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石刻铺叙 卷下
石刻铺叙 卷下 第 1a 页 WYG0682-0049a.png
钦定四库全书
 石刻铺叙卷下
            宋 曾宏父 撰
  长沙帖
十卷实秘阁前帖翻本内羲献帖略有增入庆历间慧
昭师钱希白摹镌自五年乙酉至八年戊子讫事尝观
杂文中载东坡自儋耳移合浦见桂帅程钦之潭帖册
各题其后第二卷云唐太宗作诗至多亦有徐庾风气
石刻铺叙 卷下 第 1b 页 WYG0682-0049b.png
而世不传独于初学记时时见之第四卷云吴道子始
见张僧繇画曰浪得名耳已而坐卧其下三日不能去
庾征西初不伏逸少有家鸡野鹜之论后乃叹其为伯
英再生今观其书乃不逮子敬远甚正可比羊欣耳第
六卷云宰相安和殷生无恙宰相当是简文帝殷生则
深源也邪第八卷云希白作字自有江左风味故长沙
法帖比淳化待诏所摹为胜世俗不察争访阁本误矣
此逸少一卷尤妙庚辰七夕合浦官舍借观第九卷云
石刻铺叙 卷下 第 2a 页 WYG0682-0049c.png
谢安问献之君书与尊公何如荅曰固自不同曰外人
不尔内人那得知邪今刻皆不曾以坡书添入逐卷要
是当时题于程所藏碑刻潭无真迹故阙如也但二卷
郤愔书第三卷帖何以断当字分两行希白善书者于
此殆不可晓后又有山谷评释今长沙帖间不存希白
临摹岁月或云土人又私翻木版有纹可辨容斋随笔
谓坡仙遗墨今藏其家有数字差异
  庐陵帖
石刻铺叙 卷下 第 2b 页 WYG0682-0049d.png
十卷亦秘阁前帖翻本皇祐中郡人萧太博汝器暨其
弟殿丞汝智相继宰和之含山得丞相刘楚公被赐阁
帖翻摹入石携归乡居后五十年崇宁丙戌殿丞之子
纶又自修补讹阙中不知何事乃归郡斋今又百四十
年碑石散失不可摸拓间有存者盖数十年旧本萧之
族今盛于吉水之九江
  清江帖
十卷又名戏鱼堂帖亦秘阁前帖翻本元祐七年壬申
石刻铺叙 卷下 第 3a 页 WYG0682-0050a.png
五月刘次庄得吕金部和卿阁本临刻外有释文十卷
或咎所镌过巧失真郡又别有二王帖亦石碑自述释
文之误
  武冈帖
前后总二十卷乃绛帖翻本不载入石岁月后帖之九
卷张旭书其藏真颠草数十字则横镌于石笔势清劲
蜿蜒立意本奇于绛之直行人多贵耳而贱目但以罕
得为重遇绛刻大讹阙处镵为梅纹今人多拓此碑伪
石刻铺叙 卷下 第 3b 页 WYG0682-0050b.png
作绛帖至横刋藏真颠草剪以直背成册虽古刻笔势
元有断续至于剪痕则心劳而拙
  续阁帖
十卷元祐五年庚午四月秘省乞以淳化阁帖所未刋
前代遗墨入石有旨从之至徽宗建中靖国元年辛巳
八月毕工历十一年费缗钱一十五万乃成摹写者待
诏邵彰上其事者秘书少监邓洵武孙谔也首卷晋唐
帝后书二卷三卷悉王羲之书四又羲之暨其子操之
石刻铺叙 卷下 第 4a 页 WYG0682-0050c.png
等笔五又所书黄庭经乐毅论兰亭叙六又其家宝章
集七卷乃晋索靖所书月仪八则虞世南贺知章柳公
权帖后则无名人帖九则李怀琳书嵇康绝交书末卷
唐无名人所书月仪诸帖多不入此刻盖徽宗朝此碑
方成诸郡翻本岁月在前惟鼎帖刋在绍兴故得取以
搀入卷帙
  汝帖
十二段大观三年己丑八月郡守敷阳王寀刋石寘郡
石刻铺叙 卷下 第 4b 页 WYG0682-0050d.png
之坐啸堂第一则金石文八种二则秦汉三国刻五种
三则晋宋齐梁陈五朝帝王书三十行四则魏晋九人
书四十八行五则晋渡江三家帖四十八行六则二王
帖并洛神赋七则南朝十人书八则北朝胡晋书十二
种九则唐三朝帝后四书十则唐欧虞褚薛书十一则
唐六臣书十二则唐迄五代诸王七人书二百六字每
段皆刻汝之郡印暨王敷阳所题标目会稽亦有翻本
黄长睿深讥其谬寀后仕亦通显坐降天神事为林灵
石刻铺叙 卷下 第 5a 页 WYG0682-0051a.png
素所挤不得其死
  武陵帖
二十二卷绍兴十一年辛酉十月郡守张斛集秘阁法
帖合潭绛临江汝海诸帖参校有无补其遗阙以成此
书后列郡官名衔以本朝太宗御书冠于首卷二卷至
四则古帝王书增隋炀帝绛阁之所无者五卷又苍颉
夏禹书暨古钟鼎款识六卷以后则历代名臣帖十卷
之末即二王书亘十七卷之首而止二十卷则颜鲁公
石刻铺叙 卷下 第 5b 页 WYG0682-0051b.png
帖居半张长史草书亦系横刋视阁绛名贤帖多五之
一末卷亦祖绛帖殿以李建中字较之诸帖为详然止
木本世称旧有石碑前未之见且跋语亦不叙及傥有
旧刻安能入阁之续帖晋武消息书唐明皇鹡鳹颂等

  淳熙秘阁前帖
十卷即淳化秘阁前帖翻本十二年乙巳二月修内司
被旨翻刋首卷髣髴犹存古本淳化岁月后乃磨去
石刻铺叙 卷下 第 6a 页 WYG0682-0051c.png
  淳熙秘阁续帖
十卷十二年三月被旨摹勒入石皆南渡后续得唐朝
遗墨首卷则钟繇王羲之帖次则羲献书内黄庭经小
楷后有臣遂良临四字三卷欧阳询萧瑀褚庭诲孙思
邈狄仁杰张旭颜真卿七贤书四卷则明皇批答裴耀
卿等奏状五卷李白胡英李邕白居易帖六则张九龄
三相暨李绅告身七则李阳冰篆李德裕毕诚李商隐
书八则怀素颠草九则高閒亚栖齐已书末卷则杨凝
石刻铺叙 卷下 第 6b 页 WYG0682-0051d.png
式并无名人帖上皆有内府图书宣和及绍兴小字印
章或睿思殿印如李绅告身高庙后有亲笔跋语黄庭
经怀素颠草则有李主建业文房之印视今长沙所镌
笔法迥殊非若前帖但翻淳化所镌阁帖
  群玉堂帖
十卷本平章韩侂胄自镌其家藏墨迹阅古堂帖是也
首卷全刋南渡以后帝后御书二卷则晋隋名贤帖三
则唐名贤帖四则怀素千文五六暨九卷悉本朝名贤
石刻铺叙 卷下 第 7a 页 WYG0682-0052a.png
帖七卷全刋山谷书八卷全刋米元章书末卷则蔡忠
惠石曼卿帖开禧末韩以罪死籍嘉定改元被旨拟入
秘省乃易今名
  凤墅帖
二十卷嘉熙淳祐间勒石寘吉州凤山书院七年乃成
初卷七朝宸翰二卷东都名相名贤帖三则东都南渡
廷魁帖四则熙丰党人暨崇观攻党帖五则清江三刘
帖六则曾南丰暨武城帖七则蔡忠惠暨苏帖八则苏
石刻铺叙 卷下 第 7b 页 WYG0682-0052b.png
门诸贤帖九则欧阳文忠唐三宗赞稿司马文正议百
官表书东坡翰苑制稿十则东都名贤诗赞六一集古
跋十一则黄太史帖十二则米元章宝晋帖十三则南
渡名相帖十四则南渡执政帖十五则南渡儒行并续
廷魁帖十六则绍兴正论暨庆元正人帖十七则南渡
文艺帖十八十九则南渡诗文题跋二十则吴紫溪范
石湖杨逃禅帖悉本朝圣君名臣真笔目所见者若夫
异代字迹则前贤镌刻已备展转誊模愈失其真且亦
石刻铺叙 卷下 第 8a 页 WYG0682-0052c.png
欲类吾宋三百年间书法自成一家以传无穷古刻皆
存桓温王处仲字意有所在予亦不敢削巨奸遗墨以
戾前志盖视古帖亦犹续通鉴云尔
  画帖
二卷上则宣和墨戏道子风雩图伯时九歌图等十二
段下则羲之兰亭图并叙文考订时贤凤山题咏二卷
  续帖
二十卷淳祐间接续前帖入石编类满卷方能施工首
石刻铺叙 卷下 第 8b 页 WYG0682-0052d.png
卷东都名贤文忠烈等帖二卷欧阳公梁史断稿康节
逢春吟三卷江南李主吴越钱王暨东都名贤帖四卷
忠义程刚悯杨忠襄南渡将相名贤帖五卷向文简吕
文靖宋景文东都名贤帖六卷罗愈试衔告身女真闽
主等伪宣制度外帖七卷胡文定致堂五峰南渡儒行
帖八卷乾淳续相南渡名贤帖陆放翁杨诚翁书语孟
章句并诗文九卷李梁溪游青原诗十卷范石湖游大
仰七言诗十一卷再游大仰五言诗并帖十二卷东都
石刻铺叙 卷下 第 9a 页 WYG0682-0053a.png
宰相张文懿晏元献庞庄敏苏司空陈文恭王文恭赵
清宪唐少宰刘文安书翰十三卷南渡宰相史越王郑
魏王秦申王小东十四卷名贤范文正马忠肃蒲密院
吴密院刘忠定蔡紫微郑左丞薛恭敏刘次封刘徽学
小东十五卷东都文蓺苏沧浪陆学士孔舍人萧仆卿
萧理丞诗文十六卷文蓺薛钱塘刘屏山赵抚守章庄
敏林和靖苏后湖韩南涧王复斋张于湖罗与斋陈少
卿刘正字赵章泉诗跋踌躇凡经六琯自惟藏拙野墅
石刻铺叙 卷下 第 9b 页 WYG0682-0053b.png
踰二十载挂冠又已十年衰颓八帙岂能更出门户家
藏者裒镌无遗乡之故家转假亦竭士夫经从各有好
尚有亦罕携自随傥绝笔以竣后人谁其同志不若参
取奎画名墨表表在人耳目帖所缺者缉而继之不敢
执初志以不见真墨而略庶可备皇朝文物之盛乃于
后第十七卷首取太祖书大宋一统字太宗杂书英宗
赐怀琏批神宗书西郊书诗哲宗书罚弗及嗣四字钦
宗书琢玉赋宪圣吴后书归田赋十八卷则东都名贤
石刻铺叙 卷下 第 10a 页 WYG0682-0053c.png
徐骑省胡文恭赵清献杨文公唐质肃滕章敏钱文肃
钱内翰包孝肃杂帖十九卷东都文蓺石徂徕张存诚
沈存中唐彦献王仲至沈献达杨无为石曼卿诗柬二
十卷东都名贤刘巨济薛道祖苏才翁毛东堂周清真
贺庆湖李文敏杨龙学张秘阁诗文于是正帖续帖皆
满二十卷而名画题跋又有二帖凤墅镌终始大略如
此其间汇次不能尽如人意者得之有先后也末如之

石刻铺叙 卷下 第 10b 页 WYG0682-0053d.png
 前帖十册 板六百四十四板
      石一百七十片
      字六万五千三百九十二字
 续帖八册 板五百七十六板
      石一百四十一片
      字四万四千二百六十字
 画帖一册 板八十板
      石十八片
石刻铺叙 卷下 第 11a 页 WYG0682-0054a.png
      字六千一百九十七字
 题咏一册 板八十板
      石二十一片
      字五千二百八十字
  总二十册板一千三百八十板
      石三百五十九片
      字十二万一千一百二十九字
 太宗削平僭伪四方图籍悉输御府江南文物素盛
石刻铺叙 卷下 第 11b 页 WYG0682-0054b.png
 藏蓄前代遗墨虽富然杂以仿帖淳化三年诏侍书
 王著编次为十卷刻之石既藏禁中非命赐近臣无
 自印拓潘正夫居绛乃增改衍为二十卷官又刻置
 郡斋次庆历五年乙巳钱希白临摹于长沙皇祐中
 萧汝器汝智刋之于和载以归庐陵元祐五年刘次
 庄临刻于清江皆阁前帖之翻本武冈帖独绛之翻
 本惟后九卷藏真跋则横刋视绛之直行为胜而人
 反轻之是岁又诏以秘阁续得前代遗墨入石为续
石刻铺叙 卷下 第 12a 页 WYG0682-0054c.png
 帖亦十卷至建中靖国乃成实居长沙庐陵清江翻
 帖之后大观三年王寀又刻帖十二段于汝州与绛
 阁二帖皆殊鼎帖则绍兴十一年张斛锓梓始能合
 诸帖而总为绪正凡二十二卷岁月近在南渡之后
 故及入阁之续帖并汝帖于帙中南渡续阁帖虽与
 前帖同镌于淳熙十二年却皆续得唐朝遗墨与诸
 帖亦异群玉堂帖则前代与本朝遗墨相杂凤墅帖
 则尽本朝书翰今阁旧本前后帖暨汝与绛沦隔敌
石刻铺叙 卷下 第 12b 页 WYG0682-0054d.png
 境庐陵帖又散坠遗失不复可得惟修内司新翻阁
 之前帖暨续刋后帖及长沙清江武冈武陵四郡所
 存之本世可得也若章贡衡阳曲江八柱三山诸处
 亦多有帖皆命意不同随其所有则镵之石非全书
 也不能具载戊申仲春曾宏父因铺叙诸帖笔于册
 尾
  兰亭叙
永和九年暮春王右军与亲友四十二人修禊于兰亭
石刻铺叙 卷下 第 13a 页 WYG0682-0055a.png
挥毫制序兴乐而书遒媚劲健谓有神助醒后连日再
书数十百纸终不能及右军自珍爱之秘藏于家七传
而至智永子徽之派也舍俗为僧居越之永欣寺以其
手临真草千文八百馀本散施浙东诸寺兰亭序则以
授弟子辩才俗姓袁梁司空昂之元孙辩才宝爱此帖
藏之寝室梁上置匣以贮之人所罕见唐太宗酷好二
王书聚真迹几三千六百纸暇日与魏徵论二王书法
證曰右军存日自喜者兰亭序今在辩才所太宗欲即
石刻铺叙 卷下 第 13b 页 WYG0682-0055b.png
取之徵曰辩才宝此过于头目未易遽索后召至长安
因作赝本以示之辩才曰右军作此三百二十五字梦
天台白云子传授笔诀以永字为法深恨所以收真迹
兵火之馀求之不获㠢留辩才而密遣搜访但得智永
千文以归继辩才托疾还山房元龄荐御史萧翼负才
艺多权谋必能称旨翼梁元帝曾孙也太宗以命之翼
曰若作公使义无可得之理愿得二王杂帖三数通间
行以往太宗给之翼遂易冠微服至湘潭随客舟至越
石刻铺叙 卷下 第 14a 页 WYG0682-0055c.png
潦倒真得山东书生体每旦必入永欣寺观画壁过辩
才院则休于门辩才见之问曰何处檀越翼答以北人
寒暄才毕语意投合延入围棋抚琴握槊谈文情甚相
得更留夜饮设缸面新篘江东云缸面犹河北瓮头新
酝也酒酣探韵赋诗辩才得来字诗曰初酝一缸开新
知万里来披云同乐莫步月共徘徊夜㠢孤琴思风长
旅雁哀非君有秘术谁照不然灰翼得招字诗曰邂逅
款良宵慇勤荷胜招弥天俄若旧初地岂成遥酒蚁倾
石刻铺叙 卷下 第 14b 页 WYG0682-0055d.png
还泛心猿躁自调谁怜失群翼长苦业风飘妍蚩略同
彼此讽咏自恨相知之晚晓乃去以再会翼乃载酒赴
之绸缪踰月翼示以乃祖手画职贡图辩才叹赏不已
因谈论翰墨翼曰先世皆传二王楷书法自幼耽玩亦
有数帖自随辩才欣然约以明日携至如期而往熟视
数过曰是则是矣非得意时书贫僧有一真迹翼曰何
帖答以兰亭翼佯笑曰数经乱离真迹岂在辩才曰先
师宝惜临终亲付于吾付授有绪明旦来看翼至辩才
石刻铺叙 卷下 第 15a 页 WYG0682-0056a.png
自梁上匣内出之翼见故指瑕摘类纷竞不定自示翼
之后不更置梁上并翼二王帖并借留几间辩才时年
已八十馀日临数过老而弥笃翼往还既密无他猜嫌
偶出赴严迁家斋翼来谓守房弟子曰忘净巾在内乃
为撤关遂窃兰亭序并借留二王书函出入永安驿呼
驿长凌愬告曰我是御史奉墨敕在此可报汝都督齐
善行驰至则宣示墨敕促召辩才时犹在严迁家闻命
不知所以见所谓御史乃翼也闻取帖惊倒仆地久始
石刻铺叙 卷下 第 15b 页 WYG0682-0056b.png
苏翼遂奉帖驰驿以进太宗大悦擢为员外郎赐以金
缕瓶玛瑙碗等始怒老僧悭吝不欲加刑数日后仍赐
物三千段榖三千斛辩才不敢私有回施于寺建塔三
级自是惊悸成疾岁馀㠢㠢卒既得帖命供奉赵模韩
道政冯承素诸葛真四人各拓数本分赐皇太子诸王
近臣而一时能书如欧虞褚诸公皆临拓相尚二十三
年太宗不豫幸玉华宫含风殿谓高宗曰吾从汝求一
物高宗哽咽引耳而听太宗曰吾所欲兰亭序可与我
石刻铺叙 卷下 第 16a 页 WYG0682-0056c.png
去暨大渐褚遂良请以从葬昭陵世无从见矣
 右见何延之兰亭记尚书故实并唐野史若刘餗嘉
 话则载兰亭序梁乱出外陈天嘉中为僧智永所得
 至大建中献之宣帝隋平陈其帖归晋王王不之爱
 僧果从王借拓及登位终不求索僧果死辩才得之
 太宗为秦王因见拓知在辩才处遣萧翼取之武德
 四年入秦府贞观十年始拓以分赐近臣若篯后人
 希白所撰南部新书则言太宗在秦邸时欧阳询就
石刻铺叙 卷下 第 16b 页 WYG0682-0056d.png
 越祚求之武德四年入秦邸反拓本以送辩才赵景
 安云麓漫抄引唐野史载智永所居之寺曰云门会
 稽志则云僧永与其兄惠欣本住郡之嘉祥寺右军
 旧宅也梁武以二僧能崇释教合二名改赐额永欣
 云
处士郑元素温韬之甥隐庐山青牛谷四十馀载自言
从韬发昭陵入隧道至元宫见宫室制度宏丽幽深殆
类人世正寝东西厢皆列石榻上列石函中有铁漆匣
石刻铺叙 卷下 第 17a 页 WYG0682-0057a.png
悉藏前代图书及钟王墨迹秘护谨密纸墨如昨尽为
所掠韬死不知流散之所
 右见郑工部所编南唐近事
  定武兰亭刻
唐太宗诏供奉临兰亭序惟率更令欧阳询所拓本夺
真勒石留之禁中他本付之于外一时贵尚争相打拓
禁中石本人不可得石独完善石晋不纲契丹自中原
辇宝货图书以北至杀胡林德光死永康立国乃交兵
石刻铺叙 卷下 第 17b 页 WYG0682-0057b.png
遂弃石而归庆历中李学究者得之韩忠献婿也始以
墨本示公公索石观李瘗之地中李死其子出石始售
于人本必千钱由是好事者稍稍得之后李氏子负官
缗无偿时宋景文公守定武乃以公帑金代输取石匣
藏于库非贵游交旧不可得也熙宁间薛师正出牧求
者沓至薛恶其摸打有声乃刋别本于外多持此以惠
求者此郡真赝已有二刻矣其子绍彭又模之他石潜
易元刻暗以自别遂于古刻湍流带左右五字各劖损
石刻铺叙 卷下 第 18a 页 WYG0682-0057c.png
一二笔为识或又谓古迹仰字如针眼殊字如蟹爪列
字如丁形又云字微带肉又唐古刻大观中诏取此石
于薛氏家其子嗣昌纳进御府徽庙龛置宣和殿
 右见何子楚跋语若滕章敏公则谓有游士携此石
 走四方后死于定武营妓家伶人㠢水清取以献是
 石本归定武虽有二说然皆宋景文公守郡日也
薛绍彭既易定武石刻祐陵取入龛置殿阁靖康之乱
金人尽取御府珍玩以北此刻非其所识独得留焉宗
石刻铺叙 卷下 第 18b 页 WYG0682-0057d.png
汝霖为留守见之并取内帑所掠不尽之物驰进高宗
时驻跸维扬日置左右踰月敌骑大至仓卒渡江因此
竟再失之向子固为扬帅高宗尝令冥搜之竟不获
 右见王明清挥麈录
  高宗宸翰
闻知会稽县向子固有褚遂良所临兰亭序后有米芾
题识卿可取进来欲一阅之
 十四日 付孟庾  押
石刻铺叙 卷下 第 19a 页 WYG0682-0058a.png
兰亭叙却付卿
 二十四日    押
 宏父恭睹高宗御札二本一则付孟庾命于会稽
 子固
家取索米芾所跋兰亭叙一则付还疑即寻访
 定武石本二宸翰孟之子以与腴庄张履履以畀宏
 父以敬勒石于凤墅画帖后卷又观王大醇诗有云
 昭陵未閟千年迹定武相传几样碑此是中原旧时
 本石今焉往落东夷未知何所凭据而云
石刻铺叙 卷下 第 19b 页 WYG0682-0058b.png
  六一先生集古录
文忠流派自乱离南渡始寓霅川继归庐陵元孙从立
人傍排名者二十三人
江陵支使(隽/)分司总幕(俱/)则监丞(发/)之曾孙
(契/)者寺丞(奕/)之曾孙也尝持五代史梁稿遗周益公
鄱阳郡守(伋/)则奏院(辩/)之曾孙也
(俱/)迁豫章(伋/)徙浙西惟(隽/)之子孙奠居乡郡
(伋/)之孙(继文/)顷班改宰长兴袭公遗泽已六世矣
石刻铺叙 卷下 第 20a 页 WYG0682-0058c.png
集古录旧千卷皆先以古帖而系以题跋缝用名印(隽/)
之南来悉弃帖而留跋四失其三可考者二百六十有

内一百五十一跋(隽/)之所藏枢使王蔺为镌石豫章分
为上下后三帙
又十二跋亦(隽/)所藏十七跋则(伋/)之所藏五十五跋在
周益公书楼一十跋在张永守(奭/)家广宪方崧卿合而
镌石庐陵分为四卷
石刻铺叙 卷下 第 20b 页 WYG0682-0058d.png
又二十二跋在三衢汪书逵家郑寺丞寅出守庐陵盖
汪之甥模丹以来亦镌石郡斋四跋重复当时稿草也
间多改窜订正字迹大小不同然皆公亲札
今庐陵二百四十六跋散之四方幸存者亦不知几易
主矣三衢二十二跋亦不为汪氏有比褚干赵与岳分
司于此汪之懿亲也为予言汪之子卒于官所其妇挈
之婺女父家玉山两世所蓄嘉画名帖无片幅存者吁
物聚于所好迨好者死则又移诸有力之强理之常也
石刻铺叙 卷下 第 21a 页 WYG0682-0059a.png
淳祐壬寅书于家藏集古录一十一跋之尾曾宏父幼

 
 
 
 
 
 
石刻铺叙 卷下 第 21b 页 WYG0682-0059b.png
 
 
 
 
 
 
 
 石刻铺叙卷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