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三
卷三 第 1a 页 WYG0685-0727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唐书直笔卷三
            宋 吕夏卿 撰
 列传第二
  先后
列传之作其体有二一曰年二曰事年以先后之事次
之传以年时为先后之差以事迹相类同传
  特传
卷三 第 1b 页 WYG0685-0727b.png
备贤愚纪成败功高行称特传
 若魏文公裴度陆贽韩愈皆特立一传
推父祖以本之系子孙以终之
 孝子之志务在显亲人情重于继体每传必备载祖
 父名谥官爵或梗槩其事实传末必历谱其子孙之
 世以终始之功效不著于世则父祖之名略之削子
 孙之系以别他传
考名字载郡县
卷三 第 2a 页 WYG0685-0727c.png
 如房琯字次律席豫字建侯贺知章字季真皆参考
 旧集而得其字旧史皆不书韩文公南阳人也旧史
 以为昌黎人如此之类皆以郡望书非史法也
德业不著而事关一时者附而不名
 如武后时宰相张光辅崔元综等昭宗时宰相朱朴
 郑綮等龊龊备位不足立传附于狄仁杰萧遘陆扆
 等传
  赐姓
卷三 第 2b 页 WYG0685-0727d.png
赐姓之例出于近世旌功烈而亲之也悖臣节而不轨
则复其姓
 如李宝臣当为张宝臣是也
四夷所生非功业垂世则见于本国
 如仆固怀恩背叛不宜立传见于本国铁勒传
  题传
题传之目群传以姓特传以名功高以事迹伪以地
 题传起于司马迁班固至范蔚宗离而遍题之文繁
卷三 第 3a 页 WYG0685-0728a.png
 不一失史法之旧群传以姓如李白杜甫同传是也
 特传以名如韩愈李德裕传皆具姓名题之是也功
 高以事如张柬之桓彦范等传题曰五王传是也(案/旧)
 (书中宗本纪神龙元年五月封敬晖平阳郡王桓彦/范扶阳郡王张柬之汉阳郡王袁恕已南阳郡王崔)
 (玄炜海陵郡王并加授特进罢知政事又桓彦范传/云武三思居中用事日夕谗毁彦范等帝竟用三思)
 (计进封彦范等虽外示优崇实夺其权新书/本纪不书封王而书罢至列传则题曰五王)迹伪以
 地者如李正己吴少诚传题曰淄青李正己传淮西
 吴少诚传是也(案旧书分次列传/新书改题藩镇)必题者历代前史
卷三 第 3b 页 WYG0685-0728b.png
 取法史记滑稽刺客佞幸循吏酷吏货殖游侠日者
 龟筴之题故儒林忠义孝友隐逸节妇等传如此之
 类既不可离而遍题之是则题传之目不可废也
  宗室
宗室之子虽有功德亦承本传
 如李适之李皋李孝逸李皓李常李巨李国贞各附
 本祖常山王曹王郑王淮安王吴王虢王传尚亲也
凡列传之类有六冠以后妃尊也次宗室诸王亲也列
卷三 第 4a 页 WYG0685-0728c.png
以僭国受命之始也序以一时之君臣善恶之总也继
以四夷王化之及也终以逆臣成败之归也
 后妃传次以宗室宗室传次以十八帝诸子题曰高
 祖诸子传不当参列传之间盖班固取其参连一时
 之事故离列传之间唐室诸王不出閤未尝干预时
 政不测成败不立劳效前序母氏所生后载子孙相
 承以备一代史书之体故不当循班例既条列十八
 帝诸子之后次李密王世充以下至黄巢秦宗权而
卷三 第 4b 页 WYG0685-0728d.png
 传终
凡褒者卒月贬者卒年其馀从略有功德则寿
 如韩愈传书曰宝历元年十二月卒褒也韦皋传曰
 贞元二十一年卒贬也有功德则寿年若干谨终也
 郭子仪传书曰年八十五李晟传书曰年六十五
  谥赠
谥赠之数非功德不书惩及幸也
 谥法及赠官非其人有功德则不书
卷三 第 5a 页 WYG0685-0729a.png
  论议
论议表章以明君上之得失补国家之利害非当时所
通行则不书
 如旧史李百药传载封建论朱敬则传载五等论白
 居易传兴元微之书今皆削而不载
论货殖之弊陈礼乐之原则志之
 如陆贽諌置琼林大盈二库状韩文公请迁明皇帝
 议禘祫议皆附货殖及郊祀志
卷三 第 5b 页 WYG0685-0729b.png
疏军旅之宜斥奸邪之恶则见之他传
 如韩文公淮西招讨事宜及黄家贼事宜状见于元
 济传及南蛮传陆贽论裴延龄见于延龄传
辞虽隐非所以便世梗槩其事而略其辞
 疏之所陈不足以通行则槩举其事不复胜载
诗赋之作足以揄扬国体而明功烈则见之
 如杜甫三大礼赋李白明堂赋宜见之本传元结中
 兴颂见之安史传柳宗元方城皇武二雅见之裴度
卷三 第 6a 页 WYG0685-0729c.png
 李愬传
诏策之实足以信后代则摭其辞
 诏告君命削其繁诬而载其实事则见之本传
  官爵
官爵升易不常所居有善则书
 如郑馀庆传官至殿中御史别无异迹皆不书至迁
 工部侍郎知吏部选事上疏论列诸葛述事(案述原/本讹迹)
 (今校/改)一节可称则具书官不尔则否
卷三 第 6b 页 WYG0685-0729d.png
循吏儒林文苑忠烈孝友隐逸节妇皆得一端则标其
传而总目之
 其馀若酷吏文艺皆不足训世皆不标其传名也文
 苑之名起于范蔚宗如贾至父子李白杜甫王弘中
 等不特以艺文见称故别立传不在文苑传中
  外戚
外戚之家恩泽所授谨厚则无称侈汰则害教其名附
于本传惟卓然殊尤者立传
卷三 第 7a 页 WYG0685-0730a.png
 若窦德明独孤怀恩武承嗣韦温等附于太穆元贞
 则天韦后传惟吴溆吴凑兄弟可以别立一传(案唐/书独)
 (孤怀恩元贞皇后弟之子吴溆章敬皇后之/弟原本讹元贞为贞元讹淑为淑今并校改)
  皇后传
皇后之传编世家之间居列传之末参帝纪之下子长
孟坚蔚宗之短也酌古今之法则冠于列传之首惟陈
寿得之
 子长以外戚世禄传袭舄奕则编之世家而诸后不
卷三 第 7b 页 WYG0685-0730b.png
 显孟坚以元后事连居摄故缀诸后于列传之末王
 莽之前以便叙事而后人踵之非通制也天子之尊
 海内无二虽皇后之贵有臣妾之体蔚宗作纪则君
 臣之谊混矣故冠之列传进退得史之体
帝王之兴必有内助家道正则天下正每帝必载后妃
 旧史文宗不立后妃武宗王贤妃事阙今取杨嗣复
 传事立贤妃传据李德裕两朝献替记德妃暴薨事
 备王德妃传则叙事之体具矣
卷三 第 8a 页 WYG0685-0730c.png
妃嫔之爱殁而定谥或以后称则传其实不书后
 武惠妃称贞顺独孤贵妃称贞懿是也
王者之母虽生实妃缘帝者心莫不欲显亲而申养故
特以太后称
 元献杨太后章敬吴太后睿真沈太后懿安郭太后
 孝明郑太后恭僖王太后贞献萧太后元昭晁太后
 皆以子贵不称皇后
入庙称后义系于夫在庙称太后义缘于子皇太后临
卷三 第 8b 页 WYG0685-0730d.png
朝总治政事由已则以皇太后某氏称其馀皇后因子
践阼申尊崇而加号则通以皇后称
 则天皇太后武氏顺圣皇太后韦氏皆以临朝书也
 韦氏获罪于天下而国史定名不及于惩恶故韦氏
 亦以皇太后书旧史题为韦庶人史之过也
公主附后传之下而出降皆书惟大功勋则异传
 平阳公主太平镇国公主庄懿长公主附太穆窦皇
 后武后郑太后传(案郑太后宪宗妃不当以代宗/女庄懿公主附此条有讹脱)
卷三 第 9a 页 WYG0685-0731a.png
 志第三
  天文志
司马迁作史记备载当时沿革为八书捃汉兴以来之
事有平准河渠封禅之书录历代相承之迹有礼乐律
历之书辨古今未明之疑有天官书及班固纂汉书加
以刑法郊祀五行郡国艺文名曰十志其天文志仍载
四方经星二十八舍躔离之次踵子长天官之旧而日
月星辰谪蚀陨石之变复存于五行志是繁冗之失中
卷三 第 9b 页 WYG0685-0731b.png

  郡国车服志
唐室十八帝之盛百礼交举志当时正朔用历之本曰
律历焉志邦国财用曰货殖焉志礼乐之沿袭曰礼乐
焉志宗庙鬼神之常祀曰郊祀焉志高宗武后明皇登
封降神之礼曰封禅焉志气沴之侵奸曰五行焉志邦
国之阔狭户口之众寡曰地理焉志经籍之总目曰艺
文焉志旂章之物色曰车服焉凡两都宫阙制度园籞
卷三 第 10a 页 WYG0685-0731c.png
之规模一朝之旧章也厩牧孳乳之数騋牝圈印之名
车辂出入征伐武事所急有国之常用也然而历代未
尝志其名数非通制也两都宫阙志于郡国之下天下
厩牧乘马之数志于车服之末亦纪事之体也
  赞论
史记八书汉书十志或有赞论而不必皆备盖于事未
尽梗槩其事而总断焉后人务欲极文采之丽每志必
有赞是拘儒繁文之病也
卷三 第 10b 页 WYG0685-0731d.png
 摘繁文阙误第四
唐书旧史繁芜阙误多矣今觕举大较于左
  高祖纪
高祖纪武德四年十月赵郡王孝恭平荆州获萧铣十
一月会稽贼帅李子通以其地来降谨按铣及子通传
铣自度救兵不至便率官属缌纕布帻诣李靖军降请
无杀掠铣降后数日江南救兵十馀万一时大至然则
铣降得亡国之礼识天命之正汉之田横未足比也本
卷三 第 11a 页 WYG0685-0732a.png
纪纵不足异文亦不当书获近乎诬矣子通为杜伏威
将王雄诞所攻穷蹙请降伏威执之送于京师尽收其
地是子通不以地降纪之误也
  太宗纪
太宗纪多载潜龙拨乱之功夫帝王之位非积劳力而
致太宗征战如破魏公而斩宋老生皆王业始基之迹
当见之高祖纪败薛举降仁杲走宋金刚平刘武周灭
建德俘世充剪黑闼擒圆朗当见之僭国传武德九年
卷三 第 11b 页 WYG0685-0732b.png
九月丁未引诸卫兵统将习射于显德殿及每日引数
百人于殿前教射自是士卒皆为精锐天生五材孰能
去兵自古皆有武备焉太宗以万乘之尊躬教弧矢帝
王之道未为得也载之本纪于文为繁当见突厥传以
示备豫如实录称其年十二月癸未太宗谓司空裴寂
曰比有上书奏事朕黏之屋壁出入观省如此之类见
于本纪之末如汉文帝纪载赐张武之金以愧其心罢
露台以惜费皆帝王之上德故国史之法备载以示也
卷三 第 12a 页 WYG0685-0732c.png
八月甲子即位旧载八月癸亥高祖传位于皇太子太
宗即位于东宫实则高祖以癸亥诏太宗以甲子即位
日异而事别不书甲子之日是即位遽而父子之道失
矣太宗肃宗之例既一而告天之文或载或不载于纪
是史法失于繁简也以实录考之是年宋秦二州庆云
见泰州定州景星见凤皇赤雀麒麟驺虞元狐见于隽
台洛麟沂郑等州当载之本纪也贞观十八年吐谷浑
执行人鸿胪丞赵道德吐谷浑传云赵德楷未知纪传
卷三 第 12b 页 WYG0685-0732d.png
孰是
  明皇纪
睿宗明皇纪景云二年五月辛丑西城公主为金仙公
主隆昌公主为玉真公主仍置金仙玉真观开元二年
六月内出珠玉绣服等令于正殿前焚之谨按睿宗实
录云三月癸丑制为皇女金仙玉真公主于京城各置
一观仍以金仙玉真为名以年历推之五月无辛丑明
皇实录云七月内出珠玉锦绣于殿前焚之是二纪日
卷三 第 13a 页 WYG0685-0733a.png
月有误又景云二年八月韦安石为左仆射同中书门
下三品当在庚申而误书丁巳开元二年七月襄王重
茂薨当书丁未而误为辛未十一月庚寅葬殇帝实录
书辛卯如此之类实多如天宝十三载九月上御勤政
楼试四科制举人加诗赋实录所书则是年十月含光
殿试举人加诗赋又十三年十月乙巳毕国公窦㻀薨
当在十二月而误书十月本纪所书日月尤不足信也
明皇以延和元年八月受内禅改元先天其年行事犹
卷三 第 13b 页 WYG0685-0733b.png
系之睿宗至二年十二月改元开元则其年自正月以
下皆明皇行事不当复称先天二年尚附睿宗纪也愚
谓开元冠年即位明皇践位之始年也睿宗纪先天元
年八月庚子帝传位于皇太子明皇纪复云七月壬子
制皇太子可即皇帝位二纪日月误矣明皇纪载安禄
山叛逆之迹繁复不当非成败之系当书之禄山本传
载于纪者如十一月丙寅安禄山起渔阳十二月辛卯
安禄山陷陈留甲午陷荥阳丁酉陷东京辛丑皇太子
卷三 第 14a 页 WYG0685-0733c.png
帅师讨禄山十五载六月乙未皇帝幸蜀丙寅诛杨国
忠七月庚申皇帝幸蜀其馀车驾所次皆书禄山本传
从省文春秋之法四时具为年旧史或阙一月或阙一
时不书首月多矣宪宗纪元和不书四年正月惟以四
月赘二年十二月下简编之阙也
  元献皇后传
元献杨皇后传云开元十七年葬细柳原明皇命张说
为志文云石兽涩兮绿苔黏宿草残兮白露沾园陵闭
卷三 第 14b 页 WYG0685-0733d.png
兮脂粉暗不知何年兮开镜奁按张说集节闵太子妃
杨氏墓志云初上在东宫妃有女弟选为良媛生忠王
又载鞠养忠王之事然则元献传云肃宗抚鞠于王妃
又引张说志文皆误也疑元献之薨不在开元十七年
刘煦误以节闵妃为元献后也
  程怀直传
德宗纪贞元二年六月横海程日华卒以其子怀直权
知军州事十年三月怀直来朝赐安业宅复令还镇十
卷三 第 15a 页 WYG0685-0734a.png
一年九月沧州大将程怀信逐其帅程怀直为左龙武
统军至六年十二月己丑卒犹以左龙武统军程怀直
卒书于纪而本传云怀直以为怀信所逐因来朝觐德
宗优容之赐甲第怀信卒怀直子执恭知留后事乃遣
怀直归沧州十六年卒年四十九按顺宗纪贞元二十
一年七月癸巳横海军节度使沧州刺史程怀信卒以
子副使执恭起复沧州刺史横海军节度使是怀直先
卒六年然后执恭总留务以是明之执恭非怀直之子
卷三 第 15b 页 WYG0685-0734b.png
怀直未尝复归沧州传之误也
  孔巢父传
孔巢父传建中四年宣慰魏博而德宗纪云建中四年
十二月癸酉命孔巢父淄青宣慰纪之误也巢父传不
书啖守盈出使而书守盈遇害传之阙也
  韩愈传
韩文公父仲卿谨按李白武昌令韩君去思碑及李翱
皇甫湜文公行状神道碑则仲卿以铜陵尉补武昌令
卷三 第 16a 页 WYG0685-0734c.png
徙鄱阳令终校书郎本传云无名位谬矣文公安定桓
王茂五世孙又云卿有名大历间亦当见文公传首如
汉书司马迁扬雄传例又李翱皇甫湜张籍侯喜贾岛
李贺文公之高弟也孟郊李观卢仝文公所与也皆无
卓然殊尤之实附于文公传末如汉书唐林尊见于两
龚传此叙事之体也
 
 
卷三 第 16b 页 WYG0685-0734d.png
 
 
 
 
 
 
 
 唐书直笔卷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