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一
卷一 第 1a 页 WYG0683-0535c.png
钦定四库全书
 金石史卷一
            明 郭宗昌 撰
  周岐阳石古文
岐阳石古文有谓为周宣王猎碣者惟董程二氏以左
传成有岐阳之蒐證之皆凿凿有据其略云考之书天
子大蒐会诸侯施命令非尝事也史不得无书若宣王
蒐岐即周史失之列国不得并逸胡后世无闻焉则为
卷一 第 1b 页 WYG0683-0535d.png
成王信矣其言真如岳峙不可复撼第广川有其学有
其识有其辩而无其笔故不胜葛藤纠缠确论反晦耳
郑樵谓为秦惠文后及欧阳三疑皆瞽说迷谬不足与
辩韦应物谓为文王之鼓宣王刻诗真如少君古强之
徒曾目睹其事也何物又有马子卿者以为宇文周时
作一似无目者益大可笑如此樵又为石鼓者立碑之
渐千载名言至谓以石为鼓繇其土地之所出则非也
古人制作尚象不为虚器岂止以地之所出苟且不法
卷一 第 2a 页 WYG0683-0536a.png
耶观九州贡物考工制器无一不穷极奥渺以石为鼓
何所取则乎今石在太学圣庙戟门左右宝护无人冬
辄篝火抚拓燬剥日甚余曾手摩其文与鼓形了不似
其坚类玉故能久存就石形之自然少加雕琢旋转刻
文行字或七或六少华山前石之坚润者与此无异想
当时因有佳石即刻置蒐所而已第文无不典字无不
雅民休王游自相宝爱此三代有道之长也非如后世
竭力徵石造天无极刻龙绣螭筑藩置守妄意垂远然
卷一 第 2b 页 WYG0683-0536b.png
不一转盼旋离野火能得鬼神呵护至今哉悲夫余既
装潢成而题曰周岐阳石古文断以成王时物而不以
鼓名足刋古今之谬
  夏衡岳赝碑
相传禹衡岳字七十七在密云峰杨用修得之张佥宪
云宋嘉定中何致子一游南岳脱其文刻于岳麓用修
又刻于滇杨时乔又刻于栖霞用修又谓韩愈刘禹锡
朱熹张栻诸人求之不得已得之为奇幸仰止诸贤冀
卷一 第 3a 页 WYG0683-0536c.png
是恐非纷纭聚讼猎以为奇余于是喟然叹曰呜呼是
何异远隔绝域而泣其先也善乎王元美之言也曰铭
词未谐圣经类周冢穆天子传语旨哉旨哉
  又
禹碑余不能随人悲笑已辩其附会因又考其文与唐
小说无异因并载于后禹碑文曰承帝曰咨翼辅佐卿
洲渚与登鸟兽之门参身洪流而明发尔兴久旅忘家
宿岳麓庭智营形折心罔弗辰往求平定华岳泰衡宗
卷一 第 3b 页 WYG0683-0536d.png
疏事裒劳馀伸禋郁塞昏徙南渎衍亨衣制食备万国
其宁窜舞永奔凡七十七字此岂虞唐语耶唐大历中
有人独至凤凰台见一男子独与一妇相和而歌声彻
云际歌罢其人迫视乃二兽一类猪而体特高蔚有文
彩一类龙而小遍体纯黄色其人惊走遇行者语其故
共往寂无所见惟竹书一束在地取视竹策几毁文不
可辩惟首隶书地出梓桐伪失厥众邪去立言灌平获
诵于古有文乍得斯人慈心勿用笔冠日轮三十二字
卷一 第 4a 页 WYG0683-0537a.png
其视禹碑何异观此则益知其赝
  周武王赝铜盘铭
铜盘铭曰左林右泉后冈前道万世之宁兹焉是宝似
非三代语第铭字颇类汉淮南王故宫所出古戈铭而
辄谓武王封比干墓抑何据耶余故集金石古文彝器
外断自岐阳石始而不以鼓名他如衡岳坛山比干季
札墓题诸书皆妄自附会区区不能随人悲笑而广川
书家张杜复谓阳冰初学峄山碑后见季札墓字便变
卷一 第 4b 页 WYG0683-0537b.png
化开合如龙如虎劲利豪爽风行雨集阳冰遂从此得
篆法抑又何也岂阳冰所见别为真书非今附会可笑
者耶今观阳冰遗迹亦竟不能超唐人而上之乌在其
法所从得也
  秦峄山铭
余藏峄山铭二种一为宋淳化中郑文宝刻之长安者
一为元人摹宋张仲文本刻之邹县者元刻不足言文
宝刻者犹少存玉箸遗意斯篆不绝如线此尚可意会
卷一 第 5a 页 WYG0683-0537c.png
知非李阳冰辈所能髣髴也唐封演谓其石曹操排倒
嗟乎秦虽暴铭词尚朴古近情真实无饰有合圣人之
意非如贼瞒荼戮忠良为鬼为蜮受禅劝进矫诈罔诬
弋取汉鼎呕秽千古而又何以踣其碑也又北魏拓跋
焘登峄山见其石亦使排倒何其一石而两遭其踣岂
踣后复竖之而又遇焘耶抑别为一石耶始皇以力经
营天下思欲威加万世乃不一转盼而为人揶揄如此
亦可鉴矣
卷一 第 5b 页 WYG0683-0537d.png
  又
此元人又摹宋张仲文本重刻之峄县者不知张本何
如元摹定非其旧元刘之美一记益潦倒极可笑铭后
方为二世诏槩谓颂始皇功德误矣杜少陵云峄山之
碑野火焚枣木传刻肥失真又云书贵瘦硬方通神此
刻转瘦于关中郑刻而失真益甚则书一瘦硬何渠便
通神耶工部时已传刻失真况宋元乎可为慨叹
  汉韩明府叔节修孔庙礼器碑
卷一 第 6a 页 WYG0683-0538a.png
汉韩明府修孔子庙器碑才剥蚀十一字存者犹有锋
铩文殊高古尚可读岂神物固有鬼神呵护耶其字画
之妙非笔非手古雅无前若得之神功弗由人造所谓
星流电转纤踰植发尚未足形容也汉诸碑结体命意
皆可髣髴独此碑如河汉可望不可即也韩明府名敕
字叔节欧阳永叔谓书传无以敕命名者秦制天子之
命称敕汉用秦法当时臣下岂敢以敕自名者是以敕
为敕也详广川书跋第意有未明余更著之韩明府自
卷一 第 6b 页 WYG0683-0538b.png
名敕从力来声音赉劳也亦作徕徕来答勤曰劳抚至
曰敕示有节也故字叔节以敕为敕伪也敕从攴束声
诫也攴小击也又有束缚之义故为敕命之敕又攴傍
加束音策马箠也束若读刺又敕从攴束声音其木别
生也支持也与攴异四字易淆故详著之然永叔谓人
无名敕者亦属臆说因记得一事余方谓石千年犹存
当为鬼神呵护有一宪使宦鲁者余以此碑为记宪使
檄曲阜令致得数拓以印钤手板报云曲阜诸生大閧
卷一 第 7a 页 WYG0683-0538c.png
石已薤粉矣取家藏者应命耳余深痛神迹永绝后死
者不得与于斯文每一展玩抚几兴叹后复有至自阙
里者谓石岿然无恙因出所拓视余呜呼天下万事无
凭如此然亦足喜也
  汉鲁相史伯时供祀孔子庙碑
观此碑与置卒史碑略同知汉制郡国守相奏章虽不
得径达天子犹得上书尚书府今益一切格忌不得行
志所以古今不相及也鲁相史晨当汉末季犹能上书
卷一 第 7b 页 WYG0683-0538d.png
享祀孔子至空府竭寺咸来观礼合九百七十人亦盛
矣哉今时何可得也分法复尔雅超逸可为百代模楷
亦非后世可及
  汉鲁相史伯时供祀孔子庙后碑
汉史伯时祀孔子有二碑前碑载晨姓氏爵里于建宁
元年四月十一日戊子到官乃以令日拜孔子即修禋
祀罢敛民钱后碑晨自出奉钱家谷以供禋祀于建宁
二年三月癸卯朔七日上尚书时副言太傅太尉司徒
卷一 第 8a 页 WYG0683-0539a.png
司空大司农盖古有大造司徒司空通而论之晨不以
案食小节自忽必上之尚书请之天子亦贤矣
  汉鲁相乙瑛置孔子庙卒史碑
此汉相乙瑛上书司徒吴雄司空赵戒府请置孔庙百
石卒史一人掌主礼器庙祀元嘉三年三月二十七日
壬寅雄戒奏可雒阳宫如瑛言又诏选能奉弘先圣之
礼为宗所归者当桓帝时雄戒诸人犹知崇圣如此初
戒博学明经劾奏贪残不避贵戚后与子坚定策不能
卷一 第 8b 页 WYG0683-0539b.png
终执本议卒致倾覆是非真能崇圣者按史元嘉止二
年碑称三年三月者盖是年五月始改元永兴耳章怀
谓戒字志伯碑作意伯赵明诚疑避桓讳似矣碑即今
公移复尔雅简质可读书益高古超逸魏才代汉便不
能无小变六朝极矣极之而复故唐为近古评者槩多
别论是非深于分法者
  汉华山碑
新丰郭香察书西岳华山庙碑其结体运意乃是汉隶
卷一 第 9a 页 WYG0683-0539c.png
之壮伟者割篆未会时或肉胜一古一今遂为隋唐作
俑如山子诸字是也余家华下近百年前有客访其石
已毁此拓独岿然如鲁灵光并岳色同来映发几席残
阙仅百二十馀字存者锋芒铦利如新拱璧驷马云何
可尚碑建于延熹而谓以莽制东京无二名察书者监
书也夫莽汉贼也当莽世已欲啖其肉潴其宫不顾安
有世祖正位二百年尚尊莽制不衰耶按莽孙宗坐罪
死莽曰宗本名会宗以制作去二名今复名会宗是当
卷一 第 9b 页 WYG0683-0539d.png
莽世亦自有二名也况即往牒一按二名不可胜纪则
瞽说无据可笑也集古录谓集灵宫不见他书惟载此
碑董逌黄伯思广引诸书驳之加详夫以永叔盖代之
学缺漏如此诚为可议然何关名义也则余于此乌容
以无辩此拓旧藏墨庄楼云驹举以归余云驹博雅能
诗善汉分法于余独有臭味之雅余之宝此又不独以
物也
  汉景君铭
卷一 第 10a 页 WYG0683-0540a.png
汉故益州太守北海相景君铭隶书似聊以勒石非当
时名手第小具一种拙朴之意且有八分遗则自是时
代使然亦不为佳也今人不习古反谓一出古人色色
皆佳了无轩轾不知三代彝器古雅奇绝千载无匹而
野铸鼎彝非不古色苍然而花文款识粗卤不足观者
多矣矧汉代乎余藏汉碑数种后之所收不可知据吾
目睹当以韩敕修礼器碑为第一尝评其用笔结体元
妙入微当得之神功弗由人造或为此铭时代前于礼
卷一 第 10b 页 WYG0683-0540b.png
器碑古质似胜按此石建于汉顺帝汉安二年青龙在
敦牂礼器碑建于桓帝二年涒滩虽经三帝仅十五年
耳何时代之足云王元美赏鉴前无古人亦云隶法古
雅然当其时正以未雅耳孔庙碑结体古逸兼有分法
反谓非其至者皆所未解至谓益州部当言刺史不当
言太守额曰铭辞曰诔亦属未妥东京作者往往如是
自是名言因附著之额字小篆去秦几日更相绝千里
余得汉朔方守右第三铜虎符银错小篆又绝类秦碑
卷一 第 11a 页 WYG0683-0540c.png
字何也想书碑既非名手额篆亦尔耶
  汉司隶校尉鲁忠惠峻碑
鲁忠惠名峻字仲严山阳昌邑人治鲁诗严氏春秋举
孝廉除郎中谒者河内太守丞辟司徒司空府举高第
御史东郡顿丘令九江太守拜议郎太尉长史御史中
丞司隶校尉遭母忧自乞拜议郎服竟还拜屯骑校尉
以病逊位熹平元年卒门生于商等二百三十人谥曰
忠惠公碑已剥蚀不可读见集古录书分法峭峻古雅
卷一 第 11b 页 WYG0683-0540d.png
第小开魏人堂室然自是汉格郑樵氏谓出蔡中郎何
据明诚疑之固是余意私谥起于春秋汉末尚节义故
尚不废苻秦既已非古犹谥及隐逸唐朝臣尚加山林
之号激贪厉竞岂曰罔俾令典三品京朝摸床结舌循
叙考终皆得美谥外吏即品亚六卿德牟夷惠非际时
会竟以格置夫录劳则外瘁于内崇体则抔土长掩防
大则没无虞悼此义人劳卿所以扼腕太息也乃知私
谥所当复古呜呼今安得此门生故吏乎
卷一 第 12a 页 WYG0683-0541a.png
  汉曹景完碑
此碑曹景完前为合阳令门下掾王敞诸人于中平二
年刋石纪功立也据史建宁元年疏勒王于猎中为其
季父和德所杀自立为王三年凉州刺史孟陀遣从事
任涉将燉煌兵与戊巳司马曹宽西域长史张晏将焉
耆龟兹车师前后部合三万馀人讨疏勒攻桢中四十
日不下引去碑称疏勒国王弑父篡位又称全以西域
戊部司马讨疏勒攻城野战谋若涌泉威牟诸贲和德
卷一 第 12b 页 WYG0683-0541b.png
面縳归死皆与史异然和德既弑父篡位碑不当称王
史谓曹宽当以碑为正史止光和六年碑称七年三月
者盖其年十一月始改元中平纪元以年纪事以月无
足异者碑万历间始出于合阳此方出最初拓也止一
因字半阙其馀锋铓铦利不损丝发因见汉人不独攻
玉之妙浑然天成琢字亦毫无刀痕以余生平所见汉
隶当以孔庙礼器碑为第一神奇浑璞譬之诗则西京
此则丰赡高华建安诸子比之书礼器则季直表此则
卷一 第 13a 页 WYG0683-0541c.png
兰亭叙自髭圣一评谓钟古而不今长而踰制心慕手
追惟逸少一人王遂踞钟上余目不识书自谓颇窥汉
人三昧弇州识洞千古以方整瘦劲寡情为汉法是柳
诚悬辈可尽晋法也碑阴自伯祺正孝才五十二人外
五人名字不备当是书石时阙略非剥蚀也书法简质
草草不经意又别为一体益知汉人结体命意错综变
化不衫不履非后人可及
  汉太山都尉孔宙碑
卷一 第 13b 页 WYG0683-0541d.png
汉太山都尉孔宙融父也史作胄赵明诚欧阳永叔王
元美皆谓卒以延熹四年元美又谓四年都尉废三年
长子褒坐融匿张俭抵罪时融年十六宙卒时仅九岁
按建宁二年张俭举奏侯览诬俭钩党刋章讨捕时融
年十七非十六也又按碑宙以延熹六年正月乙未卒
甚明三公皆史家张杜谓四年何也又案融建安十三
年卒年五十六则是永兴元年癸巳生至延熹六年癸
卯融正十一岁非九岁也夫以文举望系汉鼎横遭贼
卷一 第 14a 页 WYG0683-0542a.png
瞒毒荼海内痛尽其卒年史不应浪书至云融年十三
丧父史亦矛楯当以卒年及碑为正其书尚存分法且
结体古逸殊不易造元美少之是胸中为曹氏诸碑所
据汉魏咫尺便堕千里文亦典则独怪文举十岁谒元
礼令问蔚起而碑词不载古人真朴乃尔在后世不知
何如誉借也因记得一事有父以子讼忿恚致殁哭死
之文尚欲誉生何耶呜呼异哉
  汉孔季将碑阴
卷一 第 14b 页 WYG0683-0542b.png
孔宙碑阴载门生故吏等名杨用修金石古文谓四十
二人而余收自张云至王政反六十二人何也洪丞相
适隶释谓亲受业曰弟子传授曰门生未冠曰门童掾
属曰故吏占籍曰故民似凿凿可据汉碑阴字多潦倒
此独超逸古雅非魏人可及金石录谓捕巡可补姓苑
不载弇州谓今皆失之当由偶未收得碑阴实未尝失
也余收有古人名印其姓氏奇异者甚夥皆可补姓苑
之遗固不独一捕巡也
卷一 第 15a 页 WYG0683-0542c.png
  吴天发碑
吴天发碑人皆慑于怪诞始不能无疑久则信不揣源
本寸木岑楼蹄涔沧溟矣余直以为牛腹书耳彼秦汉
之迹所不论上之岐阳石三代彝器其文非不奇古皆
尔雅典则何曾为牛鬼蛇神耶所谓彝器者如彝常之
必不可紊作如是器必作如是𣢾丝发罔踰此古昔足
尚也吴不前于汉秦三代也古疏昭然可镜何遽迷源
忘本为怪诞所慑黄长睿书家张汤是穷穴得鼠者亦
卷一 第 15b 页 WYG0683-0542d.png
称之何也赵明诚以为妖其知言哉古篆定当以岐阳
石为第一其岣嵝坛山比干季札诸题皆转相附会断
不可信洞然心目亦无足致疑也
 司马氏以魏为正统已乖春秋之义紫阳氏正之庶
 人心死而复生第有未尽汉献帝三十年是为己亥
 明年改元延康是为庚子是年十月曹丕篡汉紫阳
 当于黄初书僭不当削去延康年号献帝于庚子改
 元南面而临天下者一载即曹氏父子枭谋发号施
卷一 第 16a 页 WYG0683-0543a.png
 令无不挟之以出北面臣事之者亦一载称号顾可
 除之耶义不可除则是三十一年矣始庚午终庚子
 明年辛丑正昭烈章武接统之年安得谓魏晋授受
 相接耶若论纪载以延康正月至十月将纪之汉乎
 纪之魏乎黩乱不经名不正言不顺正非所以为纪
 载也吴壬寅僭号虽后魏三年庚子为晋所灭与魏
 相终始尚后亡僭国非统又不当论僭号之先后也
 余故列吴碑于前
卷一 第 16b 页 WYG0683-0543b.png
  魏劝进碑
劝进表或谓是钟繇书又谓梁鹄书皆未有据视封孔
羡碑虽无其矫饰屈强亦无汉人雍雍超逸古雅之致
阿瞒才弋汉鼎书法顿分时代人概以汉隶目之谬矣
当时华歆与管幼安齐名表首列歆则其宠冠群奸一
时得意千载秽唾视辽海沧凉何如九京有知宁无汗

  魏受禅碑
卷一 第 17a 页 WYG0683-0543c.png
昔人称受禅碑王朗文梁鹄书钟繇刻石为三绝碑颜
鲁公又谓繇书皆不知何据岂亦张稚圭梦语耶书法
同劝进虽小远汉人雍雍雅度衫履自饰亦复矫矫昔
莽篡汉匈奴犹感汉恩不拜新室印至操碑称南单于诸
国皆服或出矫诈若果尔则操奸更出莽上
  魏封孔羡祀孔子碑
昔人以莽操懿德并论而阿瞒神谋鬼算弋取汉鼎假
义立名毒炎燔天不啻过之子丕济恶父子兄弟间至
卷一 第 17b 页 WYG0683-0543d.png
不忍言矧他人哉读白马王诗益惨痛千古此春秋必
诛尚欲矫祀孔子耶书法方削寡情矫强未适视汉隶
雍穆之度不啻千里书之所自可以知风谓书一艺云
乎哉余尝编诗谓曹氏父子间遽分汉魏操应殿汉不
当冠魏又不当蒙帝号也今于书亦然
  后魏鲁郡太守张君颂
张猛龙碑是龙为鲁郡太守郡人颂其功德者也其文
无足言者其书律以晋法虽少蕴藉而结体错综之妙
卷一 第 18a 页 WYG0683-0544a.png
使以剂唐足脱一代方整之累欧阳诸公便可入山阴
之室矣然此碑却落崄峻又未證晋果何也当曰笔与
欧颜异也至若苏黄少变又入别趣书道之难如此然
知者鲜矣猛龙字神呼骨切日出气也其名字
险怪不雅驯六朝滥觞于诗亦尔殆不特书也
  后魏兖州刺史李仲璇修孔子庙碑
李仲璇东魏世家当中原云扰知尊孔子能修缮庙庭
先是宫牛阻崄又能以威惠归伏史称所历并著清勤
卷一 第 18b 页 WYG0683-0544b.png
是且具有文武焉碑不著书者姓名犹存古意虽笔力
劲骏如偏面骄嘶又如殊俗揖让江式书表云皇魏承
百王之季世易风移文字改变篆形错谬隶体失真俗
学鄙习复加虚造以意为疑炫惑于时不独正其偏傍
正为此等书发耳唐景龙观钟铭源出于此少剂以驯
雅便胜
  后周华岳碑
余尝过金天祠辄纵观前代碑版汉碑无一存者独后
卷一 第 19a 页 WYG0683-0544c.png
周华岳碑如鲁灵光岿然古柏下余手摩其文制作精
雅洞达若鉴为万纽于瑾文赵文渊隶书于瑾尝著碑
颂数十万言此文殊无可观文渊为周书学博士书迹
雅为当时所重宇文泰时命刋定六体至江陵书景福
寺碑梁主称之又以题榜功增封邑除郡守不可谓不
遇也而碑字尽偭古法浅陋鄙野一见欲呕而名动一
时何耶窦暨述书赋云文深孝逸独慕前踪至师子敬
如欲登龙有宋齐之面貌无孔簿之心胸暨避唐讳故
卷一 第 19b 页 WYG0683-0544d.png
文渊作文深当时谓文深师右军孝逸师大令平梁后
王褒入国举朝贵胄皆师褒独两人负二王法二王不
作古隶文渊岂独工行草楷则固不闲于分法耶江式
论书法云皇魏承百王之季绍五运之绪世易风移文
字改变篆形谬错隶体失真俗学鄙习复加虚造以意
为疑炫惑于时此论其形象会意耳况结体乎乃知唐
隶虽涉丰艳结体犹为复古然文渊隶体险俗不入格
岂所谓俗学鄙习炫惑于时者耶呜呼作者不赏赏者
卷一 第 20a 页 WYG0683-0545a.png
不作殊为恨恨余故表而出之示耳食者
  隋智永千字文
永禅师真草千字文赵宋时刻于关中颇极精工无复
遗恨楷则已登山阴正觉如入定僧貌类死人自尔神
游变化草如苦行头陀行动坐卧不失戒律而时出一
字忽复入俗何也斯陀含名往来而实无往来乃知声
闻初果尚不易證也宋杨大年云敕员外散骑侍郎周
兴嗣次韵敕本梁字传写谬尔当时帝王命令尚未称
卷一 第 20b 页 WYG0683-0545b.png
敕至唐显庆中始云不经凤阁鸾台不得称敕敕名始
此不知此特高宗故实杨何以遂概往代耶如梁萧子
云启云臣子云奉敕使臣写千字文此何以称焉且自
汉而下称敕不暇胪举止如唐太宗九成宫醴泉铭称
奉敕撰奉敕书不一而足皆在高宗前而杨瞽说固不
足瓣第以董逌亦宗杨说谓为谬字何也况敕梁二字
绝不类安得误书宋人解经不得辄妄加改窜肆为曲
说此特其小小者耳
卷一 第 21a 页 WYG0683-0545c.png
  唐孔子庙堂碑
唐书法以欧虞并称然张怀瓘谓欧若狂将深入时或
不利虞若行人妙选罕有失词又虞刚柔内含欧筋骨
外露君子藏器以虞为优固当至谓秀岭危峰处处间
起则非也欧虞固可并称今只存一庙堂碑已经五代
翻刻丰神尚尔映发初刻更不知何如耶贞观四年碑
成进御赐以右将军会稽内史印逸少所佩当时已为
文皇所重如此况今日乎
卷一 第 21b 页 WYG0683-0545d.png
  唐怀仁集王逸少书圣教序
书苑云唐文皇制圣教序时都城诸释诿弘福寺怀仁
集右军书勒石累年方就逸少剧迹咸萃其中按贞观
二十二年高宗在春宫述圣记至高宗咸亨三年始建
碑已二十八年矣则碑非文皇刻也岂怀仁集书乎贞
观间至咸亨始勒石耶黄长睿谓所见右军遗帖与碑
字纤微克肖今右军遗迹日亡眼中更无此睹所存止
有此石又复就沦慨念神踪可胜远想长睿又谓于时
卷一 第 22a 页 WYG0683-0546a.png
翰林侍书辈多学此书了无高韵遂有院本体之目一
时学士大夫多不赏玩盖学弗能至自俗碑字未尝俗
也乃知唯其有之是以似之苟于中无有南越北辕去
之愈远因记余曾题一旧本云圣教如青冥仙阙可望
不可至乃知翰林侍书辈正如李少君设机殿屋虽悬
足凌云绣带飘飏容色娟秀于仙姝何与长睿千古知
言强欲学而至乎恨不能起之九原相视抵掌一笑也
  又
卷一 第 22b 页 WYG0683-0546b.png
王右军书登无上神品今古琅琅固不必更论若圣教
序右军石刻中第一较定武兰亭诸刻相绝千里而今
碑在长安人人可拓贱易贵难故人莫知宝不知真足
模楷百代称山阴嫡嗣也夫以文皇宏文之主圣睿傍
启兼精临池佳儿又粗能继之一时摩拓之工宜靡有
及此者且当时右军残楮纤墨尽入天府从真迹中拓
出摩刻手亦复精绝称山阴嫡嗣岂虚哉按此右军之
迹流传人间讵止千万传拓失真肉眼莫辨遂使他刻
卷一 第 23a 页 WYG0683-0546c.png
乃敢狡然夺嫡而此祇为拓工日夕糊口计击扑之声
晓夜不断行复剥落尽矣慨念神踪莫可奈何聊自解
曰逸少之惠何渠止蕺山老媪也
  又
集王圣教序与古诗十九首如青冥仙阙可望不可至
评者谓偏傍凑合大小展缩此固集书所不免以此病
之耶此拓为季安氏家藏百馀年前物也虽经断阙锋
铩犹存今关中得数十年前者如获半璧补其阙断辄
卷一 第 23b 页 WYG0683-0546d.png
冒连城肉眼视此反为揶揄周鼎康觚能不于邑特命
家童凌偃依松谈阁制式装潢成帙归之季安其善宝
之勿视肉眼
  又
集书非始于圣教序如章帝千文诸迹皆集书不过仅
入能品独怀仁当文皇宏文之景运值右军真迹囷萃
乃能凑合展缩遂入神解岂天地精英之气不欲遽泯
耶真足模楷百代兰亭淳化大观皆远出其下而观者
卷一 第 24a 页 WYG0683-0547a.png
不知译义止见碑后有润色字遂谓一经怀仁手再为
于志宁许敬宗来济薛元超李义府等润色不无失真
良可笑也余故备载译义于此为此书雪谤按唐宰相
衔带译经润文使至宋不改显庆元年玄奘法师在大
慈恩寺译梵经薛元超李义府问古来译义师答苻坚
昙摩瞿译中书侍郎赵整执笔姚兴时鸠摩罗什译
城侯
姚嵩执笔贞观波罗颇那译左仆射令郡王孝恭
太子詹事杜正伦太府萧景等监阅敕曰玄奘所翻经
卷一 第 24b 页 WYG0683-0547b.png
论既新文义颇宜令太子太傅尚书左仆射燕国公于
志宁中书令来济礼部尚书许敬宗黄门侍郎薛元超
侍郎李义府杜正伦看阅随事润色之观此岂惟于右
军真迹无损于以见古重释典乃尔故备载之世人未
竟释典一语辄妄加贬驳是目不睹罪案而决人狱也
  又
此未断旧本也是武关构皮纸坚柔相得虚和受墨秦
产也帘纹如织隃麋如漆岁久入理第多补字为拈出
卷一 第 25a 页 WYG0683-0547c.png
无致兰亭讼端其弘福寺福字阙以苍生罪而还福福
字补晋右将军将字以将日月而无穷将字补然则大
教然字以然而天地然字补晦影归真真字以受真教
于上贤真字补智通无累通字以通神甸通字补非莲
性自洁非字以习俗而是非非字补桂质本贞贞字以
幼怀贞敏贞字补将日月而无穷日字误以即说咒曰
曰字补斯福遐敷斯字以以为斯记斯字补皇帝在春
宫皇字以我皇福臻皇字补赴感应身感字以感恳诚
卷一 第 25b 页 WYG0683-0547d.png
感字补重昏之夜重字以诚重劳轻重字补火宅之朝
火字以火宅之乾燄火字补幽闇而恒明而字以日月
而恒明而字补忽见来书忽字以忽得来书忽字补度
一切苦苦字以除一切苦苦字补无意识界无无名第
二无字以亦无无明下无字补苦集灭道灭字误以不
增不减减字补共割补十八字一一指次颇极然犀至
于断文三十三反无一阙者亦奇矣余生平所见旧拓
数十本惟仲宗王孙先世所藏为第一余曾为一跋已
卷一 第 26a 页 WYG0683-0548a.png
二十馀年矣犹忆其锋铩此本髣髴胜之仲宗伯仲子
十皆精研博古千秋自命结社青门分余半席苟非斯
道冠盖不入故鉴赏斯精
 
 
 
 
 
卷一 第 26b 页 WYG0683-0548b.png
 
 
 
 
 
 
 
 金石史卷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