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六十三 第 1a 页 WYG0644-0813a.png

皇朝通志卷六十三
乐略(二/)
祀飨正声
(臣/)等谨按郑樵于祀飨正声自汉郊祀十九章东
都五诗外仅列梁之十二雅唐之十二和然犹谓
其雅颂不分神人互用后若汉之十二成周之十
二顺宋之十二安金之十二宁皆依仿梁制而
卷六十三 第 1b 页 WYG0644-0813b.png

而移祭帝鼐理安为享宗庙之乐而奏送天神迨
乎有明杂用宫商遂无统纪我
朝礼隆乐备
世祖章皇帝御宇之初即定
郊
庙
朝廷之乐锡名曰平
卷六十三 第 2a 页 WYG0644-0813c.png

皇上折衷古制按律分宫因事异宜秩然不紊制作明
备莫可比隆兹所编辑一遵律吕正义后编所定
先
郊
庙次
朝会燕飨即郑樵所云有天地之乐有宗庙之乐有
君臣之乐不同礼不同声之义也至燕飨乐内如
卷六十三 第 2b 页 WYG0644-0813d.png

嘉惠臣下与
亲临锡宴之典不同今谨载入祀飨别声以备郑志之
一体考原志别声一门祀飨并列我
朝虔恪祀事特昭郑重兹别声所列均属燕飨之乐
仰见
盛时规制迥非前代所可比符云
圜丘乐九成(黄钟为宫/)
卷六十三 第 3a 页 WYG0644-0814a.png

景平(奠玉帛/)
咸平(进俎/)
寿平(初献/)
嘉平(亚献/)
永平(终献/)
熙平(彻馔/)
清平(送/) (神/)
卷六十三 第 3b 页 WYG0644-0814b.png

(臣/)等谨按每岁冬至大祀
天于
圜丘用乐九成以黄钟为宫考顺治元年定终献之乐名
雍平送
神名太平望燎名安平乾隆七年重定今名又按顺治十
七年定
大享殿合祀乐定迎
卷六十三 第 4a 页 WYG0644-0814c.png

献永和彻馔协和送
神泰和望燎瘗清和乐章用和字后未经复行至乾隆十
六年改
大享殿为
祈年殿每岁于此行祈谷之礼焉祈谷乐章见后
(臣/)等又按周礼圜钟为宫奏之圜丘函钟为宫奏
之方泽乃又曰奏黄钟以祀天神奏太蔟以祭地
卷六十三 第 4b 页 WYG0644-0814d.png

同一宫调隋则奏黄钟以祀天奏太蔟以祭地至
祖孝孙作唐大乐乃定圜丘以黄钟为宫方泽以
林钟为宫最为近古然唐制登歌奠玉帛天神大
吕为宫地祗应钟为宫俎入天神黄钟为宫地祗
太蔟为宫未免错杂宋时冬至祀圜丘以黄钟为
宫孟春祀感生帝以太蔟为宫孟夏雩上帝以仲
吕为宫夏至祀皇地祇以蕤宾为宫孟冬祭神州
卷六十三 第 5a 页 WYG0644-0815a.png

皇上博考前规贯通三极以黄钟位子为天统
天坛乐章以黄钟为宫林钟位未为地统
地坛乐章以林钟为宫定论昭垂永为法守记曰大人举
礼乐则天地为昭其斯之谓欤
方泽乐八成(林钟为宫/)
中平(迎/) (神/)
广平(奠玉帛/)
卷六十三 第 5b 页 WYG0644-0815b.png

太平(初献/)
安平(亚献/)
时平(终献/)
贞平(彻馔/)
宁平(送/) (神/)
(臣/)等谨按每岁夏至大祀
地于
卷六十三 第 6a 页 WYG0644-0815c.png

咸平初献名寿平乾隆七年重定今名
(臣/)等又按黄钟子为天统林钟未之冲丑为地统
太蔟寅为人统其说本于班固夫天秉阳一阳初
复律中黄钟是为天统宜矣至于夏至一阴生律
中蕤宾地秉阴而不以蕤宾为地统者阳律而阴
吕也阳性刚其长也勃焉故一阳初复即为天统
阴性柔其长也以渐故积至二阴方能受任于太
卷六十三 第 6b 页 WYG0644-0815d.png

也况林钟之律六寸适合地之成数乎
祈谷坛乐九成(黄钟为宫/)
祈平(迎/) (神/)
绥平(奠玉帛/)
万平(进俎/)
宝平(初献/)
穰平(亚献/)
卷六十三 第 7a 页 WYG0644-0816a.png

渥平(彻馔/)
滋平(送/) (神/)
谷平(望燎/)
(臣/)等谨按每岁正月上辛祭
上帝于
祈年殿祈谷用乐九成以黄钟为宫考顺治元年定迎
神之乐名中平奠玉帛名肃平进俎名咸平初献名寿平
卷六十三 第 7b 页 WYG0644-0816b.png

神名清平望燎名太平乾隆七年重定今名
雩祭乐九成(黄钟为宫/)
霭平(迎/) (神/)
云平(奠玉帛/)
需平(进俎/)
霖平(初献/)
露平(亚献/)
卷六十三 第 8a 页 WYG0644-0816c.png

灵平(彻馔/)
霮平(送/) (神/)
霈平(望燎/)
(臣/)等谨按每岁孟夏龙见钦天监择日行常雩礼
用乐九成以黄钟为宫乾隆七年定
御制云汉诗
(臣/)等谨按乾隆七年定
卷六十三 第 8b 页 WYG0644-0816d.png

皇上仿云汉诗体
御制诗歌八章于
大雩致祭终献之后用舞童十六人执羽翳歌此诗
圣念恳诚
宸章剀切勤求民瘼之意于斯可仰见云
太庙时享乐六成(太蔟为宫/)
贻平(迎/) (神/)
卷六十三 第 9a 页 WYG0644-0817a.png

敷平(亚献/)
绍平(终献/)
光平(彻馔/)
乂平(送/) (神还宫/)
(臣/)等谨按每岁孟春初旬孟夏孟秋孟冬朔日行
时享礼于
太庙用乐六成以太蔟为宫每月朔望及三大节
卷六十三 第 9b 页 WYG0644-0817b.png

神之乐名开平奠帛初献名寿平亚献名嘉平终献名雍
平彻馔名熙平送
神还宫名成平乾隆七年重定今名
(臣/)等又按圜丘方泽宗庙所谓三大祭也顾周礼
既曰黄钟为宫奏之宗庙乃又有奏无射享先祖
奏夷则享先妣之文不无疑义汉奏蕤宾以祀宗
庙惟唐祖孝孙定宗庙以太蔟为宫未几而张文
卷六十三 第 10a 页 WYG0644-0817c.png

皇上折衷群议以太蔟寅位人之统也乃定太蔟为宫
与
圜丘黄钟
方泽林钟相生之序适合洵可为万世法矣
太庙祫祭乐六成(太蔟为宫/)
开平(迎/) (神/)
肃平(奠帛初献/)
卷六十三 第 10b 页 WYG0644-0817d.png

裕平(终献/)
諴平(彻馔/)
成平(送/) (神还宫/)
(臣/)等谨按每岁十二月大建以二十九日小建以
二十八日行袷祭礼于
太庙用乐六成以太蔟为宫考顺治十六年定迎
神之乐名贞平奠帛初献名寿平亚献名嘉平终献名雍
卷六十三 第 11a 页 WYG0644-0818a.png

神还宫名清平乾隆七年重定今名
(臣/)等又按
朝会之乐随月用律而
太庙不用月律者盖
太庙若与
朝会相同则大祫于建丑之月于法当用大吕时享
以四孟之月于法当用太蔟仲吕夷则应钟是十
卷六十三 第 11b 页 WYG0644-0818b.png

祖用之
太庙至为精当也
社稷坛乐七成(春夹钟为宫秋南吕为宫/)
登平(迎/) (神/)
茂平(奠玉帛初献/)
育平(亚献/)
敦平(终献/)
卷六十三 第 12a 页 WYG0644-0818c.png

乐平(送/) (神/)
徵平(望瘗/)
(臣/)等谨按每岁春秋仲月戊日祭
太社
太稷于
社稷坛用乐七成春以夹钟为宫秋以南吕为宫考顺
治元年定迎
卷六十三 第 12b 页 WYG0644-0818d.png

雍平彻馔名熙平送
神名咸平乾隆七年重定今名
社稷坛祈雨报祀乐七成(祈夹钟为宫报南吕为宫/)
延丰(迎/) (神/)
介丰(奠玉帛初献/)
滋丰(亚献/)
霈丰(终献/)
卷六十三 第 13a 页 WYG0644-0819a.png

贻丰(送/) (神/)
溥丰(望瘗/)
(臣/)等谨按
社稷坛祈雨报祀乐章用丰字祈用夹钟为宫报用南
吕为宫系乾隆十八年定
朝日坛乐七成(太蔟为宫/)
寅曦(迎/) (神/)
卷六十三 第 13b 页 WYG0644-0819b.png

清曦(初献/)
咸曦(亚献/)
纯曦(终献/)
延曦(彻馔/)
归曦(送/) (神/)
(臣/)等谨按每岁春分日卯时祭
大明之神于
卷六十三 第 14a 页 WYG0644-0819c.png

月乃不用夹钟而用太蔟者夹钟阴而日为阳也
夕月坛乐六成(南吕为宫/)
迎光(迎/) (神/)
升光(奠玉帛初献/)
瑶光(亚献/)
瑞光(终献/)
涵光(彻馔/)
卷六十三 第 14b 页 WYG0644-0819d.png

(臣/)等谨按每岁秋分日酉时祭
夜明之神于
夕月坛用乐六成以南吕为宫月生于西秋分为建酉
之月故用南吕又按以上
两坛乐制章名顺治八年定乐章则乾隆七年重加订
正
先农坛乐七成(姑洗为宫/)
卷六十三 第 15a 页 WYG0644-0820a.png

时丰(奠帛初献/)
咸丰(亚献/)
大丰(终献/)
屡丰(彻馔/)
报丰(送/) (神/)
庆丰(望瘗/)
(臣/)等谨按每岁二月若三月吉亥
卷六十三 第 15b 页 WYG0644-0820b.png

先农坛用乐七成以姑洗为宫考耕耤之礼旧用卯月
亥日未时取亥卯未木德之盛今用三月者以燕
地气寒二月上亥尚未解冻故用下亥而每入于
三月然日躔仍是卯月之次也今乐不用夹钟而
用姑洗者姑洗为角角为木既有取于木德之盛
而姑洗又有万物去枯就鲜之义故特异于他祀
而不用月律之制凡以重农事云尔又按乐制章
卷六十三 第 16a 页 WYG0644-0820c.png

(臣/)等又按耕耤之礼古来罕见举行我
朝
列圣相承敬
天勤民岁举大典虔祀
先农
皇上遵述
鸿猷绍承罔斁敦本重农
卷六十三 第 16b 页 WYG0644-0820d.png

先蚕坛乐六成(仲吕为宫/)
庥平(迎/) (神/)
承平(奠帛初献/)
均平(亚献/)
齐平(终献/)
柔平(彻馔/)
洽平(送/) (神/)
卷六十三 第 17a 页 WYG0644-0821a.png

皇后亲祭
先蚕坛用乐六成以仲吕为宫乾隆七年定
历代帝王庙乐六成(春夹钟为宫秋南吕为宫/)
肇平(迎/) (神/)
兴平(奠帛初献/)
崇平(亚献/)
恬平(终献/)
卷六十三 第 17b 页 WYG0644-0821b.png

匡平(送/) (神/)
(臣/)等谨按每岁春二月秋八月祭
历代帝王庙用乐六成春以夹钟为宫秋以南吕为宫
考顺治二年定乐六奏迎
神雍平奠帛初献安平亚献中平终献肃平彻馔凝平
送
神望燎寿平乾隆七年重定今名
卷六十三 第 18a 页 WYG0644-0821c.png

洗无射仍用夹钟南吕盖以二月八月祭事孔殷
故诹日或在三月九月然清明后霜降前以日躔
言之犹是二月八月也
文庙乐六成(眷夹钟为宫秋南吕为宫/)
昭平(迎/) (神/)
宣平(奠帛初献/)
秩平(亚献/)
卷六十三 第 18b 页 WYG0644-0821d.png

懿平(彻馔/)
德平(送/) (神/)
(臣/)等谨按每岁春秋仲月上丁祭
先师孔子庙用乐六成春以夹钟为宫秋以南吕为宫
考顺治元年定迎
神之乐名咸平奠帛初献名宁平亚献名安平终献名
景平彻馔送
卷六十三 第 19a 页 WYG0644-0822a.png

文庙乐名并同惟乐章从异又按顺治九年
圣驾临雍讲学行释奠礼迎
神奏咸平奠献奏宁平送
神奏咸平凡三奏嗣后恭遇
临雍释奠行礼用乐并同乾隆五十年二月辟雍肇建
皇上临雍讲学时在仲春释奠之日奏乐仍用六成又
车驾省方释奠
卷六十三 第 19b 页 WYG0644-0822b.png

神祇坛乐六成(宫/) (天神黄钟为宫/) (地祇林钟为/)
祈丰(迎/) (神/)
华丰(奠帛初献/)
兴丰(亚献/)
仪丰(终献/)
和丰(彻馔/)
锡丰(送/) (神/)
卷六十三 第 20a 页 WYG0644-0822c.png

天神从祀
圜丘
地祇从祀
方泽又别建一坛遇水旱则有司特祀获应则报焉用乐
六成
天神以黄钟为宫
地祇以林钟为宫乾隆七年定
卷六十三 第 20b 页 WYG0644-0822d.png

皇帝时巡致祭山川并制乐章乾隆十三年
皇上东巡增制
岱庙乐章十五年
巡幸中州增制
嵩庙乐章十九年再谒
祖陵增制
长白山乐章乐名并同惟辞各异
卷六十三 第 21a 页 WYG0644-0823a.png

保平(迎/) (神/)
定平(奠帛初献/)
嘏平(亚献/)
富平(终献/)
盈平(彻馔/)
丰平(送/) (神/)
(臣/)等谨按每岁孟春岁暮
卷六十三 第 21b 页 WYG0644-0823b.png

太岁坛用乐六成以太蔟为宫考顺治元年定奠帛初
献之乐名安平亚献中平终献肃平彻馔雍平送
神宁平乾隆七年重定今名又按
太岁坛即前代之五郊也分为五气则曰勾芒祝融后
土蓐收元冥合为一岁则曰太岁以人神异制故
不得随月用律为宫至不用首律而用岁首之律
者所以让尊于天且以岁首之月统十二月也
卷六十三 第 22a 页 WYG0644-0823c.png

需丰(迎/) (神/)
宜丰(奠帛初献/)
晋丰(亚献/)
协丰(终献/)
应丰(彻馔/)
洽丰(送/) (神/)
(臣/)等谨按
卷六十三 第 22b 页 WYG0644-0823d.png

群祀奏庆神欢乐
(臣/)等谨按每岁祭
先医于景惠殿
火神庙
显佑宫
关帝庙
城隍庙
卷六十三 第 23a 页 WYG0644-0824a.png

黑龙潭龙神祠
玉泉龙神祠兴工祭
后土
司工之神迎吻祭
窑神
门神皆奏庆神欢曲三献三奏辞谱皆同乾隆七年
定
卷六十三 第 23b 页 WYG0644-0824b.png

元平
和平
(臣/)等谨按
皇帝元旦庆贺
升座奏元平
还宫奏和平康熙八年定乾隆七年重定乐章以黄钟
为宫筵宴同
卷六十三 第 24a 页 WYG0644-0824c.png

雅需雅皆朝会燕享所用唐宋以来并沿其制明
则朝贺别奏雅乐取名曰安与祭祀乐名和者不
同古法乃变我
朝定制
皇帝出入奏中和乐臣工行礼奏丹陛乐三大节常朝
乐章朝贺宴飨得以同用酌古斟今洵允当不易
之制也
卷六十三 第 24b 页 WYG0644-0824d.png

乾平
泰平
(臣/)等谨按
皇帝万寿庆贺暨筵宴
升座奏乾平
还宫奏泰平康熙八年定乾隆七年重定乐章以黄钟
为宫
卷六十三 第 25a 页 WYG0644-0825a.png

遂平
允平
(臣/)等谨按
皇上冬至庆贺暨筵宴
升座奏遂平
还宫奏允平康熙八年定乾隆七年重定乐章以黄钟
为宫又按乾隆二十四年十一月平定回部冬至
卷六十三 第 25b 页 WYG0644-0825b.png

颁诏增撰武成庆语以志肤功大响聿宣足光千古已
皇帝常朝乐(月律为宫/)
隆平
显平
(臣/)等谨按每月初五十五二十五日各官
午门外齐集分班列坐
皇帝升殿则谢
卷六十三 第 26a 页 WYG0644-0825c.png

皇帝升座奏隆平
还宫奏显平顺治九年定乾隆七年重定乐章各用其
月之律为宫闰月则视时宪书所载交节之前用
上月宫调交节之后用下月宫调凡文武进士传
胪及
命将出师凯旋谢
恩并同又按筵宴所奏康熙二十二年定
卷六十三 第 26b 页 WYG0644-0825d.png

还宫奏兴平乾隆七年定制同用隆平显平如
盛京朝会及九年
幸翰林院筵宴四十一年平定两金川班师凯宴并增
制乐章乐名则同
(臣/)等又按朝会燕飨宜随月用律为宫咸以为始
于唐祖孝孙考汉鲍邺言天子有食举之乐所以
顺天地养神明求福应也宜作十二月均以迎和
卷六十三 第 27a 页 WYG0644-0826a.png

时律之声而宋政和七年诏大晟府乐律随月用
律右旋明大政记洪武三年定朝会燕飨乐舞之
数凡奏乐曲皆按月律则其说不始于祖孝孙其
制亦不止于唐也又考月令天子所居所服典礼
之大政事之繁无不与月律相符故能召天地之
和协五行之序隋郑译苏夔请用十二律旋相为
宫而和妥阻坏之遂止用黄钟一宫后儒多以为
卷六十三 第 27b 页 WYG0644-0826b.png

皇帝上元筵宴乐(太蔟为宫/)
怡平
安平
(臣/)等谨按
皇帝上元筵宴
升座奏怡平
还宫奏安平乾隆七年定以正月律太蔟为宫
卷六十三 第 28a 页 WYG0644-0826c.png

赐宴千叟乐(太蔟为宫/)
隆平
庆平
(臣/)等谨按乾隆四十八年正月
乾清宫普宴宗室五十年正月
乾清宫赐宴千叟并制乐章
皇帝升座奏隆平
卷六十三 第 28b 页 WYG0644-0826d.png

皇帝临雍乐(夹钟为宫/)
盛平
道平
(臣/)等谨按乾隆五十年二月以辟雍肇建
皇上诣学释奠
涖辟雍殿讲学
升座奏盛平
卷六十三 第 29a 页 WYG0644-0827a.png

(臣/)等又按郑樵略例凡非常用之乐概入别声一
门兹
赐宴宗室
赐宴千叟
临雍讲学皆属
特行庆典具见
熙朝明备之模不当拘泥郑例载入别声故列于此
卷六十三 第 29b 页 WYG0644-0827b.png

庆平
治平
(臣/)等谨按
皇帝三大节常朝诸王百官行礼奏庆平外藩行礼奏
治平顺治九年定乾隆七年奏定作乐之节于赞
礼排班声止之后乐作赞退之后廷臣趋至仗末
乐止凡五节以一节为趋进三节为三跪九叩头
卷六十三 第 30a 页 WYG0644-0827c.png

阕廷臣已跪之后进表宣表毕乐冉作又按文武
进士行礼亦奏庆平
驾幸盛京行礼亦用庆平治平惟乐辞各异
内廷行礼丹陛乐
雍平
(臣/)等谨按
皇帝三大节庆贺
卷六十三 第 30b 页 WYG0644-0827d.png

贵妃
妃
嫔等行礼丹陛大乐奏雍平乾隆七年定
太皇太后三大节庆贺乐
升平
恒平
(臣/)等谨按康熙十六年增设
卷六十三 第 31a 页 WYG0644-0828a.png

升座奏升平
还宫奏恒平
皇太后三大节庆贺乐(南吕为宫/)
豫平
履平
(臣/)等谨按
皇太后三大节庆贺暨筵宴
卷六十三 第 31b 页 WYG0644-0828b.png

还宫奏履平顺治初年定用丹陛大乐康熙二十五年增
设中和韶乐乾隆七年重定乐章以南吕为宫
册尊典礼同
(臣/)等又按皇太后乐唐以前不概见至宋而有圣
安乾安之名盖善则尊亲至大礼也我
皇上圣孝光昭乾隆七年议定
皇太后乐廷臣请以大吕为宫
卷六十三 第 32a 页 WYG0644-0828c.png

皇后乐用南吕大吕之序在南吕后于义未协乃定亦
用南吕为宫既不至与
郊
庙有并尊之嫌又与
朝廷之乐旋相为宫者两无妨碍也
内廷行礼乐
益平
卷六十三 第 32b 页 WYG0644-0828d.png

(臣/)等谨按
皇太后三大节庆贺暨筵宴
皇帝率王公百官行礼丹陛大乐奏益平
皇后率
贵妃
妃
嫔公主王妃命妇等行礼丹陛大乐奏雍平
卷六十三 第 33a 页 WYG0644-0829a.png

皇后三大节庆贺乐(南吕为宫/)
淑平
顺平
(臣/)等谨按
皇后三大节庆贺
升座奏淑平
还宫奏顺平康熙八年定用丹陛大乐乾隆七年改用
卷六十三 第 33b 页 WYG0644-0829b.png

内廷行礼乐
正平
(臣/)等谨按
皇后三大节庆贺
贵妃
妃
嫔公主王妃命妇等行礼丹陛大乐奏正平康熙八
卷六十三 第 34a 页 WYG0644-0829c.png

海上蟠桃
(臣/)等谨按
皇太后册尊典礼及上
徽号庆典并有
皇帝阅
册宝之礼于
升殿时殿廷清乐奏此辞钜典光昭隆古罕有非宋玉
卷六十三 第 34b 页 WYG0644-0829d.png

火树星桥
(臣/)等谨按
乾清宫除夕元宵上灯殿廷清乐奏此词乾隆七年
定
海宇升平日 玉殿云开 万象清宁
(臣/)等谨按
皇帝三大节及上元除夕筵宴进果丹陛清乐奏海宇
卷六十三 第 35a 页 WYG0644-0830a.png

乐奏万象清宁
皇太后宫筵宴所奏同乾隆七年定
喜春光 云和迭奏 风和日丽
(臣/)等谨按
国初所用耕耤筵宴散乐盖仍明代之旧雍正二年
始改用清乐进果奏雨旸时若进酒奏五榖丰登
进馔奏家给人足乾隆七年以雨旸时若三章但
卷六十三 第 35b 页 WYG0644-0830b.png

果丹陛清乐奏喜春光进酒丹陛清乐奏云和迭
奏进馔殿廷清乐奏风和日丽
文物京华盛 延阁云浓 玉署延英
(臣/)等谨按乾隆九年
皇上以翰林为储材之所
特命冬官重修院署十月告成遂蠲吉日
驾幸翰林院爰集翰林出身诸臣
卷六十三 第 36a 页 WYG0644-0830c.png

乐奏文物京华盛进酒丹陛清乐奏延阁云浓进
馔殿廷清乐奏玉署延英
景运乾坤泰 圣德诞敷 日耀中天
(臣/)等谨按乾隆十四年平定金川大师凯旋
皇帝幸丰乐园筵宴进米丹陛清乐奏景运乾坤泰进
酒丹陛清乐奏圣德诞敷进馔殿廷清乐奏日耀
中天
卷六十三 第 36b 页 WYG0644-0830d.png

(臣/)等谨按乾隆二十五年平西凯旋
皇帝锡宴丰乐园进果丹陛清乐奏圣武光昭世进酒
丹陛清乐奏禹甸遐通进馔殿廷清乐奏圣治遐
昌
德威远播饮至策勋周宣江汉不足言已
瑞旭中天丽 珠斗杓回 景丽仙瀛
(臣/)等谨按乾隆四十八年普宴宗室进茶丹陛清
卷六十三 第 37a 页 WYG0644-0831a.png

馔殿廷清乐奏景丽仙瀛笃叙展亲典文赅洽准
之周雅行苇之章
恩礼尤为隆备矣
寿恺升平瑞 紫禁春开 寿宇同登
(臣/)等谨按乾隆五十年
赐宴千叟进茶丹陛清乐奏寿恺升平瑞进酒丹陛清
乐奏紫禁春开进馔殿廷清乐奏寿宇同登我
卷六十三 第 37b 页 WYG0644-0831b.png

前谟普锡寿祺九垓遍被升平瑞典于斯为极已
仰君师
(臣/)等谨按五十年
皇上亲涖辟雍殿讲学制仰君师乐章于
赐茶时奏之宏规笔建
文治光昭周雅灵台之章方斯蔑矣
祀飨别声
卷六十三 第 38a 页 WYG0644-0831c.png

(臣/)等谨按顺治元年定乡饮酒礼京省及直省府
州县并于每岁正月十月举行乾隆七年
御制补笙诗六篇于举行乡饮时奏之正月太蔟为宫
十月应钟为宫初举觞工歌鹿鸣四牡皇皇者华
再举觞笙入乐南陔白华华黍三举觞间歌鱼丽
笙由庚歌南有嘉鱼笙崇邱歌南山有台笙由仪
供汤乃合乐周南关睢葛覃卷耳召南鹊巢采蘩
卷六十三 第 38b 页 WYG0644-0831d.png

典也我
国家于成教安国之本郑重详明乾隆五十年复
命岁时遵例举行毋旷大典元音宣播乡国同风歌奏
之馀不啻亲聆
圣人之至教已
洙泗发源长
(臣/)等谨按衍圣公来朝在部筵燕一次恭遇
卷六十三 第 39a 页 WYG0644-0832a.png

七年定我
朝重道隆儒优崇圣裔洵有超越千古者矣
启天门 和气洽
(臣/)等谨按文进士恩荣宴乐奏启天门之章武进
士鹰扬宴乐奏和气洽之章乾隆七年定我
皇上观文成化政教光昭乾隆五十一年定乡试鹿鸣
宴歌鹿鸣之诗会试恩荣宴歌棫朴之诗鹰扬宴
卷六十三 第 39b 页 WYG0644-0832b.png

经筵礼成筵宴臣工
命歌抑戒之诗并足焜耀史书辉煌钜典因是书编纂
之例以五十年为断故谨于按内声明
乐舞
(臣/)等谨按郑樵所载乐舞仅列文武二舞馀皆不
录我
朝舞制斟酌尽善损益得中
卷六十三 第 40a 页 WYG0644-0832c.png

庙之舞为佾舞宴飨之舞为队舞凡所以象功昭德者无
不备诸形容至于瓦尔喀回部诸舞尤见
声教覃敷蹈德咏仁无远弗届谨详录之不惟备周
官六舞之盛且想见两阶干羽之化焉
武功之舞 文德之舞
(臣/)等谨按顺治元年定制用八佾六十四人初献
奏武功之舞亚献终献奏文德之舞诸祀并同惟
卷六十三 第 40b 页 WYG0644-0832d.png

大雩童子舞
(臣/)等谨按乾隆七年定
大雩童子舞制祭日用舞童十六人衣元衣各执羽翳于
终献毕文舞生退后司乐引舞童进舞童八列按
舞歌
御制云汉诗八章歌毕乃望燎其羽翳俱染五采盖本
周礼皇舞之式云
卷六十三 第 41a 页 WYG0644-0833a.png

(臣/)等谨按队舞总名为庆隆舞介胄骑射为扬烈
舞大臣对舞为喜起舞
皇帝筵宴中和乐止后奏之先扬烈后喜起盛德之形
容
祖宗之令绪洋洋乎备见于斯已
世德舞
(臣/)等谨按乾隆八年
卷六十三 第 41b 页 WYG0644-0833b.png

祖陵
亲撰世德舞十章于谒
陵礼成
御崇政殿筵宴时用此舞著为定制又按乾隆四十八
年普宴宗室亦制世德舞乐章奏之扬
祖烈笃宗支周汉以来未有如此盛典也
德胜舞
卷六十三 第 42a 页 WYG0644-0833c.png

西域凯旋
赐宴并制乐章奏此舞
喜起舞
(臣/)等谨按乾隆四十一年平定两金川四十五年
皇上七旬万寿并制喜起舞乐章于筵宴时奏之
武功震叠
圣祉延洪登奏之馀洵足媲箫韶而轶濩武矣
卷六十三 第 42b 页 WYG0644-0833d.png

(臣/)等谨按绰尔多密什帮总名为蒙古乐曲绰尔
多密为笳吹什帮为番部合奏跳摆索为绳技
皇帝三大节上元除夕等筵宴于庆隆舞毕后奏之
瓦尔喀部乐舞
(臣/)等谨按
皇帝三大节上元除夕筵宴庆隆舞毕笳吹进后掌仪
司引瓦尔喀部进司舞八人以两为队按队进舞
卷六十三 第 43a 页 WYG0644-0834a.png

(臣/)等谨按朝鲜国俳舞俳长一人戴面具从右翼
上掷倒技十四人从左翼上自东向西各呈其伎
皇帝筵宴时瓦尔喀部乐舞毕后用此舞
回部乐舞
(臣/)等谨按乾隆二十四年平定西陲回部敬献乐
舞
皇帝筵宴时于瓦尔喀部乐后以次奏乐陈伎司舞二
卷六十三 第 43b 页 WYG0644-0834b.png

次舞毕退
五魁舞
(臣/)等谨按部宴衍圣公及文武乡会试筵宴用歌
童五人衣五魁衣进舞
皇朝通志卷六十三