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一百九
卷一百九 第 1a 页 WYG0645-0471a.png
钦定四库全书
皇朝通志卷一百九
 校雠略(五/)
 武英殿校刋二十二史考證(三国志至隋书/共二百十三条)
  三国志魏志武帝东平吕旷吕翔叛尚按袁绍传
  作翔监本翔讹详今校改 文帝庚午遂南征注
  豳王不争周道用兴监本豳讹幽按豳王谓太王
  也今据宋本改 明帝复置安乐县监本置讹致
卷一百九 第 1b 页 WYG0645-0471b.png
  今校改 陈留王奂传咸熙元年春正月壬戌槛
  车徵邓艾监本戌讹辰按前乙卯后甲子中间不
  应有壬辰今据别本改 董卓传诸阿附卓者皆
  下狱死注初蔡邕以言事见徙各本徙讹从今据
  后汉书改 袁绍由是势倾天下注京子汤太尉
  监本汤讹阳今据汉书改 公孙瓒传救至欲内
  外击绍遣人与子书监本子讹手按注有引瓒遣
  人告子续之文则手字乃子字之讹今校改 荀
卷一百九 第 2a 页 WYG0645-0472a.png
  彧传以功封列侯注谌子闳字仲茂为太子文学
  掾监本文讹字今校改 田畴传邑五百户注荡
  析离居靡所依怀监本荡析讹伤柝今校改 管
  宁传动见模楷焉注遭冬雪大至先袒卧不移人
  以为死就视知生监本作就视如故今校改 王
  朗传进封乐平乡侯注酿酎必贯三时而后成各
  本酎作酹按酎音宙说文曰三重醇酒也西京杂
  记汉制尝以正月作酒八月乃熟名曰酎所谓必
卷一百九 第 2b 页 WYG0645-0472b.png
  贯三时而后成也今校改 杜畿传阅七圣而课
  试之文不垂诸本阅讹关今据册府改 掇其切
  世大事著于篇注弟宽字务叔监本弟讹子按恕
  字务伯理字务仲宽字务叔皆兄弟也韩愈杜中
  散墓志亦云季子宽可知子字为弟字之讹今校
  改 徐晃传封高唐亭侯按注引魏书云文帝即
  位封灵鄃侯又云于是更封高唐侯则此亭字系
  衍文 阎温传父子著称于西州注及其到官遣
卷一百九 第 3a 页 WYG0645-0472c.png
  吏奉笺谢尹监本遣吏讹边吏今校改 刘廙传
  难用笔陈注屈而从人于治虽失计其声誉必集
  也监本屈讹阙今校改 陈群传南安太守邓艾
  监本南安讹汝南按邓艾传云出参征西军事迁
  南安太守非汝南也今校改 和洽传太祖定荆
  州监本定讹夺今校改 赵俨传东兵未到监本
  东讹策今校改 孙权寇边征东大将军曹休统
  五州军禦之监本曹休讹曹仁按曹休传云帝征
卷一百九 第 3b 页 WYG0645-0472d.png
  孙权以休为征东大将军仁未尝为征东也今校
  改 高唐隆传周礼天府掌九赋之则以给九式
  之用按周礼太府掌九贡九赋九功之贰以受其
  货贿之入则九赋太府职也此云天府误又九赋
  监本讹九伐今校改 邓艾传令淮北屯二万人
  淮南屯三万人十二分休常有四千人且田且守
  监本四千讹四万按淮北二万淮南三万共五万
  人以十二分休计之止应四千有奇不得云四万
卷一百九 第 4a 页 WYG0645-0473a.png
  也今校改 钟会传不复追改注中书令刘放监
  本刘放讹刘表今校改 乌丸鲜卑传鲜卑注嘉
  平六年遣护乌丸校尉夏育破鲜卑按嘉平疑当
  作熹平此叙灵帝时事嘉平乃本书齐王芳年号
  也 蜀志刘璋传由垫江水诣涪去成都三千六
  十里按邓艾传云径汉德阳亭趋涪出剑阁西百
  里去成都三百馀里此云涪至成都三千馀里三
  千乃三百之误 先主传归曹公曹公厚遇之监
卷一百九 第 4b 页 WYG0645-0473b.png
  本厚讹后今校改 曹公南征表会表卒按建安
  十三年秋七月公南征刘表八月表卒此系于十
  二年二字当是三字之误 治公安注备立营于
  油口改名公安监本误作公安县今校改按油口
  宜作油江口然是注已见于前曹公引归之下此
  处亦不应重出 大破渊军斩渊合按张合死于
  建兴九年此云渊合应误按华阳国志云斩夏侯
  渊张合率吏民内徙则此合字及曹公所署益州
卷一百九 第 5a 页 WYG0645-0473c.png
  刺史赵颙等之下为有脱文合字非衍也通鉴删
  合字而以斩渊属下及字读亦误 涪陵属国民
  夷反车骑将军邓芝往讨监本邓芝讹邓艾今校
  改 诸葛亮传遂诣曹公注闻元直广元仕财如
  此各本俱作闻元直庞仕元财如此按庞仕元无
  事魏事广元盖石广元也今校改 深入不毛注
  泸津水监本津作惟按水经注禁水北注泸津水
  则惟字系津字之讹 诸葛瞻其明年为羽林中
卷一百九 第 5b 页 WYG0645-0473d.png
  郎将监本羽林讹翰林今校改 董厥传延熙二
  十四年以校尉使吴值孙权病笃按后主传延熙
  十五年吴王孙权薨此何云二十四年病笃耶且
  延熙只二十年明年改景耀据此当是十四年误
  衍二字 关羽传傅士仁屯公安按士仁字君义
  广阳人也孙权传云获将军士仁吕蒙传亦云士
  仁糜芳皆降是士仁即其姓名此传加傅字应衍
   庞统传由是渐显注德公字山民亦有令名娶
卷一百九 第 6a 页 WYG0645-0474a.png
  诸葛亮小姊为魏黄门吏部郎按后汉书注作德
  公子字山民可知仕魏者非德公也此脱子字或
  字字即子字之讹 有似汝南樊子昭注退能守
  静进能不苟监本上能字讹难今校改 费诗传
  左迁部永昌从事注夫创本之君俟大定而后正
  已篡统之主须速建以系众心监本讹作须大定
  俟速建今校改 姜维传维前住芒水监本芒讹
  亡杨戏传亦讹今据邓艾传改 吴札郑侨能喻
卷一百九 第 6b 页 WYG0645-0474b.png
  斯好监本侨讹有今校改 自称益州牧以叛注
  徐欲杀会尽坑魏兵还复蜀祚监本还讹远今校
  改 吴志孙权传虏得男女注文士传曰监本士
  讹字今校改 刘繇传因酒酣杀昱监本酒酣讹
  阻诛今校改 后策西伐江夏监本西伐讹路住
  今校改 孙静传壹入魏黄初三年死按孙亮传
  云太平二年夏口督孙壹奔魏魏志高贵乡公纪
  云甘露二年魏以壹为侍中车骑将军假节文州
卷一百九 第 7a 页 WYG0645-0474c.png
  牧吴侯四年十一月癸卯车骑将军孙壹为婢所
  杀此云黄初三年死疑误或黄初二字衍盖壹甘
  露二年奔魏甘露四年死适当三年则云壹入魏
  三年死于文义亦合 步骘传权遂命骘上益阳
  监本遂讹逆今校改 吕蒙传权时住陆口使鲁
  肃万人屯益阳拒羽监本鲁讹普今校改 周泰
  传惟泰奋击投身卫权监本讹作奋激没身今校
  改 潘璋传禁令肃然好立功业各本业讹夫今
卷一百九 第 7b 页 WYG0645-0474d.png
  校改 朱异传本知季文狯定见之复过所闻监
  本狯讹懀按懀训闷训恶与语意不合应作狯言
  其狡狯也今校改 全琮传更以奇之注斯亦冯
  谖市义监本谖讹媛今据战国策改
  晋书宣帝纪其先出自高阳之子重黎为夏官祝
  融按左传重为勾芒黎为祝融一出于少昊一出
  于颛顼是重黎为二人而史记楚世家及太史公
  自序竟以重黎为一人此书及宋书卫瓘传云大
卷一百九 第 8a 页 WYG0645-0475a.png
  晋之德始自重黎皆昔人相沿之谬也 元帝纪
  有司请市雀钗监本雀讹萑按晋令六品以下得
  服雀钗据此改正 天文志左旂九星在鼓左旁
  按此句下应脱右旂九星在牵牛北八字 南河
  曰南戌按天官星书戌当作戊即斧钺之义下北
  河曰北戌及两河戌间河戌动摇俱仿此 律历
  志在前限馀前在后限后者月中道也按后限下
  当脱馀字 五行志京房易传曰闻善不予兹谓
卷一百九 第 8b 页 WYG0645-0475b.png
  不知诸本不知讹有知今据易传原文改 和峤
  传永康初策谥曰简监本康讹平按永平元年即
  太熙之元年而永平之二月即改永熙至三月而
  复改元康上文既云元康二年卒则元康之后安
  得复称永平定属永康之误今校改 段灼传魏
  文帝率万乘之众受禅于靡陂按纲目后汉主建
  兴十一年春正月青龙见魏摩陂井中水经注摩
  陂在郏县纵观可十五里此靡字当系摩字之误
卷一百九 第 9a 页 WYG0645-0475c.png
   陶侃传追赠大司马假密章按本书山涛传策
  赐司徒密印紫绶侍中貂蝉新沓伯密印青朱绶
  此云密章当是蜜字之讹 郭璞传是为举事必
  有成也于是劝帝讨敦初璞每言杀我者山宗至
  是果有姓崇者监本是为举事之下有姓崇者之
  上共脱去二十二字今据宋本补 韩伯传其于
  遣情之累缘有弊而用各本脱情字累字今据本
  集补 毛璩传俄而季之述等皆病各本等讹之
卷一百九 第 9b 页 WYG0645-0475d.png
  按上文云征虏将军甄季之建平太守罗述不应
  作述之也今校改 王长文传长文通元经未遭
  陆绩君山耳各本山讹出按汉书桓谭字君山今
  校改 殷仲堪传顷闻抄掠所得多皆采稆饥人
  监本稆讹樵今据本书音义改 张轨传轨遣北
  宫纯监本纯讹屯今从下文轨遣北宫纯等率兵
  卫京师句改 李密传昔舜禹皋陶相与语故得
  简雅大诰与凡人言宜碎监本简雅大诰讹作简
卷一百九 第 10a 页 WYG0645-0476a.png
  大雅诰按三国志陈寿表咎繇之谟略而雅周公
  之诰烦而悉何则咎繇与舜禹共谈周公与群下
  矢誓故也亮所与言尽众人凡士故其文指不得
  及远则此当以昔舜禹皋陶相与语故得简雅为
  一句大诰与凡人言宜碎为一句今校改 范隆
  传雁门人监本雁讹腾今校改 郭文传乃步担
  入吴兴馀杭大涤山中监本涤讹辟按罗隐诗杳
  杳诸天路苍苍大涤山正指其地今校改 谯秀
卷一百九 第 10b 页 WYG0645-0476b.png
  传秀避难宕渠监本宕讹岩按地理志宕渠郡名
  殆此因宕误岩岩复误岩也今校改 卜珝传犹
  子之不能免卿将也监本将讹相今据上文有位
  为卿将句改 王浑妻传琰女亦有才淑监本琰
  讹妇今校改 何无忌母刘氏传刘氏潜以覆烛
  徐登橙于屏风上窥之各本橙讹梯今据本书音
  义改 王机传机遂入就纳求节监本节讹郎今
  据下文苏武不失节句改 到始兴州人皆諌不
卷一百九 第 11a 页 WYG0645-0476c.png
  可轻进监本到始讹始到按始兴系州名今据地
  理志改 孙恩传乃悉力栅断左里按纲目集览
  里作蠡即禹贡彭蠡今之鄱阳湖也 刘曜载记
  石王仁厚全宥至今而我杀石他负盟之甚监本
  石他讹石生按本书曜次于富平为岳声援岳及
  石他战于河滨败之斩他及曜遂济自太阳攻石
  生于金墉决千金堨以灌之未尝杀生又下文勒
  遣石生率洛阳之众以赴之则所杀为他无疑也
卷一百九 第 11b 页 WYG0645-0476d.png
  今校改 石季龙载记是岁永和八年也各本永
  讹太按纲目晋穆帝永和八年壬子夏四月燕慕
  容恪等击魏大破之执其主闵以归杀之今云太
  和乃海西公年号且在位仅五年不可云八年也
  今校改 姚兴载记弼不从进拔昌松长驱至姑
  臧按本书地理志武威郡统县七有姑臧仓松则
  昌当作仓 李特载记同移者阎武赵肃李远任
  回等监本移讹夷今据后蜀录及上文流移就榖
卷一百九 第 12a 页 WYG0645-0477a.png
  句改 牙门将许弇求为巴东监军杜淑张粲固
  执不许弇怒于廞阁下手刃杀淑粲左右又杀弇
  皆廞腹心也监本弇怒讹廞怒又皆廞腹心也句
  皆讹者今并据阁本改 慕容宝载记在位三年
  即隆安三年也按纲目宝永康二年即晋安帝隆
  安二年则两三字俱系二字之误 乞伏乾归载
  记隆安元年光遣其子纂伐乾归各本隆安讹建
  安今据西秦录改 慕容德载记慕舆护请驰问
卷一百九 第 12b 页 WYG0645-0477b.png
  宝虚实德流涕而遣之监本舆讹容今据南燕录
  及下文慕舆护为右仆射句改 沮渠蒙逊载记
  乃以蒙逊之从叔益生为酒泉太守监本逊字下
  脱之字叔字下衍下字今据宋本增删
  宋书文帝纪以吐谷浑慕容延为平东将军各本
  平东讹东平今据下文十五年作平东将军及鲜
  卑传改 婆皇国遣使献方物监本皇讹黄按婆
  皇国屡献方物自文帝十七年以后其字皆作皇
卷一百九 第 13a 页 WYG0645-0477c.png
  不应此年独用黄字今校改 豫章胡诞世反诸
  本诞讹延今据彭城王义康传及胡藩传改 孝
  武帝纪以宁朔将军刘季之为司州刺史监本季
  讹秀按秀之为益州刺史此为司州刺史盖秀与
  季字形相近遂致讹舛今校改 前废帝纪二月
  丁丑减州郡县田租之半监本租讹禄今校改
  明帝纪晋安王子勋举兵反镇军长史邓琬为其
  谋主诸本邓琬讹刘琬按子勋及邓琬传俱载此
卷一百九 第 13b 页 WYG0645-0477d.png
  事则刘琬为误也今据南史改 历志满气法从
  小馀满纪法从大馀监本满纪下脱法字今据南
  本补 礼志祠部郎臧焘议四府君之主诸本焘
  讹寿今据南史臧焘传改 乐志迎神歌诗钟石
  融诸本钟下旁注阙字一本作石考谢庄集亦作
  石今据以补阙文皇统百揆篇武将镇四隅诸本
  俱作武皇镇四寓今据晋书本传本集改 天文
  志十月辛亥月奄天关诸本关讹阙按星图无天
卷一百九 第 14a 页 WYG0645-0478a.png
  阙必关字之讹今校改 符瑞志汉桓帝建和元
  年监本桓讹明今据后汉书改 五行志明帝泰
  始中吴兴东迁沈法符家监本脱吴字今补 五
  行志会稽馀姚特甚米斗直五百监本脱斗字今
  补 万众暀候莫不惊怪按说文暀训光美于此
  文不合疑往字之讹 五行志氐羌反叛大兵西
  讨监本脱西讨二字今补 州郡志鄮令汉旧县
  诸本鄮讹今据二汉志晋志改 州郡志永初
卷一百九 第 14b 页 WYG0645-0478b.png
  郡国有广平按此下注凡五十八字旧本颠倒错
  乱不成文理今据二汉志晋志改 百官志汉西
  京置太祝令丞武帝太初元年更名曰广记汉东
  京改曰太祝按汉书太祝令景帝时更名曰祠祀
  武帝太和元年更名曰庙祀广记二字当即庙祀
  之误 刘穆之传先是郡县为封国者内史相并
  于国主称臣诸本者讹若内讹自今并据南史改
   谢晦传父重会稽王道子骠骑长史监本重讹
卷一百九 第 15a 页 WYG0645-0478c.png
  事今据晋书南史改 胡藩传与孔熙先同逆谋
  高祖以藩功臣不欲显其事按胡遵世同孔熙先
  逆谋事在元嘉二十二年则此应作太祖诸本误
  为高祖也 鲍照附传孟轲曰千载一圣是旦暮
  也岂不大哉今孟子无此语 蔡郭传宜使丧礼
  粗足监本脱礼字今据南本补 庐陵孝献王义
  真传侍读学士蔡茂之按是时无侍读学士官名
  当从南史作侍读博士 谢灵运传緤贤不策失
卷一百九 第 15b 页 WYG0645-0478d.png
  位谁持迨理屈而愈闭方怨天而怀悲监本失讹
  夫持讹时迨讹造今据本集改 南平穆王铄传
  贼多作虾蟆车以填堑肉薄攻城按肉薄义见前
  监本讹作因薄南史讹作内薄今校改 臧质传
  两岸筑偃月垒监本岸讹圻偃讹今并据南史
  改 会益州刺史刘秀之遣军袭江陵秀击破之
  监本阙江陵二字今据南史补 颜竣传夫禁制
  之设非惟一旦昩利犯宪群庶常情监本一旦二
卷一百九 第 16a 页 WYG0645-0479a.png
  字讹并作亘今校改 萧思话传孝建二年卒时
  年五十按思话十八除琅邪王大司马行参军踰
  年父源之卒是为永初九年至元嘉五年任青州
  刺史称年二十七是也自元嘉六年己巳至孝建
  二年乙未又历二十七年思话卒时年五十四今
  云五十盖脱四字 王景文传复为秘书监太子
  右卫率侍中诸本卫讹御查百官志无御率之名
  今校改 徐豁传咨议致敬惟内外武官按咨当
卷一百九 第 16b 页 WYG0645-0479b.png
  作豁以字形相近而讹也
  南齐书高帝本纪河南王世子吐谷浑易度侯各
  本皆作度易侯今据氐羌传改 天文志辰星孟
  效西方按古法候辰星惟四仲月当见故刘向封
  事以辰星见于四孟为异也效字与耀字音近当
  是耀字之讹 褚渊传新除司徒领骠骑将军南
  康公渊按褚渊新除之官乃司空非司徒也诸本
  并误 王俭传迁长史兼侍中监本脱史字今据
卷一百九 第 17a 页 WYG0645-0479c.png
  南史补 崔祖惠传宁失不经靡愧周书按宁失
  不经乃虞书非周书也 宗室遥昌传兴元元年
  按齐世无此年号海陵王立改隆昌元年为延兴
  元年兴元当是延兴之讹 沈宪传少为宪从伯
  领军寅之所知按寅之即演之梁时以演与武帝
  讳同音故去水旁为寅如张演称张寅亦其例也
  今正之
  梁书南康简王绩传与弟祈阳侯通理并遇害又
卷一百九 第 17b 页 WYG0645-0479d.png
  理字季英会理第六弟也监本缺通字阁本又讹
  通按南史通理字仲宣今各补正之 滕昙恭传
  太守王僧度引昙恭为功曹固辞不就王俭时随
  僧度在郡号为滕曾子度南史度作虔按南齐书
  王俭为叔父僧虔所养僧虔尝为豫章内史则南
  史是也 阮孝绪传非得一之士阙彼明智体之
  之徒独怀鉴识按体之当作体二
  陈书高祖纪吴兴长城下若里人监本若讹春按
卷一百九 第 18a 页 WYG0645-0480a.png
  一统志长城有上若下若今据南史改 时乘御
  宇监本宇讹辩今据南本改 宣帝纪壬辰以尚
  书右仆射王㻛为尚书右仆射按南史云以尚书
  右仆射为尚书仆射则下右字为衍文 侯安都
  传安都作连城收异按上文谓留异竖栅拒王师
  则此收字应作攻字盖收与攻以形似而误耳
  蔡景历传兼太府卿监本府讹舟今校改 骆牙
  传牙母陈睹世祖仪表知非常人各本陈讹陵今
卷一百九 第 18b 页 WYG0645-0480b.png
  据南史改 沈君理传拜驸马都尉封永安亭侯
  监本亭讹定今据南史改 始兴王伯茂传时高
  宗在周未还监本高宗讹高祖今据本纪改
  魏书穆帝纪乃从琨求句注陉北之地监本注讹
  主按句注山名在今代州地今校改 行台高谅
  监本谅作谟按本书肃宗纪云孝昌元年正月徐
  州刺史元法僧据城反害行台高谅又高祐传祐
  孙颢颢弟雅雅弟谅为徐州行台属元法僧反叛
卷一百九 第 19a 页 WYG0645-0480c.png
  逼谅同之谅不许为法僧所害谟字自是谅字之
  讹今校改 安同传同长子屈本卷安同父屈仕
  慕容炜为殿中郎将此云同长子屈是祖孙同一
  名也当有误 司马叔璠传丹杨侯杨一本作阳
  按晋书地理志丹阳郡有丹阳县注丹阳山多赤
  柳在西也今人槩改杨为阳误矣 李宝传随舅
  唐契北奔伊吾各本唐讹广考本书唐和传和与
  兄契携外甥李宝避难伊吾则唐字以广字形似
卷一百九 第 19b 页 WYG0645-0480d.png
  而误今校改 郦范传长孙雅又引为行台按北
  史作长孙承业本书长孙道生传子抗抗子观观
  子冀归高祖以其幼承家业赐名稚字承业北史
  书其字而此改作雅当是唐臣避高宗嫌名而易
  其文 李灵传绘弟系系北史作纬按李氏宗族
  见于北史者赵郡太守颐字彦祖生三子思系曾
  其名系者即顺之父也顺与灵为从父兄绘系俱
  灵之曾孙不应犯其五世从祖之讳当以纬为是
卷一百九 第 20a 页 WYG0645-0481a.png
   郑羲传洞林子敬叔监本子作字据本传云郑
  羲五兄长白驎次小白次洞林次叔夜次连山遂
  各序其子某孙某今观下文有云敬叔弟士恭则
  可知敬叔士恭皆洞林子而非其字矣今校改
  毕众敬传安都引国授军经其城下按本卷安都
  传安都遣使来降请兵救援显祖召群臣议而纳
  之今云引国授军授字当是援字之讹 羊深传
  羊深字文渊太山平阳人梁州刺史祉第二子也
卷一百九 第 20b 页 WYG0645-0481b.png
  按北史羊祉传祉太山钜平人本书地形志泰山
  郡有钜平若平阳则属高平郡又有阳平则属鲁
  郡当以钜平为是 窦瑗传辽西辽阳人辽阳北
  史作阳洛按本书地形志辽西郡领县三有阳乐
  无辽阳今以下文以军功赐爵阳洛男證之应从
  北史但阳洛阳乐未知孰是 缉事在序传缉子
  悦为济阴太守按本书列传自序魏悦即收之祖
  也今据此传悦为缉之子溥之孙而列传自序则
卷一百九 第 21a 页 WYG0645-0481c.png
  云彦子歆歆子悦位济阴太守窃谓收自纪其高
  曾之名不应两传迥异殆序传本阙亦后人所补
  故舛讹若此 慕容廆传又大破宇文闼地千里
  各本同按晋书记晃亲伐宇文归远遁漠北开路
  千馀里此殆脱去归字并讹开为闼也 张寔传
  茂妻弟贾模按晋书张茂传云凉州大姓贾摹寔
  之妻弟也此以为茂之妻弟与晋书异又按茂传
  有手莫头图凉州之谣则模字当从摹矣 天象
卷一百九 第 21b 页 WYG0645-0481d.png
  志太宗永兴五年三晕东井南监本三作月按本
  卷有云三月丙申月三晕太微此当是三字上脱
  去月字 世祖延和元年及泾州刺史狄子玉为
  权按本书世祖纪征西将军金崖与安定镇将延
  普及泾州刺史狄子玉争权搆隙则为权当系争
  权之讹 地形志魏尹邺注有南部右部东部按
  此句下当有尉字下文临漳县注有左部东部北
  部尉即其證也 阳平郡清渊注二汉属郡按属
卷一百九 第 22a 页 WYG0645-0482a.png
  字下当脱魏字 林虑郡林虑注有陵阳河东流
  为垣按垣应作洹后汉郡国志河内郡林虑注徐
  广曰洹水所出苏秦合诸侯盟处是也 常山郡
  注孝章建初中为淮阳永元二年复按后汉书章
  帝建初四年四月徙常山王炳子侧为常山王炳
  传云徙淮阳王以汝南之新安西华益淮阳国炳
  自常山徙封淮阳非改常山为淮阳盖魏收之误
   兖州注魏晋治阙丘按阙字以宋志證之则魏
卷一百九 第 22b 页 WYG0645-0482b.png
  晋治廪丘当作廪 乐安郡注汉高帝为千乘国
  按汉书高帝置千乘郡未尝建国此国字系郡字
  之讹 济南郡蓍按蓍字乃著字之误两汉有著
  县属济南可据 济阴郡离孤按孤当作狐又注
  有离孤城亦误汉志可證 谯郡注晋以为郡按
  谯郡始置于曹魏不始于晋也志误 郯郡注后
  汉为国晋复按后汉之初虽尝封东海王后复为
  东海郡晋因之非至晋始复也 扶风郡槐里注
卷一百九 第 23a 页 WYG0645-0482c.png
  周曰大丘按汉志槐里周曰犬丘懿王都之非大
  丘也此系传写之误 陇东郡祖居注前汉属罢
  后复属武威按祖居即二汉之祖厉县也前属安
  定后属武威此注前汉属下此似脱安定二字衍
  罢字又讹后汉汉字为复字 随平郡鹑鵤注前
  汉属山城按鹑鵤前汉志作鹑孤后汉及晋志作
  鹑觚傅休奕封鹑觚男即此县也此志作鵤盖误
  又此县前汉属北地此误作属山城前汉并无郡
卷一百九 第 23b 页 WYG0645-0482d.png
  名山城也 遍城郡沃野按沃野当作沃野前汉
  志作沃壄后汉志作沃野 律历志甲子之岁入
  甲戌纪纪法十六万八千六百注千蔀成纪按诗
  大雅疏二十蔀为一纪此千字误 礼志舆服之
  制大楼辇驾牛一十按南监本作驾牛十二观下
  文小楼辇驾牛十二则知此大楼辇驾牛一十之
  误矣 乐志叙轩辕桴阮瑜之管定小一之律按
  吕氏春秋伶伦自大夏之西乃之阮隃之阴是瑜
卷一百九 第 24a 页 WYG0645-0483a.png
  当作隃小一两字不可解当是十二两字之讹
  磬氏为磬倨(阙/)之法按考工记磬有倨句此当是
  阙句字
  北齐书神武纪追济州之军监本济讹齐按上文
  有益河东及济州兵于白沟则齐乃济字之误今
  据北史改 华山王凝传天宝元年封新平郡王
  九年改封安定十五年封华山按天宝止十年五
  字当是衍文 安德王延宗传我保定中为广州
卷一百九 第 24b 页 WYG0645-0483b.png
  士曹北史保定作武定按魏世无以保定纪年者
  应从北史为是 孝昭六王传汝阳王彦忠监本
  阳讹南按孝昭六王已有汝南王彦理无一郡并
  封二王事今据北史改 高德政传山提以五月
  至邺按下文有六日七日八日诸文盖史家以受
  禅大事故特书日以谨之则五月当系五日之讹
   魏收传见邢魏之臧否即是任沈之优劣按颜
  氏家训云任沈之是非即邢魏之优劣此与北史
卷一百九 第 25a 页 WYG0645-0483c.png
  并误 孟业传今我出都按上文云徵入为中书
  令则出字当是入字之误
  周书文帝纪王罴率甲士一万下文云王罴足相
  抗拒监本俱作王罗按王罴本传云属太祖徵兵
  为勤王之举请前驱效命遂为大都督镇华州正
  与此合今校改 明帝纪以大将军杨忠大将军
  王雄并为柱国诸本王雄俱作杨雄按杨雄至武
  帝时始显又其传中无为柱国事王雄传云孝闵
卷一百九 第 25b 页 WYG0645-0483d.png
  帝践阼授少傅增邑二千户进位柱国大将军其
  为王雄无疑今校改但传云孝闵帝践阼进柱国
  大将军而本纪雄为柱国乃在明帝二年亦与传
  不合 武帝纪封开府李炳为唐国公诸本炳俱作
  虎按通鉴李虎卒于魏大统十七年五月新旧唐
  书太祖本纪太祖父炳封唐国公此唐有天下之
  号所自起也唐讳炳字又讳虎字大约此书原本
  凡李虎李炳俱称李讳后人妄改又不深考故此
卷一百九 第 26a 页 WYG0645-0484a.png
  处与下文以大将军唐国公李炳为柱国并讹作
  李虎今校改 卢辨传庶纂前修矣此下北史有
  节闵帝立云云按下文云及帝入关帝谓孝武也
  作史者若不载节闵帝即位事则当云及孝武入
  关不当云帝入关也以北史校之知此明有脱文
   韦孝宽传城外又縳松于竿通鉴云縳松于竿
  按下文有松麻俱落句知此脱一麻字北史亦脱
   史臣论此下南北监本俱有注云附高宾赞缺
卷一百九 第 26b 页 WYG0645-0484b.png
  按宾乃附传不必有赞今削之 史臣论孝伯神
  举按神举于孝伯为族父传又在孝伯前则当云
  神举孝伯
  隋书高祖纪陈国平合州三十按北史作州四十
  以地理志證之北史是也志言陈氏荆扬之域州
  四十二郡一百九县四百三十八纪言州四十郡
  一百县四百皆略举大数耳 驾白骆监本骆讹
  辂宋本同按上文是革辂所驾之马尔雅白马黑
卷一百九 第 27a 页 WYG0645-0484c.png
  鬣骆则为白骆无疑 礼仪志猛毅烈威锐震进
  智威胜骏等十猛将军按十猛谓以猛字分冠下
  十字之首如猛毅猛烈是也十字不当有两威字
  当是虎字唐讳虎作武又讹武作威耳 天文志
  翼南五星曰东区应作东瓯步天歌可證此志及
  晋志并作区盖刋本讹脱偏旁耳 七星为员官
  辰星庙也按员官应作员宫与清庙明堂文大室
  疏庙一例晋志可证也今本史记汉书及此志俱
卷一百九 第 27b 页 WYG0645-0484d.png
  作员官盖讹 梁睿传昔匈奴未平去病辞老按
  前汉书霍去病传上为治第令视之对曰匈奴不
  灭无以家为也辞老当作辞第 牛宏传五九纷
  竞遂至不成监本九讹鬼按魏书礼志初世宗永
  平延昌中欲建明堂而议者或云五室或云九室
  频属年饥遂寝至是复议之诏从五室及元议执
  政遂改营九室值世乱不成宗庙之礼迄无所设
  是五九纷竞也今校改 樊子盖传又收合降贼
卷一百九 第 28a 页 WYG0645-0485a.png
  入豆子䴚讨格谦擒之以状闻奏帝恶其威名递
  追入朝贼由是复盛按此格谦已为杨义臣所擒
  而王充传又载厌次人格谦为盗数年兵十馀万
  在豆子䴚中充帅师破斩之威振群贼云云同一
  格谦在豆子䴚中两传所载互异讵因杨义臣被
  追入朝格谦乘间逸去贼由复盛后为王充破斩
  耶原本䴚讹按水经注胶水北历土山山悉盐
  坑笺曰坑当作䴚或讹作省作坈又作并非
卷一百九 第 28b 页 WYG0645-0485b.png
   外戚高祖外家吕氏传有男子吕永吉自称有
  姑字苦桃为杨讳妻监本讳讹广按高祖外家吕
  氏苦桃即高祖之母高祖之父讳忠高祖讳坚炀
  帝讳广当作为杨忠妻原其所以讹者旧本必系
  讳字而本书惟晋王广屡见广字多作讳字后人
  改讳字为广字遂并此讳字亦改为广字而不觉
  其大谬也此本隋朝奏牍应从旧本作讳字今校
  改
卷一百九 第 29a 页 WYG0645-0485c.png
  南史齐高帝纪冬十二月戊戌以司空褚彦回为
  司徒按上文云春正月戊戌朔大赦以司空褚彦
  回为司徒此不当重出殆因戊戌日相同而误
  梁武帝纪乙丑益州刺史邓元起尅成都监本丑
  讹巳今据梁书上文为丁巳尚书右仆射范云卒
  下文为壬申断诸郡县献奉二宫改正 夏四月
  庚午群臣以钱一亿万奉赎监本午讹寅上文云
  三月庚子幸同泰寺乙巳升殿讲经下文云戊寅
卷一百九 第 29b 页 WYG0645-0485d.png
  百辟表请丁亥御辇还宫凡四十七日计乙巳后
  戊寅前不应有庚寅再查是年正月己亥朔则庚
  子乙巳为三月初旬戊寅丁亥为四月中旬末而
  庚午至戊寅距八日盖庚午赎身既已默许戊寅
  奉表三请三答又迟九日丁亥回宫其为午字无
  疑 敬帝纪十一月庚辰齐安州刺史翟子崇楚
  州刺史柳达摩按本书下卷陈武帝纪作楚州刺
  史刘仕荣淮州刺史柳达摩据此则脱去刘仕荣
卷一百九 第 30a 页 WYG0645-0486a.png
  淮州刺史七字 武帝纪甲子广州言仙人见于
  罗浮山寺小石桥按上云正月丁酉下云二月辛
  酉则此二十六日内当是庚子或壬子此作甲子
  误也若陈书作甲午则更误矣 檀韶传以桓元
  功封邑邱县侯按以字下应有平字邑应从宋书
  作巴 齐宗室南丰伯赤斧子颖胄传颖胄使别
  驾宗史撰定礼仪按史应作夬虽梁书宗夬本传
  未载此事而云故领军将军萧颖胄深相委仗每
卷一百九 第 30b 页 WYG0645-0486b.png
  事咨焉其为夬无疑也 李安人等传论报骂之
  义理则宜然台辅之冀其何爽也按报骂二字不
  可解本传意望台鼎心常郁怏及酒后启帝因致
  疏退一段梁书不载所谓报骂者或指此然必有
  讹字 陈宗室诸王始兴王叔陵传叔陵有部下
  兵生在新林监本林作安殆因新安王伯固而讹
  上文云放东城囚以充战士又遣人往新林追所
  部兵马则为林字之误无疑矣
卷一百九 第 31a 页 WYG0645-0486c.png
  北史魏太武帝纪初造新字千馀字监本字作宇
  盖以上文营造万寿宫永安安乐二殿临望观九
  华堂而讹也据魏书改 孝文帝纪丁亥宋人来
  聘监本丁作乙魏书同今按上文云九月辛巳车
  驾还宫下文云己亥诏囚死不得暴露则此十九
  日内定应作丁亥 东魏孝静帝纪癸酉还宫二
  月壬申按上文春正月壬戌朔则二月安得有壬
  申此必有误 周武帝纪己卯军次并州按己卯
卷一百九 第 31b 页 WYG0645-0486d.png
  当系己未之误以上文十二月戊申计之则戊申
  距丁丑已为匝月安得复有己卯 崔浩传赐浩
  妾各一人按魏书叙崔浩事本与周澹并书故云
  赐浩澹妾各一人今删去周澹乃仍用各字则谬
   陆俟传弟丽按丽俟之子馥之弟今叙于馥五
  世从孙融之后而云弟丽则误甚矣 高德正传
  以愔从令德正居守按齐书作以愔居守与此异
  观下文云自请赴邺与愔言则愔实在邺居守而
卷一百九 第 32a 页 WYG0645-0487a.png
  此处为讹矣 郑译传译祖文宽据上文琼子道
  邕道邕子译下文琼弟俨俨子文宽则文宽乃译
  从父也祖字误 琼弟俨各本琼俱讹璹按以上
  下文考之璹为道邕之孙道邕为祖珍之子祖珍
  既以弟俨重赠而此以俨为璹弟直误以从曾祖
  为兄弟行矣今校改 邢邵传愔与魏元乂及邵
  请置学按下文邵之所奏魏书作李崇所上此何
  以移于邵传 李崇传惟长乐公两手持绢二十
卷一百九 第 32b 页 WYG0645-0487b.png
  匹而出按魏书宣武灵皇后传此事系长乐公主
  非长乐公也盖脱主字 隋来护儿传又与蒲山
  公李宽讨平黟歙逆党汪文进监本蒲作浦按隋
  之封爵有蒲州蒲城蒲山等号此处浦山盖蒲山
  之讹也今据隋书改 真腊传娶妻者唯送女人
  女择日遣媒人迎妇按冯梦桢云女人女三字定
  有讹今考隋书乃衣一具三字之误也
皇朝通志卷一百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