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二
卷二 第 1a 页 WYG0674-0504c.png
钦定四库全书
 子略卷二
            宋 高似孙 撰
  老子注
河上丈人(战国/时人)    河上公(汉文帝/时人)
母丘望之(汉长陵三老/又章句二卷) 严遵(汉处士又指/归十一卷)
王弼(又老子指/例略二卷)    钟会
羊祜(又有/解释)      蜀才
卷二 第 1b 页 WYG0674-0504d.png
孙登(晋尚/书郎)      汪尚(晋江州/刺史)
刘仲融       袁真(晋中/郎将)
张冯        曹道冲
卢景裕       陶弘景
陈皋        钟植
李允愿       陈嗣古
惠琳(僧/)       惠严僧
鸠摩罗什      义盈(僧/)
卷二 第 2a 页 WYG0674-0505a.png
程韶(集注/)      任真子(集注/)
张道相(道士集三/十家注)   梁旷(又道经经/品四卷)
偃松子       李纳
李荥(道士/)      辟闾仁谞
傅奕        杨上善
吴善经(又小解/二卷)    李君愚
顾欢(义疏一卷又/义纲一卷)   孟智周(义疏/五卷)
韦处元(义疏/四卷)     戴诜(义疏/九卷)
卷二 第 2b 页 WYG0674-0505b.png
赵志坚(义疏/四卷)     王顾(义疏/四卷)
江徵(义疏十/四卷)     贾青夷(义疏/四卷)
梁武帝(讲疏四卷/又六卷)   何晏(讲疏四卷又/道德问二卷)
王肃(妙言道德/新记二卷)    葛洪(序诀/二卷)
李元英(义疏/七卷)     韩庄(玄旨/二卷)
刘遗民(玄谱/一卷)     扶少明(道士道德/经谱二卷)
陆希声(道德经/传四卷)    杜光庭(广圣义/三十卷)
贾大隐(老子述/义十卷)    元景先生(简要义/五卷)
卷二 第 3a 页 WYG0674-0505c.png
陆修静(道德经新/说一卷)   陈景先(道士发/微二卷)
崔少元(老子心/鉴一卷)    贾善翊(传三卷/)
  何晏道德二论(晏又有讲/疏四卷)
何平叔(晏/)注老子始成诣王辅嗣见王注精奇乃神伏
曰若斯人可与论天人之际矣因以所注为道德二论
又晏注老子未毕见弼自说注老子旨何意多所短不
复得作声但应喏喏遂不复注因作二论文章叙录曰
自儒者论以老子非圣人绝礼弃学晏说与圣人同著
卷二 第 3b 页 WYG0674-0505d.png
论行于世魏氏春秋曰弼论道约美不如晏自然出拔
过之又曰晏少有异才善谈易老
  裴徽论老子
王辅嗣弱冠诣裴徽徽问曰夫无者诚万物之所资圣
人莫肯致言而老子申之无已何耶弼曰圣人体无无
又不可以训故言必及有老庄未免于有恒训其所不
(永嘉流人名曰徽字文季河东闻喜人太常潜少弟/也仕至冀州刺史王弼别传曰弼父为尚书郎裴徽)
(为吏部郎徽/见异之故问)
卷二 第 4a 页 WYG0674-0506a.png
  老子总论
卦始于羲重于文王成于孔子天人之道极矣究人事
之始终合天地之运动吉凶悔吝祸福兴衰与阴阳之
妙迭为销复有无相乘盈虚相荡此天地之用圣人之
功也易有忧患此之云乎书纪事诗考俗春秋以明道
礼乐以稽政往往因其行事书以记之者也易之作极
圣人之蕴奥而天下无遗思矣老子之学于道深矣反
覆其辞钩研其旨其造辞立用特欲出于天地范围之
卷二 第 4b 页 WYG0674-0506b.png
表而道前古圣人之所未道者然而不出于有无相乘
盈虚相荡之中所谓道者盖羲皇之所凿周孔之所贯
岂复有所增损哉六经之学立经垂训纲纪万世老氏
用心又将有得于六经之外非不欲返世真淳挈民清
净然善用之者盖可为黄昊为唐虞其不善用之则两
晋齐梁之弊有不可胜言者此非言者之过也世之言
老氏者往往以为其道出于虚无恬漠非道之实而病
之其又偏矣太史公所谓尊孔氏者则黜老子尊老子
卷二 第 5a 页 WYG0674-0506c.png
者则黜孔氏柳宗元独曰老子孔子之异流也不得以
相抗何斯言之审且安也扬雄氏太玄则曰孔子文足
者也老君玄足者也渊乎斯言
  庄子注
向秀(二十卷/)     司马彪(十六卷/)
郭象(十卷/)      李赜(晋三/十卷)
崔撰(十卷/)      杨上善(十卷/)
卢藏用(十二卷/)    文如海(道士/十卷)
卷二 第 5b 页 WYG0674-0506d.png
成元英(道士三十卷又/义疏十三卷) 张昭(十卷/)
李赜        王元吉(集解二/十卷)
梁简文帝(讲疏三/十卷)   张机(讲疏/二卷)
李叔之(义疏三卷/宋处士)   戴诜(义疏/八卷)
王穆(义疏/十卷)      周宏正(讲疏/八卷)
陆德明(文义句/二十卷)    马廓(古本正/义十卷)
梁旷(南华论三/十五卷)    李充(论二卷/)
张隐居(指要三/十三篇)    张游朝(南华罔象/说十卷)
卷二 第 6a 页 WYG0674-0507a.png
贾参寥(通真论三/卷唐人)   碧虚子(南华总章二卷/又章句七卷)
元载(南华通/微十卷)
  向秀庄子解义
初注庄子者数十家莫能究其旨要向秀于旧注外为
解义妙析奇致大畅玄风(秀别传曰秀与嵇康吕安为/友趣舍不同嵇康傲世不羁)
(安放逸迈俗而秀雅好读书二子颇以此嗤之后秀将/注庄子先以告康安康安咸曰此书讵复须注徒弃人)
(作乐事耳及成以示二子康曰尔故复胜否安乃惊曰/庄周不死矣后注周易大义可观而与汉世诸儒互有)
(彼此未若注庄之绝伦也秀本传或言秀游托数贤萧/屑卒岁都无注述唯好庄子聊隐崔撰所注以备遗忘)
卷二 第 6b 页 WYG0674-0507b.png
(云竹林七贤论云秀为此义读之者无不起然若已出/尘埃而窥绝冥始了视听之表有神德玄哲能遗天下)
(外万物虽复使动竞之人顾观/所徇皆恨然自有振拔之情矣)唯秋水至乐二篇未竟
而秀卒秀子幼义遂零落然犹有别本郭象者为人薄
行有隽才(文士传曰象字子玄河南人少有才理慕道/好学笃志老庄时人咸以为王弼之亚辟司)
(空掾太/傅主簿)见秀义不传于世遂窃以为已注乃自注秋水
至乐二篇又易马蹄一篇其馀众篇或定点文字而已
(文士传曰象作庄子/注最有清辞道旨)后秀义别本出故今有向郭二庄
其义一也
卷二 第 7a 页 WYG0674-0507c.png
  攴道林庄子逍遥义
庄子逍遥篇旧是难处诸名贤所可钻味而不能拔理
于郭向之外支道林在白马寺中将冯太常共语(冯氏/谱曰)
(冯怀字祖思长乐人/历太常护军将军)因及逍遥支卓然标新理于二家
之表立异义于众贤之外皆是诸名贤寻味之所不得
后遂用支理(向子期郭子玄逍遥义曰夫大鹏之上九/万尺鴳之起榆枋小大虽差各任其性苟)
(当其分逍遥一也然物之芸芸同资有待得其所待然/后逍遥耳唯圣人与物真而循大变为能无待而常通)
(岂独自通而已又从有待者不失其所待不失则同于/大通矣攴氏逍遥论曰夫逍遥者明至人之心也庄生)
卷二 第 7b 页 WYG0674-0507d.png
(建言大道而寄指鹏鴳鹏以营生之路旷故失适于体/外鴳以在近而笑远者矜伐于心内至人乘天正而高)
(兴游无穷于放浪物物而不物于物则遥然不我得玄夫/感不为不疾而速则逍然靡不适此所以为逍遥也若)
(有欲当其所足足于所足快然有似天真犹饥者一饱/渴者一盈岂忘蒸尝于糗粮绝觞爵于醪醴哉苟非至)
(足岂所以逍遥乎此/向郭之注所未尽)
  晋人好言老庄
魏阮籍达庄论曰天道贵顺地道贵静圣人修之以建
其名吉凶有分是非有经务利高势恶死重生故天下
安而大功成也今庄子周乃齐祸福而一死生以天地
卷二 第 8a 页 WYG0674-0508a.png
为一物以万类为一指无乃缴惑以失真而自以为诚
者也
殷仲堪精覈玄论人谓莫不研究殷乃叹曰使我解四
本谈不翅尔(周祗隆安记曰仲堪/好学而有理思也)
殷仲堪云三日不读道德经便觉舌本间强(晋安帝纪/曰仲堪有)
(思理能/清言)
庾子嵩读庄子开卷一尺许便放去曰了不异人意
(晋阳秋曰庾敱字子嵩颖川人侍中峻第三子恢闳/有度量自谓是老庄之徒曰昔未读此书尝谓至理)
卷二 第 8b 页 WYG0674-0508b.png
(如此今见之正与人意/暗同仕至豫州刺史)
支道林许谢盛德共集王家(许询谢/安王公)谢顾谓诸人今
日可谓彦会时既不可留此集固亦难常当共言咏
以写其怀许便问主人有庄子不正得渔父一篇(庄/子)
(曰孔子游乎缁帷之林休坐乎杏坛之上孔子弦歌/鼓琴奏曲未半有渔者叩船而来须眉交白被发揄)
(袂行原以上距陆而止左手据膝右手持颐以听曲/终而招子贡子路语曰彼何为者也曰孔氏曰孔子)
(何治子贡曰服忠信行仁义节礼乐选人伦孔氏之/所治也曰有土之君欤曰非也渔人曰仁则仁矣恐)
(不免其身孔子闻而求问之/遂言八症四病以诫孔子)谢看题便各使四坐适
卷二 第 9a 页 WYG0674-0508c.png
支道林先通作七百许语叙致精丽才藻奇拔众咸
称善于是四坐各言怀毕谢问曰卿等尽不皆曰今
日之言少不自竭谢后粗难因自叙其意作万馀语
才峰秀逸(文字志曰安神情/秀悟善谈玄远)既自难干加意气拟托
萧然自得四坐莫不厌心支谓谢曰君一往奔诣故
复自佳耳
阮宣子有令闻太尉王夷甫见而问曰老庄与圣教
同异对曰将无同太尉善其言辟之为掾世谓三语
卷二 第 9b 页 WYG0674-0508d.png
(名士传曰阮修字宣子/陈留人好老易能言理)
郭子玄有隽才能言老庄庾敱尝称之每曰郭子玄何
必减庾子嵩(名士传曰郭象字子玄自黄门郎为太傅/主簿任事用势倾动一府敱谓象曰卿自)
(是当世大才我畴昔之意都已/尽矣其伏理推心皆此类也)
  庄子总论
道德三千言辞絜旨谧澹外六经之外其用则易也庄
周则不然浚涤沈潜若老于玄者而泓峥萧瑟乃欲超
逸于老氏之表是以其说意空世尘倜傥峻拔无一毫
卷二 第 10a 页 WYG0674-0509a.png
蹈袭沿仍之陋极天之荒穷人之伪放肆迤演如长江
大河滚滚灌注泛滥乎天下又如万籁怒号澎湃汹涌
声沉影灭不可控抟率以荒怪诡诞狂肆虚眇不近人
情之说瞀乱而自呼至于法度森严文辞隽健自作瑰
新亦一代之奇才乎战国多奇士荀卿之学有志斯世
者也鲁连之辩独善其身者也寓言一书非深乎道者
未易造此顾独以滑稽发之士至于无所用其才而犹
区区于矫拂世俗之弊者不亦恝恝乎方是时天下大
卷二 第 10b 页 WYG0674-0509b.png
坏荡不可支攘夺争凌斩然一律其意思有以激之回
之矫之夷之肆意无忌以放乎辞矫世之私曾不一二而
乱天下之过将不可免于中若其言托孔子以自致其
过者二十有九章又言尧禹文王太公之事皆非诗书
所见而窃快其无稽之论狎圣侮道兹为已甚矣学者
知之乎
  列子
刘向论列子书穆王汤问之事迂诞恢诡非君子之言
卷二 第 11a 页 WYG0674-0509c.png
又观穆王与化人游若清都紫微钧天广乐帝之所居
夏革所言四海之外天地之表无极无尽传记所书固
有是事也人见其荒唐幻异因以为诞然观太史公史
殊不传列子如庄周所载许由务光之事汉去古未远
也许由务光往往可稽迁犹疑之所谓禦寇之说独见
于寓言耳迁于此讵得不致疑耶周之末篇叙墨翟禽
滑釐慎到田骈关尹之徒以及于周而禦寇独不在其
列岂禦寇者其亦所谓鸿蒙列缺者欤然则是书与庄
卷二 第 11b 页 WYG0674-0509d.png
子合者十七章其间尤有浅近迂僻者特出于后人会
稡而成之耳至于西方之人有圣者焉不言而自信不
化而自行此固有及于佛而世尤疑之夫天毒之国纪
于山海竺乾之师间于柱史此杨文公之文也佛之为
教已见于是何待于此时乎然其可疑可怪者不在此

  文子
柳子厚以文子徐灵府注十二卷及李白等注十二卷
卷二 第 12a 页 WYG0674-0510a.png
天宝中以文子为通玄真经子为老子弟子其辞指皆
本之老子其传曰老子弟子虽其辞指柳子厚以为时
有若可取盖驳书也凡孟子数家皆入剽窃文词又互
相抵而不合人其损益之欤或聚敛以成其书欤乃为
刋去谬乱颇发其意子厚所刋之书世不可见矣今观
其言曰神者智之渊神清则智明智者心之府智公则
心平又曰上学以神听之中学以心听之下学以耳听
之又曰贵则观其所举富则观其所欲贫则观其所受
卷二 第 12b 页 WYG0674-0510b.png
又曰人性欲平嗜欲害之此亦文子之一脔也
 
 
 
 
 
 
 子略卷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