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法帖谱系 卷上
法帖谱系 卷上 第 1a 页 WYG0682-0064a.png
钦定四库全书
 法帖谱系卷上
            宋 曹士冕 撰
淳化法帖
 熙陵以武定四方载櫜弓矢文治之馀留意翰墨乃
 出御府所藏历代真迹命侍书王著模刻禁中釐为
 十卷各于卷尾篆书题云淳化三年壬辰岁十一月
 六日奉圣旨模勒上石
法帖谱系 卷上 第 1b 页 WYG0682-0064b.png
  叙说
 太宗皇帝时常遣使购募前贤真迹集为法帖十卷
 镂板而藏之每有大臣进登二府赐以一本其后不
 赐或传板本在御书院往时禁中火灾板焚遂不复
 赐或云板今在但不赐尔故人间尤以官法帖为难
 得余自薛公期云是家藏旧本今世人所有皆转相
 传模者也(六一集古/)
 太宗皇帝文德化成靖无他好留意翰墨润色太平
法帖谱系 卷上 第 2a 页 WYG0682-0064c.png
 尝借王氏所收书以集阁帖十卷内郗愔两行二十
 四日帖乃此卷中者而于谢公帖亲跋三字以还王
 氏其帖在李玮家(宝晋/)
 太宗皇帝万机之馀留情翰墨尝诏天下购募钟王
 真迹集为法帖十卷模刻以赐群臣往时故相刘公
 沆在长沙以官法帖镂板遂布于人间后有尚书郎
 潘师旦又择其尤妙者别为卷第与刘氏本并行至
 予集录古文不敢辄以官本参入私集遂于师旦所
法帖谱系 卷上 第 2b 页 WYG0682-0064d.png
 传又取其尤者散入录中俾夫启帙披卷者时一得
 之把玩欣然所以忘勌也(集古/)
二王府帖
 山谷论禁中板刻古法帖十卷当时皆用歙州贡墨
 墨本赐群臣今都下用钱万二千便可购得元祐中
 亲贤宅从禁中借板墨百本分遗宫僚但用潘谷墨
 光辉有馀而不甚黟黑又多木横裂纹士大夫不能
 尽别也此本可当旧板之半耳予观近世所谓二王
法帖谱系 卷上 第 3a 页 WYG0682-0065a.png
 府帖者盖中原再刻石本非禁中板本也前有目录
 卷尾且无篆书题字盖显然二物矣
绍兴国子监本
 绍兴中以御府所藏淳化旧帖刻板寘之国子监其
 首尾与淳化阁本略无少异当时御府拓者多用匮
 纸盖打金银箔者也字画精神极有可观今都下亦
 时有旧拓者元板尚存迩来碑工往往作蝉翼本且
 以厚纸覆板上𨼆然为银锭□痕以惑人第损剥非
法帖谱系 卷上 第 3b 页 WYG0682-0065b.png
 复旧拓本之遒劲矣
淳熙修内司本
 淳熙间奉旨刻石禁中卷帙规模悉同淳化阁本而
 卷尾乃楷书题云淳熙十二年乙巳岁二月十五日
 修内司恭奉圣旨模勒上石
大观太清楼帖
 大观中奉旨刻石太清楼字行稍高而先后之次亦
 与淳化帖小异其间有数帖多寡不同或疑用真迹
法帖谱系 卷上 第 4a 页 WYG0682-0065c.png
 摹刻凡标题皆蔡京所书卷尾题云大观三年正月
 一日奉圣旨模勒上石而又以建中靖国秘阁续帖
 十卷易其标题去其岁月与官属名衔以为后帖又
 刻孙过庭草书谱及贞观十七帖总为二十二卷吾
 家收宣政间所拓前十卷字画有锋芒且无损缺开
 禧以后有𣙜场中来者已磨去亮字矣
临江戏鱼堂帖
 元祐间刘次庄以家藏淳化阁帖十卷摹刻堂上除
法帖谱系 卷上 第 4b 页 WYG0682-0065d.png
 去卷尾篆题而增释文故家所藏往年拓本犹有典
 刑近所拓者字多刓缺亦有补换新刻者矣
利州本
 庆元中四川总领权安节以戏鱼帖并释文重刻石
 于益昌官舍石今已不存权总江州德安人其家犹
 有当时墨本甚多释文字画较临江帖为稍大
庆历长沙帖
 丞相刘公沆帅潭日以淳化官帖命慧照大师希白
法帖谱系 卷上 第 5a 页 WYG0682-0066a.png
 模刻于石寘之郡斋增入霜寒十七日王濛颜真卿
 等诸帖而字行颇高与淳化阁本差不同逐卷各有
 岁月第一卷题云庆历五年季夏慧照大师希白模
 勒第二卷庆历八年仲冬月慧照大师希白重模第
 三卷则五年六月第四卷八年仲冬月第五卷戊子
 岁孟冬第六卷五年季夏第七卷五年仲秋月第八
 卷五年季夏月模勒上石第九卷八年仲冬月第十
 卷五年仲秋月每卷各有庆历及慧照大师希白重
法帖谱系 卷上 第 5b 页 WYG0682-0066b.png
 模字不复赘录
刘丞相私第本
 刘丞相既刻法帖于郡斋复依仿前本刻石十卷以
 归私第予顷在九江见故家所藏一本与长沙本绝
 相似而小异其后有人跋云此先丞相私第本也疑
 是刘氏子弟所跋后复见一本于姑苏与九江所见
 本同纸墨皆与南碑不类而庆历等题字止三两卷
 有之盖即刘氏本也
法帖谱系 卷上 第 6a 页 WYG0682-0066c.png
长沙碑匠家本
 旧传长沙官本扄钥不可常得碑匠之家别刻一本
 以应求者予顷收一本与长沙古本首尾略无小异
 而字体形模小小不同疑其为碑匠家本顷又藏一
 本凡旧石损缺者皆别刻数行以易之其馀却只是
 旧石此必碑匠所为也
长沙新刻本
 旧刻毁于郁攸之变中兴以后复刻新石其间凡遇
法帖谱系 卷上 第 6b 页 WYG0682-0066d.png
 旧帖损缺处并不复刻字亦无卷尾岁月刻手甚缪
 殊不足观
三山木板
 三山帅司书库有历代帖板本盖好事者仿长沙旧
 帙刋勒卷帙规模皆同今已散失不全矣嘉熙庚子
 备员帅幕尚及见之
黔江帖
 秦子明常以里中儿不能书为病其将兵于长沙也
法帖谱系 卷上 第 7a 页 WYG0682-0067a.png
 买石摹刻僧宝月古法帖十卷谋舟载入黔江壁之
 黔江之绍圣院刻石者潭人汤正臣父子详见山谷
 集中予淳祐甲辰道过三衢见好事家适有此帖其
 卷帙之多寡次序之先后字行之长短悉同淳化阁
 帖而纸墨髣髴似戏鱼堂中兴以前拓本其所以异
 者第一卷有淳化篆书三行其次有楷书一行云降
 授供备库副使充东南第八副将训练潭州诸军潭
 州驻劄秦世章家本其后又二行云长沙汤正臣重
法帖谱系 卷上 第 7b 页 WYG0682-0067b.png
 模男仙芝灵芝镌第二卷至八卷尾各题长沙汤正
 臣重模勒八字却无淳化篆书及世章衔位又第八
 卷取卿女婿帖内第二行休字立人作两点第二卷
 钟繇宣示帖内再世荣名作荣石正与戏鱼帖同第
 九卷尾题长沙汤正臣摹七字第十卷题长沙人汤
 正臣重摹男仙芝为一行此下似别有字偶裁损不
 可考矣
北方印成本
法帖谱系 卷上 第 8a 页 WYG0682-0067c.png
 余顷岁道过临川时李编修伯高宰是邑出所藏法
 帖见示乃板本印成者是北地厚皮纸印每段自成
 一板四围皆空白纸不施筐缘装表而自然整齐成
 册字画亦甚可爱
乌镇本
 旧传湖州乌镇张氏以绛阁二帖锓木家塾或遇良
 工模拓亦有可观后闻板归新市人家每连纸一幅
 可打一段予在三山见一本于周氏后数卷板内时
法帖谱系 卷上 第 8b 页 WYG0682-0067d.png
 有直裂纹比到霅上获一本于向氏叔坚之裔偶缺
 两卷且以元祐间所拓戏鱼帖足之此刻字画差肥
 而极有笔意颇胜诸帖惜其间错误数字为恨耳赵
 宰叔愚曰丙戌岁在宗庠有以法帖板质于斋舍族
 人者偶不记为何人疑是此板亦未可知
福清本
 福州福清县民家有旧本板刻绛阁急就章雁塔题
 名四帖其刻稍精卖碑家得之往往驾名官帖以惑
法帖谱系 卷上 第 9a 页 WYG0682-0068a.png
 人但彼中匠者不善用蜡每每有砑光痕可以證验
澧阳帖
 澧阳旧有法帖石本其后散失仅存者右军数帖而
 已
鼎帖
 武陵郡斋板本较诸帖增益最多博而不精殊无足
 取
不知处本
法帖谱系 卷上 第 9b 页 WYG0682-0068b.png
 豫章士友董良史家有法帖拓本数卷与淳化帖规
 模相似而笔意差弱似不逮所见诸本且不知所出
 姑识于此以俟识者
长沙别本
 嘉定间先君帅长沙予随侍在焉时碑房中有断石
 一片乃法帖第一卷尾段字行高低正与淳化帖同
 而绝不类古潭末后亦有淳化篆字此石实不知所
 从来近岁三山林伯凤重刻于家直指为古潭帖余
法帖谱系 卷上 第 10a 页 WYG0682-0068c.png
 未敢臆断也
蜀本
 予顷得一帖凡数卷于蜀中次序先后高低皆与长
 沙古帖同初亦疑为黔江帖今见秦氏真本则显然
 二物矣大率此帖全用长沙古本摹刻而字行亦间
 有增减处既不知所出未敢臆说姑附见于此
庐陵萧氏本
 右法帖十卷用十干为号后崇宁五年萧公论记其
法帖谱系 卷上 第 10b 页 WYG0682-0068d.png
 略云皇祐先伯父大博作邑和州之含山得墨帖于
 丞相兖国刘公摹刻未毕先君殿丞继之始终六年
 乃获成就迄今五十馀年刓缺大半今续完之以藏
 于家盖用潭帖刻也庆元间已损失二十馀段共少
 三百四十馀行
 
 
 法帖谱系卷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