
之腐坏无问监临主守倍数追偿故有贫不能给系狱
经年名为聚敛实为敛怨也官吏之犯罪无问公私轻
重一切罚米故有累犯重科积至千石名为储蓄实崇
祸也抄没之刑槩加于薄罪而中人之家籍其赀财动
以万计多取办于有司枷号之辱滥及于大臣而无知
之民横尸都市何啻千人类多罪不至死沿边诸军苦
于屯种日不聊生加之丈量升科之扰是激其变故也
东田遗稿 卷下 第 4b 页 WYG1264-0278b.png
逋逃军士迫于饥寒势不得已重以里邻连坐之法是
绝其生路也有捕盗之功随以都御史之赏而必责其
亲冒矢石徒足重伤国体耳殊不知征敛之政急则摽
掠之徒兴捕之其何能止恶健讼之俗则削其乡贡士
之额而又限其不任京官徒以犬咈人情耳殊不知罗
织之狱兴则告诘之风起禁之其何能息始而提人驾
帖勤于公府之文移继之行事校尉猛于催科之胥𨽻
则朝廷之威近于亵而民间之害日已滋矣凡此数端
东田遗稿 卷下 第 5a 页 WYG1264-0278c.png
率皆时弊不近人情行之而失天下之心传之而诒后
世之诮非祖宗之法而不可以为治也而瑾且招权揽
势任意据援苞苴盛行营作无已甲第遍于京师货财
丰于内帑吞噬民业撩乱万家发掘丘坟狼藉千冢虐
及枯骨毒流穷阎然人心知尊朝廷故畏刘瑾门户之
祸虽酷为身者不敢怨父兄之雠虽切为家者不敢言
伤天地之和召水旱之菑皆由于此陛下中其奸谋不
加诘问委弃政务专事般游既不得读书以监戒前古
东田遗稿 卷下 第 5b 页 WYG1264-0278d.png
又不得閒暇以思惟治道旬月之内一再视朝或至日
昃百司之章疏不经于前四方之休戚不烦于虑陛下
乐于便安无所拂迕遂以刘瑾为真能忠勤谓诸臣为
徒事烦扰臣愚以为章疏不闻则朝政无由而理休戚
不关则民困无由而苏耽于晏安则亏损至德过于游
骋则罢劳圣躬凡此之为皆瑾之至利而国家天下之
至不利也臣窃忧之方今吏治尚惨刻士风竞奔趋君
子小人相为倚伏今日之所用率非前日之旧人间有
东田遗稿 卷下 第 6a 页 WYG1264-0279a.png
一二老成才智苟非以缓急赴召则必以羁縻勉留出
入伺候于奸权之门大官拜于前小官拜于后纳忠效
力如事所尊峻法深文苟图自结故刘瑾欲赏一私人
则公卿百官佥赞其功欲罚一私人则公卿百官群摭
其过而在外有司观望风旨曲意逢迎故民命已急而
有司视之皆罪人民力已竭而有司视之皆富室今公
卿百执事皆失其职四民之间皆失其业而瑾之威虐
日益以甚中外忧危莫不股战胁息以为祸将及已誉
东田遗稿 卷下 第 6b 页 WYG1264-0279b.png
望隆者虑远害蓄积丰者谋全家其有不然则胥而为
非矣臣闻山东江西福建两广以及京畿之地盗贼纵
横而荆蜀之间骚然靡宁去年辽东军士被甲撄城北
边用兵轻丧总制而宁夏之乱变起宗藩实非细故虽
复殄灭损失良多而强寇刘烈兰四之徒拥众称雄志
不在小是皆刘瑾稔恶长奸开可乘之衅以招之也然
瑾不知其罪而顾以为功不知其可忧而顾以为得志
非智有所不及所利在此也寘鐇之叛瑾实启之幸而
东田遗稿 卷下 第 7a 页 WYG1264-0279c.png
天亡瑾身受大赏复推恩以官其兄至为都督夫以刘
祥闾阎小人卑鄙庸劣一旦因奸弟之势夤缘至此则
平江伯陈熊元勋之裔今虽有罪固得以法宥也陈瑄
有功而敚其后刘瑾有罪而官其兄赏罚如此非所以
令天下后世也夫罚不遗大奸则人心服国不私近倖
则事体安今宗藩为其激变乘舆为之震惊而元恶大
憝招衅启祸如瑾者顾乃恃其敏巧佞说安享富贵侈
然自儗于至尊而患不及此天下之人所深惧大骇莫
东田遗稿 卷下 第 7b 页 WYG1264-0279d.png
可得而知其由也况今之高官显职多用私人引类呼
朋布列枢要瑾身为人臣已有南阳近亲之庇迹其今
日高贵已极势不能复为人下而又厚自封植阴蓄异
图废格诏书益行荼毒众方忧其必为不利而为其积
威所劫莫敢告言臣为陛下计必去刘瑾而后人心可
安国家可治而为瑾之自计苟无他志则不当专权固
位久处至危之地而使人疑之也臣闻古之为人臣有
功而无过莫如周公周公以诸父之亲冢宰之尊而元
东田遗稿 卷下 第 8a 页 WYG1264-0280a.png
圣之资也武王没成王幼周公相之不自恃其圣智吐
餔握发以延天下贤人负成王以朝诸侯制礼作乐身
致太平周有天下多周公之功也然而一遭管蔡流言
退而恐惧逊于东山不敢安居以为势有所宜然耳今
瑾非亲非尊无周公万一之功而狭险倨嫚浮于恭显
训注之恶在朝疑之天下怨之而乃矜功伐美恬不知
畏此其中必有不可测者此臣之所谓危也臣愿陛下
试一思之先朝用儒臣则不见今日之乱今日用刘瑾
东田遗稿 卷下 第 8b 页 WYG1264-0280b.png
何以无先朝之功则忠佞邪正断可知矣固未有举世
之人皆欺罔不肖而瑾一刑臣独忠且贤也然瑾之奸
邪其最不可恕者惟其假威济私不顾国体颠倒错乱
朝令夕更瑾亦心知众怨群怒祸将及之间则上章乞
休外示逊避而中实贪不能舍至于中旨慰留陈其功
烈加以赏赉即其词意盖若大凡国政之妨吏民者皆
出朝廷而其更张转移皆由于瑾是瑾以怨归君上而
以功归于已欺罔厚施之罪不容于诛矣然而天下之
东田遗稿 卷下 第 9a 页 WYG1264-0280c.png
人皆知瑾之蒙蔽而日觊朝廷之开明故彼倡乱之党
动以除瑾为名而中外人心亦以去瑾为快陛下何不
一因人心之怨怒选数瑾之罪恶而置之于理令其将
京城内外私宅庄田凡有几所悉皆报出计其营作之
工木石之费凡用金谷几何计刘瑾所得口粮及恩赏
禄米自有常数其馀蓄藏糜费之物从何而来则瑾之
奸欺自不可得而掩饰然后昭布中外与众去之别选
良实内臣以备左右任使大开悔悟之端以彰平明之
东田遗稿 卷下 第 9b 页 WYG1264-0280d.png
法悉去旧习与民更始则中外肃然天下称圣主矣设
以瑾为从事有年不忍加罪则当收其政权寘之閒散
以绝祸基仍敕文武群臣或有大政则佥议于朝不当
犹前依附私至瑾宅阴助奸谋其或不悛即为奸类是
亦陛下宽假之一术也臣窃谓刘瑾今日之不改为恶
譬如骑虎势不得下朝廷今日之不去刘瑾譬如养虎
终将噬人失今不去虽有知者不能图其后矣凡臣所
言瑾之奸恶乃其什一在朝之臣盖有知而不敢言者
东田遗稿 卷下 第 10a 页 WYG1264-0281a.png
自谢迁等之去与戴诜等之获戾瑾复受计奸人阻塞
言路以为蒙蔽作奸之地中外以言为讳间有奏疏则
皆先受指挥非排摈忠贤则更张制度也近而左评事
罗侨幸一言之辄得罪以去继而都御史黄珂左通政
丛兰亦一言之复为言官所论臣固知今日言之明日
必为刘瑾所中伤祸不旋踵甚无益也然身为王臣复
有言责仰惭国家养士之恩卒无裨益迩因忧愤触心
积为疾疢使一旦发狂以死固不必以言得祸也吾君
东田遗稿 卷下 第 10b 页 WYG1264-0281b.png
在上祖宗先帝之灵在天死生轻重之间臣筹之熟矣
伏望陛下以天下苍生涂炭为念以海内豪杰观衅为
忧以宗社久安长治之道为计臣言可采即赐施行则
时事犹可为人心犹可保而上天之意犹有可得而回
者矣臣干冒天威不胜战栗陨越之至缘系陈言时政
事理未敢擅便谨题知伏候敕旨
  地震疏
据楚雄府经历司呈承本府照会备阴阳学阴阳生杨
东田遗稿 卷下 第 11a 页 WYG1264-0281c.png
复初呈称正德六年四月十六日寅时自东南起去西
北地震如雷吼卯时复震二次至本日午时又震三次
十七日微震一次十八日午时又震一次将房屋瓦片
墙垣砖石动摇脱落等因转呈到臣续据云南布按二
司经历司呈各承奉本司劄付照会准守巡洱海道咨
关及据楚雄卫经历司呈俱同前因会同镇守云南总
兵官征南将军黔国公沐议照地道弗靖菑异匪常除
会案通行修省外臣窃惟地震之变其应非一考之传
东田遗稿 卷下 第 11b 页 WYG1264-0281d.png
记为岁饥为冤狱为兵兴民劳为臣下专恣为小人道
长大率阴盛而反常故应以震动所谓越职专政是其
咎也然或震于一方不见于他处则犹疾痛之在人感
之暴者发之偏耳烦于听有时而瞆目劳于视有时而
矇受病专也云南之地去京师为特远安危休戚卒不
易通是以惠泽不先加而苛刻恒首及焉以远故也自
顷以来年谷不登横敛益急民竭其力地竭其利匹夫
不获相率而为非今其山林郡邑之间盗贼滋起而陇
东田遗稿 卷下 第 12a 页 WYG1264-0282a.png
川安南之司巨酋跋扈兵祸相连特为惨烈较之邻境
贵州诸省兵荒之患实亦不殊而京师不之闻也今年
春夏之间旱熯尤甚而地震当四月之期适为凶年之
候天时人事皆反厥常民病已深不可救药臣愚窃意
由今之势积而不解所谓阴乘阳弱胜强之应已为不
虚不必更有他变而后为异也然而当路不加忧守臣
不见恤方物之求急于民瘼禽鸟之爱恩于夷䝤私门
之横敛倍于常赋虽一二同事救正之意固不能无而
东田遗稿 卷下 第 12b 页 WYG1264-0282b.png
轻重之势实不能较将如之何臣谓道随行乖气因事
逆菑变之兴犹将未已也臣猥受国恩叨列言路兹复
谬膺巡按之寄遇菑而惧莫知攸为其于举廉仁抑贪
戾慎刑以重民命节财以厚民生与凡职分之所得为
固不敢不勉竭驽钝粗效涓埃至于察专恣之萌杜群
枉之渐忧不测而防未然则有非臣下之可得而与闻
者臣不佞窃谓此在圣心感悟之间耳伏愿陛下惩创
往事推广善端召用老成之臣旁求忠谏之益扶植阳
东田遗稿 卷下 第 13a 页 WYG1264-0282c.png
道遏抑阴柔法健顺之常以建中和之极使天下臣民
皆知易辙而改涂安土而乐生重念远方之人使其呻
吟疾苦有所控告特敕各该守臣留意抚绥期于安集
毋或袭为掊剋之风重其倒悬之厄申敕藩臬诸臣令
其宣扬德意通达下情务宽一分毋为沮挠使夷汉之
间有所依附各官之中设有方命虐民任私偾事听巡
抚都御史及臣等指实纠举示以威严以彰平明之政
若臣等失职旷官付托不效则国家斧钺之下固无所
东田遗稿 卷下 第 13b 页 WYG1264-0282d.png
逃罪也臣不胜区区之忠身在万里之外忧病交并缘
地震事理除陇川等处事情另行会奏外谨强疾条陈
地方利病四事开坐具本差承差杨楷亲赍谨题请旨
  计开
 一清利源以苏疲困臣切照云南地方原有新兴等
 银场九处岁办课银伍万贰千叁百捌拾两原拨采
 挖军夫壹万玖千贰拾陆名除前该巡抚都御史李
 奏减银贰万肆百陆拾两减去军夫壹千陆百贰拾
东田遗稿 卷下 第 14a 页 WYG1264-0283a.png
 贰名其馀军夫壹万柒千肆百肆名办银叁万壹千
 玖百贰拾两节因镇守内臣自令京官人等分管各
 场招集义夫采挖侵剋入已伪称矿脉细微岁课不
 足遂将军夫口粮折办及令乾认银两今计一岁课
 银矿场所出不过参千之数而军夫折办乃至贰万
 捌千馀两而加耗糜费实倍之臣愚窃谓矿不可求
 诸人之身而出于人之身不谓之矿今乃令其鬻妻
 子竭膏血以偿之非所以利国家也况今各场矿脉
东田遗稿 卷下 第 14b 页 WYG1264-0283b.png
 不至细微但因京官分管先入买场之资后收管场
 之利故矿银悉归于私而课银则办于官也滇人有
 言京官管场重取之军夫而不足设令他官督管专
 取之银矿而有馀臣已会同镇守总兵官黔国公沐
 公同都布按三司各掌印及守巡等官熟议外伏望
 圣明敕下该部计议前项银课岁入不多而边方穷
 困益甚合无将各该矿场比照福建等处事例一切
 封闭免其办课少纾数年之困若岁课必不可无采
东田遗稿 卷下 第 15a 页 WYG1264-0283c.png
 办必不得已则查照前巡抚都御史吴巡按监察御
 史陈各奏事情转行吏部查照旧例选除素有风力
 廉能方正佥事一员前来专管督令义夫采办务令
 逐年完课不必经由镇守内臣将办纳军夫放回操
 备庶几事定而弊除课完而费省实亦可为也及照
 云南府罗次县大桥马铜场一处近亦指言银课不
 敷军夫故绝奏行开挖谓以铜场所得之资补银课
 不足之数其实则彼盗银矿而不足又举此以益之
东田遗稿 卷下 第 15b 页 WYG1264-0283d.png
 也况其地四邻蛮夷利源一开衅端随启既无近利
 或遗远忧亦宜通行查禁封闭以绝后艰二害既除
 百姓安业弭菑消变之务莫有急于此也
 二久职任以节浮费臣切照云南地方万里藩维四
 邻夷裔地偏而势阻土瘠而民贫近岁以来镇守内
 臣更代频数跟随官舍又复众多一至此地诛求太
 急民不能堪迨及一二年间所欲既盈上下差定而
 奄忽之间复又代去前行后效率以为常送往迎来
东田遗稿 卷下 第 16a 页 WYG1264-0284a.png
 迄无宁岁臣愚窃谓彼一更易既无增益于民徒尔
 重其劳敝故远方之人习见其事始而惧其来终而
 惧其去为其苛刻必不能免尔事势如此非所以保
 疆圉而安黎庶也伏望陛下轸念穷边重遭荼毒合
 无今后差遣内臣到镇若其暴戾贪横及纵令官舍
 肆为不法者听巡抚巡按官员指实奏闻定其去止
 其有稍循礼法粗效安靖与民相宜者听其久任不
 必数为更代重其送迎之费必若始虽敛戢而终乃
东田遗稿 卷下 第 16b 页 WYG1264-0284b.png
 背弛然后易之如此行之既久庶几民心不违而于
 国家之大体亦无所损弭菑恤民之道不外是也
 三罢冗员以宽民力臣切照云南虽云一省然地本
 荒裔夷罗所居财赋物产不及中州数郡之富而金
 齿腾冲又其下郡也特以远而传闻以为富尔实不
 然也本省原设衙门除监司等官外复有镇守内臣
 一员总兵官一员巡抚都御史巡按监察御史各一
 员事体相继法制已备可以万世行之而无敝也后
东田遗稿 卷下 第 17a 页 WYG1264-0284c.png
 因罔利之徒开端作俑复于金腾地方添一内臣镇
 守夫以一隅之地前数臣者统而治之为有馀閒而
 供亿廪饩糜费不赀固为食焉者众而民力不能支
 也况前后数人廉静者少一人之来众人随之于事
 无少裨益而实有大害存焉近而太监张诚激乱之
 事可鉴也查得前项内臣屡经奏革旋复添设此其
 来非真为地方保障计也今军民之困尤甚畴昔若
 更任之不去臣恐将来之患不但如前日而已者虽
东田遗稿 卷下 第 17b 页 WYG1264-0284d.png
 复严刑以绳其倡乱之人于事体固无裨补况蠢尔
 夷䝤有不可胜怒者乎臣之所谓久敝之地已伤之
 民必不能厌其无已之求也臣愚伏望陛下悯此一
 方重遭荼毒特敕该衙门计处合无查照旧例将金
 腾添设内臣取回别用专令镇守云南太监兼管庶
 几事体归一而民力得以少纾而于国家建置之意
 亦不戾其初也
 四广学校以变夷风臣切惟云南古荒服之地人性
东田遗稿 卷下 第 18a 页 WYG1264-0285a.png
 桀骜前代以来窃据无常至我国家始袭华夏之风
 被礼仪之教渐变夷俗迩来农务于耕稼士勤于诗
 书土官夷人亦知有学盖前古所未尝有也然先是
 学制未广民间子弟与夫各该官生名在学官者或
 连数郡而萃于一处或总数卫而聚于一方以故教
 化未大行民风未至于丕变臣奉命南来行历云贵
 二省之地见其所属衙门未有学校之处其人皆囚
 首垢面裸身徒跣服弓矢而仗干盾性状狞恶不通
东田遗稿 卷下 第 18b 页 WYG1264-0285b.png
 语言间或设有学校则亦遵义循礼衣冠文物悉如
 中州臣是以知变夷莫先于建学而礼义之卫人虽
 之蛮貊之邦可行也臣节据六凉平夷等卫所沾益
 等州各申呈彼处官生人等各因附名别学道里隔
 涉不便肄业军官生员皆愿出赀捐俸助建学舍以
 便讲习又可以见人心之向化乐于为善如此也况
 其欲为建学之意秪资教育不图廪食揆之事势无
 难为者臣愚伏望陛下特敕该部计议合无抚从其
东田遗稿 卷下 第 19a 页 WYG1264-0285c.png
 意听令臣等从宜相度将六凉平夷等卫所相应建
 学之处即与区画料理具实奏请建立学校增广生
 徒选除教官铸降印记其师生员名悉照各该府州
 卫所事例量为多寡生员既无廪膳亦得以常例优
 免科贡之年听令赴考应试使有进身之阶如此行
 之数年庶几礼让兴行蛮夷感化固亦可以美风俗
 而固人心一时之劳万世之利也
  再题地震
东田遗稿 卷下 第 19b 页 WYG1264-0285d.png
正德六年十一等月十二等日据洱海卫指挥使司经
历司呈并云南县申各据阴阳生邸彦刚张仲和呈各
称本年十月二十七日卯时初刻地震自东北过往西
南随止续据大理府邓川州申据本府阴阳生孙赟道
呈同日辰时一刻地震自北方起往南方复回北方止
官民房屋俱各摇动又据鹤庆军民府经历司呈据本
府长康等一十三图里老杨景隆等呈称同日辰时正
一刻地震有声如雷自西北往东南正二刻方止摇动
东田遗稿 卷下 第 20a 页 WYG1264-0286a.png
合府官民房屋致将原分守禦本府大理卫前前右右
二所城垣震倒一处约有三丈又据本府剑川州申据
阴阳生张芳呈称同日卯时二刻本州地震声响如雷
从坤方起至下四刻往艮方止将本州公廨分司牢狱
墙垣尽行震倒并市镇乡村军民房屋倾倒数多又自
本日辰时三刻至二十八日已时二刻连震九次及据
本州民人赵永老人李泰杨辉等各告称前项月日本
州西南方地震有声如雷将人民房屋墙垣内多震倒
东田遗稿 卷下 第 20b 页 WYG1264-0286b.png
压死妇女杨氏等九名口并牛马牲畜不计其数压伤
男妇段平李奴等共三十七名口即今时或微动不止
人多露宿十分惊惶又据鹤庆军民府经历司呈称据
本府长康等里里老杨景隆等呈称照得正德六年十
月二十七日辰时正初刻自西北往东南地震如雷响
动至正二刻止已经备呈转达外至本年十一月二十
九日半夜子时正初刻地震自北往东摇震至正一刻
止本府房屋俱各摇动等因各申呈到臣案照先据楚
东田遗稿 卷下 第 21a 页 WYG1264-0286c.png
雄寻甸等府卫经历司节呈前事俱经具题去后今据
前因除会同镇守云南并金齿腾冲等处地方御用监
太监张镇守云南总兵官征南将军黔国公沐巡抚云
南等处地方都察院右副都御史顾案行通加修省外
臣窃惟近来地震之报他省皆有之而不若云南之数
云南之地先是固尝震动而未有今此之甚盖四月楚
雄震八月寻甸震今十月十一月鹤庆大理洱海剑川
邓川诸府州又相继大震倾倒房垣压死人畜变异极
东田遗稿 卷下 第 21b 页 WYG1264-0286d.png
矣天戒切至罔知所由将应止一方而于天下国家无
所虑欤抑变且不测而非独为边隅咎也臣远仗天威
无敢逡巡顾畏时与一二宪臣及巡守官员巡行郡县
问民疾苦其有苛政敝法之妨吏民者固尝具列上闻
而暴官污吏又尝按治其罪顾荒裔之外多故之馀吏
政尚和同士风习䛕佞权要所在上下靡然附之而势
利之移人虽平日誉望之士不能勉也今四境之内一
岁之中灾沴相望疠疾大作民死亡相继加之蛮夷跋
东田遗稿 卷下 第 22a 页 WYG1264-0287a.png
扈不庭而饥馑遗黎复相聚为盗其为患至近且剧也
而吾有司兵戎不修储蓄无素诸凡所令所行非剥夺
人之财则戕害人之生也然顾其安然为之而不忧谴
责之加者此无他谓为夷而易虐远人无得知也今变
异之后必有奇应而有司曾莫之惩假设不幸而有方
千里之水旱民且饥死何以备之又不幸而一夫首祸
诸夷从之而起何以制之吾大不足恃者邻境贵州四
川诸省寇乱相寻兵祸未解支吾捍禦之不暇卒有警
东田遗稿 卷下 第 22b 页 WYG1264-0287b.png
急何以能相恤也臣切忧之夫一方之安危休戚系吏
政而所以制吏政之平者巡抚都御史巡按监察御史
之责何也风纪之攸存而群有司之所宗也臣闻之都
御史林俊之在江西力除奸暴境内肃清监察御史王
宪之在直𨽻沮抑豪右民以安业故虽一朝之患不害
也是惟二臣才足以有为而志不可以利夺故其名声
风采所至赫然非独时使之然也今方急进取务容悦
依违顾望不一可否事又言难委顺以为众人先谓为
东田遗稿 卷下 第 23a 页 WYG1264-0287c.png
识时务知荣辱大不然也况又有不止于是者乎故近
无所观法而远不知所严威吏以益纵民以益穷致此
变异宜也臣才质黯弱复多疾病从事荒远无所猷为
惭负国恩大惧陨越禦灾抗患实所未能伏望圣明俯
念遐荒民穷财匮正宜保爱生全之时敕下都察院选
差御史一员前来巡按仍敕吏部将臣放归田里以便
养疾申敕巡抚都御史顾令其正已格物播扬恩威使
远方之人有所持循依庇及敕布政使等官等令其守
东田遗稿 卷下 第 23b 页 WYG1264-0287d.png
正奉公毋敢阿循附和利已妨民盖巡抚既得人巡按
又得人布政使等官皆得其人则法制相维事体从正
虽有横恶之人烦扰之令亦将禁而不得施而一朝灾
害之来亦有所顾藉而消弭之矣
  奏捷
该云南都布按三司右布政使等官丁养浩等呈各准
本司咨关抄奉镇守云南总兵官征南将军黔国公沐
等会案为急救生灵以安地方等事备行各职统率云
东田遗稿 卷下 第 24a 页 WYG1264-0288a.png
南左卫官军同元江府建水州蒙自县民兵由西路进
曲靖越州二卫官军同石屏新化二州嶍峨县民兵由
判村进云南中卫官军同阿迷罗雄宁州教化三部长
官司民兵由齿村进会同进剿安南长官司叛贼那代
那钦那铨那钺那铭等依奉于正德六年十月内俱到
临安府调集前项军兵措置合用粮饷既戒且备于十
一月十三日发临安十九日进哨二十日擒贼三人攻
打苴使寨擒一人二十二日会抵贼巢贼众觇知先声
东田遗稿 卷下 第 24b 页 WYG1264-0288b.png
预于大小窝子等处据险拒战我兵擒贼一人斩六人
俘获贼属六口牌甲七件二十三日遂进攻小窝子寨
那钦等率贼千馀人迎敌我兵冒险直前击斩贼九人
擒五人俘获贼属一十六人赃畜三十一头件我兵亦被
射伤二人贼败遁去二十四日谍报贼那代等大众据
木鸡寨进攻之复大战贼潜蔽栅间伏弩射我军伤民
兵二十馀人我兵皆殊死战斩贼八人俘获贼属并被
掳男妇共一十五人贼崩溃投崖谷溺水死者甚众会
东田遗稿 卷下 第 25a 页 WYG1264-0288c.png
夜敛兵逼贼巢而营贼惮不敢袭二十五日复攻小窝
子贼败擒一人斩五人俘获贼属四人贼退保白石寨
二十六日我军集寨下分五路绕出贼前后贼数千人
乘高呐喊矢石交下我兵伤者二人死者一人众力战
进薄贼巢贼急皆下马迎敌我兵四面夹击之又驱象
放炮以助军威良久贼溃走斩七人擒一人俘获那钦
那铭妻妾四人牛马盔甲共九十二口头件副会夜我
兵乃止二十七日我兵分道追击遇贼于阿革山复战
东田遗稿 卷下 第 25b 页 WYG1264-0288d.png
获那钦那代以众遁去我军追奔三十里及之复战获
那代并擒六人斩一十三人俘获贼属二十七人赃畜
二十二头件贼千馀人走聚山顶我兵发劲弩巨铳四
面攻围贼又大溃多溺绿水河而死于是贼之精悍者
死亡略尽二十八日斩贼七人擒三人二十九日斩贼
三人三十日又攻劫马寨搜阿革箐擒剧贼者吾等二
人俘获贼属三十二人赃畜一十四匹件馀贼散走复
聚大窝子等寨十二月初一日攻破阿克谷寨遂进攻
东田遗稿 卷下 第 26a 页 WYG1264-0289a.png
大窝子贼悉众拒敌我兵击败之擒那代子那鉴等三
人斩一十二人俘获贼属九人牛羊二十只初二日攻
斗木花仗贼败走又搜腊窝箐获那代妻一人并幼子
那安女阿姐等七人赃畜七头件擒贼一人斩三人初
三日攻多歹寨擒贼五人斩一十人俘获贼属三人初
四日于大屯山箐斩贼七人擒三人获贼首那铨初五
日擒贼一十四人斩二人初六日连攻果鹅白等五寨
又搜滥泥设赊宰等箐共擒贼五人斩一十四人俘获
东田遗稿 卷下 第 26b 页 WYG1264-0289b.png
二十六人鎗刀铳甲九副件初七日又攻白舌普宁等
寨搜娘都古箐擒那铭等三人斩一十七人俘获贼属
一十九人器仗一十二件初八日至初十日又连攻杂
密阿母戈刻等寨搜曲宗箐共斩贼一十四人擒那钦
子那成等八人十一日剧贼王七遁入个旧山搜获之
又擒贼一人俘获贼属三人十二日又打戈刻寨追获
贼党十人于是贼之父子兄弟与其恶党渠魁擒获尽
绝其馀亡命之徒虽不能无然多胁从之人似亦可逭
东田遗稿 卷下 第 27a 页 WYG1264-0289c.png
盖自十一月十九日进哨以至于今凡二十有七日通
共拿获贼首七名斩贼一百三十七人擒胁从贼徒七
十三人俘获贼属牛马骡羊盔甲鎗刀等项共三百八
十六名口头匹件副内被虏男妇二十一名口遂使大
盗肃清边方底定黎民安堵夷獠格心虽未跻不世之
功颇收一时之效所谓兵不踰时役不再举者也等因
案查先据云南布政司经历司呈承奉使司劄付备临
安府蒙自县申安南长官司土舍那代同男那钦那钺
东田遗稿 卷下 第 27b 页 WYG1264-0289d.png
那铨那锐那铭并党恶者吾王七等同恶相济累犯不
悛始贼冥顽无知近而猖獗尤甚统领贼兵前来城边
摇旗呐喊意欲攻城抢虏妇女割耳男子支解若待奏
报至日方议征剿诚恐本贼自度恶逆既彰事势已急
一旦阴谋窃发或致攻陷县治贻患边方诚不可不夙
为区处等因臣等会议得那代等屡肆猖狂益无畏忌
节经抚谕曲为保全奈何本贼不感朝廷更生之恩益
恃父子积年之恶其先杀虏禄卿人等犹是以夷攻夷
东田遗稿 卷下 第 28a 页 WYG1264-0290a.png
今复戕杀县民实已害及近地况将妇人割耳男子祭
旗又敌杀应捕老人支解取胆日益凶残罔知悔悟若
不加兵剿捕诚恐日复一日滋其陆梁愈难扑灭职转
行该镇守巡抚衙门查照原拟调发三路人马行委右
布政使丁养浩同都指挥同知方略佥事邵遵道同都
指挥方仲副使聂贤同都指挥佥事沐岳各统率三路
并进各要谋度周悉号令严明刻期会哨约日齐举务
将本贼父子人等擒拿解问仍行文安南国并附近贼
东田遗稿 卷下 第 28b 页 WYG1264-0290b.png
巢衙门各于路严谨把截毋得助兵其合用粮饷亦依
原拟临安府广济等仓关支设有不敷查支该府官钱
籴买应用并随军赏功银两银牌段帛等物通行布政
司委官领银前去措置仍听右布政使丁养浩整理支
给其有功人员职查照旧例就行各该守巡官员先行
随军查验仍候覈实及通行禁约征进官兵人等不许
妄杀一人擅取一缕等因已经会本具题去后随该职
亲诣军前严督各哨纪验功次禁革奸弊及镇守云南
东田遗稿 卷下 第 29a 页 WYG1264-0290c.png
总兵官征南将军黔国公沐等复分遣官员赍执钦降
旗牌前去督功更会委分守临元道左参政钟渤继往
齿村路与原定各官协谋行事及行兵备副使王昊继
督粮饷随该右哨统兵佥事邵遵道都指挥同知方仲
报称攻打小窝子木鸡寨白石山等寨生擒首恶那代
那钦党恶者吾续该中哨统兵右布政使丁养浩都指
挥同知方略报称攻打曲宗等处山寨生擒那代子那
铭党恶王七又该左哨统兵副使聂贤都指挥佥事沐
东田遗稿 卷下 第 29b 页 WYG1264-0290d.png
岳报称攻打摆宁大窝子等处山箐生擒那代子那鉴
那安等及节据蒙自县大屯小甲人等报称贼首那铨
并贼党阿米等十人因被官军杀败逃来各屯山箐擒
获前来今据前因职会同镇守云南并金齿腾冲等处
地方御用监太监张镇守云南总兵官征南将军黔国
公沐巡抚云南等处地方都察院右副都御史顾议得
三司统兵等官从事兵戎躬效智勇以故军士争奋丑
类悉擒方当匝月之期遂定积年之患尤能戢兵戒杀
东田遗稿 卷下 第 30a 页 WYG1264-0291a.png
不忍大索穷追允安夷汉之心大泄神人之愤诸酋绝
其邪志外国息其衅端是皆仰仗天威遂尔靖安边境
也其三哨官兵斩获首级生擒贼犯职已亲临纪录杳
验复审追出安南长官司印信一颗同将解到获得牛
马骡羊变卖银两并盔甲鎗刀器械逐一见数俱发布
政司收贮俘获人口发属收养被虏男妇给亲完聚首
恶那代等发行三司掌印并该道守巡等官从公会问
至日与有功阵伤等项官军民共姓名覈实造册及本
东田遗稿 卷下 第 30b 页 WYG1264-0291b.png
长官司衙门印信各另奏请定夺用过粮饷并赏功银
两等项行布政司清查造册径自奏缴除于十二月十
五日班师外缘系捷音事理未敢擅便会专差赍捧谨
具奏闻伏候敕旨
  守保定有疾乞休
臣由进士初任知县寻升御史及补今官先于正德二
年四月间该吏部为急缺科道官员事题奉钦依将臣
行取赴京彼因限期𦂳切冲冒炎暑兼程前趋行及山
东田遗稿 卷下 第 31a 页 WYG1264-0291c.png
东德州地方中途风雨交作猝乏雨具旁无旅舍前有
严程比至州城自辰达酉沾湿既无可避饥渴复不能
支臣气体素弱加以湿热交蒸道路劳顿遂尔困惫行
不能前淹留信宿随复就道臣于尔时亦不觉受病之
深也自后每遇春夏之月煖气流动前疾举发痰饮客
于中焦湿气流于支节拘挛烦乱不时有之年复一年
渐以沉痼今春以来疾复大作脾土内蚀心火上炎饮
食言语动有妨碍较之初年实益狼狈臣前在京师乞
东田遗稿 卷下 第 31b 页 WYG1264-0291d.png
药于太医院医士盛晔韩春项尚陵及往云南则医生
孟淳梁景芳至保定则医生霍凤相继诊疗迄不能痊
药饵徒施病根终在臣初有疾遂欲乞身归田思惟国
恩未报初志未终犹欲勉图后效既而行役远方历观
多事感激发愤不忘于衷此臣所以强疾驰驱依依以
至于斯也今病与日增莫能自力数月之内疾痛饮药
之日多安强从事之日少臣之初志实所难酬况臣始
以中途被雨蒙一朝不测之患因循隐忍遂有今日腹
东田遗稿 卷下 第 32a 页 WYG1264-0292a.png
心肢体受病弥深而旅食异乡上无慈母之顾怜下无
妻孥之在侧生死之寄委于僮奴则微臣之身将来之
患其不可测度有大于今者也臣尝验之往时疾作疗
之易愈近而微一感触调理尤艰盖元气不逮于平时
药力不至于膏肓而畴昔诸医复多间远兴居之际少
逸多劳此疾所以日益危也臣闻怀荣保安非事君之
道劳形役神非养命之理今临政则疾未閒疗疾则政
不裕势不能以两利患常失于后图为臣之谋义先谢
东田遗稿 卷下 第 32b 页 WYG1264-0292b.png
事固不宜忘讳疾之戒而蒙窃位之忧也况夫官为牧
守属当大郡假专制于一方并等威于三辅虽多才强
力之人犹惧弗胜其任如臣鄙病何以能堪方今国家
经多故之馀适更化之始用贤养民急于疗疾使臣于
此苟禄以养病躯冒患以荣名嗜进而不知后悔则国
家将焉用于臣而臣之危病实妨贤人之路此臣今日
迫切不得已之情也臣前在云南亦尝冒死陈情愿乞
休退未蒙谕允臣当殒身尽瘁仰荅深恩然疾久不瘳
东田遗稿 卷下 第 33a 页 WYG1264-0292c.png
职益多旷居常省念弥切惊忧素餐之诛臣奚能逭伏
望皇上悯臣病苦察臣愚诚敕下吏部将臣放归休致
以便调理万一苟全多病之躯获观太平之盛以大国
家生成之仁则臣不胜幸甚缘系有疾乞恩休致事理
谨具本令男张贵抱赍奏闻伏候敕旨
  再乞休疏
臣因旧患痰湿调治不痊谨于今年三月间具奏乞恩
休致仰奉钦依吏部知道钦此钦遵续蒙该部转行抚
东田遗稿 卷下 第 33b 页 WYG1264-0292d.png
按衙门行令臣在任调理照旧供职遵依一面服药扶
疾管事至七月初旬前疾大作肢体重困莫能支吾已
将所掌印信及仓库钱粮等项关发本府委官署管外
臣思惟数年之疾非一朝可瘳久疲之民非卧而可治
虽臣仰荷深恩罔敢自惜然数月以来身心虽勤于簿
书日力每分于医药沉疴积滞转相为剧岂惟微臣怀
鳏旷之忧而郡民犹觖保全之望无宁以臣一人而重
为百姓之菑也伏望圣恩俯垂矜念敕下吏部容臣退
东田遗稿 卷下 第 34a 页 WYG1264-0293a.png
休速选忠良代臣职任庶几臣病躯得以归全郡民有
所庇赖臣不胜感戴天恩之至缘系多病旷官恳乞休
致事理谨具本令男张爵抱赍奏闻伏候敕旨
  副汴臬乞恩休致
臣见年五十六岁直𨽻扬州府泰兴县人由进士先任
知县寻升御史于正德七年升直𨽻保定府知府正德
八年因患痰湿等疾奏准致仕节该兵部侍郎陈玉监
察御史徐文华卢雍及臣原籍直𨽻巡抚都御史丛兰
东田遗稿 卷下 第 34b 页 WYG1264-0293b.png
巡按监察御史张士隆各保举题奉钦依起用正德十
三年五月内奉吏部劄付文凭复除福建邵武府知府
臣时旧疾痊疴依奉于当年九月赴任至正德十五年
十一月钦升前职正德十六年四月前来到任臣仰思
累朝录用之恩适逢圣政维新之会召起老成任用贤
知虽林壑退藏之人亦思奋扬以效尺寸况臣谬膺风
纪之任滥被金紫之荣敢不勉竭庸愚少图报称以无
忘畴昔诸臣论荐之言然臣矢心未终行年则晚形劳
东田遗稿 卷下 第 35a 页 WYG1264-0293c.png
疾作盖不自由去年冬间风热上壅右目猝然昏花今
年春来痰湿旁流左臂旋亦痿弱近而目益加暗臂复
不仁淹留弥时医药罔效案牍妨于披阅出入艰于应
酬司法之官岂宜有此怀荣保禄臣不忍为窃念臣少
时疾弱至长差强甫过中年老态随见且臣自先世以
来类多蚤世臣祖琳卒时年才五十有二叔祖中书舍
人城卒时年才四十有六臣父赠监察御史黼叔授迪
功郎黻皆以五十六岁而殁去年臣弟翡亦以五十二
东田遗稿 卷下 第 35b 页 WYG1264-0293d.png
岁而亡臣今年五十有六视二祖及弟已踰其数视父
与叔适如其期虽修短有常然父子祖孙相承一气顾
臣发短齿疏疾多食少先零之质不能无望秋之感臣
惭负国恩无所逃罪顾臣有二弟皆由进士出身翀任
江西广信府知府任礼部精膳司主事彼皆年力精
强志尚坚定臣固常遗书戒之彼其在职宜可以仰答
洪恩于万一是臣报国之心虽不能行之臣身犹或行
之臣弟也此臣衷曲之言何敢上尘天听念惟君之于
东田遗稿 卷下 第 36a 页 WYG1264-0294a.png
臣犹父之于子子有疾苦必从父母告之今臣不幸而
有宿疾隐忧敢复隐于陛下伏望圣慈悯臣衰疾察臣
愚诚俯赐宽仁容臣休致万一仰仗威灵犹幸苟延喘
息臣虽无状犹将拭目瞻天以观太平之盛举手加额
以祝齐天之休臣干冒天威无任战慄陨越之至缘系
有疾陈情乞恩休致事理谨具本令男张熙抱赍奏闻
伏候敕旨
  河南左辖乞休
东田遗稿 卷下 第 36b 页 WYG1264-0294b.png
臣由进士历任知县御史知府按察司副使于嘉靖二
年四月内升任河南右参政南阳抚民尔时因患目昏
臂痿等疾上疏乞恩休致蒙吏部题奉钦依病痊推用
自是获归田里屏居一室专意养痾六七年间目始暗
而复明臂先痿而亦瘉视瞻作用尽复故常出入兴居
一无妨碍嘉靖八年二月内叨蒙复除四川左参政无
几升河南右布政使寻转今官仰荷隆恩亟于图报不
遑顾虑锐意前来比至藩司众务攸萃久静之后辄不
东田遗稿 卷下 第 37a 页 WYG1264-0294c.png
任劳数月以来两目昏花几不能视一臂麻木几不能
持披阅多艰应酬俱困兼之行年既迈老态寖加当事
善忘与物多忤每诪张于胥吏恒纷糺于簿书岁寒之
节虽坚日暮之光不与老马无庸于捕鼠樗材焉取于
蔽牛臣诚自知谓宜速去若复留滞宁无悔尤咎至图
归为谋斯晚况今境内多故民间阻饥上自抚巡衙门
两司长贰下至州县卑官罔不事事而臣属以衰病冒
守藩垣瘝旷为嫌谴责奚逭纵人言之未及亦内省之
东田遗稿 卷下 第 37b 页 WYG1264-0294d.png
未安臣惭负国恩莫能报效忠诚不泯虽死犹生未终
填海之心能忘结草之念伏望圣慈悯臣衰病敕下吏
部容臣退休庶几少延六帙之馀龄卒全三纪之终誉
臣不胜感戴天恩之至
  再乞休疏
臣因患目昏臂痿等疾于今年正月二十四日上疏乞
休未蒙赐允臣不胜感惧谨复昧死上言臣昔自诸生
叨登进士服官中外三纪于兹爰自草茅荐历藩屏猥
东田遗稿 卷下 第 38a 页 WYG1264-0295a.png
以韦布滥被金绯显荣逮于尊亲温饱适于俯仰一身
之外悉为国恩万死为期敢忘臣节顾行年既暮初志
未终臣本庸愚老益闇劣才不足以通变智不能以自
谋而末疾弥留患在要害奉职无状中切忧危仰惟圣
明本以廉退取臣臣敢不以名节自爱苟昧乞身之义
终怀失已之嫌亦非所以报效于明时也伏望圣慈悯
臣衰疾敕下吏部容臣归休则陛下天地之仁始念臣
愚既拔于幽滞终怜臣老复鉴其悃诚愚臣进退之间
东田遗稿 卷下 第 38b 页 WYG1264-0295b.png
实惟吾君所命臣无任待罪陨越之至
 杂著
  奉巡按察院议兵事状
伏承诲谕义概凛凛岂惟武弁下吏有所感激震动虽
鄙劣若羽者资益固亦非浅耳夫英雄豪杰平时韬晦
其于天下之事若非素计预习而一旦荷重寄揽大权
纲维万里之外而拊循群僚之上则其经营谋画皆出
于寻常知虑之外而事变之来虽至于惊世骇俗闻见
东田遗稿 卷下 第 39a 页 WYG1264-0295c.png
亦裕然为之而无所难此果何术以行之哉道谊闲诸
中而事几激于外也昔孔明起南阳出垄亩耕耘之姿
任兴汉讨贼之计以与天下谋勇之士斗智角力于一
朝虽平日奸雄跋扈若曹操司马懿之徒皆摧败困服
而莫敢撄其锋议者谓其为伊尹吕望之俦管仲乐毅
弗论也陆贽在奉天围城中以疏远危谮之阶专惩艾
悔惕之令致能使山东之士感激不忍忘唐先辈谓其
文术出张良贾谊之右盖惟二公者其心明于义利之
东田遗稿 卷下 第 39b 页 WYG1264-0295d.png
辨其智审于顺逆之势而其才又足以通于应变之务
也今执事释褐入仕冠豸立朝搏击以为权澄清以为
任控海滨险阻之地犯事势危迫之秋义有所不辞几
有所难遏虽微军旅之命而得以任廓清之功虽无纶
綍之责而得以宣仁义之言执事其将亦为武侯宣公
之烈也乎此东南之所属望而愚夙夜腐心焉于斯者
也所论备战守给馈饷及诸条约谨已悉如指挥处分
略定唯是意外之虑亦已领略罔敢忽忘独计邵武为
东田遗稿 卷下 第 40a 页 WYG1264-0296a.png
郡密迩贼巢贼若一意东下此非所为图若欲窃据以
延喘息或崩溃亡命则侵轶奔逸足为吾忧然建宁有
周知县必复虽虑其独任教谕周瑾可辅之光泽杉关
近有徐知县泰今武平监司复遣沙县何亦尹知县以
往其他关隘亦分布将吏令各自为守是二要害地皆
得人料理必能办此不忧也若泰宁邵武诸隘亦遣吏
护之闻其地距彼尚远山溪峻仄一夫当关其险足恃
顾此不可往彼岂独可得来耶抑此时此地要为不可
东田遗稿 卷下 第 40b 页 WYG1264-0296b.png
攻以待敌已饬境上吏修坚壁清野之法严偷号斫营
之警凡既备矣至于成败利钝惟天所授人臣之义竭
力致死与城存亡外此无复有他谋矣第先后谍报为
说不伦浅陋之见直以为皆谬耳英雄欺人焉可尽信
故闻命之日不此之为忧而忧在彼顾贼非英雄耳闻
之蓄念既久其所延揽招致非一日矣曾不得一中材
之士为之规画而孟浪狂悖至如斯者此其间或有狙
诈之术设疑以误人耳窃谓尔时生日称贺必其人已
东田遗稿 卷下 第 41a 页 WYG1264-0296c.png
亡去失所在故孙公辈从而索之索之不得明日复往
又从而索之其舍人宾客阴相为谋亦惧人之疑而图
其后也遂锢诸公不出戕孙公以慑诸不附逆者至于
夺印符收府库亦一时急计苟图自免以利行事此其
为谋既久且秘非至于今始杀人而反也又谓京师已
戮二人谓孙公告其反谋章凡十三上通政司业已封
入此二人并以授之贼且于上前明其无罪今反形已
露遂先伏诛审如是当复何忧窃以为未然夫二人者
东田遗稿 卷下 第 41b 页 WYG1264-0296d.png
皆有拥卫之权平日怙恩妄作固当无所不忍然小人
之情秪图其利顾今已极富贵欲复何为彼其为志将
亦不利其有他也渠独不闻丁公之事乎矧章疏实非
其所司彼乌得而盗之此其间倚伏之几又有所不能
言者此愚之所大惧也谍者复谓贼悉以其众登舟顺
流而下果若人言其将安之耶贼诚愚无谋亦知乘城
之利乘舟之害使非谋定计成徒谓其王室懿亲人不
敢辄图已一旦舍城郭就舟楫欲以千艘之众临不测
东田遗稿 卷下 第 42a 页 WYG1264-0297a.png
之渊与天下争衡以徼一时之利则南都沿江诸军扼
其前荆湖襄汉上游诸军蹑其后进不得以战退不得
以走胜负之数此成禽耳安有身为大贼而犹谓人不
敢辄图之者哉诚然是天亡之而彼自送死也凡此类
可疑志士仁人当必有旁观默会流涕痛哭搏膺扼腕
欲言而无从者矣羽七年家居不省门外之事而远地
无可与语者故私见臆说诞妄无所取衷而于执事为
役之日浅料敌之计疏惧见谴诮顾耿耿有怀不敢以
东田遗稿 卷下 第 42b 页 WYG1264-0297b.png
告人亦不敢不以告之执事也是间城守凡有数说未
可先图亦以夫人为心不同虽面语终日不得其所为
谋也已复使人侦之俟得报遂当驰请承命约略上渎
卫士骄纵而为之上者乏帅正统驭之人上下之分不
明亲长之义不立平时不可倚赖缓急殊易于动摇武
弁数人志相报复攻击效尤此其势不至于胥败不止
耳设有警急方忧其内崩将何以战亦何以守今计郡
城周遭为地七里周城之堞凡为数二千三百有奇官
东田遗稿 卷下 第 43a 页 WYG1264-0297c.png
军之众不及是一旦欲为持久计必参用民间丁壮计
三人守一堞法当用七千人官军仅二千二百馀人犹
当用民丁四千七百人然其父行子从兄行弟从子弟
行者父兄亦从之其众实倍焉贼至则分番迭战贼退
则更休以守此所谓全躯保妻子之人终必得其死力
而潜消卫士陆梁之气亦赖有是耳先是遍谕郡民之
家凡为父子兄弟者几人令人具一器杖平时操为以
备他盗今适严警悉以齐一时或召其父老感以忠义
东田遗稿 卷下 第 43b 页 WYG1264-0297d.png
谕以恩威使自相告语缓则作业如故急则授兵登陴
上以卫公家下亦所以自卫庶几训习既久可以一战
耳议者持论欲复卫士前日汰去之馀然此为数无几
愚见其害不见其利也急则用之缓则弃之非所以示
大信也且令此曹轻有司矣不得已而以分𨽻他隘易
民兵代守者而就其饷亦一术也其城上周庐凡千三
百所略如省城之制此在承平足为观美设有城下之
师亦赖以蔽风雨拒矢石然吾之劲弩长戟亦不可得
东田遗稿 卷下 第 44a 页 WYG1264-0298a.png
施而火攻之患尤可忧也谓宜乘时改移去其十之一
脩火道复战地斯可以言守抑师行粮从今议守备粮
复不可缓计有司岁积秪足以供卫士三月之需其民
兵咸有顾役之入不复食于官独所云拳师打手则皆
市井屠沽之流田野䥳锄之氓一旦夺其衣食之业使
之擐甲执兵以临不测之地此不饱其食何得以用其
力哉顾今府藏无畜财以为籴本则数千石之粟卒不
易得不得已而出其下策顾属邑类有积粟以备岁凶
东田遗稿 卷下 第 44b 页 WYG1264-0298b.png
比来年谷屡登民未仰食固可一取之以供军实不宜
委之以资敌也若粟又不足则索诸郡帑量出金赀令
其豫畜以应时需选任廉吏以司出纳俟贼既灭徐为
之图此一时之权非万全之策然较之有司取诸民间
以生咨怨利害正相十百千万也大率此物一归之官
自无常主急则为军师之费缓则为府库之藏亦势有
必至而理有固然者矣均为国家何所殊异顾任人之
道尤难其选当更图之事在获已即不宜以为请也然
东田遗稿 卷下 第 45a 页 WYG1264-0298c.png
此皆为守城计而未及进攻之议惟高明长虑远揽定
战守之计权轻重之宜审利害之势号令之下其谁不
致死谍报屡至咸谓贼果东矣为今日计悉索列郡精
兵以号召江闽豪杰分兵守要害而以一军护粮道约
南赣两广建昌诸路赴义之师刻期西下先以一檄散
其协从党与继遣精锐由间道直捣洪都据贼巢穴而
以诸军循江而下且战且招贼若失利于东势将复西
而我背城为战以逸制劳则主客之势成而掎角之功
东田遗稿 卷下 第 45b 页 WYG1264-0298d.png
立矣此策之上者也特惧吾财赋不足耳财赋虽不足
而役不可已若不及早图之俟其窃据已成而以全师
临我制之之力其难当十倍于今而犹未见其定也夫
缄縢扃鐍之施非可以备负匮担囊之盗所谓小坚大
擒者也故兵法贵于通变而智者利于攻瑕谓势有所
宜趋舍也今吾不忘西向之忧而贼适不虞于我也不
因利乘便以挠其计至环数州之地连数万之众殚财
屈力为巨盗守非用兵之法也愚闻善胜者必先进战
东田遗稿 卷下 第 46a 页 WYG1264-0299a.png
而后可以议退保若先为退保计后将有欲战而不能
者矣先发制人惟高明图之百年之谋千古之愤决于
此矣敢私布之左右病暑不能为辞且指彊不能执笔
伏惟执事矜原焉悚悸悚悸
  拟河南乡试录前序
国家统一区宇任土之贡实维万邦然则贡举贤才以
资盛治固当以天下为选也嘉靖元年河南乡贡大比
得士凡八十人盖制额也视两都则为少视诸省则为
东田遗稿 卷下 第 46b 页 WYG1264-0299b.png
众亦选于千七百人之中而拔其尤者也噫两河昔称
形胜为之士者亦雄于文哉或谓文章之体至科举而
寖坏为其沿袭常格不足以尽士子之长然就其所至
亦有不可废者盖学非醇则无以适理辞非饰则无以
行远其一时抡选简拔宏深辩博之学高明硕大之才
胥此乎兆焉要未可以记诵辞章少之也愚尝博观程
式之文矣数举以前犹尚古简后稍变而为华藻久之
充放豪宕视前大殊至于今已为极盛意者更历数举
东田遗稿 卷下 第 47a 页 WYG1264-0299c.png
之后日新月异超轧抵轹于今者亦将犹今之视昔矣
盖文章必屡变而益盛自昔已然非由今日也然昔之
文其变也以时今之文其变也以地三代而下文章之
盛莫若两汉西京之作浑雄醇厚介于先秦战国之间
最为近古东都以降稍稍不逮而魏晋又次之唐以大
历贞元为盛宋之作者亦大振于熙宁元丰之间此所
谓参气化关盛衰而非偶然者也今之诸省固古者列
国之分地京师南圻文章都会故能备四方之体外之
东田遗稿 卷下 第 47b 页 WYG1264-0299d.png
业文者吴楚长于富丽瓯越长于清雅齐鲁长于蕴藉
巴蜀长于组绘三秦习雄浑而三晋尚豪华盖皆得于
山川风气之所先与夫师儒习尚之所守虽其体裁思
致不能皆同要之类足以当一时之求而不失为善变
者也愚初入大梁道嵩岳之麓问黄河之津见其穹窿
汹涌卒然逢吾前而骇吾目窃谓地灵如此发为人文
宜当何如今诸士之文始见其平畅丰衍无险陂若广
原然冲澹莹彻无混淆若止水然至其神奇特出汪洋
东田遗稿 卷下 第 48a 页 WYG1264-0300a.png
大肆理至词顺而气益充真若仰峻极万仞之势纵奔
流九曲之观恍然心境相忘而莫能自喻于言语形容
之外信诸士之雄于文也虽然愚闻之非其地而树之
患不(阙/)
  拟河南乡试录后序
文不可易而为也亦不可易而知也尽其心以为之迹
其故以求之欲因此而得彼亦难矣夫四民之业惟士
为大农工商贾咸专一业以资其身苟为泛用其心则
东田遗稿 卷下 第 48b 页 WYG1264-0300b.png
业不得而精业不得而精则身无以为资故农不知为
市而贾不知为锻专于业故也士则不然凡天下之事
皆若切于吾之所为有所不知则必穷搜远讨以求得
其说积之久而后出之则言有所资而叩之其应为无
穷故积文之士身不亲耒耜而说稼辩于老农手不操
斤削而审器智于巧匠足不履阛阓而课利悉于良贾
岂惟是也天下之事皆能知之皆能言之彼研其精于
汗漫之中而凝其神于䌷绎之节则其为业者精而为
东田遗稿 卷下 第 49a 页 WYG1264-0300c.png
文者工矣夫岂苟然哉然凡业习于身则专而固习于
言则泛而疏固则可以久而疏则难为终文者士之所
业也以言习之者也言固有时而渝者矣抑孰知士以
文而著文以实而显世未有不立事功而可以文章称
者故太上以立言为功德之次况空言无实者哉今夫
农不以多穫舍其耒耜工不以绝艺毁其斤削贾不以
善售越其阛阓以是为恒业而固守之也士于文何独
不然有所资则攻之至于事功之实乃或外视之而漠
东田遗稿 卷下 第 49b 页 WYG1264-0300d.png
然不以加之意曾彼三民者之不如遂使天下后世谓
文士为多言无实吁亦戚矣故夫求士于文华之中鲜
有能不眩于将来者而听言观行虽圣人不能废也知
言顾岂易哉昔之人惟贾谊董仲舒韩愈陆贽韩琦范
仲淹之徒为能文其言至于今不朽彼所谓践言力行之
士也外是则扬雄善草玄而守道不如杜钦谷永张说
擅文宗而许国愧于姚崇王安石尽读天下书而相业
不逮司马光远甚则亦何有于文哉今诸士子之文组
东田遗稿 卷下 第 50a 页 WYG1264-0301a.png
丽而非华宏博而非誇浑乎无涯浩乎成家其于业可
谓精也已矣自今以往其将力行其言如贾生辈之不
朽矣乎否则亦如扬雄之流而已矣是非有司之明所
能逆睹也夫农荒于耕则田畯制其罚工怠于作则工
正考其事贾忘于肆则市吏索其藏今士登进于有司
行将有官守言责之寄苟为不恒其心而弃其业其视
事功之实不若今之于文也则有司者固得以操权衡
黜陟之说以临之也河南乡试得士八十人盖制额也
东田遗稿 卷下 第 50b 页 WYG1264-0301b.png
有司惟视其能文而已诸士子其知所以自致者哉
  茅公祠记
分有至近而远事有至易而难夫君亲近伦也依以始
终故远忠孝易能也视以生死故难是故名掩于常而
彰于变行随于安而激于危家不造则子道成国多难
则臣节显理所不可夺势固不能违然则委质之素移
孝之终至于靡身殉国不亦难哉吾乡先正前副都御
史茅公当洪武之季遇难以死至于今其英风义烈凛
东田遗稿 卷下 第 51a 页 WYG1264-0301c.png
凛犹生乡人故老类能述其概盖当其时有身见其慷
慨赴义者言之心慑气夺谓公忠节古今天下所未有
吾敝邑藉以有称于时公是之死顾不为难耶抑公非
独殒厥躯尔矣其子死焉孙死焉至其伉俪亦死焉盖
航海之行未成而赤族之难随作虽室家之近有不及
相谋者而为忠为孝为义举无歉焉则诚难矣昔我文
皇帝以神武首出之资建万世太平之业一时遭逢侯
王满前勋勚相望乃独有如公者矢心召忽抗节豫让
东田遗稿 卷下 第 51b 页 WYG1264-0301d.png
真足以愧夫为人臣而怀二心者亦岂不为圣化之一
助哉若茅氏者诚不可少矣孰能为之盖自元之季世
海岳气分人伦道丧否痼极矣国家隆兴之始其英华
精爽发于群伦为贤为哲为俊为杰为志节为功烈挺
异雄豪之辈往往有焉公固一代伟人平时脩为论议
必先其远且难者而从事焉卒之能使其家之人感化
兴行咸知伦理之大纲卒遇变故欣然同归夫岂待于
驱使然哉故尚论之士谓公一门全节当其气化所至
东田遗稿 卷下 第 52a 页 WYG1264-0302a.png
足以当隆古多贤之期会不其然乎惜乎公道谊类董
江都经略加贾长沙而前席之召临轩之问漫无所遭
直使之不幸而涉大变蹈至危进不得觊伊周之勋退
不得托夷齐之迹悲夫或者谓士之处世铭功彝常与
丧元沟壑初非二致不为此则为彼吉凶成败惟天授
之其信然哉若公之死非一人一家之故其所关系至
大矣公讳谱字大方希董其别号世家泰兴初举贤良
方正仕为邑学训𨗳寻迁秦邸长史擢副御史台素善
东田遗稿 卷下 第 52b 页 WYG1264-0302b.png
前学士逊志方公尝为公作希董堂记意气相许卒与
偕死国事可谓同趋于正者矣公殁垂百三十年典刑
不可识文献无可徵后之人为之悲叹感慨盖有不在
中郎博陆之下者岂不痛哉前提学御史萧公责邑令
彭侯即废祠祀公后巡抚都御史刘公复放逊志斋故
事谓吾令朱侯为刻希董集以传亦仰承国家崇尚忠
烈之盛节也既而朱侯以废祠非所以奉宁公九原之
灵爰考公故宅于市桥迤南屋庐堂寝咸在乃仍其旧
东田遗稿 卷下 第 53a 页 WYG1264-0302c.png
而修饰之迁主其间致严祀事冀公有所依焉谓羽为
公乡人托为记其事羽老且病顾奚能言然表章先公
遗烈固夙夜腐心焉者亦奚以为辞爰志其略朱侯讳
篪字守谐绍兴山阴人世以儒显兄弟登甲科者三人
伯兄侍御公暨仲兄武库公并有风节侯莅政修整邑
中称宜朱氏盖忠孝家也故侯于公尤加之意云
  送河南按察使陈公迁山东左布政使序
弘治丙辰同年举进士者凡三百人时在京师相与游
东田遗稿 卷下 第 53b 页 WYG1264-0302d.png
从甚洽今距昔垂三十年一时同升东西南北若萍梗
然聚合不可得常而江湖万里之外一或见其文章闻
其风采则必倾慕感慨而遐想其为人庶几乎见之而
无从也噫是岂独愚于诸公然哉其不能忘情于三百
人犹一人也河南按察使迁山东左布政使静斋陈公
愚丙辰同年也公自举进士至为方伯扬历既久其操
履贞固器度优宏固无假赞述愚尝得其所著西行稿
南巡录诸书而窃观其文章其纂述则义例精纯其章
东田遗稿 卷下 第 54a 页 WYG1264-0303a.png
疏则言议剀切其诗歌讽咏则兴寄冲淡而旷夷要之
其言出于其衷虽不知其人固可以想像得之况于知
公者哉然则公誉望日隆而骎骎显庸者非独以治行
优异受知于时而已也愚近承乏汴南获与公周旋者
数月公为政整暇日断狱至百数发奸摘伏如神明然
虽豪右权贵一无所假借然平反亭疑之功为多盖刻
深文致非公所为心而劝惩寄于刑罚之外要之非文
法吏所能办也至凡河岳祭告之文金石记载之作多
东田遗稿 卷下 第 54b 页 WYG1264-0303b.png
出于公公之为学为仕可谓勤而有成劳而有功者矣
抑公初入翰林为庶吉士得尽读中秘书而出督楚晋
诸州学事复以文字为职业调郎秋官提刑外台皆明
刑弼教以为守故今迄有底绩信非偶然耳公尝语人
谓如钱谷出纳兵赋庸调稍若谦逊而不居者至当事
者或有所咨焉则酬答如响悉能当其义而服其心又
可见公于天下之务罔有不究心焉者其勤且劳非一
朝矣今往之藩东岂惟旬宣经制是赖台辅之任兹姑
东田遗稿 卷下 第 55a 页 WYG1264-0303c.png
试焉愚闻之邹鲁尚文学而青齐之间诈力相高以成
风徯公之至也久矣公出其平生绪馀以淑诸人而移
其俗使东方之人衣被威德若南河之人而加盛焉尤
愚同年者之所愿望也公行有期同僚董公抑之王公
彦声谓愚于公有宿好以赠言属之愚顾愚疏昧谫劣
何足以知公而沉迷簿书思致冗俗其如公之行何哉
计惟赠别之艰于辞愈于惜别之艰于感遂以斯言复
二公而致侈望于公焉公将何以命愚耶
东田遗稿 卷下 第 55b 页 WYG1264-0303d.png
  送邑博寇君归鄜坊序
嘉靖改元之明年余归自汴藩适吾弟广信太守亦解
官来归相与角巾野服徜徉于东田北渚之间与平时
交亲能诗如某谙乐如某某善围棋某工鼓瑟往往过
从忘形忘年以共乐余乃为吾弟书春帖云才地惭良
牧恩波放老渔又自署云廊庙重熙日江湖后乐年盖
先是三十年仆仆修途淄尘涅衣颓波委楫驰隙之景
迅迈不可复追自兹以往为岁月者将复几何幸而息
东田遗稿 卷下 第 56a 页 WYG1264-0304a.png
机弭节庶几少延日暮之光以观太平之盛其几盖在
我而不在人也抑士之仕于时也固为道焉耳夫苟大
而不为天下之具瞻小而不为一方之倚重可去也抑
或上焉不为父母之养下焉不为富贵之谋可去也故
巢由栖于唐虞不失为通沮溺嚣嚣于春秋不失为矫
道不同故也然则今虽汇征类进之时而山林长往之
迹顾亦焉可无也鄜坊寇居典教吾庠也七年矣其人
古貌其为心如之居常有恩于诸生故士类感之间亦
东田遗稿 卷下 第 56b 页 WYG1264-0304b.png
有惠于吾民故邑人怀之然以其狷介少容矜持太过
其畏而衔之者亦众矣今年春君谓其久事于外也毅
然请老以归诸士民留之再至不听乃相率祖饯于西
郊酒行乐张迭起为寿于时周生崇儒进曰吾师端人
也有范俗之度为之赋羔羊继而蔡生劵进曰吾师隐
伦也有高世之风为之赋考槃于是寇君乃作而言曰
夫行彰于人者美之孚也乐成于已者善之充也吾无
能焉二三子辱贶于我逝将奚酬赋木瓜而退明日崇
东田遗稿 卷下 第 57a 页 WYG1264-0304c.png
儒劵以语余自余归食于家与余同者独吾弟及吾友
闽郡别驾陈君二人顾今复得寇君焉君之言曰吾非
薄仕进而乐廉退也吾行年近暮而病且贫与其行或
听于人而志不伸于已虽日被三接之宠岁荐九迁之
荣吾乌能以彼而易此也君行矣其乡之旧游亦必有
奕者弦者唫者讴者徯君之归久矣君至而恭桑梓抚
室庐之暇将携若人者览玉仙之胜吊石堂之迹倦则
升堂抗席命杯酒叙平生之欢于是乎张陶朱图诵渊
东田遗稿 卷下 第 57b 页 WYG1264-0304d.png
明辞出余今日之言證之庶几君之为乐亦犹夫余也
余雅重寇公于两生有瓜葛之谊因其请故为之词送
行诗凡若干首题其简端为景湖别语盖慕寇君若苏
湖之胡公云
  贺邑大夫朱公冠子以良序
壬辰冬十二月既望吾大夫思斋朱公以其仲子以良
仲贞者冠于邑学之明伦堂先期宿三馆师儒五经弟
子暨吾侪归老于乡者咸往焉至是大夫迎宾而入揖
东田遗稿 卷下 第 58a 页 WYG1264-0305a.png
让以升相礼有人将事有容三加弥虔祝辞惟令既乃
张筵醴宾觞诸执事者酬酢有秩雍容怡愉礼成而归
于凡与于斯会及士民来观者咸谓大夫能行古礼而
叹慕之诸生周崇儒焦烺以东田子羽承大夫宾召之
辱谂曰大夫重冠事不得行之于庙顾令之室奚择于
学之宫而必于斯者是有谓矣羽续其言曰大夫于民
若严君焉富而教之职在大夫令其子视吾人家视吾
邑故教民始其子教邑始其家重始于学示民益周矣
东田遗稿 卷下 第 58b 页 WYG1264-0305b.png
且大夫为理之日浅赋均而讼平政通而俗成退而劳
心出而劳形凡所以徼惠吾民者至足矣闻之前大夫
之贤者若江夏蔡公古燕吴公蓬溪罗公顺德洗公永
丰郑公德惠在人心至于今思之大夫兹媲美数公而
威明整暇文采风流过之吾民赖以安养化𨗳之者将
超驾前脩而逸其群奚但一礼之教成而已抑大夫名
家父子昆弟甲科相望焜耀后先有子四人伯曰某字
某偕其仲业儒大有文名叔某季某虽少而岐嶷颖异
东田遗稿 卷下 第 59a 页 WYG1264-0305c.png
称其家儿则吾以良之冠成人之礼大夫素命之久矣
两生者以吾言为足以徵大夫之后请书以颂之因

  三叔母夫人寿文
予季父从母何夫人以恭仁康定景皇帝临御之五年
逮今上皇帝嘉靖十有二年生八十年矣子家故事内
外大人寿登六十若七十生日举贺辄异常年寿八十
者盖尤异也近世以来惟予仲父从母戴夫人八十有
东田遗稿 卷下 第 59b 页 WYG1264-0305d.png
五颜貌仅若中年今夫人复继之秋八月念有七日适
初度辰诸弟羾习宿从问礼厥明羽以群从九人者入
候寝门外夫人亦夙兴具礼服以出见于中堂称觞致
词已乃行礼为拜兴者凡八既而孙之行十馀人曾孙
之行复十馀人姑之子及子若孙之婿外孙若女孙之
子至数十人咸以序见率如初礼仕而不与是会者独
夫人之伯子诩及予仲弟二人耳此外而丈夫则然
内而诸子妇诸孙妇暨诸女孙归宁者亦三言胜常则
东田遗稿 卷下 第 60a 页 WYG1264-0306a.png
效脯羞致潘沐饰帔帨献缕绣须次展拜视丈夫倍其
节焉其不与者亦诩二妇耳夫人乃人赐之食饮既
彻则应门入致客词曰某无似幸托乡里衣冠之后辱
于庆门有连礼得以拜夫人敢首以请再至者曰某某
之父若子获从诸郎为兄弟交夫人固吾母某固夫人
子也幸无辞见焉三至者则曰某东家之西某西家之
东某邻某也尝及见夫人愿入为寿凡是三等为客复
若干人夫人皆命辞之弗获则皆见之客则李澄之朱
东田遗稿 卷下 第 60b 页 WYG1264-0306b.png
廷润刘尚絅吴天瑞余德英常时享诸君也是日内外
见者盖众甚夫人问劳酬谢咸宜其人盖不徒于诸子
姓颔之而已夫人名家少有淑德夙闲姆仪晚娱孝养
视听聪明兴居不衰犹二十年昔夫人也是举亲宾馈
遗羔雁醴币筐篚殽核填委厅事饮客无间疏戚少长
閧然腾欢虽舆台臧获咸使醉饱匪羾习亦不能办也
夫人以盛事命羽为纪之忆为儿时以至壮岁逮事诸
父诸母周旋诗书礼义间馀六十年今老矣事二母惟
东田遗稿 卷下 第 61a 页 WYG1264-0306c.png
日之恋明发之怀逝将终身慈命有严忻戚系焉因叙
以志
  五叔母夫人寿文
予叔母飞熊公朱夫人今年寿八十仲冬念有三日是
为诞辰族氏于夫人若小郎辈从子辈孙辈妯娌若女
妇辈长少咸集序拜者四致祝者三亭午始寅络绎未
巳人众故也亲宾则有杭江津乱淮流沿危溯险晨兴
宵征不远数百里而至者里闬之近可知已于时有以
东田遗稿 卷下 第 61b 页 WYG1264-0306d.png
文事为寿者拟遐龄于金石咸出钜笔有以绘事为寿
者放至乐于仙真悉为良工而丝竹沸腾则犹机杼之
伊轧醴牢稠叠则犹廪庾之充盈于是夫人之子从弟
钦锦乐母之寿悦宾之来既称觞已则张筵于庭揖众
于座坐而南向者皆华颠素领金绯在躬盖非有齿爵
者不得与也次则儒冠衣者年少长者坐以北向东西
向者惟序戚序长而已三爵之后献酬交错歌舞迭兴
殽馨酒芳人其醉止舆老掖少归近舍远盖日不足而
东田遗稿 卷下 第 62a 页 WYG1264-0307a.png
烛以继之明日复然又明日复然三日乃已一时仪文
之盛岂惟乡人虽吾家未始有也始飞熊公以缝掖之
胤谨厚称于吾宗素善治生积金钜万而敦睦好义人
咸德之卒之以赀偕钦补官飞熊指挥锦及孙梓并登
国学椷授散秩枢臬并佳盖公五十年间承遗安振馀
烈躬被金紫施及后昆可谓盛矣夫人名家纯德犹诸
母而慈惠逮下室家攸宜今而八十康强优游老景志
安体和颜色怡悦计虽九旬犹今虽百龄犹今而后之
东田遗稿 卷下 第 62b 页 WYG1264-0307b.png
来日当未可涯也先是三日钦复得丈夫子一人夫人
喜动颜色而诸母宴集垂九十者二人夫人同甲者二
人怡愉满堂乐可知已亦惟吾家有之夫来而不可期
者申锡之祥也有而不可夺者迓承之善也向使陶朱
猗顿之资王母元君之适苟无主张纲维之者则皆徒
然觊幸之矣羽世承先公之义报德之怀犹之公子因
以兹言入寿夫人夫人亦首肯之钦出以语其客黄君
玉封君铜吴甥鹄辈佥曰惟义昌业惟德绍休先公夫
东田遗稿 卷下 第 63a 页 WYG1264-0307c.png
人诚有之请书之为称觞之颂
  亡弟文举墓志铭
嘉靖癸未冬十二月甲寅葬我先弟文举于马庄之原
先考侍御史定兴府君先妣太孺人墓次其兄河南参
政羽广信知府翀同时解官咸归于家相与聚哭既哀
既痛乃谋诸弟翑图志其墓惟先君葬时大司空严陵
胡公实志之及葬先妣又得大司马太原乔公为志吾
张氏世系之详昭然可质兹得以略吾弟讳翡文举其
东田遗稿 卷下 第 63b 页 WYG1264-0307d.png
字常于别业构石为亭号石亭居士先君生予兄弟七
人羽为长翀次之其次吾弟弟之次翘官衢州府学训
𨗳次翊不幸早世次官礼部主客员外郎季即翑明
经补邑庠弟子员累举未第皆太孺人出也吾弟生成
化庚寅十一月四日卒正德辛巳十一月十六日行年
五十有二偶病鲠误于医遂致不可讳呜呼痛哉予何
忍言吾弟丰伟卓荦器度弘远幼而敏悟读书为文诸
兄莫能先长工于诗为句清雅石亭稿存焉为有家法
东田遗稿 卷下 第 64a 页 WYG1264-0308a.png
其初在先君侍下行谊无所见先君即世弟综理家政
规则甚详内外经费出入惟义予兄弟二十年得无内
顾忧以专心宦业赖吾弟之劳盖其才足以发名誉而
韬于藏力能致富饶而乐于约善可表正乡俗而泥于
穷今而已矣君子曰有道之士傲焉若张遗焉若忘潜
名而实昌晦迹而德光斯可以诵吾弟矣吾弟配李氏
邑巨族李思瞻之女有子而殇养(阙/) 子为子曰休弟
未卒前二年侧室钱氏生子一曰梗幼而有父风予夙
东田遗稿 卷下 第 64b 页 WYG1264-0308b.png
夜望其成也女二长曰智李出既嫁而寡子死归在室
次曰云侧室蔡氏出尚幼予既为志哀不能句读诸弟
固欲为铭爰系诸末使翑书之铭曰弟永逝乎兄孔哀
乎胡畀之厚乎而夺之速乎信天之不可质乎
  叔父故飞熊卫指挥公墓志铭
今年冬十一月丙申将葬我叔父指挥公于北山之阳
从弟钦偕其季锦诣羽谋曰父葬宜有铭将托诸他闻
人则惧略于疏委诸先友则惧疑于近凡略与疑皆非
东田遗稿 卷下 第 65a 页 WYG1264-0308c.png
所以图不朽也兄周旋诸父间得父之行实为悉而平
生不以言语徇人夫人知之疏若近举不足以嫌而又
父意所属也兄请无辞铭焉羽意难之会八弟前武选
郎中自潮归将之浙来言曰是有故事可从也昔昌
黎公屡铭其族氏大人柳柳州自为先人墓表不以亲
避也兄非能䛕墓者适为先太守兄铭今铭不作谓如
叔父何羽犹固谢而弟辈辞益义以恭因叙曰吾先世
受姓命氏出黄帝后历世邈绵统系支流莫可悉考家
东田遗稿 卷下 第 65b 页 WYG1264-0308d.png
乘所载泰兴有张氏始吾本真公由本真公三传至仲
缨公仲缨公之子为工部尚书虞衡员外郎佑之公佑
之公生子四长讳某字某次讳某字某皆逸民三讳某
字某家饶于财正统间邑中饥入千石于官诏旌其门
乡人称为尚义张公四讳某字某仕至饶州府知府属
派实自四世祖以分叔父指挥公则尚义公之孙父朴
庵公讳某字某母周孺人生公命之讳曰毓宁宾字之
为廷谧弟二人仲讳毓明字廷昭季讳毓英字廷彦仕
东田遗稿 卷下 第 66a 页 WYG1264-0309a.png
为仁和簿皆先公卒公少善治生然耻罔利既长尽让
二弟以屋庐父母悦其养天顺迄成化间吾族以赀补
散官者先后四人公与焉正德中诏民得入赀授三品
武衔公遂偕钦受告身注为南京飞熊卫指挥使借服
金绯并复其身乡人荣之今上嘉靖改元之三年邑中
复大饥视正统年加甚公时寝疾召谓钦曰吾先公捐
千石为子孙地至于今赖之闻乡之人饥且死吾宁忍
独有馀必周之而行吾志钦既入义仓粟千石间为糜
东田遗稿 卷下 第 66b 页 WYG1264-0309b.png
粥食饿人又数代有司输挽为费复数百金遂被旌命
如先公可谓世有其美者矣自吾先公员外公世戍靖
州岁合金缯若干为饷值歉辄不易供公曰此吾责也
挥百金购善田收其入给戍者不以烦族人人益称其
为义公赋性简重与人无畛域凡周恤人不以疏戚惟
视贤而贫者先焉卒有横戾不逞或侮之亦置不较故
人不得为间言加公奋其世业家累万金钦继承克肖
益裨其规画经纪家以益大初年有屋数其楹田仅千
东田遗稿 卷下 第 67a 页 WYG1264-0309c.png
亩季年屋以楹计者几及千计田之为亩万数然公所
遗于后人匪独恃此也闻之先饶州公多尚义公所为
语人曰吾兄其有后哉施及涂殍神听之矣先中书公
亦曰吾家诸少并隽茂可人若夫擅美箕裘袭芳堂构
固自有其人耳时公盖在许可中今其言悉验云公寝
疾踰两期竟至不起卒之日远迩闻之老者往哭少者
趋吊道路咨叹弥月不已时嘉靖丙戌九月十有七日
也距其生正统十四年二月廿三日春秋七十有八矣
东田遗稿 卷下 第 67b 页 WYG1264-0309d.png
呜呼公年足以配德名足以酬义哀荣始终于公足矣
而人犹谓夺之速也然则食未既之报其在公之子若
孙也婶母朱孺人秦府纪善明通公之孙处士某公之
女少归公为伉俪公起家行义实多内助焉孺人生子
一即钦勤生笃义称为公子次蒋孺人生锦授经为太
学生长益务学行底于成女一朱出适举人何桐孙男
五人栋梓椷枢臬栋早卒梓得与锦同升太学生孙女
二皆嫁为士人妻公未病时尝即近地从堪舆家相度
东田遗稿 卷下 第 68a 页 WYG1264-0310a.png
之篑坟为山凿洼为池树以松桧崇以祠宇中作生丘
谓曰信乐矣哉逝将休于斯于是日携群从故旧燕游
其间生死盛衰之说不能为欣戚于公公其达命矣夫
地居邑之阴因名北山兹是之葬钦锦以先君之所营
为增脩葺之可谓克尽饰终之礼者矣宜有述也今年
为嘉靖己丑云铭曰吾宗之兴粤惟四祖崇义积仁时
莫与伍繄飞熊公克绳前武拟食素封韬迹阡亩比属
凶年人饥以阻廪有千石挥之如土爰被金绯焜耀门
东田遗稿 卷下 第 68b 页 WYG1264-0310b.png
户施于后昆骈冠联组八帙以终允受多祜北山之阳
惟公之所从子作铭永质千古
  祭弟文举
呜呼吾弟何为而遽有此祸也客中闻之哀恸垂死呼
天叩地质之无从与其丧吾弟无宁丧予也念昔先父
母生予兄弟七人妹二人不幸五弟翊及二妹相继蚤
世吾兄弟六人者五十年来友爱笃至父母安之族党
称之家庭之间怡怡如也惟吾先人以及吾曹世称清
东田遗稿 卷下 第 69a 页 WYG1264-0310c.png
白先君在时尝苦贫乏吾弟夙知干蛊方仆仆为左右
飧粥之谋忧虞苦乐备尝之矣先君官定兴予及二弟
四弟八弟咸有仕进之业不克以从季弟翑尚在孩提
往送归迎实仗吾弟予出为县令弟为予而南予入为
台郎弟为予而北舟车川陆之险盖不避也若予与二
弟之举进士千里移家则又皆吾弟任其劳而父母弟
妹之丧煢煢哀戚之中助予以襄事行礼者吾弟之力
为多是吾弟事父母能服其劳处兄弟能敦其义贫贱
东田遗稿 卷下 第 69b 页 WYG1264-0310d.png
忧患无适而不相须也今予叨副汴台二弟出守信州
四弟近领三衢学事八弟久为礼曹郎七弟行且报捷
南省兄弟骎骎向融计吾弟虽家居食贫身无冠绂之
萦门无公府之扰庶几优游徜徉于百年之间以与吾
兄若弟白首叙天伦之乐于无穷以少酬畴昔勤苦之
节不谓吾弟竟舍予而殁也呜呼痛哉呜呼痛哉予何
能为生哉当予归自圻辅贫不能以自赡弟待予益加
厚予时在田舍间弟匹马遥遥为予而来至则坐语终
东田遗稿 卷下 第 70a 页 WYG1264-0311a.png
日无少厌怠及予复之武阳弟以家累不得如往昔之
相从然千里尺书宛如面语在原之意实契予衷予意
犹有百年之期不谓吾弟竟舍予而先殂也呜呼痛哉
予今而后其即归去来耶弟无复从予以笑语其或久
于役耶盼望弟之音书亦永绝矣思弟而弟不来哭弟
而弟不知予之为恸其有既耶抑予为官三十年家益
以贫弟固未尝得少依藉以长尺寸今而已矣将他日
丰厚优裕固不可期思欲与弟共守贫苦如往时不可
东田遗稿 卷下 第 70b 页 WYG1264-0311b.png
复得矣予之念弟其能已乎且予今年五十有六长弟
三岁而生平不肖于先人有子三人亦皆长立吾弟识
虑过恒人读书晓大义视予未老子孤而幼门户之事
望弟以有兴是予可以死而弟未可死之时也天乎天
乎何夺吾弟之速也去冬十一月二月儿采来省于官
云弟秋九月因食蟹误吞其螯遂鲠而为疾今且就愈
予固私以为忧后二日季弟辈令家人以讣音至盖病
鲠之后为诸医所误以为痰火视之遂致不讳闻之惊
东田遗稿 卷下 第 71a 页 WYG1264-0311c.png
恸若陨自天旋复图归弥留周月谓有君命未敢辄行
且势不得以亟去也因遗书戒弟子辈令卜葬期候得
报音遂当就道襄弟大事以终予怀呜呼昔五弟二妹
之亡及诸幼侄之殇予皆在焉汤药棺殓实亲视之迄
今二十年间时一兴思不觉饮泣独弟之疾予乃不得
一视其状一分其疼遐思易箦之时其谆谆梦寤之言
恋恋怀兄之态当必有家人妇子所不能知不忍言者
予固已知之矣痛哉痛哉天祸予兄弟何至此极也呜
东田遗稿 卷下 第 71b 页 WYG1264-0311d.png
呼已矣吾弟平生孝友能承顺父母之欢心今未老而
终又获从先父母以游于地下脩短之限人所不能逃
独且奈何弟盖将瞑目九泉而予之悲恫思望尚何所
终穷也若百年之事义在于予一息尚存当不使弟有
后忧也弟其有知庶谅予心兹遣采归祭告弟灵瞻望
天南涕血交迸呜呼痛哉呜呼痛哉尚享
  祭二伯父文
羽小子不敢称先德惟吾伯父内刚厉而能柔克外疏
东田遗稿 卷下 第 72a 页 WYG1264-0312a.png
阔而有廉隅交不择利而亲义不见难而隳非意干之
不能一毫之挫赤心投之罔吝千金之挥睦族不有其
仁恤邻恒先其施凡斯数端皆他人之所无伯父有之
而亦众所共知繄惟伯父虽以畎亩耕耘之姿而实为
乡里衣冠之懿厚业足以裕后令子足以承家及物者
众垂世者长殆所谓死而不亡者侄等及趋诸父之庭
宿蒙犹子之爱謦欬虽远典刑尚存永诀一觞哀慕罔
既尚享
东田遗稿 卷下 第 72b 页 WYG1264-0312b.png
  祭弟鹏举
曰家门何为有此凶祸吾弟奄逝弟妇继亡呜呼痛哉
吾弟才器夙成蚤登科甲花封柏府绰有贤声爰及领
郡益弘厥施憸人构衅毅然来归吾时解官亦归东田
兄弟既翕朋旧交欢念吾先人率皆蚤世惟吾与弟垂
至六帙白头相期谓可百年不幸至此哀痛何言去年
与弟燕客于堂今乃与客为弟发丧岂我骨肉则为永
伤呜呼痛哉弟妇孺人寔能内助一疾告终嗟天之数
东田遗稿 卷下 第 73a 页 WYG1264-0312c.png
哀哉哀哉弟今何在生耶死耶抑岂梦耶胡不在公胡
不在家呜呼痛哉垂绝之容不远吾目永诀之言不忘
吾心视弟二子悲喜交集幸述已娶季亦岐嶷卜以今
月廿有四日奉迁双柩往营兆域率我妻子及我妇孙
哭弟于堂弟能有闻吾老多病岂任哀苦百年有怀弟
其知我
  祭二伯母文(代振卿弟作/)
痛惟二母继归先君猗彼堂萱附兹庭椿吾宗盛蕃诸
东田遗稿 卷下 第 73b 页 WYG1264-0312d.png
妣淑均肆予母氏允嗣徽音先君弃背遭家不辰赖母
尚在寔宜我人百年为期仅八逾旬皇天不吊母倏沉
沦呜呼痛哉抚我之德生我之恩如彼昊天罔极畴伦
双灵在殡奄忽三春终身之慕何夕与晨呜呼痛哉谨
卜是月廿有二日奉迁灵车高严之原往从先君是依
是亲呜呼痛哉笃亲以仁执丧以心胡易之富胡戚之
贫高天厚地吾情无垠慈灵不昧鉴兹哀忱痛哉痛

东田遗稿 卷下 第 74a 页 WYG1264-0313a.png
  遗楷采桢分单
父东田翁语汝楷采桢诸儿吾家世承宦业清白相传
较之宗人初无善田利产先君侍御公殁世之日止遗
敝庐一区薄田二处今汝叔二人所业即是已吾历仕
三十馀年中间出处相半虽叨厚禄为贫为养自给未
周略无赢馀为汝曹地此在族党乡郡皆能知之然吾
亦不以此自少顾汝兄弟三人同胞一气不承尺寸之
资幸而皆能自食差有田宅亦又何求但数百年诗礼
东田遗稿 卷下 第 74b 页 WYG1264-0313b.png
家声谓宜世守况吾与汝母皆年七旬老态日甚身后
之念未能忘情且向遭非意之挠汝曹皆亲尝之足为
殷鉴爰浼汝叔暨汝诸弟同至莅盟吾手书将汝曹各
有成业及先后积负明载其上粗注规条与为永质汝
曹其体吾意自今益自饬励恒相习为义毋相习为非
义则吾生可以怡颜殁得以瞑目汝曹图之
  计开
 弘治十五年吾因葬汝祖赠御史定兴府君作书遣
东田遗稿 卷下 第 75a 页 WYG1264-0313c.png
 桂男至仁和借汝三叔祖银四十两后寄汝三叔还
 之前书未得徐质之宣卿正德十年因楷援例入监
 凭黄润夫等借汝五叔祖银二百两又凭表兄蔡诚
 表弟蔡济借外祖明七公银六十两楷自还之
 正德十五年我托汝十叔祖仁和叔祖亲书一纸于
 汝五叔祖处认还未了借银三百六十两勿分祖债
 吾借昔汝祖殁时吾诸弟未仕而贫吾为兄蚤仕诸
 凡勉为不较弟辈皆知岂今数十年已成之约可复
东田遗稿 卷下 第 75b 页 WYG1264-0313d.png
 诿之谁哉我又自托黄润夫辈借用银八十两与前
 共银四百四十两吾老矣前纸在汝叔尧卿宜卿处
 汝兄弟三人可分与一纸各承认银一百四十七两
 待后奉还汝二叔初未言及相周之义不可忘也知
 之
 楷正德九等年买张家庄后赵政等陆地与续买地
 相参今归之楷嘉靖等年买张宣卿萧湾庄地一处
 嘉靖七年买杨景蕃等房地一所并是楷赀听为世
东田遗稿 卷下 第 76a 页 WYG1264-0314a.png
 业采桢无与
 采于嘉靖二等年买三房东门房地一所吾赖以栖
 息及买封谧叶概二家房地蒋家堡顿车陆地二处
 东门曹均张模草场并是采赀听为世业楷桢无与
 桢嘉靖十年买张振卿东门基地一所又转买楷灌
 渍港水田一处并是桢赀听为世业楷采无与
 正德十等年续买张家庄后蔡祥等陆地数百亩地
 瘠价廉银不及二百两正德嘉靖间吾归避居于彼
东田遗稿 卷下 第 76b 页 WYG1264-0314b.png
 廿年来游歌食息恋恋于兹吾即老去汝曹犹宜世
 守使后人知为东田旧业汝曹亦系遐思然此亦在
 汝曹不闻平泉草树文饶徒亦谆谆乎今计此地及
 家人数辈别为处分具载外纸原有东门草场六十
 亩汝曹后来各得二十亩
 汝曹兄弟幸皆成立父母在上下及妻孥当承颜顺
 志无有异心诸凡吉凶之事须和同均一处之毋多
 较量每岁常祀必诚必信毋或遗忘汝曹交亲必择
东田遗稿 卷下 第 77a 页 WYG1264-0314c.png
 贤论世若失之凶人匪类或恐遗笑抑有后忧汝曹
 凡子若孙务令读书毋令饮博凋败身家楷尔长既
 仕务为孝义以先诸人采尔有兄弟务为醇诚益敦
 孝义桢尔图仕进勉为孝义以慰父兄
 嘉靖十五年春三月十三日书
 
 
 
东田遗稿 卷下 第 77b 页 WYG1264-0314d.png
 
 
 
 
 
 
 
 东田遗稿卷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